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时间:2019-05-15 09:2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第一篇: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幻灯片1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朱瑛 教授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幻灯片2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

2.把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认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

幻灯片3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概述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幻灯片4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概述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巩固起来的。 一是政治领导。 二是思想领导。 三是组织领导。

幻灯片5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概述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  一是关于推进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思想  二是关于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的思想

 三是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思想  四是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

 五是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  六是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

幻灯片6

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考验

(一)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

 1.世情   2.国情

 3.党情

幻灯片7     

(二)国情发生重大变化 幻灯片8       

幻灯片9  

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考验

(二)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考验” 一是执政考验

二是改革开放考验 三是市场经济考验 四是外部环境考验

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考验

(三)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危险” 一是精神懈怠的危险 二是能力不足的危险 三是脱离群众的危险 四是消极腐败的危险

视频:陈良宇案1.陈良宇案2. 

三、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幻灯片10

1、建设学习型政党做到五个“要”

    (1)要善于读书

(2)要与有知识的人交朋友

(3)要以人为镜,提高自我意识水平(4)要经常善于做思想总结和工作总结(5)要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楷模 幻灯片11

2、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 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科学发展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幻灯片12(二)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

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幻灯片13

1、健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制度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

2、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

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幻灯片14

3、完善党的委员会制度

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

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

4、改革党内选举制度

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

改进选举方式,逐步扩大直接选举范围,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 幻灯片15

(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

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坚持五湖四海,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幻灯片16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

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

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幻灯片17

(五)弘扬党的优良作风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

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

幻灯片18

党风建设的途径

(1)通过有效措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各级党组织要把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改造世界观的自觉性当 做大事抓紧抓好。(3)坚持对党员进行理论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4)创新方法,加强思想理论教育的实际效果。完善制度,构建从思想上建党的长效机制。

(5)促进党员自觉主动积极地加强自身建设。

幻灯片19

(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1)腐败的含义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腐败定义为:“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

 广义:凡个人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违背社会道德、法律和传统规范的行为,都被视为腐败行为。

 狭义:主要指个人运用公共权力来达到个人不正当的目的,主要发生在公共领域。

幻灯片20 (2)腐败的分类

 1.国际知名反腐专家海登海默教授曾把中国的腐败分成“黑色腐败”、“灰色腐败”和“白色腐败”三种类型。 2.国外学者埃利昂特(Elli0tt)把腐败分成“小腐败”、“大腐败”和“影响介入型腐败”三种类型

幻灯片21 (3)腐败的原因

 体制原因——相关制度缺陷

 前提条件——公共权力的委理关系失灵  运行状态——寻租理论和供给与需求  经济根源——低成本高收益

幻灯片22 (4)治理腐败的对策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有效预防腐败。 完善用人制度,提高腐败者成本。 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寻租机会。 改变官员待遇,实施高薪养廉政策。 降低反腐社会成本,提高反腐效率。

 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是建立惩防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

视频:反腐倡廉(陈希同)

幻灯片23

(七)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提出挑战和考验的深刻回应,为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幻灯片24  1.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是全面的自身建设,主要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防腐倡廉建设。

幻灯片25  2.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

一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二是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

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四是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五是必须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幻灯片26 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用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合乎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应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是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善执政使命。

幻灯片27 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第二篇:略论中国共产党的道德建设

略论中国共产党的道德建设

曹学恩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 西安710062)

内容摘要:道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讲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一贯十分重视道德建设,毛泽东思想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且颇具特色部分就是道德建设;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等领导人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概念,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观点,并赋予道德建设新的内涵;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观,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道德

传统美德

毛泽东

邓小平

胡锦涛

八荣八耻 中图分类号

D648

文献标识码

A Slightly discusse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moral reconstruction

CAO Xue—e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history culture institute Shaanxi Xi'an 710062)

Content abstract: The morals are the human civilization important constituent, speaks the morals is Chinese nation's traditional moral excellenc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ll along extremely takes the mor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Mao Zedong Thought system extremely important also multi-faceted are partial is the moral reconstruction;In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new time, leader and so on Deng Xiaoping proposed the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new concept, emphasized two cultures grasp together, two both want the hard viewpoint, and entrusts with the moral reconstruction new connotation;Hu Jintao proposes “eight glory eight shames” view, then is the Chinese nation tradition moral excellence and the spirit of the age perfect union, i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ocialist morality construction thought is rich and the development, enhances the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o a new boundary

key word: Moral tradition moral excellence Mao Zepie Deng Xiaoguang Hu Jinzhuo eight glory eight Geng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伦理思想和在伦理思想指导下人的行为所体现的情感、风格、情操等。道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道德与政治的密切联系。被称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经典的《大学》,开宗明义地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止善。”孔子更是主张以道德教化作为统治的主要手段。几千年来道德主义被作为调控政治统治和调适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而流传下来。中国共产党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者,一贯十分重视道德建设,几代领导人都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就认为“思想主人之心,道德范人之行”,他认为当时“国人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旧”,正由于“二者不洁,遍地皆污”,才造成“天下之纷纷矣”。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1](P86)。随后在长期领导革命过程中,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着重“自觉能动性”的哲学高扬中,道德主义的精神、观念和思想占有突出的位置,道德建设成为毛泽东思想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颇具特色的部分。为毛泽东所提倡并构成其德育思想基本内容的道德原则是“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争取独立、维护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愚公移山精神。全心全意人为民服务是毛泽东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革命集体主义是中国革命道德的基本原则。“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P620—621)“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的人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2](P906)“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2](P488)这些几十年来异常著名的、在一个时期几乎人人都能背诵的“语录”,极大地高扬了伦理道德主义,它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毛泽东不仅提出了理想道德的标准,而且提出了培养良好道德情操,实现理想道德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改造思想”作为道德建设的关键环节。早在1929年毛泽东写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就对违反无产阶级道德原则的个人主义、本位主义以及骄傲自满、享乐腐化等消极情绪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提出了纠正的方法。随后在40年代初写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在文革中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老三篇”,都是为改造思想而作。而“改造思想”,当时主要是针对作为干部的革命知识分子而言:

“要争取广大的知识分子,......没有革命知识分子,革命就不会胜利。但我们晓得,有许多知识分子,他们自以为很有知识,大摆其知识分子架子......他们应该知道一个真理,就是许多所谓知识分子,其实是比较地最无知识的,工农分子的知识有时倒比他们多一点......”[2](P773)

“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我们知识分子......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2](P808)

批评与自我批评、整风运动、群众性的大批判,则是“改造思想”的主要手段,以此与不道德的现象进行斗争。刘少奇也写出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内斗争》、《人为什么犯错误》等,正式提出个人“修养”问题。“要有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要有坚持党内团结、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要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修养,要有联系群众的修养,以及各种科学知识的修养等”,共产党员的修养过程就是“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去同自己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进行斗争;......用无产阶级的、人民的、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去同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进行斗争。”只有长期进行这种自觉的思想修养,才可能做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忍辱负重,任劳任怨;严 2 以律己,宽以待人;诚恳坦白,团结群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道德的人”。[3](P109、132)这种高扬共产主义道德的思想改造运动,确乎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自觉的道德意识。知识分子的复杂的精神世界里的种种污浊、肮脏、自私自利、争名夺利、明哲保身、自由主义......被逐一地、详尽地在思想改造运动中、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检讨、揭发、展示出来,于是,不但使知识分子在出生入死的农民群众、军队指战员前自惭形秽、自愧不如,而且也使他们在精神上、灵魂上受到了空前痛苦的磨炼、洗涤和净化。[4](P179)不仅知识分子,一切人的行为都将在这种环境下受到革命道德的规范。

除此之外,毛泽东还注意用榜样的力量来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他不仅注意对历史上著名的正面人物的宣传学习,而且注意对现实生活中的先进人物进行发掘;既注意树立政治思想领域的带头人,也注意树立生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排头兵;既树工业、农业战线典型,也树商业、文教上的模范;既注重榜样的先进事迹,更注重榜样人物的内在的精神品质。20世纪60年代被广泛宣传的“老三篇”中的榜样人物,无一不以其生动具体的形象教育和鼓励着人们。特别是毛泽东高度赞扬和亲自树立的雷锋这个光辉形象,更是家喻户晓。雷锋精神对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任何物质力量所无法达到的。

在毛泽东等领导人的道德教育下,形成了至今仍令人难以忘怀和向往的解放区及新中国五六十年代良好的社会风尚。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提出的道德标准和实现道德目标的途径及方法,为中国共产党的道德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而开创了新中国历史的新时期。改革开放既给中国带来了活力和生机,也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多元嬗变。毛泽东时代由政治意识形态设定的“奉献型伦理道德”规范受到冲击,日渐处于一种弱势状态,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泛滥起来,在体制充满漏洞,且又没有设定任何追逐财富的游戏规则的情况下,追逐金钱的活动达到从来没有过的藐视任何道德法则的地步,最终导致社会道德严重失范的状态:一些人的是非观念、荣辱观念已完全被金钱所左右,以金钱为转移,为了获取金钱不择手段,如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公款吃喝、索要红包、学术腐败、贩毒卖淫、组织黑社会、制造假冒伪劣商品,严重败坏了社会的风气。而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甚至坑蒙拐骗的事件在我们的身边时有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不愉快的事情,如办事情要拉关系要送礼,提职提薪要去“跑动”,公共交通混乱不堪,环境污染令人头痛,“大盖帽”执法犯法,机关作风如同“衙门”等等。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指出,要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必须在加强法制约束的同时,引入道德自律与舆论约束。他在要求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时,强调“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P378)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集体及党的一系列重要文献都对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科学的阐述。我们还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公民道德公约宣传教育活动等。新时期党的道德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科学概念。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在讨论和通过叶剑英代表党和国家作的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的讲话时,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项任务和这一概念,并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概括为教育、科学、文化和革命的理想、道德风尚及高尚的文化生活。在198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又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作了 3 概略地阐述:他说“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最后,他在讲话中还提出要继续批判和反对封建主义在党内外思想政治方面的种种残余影响,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以及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6](P600)党的十二大报告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同物质文明建设紧密相关的我国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提了出来,并把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提到“关系到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高度。

第二,赋予道德建设新内涵。一个社会确定什么样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规范和评价标准,归根到底决定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及其经济关系。在革命战争年代,面对死亡毫不迟疑,勇敢地选择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最高的道德。建国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较多考虑国家和整体利益,实行高积累低消费,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形成了忽视个人利益不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倾向。与此种经济体制相适应,在道德上就延续了革命战争年代提出的大公无私的道德标准,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团结互助、利公利他、舍己为人精神。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发生了变化,支撑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至少有如下几个原则:自利原则;权利原则;平等、公平原则;竞争、效率原则;法制原则;合作与诚信原则。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就必须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中,容纳这套支撑市场经济的道德价值。因此,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法制意识、开拓创新精神和尊重保护个人权利等新的道德要求提了出来。邓小平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以思想解放为荣、以思想僵化为耻,以改革开放开拓创新为荣、以保守封闭安于现状为耻,以带头致富为荣、以安于贫穷为耻。

第三,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相辅相成。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就是运用教育手段和法制手段,把自律和他律、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鲜明地提出要通过教育,用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激励人们投身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同时又要讲法制,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他指出:“必要的法律设施,加上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报刊宣传和学校教育配合,就可以形成全党全军全民的共同行动准则”。[7](P371)在中国历史上,德治常常是和人治相联系的,所谓“以德配天”和“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两者结合的最简明的说法。这种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一直影响着中国政治的发展,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影响并未得到彻底清除。因此,邓小平特别提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并且加强检查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7](P146—147)他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7](P333)江泽民也指出:“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8](P455)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相结合。制度和素质是维系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重要条件,法治可促进德治,法律可以促进和保证与社会相适应的道德秩序的形成,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道德榜样无法发挥作用,甚至自身也会变质;而德治的推行可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从而为法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如果忽视道德的自律、自愿功能,最终将瓦解道德的安身立命之处,将会影响到人们对法律的信赖程度和法律的执行程度。强调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是新时期党的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讨论时,特别强调了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弘扬社会公德问题。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并且具体提出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八“荣”八“耻”标准。八荣八耻荣辱观,是对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首先,“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讲道德,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从周代开始就讲究以礼治国;到春秋末期,管仲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到了孔孟时期,孔子提出智、仁勇三种道德及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言行忠信)、“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取之端也”,并将有无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作为区分人与非人的标准;汉代董仲舒提出仁义礼智信;宋代程朱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种道德;直到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和蔡元培在原有的传统道德基础上吸收西方近代文明的成果,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此外,我们民族许多传统格言,如“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宁可毁人,不可毁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公而忘私”、“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粥一饭常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等,都凝聚着崇高的道德情操,这些已经深深地渗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成分,成为上至仁人志士、下至寻常百姓认同的基础性伦理价值标准。传统道德虽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如没有摆脱君臣父子的伦理纲常,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一面,但它在塑造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方面起过重大作用,对延续我们民族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毛泽东曾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质。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2](P499)但是,我国建国以来,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只强调批判,甚至采取全盘否定的形而上学态度,阻碍了中华民族固有优秀道德的继承与发扬。特别是中国目前处于改革转型期,中国的许多有益的传统价值观正面临着多元主义消解甚至颠覆,有些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被杂乱无章的多元价值混淆,造成了道德建设的退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传统道德的优秀成份和传统的民族精神,使社会主义道德观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使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发展、普及、推广、提高有了坚实的根基。时代精神是体现时代文明的精神成果,如法治精神、契约精神、竞争精神、公正精神、合作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优秀精神品质,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求真务实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开拓进取精神,艰苦奋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和集体精神。“八荣八耻”充分吸收了时代精神的丰富内涵,使社会主义道德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适应了我国现阶段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价值追求,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体现。

其次,“八荣八耻”荣辱观,对社会主义道德概括精辟,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内容完整,层次分明,体系严谨,为全社会树起了一个新的道德标尺,是引领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一面旗帜。

从内容看,八荣八耻荣辱观内容十分全面、系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八个方面,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人生、人际关系,包括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等社会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的道德标准,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以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设方略,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指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现实针对性。它既高举道德理想主义旗帜,充分体现了党的崇高理想和根本宗旨,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又照顾到大多数人的道德现实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广大公民普遍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并且把道德教化的重心放在基本行为准则上,从基本行为准则入手,防止人心堕落,在此基础上,再引人向上,通向道德理想,使道德建设切实可行。坚持“八荣八耻”荣辱观,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从形式上看,“八荣八耻”观的论述形式对仗工整,语言简洁,采取肯定与否定,褒扬与贬斥两种相对的形式,一倡一禁,一扬一抑,将社会主义道德观完整地表现出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应当受到肯定和褒扬,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应当受到否定和贬斥,清晰明确。因此非常便于宣传贯彻落实,有利于激励人们加强思想道德和人格的修养,有利于敦促人们鄙视和抛弃“八耻”,进而逐步形成褒奖善良和正义,抵制丑恶和奸逆的良好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 [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0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7 [3]刘少奇:刘少奇选集[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1 [4]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6]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2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

1994 [8]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文件选编(下)[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 作者简介:(1953—),男,陕西省安康市人,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史教学与研究。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建设(上)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建设(上)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奥妙。我们今天讲这个课题有一个背景,那就是现在我们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九周年,另外今年是党成功执政六十一年。我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九周年的时刻,回顾党在革命胜利以后成功执政六十一年的光辉历程,来深入地思考党为什么能够长期执政,连续六十多年执政,而且今后还需要长期持久执政下去。思考和研究这个问题,对于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执政意识,进一步把握党的执政规律,来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围绕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奥妙,我主要讲四个大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中国之秘”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已经成为世界政治的一大谜团,已经成为“中国之秘”。这是第一大问题,我准备讲三个小问题:

1、解码现代国家兴衰成败,要从解析执政党的执政奥妙入手。

大家知道凤凰卫视有一个节目叫《解码》很受欢迎,现如今,我们在世界政治中需要解码的事情和问题也不少。这些年,在国际政治、世界政治中有“三大谜团”需要解码,正在解码,也很难解码。

第一个需要解码的谜团——苏联垮台之谜

苏联为什么垮台?这是个谜。苏联曾经是一个威震世界、一度占了世界半边天的红色大帝国,它拥有七十年的辉煌,从1917到1999年一共执政74年。从1922年正式组成苏联到垮台是69年的时间,苏联这个红色大帝国经历了70年的执政之后,突然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在地球上消失了、分裂了、解体了,这是为什么?这是一个谜团,世界都在研究、都在思考、都在解析和解码这样一个谜团。

第二个需要解码的谜团——美国危机之谜

世界最强大、最富有的美国突然出现了金融危机,导致了全世界的经济危机。那么美国最近这十年主要干了什么事儿?打了两场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然后经历了一场金融危机。两场战争,一场危机,美国出现了大危机。它自己显然大变样,也使全世界受到拖累。有人说大危机是美国的大失误造成的,它发生了战略失误。大失误是导致美国相对的一个挫折,这是发展流行的一种看法。当然也有人揭露说美国的这个大危机是美国策划的一个大阴谋,是美国有意识挖掘的一个大陷阱,它就是要用一场大危机来坑害全世界。所以说美国在大危机当中没有受到什么大的损失,这是一个大陷阱、大阴谋。我看到的材料里面有好几篇文章讲得还是很深刻的。总之,不管怎么说,美国的大危机本身就是一个大谜团,它也是需要解码的。美国真的是搞了大阴谋,历史迟早要真相大白,历史的审判是逃脱不了的。第三个需要全世界解码的谜团——中国快速崛起

中国现在是高速发展,强劲崛起。在人类历史上,特别是在世界近代历史上,从来没有国土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时间这么短这样的一个大国大规模地迅速崛起、快速崛起,而且后续的潜力和能力还很大。所以现在西方人面对中国人的强势崛起,感觉到心里不平衡,美国人更是心里不平衡。其他的一些国家被中国超越,难受是难受的一阵子,都过去了,包括德国、日本,现在我们超过了它们。那今后最难受、最焦虑的是美国,它会心里面不平衡,陷于战略焦虑之中。所以现在全世界都在研究中国为什么能这么大规模、高速度强劲崛起,特别是美国人,中国的崛起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他要破解的第一个大谜团。所以现在苏联垮台、美国危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崛起的谜团就更显得神秘莫测,所以世界都在抓紧研究。其实当今的世界政治是是政党政治,世界政治、国家政治是通过政党来实践和实现以及操作和运作的。所以现在的世界政治是政党政治,是靠政党兴国,靠执政党使国家兴旺、发达;靠政党兴邦,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强可以使民族强盛、强大。靠政党兴国、靠政党兴邦。国家的兴衰与成败,取决于政党执政的能力和水平。所以我们解码当今世界三大政治谜团,要从

解析执政党的执政奥妙入手。苏联为什么垮了,要解析苏联共产党失误的道路和规则是什么,它的失误失策是什么,执政的失败是什么;要研究和分析美国出现大危机,就要分析其一系列的战略决策失误、国家整体被动,要解析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同时研究和解析中国快速崛起,要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以及执政的艺术。所以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执政党执政的奥妙,原因就在于此。

2、中国创造了“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政治奇迹

中国共产党一党连续执政六十年,西方人感到不可思议。有的西方评论说中国共产党执政六十年经历了一系列的危机,而每一次危机的出现,国际上都有“中国要垮台、中国要崩溃”这样的预言,就说我们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了六十多年并不是一直和平执政、平安执政的,也有很多的危机和忧患,也是危机执政、忧患执政和艰难执政,很不容易。不管是西方的“中国崩溃论”也好,还是“中国垮台论”也好,最后他们看到的是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在每一个紧要关头总是反应迅速、决策正确、应对有效,充分表现出世界共产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一些国际人士称赞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政治长寿党,在政治上健康长寿。他们纷纷提出要研究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政治长寿的秘诀,这个秘密到底在哪里?

在当今的世界大国中,从法律上规定一个国家只能由一个政党执政的只有中国,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什么它需要深入、深刻地思考?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执政党和西方的多党竞争的轮流执政不一样,是一党执政、多党参政、执政党长期执政,所以研究它很有价值,它和西方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中国坚持共产党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原则,我们不仅理直气壮,而且持续成功,未来前景广阔。这成为一种中国特色,形成了一个中国规律,这样就打破了西方的经典理论。西方政治有一个经典的理论认为只有两党竞争或者多党竞争轮流上台,政治才有活力。他们认为一党执政难以长久,肯定长久不了。这是他们的理论和逻辑。而中国共产党连续执政六十多年就打破了西方的这个经典理论,打破了他们的规律和逻辑。我们在中国创造了“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政治奇迹。

中国共产党始终具有旺盛的政治生命力,我们党在政治上继续长寿不老,在执政能力上仍然长盛不衰。这个奥妙美国人不能不研究,而我们中国人自己更要深入研究,深入研究我们党长盛不衰的规律和经验,这是为了我们在今后贯彻科学发展观上、在执政问题上,能够连续地、长期地、持久地执掌政权,兴旺和发达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振兴我们的民族。所以这个问题很重要。对当今世界政治的“三大谜团”的破解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不管是研究苏联大国突然垮台,还是研究美国大危机突然发生,它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而特别是研究中国,破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谜团,对于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执政、长期执政、持续执政,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执政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把世界政治的“三大谜团”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对于已经垮台的苏联的研究,是对于一具政治僵尸的研究,它已经死了,一种历史性的研究。而对于目前现有危机中的美国的研究,是对西方疾病和西方衰落的研究,西方生病了,美国生病了,所以研究美国的大危机包括欧洲的危机,这是对于西方疾病和西方病和西方衰落的研究。对美国疾病的研究,是对一个政治病人的研究。而对中国的研究是对一个已经崛起,并且还在继续崛起的这样一个大国的研究。所以我们可以形象地说世界政治对苏联的研究是对一个政治死人的研究,对美国和欧洲的研究是对一个经济病人的研究,而对中国的研究,是对一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年轻人的研究。

中国是一个年轻人正在成长、发育、强大。因此对中国的研究就显得格外有价值,也引起了世界特别的重视和关注。我们自己更要重视和关注这个问题,要知己知彼。知彼要研究苏联、研究美国,知己要研究好我们自己,同样尤其的宝贵,特别的重要,特别的迫切。

3、预测中国共产党,预测中国,预测中国的未来

现在世界上,特别是在美国,已经存在一门显学。显学是什么意思?就是显著的学问、非常

时髦的学问、非常跟潮流的学问,或者说是最重要的、最突出的、最显著的一门学问。现在美国的战略界、智囊界预测中国主要是预测是2049年的中国,就是40年之后的中国。他们现在预测2049年的中国,预测中国共产党执政100年,预测新中国建国100年,就是从1949年—2049年这段期间。他们研究2049年的中国、2049年的中国共产党、2049年的中华民族是什么样子。现在对于这个问题,在西方、在美国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他们研究的具体就是40年之后的中国共产党将如何执政?40年之后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2049年的中国对美国有什么影响?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美国人提出来说原来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一,后来美国建国100年之后(美国1776年建国的,100年前后,就是19世纪末期,我们现在就说1895年,1896年那个时候),美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中国,世界第一从中国转移到了美国。所以美国人说美国在建国100年前后,抢去了中国大清王朝经济总量世界第一的宝座。现在30年河东30年河西,新中国会在其建立100年的时候卷土重来吗?新中国建立100年,就是到2049年的时候,世界第一是不是要重新回到中国?这是美国人提出来的问题。现在美国一些智库、研究单位、研究所、研究院的名称以2049命名。2005年的9月,美国前副国务卿罗伯特·B·佐立克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讲,题目是《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演讲就提出了中国的未来发展前景和方向何处去,就是向世界第一这个方向去的,就是向超过美国这个方向去的。

2008年在美国成立了一个研究所,这个研究所也很有名,因为它是著名的研究所,名称就叫2049。它搞了一个项目就是2049项目,这个研究所的总裁是由美国的前副助理国务卿丹·雷夫斯奈德担任的。丹·雷夫斯奈德不到40岁,以后还准备觊觎为共和党政府效力。现在美国许多的学者,许多的智库和研究机构,都抽出了自己的2049计划。包括休克疗法致富就是丹·雷夫斯奈德创造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个地球研究所的所长叫萨科斯,他在2009年也推出了他所设计的中国2049项目,他希望在三年之内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成果。去年的3月份,就是2009年3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宣布将他的第一个全球研究中心选择在北京,这个中心的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中国2049。所以我们说美国人对中国的研究,不是研究现在,而是研究将来,研究2049年的中国,建国100周年的中国,中国共产党执政100周年的中国。所以美国人虽然有急功近利的缺点,但是它也有研究长远,面向未来,长远打算的特点。现在欧美国家的智库当中,有种另行的研究方式和学术分析方式,就是时间节点法。这个方法就是针对过去发生的重大事件,以未来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时间来进行研究。中国的2049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年,新中国建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执政100周年。而且邓小平讲中国“三步走”的发展目标,要实现最后的目标也是在2049年,2049年中国要达到和实现现代化的任务,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所以说2049年也是邓小平规划中国的长远发展目标实现的一年,把视野放在2049年。目前美国的政界和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认为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对手。因此预测中国的未来是必须投入的工作,而掌握今后的时期,新中国建国100年、中国共产党执政100年是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情。2049年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和预测。《美国全球主义者》杂志曾经刊登了关于未来的中国猜想,就是美国人想一想2049年的中国会是什么样?有各种各样的预测,包括到那时人民币将会成为在美元和欧元之间的又一个世界贸易主要的货币和储备货币,世界货币也是三足鼎立了,就是美元、欧元和人民币。还有提出那个时候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而美国则继续拥有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当然,当中国拥有了最大的经济力量的时候,中国也必须要追求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是毫无疑问的。还有的预测中国和美国可能到2049年的时候,将在月球建立可持续存在。中国将成功的故事,那个时候它的吸引力将对美国构成挑战。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诺贝尔奖得主福格尔在《外交政策》杂志发表文章预测,按购买力平价方法预算,中国到2049年GDP将达到123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40%,远远超过了美国那个时候的GDP,它的GDP将占全球GDP的14%。按照美国人的算法,到2049年

我们GDP将达到全球GDP的40%,也就是在经济增长上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清朝在1800年的时候,经济力量和GDP就是占全球将近40%,所以中国是很有希望的。因此为什么美国人在家里很紧张,中国在大发展,美国再大的紧张、焦虑、着急也是正常的。美国智库主要认为中国会越来越强大,美国现在对中国未来的研究与当年对苏联的研究非常的类似。有一位知名的苏联问题专家,说美国从来没有花费那么多的人力、财力研究一个国家。当年美苏对立的时候,美国下大功夫研究苏联,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学者和政府内的专家,去考察一个国家的每一个方面。但是当苏联的最终时刻到来的时候,美国的专家发现自己对此毫无准备,就是当年美苏对抗的时候,美国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全面、认真细致地研究苏联,但是苏联最后一夜垮台,美国人并没有预测到。所以说现在有人讲,预测国家的未来走向有风险。但是不预测未来的远景,美国的政策就可能是随意制订的,而不是建立在战略远见的基础上。现在美国对中国的预测和对苏联的预测不同,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评估现在好多的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因为中国和美国的新形势关系在历史上没有先例,需要创造。美国对中国的预测刚刚开始,中国的发展远远地超过了多数美国研究者的预期。从过去的情况看,中国的发展远远超出了美国的预测,超出了美国的预料。可以说世界其他国家和美国对中国很多的预测和研究都是错误、落后的,所以美国现在也加紧对中国的研究。美国人对中国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研究中国是为了服务美国的决策,另外就是研究怎么样应对中国、遏制中国。这个我们也必须要看到。

现在对我们的启示是美国人对中国的研究这么重视,我们要重视研究美国,而且美国人对中国研究这么重视,我们更要重视研究自己、预测自己,特别是既要研究我们成功的东西,又要研究我们将来会遇到的现实的挑战和未来的忧患。忧患意识就是发现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对此做好充分的战略准备。就是说我们要把功课做在前面,要把目光放在长远,这是很重要的。

现在美国在家热火朝天的研究2049年的中国,中国现在自己似乎还没有这样长远的研究项目,中国现在没有2049年的中国这样的研究项目,也没有2049年的美国这样的研究项目。我希望能看到中国能出现2049年的中国研究成果,和2049年的美国的研究成果。现在显然2049年的中国美国人在家里快速的研究,这个成果我们很快就会看到。这对我们也是一个促进,我们要加紧研究自己。

二、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资源从何而来

第一个大问题上面讲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上创造了一个奇迹,一党执政、多党参政,连续执政了六十几年,全世界没有,全世界都在进行研究。世界许多国家是指大国,不是讲小国,中等国家和大国,这个奇迹全世界没有的,所以这个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外国为什么重视?西方为什么重视?世界为什么重视?因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了六十年,创造了一个执政奇迹。关键看现在的势头、趋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下一步再执政个六十年、一百年还有潜力,还朝气蓬勃。所以西方人,美国人怕的是这一点,吃惊的是过去的六十年,害怕的是未来的共产党还要执政六十年,所以说这个问题很重要。那么我下面讲第二个大问题,就是讲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资格、条件和资源从何而来?就是我们要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长期处在执政地位,保持执政地位,而立于不败之地这个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第二个大问题分两个问题来讲。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它怎么上台的?它是一个由枪杆子打出来的执政党,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武装斗争夺政权,千百万先烈生命鲜血换来了这个政权,广大人民群众坚决地支持和拥护这个政权。所以说这个政权是枪杆子打出来的,它是一个直接从战场走上执政舞台的一个战场,它不是议会政治,不是从大议会和大选举中出来的政党,这是它的一个

特点。对于一个政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西方那些所谓的民主国家总是强调民选,大民主、大选举,认为只有通过大民主、大投票、大选举,在投票箱里一票一票数出来的政党才具有合法性。他们由此攻击中国的执政党,攻击中国共产党是集权,攻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缺乏合法性,这是非常错误的。西方民主有西方的特点和西方的形式,在西方国家,它的特点是选票里面出政权,而在中国它的特点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在国民党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之下只能是武装夺取政权。在武装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支持,不是通过投票而是通过参加革命、支援革命来表达自己的意志和发挥自己的作用的,所以中国的人民革命、中国的人民战争就是在独特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中国人民有最集中、最典型的民主表达形式和民主作用方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用鲜血支持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由人民革命和人民战争奠定基础的。中国人民不是用选票把中国共产党送上了执政地位,而是通过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誓死忠诚,表达和实现了他们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选择。所以在中国,虽然不是人民选举了共产党,却是人民实实在在选择了共产党。这是中国的一个特点。

中国共产党能够走上执政地位并且能够长期执政,成为当今世界大国中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执政党,这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人民选择共产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进的政党,这个党具有最先进的理论、有最良好的作风有最严格的纪律、有最优秀的人才。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在共产党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是最先进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华民族牺牲最大的政党,为建立新中国打了22年的仗,牺牲了无数先烈,中国共产党是为国家和人民贡献最大的党,所以它牺牲最大,贡献也最大。

共产党以三十年的革命奋斗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建国之后,它又以第二个三十年的建设和奋斗使中国成为“美、中、苏”国际战略大三角中的一角,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待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大贡献是建立新中国,第二大贡献是在19世纪70年代把新中国变成了“中国、美国、苏联”世界大三角中的一角。这是很不容易的,实际上就是当时世界上的三大强国之一。

我们现在讲“大国崛起”这四个字是在2000年之后成为一种呼声、成为一种时代的强音的,而“中国崛起”是从毛泽东时代就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是第三个三十年,就是革命建国后的三十年,成为世界的大三强之一。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第三个三十年,现在大国崛起,中国的经济总量现在崛起为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走向世界第一,超越美国也就是今后一代人的时间。所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长期执政当之无愧,中国历史上哪有这么个伟大的政党!世界200多个执政党,哪一个政党有中国共产党人这样的奉献?这样的牺牲?这样的贡献?没有!所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长期执政,当之无愧。

2、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魅力在哪里?

我们再深入地解析、剖析一下,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感召力,及其执政的魅力到底在哪里?我们要深入的分析一下,可以有以下几个角度。

首先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自从盘古开天地,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政党比中国共产党更先进、更有贡献。

从当今世界横向大的比较来看,最近的三十年,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比中国共产党的政绩更突出、执政更成功。我们看看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美国最近十年,按其自己的说法是地狱般的十年、是战略下沉的十年,美国在危机中,现在美国把全世界拖进危机中;欧洲现在也在危机中;日本多年处于停滞状态,日本人最近十年,一年换一个首相,经常是一个首相干不满一年。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阔步前进,中国共产党始终立于不败,能够长期执政是由于这个政党充满魅力。这个政党就像灯塔指引着方向!这个政党就像旗帜引领人们前进!这个政党就像一块磁石对整个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魅力从何而来?有好多个因素,是一个综合性的,包括好多个方面。这里,重点讲四个坚持,或者说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四个根本,而抓住了四个根本、坚持了四个根本、把握了四个根本,所以它的执政就很有魅力,越来越有魅力,潜力巨大。下面就讲讲这四个坚持和四个根本。

第一个坚持、根本就是坚持根本目标,用理想、信念、引领社会

一个人得有大目标,一个单位、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得有大目标,政党是搞政治的,首先得有大目标,要用大目标去团结自己、去引领群众、去凝聚队伍,用理想信念引领社会。中国共产党的魅力首先在于有一个大目标,这个大目标首先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个大目标,也是个大理想、大信念。

“伟大复兴”这四个字很有力量,金光闪闪,这四个字含义深刻也魅力四射。实现伟大复兴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境界呢?关于这个问题,中国历史学家叫戴义写了一个报告,题目叫《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就是说十八世纪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就是200年前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十八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那个时候的中国在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和位置,他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个报告就指出在十八世纪的时候,全世界有九亿人口,中国有三亿人口,中国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大国,首先是人口大国,我们现在也是个人口大国,但是这一方面,其实是比原来是少多了。十八世纪的时候,中国人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现在来看,计划生育之前,中国人占世界的四分之一,计划生育的三十年,我们的人口大减,控制得很好,计划生育伟大胜利,现在中国人占世界五分之一。当然,也不能完全以人多人少论高低,但是人口也不能太少,太多了也不行。计划生育很成功,但是下一步保持人口的适当的规模还是必要的。在粮食产量上,中国的产量大约也占世界的三分之

一。当时是世界的首位,1800年那个时候中国的工业产值占世界的33.3%,就是世界工业产值中国占三分之一,当时整个欧洲的工业产值只占28.1%,整个欧洲的产值还没有中国多。十八世纪的时候,全世界超过50万人口的大城市,一共有十个,中国占了六个,就是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杭州、广州。“两京四州”,“两京”就是北京和南京,“四州”就是扬州、苏州、杭州、广州。当时法国启蒙思想家福泰,在18世纪中叶的时候就写了这么一段话,他说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国在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堪称首屈一指。福泰这段话讲了三个意思,就是说十八世纪的中国,不仅当时它的经济总量世界最高,是最大的经济体;还有第二个就是它的伦理道德水准最高,首屈一指;还有一个是它的治国理政的能力也是首屈一指的。当然当时中国还没有政党,不存在执政党的问题。那个时候是叫治国理政,就是说那个时候中国政治家的治国和理政的能力,在全世界按照西方人的说法,那个时候是首屈一指了。

实现伟大复兴可以说是非常有感召力和号召力的。那么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落后呢?就是从最近的100年,或者说是不超过200年,就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之间。欧洲在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之后,西方世界在政治经济上发生了深刻的巨大的变化,西方崛起,相对的中国迅速地衰弱和落后了。后来鸦片战争,西方是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西方打开中国的大门,西方战胜中国,是以鸦片战争开始的,这使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败于西方世界。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又败于东洋日本,直至八国联军进入中国的首都,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险。所以昔日中华帝国的辉煌与现实的处境刺激了中国人的复兴梦想。孙中山大概是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里面提出来的,还是在海外的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虽然这个口号是孙中山最先提出来的,不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来的,但是在历史的进程中,振兴中华,最好的实践者是中国共产党。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建设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建设历程

(党课讲稿)

党章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章的建设,认真总结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把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及时体现到党章中,充分发挥党章对于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党章有党章的学问,党章有党章的结构,党章也有其艰难曲折的发展历史。通过多年参加党支部《党章》的学习整理,我们把党章建设分为四大部分:

1、建党初期党章部分(1-6大,受共产国际指导的时期)

2、七大党章部分(7-8大,中共首次独立制定党章)

3、九大党章部分(9-11大,受极左思想影响的时期)

4、十二大党章部分(12-19大,规范党章,与时俱进期)

一大:提出党的政治主张 一大通过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转到浙江嘉兴城南南湖)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故事【红船上的党纲】

一大出席代表13人,分别是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烬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代表全国57名党员,中央局书记陈独秀。【大会主持人张国焘】

通过了一个870字、内容简略的《》【党纲原文】。提出了党的政治主张。就是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完全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张国焘起草党纲,在红船上部分通过】 对一大的总结“为万事开头难”

二大:规定了党内的纪律规范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党的二大通过的《》,是我们党第一部正式党章,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基本完成。二大党章把“纪律”单独列为一章,详细规定了党内的纪律规范,以及对违纪党员的纪律处分。

三大:严格党员发展程序

1923年6月12日―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恤孤院后街31号房子(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党的三大通过的《》,把入党介绍人从原来的一人增加为二人,第一次规定了党员候补期,这对于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提高党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三大中央局执行委员长陈独秀。

四大:重视党支部的作用

1925年1月,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绿地公园内召开,党的四大通过的《》,第一次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党支部。这表明我们党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注意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四大党章首次把中央最高领导人的称谓改为总书记。

五大:提出党的组织原则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位于“中国第一红街”——武昌都府堤20号,也是中共创始人之一陈潭秋早期革命活动旧址召开。党的五大虽然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如何对待武汉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特别是如何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都未能作出切实可行的回答,因此,难以承担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挽救大革命的重任。

由五大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通过的《》,是唯一的不是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这部党章共12章85条,是我们党历史上条目最多的党章,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在党章史上提出了很多个第一。

第一次明确规定党员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

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

第一次将党的组织系统划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省委、市委或县委、区委)和基层组织三个层次,并明确规定了各级党组织的职责任务;

第一次规定设立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常务委员会;

第一次规定选举产生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会这一早期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团(即党组)的设置及其职责;

第一次把党与青年团的关系单独列为一章。

中央局书记陈独秀。

六大:对民主集中制的完善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低潮中,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市南部郊外五一村公园街18号召开六大。一座旧式贵族庄园里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六大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

【六大为何在莫斯科召开】四个字总结“白色恐怖”【六大前后】

六大通过的党章具体规定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三条原则,这对于完善民主集中制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政治局书记向忠发。【向忠发简介】

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前夕,党的七大在延安杨家岭召开。七大的一个重大历史功绩是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在长期斗争中逐渐成熟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中央政治局书记毛泽东。

【党的六大于1928年召开,七大于1945年召开,两次党代会相隔17年之久,主要原因是:

1、党和人民军队一直处于极其严酷恶劣的战争环境之下,党必须集中全力领导和全民族抗日战争。

2、战争使根据地被分割、交通不便,许多党的高级干部都在第一线战斗,很难集中起来开会。

3、同时,全党对于重大是非问题还没有形成一致看法。直到1945年整风运动结束后,以上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党的七大才得以顺利召开。】

在中共七大上,刘少奇作了,第一次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对毛泽东思想作了完整概括和论述,为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大党章最重要的内容是:第一次增写了具有深刻内涵的总纲,明确阐述了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指导思想,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任务和特点,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基本方针,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等,极大地增强了党章的理论性和指导性;第一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第一次规定了党员的四项义务和四项权利;第一次把“四个服从”载入党章。

【七大八大独立建党】

八大: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的八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59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以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

八大党章充分体现了执政党建设的新特点,明确提出了对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反映了我们党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新成果。

八大党章的主要内容:一是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 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体现了执政党工作重心的转变。二是提出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群众路线的传统。三是提出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原则。四是明确规定了党员的十项义务和七项权利。九大:

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九大自始至终被强烈的个人崇拜和“左”倾气氛所笼罩。它加强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更加合法化。实践证明,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有失误的。十大: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一些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打击,被排斥在九届中央委员会之外的老干部,如邓小平、王稼祥、乌兰夫、李井泉、谭震林、廖承志等被选为中央委员。虽然江青集团的骨干分子更多地进入新的中央委员会,但一批众望所归的老同志入选,毕竟反映了党内健康力量的增强。十一大: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宣告“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而结束。

党章修改。从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了失误,党的自身建设也遭到挫折。在这20年当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三部党章,即九大党章、十大党章和十一大党章。这些党章都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制定出来的,不可避免带有“左”的痕迹。

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九、十、十一大总结为“多难兴党”

十二大: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和两年徘徊之后,在全面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制定的十二大党章,最具特色之处是:

在总纲中体现了新形势新任务对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在上第一次增加了禁止个人崇拜的内容;增加了“党的干部”一章,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这表明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执政党建设的新探索。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

十三大:突出改革和制度建设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党的十三大通过的《》,是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用部分条文修正的形式对党章进行修改。修正案共10条,总共有13处增删改动,着重体现在党的领导体制和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方面,表明党的建设正在走上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

十三大的修改主要是: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候选人名单采用差额选举;规定党组织讨论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增写了的职权等。

十四大:第一次郑重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概念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十四大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第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决策和战略部署。第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第三,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郑重提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概念,阐述了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地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北京召开。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只有7处150个字的修改。这部改动最小却意义重大的党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把它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也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和心愿。十三、十四、四五大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十六大:

2002年11月8日14日北京召开。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章的修改:对党的性质作了新的表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充实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对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提出了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等新的要求;增写了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可以申请入党的内容;增写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十六字原则;增写了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对纪检机关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进行了新的阐述;新增了党徽党旗一章。十七大:

2007年10月15至21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载入党章,并把它贯穿始终,是十七大党章最具特色之处。

把科学发展观这一最重要、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载入党章,使党章具有更深厚的理论底蕴。

十六、十七大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 十八大: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代表名额2270名。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首先,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是这次党章修改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贡献。这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同时,充实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定位的内容。这有利于全党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

二是充实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成就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一致建议,在党章中对这个根本成就作完整表述。党章修正案采纳了这个意见。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这次修改新增写的内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在党章进行完整表述,对于深化全党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性和坚定性,有重要意义。

三是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区和部门建议,在党章中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内容的分量。党章修正案采纳了这个意见,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充实这方面的内容,对坚定推进改革开放有重要意义。

四是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容。

这方面的一个重大修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适应这一修改,党章修正案专门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阐述,包括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工作着力点。这样修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时,党章修正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内容也进行了充实。

五是充实完善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

根据近些年来党的建设积累的经验和形势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党章修正案对总纲部分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作了适当修改。增写的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新内容,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应对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六是对部分条文作了适当修改。

总结吸收近年来党的建设成功经验,并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党章修正案对条文部分关于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这三条作了一些修改。

十八大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

十二——十八大总结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十九大:

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17次修改党章,本次共修改107处,其中总纲部分修改58处,条文部分修改49处。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大会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大会要求全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章

大会同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这有利于全党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大会强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这个文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入党章

大会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大会同意在党章中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4.党章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出相应修改

大会认为,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党章据此作出相应修改,为我们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更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重要指引。

5.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写入党章

把促进国民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等内容写入党章,有利于推动全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科学判断和战略部署上来,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写入党章

大会同意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写入党章。

7.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写入党章

大会同意,把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切实保证人民解放军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

8.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意识写入党章

大会同意,把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等要求写入党章,把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等内容写入党章,把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作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基本要求之一写入党章。

9.“党是领导一切的”写入党章

大会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大会同意把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写入党章,这有利于增强全党党的意识,实现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10.实现巡视全覆盖、推进“两学一做”写入党章

大会认为,总结吸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并同总纲部分修改相衔接,对党章部分条文作适当修改十分必要。

实现巡视全覆盖,开展中央单位巡视、市县巡察,是巡视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必须加以坚持和发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明确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明确中央军事委员会负责军队中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反映了军队改革后的中央军委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的现实需要,等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成果的集中反映。把这些内容写入党章,有利于全党把握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有利于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中国共产党章程诞生于红船,经过79年的乘风破浪,不断壮大现在已经成为一艘航空母舰,屹立于世界东方。愿我们所有党员象船员一样能够自觉遵守党章,更加坚定党的信念,让这艘船行得更远。

张优民 2018年10月31日

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

(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一、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党纲领如下:

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4.联合第三国际。

三、我党采取苏维埃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坚决同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断绝一切联系。

四、凡接受我党的纲领和政策,愿意忠于党,不分性别、国籍,经过一名党员介绍,均可成为我们的同志;但在加入我党之前,必须断绝同反对我党纲领之任何党派的关系。

五、介绍党员的手续如下:被介绍人应由当地委员会审查;审查期限至多两个月。审查后经多数党员同意,方可承认申请人为党员,如该地区已成立执行委员会,应由该委员会批准。

六、在公开时机未成熟前,党的主张以至党员身分都应保守秘密。

七、有五名党员的地方可建立地方委员会。八、一个地方的委员会成员,经当地书记介绍,可转至另一个地方的委员会。

九、不到十人的地方委员会,只设书记一人管理事务;超过十人者,应设财务委员一人,组织委员一人,宣传委员一人;超过三十人者,应组织执行委员会。该委员会的章程另订。

十、各地在党员增加的情况下,应根据职业的不同,利用工人、农民、兵士和学生组织,在党外进行活动。这些组织必须受党的地方执行委员会指导。

十一、(英文版原注)①

十二、地方委员会的财政、出版和政策都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和指导。

十三、在党员人数超过五百,或已成立五个以上地方执行委员会时,应选择一适当地点成立由全国代表会议选出之十名委员组成之中央执行委员会。如果上述条件尚不具备,应组织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以应需要。有关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详细规章另订。

十四、除为现行法律所迫或征得党的同意外,任何党员不得担任政府官员或国会议员,但士兵、警察、文职雇员不受此限。②

十五、本纲领需经全国代表大会三分之二的代表通过修正案时方可修改。

①英文版原注:陈的稿本上没有第十一条,可能是他在打次页时遗漏了,也可能是由于他把第十条以后的号码排错了。

②英文版原注:此条款引起激烈争论,最后留至一九二二年第二次会议再作决定。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和路径选择

已有 466 次阅读 2006-5-20 01:27

作者:朱西周

关键字:先进性建设,历史进程,路径选择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进性是对党的性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决定着党能否在历史舞台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也决定着党所领导的国家和人民能否不断地走向兴旺发达。

一、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迄今已经走过了85年的光辉历程。85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创造辉煌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着民族的大义和人民的利益,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同样,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80多年来,我们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一)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做出了宝贵的探索:思想建设为先导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功之路。毛泽东强调,保持党和党员的先进性,根本途径是把思想上建党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把党员教育和锻炼成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党在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问题。1922年党的一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对党员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要求,明确指出,我们党“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党最初的组织规模虽然很小,但却发挥了先锋队作用,很快便掀起工人运动的高潮。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如何在农村斗争的条件下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成为党的建设的新课题。1929年12月毛泽东亲自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提出了从思想上建党的方针,指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明确要求“从党内教育做起”,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还具体规定了党内教育的方法。随着根据地的建立,我们党开始在局部地区执政。1932年初至1934年10月,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在中央苏区开展了一场反对贪污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成为我们党廉政建设的初步尝试、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和英勇奋斗,我们党才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以惊天地、泣鬼神的精神创造了万里长征的奇迹。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把党的建设作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号召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党。1938年10月,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员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实事求是的模范,远见卓识的模范以及学习的模范,等等。后来,毛泽东又发表了《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重要文章,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同志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周恩来、陈云、刘少奇等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论述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问题。1941-1945年的延安整风运动,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为主要任务,使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受到一次普遍的、生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和增强党性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次全党范围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从党夺取全国政权后继续保持先进性的战略高度出发,及时告诫全党要警惕党内可能滋长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和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提醒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毛泽东倡导下,党中央做出了拒腐防变的六条规定,即不祝寿、不送礼、少敬酒、少鼓掌、不准用党的领导人名字作地名、不要把中央领导同志与马恩列斯并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毛泽东号召全党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革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并领导我们党就执政条件下加强先进性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作出了巨大努力。1950年上半年,全党开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整风运动,重点是整顿各级领导机关的工作作风。1951年下半年至1954年春,又进行了全党范围的整党运动,分学习、登记、审查和组织处理四个阶段,重点整顿基层组织,对党员进行一次认真的审查。1952年,整党工作与“三反”运动结合起来,查处了一批有贪污浪费行为和官僚主义现象的党员干部及少数腐化变质分子。1956年党的八大科学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邓小平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党的事业的胜利,党对于人民所负的责任的加重,党在人民中间的威信的增长,这一切,都要求党对于党员提出更高的标准”。所以,八大党章大大扩充了有关党员先进性的内容,对党员一共规定了十条义务,权利也扩充为七条。为加强对党员、群众的思想教育,从1951年到1960年,先后出版了四卷《毛泽东选集》,为全党全国学习毛泽东思想提供了系统的教材。1962年,经中央批准,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修订第二版出版发行。60年代初,中央作出大规模轮训干部的决定。到1962年10月,全党参加轮训的干部达到1000万人。

当然,由于在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失误,在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方一面,我们党也有过深刻的教训。1957年开展的整风运动,1963年的“四清运动”,1966年开始的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等等运动,由于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的错误,这些运动都没有取得应有的增强党的先进性的效果。

虽然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艰难曲折,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用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理论。毛泽东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思想观点和实践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学说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突出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问题,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做出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发展:制度建设是关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相结合,系统论述了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他提出要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为如果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党的生机就要停止,就要亡党亡国。他根据党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深刻地论述了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把党的制度建设提高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他突出地强调了在执政条件下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性,提出要在全党认真地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使全党同志确认党只有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而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邓小平针对党内干部队伍出现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低、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提出了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是对党的先进性理论的新发展。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内腐败现象蔓延,对党的先进性造成严重侵蚀和对改革开放事业造成巨大破坏的情况,强调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提出要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进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邓小平围绕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1980年,他重申“党应该是一个战斗的队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应该是统一的、有高度觉悟的、有纪律的队伍。” 邓小平郑重提出了做合格党员的问题。他说:“我们这个党要恢复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有一个党员要合格的问题。合不合乎党员的资格,合不合乎党员的条件,这个问题不只是提到新党员面前,也提到一部分老党员面前了。” 他强调要通过思想教育,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精神状态上有显著的进步,党员为人民服务而不谋私利的觉悟有显著的提高,党和群众的关系有显著的改善。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党的十二大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 的目标。1983年,邓小平鲜明地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 指明了党在新时期的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任务,体现了党的建设的时代特征和围绕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来建设党的要求。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强调,要使党“以崭新的姿态,站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成为一个勇于改革、充满活力的党,纪律严明、公正廉洁的党,选贤任能、卓有成效地为人民服务的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党开展了一系列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的工作,对保证党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列起到了重要作用。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他特别强调,“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 邓小平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思想是在新时期国内、国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形成的,他的理论为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和坚持党的先进性,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三)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使党的先进性理论更趋系统和完善:理论创新是核心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从容应对复杂局面的考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积极探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新途径。

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对党的先进性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探索,作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把党的先进性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以党的先进性为核心,在党的建设目标上,明确提出我们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了建设这样一个先进性的党,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的、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领导干部队伍,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努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党的十五大对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做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在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 特别是江泽民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了党的先进性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先进性开启了广阔的视野和思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必须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与时俱进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十多年来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表明,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坚持推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切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是我们党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执政能力是根本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号召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强调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提出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

1、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十六大闭幕后,党中央就明确提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核心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引向深入,最重要的是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理论战线、新闻战线、文艺战线、出版部门等,充分利用各种载体,调动各种资源,扎扎实实地推动了新高潮的兴起。通过兴起学习的新高潮,全党同志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了新的成效。

2、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党中央对实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战略决策作出了全面部署。2003年2月召开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按照四中全会的部署,党中央紧紧围绕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步骤,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得以全面推进。

3、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出要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全党同志都要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党更好地承担起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通过中央的一系列努力,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全面贯彻落实,对于我们党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4、要求全党牢记和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胡锦涛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总结党执政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宗旨在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中深人人心,成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力量源泉。

5、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制度建设。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政治局带头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这对于切实发挥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对于在全党范围内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六大之后,党中央领导集体还进行了包括通报情况、制定工作规则、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等许多改革尝试和制度创新,并多次向全党全社会通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情况,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和部署重要工作的信息,对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6、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胡锦涛向全党提出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号召。他要求切实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于部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把求真务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切实建立健全制度,为坚持求真务实提供体制保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阐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任务时指出: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一系列制度创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之风得以发扬,执政效率和行政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自觉、主动、持续地推进先进性建设,努力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二、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经验

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政治组织,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先进分子,组织得那么严密和广泛,为中华民族作出了那么多牺牲,同人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前进中善于总结经验、郑重对待自己的失误,以形成并坚持正确的理论和路线。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战胜强敌,在曲折的探索中不断奋起,始终顺应时代的要求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惟一的执政党,它在中国取得执政地位,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而且是中国人民基于历史必然性所做的自觉和自愿选择,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积极有为努力奋斗取得的丰硕成果。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执政特别是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任务更为艰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固然不容易,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的先进性面临着新的历史考验。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面向未来,我们党任重道远,担子更重,责任更大。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评估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保持党的先进性,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革命战争年代,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夺取武装斗争的全面胜利,我们党开展了延安整风这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活动,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提供了有力保证。从1998年11月至2000年12月,我们党在70多万名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三讲”集中教育活动,在全国农村1500多万基层干部中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次在全党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从新的实际出发,对经常性教育同适当的集中教育相结合这一成功经验的运用。

(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同实现党的各个时期历史任务和基本路线紧密相连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看待党的先进性。当前,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中实现坚持党的先进性,从而使坚持党的先进性真正落到实处。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的伟大实践,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因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实践中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先进性的问题,创造性地解决了如何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问题。一方面,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保持和体现自己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在保持和体现党的先进性的伟大实践中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历史的空前巨大进步。这与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伟大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夺取政权以后,党带领全国人民医治战争创伤,全面恢复生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华民族振兴打下了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转变的历史任务,领导全国人民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成功地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党的先进性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表明我们党不但敢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实践中,一手抓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以大无畏的精神冲破一个个禁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另一手抓住党的建设不放松,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执政的共产党纷纷失去政权、甚至亡党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勇立潮头,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真正实现了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保持党的先进性,在保持党的先进性中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良性互动。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国共产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前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江泽民在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同时,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措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改革开放,开拓创新,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时代要求和时代风貌,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保持党的先进性。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党的先进性新的时代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保持党的先进性作过许多科学论述。经典作家们关于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的论述,对于中国共产党认识先进性、永葆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与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具有很大的不同,如何认识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需要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党情,认真思考和解决。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伟大实践中,为不断深化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向世人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基本原理,结合党的建设的客观实际和党员的思想状况,创造性地提出我们党“不但代表了工农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民族的利益”。在战争环境下,毛泽东认为,党的先进性表现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带领全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直至夺取最后胜利。而共产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党员的模范作用表现出来的。那么,党员的模范作用则表现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先进性就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引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的先进性则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此后,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同时,也努力探索执政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规律与途径,其中既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也留下了一些沉痛教训。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实现了对党的先进性认识上的拨乱反正。邓小平依据时代变化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恢复了被“左”的错误破坏了的党的优良传统和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把发展生产力、繁荣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升到执政党的政策和实践的首位,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的实践,特别是邓小平关于执政党建设理论,科学回答了党领导改革建设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时代课题,凸现了党的先进性,回答了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坚持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列的问题,大大地拓展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中国共产党面向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如何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科学表述。党的先进性最终要体现在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这就决定了党必须把握并代表时代发展的要求。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深层的推动力,只有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才能认识并自觉推动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变革。作为社会意识的先进思想文化,对整个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它从思想观念上为时代发展变革导引方向、开辟道路,特别是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和高新科技蓬勃发展,正以强劲的势头推动着世界面貌的改变。而所有这一切,最终都要通过体现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实现。这三个方面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而且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构成了党的先进性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建立科学的先进性评价标准

江泽民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历史经验表明,评价一个政党是否先进,第一,必须要看它的理论基础是否具有先进性。一个先进的政党必须以先进的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离开先进理论的指导,这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表现之一。第二,必须看其纲领是否先进。先进的纲领必然忠实地反映和符合基本国情,必然科学地揭示发展的规律,必然代表和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意志和愿望。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无论是党的最低纲领,还是最高纲领,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反映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第三,必须要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一个先进的政党,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郑重承诺除了人民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以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

无论是毛泽东提出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来衡量一切政党的政策的标准,还是邓小平倡导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都是评价党的先进性科学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实践标准在各个时期的运用。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用实践这一科学标准来评价党的先进性。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实践标准的最新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可操作性特点,因此,我们在评价党是否具有先进性时,要学会运用这一标准。

三、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路径选择

中国共产党85年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进步发展的历史,党的事业的所有进步无一不是追求先进和创造先进的结果。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将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创新和探索先进性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更快更好地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实践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体现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贯彻到党内生活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里。

(一)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理论保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了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和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要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都能牢固确立这一理论的指导作用,自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维护其指导地位,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各级领导干部当前的神圣职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孜孜不倦,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努力实践,加速它的实现过程。近年来,有的地方和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的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理解不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贯彻执行中左右摇摆,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很好地贯彻落实,除了各自的特殊原因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不懂得或者不善于运用党的先进性去认识和解决党的建设、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各级党委及其领导干部,是党的骨干和中坚,是地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和领导者,责任重大。只有学习和掌握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正确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才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工作,才不会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二)自觉树立大局观念,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同时,我们也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要顺利实现改革和建设目标,必须始终强调大局观念,树立大局意识,最重要的是必须在政治上保持党的先进性。各级领导干部在保持党的先进性上具有特殊重要的责任,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必须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必须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摆正地方与中央、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自觉做到小局服从大局,地方服从中央,令行禁止,坚决防止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在维护中央权威上,态度必须坚决,不能有半点含糊,更不能表里不

一、阳奉阴违。对中央的决策,表态要负责任,执行要不打折扣,确保政令畅通。在政治上保持党的先进性,就要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工作上允许有个人的见解和主张,但组织决定的事,要坚决照办,不能把个人意愿凌驾于组织之上。尤其不能以为自己职务高了,有资历、有资本了,就可以与组织讨价还价,要把自己所做的工作作为大局的一部分,扎扎实实地抓出成效,使大局不会因局部工作的滞后而受损,使集体不会因个人的失误而散乱,这是对党的先进性最好的维护。

(三)坚持科学真理,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各种思想纷繁杂陈。西方敌对势力对我的“西化”、“分化”,首先是从思想文化的渗透开始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人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对这些歪理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并旗帜鲜明地加以批判。当前,在我们党内,有少数同志思想困惑,说话办事不讲党性,对错误议论不制止,不批判,听之任之,甚至充当应声虫的角色,唱功好做功差,对本职工作不尽心不尽责,热衷于评头论足。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会瓦解一个领导班子团结奋斗的凝聚力,涣散人们的斗志,扰乱群众的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就要自觉地坚持真理,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必须泾渭分明;就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错误的言论一抬头,就及时发现和识别,进行必要的分析,批判和引导;就要敢于触及矛盾,敢于面对困难和问题,勇于在议论纷纷中履行职责,在错误思潮中燃亮党性的光辉,及时教育引导理论上的迷惘者、思想上的沉沦者,严惩意识形态中的捣乱者,不使之形成气候,不使党的肌体受到任何形式的影响和伤害。

(四)增强为民观念,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群众保证

党的先进性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增强群众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宗旨和最高准则,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为“官”之本。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下,我们能不能增强群众观念,最广泛地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其复杂性和艰巨性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增强群众观念,就要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位置,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信念,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诚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经常地深人群众,体察民情,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帮扶措施落到实处。经常深入到贫困乡镇和特困企业,深入到农户和车间,与工人农民对话,为工人农民说话,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明白人民群众生活的艰苦,了解工业、农业发展的艰难,深知人民群众增收的艰辛,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一心一意为人民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取得了人民的支持,才能在人民群众心坎上真正保持党的先进性。

(五)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道德保证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言行一致地带头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也是一个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解决问题。联系党的历史经验、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联系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联系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切实解决“人生为什么,入党做什么,掌权干什么”这一重要问题。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为国家、为民族奋不顾身地工作。有了这样的世界观和精神支柱,站得才高,眼界才宽,心胸才开阔,对个人的名利待遇等等,才能够正确处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注意道德修养和世界观的改造,这是做“官”之本,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立业之道。领导干部要忠诚对党,立足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做到为人民服务求“真”,为“官”治世求“正”,为人行事求“信”,为公立业求“实”,突出强调从我做起,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尽心竭力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拼搏奉献,用扎实工作和实际行动真正体现出党的先进性。

(六)构建长效机制,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性建设,也是每个共产党员面临的终身课题。只有将有效的全党性的集中教育活动的一时之策转化为使党员长期受教育的经常之举,将成功的基层首创经验转化为制度规范,建立起保证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搞好这项“根本性建设”,解决这个“终身课题”。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需要着重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以下四个方面: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党员长期受教育的学习机制---打牢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础性工程;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先进性教育的考核评估激励机制,是先进性教育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党员队伍的自我纯洁机制,从源头上确保党员的先进性;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服务机制,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也不等于将来先进。赢得先进不容易,保持先进就更难。因此保持先进性是党的建设永恒的主题,也是每个党员面临的终身课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一个动态过程。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一劳永逸的;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被认可,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久的。这个长效机制,是由党章、条例、准则、决定、规定、办法、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构成的制度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党的先进性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必须始终从教育培训、把好党员进出口关、激励机制、制度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建立和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才能使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健康、持久地进行下去,永远保持先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7]《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8]《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9]《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人民日报》2004年4月5日。[13]《人民日报)2003年7月2日。[14]《人民日报》2004年9月27日。[15]《人民日报》2005年1月15日。[16]《人民日报》2005年1月26日。

下载中国共产党的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共产党的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想汇报: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永恒主题

    敬爱的党组织:对于共产党的建设,我有着一些自己的看法。中国社会能够走到今日,有着今日的世界地位和影响力,不得不承认这其中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巨大影响。没有共产党的出现,中国......

    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文献综述1

    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文献综述 摘要 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主要包括,思想、组织、作风、制度以及反腐倡廉建设。本文以党的制度建设为主题,在对三百多篇原......

    中国共产党[★]

    1.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政......

    中国共产党

    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 “三个代表”具体指我们党始终代表着(中国......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一个响亮而又伟大的名字。为了人民的革命事业,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为了共和国的诞生,筑起了道道血肉长城,誓死保卫国家;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惮精竭虑,鞠躬尽瘁。......

    中国共产党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中国共产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武穴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2月29日在市委三楼会议室召开。 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听取和讨论了市委书记张......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每年公历七月一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到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