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5 09:2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情感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情感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篇:浅谈情感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多年来语文界对“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大纲与新教材的改革,这种改革,使语文的定性从过去更多的立足于语言至现在兼顾语言和文化,确立了人文性的地位。如何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使人文性进一步的体现,本文提议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发挥以情感人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培养学生用情感作文,浅析情感教育的意义和操作。通过介绍这种教学方法,强调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及素质教育的“育人”要求。

【关键词】:情感教育;作文教学

好作文要求内容充实、语言流畅,同时字里行间跳动着作者那真挚的情感。然而现在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内容贫乏、语言枯燥,让人读之如同嚼蜡,其中虽有文采方面的原因,但最关键的是缺少感情投入,从而导致所写的文章基本上是东拼西凑,这样必然是呆板乏味、没有滋味。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培养、激发、启迪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写作之前就具备了丰富的情感,这样在写作中才会以“情”驭文,以“情”蓄势,以“情”炼字,最终达到文情并茂。为此,我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以“情感心理学教学”思想武装自身思想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重视写作技法、技巧的传授,只要学生能按照教师传授的方法写出规范作文即可得高分。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可谓是“千人一面”,没有过多让人眼前

一亮、心灵一动的感觉。对于这种状况的产生,如果把责任都归结到学生身上,那是不公平的。因为我们教师也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在作文教学方面是否应该有改进的地方。要在作文教学上有突破,首先在自己的思想认识上要有新突破,即要把“情感心理学教学”的精髓思想渗透入自己的思想中。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传统的作文教学课是比较枯燥、乏味的,经常是老师教得累,学生听得烦,关键是师生之间缺少了情感交流。在作文教学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因素后,就会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学生写作技法、技巧)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作文教学目标,增强作文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题,其情感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同时让学生在学中求乐、学中求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教学活动,并能引起师生见的思维共鸣,使作文教学课堂不再是“一言堂”,而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教师只有真正把情感心理学教学的精髓化为己有,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轻松驾驭课堂气氛,并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情感心理学教学”思想激活作文教学课堂

(一)创设情感体验情境,“虚”“实”空间结合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活学习兴趣首先必须是诱发情感。而在作文教学中,诱发学生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而教师自身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是“重要法宝”。夸美纽斯曾说过: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情感具有感染功能,以情施教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和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达到以情促知,知情交融的教学效果。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中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情绪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情感起着关键性的激发和调节作用。在这样的作文教学课堂中,正是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的思维在语音和声调的感染下畅想,情感在气氛和情境的熏陶中共鸣。学生们闭目静思的神情告诉我,这种情感的力量已激起他们内心的共鸣,此时洋溢于整个教室的,是一种与教师的心境完全协调一致的崇高的美。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活动,很多学生都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于是,一系列可写的作文话题呼之欲出:〈假如我是一颗种子〉(想象作文),成长是一件____的事(半命题作文,横线上要求学生填写表示情感体验的词语,如快乐、烦恼等)。

(二)参与生活的情感体验,“身”“情”有机融合

现在很多家长都抱怨,自己与孩子的隔阂越来越深。家长想关心孩子的学习,却往往被孩子拒之于门外:家长在书房门外干着急,不知孩子是否真在认真学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键还在于平时父母与孩子交流太少,尤其是学习以外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学校围绕“感恩”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给妈妈的一封信”“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等活动。尤其是“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活动,更是在同学中间引起了不少反响。趁着同学们群情激昂的时刻,我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洗脚体会。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犹豫不决。等到吃完晚饭,我鼓足勇气走到妈妈面前,低着头,吞吞吐吐地说:“妈------我来帮你洗脚吧!妈妈喜出望外地答应了。我端来脚盆,轻轻地帮妈妈脱鞋、脱袜子,随后小心翼翼地捧起妈妈的脚,把它们放进水里。我低声地问妈妈:“水烫吗?”妈妈高兴地回答:“不烫,水温正好!”当我偷偷抬起头时,却发现妈妈的眼睛湿湿的------一系列朴实而真切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是小作者亲身体验的真实写照。孩子们以前只是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服务”,从小到大,父母给孩子洗过无数次脚,有哪一次孩子会对父母说声“谢谢”呢?而自己的偶尔为之,却让父母感动地落泪,这份情感的震撼力肯定激起了孩子原本平静甚至冷漠的“心河”,情感的流露是喷涌而出。

没有这种生活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身”如何投入生活,他的“情”更加无法融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肯定是苍白无

力,更是“无情”的。要让学生做“有情人”,首先就要让他们做“有体验”的人,而这种体验更多地来自平凡而丰富的现实生活。

三、以“情感教学心理学”思想巩固作文教学效果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情感心理学教学原理,创设富有情感感召力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更有效地获得教师的指导,并使自身深埋内心的写作激情“喷涌而出”。当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教师应给予怎样的评价呢?我认为此时,情感的强化功能将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一贯写作出色的学生,教师当然不会吝惜表扬、赞美之辞,让这些学生继续保持高涨的写作热情。那么对于那些并不出色的文章、甚至有些词不答意的文章又该如何评价呢?我认为此时教师更应该慷慨大方地把赞美之辞赠给这些学生。在批阅这些学生的作品时,教师手中有笔,心中更应有一面“放大镜”,把他们不多的优点尽可能“放大”,并“大张旗鼓”地给予热情鼓励,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而且这种表扬与肯定不应是“流星”那样一闪而过,而应像“恒星”那样持久:在课堂上经常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在课后更应与他们多进行情感交流,让教师的热情鼓励像一把扇子,煽亮学生原本如萤火般微弱的自信之火,让它逐渐演变成熊熊大火,把对写作的热情融入到生活中的每时每刻。

四、以“情”激起千层浪

(一)紧扣时代脉搏,激发写作情感

我们要求学生应当多读报纸,多听广播,多看电视新闻。这样可

以让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在适当的时候将所积累的素材引入自己的作文中,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向社会,增强爱国责任感的良好素质,而且还可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的欲望。如可以让学生针对“申办奥运”、“希望工程”、“打工潮”、“追星族”、“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信息高速公路”“学生上网”等热点,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热烈的讨论。再比如,对于“希望工程”,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我们今天虽然还不算富有,但是比起贫困地区的孩子,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了,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学生,我们要珍惜自己今天的学习环境,不断地奋发努力,刻苦学习。”有的说:“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尽量节省开支,充实自己的‘小金库’,这样可以为我国的希望工程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呀!”有的说:“我国的希望工程不只是救助一部分失学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振兴培养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啊!请同学们团结起来,积极努力,共同为祖国的未来而出力吧。”通过学生讨论,既拓展了大家的思路,又统一了同学们的思想认识,同时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到了这个火候,老师就可以布置作文了。由于“情”注满于心,不吐不快,学生的写作热情也极高,他们不需老师点拨便可迅即动笔,写来得心应手。从此学生感到了作文并不神秘可怕,相反写作反而是一种享受和乐趣。如此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营造一定情境,激发写作情感。

学生在平常的写作练习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有时在写作中

思路中断,有时无法选材立意,有时文字艰涩、难以连缀成文。为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当创造与之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并自觉地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调动潜在情感,慢慢地进入最佳的写作状态。如在指导学生写作《2008年的一天》时,我们就可以向学生展示21世纪后的我国的科技蓝图,然后创设出一幅幅画面:假如你在这一年回乡探亲,农村变化将会使你耳目一新;假如你漫步在城市,现代设施会让你感到琳琅满目;假如你想遨游太空,科技将会帮你进入太空;假如你观看奥运,你会激情澎湃,为我们的健儿,为我们的祖国而自豪!假如你重返母校、同学聚会时,你一定会心潮澎湃„„茫茫的宇宙,五彩缤纷的世界,将由学生自己去装点描绘!

美妙的写作情境,这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必然会触景生情,从容动笔,一气呵成,如此必然会写出一篇篇“文通字顺、情真意切”的佳作来。唯有如此,学生定会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和聪明才智,张开理想的风帆,驶向那美妙而自由的王国!

(三)以爱心为铁水,铸造情感的堡垒。

作为老师,我们时常会忘记面前的学生也是有情之人,因而,老是板着面孔给他们讲概念、讲道理,忘了学生最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是形象;忘了他们在家需要父母的爱,在学校需要同学和老师的爱!我们知道这样一个规律:学生们常常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上了老师所教的这门课。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我们在平时的上课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应当向学生传达出自己的爱,给全体学生创造一个亲切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感到,老师是“爱

我”的,如此,才会使每一位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如果让这种美好的情感伴随着他们的写作活动,再加上

一定水平的写作技巧,那还写不出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文章才是咄咄怪事呢。

优秀的作文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它洋溢着浓郁的个性色彩,激荡着生命的活力;而虚假的作文之所以令人厌恶,就是因为它失去了率直,背叛了自我,湮没了灵魂。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举手投足之间,闪现着生活的独特魅力,那么,在作文中,每个学生都应用真情,写真人,画真魂,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当前,学生的活动范围还不广阔,心里空间相对狭窄,学生尤其要重视表现自我、真我,用手中的笔描述自己的喜怒哀乐,倾吐自己的肺腑之言,说出自己的理想追求,刻画自己的卓然而立,用真话、真情打动人,使一个个血肉丰满富有个性,鲜活独特的“我”真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具有丰富情感的教师,才会像火花一样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导火线,“引爆学生内心的” 情感弹药库,迸射出无穷的情感火花;教师只有努力拓宽学生的情感体验渠道,才能有效挖掘出他们深藏于心的写作资源;而只有真实有情的体验,才会“催生”一篇篇深情并茂的美文佳作。

总之,采取情感教学策略,注意鼓励学生,欣赏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让他们获得真实的感受,学会用文章表达出来,张扬自己的个性,学生的学做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厚粲、彭聃龄、高玉祥、陈琦主编.《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73页、377页.[2]北京当代师苑教育研究院主编.《中国当代教育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66-567页.[3]黄汉清、黄麟生主编《中学语文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12页.[4]刘良锡主编.《名人名言词典》.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页

第二篇: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兰光小学

杨金莲

语文教学中写作训练是最关键、最综合反映学生能力的一个环节。我从事语文教学以来,一直努力探索一条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拓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文途径。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多媒体技术与教育的联姻,新世纪的教学时空如星云一般空前拓展,面对丰富和快捷,前瞻的选择或许就是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冲浪”的阵地。我经过几年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的尝试,深切感受到多媒体犹如一缕春风,一扫以往作文课的枯燥沉闷,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学生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外而内的表达,是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以学习语言为基础,必须通过阅读的内化吸收来完成。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不仅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传统教法中的“读”,主要有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朗读等形式,篇篇课文皆如此,长年累月无变化,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对教材中一些叙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及抒情味较浓的散文,如果采用与教材配套发行的课文朗读录音,其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我们知道,播音员的语音平稳和谐,娓娓动听,主持人的语气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令人赏心悦耳。然而,每个人的才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教师既有播音员的声音又有主持人的语气,而在教学中运用录音媒体便能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己没有或很少听到过的专家、名人的朗读录音怀有极大的兴趣,注意力会更加 集中。用录音作示范和在因条件限制难于表现的伴奏、演唱等的情况下采用录音,可以使学生正确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声调,使学生认识改进自己的发声练习,从而达到教学要求应有的意境。录音手段的运用,也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进行启发,指导教学。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再现了艺术形象,引起学生共鸣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写”之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获取写作素材。由于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乱的,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而多媒体网络中,浩如烟海的信息,恰恰可以让学生汲取丰富的知识,可以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未知领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阔学习者的视野。

1、要写好作文,观察是第一步。观察是否深刻、细致,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观察深刻,感受、体验就深,就能触发写作动机,发现题材价值。由于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因此很多小学生虽然置身现实生活中,但对现实生活里的人和事、景和物缺乏细致观察,难以发现其间内在的联系和发展关系,以至于出现作文内容重点不突出、条理混乱,不能清楚地写出所见、所闻、所感。因此,需要教师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 按顺序、有重点地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而多媒体课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多媒体可将文字、声音、图像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把图中的事物作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从表面到本质的处理,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反复观察、从而使学生的观察逐步做到有序而细致。如指导学生写“可爱的小动物”时,先在电脑上显示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再用“闪烁”的方法,按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向学生显示,并充分利用特写镜头、慢镜头、定格、重播等功能指导学生观察,把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时再让学生说一说小白兔可爱的外形,由于学生观察有序而细致,因而他们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2、再现场景,能较好地解决怎样写的难点,为学生描述创设了条件。由于再现场景,使观察的对象比较集中,观察的时间比较充裕,学生有充分的感知过程,还可以在再现的场景中自选画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事物,这样就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又培养了思维的多向性。我在指导写《美丽的秋天》时,让学生说“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学生想象不出,于是,我播放了有关秋天的一段录像:在悠扬的乐曲中,一幅幅金秋的美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有果园,有稻田,有田野,有庄稼,有水果……看完录像,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争着说,“我到果园里寻找去秋天,我发现了黄澄澄的梨,我认为秋天是黄色的。”“我来到了田野,我发现了红红的辣椒,我认为秋天是红色的。”“我到果园里寻找去天,我发现了紫色的葡萄,我认为秋天是紫色的。”……紧接着我说:“我们大家发现秋天有这么多颜色,3 我们说秋天是五颜六色的。”学生的思维的到了充实和发展,学生开阔了思路。

3、大量、广泛地阅读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Internet下载与学生作文相关的资料,也可以教给学生如何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方法,指导学生上网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以往要求学生阅读作文的内容,学生总是显得兴趣不浓,而现在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找、下载有关的资料时,那色彩鲜艳的图画、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唤起他们学习的潜在意识,激发他们的兴趣、情感。改变了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的被动地位,使学生逐渐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积极的知识探索者,主动的能力构建者。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三、改变评改方式,提高评改质量

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以不断提高作文质量。“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大家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和探索中所形成的共识。于是相继出现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自改、小组互改及师生综合改等评改作文的方法和措施,但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且操作程序繁复,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于是,我将作文评改方式由纸上转到电教媒体中,评改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面对集体,师生共改,集思广益。具体做法是:学生写成作文后,教师浏览,并按训练重点和作文要求,选择反映共性问题的好、中、差作文数篇,投影在银幕上。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教鞭所指之处,或教师示范改,或师生评议作者改,或学生多人“接力”改,等等,方 式灵活。虽均为口头评改,但却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无论是肯定作文的成功之处,还是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均能做到视听结合,集体受益。

总之,多媒体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为学生的作文引来了活水,给作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在作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媒体,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与学之间架起科学的桥梁,发挥语言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第三篇: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陈先林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月峰瑶族乡中心学校

湖南

郴州

423023)

摘 要: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和目标。做好语文教学工作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深筑学生真情实感的导流渠,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捕捉教学内容中的“情眼”,结合课文中的情和理做好教学设计,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的学习中来,在真切自然的情境中获得知识。

关键词:情感 情感教育 课堂 学生 语文教学 设计

每一个语文教育者上好一堂语文课,最重要的莫过于达到二个方面的要求,即一方面要促进学生语文认知能力的自由发展, 另一方面又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良好发展。语文认知与情感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对于语文教育而言,情感教育不仅仅是手段,更为重要的价值是目标。

语文情感教育以情感为灵魂,以体验为本体,以言语实践为媒介,这是其重要特性。语文教育是情感的天地,无论是在教科书中,还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必须坚持情感教学。情感教育须在课堂上饱含热情和激情,深筑学生真情实感的导流渠。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中就突出了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他认为教师应用情感进行教育,而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有机的统一体,教师要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教育环境。语文教育教学建立在情感教育的基础之上应该是理所当 1 然的,没有情感的熏陶与融合,沟通是无法进行的。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要充满激情地引导,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做好学生情感的导流渠,学生的真情实感出来了,自然学生心理必然处在兴奋状态,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教师在课堂准备上,一定要按照教材要求有目的地把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按一定的程序进行设计,结合思想品德、审美创新等对学生进行教育。1.1设计情感性教学导语,以情动人。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导语设计中首先要立足于以情动人,使学生缘情而入文,披文以入情。情感性导入语,要求讲课者“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列夫·托尔斯泰语)如于漪老师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课堂上哀思如潮,学生难以自控。这就是因为她“自己的教案就是用泪水写出来的”。设计情感性导入语的关键在于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为此,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把握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情感脉搏,然后再依此设计出与作者感情一致的导入语。在实际导入课文时,教师还需注意自己的语速、语调及面部表情等感染因素,要把文章中的感情充分得展现出来,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打开学生的心门。但这一点往往被不少语文教师所忽视。许多语文教师的教案,甚至是所谓优秀教案里根本见不到导语设计这一项。这恐怕不单是疏忽所致,而是由于其本身教学观念的残缺。有经验的老师则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甚至是为设计好导入语而费尽心思。当然,在语文课堂上,只有一个富有深情的导语设计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调控课堂情绪氛围,方有可能使学生随课文的情境变化而或喜或怒,或哀或愤,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1.2运用饱满的情感性语言,以情营造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通过教师语言来营造课堂情感氛围。教师的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激发学生爱学语文的基本手段。课堂教学语言是否清晰、准确、简练、生动,是否有艺术感染力,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每篇课文的感情色彩不同,或欢乐,或悲伤;或热爱,或憎恶;或抑扬,或低沉„„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有时像战鼓催征,雄兵开拔;有时如绵绵春雨,滋润心田;有时像江河奔流,一泻千里。教师的语言是比投影仪、录像机、电脑等硬件更重要的软件。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受美熏陶。让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语言成为语文教学中超越时代具有永恒价值的应用软件。

当然,无论是导语设计还是语言艺术,教师的倾情投入既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源于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与深切感受。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深钻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教师自己首先要能被课文的人情美、言辞美所感动。没有这种情感的积聚也就不可能倾情,情不动则辞难发。纵然言于声也非出于心,不是伪饰,就是矫情。正如于漪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所说:“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自己要‘进入角色’,披文以入情。” 情感教育运用在教学中必须以“理”为根基,要善于捕捉教学内容的“情眼”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找到作品中所固有的“情感韵味”,捕捉到教学内容的“情眼”,在学生与作品之间进行心 灵接触创造条件,让情感教学为学生与作品中的“情眼”穿针引线,才能正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1结合文风和文体来设计教学程序促进“文、情”并茂

一堂课里的“情”与课文的情感韵味必须相统一。一堂课效果如何教学程序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学程序的设计必须抓住文章的特性和“情眼”来“生情”,情生则文章韵味生。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教学语言,还是教学手段;无论是朗读,还是分析都应该一切以文本情感为中心。

从文章风格而言:同样是朱自清的散文,《绿》与《荷塘月色》在情感上所表达的基调有区别,一个是通过文中的“情眼”体现对梅雨潭绿忘情的眷恋,一个是通过文中的“情眼”体现在月夜里那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教师朗诵时就不能基于一样的感情基调。前者需要轻快而深情的朗读,后者只能用缓慢而低沉的语调。朗读郁达夫《故都的秋》和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只能是单个的朗读,而决不能像朗读《风景谈》或《土地》那样一个组或是整个班的齐声朗读。

从文体特点而言:诗歌、散文、小说、戏曲都既是语言艺术,又各自具有其本身的文体特征。因而教学中教师在紧紧抓住都是语言艺术这个共性的同时,还必须根据其文体特征来组织课堂教学。诗歌教学主要是多读,适当引导学生抓住“情眼”体会分析其意境与韵味;散文教学主要是注重品味其“形散神聚”的特点,也要强调多读;小说教学主要是立足于情节、人物、环境的分析与鉴赏。因而它们从课堂教学方式上讲,教师不能采用一个模式、运用同一种手段、按照一样的程序。原因是它们的风格与文体特征不一。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必须立足于教材的风格与文体特征,抓住文中的“情眼”,才能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2.2吃透教材,以情感激发促学生乐学还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

根据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实际水平来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步骤,通过组织教学,铸造课堂中的“情眼”,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 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情绪不是单向地被动接收来自教师发出的知识信息,如果是这样的话学生的情感也必然是消极沉沦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有些知识的学习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自己,而将自己置于旁观者的位置。知识信息的传递可以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那样学生的情感有时才会来得更加真切自然,学生的真情实感的流露或激发才会更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应用文、诗歌欣赏、基础知识检测等教学内容上,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竞赛、抢答、表演、朗诵等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做好了精心设计,乐从教来,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既掌握了知识,还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

总之,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而语文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情感体验的教学,能涵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以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唤醒情感--情境体验教学研究》[M],李秀伟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初中卷)》[M],赵福祺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于漪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钟启泉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

在声乐教学中,情感的融入会使得教学效率有较大的提高。本文从我国音乐教学中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我国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最后基于情感培养的方式,研究了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声乐教学;情感培养;应用;问题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从物质上的追求发展到了精神上的享受,对于各种娱乐方式要求越来越高。而艺术可以让人们感受内心世界,交流情感。特别是音乐、舞蹈以及乐器等,在艺术领域中属于人们的重点精神追求。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艺术的灵魂。老师们不是只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还应该传播艺术的感受能力以及艺术所具备的思想能力,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欣赏艺术作品,还能激发他们主动思考以及创作的能力。而将情感运用在声乐教学过程里,让学员们对艺术作品充满感情,有利于他们去充分理解作品,感受艺术的灵魂。声乐属于艺术中非常需要情感表达的一门艺术。演唱者要演唱好声乐,不仅需要高超的演唱技巧,还需要懂得如何将歌曲中包含的情感表达出来,如此才能在演唱过程中将这首歌曲发挥到淋漓尽致,引发听众的共鸣。如果演唱者只具备演唱技巧,却不具备丰富情感并将作品的情感表达到位,只会使得演唱死板无趣,不能直击人心。因此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该在传授演唱技巧的同时,注重对歌曲内在感情的理解。

一、我国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艺术中的情感培养

若想一首艺术作品被大家认可,不能只有歌词以及曲调的优秀,还需要表演者的表演功力。而演唱者的演唱是否能打动人心,关键就在于其对歌曲的理解与表达,只有将歌曲的创作和演唱者的演唱结合起来,才能让该音乐作品得到大家喜爱。而现在很多高校是将声乐艺术简单地理解成声音艺术,不注重艺术所要表达的情感,而是只注重歌曲本身的演唱技巧,在某方面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例如有些学生可以给人声音优美的印象,但是由于表现能力不够以及精神内涵不足使得其不能被大家接受。

(二)忽略教学情境的作用

我国大部分高校老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需要反复讲解示范,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同时学生也需要多次练习后才能领悟该内容,这会使得教学效率大大降低。虽然多次练习对于学生的技能训练也是有作用的,但是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特定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与探索,整个教学过程会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该歌曲所具备的氛围,则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理解力与感受能力,使得他们的歌曲表达更加充满精神内涵。

(三)对情感培养理解偏差

很多高校以及老师都能意识到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情感培养的概念却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例如将情感培养局限在大脑思维中,致使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正确的将情感培养与声乐练习结合起来,起不到有效的作用。

二、情感培养的方式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富有情感的语言才能直击人心,获得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共鸣。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应当饱含情感的,当自身的情感投入到教学内容上时,教学语言的魅力就立马突显出来,学生的情绪是能够受到教师语言的带动和感染的,这样富有情感的语言才能够牢牢的“黏”住学生的思想,形成强大的思想凝聚力。当然,这种情感是需要教师真情实感的进行投入,装模作样或者虚情假意是打动不了学生的。真情来自对表达内容深刻理解,来源于自身的人生经历和体会。

(一)精选教材类型

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若想要学生们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表达好作品,必须在正确的指引下,学习正确的作品。这一方面包括优秀老师的讲解与示范,另一方面还包括优良的教材,可见学校的教材应该在得到精选后才被老师使用。在选取教材的时候,学校应该结合教学特点以及声乐艺术本身所需,选取最为合适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进行情感培养。对于现在市场上存在的鱼目混珠的作品,应该不予选择,而对于那些虽然优秀但是与本校教学特点不相符的作品也应该舍弃。

(二)设置特殊教学情境

设置特殊教学情境对于学生的情感培养非常重要,但是在现今的声乐教学中却没有被重视。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设置特有情境,使得学生们有一种身在其中的感觉,帮助学生们领悟音乐所表达的内涵。这种特殊情境是指教学过程中的外在环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同时还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三)分析作品背景

在不同的环境与时代里,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歌曲,因而学生需要理解作品所在时代与环境,即作品背景。由于作品背景会影响歌曲创作者的风格以及歌曲的意义,因此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讲解作品的背景,帮助学生去理解那个时代,并且培养他们的演唱内涵。这样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便能如同走进了该歌曲所在时代,在心灵上以及情感上都能更为接近当时歌曲所表达的意义。同时他们也能据此将歌曲类型进行区域划分,例如江南的歌曲婉约优美,西北的歌曲激昂豪放等,都有利于他们去加深对歌曲的情感理解。(四)情感与发声的结合在老师对学生教授声乐的发声时,除了要求发声的音准正确外,还应该对他们情感的表达力加以培养。例如在歌曲的发声练习中,如有需要表达悲伤情感的词段,可以让他们在发声的同时去联想悲伤的感觉,调节面部表情,表现出伤心与痛苦,甚至可以哭出声来,如此便能帮助他们日后演唱时收发自如。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还能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帮助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加入情感培养,除了可以加强学生们对作品的理解力,同时也能加强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当学生对作品与艺术充满感情时,便会受到吸引从而自发主动去研究音乐艺术作品中的门门道道,对艺术以及歌曲作品的见解也会越来越全面与独到。而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上来之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将会更加便捷,老师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自己的丰富经验,而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老师所表达的意思。

(二)帮助学生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

通过情感培养,例如在声乐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将音乐进行剖析,具体分析哪首歌代表什么样的情感,歌曲里所抒发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包含的感情是甜蜜还是悲伤,表达的是恋情还是革命等,可以使得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所含的意义与情感。在演唱歌曲的时候,若演唱者具备情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以情感打动观众,可以更好地诠释其音乐作品。若是演唱时毫无感情,则会显得整个演唱空洞无力,不具备打动人心的力量。

(三)帮助学生充实音乐技巧

演绎好一首音乐作品,不仅需要表面的技巧,还需要内在的技巧。而内在的技巧说的就是歌曲的表达方式,包括在歌词里某段话或者某个词上应该如何发声,应该如何动作,应该具备何种表情等。而情感培养正是一种让学生们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后正确诠释歌曲的方法,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教会他们如何在需要的时候改变发声,以更好地抒发音乐的情感。例如在演唱黄河大合唱时,前部分表达赞美应该发声柔美温馨,而在后部分表达愤怒时,应该发声激昂高亢,如此才能充分表达好这首作品。

参考文献:

[1]曹文文,朱先华.论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02):131-133+140.[2]鲜婉弢.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288-289.[3]李延俊.对声乐教学过程中情感培养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2,(23):47-48.[4]余芬.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培养[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5):65-68.

第五篇:在教学中升华情感

在教学中升华情感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与值观的培养

王 慧

(老洲镇施家小学,2979212910@qq.com)

摘要:作为教师,要不断进行创新,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体会不一样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

引言

在深化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新课程标准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判断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生能不能通过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形成良好的、积极的情感因素。”小学阶段更是学生们情感、态、价值观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作为直接和学生接触的教师们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贯穿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中去,充分认识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自己课程的兴趣

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教育家首先,教师要保持一个好心情,面带微笑、精神饱满的进课堂,让每一位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进入到你的课堂。教师要经常在每节课的课前问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可以开始了吗?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儿歌、故事、谜语、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学生感兴趣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快乐的参与数学活动。在课将结束的时候问学生:这节课,你快乐吗?你有什么收获吗?充满学生们的笑声、充满孩子们的睿智,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才喜欢去学,愿意去学,也才能让自己全面发展、提高。

我的工作环境让我接触过很多老师,但我发现那些受孩子欢迎的老师或多或少的都保留着一份童真童趣。也许正是这份童心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你,喜欢你吧。其实相比较大人而言我更喜欢跟孩子们交流,喜欢走进他们的课外生活,和他们交真心朋友,听他们说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先接受我这个人,在去接受我的课堂。记得我第一次带一年级班主任的时候,在第一节课上我做了自我介绍,很明显他们对这个新来的老师充满了好奇,于是下课的时候我并没有急着离开,在几个比较活泼的小孩的故意拥挤下,有个小女生害羞的被挤进我的怀里,看她紧张的表情,我就顺势就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还故作惊喜状“原来你们都是这样欢迎新老师的啊。”同学们都笑了。我希望我和我的学生们能在一个宽松、自在的气氛中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互相了解。

二、深入教材,回归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国数学家罗素说:“教育应该培养追求真理的愿望,而不是相信很快的讲授,多从事与讨论,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使他们受到鼓励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更多地尝试使教育的内容能使学生感到一些兴趣。”现在的教材更多的是贴近儿童生活,以生活场景的方式出现,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备课的过程不仅仅是研究教材的知识点重难点,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应备出如何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既能够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能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能从一些题目或者知识中体验出某种情感,受到某种启发。

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第几”,情景是有5人在排队买票,这时又来了一位老爷爷,我就问:“老爷爷站第几位?”有部分小孩说要让老爷爷排第一位先买票,“为什么要让老爷爷站第一位呢。”我问,许多小孩都举起手想说,我就请了一位学生,说:“老爷爷拄着拐杖不方便,我们要尊敬老人。”“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他们都点了点头,我表扬他们:“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小就懂得尊敬老人。”但突然有一位小孩说:“老师,我们都应该按秩序排队买票,老爷爷刚来就站第一位,这样就插队了。”我顺势就问:“你认为老爷爷应该站第几?”“第6。”当时,我及时鼓励这位学生了不起的发言,从他的发言中,说明了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能够不拘泥于他人的意见,“你真是一个遵守秩序的好公民,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在遵守秩序的同时也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流传下去,好吗?”孩子满足的坐下去了。这节课他们不仅认识第几,也体验到遵守秩序、尊老爱幼的情感。

在数学教学中,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离不开数学问题,并逐步产生求知和探索的兴趣。如,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后,我要求孩子们观察在教室、家庭中的哪些东西上能找到我们认识的图形,他们会很感兴趣的想要找到更多认识的图形。在认识了人民币后,让孩子们直接参与“小小商店”买东西的实践活动,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学会怎么付钱,该找回多少钱,老师的期望达到了,学生们还乐在其中。通过对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观察、发现、运用,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引发了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数学价值观得以萌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将生活中的情景引入数学教学,学生们会觉得亲切、自然,易于接受与理解,会更有学习的兴趣。

三、积极鼓励,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解决数学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了一个他们原先看来很神秘的问题时,那么成功带给他的喜悦是巨大的,内心将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学习钻研动力。

在课堂上,我会尽量的多创造一些让学生展示自我个性,展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面向全体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出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和交流的机会。我们要合适的评价每一位学生的发言,评价得好,学生劲头十足,思维扩散,对要学知识充满信心;评价不得体,学生会失去信心,郁郁寡欢,对于兴趣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在一次课堂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个平时都不太愿意讲话的学生举起了小手,我当然不愿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就请他回答,结果回答的非常好,我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说:“你真的很棒,老师都佩服你。”而且班上其他同学不约而同的鼓起了掌,从这以后,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积极举手发言。有时也会有没想好的学生也想回答问题,当找他回答时,就说不出来了,这时我会说:“没关系,坐下想好了在回答。”“谁能帮帮他?”.......这样学生积极性就不会减少,更愿意往成功的方向去想,也就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创设情境,让每一次课堂变成一次情感体验

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的程度与学生的情感态度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设计的教学活动,营造的课堂氛围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能产生愉快、喜爱的情感。反之就是厌烦,影响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每一堂课上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不知不觉获得知识。快乐学习。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个小秘密,想不想知道呢?首先来看第一个小秘密,猜一猜这节课谁将和我们共同学习,它们是谁呢?(课件依次展示由七巧板拼出的动物图案:美丽的热带鱼、勤劳的大公鸡、漂亮的天鹅、可爱的鸭子以及小山羊,同时点击每个小动物图案会出现真实动物的图片和声音加以对比。)在这里我通过电脑创设了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了高昂的学习需求,积极投入到认识七巧板的学习活动中。

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情感教学,要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智力、思维,必须加强情感教学。所以我们要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不仅学会数学知识,还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各种不同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教师,要站在学生的未来看待自己今天的教育,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实践,重视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面,指引着每一位学生前进。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

[2] 周家骥、顾海根、卢家楣:《情感目标和评价的研究》,载《心理科学》,2002(6)。

下载浅谈情感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情感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体育教学中情感的运用

    体育学科: 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中的情感运用 岳阳市汨罗市第四中学 郑红伟 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力,是打开学生心......

    浅谈情景教学与情感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创设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情感 ----浅谈情景教学与情感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吴嘉红 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哲学家黑格尔把方法比喻为耕地的犁。......

    情感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情感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摘 要:体育教学怎样在情感教学中完成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当如何去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用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这种师生的双边活动,把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曾华伟(宽田中学) 内容提要:本文从当前在地理教学的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地理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出发,就多年来的地理教学和近一年多......

    探析情感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

    探析情感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摘要】:近年,新课标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所谓情感教学,指的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

    情感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5篇范例)

    情感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受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轻政治......

    浅谈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本站推荐)

    浅谈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情感教育是在中小学教育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而音乐由于其特殊性,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是以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为目的。它......

    情感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创设亲、助、乐的人际情景。 教师在语言、心理和空间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对师生之间心理关系有正确的处理、调节、引导和控制,能使学生产生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