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介休方言与孝文化修改
介休民俗文化中的孝文化
王丽滨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00)
摘 要:介休“中国寒食清明文化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考证介休古谚语,以冬至日为始,依次过寒食、一百
五、清明三个节日,符合介休人民尊天命,信鬼神、祀祖先,做农事的民俗习惯。考证早期甲骨文“孝”和“家”字形字义都和生育有关,说明孝文化中“无后为大”,甚至宗法制下地名大量嵌有姓氏和“家”字。随着金文和篆文“孝”字形字义改变,“善事父母”成为“孝文化”核心内容,介休民谚俗语中凝练着感恩、家规、敬老,善事的“孝文化”。
关键词:语言;方言;孝文化;介休
中图分类号:H0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4824(2016)04-0000-00 介休因“割股奉君”的介子推而闻名于世,然而介子推并非姓“介”,百家姓也没“介”姓,“休”不是“休息”之意。据西汉刘向《列仙传》记载“介子推姓王名光”,“介子推”之名是晋文公所赐,“介”在甲骨文书写为“”,是在人“”的四周加四点指事符号“”,表示裹在身上的护革。本意为“界限”,《说文解字》云:“介,画界。字形采用‘
八、人’,会义,表示人们各有其界限。”《尔雅·释诂》“介,善也。”《扬子·方言》指出“介,特也。物无耦曰特,兽无耦曰介。”转义作名词有“节操,独特之行”之意,如“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孟子》。”转义作动词,有“佐助”之意,如“介尔景福——《左传》”。类似的祝寿词“介眉”,“介寿”。晋文公赐姓“介”有“赞美王光节操”之意。
“子”在甲骨文中写作“”,像一幅幼儿的线描,画出了幼儿的脑袋“”、头发“”、两脚“”。有的甲骨文“”简化字形,像幼儿两脚被裹在襁褓里,露出脑袋“”,挥动两臂“”。造字本义:“包裹在襁褓中挥动两臂、尚不能独立的幼儿。” 古人假借“子”称呼有德行的男子。《颜师古曰》云:“子者,人之嘉称,故凡成德,谓之君子。”《王肃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称。”“推”是指“退避不受官”。
“休”在甲骨文用“” “”(人)“”(木)”表示,像一个人“”呆在大树“”的枝叶之下,本义是“人在树荫下歇息。”转义为“美好”,《尔雅·释诂》:“休,美也。”如《易·大有》中“顺天休命”,《诗·豳风·斧》中“亦孔之休”,《后汉书·班固传》中“休徵叙美行之验”,柳宗元《与邕州李域中函论陆卓启》中“累仕所至,必获休声”。
《左传》中记载晋文公“以志吾过,且旌善人。”从赐名“介子推”和改地名为“介休”,可以看出晋文公感念王光割股奉君,忠君忠国,功不言禄,视名利如粪土,论功行赏时选择尽孝侍母,是“忠孝”的楷模,后被历代皇帝旌表,在国人中推崇其品行,使其成为安定社会的纽带。据史料记载,介休具有26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三贤故里”、“慈孝之都”,有着“倡忠良孝谨”的文化特性[1],介休方言历史悠久,作为文化的载体,堪称“活化石”,从“天文”、“地文”、“人文”各个层面体现了“孝文化”。
一、从节气看“天文”中“孝文化”
介休绵山是“寒食文化”发源地,西汉桓谭《新论·离事》最先记载介子推“忠孝”事迹,随后《后汉书》、《周举传》、《明罚令》、《晋书》、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都有记载。介休的“中国寒食清明文化节”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祭奠祖先、缅怀先人,传扬“孝文化”。
其实“寒食节”和“清明节”原本是两个节日,介休有古方言谚语流传:“先寒节,后清明,一百五日在当中”,“一百五,去添土”,“寒食不烧纸,清明不上坟”,由此可知,寒食节和清明节不在一天。古时的介休在初春要过三个节日,寒食节、一百五和清明节。介休地处华夏文化中心,以夏历计算,因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制定的节气,远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把正月定在节月中的寅月,冬至之月是子月作为一年的开始。从冬至那日为起始,按先后顺序分别是寒食节、一百
五、清明节。从中也能看出,介休作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黄土文明的发源地,由于生产力低下,对大自然中冥冥的主宰者和祖先的崇拜[2],尊天命放在第一位,其次是信鬼神祀祖先,然后是在上天与祖先保佑下做农事的风俗。
(一)从寒食节看“孝文化”中“尊天命”
介休寒食节源于上古改火礼,《辞源》记载“夏商周前已有寒食之名”,由于生产力较低,火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有生命和灵气,古人夜观天象,“天垂象,见吉凶”,天上也有“大火”,也就是“心宿二”,它是天蝎座α星,属于东方苍龙七宿的心宿,《左传》杜预皆注:“火,大火,心星也”。《后汉书》记载:“龙,星,木位也,春见东方。心为大火,惧火之盛,故为之禁火”。大火星春出秋入,春季出现在东方,意味着新年的开始,人事与天象合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钻木取火的火种用了一年,到寒食这天,要把它换掉,改用新火。《周礼·司烜氏》说:“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为季春将出火也。”《周礼》记载“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可见改火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可见《管子·轻重己》:“以冬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冬尽而春始,教民樵室钻燧,墐灶泄井,所以寿民也。”也就是说寒食节在冬至日后四十六天,寒食这天,古人要禁火,《荆楚岁时记》上说“造饧、大麦粥,犯之则雨雹伤田”。“饧”是用麦芽和谷芽熬成的糖,也成为介休一大特产“贯馅糖”,人们还吃大麦粥,如果在这天老百姓生火了,天就要下大雨降冰雹毁坏农田。改火完成时“耀耀当门,烟助松篁之茂,荧荧满目,焰如桃李之春”,唐代诗人韩愈的《寒食》写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从诗中得知,钻木取火仪式举行一天,傍晚从皇家传到民间,新生的火种带给人们新的希望。
(二)从“一百五”看“孝文化”中“祀祖先”
“一百五”是指过了冬至105天,故称“百五”、“百五日”或“百五节”,意即“百无禁许”,这一天做事无所禁忌,可做许多平时不能做的事,比如破土动土,在这一天完成,或者做个破土动工启动仪式[3]。据《介休县志》记载:介休人这天扫墓和烧娘娘花、娘娘鞋,乡人这一天脱棉衣。有谚语说“冬到寒食一百五,家家祭祖添坟土。”“一百五,燕子来添土”“一百五,上坟添土。”《介休县志》写道介休人“隆于祀先,虽费而不惜。”“奉社重稷,尊祖敬宗”,介休人讲究百日之内不上两回坟,一家或一族人需要一起到祖先墓地,扫墓,拜祭、烧纸,填土,或许相信人死后有灵,冥冥之中希望先祖看到家族的兴盛,希望先祖新的一年保佑自己,沾先祖德泽。介休方言俗语有“要想富,敬祖坟”,也有“千里赶上坟”的说法。
(三)从“清明节”看“孝文化”中“农耕文化”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气候转暖,雨量增多,适合春耕春种,介休方言农谚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清明要明,谷雨要淋;清明播谷,小满栽秧”,“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清明是起初是一个节气,并非节日。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三大节日逐渐演变,最终在唐宋之际,三节合流。随着时代进步,很多地方不再过寒食节,但介休本地却形成了独有的“寒食清明节”,宣扬中国的传统“孝文化”,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包括寒食习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的传统节日。孔子倡导的“孝”根本:“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介休人特别注重祭祀之礼。
(四)从方言语音解读“孝文化”
从方言语音来看,介休人趋吉避凶,对语音谐音特别关注,寒食清明节祭祀食物多数寓意深刻,蛇盘兔面食附会晋文公为龙,介子推为兔,赋予了“忠孝”之义,成为介休人民一种“忠孝文化”符号。介休文献记载:“清明:富家设牲醴,鼓吹省墓。贫民亦造面饼,如盘蛇状,陈酒醴祭冢,归则曝面饼于篱棘上,俟干而后食。或谓取象龙蛇,寒食之遗也如。”俗语中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取“兔”和“富”的押韵,寓意民富国强;祭食“子推燕”,取介休方言“燕”的谐音“念”,“念念”不忘介子推高风亮节。寒食节插柳,因“柳”与“留”谐音,纪念介子推报柳焚身,挽留之义。另一方面受佛教影响,柳枝为“鬼怖木”,清明扫墓避邪的作用,而柳树又有“明眼、避虫、愈疮”等药用价值,所以民间有了“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之言[4]。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祖宗是神圣不可侵犯,人们做事情一般要光宗耀祖。在介休骂人最狠的一个词是“可惜孙”,“可惜”是“惋惜”之意,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甑破可惜,何以不顾?” 唐杜甫《莫相疑行》:“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骂人者自比为“爷爷”,被骂的比作孙子,干了缺德事辱没祖宗,做爷的十分痛惜生了个这样的孙子,还可以进一步理解成连累别人,令人讨厌。
二、从方言地名看“地文”中“孝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覆万物而制之,地载万物而养”之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介休地名真实地反映了当地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化,较好地保存了文化史的某些本来面目,介休地名中有很多体现出了“孝文化”的影响。
(一)从“孝”与“家”字形看“孝文化”的“无后为大”
“孝”从甲骨文字形看,“”“”(用交叉的图形象征男女交媾)“”(子),《礼·祭统》中说:“孝,xiào,从爻从子。效也,子承爻也,善事父母也”。“爻”和“交”音近义通的关系,《说文·爻部 》:“爻,交也”。“交”是声训, 又是准确的义训。“交”字,汉许慎《说文》释为: “交胫也”,“孝”字从“爻”,暗指“孝”与男女交合有关,从“子”也指明“孝”与“生育”有关[5]。
与此相似的“家”,从甲骨文字形看,“”“”(宀,房屋)“”(豕,猪),盖下是两个猪形,表达的是两猪正在交配。《说文解字》解释“家”:“居也。从宀,豭省声。”家“从宀从豭会意”,“宀”者,穴也,表示住宅。“豭”者,牡豕也,公猪。寄借之男方即豭,“叚”,有借种的意思。豭借宿之所,即动物“交配”之处。与女会意,就是“嫁”也。“家”反映出母系社会中,“家”是女性结婚生子的地方,在母系氏族社会“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家”的重要意义是繁衍后代[6]。无论是“孝”还是“家”作为能指符号,最初的含义都和生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母系氏族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为了不被残酷的大自然恶劣的环境消灭,人们渴求生命的延续,多繁衍后代,使种族能更强地生存下去,因为生育使“家”成为婚姻和血缘的纽带,构成了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可以说家庭的出现是孝文化诞生的开始。而“家”也因血缘关系而凝聚力极强。到了传统的农耕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依旧低下,“孝”成为保障人口繁衍的准则,每个人都要承担组建家庭、生育子女的义务,劳动力的增殖成为增加家庭财富的手段,关系着整个家族的荣辱沉浮。《孟子》的《离娄章句上》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十三经注疏》“无后为大”有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可见,延续香火是“孝文化”中第一重要的事情。
(二)从方言俗语与民俗看“孝”文化的“农耕文化”
介休一直有“多子多福”的俗语,《庄子·天地》中记载“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 曰‘辞’”。可想而知,多子、多福、多寿这三种祝愿都是最美好的,相应的“断子绝孙”也就成了诅咒。因为“榴开百子”,葡萄多粒表示“人丁兴旺”,所以葡萄、石榴成为多子多福吉祥物,介休人家婚嫁之时,总要在洞房放置露出浆果的石榴和葡萄,以期盼多子多孙、家庭兴旺!婚床上会撒几把大枣、花生、瓜籽,寓意“早生贵子”,介休还流传着“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的民谚,家家买几个石榴几串葡萄,也是合家团圆之意。洞房之夜新娘子要喝疙瘩汤,疙瘩汤里要放上枣儿和花生:“左手拌疙瘩,儿女一不沓,小子会念书,闺女会纺花”。
介休以农耕文明为主,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介休人民也便形成了对黄土地的狂烈的热爱与占有,俗语有“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土结黄金子,地开白玉花”,“人跟种则,地根垄则”,“树要有根基,人要有田土”,“地是刮金板,今年不收有明年”,“有人就有土,有土就有财”,“当官钱,一阵烟;摆摊钱,两三年;种地钱,千万年”。人们期盼“多子多福”指的是男子,是田间的主要劳动力,而姑娘就是俗语中的“泼出去的水”。介休有“哭嫁”的习俗,“女儿哭,娘家富”、“不哭不发,越哭越发”,新娘出嫁时一直要哭到村外,据说泪水会给娘家人的庄稼带来雨露。婚俗中最重要的是女儿出嫁“不能带娘家土”,俗语说“带了娘家土,丢了娘家福”。所以新娘去往夫家离开娘家时,由哥哥背出门,送到马上、轿上或者车上,一路脚不能沾地,以免脚沾上娘家的土,动摇娘家的根基。
(三)从“地名”看“孝文化”的“宗法文化”
土地在农耕文明的介休十分重要,人们谋生的主要劳动对象是土地,以家庭为单位按姓氏聚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属于宗法制的农业社会类型。由于一家族人常常聚居在相对固定的地域,人们常常把地名冠以族姓。按其结构分为:
1.“姓氏+村”、“姓氏+堡”、“姓氏+壁”、“姓氏+屯”。
由于介休曾是军事重地,所以修建了诸多军事化村镇。“村”指村庄;“堡”是为防卫外侵用黄土筑的小城,一般据险筑堡;“壁”,是在陡峭如墙的山崖建筑的军事堡垒;“屯”是建有一圈防御性围墙的寨子。一般“村”或“堡”或“壁”及“屯”最早是以在该地定居的姓氏命名,如“霍村”等;或者以早年大户人家的姓命名,如“董村”;或者以有功于村庄的姓氏命名,如因侯氏出资筑堡而命名的“侯堡”。类似的还有“孟村”、“史村”、“温村”“张村”、“孙村”、“马堡”、“田堡”、“郭壁”、“韩屯”。2.“姓氏+家+村”、“姓氏+家+园”、“姓氏+家+巷”、“姓氏+家+坪”、“姓氏+家+庄”、“姓氏+家+湾”、“姓氏+家+山”、“姓氏+家+沟”、“姓氏+家+岭”、“姓氏+家+寨”、“姓氏+家+堡”、“姓氏+家+窑”。
宗法制的影响,在地名中嵌入了“家”字,又因为介休有着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北部一马平川,中部丘陵密布,南部山地较多,因此,以“村”、“园”、“巷”“坪”“庄”、“湾”、“山”、“沟”、“岭”等命名村镇。“园”是平地;“巷”因地处山沟口行路狭窄而名,“坪”是山区中的平地;“庄”是有成片的土地;“湾”有的是因河流拐弯处的地方,有的是地处山凹;“沟”是不太深的山谷;“岭”是山谷山道;“寨”是军事防卫的栅栏和营垒,驻兵防守;“窑”有的是指煤窑,有的是指窑洞[7]。类似的地名有:“梁家村”、“郭家村”、“梁家园”、“段家巷”、“柳树坪”、“陶家庄”、“董家庄”、“刘家庄”、“冀家庄”、“赵家庄”、“杨家庄”、“陆家庄”、“梁家庄”、“田家湾”、“岳家湾”、“樊家湾”、“孔家山”、“焦家山”、“刘家山”、“吴家山”、“温家沟”、“薛家岭”、“刘家岭”、“降家寨”、“刘家寨”、“孙家寨”、“白家堡”、“孔家堡”、“任家堡”、“郝家堡”、“焦家堡”、“朱家堡”、“赵家堡”、“穆家堡”、“李家堡”、“化家窑”、“赵家窑”。
3.“姓氏+家+庄+村”,“姓氏+家+方位词+庄”。
如:“杨家庄村”、“宋家小庄”、“冯家南庄”等。
4.“姓氏+姓氏+堡”。
当社会发展,另外一个姓氏融进村子里,慢慢发展壮大时,通常会用合并两家的姓氏命名村子,如“罗王庄”据说最早立户的是罗姓,后又迁来王姓。“田李村”是主要是姓田和姓李的村子,“三佳村”是三家姓氏,原名朱家堡,后迁来贺、樊两姓人家,取“佳”与“家”同音,而且有“美好”的意思,更名为“三佳”村。类似的还有“孟王堡”、“田岳堡”、“阎冀堡”、“马女村”。
5.“方位词+姓氏+壁”、“方位词+姓氏+屯”、“方位词+姓氏+侯”、“方位词+姓氏+家+庄+村”。
随着村子外来人口增多,村子扩大,通过东、西、南、北、上、下等方位词或大、小、村名等词附着在姓氏前构成地名,以便区分,类似的村落有:“东宋壁”、“西宋壁”、“东刘屯”、“西刘屯”、“东杨屯”、“西杨屯”、“东武屯”、“西武屯”“东段屯”、“西段屯”、“下李侯”、“南张家庄村”。
6.“姓氏+方言词圪堪”、“姓氏+方言词圪嘴”、“姓氏+方言词圪达”。
介休方言“圪”是一个表音字,没有词汇意义。常用作词头或词嵌。“宋家圪嘴”位于山沟尖端,形状像嘴,宋姓最早定居而名。类似的还有“宋家圪堪”、“宋家圪达”
7.“姓氏+祝福语”。
在地名中表达了居住该地姓氏人家的美好祝愿,如“宋安”
“峪子”村谐音“育子”,暗指养育儿女的福地。“强南村”因和介休方言“搿qia男”暗指双手怀抱着男孩。“和堡”村相传是张、毛、靳、李、郭、陶、王七姓人家取“义气相处,和睦团结”之意而命名。
以姓氏命名的地名,由于历史时代的变化,很多已名不符实,梁家园原以姓氏取名,后虽然没有梁姓,但仍沿用。还有“孔家障”村因孔姓命名,在1966年为纪念毛主席“东风压倒西风”的“社教”运动时,改名为“东风”。
(四)从“家”的词义后缀看“孝文化”的民族心理 以血缘和群体意识发展起来的宗法制度,在抵御外来灾祸、保护宗族利益、增强凝聚力方面有积极作用,在这种强烈宗族排外心理的作用下,介休人家族观念较强,表现在词尾“家”的灵活性上,“家”在词尾做词缀,如“介休家”“平遥家”“灵石家”„„转义为时间名词“今家”,“定明家”,“整天家”、“成天家”、“成年家”,人称代词“咱家”“你家”“兀家”,撒娇的时候指自己会说“人家”„„
三、从介休民间谚语和俗语看“人文”中的“孝文化”
“孝”在父系氏族公社时字形字义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生殖崇拜转为敬祖贵老传统意识,并成为子女对长辈特有的世俗普遍伦理。西周六十四器中出现了一个新的“ 孝”字,公认的看法是金文“ 孝”:“”、“”,将甲骨文的“”明确为“”或“”。形状象一个老者,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
”将篆文的“老”“ ”简化成;将“子”“ ”写成“”。《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孝的古文字形和善事父母之意完全吻合,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孝”也就由原来父母对子女抚养的义务,转化为子女对老人养育之恩的报答完成赡养义务,形成双向互动关系。[8] 介休人用口语形式经过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反映孝德的谚语,形成“孝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语言符号,记载、传承着介休人民感恩父母、严格家教、善事父母的道德观的内容。
(一)从民谚俗语知“感恩父母”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道德之本,百善之首,曾国藩说“读尽天下书,无非一孝字”,“孝文化”的核心是感恩父母的养育。《诗经·小雅·蓼莪》中的:“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生动地描写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乌鸦反哺行孝义,羊子跪乳报养恩。”何况是有血有肉的人,更应该“饮水思源”。
介休谚语一直有“要知父母恩,怀中抱儿孙”,“儿不嫌母丑,狗不怨家贫”,“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人老惜儿子,猫老吃儿子”,“ 当家才知盐米贵,当爹才晓父母恩”等等,反映了人们“报恩尽孝”的孝文化,不要“吃了果子忘了树”,教诫“娶了媳妇忘了娘”忘恩负义的子女,“人人都要当父母,不孝不敬不应当”,谴责逆子“打爷骂娘,忤逆不孝”,要感恩父母养育。
(二)从民谚俗语守“严格家教”
介休自古受“慈孝文化”的浸染,文风鼎盛,仅北宋就出过216个举人,67个进士,郭林宗、文彦博更是远近闻名的“贤人”,和严格的家教是分不开的[9]。《孝经》感应章第十六讲“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孔子在《论语·学而》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甲骨文“教”“”“(爻,算筹)
(子,孩童)(攴,手持鞭子、棍杖)”,造字本义: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甲骨文中的“ 教” 字从“从支”。“ 支” 象手持棍棒之形,义为“ 扑打”,甲、金文及小篆的“ ”字均象手举棍棒之形。说明“ 教”离不了棍棒相加,也即“棍棒之下出孝子”。古人云:“ 子不教,父之过”,许慎解释:“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手)举杖。”
介休有句俗话,“各家怪,各家爱”,每个父母无不疼爱自己的孩子,“能叫气破肚,不叫哭瞎眼”,“人是向下亲”,“麦子是别人的好,儿子是自己的好”,但是介休人家知道“亲子如杀子”,“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所以打小实行“家教”,“人前教子,背后教妻”,“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离老母十八步”的孩子会遭受鄙夷,介休人家笃信的还是“棍棒”教育,认为“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尤其是“七岁八岁黑他眼水”,小孩子讨人嫌更要“不打不骂,不成材料”,对于小孩子顶嘴是万万不能的,第一次就要打得长记性,让他知道“嘴上要强,身上受伤”,甚至于“三句话不如一逼斗(打)”,以免长大成为“描金粪桶”。
介休人认为“礼多人不怪”,制定严格的家规,说话有讲究:“连说带笑,不成材料”;吃饭依尊长秩序安置,切忌“ 敲碗敲筷子,讨吃一辈子”,小看“肚饱眼不饱”,“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连续大吃会被视为“没风水”,会被人笑话“少礼失教”;站着坐着不要抖身子晃腿,那是“穷圪抖,越抖越要穷”;出门在外“一个揖作到底”,“多磕头,少说话”,“出门三辈小”,“让人一步自然宽。”;入乡随俗,要不会被骂“刁乎,不吃盐醋”;所以“懂得低头,才能出头”,因为“吃亏人常在”;看破了“三贫三富不到老,十年兴败多少人”,教育后人要勤劳致富,“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要节俭,“要饱家常饭,要暖粗布衣”,做事要有计划,“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不要怕挫折,“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经得广,知得多”;要有实干精神,“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三十年前看老子,三十年后看儿子”,甚至迷信的认为自己不要机关算尽太聪明,“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与儿孙”,对于不好好读书的孩子会说“今家不想念书,定明给阎吉英捣蓝炭”,对于不长进混的孩子会劝他们“放羊的割草的”,骂他们“生就的骨头,长就得人”,“看你还能起了晚子”,真是“创业百年,败家一天”,可怜天下父母心。
(三)从民谚俗语懂“尊敬父母”
《孝经》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又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色难者,谓顺承父母颜色乃为难。”,孔子还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孝顺不只是回报父母,赡养老人,最重要的是尊敬老人。
介休谚语劝导“尊敬老人”是美德,“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因为老人见多识广,“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树老根多,人老识多”,老人的人生经验和技能都是无价之宝,对于后代是无形的“财富”;“七岁小儿不和八十岁的老汉比寿数,老汉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案例太多了,所以“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金窝银窝不如我家的草窝”,父母再不好,家里再贫穷,那也是生养自己的父母,“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即使父母有考虑不周全的,“大人说错不算数,小人说错打屁股”,对父母要“孝顺孝顺,要孝就顺”,“百孝顺为先”,这里强调的是“顺”,也就是听话,“哄死人的不偿命”,听父母的话使父母放心,哄得开心才能算“孝顺”,“有钱难买子孙贤”,这一点对年轻人有教育意义,不要顶嘴不听话,父母有过,子女还是应该劝谏合理建议,多沟通,才是尊重老人。
(四)从民谚俗语做“善事父母”
《尔雅》中对“孝”的解释是:“善父母为孝”。中国人“养儿防老”,作为子女要尽心伺候老人。
介休民谚俗语“人老猫腰,树老焦梢”,“七十不流宿,八十不留饭”,说明人老之后身体衰老,行动不便,甚至于疾病缠身,需要人服伺,要求子女必须尽反哺义务。孝敬父母,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照顾好父母的日常起居,“早晚请安,问寒问暖”,不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生我的我生的”,自己思量,“人人都是父母养,尊老敬老理应当”,在父母面前要百依百顺,尽心尽力服伺周到,强如“活的不孝,死了嚎啕”,“活着不把父母敬,何必死后哭灵魂”。
“孝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由伦理社会过渡到法制社会,传统的宗法制孝道逐渐失去了约束力,靠血缘关系维系的物质和情感交换慢慢淡化,“孝文化”的各种传统特色正在隐去,介休方言民谚俗语从“天文”、“地文”“人文”,凝聚了介休人民几千年来的“孝文化”,代代口口相传,潜移默化中将伦理道德意识深深地溶入了每个人的血液,对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发掘介休方言有价值的东西,使“孝文化”春风化雨般传承和弘扬下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景茂礼.介休与界休[J].沧桑,2008(1):59
[2]巴胜超.黄土文明“五行观”之介休表述[J].贵州社会科学,2015(10):16 [3]田级会.节气民俗:时间观念中的黄土社会-以介休节气民俗考察为中心[J].民族艺术,2015(5):21 [4]肖忠群.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1 [5]宋金兰.孝的文化内涵及其嬗变_孝字的文化阐释[J].青海社会科学,1994(3):70 [6]谭学纯.汉字”家”的传统文化意蕴[J].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1999.25(2):45 [7]宋勇.语言文化视野下的介休地名研究[D].四川: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2012:30-35.[8]吴俊艳,昊俊荣.中国传统孝文化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2007(7):61 [9]张颖.化合与活化:文化遗产保护之“介休范例“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2015(10):19
The filial piety culture in Jiexiu folk culture
Wang Libin
(Jinzh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nzhong Shanxi 030600)Abstract: Jiexiu ”China Qingming Festival“ is a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e ”astronomical“ solar term in the culture of ”filial piety“ in the winter solstice as the beginning, followed by one hundred and fifty, three, ”Qingming Festival“, reflects Jiexiu's statue of destiny ”, believe in ghosts, worship ancestors“ filial piety ”;from“ the ”culture of“ filial piety ”in Jiexiu dialect, meaning Oracle, proverbs, folk custom, names, reflecting Jiexiu people with blood as a link to the family as a unit, the land is the lifeblood, constitute a unique patriarchal culture of“ filial piety ”;“ the humanistic culture ”from the Jiexiu folk saying, Jiexiu you saying with thanksgiving, concise family, Jing Lao, good filial piety culture".Key words: language;dialect;filial piety culture;Jiexiu 作者简介:
王丽滨(1972-),女,山西介休人,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系图文教研组长,讲师,山西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方言 联系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安宁街122号民盛大厦东单元502室
王丽滨 电话:*** 邮编:030600 邮箱:wanglibinjiaoshou@163.com.
第二篇:汉语方言与文化
W38-1310080422-陈梦珠-食工1301-论文-***/652887
汉语方言与文化--吴语之台州方言
时光荏苒,历史变迁,自古以来,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桥梁,是传递文明的媒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的国家,更拥有56个民族,语言丰富特色鲜明。我的家乡台州位于浙江沿海中部地区,当地的话称为台州方言,属于吴语。
吴语又称吴越语、江南话、江浙话,是一支派生于汉藏语系中上古汉语的语言集和吴语是中国境内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其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吴语与吴越文化、江南文化血脉相连,“醉里吴音相媚好”。江南人的方言,有它独特的娇柔,而台州方言却存在一股大雅之气。
台州方言属于吴方言的一种,有关资料显示,台州方言大部分来自古语,故有“古语活化石”之称。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话普及,我们年轻人对方言的接触却是越来越少,只有难得回家一次,才能和家人说说方言,但事实上很多方言也都是讲不出来了。台州话其实很有味道,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候,最爱看的就是《阿福讲白搭》,方言新闻节目,他们用地道的台州方言讲述台州市发生的大事小事,亲切近人,十分有趣。身在异乡,说方言是一种奢侈。偶尔在路上听见有人在用方言打电话,便忍不住驻足感慨,大概是同乡吧,油然而生亲切感。乡音--对于孤身在外的孩子是不可多得的渴求,回想高三那年,每晚伏案用功到深夜,妈妈总会过来提醒“好困高吆”,而今往往忙到凌晨却再也没有亲切的关怀。
提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台州的专属本土方言,在台州,你叫尔,他叫渠;明天叫天亮,早晨叫枯星头/枯星,上午叫早界头/早界,中午叫日昼头/日昼,下午叫晏界头/晏界,傍晚叫黄昏头/黄昏;年轻人叫后生头,姑娘叫豆娘头,男孩叫细佬头,女孩叫囡儿头,师傅叫老司头,婴儿叫 毛头娃;耳环叫丁香,手镯叫手鑨。这些话,你们的方言里有吗?
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台州片的语言特点
台州方言约形成于秦汉间,由于台州地处海隅,故较多地保留了古越及吴语音。其在语音和词汇、语法等方面和都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别。其中语音方面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台州话辅音总共有34个,分为清音不送气音、清音送气音、全浊音、次浊音。
一、声母 没有舌尖后音:zh、ch、sh。通常将[zh]发为[z]或[j]。2 舌尖后浊擦音[r]也不存在,一般发成[n]的音:“小孩”——小宁(由“小人”而来)、“日子”——捏子、“每天”——每捏(每日)、“认真”——宁jin,还有上面提过的“猪肉”。、普通话中只有m、n、l、r四个声母是浊音,但台州方言中浊音声母比较多,如b、d、g、j、s一般都发为浊音。4 舌面音[j]一般读成舌根不送气清塞音[g]。5舌根音[h]读成零声母[w]。6零声母[w]读成双唇浊鼻音[m]。7舌面清擦音[x]读成零声母[y]。8双唇送气清塞音[p]读成[b],双唇发音时没有一股较强的气流。9“万”与“饭”,在台州方言里一律同音,声母皆读为[v](个别词汇有白读音除 外)。10“基”和“资”,在台州方言里一律不同音,前者为舌面音,后者为舌尖音。
二、韵母
台州方言是以单韵母为主体的方言,元音韵尾比较少。
1、[ai]一般读成[a]。
2、[ie]一般读成[ia]或者[a]。
3、[ia]一般读成国际音标中[o]。
三、发音
1、中平调是台州方言的主流调。临海、黄岩、椒江的部分地方有略微的中降现象。它的变调类型以”前变型“为主,其连读变调的形式和类型非常复杂。如:你这人怎么这样——你咯人咋嗯恁(悌)咯、挺厉害的——蛮杀甲咯。
2、齿音较少,鼻音一般不经过鼻子,而从喉管发出。
3、台州方言常用入声,阴平与上声比较少见。发音干脆、急促,这也是台州话不太好听的一个原因,少了份南方方言的婉转,多的是北方方言中的豪气,或者说硬气和掷地有声。
4、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地区特有的语尾助词,台州话当然也不例外。就像北京话和杭州话名词词尾有明显儿化音,虽然说两者在重音位置上有明显区别。台州方言中有:嘎、矣、唔、哦等。
文化之美在于个性,一个有方言的城市大多是有故事的城市,方言的变迁其背后是文化的变迁,也因为此,传统语境中,方言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乡情的代名词。我们提倡留住方言,并不是有意排斥普通话。确实,在语言的工具性越来越剥夺其他属性的今天,如果依然固守方言,那只会犹如一只仿制的古董让人掩鼻。但如果放弃方言,则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是一把火把祖上留下来的老宅子烧光的“昏蛋”。在文化交流、交锋、交融加剧的今天,我们提倡留住方言,其目的只是为了给城市留住根,让我们的城市保持传承,让我们的历史不至割裂。我们提倡留住方言,更不是为了和普通话抢市场,我们应该鼓励人人练好普通话,人人学好外语,以进一步扩大对外交往交流。但也应该给方言留一丝空间。
我很感激这门汉语方言与文化,能让我静下心来去了解关于家乡的一些方言,回忆起小时候的那些美好记忆。对我们个人而言,方言的最大意义莫过于此。
第三篇:方言与地域文化
方言与地域文化
按照中国的习惯,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通语有所差异的话。就一般情况来说,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时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语言反映民族文化,方言反映地域文化,其中的规律是一样的,前者是整体,后者是分体,二者之间是大同和小异的关系。
因此,研究语言,不了解民族文化就不能有真切的理解,研究方言也必须关注地域文化;换一个角度看,要了解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透过语言和方言这个载体便是一条便捷的途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就正是许多交叉学科相互渗透、共同努力的结果。本文讨论方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希望学语言学的扩充文化的思路,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也来留意自己的方言母语,共同作些考察和交流。
一、方言与地方历史
方言是历史上形成的,现存的方言的许多特征只有联系地方史料才能正确理解。闽方言的语音以保存上古音多而著称,滂读同庞,展读同典,就是“古无轻唇、古无舌上”的留存。为什么全国方言中唯独闽方言保留这两个上古音的特点呢?这就要从闽语的形成时代以及后来偏安一角、又逐渐走出海洋向外发展的历史去寻找解释。东南方言的单音词多、音节界线分明,应该同古百越语及后来的壮侗、苗瑶诸语言的共处有关;北方汉语的翘舌音多以及轻声、儿化等现象,可能与阿尔泰语言的影响有关,这是民族共处和融合对语言的作用。桌子在东南方言中叫枱(上海、广州)、床(潮州、海南)、盘(邵武)。这是古来桌子的制作史的记录,先秦席地而坐,以盘为桌,汉唐的床和几一样矮,可卧可坐,可写字办公,以后有了长腿才叫卓(桌是后起字),卓就是高的意思。称为“枱”,可能反映的是倚墙所制的固定的桌子。至今普通话的“琴床”、山西长治说的“盘床”、浙江绍兴说的“桌床”也还都保留了“床”的旧制或旧义。
从潮州到海南,那里的人都自称祖上来自福建莆田,然而在正史、野史中都难以找到具体记载,但是一些方言词汇却明白反映了潮州、雷州、琼州的闽南话是和莆田、仙游一致、而和漳泉不一致的事实:除桌子称床之外,还有白肉(肥肉)、地生(花生)、沸水(开水)等。原来莆田也属于闽南话,宋以后才同泉州分立,而潮州、琼州各地闽南话连早期莆仙话的特点也保留下来了。可见,口口相传的方言词有时比地下文物和史籍更能说明历史。
北京市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中可以发现100多条与森林和动物有关的地名(榆林、梨园、黑枣沟、鹿叫、豹峪),说明早期的京畿是林木繁茂、虎豹出没的地方。广东中部则有许多像白鹤洞、鹤边、鹤州、鹤溪、鹤田等地名,有的学者以为与粤中古俗“鸡卜”“鸟田助耕”的传说有关。这说明方言地名往往是当地历史事实的见证。
二、方言与地理环境
人类各种群落的社会生活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展开的,语言和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打上了这种环境的深刻烙印。不同的环境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反映在方言中则有不同词汇手段的称述。随着环境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迁,方言词汇有的相应地更替了,有的则固执地传承下来。不论是不同地理环境造成的方言差异,或者是不同时代的环境因素造成的语言变迁,对于方言的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就文化史的方面说,从方言词汇也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由于气候的不同,南方种水稻、牛拉犁、吃大米,有关水稻耕作的各种名物、农事、主副食品各称及其制作方法等,各地有同有异,名目繁多。北方以麦类为主,驴马赶脚,吃面食,所用方言词是另外一套,而且同是官话区内又有各种不同。在日常生活里也有许多类似的反映。北方说洗澡、抹澡,“澡”的本义只是洗手而已,从吴语而南,说洗浴、汰浴、洗身、洗汤,“浴”的本义才是洗身;到了回归线以南就说冲凉了。与此相关,南方不见冰雪,管冰叫霜(厦门),或叫雪(广州),哪怕是后起的新词也要按照原来的套路创造,广州话还说雪条(冰棍儿)、雪糕(冰淇淋)、雪柜(冰箱)、雪藏(冰镇)、雪屐(冰鞋)、雪茸(刨冰);而在哈尔滨,各种不同形状的冰雪的名称不下数十种:冰渣儿、冰脑子、冰流子、冰层,雪糁子、鹅毛雪、冒烟儿雪、大片雪、小清雪等等。在居处方面,北方的窑洞和火炕、窝棚、瓦房、大院,南方的木屋、石枋厝、草寮,以及与此相关的建筑材料、构造方式,都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和说法。
三、方言与地方习俗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广大农村的小农经济的历史背景之下,我国各地形成了许多有同有异的习俗。各种习俗在不同方言中都有不同的名堂。从命名称谓、红白大事、四时节庆到民间信仰、地方神祗、行业褒贬,名目之多,难以计数。清明上坟或称扫墓、醮地、拜山、挂纸、献纸、祀地;七月十五的祀鬼,或称鬼节、七月半、普渡(在闽南,也许是因为出洋而葬身大海的人多,有初普、重普、水普、陆普各种说法,各村约定一日,轮流祭祀,邻里之间相互走访、宴请,活动十分隆重)。端午节单是节日名称就有端阳、重午、五月节、五日节、五月初五等说法。闽台共祀的地方神祗单是妈祖就有“天妃、祖妈、圣母、湄洲妈、姑 妈、娘妈、开台妈、崇福夫人”等名称;吴真人则有“吴真君、医神、真人仙师、吴公真仙、医灵真人、大道公、帝君公、紫微帝君”等等。
自古以来,为了趋吉避凶,人们创造了不少语言避讳现象。不同的地域文化有不同的避讳。在以姓氏聚居的地方,村里人都是同姓族亲,姓氏常避同音讳。如长汀陈姓在过渡时只能自称姓浮(陈、沉同音),闽南卖苦瓜的到许厝村只能喊“卖红洋”(许音同苦),到洪姓村庄则要喊“卖苦瓜”(洪、红同音)。病、死是大家都不喜欢的,普遍有避讳的说法。病说不舒服、不安逸、艰苦、难受、吃亏,连喝药也改说喝茶。死则说老了、去了、走了、过面了、没了,在福州连小动物死了也改说“生去了”。火灭了不说熄、灭,二说“暗去、继去”。不过也不尽然,在避諱上也有因地而异的情况。闽南话连钟停了都说成死。潮州话形容词后面常常带上“死绝”作补语,表示程度很深。在广州话里,不但可说“热到死”(热死了)、“话死都唔听”,还可以说“死人!”(糟了!),死气气(丧气)、死咁做(拼命)、死桥(绝招)。
客家人入住赣、闽、粤之后,为了在客地立足,便造围屋,聚姓而居,特别讲究家族的内聚力,同宗都是“自家人”,族亲之间祖辈称公婆,父辈称伯、叔、[弥女](上下结构),平辈则称哥、嫂,不论长幼一概不容僭越。故有“白头哥、坐地叔”的说法(白了头的是侄,地上爬的是叔)。家族之内尊奉的信条是“手指向内弯,拳头向外打”、“瓜爱连藤,人爱寻根。”
四、方言与文化心态
这里说的文化心态指的是在一定地域里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这种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当然有许多是同全民族相一致的,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在本地社会生活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
广州作为对外开放的南大门不自今日始。早在唐代,广州就是一个对外贸易的港口。那里的商业运作早已十分惯练,商品经济意识可谓广泛地深入人心,粤语口语中的一些说法就是它的表现,并且成为培育这种意识的教材。“利市”意为发红包,给红包在其他地区通常理解为送人情,在这里是希图带来更多的市场上的赢利。“着数”是对上了账,这账并不是中性的、客观的,而是有利于自己的,用普通话来解读就是“合算”。“发”、“发达”在广州话只指“发财”,看来,发财为大,其余都是次要的派生的。“卖广告”就是登广告,明明是拿钱付出的,只要有人看了、买了,广告便有了赢利的效应,粤语的这个说法是充满商业意识的。“揾钱”是找钱,这说明商业经营最重要的是找到门路,获得市场要求的信息,而不能守株待兔、坐等获利。这类方言词还有很多:“帮衬”意为光顾,“唔聚财”意为看不顺眼,“断市”是脱销,“发市”就是成交、买卖兴隆,“发钱寒”是财迷心窍,“吉屋”是空屋(空、凶同音避讳)。“交吉”是交付新房,“猪利”是猪肝(南昌话说招财,客家话说猪口赚),“走宝”是失去利益和机会。看来,生意场上是有运气的,广府人不怕死,却怕衰。在广东话,衰的本义是运气不好、倒霉,也引申为糟糕、缺德、下贱,并常用来骂人:衰人、衰公、衰
仔、衰婆、衰女、衰神都是骂人话。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喜欢研究地域文化、分析不同城市及其市民的性格,这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北京人的大气,上海人的精明,广州人的奔波,已经很有名气,厦门和成都人的闲适,也很容易理解,一说成都话谁都知道“安逸”这个多义词,和“上茶馆、吃火锅、摆龙门阵” 这几个常用词。厦门话则见面就说:请坐、泡茶、化古、仙公(闲聊)。看来,联系方言研究地域文化、体察乡情,确是一条便捷的路。
五、方言文化类型及其历史背景
所谓方言的文化类型是对于方言的文化属性的归类。方言的文化属性是从文化的视角看方言的外部特征,也可说是它的社会性格。考察方言的文化属性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1、从方言成分的结构关系考察方言的整合力。
任何方言都是历史上多来源、多层次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有的整合力强,因而内部结构规律就比较严整,这种方言可称为单纯型方言。有的整合力弱,内部结构就松散而杂乱,这种方言是驳杂型方言。凡是形成过程中某一阶段人口多、势力大、文化高,其结构依此而定型,则成为单纯型方言,如粤语是两宋时期的移民在珠江三角洲独占优势时最后定型的,粤语的主流也以此为准,是单纯型方言。若是历史上变动大,层次复杂或周边方言影响多,则方言结构可能杂乱,这是驳杂型的,比如徽州方言,它以吴语为基础,在皖南定型后,受到下江官话及赣语的影响,就变得驳杂。
2、从方言区的内部关系考察方言的聚合力。方言分布于或大或小的区域,必由许多小方言组成一个区。区内的小方言之间有的彼此比较接近,有一种权威口音,有的则分歧大而缺乏权威方言。前者可称为向心型方言,后者是离心型方言。就其历史背景而言,凡是区内的方言单纯,又有历史久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便容易成为向心型方言,如粤东的客家话,因有嘉应州的历史文化影响,各地口音和用语并无重大差异,彼此很容易通话;而粤北土话的周围,除客话之外尚有来自赣语的、粤语的以及少数民族的语言,区内又无历史文化名城,粤北土话就成了离心型方言。
3、从方言间的接触考察方言的竞争力。
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变动大,不同方言之间接触多,相互影响也大,在接触中,强势方言在社会生活里十分活跃和能产,对别的方言影响也多,是扩展型方言;弱势方言则呈现萎缩状态,受别方言的影响也大,是萎缩型方言。方言的强弱势取决于该分布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文化的影响力,也与分布地域大小、人口多少、以及交通状况有关。珠江三角洲方言 由于历来处于经济发达地区,政治文化势力也强大,对粤西粤语、粤北土话乃至粤东的客家话、潮州话都有明显的优势和影响。在湖南和广西,湘南土话,桂北平话都属于弱势方言,就抵挡不住当地的强势方言西南官话及粤语的影响,它们的竞争力就不强,因而处于萎缩之中。
六、联系方言状况看福建的文化类型区
为大大小小的地域文化分区,概括其文化特点,虽然可以从方言文化类型、表现地方风物的方言词汇尤其是当地的民间谚语中得到许多启发,但是还必须联系该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地理环境因素及文化的表征进行考察,也要着重考察该地区的经济主体、择业取向、崇尚的精神及人际关系等因素。这里以福建境内的几个文化类型区作一简略介绍。
闽东方言区是江城文化。闽江下游的“十邑”是闽东方言的主体,这里的数百万人口居住在闽江口上,靠闽江上溯二十多个县,沟通近半个省,加以福州古城是千年府城,旧福州靠闽江飘下的木排盖楼,在江岸、江洲种粮种果;有文化的往往占据许多肥缺(除在衙门任职之外还有海关、银行、邮电三行业);劳动者则靠手艺营生(理发刀、厨刀、剪刀号称“三把刀”),生活可谓安稳。因此,本地人并不爱离开自己的家乡。谚语说:“七溜八溜不离福州”,五口通商之后,从福州港北上宁波、上海,南下厦门、广州,虽无太大商业运作,也曾繁荣一时。
闽南方言区(含早期属于闽南话的莆仙方言)是海洋文化。这里从宋代起就有精耕细作的农业,人口繁衍迅速,很快就显得人多地少,资源短缺。宋元泉州港培育了造船业和航海业。惠安人谢履的《泉南歌》说:“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就是这种情况的最好写照。一千年来,从泉州港到漳州月港、厦门港出发,闽南人的足迹不但遍及粤、琼、台三省沿海,还远涉东南亚各国,在那里繁衍了数千万人。远渡重洋谋生是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的,无数的灾难形成了闽南人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在这种剧烈竞争的过程中,也养成了团结互助的江湖义气。中华文化传统和乡土情缘又使他们开拓、发达之后不忘回归。漳泉厦的千万华侨历来都十分注重和家乡的联系,用外面挣来的钱带动本乡和周边的农村的建设,被人为是好汉们干的风光的事。
多闽北人的人生哲学。闽西客家山村是移垦文化。这些中原流民的后裔在那里定居后,向土著学会了刀耕火种,环境越来越差,只好不断迁徙,俗谚说,“命长唔怕路远”,这是对客家移垦文化的最好的注脚。身处客地,为了立足,他们必须崇尚正统的中原文化以增强自己的信心,以耕读为本,重农轻商、重义轻利,以维系良好的地缘;固守亲缘,坚持丧葬祭祀诸礼,以维系大小家族的团结。坚持说客家话,固守语缘,来维系族群的向心力。这许多鲜明的客家传统也正是由许多褒贬义十足的语词和俗谚来传承和固守的。“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宁卖身,不卖音”就是客家地区常有的说法。
第四篇:闽南方言与文化1
闽南方言与文化1-1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活 课堂时光
一、教学目标:
1.感受闽南方言的趣味性,乐意学习方言,学会闽南方言中关于课程名称、星期、俗语的讲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闽南方言童谣或故事《偶成》所蕴含的道理,或描写的意境,接触本土文化,激发学生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3.感受闽南的传统文化精神、道德风尚、行为规范,以及奇异的民俗风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闽南方言中关于课程名称、星期、俗语的讲法;
2.体会闽南方言童谣或故事《偶成》所蕴含的道理,激发学生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利用书本封面导入,认识新的课程
1.封面上的人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的穿着? 2.弄清楚《目录》,对书籍内容有大致了解。
(二)联系生活,了解学生情况
1.我们班谁是福建闽南人?有谁会说闽南话?平时和谁说最多? 2.你在老家又听到有趣的闽南话俗语吗? 3.把你认为有趣的一句话用闽南语说给同桌听。4.生活中说闽南语给你什么感觉?
(三)学习课内知识
1.听老师用闽南话读课本对话P10-11 2.跟老师说一遍,并了解“拍算”和“了后”两个闽南词语的意思。3.用闽南语认识“功课表”
师:功课表上的哪些字跟平时不一样? 跟着老师试读。4.学习俗语“日时走抛抛,暝时守灯骹” “骹”jiao,字音的认识;
“走抛抛”意为“四处游荡,玩耍”,“守灯骹”到了晚上挑灯夜战。理解句子意思: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指不合理安排时间的行为。5.读“规礼拜”
6.看图听故事《偶成》:应该如何珍惜时间?
(四)作业布置:把今天学的闽南话跟家长说一说。
(五)教学反思:
第五篇:孝文化与广告
【摘要】
【关键词】 孝文化
广告表现
运用方式
中华文化包罗,博大精深,是老祖宗经过五千年的积淀留给我们最宝贵最引以为傲的财富,孝作为构建于血缘关系上的特殊情感,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长久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大现象之一。经过几千年的筛选和积淀,孝道是民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在所有的传统规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百善孝为先”孝成为了做人最根本最重要的准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促使社会和谐的润滑剂,自身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都要靠孝来维系。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中,不孝敬父母的例子并不鲜见,自己山珍海味,人间天堂的享受着社会主义的美好,而父母却露宿街头,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不闻不问甚至打骂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父母。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传统的孝道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在人们的思想中正慢慢的淡化,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我们已经丢的所剩无几了,所以,不管是有识之士,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在真诚的呼唤孝道的回归。
一、孝文化与现代广告融合的意义
在需求多样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随着外资的介入,产品竞争力的加大,推销层次的提高,简单告知式的广告已成为历史,在中国广告业与外来广告业竞争的手段和途径上,中国广告人提出了“中国广告本土化”的声音,以来更接近受众的心理,二来可以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作品,在资金、技术和人才都相对弱势的中国广告业,这似乎是最好的应对策略了。而纵观近几年出现的广告作品,确实有不少运用传统文化的广告都收到了奇效。比如央视——品牌的力量篇运用水墨山水很好地对其形象进行了宣传,得到业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上世纪80年代威力洗衣机因为“献给母亲的爱”为主题的广告打动了千万中国人的心而名声大震,堪称中国广告的经典。不仅如此,外来广告也开始模仿本土广告,纷纷贴上“中国特色”的标签,意欲通过中国的传统文化打开中国消费者的心扉,所以我们在可口可乐的贺岁广告中看到了对联、木偶、剪纸等中国传统艺术,在哈根达斯月饼广告中看到了青花器、嫦娥的元素。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更具有根源性、综合性与代表性,巧妙地将其融入到广告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孝文化增进广告效果。目前我国广告业专业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广告公司规模和技术都有待发展,大部分广告都是模仿西方,缺乏创新和创意。在一个标新立异的时代广告必须要有个性和特色才能抓住受众的眼球,吸引并打动观众。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丰厚,是创造中国特色的丰富源泉。同时传统文化拉近了广告与受众的距离,是广告更容易被受众接受。例如雕牌洗衣粉的广告“下岗篇”,通过小女孩用雕牌洗衣粉帮下岗后找工作的妈妈洗衣服的画面,深深地打动了消费者和观众,其利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一幅温馨感人的画面拉近了广告与消费者的距离,与市面上那些个一个劲儿的吹捧洗衣粉去污能力有多强的广告相比,这则广告显得亲切而富有“创意”。孝文化对中国广告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在感动与深思中增进广告效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广告宣扬孝文化。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应发扬光大而不该丢弃,孝文化不仅可以作为家庭和代际关系的的润滑剂,同时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保障。随着人们对孝文化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入,传承和发扬孝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全国各地竞相开办起了免费的传统文化孝敬父母的研习班,试图通过开展相关学习和教育的方式发扬孝文化,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有些流于表面,最终的结果是“学”难以致“用”,在实际的生活中,孝 依然被慢慢的遗弃。相比之下,间接地教育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广告就是间接教育的方式之一。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广告本身的性质,它的目的最重要宣传自己的产品,消费者所有的抵触和戒备往往都在广告所要宣传的产品身上,而对广告创意本身不会有太大的情绪性的“反抗”,这对于反叛性比较强的80后90后而言,这种间接性的宣传和教育更容易打动他们,比直接教育灌输效果要好得多。
二、孝文化在广告中运用的形式
1、用礼品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深深地奠基在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之中,无疑是中国人心中道德的最低标准,孝敬父母是这个社会永恒不变的话题,它既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一种传统美德,将孝敬父母运用于广告,以其作为抓住消费者心理的利益点。保健品广告涉足对孝的解释,是表现“孝”最多的一类商业广告。
“父母为其疾而忧”孝敬父母,首先最基本的是要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注重养生与保荐。将保健品作为礼品送给父母或长辈,是子女孝敬父母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一种方式,无怪乎很多品牌如椰岛鹿龟酒,五粮液黄金酒在市面上投放的广告都是以“孝”为主题的。从椰岛鹿龟酒电视广告中两个老棋友对女儿好还是儿子好的争论到它的广告语“椰岛鹿龟酒,父亲的补酒”再到五粮液黄金酒的轰炸式的投放频率及它经典的广告语“送长辈,黄金酒”都是直接把产品定位在孝敬父母上,不仅可以传达儿女的一片孝心,也是父母与儿女在在心灵上有了沟通与交流,很容易与消费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当然子女送给长辈的礼品不只局限于保健品,家电、化妆品、保险等也称为子女孝敬父母的范畴之内,可以看出子女为父母想得更周到,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2、身体力行,体贴父母。对父母长辈的孝顺,不仅要在物质上满足父母,而且在精神上也要给予他们支持、安慰与鼓励,为他们分忧解劳,比送礼品更能让他们欣慰与感动。雕牌洗衣粉广告《下岗篇》中就以下岗女工和懂事孝顺的的女儿为主人公,用一句稚嫩的语言“妈妈说,雕牌洗衣粉,只用一点点,就能洗好多好多的衣服”和让人眼角酸酸的留言“妈妈,我能帮您干活了”表达了一个很小的孩子对父母的孝心,不仅可以为妈妈分忧,更在心灵上给了妈妈极大的安慰,由此,它突破了洗衣粉生硬的宣传其功效的常规,在情感上与消费者产生共鸣,成功地将品牌形象植入消费者心中。
3、用心关爱老人,从现在开始。孔子认为,对父母最好的孝敬就是不能让老人在感情上受到任何伤害和产生孤独感。现代人由于与老人分开居住、工作繁忙压力大、忙于照顾自己的家庭,早已疏于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甚至较少探望。随着父母年龄的增加,他们需要的不是物质,而是子女们更多的关心、体贴与陪伴。于是很多广告商抓住了这一诉求心理,制作出了立意鲜明温暖的的作品来,爱立信早年的广告“沟通就是关怀”篇,傅彪主演的儿子由于发了财,给父亲买了很多电器保健品,但是送完东西就匆忙离开了,父亲脸上信息的表情瞬间变得沮丧起来,一会儿子回来了,乐呵呵的对父亲说“爸,我跟他们说了,今天我哪也不去,爸,咱先做饭,吃完我再陪您杀两盘”父亲开心的笑了。不管你送父母再多的东西,都比不上陪他们吃顿饭,聊聊天,下下棋,孝敬父母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要以实际行动关怀他们,爱立信的这则广告充满的亲情的温情,很容易让人动之以情。
三、孝文化在广告表现中的运用方式
广告表现是指广告创意与广告制作形成的,最终与广告受众见面、并能说服或影响其购买行为的方式。广告画面、广告语及广告音乐都是广告表现的方式,孝文化在广告中的表现和融合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孝文化与广告画面的融合。总结中国的广告,以孝敬为题材的创意并不少见,但大都以给父母送礼的形式出现,脑白金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到“孝敬爸妈脑白金”就重磅打出了用脑白金孝敬爸妈的招牌,但是广告画面,仍然以一对木偶老年人为主,给人很机械的感觉,画面始终是他们在跳舞,没有任何情节,缺乏情感的交流与沟通,看后仍然给人一种空洞俗套的感觉,儿女对父母的孝心也全然感觉不出来。相比之下,静心口服液的“礼物篇”的广告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