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用分析化学教案 溶液的配制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教案
实验八 溶液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
2、学习相对密度计、吸管、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二、溶液的配制步骤 1.溶液配制中的计算
1.1由固体试剂配制溶液
(1)质量分数
x =m溶质 / m溶液
质量百分浓度: X(%)= 100 x =100 m溶质 / m溶液 m溶液=ρ溶液V溶液=ρ
溶剂
V溶剂+ m溶质=ρ
溶剂
V溶液+ m溶质
若溶剂为水
ρ溶剂
=1.0 g/mL(2)质量摩尔浓度
b(mol/kg)=溶质物质的量(n溶质)/ 溶剂的质量(kg)n溶质= m溶质/M(mol)b = n溶质 / m溶剂 = m溶质 /(M V溶剂ρ
溶剂)
若以水为溶剂:b = n溶质 / m溶剂 = m溶质 /(M V溶剂)通常V溶剂单位为1000 b = n溶质 / m溶剂 = m溶质 /(M V溶剂1000)
(为什么要除以1000?)(3)物质的量浓度
c = n溶质/ V溶液= m溶质/(MV溶液)V单位为L。
1.2.由液体(或浓溶液)试剂配制溶液
(1)体积分数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教案
φ溶质 = V溶质/ V溶液(V/V)
或φ溶质(%)= 100V溶质/ V溶液(V/V)(2)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
x =m溶质 / m溶液
m溶质=ρ
溶质
V溶质
质量百分浓度: X(%)= 100 x =100 m溶质 / m溶液(3)物质量的浓度
溶液计算的原则是:配制原则溶液配制可视为一个稀释过程,配制前后物质的量不变。
配制前 配制后
c溶质V溶质= c溶液V溶液= c溶液(V溶剂+ V溶质)
(V溶剂+ V溶质)= V总
可以计算出V溶质,即应该取多少mL的溶质。
c溶质 可以通过查表获得,或按课本方法。
常见的的酸碱的量的浓度(c溶质):盐酸:,硫酸:,硝酸:,2.溶液配制方法
2.1 溶液配制方法(1)粗略配制
相当于粗称,用的仪器与器皿。(2)准确配制 用的仪器与器皿。
2.2 溶液配制过程
(1)计算-------(2)选择仪器与器皿--------(3)取样(称取,或量取)-------(4)转移------(5)溶解(小烧)、或混合------(6)定容.2.3 容量瓶使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教案
容量瓶
(1)检漏(注意容量瓶与瓶塞要配套)注入自来水至标线附近,盖好瓶塞,右手托住瓶底,将其倒立2min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渗出。如果不漏,再把塞子旋转180°,塞紧,倒置,若仍不漏水则可使用。
(2)洗涤
自来水
洗涤液(15~20cm3),盖上瓶塞,转动容量瓶,使洗液流瓶内壁用自来水、蒸馏水(2-3遍)。(3)转移:小烧杯、引流(4)定容:
当溶液达2/3容量时,将容量瓶摇晃作初步混匀(不能倒转容量瓶),定容,混均。
3.实验内容
练习(1)草酸标准溶液配制:精确配制。(分析化学实验:p63)练习(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粗略配制。(分析化学实验:p63-64)
4、教学提示
本实验的重点:溶液配制中的计算、溶液配制方法、准确配制、容量瓶操作。本实验的难点:减量称量;移液管,容量瓶及比重计的正确的使用
5、问题与讨论:
2、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要不要先把容量瓶干燥?要不要用被稀释溶液洗三遍?为什么?
3、怎样洗涤吸管?水洗净后的吸管在使用前还要用吸取的溶液来洗涤?为什么?
返回
第二篇:溶液的配制教案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教案
贺德志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102实验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基本技能,为生物组培室培养母液的配制奠定操作基础。
过程与方法:掌握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实验态度与习惯的形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定量分析及相应的简单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教学难点
计算方法的掌握;各操作环节的精度配制把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展示图片:这是我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常常用到的溶液(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祛痰 止咳剂„),我们使用到的这些溶液都是配制出来的。
展示图片:这是初中我们学过的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流程。这里以10%NaCl 溶液100g的配制为例,复习一下其配制步骤。(有3步,第一步是?„)
展示图片:要把这些瓶里的药品取出一些量来,是称取方便,还是量取方便? 生:量取方便(所以厂家已经把刻度在这些瓶子上刻上去了,我们用时只要量取 几小格就可,挺方便)
师:既然量取溶液更方便,所以我们就需要一种跟溶液体积有关的浓度表示方式 ——物质的量浓度。
师:请同学们回忆写出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今天就由同学们亲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想不想?
二、新课
【任务布置】现组织培养室急需100mL 1.0 mol/L的Na2CO3(相对质量:106)溶液。【知识准备】PPT展示“配制程序图例”
1.(师黑板上演示)需称量多少克Na2CO3固体?
n = cV = 1.0 mol/L × 0.1 L = 0.1 mol m = nM = 0.1 mol × 106 g/mol = 10.6 g 2.(提示问)称好后在什么容器中溶解Na2CO3固体?(烧杯?量筒?容量瓶?)3.如何尽可能转移溶质?(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4.选用什么样的仪器来定容该溶液(烧杯?量筒?容量瓶?)
5.如何确保溶液的最终体积为100mL?(平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容量瓶的构造、特点。
【技能准备】①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并用蒸馏水洗净。②不能用作物质反应或溶解或稀释的容器,热溶液需冷却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③不能长期存放溶液。
【学生操作】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领取任务
分成4个实验小组,每组领取一个实验任务 2.清点所需实验仪器和药品:
3.执行任务:对照教材上的操作提示,操作体验一次。【操作后交流】
1.如何将烧杯中的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借助玻璃棒,且玻璃棒不能与容量瓶口接
触,防止溶液外流)
2.为什么要洗涤玻璃棒和烧杯?(确保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减少实验误差)3.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能用胶头滴管把多余的液体取出吗?若不能那又该怎么办?(倒掉,重新配制)
4.定容时俯视刻度线结果会怎样?
5.定容好的容量瓶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还能再加水补充至刻度线吗?(不能,否则将使溶液体积变大,使浓度变小)
三、课堂反馈
(一)欲配制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 1.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克。
2.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 中加 蒸馏水将其溶解,待 后将溶液沿 移入 mL的容量瓶中。
3.用少量蒸馏水冲洗 次,将冲洗液移入 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
4.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 时,改用 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偏,应该。
5.盖好瓶盖,将配好的溶液移入 中并贴好标签。(二)若在配制过程中有以下行为,将会对配制结果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1.容量瓶事先用蒸馏水洗涤,没有干燥就进行实验()2.称量溶质时,托盘天平左右托盘的物品放反()3.用玻璃棒搅拌溶解溶质时,用力过猛,一部分液体溅出烧杯()4.转移时,少量液体溅出容量瓶()5.转移完毕后,没有洗涤操作直接加水定容()6.定容时加水不小心超过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7.定容后对容量瓶内的溶液上下颠倒摇匀,发现凹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8.当摇匀后凹液面低于刻度线,立即加水至凹液面与容量瓶刻度相切()9.配制100ml 1mol/L的NaCl溶液,事先用1mol/L的NaCl溶液润洗容量瓶()10.配制NaOH时,溶解后,未经冷却将较浓的NaOH溶液转移到容量瓶()
四、技能拓展
在微生物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大量开发的今天,相应培养基的配制是一门必备技能,其中很多溶液的浓度都是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的。下次课将带大家为生物组织培养室配制培养母液,期待你们的积极参与哟!
第三篇:高一化学教案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案
课
时
计
划
化学科
1998年
月
日
星期
第节 [课题]:高一化学
学生实验三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目的]:
1、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2、初步学夫容量瓶的使用和腐蚀性药品的称量。[课型]:实验课
[重点]:配制摩尔溶液的方法 [教法]:实验法
[教具]: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药匙、浓盐酸、氢氧化钠
[教学过程]:教师先用几分钟时间将实验中注意事项及步骤向学生提
示,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实验步骤]:
1、配制250ml0.1摩/升盐酸:(1)计算溶质的量:
0.250×0.1=0.025(mol)
mHCl=0.025×36.5=0.9125(g)
(2)用量简量取浓盐酸:
a、量取浓盐酸; b、加入烧杯; c、加水。
(3)配制溶液:
a、将浓盐酸加入容量瓶;
b、将洗涤液注入;
c、加水至刻度线;
d、振荡。
2、配制250ml0.1mol/L的NaOH溶液:
(1)计算溶质的量:
0.250×0.1=0.025(mol)mNaOH=0.025×40=1(g)
(2)称量NaOH:
注意腐蚀性药品的称量。
(3)配制溶液:
a、往烧杯中加水; b、加入容量瓶; c、洗涤;
d、洗涤液注入容量瓶; e、加水至刻度; f、振荡。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作业]:实验报告
第四篇:溶液配制(个人总结)
溶液配制
LB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不加琼脂)
胰蛋白胨 1g 酵母提取物 0.5g NaCl 1g 琼脂 1.6g
加蒸馏水水容至100 mL,摇动容器直至溶质溶解,用5mol/L NaOH调pH至7.0,在15psi高压下蒸汽灭菌20min.(1.05kg/cm3)。
一定要在温度降下之前加好抗生素,并且倒好板。LB固体培养基倒板
1.配制:100ml LB培养基加入1.5g琼脂粉
2.抗生素的加入:高压灭菌后,将融化的LB固体培养基置与55℃的水浴中,待培养基温度降到55℃时(手可触摸)加入抗生素,以免温度过高导致抗生素失效,并充分摇匀。
3.倒板:一般10ml倒1个板子。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后,打开盖子,在紫外下照10-15分钟。
4.保存:用封口胶封边,并倒置放于4℃保存,一个月内使用。琼脂糖凝胶
H2O 50 ml 50×TAE 1 ml 琼脂糖 0.5 g EB 2.5 ul(胶不热时加入)微波炉加热30 s,倒入制胶盒。
D-PBS
杜氏磷酸盐缓冲液(Dulbecco's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D-PBS)也是一种磷酸盐缓冲液,与常规PBS的不同之处在于磷酸盐的含量稍低些,并含有 钙镁离子。D-PBS主要用于胚胎学方面的研究,多用于胚胎的冲洗液、冻存液和培养液。
NaCl 0.8g KCl 0.02g Na2HPO4 0.115g KH2PO4 0.02g CaCl2.2H2O 0.0133g MgCl2.6H2O 0.01g D-glucose 0.1g 溶解至100 ml ddH2O中,过滤除菌。胰酶(0.125%)
胰酶 0.25g EDTA 0.02g PBS(1×)200 ml 4℃过夜,0.22 um微孔滤膜过滤,分装。
摇菌时抗生素浓度
氨苄工作浓度50 ug/mL,配50 mg/mL的,用时稀释1000倍 卡那工作浓度30 ug/mL,配30 mg/mL的,用时稀释1000倍
pH4.75 50 mmol/L的醋酸缓冲液(含4 mM EDTA):
取27.22克NaAc·H2O溶于1000 ml蒸馏水,即为0.2M NaAc,用冰醋酸配制0.2 M醋酸,然后取410 ml 0.2M HAC和590 ml 0.2M NaAc混匀,测pH值调到pH4.75,然后每1000 ml溶液加入5.95g EDTA-Na2溶解即可。此溶液为200 mM pH4.75的醋酸缓冲液,EDTA为16 mM。使用时将该溶液1:4稀释(1份该溶液加3份蒸馏水)即成50 mM pH4.75 50 mmol/L的醋酸缓冲液,含4 mM EDTA。
刺激缓冲液:
在100 ml MEM培养基中加入IBMX 0.0111 g,加入MgCl2 6H2O 0.2033 g,70℃加热溶解约1 h,至无絮状漂浮物。冷却至37 ℃备用。双抗的配制:
1.所用纯净水(双蒸水)需要15磅高压20分钟灭菌。
2.具体操作均在超净台内完成。青霉素是80万单位/瓶,用注射器加4ml灭菌双蒸水。链霉素是100万单位/瓶,加5ml灭菌双蒸水,即每毫升各为20万单位。
3.使用时溶入培养液中,使青链霉素的浓度最终为100单位/ml。1单位=1微克。可分别取4ml青链霉素配成混和液,这样青链霉素的浓度各为10万单位/ml,然后将8ml溶液稀释十倍,青链霉素的浓度各为1万单位/ml,用时可向培养液中加入1%的双抗,即可达到终浓度为100单位/ml.
第五篇:初三化学教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教案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 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2)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探究活动
1.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氯化钠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5mL水,搅拌,观察现象。
操作
加入5g氯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化钠,搅拌
再加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mL
水,搅拌
现象
结论
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每次加入5g。加了几次后才使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然后加热烧杯,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3.把制得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留作以后实验用。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