第一篇:07年3月龚正成五年级法制教案
第一课时 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
知识与技能: 未成年人的涵义;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过程与方法: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教材中所给的小字资料,小栏目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使学生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特别是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重点,难点与疑点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讲述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重要意义,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如果理解,掌握了此内容,也就掌握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精神.教学过程: 出示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第一组:文字资料:“弱智儿遭虐待死亡”(见扩展资料)图片:“三缺一,凑个手”
第二组:图文资料“老师打学生耳光” 图片:地摊“游戏”莫伸向孩子等
学生分析,老师归纳,说明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造成的身心伤害.学生分组讨论: 还有哪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 如何才能有效制止这些现象(10分钟)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讨论结果,老师适当补充.包括如下内容:家长,监护人对孩子粗暴对待,甚至虐待,强迫孩子辍学,早婚等;学校忽略学生安全措施,酿成事故,老师教法不当,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身心受挫;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为谋求经济利益,雇佣童工,兜售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用游戏厅,网吧诱惑青少年.而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如果要制止这些现象,必须通过立法,用法律防止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板书)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板书)案例分析:他们竟向同学连捅70多刀(见扩展资料)学生分析:和大家一样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凶残 分析方向:社会的不良影响;自身的抵抗力弱,法律意识淡薄.浙江省少管所调查表明,大部分因杀人而进少管所的少年犯的业余爱好是看武打录像,武侠小说和玩电子游戏,最羡慕的人就是武艺高强的武侠英雄.他们认为,打架时动刀子让对方流血便是英雄的表现.而许多犯偷盗罪的少年犯最向往的则是做一个有钱人.一位少年犯说家里父母很宠他,每月给他的零花钱有上千元,但和社会上一些人出入歌厅挥金如土的“潇洒”样相比,他觉得自己仍很寒酸,于是便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去偷.据公安部调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年份 犯罪比例 以1987年为100 备注
1987年 1991年 1997年 13.6/万 21.9/万 30/万 100% 161% 220%1
另: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绝对值增加,近几年每年查获15万.比1986年增加1倍
不仅犯罪率上升,而且出现年龄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这方面来说,也必须加强立法,约束青少年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谈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利益有什么关系
(同学发言后,教师归纳.)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板书)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能否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直接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讨论知道,在当今社会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我国现行的法律又不足以充分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所以,制定关于保护青少年的专门法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板书)(1)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板书)(2)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板书)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板书)
此项原则的意义:就是国家,社会和家庭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救济,恢复已经被侵害的未成年人权益.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板书)
人格在法律上指能够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资格.内容包括人的姓名,人身,荣誉和肖像等.人格尊严受到新生是公民做人的起码权利.宪法规定 quot;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尤其重要.不尊重人格尊严,就谈不上保护.第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板书)
各项保护措施都要适应未成年人特殊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才能有效.第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简称教育原则.(板书)教育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们;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加强自我保护,勇敢地同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做斗争,达到保护的目的.小结:(用课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重要道理: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必要性.两个具体知识: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四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作业:学生以周记形式,结合社会实际谈谈学习这节课的感受.第二课时 法伴着我们成长1 1, 法制教育的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20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是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二,教学过程:(一)法律知多少
1,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2,孩子犯了罪少判几年行吗
案例1: 事情发生在南关西四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四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1,提出问题: ①甲失手致伤乙,算不算违法
②如果甲违法,违反了什么法
2,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
(问题1学生自由讨论,问题2展开辩论(汤静华主持))3,用法判案: 4,启示一: 希望青少年朋友在学习和生活中要了解年龄的法律意义懂得在自己的年龄阶段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是非曲直 的识别能力,对行为举止的自控能力,要让自己的行为既为本人负责,也对家庭和社会负责.案例2:(略)1,根据案例现场模拟法庭:(邓名智主持)2,谎言构成伪证 3,实话实说 4,启示二: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由于不同的原因出于不同的目的都会撒谎,有时善意的谎言能使坏事变成好事,但我们撒谎的时候不能违背道德尺寸,我们也不能用我们心中的尺和天平去衡量每一件事,必须遵从法律的约束.(2)青春的代价,(3)惊醒梦中人 案例3:警钟为谁而鸣(略)启示三:(三)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分析:(四)”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需要法律,我们呼唤法制.(全班同学朗诵《呼唤法制》)(五)结束语:学法更要学会做人…….(六)作业:学法所感所悟(周记)
第三课时 法伴着我们成长2 1, 法制教育的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20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是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二,教学过程:(一)法律知多少
1,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2,孩子犯了罪少判几年行吗
案例1: 事情发生在南关西四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四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1,提出问题: ①甲失手致伤乙,算不算违法
②如果甲违法,违反了什么法
2,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
(问题1学生自由讨论,问题2展开辩论(汤静华主持))3,用法判案: 4,启示一: 希望青少年朋友在学习和生活中要了解年龄的法律意义懂得在自己的年龄阶段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是非曲直 的识别能力,对行为举止的自控能力,要让自己的行为既为本人负责,也对家庭和社会负责.案例2:(略)1,根据案例现场模拟法庭:(邓名智主持)2,谎言构成伪证 3,实话实说 4,启示二: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由于不同的原因出于不同的目的都会撒谎,有时善意的谎言能使坏事变成好事,但我们撒谎的时候不能违背道德尺寸,我们也不能用我们心中的尺和天平去衡量每一件事,必须遵从法律的约束.(2)青春的代价,(3)惊醒梦中人 案例3:警钟为谁而鸣(略)启示三:(三)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分析:(四)”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需要法律,我们呼唤法制.(全班同学朗诵《呼唤法制》)
第四课时 做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教育目标: 1.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2.预防青少年犯罪,3.让学生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 方式和方法:学生主持,加以学生表演等形式 1, 身边的法律(班长主持开场)1.案例一: 1999年3月27日晚,在襄樊市的汉江沙滩上,一个由几名未成年人临时凑成的绑架团伙绑架了某中专生小刚,正当他们打电话向被绑架人母亲索要6万元赎金时,被樊城公安分局米公派出所刑警一举抓获.据查,他们曾多次敲诈小刚,金额达1000多元.三名犯罪嫌疑人中,最小的方某(17岁)竟天真地问刑警:”把钱还给他(受害人),我可以走了吗 “ 2.学生谈感想,讲身边的事情
3.请学生指4.出所知的违法行为
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许多的时候是由于我们的不知法,不懂法而造成的犯法犯罪的,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就非常的必要.5.国家的有关的规定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偷渡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成为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年龄段称为减轻刑事责任时期.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同时刑法还明文规定,因不满十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2, 预防青少年犯罪 1.案例二,三,四 案例二: 小伟是一位初中生,平时就喜欢开玩笑,搞恶作剧.今年年初的一天,他看到路边的广告语”当你有困难或麻烦时,请你拨打110“,灵机一动,谎称自己因钥匙丢失,无法进家门.赶来的警察识破了他的谎言,严厉地批评了他,并责令其父母严加管教小伟.一向娇惯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很好地批评和教育小伟.而小伟却在感到有趣,刺激之余产生了畸形的报复心理.从此,他经常拨打”110“,进行干扰或谎报假警,一个月竟多达三十多次.终于在一次利用磁卡电话进行假报警制造恶作剧时被警察当场抓获.小伟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案例三: 闵某,15岁,是河南省岁三县某中学负责纪律的副班长,1999年10月15日,因午睡时潘某说话,闵上去用小棍敲打潘某不小心打在同桌沈某的头上.沈某挨打后就骂闵某,两人并发生撕打,被同学拉开.10月18日中午12点多钟,闵某约沈某在后山谈发生争执的事,沈对闵的”权威“仍不服气,闵某认为沈没有把他这个副班长放在眼里,一拳将沈打倒在水沟里,并用削笔的小刀在沈某颈部划了两刀,当沈某求饶时,闵某又抓起一把土塞进沈某嘴里,然后解下皮带将沈某勒死.闵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最近,闵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案例四: 武汉市某中学林某在校园里,不慎将姑母从国外带回来送给他的派克钢笔弄丢了.该校钟某刚好路过,他拾起钢笔回班上课.林某的同学张某,宋某正好目睹钟某所为.林某得知钢笔被钟某拾到便找他索要,钟某先是佯装不知,后见有人作证,便搪塞说放在笔盒里不知被谁拿走了.学校多次做工作,钟某依然不肯归还.林某便向法院起诉,经法院调查,依据《民法通则》判决钟某限期归还,否则赔偿林某经济损失200元.2.青少年犯罪的十大征兆
1)对学习不2)感兴趣,3)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4)不5)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6)考试时进行抄袭,7)
对考试结果不8)以为然,9)留级也无所谓;
10)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11)劳动懒散,12)上课思想不13)集中,而14)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15)经常迟到,早退,旷课,16)厌恶学校生活,17)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18)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19)
就会越来越不20)愿意回家;
21)心理方面有变化,22)如精神恍惚,23)情绪波动,24)举止反常,25)心神不26)定,27)东张西望;
28)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帮助表示反感,29)甚至怀有敌意,30)恶语顶撞,31)有时给教育者出难题,32)看笑话;
33)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同34)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迹或不35)法行为的人,36)
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37)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38)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39)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40)修边幅甚至肮脏,41)
或一反常态地特别喜欢梳妆打扮;42)道德品质起了变化,43)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44)爱说空话,大话,假话,45)从谦虚变成傲慢,46)
从斯文变成野蛮,47)喜欢逞能,48)从文明礼貌变成口吐秽言,动作粗野,49)或在家长,老师面前循规蹈矩,而50)
背后却胡作非为;51)结交不52)三不53)四的人,54)或与校外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结交,55)或拉帮结伙聚在一起甩扑克打麻将,56)
或三五成群出入公共场所,57)惹是生非,58)遇事便大打出手,59)惟恐天下不60)乱;61)过分追求物质享受,62)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63)良行为习惯,64)如抽烟喝酒等.3, 做个知法,懂法,守法的青少年 1.预防犯罪的一些措施 2.学一点法律知识
3.不4.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5.不6.结交不7.良的朋友 8.不9.看黄色书籍 4, 作业
你从今天的班会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以此为题写一篇周记.第五课时 为了祖国的明天
教学目标
1, 青少年犯罪问题越来越严重,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提供一个良好,净化的社会环境.2, 了解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措施.3,青少年通过了解法律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犯罪问题和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很肤浅.同时因为其特有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青少年学生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很有必要在学生中召开这一次主题班会,也以此来引起师生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广泛关注.班会准备
1,发动学生参与演讲
2,收集材料,案例制作课件 3,发动学生收集身边的案例 教育过程
一,引言(由一则材料引出班会主题)这是一组最新统计数据: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且显现低龄化,90年代末期与80年代后期相比,犯罪年龄平均降低0.8岁,这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犯罪年龄呈现低龄化.据统计,某地区1998年以来14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41.7%,其中刚刚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14岁孩子竟占13.5%.犯罪方式团伙化.据统计,60%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属于团伙作案,纠集多人,相互利用.据统计,我国每100名罪犯中,有10名是14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而在广东,近几年抓获的刑事犯罪嫌疑人中,未满18岁的青少年比率超过20%;据广东省少年犯管教所统计,近年来该所在押犯已是20世90年代初的2倍多,达到2800人左右.未成年人犯罪正呈现出上升的势头.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犯罪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社会的一大困扰.为了祖国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关心青少年成长,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吧,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二,学生演讲《为了祖国的明天——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 附演讲稿: 为了祖国的明天
——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有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祖国未来建设事业的挑大梁者.祖国和人民对他们寄予了厚望.可是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尤其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校园暴力和某些学生的出轨行为成为了困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问题.作为年轻人血气方刚,有时欠思考,法制观念淡薄,有时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加以限制,采取了一些过激作法.据了解,青少年犯罪除了法律意识淡薄,遇事容易冲动,不好把握以外,升学和就业的压力,社会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学校和家庭平时教育和关心的不够,学生自身分辨和识别能力的限制,这些都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学校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一些法制教育,特别是法制教育课在一定范围内要加强进行实施外,还需要党和政府的关心,还有家长方面的教育,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教育,综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很好的社会氛围.自1999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末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实施以来,社会各界已经普遍开始关注预防青少年犯罪,学校里的法制活动也逐渐多了起来,法制班会,法制课,法制演讲赛等一系列与法有关的活动此起彼伏地各个学校开展起来.让学生尽早在地法制教育中,在幼小的心灵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法律教育知识.预防青少年犯罪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校园法制活动也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和法律保护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宣传普及宪法,国家基本法律和青少年相关法律,帮助广大青少年掌握基本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掀起一个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新高潮,正是这是宣传学习法制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所在.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活动就像给花朵浇水施肥,我相信,只要我们整个社会都能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预防针打早一点,打准一点,青少年一定会最大限度地减少犯罪并茁壮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普法教育活动正如一场润物好雨,持久而细腻地滋润青少年的心田,以孕育出法制之花.为了祖国的明天,让我们共同来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一个洁净的社会环境吧!
第六课时 为了祖国的明天
案例讨论
1,每则案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选取其中的一例谈谈你的感受.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案例一:少年犯罪团伙罗网
4月28日,阿城市打掉一个盗窃犯罪团伙.案破了,按说民警应该兴高采烈,可是他们反而忧心忡忡.因为他们抓获的”飞檐走壁大盗“竟是4个未成年的毛孩子!最大的才12岁,最小的只有8岁.连续5次作案,盗窃钱物价值6000余元.他们在民警面前没有犯罪感,没有恐惧感,一会儿摸摸民警的警服,一会儿看看办公桌上的照片,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犯了国家的法律.事情从4月初开始,家住料甸乡的那某,赵某,关某,李某几个小孩子嘴馋,想吃好东西,又没有钱买,几人商量偷东西换钱买好吃的.他们把目标定在金项链,金戒指和现金上.他们选择经济状况较好的村民家庭.踩好点后,便让最小的孩子望风,较大孩子攀爬到屋顶,钻入天棚,跳入屋内翻箱倒柜.他们将偷得的价值上千元的金银饰品以三五百元低价卖出,然后吃喝,玩游戏机.(在外又吃又玩,有时几天不回家,父母却从不寻找或报案.家长的疏于管理,放任自流,是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案例二:一个花季少女的悲剧
2001年12月下旬,广东省顺德市当地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一个杀死亲奶奶的15岁女中学生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不少读者惊愕不已,一个年仅15岁的中学生,为何竟成了凶手
• 据阿朵交待,她经常遭到一些社会青年的勒索,想拒绝又不敢,想摆脱不可能.校外一个化名叫”黑仔“的青年已经两次勒索她,且数目不小.2001年6月9日,又是”黑仔“限她交钱的日子,”黑仔“会像往常一样在校门口堵她.阿朵上完早自习,便以肚子痛需去医院看病为由向老师请假,溜回家偷父母的钱.• 阿朵撬开父母房门上的锁,找遍了房间的每个角落,却只找到了10多元钱.尽管她很小心避免弄出声音,最后还是将在另一间房里的奶奶惊醒了.在向奶奶借钱不成又与劝阻,责骂她的奶奶发生争吵后,阿朵骑在奶奶的腰上,用菜刀将奶奶砍死,然后又拿走奶奶贴身的钱和玉坠,金块等物离开家,交上了”黑仔“索要的500元,剩下的钱,自己买了一个绿色的背包和两张韩国歌星的唱碟.• 一位年仅15岁的初三女生,就这样轻率地葬送了自己的未来.案例三:因为一句话杀了同伴
五常市拉林镇背阴河汽车修理部,有两个打工仔甄某和孙某,甄某学习很用心,技术过硬深得老板赏识.孙是后来的,向甄学艺.今年4月29日,甄和孙一块气焊,由于钢板烫手,孙把钢板扔到地上,甄叫孙:”拿住1孙心生不满怀恨在心,计划杀甄.5月3日晚,孙搭车回五常安家镇叔叔的家中,叔叔熟睡后,他走了9公里路回到修理部,将睡梦中的甄某用锤子打死.然后,骑走老板的自行车,并将自行车扔到地里,回叔叔家继续睡觉.清早,他让父亲送自己回修理部.他本想在刑警和老板面前表现一下,领着派出所民警把自行车找回来.结果自行车不知被谁骑走了.这一举动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使此案迅速告破.•
•(未成年人血气方刚,意气用事,往往因为言语口角之争,酿成暴力殴斗或凶杀事件.)案例四:行抢施暴只为潇洒
3月14日晚,道外区大水晶街17岁的陈某被同学邀请到一迪厅去玩.同学花钱大方,陈某手中拮据,潇洒不起来,一个伴舞女子和大家跳舞,陈某主动上前搭话.子说:“没钱少往我身边凑合.”陈某表示第二天带钱来.离开迪厅已是深夜.陈某在南极街附近发现一个身材苗条的女人在前面走,借着灯光发现她的挎包很精致,陈某在跟踪到一个漆黑的楼道时,乘其不备,将皮包抢下,并对其实施了强奸.案件告破后,他才知道,被他强奸的女人比自己的母亲还大许多.•(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极易寻求刺激,并误入歧途.因此,往往一些公共场所的开放成为他们犯罪的诱因.)2,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列举一些青少年犯罪的例子.四,理性分析
(一)青少年犯罪征兆
1,心理方面有变化,如精神恍惚,情绪波动,举止反常,心神不定,东张西望;2,孩子对事物的兴趣有变化,如学习兴趣下降,成绩滑坡,劳动懒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而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3,养成的生活规律有变化,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甚至肮脏,或一反常态特别喜欢梳妆打扮,或开始逃学,逃夜,离家出走;4,德品质起了变化,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从谦虚变得傲慢,从斯文变得野蛮,从文明礼貌变成口吐秽言,动作粗野,或在家长,老师面前循规蹈矩,而背后却胡作非为;5,孩子在结交朋友方面有了变化,如发现他们与不三不四,行为不规的人交往,或与校外表现不好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接触,要特别注意他们在谈什么,玩什么,干什么.(二)青少年犯罪特点 1,犯罪年龄低龄化 2,犯罪类型多元化 3,犯罪手段成人化
4,犯罪方式团伙化 5,贪婪性,疯狂性,反复性,多样性(三)青少年犯罪原因 A,是心理失衡 1,消费需求失衡.2,交友来慎.3,迷恋金钱,色情,盲目寻求刺激,性需求 严重失衡.B,是家庭教育失误 1,亲情过剩,放任不管.2,管教严酷.3,父母自身素质差.C,是学校教育失当
1,片面追求“升学率”将差生或放任不管或推向社会.2,素质教育不全,尤其是法制教育不力.3,疏导教育不够,教师只管成绩不问其他.D,是社会管理失控 1,不法分子引诱.2,不正之风困扰.(四)易产生青少年犯罪五种家庭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不良或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法制日报消息,就现阶段我国家庭易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来看,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残缺型家庭.第二种类型是盲目溺爱,放纵型家庭.第三种类型是“严管”型家庭.第四种类型是父母有不良恶习的家庭.第五种类型是贪欲型家庭.五,做个学法,知法,守法的公民
(可以通过阅读报纸和上网了解相关的法制知识)• 法制画报 • 法制日报 • 中国法院网 • 中国警察网 • 国法网
• 中国法律资源网 • 司法在线 • 法律 桥 • 首都政法网 • 人民公安报 六,启示
1,做学法,知法,守法,用法,遵规的好学生.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陶冶情操,谨慎交友,学会自我保护,原离犯罪.3,遇见不法侵害要敢于斗争,但一定 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允许的情况下要及时请老师和公安机关协助.七,作业
1, 通过阅读报纸和上网了解相关的法制知识.2,周记:学法心得
3,观看中国首部预防青少年犯罪电影——《为了明天》
附影片介绍: 中国首部预防青少年犯罪电影《为了明天》
第二篇:龚路中心小学法制教育课教案
龚路中心小学法制教育课教案
课题 学龚路中心小学 校 设计思想 教学目标 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 交通法规知多少
类型
活动课
年级
五年级
课时
1教时
执教者
陶惠均
这一课的设计意图是:不仅让学生从法律的高度去理解交通法规的意义,认识交通标志。懂得交通安全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为了他人和自已的安全,我们一刻也不能忽视。我们不仅自己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还要向家长和你熟悉的人进行宣传,使大家共同来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了解和掌握有关的交通法规是教学活动的重点,认识和懂得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1、使学生了解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志线的作用。
2、使学生明白有关的交通法规。
3、使学生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识记法、情景模拟法、讲解法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1、媒体播放一组“因违章造成交通事故”新闻。
(反思:让学生认识违章的后果,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学习与思考,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同时也受到深刻的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提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
(反思:引导学生明白是因为违章而造成的)在平时生活中,你们知道哪些交通法规?认识哪些交通标志呢?他们的作用及意义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介绍这些内容。(出示课题:遵守交通法规)
二、认识各种交通标志(重点、难点)
1、学生展示、介绍事先做好的各种标志卡片,并说出这些标志有什么意义、作用。
⑴同桌介绍。⑵自由交流。⑶上讲台介绍。
(反思:让学生在有效的空间上自由交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感性上有了一些认识,使学习显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
2、认识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1)出示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
(2)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各自有什么作用?
(3)集体交流(边交流,媒体边展示各种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及其作用)
3、学习其它相关交通标志。(1)媒体展示各种交通标志。(有的电脑直接展示,有的请同学回答后再展示。)
(2)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是为了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我们要不要听他们指挥呢?(回答要)
(3)我们另外还要听谁指挥?(交通警察、同时出示文中交通警察的图片)
4、归纳: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要想做到交通安全,一要听从交通警察的指挥,一要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和识记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图案,理解它们代表的意义,按照它们的要求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车辆行人各行其道,各守其则,我们的生命财产才能得到保证,交通才会有秩序。
5、过渡谈话: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除了上边这些必要交通技术措施外,国家还用法律的形式,制定了一些强制性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全称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简称“交通法规”。
三、学习“交通法规”一段文章。
1、指导学生阅读后,告诉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是国家于1988年8月1日施行的,是全国统一的交通秩序管理的基本法规。它不仅是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所要求的,而且对公民都具有约束力。法规的内容十分全面和详细,在这里我们仅就与我们有关的部分摘录,供同学们了解和学习。
2、叫学生边读边议。(1)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些法律条款?
(2)制定这些条款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
让学生据亲身体验,或者听到、看到的事例,踊跃发言,畅谈制定这些条例的道理。
3、媒体展示插图,启发学生说出每幅图的内容,使他们懂得哪些行为是应该学习和遵守的。
四、情景演绎,模拟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在教学现场模似从学校到新华书店去购书的活动,其中设置了一些过十字路口的“关卡”,让学生实践体验。
五、快板:《小学生安全过马路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交通安全是第一,你拍二,我拍二,红绿黄灯要看清,你拍三,我拍三,不穿红灯保安全,你拍四,我拍四,车辆行驶往右开,你拍五,我拍五,大小拐弯要注意,你拍六,我拍六,斑马线上过马路,你拍七,我拍七,自行车上别载人,你拍八,我拍八,不要边走边玩耍,你拍九,我拍九,遵纪守法最重要,你拍十,我拍十,做个文明小公民。
六、总结:(同时播放音乐)
通过 “遵守交通法规”一课的学习,使我们又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我们不仅认识了交通标志,而且还能从法律的高度去理解交通法规的意义。交通安全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情。为了他人和自已的安全,我们一刻也不能忽视。我们不仅自己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还要向家长和你熟悉的人进行宣传,使大家共同来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教学活动反思:
经过了今天的活动,学生普遍从法制的高度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尤其是近来浦东地区交通事故频繁,大家记忆犹新,至今历历在目。遵守法规很重要,希望警钟长鸣。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一同遵守交通法规。
第三篇:五年级法制教案专题
黄花塘中心小学六年级3班法制教育教案
(2016-2017学第一学期)
第一课 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会场布置:
1、用幻灯片打出标题。
2、将教室座位布置成矩形,让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有利于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感想。教学形式:
学生主持,由具体案例铺开,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言,相互交流感想和学习体会。教学手段:
小组讨论,个别发言,教师总结。教学流程
一、案例引出: 主持人宣读案例:
事情发生在某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四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
二、学生讨论:(用幻灯片打出问题1:甲失手打伤乙,算不算违法?)
学生:我认为甲是不小心把乙碰下去的,不是故意的,所以不能算是违法;
学生:不对,如果说甲不违法的话,那乙的受伤岂不是没有人负责了吗?
学生:我也认为不应该因为不是故意的,就不违法,那这样的话,打伤了人,只要说不是故意的,不都可以逃脱法律了吗?
学生:我觉得虽说甲不是故意推乙下去的,但他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所以他是违法行为。
学生:我想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法律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而言,伤害了他人的合法的人身权利,并且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程度,就会构成违法,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
老师:有没有构成一定的社会危害程度是确定是否违法犯罪的重要依据。比如两人开玩笑,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没什么伤害,不是违法,但如果其中一人不注意打到另一人的眼睛上,把眼睛打坏了,达到伤残的程度,那他就是违法了,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案例中的甲造成了乙从楼上摔下严重受伤,显然违法了。
主持人:乙经医院的全力抢救,虽然脱离了危险,但仍被医疗鉴定部门确定为重伤,我再请问同学们:(用幻灯片打出问题2:甲违反了什么法?)学生:他犯了伤害罪。
学生:他的行为造成了乙的严重受伤,所以他侵犯了乙的人身权利。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在法律上,违法行为还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两种类型,他们的区分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严重违法行为对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比一般违法行为大。所以甲的失手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他的行为已构成了严重违法,也就是俗称的犯罪。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主持人:接着幻灯片打出第3个问题:你认为案例中的甲应得到怎么的法律惩罚?
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件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各抒已见,有说罚款的,有说判刑的。
老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确定一个人有没有犯罪,犯了什么罪,以及应该受到怎样的制裁,不是凭感情用事,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在法律上,都有明确的条文作为依据。
根据《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主持人:幻灯片打出第4个问题: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学生:我知道一个人做错了事,即使是无意的,只要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就是违法的,所以我以后要处事要慎重,不能做出伤害别人的事,因为伤害了别人,其实也是伤害了自己。
学生:我觉得我们以后不能再与同学随意玩笑,尤其是在楼梯、阳台、马路边、河边等一些危险的地方,因为一不注意,就会有意外发生,我们不能让这个意外毁了我们的一生。
三、案例分析:
主持人: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案例:
出示资料:6月17日下午3:00,连江县东岱镇某小学六年级(1)班,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语文老师讲解和布置各种复习统考的题目
四、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在今后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3、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机智勇敢的于杰
第二课 遇到危险怎么办
教学目标:
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重点难点:
1、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教学方法:
事例引入,激发兴趣。抓住重点环节,深入领悟。问题讨论,拓展思路。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吗?(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
保护自己。请看这样一个事例。(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二 分析理解
(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保,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大屏幕出示讨论内容)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可选择2—3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
第三课 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要求:
认知:
1、知道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列举说明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秩序。
行为:l、在校外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要点:
1、公共秩序是公共场所的纪律,我们应当知道有关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
2、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公共秩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
3、在公共场所自己要遵守公共秩序,看见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中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
2、收集与遵守公共秩序有关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语?(出示: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
2、当你看到这些标语时你是怎样做的?
师:我们是小学生,必须遵纪守法,我们该怎样从遵守公共秩序做起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导行
1、生跟着录音熟悉课文内容(放录音)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
2、师讲解告诉学生:
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公共秩序是人们长期生活中为适应共同生活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规则。人们按照这些规则办事社会就井然有序。
3、出示(双江小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剧场看杂技表演)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遵守公共秩序?
(排队入场、按票入座、演出中役有走动、看演出时不乱吼叫、结束时场地上没有瓜皮果壳)
②剧场的叔叔阿姨是怎样称赞他们的?说明他们怎么样?
③他们遵守了公共秩序对社会生活有什么好处?
(启发学生从心情、演员完成任务的情况、剧场工作人员的态度等方面来谈)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
但是有些学校个别同学就不是这样。
4、出示图:
(图画内容:小明等几位同学在一个车站停车场里打闹,小刚劝他别这样做,他不听,正在这时,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另一辆正要进站,小明他们不让道,在两辆客车间追打,司机来了个急刹车,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问:①几个小学生干了一件什么事?他们扰乱了哪里的秩序,结果怎样?
②哪位同学的行为是好的?他做了什么事?师小结:不遵守公共秩序害处大
板书: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保证。
三、深化认识
下面这些说法正确吗?请用事例说明理由。
1、有的同学说:“如果不要公共秩序;大家随随便便,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更好吗?
2、一个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关系。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是必要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板书:个人行为影响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从我做起
四、行为指导
1、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
2、议议、做做:同学们常去公共场所,请你照例子用有关的规则提醒大家,明确有关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a.上车时;b.到影剧院;c.到游乐场;d.在商店
五、深入导行
生分组讨论: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办,为什么要这样做?
1、同学们在图书室里排队借书,你看见了一个同学没排队而挤进了队伍。
2、你班某同学,在商场里乱扔果皮、纸屑,服务员批评他,他和服务员大闹,你上前劝阻,可这位同学不听。
师再问:当你见到不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该怎样办?(启发学生答出:要阻止、批评等)
六、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对《遵守公共秩序》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
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一步谈话: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实际上都同社会的主产、生活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受到了破坏,这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也就受到极大的影响,社会风气就会颓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拥有一个良好的公共秩序,那么社会就会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大家的迫切希望,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遵守公共秩序吧!附:板书设计
遵守公
①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工作秩序,是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保
共秩序
②个人行为影响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从我做起。
第四课
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打伤怎么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司法
2、懂得用法律手来保护自己。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案件简介}1999年11月3日,蓬莱市王某有一男孩,今年九岁,上小学一年级,在学校期间被另一学生在玩耍时将左眼砸伤。经住院治疗一个多月,花费医疗费五千余元,现在左眼视力只能达到O.3。请问,应由谁承担民事责任
{律师的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六十条:“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精神病医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 本案中,两学生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根据双方儿童过错大小由双方监护人承担相应责任。又因损害是在校期间发生的,学校也有一定过错,也应承担适当赔偿责任。
第五课:玲玲能住在生母家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收养法》
2、懂得用法律手来保护自己。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玲玲从小就被杨老汉收养。前不久,玲玲去看望亲生父母,生母见玲玲又懂事又会干活儿,十分喜欢,就让玲玲留在身边,不让她回杨老汉家。杨老汉几次催促都遭到拒绝。
请问:杨老汉能将玲玲领回去吗?
为了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维护收养关系当事人的权利,我国于1991年12月公布了《收养法》。《收养法》第22条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于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杨老汉收养了玲玲,并对她尽了抚养和教育义务,已经形成了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这种关系不能随随便便就被解除。因此,玲玲的生母阻挠杨老汉领回养女是违法的。如果她继续坚持自己的错误,杨老汉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请人民法院依法保护这一收养关系。
法律规定,收养关系建立后,任何一方都不得自行解除。如果收养关系的一方或双方希望解除收养关系,应该协商解决或诉请人民法院解决。
二、总结全文,分组讨论
第六课:最常用的报警、报案、急救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常用的报警、报案和急救电话和方法
2、懂得自己保护自己。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因此做为监护人不但应当熟练掌握110、119、120、122这几个最常用的报案、急救电话的使用方法,还应当教会孩子这些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一)匪(刑)警报案电话:110 1.报案范围:各类刑事案件和社会治安及危害国家安全等案件。2.报案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10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情况简明扼要的叙述一遍。
③主要说明案发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人数等;作案者(或受害人)的长相、身高、年龄、性别、衣着、特征等;作案时使用的工具;相关的车辆情况(颜色、车型、牌号等)等。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二)火警报案电话:119 1.报警范围:各种火灾 2.报警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19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火灾发生的地点(详细地址)、时间、火势情况及发生火灾地方的周围环境等简要的说明。
③如果知道是由什么引起的火灾及主要燃烧物和火灾现场及周围有无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也最好说明。
④说明火灾现场能否进大车(通往火灾现场的道路情况)。⑤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⑥待对方挂断电话,你再挂机。(三)交通事故报案电话:122 说明:有些地方尚未统一使用122报案电话,应以当地公安交管部门公布的交通事故报案电话为准。
1.报案范围:各类车辆所发生的交通事故。2.报案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22(就当地交通事故报案电话)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交通事故情况简明扼要地叙述一遍。
③说明事故的发生地点、时间、车型、车牌号码、事故起因、有无发生火灾或爆炸、有无人员伤亡、是否已造成交通堵塞等。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四)急救中心求救电话:120 1.急救范围:各种突发的严重急病和受伤。2.求救的正确方法: ①拨打120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病人或受伤害的病因、病情简单说明。如果知道病人或受伤者的病史及过敏药物和血型,也最好说明。③说明病人或受伤害者的详细地址和发病时间。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⑥可到路口去迎接救护车,以免救护车因找不到病人的地址而延误时间。提醒监护人特到注意: 监护人应当让孩子熟练掌握110、119、120、122这几个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但同时也要教育孩子:不要在没事的情况下因为好奇就认为好玩而随意拨打这几个重要号码或虚假报警,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课:亲生父母“卖”了自己的孩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父母是无权“买卖”孩子的。
2、当自己遇见这样的事,应当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懂得保护自己。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数日来,本报与福州《东南快报》展开新闻联动,为刚出生80天就被拐卖、如今已经三岁的亮亮寻找亲人。近日,神秘人物再次打进热线,一解小亮亮被拐“内幕”。记者根据神秘人物提供的线索,终于找到了亮亮的亲生父母,可事实却令人大跌眼镜。
几天前,一曾扬言“再报道下去大家都有麻烦”的神秘人物终于再次打进热线,揭开了小亮亮被“拐”内幕。神秘人物自称姓廖,是小亮亮亲生父亲的好朋友,在看了亮亮被拐事件的跟踪报道后,他被报社浓浓的爱心感动,终于“站”出来道出详情。他说,亮亮的父母都是四川来蓉打工人员,于1998年5月生下亮亮。当时,夫妻俩已经有两个儿子,一家5口全靠夫妻俩每月500元工资度日,生活十分艰辛。因此,亮亮的父亲便萌发了将孩子送人的念头。正好他以前的同事,即抱小孩接头的四川妇女表示愿意牵线搭桥。不料,那四川妇女竟将亮亮“转”给犯罪嫌疑人王某,王某再将亮亮卖给闽侯大湖乡珍珠村郭厚金。此后,小亮亮的生父得到6500元“寄养费”。四川妇女和王某也都从中谋取到部分“劳务费”。
根据廖先生提供的线索,我们终于在闽侯南充鞋厂找到了亮亮的亲生父母。他们承认廖所说都是实情,而且他们从一开始就看到关于亮亮的报道,一直不敢露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将孩子卖掉已属违法行为,何况还有6500元“寄养费”无力偿还等情况,而要回孩子必须做亲子鉴定,这一系列麻烦让他们望而却步„„
在我们游说下,亮亮母亲终于答应去看看孩子。但车到半路她又不顾一切跳下车不去了。她说家里太穷,实在无力养育孩子,然后调头就走了。
二、分组讨论,总结全文
第四篇:五年级法制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法制教育课教案
五
年
级
魏平风
第一课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学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最新小学生法制教育课教案: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意义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三、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2、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出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3、不及时矫正不良行为的后果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生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优劣机,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例
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小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有的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5、指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A、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B、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C、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D、《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中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以高尚道德。
四、结束语: 祝:每一位同学都成为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第二课:保护自己的权利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生明白自己有哪些权利。
2、当遇到侵害自己的权利时怎样利用法律类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1、受教育的权利 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包括未成年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专门机构,更有义务来保障未成年人接受教育。
2、未成年人受保护的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也就是说,学生犯了错误,学校老师首先要进行教育,不能随随便便就把学生赶出校门。随便开除学生,是对学生不负责,也是对国家的不负责,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3、保证人身安全和健康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既有责任使在校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又要保护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学校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工作。
首先,学校的教室和各种教学设施,必须经常检查,如果发现有危险,要立即修复,消除隐患。比如有些教室年久失修,墙壁上出现裂缝,就有可能发生意外。学校老师知道后,不及时维修,还让学生在里面上课,那么,一旦教室倒塌,造成学生伤亡,就要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其次,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春游、看电影或者参加集会、进行社会实践等活动时,必须做好组织工作。活动前老师要讲明注意事项,并且做好应急准备,活动中,老师不能离开学生,要自始至终照看好学生,防止发生意外。
再有,学校要保证教室和各种教学设施符合国家标准。比如教室的光线不能太暗,桌椅的高度要合适,黑板离学生不能太近。学校还要提供符合规定的卫生设备,并且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各种常见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比如经常为学生检查视力,在传染病流行期间组织学生打预防针或吃预防药,以保证学生创身体健康。
二、总结全文,小组讨论
三、板书
我们有哪些权利
1、受教育的权利
2、未成年人受保护的权利
3、保证人身安全和健康
第五篇:五年级1班法制教案
洪城河小学法制安全教案
五年级 12011年班 月
活动目的:
认真我校《洪城河小学教学楼文明卫生公约》和《厕所文明公约》,养成良好在校卫生行为习惯。
活动主题:
学习公约,养好习惯 活动准备: 阅读了解:《洪城河小学教学楼文明卫生公约》及《厕所文明公约》 活动过程:
导语:学校的卫生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学校师生素质高低的综合反映。但由于同学们还存在许多不良的卫生习惯,经常给校园文明带来不良的影响。
1、教师引领学生学习了解《教学楼文明卫生公约》
2、教师引领学生学习了解《厕所文明公约》
3、针对以上公约,对照我们小学生日常在校行为习惯?谈一谈。
4、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发言
(1)我们身边存在哪些不文明行为?(2)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改正呢?
5、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希望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
(1)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确因感冒克服不了的,应该准备卫生纸,吐在 纸上,再扔进垃圾桶;
(2)要努力克服随手乱丢的坏习惯。要把废纸、果皮、包装袋扔进垃圾桶中,特别要杜绝从楼上往楼下扔东西的不道德行为;
(3)要努力克服乱倒垃圾的坏习惯。在卫生保洁或值日时,无论走再远的路,都要把垃圾及时倒进垃圾容器中,且不可乱倒;
(4)捡拾地面上废弃物。要有随手捡拾地面上废弃物的意识和习惯,共同维护学校环境的整洁;
(5)不把包装袋带进校园。每个人都保证做到不把包装袋带进校园,从根本上杜绝乱扔乱丢现象。
(6)注意入厕卫生。
6、班主任总结
活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