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美国电影中反映的人生观
浅谈美国电影中反映的人生观 2011财政程诚
2011103404 突然很想谈谈人生观的主题,特别是在上了大学之后。身边的人在都欢呼解放,当然其中不乏有些人是真正知道自己是从哪来,要到哪去。高考结束后,如释重负的最直观的感觉,没有了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大家甚至不知道拿什么来填补自己多如牛毛的课余时间,也就有了更为充分的理由来聊寂寞,诉迷茫,谈恋爱。
除了男生们中意的电子游戏,美剧和好莱坞也是也是大部分学生的精神寄托,他们崇拜欧美的文化,认同他们的主流价值观,甚至不加筛选,直接实践也不足为奇。为此,研究美国电影中所要传达的主题是很有必要的,精华拿来借鉴,糟粕就不必要了。
在这里希望借三部影片来探讨一下,《怦然心动》、《朱诺》及《美国丽人》。1.《怦然心动》
故事始于朱莉对布赖斯的一见钟情,朱莉对刚刚搬来的邻家男孩陷入了疯狂的痴迷中,朱莉以为自己对布莱斯好,他便会感受得到,却从来没想过布莱斯是否愿意接受她给予的好;朱莉在乎布莱斯的一举一动,揣测他眼神言语背后的意义,如果布莱斯给自己回应一个好或是一个清澈靓丽眼神,朱莉像是得了最心爱的礼物一样快乐窃喜,以为那一定是布莱斯也爱上着自己,却从未想布莱斯只是敷衍或者想尽快逃离……
朱莉想要和布莱斯分享所有自己在乎喜欢的东西,树上看到的美丽风景,自己饲养的母鸡下的蛋……朱莉就是这样不顾一切的对布莱斯好,跌跌撞撞,冒冒失失,她甚至幻想和布莱斯的初吻,像少女漫画里那样,像浪漫电影那般…… 朱莉以为布莱斯一定会感受得到,直到她被布莱斯伤到了自己小小心灵里那份女孩敏感的自尊,直到她看懂并且理解了父亲告诉自己的“整体大于部分”的那片美丽风景。
是的,也许每段邂逅都是如此,我们首先了解的是一个人的外表,然后才是内心,从感 性的喜欢升华到理性的爱。所谓表面的东西,通常免不了肤浅,极具迷惑性,因而我们需要了解“整体大于部分”,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一个人。
懵懂的初恋没有冷硬的防御,它更宽容更温暖。所以当布莱斯幡然醒悟时,朱莉给了自己和布莱斯一个机会,让自己来得及勇敢接受,让布莱斯来得及表白,来得及说“我喜欢你”,来得及初吻,来得及成长。
看这样的电影,会让人嘴角上扬泪湿眼眶却不是为电影本身的感动或悲伤,而是那份真正属于自己的感慨和美好回忆,这大概也是此片已年过六旬的美国导演罗伯·莱纳对青春情感的最美好的解读。
2.《朱诺》
《朱诺》的别致之处,在于用一种轻松调侃的方式,呈现出一个一般美国导演不愿涉及的话题:青少年意外怀孕以及堕胎问题。在那个标榜人道主义的国度里,这显然是个尴尬且不合时宜的话题。而影片恰恰成功地消除了观众的反感情绪,十分巧妙地把人们视点转移到关于真情与爱、责任与成长的思考中去。清新的吉他声里轻轻地哼唱,如同影片开头的秋天般风轻云淡,青春岁月就如同流水般静静地流淌。这显然不是青少年自我感知的世界,而是成人对青少年成长的回顾。因此影片就像女主角朱诺呈现出超乎其年龄的成熟一样,带有一份安然与恬淡,甚至夹杂一丝往昔不再的忧伤。当然,它并不妨碍影片独有的喜剧感,事实上,《朱诺》的喜剧气息正是来自于成人对青春期所做“傻事”一种戚戚然的感慨。漫画式的画面处理形式,色彩斑斓的布景以及妙趣横生、富满时代气息的对白,为观众呈上一桌另类搞笑的视觉大餐。一年四季悄然流逝,而青春在某一刻嘎然而止。
在我看来,《朱诺》其实不仅仅是一部少年成长问题的影片,倒可以看作一部女性题材电影。追问什么是爱的永远是影片中的女性。作为少女的朱诺,她追问两个相爱的人是否能够永远相爱,她困惑过爱情的真实性,但终究勇敢拾起身边的爱情——“孩子他爹”布里克同学,并“洋洋得意”地说:“别人是先恋爱后生孩子,我是先生孩子后恋爱。我从不随波逐流。”而凡内莎是成熟的职业女性,她也许不是一个好妻子,但一定是个好母亲。她不能生育,曾经恩爱的丈夫终于因为没有准备好“长大”做父亲而离开她,但她对于成为母亲这个愿望的坚守,却成为本片另一种坚强和温暖之所在。
然而,《朱诺》站在社会舆论的高度,对这一影响青年学习健康的现象,不是正确引导,而是一味的纵容。甚至把朱诺的婚前受孕,描写得饶有兴味。而她周围的人物,由于文化使然,不但熟视无睹,而且支持纵容,仿佛婚前怀孕---甚至把他生下来是一件很值得标榜的事似的。严重侵蚀了中国青少年还没定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事实上,美国人在国人眼中虽然开放,但绝对达不到这种程度,美国人有着对名利的向往,他们不希望成为流言的焦点。这一点从热播了十年的《绝望的主妇》中可以得到验证,布里宁愿说自己的外孙是自己的儿子,也不愿让女儿担负未婚先孕的名声。
恋爱是很自然的事,而孕育就不单单是两个人,更不用说两个未成年可以独立解决的。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现实是骨感的,只能说,电影这门艺术还是高于生活,它的举重若轻不免有些脱离实际,虽然它倡导社会给予未婚妈妈更多温暖,但没有人应该为你的成长买单除了你自己。
3.《美国丽人》
电影一开始,就为男主人公莱斯特安排了一个宿命的结局,并又以莱斯特的旁白串起一个个促使他走向宿命的镜头,而我们所要观摩的就是这些镜头编织成的莱斯特死前的生活,也就是他余生每个第一天的点滴。抛开片头,该片在叙事上并没有玩什么把戏,而是很平常的直线叙事,从莱斯特原先的常态生活到莱斯特人生态度的转变再到莱斯特死去,都仿佛流水般,平淡地讲述着。但这流水却有着多个岔口,每个岔口都均匀的流畅,最后有聚集在一起,就好像片中的所有人都与莱斯特得生活脱离不了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完成了这一个发生在美国的小故事。
然而,它虽小,却攒聚并放大了所有美国家庭中存在着矛盾——莱斯特和他的妻子卡罗林之间失去甜蜜,日复一日机械地生活在一起,多年之痒早已麻木得使他们忘记做爱是如何一回事,而且工作和家庭的负担在二者身上加剧,再面对女儿的叛逆,婚外的引诱,莱斯特和卡罗林都陷入了这片沼泽之中,且越陷越深,被吞噬在形而下的病态中,导致一家三口都为了追寻属于自己的快乐而放弃了家庭这一重担,使家庭变得四分五裂;而关联这个故事的另一个三口之家,则将形而下的病态上升到形而上,家庭暴力俨然成为这个家庭的家常便饭,其中莱斯特女儿的偷拍癖男友承受着曾是海军上校的父亲的身体折磨,和精神恍惚的母亲的精神折磨。该片着力讲述着就是这两个形而下和形而上的病态家庭,因为它们占据着莱斯特死去的起因及经过。好在《美国丽人》一直都是在安抚着极端,没有直击极端,所以,你可以在《美国丽人》的病态中感受到希望,类似于大病康复的希望。
通过对以上三部影片的分析,不难得出美国人的基本人生观,对比国人,他们更倾向于先追求享乐,在轻狂的年少实现狂热的恋爱,再去谈理想,谈奋斗。而且美国人崇尚自由,这一点体现在他们对待感情的态度上,他们会真挚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国人则相对内敛。“喜欢就在一起,不喜欢就分开”的方式显得十分洒脱,但事实上,传统的美国观念是倡导谨慎选择伴侣的,对于现状美国人自己也感到不安,个体的感觉固然重要,但家庭的责任也是不容忽视的,人都有欲望,但人不能为所欲为。
就我个人看来,这实际上是一个阶段性问题,美国物质财富的极大富足确保了他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国民都实现了“生活”,而并非类似中国的发展中国家,人们都在拼命求“生存”。中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的追求目标和人生观,人们无法在还未解决温饱的前提下去追求浪漫的爱情。正如《丰乳肥臀》中讲述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工厂里最矜持出色的女工为了一个馒头也甘愿接受猥琐的厨子的猥亵。
所以我们应该认清形势,理性对待西方的文化渗透,从个人角度出发,去追求切合实际的目标,“享乐主义”是老年人的事,切记陷入空洞的幻想当中。
第二篇:战斗机只借给正面反映美国军人的电影
“战斗机只借给正面反映美国军人的电影”——五角大楼VS.好莱坞
加入收藏
2008-9-12 10:52:00
作为美国第一大文化商品,好莱坞电影总在自觉不自觉地承载着种种意识形态。为此,美国的各级政府、经济、文化部门和军方更是在好莱坞产业建立的初期,就一直与之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频频投拍的战争电影,已经成为好莱坞与五角大楼之间博弈的主旋律。
五角大楼VS好莱坞
编译/王洋
只要战争还在继续,小托德·布瑞塞尔(J Todd Breasseale)中校就会任务不断。不过,这位中校离伊拉克可有十万八千里,尽管他曾一度在那儿服役。他如今在洛杉矶的威尔郡大道拥有一间办公室,里面挂满了有关战争的电影海报,从《巴顿将军》到《世界大战》,无所不有,这里就是他的新战场。
布瑞塞尔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剧本,每一部上都有他的签名,上面还贴着“机密”字样的标签。这就是他的工作,决定哪些影片可以得到美国军方的协助。可以说,他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同时也越来越重要了。
这跟越南战争脱不了干系,因为《现代启示录》和《生于七月四日》这些越战电影成功地在公众脑中创建了一幅图景,那就是美国军人好像是一群神经病患者,而这严重地伤害了那些越战老兵。
“在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越战老兵在人们眼里都是另类”,布瑞塞尔说:“好莱坞把他们妖魔化,让他们看上去很疯狂。”对美国军方来说,这真是苦涩的一课。
现在美国卷入到了伊拉克战争中,这场战争与越南战争一样同样漫长而且前途未明,布瑞塞尔希望自己可以对新一代的电影制作者施加影响,以避免“电影中的丑陋越战”这难堪的一幕重演。在布瑞塞尔看来,大多数伊拉克战争电影其实说的还是越战的故事。“好莱坞在自欺欺人,他们拍了一部战争电影,可是原材料却来自另一场战争”,布瑞塞尔强调说:“把故事讲完整很重要,你不能把在越战中对美国军队形成的成见搬到伊拉克来。”
美国军方与好莱坞合作由来已久,早在1927年,他们就协助拍摄了《翼》,首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得主。只有得到军方的许可,电影制作者才能够使用那些基地、舰船、飞机、坦克和悍马车,高级军官还会给剧本提供建议。除非电影制作者特别“固执己见”,五角大楼一般都会提供帮助。
军方参与的多数影片都是暑期档的动作片,比如今年夏天的超级英雄电影《钢铁侠》,就得到了美国空军的协助。然而军方真正心仪的合作对象,是那些严肃的电影战争,那些能够改变公众对伊拉克战争和美国士兵印象的电影。
“过去,我们是否在剧本上立场相差太多?没错,就是这样”,美军公共事务处主任安东尼·A·库克罗三世(Anthony A Cucolo III)少将说:“而我要发出的信号是:请给我们一个机会。”
军方的好莱坞办公室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好莱坞总是把他们对剧本提供的林林总总的建议当作是另一种形式的审查,或者是要改变自己对战争的看法,总之就是手伸得太长。
讲述伊拉克战争的影片《决战以拉谷》(In the Valley of Elah)的导演兼编剧保罗·哈吉斯(Paul Haggis)就这样认为,他的最终结论是,军方对于讲述一个真诚的战争故事根本就不感兴趣。
“他们总是用尽全力向我们展示他们最好的一面”,保罗·哈吉斯说:“他们把这些公之于众,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就是真的。”哈吉斯还说,真正关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导演,没几个会寻求美国军方的帮助,但他自己是个例外。
哈吉斯把《决战以拉谷》的剧本提交给了军方好莱坞办公室,然后收到了整整21页的各种反对意见,在他们眼里,这个剧本简直是一无是处。哈吉斯没有回应这些意见,他说,他的制片人告诉他军方的意见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愿参与到这部影片中来。这很有讽刺意味,因为《决战以拉谷》正是那种有分量的严肃战争电影。
“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助”,哈吉斯说:“如果他们能理智一点,我并不会推倒他们所有的建议,只不过他们不明白我不是他们的宣传机器,我要拍一部战争电影,里面表现的是我看到的真实的战争。” 但军方直截了当地否认他们在审查电影。“说我们横冲进去,碾碎所有人的观点,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五角大楼的首席电影业联络官菲尔·斯特鲁伯(Phil Strub)说:“他们会直接叫我们去死,然后转身离开。”
一般来说,军方对剧本有两种处理方式,要求做些修改,或者拒绝参与,拒绝是因为这些影片“歪曲了军方的政策和行动”。而像哈吉斯的《决战以拉谷》这样的影片,声称是来自真实事件的,更是需要瞪大眼睛去看。
布瑞塞尔其实也有满腹的不满,他说,大多数关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电影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好像调色板里只有一种颜色”,布瑞塞尔说:“想要把剧本卖给大制片厂,其实有捷径可走,就像这种,‘这个家伙是个疯子,因为他打过仗’,而那些高级主管就会说:‘噢,这个点子好极了。’” 最让布瑞塞尔深恶痛绝的战争电影,是老牌名导布莱恩·德帕尔马执导的《节选修订》(Redacted),这部影片根据发生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来,讲的是一个美军士兵强奸了一个伊拉克少女,并杀了她和她的家人。这个事件发生时,布瑞塞尔正在伊拉克服役,他说,德帕尔马的影片其实是在暗示,所有在伊拉克服役的美军士兵都是罪犯。
“对我来说,这真是粗野的冒犯,他是一杆子打落了所有的美军将士。”布瑞塞尔说。不过德帕尔马对此没有回应。
哈吉斯认为,即便有些参加伊拉克战争的士兵已经犯下严重罪行,但拍摄这样的题材仍然困难重重。他说:“我不想拍摄那种面面俱到的电影,我只是尽力诚实一点,我也不想把那些孩子说成是恶棍。”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伊拉克电影票房都不理想,影评人给出的解释是,影迷已经在电视新闻里得到了足够多的战争信息,或者是,他们不太关心这类电影,因为战争还没有结束。军方则给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性:这些电影是在以灌输的方式跟观众交流。“公众不太喜欢被当成小学生”,布瑞塞尔说。
在军方眼里,《运气好的人》(The Lucy Ones)是一部不同于《决战以拉谷》和《节选修订》的伊拉克战争影片,所以他们给这部影片的拍摄提供了帮助。
即将在秋季上映的《运气好的人》讲的是三个在战争中留下伤痕的士兵从纽约一路旅行到拉斯维加斯的故事,军方说,这部由蒂姆·罗宾斯——他一贯直言不讳地批评美国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主演的影片对于士兵的塑造更加精确传神。
在这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罗宾斯就他的角色契佛军士与布瑞塞尔曾数次长谈,布瑞塞尔现身说法,解释契佛何以会两赴伊拉克参战。
“《运气好的人》的调色板上颜色多得很,他们没有抓住“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这根最后的稻草不放,他们在努力讲述一个我们熟悉但又不同以往的故事。”
这部影片的制作人里克·施瓦茨(Rick Schwartz)同意这种说法,那就是他的电影与其它伊拉克战争不太一样。虽然影片讲的是战争的余波,却整个故事都发生在美国,伊拉克这个词甚至一次都没提到过。施瓦茨说,他希望由观众自己来判断,《运气好的人》到底是部挺战电影还是反战电影。他还说,虽然很多伊拉克电影受到了越南战争的影响,但在制作《运气好的人》时,则尽力不去想越南战争。“你可以回望过去20年,然后说我们向前了”,施瓦茨说:“我们拍这部电影,可不是只为了隐喻几十年前的那场战争。”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好莱坞和美国军方之间的关系都不会很快就缓和。但布瑞塞尔还是很自信,他认为自己和同事能够说服越来越多的电影制作者相信他们并不是审查官,而是提供各种资源的好人。
“我是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我相信总有办法来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布瑞塞尔说:“我的工作是帮助电影制作者讲出细节准确的故事来,让美国公众了解他们自己的军队,事实就是这么简单。” 附:近期得到美国军方协助的重点影片
《运气好的人》The Lucky Ones 即将上映 《变形金刚II》Transformers II 即将上映
《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即将上映 《少校电影明星》Major Movie Star 即将上映 《钢铁侠》Iron Man 2008 《我是传奇》I Am Legend 2007 《变形金刚》Transformers 2007 《世界大战》War of the Worlds 2005 得到美国军方协助的著名影片 《巴顿将军》Patton 1970 《绿色贝雷帽》The Green Berets 1968 《乱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 1953 《地球停转之日》(老版)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1951 《翼》Wings 1927近期未得到美国军方协助的影片
《决战以拉谷》In the Valley of Elah 2007(军方拒绝提供协助)《狮入羊口》Lions for Lambs 2007(未寻求帮助)《节选修订》Redacted 2007(未寻求帮助)《偷渡疑云》Rendition 2007(未寻求帮助)《止损》Stop-Loss 2008(未寻求帮助)
第三篇: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电影《喜宴》中的反映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电影《喜宴》中的反映
摘 要:当代华人电影导演李安是惟一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中国导演。他的电影,题材跨越中西,成功打入美国电影市场,享誉世界。本文以李安的电影《喜宴》为研究对象,以文化认同作为切入点,通过对电影中的父权文化、家庭伦理观念、非语言交际文化以及饮食文化的分析,得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探讨李安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寻求两种文化的沟通和认同。
关键词:喜宴;文化差异;文化认同
一、引言
电影是一种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媒方式。作为媒体,电影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容与符号,通过解读电影,尤其是那些反映不同文化特征的电影,可使人们更为直观、形象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并且学会比较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最终接受这些差异。在香港著名导演李安早期执导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与《饮食男女》)影片当中,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华人因中西方文化差异而产生矛盾冲突的经历与感受。本文选取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喜宴》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不仅指出其中蕴含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并且对其进行系统的比较与分析,进而得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希冀对李安电影的相关研究做出贡献。
二、李安与《喜宴》
(一)享誉国际的华人导演
李安,美籍华人,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最为著名的导演之一。他是位“通才”,无论是现代片还是古代片,无论是以东方文化还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影片,李安均能游刃有余地演绎出其独特的风格。他所创作的电影蜚声国际影坛,获得无数荣誉,票房更是让很多导演望尘莫及。作为一个自小在传统中国家庭里长大的人,他一方面拍出了《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卧虎藏龙》、《色戒》这些华语片外,另一方面也拍出了《理性与感性》、《冰风暴》、《与魔鬼共骑》、《绿巨人》、《断背山》五部英语片。
李安在台湾读完中学后前往美国留学并获得学位。1990年,李安完成了剧本《推手》的编辑工作,并获台湾政府优秀剧作奖。1992 年,他亲自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成功将《推手》搬上了银幕。这是一部反映生活在纽约的一家台湾人家庭成员之间代沟和文化差异的喜剧片,该影片在台湾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等奖项的提名,并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导演评审团特别奖。
借由《推手》的成功,李安再次获得了执导电影的机会。他的第二部电影是1993年推出的《喜宴》。通过这部电影,李安探讨了不同民族对于父权文化、家庭伦理观念等问题的认识。这是一部完全以好莱坞模式制作的电影,上映后赢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该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奖,在西雅图电影节上获最佳导演奖,并获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1994年,李安所执导的第三部电影《饮食男女》,主要诠释了家庭矛盾和新旧冲突两个主题。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提名,第三十九届亚太电影展最佳作品、最佳剪辑奖,第七十七届大卫格里菲斯奖最佳外语片奖,在1994 年台湾十佳华语片中位于榜首。
在成功地拍摄了这几部影片之后,李安跨进了好莱坞主流电影制作的大门。不得不说,李安自从屡获国际大奖后,评论界和学术界纷纷就开始了对他的关注和研究,而且热情高涨不减,几乎他的每部电影一经问世,便会激发评论界和广大观众极大的关注。
(二)《喜宴》的主要内容
高伟同,男,33 岁,未婚,中国国籍,长期居住在美国,并且有一位名叫赛门的同性恋爱人。然而,影片中高伟同的父母却有着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的家族观念,一直在催促他结婚。在高伟同的一所旧房子里,租住着一位从上海来美国打拼的女孩顾威威。由于拿不到绿卡,威威将要被赶回中国。高伟同知道了这一情况,在赛门的建议下,他决定和威威“假结婚”来安抚父母,同时也帮威威留在美国。知道儿子要结婚,父母特地赶到美国,婚礼就这样展开了。然而,婚礼结束后,威威怀孕了。知道了这一情况后,赛门和高伟同在吃早饭时用英语大吵一架。最后,伟同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向母亲说明事实真相以及自己与赛马同性恋的实情。尽管大为震惊,高母还是选择了宽容,但是得一直瞒着高父,因其身体不好,受不了打击。高父病愈出院后的一天,用英语对赛门说“生日快乐”,电影至此,大家才意识到高父懂得英语并且早已知道了真相,但由于传宗接代的观念,他一直假装什么也不知道。伟同和威威把要孩子的想法向赛门和盘托出,请求他答应做孩子的另一位“爸爸”,赛门高兴地答应了。电影结尾,高伟同的父母在机场即将离开纽约,这三个年轻人以复杂的情感终于相拥在了一起。
三、父权文化
李安在前期的作品中,着重表达了中国传统的父权文化,其著名的“家庭三部曲”就是对父权文化的集中体现。本部分将对《喜宴》中李安关于父亲以及父权文化的解读进行分析,并探讨因为背景文化的不同,体现的中西方关于父权文化的差异和父权主题的变化。
(一)父权的颠覆
在中国或者说在东方,传统的父亲在家庭中是一家之主,大大小小的事情,父亲都有权过问,妻子和儿子更是要对父亲表示尊敬和服从,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妇道和孝道。[1] “父权式家长的存在,是中国社会五千多年来因袭固守的父/家/国的统制权利模式”[2],绝大多数的人对这种模式采取默认甚至是推崇的态度。父权在东方,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特殊权威,这必然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体制和封建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在西方,虽然也经历过父权的黄金时期,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和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父权虽然存在却有些苟延残喘的味道。也就是说,在西方现代文明——民主与自由的召唤下,父权正悄悄地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男性权利的隐性扩张,是变异了的父权文化。尽管男性依然主导历史的发展,依 2孟捷.东西方语境下李安电影主题研究[D].苏州大学, 2009.第7页.肖朵朵.《从“父亲三部曲”到<断背山>的精神源流》,《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年 01 期, 第72页.然在社会上占有绝对的权利,但人们已经不再将父权当作圣旨来膜拜了。在中西方这两种文明下,对父亲和男权的崇拜皆有,但庄严和神圣的程度显然不同。在影片《喜宴》的开头,高伟同的母亲以录音带的形式将话带给在美国的儿子,言语之中除了对儿子的想念和关怀之外,也显示出其对作为师长的丈夫的服从和尊敬,从而奠定了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突显出中国传统而浓重的父权文化。在高父高母来美国的第二天早晨,高伟同不再是去健身房锻炼身体,而是陪着父亲走了一个小时的马路,一直跟随在父亲的身后,到家之后也耐心地叮嘱父亲多休息,不要累坏了身体,尽显出对父亲的尊敬。然而,影片对美国本土生活的赛门的家庭的描述却是寥寥无几,我们仅仅是从他的言语中知道赛门的父亲和母亲离婚了,而他又不随其中的任何一位生活,没有过多的语言对其父亲进行描绘。同时,由于父权文化的程度差别,高伟同一直不敢把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告诉父亲和母亲,而赛门的父亲却早已知道儿子同性恋的情况,也并没涉嫌干预和阻止。
(二)父权的缺失
在中国,父亲是传统父权家庭中权力至上的家长,儿子则是从属于父权的私有物,并承担着传宗接代的责任。因此,在电影《喜宴》中高父在遭受到来自同性恋挑战时,才会显得百般的不理解和无奈。这也就是高父明明熟悉英语,懂得儿子与赛门之间的谈话,看穿儿子与威威的“假结婚”,却又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原因。
在西方社会,尤其是在现代西方世界,父权虽然存在,但远不及东方来的神圣和庄严。而且在现代西方,对父亲的认可更表现在崇拜而非服从,两代人之间更多的是平等的沟通和民主的对话。就像电影《推手》中朱老所说的:“你们在美国对孩子挺客气的,不把孩子当孩子,有学问”。所以,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孩子可以对父母提出相反的意见,可以对父母的生活提出质疑,在一定限度范围之内,可以自己给自己做主,因为个体的自由神圣不可侵犯。
《喜宴》充满其深掘在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下,传统东方文化代表父亲角色的转变,并以此来表现他们置身于异国他乡,与生俱来的传统父权文化在远离国土后显得孤单和失落的情景。[3]同时,该影片使“传统上以父权为主的一个家庭关系,得以从一个假象的平衡状态,历经危机和冲突之后,重新寻得一个新的平衡” [2]。这是李安对父亲多年来复杂情感的全面爆发,是他用自己的电影语言,讲述了一个典型的中国父亲。
四、家庭伦理观念
中西方文化氛围的不同造就了两者不同的家庭伦理观念。中国文化体现的是以孝道为主的家庭道德观,西方文化却是以个人主义为主;中国人的婚姻观念以孝为先,西方人的婚姻观念以爱为主。本部分通过对电影《喜宴》中不同 2孟捷.东西方语境下李安电影主题研究[D].苏州大学, 2009.第8页.李晨.李安电影的东西方文化观[J].华文文学, 2004年 02期.第26页.[3]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第126页.的家庭伦理观念进行比较,借以了解外国的本土文化、风俗习惯,并且达到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孝道与个人主义
中国家庭伦理观念看重孝道,而西方看重的则是个人主义。
自古以来,孝道就是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准则。孝道文化认为:万事以孝为先,提倡谨慎遵循先父再子,先君再臣,先老再幼等一系列准则。在家庭中,孝道意味着尊敬和爱戴老人,顺从他们的意志,这也是构建血缘关系的一种特殊情感。根据文化学者朱永涛所言,“孝道的首要含义就是服从,意味着子女必须尊敬并遵循父母的意愿,其另外一层含义就是维系家庭的传承。” [3] 这也就是说,子女们必须遵循祖先的意愿来延续家族姓氏,荣耀家庭,并代代相传。
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认为万事孝为先,孝是最基本的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影片中,如果伟同让自己的父亲不抱孙子而抱憾而终,那么他将会是一个不孝子。于是,他接受了赛门的建议,那就是与自己的女性租客顾威威“假结婚”。尽管假结婚并不是什么好事,然而他的动机是出于好意,目的是为了安慰自己病重的父亲并实现父母的愿望,遵循中国文化的孝道。中国人的家庭道德观念是与孝道息息相关的。
中国人看重血缘关系及亲情,并且家庭规模一般要比西方大,因此通常中国人会几代同堂成为一个整体。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庭规模正在缩小,家庭结构也在变化,但是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对自己的家庭及家庭成员有着更强烈的责任心。他们尤其重视家庭的作用。在这样的思想之下,高伟同尽管生活在强调个人主义的西方国家,他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使他不能离开祖国文化的土壤,不能选择脱离家庭及父母的意愿。相比之下,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的感情,他们依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很少受到父母或家庭的束缚,享受更多的是自由及个人权利。在西方国家,子女一旦年满 18周岁,父母就不会万事为他们付账。因此,一旦子女有独立生活能力,他们很少会插手父母的事情。赛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就没有受到父母的督促来结婚,而是依赖自己的方式自由生活。自由意味着有权利保护个人命运,不受政府或宗教的干涉。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西方的年轻人很少受到家庭的干涉,随心所欲过着他们自由的生活。
(二)关于婚姻问题
中国文化相对传统保守,而西方文化注重多元与保守。在电影《喜宴》里,伟同的父母想要儿子结婚来传宗接代的思想显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高伟同与赛门的结合则显示了西方开放与自由的婚姻观念,这些不同的婚姻观念可以作为不同文化特征的代表。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当儿子长大成人独立自主之后,看着儿子娶妻生子自己抱孙子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导演并没有让老人如愿。儿子高伟同是同性恋,并且在美国有个同性恋人,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绝对不允许的。这也是电影里最主要的冲突所在。
同性恋在美国已经被人们接受,然而在中国确实是人们无法容忍的。当儿子高伟同无法再隐瞒事实的时候,他把真相告诉了母亲。高母极为震惊,但她还是要求大家把这件事瞒着高父。由于高母是一位传统的中国女性,同时她也深知与她生活了一辈子的高父也是一位传统的中国父亲,无论怎样,高父是不会接受他的独子竟然是同性恋的事实。在传统的中国观念里,同性恋是与传统文化背道而驰的,是不正常和不正确的行为。
然而,西方国家情况却恰恰相反。人们是为了爱情而结婚,绝非为了秉承传统。他们认为爱人应该厮守在一起,结婚并且生下他们共同疼爱的孩子。婚姻关系及孩子都是爱的结晶,而绝非因为传统。只要两人相爱,他们即使没有注册登记的结婚证明也是可以在一起生活的。只要是真心相爱,即使是同性恋也是可以接受的。
五、非语言交际文化
在中西方文化交际研究中,非语言交际的对比分析是最主要的内容之一。由于语言的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影响力就相对较大,而非语言交际行为又与文化密切相关,如果交际双方对彼此的文化没有正确的认识,将无法正确理解对方的真正意图。本部分着重通过对比电影《喜宴》中的中美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对比,来阐明两者之间非语言交际文化的差异。
(一)情绪的表达
中国人在生气、难过时,常常不藉由言语,而是选择其他非语言的方式来传达真正的心意,对亲密的人尤是如此。影片中第二天早餐时,当高父听到儿子说下午要公证结婚时,沉默不语,并不表示反对意见,相对于高母的强烈反对,伟同和威威均说结婚不需要注重形式的情况下,他反而说:“孩子已经长大,随他们自己办。”,于是便起身离开餐桌。尽管高父嘴上说反话,但由他的面部表情(脸色阴沉,眉头紧锁)和身体动作(起身离开餐桌)可看出他在生气。公证结婚全程中,从高父高母脸上表情可知他们并不高兴,然而一直到仪式结束,赛门想拍张照片来纪念这个高兴的时刻,高母才以“哭泣”来表现心中的难过,高父则仍旧一句话也不说。反观美国人,在情绪的表达上就相对直接、坦率。当赛门得知威威怀孕,当场大声与伟同争吵,也不顾高父高母在场。在高伟同因生气而离开餐桌时,赛门也追了出去,在外面依旧是强烈的争吵。美国人在生气不满时,往往会大声说出来,对亲密的人更是如此。
在赛门、伟同和威威三人争执时,略懂英文的高父其实早已知道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但他却没选择说破。从高伟同一直隐瞒父母的行为,可以看出身为传统中国人的高父高母,是无法接受同性恋的,然而高父却将这莫大的冲击,硬生生吞下腹中,以“沉默”作为响应,一切只为了抱孙子。这与中国人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密切相关,也反映了中国人将传统的价值观看得比自身还重要,宁可把悲伤压抑在心中,这对于美国人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二)送礼情结
美国人一般很少送礼,只在圣诞节、生日、纪念日等节日才送礼,平时拜访是不用送礼的,而中国人却连亲属和朋友之间的日常拜访也要送礼。这两种不同的送礼情结深深地扎根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之中,想要改变实属不易。当赛门送礼物给高父高母时,他们感到诧异,并认为自己的儿子麻烦他这个房东,应该他们送礼给赛门这个主人才对。而赛门之所以送礼给两老,是以儿媳妇自居。尽管这个身份不可公开,但略懂中国礼数的他,还是准备了礼物来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老张在得知大少爷结婚的消息之后,说了句“结婚得送礼,就算补也得送”的话,深深地体现出送礼情结在中国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
至于礼物的种类,美国人倾向于偏重实用性。因此,赛门送血压计给高父,给高母保养面霜,完全是处于自己的孝心,然而中国人送礼往往会注意到其象征意义,所以高父高母收到礼物后脸色大变,认为赛门很失礼,摆明说他们已经老了。影片中,高母送给儿媳妇威威的珍珠、手镯、红珊瑚胸针等,从正面表达出中国人在送礼时注重华丽与体面的心理。在电影最后,高父找赛门单独谈话,告诉赛门他早已知道伟同与赛门的关系,并送红包给赛门并祝福赛门生日快乐,赛门明白红包所象征的意义,即使高父不说明,也知道高父已经承认他和高伟同恋爱的事实了。
(三)婚宴形式
相对于美国婚宴方式而言,中国的婚宴总是非常热闹。在电影中,伟同与威威的喜宴上,在场的美国人看到众人喧闹的情景,皆十分讶异,感到不妥,其中有位美国人说:“我以为中国人都是柔顺、沉默和数学天才。”这不仅表达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也说明美国人对于中国人在喜宴上大声喧哗的行为,相当不解和不敢恭维。美国人的婚礼时常是一队汽车鸣笛前进,以示庆祝,然而在婚宴上,气氛虽是相当温馨愉快,却不会如中国婚宴般吵闹,除了轻松愉快的大笑声之外,美国人并不随意在公开场合大声喧闹,中国人在宴会上的高声喊叫,对美国人而言像是在吵架。
影片中,在伟同和威威公证结婚之前,有一对本土的美国新人结为夫妻,同时,也没有用过多的情节来描述美国人婚宴后的活动。与此相反,《喜宴》中以很长的剧情来展现中国人在婚宴后的情形。除了婚宴上伟同被要求当众亲吻新娘外,在二人回到宾馆后,众人却又提着灯笼、桌椅以及麻将来闹洞房的情节来展现出中国婚宴的喧闹,其中一个男子说:“这是中国的国粹,要在海外发扬光大。”透过迥异的婚宴形式,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的婚姻观念以及各自所追从的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六、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人云:“民者以食为天”,从中也可看出中国人把吃摆在何等重要的位置。虽然饮食文化在西方不够发达,不能典型地反映出其文化的特点,但这种不发达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发展的结果,所以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仅仍然具有实践意义。本部分通过对电影《喜宴》中饮食的不同,以及由饮食所隐喻的文化的不同进行比较,进而得出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在。
(一)饮食方式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
不管是什么目的,一个中国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在《喜宴》中,由老张给伟同和威威举办的筵席所用的就是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和谐的气氛。同时,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人们相互敬酒和劝菜的情节,体现了中国人之间相互尊重以及礼让的美德。这也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
西式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在影片中,伟同和威威公证结婚的当晚,由赛门请客在曼哈顿最好的中国餐馆“中国宫”吃饭,也是为了缓解高母因儿子结婚寒碜而伤心的情绪,算是给高父高母的一份安慰,充分体现出西方人想要增进彼此的友谊的意图。
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西式宴会打破了围坐欢饮的格局,将个人的独立自主提到首位,这与中国传统的大家庭大一统的文化模式是背道而驰的。然而,这种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的形式,缺乏中国人主宾同乐的情调。对于中国人而言,中式宴会是要通过同桌共食来表现和睦、团圆的气氛。
(二)社交功能
在影片《喜宴》中,当高伟同的父母得知他要结婚时,特地从台湾带着钱去美国给他举办婚宴。但当他们发现儿子只是想按照美国人的风俗在教堂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时,就勃然大怒。他们认为伟同是自己的独子,无论如何都要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婚宴,这样脸上才有面子,况且他们单是礼金在台湾就收了3万美金,全部带来美国举办喜宴,如果不办的话,回去无法向亲朋好友交代。后来在伟同父亲老部下老张的操办下,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宴,这才使得伟同的父母感到脸上有了光彩,回台湾后可以向亲朋好友有个交代了。这一情节突出反映出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社交功能。
在中国文化中,吃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在中国吃饭有时候并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个人行为,也是礼制精神的社会实现。中国人喜欢将人生的喜怒哀乐、应酬交际以饮食活动的方法体现出来,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请客者希望通过请吃饭来增进与被请者的感情,而被请者也因为受到邀请而感到有面子,感觉自己受别人的重视,于是请客者与被请者皆大欢喜。婚丧嫁娶、生孩子要请客吃饭,谈生意、拉关系、托人办事更要请客吃饭,这是中国人社交最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独有的特点。
西方人就很难理解这一特点。虽然西方人也把请客吃饭当成是一种增进彼此感情的一种方法,但远远没有中国人运用的频繁和熟练,且公私分明。对于因公请客,则按规定到餐馆去吃;如若是请好朋友吃饭,则多半会请到自己的家里去吃。基于这种不同,中国的餐馆,无论是高级酒店还是路边的小饭馆生意往往都很火爆,但在国外很多的西餐馆却生意冷清,惨淡经营。西方人注重简约,不喜欢太盛大的婚宴。
七、总结
文化差异并不是文化优劣的表现,中西方文化在李安电影中拥有共同的文化困境。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中,它们都碰到种种困难,都在寻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道路。李安利用他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以电影形式从人物语言、行为,生活细节来诠释不同的文化,深刻地反映出文化的差异性。他以妥协的方式来解决电影中的文化冲突,并将妥协作为实现文化认同的途径。通过妥协,存在差异的不同文化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借鉴,和平共存。
第四篇:美国电影中常说的十句话
美国电影中常说的十句话
1.what the fuck is going on?(到底他妈的怎么回事?)口气最宜为疑惑,不解,愤怒等等。说此话之人身份通常为上级,且相处较久。
2.you son of bitch!(你个狗娘养的!)令人意外的是,最爱说这句话的往往是女性。越高贵,越端庄的女性越容易在压力达到一定值时便会脱口而出。万万不要和有文化的mm顶嘴,否则被骂了还以为受表扬了呢!
3.all rise!(全体起立!)国产英语老师最误人子弟的就是口语太差,爱说想当然口语。从小学到高中英语课代表一直喊的是-stand up!当然没什么不可以,但为什么不说标准的话呢?就象我们朗读中文时说普通话一样!
4.it's bullshit!(胡说八道!屁话!)这句话一旦学会,包你用的乐不思蜀。用途太广泛啦!
5.damn it!(可恶!)此句往往从某个孤胆英雄的嘴中冒出,发音要轻,然口气要重!此英雄往往正面临生死抉择,例如是先剪蓝线还是先剪红线等。说时要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气势!
6.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关你屁事!)此句已接近经典!当你在网上浏览不健康网站遭到网吧老板的劝阻时, 它往往能建下奇功!
7.come on!此句因拥有太多含义,所以注释欠奉。但它确实非常necessary!所有的鬼佬一天不说个十七八遍就会浑身发痒。它的经典之处你就好好体会吧!
8.ditto!(俺也是!)本不是常用语,不过看过“幽灵”一片的人都染上了男主角的坏习惯。从来不说i love you!总是“俺也是,俺也是!”的把mm们气得口吐白沫!实际上你也可以说“me too!”或“mealso!”,不过总是不够文艺腔!差了那么一点点味道和情调。
9.how can i forget such a beautiful girl/sexy boy? 此句在重逢某个你早已心仪的mm或gg是不妨拿来用用!当对方还沉浸在陶醉中时, 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想想对方的名字!
10.i had no choice!(俺也是被逼无奈啊!)最常用此话的要数那些被男主角逼到悬崖边上的家伙们!俺真的不是有意出卖你老人家的!饶俺一命吧!
1
补充几句
1.u can't fuck with me 注意,这不是你不能和我性交的意思,而是“你耍不过我”。
2.i dont buy it 注意,这通常也不是我不买它的意思,而是“我才不相信”的意思。
3.u muther fucker 意思跟u r bastard,差不多,但有的时候跟中文的“你他妈的”差不多。
4.man 这个是美国人经常用的,意思是伙计。经常跟打招呼句子连用,如“yo ,man whatz up”。
5.how are you doing 这也不是说你做什么的意思,而是稍微正规一点的打招呼,回答就一般用fine。千万不要象那些土鳖英语老师样的,老是什么nice to meet you。
6.i can’t take it any more 这里,take 也不是带的意思,而是忍受,意思是我再也不能忍受了。
2
第五篇: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解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 宗教对传统:犹太新年与中国新年的对比研究 3 哈金小说《等待》中的女性悲剧分析 从美学角度浅析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首》——“意音形”三美论 5 她们的自我选择—解读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的婚恋观 6 On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 7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8 从用词的角度分析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 9 《愤怒的葡萄》中圣经的象征和隐喻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1 从自私基因论分析《伊索寓言》的寓意 12 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 13 基于跨文化视角文化全球化的分析 14 论翻译方法的选择 《汤姆叔叔的小屋》人物性格的宗教色彩剖析 浅谈奥斯卡·王尔德的喜剧《认真的重要性》中“谎言”的运用对其情节、语言和人物塑造的作用 任务型教学在新课标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8 跨文化背景下广告汉英翻译策略研究 19 吸血鬼传说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论《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批评思想 从合作原则浅析《飞屋环游记》中的言语幽默 22 英语专业学生课外网络自主学习问题研究 23 《土生子》里的象征艺术 王尔德童话《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 25 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对比及效果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s: East and West 27 爱神简论 论交际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9 论《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兼容 30 《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类所造成的毁灭 31 Scarlett的人物形象分析
由《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写作特色
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外宣材料英译 34 试论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35 消费文化社会下嘉莉的生存斗争
从《野性的呼唤》看杰克伦敦自然主义观
《一位女士的画像》伊莎贝尔婚姻悲剧的原因分析 38 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40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精神世界的分析 41 关联理论视角下《生活大爆炸》中言语幽默的汉译 42 《嘉莉妹妹》中主要人物的无尽欲望 43 电影《纳尼亚传奇》中的圣经意象 44 论《呼啸山庄》中的象征主义运用 45 分析《等待》的悲剧
浅析托尔金在《魔戒》中的创作特色 47 浅析Gossip Girl中禁忌语的一般功能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Law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49 课本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50 广告英语标题翻译的修辞特点
肯德基在中国成功的本土化营销策略 52 苔丝悲剧的原因
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 54 从原型批评理论角度分析威利洛曼的悲剧 55 金融英语术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56 汉英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其翻译研究 58 从语用角度谈英汉称赞语及其回应策略 59 爱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植物隐喻 60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析《小王子》 61 论《好人难寻》中的哥特特征
从《葡萄牙人的十四行诗集》探究布朗宁夫妇的爱情 63 论《围城》中的语码转换
差异、对立与和谐——浅析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观 65 《红楼梦》中的女性主义及其英译
A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Based on Nida's Fu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67 The Comparis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ndia 68 浅析英语新词的构成与翻译 69 英汉数词的文化对比及其翻译 70 中英数字词语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71 商业意识对美国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7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奥兰多》 73 中国和英国传统婚俗差异研究 74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原则
An Analysis of Jude’s Pursuit of Love in Jude the Obscure 76 从意象看《喜福会》的主题 77 浅谈商务合同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 79 马克•吐温悲观主义及其产生原因初探
解读《喜福会》中吴夙愿与吴精美母女之间被误解的爱 81 概念整合对英语移就的认知解读
角色扮演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83 解读《觉醒》中的个人主义
运用超验主义解读《小妇人》中的女性形象 85
浅谈中式菜名英译方法 87 浅谈中西婚俗的文化差异
The English Translating of Chinese Neologisms in Political Documentation: Methods and Strategies 89 论小组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0 苔丝死之谜
中美人际关系比较
海明威文学作品中青年和老年人物关系对比探究 93 浅谈电影名称的英汉互译
埃德加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的死亡主题探索 95 简爱女性意识分析
基于语义场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和齐灵渥斯谁更“恶”? 98 中美居民不同储蓄态度对比分析
从《紫色》中的意象看黑人女性身份的自我重塑 100 从电影《功夫熊猫》看中国英语的发展 101 中西方灾难新闻差异性研究-文化与传媒 102 论双性同体理论下的《达洛卫夫人》 103 汽车广告功能分析
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
On 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Translation Skills 106 Shaw and the Discussion Play 107 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现状研究综述 108 《呼啸山庄》的叙事策略
从《绝望主妇》各主角看美国家庭问题 110 从《红楼梦》和《飘》看中美恭维语比较 111 冰山原则在《老人与海》中的体现
从追求走向幻灭与死亡——谈马丁•伊登的美国梦 113 英语动结式V+PP的语义整合研究 114 中西方饮酒礼仪的比较 115 Listening in Interpretation 116 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重新解读 117 解析《安娜与国王》中的民族中心主义
爵士时代下的狂欢化精神——解析豪华宴会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写作手法以及作用
中餐菜名的英译与饮食文化传播 120 我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 121 浅析中式菜名的英译
从电影功夫字幕翻译谈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人物形象分析 124 从《麦田里的守望者》看霍尔顿的摇滚情结 125 认知角度下的隐喻翻译 126 《尤利西斯》的象征艺术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解读《蜗居》对话折射的生存焦虑
On the Female Character During the War Through A Farewell to Arms 129 跨文化视域中的英汉动物隐喻比较研究
从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人物看克里斯蒂的反女权主义倾向 131 自立和创新——对爱默生超验主义的解读 132 论托马斯•哈代诗歌中的死亡意识 133 英汉颜色词语的内涵差异及翻译
Deconstructing Master Model:A Study on Val Plumwood’s Critical Ecofeminism 135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英社交称谓
托马斯哈代与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对比研究——以苔丝和顾曼桢为例 137 论直译与意译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138 浅析《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Novel and Movie of A Clockwork Orange 141 Influences of Encouraging Words on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Classes 142 两种文化中不同的生存希望——以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和《活着》人物命运分析为例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44 英汉“骨”与“血”的隐喻研究
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与基督教传统的关系 146 透过《格列佛游记》看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 147 “适者生存”——浅析飘的主题 148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Beyond Language, Toward Nature: A New Reading of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150 对《变形记》中异化现象的分析 151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论英语习语翻译 152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153 On the Translation of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 in Wuthering He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154 从《人生的枷锁》中三个女性看毛姆的婚爱观 155 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意识 156 六种颜色词语的英汉互译探索
157 A Probe into Assisting Func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Machine Translation of Journalistic Texts 158 报刊广告英语的文体特色分析 159 浅谈公示语英译
160 勃朗特两姐妹创作风格差异探究
161 An Analysis of Marguerite’s Tragedy in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 162 析《苔丝》中的象征意义 163 英语新闻的用词和翻译
164 《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的破灭 165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法”
166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 167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
168 “雨中的猫”与“一个小时的故事”中女性意识觉醒的比较研究 169 “庸人”自扰——《普鲁弗洛克情歌》主题探究
170 人性的救赎——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看美国英雄主义的新侧面 171 等值理论视阈下的英汉广告翻译
172 An Analysis of Emily’s Tragedy in A Rose for Emily 173 小说《红字》中字母A的象征意义
174 追逐梦想的人——浅析《刀锋》中拉里的性格多样性 175 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的叙事技巧分析 176 英汉语广告的词汇比较研究
177 The Oral Error Correction Funct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Used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 178 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
179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180 Principl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Legal English 181 汉语被动句的英译
182 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83 Golding’s Perception of Human Nature Viewed from Lord of the Flies 184 从《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的对比看中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185 语境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
186 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87 修辞学角度下的女性商品广告的语言分析 188 从文化角度看英语习语的翻译 189 动机对中学英语学习的影响
190 The Bluest Eye: Cultural Hegemony and Spiritual Dissimilation 191 从文化负载词褒贬意义看中西文化差异 19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93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解析 194 从商业性角度论电影名称的翻译
195 通过小说《紫色》分析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 196 《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和谐”研究 197 《野性的呼唤》中巴克形象分析
198 从合作原则违反角度分析《破产姐妹》中的幽默话语 199 欲望与死亡——对马丁伊登的精神分析
200 凯特肖邦《觉醒》中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