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5 09:3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一篇: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为防止火势失去控制,继续扩大燃烧而造成灾害,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将火扑灭,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这些方法的根本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

一、冷却灭火

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即会燃烧或持续燃烧。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燃烧即会停止。对于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在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在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用水扑火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水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和很高的汽化潜热,冷却性能很好。在用水灭火的过程中,水大量的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致使火焰熄灭、火势得到控制、火灾终止。水喷雾灭火系统(详见第三篇第四章)的水雾,其水滴直径细小,比表面积大,和空气接触范围大,极易吸收热气流的热量,也能很快地降低温度,效果更为明显。

二、隔离灭火

在燃烧三要素中,可燃物是燃烧的主要因素。将可燃物与氧气、火焰隔离,就可以中止燃烧、扑灭火灾。例如,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在喷水的同时喷出泡沫,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在发挥冷却作用的同时,将可燃物与空气隔开,从而可以灭火。再如,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灾,在灭火时,迅速关闭输送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管道上的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输送,同时也打开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的管道通向安全区域的阀门,使已经燃烧或即将燃烧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转移。

三、窒息灭火

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需要在最低氧浓度以上才能进行,低于最低氧浓度,燃烧不能进行,火灾即被扑灭。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在着火场所内,可以通过灌注不燃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蒸汽等,来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此外,水喷雾灭火系统实施工作时,喷出的水滴吸收热气流热量而转化成蒸汽,当空气中水蒸汽浓度达到35%时,燃烧即停止,这也是窒息灭火的应用。

四、化学抑制灭火

由于有焰燃烧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如果能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降低火焰中的自由基浓度,即可使燃烧中止。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常见的有干粉和七氟丙烷。化学抑制法灭火,灭火速度快,使用得当可有效地扑灭初期火灾,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但抑制法灭火对于有焰燃烧火灾效果好,对深度火灾,由于渗透性较差,灭火效果不理想。在条件许可情况下,采用抑制法灭火的灭火剂与水、泡沫等灭火剂联用,会取得满意效果。

本章思考题

1.火灾按燃烧对象是如何分类的?

2.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3.建筑火灾的蔓延途径有哪些?

4.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参考文献

[1]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名词术语符号分技术委员会。GB/T4968-2008.火灾分类[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2朱耀辉。现代消防知识问答{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手册:(第一卷):总论,消防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10.[4]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邢法室,公安部消防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释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 /T’5907。1-2014.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6]杜文锋。消防燃烧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第二篇:教案: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课题: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使学员学习和掌握教学的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特别是教学的一些基本程序与要求,并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吸取经验,树立信心,投身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提升教学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重点:教学的基本程序与要求

三、教学难点:教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牵涉到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的部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相结合,教学录像与ppt相结合。

五、教学课时:3学时

六、教学步骤:先讲授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部分,然后就教学的实际操作和技能技巧介绍一些经验之谈并与学员共同进行探讨。

讲稿提要

一、教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教学的概念和任务

1、教学的定义。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以适应社会、组织或个人的需要。

2、教学的任务。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会学习与形成能力;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二)教学基本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手段等。

(三)教学能力结构

1、基本素养;

2、学科知识背景;

3、对所教知识结构的认知;

4、对学生认知发展的认知;

5、学科教学能力。

(四)遵循教学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传授科学的规律性知识;科学组织教学过程;重视操作与活动)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两种师生观: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和个性培养的关系问题。

(五)贯彻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员观察所学事物,形成所学事物的清晰表象,丰富感性认识,从而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直观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言语直观。

2、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要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问题情境是启发的首要因素;独立思考是启发的关键;发扬教学民主是启发的条件。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观点。

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知识基础、学习风格、动机兴趣等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重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六)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如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2.感知学习材料。客观事物正确表象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一直接感知;二间接感知。

3.理解学习材料(中心)。所谓理解,就是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新概念在头脑中纳入已知概念的系统,由已知概念向新概念转化即形成新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1)关于概念: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细胞)。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形成途径——抽象与概括是指从具体共同性的事物中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两种思维活动。抽象是指抽取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属性的思维方法;概括是指把抽象出来的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连接起来,推及到其它同类事物上去,从而归结全类事物的共性的思维方法。概念形成方法: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法亦称例规法,呈现概念→实例属性探索→发现概念。演绎法亦称规例法,呈现概念→属性探索→举例说明。(2)概念的教学(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教育心理学认为,科学的概念教学有以下途径

准确的语言,揭示概念本质属性(思维的过程)。突出关键特征,控制无关特征(会飞不是鸟的关键特征)。正例(肯定例证)和反例(否定例证,防止泛化,概念不清)的利用(杯子、瓶子、缸都是容器的正例,但其本身又互为反例)。变式和比较(举一反三不应是简单重复,有比较才有鉴别)。具体化(举例说明、深入浅出)和系统化(层次和体系)。

(3)非本质属性变式教学: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巩固知识经验。就是指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验,牢固地保存在记忆中。要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理解记忆的能力。加强复习和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经验的目的。

5、运用知识经验。教师引导学生练习作业、实验、实习、职业劳动、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6、教学效果的检查、测量和评价。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来源。

(1)相对性评价是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绝对性评价依据教学目标编制试题来测量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2)诊断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开始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为使教学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 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或学年末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明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

(七)常用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所采取的行为方式、手段、途径、步骤的总称,是一定教学理念(教师思维)影响下的教授法与学习法的统一。

2、教学方法的五分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以体验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情境法、陶冶法、角色扮演、模拟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探究法等。

3、教学基本方法的含义及应用要求

(1)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种方式。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解是教师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讲演是系统全面的描述事实,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讲授法应用的基本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谈话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讨论、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应用基本要求是: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演示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投入观察与思考。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看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5)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基本要求: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与方法。②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③严格要求。

(6)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借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验证间接知识,或综合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因实习场所不同,实习法可分为:课堂实习,校内外工厂实习,农场和实验园地实习等。实习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实习开始,教师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并根据实习的场所和工作情况做好组织工作。②实习进行中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实习。③结束时对实习活动进行评定和小结,事后评阅实习作业报告。

(八)教学组织形式

1、定义。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类型。(1)班级授课——即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进行教学的制度。(2)个别教学——个别教学就是教师在同一时间以特定内容面向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教学。(3)现场教学——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补充。(4)分组教学——按学生的学习程度分成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两种类型。

二、教学工作基本环节

(一)备课

1、备教材(内容、目标);

2、备学生;

3、备教法;

4、备教学过程安排;

5、备教案(单元或课时计划)和讲稿;

6、备课件。

(二)上课

1、上课的基本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内容、讲授新内容、作业练习、辅导与答疑、小结巩固、考试反馈等。

2、一堂好课的标准:目标明确,完成任务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方法适合,善“启”善“导”;引发学生兴趣组织合理;教学机智;语言清晰,富于感染;学习积极,配合默契;媒体的运用得当有效等。

3、两种典型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的“五段教学法”和以学为主的教学“五步教学法”。

4、教学模式的心理学依据:(1)行为主义的教学模式:刺激—反应,学习是反应的强化,教学就是操练,动力定型。(2)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5、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1)陈述性知识(概念和事实)的教学策略——激发动机,促进知识理解与保持;(2)程序性知识(技能)的教学策略——分析学习任务,找出必备技能,加强理解,进行有效的练习,产生式系统;(3)策略性知识(方法)的教学策略——教思路和方法,进行具体的训练。

6、课堂主要教学方式优势与不足

7、培训目标与课堂教学方式选择

8、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内容—目标—媒体三维选择模型

9、教学艺术的分门别类

(三)课后反思

1、定义。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反思。

2、反思的内容:(1)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度;(2)教材处理是否得当,如概念与知识的联系等;(3)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调动起来,学生是否在积极思维;(4)是否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是否能提问和讨论,包括在各种教学方法中;(5)师生关系融合、教师感情投入、兴趣和动机培养的程度;(6)教法学法选择是否得当;(7)教学结构安排是否合理;(8)教学语言是否到位等。

三、如何讲课

(一)讲授三环节

1、讲课前——三个问题:主题:我要讲什么?目标:我为什么讲?听众:我对什么人讲?

2、讲课中——三大要领:让听讲者了解你的唯一目的是让他们确有收获;随时准备做必要的调整,包括准备好替代的计划和操练以便采用;保持适当速度,讲课不能太拖沓,也不能太快,紧扣主题,注意自己的形体语言和语调。

3、讲课后——三大追求:获取反馈,评估自己的表现,为今后的改进找准方向。

(二)教师语言三要素

1、语言的------所说的内容,字词准确,句子完整,问题清楚,语言丰富,内容组织 方式得当,通俗化,突出重点,系统全面等。

2、语音的-----所说的方式,音量适当,音质淳和,吐字清晰,连贯性,语音语调舒服,语速适中等。

3、视觉的-----形体语言,形象仪容,举止姿势,面部表情,手势眼神,位置移动,使用视觉辅助器材等。

(三)教学语言艺术

1、主要特点:教育性、启发性、向导性、趣味性。

2、节奏美:抑:和风细雨,娓娓动听;扬:铿锵有力,激动人心;顿:戛然而止,形成悬念;挫:进入转折,新的意境。

3、有说服力的例证

4、板书之美

四、如何组织教学

(一)开场白。效应:让大家了解自己,激发学员的兴趣,阐述相关的利益,明白你将带来什么,教育机智。避免:过分客套与罗嗦,过分自谦与示弱,贬低学员,自吹自擂。方式:开门见山,故事吸引,问题切入,事实陈述,彼此交流,时事讨论,说场面话,引用名言,幽默渲染,出其不意,利用教具等。

(二)导课艺术。导课艺术的核心功能与目标:让学员在一种迫切要求的心态之下开展学习,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导课艺术的要求:针对学员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需要。常规主要形式:实验、图画、事例、故事、问题、生动活泼的语言等等。

(三)两种提问方式。开放式问题如“你在这堂课学到了什么?”封闭式问题“你们听懂了吗?”这类问题学生会因此而失去思考的余地。

(四)几种答疑处理方式。反射型问题是通过把问题返回给提问者从而令他们更多地自己想想该怎样回答。折射型问题就是将学员提的问题转给其他学生来思考和回答。

(五)有效的聆听和交流

(六)结课艺术。结课的形式:要点回顾、故事提升、隽言佐证,行动促进、小组竞赛、诗文抒情。总结性结课:这节(门)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强化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询问性结课:“这节(门)课的内容讲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交流?”

五、教学的启发(互动)艺术

(一)“启发”和“产婆术”。孔子:不愤不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开其意;不悱不发——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达其辞。苏格拉底“产婆术”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等步骤。

(二)区别:孔子重类比推理,苏格拉底重抽象概括。

六、教学中“做”或“活动”的学问

(一)不同的活动方式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程序性知识——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认知阶段——讲解示范;分解阶段——单个动作;定位阶段——连锁动作;自动化——熟练动作。

(三)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活动:小组讨论、游戏、角色表演、练习、比赛、实验、实习、研究性学习等。

(四)案例教学的推广与应用

1、案例教学定义与作用。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2、案例教学的要求。(1)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2)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教学从强调以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注重概念和理论体系为主转变为强调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为主。

七、关于说课与评课

(一)说课是教师自己对同行或专家说说某某课要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包括说教学内容、说教学对象、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等。

(二)试讲是模拟真实情境(有学生和无学生两种)来进行课堂教学。

(三)评课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是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四)课堂教学精彩的本质:最核心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是恰当的把握内容;最现实的教学起点是学生认知上的困惑与矛盾;最重要的教学智慧是顺应学生的学习状态。

(五)成功课堂教学的特点:新——流畅清新、化故从新、历久弥新; 趣——引发兴趣、保持乐趣、提高情趣;活——教法灵活、素材用活、学生学活;实——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美——既语言美、又教风美、更意境美。

第三篇: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讲稿提要

讲稿提要

一、教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教学的概念和任务

1、教学的定义。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以适应社会、组织或个人的需要。

2、教学的任务。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会学习与形成能力;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二)教学基本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手段等。

(三)教学能力结构

1、基本素养;

2、学科知识背景;

3、对所教知识结构的认知;

4、对学生认知发展的认知;

5、学科教学能力。

(四)遵循教学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传授科学的规律性知识;科学组织教学过程;重视操作与活动)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两种师生观: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和个性培养的关系问题。

(五)贯彻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员观察所学事物,形成所学事物的清晰表象,丰富感性认识,从而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直观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言语直观。

2、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要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问题情境是启发的首要因素;独立思考是启发的关键;发扬教学民主是启发的条件。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观点。

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知识基础、学习风格、动机兴趣等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重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六)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如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2.感知学习材料。客观事物正确表象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一直接感知;二间接感知。

3.理解学习材料(中心)。所谓理解,就是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新概念在头脑中纳入已知概念的系统,由已知概念向新概念转化即形成新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1)关于概念: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细胞)。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形成途径——抽象与概括是指从具体共同性的事物中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两种思维活动。抽象是指抽取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属性的思维方法;概括是指把抽象出来的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连接起来,推及到其它同类事物上去,从而归结全类事物的共性的思维方法。概念形成方法: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法亦称例规法,呈现概念→实例属性探索→发现概念。演绎法亦称规例法,呈现概念→属性探索→举例说明。(2)概念的教学(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教育心理学认为,科学的概念教学有以下途径

准确的语言,揭示概念本质属性(思维的过程)。突出关键特征,控制无关特征(会飞不是鸟的关键特征)。正例(肯定例证)和反例(否定例证,防止泛化,概念不清)的利用(杯子、瓶子、缸都是容器的正例,但其本身又互为反例)。变式和比较(举一反三不应是简单重复,有比较才有鉴别)。具体化(举例说明、深入浅出)和系统化(层次和体系)。

(3)非本质属性变式教学: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巩固知识经验。就是指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验,牢固地保存在记忆中。要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理解记忆的能力。加强复习和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经验的目的。

5、运用知识经验。教师引导学生练习作业、实验、实习、职业劳动、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6、教学效果的检查、测量和评价。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来源。

(1)相对性评价是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绝对性评价依据教学目标编制试题来测量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2)诊断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开始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为使教学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或学年末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明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

(七)常用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所采取的行为方式、手段、途径、步骤的总称,是一定教学理念(教师思维)影响下的教授法与学习法的统一。

2、教学方法的五分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以体验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情境法、陶冶法、角色扮演、模拟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探究法等。

3、教学基本方法的含义及应用要求

(1)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种方式。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解是教师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讲演是系统全面的描述事实,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讲授法应用的基本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谈话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讨论、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应用基本要求是: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演示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投入观察与思考。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看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5)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基本要求: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与方法。②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③严格要求。

(6)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借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验证间接知识,或综合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因实习场所不同,实习法可分为:课堂实习,校内外工厂实习,农场和实验园地实习等。实习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实习开始,教师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并根据实习的场所和工作情况做好组织工作。②实习进行中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实习。③结束时对实习活动进行评定和小结,事后评阅实习作业报告。

(八)教学组织形式

1、定义。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类型。(1)班级授课——即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进行教学的制度。(2)个别教学——个别教学就是教师在同一时间以特定内容面向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教学。(3)现场教学——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补充。(4)分组教学——按学生的学习程度分成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两种类型。

二、教学工作基本环节

(一)备课

1、备教材(内容、目标);

2、备学生;

3、备教法;

4、备教学过程安排;

5、备教案(单元或课时计划)和讲稿;

6、备课件。

(二)上课

1、上课的基本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内容、讲授新内容、作业练习、辅导与答疑、小结巩固、考试反馈等。

2、一堂好课的标准:目标明确,完成任务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方法适合,善“启”善“导”;引发学生兴趣组织合理;教学机智;语言清晰,富于感染;学习积极,配合默契;媒体的运用得当有效等。

3、两种典型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的“五段教学法”和以学为主的教学“五步教学法”。

4、教学模式的心理学依据:(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的教学模式:刺激—反应,学习是反应的强化,教学就是操练,动力定型。(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5、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1)陈述性知识(概念和事实)的教学策略——激发动机,促进知识理解与保持;(2)程序性知识(技能)的教学策略——分析学习任务,找出必备技能,加强理解,进行有效的练习,产生式系统;(3)策略性知识(方法)的教学策略——教思路和方法,进行具体的训练。

6、课堂主要教学方式优势与不足

7、培训目标与课堂教学方式选择

8、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内容—目标—媒体三维选择模型

9、教学艺术的分门别类

(三)课后反思

1、定义。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反思。

2、反思的内容:(1)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度;(2)教材处理是否得当,如概念与知识的联系等;(3)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调动起来,学生是否在积极思维;(4)是否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是否能提问和讨论,包括在各种教学方法中;(5)师生关系融合、教师感情投入、兴趣和动机培养的程度;(6)教法学法选择是否得当;(7)教学结构安排是否合理;(8)教学语言是否到位等。

三、如何讲课

(一)讲授三环节

1、讲课前——三个问题:主题:我要讲什么?目标:我为什么讲?听众:我对什么人讲?

2、讲课中——三大要领:让听讲者了解你的唯一目的是让他们确有收获;随时准备做必要的调整,包括准备好替代的计划和操练以便采用;保持适当速度,讲课不能太拖沓,也不能太快,紧扣主题,注意自己的形体语言和语调。

3、讲课后——三大追求:获取反馈,评估自己的表现,为今后的改进找准方向。

(二)教师语言三要素

1、语言的------所说的内容,字词准确,句子完整,问题清楚,语言丰富,内容组织方式得当,通俗化,突出重点,系统全面等。

2、语音的-----所说的方式,音量适当,音质淳和,吐字清晰,连贯性,语音语调舒服,语速适中等。

3、视觉的-----形体语言,形象仪容,举止姿势,面部表情,手势眼神,位置移动,使用视觉辅助器材等。

(三)教学语言艺术

1、主要特点:教育性、启发性、向导性、趣味性。

2、节奏美:抑:和风细雨,娓娓动听;扬:铿锵有力,激动人心;顿:戛然而止,形成悬念;挫:进入转折,新的意境。

3、有说服力的例证

4、板书之美

四、如何组织教学

(一)开场白。效应:让大家了解自己,激发学员的兴趣,阐述相关的利益,明白你将带来什么,教育机智。避免:过分客套与罗嗦,过分自谦与示弱,贬低学员,自吹自擂。方式:开门见山,故事吸引,问题切入,事实陈述,彼此交流,时事讨论,说场面话,引用名言,幽默渲染,出其不意,利用教具等。

(二)导课艺术。导课艺术的核心功能与目标:让学员在一种迫切要求的心态之下开展学习,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导课艺术的要求:针对学员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需要。常规主要形式:实验、图画、事例、故事、问题、生动活泼的语言等等。

(三)两种提问方式。开放式问题如“你在这堂课学到了什么?”封闭式问题“你们听懂了吗?”这类问题学生会因此而失去思考的余地。

(四)几种答疑处理方式。反射型问题是通过把问题返回给提问者从而令他们更多地自己想想该怎样回答。折射型问题就是将学员提的问题转给其他学生来思考和回答。

(五)有效的聆听和交流。

(六)结课艺术。结课的形式:要点回顾、故事提升、隽言佐证,行动促进、小组竞赛、诗文抒情。总结性结课:这节(门)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强化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询问性结课:“这节(门)课的内容讲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交流?”

五、教学的启发(互动)艺术

(一)“启发”和“产婆术”。孔子:不愤不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开其意;不悱不发——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达其辞。苏格拉底“产婆术”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等步骤。

(二)区别:孔子重类比推理,苏格拉底重抽象概括。

六、教学中“做”或“活动”的学问

(一)不同的活动方式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程序性知识——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认知阶段——讲解示范;分解阶段——单个动作;定位阶段——连锁动作;自动化——熟练动作。

(三)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活动:小组讨论、游戏、角色表演、练习、比赛、实验、实习、研究性学习等。

(四)案例教学的推广与应用

1、案例教学定义与作用。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2、案例教学的要求。(1)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2)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教学从强调以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注重概念和理论体系为主转变为强调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为主。

七、关于说课与评课

(一)说课是教师自己对同行或专家说说某某课要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包括说教学内容、说教学对象、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等。

(二)试讲是模拟真实情境(有学生和无学生两种)来进行课堂教学。

(三)评课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是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四)课堂教学精彩的本质:最核心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是恰当的把握内容;最现实的教学起点是学生认知上的困惑与矛盾;最重要的教学智慧是顺应学生的学习状态。

(五)成功课堂教学的特点:新——流畅清新、化故从新、历久弥新; 趣——引发兴趣、保持乐趣、提高情趣;活——教法灵活、素材用活、学生学活;实——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美——既语言美、又教风美、更意境美。

第四篇:心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试题参考答案

1、阐述注意的几种主要的理论观点。(1)、注意及分类(2)(2)、主要理论观点(6)(3)、评价(2)2.阐述能力结构的理论。(1)、什么是能力及其分类(2)(2)、主要能力结构的理论(6)(3)、能力结构的理论评价(2)

四、综合题

阐述动机的理论并对各种理论进行评述?基本思路:(1)动机的概念、分类(8)(2)动机的主要理论(16)

(3)评述不同动机理论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6)我国心理学机遇、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答:我国心理学经过半个多世纪曲折的发展,正面临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

首先,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的变革对心理科学提出大量的需求,同时也为心理科学的发展提供动力。一方面,我国经济上已进入社会矛盾瓶颈约束时期。各国的发展历史表明,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的关键期和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最为严重的时期。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GDP总量在过去的26年间增长了10倍。2005年,我国GDP已经超过2.2万亿美元,人均GDP为1703美元。到201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2400美元。

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空前的社会变革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带来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和政治生活两方面的快速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开始凸显: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明显增大,各种应激和心理行为障碍大幅度增加,数千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障碍、精神疾病或者行为问题的困扰,吸毒问题、青少年问题、亚健康问题、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据推算,到2020年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

其次,信息技术和神经科学研究技术对心理学的渗透,为解决我们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并打开新的思路。信息时代超强的追踪、监控、行为分析技术,使得心理学家对人类心理和行为观察更加及时、系统。脑科学发展,特别是fMRI、ERP、PET、EEG等技术出现和进步,为心理和行为研究提供了更加直接的观察手段。而基因与遗传科学的发展,使得有可能建立从基因到环境多层面模型来预测人的复杂行为。

最重要的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上述决定对我们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促使我们从“国家任务”的高度去思考心理科学的使命和责任。

因此,研究心理科学如何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服务,特别是研究如何针对我国目前的社会状况和心态,探索如何发挥心理学作为严谨的行为科学的传统优势,并与包括脑科学与遗传科学在内的最新的生命科学技术有机结合,从重大基础研究和实效应对措施两方面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健康的发展是当务之急,更是我国心理发展的 难得历史机遇。

研究还比较零散,有的还处于摸索阶段。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缺乏系统的基础研究,而且越是接近宏观的制度与社会文化层面的问题,相关的基础性的研究就越少;另一个是研究的成果往往是一些调查数据或者较为宽泛的理论论述,缺乏可操作性。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心理学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尽快展开深入研究。

在个体层面研究心理健康问题。从精神和心理尚处于正常范围的亚健康人群和已有较为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的患者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与心理健康和行为障碍密切相关的诊断、干预和治疗问题。要探讨如何建立一个系统的全民心理健康监测和维持系统,从科学准确的界定和诊断、治疗和干预以及预防和预后等多角度全方位地为维护国民的心理健康提供服务。还要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些具有重大意义和急迫性的课题,比如毕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问题、应激和亚健康问题以及健康老龄化问题等。

在群体层面研究重大社会事件的应对问题。探讨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社会问题以及心理因素在这些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并进而从应用和技术的角度研究如何发展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比如针对重大社会突发事件的预警与危机干预、传媒对大众心态的影响方式和途径、可能影响到社会和谐的极端化信仰等问题的研究。

在社会文化层面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心理因素与认知机制。系统地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心理因素、认知机制与行为特征,并建立相应的社会-心理和谐模型,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用的理论指导。利用各种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不但可以探讨一般的社会态度和判断的形成过程,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深入探讨某些具有重要实践和理论意义的课题,比如社会正义的认知与判断过程、复杂社会矛盾的心理表征和脑加工机制、亲社会和反社会态度形成的认知过程等。而利用大样本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可以建立具有普适性的社会-心理和谐模型,进而从政策的层面提供建议和参考。

2、心理学基础研究的价值

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个体心理活动及其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服务对象解决心理问题,从而实现为服务对象提供整体服务的专业目标。

3、从理论构思到假设与实验结果到验证理论在逻辑上有何区别,这种区别对拓展研究设计有何启示?

4、情绪Stroop效应的实验分析

答:(1)stroop效应是是一种在心理学上广泛应用的视觉任务。主要是指当词的印刷颜色与词的意义相冲突,人是任务是命名印刷颜色时,这时候人们的认识反应要变慢。

(2)经典的Stroop实验要求被试报告色词的墨色。如“红”这个字,可以呈现为红色,也可以呈现为绿色。实验结果表明,在命名和词义不一致的墨色时,被试要花更多的时间,表现出Stroop色词干扰效应。对该效应有多种理论解释,一种观点认为,阅读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加工技能,而颜色命名却不是。面对文字材料时,被试很难不进行语义加工,不仅注意字的墨色,而且也注意了字的语义,语义加工对墨色命名加工的干扰即表现为Stroop效应。基于此,对情绪问题感兴趣的研究者预期情绪词的情绪色彩也能对颜色命名产生影响,于是发展出情绪Stroop实验,用以测查个体特别是焦虑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特点。

(3)情绪Stroop实验通常向被试呈现不同颜色的词语(包括中性词和情绪词),要求他们忽视词语的语义,尽可能快地命名字词的墨色。研究表明,相对于正常被试而言,焦虑个体(包括焦虑病人和高焦虑状态个体)命名有威胁性含义词的墨色时间较中性词长。因此,研究者认为焦虑个体比正常个体更容易将注意投放至消极情绪信息,提出焦虑个体对负性情绪信息存在注意偏向(attentional bias)。

除了考察个体在意识水平对情绪刺激信息的知觉加工特点,Mogg等人还采用情绪Stroop掩蔽实验在阈下知觉水平呈现刺激,探察个体在非意识情况下对情绪信息的加工特点。如,白色词出现在黑色(或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背景颜色块上,被试要尽可能快地命名背景颜色。词呈现的时间很短(1ms),然后就被一串任意组合的白色字母覆盖。字母串能有效掩盖前面呈现的词,但不会掩盖背景块颜色。词在视知觉的阈下水平呈现,随后的测试证明被试不能明确意识到呈现的是什么词。其结果表明,与正常被试相比,患有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个体在颜色命名时受到负性词的干扰高于中性词。研究者据此认为,焦虑个体对负性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发生在前注意阶段。

需要指出,在情绪Stroop实验范式中,负性情绪信息对任务加工的显著干扰通常发生在有情绪障碍被试组,而在正常被试组则比较鲜见。因此,情绪Stroop实验范式广泛用于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和创伤后障碍(PTSD)个体认知特点的研究。而这类研究也试图证明情绪障碍个体对情绪信息存在特殊的认知加工模式。

心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试题参考答案

06年 述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25分)

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请阐述你对这个趋势的了解与看法。(20分)

答:

1、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认知心理学继承了实验心理学的传统,吸收了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成果,形成丁一套比较完整的研究方法——实验、模拟、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充分地反映了当代科学在实验基础上高度综合的研究特点,以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特点。正是研究方法的突破,促进了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这些研究方法有:

(1)实验法:实验的方法能使研究者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验有助于研究者搜集资料,验证假说,提高价究的信度和效度。实验方法是信息加上认知心理学采用的主要手段。认知心理学的实验主要是反应时实验和眼动实验。

(2)口述报告法: 也称出声思考法,是一种由被试大声地报告自己在进行某项操作时的想法来探讨内部认知过程的方法。口述报告多半在操作时进行,也可以在操作后通过回忆来叙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口述报告的方法有些类似传统的内省法,也可以认为是对内省法的批判与继承。在进行口述报告实验时,主试一定要要求被试大声地如实报告操作时自己思考的详细内容,使内部的思维过程外部言语化,但不要他们解释情境或思维过程。被试所报告的应主要是短时记忆中保留的很快就会消失的信息。内克森和西蒙等人采用这种方法,在认知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口述报告的方法已被许多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所接受。

(3)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计算机模拟是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计算机模拟是 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方法是想通过对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来认识人心理过程的本身,即对人的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进行逻辑分析。

计算机模拟常和理论分析结合在一起,多从程序缩减、流程分析、程序模拟三个方面着手。程序缩减是一种以潜在性因素作为资料来源,用分离认知因素来探讨认知过程的方法。典型的设计是让被试执行两种复杂程度不同的任务,从对比的角度来探讨复杂任务的操作时间和信息加工过程。流程分析是通过计算机流程图的比较进一步探讨操作时心理表征的顺序和方向。程序模拟是把人的认知过程编成各种计算机语言输入计算机,如果输入的程序能正常工作,设计者至少可以得知某种心理过程在逻辑上是可行的,即获得逻辑合理性方面的验证。例如,达柯等人则探讨了人怎样利用自己有限的短时记忆去处理和分析句子的前后关系,这些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认知神经科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相结合的新生儿。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任务在于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人类大脑如何调用各个层次上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区和全脑去实现自己的认知活动,是认知神经科学拟回答的根本问题。

在方法学上,认知神经科学包括两大类互补的研究方法:一类是无创性脑功能(认知)成像技术,另一类清醒动物认知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前一类方法中又分为脑代谢功能成像和生理功能成像两种;后一类方法中包括单细胞记录、多细胞记录、多维(阵列)电极记录法和其他生理心理学方法(手术法、冷却法、药物法等)。尽管这些方法为人类科学增添了许多光彩,但远未满足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要求。例如,脑认知成像技术可以为我们对认知过程的脑功能形成直观的图像,然而这种图像仅可提供结构或区域性功能关系,对于细胞水平的机制显得过分粗糙。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⑴脑损伤病人研究;⑵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扫描); ⑶磁共振成像(MRI扫描);⑷事件相关电位;⑸单细胞记录技术。不能用在人类身上 1.事件相关电位的原理和方法:

(1)事件相关电位(ERP)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通过有意地赋予刺激仪特殊的心理意义,利用多个或多样的刺激所引起的脑的电位。它反映了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点生理的变化,也被称为认知电位,也就是指当人们对某课题进行认知加工时,从头颅表面记录到的脑点位。经典的ERP主要成分包括P1、N1、P2、N2、P3,其中前三种称为外源性称为,而后两种称为内源性成分。这几种成分的主要特点是:首先不仅仅是大脑单纯生理活动的体现,而且反映了心理活动的某些方面;其次,它们的引出必须要有特殊的刺激安排,而且是两个以上的刺激或者是刺激的变化。其中P3是ERP中最受关注和研究的一种内源性成分,也是用于测谎的最主要指标。因此,在某种程度上,P3就成了ERP的代名词。(2)事件相关电位的测试方法

事件相关电位属于长潜伏期诱发电位,测试时一般要求被试者清醒,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其中。引出ERPs的刺激是按研究目的不同编制而成的不同刺激序列,包括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刺激,其中一个刺激与标准刺激产生偏离,以启动被试的认知活动过程。如果由阳性的物理刺激启动,除了由认知活动产生的内源性成分,尚包括外源性刺激相关电位;如由阴性刺激来启动心理活动过程,则引出由认知加工而产生的内源性成分。P3为ERPs中重要的内源性成分,现时对它的研究最为广泛。多为神经精神学科研究,如精神分裂症、脑血管疾病和痴呆症、智力低下等,通过研究P3的潜伏期、波幅、波形变化,反映认知障碍或智能障碍及其程度,同时尚应用于测谎研究。另有人将P3、CNV用作观察神经精神药物治疗效果的指标。事件相关电位的另一内源性成分N2为刺激以后200毫秒左右出现的负向波,反映大脑对刺激的初步加工,该波并非单一成分,而是一 复合波,由N2a和N2b两部分组成,N2a不受注意的影响,反映对刺激物理特性的初步加工。

刺激模式:刺激模式的设置是研究ERPs的关键,要求根据研究目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刺激模式,包括两种及以上不同概率的刺激序列,并以特定或随机方式出现。包括视觉刺激模式、听觉刺激模式、躯体感觉刺激模式。听觉刺激模式包括三类:1.随机作业(OB刺激序列);2.双随机作业;3.选择注意。OB刺激序列(oddball paradigm):通过耳机同步给高调、低调纯音,低概率音作为靶刺激,诱发ERPs。通常靶刺激概率为10—30%,非靶概率70一90%,刺激间隔多采用1.5—2秒,刺激持续时间通常为40—80毫秒,反应方式为或默数靶信号出现次数或按键反应。2.脑功能成像的原理和方法

脑功能成像是指利用各种成像技术对大脑功能活动进行显示的过程,多用脑电图(EEG)脑磁图(MEG)、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功能代谢计算机断层(PET/CT)。FMRI和PET 这种测量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为1-3mm,但时间分辨率低,大约为1s。相反EEG和MEG 能够很快地记录脑内神经元活动产生的电信号,时间分辨率为毫秒级,但它们对源的空间定位困难,空间分辨率为厘米级。间定位困难,空间分辨率为厘米级

FMRI 是近年来发展的脑功能成像技术,目前成为研究脑功能的主要手段。可分为3 类:(1)灌注基础上的FMRI,以示踪剂在脑内的时间过程来计算脑血流。(2)血流基础上的fMRI,可探察大血管里的血流变化。(3)磁敏感对照基础上的fMRI,如血氧水平依赖性方法。在fMRI 成像中,没有直接观察大脑皮质内神经元的功能活动或神经元的代谢变化,而是观察皮质功能活跃引起的功能区脑血流量及微循环内血氧含量的改变,进而引进的MRI信号变化。但总体上磁共振信号总是滞后与神经和生理响应,也就不能实时的反应人脑的活动,这就促使人们考虑是否能把磁共振成像和时间分辨率较高的EEG结合起来。

二、分析比较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现代认知心理。(25分)

试论行为主义与现代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异同。(20分)

答:(1)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样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已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这是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否认意识的必然结论。

(2)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

(3)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而不管内部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 则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内部心理过程。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强调严格的实验室方法,排斥一切主观经验的报告;认知心理学则既重视实验室实验,也重视主观经验的报告。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说,改变外部条件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揭示知识结构的辅助手段。认知心理学企图把全部认知过程统一起来,它认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组现象。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很可能会发现人类认知过程的统一加工模式。

试举一例说明什么是研究的外部效度以及如何才能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25分)

答:(1)心理实验的外部效度,就是指实验的目标总体结论的真实性程度。亦即实验的样本结论推广到实验目标总体的有效性程度。每一项研究都是在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的,有特定的被试、指导语、测量技术和实验程序,尽管研究本身具有特异性,但研究者通常期望他们的结果不是特异的,而是可以推广到研究情境之外的。例如:斯特拉克、马丁和斯特普在1988年主持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牙齿间放一支笔(迫使其微笑)的人和在嘴唇间放一支笔(迫使其皱眉)的人相比,前者比后者更有可能认为卡通片有趣。尽管这项研究是在1988年用伊利诺斯州大学的学生做的,但研究者通常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一结果可以推广到实验范围之外。就是说,如果其他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来接受测试,应该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有些研究,如前面的微笑-皱眉实验,其结果的外部效度并不存在多大争议,但也确实有很多研究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使人们对其结果的推广效果产生怀疑,常见的情况是将研究结果从严格控制的实验室推广到不加控制的现实世界。将研究结果推广到特定研究之外的效度问题,就是外部效度问题。研究中任何制约结果通用性的特征都是对外部效度的损害。研究的目的是得到能反映两变量间存在的真实关系的结果,如果研究结果能同样地适用于特定实验范围之外的其它时间、情境和人群,则认为此研究具有外部效度;相反,如果结果只在研究限定的约束条件内有效,则此研究缺乏外部效度。

2、任何造成研究条件更具有特异性的因素都会带来对研究外部效度的损害,这一般包括被试者特征、主试者特征、研究的操作程序和测量方法等因素,这些因素的特异性越强,越有可能导致研究情境与人们日常生活情境的差异性,使研究情境中观测到的被试行为区别于人们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行为,也就制约了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

因此,在实验过程要注意:

克服实验的过分人工情景化。实验一般是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进行,造成过分的人工情景,需要增加实验变量,从各方面进行处理。

增加样本的代表行。要求取样时一定要注意随机化和代表性问题,增加取样的层次可以使样本代表性增大。保证测量工具的效度。

四、述评主要的人格理论。(25分)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三)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四)人格特质的新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结构。

本我是位于人格结构的底层,由人的先天本能和感官欲望组成,包括人的各种生理需要和感官欲求。本我给人 的行为提供能量,那种很原始的冲动力量就是里比多。本我无意识,没有理性,是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只要求满足,而不管满足是否可行和是否合理。

自我是在出生以后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主要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一方面,它要反映本我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又受超我的限制。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以合理方式满足本我的要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处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由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内化而来。超我遵循道德原则,主要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并追求完善的境界。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各自代表了人格结构的某一方面,本我代表生理本能,自我代表心理现实,超我代表道德理想。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三者互相协调时,人格就健康;三者矛盾加剧互相敌对时,人就会产生心理疾病。『认为人格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口腔期(0岁~1岁)、肛门期(1岁~2岁)、性器期(3岁~5岁)、潜伏期(6岁~11岁)和生殖期(12岁~18岁)』。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过分强调本能的作用,是一种生物决定论的观点,显然是不科学的。这个理论对人格结构的深层次研究,特别是强调本我、自我、超我保持相对平衡的观点,是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的。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通过对人格特质的因素分析,提出了人格特质的理论模型,模型共分为四层,各层之间用连线表示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的独特性,将人格特质分为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前者是个体所特有的人格特质,后者是许多人(同一群体或阶级的人)所共有的人格特质。虽有共同特质,但共同特质在各个成员身上的强度却各不相同,而且共同特质在同一个人身上的表现也会随时间不同而不同。

卡特尔还根据人格特质的层次性,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就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特质。卡特尔认为,表面特质只是特质原来的集合,这种集合只说明特质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揭示出行为的真正原因。根源特质指行为的最终根源,是人格结构最重要的部分。根源特质控制表面特质的聚集。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来自于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而一种根源特质能影响多种表面特质。例如,聪慧性是一种根源特质,它是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我们可以从人们解决问题的正确性和速度等方面间接地推测出来。这里,解决问题的正确性和速度就是表面特质。

根源特质又可以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体质特质由人的先天生物因素决定,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等。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决定。

模型的最下层是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动力特质是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一定的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和强度。

卡特尔认为,人格是赋予人一致性的动力,它一定是可预测的。人格能对一个人在情境中将怎样行动做出说明。行为是人格及其情境的函数,即R=f(P*S),其中R代表反应,P代表人格,S代表情境

(三)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艾森克(H.J.Eysenck)试图将人格的特质理论和类型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人格的四层次理论。在他的模型中,最下层是特殊反应水平,即日常观察到的反应,属误差因子;上一层是“习惯反应水平”。由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属特殊因子;再上一层是特质层,它们是由习惯反应形成的,属群因子;最上层是类型层,由特质形成,属一般因子。艾森克还用两个纬度来描述人格,一个是内向和外向,一个是神经质倾向(即情绪的稳定性),并用这两个纬度构成人格纬度图。图中,纵轴代表内倾与外倾,横轴代表情绪稳定与不稳定。根据这两个纬度,艾森克将人分为稳定的内倾型、稳定内外倾型,不稳定内倾型和不稳定外倾型四种类型。稳定内倾型表现为平静、性情平和、可信赖、克制的、有思想、谨慎、被动的,相当于粘液质;稳定外倾型表现为领导性、关心自由、活跃、随便、敏感、健谈、开朗、社交性,相当于多血质;不稳定内倾型表现为喜怒无常、刻板、有理想、悲观主义、有节制、不善社交、安静,相当于抑郁质,不稳定外倾型表现为爱生气、不安静、敢做敢为、易兴奋、易变动、爱冲动、乐观主义、有活力、相当于胆汁质。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是人格心理学中的重要成就。这种理论将类型理论和特质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能更全面、更系统、更富有层次地描述一个人的人格。

(四)人格特质的新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一些共识,认为人格有五种最主要的稳定的特质。后经进一步的证实,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这五个因素是:(1)开放性: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2)责任心: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3)外倾性: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4)宜人性:具有信任、利他、直率、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5)神经质: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这五个特质的头一个字母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了“人格的海洋”。目前,“五因素人格结构理论”被称为当代人格心理学新型的特质理论。

五、设计一个2×3的关于人格与领导风格关系的实验研究方案(包括研究题目、研究目的、研究假设、被试取样、研究变量与程序,统计处理方法等)(25分)。

05年 述评当代智力结构理论。(20分)

答:智力究竟是由几种因素构成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主张单因素,有人主张二因素,也有人主张多因素,形成各种不同的智力结构理论。• 1).单因素论

主张智力单因素论的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智力上有高低,但智力只是一种总的能力。例如,高尔顿、推孟等人都主张智力是单因素的,他们编制的量表只提供单一分数(智商),只测一种智力。• 2.)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E.Spearman,1904)提出二因素说,他将人类智力分为两个因素:一是普遍因素,又称G因素,是在不同智力活动中所共有的因素;另一是特殊因素,又称S因素,是在某种特殊的智力活动中所必备的因素。二者相互联系,完成任何作业都需要G因素和S因素的结合。G因素是智力结构的基础和关键,各种智力测验就是通过广泛取样而求出G因素的。• 3).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L.Thurstone)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智力结构的群因素论。他认为,智力包括七种彼此独立的心理能力,即语词理解(V)、语词流畅(W)、推理能力(R)、计数能力(N)、机械记忆能力(M)、空间能力(S)和知觉速度(P)。

瑟斯顿为此设计了智力测验来测量这七种因素,测验结果与他原来认为各种智力因素之间彼此无关的设想相 反,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正相关。• 4).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vilford)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他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智力的第一个维度是操作,即智力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分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5个因素;第二个维度是内容,即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行为4个因素;第三个维度是产品,即智力活动的结果,包括单元、门类、关系、系统、转换、蕴含6个因素。把这3个变项组合起来,会得到4×5×6=120种不同的智力因素。• 5).阜南的等级层次理论

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阜南(P.E.Vernon)提出了智力层次的因素理论。他认为,智力是按等级层次组织起来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相当于斯皮尔曼的G因素;其次是言语-教育能力和操作与机械能力两个大因素群;第三层是小因素群,如言语-教育能力又可分为言语因素、数量因素等;最后是特殊因素,相当于斯皮尔曼的S因素。

• 6.)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等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智力划分为两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人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晶体智力则是指人后天习得的能力,与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如知识的广度、判断力等。

• 7).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J.Sternberg)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理论可分为三个分理论:情境分理论,阐明智力与环境的关系;经验分理论,阐述智力与个人经验的关系;成分分理论,揭示智力活动的内在心理结构。

8.)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霍华德•加德纳教授(Howard Gardner),1983年出版著作《智力的结构》)。• 逻辑数学智力 • 语言智力 • 空间智力 • 身体运动智力 • 社交智力 • 自知智力 • 自然智力

2、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请阐述你对这个趋势的了解与看法。(20分)(参考第一页有关内容)

3、试论行为主义与现代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异同。(20分参考第二页有关内容)

4、根据所报考的研究方向选答(40分)

4a、(学习心理研究方向)设计一项的研究探讨“提示(有,无)对不同智力水平(高、中、低)学生迁移效果的影响”,其中“提示”是被试内变量。研究设计包括研究目的、被试选择与安排、研究程序等并最后的模拟请列出模拟的方差分析表各个因素的自由度(包括误差自由度)及交互作用自由度(包括误差自由度)要写 准确。

4b、(个性心理研究方向)设计一个有关情绪与认知关系的研究方案。

4c、(认知心理研究方向)请设计一个关于问题解决的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案。1、04年 论述现代认知心理学概念结构理论的发展和趋势。(25分)答:(一)层次网络模型

层次网络模型是由柯林斯等人(1969)针对言语理解的计算机模拟提出的,后来被用来说明概念的结构。在这个理论中,概念是以结点的形式储存在概念网络中,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实际上也是概念。各类属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在一起,概念间通过连线表示它们的类属关系,这样彼此具有类属关系的概念组成了一个概念的网络。在网络中,层次越高的概念,其抽象概括的水平也越高(二)特征表理论

特征表理论是由波纳等人(1979)提出的。特征表理论把概念的语义特征分解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定义性特征是定义一个概念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它相当于概念的本质特征。特异性特征是具有描述功能的特征,它相当于概念的非本质特征。特征表理论认为,概念的结构是由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构成的。这些规则也称概念规则,它包括肯定、否定、合取、析取、条件等。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规则相互结合就构成了各种不同性质的概念。(三)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主要是由茹什(1975)等人提出来的。茹什认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来表征的。所谓原型是指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

2、论述认知不协调理论的研究与发展。(25分)

答: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他认为,人们为了自己内心平静与和谐,常于认识中去寻求一致性,但是不协调作为认知关系中的一种,必然导致心理上的不和谐。而心理上的不和谐对于个人构造自己内心世界是有影响和效力的,所以常常推动人们去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去根除一切搅扰。

在上述思想指导下,他进而提出了有关认知不协调的两大基本假设:(1)是作为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不协调,并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2)是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人们还可以能动地避开那些很可能使这种不协调增加的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可见,这里不协调状态已具有了动力学的意义,正是由于认知上的不协调才引起人类的行为。他将人类行为的动因从需求水平转移到认知水平上,突出了人类理性的力量。

对于认知不协调的条件,费斯汀格认为,认知不协调的基本单位是认知,它是个体对环境、他人及自身行为的看法、信念、知识和态度。它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有关行为的,如“我今天去郊游”;第二类是有关环境的,如“天下雪”。而认知结构是由诸多基本的认知元素构成,认知结构的状态也就自然取决于这些基本的认知元素相互间的关系。

费斯汀格将认知元素间的关系划分为三种:(1)不相干。此时两种认知元素间没有联系,例如“我每天早上七点钟吃早饭”与“我对足球不感兴趣。”(2)协调。此时两种元素的涵义一致,彼此不矛盾,如“我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与“我做了一件帮助他人的事情”。(3)不协调。此时“如果考虑到这两个认知元素单独存在的情况,那么一个认知元素将由其反面而产生出它的正面„„假如从y产出非x,那么x和y就是不协调的”。例如“我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与“我做了一件损人利己的事”,这两者就是不协调的。费斯汀格看来,认知不协调理论研究只是认知元素间的后两类关系,并且把注意力重点放在不协调关系上。

就认知不协调的强度而言,他认为,不协调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具体地说,它取决于两个方面:(1)是不协调的程度同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比如丢掉一元钱与丢掉一份满意的工作造成的不协调程度是不同的;(2)不协调的程度取决于一个人所具有的不协调认知的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可用公式表示:

不协调认知项目数量×认知项目的重要性 不协调程度=——————————————————————— 协调认知项目的数量×认知项目的重要性

在解决认知不协调的问题上,费斯汀格提出了三种途径:(1)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比如,“知道吸烟有危害”而“每天还在吸烟”的人,把烟戒掉。这样,两个认知元素便协调起来。(2)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如认为“自己比别人都聪明”,而期终考试时“两门功课不及格”的人,改变对自己原先的评价,认知到自己不过是个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学生,这样认知达到协调。(3)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的状况。如为了缓解吸烟问题上出现的认知不协调和心理紧张,可以寻找有关吸烟不会致癌,甚至反而对身体有些益处的事例知识。

这三种解决途径是从“知”、“行”角度入手,来达到消除认知不协调的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不协调在主观上被体验为心理的不舒适,这种心理的不舒适,不同的个体其体验各不相同,因此对个体选择减少失调的具体途径,认知不协调理论不能作出明确判断。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基本评价

自从费斯汀格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以来,该理论对西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其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理论的创新性 认知不协调理论在探讨人对自身活动的认识与外界事物发生过程之间的联系时,指出人的行为对态度转变或持续的先行作用,这在理论上是对社会心理学的一项贡献。在此之前,人们强调的是态度先于行为,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但认知不协调理论提醒人们注意另一方面的情况。人的行为也可以是态度改变或更加坚定的先行条件,已做出的行为引起人的内部不协调感,从而发生态度的改变。这一看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2.理论的广泛适用性 在认知不协调理论中,费斯汀格将复杂的认知关系简化为认知要素间的协调与不协调关系。这样一来,这一理论模式就有可能具备其它认知模式不曾有的灵活性和运用范围,不仅适用于认知者的认知体系,而且适用于更大的、认知者以外的社会领域。从信息来源看,大量的是来自于社会上的大众传播、大众意识,甚至流言等。费斯汀格专门论述了广大社会领域中的集体现象(如流言、大众传播)对减轻认知不协调的作用,这种不拘泥微观领域的广泛适用性是该理论迅速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3.理论的推动力 著名人格心理学家J ·费斯特曾说过:“一个理论的有用与否,取决于其整合已知的观察、引发新的研究的能力。”换言之,一个理论的有用性,不是取决于它与某些已建立理论的一致程度如何,而是取决于它能引发多少可测验的假设,在多大程度上整合了现有的经验知识,以及它对解决日常问题所具有的意义。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就是这样,它引起和推动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且把注意力集中到一系列有趣的规律性上,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如布雷姆的“心理学的对抗理论”、阿伦森的“喜爱理论”。

当然,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认知不协调理论也同样如此。一是概念的模糊性。在认知不协调 理论中,有些概念是模糊不清的。例如“不协调”这一重要概念,费斯汀格认为,是一种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发生在一个人同时持有两种在心理上不一致的认知的时候。但是认知在哪些方面不一致呢?他并没有明确说明。这给进一步严格的科学研究带来困难,在有关的实验中,研究者不能用可观察的指标定义被试内部产生的认知不协调感,只能假定或推测它的存在。二是认知模式的过于简单化。在认知不协调理论中,过于依靠一对孤立的认知成分,这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很少与其它认知结构成分发生关联,这意味着,不可能接触到认知成分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三是解释模式的不确定性。在认知不协调理论中,它不是用心理学术语来解释产生不协调的心理机制,只是借助于日常生活经验来确定不协调的存在。而人在日常生活中行为举止不一定遵循逻辑要求,有可能是遵循另外的理由。费斯汀格对这些理由并未严格限定,解释模式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3、阐述你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过程及其争论的看法。(25分)

答:心理学的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之前为准备期,1879年诞生了科学心理学:自187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心理学形成、分化和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心理学的演变、增新时期。与此同时,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古代到19世纪70年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人们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主要依靠不充分的观察和思辨的方法;自从187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对心理现象的认识采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心理实验得到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借用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用以更新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例如,计算机模拟方法,电生理模拟方法是自然科学的;文献传记法是借用社会科学的。近年来,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明显出现一些新趋势:

(1)研究思路的生态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社会需求的日益迫切,实验室研究日益显现出其固有模式的局限性,心理学研究出现了生态化的趋势,即强调从现实生活中、自然情境下研究个体与自然、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心理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这种研究思路使心理学的研究更为客观、真实、接近自然,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

(2)研究方式的跨学科化。心理学所涉及的问题纷繁复杂,往往需要从多学科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心理学多学科的研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心理学内容各分支学科的协作,另一种是心理学和其他学科,如哲学、神经科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的协作。

(3)研究范式的跨文化的特点。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理论的发展,研究者越来越重视不同文化背景中个体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发展的类似性和差异性,即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哪些心理特征具有普遍性,哪些心理特征是特定的等。跨文化研究对于丰富心理学研究成果、弄清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及其使用范围等基本问题意义重大,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的范式。

(4)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主要表现在:a主张采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和探讨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以对不同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补充和验证;b强调和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以揭示心理活动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c强调采用综合设计方式,如兼有纵向设计与横向设计优点的聚合式交叉设计;d 注重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来。

(5)研究手段的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心理学研究众,录音、录像、摄像照相设备以及各种专门研究仪器、工具都得到了广泛采用。

(6)研究结果的数量化。表现为:a 在研究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多元分析方法,b计算机及其软件已成为最重要的计算工具,c在传统使用定性方法的领域,开始采用“元分析”等定量方法,d 模糊数学在心理学研究中 日益得到广泛采用。

4、根据所报考的研究方向选答(25分)

4a、(实验心理学方向、认知心理学方向、管理心理学方向、心理语言学方向)请你根据对认知心理学的学习和思考,自行设计一个二因素混合实验,其中一个因素是被试间因素,一个因素是被试内因素。请写出实验目的、选题依据、变量安排、被试选择、材料选用、实验程序、预计的结果统计。

4b、(学习心理研究方向)根据你对学习心理的学习与思考,设计一个3×2二因素混合实验,写出设计方案(包括研究目的、被试选择与安排、研究程序等)及最后的模拟统计分析表,各个因素的自由度及交互作用自由度要写准确。

4c、(个性心理研究方向)试设计一个探讨人格特征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心理机制的研究方案。4d、(心理分析研究方向)如何证明心理分析的有效性,并设计出有关的研究方案。

4e、(临床心理学研究方向)设计一个2×2或2×3的实验,研究语言提示对人的情绪的影响。

4f、(心理测量与人才测评方向、心理与教育测量方向)在心理测验中,信度与效度是评价测验的重要指标,试依据真分数理论,阐述经典心理测验理论中信度与效度的定义,并论述信度与效度之间的关系。2003年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实验 认知模块理论的产生。

答:模块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一种理论。受计算机编程和硬件模块的启发,Fodor(1983)提出认知功能模块性的概念。他认为,人脑在结构上和功能上都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这些模块的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认知科学的许多发现,都支持模块说。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模块理论已发展为多功能系统理论。例如:特尔文曾将人类的记忆系统分为程序记忆、知觉表征、语义记忆、初级记忆和情景记忆五个子系统,这些系统在发生上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脑损伤时,各功能系统受到的伤害也有一定的顺序。实验的内部效度。格式塔理论的方法论意义。答:.☆完形主义的研究对象:

⑴完形主义者虽然在许多方面反对构造主义者和行为主义者的见解,可是在心理学的对象问题上却既不反对前者把直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不反对后者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们认为心理学既研究直接经验,也研究行为。

⑵克勒又把直接经验分为主观经验和客观经验。客观经验,是可以共证的经验,即彼此可以取得一致的客观经验,它是物理科学的基础。主观经验,是不可共证的经验,即别人不能直接经验的自我感觉和感受,它是心理科学的基础。他们认为心理学既研究主观经验也研究客观经验。

⑶完形派心理学的研究行为和行为主义派不同,科夫卡把行为主义的S-R称为微细的行为,而完成派研究的是明显的行为或对行为环境的行为。完形派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经验的观察”

2.◎直接报告法:格式塔心理学接受现象学的方法论,主张看到什么就报告什么,又叫直接报告法。对格式塔心理学的评价:

⑴格式塔心理学排斥了经验的作用,并把物理世界看作只是现象性的客观存在,因而带有强烈的先验论和唯心主义倾向。⑵格式塔心理学重视整体的观点,重视部分之间动态的联系,却有辩证法的因素,这对心理学中元 素主义的机械观点有一定的贡献。⑶格式塔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和对学习的研究,冲破了元素主义的框框,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目前仍不失为西方知觉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⑷格式踏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局限与知觉的领域,而且认为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则适用与心理学的全部,尚缺乏充足的根据。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成就有知觉组织原则,顿悟学习理论和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等。但该流派在心理学史上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还是其强调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这种现象学方法对整个心理研究的方法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意识经验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坚持对意识经验的直接描述 3重视研究问题胜于研究方法。4倡导整体论反对原子论。5方法多元的宽容性。

4a、设计一个2×3的研究,探讨“提示(有,无)对不同智力水平(高、中、低)学生迁移效果的影响”,其中“提示”是被试内变量。要求写出研究目的、被试选择与安排、研究程序。然后回答: 根据上述要求,该实验是否一定是混合设计?为什么?

写出被试检验中A因素(提示因素)的自由度,以及A因素误差的自由度。2002年 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实验 【第1、2题各个方向考生均要完成】

设计一个2×2的完全随机的多因素实验,内容自定,但要有新意。写出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假设、实验方法(包括被试、仪器、实验材料、程序等),以及可能取得的结果和拟采用的统计技术。论当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构造意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学习活动必然有创造性质,他能把从外界接收到的知识信息同化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形成自己特有的认知图式。

(2)学习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学习活动是一个“顺应”的过程。即学习者不断地对已有的认知结构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更新,使他适应新的学习对象,并实现“整合”。

(3)学生学习活动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建构活动有社会性质。学习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流的发展与改进的过程,即包含有一个交流、反思、改进、协调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体现在:(1)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教师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以往的概念.(2)教师除讲授学习材料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生成的能力和技巧,结合学习材料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评价.监督自己的认知过程,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最终能使学生独立进行理解性的学习.【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等三个方向的考生限定完成下面第一组题目(3a与4a),学习心理研 究、人格心理研究、心理分析研究等三个方向的考生限定完成下面第二组题目(3b与4b)】 第一组题目

3a、什么是心理学实验的内部效度、外部效度、构思效度和统计结论效度?在心理学实验中如何提高这些效度? 答:(!)研究的内部效度是指在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明确程度。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并不会由于其他变量的存在受到影响,从而变得模糊不清或复杂化,那么这项研究就具有内部效度。要使研究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就必须控制各种外部变量,消除它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这些外部变量通常有成熟因素、历史因素、被试选择上的差异、被试缺失产生的效应、前测效应、实验程序不一致或处理扩散产生的效应、统计回归效应、多种研究条件与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等。

(2)研究的外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适用到样本来自的总体和到其他总体中的程度,即研究结果和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的代表性和普遍适用性。外部效度可以细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两类。要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应注意在研究中消除和控制如下因素:①被试的代表性差;②操作定义不明确;③研究对被试的反作用;④事前测量与实验处理的相互影响;⑤多重处理的干扰;⑥实验者效应;⑦研究与实际情境相差较大;⑧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3)构思效度是指理论构思的合理性及其转换为抽象与操作定义的恰当性程度。要使研究有较高的构思效度,应做到:①理论构思必须结构严谨、符合逻辑、层次分明,形成某种“构思网络”;②严谨地对各种变量做出明确、严格的说明;③给变量下明确的操作定义,并制定相应的客观测量指标;④消除或控制各种影响因素,如构思水平之间的混淆、主被试效应等。

(4)统计结论效度是关于研究的数据分析处理程序的效度检验,或者说,它是检验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程序与方法的有效性的指标。统计结论效度的基本问题是研究误差、变异来源与如何适当地运用统计显著性检验,它不涉及系统性偏差的来源问题,而是研究误差变异情况和如何适当运用统计显著性检验的问题。要提高统计结论的效度,首先必须保证数据的质量;其次要明确各种统计检验方法的基本假设和适用条件,选用适宜的统计程序;此外还应注意适当增大样本的容量。

4a、对比分析弗洛伊德和容格的人格理论的异同。答(1)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2)荣格的人格理论:荣格把里比多理解为人类具有的一种生命意志,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他认为,里比多活动的方向可以向内也可以向外,因此人格就可以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荣格认为,任何人都有具有外倾和内倾这两种特征,但其中一种可能占优势,因而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内倾还是外倾。

(3).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基本分歧在于对力比多的看法上。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理解为性爱;荣格则将之看作是普通的生命力,性爱只是其中一部分。荣格认为力比多的生命力是营养和生长的机能,儿童成熟了,性机能发展了,这些营养机能就涂上了或联结上了性的情感。力比多是生命力只是在青春期以后才具有异性爱的形式。荣格认为,性爱只是全部内驱力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二组题目

3b、试论现代认知派心理学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答:(1).认知心理学的特点: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2).认知心理学的具体做法:①从外部行为观察入手 ②采用被试的“自我观察”法 ③用反应时作为客观指标 ④计算机模拟:(3).认知心理学的研究:①对知觉的模式识别的研究 ②注意的选择模型 ③对记忆组块的研究 ④谢帕德的心理旋转研究 ⑤奎连的语义记忆模型 ⑥西蒙的“通用问题解决者”(4).对认知心理学的评价:

⑴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界出现的一股新思潮,仍处于发展阶段,因此要想对它作出全面而又恰当的评价是不容易的。

⑵即使在西方心理学界,对于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也存在着尖锐对立的看法。分歧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把人看成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是否能体现人的本质特征。②如何看待原有知识在人的认知活动中的作用。③关于研究的范围,信息加工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行为主义心理学设置的禁区,重又研究人的认识活动的许多方面。它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另一方面它又把自己的研究范围局限于人的认知过程,而对人的情感和意向活动,对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又显得无能为了。④总的来说,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发展很快,对西方心理学作出了一定的贡献。4b、对比分析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答:(1)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华生把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看成是刺激――反应。以公式表示即S-R。他将最基本的刺激与反应的连结叫做反射,他宣称行为主义是严格的决定论者。④华生坚信严格的决定论,认为有一定的刺激必可以引起一定的反应;而有一定的反应,也必然曾存在一定的刺激;贬低神经系统在行为中的作用,特别是大脑的作用。⑤由于华生在心理学对象问题上反对意识,在方法问题上,他必然反对内省。⑥华生极端的行为主义观点导致了他极端的环境决定论思想。他认为行为的形成完全来自后天的学习。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要的理论,都持有异议。①他们以心理学的资料论证人的本性,认为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好的,破坏性是环境影响造成的,反对弗洛伊德把破坏性也列为人的本性的看法。他们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心理学中出现的人性兽化和机械化的倾向,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②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他们强调人不是一无所有来到世界上的,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是主动的、有选择的、能创造的,他们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他们反对以动物实验结果推论人的行为,主张对人格发展进行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③他们提出以人为本,从积极的方面研究人的心理,反对把人看成生物的、自然的人,主张把人看成是社会的、文化的人。④人本主义把“人”请回心理学中,改本能为潜能,强调研究人的价值和意义。(3).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评述:

⑴人本主义作为一种运动,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⑵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种主张,一种思潮,还不是严密的心理学体系,它是针对心理学研究离开生活现实而提出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的核心是社会的人,他们所看到的人性是善的,他们反对本能而主张潜能,看重人的潜力,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⑶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对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①反对人的兽化和计算机化,认为人不是“较大的白鼠”或“较缓慢的计算机;②反对操作主义。由于注意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降低了操作主义的重要性;③反对吝啬律,认为这一规律应用于人格的复杂问题时,或者歪曲了人性,或者在方法论上完全站不住脚;④反对还原主义,认为还原的简单化,使我们看不到生长发展和新异的事实。

⑷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①人化的心理学,应把人当作人来研究。人各有其个性和特点,要研究特殊的人,对 一般的人兴趣不大。②要了解一个人,就要研究他对价值的态度,认为价值是人类动机的主要方面。③并不忽视较低级的动机,在困难的环境中人的低级需要可能最有控制了人的行为,只是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2001年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实验考试卷

什么是实验的内外效度?如何才能提高实验的内外效度?(25分)

答:1.实验的内部效度是指在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明确程度。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并不会由于其他变量的存在受到影响,从而变得模糊不清或复杂化,那么这项研究就具有内部效度。要使实验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就必须控制各种无关变量,消除它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这些无关变量通常有成熟因素、历史因素、被试选择上的差异、被试缺失产生的效应、前测效应、实验程度不一致或处理扩散产生的效应、统计回归效应、多种研究条件与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等。

(2)要使实验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就必须控制各种额外变量。所以设计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历史因素。历史因素可以分为前摄因素和后摄因素两类。前摄因素包括被试固有的和习得的差异,比如性别、工龄、经验、身高、体重、态度、个性、运动与心理能力等等。如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这些因素上差异较大,则会影响所测得的两组间差异,降低效度。在研究中控制这些因素的方式是对被试进行随机化选择,后摄历史因素是指在研究测量以外可能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差异的因素,这常常是由于研究中未控制因素的干扰,使因变量发生变化,而不是实验处理本身所造成的差异。

b 选择因素。这是继上就是前摄历史因素,是由于选择被试的程度不适当而使各被试组之间已开始就存在系统性差异,影响内部效度。当研究中不可能对被试做出随机选择和分配时,最易受选择因素的影响。C 成熟因素。这是指在研究期间,由于被试自身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成长(技能、知识、经验等)或变化而引起的系统变异,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某种系统效应,降低研究的内部效度。成熟因素具有动态性的性质,控制的方法是使被试选择与分组尽可能随机化,并设立对照组。

D 研究被试的更换和淘汰。实验和研究期间,被试由于事故、生病或研究调整等原因而被更换或停止参加研究,这种因素会明显地影响对研究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大大降低内部效度。被试的更换和淘汰不是统计方法可以弥补的,因此研究中要特别注意使被试保持稳定和一致。

E 测量和测试的手段。当研究运用事前与事后两次测量时,事前测量会影响事后测量的结果,影响研究的内部效不。同时,由于测评者本身的疲劳、单调感、注意分散以及其他主观因素和测试本身的变化,使测定和评级的精确性受到影响,降低研究的效度。

F 实验处理和程序。有关实验处理和程序的信息的扩散或交流,使对照组实际上得到了实验处理或受其影响;实验处理的实施包含着其他好处(如资助),产生补偿性等同效应等等,都会损害研究的内部效度。G 多宗研究条件和因素的交互作用。许多研究对不同条件或因素的效应进行比较,可是在研究过程中却往往会由于测试程序、因素控制和实验安排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多种条件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影响效度。(3)一项研究要具有内部效度,首先必须正确地选择了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这样才有可能作出有关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陈述。其次是要做周密的实验或研究设计。这主要是指在进行实验设计时,明确意识到各种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运用多种设计措施,控制这些影响因素,突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什么是负启动效应?负启动实验的方法学思想是什么?典型的负启动实验应如何安排?(25分)

答: 在认知心理学中,启动效应(primingeffect)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促进作用。正启动效应是指相对于起抑制作用而言,起促进作用的启动效应。负启动效应是指起抑制作用的启动效应。Tipper等(1985)首先采用负启动技术研究分心物的加工特点,并提出在目标选择期间,分心物也同时受到加工。这种加工表现为分心物的内部表征受到抑制,亦即当启动显示中的分心物作为随后的探测显示中的目标时,被试对其的反应时间延长。这种现象称为负启动效应,也称为分心物抑制效应。

方法论思想:在专注刺激的选择期间,一个被忽略的信息的内部表征是与抑制相联系的,那么对于要求相同内部表征的一个随后的刺激加工酒会像先前被忽略的信息一样被削弱.负启动实验的3个设置条件: 1)控制条件,即每次实验目标与分心物都不同且都无关.2)负启动条件:即启动显示中的分心物作为探测显示中的目标, 3)目标重复条件(或分心物重复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负启动条件下反应时间最长,与控制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显著.负启动成因:1)反应抑制2)认知去活化3)编码协调4)认知阻塞5)S-R映射 6)情景恢复

试论Chomsky的“生成语法说”及其对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 言学发展的影响。(25分)

答:他认为,任何语句都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是人们实际听到或看到的语句形式,深层结构是指说话者试图表达的句子的意思。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关系十分复杂:(1)同一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体现,即我们在表达同一意思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2)同一表层结构也可以由相同的深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语言的歧义。由于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经常存在着复杂关系,决定了人类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语言理解的复杂性。

为说明句子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间转换关系。乔姆斯基提出了描写句子的句法规则,包括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运用短语结构规则可以区别某些表面结构相同而深层结构不同的句子。转换规则是说明句子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间关系的规则。运用转换规则,同一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达。

乔姆斯基的句法理论影响颇大。它加深了人们对语言实质的理解,刺激了大量关于语言习得、理解和产生的研究。这一理论不仅推动了语言学发展,也推动了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并直接推动了一门新兴学科——心理语言学的产生。

四、(注:第四题有四个方向的题目,请根据你报考的方向,选 出相应的题目作答)(25分)4a、设计一个不同训练方法对能力水平不同学生的学习迁移影响的实验方案。然后回答: 该实验能否进行被试内设计?能否进行混合设计?为什么? 要避免天花板效应或地板效应,在设计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如果需要作项目检验,在设计测试迁移效果的题目时应该注意什么?(学习心理研究方向)

4b、请提出自己一个关于人格与智力关系的理论假设,并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检验你的理论假设。(个性心理发展与培养方向)

4c、请设计一个测试记忆深度加工水平的实验方案。(学习心理辅导方向)

4d、请自行设计一个22重复测量因素的实验设计方案。要求包含(1)题目,(2)简单前言与研究假设,(3)被试,(4)程序,(5)所采用的方差分析。(认知心理学方向)2000年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实验考试卷

述评西方心理学研究的实证主义与现象学主义两大研究方法流派。

答:

1、实证主义方法论使心理学成为一门规范科学。实证主义科学观认为,凡可证实的就为科学(1)强调对象的可观察性(2)元素主义:把对象分成元素(3)定量性:用数量化结果来表明结果(4)还原性:用低级过程解释高级过程 ①机械还原:还原成计算机程序 ②生物还原:还原成鼠、小鸡

(5)方法中心:过分强调方法(明知钥匙丢在外面,还回屋子里找,因为屋内有灯);(person 受社会文化影响的人;human being自然状态下的人)

2、现象学方法论,胡塞尔为现象学创始人。(1)强调经验(2)如实描述(3)整体观(4)先质后量(5)问题中心

波普尔认为,科学须有可证伪性。即能被证实,也可给人提供一种证伪的方法才是真正的科学。3。实证主义与现象学关系

共同点:①都不触及传统哲学的本体论问题;②把自己视为“科学的哲学”或“科学的科学”,研究什么是真理,如何获得真理的问题。

差异:①实证主义研究重心是科学,现象学是人;②认识论对立:实证主义主张归纳法,而胡塞尔认为,这种方法只能获得或然的知识,而非必然的知识。他认为自然界是分散的、个别的,对他们的研究可以采用归纳法,但哲学不可以延用。③真理观对立:实证主义主张真理是可以证明的,是相对真理;现象学视野里只有绝对真理。④科学观不同:实证主义主张无非是事实的科学,不回答有关价值、理性、意义等问题;现象学相反。述评心理学关于智力理论的研究及其新进展。

概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异同,内隐记忆的主要理论,研究内隐记忆的主要方法。

答:

1、内隐记忆是指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所产生的无意识状态下的影响,即无意识的记忆.由于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个体无法意识到,因此又可称为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外显记忆则是个体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所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个体有意识的收集相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即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外显记忆也可称为受意识控制的记忆。两者有许多不同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加工深度不影响内隐记忆;但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的多。(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会随着记忆的项目的增多而不容易记住;内隐记忆则不然。

(4)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5)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

2、由于内隐记忆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无一种理论能够成功地解释所有的内隐记忆现象。目前影响最大的理论是多重记忆系统说和迁移适当加工说。

(1)多重记忆系统说:该理论认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的子系统。特尔文(Tulving1985)等人提出,启动效应代表一种新的记忆系统,即知觉表征系统。这种系统独立存在,与外显记忆有不同机制。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得到了许多神经生理学家的支持。

(2)迁移适当加工说:这种理论认为,记忆系统只有一个,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性分离反映了两类测试所要求的加工不同,并不说明记忆中存在机能上独立的两个不同的子系统。罗迪格认为(1990),外显记忆测验要求概念驱动加工。概念驱动加工要求有意义的加工、精细编码和心理意象等加工,这些加工提高了外显记忆成绩。与此相反,内隐记忆测验依赖于学习与测验时知觉过程的匹配。许多内隐记忆测验几乎都是提取过去经验中的知觉成分。因此,内隐记忆测验要求材料驱动加工。所以,影响概念加工的各种变量对内隐记忆就没有影响,而知觉和行为方面对内隐记忆就会有很大影响。

这种学说各有其优点,但都不能给所发现的全部实验能现象以完满的解释。目前研究这普遍认为,只有将静态的逻辑结构和动态的加工过程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揭示机译这个复杂的系统,完整地描述其工作机理,因此,把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3.内隐记忆是一种通过无意识机制运作的记忆,这一特点决定了必须使用特定的方法才能对其进行测量。在实验中,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主要有间接测验以及加工分离程序。这两种方法的提出,大大扩展了记忆实验研究的技术和四路,并且已经应用到众多无意识研究领域中。

以二因素实验为例,如果它们的交互作用显著,试用图来表示出其交互作用可能情况并作解释。

五、(注:第五题有5a、5b、5c三个题目,请根据你报考的方向选出相应的题目回答)

5a、根据你在学习心理方面最有创见的看法设计出一个多因素实验研究,写出设计方案及最后的模拟统计分析表。(学习心理研究方向题目)

5b、设计一个关于儿童人格发展的跨文化研究方案。(个性心理 发展与

2008年认知心理学试题

心理学原理

1. 设计一个2ⅹ3的研究,探讨提示(有,无)对不同智力水平(高、中、低)学生迁移效果的影响。2和3也是实验设计。(1、2、3是任选一题,其中好像有一个关于认知和情绪的实验设计)4.当代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措施。5.智力和人格的关系。6.技术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7.依据真分数理论,阐述经典心理测验理论中信度和效度的定义。

8.什么是虚假记忆,有关虚假记忆的研究情况。

认知心理学

1. 请结合虚假记忆的理论模型,谈谈虚假记忆产生的原因。2. 请谈谈概念结构的发展趋势。

3. 请说明Levelt语言产生独立阶段模型和Dell两阶段模型的异同。

4. 请结合记忆研究的新进展,设计一个关于记忆研究的2ⅹ2混合实验设计。

5. 请结合语言研究的新进展,设计一个关于语言研究的2ⅹ2混合实验设计。

第二语言的语义通达机制的实验研究

Kolers提出了双语知识表征的共同存储模型(shared store model)和独立存储模型(separate storemodel)。[3]共同存储模型认为双语者的双语知识在头脑里是共同表征的,形成一个单一的语义认知系统;而独立存储模型认为双语者的知识依赖于获取这种知识的语言通道,在头脑里分别进行表征,形成了两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分别处理来自第一语言(L1)和第二语言(L2)的信息。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比较一致认为:两种语言信息的词汇表征(lexical representation)是独立的,而两种语言的概念表征(concept representation)是共同的。

Potter等人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模型:单词联想模型(word associationmodel)和概念中介模型(conceptme-diationmodel)。单词联想模型(见图1)假设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和共有的概念表征之间的联系是不一样的,第一语言(L1)中的词汇表征直接与概念表征相联系,而第二语言(L2)的词汇表征不直接同概念表征相联系,它必须通过第一语言的词汇表征间接的同概念表征相联系,在进行跨语言的加工时,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层可以直接的进行转换,而不必通过概念为中介;概念中介模型(见图2)则假设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词汇表征都同概念表征直接联系,而词汇表征层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在进行跨语言加工的时候,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都要通过概念为中介进行转换。Potter等人认为,如果是单词联想模型正确,那么把第一语言翻译成第二语言的反应时要比用第二语言命名图片的反应时短;如果概念中介模型正确,完成两种试验任务的反应时应相等。他的试验发现:被试完成两种试验任务的反应时相等,这一结果支持概念中介模型。21

Kroll等人提出了修正的非对称模型(the asymmetrymode,l见图3),在该模型中,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之间都有联系,只是之间的强度不一样, L1的词汇表征比L2的词汇表征大,L2到L1的词汇表征联系强度比L1到L2的词汇表征联系强,随着双语水平的熟练程度的提高,L2的词汇表征与概念表征的联系也逐渐建立起来,而原有的词汇表征的联系并没有消失。

词汇的语义表征及其启动效应研究现状与问题,赵俊华 张大均

1.词汇语义表征模型:(1)早期的语义表征模型:

激活扩散模型(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假设大脑里的语义记忆由相互连接的节点构成的网络组成,每个节点表征一个特殊的概念,概念的所有特征都存储在这个节点上,加工一个单词时网络中与之有意义相应得概念节点得到激活,该激活沿着与该节点相关的连线进行扩散,扩散的程度和效果受最初激活的强度和节点之间的语义距离影响。启动词对目标词的启动效应取决于两者的语义联想性,联想性越高,他们在语义表征网络中的连接九越紧密。

复合线索理论(compound cue theories),认为在长时记忆中没有暂时的信息激活,认知项目进入短时记忆后,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语义相关项目,然后再短时记忆中形成一个复合线索,该线索通过跟长时记忆中的多个语义相关项目进行平行匹配,其熟悉性得到评估,两个项目的联接强度越高,熟悉性也越大。

(2)神经连接主义

交互激活模型(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语义的组织被看作是由不同的识别单元(recognition unit)或按照特征水平(feature level)、字母水平(letter level)和单词水平(word level)三个层次相互联结而成。跟目标词语义相关的启动词自下而上的在模型中得到激活后,就会在单词水平产生一个语义兴奋单元。目标词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识别,是因为有关它的语义信息已经由于启动词的激活而优先在单词水平兴 奋,这个兴奋单元自上而下影响着对目标词的加工。

分布式联结主义模型(Distributed Connectionist Models),该模型由三层系统组成:输入单元(input units)、隐藏单元(hidden units)和输出单元(output units)。每一单元有很多结点或神经元,每个结点都有自己的激活阈限,结点之间由激活权重连接。,单词之间的范畴相关根据它们语义表征当中的特征交迭程度来编码,联想相关则根据训练期间形成的词频来编码。不论是范畴相关还是联想相关,都可以经由学习而形成激活模型。

2.词汇语义表征的影响因素

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客观性的词频、语义相关性、构词法(morphology)、刺激词长度、启动词与目标词的间距(SOA)、作业任务和主体性的年龄、语言能力等方面。

词频:频率越高,激活越快。

语义相关性:主要研究联想关系的启动词对目标词的启动效应,这种启动受到联想级别的影响,联想级别越高,启动时间越短。Hutchison认为,在语义相关的联想启动中,存在着自动化的启动效应,这种效应是由于联想的强度和特征的交迭程度引起,而在范畴相关中却不存在[15]。可Carson和Burton却发现,在范畴相关的语义激活实验中,也存在自动启动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相关项目的共同激活(pooling of activation),而不是基于策略启动的有意识期待的转化,它说明范畴效应和联想效应可能包含同样的内在机制,范畴效应可以看作联想启动效应的一个弱形式[16]。另一方面,Manuel等人研究认为,同时具有语义联想和范畴相关的一对词汇(如dog-cat)和仅具有范畴语义相关的一对词汇(如cat-rabbit),其启动作用表现为不同的启动程序和时长,前者的启动更迅速,衰减的也慢[17]。这在以前的研究中并没有给予区别和认识。

刺激词长度:,单词越长,对它的命名和判断时间也越长,语义表征也更为复杂。

启动词与目标词的间距(SOA):在短(≤250ms)、中(500ms)、长(≥800ms)三种SOA条件下,语义的启动效果各有不同。语义联想相关的启动效应一般发生在短时的SOA,但是语义范畴相关的启动效应在每种SOA中是否存在,意见并不一致。

作业任务:主要有单词命名和词汇判断,其中词汇判断又可分为表层判断(如判断单词中是否含有字母A、拼写正确与否判断)、抽象还是具体的语义判断、范畴成员判断(如判断目标词是否属于水果)等。

主体性的年龄和语言能力

双语记忆表征的研究进展及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毛伟宾,教育心理

双语记忆表征包括词汇表征和语义表征两个方面。词汇表症是指语言在词汇水平上的信息特征(包括词形信息和语音信息),语义表征是指语言的语义概念特征。

Potter 等人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双语记忆表征的层级模型。这一模型包括两个假设模型: 单词联想模型和概念中介模型。这两个模型都认为双语记忆中有共享的成分, 两种语言在概念的表征上是共享的, 而词汇表征是独立的, 概念表征和词汇表征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单词联想模型假设两种语言的词汇与概念的联系是不同的, 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第一语言的词汇与概念直接联系, 但第二语言的词汇只能借助第一语言的词汇表征通达它们共享的概念, 即通过第一语言的词汇间接地与概念发生联系。而概念中介模型则认为, 两种语言词汇表征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但它们都各自与概念表征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 第二语言可以直接通达它们的概念表征, 即两种语言的加工要通过概念进行转换。

Kroll 和 Stewart 通过实验认为, 概念中介模型和单词联想模型之间不是对立的, 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而提出了一个修正的层级模型假设, 又称非对称性模型。在该模型中, 双语者的记忆中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之间都有联系, 只是它们之间联系的强度不同, 两种语言不仅词汇之间的联系具有不对称性, 而且两种语言中词汇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强度也具有不对称性: 第一语言到第二语言之间的词汇表征强度弱, 而第二语言到第一语言的词汇表征强度强;第一语言的词汇和概念表征之间的联系强于第二语言的词汇表征和概念间的联系。即第二语言学习者首先获得第二语言新词的翻译词, 因此在第二语言学习的早期, 第二语言的单词主要通过第一语言单词联系通达概念系统, 而随着第二语言熟练程度的提高, 它的词汇表征与其概念表征之间的联系也会逐渐建立起来。但在概念联系获得之后, 两种语言之间词汇表征层之间的联系并不消失,双语者的语义表征,李荣宝、彭聃龄,现代外语,1999年第3期(总第85期):255-272 关于语义表征的主要观点,现有“同一表征说”和“独立表征说”。前者认为两种语言的形式与同一的语义表征系统相联结,而且语义信息共同存储于一个系统之中,其加工过程为:两种语言的形式信息(视觉或听觉)首先输入语言的形式表征系统,即语言1和语言2,经过形式加工之后所产生的语义信息进入一个共同的语义表征系统,并在这个系统中进行整合和存储,两种语言形式的转换(翻译)是以语义为中介的;后者认为两种语言的形式分别于各自独立的语义表征系统相联结,语义信息分别存储,其过程为:不同语言的语义信息分别进入相应的语义表征系统,两种语言的语义表征系统是彼此独立的,而语言形式的转换是在语言的形式表征层次上实现的。如图1,2:

这种观点认为,双语者的两种语言一部分是“同一表征”的,另一部份是“独立表征”的。加工过程:属于“同一表征”的那一部分语言按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而属于“独立表征”的那部分语言则按图2所示的流程进行。

实验证据:

1.双语者的词联想(word generation):单一联想——说出由刺激词联想到的第一个词;连续联想——在规定时间内说出尽可能多的词。

2.语义启动实验:理论依据是collins和loftus(1975)的“语义激活扩散模型”,概念系统是按概念之间 的不同语义联结强度以网络形式组织起来的,不同联结强度的概念之间在网络中的间距时不同的。如词汇判断实验。双语的语义表征研究这关心的是,是否存在跨语言的语义启动效应,即一种语言的词汇能否启动另一种语言中的与其语义有联系的那些词汇。如果存在,则是同一表征的,反之就是独立表征的。又如等值词重复的启动实验。

对于启动效应的另一个问题是,两种语言之间形态差异程度是否会影响启动效应?当两种语言同属一一个语系时,词汇中书写形式和读音规则方面必然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对跨语言的启动效应是否会有促进作用呢?jim和fischler(1987),chen和ng(1989)、altarriba(1992)、de groot(1991),结论:形态相似的词是同一表征,而形态不相似的词是独立表征。如图:

这得到zhang等(1994)的支持,他们用英-汉双语者作了重复启动和语义启动实验,认为英-汉两种语言在形态上有很大差异,语言间没有启动而语言内部有启动,因此语义是独立表征的。

Smith等(1994)被市的词汇认知阈限食根据环境来调节的,即对语言的不同熟练程度会直接影响词汇认知的效率。Hernandez等(1996),日常用的那种语言对双语者来说会有更大的启动效应。

3.当一个人习得两种语言时,语言形式和语义在他的心理又是如何表征的呢?

同一表征的观点,两种语言的形式是分别表征的,而两种语言形式所代表的语义则是共同的,这样一种表征必须承认语义实以一种超语言的(即没有语言特异性),抽象的形式存在的。一个双语者,尤其是“并列双语者”与“混合双语者”,除了不断地建立两种语言的形式表征之外,还要将两种语言的形式和相应的语义联结起来。

独立表征说观点,两种语言除了有各自独立的形式表征外,还存在各自独立的语义表征。这种表征必须承认语义是具有语言特异性的,即只有经过相应的语言的形式才能被通达。

同一表征:语言形式1——概念(命题)——语言形式2;独立表征:语言形式1——概念(命题)1——概念(命题)2——语言形式2。

本研究的结论:跨语言的语义整合与语言内的语义整合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语义表征是超语言的,只切只存在一个语义表征系统。对不同语言的外在形式的识别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两种语言之间的形式特征的差异和被试对两种语言的熟练程度的差异。双语者只有一个超语言的语义表征系统。

双语语义表征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陈宝国,2001年第1期第12卷总第46期,民族教育研究:83-89 表征是认知心理学常用的一个术语,它是指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语言的表征就是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由于语言有形式和意义之分,相应的语言的表征可分为形式的表征和语义的表征。(开篇)双语语义表征的理论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双语者两种语言的语义是共同存贮在一个语义系统中,还是分别存贮在不同的语义系统中;第二、双语者两种语言的形式是如何实现相互转换的。围绕这些问题,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归结起来,主要的理论观点有三种: 1·共同存贮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两种语言的形式分别存贮在不同的表征系统中,但是两种语言有共同的语义表征,它们共同存贮在一个语义系统中(图1)。

2·独立存贮理论

独立存贮理论认为,两种语言的语义表征是彼此独立的,它们分别储存在不同的语义系统中(图5)。独立存贮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关于世界的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语言来编码的,而由不同语言编码的经验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不同语言分别储存在不同的系统中(Koler,1963,1964)。独立存贮理论的一种观点认为,语言的形式和语义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语言形式的转换必须通过语义的途径或者说语言形式的转化是通过语义特征之间相似特征的匹配来完成的。

3·混合理论

混合理论认为,双语者语义表征的方式依赖一定的条件而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一种语言的词汇及其翻译词(translation)的语义的重叠(overlap)程度。如果两者语义重叠程度很高,那么它们是共同存贮的,否则是单独存贮的(De Groot,1992)。,形态相似(cognate)的语言,由于它们大多同属于同一语系,语义的重叠程度较高,因此,两种语言的语义是共同表征的。而形态相异(noncognate)的两种语言,由于它们大多属于不同的语系,语义的重叠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两种语言可能是单独表征的。另外,两种语言获得的环境以及两种语言的语系类似性也是决定双语者语义表征的重要因素。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再笼统地争论语义是单独存贮还是共同存贮,而应该具体地针对双语者的类型、当前任务类型等探讨双语的语义表征问题。如果将双语者的类型和当前任务类型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考察双语的语义表征问题,那么两种语言的语义既可以是共同表征的,也可以是单独表征的,视具体的条件而定,这样就可以消除许多无谓的争论,得出比较客观的结果。

2007-02-10 | 心理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Ⅲ.心理学学科发展趋势

一、心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地位

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度分化与综合的发展趋势,给科学分类带来很多新问题、新情况,增加了学科分类的难度和复杂性。从各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来看,心理学研究也从人体特点扩展到计算机科学中的各种算法、人机交互式智能型机器的心理特点等。从各门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看,几乎每一种新方法提出后就被很快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去,而且各门学科之间的研究方法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为建立一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的科学技术体系,各界专家学者呼吁建立新学科体系的原则,建构学科部类体系,并提出:(1)各个学科所面对研究的对象都是客观实际,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别不在于研究对象,而在于它们研究的角度不同,研究侧面有所侧重。

27(2)一个学科内的各门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的区别,一般需将某学科内知识分为基础理论、技术基础、实际应用三个层次。

(3)学科分类体系不应有千古不变的模式,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知识将不断完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体系。

从现在科学研究来看,关于人本身的研究是一个并未完全弄清楚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学科分类上,心理与行为研究学科体现出以下特点:①分类较细,有关人体研究的学科很多,这反映出研究热点;②分类可变动性大,不同机构、不同专家提出不同的分类方法,建立了不同的体系,这反映出研究不够深入;③分类以对象——人为基础,具体研究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将会看到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科分类可能发生变化。有些分化,有些合并,也许还要增加新的学科。心理学正是这样一个研究人本身的科学,它的学科分类正经历着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过程。这同科学本身发展一样,永远不会穷尽。

根据上述原则,不同的专家和学者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学科部类体系。有的学者认为,在这个学科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统帅一切的最抽象、最基础的层次。每个学科部类又分成基础理论、技术基础、实用技术三个层次,各个学科部类的形成与建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从经典的学科部类如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六大部类,以后逐渐增加不断完善、丰富,出现了行为科学、文学艺术、军事科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各门学科包括的内容及发展的完善、成熟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分析,还能找出当前科学发展的重点、热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来了解科学的发展。

各门学科反映了客观世界的不同角度。数学是从数和形的数量关系上研究客观世界,不考虑客观世界的质的区别,它既可以研究无生命世界,也可以用来研究生命世界,可以说它无处不在。自然科学是从客观物质运动的角度,从能量转移和变化的角度研究客观世界。当代科学表明,客观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四种,它们是物质产生各种运动变化的原因所在,自然科学也研究这些相互作用的特点及性质。社会科学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角度研究客观实际,是从人的社会行为整体这一方面来研究客观实际,人类社会的发展虽然风云莫测,千变万化,但在其背后也存在着固有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同时又受它的制约。这些基本规律就像牛顿第二定律那样,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及速度,当然也与牛顿定律一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系统科学是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角度来研究客观实际,讨论系统整体的优化,讨论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讨论系统的稳定性等,而不讨论能量在系统中的传递与守恒问题。

人体科学从人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讨论人体本身的特点、性质、规律,研究客观世界对人体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思维科学从人认识世界的角度来研究客观实际。认识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类大脑活动的内容,故然思维科学与人脑研究密不可分,但思维科学不是研究人脑活动的物质过程,也不是研究其中能量传递等现象,而是研究思维本身的特点,研究思维的规律,目前人类智慧的结晶计算机科学中也有大量的思维科学研究的课题。行为科学是从人的社会性角度来研究社会,研究人的群体行为,研究人个体行为与群体表现之间的关系。当然,生物界不少动物是群居,它们都有个体之间交往,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群体行为,因此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也不仅仅包含人在内,它研究的对象除人以外还包括昆虫的组织结构,哺乳动物的生活等现象表现出来的规律。文学艺术是从美与丑的角度来研究客观实 际,表面上看起来文学艺术中的美与丑也仅是人类的感觉,实际也不然。动物求偶现象中的很多表现包含有美学现象,和谐优美音乐可以促进牛、羊多产奶的现象也可以从一般的美学角度去分析。可以说,从美与丑的角度分析客观实际,至少涉及到很多有生命的现象。军事科学是从集团之间斗争的角度来研究客观实际。冲突、侵略、战争这些现象不仅仅是人类社会现象,在动物世界可以说更具有普遍性。即使植物的生存竞争,也可以作为军事科学研究的内容。

作为人体科学、思维科学和行为科学最直接的研究对象——人,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占据了大量的空间,甚至达到三分之一之多,这还不包括其他交叉学科。由此可见心理科学在整个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当然,相对于经典学科,心理学作为一个历史短、发展还不够成熟的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正是这种挑战,成就了心理学的强大生命力。

二、相关行业现状及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心理学既有基础科学,又有应用科学,它与各行业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由于各相关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使得心理学在多个领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甚至关键的作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既可以从事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也可以进入航天、军事、管理咨询和软件开发领域工作。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工作者的身影。

在一个组织中,心理学发挥作用的基本途径有四条:(1)综合应用管理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如需求理论和各种测评手段),对组织成员在个体、团体和组织等不同层次上的行为规律进行研究,从而科学地理解组织成员的行为。(2)综合应用现代临床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向组织提供个体与团体心理咨询,为组织员工的自我完善、职业发展和日常心理保健服务。(3)采用应激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帮助企业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中的心理应激,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组织中经常出现的种种生活事件,如人员变动(裁员、调迁、职位升降)、工资增减、意见分歧、事故发生等等,都可能给员工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4)综合使用心理测量学和心理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帮助组织建立动态的企业员工心态监测系统。

然而,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和教育方向。心理学在21世纪的走向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特点、新趋势。各个学科之间的互相借用、渗透、融合、整合等标志着心理学的发展出现了以下的趋势:(1)心理学已从原子论的思维方式转向整合的思维方式;(2)从自然主义心理科学转向社会文化的心理科学;(3)从单一文化模式转向多元文化模式;(4)研究本土化的跨文化心理学。

21世纪被世界科学界公认为是生物科学、脑科学的时代。在20世纪末欧美“脑十年”和日本“脑科学时代”计划的推动之下,对人脑语言、记忆、思维、学习和注意等高级认知功能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而认知神经科学的根本目标就是阐明各种认知活动的脑内过程和神经机制,揭开大脑—心灵关系之谜。它高度融合了当代认知科学、计算科学和神经科学,把研究的对象从纯粹的认知与行为扩展到脑的活动模式及其与认知过程的关系。认知神经科学的特点是强调多学科、多层次、多水平的交叉。它把行为、认知和脑的机制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试图从分子、突触、神经元等微观水平上和系统、全脑、行为等宏观水平上全面阐述人和动物在感知客体、形成表象、使用语言、记忆信息、推理决策时的信息加工过程及其神经机制。近十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利用神经影像技术,对正常人在进行某种认知操作时的脑活动模式进行无创伤性的功能成像。

跨文化心理学是在近几十年内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心理学者万明钢曾给它这样定义: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社会或文化背景中个体或群体心理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从而找出哪些是适用于任何社会或文化背景中人类行为的普遍法则,哪些是仅适用于特殊文化背景中人类行为的特殊法则。依此定义,寻找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普遍性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殊性是它的两个基本目的。近年来,人们普遍认识到文化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重要作用。美国心理学权威刊物《美国心理学家》刊载大量文章分析文化与人们心理的关系。文化在心理学研究中越来越得到重视,以至部分心理学家将这称之为“一场范式的转变„„在心理学中获得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和广泛的听众。”

注重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长期以来,西方实证心理学一直自诩为超越本土文化的唯一合理和普遍适用的心理学。事实上,西方实证心理学正是建立在西方文化背景中的科学文化、实证精神之基础上的,它根本忽视了这一文化背景中的心理生活和文化现象,因而未能适当地对人的心理生活做出可信的解释,也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它却以其实证方法之科学性而称霸于世界心理学,或许能为合理地解释人类心理提供恰当体系的其他文化圈中的非“中心”心理学。

三、我国心理学学科发展战略的调研与分析

人类已经迈入21世纪,如何提高心理科学的创新能力以及进一步加强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为国民教育与经济服务,这对我国心理科学来说,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发展的动力。根据心理科学的学科特点和国际发展趋势,我国心理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精神与脑的关系。这是一个古老的科学和哲学问题,也是人类认识自身的关键问题,但真正对之进行科学研究还是近一二十年的事。由于近年来新的研究手段(如fMRI、PET)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们可以采用这种无创伤性活体技术直接对人的复杂神经活动进行研究,这也使得精神与脑的关系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热点。美国、欧共体和日本都把脑科学的研究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而列入国家的整体发展计划之中。我国的心理科学要在国际上取得制高点,应重点加强该方面的研究投入。

(2)提高人口素质。教育是我国的国策。心理学既研究人类个体生长的不同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也研究个体的学习、个性形成与社会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掌握的规律,因此,心理学可以为提高人口素质提供科学的手段。

(3)促进身心健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是保持体格、心理、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评估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因此,衡量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不仅要看它的国民生产总值(GNP),还要看该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我国还要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有了更多选择时的烦恼和冲突;有了更多的发展可能,也潜伏着更多的对失败的恐惧和焦虑。这种心理压力,是心身疾病越来越多的根源。

据10年前统计,我国心理疾病占疾病总数的33.2%,但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心理问题引起的疾病将在疾病总负担中排名第一。健康心理学研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心理疾病的产生机制以及心理疾病的防治办法。加强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提高全民族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稳定社会秩序。(4)改善经济与组织管理状况。人类的经济行为除受经济规律支配外,还受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支配。企业的有形资产固然重要,但无形资产如人力资源、企业形象、团队精神等同样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重大作用,而这正是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发展和加入WTO,我国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心理学中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对改善组织管理状况、提高工作业绩和效能水平,可以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心理学发展前景浅析

摘要:随着生产里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段提高,对心理学的需要也日益突出。心理学正在渐渐地想一种社会生活的必需品的角色转变。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也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我国心理学发展水平随于发达国家仍村有不小的差距,但心理学在国内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却是十分丰富的。诸多事实显示,心理学的发展有着相当广阔而美好的前景。本文就将从心理学的应用前景,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国内心理学现状三个方面对此加以论述证实。

关键词:应用前景,发展历程,发展趋势,现状

引言:关于心理学发展的前景问题,国内外心理学界存在许多不同观点,主要有悲观论,乐观论和不定论三种。做为一名初学心理学的小辈,刚拜读了大师们的一些著作就已被心理学博大深邃的内涵所深深折服。通过对有关心理学学术和应用就业方面资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及自己对心理学和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解与思考,我越发坚定了自己对心理学前景的乐观看法。在当代科学急速发展的潮流中,心理学正朝着科学的方向演 变,成绩巨大,并终将成为一门真正的,严密的科学!

一位哲学家说过,社会的需要对某种科学技术的促进比十所大学对这种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更为强烈。所以本文就将以心理学的应用前景为切入点,分三个方面对心理学发展前景进行一点自己浅显的分析 一 心理学的应用前景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规律的科学。它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也在增强,不仅重视物质生活也开始重视精神生活的质量,追求身心双向的健康,而且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很多事情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说教育方面,对学生的智能,气质与性格进行一定的评估,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在健康方面,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可以减轻心理负担,缓解人们的心理问题;在销售方面,通过交谈把握对方的心理动向,可以了解其需求所在,促进谈判的成功;还有像管理,广告,服务等领域都能大量应用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是一门朝阳学科。随着人们对它了解的加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量将日益扩大,就业前景乐观。心理学虽然比较抽象,但它的应用性很强,可以同很多的专业,行业相结合,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它业将在社会的发展进步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 从应用角度看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学界内一位知名学者从应用的角度这样分析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第一个阶段是作为装饰品出现,那时人们研究心理学是出于好奇心,随着社会进步心理学发展到第二阶段,即调味品阶段,此时心理学看上去是有用的,但实际运用中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尚未对人们生活或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和作用。第三个阶段,心理学在社会和人生发展中成为必需品,如心理健康领域,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保持心理健康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目标。

人们对心理学研究的日益深入使其具备了可以为社会所用的内在条件。其次在社会进步,人们对自身的关注,人类生存过程中社会对人本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心理学的重要作用正日益突现。

第五篇:24.防火及灭火原则与方法

防火及灭火原则与方法

建筑物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财产权为集中的地方,因此建筑火灾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危害最大、最直接,是火灾预防控制的主要方面。建筑物的类型很多,一般将其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类。前者如住宅搂、写字楼、宾馆、影剧院、展览馆、图书馆、候机楼等。这些场合往往有很多人出入,有的也会存有较多的可燃物;后者加工厂的车间、仓库、油库、控制室、变电所等。这些场所的人员一般不太多,但往往存放大量的可燃物品或爆炸物品,因此往往会酿成大规模的恶性火灾。

一、火灾防控基本原理及方法

燃烧是可燃物、氧化剂和着火源这三个基本条件的相互作用才能发生,根据这个原理,采取措施,防止燃烧三个基本条件的同时存在或者避免它们的相互作用,是防火技术的基本原理。所有防火技术措施的实质,就是防止燃烧基本条件的同时存在或者是避免它们的相互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消除着火源

防火的基本原则应建立在消除着火源的基础之上。人们不管是在自己家中或办公室里还是在生产现场,都经常处在或多或少的各种可燃物质包围之中,而这些物质又存在于人们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空气中。这就是说,具备了引起火灾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中的两个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因此,只有消除着火源才能预防火灾和爆炸;消除着

火源的措施有很多,如禁止烟火、安装防爆灯具、接地避雷、隔离和控温等。

2、控制可燃物

防止燃烧三个基本条件中的任何一条,都可防止火灾的发生。若同时控制燃烧条件中的两条,就更具安全可靠性。如同时采取消除着火源和控制可燃物比单一消除着火源更具保障性。控制可燃物的措施主要有:在生活中和生产的可能条件下,以难燃和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如用水泥代替木材建筑房屋;降低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如在车间或库房采取全面通风或局部排风,使可燃物不易积聚,从而不会超过最高允许浓度;防止可燃物质的跑、冒、滴、漏;对于那些相互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气的物品应加以隔开,分开存放,例如电石与水接触会相互作用产生乙炔气,所以必须采取防潮措施,禁止自来水管道、热水管道通过电石库,等等。

3、隔绝空气

必要时可以使生产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在设备容器中充装惰性介质保护。例如.水人电石式乙炔发生器在加料后,应采取惰性介质氮气吹扫;燃料容器在检修焊补前,用惰性介质置换等。此外,也可将可燃物隔绝空气贮存,如钠存于煤油中、磷存于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存放,等等。

4、防止形成新的燃烧条件,阻止火灾范围的扩大

设置阻火装置,如在乙炔发生器上设置水封回火防止器,或水下气刻时在割炬与胶管之间设置阻火器,一旦发生回火,可阻止火焰进

入乙炔罐内,或阻止火焰在管道里蔓延;在车间或仓库里筑防火墙,或在建筑物之间留防火间距,一旦发生火灾,使之不能形成新的燃烧条件,从而防止扩大火灾范围。

通过上述的方法可以总结,防火技术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止燃烧基本条件的产生;二是避免燃烧基本条件的相互作用。

二、灭火基本原理及方法

灭火是着火的反问题,也是火灾预防控制最关心的方面。实际上,着火的基本原理也为分析灭火提供了理论依据,如果采取某种工程措施,去除燃烧所需条件中的任何一个,火灾就会终止,基本的灭火方法有以下几种:

1、降低反应区的温度

降低反应区的温度,使其温度降低到燃烧所需温度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通常将这种方法称为冷却灭火法。用水扑救火灾,其主要作用就是冷却灭火。火场上,除了用冷却法直接灭火外,还经常使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防止其达到燃点而着火,还可用水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和容器等,以防止其受热变形或爆炸。

2、降低系统内的可燃物或氧气浓度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之间的化学反应,缺少其中任何一种都会导致火的熄灭。在反应区内减少与消除可燃物可以便系统灭火,当反应区的可燃气浓度降低到一定限度,燃烧过程便无法维持。将未燃物与已燃物分隔开来是中断了可燃物向燃烧区的供应,将可燃气体和液

体阀门关闭,或将可燃、易燃物移走等,都是中断可燃物的方法,通常将这种方法称为隔离灭火。

降低反应区的氧气浓度,限制氧气的供应也是灭火的基本手段。当反应区的氧浓度约低于15%后,火灾燃烧一般就很难进行。用不燃或难燃的物质盖住燃烧物.就可断绝空气向反应区的供应。通常将这种方法称为窒息灭火。

3、抑制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就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连锁反应而使燃烧停止。如使用含氟(F)、氯(CI)、演(Br)的卤族化学灭火剂喷向火焰,让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并在燃烧中放出Br、Cl、F分子,与活化分子(O、H、OH)碰撞,使活化分子惰化,燃烧中的连锁反应中断,直至燃烧物完全停止。卤代烷灭火剂常用于贵重设备与计算机房等的灭火。

下载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燃烧与灭火》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认识燃烧,了解燃烧条件;了解灭火原理,看懂与燃烧有关的图标,知道并能说出一 些灭火方法和原理 2、 德育目标 渗透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 3、技能......

    ren燃烧与灭火(优秀范文五篇)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与灭火06.11.17.[投影]视频:火[板书]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与灭火[投影]讨论题:木炭、硫磺、磷、铁丝等物质的燃烧有何共同点?[板书]一......

    灭火救灾技术与方法基本理论教案(合集5篇)

    课目灭火救灾技术与方法基本理论教案 作业提要 课 目 灭火救灾装备器材操作使用 时 间 12小时 内 容 1.灭火救灾装备器材的种类与用途 2.灭火救灾装备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方......

    浅析消防技术中灭火原理与灭火方法(模版)

    浅析消防技术中灭火原理与灭火方法 摘 要: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群众的思想意识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当前时期广大群众就对安全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许多科研人员开始研究火情......

    常用的灭火方法(推荐阅读)

    常用的灭火方法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灭火就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只要能去掉一个燃烧条件,火即可熄灭。人们在灭火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

    火灾与灭火 教案

    <火灾与灭火>教案 (秦淮区第43中学甘德全) 教学目标: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火灾发生时的个人防护 教学准备:打火机一只,烧杯一个,蜡烛一根,小火盆一个,水杯一个装上水,废纸若干。 教学......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 兴义五中 杜平金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为大家展示的是《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 1.教材地位 《燃烧和灭火》是人......

    燃烧与灭火简答题

    1.(4分)某楼住户煤气泄漏,发生爆炸事故。 (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泄漏煤气发生爆炸的原因。 (2)爆炸引发楼房着火,消防官兵用高压水枪灭火,分析灭火原理。1.(4分)(1)煤气具有可燃性(1分),泄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