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下)试卷75分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下)试卷75分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观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萌芽和辩证因素。
正确
2、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时期国家将自行消亡。
正确
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是完全对立的关系。
正确
4、二战结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相互借鉴了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做法,表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趋同论”是有道理的。
正确
5、当今世界是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共存与斗争的时代。
正确
6、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正确
7、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正确
8、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是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
正确
9、一种社会制度能够战胜和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最根本的因素在于劳动生产率以及社会制度的发展水平。
错误
10、最先提出落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的是马克思。
正确
11、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
正确
12、一百六十多年前,欧洲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方式以机器大工业为主。
正确 13、1846年初,马克思、恩格斯在德国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错误 14、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在英国伦敦成立。
正确 15、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正确
16、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
正确
17、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正确
18、《共产党宣言》第二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状况。
正确
19、资产阶级为了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开拓了世界市场,促进了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以野蛮而血腥的方式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正确
20、《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正确
21、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正确
22、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正确
23、所有制由生产资料决定,是历史变动的。
正确
24、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
错误
25、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关键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正确
26、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正确
27、当资本展开运动,不断地创造出剩余价值,它也就在同时创造出各种社会危机。
正确
28、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无产阶级是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出现的。
正确
29、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地阐明了资产阶级政党在资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错误 30、社会主义将建立起社会公有制,原本被社会实际掌握的生产资料,将交给社会真正占有。
正确
3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3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德国古典哲学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3、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4、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
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35、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
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
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
36、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
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
37、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由谁来进行统治 其经济基础的性质 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 是不是全民的民主
38、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
列宁
39、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唯物史观
无产阶级专政
国家政权
40、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
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
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41、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越南
42、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主义
两大阵营的形成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43、两极终结的标志是()。
苏联解体
44、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
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生产关系为标准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
以阶级斗争为标准
45、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4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4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48、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9、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
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 改良的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一种
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50、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集体领导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民主集中制
51、下列哪位思想家运用唯物论和无神论者学思想对现实社会批判()。
托马斯·莫尔 马克思
摩莱里
让·梅叶
52、下列哪个选项集中反映了法国思想家马布利的主要思想()。
“千载太平天国”思想
禁欲主义思想,反对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禁止经商
“三权分立”
唯物主义思想 53、19世纪初,()试图建立“和谐公社”,其思想更具有探索试验的特性,他曾多次试图践行他的理想社会蓝图。
巴贝夫 傅立叶 圣西门
欧文
54、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5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真正秘密。
德国古典哲学
剩余价值学说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56、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是()。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辩证法
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和唯物主义历史观
辩证法和剩余价值
57、()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正式诞生。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58、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社会政治条件是()。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
无产阶级不断壮大
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
阶级斗争的缓和
59、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阶段斗争
资本主义的工人运动
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狂飙式发展 60、社会主义理论的初级形态是()。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61、下列哪一项不是空想社会主义形成阶段的代表著作()。
《遗书》 《乌托邦》
《太阳城》
《自由法》
62、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级阶段,下列不是该阶段的代表人物的是()。
欧文 巴贝夫 傅立叶
圣西门
63、《乌托绑》的作者是()。
莫尔
64、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是()。
《乌托邦》
65、《共产党宣言》发表于()。
1848年
66、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正式诞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67、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来源()。
《共产党宣言》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68、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对唯物历史观进行全面陈述的著作是()。
《德意志意识形态》
69、圣西门学说的核心是倡导()。
实业制度
70、()是无产阶级实现变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基本手段和途径。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革命
暴力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71、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最伟大的两大发现是()。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72、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提出:不发达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过渡到高级形式的社会,但条件是()。
必须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必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必须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引发和推动
必须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 73、列宁所讲的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环节”指的是()。
资本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各种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资产阶级统治比较薄弱 无产阶级的组织程度和觉悟程度都比较高74、苏东剧变给世界社会主义造成重大的挫折,但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失败,因为()。
造成苏东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剧变并没有终结社会主义的历史
社会主义仍然具有光明的前途 剧变后社会主义在一些点和质上还在继续发展75、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只是对立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理论和实践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具有趋同的关系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着许多历史和现实的联系 76、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等西欧国家,其社会历史条件可以概括为()。
社会化大生产的迅速发展
工人运动的兴起
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
工人运动已从“自在阶级”变为“自为阶级”,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77、在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它是埋葬资本主义的真正的社会力量,因为它是()。
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最富有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团结精神的阶级
革命最坚决最彻底的阶级
78、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
唯物史观的发现
79、表明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三大工人运动是()。
法国里昂工人先后爆发的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武装起义
英国工人发动的为争取政治权利的“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爆发的纺织工人武装起义
俄国的“十月革命”
80、以下关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论述,正确的是()。
前者是高级阶段,后者是低级阶段,二者构成共产主义社会的统一体
两者的差别仅仅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社会成熟程度的不同,是同一种社会形态
两者都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都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都实行了有计划发展经济的原则
“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是区别两个阶段的标志
第二篇:读《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有感
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基本思想》有感
——1103020312
——黄英杰
读了这篇文章我更加领悟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三、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和阶段
四、对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和重要特征的科学预测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多方面的和非常深刻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是一个完备而严谨的体系。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是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无产阶级的经济理论是它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学说是它的核心。它的三个组成部分各自内部的思想观点也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要特别注意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为工人阶级的解放而创作、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在斗争中创新科学理论等真髓。
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应的意义上,使用“科学社会主义”概念的。它的基本含义是“无产阶级必须采取政治行动。必须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达到废除阶级并和阶级一起废除国家的过渡”。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两个必然”的原理先后有过两条基本思路:一是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层面阐述的思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找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能够除旧布新的力量是时代提出的课题。当时社会主义者就是要了解:究竟哪种社会力量因其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关心社会主义的实现,并使这种力量意识到它的利益和历史使命。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唯物主义,看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同一切自然现象一样,也是受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制约的。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人们在生产人类必需的产品时彼此所发生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本质规定的思想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也有深刻的论述。这就是著名的两个“提升”的思想。恩格斯认为,第一个提升是指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把人类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第二个提升是指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把人类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恩格斯认为,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即劳动成为人们有意识的活动时,人类就实现了第一个提升。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但是达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是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过长时期的努力。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共产主义的发展速度,实现的前提是劳动生产率和人们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总的概括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在斗争中创新理论的品格,教育和影响着一代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激励着他们在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奋斗中,在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划清是非界限,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新思想、新结论、新公式、新体系。
第三篇: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意蕴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意蕴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而这一思想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发轫并由恩格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理论体系。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1](p374-375)。其实,“我们连同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2](p519)同时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 [3](p374-375)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由 “两次提升”[4](p275)。到“两个和解”[5](p603),诠释了人类生态文明问题根本诱因的制度性和彻底解决生态文明问题的制度超越性。由此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基础--唯物辩证法的生态优先论,厘清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选择--唯物辩证法的生态实践论,阐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制度条件--唯物辩证法的生态制度论。毋庸讳言,我国在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内省。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我国当前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不断解决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邃的实践意蕴。
首先,跳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窠臼,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心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跳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抽象辩论的窠臼,厘清自然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在生态问题上,学界对于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可谓旷日持久。人类中心主义即“反自然的人道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即“非人道的自然主义”,实际上“两极相通”,都不足取。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一方面,在理论层面,两者都将“人”从自然界中抽出,主张“人”“物”有别,都是从“人”的视域出发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逻辑上都将自然界降低到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天然联系,因而也就缺失了协统人与自然关系的先定维度;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在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时,前者不顾人的主观能动性,后者则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实两者在面对自然时都不能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也就难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在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时容易漠视、否认甚至贬损人的主观能动性,都容易滑向“自然主义的历史观”。跳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窠臼,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心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恩格斯对自然主义的历史观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进行了有力地抨击:“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例如,德莱柏和其他一些自然科学家都或多或少有这种见解)是片面的,他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他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2](574)如果否定人在构建生态文明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认识与利用和改造与修复自然生态的能力,则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会走上了另一个极端,这也是不可取的。恩格斯在审视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时,就批评了那种只看到自然界作用于人,而没有正视人能够能动地反作用于自然界即两者双向协动的观点。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既有别于古代社会以人对自然的依附、适从、无为为主要内涵的生态文化观念,又不同于近代工业文明社会的以人对自然的占有、支配、豪夺为利益取向的生态文化观念,而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根本旨趣,并引领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社会。在生态问题上,学界对于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可谓旷日持久。人类中心主义立足人道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人的价值至高无上;反之,非人类中心主义基于自然主义,倡导人与自然界统合--自然界与人的价值并无二致。实际上,反自然的人道主义和非人道的自然主义是“两极相通”的,都不足取。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一方面,两者都将“人”从自然界中抽出,主张“人”“物”有别,都是从“人”的视域出发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逻辑上都将自然界降低到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天然联系,因而也就缺失了协统人与自然关系的先定维度;另一方面,在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时,前者不顾人的主观能动性,后者则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实两者在面对自然时都不能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也就难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在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时这一观念极易滋生被动、悲观的情绪,容易漠视、否认甚至贬损人的主观能动性,都容易滑向自然主义的历史观。诚然,尽管当下人们高度重视并采取诸多积极有效措施来破解生态环境问题,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及其惯性,这一问题恐怕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消弭。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只要人们能够摆正心态正确对待这一问题,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加之认识到位、制度跟进和技术得力,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程度就会越来越低,生态修复的水平也会越来越高,距离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也就会越来越近。在当下,生态文明是一个新的科学概念,它的提出并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不仅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的指南。建设生态文明应端正心态,树立信心,积极应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其次,社会政治制度安排对于构建生态文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充分发挥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治优势
从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必然”到“两个决不会”的理论认识,结合实践来看,社会主义制度将会与资本主义制度在较长时期内共存,应正确看待和处理与资本主义的“生态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率先进入工业化而首先遭遇并因其固有的社会基本矛盾又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即生态不文明。在实践中,我们应通过政治、经济等外交手段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博弈”,利用国际生态环境协议遏制强势资本主义国家“资源掠夺”的生态破坏与“污染转移”的环境危害,尤其是要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由先发国家在国际生态治理中承担相应的责任。
社会制度对于构建生态文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充分认识、把握和彰显社会主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治制度优势,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充满活力和张扬公平的政策制度体系供给。社会关系规定和制约着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恩格斯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痼疾,人与自然的“和解”首要的是人类本身的“和解”即变革社会制度并以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化、协同发展,必须首先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取向的社会制度,即确立社会制度的生态化取向,以此获得国家主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优势。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明显的政治优势,主要包括我国执政党的先进性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群众积极参与的政治动员优势、社会主义社会道德优势和国家生态形象优势等。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诉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不断锐意进取,结合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观念、路径和模式。极具权威的中国共产党具有政治动员体制和能力的优势,可以随时把握时机进行有效的政治动员,充分发掘和调动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以全新的姿态全身心投入这一宏伟事业中。事实证明,人民群众有着令人鼓舞的爱国主义传统,建构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国家政治行为并获得广泛认同与实际认可。同时,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形成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的适当关系,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充分展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1992年邓小平为了进一步廓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社会主义社会是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居于平等地位,享有同等权利。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人们能够自觉地对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生产模式、生活模式和消费模式进行彻底的变革,同时对涉及生态的伦理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进行自我反省和调整,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发展与生态之间的和谐状态,保证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共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所蕴涵的实际上是一种公平理念,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等。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社会公平,达到生态文明所需要的上述要求。以至于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一切要求社会进步的政治力量也在努力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努力为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不公道、不合理现象直至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而斗争。”[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胜信念。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全球化进行资本全球化运作,致使其高能耗工业向欠发达国家转移,最终让这些国家为他们的环境污染“埋单”。在生态危机呈现多元化、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隐蔽化的21世纪,他们通过生态危机来转嫁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导致的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对生态文明的破坏更为隐蔽。我们所倡导和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离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也即生态文明的最终归宿还有相当距离,但它仍然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要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赢,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再次,科学发展观与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也必将在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定不渝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不断丰富和创新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因此,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定不渝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定不渝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也必将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理论构想,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日益鲜明地凸显出来。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并且不断丰富和创新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将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中国化。科学发展观与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与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精神完全契合,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交换,要求实现人、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均强调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要求,每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因此,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定不渝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首先,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的生态自然观。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或者重人轻物的发展理念。其次,实现资源投入理念更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在投入、生产、消费的整个链条中,将传统依靠大量资源消耗的经济转变为主要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生产模式的根本特征是循环经济,通过关注生产和生活的源头,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生活模式和消费模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全社会倡导“新的消费观,提倡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物质的循环生产和循环消费。”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按照“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要求,将经济行为纳入“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轨道,努力提高生产与消费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再次,确立科学的投入观和排放观,努力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顺应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现状应运而生。能源需求增长较快,以煤为标志的能源结构特征明显,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发展低碳经济迫在眉睫。应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低碳经济的先进理念,加快构建和形成低碳经济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将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逐步纳入国家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法律体系;高度重视发展低碳技术的战略意义,确定低碳技术重点研究领域,积极鼓励低碳技术的发展;应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参与低碳化的国际合作。建立低碳经济体系,就是要使产业空间布局合理,着重发展低碳农业,低碳高新技术产业和低碳新型工业。应摒弃“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实现增长模式向发展模式的转变,努力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实现经济向低碳化、生态化转型,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以项目带动发展,但必须严把项目关,做到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上马,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和职工安全的项目坚决不上马,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与消费模式。
最后,充分发挥政策安排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充满活力和张扬公平的政策制度体系供给
人类对于生态问题的认识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生态问题既是一个科学问题,又是一个环境问题,更是一个发展问题,生态问题涉及政府、社会和科技,生态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政策设计尤为重要。体现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的制度支撑体系建设是生态保护与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一,逐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设立生态经济股权投资基金、生态文明建设基金和行业性创业投资基金;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加大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入,用于支持民生项目与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第二,确实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分,分类实施政绩评估考核体系。探索绿色GDP的指标核算,改变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强化对调整产业结构、节能降耗减排等工作成效的评估,综合考评质量效益、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指标。第三,不断建立与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设立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为辅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专项用于生态维护与修复。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完善区域合作,对直接获益者收取适当费用以充实生态补偿基金。健全有利于地区生态保护的税费制度,尽快完善按照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量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征收机制,适当提高资源占用税率和收费标准,促进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对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特色产业,应给予减免税收待遇,以此支持生态产业体系的建立健全。第四,进一步加强生态经济立法工作,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支撑体系。尽快出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法规和重点领域的综合性法规与专项法规,如《低碳经济条例》、《绿色政府采购条例》、《生态经济区建设条例》等,以法律保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意蕴深刻,极富实践价值,在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版第3卷第374-37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5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275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65版第1卷第603页。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8.On Engel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s and Their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s朗读 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Engels expounded the thoughts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enlightenment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ecological practice theory,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and ecological social theory, that of building a knowledge bas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actical path to political conditions and codes of conduct, demonstrated a profound ecological Engels theoretical aims to civilization ,Meanwhile, not only did Engels' thought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ot become a thing of the past history, but so far still has a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s and practical meanings.1
第四篇:社会主义思想感悟
通过老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的讲解,我对这门课的大体知识脉络有了初步的掌握,也对纵向的社会主义的历史与进程以及横向的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发展有了大体了解。
首先,是纵向上的社会主义的进程与发展。社会主义起初作为一种萌发的思想,到为人接受发展为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再逐步发展为当今世界一种重要的制度实体,已经走过了五百年的历程,其中历经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
社会主义五百年大概分为5个阶段,其最初形态为空想社会主义,时间约为1516年到1844年,其影响几乎遍及欧洲,并达于美洲。不同于后期,空想社会主义时期的思想停留在事物表面,是一种感性认识。其中16世纪初到17世纪初为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阶段,源于英国人莫尔所著的《乌托邦》,乌即没有,托邦即地方,含义为不存在的地方。书中描绘了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海外孤岛上所建立的理想社会。同时代的代表作还有意大利的康帕内拉所著的《太阳城》,同样也是描绘了一个人们所向往的海外仙岛,以及安德里亚所著的《基督城》,书中描绘了一个三人共和国,具有领导集体、选举制、权力监督等当今共和国的特质,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但具有原始性。到18世纪的空想平均社会主义时期,以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为代表,批判生产资料私有制,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法律制度。而到19世纪机器大生产的资本主义背景下,出现了三位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欧文、傅里叶,他们批判资本家的剥削性,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无法永恒的,但也承认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制度也是社会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总的来说,空想社会主义阶段只停留于物质表面,并未从本质上找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具有猜测性,但极大地影响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带动工人运动。
1844年到1917年,是社会主义由表及里,有感性走向理性的重要时期。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合理因素,其中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这两大规律的发现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阶段进入科学社会主义阶段。其中,1848年,两位年轻人用短短几个月所著的《共产党宣言》震惊了世界,在欧洲可以说影响了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工人运动,在亚洲也是影响了多个国家,例如日本的明治维新也是引进了其中的先进思想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但我认为《共产党宣言》的伟大之处不在于构造了一个多么美妙的社会蓝图,也不在于鼓励阶级斗争,而在于对无产阶级的关注和走向平等的呼吁。在当时机器大生产的背景下,资本家渴望压榨工人身上最后一滴价值,反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社会主义的第三个阶段是1917年到二战后,由苏联单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到十几个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及第四个阶段的社会主义改革,东欧巨变,苏联解体,苏联这个国家都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苏联是十月革命的产物。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起当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消灭了国内的地主阶级和封建阶级,是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所取得的胜利。在列宁执政的短短6年时间里,采取了财产国有制等一系列举措,可以说如果列宁执政时间再长一些,世界格局也许不会是今天这样。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执政,推行斯大林模式,由此苏联出现了特别刺目的现象,就是这个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机关高度集中,国家中所具有的压迫机关甚至连封建政权都望尘莫及,斯大林带给苏联工业繁荣的同时也给苏联农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而后几位领导人也难挽危局,逐渐带领苏联经济走向僵化,计划经济的优势并未发挥,又盲目的排斥市场经济,苏联形势急剧恶化。苏联最终解体的原因有很多,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一个国家连最起码的温饱都无法保障,再加上当时复杂的国际背景,势必无法稳定。
但苏联的解体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给了我们当头一棒。我们总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其实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并非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而是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前中国也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试图以资产阶级革命拯救中国,但可惜,这样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知道十月革命的成功证明了在不发达的国家也可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也可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才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所以对于制度的学习不能使盲目的、僵化的,而应该适应本国国情。
从1956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起,并非没有犯过错误,但都及时扭转了,逐渐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中国特色”提出于1982年的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而后的十三大上,系统阐述了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矛盾,并在十四大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几次大会的召开都明确的从我国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出发,不在纠结于姓资姓社的问题,以“三个有利于”作为价值标准,逐步带动经济腾飞。
纵向来看,社会主义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的,正如《社会主义发展历程》这本书中所说的: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有高潮也有低潮,但总的来说是一浪高过一浪,有一泻千里也有迂回曲折,但大江东去的方向不会改变。
从横向来看,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的不仅仅的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几个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样涌现出社会主义思潮。第三条道路概括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外的选择,其中的民主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更是多元,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的部分、黑格尔和康德的有关学说、法国资产阶级所宣扬的自由、民主、人权思想以及基督教的相关思想,提出了政治民主、经济国有化、社会平等、国际援助等主张,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极具先进性的,可惜反响不大。
在当时的欧洲社会,宗教文化才是影响人们思想的最大因素。基督教始于罗马帝国,信仰核心是耶稣,但发展到中世纪时,宗教腐败,教士堕落,教皇更是出售所谓的赎罪券来敛财。“当钱币叮当作响时,灵魂就得到了升华”这句话生动的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在此背景下,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提出用心灵与上帝沟通,不需要教士、教会作为中介,只有真心忏悔、勤奋工作、简朴生活才能得到上帝的宽恕,在欧洲社会引起了极大地反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建立了新教—路德教。同时期的加尔文也举起了宗教改革的大旗,主张清心寡欲、节俭才能赎罪,但也培养出了一批过于极端的信徒。改革总是伴随着无数的献血,宗教改革也不例外,但也为人们带来了新的信仰。现今我国国内信仰基督教的人也多指新教。
我国对宗教信仰一向是不支持也不反对,但就我而言,心里有一份信仰总归是好事,能支撑着我们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事,当然这份信仰不单指对宗教的信仰,也包括对国家,对理想的。就像犹太人这个伟大的民族,从公元1世纪就开始流浪,在欧洲、美洲四处辗转,倍受排挤,从事的都是当地人所不喜的职业,但也没有放弃过对民族的信仰和回归故土的希望。19世纪,犹太人开始呼吁回归故土建国,1896年,赫茨尔撰写了《犹太国》,在犹太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对于犹太群众来说,这本书如同“来自晴空的闪电”。犹太人开始召开复国大会,设立基金会,收购土地逐步移民,最终在故土上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十几个世纪的流浪并没有消磨掉这个民族,被排挤的生活也没有令他们放弃自己的信仰,这种决心和坚持在我们这一代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信仰的缺失,恐怕已经成了我们这代人的通病,是这一切病症的症结所在,我们盲目的跟随别人,渐渐忘记了自己最初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要做到不忘初心,真的很有难度。
第五篇:“灌输论”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思想
“灌输论”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思想
“灌输论”思想是伴随着科学世界观的诞生而萌发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在建立科学世界观方面迈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正是在这篇光辉文献中,“灌输论”思想萌芽破土而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1卷,15-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l995。)在这里,“头脑”与“心脏”的结合,就是“精神武器”与“物质武器”的结合,就是德国哲学家与工人的“联盟”,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何实现这种结合,“思想的闪电”怎样“彻底击中”尚未被理论武装起来的、处于自发状态的“素朴的人民园地”,这就蕴含着社会主义理论需要从工人运动外面灌输进来之意,这可以理解为对“灌输论”思想的最初表达。
马克思、恩格斯在同魏特林的平均共产主义理论做斗争的过程中,进一步表达了这一思想。德国早期工人运动领袖魏特林从其粗糙的、纯粹出于阶级本能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出发,反对制定科学共产主义纲领,反对组织无产阶级政党和向无产阶级进行理论教育,固执地认为:“我们有能力实现共产主义;因此,让我们切实地为此工作吧;光靠宣传是全然无济于事的。”(庄福龄主编《马克思主义史》,第l卷,l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他还荒谬地声称,马克思、恩格斯是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不是通过自己的困苦走向共产主义的,因而是不可信赖的。对魏特林的这些错误言论,马克思、恩格斯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和耐心的帮助,他们希望魏特林懂得:如果不给工人阶级以严格的科学思想,那就如同传教士所玩弄的空洞而无知的把戏没有什么两样;如果不给工人阶级以科学的行动依据就鼓动工人革命的做法,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拯救工人脱离苦海,反而会把他们引向毁灭的深渊。但魏特林执迷不悟,不仅不改正错误,反而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同流合污,共同对抗马克思的科学革命理论。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决定从思想上彻底清算魏特林空想社会主义的消极影响。这一任务是在《共产党宣言》中完成的。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和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强调了科学理论对于工人运动的意义,进一步表达了“灌输论”的思想。他们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1卷,2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l995。)“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1卷,30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在这里,他们明确地表达了共产党必须加强对工人阶级的思想理论教育、党是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的思想。他们还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社会主义理论需要从工人运动外面灌输进来,因为“贫困”不能产生“理智”,社会主义不能从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产生,它最初只能由“转到无产阶级方面来了” 的“已经提高到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这一水平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1卷,28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提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同蒲鲁东主义者的斗争中再次表达了有关思想。在第一国际筹建之时,蒲鲁东主义者就竭力阻挠国际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主张把国际建成一个国际信贷和合作社之类的组织。他们在第一国际伦敦代表大会和日内瓦大会上先后抛出了“不让脑力劳动者参加国际”的建议。这一建议遭到了马克思领导的国际大会的否决。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马克思告诫工人阶级:“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马克思:《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2卷,606-60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再一次强调了工人运动与科学理论结合的重要意义。马克思还指出,蒲鲁东主义者仇视革命理论,“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排斥一切文人等等上面”的行为是“荒唐的”(马克思:《致恩格斯(1865年2月25日)》,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1卷,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指出国际委员会“坚决反对只有工人才可以被任命为我们协会里的负责人员的原
则”(《马克思:《总委员会关于巴黎支部中的冲突的决议》,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6卷,9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强调革命理论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和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
此外,恩格斯在1880成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而“深人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3卷,76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这段话明确指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于唤醒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重要意义。
上面撷取的只是“灌输论”思想萌生的几个片断,提及的也只是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的部分文献。可以说,与此相关的思想在他们的论著中是很丰富的。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恩格斯自己就曾多次直接使用过“灌输”一词。如马克思在1875年4月批评《哥达纲领草案》的制定者歪曲了“那些花费了很大力量才灌输给党而现在已在党内扎了根的现实主义观点”(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3卷,30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l 995。)思格斯在1887年1月告诫美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家不要“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美国人”(恩格斯:《致弗·凯利一威士淫威茨基夫人(1887年1月27日)》,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4卷,6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l995。)。但总的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直接、专门来探讨“灌输”问题,其有关论述因而显得不够集中,不够系统,没有形成关于“灌输论”的观点体系。因此,可以将他们的有关思想看做是“灌输论”的思想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