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克隆”看对新技术应取的态度
谨 慎 乐 观
——从‚克隆‛看对新技术应取的态度
摘要 在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中,人类逐渐认识到了科学技术作用的两面性,并形象地把这种作用概括为‚双刃剑‛。‚克隆‛的成功再次说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推动生物技术和医学技术的进步,为改变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服务,同时也可能破坏现有的社会伦理秩序,甚至被罪犯或战争狂人用来残害或毁灭人类。对此,人类应该从哲学的高度,从‚利‛与‚弊‛两个方面,全面正确地加以认识,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悲观消极,而应以‚谨慎乐观‛的态度来对待它,在法律、伦理和整个社会的合理约束下健康地发展这一高新技术。
关键词 科技 克隆 两面性 利弊 哲学 伦理 法律 态度
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双刃剑‛作用已经成为科技界和哲学界的共识,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从理论或道理上接受一种观点是一回事,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这种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是另一回事。‚克隆‛技术问世后引起的新闻炒作和街谈巷议,说明还需要在大众市场普及科学哲学的基本观点,以使人们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能够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对新技术采取一种合理的态度。
一
从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看,由于近代科学技术一经产生,就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进步,起到了以住历史上任何一种力量都无法比拟的作用,因而不仅使科学技术工作者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产生了一种‚万能‛的观念,而且更使科技圈之外的人们,包括政治家、军事家和普通百姓,也都形成了一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觉得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只会是无限的福祉。‚科学就是真理,真理就是善‛——这在20世纪前曾经是全人类的共同教条。这是人类对科学技术盲目乐观的时期。在这个时代,从科学家到哲学家,从军政首脑到普通市民,大多数人都持有一种科学乐观主义。
但是,科学技术的本质既不等于真理,更不等于福祉。它在给人类带来实惠与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以前从来没有过的问题:大机器和大工业为人们生产了更多更好的消费品,可它产生的废气废水却在污染着环境,损害着人们的健康;细菌科学在提高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增进人类健康的同时,也被战争狂人用来制造细菌武器,残害世间生灵;核能的发现还没有来得及造福于人类,就首先被用到人类互相残杀的战
i 争之中……。如此等等,使人类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另一张面孔——可恶可憎的面孔。于是,人类开始对科学技术的力量感到困惑,甚至感到悲观,有的人因此而走向科学悲观主义,主张放弃现代科学技术,放弃现代文明,返回到原始的大自然之中,建立一种没有现代文明种种弊端的‚自然社会‛。
然而历史是无法倒退的。科学技术虽然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但总的来说,科学技术对人类来说还是‚利‛大于‚敝‛。科学技术在其发展中暴露出两性后,哲学家、科学家、科学史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家等等,便不能不正视这一问题了,结果便形成了对科学技术社会作用更为合理的认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造福人类,也可能祸害人类。人类逐渐认识到了科学技术作用的两面性。因此,人类既不能对科学技术盲目乐观,也没有理由对科学技术表示悲观。这是基于对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比较全面的认识而得到的一种合理的态度。这种态度可以概括为‚谨慎乐观‛。
二
‚克隆‛的成功再次说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克隆‛无性生殖,它既会推动生物技术和医学技术的进步,为改变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服务,同时也可能破坏现有的社会伦理秩序,甚至被罪犯或战争狂人用来残害或毁灭人类。它的作用是两方面的。
但是,在市场经济主导的时代,总有一些人不愿意全面地认识这一问题,而是从自身或集团利益出发着意从某一方面来片面渲染‚克隆‛的社会作用,或者把其积极作用推向极端,或者以消极作用否认其积极作用。就目前来看,着力宣传‚克隆‛技术积极作用的,主要是一些投资开发‚克隆‛技术正期待这一技术给其带来丰厚回报的企业集团,也包括一些进行这一技术开发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而对这一技术的社会危害强调过多甚至不主张开发这一技术,特别是不主张把这一技术运用到人类身上的,主要是一些伦理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法律工作者。从总体上看,人们现在对克隆技术应用于人体的消极作用强调的比较多,其主要观点有如下一些:
‚在社会上实行无性生殖,安全不安全呢?它会不会被用于破坏性的目的?譬如说,某些统治集团决定用无性生殖的办法繁殖他们所需要的驯服而受蹂躏的农民,从而提供无数半机器人,这样的人甘受奴役以维持少数人的奢侈享乐,甚至可能在征服世界其他地区的战争中充当炮灰。‛
‚世界上有阔佬,他们花得起无性生殖这笔钱;有政客,他们可以对无性生殖施加控制和影响;有天才,他们可能应大众要求而亲身尝试无性生殖。于是,可能会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银行家、洲长或科学家,也可能是三个,甚至是一千个。……这不等于创造某种特权阶级,他们使自己繁殖得越来越多,而逐渐接管了整个世界吗?‛
‚如果克隆出希特勒,那可不得了!‛
‚无性繁殖复制人体,将彻底搞乱世代的概念,他们与细胞核的供体既不是亲子关
ii 系,也不是兄弟姐妹的同胞关系。他们类似于‘一孵多胎同胞’,但又存在代间年龄差。这将在伦理道德上无法定位,……法律上的继承关系也将无法定位。‛所以,‚要防止复制人的工作,我们中国科学家决不能去做这方面的事。‛
‚它会引起伦理混淆、伦理颠倒和道德模糊、道德乏力。可以说,是它彻底搞乱了人伦关系。……克隆出来的人,是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还是哥哥、女儿?实在说不清楚。‛
‚克隆技术仅是复制,而两性繁殖将出现基因的组合,克隆技术因此将终止人类这种多样性进化的可能,也就终止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
这些观点所用的论据不同,但其所得出的结论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克隆是一种危险的技术,我们不应把它运用到人类身上,甚至也不应该运用到动物身上。如果把其运用到人类身上,那就为大祸临头。所以有人说:‚中国科学家对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开展‘克隆人’研究的态度是:不赞成,不支持,不允许,不接受。‛
克隆技术的前途难道真的这样可怕吗?我们对此难道只能得出如上悲观的结论吗?
三
不可否认,上面的问题确实都是‚问题‛,甚至是严峻的问题。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这些问题并不是不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对此完全没有必要悲观,而应该采取一种健康的的谨慎乐观的态度。
回顾历史,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时,确实给人类带了其他一些人类没有想到的问题。但是,科学技术带来的这些问题,又都会通过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得到解决。在以住,人类对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只能在其危害已经发生之后才采取补救措施。所以,大工业的污染出现之后,人类才看到了科学技术危害性的一面,才开始治理污染。今天与以住的不同,不仅在于人类已经能够在某项科学技术运用之前就想到它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而且更在于人类已经能够事先进行预防性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防止其危害的发生,或者把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对于克隆技术来说,指出其可能造成的危害性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有益的,因为这可以使人类清醒,使人类事先制定出可行的研究计划和应用方案。但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而阻止克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那就片面了。对此,一些科学家、哲学家、法学家等,不仅仅是提出了问题,而且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途径和设想,并由此得出 结论认为,应该进一步开展克隆技术研究和应用,甚至进行克隆人的研究。人类既然能够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制造‛出一些问题,那么我们应该相信人类也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回避这些问题。针对有些人提出的克隆人会引起伦理上的混乱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责问道:‚难道我们的伦理学家们竟笨拙到没有能力来解决这些伦理问题?‛他还说:‚我的担心,并不是由于技术进步将可能出现什么‘最可怕的事情’,而是担心由于技术不够进步,因而制造出来许多畸形儿。‛因此,他的观点是: ‚不赞成阻止克隆人的研究,但主张慎重地对待克隆人的研究‛。这种态度应该说是合理的。
iii 总之,对于包括克隆在内的现代高科技,人类应该从哲学的高度,从‚利‛与‚弊‛两个方面,全面正确地加以认识,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悲观消极,而应以‚谨慎乐观‛的态度来对待它,在法律、伦理和整个社会的合理约束下健康地发展这一高新技术。
参考文献:
1、[美]阿西莫夫:《‚复制‛意味着什么》,《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6期。
2、何祚庥:《再谈请宽容地看待克隆技术》,《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6期。
3、刘华杰:《克隆:应慎重但不必惊慌》,《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6期。
4、张启苏:《克隆人:一个严肃的跨世纪课题》,《学海》1998年第1期。
5、侯国清:《克隆技术一年回顾》,《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8年第5期。
iv
第二篇:从“克隆”海尔看“爱心管理”
align=center>从“克隆”海尔看“爱心管理”
align=center>
现在许多企业都在学海尔自“0ec”管理方法、80/20原则不“赛马”机制,出现了企业界常说的“克隆海尔”现象。但效果却如l《经济日报》一位记者所说的,-些企业学习海尔;模式只能坚持3-4个月,就没办法再坚持下去了。为什么这些企业'“克隆海尔”会失效呢?
海尔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才能”的以人为本精神:这种精神不是空话、套话,面是实实在在地落实在海尔的管理过程中。有些企业倡导的“人性化”管理。实际上就是“人情化”管理,或者叫“爱心管理”。海尔的管理文化无处不闪烁着充满爱心的人性光芒。当贵州海尔一位女工和她的儿子被煤气熏倒,生命垂危时,厂领导连夜把她们送到贵州最好的医院抢救。后来厂领导还给每个职工家庭装上煤气防漏装置。象这种充满温情的故事在海尔数不胜数。海尔正是在充满爱心的企业文化平台上建筑起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并使这种管理体系得以推行和落实。
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越来越细分化,对员工的考核越来越量化,表面上看是完美了,但被管理者对这些管理制度有程度不同的抵触情绪。因此,规章制度的推行会遇到或大或小的阻力,将危害到企业的管理基础,这就是一些企业的管理制度得不到落实的原因,也是“克隆海尔”不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强制别人服从自己并不是高明的管理方法,高明的管理者会让别人自愿地跟随他、服从他。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如海尔一样,建立起充满爱心的企业文化,营造企业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一家调查机构曾向职工提出一个问题:你最喜欢什么样的上级?大多数被调查者都提到一点,那就是要求上级有爱心。充满爱心的领导者必然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运作,也会渗透到企业的文化中。在爱心的包容下,企业管理层和被管理层的关系会变得融洽和协调,企业的制度才会被职工自觉地维护和遵守。否则,企业的管理制度会变成缺少润滑剂的机器,企业内部摩擦不断,工作效率低下,制度形同虚设,企业毫无生机和活力。
综上所述,要使企业的管理制度得到贯彻和落实,必须先在企业内部形成融洽的、宽松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既是实行“爱心管理”的目标,亦是管理的手段。
首先,加强企业员工间的交流和沟通,尤其是管理层和被管理层的沟通,是培养企业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按照马斯洛“欲望阶层图”分析,人除了有安全、生理、物质等追求外,还有更高的精神上的追求,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在海尔,不管员工职务高低,只要他对海尔做出了贡献,就会被上级所重视,并得到奖励和提拔,海尔许多中层干部就是这样被发现和提拔上来的。而在另一些企业,管理者总是抱怨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和下级沟通。有的管理者甚至不屑于跟下级打成一片,以为这样有失威严,结果管理层与被管理层的关系疏远,并形成隔阂,员工对企业的管理制度暗地抵触。这些企业的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也是管理工作重要的内容。一名员工被处罚后如果领导找他谈心,向他解释公司的处罚决定,表达公司仍对他的重视,这样做比简单处罚要好得多。同样,多与下级聊聊天,倾听他们的呼声,这种看似简单的方法,却是管理工作中最高明的招数。
其次,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这是显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先决条件。贵州海尔有三个领导,由于吃饭时饭堂上菜慢了,导致上班迟到,结果三人各罚自己50元。以身作则的领导才会让员工信服,才会使企业有凝聚力。
再次,管理者要有无私、宽广的胸怀。“心底无私天地宽”,一个凡事先考虑自己利益的管理者是没有号召力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一个优秀领导者必备的品德,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不能要求你的下属不犯一点错误。这并非是管理者怯懦和无原则的表现,正如诸葛亮有对孟获的“七擒七纵”,也有“挥泪斩马谡”的钢铁意志。应该看到,海尔的成功,决不是仅仅靠细致入微的规章制度,而是先营造了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融洽的氛围,然后在这种充满温情和理解的人际关系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进而不断提高着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管理者理解了这一点,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就会不走或少走弯路了。
第三篇:从“狗”的英文俗语看外国人对狗态度
洛基英语Rocky
打造国内最大的英语教育平台
洛基提醒:英语学习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
志愿者高速公路救狗事件引发了大规模的“救狗”与“吃狗”之争,在这场争论中,发达国家对待狗的态度成为一个重要的辩题。外国人对待狗的态度到底是怎样的呢?以下几个与狗有关的英文俗语,或者能让我们从新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1、sick as a dog
这里的dog带有很可怜,病怏怏的意思。而没有侮辱的意思。就是说你病得很厉害,看起来很虚弱。类似的带有dog的短语还有很多。
2、dog-eat-dog
残酷无情的竞争,损人利己的角逐,相互残杀
字面意思为:狗吃狗。大家都知道,狼有吃掉死去的同伴的习惯,而狗一向被视为温顺、友好的一类动物,正因为如此,“狗吃狗”的行为才会显得更加残酷、无情。
eg: 我们在一个竞争残酷的世界里经营着。We're operating in a dog-eat-dog world.3.work like a dog
直译为:像狗一样工作。引申为: 拼命地工作
4.dog-tired
adj.极度疲乏,累极了
5.sick as a dog
英语中dog一词有时含有贬义,比如俚语going to the dogs,表示“糟糕透顶”;dog in the manger,表示“犬占马槽,自私自利”。
对狗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狗很贪吃,而且经常乱吃东西。当吃下去的食物导致身体不适时,狗的反应又往往比较剧烈,因此人们就用sick as a dog来描述病得很严重的样子。
6.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日。
这句习语常用来在别人失意的时候劝慰别人,意思是每个人总会有碰到好运气或者成功的时候。可是用dog代替人好像不太适合中国人的传统,但是在国外,dog可是人类的好朋友,所以他们不会觉得用dog来形容人有什么不妥,这就是文化的差异了。
7.You can never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老年人旧习难改。
洛基Rocky在线英语教育平台
洛基英语Rocky
打造国内最大的英语教育平台
字面意思是:你不能教老狗学新的把戏。也就是说:年老守旧的人不易改变旧的作风或接受新的思想和事物。在英语中dog是一个中性偏褒的词,这里用dog来比喻老年人,可没有任何侮辱老爷爷老奶奶的意思。
8.a junkyard dog
讨厌的人junkyard是废旧物堆积、分类的地方,说白了就是垃圾堆。可想而知,垃圾堆里的狗一定很让人讨厌,所以这个词组现在常被用来形容讨厌的人。
9.one's bark is worse than one's bite
古今中外的人对狗的bark和bite肯定印象特别深刻,否则不会拿这两样来比喻人的行为。
这个短语指的是一个人尽管骂人刻薄,出言厉害,但不会真正去伤害别人。
eg: My boss is actually a good guy.His bark is worse than his bite.我老板其实是个好人,他呀,刀子嘴豆腐心。
10.be in the doghouse
倒了霉字面意思是“在狗窝里”,但作为一个俗语它的实际意思是“你使某人很生气”,以致于“你不得不在屋子外面跟自己家的狗睡在一起”,当然就是倒了霉。
11.Let sleeping dogs lie.不要招惹麻烦。从字面上来看,这个俗语的意思是不要去惹正在睡觉的狗,以为睡着了的狗不会咬人。实际上是劝告某人别招惹别人,以免自找麻烦。
洛基Rocky在线英语教育平台
第四篇:从《胎记》看霍桑对科学的态度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论双性同体理论下的《达洛卫夫人》 语言迁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The Degeneration of the Human Nature in Wuthering Heights 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
The Gloss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Harry Potter 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华兹华斯和雪莱的比较研究 《紫色》中女主人公西丽妇女主义的形成 从禁忌语的差异看中英文化的差异 爱伦坡哥特式小说探析
从人际功能和言语行为理论解析《儿子与情人》的对话 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公示语英译
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Dickens’ Humanitarianism in The Two Cities 《虹》中的女性婚姻观浅析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字幕翻译策略
从保罗的恋母情结角度分析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 《觉醒》女主人公-艾德娜追求自我的过程 从语体学论《一九八四》中的反极权主义 问题类型对TEM阅读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A Study on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Legal Films 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广告英语修辞特点及其翻译 中美企业文化的对比
对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爱”的比较及其文化影响初探 浅论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哈代笔下经典女性苔丝和苏的人物形象 浅析《名利场》中蓓基和爱米丽亚的女性形象
从依恋理论看《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悲剧性格的形成(开题报告+论)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谈英语隐喻的汉译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委婉语翻译探讨
影响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因素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浅析“苹果”广告中的文化因素
精神危机下的自我救赎--对索尔贝娄《赫索格》中社会异化与身份认同的解读 《野草在歌唱》中野草的象征寓意解读
On Pragmatic Fail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NBA和CBA的文化差异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Random and the Determined in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哈利波特》中的励志精神
负迁移在词汇层面上对中国学生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的影响 对《魂断蓝桥》女主角悲惨性命运原因的分析 分析《等待》的悲剧
从《生活的艺术》看林语堂的人生艺术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从女性主义分析《红字》与《傲慢与偏见》 广告翻译中的模因传播
The Postmodern Story In the Victorian Age--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浅析父权体制下黛西的“他者”形象 海明威的女性主义思想
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外宣材料英译
两代文学家的“优胜劣汰”--论《洪堡的礼物》中的反讽寓意 从《道连葛雷的画像》角色看王尔德 文化差异视域下英语报刊硬新闻的翻译
凯特肖邦《觉醒》中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 《红字》中海斯特性格分析
Influence of Western Food Culture upon Chinese People 解析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中的幽默讽刺艺术 英汉语言中颜色隐喻的认知差异研究 从《喜福会》母女代沟看中西文化冲突
从《寻找格林先生》看索尔•贝娄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及其作用 从《远眺》看翁达杰的立体主义叙事形式 从林语堂所译《浮生六记》看文化负载词翻译 从原型批评角度浅析《小伙子古德曼布朗》 《傲慢与偏见》中婚姻观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从语用模糊理论看国际商务合同的模糊用语的功能 英汉“走类”动词短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Mabel and Fergusson in The Horse Dealer’s Daughter 简爱与林黛玉的形象比较分析 有效的英语新闻结构分析
从尊卑与平权的词汇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看文化差异
庞德对李白诗的误读——《华夏集》诗学探微 小说《鸡蛋的胜利》中扭曲的“美国梦”
《警察与赞美诗》与《二十年后》中的警察形象比较分析 奥巴马演讲词中的委婉语研究 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对比研究
海明威“冰山原理”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及对写作的指导意义
基于精细加工理论的英语词汇学习研究 《珍珠》中的生态思想
On the Anti-traditional Factors of Feminism Translation 政治演说中名词性隐喻的认知研究
从许渊冲“三美论”评析《声声慢》三个译本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 Slips of Tongue in English Learning as a Second Language 欧内斯特•海明威《雨中猫》和田纳西•威廉斯《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的女主人公的对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比分析
American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as Viewed from Two Movies Mulan and Kung Fu Panda 8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Roses” in Wuthering Heights--Catherine Earnshaw and Catherine Linton 89 卡特福德的等值翻译理论与名词化翻译——以《入乡随俗》英译汉为例
Different Applications of Iceberg Principle in A Farewell to Arms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91 Study on Net Lexicon and Its Future Trend 92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 93 导入艺术在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中的运用 94 《围城》中文化词的英译策略
Everlasting Colonialism-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Great Gatsby 96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中的双关鉴赏 97 功能对等理论在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98 浅析焦虑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的影响 99 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词汇差异 100 法国大革命对《西风颂》创作的影响 101 哥特元素在《宠儿》中的运用 102 美国总统面面观
展会汉英翻译的常见问题和策略分析 104 初中英语的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差异 105 英汉双语词典中的语用信息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107 英语新闻中批评性语篇的对比分析 108 论英语电影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109 李白对庞德和他的作品的影响
Living in the Crack: A Study of the Grotesques in Winesburg, Ohio 111 化妆品品牌名称翻译审美与选词 112 英汉习语中价值观的差异 113 苔丝的悲剧成因浅析
《我的安东妮娅》中的文化冲突研究 115 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理论和实践
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美国动画“辛普森一家”中的习语现象 117 比较分析《野草在歌唱》与《倾城之恋》中女性的爱情婚姻观 118 从社会语用学角度分析《雷雨》中的称谓语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120 论视觉小说中的西方神话形象重塑——以《命运之夜》系列为例 121 浅析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看不见的人》中看黑人对自我身份的追求和探寻 123 对《喧哗与骚动》中象征主义的分析 124 从《绝望主妇》各主角看美国家庭问题 125 浅析当代美国跨种族领养的现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怪物史瑞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 127 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 128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文明的樊笼—解读《野性的呼唤》
参与式教学法与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对比研究——以“死亡”委婉语为例 132 专有名词普通化
论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的“爱”
电影片名翻译商业化所引发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35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 136 拒绝话语跨空间映射的认知解读—以商务洽商为例 137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 138 论《黑夜中的旅人》中主人公的信仰冲突与融合 139 浅析英文电影片名翻译
角色中体现的悲剧主题——《榆树下的欲望》与《雷雨》之对比分析 141 从《红字》看霍桑的道德思想观
以“三美论”对比《登高》两个英译版本的“意美”与“音美” 143 论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影响 144 《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从婚礼仪式浅谈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交融
从《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与《水浒传》比较分析西方骑士精神与中国侠义精神 147 英汉新词理据对比研究 148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 149 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50 哈代小说《绿林荫下》的视觉呼唤 151 跨文化交际中的母语文化研究 152 中西方聚会文化差异比较研究 153 网络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154 《哈利•波特》中斯内普的人物分析
155 埃德娜: 一个孤独的女战士——解读凯特•肖邦的《觉醒》
156 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157 从会话合作原则透析英语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幽默的产生 158 从合作原则看卡尔登的性格特点 159 用合作原则分析男性广告语的诉求
160 浅析小说《教父》中教父的心理转变及其成因
161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Nonverbal Privacy 162 浅析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在求职面试中的应用 163 英语经济新闻标题翻译在模因传播中的分析
164 Growing Pains—An Analysis of J.D.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s a Bildungsroman 165 “师道尊严”对当代中国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
166 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主角赛丝的女性形象研究 167 逆世的美丽——分析《飘》中主要人物表现的自我意识 168 《蝴蝶梦》中女主角吕蓓卡的人物形象分析 169 从文化角度看天津“五大道”景点翻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70 从功能翻译理论浅谈公示语翻译
171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英语动物习语的翻译
172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hrough Idioms 173 英汉职业委婉语中“礼貌原则”之对比分析 174 论《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矛盾性 175 从关联理论解读《家庭战争》的幽默 176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及其相互影响
177 伟大理想的毁灭——《远大前程》和《了不起的盖茨比》 178 论《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救赎》中的反讽 179 合作原则在动画中的应用
180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礼貌现象研究 181 英语委婉语的内涵 182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分析
183 The Pioneer of Romanticism----The Poems of William Wordsworth 184 Comparison of Tea Ceremony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185 《动物农庄》中的象征意义研究
186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中的怀旧情绪 187 探析《夜访吸血鬼》中的孤独 188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重生 189 试论金融英语词汇的特点与翻译 190 商标的特征及其翻译的分析 191 公示语翻译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92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贵妇画像》中的文化冲突 193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元素 194 车贴中的语言污染现象研究
195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两位灰姑娘——伊利莎白•班纳特和简•爱形象比较 196 中式英语形成的原因以及在英语学习中克服中式英语的对策 197 萨克雷眼中的女性---文本分析名利场中的女性 198 《纯真年代》女性意识探析 199 从《胎记》看霍桑对科学的态度
200 从《基督山伯爵》看亚历山大•大仲马的金钱观
第五篇:李长潇的植物克隆新技术
在2000年被誉为“中国植物克隆之父”的李长潇研究员,历经近40年从事生物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国内较早从事有关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科学家。李长潇潜心发明的“植物克隆产业化新技术”的成功,让他的名字瞬间被放大。植物快繁是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常规育苗如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等方法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应用了近两千年,它技术简单容易推广,而且使用寿命很长.但是它繁殖速度慢、不能工厂化连续生产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李长潇说:现代植物组培技术虽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工厂化快繁.使许多经济植物幼苗可以迅速按几何级数在短时间增殖.实现了大规模面对大多数生产上急需、量大、价格低廉的无性繁殖种苗,但是存在一次性投资大、成本高、技术步骤繁杂、技术易传性差、农民在生产上不能直接利用、试管苗成活率低、推广难度大等缺点,在快繁苗木生产中所形成的生产力相当有限。
李长潇研究员在国内外首创发明的植物克隆新技术(Li Changxiao plant clone technique)(LCPCT),是一个全新的植物克隆体系,经过长期的应用实践证明,它同时对现代植物生物技术中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快繁和人类历史应用近2000年的常规育苗技术具有双重重大突破。李长潇被国内外媒体誉为“中国植物克隆之父”和“世界复制绿色的巨匠”。
李长潇研究员曾从事本科及研究生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从事细胞遗传、群体遗传、细胞周期动力学,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科研工作。李长潇主持的细胞遗传实验室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人体活细胞(克隆)培养增殖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李长潇发明的该技术是一个专有技术,已在760多种经济植物的快繁中取得成功,显示出对大多数经济植物无性快繁具有普遍意义,居国际领先水平。李长潇也曾荣获首届中国农科城技术博览会金像奖,第九届中国发明展金奖, 被国家计委列为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
李长潇开创的LCPCT在国内外首创发明以来,曾在全国各大区和各省市合理布局创建合作基地、快繁公司多达50余家,仅培训专家学者就达100多人;已在全国许多产业化急需的经济植物品种生产中应用。近30年来,李长潇研究员利用发明的最新植物克隆技术,服务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于农林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于强农富民工程,足迹遍布全国三十二个省区,生产推广各种无性系优良植物种苗数十亿株。除花卉和城市绿化苗木生产外,还包括农业生产和工业原料基地建设应用250多万亩,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200多亿元。
李长潇开创的LCPCT现在无论在西北的沙漠荒地,东北的黑土地、华南的红土地、还是华北、华中、西南大地均已燃起了推广的燎原之火。同时在推广该技术中,李长潇研究员还“克隆”了许多被政府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和支持了一大批从事经济植物快繁产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李长潇开创的LCPCT作为技术方法的突破,在人类植物无性快繁历史上,有丰富的高效内涵和产业化的巨大潜力。它第一次以最低的生产成本实现了高速的生产快繁,比以往任何技术更具经济和生态效益。依托该技术承接的许多植物快繁工程,已经在许多方面开始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李长潇认为:现阶段我国内地城镇大部分地区绿化己经不成问题,关键是“彩化”和新形势下“美丽乡村”的问题比较大。我们和欧美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只是个“绿色”的世界,而不是“彩色”的世界。就连我国正在建设的“国际旅游岛”海南,自然条件很好,也仍然存在彩化、美化不足的问题。李长潇开创的LCPCT现在已经在全国北方和南方合理布点,将大力克隆一批更新的主季带彩,四季可观赏的彩色植物,除低矮的彩色灌木、小乔木外,特别注重许多国内外难繁育的高大的彩色乔木。用不了十年的大规模推广,将使我们的祖国家园由“绿化”变为“彩化”和“美化”的缤纷世界,成为我国植被史上“彩化”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