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健康积极的考研应试心理(含五篇)

时间:2019-05-15 09:2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保持健康积极的考研应试心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保持健康积极的考研应试心理》。

第一篇:如何保持健康积极的考研应试心理

如何保持健康积极的考研应试心理

考研不仅是心智、学习方式、专业技能的较量,更是意志力、忍耐性、积极平和心态的交锋。考研的人来自各行各业,年龄层次、工作经历和社会背景都有很大不同,心理上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考研途中,失恋了,辞职了,复习遇到瓶颈了,家中发生变故了,对自己未来茫然了„„ 都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考研的心态。或许我们成绩的提高不仅仅靠学习学习再学习,而压力的释放、心理的保健可能会让我们事半功倍。在单调、烦冗、苦闷的考研过程中,如何保持成熟健康的心态,是每一个考生都应当正视的问题。

一、考研心理障碍的表现

1.来自学业竞争的心理障碍。

1.1“考研综合症”

“考研综合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行为上患得患失,遇事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心理上则为常常莫名的烦躁、孤独、无助、压抑,情绪不稳定,甚至有时有采用暴力来发泄这种郁闷的倾向!轻者食欲锐减,浑身乏力,精神萎靡,郁郁寡欢;重者精神恍惚,胆小怕事,甚至对学习丧失兴趣,抱着一种凑合过活的态度。上面说的应该是大多数考研人的症状,患得患失、犹豫不决,主要表现在当考研复习安排与日常的大学课程学习、生活等发生冲突时,尤其两者孰轻孰重难以估计时。如大学将毕业的考生面临安排复习与实习、找工作的冲突;在职的考生面临工作的压力,在很多时间让考生左右为难;同时周围的环境对考生的复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如果不能很好处理这种矛盾,就能形成这种心理障碍。

1.2学习疲劳

1.学习是身心的共同活动,并且主要是心理活动。所以,学习效率既受生理疲劳的影响,又受心理疲劳的影响,且后者影响更大。学习疲劳也是一种心理障碍。有的考生认为考研就是昼夜颠倒的狂学特学,想把分分秒秒都用在学习上,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却发现眼睛在看书时模模糊糊,要费很大的劲才能看清字,解习题时也有点集中不了自己的思维,甚至做着做着就停下来不知道该干什么。不同类型的考生患上心理疲劳后,有不同的反应。稳定型考生,他们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学习本身有愉悦快感,学习疲劳在他们心理上有所反应,主要表现为眼神无光;不稳定型学生,学习疲劳在他们心理上的反应是显著的,主要表现为厌倦、无聊和烦躁。心理疲劳不同于生理疲劳,这种疲劳消耗的不是人的体力,而是人的心理能量,它远比生理疲劳更为严重,也更难恢复。心理疲劳不解除,便会导致神经衰弱,甚至产生心理疾病,会导致有些考生一学习,就仿佛负着千斤重担,举步维艰,最终导致他们放弃考研。

2.来自自我评价的心理障碍。

大多考生基本上能从理论上较客观地评价自己,有较远大的理想,但有时他们又过高地估价自己,遇到挫折时又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他们常常面临着自我否定的心理冲突。这种冲突带来对自己的怀疑和厌恶,使自己陷入自卑与孤独,无论对自己估价过高还是过低,都容易失去心理平衡。

3.来自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在考研复习中需要安静的环境复习,与人交往、交流在不自觉的减少,自已的同学或同行不理解,形成流言蜚语,在无形中给考生造成压力,有的考生因不被别人理解而惆怅。他们内心矛盾、焦虑、抑郁、感到孤独,缺乏一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二、考研心理障碍的对策

1.以平常心看待考研。

1.1认识自我。一门心思考研的考生不少,他们有的放弃了工作、爱情、家庭等等,确实不容易,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都不小,但如果不充分评价自已的能力、条件,把考研当成人生唯一的出路,则会浪费人生中许多其它有意义的事。你是个怎样的人,你的性格、你的能力适合做怎样的事,这你自己最清楚。想清楚,你为什么考研?你喜欢你考的专业吗?还是因为它能让你有更好的工作?如果是为了更好的工作的话,未必需要考研。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记得中国的那句古话:“死要面子,活受罪。”。考研无罪,但要看是不是主动选择的,如果只是为了躲避就业,则更可不必。

1.2宽容待己对人。考研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也许会为没有解出一道数学题而耿耿于怀;也许在考研时和女朋友分手情绪低落;也许同行故意影响看书而气愤不已„„面对考研中众多的不足,假若斤斤计较于每一点得失,每一点瑕疵,那么心灵就永远得不到松弛。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良好的品质。考生要以积极平和的心态正视现实,善待自己,宽容他人,才能更好地投身考研复习中。

2.学会自我放松。

在考研过程中,学习疲劳时,或遇到负性事件时学会简单的放松技巧,来调节焦虑的心,缓解紧绷的神经,是大有裨益的。

2.1调息放松法。在座位上舒服的坐好,身体后靠并伸直,解开皮带,将右掌轻轻置于肚脐上,掌心向上,五指并拢。您可以将您的肺想象成一个气球,您想尽量将这个气球充满。当您感到气球全部涨起,手掌离开身体,气沉丹田两秒钟,然后轻轻的、慢慢的将气呼出。希望您每天坚持练习两次,每次4-10分钟。若能做到像洗脸,梳头一样成为习惯,您就可以在最需要的时候不假思索的使用来缓解焦虑,让您处于放松、积极的心境中。

2.2意象法。当觉得紧张时,想象美好的开心的事物和情景,把当时的情景想象得栩栩如生,把自己最快乐的感觉找到,并陶醉在想象情景之中。可以是蓝天白云,自己在云上飘或是想象在一望无垠的海边,海浪轻轻拍打你的感觉。

2.3系统脱敏消除焦虑。当你觉得紧张时,把自己担心在考研中可能出现的情形全都列出来,怕难题、怕考试气氛、怕自己不如别人得的分高,然后从最轻的开始打分,按着各项依次往下排至最怕的情形0、2、4、6、8„„从最轻的开始想象当时的情形,再按上面的方法自己放松,再放松,这样结合多次,一直做到最后最害怕的情形,这样害怕的事物通过放松就会慢慢地消失。这样的放松每天可做1-2次。

3.加强考研考生之间联系。

很多考生喜欢一人埋头猛干,以为工夫下到了,自然水到渠成。其实这是不恰当的学习方式。每个人都有归属和爱的需要,都希望得到他人的慰藉和帮助,更渴望得到同学的支持和理解。考研时紧密团结、互通有无,不仅能够促进专业知识与考试技巧的交流,更能让您在考研路上找到心灵停泊的港湾,增强您的归属感与安全感,让您能够与同学一起分担您的忧愁与困苦,分享您的愉快与成功。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松弛有度、爱意浓浓的学习环境和协调。

4.体验考研的幸福感。

幸福感不是过于重视过去的不幸和创伤,也不是整日沉溺于对未来的渴望与幻想。我们是生活在现在,就应以现在的考验生活为坐标,努力在当前的考研中找到快乐与美好。幸福不是虚幻的,它来源于您对考研的常新体验,能在照步就班的考研中品尝到激动、欢悦的情绪。正如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样,再貌似沉闷、灰色的考研路,只要您留心,总还有值得您欢欣的事。面对不平凡的考研路,您若越抱怨,它就可能越显得沉闷无味。

5.身体状态的调整。

参加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养精蓄锐,以稳定、饱满的情绪迎战考研。但参加体育活动时,切忌剧烈运防止受伤。另外,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胃肠疾病。

文章来源:中国网瘾心理研究中心(免费咨询青少年问题,就上心理100)

第二篇:中考应试心理

中考应试心理、策略、技巧

中考是知识和能力的双重较量,更是意志品质的角逐。中考又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要在这知识覆盖面广,注重考查能力的选拔性考试中取胜,惟有全面提高素质。

一、中考应试心理

在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注重自我心理调节,以踏实准备这个不变,来应付中考复杂的多变,以良好的情绪投入下阶段复习,从而提高复习效率,是取得中考成功的重要因素。

1、考前要注意调控情绪

在人的心理世界中,情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像是染色剂,使人的学习、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它又是加速器,使人的学习活动加速或减速地进行。① 情绪乐观思维活跃

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情绪的调节而显示出更高的效应,人也会因此显得更聪明。积极的情绪可使人精神振奋、思维敏捷,消极的情绪则使人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想像贫乏。

② 适度焦虑激发动机

焦虑指对个人情境产生的担忧反应或反应倾向。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呈倒U形关系,无焦虑或焦虑过低肯定学不好,焦虑水平过高,学习无紧迫感又会影响正常的思维,故要保持适度焦虑,客观认识自我,扬长避短才会收到良好学习效率。

③ 积极暗示挖掘潜力

消除过分焦虑可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总沉浸在不愉快的回忆中情绪会低落,学不好记不住,同学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当你在书桌前开始学习时,脑子中浮现出令你最自豪的画面一分钟,心中默念三遍“考试前我一定能复习好”,“相信自己”,然后充满信心投入学习,不妨试试,会有明显效果。积极的心理暗示会唤醒体内成功的种子,有助于增强自信,排除焦虑,充分挖掘潜力。

④ 体育锻炼,心境乐观

保持身体健康才会保证心理健康,有许多精神紧张、压抑者通过体育锻炼,出一身汗,精神就会轻松许多,运动学上讲活动让人肌体彻底放松,从而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⑤学习之余,学会休闲

看春华秋实,听蝉鸣鸟啼,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2、考时要克服怯场

考试怯场有三方面原因:①外界干扰,突然受到刺激,会使思维活动受到抑制②缺乏自信,自我怀疑,有把握的也犹豫不决③大脑过度兴奋。有些学生考前开夜车,用脑过度,睡眠不足,;加上心理紧张,引起回忆反应暂时抑制,造成怯场。

防止怯场的方法:

① 考前两天:增强自信,择要复习

考前复习要有所侧重,只要检查一下重点内容是否基本弄清就可以了,不必面面俱到

② 考试前夕:睡眠充足,情绪愉悦

③ 考试当天:从容安排,沉着镇静

吃早吃好,要有充足的用餐时间。

欣赏音乐,活跃思维同时检查准考证和文具用品。

缓行忌谈。在赴考场的路上,行速要慢,以免加速心跳,导致情绪紧张。进入考场不要高谈阔论,也不要与交人交谈复习讨论题目。考完后不要校对答案,万不可以一题之小错而使心理情绪之大失。

先易后难。拿到试卷,通缆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即使看到暂时不会的题目也不要慌张,因为中考是选拔性的考试,试题会有一定的区分度。先做容易题这是应试技巧,更是增强信心的心理调适方法,每解一题会增加一份自信,但“人易我易我不大意,要仔细”,待思路流畅后做难题,“人难我难我不畏难,要平静”。

如果在作出以上努力后,仍出现怯场,也不必惊慌,可先搁下试卷,做一下揉面活动,或伏案休息片刻,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助于克服紧张情绪,也可采取深呼吸的方法慢慢呼气、吸气,同时放松全身肌肉。经过1~2分钟的练习,也能消除极度紧张状态。

二、中考应试策略

1、一丝不苟,每分必争

考生必须一丝不苟,认真答题,每题必答每分必争。每题的答案,都要做到内容正确,表述清楚,书写工整,甚至对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马虎,遇到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思考、会多少答多少,能推导几步就做几步,争取多得分。卷面要保持整洁、清晰,否则会造成无谓失分。

2、仔细检查,补漏纠错

要着重检查有无漏题,是否切题,有无笔误,力争内容、标点、符号、图表无误。

3、坚定信心、力克中档题、难题

中档题、难题一般综合性较强,变化较多,但总渗透所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等基础知识。所以,应当有攻克的信心,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联想法,即通过课本知识面和过去的有关练习的联想,进行推导,触类旁通;二是试探法,即运用多种思考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找出答案。

三、中考应试技巧

1、熟悉难度设置,防止心理失分

中考试题一般设置层次分明的台阶,起点低,难度逐步提高,出现压轴题、把关题,但不是整题把关的局面。

心理准备及对策:根据试卷难度分布的变化,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制定自己的解题顺序,才能取得较理想的分数,能做则做,不会就跳,不可按部就班,但也不可稍不顺手,就退避三舍。

2、了解给分原则,避免答题扣分

理科反映考生解题思维过程,一般以过程给分,解答时,必须步骤清楚,格式规范;文科反映学生论述说理表达能力,一般按所用知识要点、原理、思想方法给分,解题时,必须要点明确,以课本理论为依托,多使用课本语言。

3、弄清评卷信息,减少无故丢分

对考试大纲要有所了解,注意解解答题过程中使用教材中的定义、定理和公式,只有在解客观题时可使用教材以外的东西,以便节约时间、提高准确率。

4、不要小题大做,消除隐性失分

小题不能大做,数学填空,解题方法多,一解现象十分突出。小题大做不但耗时,还会增大错误率,即使做对也是隐性失分,因此注重方法和策略,要把数形结合,要联想,大胆尝试、假设、特殊化。

5,充分利用考前五分钟。按照大型的考试的要求,考前五分钟是发卷时间,考生填写有关事项。这五分钟是不准做题的,但是这五分钟可以看题。我发现很多考生拿到试卷之后,就从第一个题开始看,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拿过这套卷子来,这五分钟是用来制定整个战略的关键时刻。之前没看到题目,你只是空想,当你看到题目以后,你得利用这五分钟迅速制定出整个考试的战略来。五分钟内要完成的任务:拿到试卷后,先看试卷张数是否够了、每页是否都有试题;然后,填写学校、姓名、考号(考试证号)、座号(桌子上张贴的号码)等有关内容;一定注意每张试卷上都要写上述内容(包括卷一)。试卷上的相关项目填写完后,填写答题卡上的事项:先写上姓名、学号,然后,涂试卷类型、学号、学科;注意,不要折、污、损答题卡。最后做关键的一项事情,那就是审卷,比如数学考试,考生应拿着数学卷子,不要看选择,不要看填空,先看后边的六个大题。这六个大题的难度分布一般是从易到难。建议先把这样的大题拿下来。大题一般12分左右,这12分如囊中取物,你就有底气了,心情也好了。特别是要看看最后那个大题,一看那个题目压根儿就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就把它砍掉,只想着后边只有五个题,这样在做题的时候,就能够控制速度和质量。如果倒数第二题也没有什么感觉,你就想,可能今年这个题出得比较难,那么我现在最好的做法应该是把前边会做的题目踏踏实实做好,不要急于去做后边的题目,因为后边的题目不是正常人能做的题目。

6,一定要培养自己一次就做对的习惯。现在有些学生,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会做的题目,就快速地把会做的题目做错,争取时间去做不会做的题目。殊不知,前面的选择题和后边的大题,难易差距是很大的,但是分值的含金量是一样的,有些学生以为前边题目的分数不值钱,后边大题的分数才值钱,不知道这是什么心理。所以我希望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培养自己一次就做对的习惯,不要指望腾出时间来检查。越是重要的考试,往往越没有时间回来检查,因为题目越往后越难,可能你陷在那些难题里面出不来,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开始收卷了。

7,控制速度。平常有学生问:“我在做题的时候多长时间做一个选择题,多长时间做一个填空题,才是比较合理的呢?”

实际上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说你平常用什么样的速度做题,考试的时候就用什么样的速度,不要人为地告诉自己,考试的时候要加快速度。其实你考试的时候,速度要是和平常训练的速度差距比较大的话,很可能因为你速度一加快,反而导致了质量的下降。一场大型的考试,你会做的题目本身就那么多,如果你加快速度,结果把会做的题目做错,而你腾出的时间去做后边的难题,又长时间地解不出来,那么很可能造成会做的题目得不着分,不会做的题目根本不得分。不要担心“做慢了,做不完”,把握住一点,一个学生的正常考试,如果始终在自己会做的题目上全神贯注的话,这场考试一定是正常发挥的,甚至是超水平发挥。你一直投入到会做的题目中,按照你平常训练的速度,踏踏实实地往前推进。即使你发现时间到了,后边还有题目可能会做但来不及了,我也不认为这是一个令你后悔的结果。最后结果出来你会发现,你最后得到的分数往往会比你的实际水平要高。所以考试的时候要控制速度,我觉得这是考试技巧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8,考完以后千万别急着离开考场。考完试之后一定要检查一下,你的试卷集中了没有,一卷、二卷是不是都交齐了。很多考试,包括中考,经常会有老师把学生的卷子收走了,却把答题卡落下了,或者本来五张试卷,只收了四张。还有些考生考完了,把卷子放到桌面上走了,结果下一场来考试的时候,突然发现还有一张卷子没收。这还是比较幸运的,交给老师以后,大不了老师受点处分,学生的卷子还没丢。但是你仔细想一想,要是你下一场没发现落下试卷,人家五张卷子,你只有四张卷子,受损失的是你本人。所以考完试以后,不要急于离开考场,要确认该交的卷子都被老师收走了以后再离开。

望:沉着冷静、从容应考

祝:成绩优异、金榜题名

第三篇:教师如何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师如何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一、健康心态的意义及内涵

沙漠里只有半瓶水,有人见了高兴地说:哇!还有半瓶水;有人却说:唉!怎么只有半瓶水?老师们工作了一天,有的说:今天我累坏了;有的却说:忙了一天,真有收获!这便是两种不同心态的表白。

健康心态(.阳光心态)的主要内涵:你改变不了环境,就适应环境;你改变不了事实,就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你左右不了天气,就改变心情;你选择不了容貌,那就展现笑容吧!

二、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1.2000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的心理检测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而2.4%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偏高,“语言暴力”严重。从分布态势上看: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多于初中教师;初中教师的心理问题多于高这份检测报告显示,中教师;城市教师的心理问题多于乡村教师;小学女教师的心理问题多于小学男教师 2.2003年教师节前夕,上海林紫心理咨询中心为该市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表明,有40%以上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5%的人已出现了明显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焦虑、不安全感、睡眠障碍、内心冲突、人际关系过于敏感等,严重的甚至出现了强迫、抑郁等症状。有睡眠障碍的5.39%。

以上这组数据说明,教师这一行业已越来越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行业。教师的强迫性症状、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而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更是高出正常人群30个百分点。

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

记得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笑话:一农夫赶驴,行至某中学校门前,任主人怎么鞭打,驴死活不走了,驴说:我累了,不想干了。农夫束手无策。这时,从学校里出来一位老师,看到这番情形,在驴的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驴便大叫一声,老老实实赶路去了。农夫不解,问老师说了什么。老师说:“我在驴的耳边说:‘驴呀,你再不起来赶路的话,我就把你拽进学校当老师去!” 听了这则笑话之后我们是笑了,心却是酸了。是啊,我们当老师的职业压力真是太大了。

(2)教育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对教师的挑战(3)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带来的惶惑

(4)教师交际范围狭窄,生活单调,人际关系紧张,个体心理承受能力差等。(5)过于理想化的职业定位,导致教师心理失衡。(6)缺乏正确的心理调节手段。

心理一旦出现问题,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及时调节,导致心理问题愈演愈烈。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所经受的心理挫折以及缺乏正确的心理调节手段,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三、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

(二)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俞国良提出的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热爱生活、悦纳现实,善于交往、悦纳他人,自知自尊、悦纳自己

第一、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勤于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并免除不必要的忧虑。人为了生活而工作容易疲劳,人为了兴趣而工作容易快乐。第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第四、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教学语言,布置作业等。第五、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由于教师劳动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情绪健康对于教师而言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3)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四、教师自我心理保健和调适的方法

一是全社会要共同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尽力减轻教师的公众压力。二是学校要致力于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学校要作为教师的坚强后盾,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使广大教师充分感受教书育人的乐趣。三是教师自己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解放、自我完善,及时调节不适心态,减轻身心压力,要有心理保健意识和技巧。(出现问题要学会自我调适,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教师心理保健的四大基本要素:宽容、善良、乐观、淡泊。

宽容是教师保健的维生素

宽容就是别人给我们沙子,我们能把它变成珍珠,要向蚌学习。一粒大沙子进入蚌的壳内时,蚌觉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是又不能把沙子吐出去,所以蚌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抱怨,让自己的日子很不好过;另一个是想办法把这粒沙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共处。于是蚌开始用它一部分精力与营养成分去把沙子包起来。这样,蚌就感觉沙子是自己的一部分了,最后,变成了珍珠,这就是蚌的宽容的结果。

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里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学会宽容就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给心理健康提供了维生素。

善良是教师保健的基本营养素

善良是教师人生中永恒的宴席,是教师心理保健不可缺少的基本营养素。心存善良,就会乐于扶贫帮困,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常有愉悦之感;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常有轻松之感,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

乐观是教师保健的不老丹

它可以激发教师的活力和潜能,有利于解决矛盾和困难。胡适先生曾经提供三个妙方:“总得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总得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总得有一点信心”。淡泊是心理保健的免役剂

古代有一心理保健的名句:“无求便是安心法。著名作家冰心也认为“人到无求品自高。这说明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

(二)教师出现问题要采用合理的宣泄方法减轻压力,及时排解不良情绪,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1.积极的自我意象: 作为人的潜能是十分巨大的,我们能做的比我们想到的要多得多。所以在自我发展方面,有这样一个观点:“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

案例一:大鱼吃小鱼的故事,大鱼与小鱼之间用玻璃板阻隔,大鱼每次想吃小鱼的时候都要被玻璃板撞一下,撞到20到30下的时候大鱼不再企图吃小鱼了。后来把玻璃板取了,小鱼放到大鱼一起时,他也不吃了

案例二:跨栏定律:把一只老鼠放在一个笼子里,电击它,使之跳跃一个栏杆。然后把它放在另一个笼子里,把栏杆放高许多,再电击它,老鼠跳了几次,跳不过去,于是无论怎么击它,它也不跳了。然后再把它放在第三个笼子里,把栏杆放在比第一个笼子的栏杆还低的位置,再电击它,它也不跳了。2.增强自信:

自信:就是自己信得过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英雄主义的本质。”人们常常把自信比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闸门,启动聪明才智的马达,这是很有道理的。确立自信心,就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能力。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明”,既表现为如实看到自己短处,也表现为如实分析自己的长处。如果我们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在认识缺点和短处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就能激发自信心。“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应该培养出像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的那种豪迈的自信来!

但是,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更不是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是摆脱烦恼的一种灵丹妙药。自信,并非意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成功,而是说战略上要藐视困难,战术上要重视困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动手,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奋斗拼搏,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战胜每一个困难,从一次次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中肯定自己,从而创造生命的亮点,成就事业的辉煌。

心理学家班度拉说:“一个人的能力深受自信的影响。能力并不是固定产生,能发挥到何种程度有极大的弹性。能力感强的人跌倒了能很快爬起来,遇事总是着眼于如何处理,而不是一味担忧。”所以这些言论,都表明自信要有真才实学做基础。3.正面的自我暗示:

无条件地、非理性地接受外界或自己的语言或其它刺激,由此而产生特定的知觉、观念、信念、情感和行动的现象叫暗示。自我暗示是建立自信心的重要因素。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较强的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

案例一:医生给一些高血压的病人每人发一粒非常漂亮的半黄半绿的胶囊,告诉他这是从美国进口的,效果非常好。你吃了一个星期后再来复查,血压一定能降下来。其实里面装的是淀粉。但下礼拜来复查时,很多患者的血压真的恢复正常了。(这是积极的暗示作用。)

案例二:国外还有人以就要执行死刑的罪犯作试验。告知在特殊的装置下给他以大量抽血的方式结束其生命。被试不能看到,却能听到抽血的嘀哒声音。结果到一定的时间,被试的生命就终结了。其实这是虚拟的嘀哒声音,根本就没有给被试抽血。(这也是消极的暗示的作用。)

我们提倡积极的自我暗示。

4.合理比较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因此我们要学会知足常乐,常言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上不足则越比越不足,比下有余则越比越有余。人们更多的是比上不足。苦恼之源常来自于比较,摆脱苦恼的灵丹妙药往往也是比较。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来比较:感到工资不如人家高的时候,与下岗工人比。当学校发不出福利津贴时,与其他领不到工资的教师比。当别人职称聘上而自己屡战屡败时,与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比。当别人无德无才却青云直上,你枉有千里马之才却只让拉磨时,与古今中外才华横溢却惨遭不幸的人比。而这一切都不如人家时,还可以这样比:我的妻子(丈夫)比他们的贤惠(体贴),我的孩子比他们的出息,我的身体比他们的健康,我的家庭比他们的和睦„„接受自己目前的状态。慢慢的你就会有自信,有了幸福感。5.恰当、合理地宣泄: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每天都会遇上一些无聊的不愉快的事情。这就会给你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要是这种压力过剩的话,人就无法保持心理平衡,这就势必影响身心健康,最终甚至导致神经病。那么遇到不愉快的时候,可以采用如下的几种宣泄法。

倾诉宣泄、哭泣宣泄法、书写宣泄法、呐喊宣泄法、阿Q精神胜利法、吃亏是福、人不蹄驴的理论、酸葡萄效应和甜柠檬效应。6.避免期待性焦虑

期待性焦虑属于一种心理问题,是指担心即将发生的事件会出现最坏的结局而表现出的消极心态。以至于终日烦躁不安而难以自拔,使人失去一切情趣和希望。卡耐基曾经说:“生活在现时中,生活在独立的今日。关闭过去,把已死的过去关闭掉,不要以悔恨去陪葬!把未来也象过去一样关闭起来,忧虑未来就是今天精力的浪费、精神的疲惫。我们要养成生活在独立的今天之中的好习惯,把今天过好,只有今天是属于自己的实实在在的一天!” 7.自言自语:

德国的心理学家研究认为,“自言自语”是消除紧张的有效方法,有利于身心健康。

8.适当的运动、娱乐和幽默:

压力过大时可以通过运动或娱乐活动减压,看小品、幽默故事、听音乐、唱歌等转移注意力都可以减轻压力。幽默感是避免人际冲突,缓解紧张的灵丹妙药,不会造成任何损失,不会伤及任何人。

幽默是精神的消毒剂,是和谐社会的润滑剂。9.采用分解法:

请你把生活中的压力罗列出来,一、二、三、四„„,你一旦写出来以后,就会惊人地发现,只要你“个个击破”,这些所谓的压力,便可以逐渐化解。化整为零。

10.其它:

⑴拥抱大树。在澳大利亚的一些公园里,每天早晨都会看到不少人拥抱大树。这是他们用来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据称:拥抱大树可以释放体内的快乐激素,令人精神爽朗。⑵看恐怖片。英国有专家建议,人们感到工作有压力,是源于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此时他们需要的是鼓励,是打起精神。例如去看一场恐怖电影。这就叫以恶制恶。当然也得因人而已,如果抗压能力太低的人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的话很容易导致你精神的崩溃。⑶冥想法:运用语言和想象放松。通过想象,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的绿茵草地上”、或者“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恢复精力,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

⑷一读解千愁。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豁达。

⑸嗅嗅香油。在欧洲和日本,风行一种芳香疗法。特别是一些女孩子,都为这些由芳草或其他植物提炼出的香油所醉倒。原来香油能通过嗅觉神经,刺激或平伏人类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细胞,对舒缓神经紧张和心理压力很有效果。

⑹吃零食。吃零食的目的并不在于仅仅满足于肚子的饥饿需要,而在于对紧张的缓解和内心冲突的消除。当食物与嘴部皮肤接触时,一方面它能够通过皮肤神经将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而产生一种慰藉,使人通过与外界物体的接触而消除内心的压力。让我们记住: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

第四篇:大学生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概括地说,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人们在进行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总要和客观事物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并对它们产生不同的态度,这种态度又以带有独特色彩的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考试取得好成绩使人感到轻松、愉快,失去亲人则令人悲哀、痛苦,遭人打骂会感到愤怒、敌意,处境危急时则感到焦虑、恐惧。这些喜、怒、悲、惧等等,都是带有独特色彩的态度体验,是由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决定的。

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何种态度,要看它是否符合和满足人的需要。与人的需要毫无关系的事物,不会引起任何细微的情绪体验;只有那些与人的需要紧密相联的事物,才能令人产生种种情绪和情感体验。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的事物,就使人产生肯定的态度,引起积极的体验,如愉快、喜悦、满意、爱慕、尊敬等;反之,凡是不符合需要或与意愿相违背的事物,则会使人产生否定的态度,引起消极的体验,如不愉快、愤怒、憎恨、恐惧、悲哀、羞耻等等。

有时,即使是同一件事物,由于不同人的需求不一样,也可能引起不同的内心体验。如同是一轮圆月,恋爱中的情侣看到它时,体会到愉悦、爱慕的美好情感,而独在异乡的游子却被勾起无尽的思乡愁绪。此外,由于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的复杂性,一件事物可以其不同的方面与人的需要同时处于不同的关系之中,因而产生诸如百感交集、悲喜交加等复杂甚至矛盾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人的情绪状态是复杂多样的,按照持续时间长短、强弱程度和影响深浅,可将其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

情感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和人的社会观念及评价体系密不可分,反映了个体和社会的一定关系,体现出人的精神风貌。情感主要可分为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二、大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特点

人们的情绪和情感都有着从简单到丰富、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进程,每个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婴幼儿(1~3岁)在出生后不久基本上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两种情绪,渐渐会形成愉快、害怕、发怒、害羞等情绪,和母亲产生感情依恋;童年期(3~14岁)各种情绪继续丰富发展,同时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社会性情感产生并逐渐发展;青年期(14~25岁)的人情感丰富复杂且体验深刻,情绪的波动起伏大,易冲动;到了壮年期(25~45岁),情绪和情感则渐趋稳定成熟,能够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此时社会责任感强烈;中老年期(45岁以后)情绪基本是平静、恬淡,顺乎自然,但受更年期、疾病衰老、家庭生活变故等影响,易出现忧郁悲观、孤独寂寞、多疑易怒等消极情绪。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具有青年人共有的情绪和情感特征,情感丰富、复杂、不稳定。青年人对人、事、社会现象十分敏感、关注,对友谊、美、爱情、正义等的追求十分执著,爱思考、辩论,甚至于以行动来维护心目中的真善美;他们的情感体验深刻、强烈,感情容易外露,喜怒哀乐常形于表面,在外界刺激下容易冲动、凭感情用事,过后又懊悔不已;情绪起伏波动较大,呈两极趋势,有时兴奋激动如火山爆发,有时消沉忧郁,甚至失去活下去的勇气。此外,大学生这一群体由于其独特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心理发展特点以及生理状况,使得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鲜明的特点:

1.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

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和知识素养,加上社会和自我的高要求、高期望,因而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一般能用理智约束冲动,对不良情绪进行自我调适,从总体上看来,大学生情绪和情感是比较稳定的。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仍有不稳定因素存在,突出表现在,情绪和情感经常在两极之间起伏、动荡:时而平静,时而激动;时而积极,时而消极;时而肯定,时而否定;时而外显,时而内隐,呈现出波动性的特征。这种波动性是由大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三方面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由于性成熟和性激素分泌旺盛,使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之间出现暂时的不平衡,易产生情绪波动。另外,从人体生物节律来看,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都有周期性的变化,处在高潮期时,人感到体力充沛、心情愉快、思维敏捷;处在低潮期时则正好相反,人会觉得疲劳乏力、心情沮丧、思维迟钝,也呈波动的特点。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时期,产生各种内心矛盾并不断冲突,如独立与依赖、自尊与自卑、理想与现实、闭锁与开放等等,这些内心矛盾和冲突常会打破大学生的心理平衡状态,引起情绪和情感的波动起伏。

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尚未成熟,虽然他们对社会现象和政治事务极为敏感、活跃,但是人生观的不稳定、认识上的不成熟往往使他们不能对社会现实和现象进行全面分析,容易以偏概全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尤其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容易跌到悲观失望的谷底,难以自拔。

总之,由于大学生自身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上的不平衡,使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呈现出忽高忽低、激烈多变的两极波动,并与稳定性共存,形成稳中有动的特点。

2.丰富性和复杂性并存

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丰富复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首先,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极为丰富,不论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还是从事社会活动时,无不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大学生在自我情感体验方面敏感丰富,注重独立感、自尊心、自信心和好胜心;在学习活动中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热爱科学和真理,憎恨迷信和谬误;大学生对祖国、社会和集体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们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义务感,嫉恶如仇,喜恶分明,正义感鲜明;大学生对纯洁的友谊和爱情十分向往,还积极地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体验到美的感受等等。

其次,这些丰富的情感在表现形式上复杂多样,呈现出外显和闭锁、克制和冲动交错的特征。通常情况下,大学生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迅速、敏感,喜怒哀乐溢于言表,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是一致的,呈现出明显的外显性特点,例如为比赛胜利欢呼雀跃,因考试失败而垂头丧气。然而,在一些特定场景和事件上,大学生的情绪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往往并不一致,有时会把内心真实的情绪和情感隐藏起来,显得冷淡、无所谓,如当大学生感受到不友好、不公正的对待和压制时,在得不到理解和尊重的场合中,在对立紧张的情况下,他们就会把心扉紧闭起来,不轻易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时,还会采用文饰、反向的办法来掩饰内心情感,就像伊索寓言中的狐狸那样,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或说自己从来就不爱吃,也不想吃。这就是大学生情绪和情感的闭锁性的特点,它与情绪的外显性是交错共存的,只要有适当的场合和理解、关心的对象,大学生就会敞开心扉,表露真实情感。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他们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在外界刺激下极易产生冲动性情绪和行为,尤其是在感受到挑衅和敌意时,容易情绪失控,呈现出冲动性的特点。大学生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一定的自制力,多数情况下都能用理智克制冲动,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因而冲动性和克制性并存。

3.阶段性和层次性并存

大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增加,不同年级阶段的大学生各有特点,另一方面,同一年级的大学生由于成绩、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又表现出不同层次的情绪和情感特点,二者交织共存。

(1)不同年级阶段大学生情绪和情感的特点。低年级学生情绪和情感的特点:刚刚跨人大学校园的新生,心中涌动着成为一名大学生的自豪感,对校园中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体验到走出“黑色七月”的轻松和愉快;同时,由于没有考上更好的专业和学校或在新班级中失去原有的中心位臵,以及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与现实的巨大落差等原因,许多大学生感到强烈的失望、迷惘和自卑。激烈的竞争、繁重的课程、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大学生在短暂的轻松感后很快便感到压力和紧迫感;陌生的环境和人、生活上的不适应,使得低年级大学生产生恋旧感,深深地思念父母家人和旧日同学。因而,一年级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现出自豪感和自卑感交织、轻松感和压力感交织、新鲜感和恋旧感交织的特点。

中年级大学生情绪和情感的特点:二三年级的大学生经过一年的调整后,已逐渐融人大学生活和学习之中,适应性情感增强,表现在:专业思想渐趋稳定,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对自我的认识进一步深入,独立感、自尊感和自信心得到发展。此时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逐渐增多,与班级同学的感情较为密切,并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一些大学生还开始了对爱情的追求。中年级大学生爱好广泛,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审美活动等,社会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和美感进一步发展并成熟。情绪和情感总体看来较为平稳。

高年级大学生情绪和情感的特点:经过近4年时间的大学学习,高年级学生即将告别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此时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社会性情感日趋丰富,主要表现为更多地关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思考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倾向。毕业在即,高年级学生大多面临毕业考试、论文答辩、求职择业、恋人去向等诸多抉择和压力,因此紧迫感和忧虑感十分明显,同时对母校和班级、同学产生惜别留恋之情,依依不舍。但也有个别大学生,因学习或择业中遭到挫折,产生愤怒、焦虑、紧张情绪,在冲动中做出毁坏公物、打架斗殴等恶劣行为,需要引起注意,并加以教育和引导。

(2)不同层次大学生情绪和情感特点。按在校学习成绩、表现及能力,可将大学生分为优秀生、中等生与后进生三个层次,现就优秀生和后进生的情绪和情感特点作一简单介绍:

优秀生的情绪和情感特点:优秀生的独立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较强,情绪大多积极、愉快、乐观,他们的求知欲极强,学习兴趣浓厚,能体验到获取知识和有所创造时的快乐,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较强。

后进生的情绪和情感特点:后进生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们想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甩掉落后帽子,另一方面又常因缺乏毅力和恒心,半途而废,徘徊不前,因而内心常常感到苦恼、痛苦、自责,他们既有强烈的自卑感,又有一定的自尊心,最忌别人揭短,怕人瞧不起。

科学认识大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特点,有助于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和行为,调适不良情绪,促进良好情绪和情感的培养

第五篇:怎样保持健康的心理

怎样保持健康的心理

(1)注意学习中的心理健康:努力掌握知识技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不把学习看成负担,不害怕学习上的困难,智能发展良好。心理健康的孩子在学习上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信心百倍地解答难题……如果学校搞题海战术、偏题、怪题或排名次,加班加点都是违背心理健康的,其结果是造成一部分孩子骄傲、自私,另一部分孩子自卑、厌学等。---lansin.com

(2)培养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健康的个性应是体力和智力、知识和道德、性格和才能、理性和直觉等诸方面获得高度和谐发展的人。健康的个性,必定具备独立、宽容、开朗、谨慎、坚韧、自制、合群、博爱、勇敢等优良品质。健康的个性必然表现出富有创造性、高度自主性、对新鲜事物的敏捷性,具有崇高理想、不怕困难、宽以待人、与人为善、无私的心、真诚的爱、牺牲精神等优秀品质。

培养良好个性要注意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青春期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思维最敏捷,情感最活跃的时期。与之相适应,行为上应该表现为朝气蓬勃,活跃好动,颇有些“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样子。如果像儿童那样喜怒无常,或像老人那样老气横秋,就同青春期心理不相符了。

培养良好个性还要避免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狭隘猜疑、悲观厌世等不健康心理。预测一个人在学业、事业上能否成功,心理素质实际上比可测定的智商因素更为重要。这种心理素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个性性格。

(3)善于独立思考:青少年心理成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独立思考、养成正确判断、合理推理、周密思考的习惯。它有助于对各种信息、各种刺激作出适度反应,该激动时激动,该冷静时冷静,有自知之明,不过高估价自己,也不过低估价自己,能平静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或成功与失败,学会从失败中找出积极的教训。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建立好家庭中与祖辈、父母、兄弟姐妹等人的良好关系,第二是正常的师生关系,第三是同学、朋友的良好关系,把自己置身于群体之中,不寡交、不与人疏远。在家庭、学校与朋友之间能建立互敬、互爱、互相理解的积极人际关系,在集体中是受欢迎的成员,在群体中有自己的朋友,保持和发展融洽、和谐的关系。

(5)提高经受挫折的能力: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有满意和不满意的时候,当自己遇到困难或所处环境不尽人意时,能运用切实可行的办法,调整自己对现实的期待和态度,即使遇到挫折、失败也能采取健全的、成熟的适应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如遇到巨大不幸,突发紧急情况时;如亲人去世,高考落榜等。在这种意外挫折下,对自己心理及时调适,保持镇静和良好适应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上称之为“挫折耐力”,即通常说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作强者,要正视现实,认识自己和客观现实的关系。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6)培养健全的情绪生活:培养乐观精神、培养多种情趣,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消解、转移不良情绪,学会把心中的积郁倾吐出来,一泻心中的心事,便会精神爽朗走来。情绪稳定而愉快表示心理健康,一个具有自信和乐观精神的人,往往比缺乏自信和悲观失望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尽管在智商上相差无几,乐观者遇挫折时,往往把失败归结为他们是能克服或能办成的事情,因而他们竭全力去克服,去把事情办成。

下载如何保持健康积极的考研应试心理(含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保持健康积极的考研应试心理(含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咨询师应试资料

    心理咨询师应试材料 在心理咨询师二级以及三级考试中,经常出现案例,特别是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性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

    考研专业课应试技巧

    2010年考研专业课应试技巧 2009年12月10日 10:04来源:人民网教育 到了12月份,考试的氛围已愈来愈浓,各科复习也到了最后整理、磨合阶段。为了让考生能够更好地应试,考出好成绩,海......

    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态度是感情及信念,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如何感知环境,致力于最终完成工作的行为。 态度形成一种心理定式,会影响我们如何看待从事的事业。要想在自己的事......

    积极心理暗示

    对孩子充满信心和期待 自我心理暗示训练    2011-6-21 9:36:00我要评论(0)来源: 父母怀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对孩子充满信心和期待,这是孩子进步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如清泉般滋润......

    中学生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五篇范文

    中学生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中可以看出,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稳定程度、自我价值体系的建立水平、人际关系是决定其心理......

    中学生学习方法、应试心理测试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曾提出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10......

    英语-保持健康

    Hello, everyone. Today the topic I want to talk about is to maintain a healthy and how to do when we have a sick. First and foremost, let’s pay close attention......

    针对基层部队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基层部队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的心理首先必须具备身体健康,智力正常,情绪稳定,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和谐,能应对必须的工作、学习和职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