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广告与流行时尚的关系
青岛农业大学
本 科 生 课 程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浅谈广告与流行时尚的关系
学生专业班级 08广告2班 学生姓名(学号)刘晓成 20080668
指 导 教 师 王丹霞
完 成 时 间 2011年5月10日
2011 年 5 月 10 日
浅析广告与流行时尚的关系
在当代社会,时尚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们的生产不再是过去的以需要创造商品,而是以商品创造需求。人们的消费不是对商品本身的消费,而是对符号意义的消费,因此,消费行为从经济行为转化为文化行为。时尚由此而获得了愈加重要的地位,并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的一种支配性力量,开始左右人们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并进而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使得人们乐此不疲地追赶,以此来突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从而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赞许。而支配这一行为的,便是隐藏在时尚背后的看不见的手——消费意识形态。广告制造时尚能够促进物的流行。广告的接受者为广告所“唤”成为消费主体,并在消费过程中指认自己,广告在制造时尚的同时也制造了流行的生活方式。
广告是如何利用和表现时尚和流行的呢?
其一是刻意形成区隔,也即广告通过对时尚和流行的倡导,使有相同利益、兴趣、职业及生活品位的阶层或群体显示出自身的与众不同来。广告不断树立新的生活方式的风向标及新的文化认同,从而确立起新的文化身份以及个性人格、社会声望等新的评价标准和分层的标志。广告就在不断地推销新的消费模式、新的消费理念和新的消费文化,并以此告诫人们:在这个时代,一个人所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会拥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而社会地位的判定又是根据其对物的消费和使用上。
其二是形成从众与模仿。毕竟时尚是由少数人制造出来的,它依据人们的从众和模仿心理不断地制造出新的生活样式,让众人去跟从、去模仿。从众是指个人受到群体的影响而跟随群体。“模仿”是时尚产生的另一心理机制。也是人类的自然属性。当一条信息(无论是物、行为还是思想)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入了人们的心智空间,在模仿的心理机制作用下,这条被多数人关注的信息就改变了原来的无序状态,使人们心理暂时出现一种统一的趋势,这就是时尚。
时尚和流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一定的周期。正是时尚和流行的这种变化不断,才使得人们一波接一波地、乐此不疲地纷纷仿效、跟从、模仿,“时尚的魅力还在于,它一方面使既定的社会圈子和其他的圈子相互分离,另一方面,它使一个既定的社会圈子更加紧密----显现了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紧密联系。最后,时尚的魅力在于,它受到社会圈子的支持,一个圈子内的成员需要相互的模仿,因为模仿可以减轻个人美学与伦理上的责任感;时尚的魅力还在于,无论通过时尚因素的夸大,还是丢弃,在这些原来就有的细微差别内,时尚具有不断生产的可能性。”
时尚和流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刺激和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而广告在促进流行时尚方面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广告运用时尚的元素倡导流行和潮流,让人们对接受流行的物、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并试图使之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广告是通过培养人们的虚假需求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广告中通过一系列人们并不需要的需求来刺激和唤起人们的消费欲望。这正好应验了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对广告的理解,即广告是“通过他人来激起每个人对物化社会的神话产生欲望。它从不与单个人说话,而是在区分性的关系中瞄准他,好似要捕获其„深层的‟动机。它的行为方式总是富有戏剧性的,也就是说,它总是在阅读和解释过程中,在创建过程中,把亲近的人、团体及整个等级社会召唤到一起。”
广告中很好地运用了时尚和流行中的审美元素并与之互动,二者相互依赖且相互建构。广告在对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消费行为的引导,以及对新的文化和文化消费群的塑造上起了很大作用。当时尚以美及审美的形态出现时,广告与时尚的结合便找到了最好的契合点,广告推动了消费时尚与生活时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推进时尚来发挥作用的。
广告与时尚和流行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时尚的美及审美的元素对广告的内容、形式等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时尚和流行所涵盖的美及审美元素很有可能转化成广告的题材。因此,广告对时尚和流行有着一种天然的敏感性和依赖性。时尚的美及审美元素在其产生与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为其所特有的价值与意义的表现符号。这些符号一旦成为广告表现的重要资源和手段,便能更好地提升广告的效果。
另一方面,广告以大量的、不断重复的、铺天盖地的传播力度,很容易形成时尚流行。因为广告能引领时尚,普及时尚。当一种时尚形成后,广告及时地把流行资讯通过媒介广泛传递出去。广告随时报道、演绎、评说时尚,使人们处于一种声势浩大的时尚环境和认知空间中,从而不断地推进着流行时尚的美及审美的发展。人们通过广告了解到最新的流行是什么,流行的趋势是什么,普及的范围如何,社会的评价如何等等。广告紧跟着时尚也创造着时尚。当然,广告对时尚的推动作用也是用心良苦的,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人们去消费和购买。现代广告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制造一轮又一轮的时尚,进而引导消费。时尚利用人们追新求异的欲望吸引着人们、推动着人们。对时尚的追逐是通过消费来实现的。
广告承载着时尚和流行、演绎着时尚和流行、评说着时尚和流行,从而不断地推进着时尚和流行在市场和社会文化层面上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广告,特别是富有影响力的、制作精良的广告,无时无刻不在引导着时尚和流行、创造着时尚和流行文化;而时尚和流行也在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广告,充当着广告的参照物与风向标,进而导致广告从某种成都上和某种意义上也不得不去迎合流行、适应流行、反映流行。不过,必须强调的是,二者无论是在内容层面还是在形式层面,都不可能是彼此照搬,而是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而“拿来”。这也就意味着,在广告与时尚和流行之间,既有相互因应、相互影响、相互诠释的一面,也相互弱化、相互背离、相互否定乃至相互篡改的一面。
第二篇:流行时尚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万紫千红的夏日,激情如火的七月,喜洋洋的今天,我们一对友情人,将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结婚典礼仪式。我是婚礼主持人,能主持今天的婚礼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此,我首先代表一对新人和她们的父母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好的,良辰吉时已到,请我们把目汇聚到婚礼殿堂的喜门口,现在我宣布 先生,小姐结婚典礼正式开始,有请一对新人闪亮登场!伴随着神圣而庄严的婚礼进行曲,一对新人手挽着手,肩并着肩,步入这爱的圣殿,此时此刻,她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在这幸福的时刻,让我们祝福她们的爱天长地久,地久天长,让我们祝福爱情的玫瑰在她们的心中永远盛开。
在 朋友们的掌声当中,一对新人已经站在了大家面前,我们看到新娘 小姐靓丽端庄,秀外惠中,新郎 先生,仪表堂堂,英俊潇洒,真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我们的新娘身披婚纱,手捧鲜花,满脸微笑,犹如仙女下凡,再看一下新郎,即有文人的气质,又有将帅的风度,真是佳偶天成,金玉良缘,让我们大家举起吉祥的双手,共同祝贺这一对新人比翼齐飞,龙凤呈祥,携手共进,再创辉煌!面对朋友们的祝福的掌声,新郎,新娘显得格外的高兴,那在新人高兴的同时,请回答主持人一个问题,请问 先生,你是否愿意娶 小姐为妻,无论贫穷与富有,都能携手相伴一生吗?(能)祝福的掌声,谢谢!请问 小姐,你是否愿意与 先生结为夫妻,无论对方贫穷与富有,都能携手相位一生吗?(能)说得好,说的非常好,天地巍巍,携手今生,山水作证,真爱永恒!
亲爱的来宾朋友们,接下来,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请出德高望众的证婚人 老先生为一对新人证婚,掌声欢迎!
两情相爱情定终身,一格钻戒表真情,在这浪漫的时刻,一对新人要将爱情的信物送给对方,我们有请新郎,新娘面对面站好,在优美的爱情乐典中为你的爱侣配戴爱情的指环,这是两心的相许,这是真情的道白,这是情感的寄托,这是爱的永恒。
现在,我们有请一对新人心手相牵,共同切开婚冖蛋糕,共同打开新生活的大门,祝福新郎,新娘缘定今生,步步登高!
请一对新人接过红红的交杯酒,有请一对新人做好交杯酒的动作,随着音乐的节奏,慢慢的转动,去圆你们今生的梦,去品味人生中的每一个轮回,为了你们今天的快乐,为了迎接美好的未来,干杯!婚 礼进行到现在,我特别注意到在主宾桌就座的几位老人,她们就是一对新人的双方父母,她们的目光中饱含了对新人的关爱,父母的爱最无私,父母的情怀最伟大,认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对新人在这大喜之日,也没有忘记向她们的父母敬上一杯甜茶,深情的叫上一声,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现在有请一对新人面向双方父 母,深深的鞠躬,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请一对新人回转身来,面向来宾,深深的鞠躬,感谢您的光临,请一对新人面对面站好,夫妻对拜!祝福你们相亲相爱,白 头偕老!
在这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掌声有请主婚人新郎(新娘)的父亲(母亲)先生(女士)致词,掌声欢迎!婚礼的时光是美好的,朋友们对一对新人的祝福是永远的,现在我提议来宾起立,斟满美酒,端起酒杯,共同祝福一对新人相守一生,恩爱白头,共同祝福现场的所有来宾,家庭和睦,万事如意;共同祝福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干杯!
第三篇:广告与市场营销的关系
广告与市场营销的关系
广告是营销的重要要素之一,广告再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企业更需要管搞来宣传自己,尤其在同行业中出现与自己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是,广告策略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适当的广告策略能够是企业把握机遇超越对手,不适当的广告策略会让企业错过时机从而落后竞争对手甚至走向灭亡,所以掌握广告策略的规律对企业生产,营销都有重要意义。
市场营销是指企业在市场上的经营活动的总称。它包括市场调研、新产品开发、制定价格、学则销售渠道、选择促销手段以及开展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广告与市场营销的关系是密切的。
首先,市场营销学是现代广告的理论基础。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涉及需要、欲望、和需求,产品、效用、交换、交易和关系,市场、市场营销和市场营销者等核心概念。而这些概念对于广告活动的理论和实物也是至关重要的。
何为广告?广告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但他的起点和落点都是在经济领域,传递什么养的信息内容以及如何进行传播,需要研究市场,了解营销环境,研究消费者,从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出发;也要研究产品,应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制定相应的广告策略,争取较好的传播效果。研究广告学,离不开对市场营销理论的应用。
其次,广告的功能及其发挥途径。
1、广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物质文明进步。广告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而产生的并不断更新。再现代社会中,广告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国民经济收入和社会零售额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上升的同时广告营业额则以30%左右的速度发展,这不仅说明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也表明光熬夜再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广告能提高企业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是以经济效益为自己的核心和目的。企业的竞争是市场的竞争,企业的实力是以市场占有率而转移。广告的作用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广告是企业传递和接受市场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2)广告是企业促销的重要手段之一(3)广告既推动企业竞争又促进企业内部经营(4)广告是提高企业知名度的重要手段(5)广告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
3、广告有引导消费趋向的作用,广告对于消费者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趋向具有导引作用。(1)广告是消费者获得企业商品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
(2)广告可以诱导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行为(3)广告是现代消费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3广告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1)广告在美化社会环境(2)广告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3)广告在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从广告活动和市场营销活动的最终目的来看,二者也是一致的。市场营销可以理解为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即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欲望和需求为目的的,通过市场把潜在交换变成现实交换的活动。广告也可以看成是针对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刺激消费热情,调动潜在消费意识,最终促成购买行为的传播活动。
第四篇:广告与媒体的关系
广告与媒体的关系
一.概念
要了解广告与媒体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两者的概念。
关于广告的定义有很多种,不同专家、不同机构有着不同的说法,有的强调其目的,有的强调其手段,有的强调其途径,有的强调其效果。在这里,在借鉴他人理论的基础上,我对广告的定义如下:广告主在付费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媒体向目标受众推销产品、服务和观念的传播活动。当然,这里探讨的主要是商业广告。
广告媒体是在广告主和广告信息接受对象之间起中介或载体作用的物体,它是有形的物体,是广告信息的载体,对广告信息进行承载、扩张和传输,它是广告传播的中心环节,是沟通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受众之间的桥梁。
二.广告与媒体的关系
广告与媒体的关系十分紧密,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广告与媒体的关系可以从以下方面具体体现出来:
(一)广告与媒体相互依赖、相辅相成
广告是媒体的主要经济来源,没有广告媒体则无法生存;媒体是广告信息的载体,没有媒体广告也无法传播,二者相互依赖、相生相成。
(二)广告与媒体的发展是同步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广告在中国以存在了数千年,但真正获得大发展是在1979年以后。三十年来,我国广告业可谓发展迅猛,广告营业额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为全球广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据相关资料介绍,中国2011年广告经营额超过了3000亿,广告从业人员达到148万人。与此同时,媒体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不仅四大媒体发展成果显著,新媒体更是有了较快发展,如网络广告媒体、手机终端广告媒体等。截至到2011年,传媒从业人员已达62.46万人。这充分体现了广告也和广告媒体业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三)广告影响媒体选择
1.广告目标对媒体选择的影响
广告媒体的选择是建立在对广告目标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广告目标指广告主想要达到一定的预期目的,即做广告是介绍新产品,还是推销滞销产品;是开拓新市场,还是扩大原有市场;是建立声誉,还是单项推销等。虽然广告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利润,但增加利润不能笼统地作为广告目标。利润是通过多种营销手段的组合来实现的,广告作为其中的一种只能在协调分工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广告本身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广告目标的确定,对广告媒体的选择具有决定性意义。
2.广告目标受众对媒体选择的影响
广告应该把产品的信息资料有效地传播给所选择的目标对象。因此,必须了解目标受众喜闻乐见的媒体,从中筛选出目标消费者接触频率最高的广告媒体。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目标消费者的各种不同因素的分析入手,进行筛选工作。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文化程度、社会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价值观念,他们的要求、情趣、爱好也各不相同。因此,他们接触到的广告媒体也大相径庭。比如,年轻人经常上网、看杂志,老年人喜欢读报纸、听广播,知识分子经常翻阅各类专业杂志,青年女性喜欢看画报和阅读时尚类的杂志等。因此,要根据广告目标受众选择媒体。
3.产品品质对媒体选择的影响
由于各种产品的性能、特点和使用价值、流通范围都不同,有的属于一次消费品,有的则长期使用,有的是日常消费品,有的是高档耐用品,有的有多种用途,有的则只有单一用途。产品的性质、类别不同,广告宣传的要求也不同。有的产品需要给消费者完整的理性认识,有的则需要给买主生动的感性认识。生产资料、耐用消费品要向消费者做详细的文字说明,以选择报纸、期刊杂志等为宜。而规格繁多的日用消费品需向消费者直接展示产品的性能、用途和效果,选择试听媒体比较好。总之,必须根据产品的性质、类别,反复比较各种媒体的利弊,则其最佳形式。
4.广告目标市场对媒体选择的影响
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传播范围和到达率,如不同报纸和杂志的发行量是不同的,不同广播和电视台的到达率也各不相同,这些直接影响广告效果。但是,并不是广告信息传播的越广越好,它要与广告主所要求的信息传播范围相适应。例如,某一项产品信息想要在全国范围内传达,那就不能选择地方性的报纸、广播、电视台做媒体。相反,如果只要求在某一地区或某一部分人中传播,就没必要选择全国性的广告媒体。
5.广告预算对媒体选择的影响
不同媒体的收费标准不同、价格各异,有的较贵,有的便宜些。就是同一种广告媒体,不同版面、不同时段也较大的价格差异。广告主应该根据自己的支付能力以及产品的盈利预期值制定合理的广告预算,根据预算选择费用合理、效果较好的媒体。
(四)媒体影响广告传播效果
1.媒体的覆盖范围和到达率影响广告传播效果
一般认为,媒体的覆盖范围越广,广告被接触的人数越多,影响力越大,广告效果越佳。但覆盖范围并不意味着到达率,一般大众媒体对广告目标受众的到达率并不那么准确,很多目标受众接受不到广告传达的信息,而很多接受到信息的人又不是广告的目标受众,因此,会产生很大一部分浪费。大众传媒的覆盖率虽广,但有时候分众媒体对目标受众的“渗入”更加准确深入。
2.媒体的权威性和认知度影响广告传播效果
一般来讲,媒体的权威性越高,认知度越广,广告信息的说服力越强,越容易被人接受,易产生良好的广告效果。比如,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报等,这些媒体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认知度,在这些媒体上发布产品或服务信息,人们更加相信其质量和承诺,但其价格往往较高。而一些地方性的小报、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其承载的广告信息和承诺往往不被人们所相信,会有很多的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
3.媒体的时段和版位影响广告传播效果
广告媒体传播的时间因素直接影响到广告的效果。如电视最佳的时段时间是在晚上,一般把每晚7点到10点称为电视广告的“黄金时间”,新闻联播前后更是黄金时间中的“黄金时段”。
广告媒体的版位也直接影响广告的传播效果,如报纸广告版位分为报头、报眼、通栏、半通栏、整版、跨版等,不同的版位有不同的价格,达到的传播效果也不一样。一般报眼的信息不易被读者注意到,而整版和跨版具有较大的面积和视觉冲击力,其承载的信息更易到达目标受众。网络广告也有不同的版位和形式,有横幅广告、浮动广告、旗帜广告、链接广告、等,不同版位和形式的广告,其传播效果也不尽相同。
4.媒体受众与广告目标受众的契合度影响广告传播效果
媒体有媒体的受众,广告有广告的受众,如果两者的契合度高,则广告到达率高,广告效果好。反之则相反。如,在摄影杂志上做相机的广告,在时装杂志上做服装品牌的广告,在女性杂志上做化妆品的广告等,均能有效到达目标受众。如果在读者上做电脑的广告效果可能不太理想,如果在篮球杂志上做化妆品的广告效果更是糟糕。
5.媒体组合影响广告传播效果
所谓媒体组合,就是对媒体计划的具体化。即在对各类媒体进行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状况、受众心里、媒体传播特点等以及广告预算情况,选择多种媒体进行有机组合,在同一时期内发布内容基本一致的广告。运用媒体组合策略,不仅能最大可能地提高广告的到达率和重复率,扩大认知、增进理解,而且能在受众心理上造成声势,留下深刻印象,增加广告效益。
第五篇:论广告与品牌的关系
论广告与品牌的关系
内容提要:为品牌塑造形象是广告最主要的目标,广告就是要力图使品牌具有并维持一个高知名度的形象,然而广告只是促进品牌发展的一种营销方式,而不是品牌树立的必备条件。关键字:品牌 广告 消费者 企业 形象
品牌,作为识别产品或企业的独特符号,其意义和影响在当今市场早已大大超出了商品本身的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是信任和质量的保证,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它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沟通的纽带,保证了企业对消费者信息的准确传达;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品牌意味着一种文化和纪律,彰显了企业的个性和独特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研究营销传播的专家莱特(Larry Light)说:“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商界与投资者必须认清,品牌才是公司最珍贵的资产,这一概念极为重要,因为它是有关如何发展、强化、防卫与管理生意业务的一种远景„„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多了。唯一拥有市场的途径是先拥有具备市场优势的品牌。”史蒂芬•金也提到:“产品是工厂所生产的东西,品牌是消费者所购买的东西。产品可以被竞争者模仿,但品牌则是独一无二的。产品极易过时落伍,但成功的品牌却能持久不坠。”可见,品牌的存在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多数企业总是会花大气力做广告来塑造品牌形象。因此,广告与品牌的密切关系可见一斑,本文主要谈及广告和品牌形象的塑造的关系。
为品牌塑造形象是广告最主要的目标,广告就是要力图使品牌具有并维持一个高知名度的形象①。品牌作为一种能为消费者和企业创造长期价值的无形资产,它包括两个重要的部分:标志和信誉。标志是诸如商标、文字、图案等表现方面的因素;而信誉则包括品牌承诺和在承诺方面的表现。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品牌的两大主题,只有达到这两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品牌才能最终成功确立。所以在设计广告时,要考虑到广告的创意是否具有独创性,是否有利于产品形象的发展。此外,我们不仅要重视产品或品牌自身的形象,而且要重视到产品或品牌“在公众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②,在广告的设计过程中,一般会从商品的包装、价格、颜色、品味、气味和形状等方面进行合理架构。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不仅仅是作为商品的名字出现,它还能给消费者的心理上带来一系列的附加值,而以上要素都能体现出这种价值。例如在美国,有高达七成的青少年的梦想便是拥有一双耐克鞋,他们都以穿戴耐克鞋而感到荣耀。仅以简单的“JUST DO IT”作为广告语,耐克“离经叛道”的广告为其塑造的“体育先锋”的形象,深深根植于青少年消费者的心中,使耐克成为他们的最爱,而耐克广告的着眼点正是与消费者建立忠诚而持久的关系,并非单纯的交易与征服的问题。由此可见,企业为树立品牌而进行有效的广告宣传的同时,最关键的应是注意让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理念深入到消费者的心目中,只有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才会有市场,才能称得上是“品牌”。此外,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广告必须尽力去维护一个好的品牌形象,而不惜牺牲追求短期效益的诉求重点③。这一点是十分关键的,广告效果具有“延时效应”,广告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并不是即时产生的,我们必须具有长远的眼光,努力创造需求和引导消费,积极寻找有潜力的市场,通过广告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树立起品牌的成功形象;而不是为一味追求眼前利益而仓促应付,只看结果,不重过程,这样只会为品牌形象的塑造增大难度。正如奥格威所说,所有广告人,应“以高瞻远瞩的眼光来为广告客户的品牌明确突出的性格,而且坚持运用贯彻策略到底”。
如今,品牌和广告已经成为市场和人们日常生活所关注的热点,也成为了大大小小的企业竞相追逐攀比的焦点,毫无疑问,品牌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迷惑了企业和营销广告专家。然
而不幸的是,品牌在放射出无限美丽的同时,也在误导着它的崇拜者。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适合做品牌,品牌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着手进行的④。有些实力不足的企业为了争创品牌、开拓市场,往往不在产品科技含量、质量、成本和服务理念等方面下功夫,而是不顾自己的实际能力和产品是否有发展前景,用耗费巨资的“广告战”力推品牌。这种形而上学的行为,是没有认清广告塑造品牌的实质是建立在商品优质和好信誉的基础之上的,一味追求品牌形象的塑造,最终只会被市场所淘汰。
品牌是存在于消费者心中对商品价值的一种认同和肯定,所以它必定会成为当今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利益制高点。虽然广告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实际上广告只是将商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在市场中实现其知名度提升和促进产品销售的作用,而品牌实则为商品提供一个利益诉求点,在消费者心中扎根为一种精神力量和指引的象征,这两种作用对比起来,可谓差别颇大。显然,品牌不是广告,广告更不是品牌,严格意义上来说,广告只是促进品牌发展的一种营销方式,而不是品牌树立的必备条件。
真正的品牌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一个成功的广告来支撑和推动,然而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则还是应该从商品或服务本身出发,找寻最佳切入点,积极塑造好品牌的形象。
①参考《广告学》(吕巍主编,周颖、吕彦儒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中“品牌形象理论”一章有关内容
②参考《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张金海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中“品牌理论的提出”一章有关内容
③参考《广告学》(吕巍主编,周颖、吕彦儒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中“品牌形象理论”一章有关内容
④参考《广告的倾斜度》(卫军英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中第七章“品牌不是目标”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