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汉语言学年论文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201X级
学 年 论 文
题 目 从汤显祖的《牡丹亭》看明朝后期启蒙思想的兴起
姓 名
XXX 专业班级
汉语言文学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201 年
月
论文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摘 要(空一行,三号)
在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反映出汤显祖的人文主义思想。牡丹亭中主人公杜丽娘为追求自己的婚姻自由,先是因为思念而死,后来又死而复生,勇敢地跟封建礼教作斗争,反映出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而牡丹亭所讴歌的为追求婚姻自主“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人性美,和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可以反映出明后期启蒙思想的兴起。
(空一行,小四号)
关键词:《牡丹亭》
人物形象
明朝后期
启蒙思想
前 言
(空一行,小四号)
《牡丹亭》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戏剧,该剧题词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部戏剧歌颂人世间伟大的爱情,颂扬了爱情和青春的美好,刻画了杜丽娘这个为追求幸福勇于反抗的女性形象,以及年轻一代为追求自由爱情与封建势力作斗争,批判了封建思想在与新思想的对抗中必将失败,这部戏剧所表达的人文思想反映出明朝后的启蒙思想的兴起。
(空一行,小四号)
一、杜丽娘形象分析
(空一行,小四号)
《牡丹亭》中的主人公是杜丽娘,她是一个天真活泼,敢于反抗的女性形象,杜丽娘生长在一个封建的官僚家庭,父亲是封建官僚,希望按照封建礼教来严格管教女儿,母亲是是循规蹈矩的封建妇女,看到女儿裙子上绣的成双成对的鸟儿,都提心吊胆感到担忧。杜丽娘生长在这一环境下,一方面必须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另一方面又渴望摆脱封建礼教的约束,在第三出《训女》,杜丽娘第一次出场时,父亲责怪她午睡,杜丽娘回答:
黄堂父母,倚娇痴惯习如愚。刚打的秋千画图,闲拓著鸳鸯绣谱。从今后茶余饭饱破功夫,玉镜台前架书。①
这样的回答即像是顺从父亲教诲,又像是赌气撒娇。这时,她跟一般的大家闺秀一样,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青春尚处于朦胧状态,即使埋藏着反抗的种子,也刚刚开始萌芽。
杜丽娘在《闺塾》中听陈最良讲《诗经》,对老师说:
师父,依注解书,学生自会。但把诗经大意,教演一番。最后只说了一句:这经文偌多。
①②
②汤显祖.《牡丹亭》.济南:齊魯書社,2004年5月.第6页 同上.第13页
杜丽娘没有直接抱怨,而是说了一句:这经文偌多。就把杜丽娘心中的想法反映出来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让人感到厌烦而已。杜丽娘希望从书中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正是她父亲和老师所不希望她学到的,所以陈最良在春香问君子好求时很生气,要责骂春香,杜丽娘也不得不摆出千金小姐的样子来教训春香,当老师走了之后,杜丽娘摆的架子马上就没有了,刚刚教训春香的表现好像是演戏一样,还问春香花园在哪里,杜丽娘的心中是讨厌这样的教学方式的,希望能到花园中游玩也是一个少女渴望自由的心情。而学习诗经则给了杜丽娘思想觉醒一个机会,正是有诗经这样美好的描写才让杜丽娘对青春有了美好的向往。
第十出《惊梦》中,杜丽娘在自家的花园中游玩,却发现这美丽的景色无人欣赏,白白地荒废了,不由地发出感叹: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縻外烟丝醉软。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呵。(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旦)去罢。(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
[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①
这样美丽的自然景色没有人欣赏白白地荒废了,让杜丽娘不由地发出感慨,而杜丽娘感慨的不仅仅是这自然景色,还有她自己。杜丽娘生长在这个家里却从未来过这个花园游玩,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当杜丽娘来到这个花园游玩时却看到的是美好的景色无人欣赏,不由地感慨自己也像这花园一样,虽然长得美丽,却无人欣赏,空负了青春。这时是杜丽娘的青春由朦胧状态到觉醒的标志,是由现实进入理想的关键,在全剧中则是将剧情推向浪漫主义高潮的起点。杜丽娘怀着爱好自然美景的心情和朦胧的生活理想走进了春光明媚的花园,而春天的自然风光唤醒了杜丽娘对 ①汤显祖.《牡丹亭》.济南:齊魯書社,2004年5月.第22页
青春的向往,而这样美好的景色却无人欣赏,让杜丽娘觉察到生活中的无奈,这时即使眼前的景色有多么的美好,杜丽娘也没有心思再去欣赏了,只好兴尽而归。这时的杜丽娘的心情是矛盾的,美好的花园与现实的反差让杜丽娘开始思索起自己的青春,这次游园让杜丽娘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为杜丽娘以后大胆地冲破封建礼教,追求自己的爱情作了思想铺垫。
《寻梦》是杜丽娘对理想生活的大胆追求,在梦中看到的伴侣,杜丽娘大胆地在现实中去寻找。
[玉交枝](泪介)是这等荒凉地面,没多半亭台靠边,好是咱们眯膎色眼寻难见。明放着白日青天,猛教人抓不住魂梦前。翣时间有让活现,打方旋再得俄延,呀,是这答儿压黄金钏匾。要再见那书生呵。
[月上海棠]怎赚骗,依稀想象人儿见。那来时荏苒,去也迁延。非远,那雨迹云踪才一转,敢依花傍柳还重现。昨日今朝,眼下心前,阳台一座登时变。再消停一番。呀,无人之处,忽然大梅树一株,梅子磊磊可爱。①
杜丽娘回忆着梦中的情景,在自家的花园中寻找梦中的景物,这种情景就像是渴望寻找自己的爱人却又偏偏找不到,只能在熟悉的景色中寻找他的身影,表现了杜丽娘对真挚的爱情的追求。正是有这种对真挚爱情对追求,才使得杜丽娘由梦生情、由情而病、由病而死、由死而生。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实现的理想让杜丽娘深受打击,杜丽娘一天天地憔悴下去,可杜丽娘不甘心这样,所以她画下了自己的画像,希望有人能够看到。第十四出《写真》就是杜丽娘内心的真实写照。杜丽娘希望留下自己的画像,把希望寄托给理想中的情侣,不想让自己的青春空度。
[山桃犯]有一个曾同笑,待想象生描着,再消详邈入其中妙,则女孩家怕漏泄风情稿。这春容呵,似孤秋片月离云峤,甚蟾宫贵客傍的云霄?
[尾犯序]心喜转心焦。喜的明装偐雅,仙珮飘摇。则怕呵,把俺 ①同上.第31页
年深色浅,当了个金屋藏娇。虚劳,寄春容教谁人泪落,做真真无人叫唤。堪愁夭,精神留与后人标。①
第三十五出《圆驾》中,杜丽娘为争取自己的幸福与父亲杜宝作斗争:
[北出队子]真乃是无媒而娶。保亲的是母丧门。送亲的是女夜叉。噤声!眼前活立着个女孩儿,亲爷不认。倒做鬼三年,有个柳梦梅认亲。②
杜丽娘的性格有着叛逆的精神,在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她在父亲质问她无媒而娶的时候,勇敢地反驳父亲,还指责父亲,不承认女儿。为维护自己的幸福与父亲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作斗争。
杜丽娘的形象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在汤显祖的时代,人的真情被虚伪的礼教所扭曲,陈腐的道学传统桎梏着人的个性和自由,而作者却能塑造出一个闪烁着启蒙主义思想光芒的觉醒的形象,通过她对真挚的爱情作了热情的歌颂。从她斗争的过程中,反映了纯真的爱情是怎样战胜腐朽的封建礼教的,假道学是怎样在新思想意识和道德力量的冲击下遭到惨败的。
二、柳梦梅形象分析
柳梦梅是牡丹亭的另一个主角,他是杜丽娘理想的爱人,更是杜丽娘与封建礼教作斗争过程中的忠实伴侣。柳梦梅对杜丽娘是真心地爱慕,所以才在与杜丽娘梦中相会后对杜丽娘念念不忘,找寻杜丽娘的踪迹。在得到杜丽娘的画像后,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集贤宾]望关山梅岭天一株,怎知俺柳梦梅得过?得傍蟾宫知怎么?待喜呵,端详停和,俺姓名儿直么费嫦娥定夺?打么诃,敢则是梦魂中真个。好不回盼小生!③
柳梦梅住在道观的时候与杜丽娘的魂魄相会,在杜丽娘未到之前那种 ①②汤显祖.《牡丹亭》.济南:齊魯書社,2004年5月.第37页 同上.第166页 ③同上.第72页
迫切的心情,和杜丽娘到来之后的欢喜的心情都刻画得很深刻。直至到柳梦梅与杜丽娘拜天地,立誓言,这些都是柳梦梅对杜丽娘真挚爱情的回答:
[滴溜子]神天的,神天的,盟香满爇。柳梦梅,柳梦梅,南安郡舍,遇了这佳人提携作夫妻。生同室,死同穴。口心不齐,寿随香灭!①
柳梦梅在功名上虽然和其他的书生一样,渴望考取功名、出人头地,所以千里迢迢去上京赶考,但柳梦梅的性格中具有一种坚贞不屈的精神,具有反封建传统的大无畏精神,在第三十五出《硬拷》中,面对杜宝的拷问时,他表现出坚强不屈的精神:
[燕儿落]我为他礼春容、叫的凶,我为他展幽期。耽怕恐,我为他点神香、开墓封,我为他唾灵丹、活心孔,②
柳梦梅为救杜丽娘不惜违反当时不准开关盗墓的法令,找出杜丽娘的身体,又寻方觅药让杜丽娘死而复生,然后带着杜丽娘出走。这些事情都是违反了封建礼教的事情,但柳梦梅为了杜丽娘可以勇敢地和封建礼教作斗争。在面对杜宝拷问可以坚强不屈,为自己和杜丽娘的爱情辩护,维护自己和杜丽娘的爱情。而《圆驾》是继《硬拷》之后出现的斗争高潮柳梦梅列举杜宝的“三大罪”:
太守纵女游春,一罪。女死不奔丧,私建庵观,二罪。嫌贫逐婿,刁打钦赐状元,可不三大罪?③
质问杜宝,对杜宝的针对予以有力反击,嘲笑杜宝请的黄门陈最良:则怕做了黄门,也奏事不以实。嘲笑这些封建的卫道士的腐朽和无知。在封建统治者面前,柳梦梅为自己和杜丽娘辩解,杜宝诬陷柳梦梅的罪状,都被柳梦梅与杜丽娘一一反驳,他和杜丽娘一起,击败了破坏他们幸福的封建势力,使人物形象更富于光彩。这些都可以看到柳梦梅身上的与封建 ①②汤显祖.《牡丹亭》.济南:齊魯書社,2004年5月.第95页 同上.第157页 ③同上.第164页
势力作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可以从人物身上看到对个人幸福的追求的人文思想的觉醒。
三、《牡丹亭》中其他人物形象分析
牡丹亭中除了杜丽娘、柳梦梅还有一些形象鲜明的人物。如杜丽娘的父亲杜宝,他是封建制度及其礼教的维护者,封建正派人物的典型,杜宝的性格比较复杂。在他身上,即体现了封建制度和礼教的腐朽性与残酷性,又体现了作者对开明政治的理想。
杜宝是个封建官僚,在家庭中是严厉的封建家长,希望把女儿培养成为符合封建礼教规范的人,所以很严厉地要求女儿,在第三出《训女》可以看出:
[玉胞肚]宦囊清苦,也不曾诗书误儒。你好些时做客为儿,有一日把家当户。是为爹的疏散不儿拘,道的个为娘是女模。①
从杜宝训斥杜丽娘的话可以看出,杜宝希望把自己女儿培养成封建礼教规范的淑女,日后嫁人也可以光耀家门。
请腐儒陈最良来教导女儿,第五出《延师》中杜宝对陈最良说:
男、女《四书》,她都成诵了。则看些经旨罢。《易经》以道阴阳学,义理深奥;《书》以道政事,与妇女没相干;《春秋》、《礼记》,又是孤经;则《诗经》开首便是后妃之德,四个字儿顺口,且是学生家传,习《诗》罢。其余书史尽有,则可惜她是个女儿。②
这里杜宝的话就是让陈最良教导杜丽娘符合封建礼教规范的东西,只有《诗经》合符杜宝的规范,所以才让杜丽娘学习诗经,其余的书因为是杜宝认为不适合女儿学习而一一否决了,选择诗经也是杜宝的希望,希望杜丽娘学习到封建礼教所谓的后妃之德,不嫉妒,宜室宜家,学习到诗经 ①②汤显祖.《牡丹亭》.济南:齊魯書社,2004年5月.第6页
同上.第9页
中的“无邪”。在这个过程中,杜宝是杀害杜丽娘的无形的凶手,他为了维护封建礼教而约束女儿的身心,压制女儿思想的觉醒。而在拷问柳梦梅时则是封建礼教的捍卫者,他否认客观事实的存在,逼自己女儿离开柳梦梅。
在政治上,杜宝却是个受人民爱戴的官员,杜宝在第八出《劝农》中的话:“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二三声。”,正是作者汤显祖的政治理想,也是汤显祖对理想政治的期望。而这种希望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种期望在戏剧中具有讽刺意味。
杜宝为杜丽娘选择的老师陈最良,则是整个封建礼教和假道学的具体化身,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颇为成功的一个腐儒典型。在第四出《腐叹》中,汤显祖写道:
自家南安府儒学生员陈最良,表字伯粹,小子自幼习儒。十二岁进学,超增补廪。兼且两年失馆,衣食单薄。这些后生都顺口叫我“陈绝粮”。因我医、卜、地理,所事皆知,又改我表字“伯粹”做“百杂碎”。昨日听见本府杜太守,有个小姐,要请先生。好些奔竞的钻去。他可为甚的?乡邦好说话,一也;通关节,二也;撞太岁,三也;穿他门子管家,改窜问卷,四也;别处吹嘘进身,五也;下头官儿怕他,六也;家里骗人,七也。为此七事,没了头要去。①
从这里可以看出陈最良是一个封建腐儒,他是作者批判的主要对象之一。他的灵魂已经被理学教义所浸透,一言一语都离不开封建礼教的规范。像他这样连书讲不通的人,却得到封建统治者的青睐,以“有奔走口舌之才”,封为黄门奏事官,真是极大的讽刺。在《圆驾》中,柳梦梅奚落他:“做个门馆报事不真,则怕做了黄门,也奏事不以实!”杜丽娘也讽刺他“待求官报信则把口皮喳!”从陈最良身上可以看到,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腐儒的形象,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经济基础的逐渐动摇,教育和科举制度也趋向腐朽了。陈最良作为一个艺术典型,不但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而且有其深刻的认识意义。
从以上一系列艺术形象中,反映出启蒙主义思想对封建礼教的胜利,爱情战胜了死亡,确定了人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表现出青春与爱情的美。①同上.第7页
而腐朽的理学思想开始没落,在当时还占统治地位的封建观念失去对青年一代的控制,这种已经没落的旧思想,在与新的思想意识的交锋中,节节败退。人类的至情对僵化的程朱理学的斗争,在生活实践和文学艺术中取得令人鼓舞的胜利。《牡丹亭》在封建社会,是妇女争取个性解放和婚姻自主的教科书。①
四、人物形象折射的启蒙思想分析
汤显祖标举的“至情”思想在明末掀起了一股人文主义新思潮,汤显祖的《牡丹亭》以“主情”为主导思想,热情讴歌了主人公杜丽娘这一艺术形象,“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②热情赞颂了杜丽娘为追求个人爱情的幸福,由梦生情、由情而病、由病而死、由死而生的执着精神,鲜明地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的人生理想和爱情追求。
牡丹亭的特殊的文化意义还在于:一是以情反理反对处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肯定和提出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书中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个敢于反抗,勇于追求幸福的女性形象,就是为颂扬人的个人自由和追求人的个性解放。二是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肯定了青春的美好、爱情的崇高以及生死相随的美满结合。杜丽娘为追求个人爱情的幸福,由梦生情、由情而病、由病而死、由死而生的执着精神,就歌颂了爱情的美好和为追求爱情不怕牺牲的精神。三是商业经济日益增长、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新形势,对于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宣传个性解放的思想,推动社会新思潮的发展,牡丹亭的问世也是必然的。③
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杜丽娘生死以求真正的爱情和悲剧命运,震撼着许多封建时代女子的心灵。广陵女子冯小青屈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人为妾,不得为欢,读《牡丹亭》后,写下了“冷雨敲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 ①②吴志达.《明代文学与文化》.武汉:东西出版社,2010.第419页 汤显祖.《牡丹亭》.济南:齊魯書社,2004年5月.第1页 ③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15页
是小青?”①甚至出现三妇合评《牡丹亭》的佳话。而封建者则对牡丹亭进行漫骂攻击,甚至把《牡丹亭》列为禁书之一,正好说明了牡丹亭宣传启蒙思想的反封建意义。
明朝中后期,随着经济上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带有启蒙主义性质的思想体系也逐渐形成,尤其是晚明的思想启蒙运动和人的觉醒影响极其深远。它不但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思想启蒙意义,而且为之后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埋下了种子,人文思想在思想领域中与程朱理学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戏剧方面,当时的文人如汤显祖也高举主情发理的大旗,同理学展开了斗争。汤显祖讴歌理想的真挚爱情,批判现实中的封建礼教,汤显祖的思想正属于这一人文主义思想体,而《牡丹亭》这部作品也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小 结
综上所述,从牡丹亭中可以看出晚明启蒙思想的兴起,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进行冲击和颠覆,并引发人们思想行为大解放历史时期,其中一个就是封建社会后期的晚明。晚明的思想启蒙运动和人的觉醒的影响极其深远。晚明时期,我国商业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兴市民阶层也随之崛起,思想领域中所蕴涵的革命性因素的衍生以及程朱理学的衰朽,新的思想兴起,这种思想即启蒙思想,特点就是从人的自然性情出发,把人的自然需要当做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据。这股思潮在哲学上表现为竭力阐发人的主观意识和人的社会价值,提倡个性解放和人文主义。②以泰州学派的王艮、何心隐、李贽及冯梦龙、公安三袁等为主要代表人物。汤显祖的思想深受泰州学派的影响,汤显祖的老师罗汝芳,是泰州学派代表人物王艮的三代弟子。
随着对理学的批判,具有新思想特质的哲学的张扬,汤显祖为了宣扬人文主义的思想,将自己的思想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创作出《牡丹亭》以及其他如《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等宣传真挚爱情,批判封建主义的戏剧。启蒙思潮影响下的晚明文学作品以世俗人情味主题,荡漾着 ①②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 高建立.《论晚明启蒙思潮与晚明人的觉醒》.开封: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107页。
清新的时代气息。追求个人幸福、顺乎情欲的人格形象,在晚明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描写,而牡丹亭就属于这样的作品,所以绘就了当时社会多姿多彩的风俗画卷。
参考文献
(空一行,小四号)
[1] 吴志达.明代文学与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2] 赵晓红.石芳.明前期统治政策对戏曲发展的影响.东方论坛.2009年,第2期.[3] 钱成.论泰州学派思想对汤显祖戏曲创作之影响.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4] 谢雍君.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5] 高建立.论晚明启蒙思潮与晚明人的觉醒.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9月,第47卷第5期.[6]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 汤显祖.牡丹亭.济南:齊魯書社,2004年.[8] 邹元江.明清思想启蒙的两难选择——以汤显祖为研究个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7月,第41卷第4期.[9] 陈寒鸣.汤显祖与晚明社会思潮.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
第二篇:汉语言本科毕业 论文
论萧红小说中的生命形态及其戏剧性讽刺
内容摘要:萧红作为一个有着独特思想的女性作家,开拓了一代艺术特质。其小说恒久的艺术魅力,既写出了东北乡村闻所未闻的风物人情,原生态式地展示了黑土地的群体生命形态和生存状态,以及作者深刻的心理、文化体验与批判,还在于小说文本所呈现出的让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创造性。其小说以女性特有的“细致观察”和心理体验,对东北农民物化的生命形态予以深刻的揭示。从这方面来看,她坚持了鲁迅的思想文化方向,对中国农民进行“国民性批判”,将农民身上对生命价值的漠视和苟活的生活态度采取了“揭出病苦”的创作态度,体现了对国民生存状态深深的忧患意识。
关键词:萧红小说生命形态讽刺性
萧红小说恒久的艺术魅力,既写出了东北乡村闻所未闻的风物人情,原生态式地展示了黑土地的群体生命形态和生存状态,以及作者深刻的心理、文化体验与批判,还在于小说文本所呈现出的让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创造性。她曾说:“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是具备某几种东西,我不信这一套。”①因为萧红的小说大没有主导的故事线索和围绕中心人物展开的故事情节,散文化倾向更明显。鲁迅认为“萧红的小说,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描写,而女性作者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添了不少明丽和新鲜”。②对东北乡村生命形态和生存状态的“细致的观察”出之以极富创造性的“越轨的笔致”,正是萧红创作迥异于同时代其它作家的“明丽和新鲜”这种“越轨的笔致”与其对于人、事的心理体验与感觉方式密切相关。
一、生命形态
萧红小说至始至终体现了一种生命形态,即是黑土地生灵的生命存在形式。生和死是生命的两极,而由生到死的时间跨度,也是生命的一个轮回过程,这里的生命形态指《呼兰河传》的人和动物都在忙着生产、忙着死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生和死的轮回,对现实世界的冷漠、麻木和不思进取、凝滞的生活节奏、亘古如斯的生活状态。从而折射出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人类苦难的悲悯。
下面从三方面论述萧红小说的生命形态:
(一)生存的寓言
由于生存环境中带有神性的、灵性的人文传统的影响,东北作家的乡土文学总是有着寓言性的神秘和象征。萧红的《呼兰河传》同样是带着生存寓言性质的小说,“呼兰河”既是一个确指的地方名称,也是一个中国人生活现实的象征。愚昧、落后、冷漠、野蛮,不是呼兰河这个北国偏僻小城所特有的,而是大多数中国乡村一代又一代人承续着的亘古如斯的生存境况和生命形态。
在这里,有着众多的死亡,动物的死,成人的死,还有充满生命力的小孩子的死。可悲的是,人们对于生命的消失是漠视的,但对死后的丧葬却是认真的,热心甚至是铺张的。呼兰河城中的扎彩铺为死人预备的物什样样俱全,凡是在“阳间”没有享受的或无法享受的,虚拟的“阳间”却一应俱全,难怪“看热闹的人,人人说好,个个称赞。穷人们看了这个竟觉得活着还没有死了好。这是一个多么深刻的生存的悖论啊。这里跳大神、唱夜戏、放河灯、赶娘娘庙会等热闹的活动都是为鬼而不是为人,人世与鬼界、神界的生活价值彻底颠倒。对现实的此岸世界的冷漠、麻木和不思进取,与对虚幻的彼岸世界的积极投入与热情关注,反映了呼兰河人生命活力的退化、萎缩。“阴间”色彩的绚烂,与“阳间”的暗淡沉闷,单调乏味,构成了“呼兰河”这个寓言意味深长的两个方面。作者从儿童天真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一样平静地叙述着愚昧人们的俭省吝啬、虐人又自虐,可怜又可恶。呼兰河,是一个寓意深刻的象征符号,它就像小说中那个“大泥坑”,在大家习以为常中吞噬了无数无辜的生命。
(二)人的物化
同样的乡土作家,同样的黑土地,还孕育着另一类型的自然之子:他们手足贴地,只能依附于自然这个没有个体的生命意志,也缺少应有的社会人生价值。萧红精细而深刻地揭示了处在原始半原始状态下的人们已然物化的生命形态。
《呼兰河传》中所写的大泥坑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和危害,课人们宁愿胆战心惊费劲气力绕道而行,也从不想着去填平它,反而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泥坑带来的“福利”。《呼兰河传》中生和死是在平静中地发生的,且发生了就好像没发生一样,“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死的社会意义不复存在。“他们的欢乐”是动物性的,除肉体欲望外没有欲望,他们的痛苦是动物性的,只有肉体的苦难而没有心灵的悲哀,他们的命运是动物性的,月英的病体成为野狗的美餐,他们的行为、思维、形态也近于动物,他们像老马般囿于习惯而不思不想,秋天追逐,夏天生育、病来待毙。这动物性的人有头脑而没有思想,有欲望而没有希望或绝望,有疼痛而没有悲伤,有记忆而没有回忆,有家庭而没有亲情,有形体而没有灵魂。
(三)自然的灵化
在萧红的乡土小说世界里,与人的物化相对应而存在的是自然的灵化。在这个灵化的自然世界里,作家以女童的视角感受,体验着自然的生机和活力。③鲁迅在1935年给萧军萧红的一封信中说:“这位太太,来了上海以后,好想体格高了一点,两条辫子也长了一点,然而孩子气不改,真是无可奈何。”正是这一种一生未脱的孩子气使萧红获得了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别样眼光。
在《呼兰河传》第三章,萧红就构筑了一个与呼兰城这个荒凉世界完全相对的充满生机的空间——“我”家的后花园。在这个后花园中,“我”用完全信任的眼光看待一切,觉得“一切都是活的”:一到后花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绝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大的,人和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广大,用手摸不到天空。在后花园里,“我”是快乐的、自由的,“我”用一颗稚嫩的童心仔细感受着鲜活的生命的律动。生命的平常与欣悦,顽强与执着,就在这自然的天地间尽现。儿童视角与女性话语是直观的、感性的,也是自由的,无所顾忌的,但更容易贴近心灵,更容易将事物的原生态展现出来。萧红对充满灵性的自然世界的感受与表述,让我们感到既陌生又亲切,因为那是我们有过的感受,只是我们不知道竟然可以这样说、这样写。萧红那注满“生命感”的笔下寻常至极的一点一滴,都处处散发着生命意识,一草一木都自由、自然,生机四溢。这一切生灵都那么纤净而生机勃勃,可爱得让人心疼,可爱得让人羡慕和嫉妒。大自然在萧红笔下或者说在儿童的眼里,都灵化了。花鸟藤蔓都有了灵魂和自由意志,人与天地融为一体,互相的交流融洽而默契:“拍一拍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④
生存的寓言,人的物化,自然的灵化,无一不体现了她小说中的生命形态,这样的一群人,一片土地,勾勒出可怕的死寂、孤独、生死的意义不复存在了,引发了作者本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以及对国民生存状态的深深的忧患意识。
二、戏剧性讽刺
另一方面,萧红小说风格最重要的特质,远非所谓抒情的、感性细腻的,而是在于戏剧性的讽刺。适应这种想象方式,萧红小说发展了一系列反讽手段,从而建立了她个人的成熟的小说文体形式。现在我从四方面分析一下:
(一)对照型反讽
萧红小说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讽刺手段。其间,对照型反讽即是:结构上的对照,各章节之间对照,场景间的对照,还有人物行为的前后对照,通过结构、场景、动作的对比,进行深层剖析和讽刺。
如《呼兰河传》里一个显著的聚焦点是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小说里描写了众多死亡事件,它反衬除人们对待生命的漠视。第四章里写到草房子里面做粉条的人们,房子摇坠都不怕,却会因为摘粉条的竿子掉下来而害怕。给小团圆媳妇洗澡的时候,当女孩挣扎的时候,没有人去就他,等她没了生息,人们又要弄醒她。王大姑娘未出嫁前,人人夸她健美可爱,等到她和磨倌生了孩子,她以前优点全都成了人们的笑柄。作者重在暴露人们行为的矛盾性,从而引起对这种行为的质疑。
(二)自白、对话与扩展型反讽
自白和对话,都是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萧红吸取了民间笑话里徉作不知的幽默因素,让愚人自白,重在讽刺人物心理,这种手法尤其见小说第五章。例如10吊钱养鸡的故事,这种卑微的物质欲望引人同情,但养鸡与养小孩的比较,又暴露出人物那种虐待狂的荒诞。她的话语是缺乏人性的,但她浑然不觉,叙事者的声音扮演话外音的作用:有一天,儿子踏死了一个小鸡子,她打她儿子三天三夜,接下来她自白说:“我为什么不打他呢?一个鸡子就是三块豆腐,鸡子是鸡蛋变的呀!”⑤虐人与自虐互为补充,既可恶又可怜。
(三)人物自嘲
有二伯的故事是《呼兰河传》里三个人物故事之一,作者刻画有二伯性格主要手段是对他语言风格的描述。例如有人问他的蝇甩子是马鬃还是马尾的?他就说:啥人玩啥鸟,武大郎玩鸭子。马鬃,都是贵东西,那是穿绸穿缎的人拿着,腕上戴着藤萝镯,指上戴着打攀指。什么人玩什么物。穷人、野鬼,不要自不量力,让人家笑话。
(四)叙事者反讽
在小说中发出反语的还有叙事者本身。实际上,《呼兰河传》叙事者的语调,基本上是以反话为主的。如她写各种过大泥坑者的种种行状:这一类胆小的人,虽然险路已经过去了,但是心里边无来由地生起来一种感伤的情绪,心里颤抖抖的,好像被这大泥坑子所感动了似的,总要回过头来望一望,打量一会,似乎有话要说。终于也没说什么,还是走了。
长期以来,在评说女性作家时,人们通常都会认为,所谓“女性气质”也体现女作家的写作风格里。《呼兰河传》总是被作为抒情小说看待,它的讽刺艺术从未被认真讨论,原因就在于此。⑥讽刺,出于对人类缺陷的敏感,出于克制感情后对事物荒谬性的分析,要求保持距离的审视,它是思想和思辨的智慧结晶。
三、结语
萧红,她是一个创作的奇迹。⑦在短短的30年间,走过了常人不能经历的人生苦难。生于呼兰河那样的传统社会,因为性别的原因连生日都要被更改,抗婚、受骗濒临绝境;贫困煎熬、情感受挫、数次流产、几乎死在逃难途中;几时所有这一切都没有挫伤她的写作欲求,她还得面对强大的男性写作系统。她一直不倦地寻找自己的声音,一直坚守写作的位置。毫不奇怪,萧红写作的独特气质,一开始没有被接受,但事实胜于雄辩,她用作品成就了自己作为女作家的使命。
我认为,萧红小说风格最重要的特质,远非所谓抒情的、感性细腻的,而是在于戏剧性的讽刺。适应这种想像方式,萧红创造出场景性的小说结构,发展了一系列反讽手段,从而建立了她个人的成熟的小说文体形式。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最重要的特质,我们也就忽略了这位女作家孜孜以求的艺术建树,我们也就会错过在中国现代女性写作传统中如此可贵的一个新要素。红小说创作的独特性的艺术魅力是多方面的,我们试从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几个命题作了一些概括性描绘。其实,对于萧红所构设的独特性艺术境界,我们应该什么都不说。正如周作人曾说的:“文章的理想境界,我想应该是禅,是个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境界。”因此我们可以确信,萧红这条独特、清秀、明净的抒情小说之河源源不息,它在孙犁的“荷花淀”、古华的“芙蓉镇”刘绍棠的“蒲柳人家”蜿延而过,使王安忆的“雨”发出“沙沙沙”的响声,铁凝发出“哦,香雪”的感叹,流进了叶蔚林的“没有航标的河流”、张承志的“北方的河”、李杭育的“葛川江”、邓刚的“迷人的海”„„必将会永远迤逦流淌。
注释:
①《萧红全集》,哈尔滨出版社1998年版。
②聂绀弩:《萧红选集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③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萧红作《生死场》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④鲁迅:《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51页。
⑤萧红:《呼兰河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第1版,第221页。
⑥曹文轩:《将小说放置在文学的天空下》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5版,第85页
⑦王科,《“寂寞”论:不该再继续的经典误读》,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110页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作家出版社,2002年第3期,2008年第4期。
[2]《小说评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期。
[3]《苦难的女性悲歌——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意识》,《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
[4]《妇女与小说》,弗吉尼亚.伍尔夫,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5]《论萧红作品的复合视角》,贵州社会科学,石世明,2007年第3期
[6]《论文学视界—关于文学的文化形态关系》,《当代文艺思潮》,陈晓明,2007年第1期
[7]《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杨义,1998年第6期
第三篇:汉语言文学论文
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加强语言文字教学
兴化市戴泽初级中学 姜芹
[摘要]: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因此,进一步改革语文教学,遵循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实现语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将是我们的重要课题。[关键字]:语言文字;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三维培养目标出发,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实践性、汉语言文字的规律性,以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按照时圣陶先生的说法:“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
有读、写、听、说的能力。因此,进一步改革语文教学,遵循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实现语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将是我们的重要课题。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未能将着力点放在基础工具上。汉字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其他拼音文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生活实践紧密相连。汉字源于生活实践。能够表达众多微妙的情感。对其工具性的忽视,使语言文字教学成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大困扰。但好在我们已认识到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光有认识还不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到它的工具性、基础性上来,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从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还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以下就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第一,教学观念上要真正转变、更新
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还赋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它学科也有这些任务,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特有任务”和“共有任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处理得当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第二,要研究和梳理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内容,探索和总结语文
教学的基本规律
基础教学的任何学科,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语言基础知识包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即汉语语言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和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所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的孤立的机械地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
语言文字教学的另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而有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强调侧重点不同;反问与陈述句等强调语气不同;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兼语句;礼貌用语的训练等。我们汉语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些字的音义就有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语境。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中语言因素的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此外,语言能力如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等,都是语言教学的生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加强语言因素分析,到底应提取哪些因素,如何梳理归类,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能力水平的序列和层次如何理解和分类,这些都有待探讨。虽然大纲提出了大方向,但何理解,如何落实到每一课时中去,如何使大纲的要法语再细化更易操作,便有待同行的探
讨。
第三,要在突出语言文字教学的前提下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等方面的关系
语文课是语言课,是语言工具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结合审美教育。也就是说,要因文悟道。寓文为鉴赏、审美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对某些范文作分析评鉴,让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但必须强调,这些都应在语言教学过程之中进行,应是潜移默化的,不是孤立的,更非牵强的,或随意延伸的。
第四,要改进教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叶老早就提出:“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等等。这其中的精髓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受,在练中掌握技能。而在我们的实践中,但凡效果较好的范文课,加强诵读和语言训练是个重要原因。我们应继承并发展这些至今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
众所周知,课文只是语文教学所凭籍的“例子”。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但是如何借用这些例子,不同的教学指导想想和教学观念,不同的教学习惯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倘若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联系现实,便会大谈作品时代背景,讲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并联系当今社会现实中类似现象等等;倘若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与评价,便会在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小女孩形象上大做文章,尽情抒发;倘若当作语言工具的理解与运用的一个示例,就应当着力于课文的语言因素,让学生感知,理解人物,体会每次幻想的内容。任何学科,任何课文教学都受到严格的时空限制。语文课的效率就具体体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所教内容的理解,掌握的程度上。而内容的选取又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每一课的教学是语文整体教学任务这一长链中的一个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中哪儿?一个“例子”应选取什么内容交给学生,这是我们认真对待的。因而,我们只有在继承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新教法,才能有效地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总之,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时刻记住语文课要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和基础性,加强语言文字的教学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参考文献]:
1史灿方.浅谈语言文字的形式力[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 2李春来.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
第四篇:汉语言文学论文
《白鹿原》中人物悲剧比较分析
摘 要:《白鹿原》是一部以悲剧艺术在新时期长篇小说领域见长的文学作品。其悲剧精神主要体现在礼教与人性、天理与人欲、灵与肉的冲突。众多生命在传统礼教文化的压抑下的人性扭曲、痛苦与毁灭,构成了白鹿原这个“鏊子”上人物命运的悲惨景象,显示出巨大的悲剧精神,本文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悲剧
一、白嘉轩与鹿子霖的悲剧比较——封建卫道士封建伪道士之间的悲剧;悲剧
二、黑娃与白灵的悲剧比较——盲目革命者与清醒革命者之间的悲剧;悲剧
三、田小娥与鹿冷氏的悲剧比较——主动反抗者与被动适应者之间的悲剧。
关键词:人物悲剧
白鹿原
命运
悲剧
一、白嘉轩与鹿子霖的悲剧比较——封建卫道士封建伪道士之间悲剧
在白鹿原这块传统文化丰厚的沃土上跃着一位族长——白嘉轩。他是作品中塑造的最成功,最丰厚,最有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但是,历史把沉重的文化内容沉淀在白嘉轩这个人物身上,沉重的历史负累化为他痛苦的一生。他是一个勇敢而又怯弱者;又是一个仁义而又残酷者,是一个崇高而又虚伪的矛盾悲剧结合体。黑格尔称:“谁如果要求一切事物都不带有对立面的统一,那种矛盾,谁就是要求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不应该存在,因为生命的力量尤其是心灵的威力就在于它本身设立矛盾,忍受矛盾,克服矛盾”。“特点就在于他不仅担负多方面的矛盾,而且忍受多方面的矛盾,在这种矛盾里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忠实于自己”。①他宽厚仁慈、不计前嫌,这一切构成了他的个性魅力。他的为人,他的处事无不散发着传统人格的魅力。在白嘉轩心目中,他想建立一个所谓的和谐社会,即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礼教仁义的道德来维持这个社会的安定。但是这个和谐乌托邦的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历史证明)。因此,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无奈,必然使白嘉轩的生命历程中充满矛盾和悲剧。②矛盾的爆发使他一次又一次陷入痛苦的绝境,这些灾难使这个坚强的生命体不断的受到打击,以至几乎失去生活的勇气,但是白嘉轩依然痛苦的活在白鹿原上。总之,白嘉轩这个封建卫道士,就是想以儒家的仁义道德和封建礼教武装自己,并以此来实现他在白鹿原的统治。然而几千年传统封建文化秩序一贯制的时代已经结束,传统文化的天空已经开始坍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等),他妄想做这历史激流中一隅顽石,于是他被冲垮就成为一种历史必然了。
鹿子霖是鹿家在白鹿原上的代表,他同样上一家之长,同样受到了封建文化的毒害。但是,与白嘉轩坚决维护不同,他对待封建文化的态度不是那么的坚决,而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道士。一方面他也和白嘉轩一样主持正义公道,维护仁义白鹿原的美誉;另一方面,他又干的尽是些见不的人的勾当。③不过这里要指出的是作者描写的这一个人虽然敲榨剥削乡民,私饱中囊嗜私舞弊,但他们在人格上也并非一无是处也有其重义轻利的闪光点。修建祠堂、办学校,首先支持两个孩子到城里上学,鹿子霖不但表现出他非常的组织才能,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英明和大度,他同样是白鹿原上受人尊敬的乡约。这就是在中国悲剧中,“恶”的势力往往以“伪善”的正义面孔出现,这就必然地在行动上不可能剑拔弩张,反倒是温情脉脉或道貌岸然。”④ 《白鹿原》中,白、鹿两家的明争暗斗一直贯穿全书的始终,这样一对正义与邪恶的矛盾对立体,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又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为自己的儿女而痛苦,鹿兆鹏的拒婚,参加共产党;白孝文的堕落,白玲的叛逆,使这两位家长在精神上都受到巨大的打击,正是因为他们子女的反叛,使他们在白鹿原上演绎着悲剧的人生。当然这只是从表面上来看,从深层次分析,白嘉轩的悲剧源于对传统文化的盲目信仰与残酷执行而鹿子霖的悲剧源于一种非理性文化。所以作者把白嘉轩的道德人格与鹿子霖的功利人格对照着写,目的是在思考为什么作为正义和邪恶的双方在社会的大动荡时期经历着同样的悲剧。但是,在一个制度和思想到了末路的时候,他们的这两种人生观和世界观是都要受到打击和毁灭的,都要经历悲剧的人生。悲剧的解决就是使代表片面理想的人物遭受痛苦和毁灭。就个人来讲,他的牺牲是无辜的,但是就整个世界来看,却是罪有应得,足以伸张“永恒正义”的。
悲剧
二、黑娃与白灵的悲剧比较——盲目革命者与清醒革命者之间的悲剧
黑娃可以说是《白鹿原》中人生起伏最大而又最令人惋惜的悲剧人物。他一生集土匪、国、共、儒家信徒等等身份于一身,从不安分的雇农到农协运领袖到红军战士到聚众山林的土匪二头目,国民党保安团营长,共产党副县长,新政权的死囚被处决。走完了他悲剧性的人生历程。
黑娃是长工鹿三的儿子,一方面他继承了父亲的善良、勤劳、质朴的性格;另一方面他却与父亲鹿三有着根本的区别,他从小倔强、执着、反叛、生性好动而不安分守己。这一切,就决定了他必然与白鹿原上等级森严、贵贱分明的宗法社会格格不入,并且不断发生摩擦、碰撞,以至最后走向反抗。他参加“风搅雪”式的农民运动,遥遥地与他企求美好生活与向往平等自由的心理目标相联系。大革命浪潮席卷而来,黑娃本性中受压抑的能量找到了渲泻的突破口,他把婚姻上的反叛和政治的、阶级的反抗不良觉地结合起来,怀着对富人和祠堂的憎恨,投身大革命,打土豪、办农协,砸宗祠里的石碑。然而,可悲的是,他虽然在毁族规、砸招牌,却一点也有跳出宗法文化的樊篱,有革命的果敢性但缺乏革命的目的性,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思索造成自己不平等地位的社会根源以及革命的意义,只简单地把革命理解为铡人和毁乡约砸石碑。这种缺乏理性的盲目做法,不可能带给他理想中的结果,最后只有落荒而逃。
然而,在黑娃的命运中还存在着更大的悲剧性。在白鹿原,作为反抗者的黑娃一方面想逃出白鹿原那个等级森严、贵贱分明的环境却又逃不出而被它牢牢的束缚在原上;另一方面他又想容入那个等级森严、贵贱分明的环境而白鹿原又容不下他而把他拒之原外。这就是中国传统宗法文化在白鹿原上巨大的力量的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荡生活,既增加了他的仿徨与苦闷,也消磨了他的人生意志。受降招安后的黑娃似乎热衷于什么,又在己方,不在明处而在暗处。这一切都表明这个盲目反抗者在没有先进思想指导下矛盾的悲剧人生。
可以看出,由于缺乏丰厚的知识与理性作为个人对于现实认识的支撑,黑娃的反抗还只是在外在力量的影响下才发生的,还属于一种自发的反抗,因而这种反抗的动机也是盲目的,反抗力量也是有限的。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他缺乏先进思想的作为行动的指导,另一方面他本身所处的社会地位也使他无法摆脱小农经济的局限性思想的影响。这也就注定了他的反抗是要失败的,他的人生也会成为悲惨的。
作为“五四”新文化影响下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女性形象,确切的说应该是叛逆的女性形象白灵的反抗就是已经上升到自觉阶段的反抗。与黑娃的反抗相比,白灵接受了新式教育,主动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具有了先进思想的指导,具有了更加坚决的反抗精神和更多的同仁志士,因而她是最坚定的反抗者,最彻底的革命者。但是就是这样她也没逃脱悲剧的命运。她对事业非常执著坚定,在革命工作中白灵显示出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特别是在地下工作的时候,在白色恐怖之下,毅然承担了许多情报的接送工作。在自己的同伴一个又一个被扔进城市的某一处枯井的时候,她没有退缩,没有背叛,反而更加勇敢更加坚定。但是这样给她带来许多痛苦。首先是与最疼爱自己的父亲反目,接着是与兆海爱情的破灭,再就是革命运动的失败,被迫转移,身怀六甲却要四处逃难,有家不能归,过着流浪的生活,到最后到了根据地,以自己最大的热情的才华给根据地带来欢乐和笑容的时候,等待他的不是光明的前途,不是理想的实现,而是被自己的同志活埋。她的死是令人悲痛的,一切的言语都无法形容这种悲痛,这与鲁迅先生所写的《药》里面的夏瑜相比,两者惊人的相似。夏瑜作为先觉者,却死在不觉醒的同胞面前,然后还遭人诬蔑和嘲弄。白灵的死再次说明了在社会革命的过程中的残酷和巨大的牺牲。白灵死亡的悲剧原因是很值得深思的,甚至她的死亡悲剧比鹿兆鹏媳妇、田小娥的死亡更令人深思。
总之,在白鹿原上,不管是仁义者还上邪恶者,不管是有文化的还是没文化的,不管是坚定勇敢者还上犹豫怯弱者,不管是积极入世还是消极避世的都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我们再一次看到《白鹿原》这部厚重的历史题载小说,反映着一个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在社会前进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人物的描写,把中国传统文化在走近它末路的时期,依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力,也使人们看到,要改变一个落后的社会的艰难和代价。使读者再一次从中领略到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国在古老的传统文化对人性的种种压抑与迫害,这无疑是现代文学史上对悲剧精神的一次深刻的体验,它把痛苦和挣扎展示给每一位读者,揭示出他们的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这对于过去、现在和将来人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仅以浅陋之笔,抒个人之见,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作品,以发现它更丰富伟大之处。
注释: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
②、⑥陈忠实.《白鹿原》
③、④熊元义.《回到中国悲剧》
⑤奥尼尔.《论悲剧》见《美国作家论文学》
参考书目: [1]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3]熊元义.《回到中国悲剧》华文出版社 [4]陈忠实.《白鹿原》人民文学出版社
[5]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6]易新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发展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7]傅其山.《西方文论》中国文艺出版社
[8]张亚斌.生命的苦难与悲凉[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9]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楼昔勇.《美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1]易新鼎.《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发展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五篇: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尴尬、灰色、无力的人生
——方鸿渐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首先本文给方鸿渐定性,他是位正直善良,聪明幽默,但意志薄弱,优柔寡断,即缺乏明确坚定的人生信念,又不懂得人情世态的炎凉,所以他极易受环境支配,被他人牵制,常常陷入尴尬境地,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由于他的意志薄弱,优柔寡断和幼稚,他被鲍小姐引诱然后抛弃,被苏文纨羁绊然后报复,被孙柔嘉诓骗,然后驾奴,饱尝感情的折磨,其次,好心买假文凭,在事业上屡遭同事暗算,卷进各种莫名其妙的派系斗争和扯不清的恩怨纠葛中,饱受炎凉世态的折磨,这就是方鸿渐形象所凝结的人生思考。
[关键词]软弱,尴尬,空虚
《围城》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是一个流浪汉的喜剧旅程。在书中钱钟书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有知识分子、有名媛淑女、亦有商贾政客。钱先生对这些人有的浓墨重刻,有的轻描淡写。但无论采取何种手法,都生动绘出了他们各异的特征:或鄙俗、或勾心斗角、或虚与委蛇。他以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成功塑造了一群现代新儒的典型,其中方鸿渐的形象是最丰满的一个。
《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是旧中国一个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这位江南的绅士之子,在北平上大学期间,因为学不了他们家乡很看重的土木工程,于是转到社会学系,最后又转到中国文学系而勉强毕业。由于一个偶然因素的出现(未来仗人的帮助)便毫心理准备地走上了留学之路,学中文的人出洋“深造”不免有些滑稽,但是他“到了欧洲,既不抄敦煌卷子,也不访《永乐大典》,也找不到太平天国的文献,四年中先后在伦敦、巴黎、柏林读了三所大学。随便听了几门功课,兴趣甚广但心得全无,除了夸夸其谈外,一无所有,临回国时,在父亲和丈人的威逼之下,为了搪塞才挖空心思的买了“美国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
在北平上大学期间,受个性解放新思想的影响,萌生对自主爱情的向往,于是大着胆子给父亲写信要求解除包办婚姻,最终被浇了一桶冷水,在与鲍小姐的调情,苏纹纨的应酬中,渐觉到“女朋友”和“情人”的不同,当遇到“摩登社会里那桩罕物——唐晓芙”时,他真正坠入了爱河但他俩处于萌芽状态的爱情却在苏纹纨的无情报复下夭折了。
也许是为了逃避心灵的痛苦,方鸿渐和赵辛楣等走上了去三闾大学的求职之路,1
三闾大学虽然地处湖南一个偏僻的乡下,但并不是一方净土,这里有道貌岸然、老奸巨滑、口称维护教育尊严,其实却是酒色之徒的市侩校长高松年、有外形木讷,内心狡诈的假洋博士韩学俞、有在政界失足落水,混迹学校的旧官僚汪处厚、有专事吹牛拍马,浅薄委琐的势力小人陆子渊等等。清高孤傲无所作为的方鸿渐终于在三闾大学中几十个知识分子的勾心斗角和相互倾轧中被排挤出来,被解除了教师职务。
他还没有在事业的挫折中清醒过来,便受到孙柔嘉的诱惑,而逃避到了“一个自己并没有确认是否爱他的孙柔嘉的婚姻中”以为这里是一个可以逃避失败和压抑,追求自由生活的幸福港湾,或许是孙柔嘉在婚前过于心计。婚后,方鸿渐忽然发现自己娶的好象是另外一个人,新家和旧家的矛盾又激化了他们之间的冲突,的确很难相容,终于不离而散,他丢下昨日的失望,怀着对明天莫名的期盼,方鸿渐终于冲出了家庭的围城。
一 方鸿渐在事业遭遇到的尴尬,表现出的软弱
方鸿渐悲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是其主观原因,也有客观生活环境对其的影响。方鸿渐性格中的最大特点是“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而缺乏与之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常常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发自本性的怯懦,迷茫和盲动性。因此在我看来,同情要比恨多许多,因为钱先生塑造的方鸿渐本质是善良的。比如说,他根本不想骗人,他只是为了满足岳父、父亲的虚荣心而买了一张假文凭,所以他在履历上不填得过博士学位,但当他在三闾大学得知韩学愈借助同样的一张假文凭混了个教授兼系主任的地位时,便承认老实人吃亏和骗子被揭的双层痛苦。他有自尊心,有羞愧感,他看到大学教授在追逐名利的时候,他很蔑视,因为他有一种良知在里面。但钱先生在描述他的良知是,只是一闪而过。他没有把目光停留在这个地方,他只是更多地描写他生活当中尴尬的一面。他没有把目光停留在这个地方,他只是更多的描写他生活中尴尬的一面。例如钱钟书描写他的吃相,他吃饭没有一般中国人所谓的高贵的贵族,留过洋吃饭的典雅,所以他的吃相就受到一些人物的嘲讽。再比如他第一次演讲,人家叫将东西方文化,他根本就没有深切的体验,所以只得大谈鸦片、梅毒。学生倒是愿意听,但是对那些正襟危坐,虚伪的士大夫看来,他是在胡闹,对于真正的学者看来,又是非常浅薄的皮毛之谈。所以钱钟书在描述这个人物时,处处让他表现出尴尬的境地。我们用普通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出丑的地方。比如说像那些教授,三闾大学也有个教授,他叫韩学愈,他也在克莱登大学弄了个假文凭,他骗人。方鸿渐在备课的时候,他那种心理,他就写道:“有人肯这样提拔,还不自振作。那真是器物了,所以方鸿渐预备功课,特别加料,渐渐做名教授的好梦,的学位是把论文哄过自己的学生,鸿渐当年没哄过先生,所以未得学位,现在要哄学生不免欠缺依傍,教授成为名教授也有两个阶段,第一是讲义当著作,第二,著作当讲义,好比粗学的理发匠,先把傻子和穷人的头作为练习本领的实验品,所以讲义在课堂上适用,没出乱子就作为著作出版,出版以后,当然是指定教本,鸿渐既然格外卖力,不免也起名利双收的妄想。”
方鸿渐仿佛天生不是会成大事业的人,他总是处于中间状态,坏也坏得不够彻底,却又不是绝然意义的好人[1]。苏文纨评价方鸿渐的话极为中肯:“你在大地方已经玩世不恭了,倒向小节上认真,矛盾得太可笑了。”他对人情世故全然不通,对李梅亭、顾尔谦的厌恶全摆在脸上,对高校长的不满不加掩饰,方鸿渐学不会如何在别人倾轧自己的情况下保持镇定,他学不来韩学愈的厚颜无耻,也学不来顾尔谦那副“狗望着主人”的姿态,因此更讨李梅亭的嫌,总之,方鸿渐就是那种无恶意的好人——不令人讨厌,却一无用处。
方鸿渐在欧洲留学的时候,没有学到更多的专业,钱钟书认为他是一个无用的人,所以在小说的开始说:“他是一个无用之人,学不了土木工程,在大学里从社会学系毕业,学国文的人出洋深造,听来有些滑稽,事实上呢,没有学中国文学的人,非到国外留学不可,因为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经济、法律等等,都是从国外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的招牌方可维持地位,正好向中国的官吏和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成外汇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
二 方鸿渐婚姻,感情上的无奈与失败
由于他没有真才实学在恋爱上又不断地陷入到一种陷井里边。比如说在刚开始的时候,写在巴黎到上海的船上,他和一个鲍小姐的爱情,他追求鲍小姐,鲍小姐也对他眉来眼去,但是最后到岸上,他就被鲍小姐甩掉了。他被人骗。所以钱钟书眼里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那种温情的关系是非常少的,最后无意中他和孙柔嘉结婚了,他那个结婚,本来对孙小姐印象非常好,是一个很文静的知识女性,但是结婚以后,他们不断的产生冲突,他陷入了家庭的无边无际的矛盾之中,所以方鸿渐这个人,不论是在学业上,在家庭上,在社会上,他几乎没有一个有亮点的地方,他陷入了一种悖论,一种荒唐的陷阱里边[2],比如他跟孙小姐结婚后,他说:“结婚以后,你总会发现你要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早知道这样,结婚以前那种真器追求,恋爱等等全可以省掉,谈恋爱的时候,双方本相收敛起来,到结婚后还没有彼此认清,倒是老式结婚干脆,索性结婚以前,谁也不认识谁。”方鸿渐这个
人他在谈吐当中给人感觉非常儒雅,像一个读书人,但是钱种书在描写过程中觉得他呢,他其实是一个没有生活自理的人,是一个在高校不能够建立起自己的学术信心,和学术地位的一个人。而在生活上,在婚姻上又是一个一塌糊涂的人,比如在唐小姐应允了方鸿渐共进晚餐的邀请后,“他那天晚上的睡眠,宛如粳米粉的线条,没有粘性,拉不长。他的快乐从睡梦里冒出来,使他醒了四五次,每醒来就象唐晓芙的脸在自己眼前,声音在自己耳朵里。他把今天和她的谈话一字一句,一举一动都将心熨帖着,迷迷糊糊的睡去,一会儿又惊醒,觉得这快乐给埋没了忍住不睡,重新温一遍白天的景象”第一次收到唐小姐的信,他‘临睡时把信看一遍,搁在枕边,中夜一醒,就开电灯看信,看完关灯躺好,想想信中的话,忍不住又开灯再看一遍。“这是何等的痴情和喜悦啊,让我们回想起梦寐思服的初恋。可惜,他好日子没好过,又没有禁受住苏小姐的诱惑,让苏文纨坚信他已非她不娶,最后闹得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段纯真美丽的恋情,只能成为他和唐小姐心中一生也抚不平的伤痛。他想要追求的,他得不到,他不要的呢,偏偏要来,来了以后呢,本来以为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但其实又是一个悲剧的开始。其实,方鸿渐在同龄人当中,也应该算是个佼佼者了,他“家学渊博”家世头衔都不错,而且留过洋,人也声得一表人材,为人正直,谈吐幽默,还颇讨女人喜欢,为什么人生的道路就这么不顺利呢?我认为是他性格造成的,早在大学读书期间,方鸿渐便萌生自主恋爱的念头,但在父亲的痛骂下,顿是“吓矮了半截”,一下子便打消了自己的念头,不再妄想,开始读叔本华,常自我安慰地对同学们说:“世间哪有恋爱,压根儿是生殖冲动。”在这里,方鸿渐的怯性格就暴露无遗了,在后来与女博士苏文纨的交往中,明知自己与她“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不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始终合不拢成为一体。”但却在苏文纨的恩威并重,软硬兼施中迟迟不敢表明自己的心。但他失去一生中最心爱的女性——唐晓芙时,心瘦弱到了极点宛如与活人幽明隔绝的孤鬼,瞧着阳世的乐事,自己插不进,但方鸿渐此时却毫无力挽狂澜的勇气。只是呐呐的说:“你说的对,我是个骗子,我不敢再辩,以后决不来讨厌了。”然后站起来就走。在这把握幸福的关键时刻,他不是积极主动的去争取和解释,却把本存幸福的爱情结束的那么轻率,这不能不说是发自他那本性的怯懦。
对于内心的痛苦,他从不敢直接面对,而是一味的回避,他千里迢迢,历经千心万苦到三闾大学求职,却并不如意,受人排挤和诽谤,却无力抗争,受孙柔嘉的诱惑而任其摆布,没有接到下学年聘约,不是去斥责高松年食言,而是冲动的一走了之,逃避到孙柔嘉为其设置的“温柔的网”中。可是他错了,正象那句法国谚语:婚姻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里也不是方鸿渐饿避难所和归宿地。由于自身的懦弱,他宁肯自认失败,却不敢面对现实被孙
柔嘉连骂三声“懦夫,我再也不要看见你这个懦夫”像戏剧高潮般地为方鸿渐悲剧添上了极为传神之笔。“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他与赵辛楣最不相同的地方就是出身,与赵辛楣的霸气十足不同,方鸿渐是个让人倍感亲切的人,也是深得女性喜爱的人物,他很好相处,与他一起不会有压迫感,他愿意照顾别人的感受,关心体贴,他也是个“很会说话的人”,贫嘴滑舌地既能逗人开心,又能化解矛盾,但方鸿渐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没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生,从一出场到全文结束,他都在受别人和和命运的摆布,几乎没有一件事顺了自己的意愿,其实书中有一句话,借了赵辛媚的口,已然给他定论了——那是即将结束赴三闾大学的艰辛旅程,赵辛媚突发感慨:“像咱们这种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而彼此不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为朋友”方鸿渐:“我问你,你经过这次旅行,对我的感想怎么样?觉得我讨厌不讨厌?”赵:“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赵辛媚一句随口的回答,竟然一语成缄概括了方鸿渐悲剧的性格和他的人生走势,方鸿渐在恋爱婚姻上的失败和他自身性格的懦弱是分不开的,他的好虚荣,爱面子的心理特征直接导致了他事业上的连连受挫。但他留学归来,凭从一爱尔兰人手里买来的假博士文凭受到地方小报记者夸赞时,他“感觉身心庞然膨胀,人格也伟大了好些”,方鸿渐对文凭极为“认真”的功利性态度伴随着他的生活和工作愈演愈烈,他去大学教书,做名教授的美梦也因博士文凭被校方怀疑而破灭了。方鸿渐图幕虚荣之心被钱钟书先生刻画得淋漓尽致。三闾大学的生存环境让这个听来才高学富的方鸿渐备感失落,在假博士文凭“光环”的笼罩下,方鸿渐在生活工作中处处遭遇尴尬,从回国后给学生演讲到三闾大学的任教,这位尚有一定正义感,良知未泯的方鸿渐一直在维护自尊心和欺骗与反欺骗的境遇中挣扎着。
在文章结尾部分有这样一段描述“这简短的一怒把余劲都使尽了,软弱得要哭个不歇,和衣倒在床上,觉得房屋旋转,想不得了,万万生不得病,明天要去找那位经理,说妥了再筹旅费,旧历年可以在重庆过,心里又生希望,像湿火柴虽点不着火,而开始冒烟,似乎一切会有办法,不知不觉中黑天昏地地合拢,裹紧象灭尽灯火的夜,他睡着了,最初睡得脆薄,饥饿象镊子松了,钝了,他的睡也坚实得镊不破了,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时也是死的样本”,是不是全文将尽,在作者心目中,方鸿渐这个人物也已然死去了呢?
三 方鸿渐形象的意义
方鸿渐饱尝感情的折磨,爱情的折磨,始终不断地从这一个“围城”走进另一座“围城”永不安分,永不满足,因而永远苦恼,他总想摆脱困难然而处处有困境,因此方鸿渐这个人物最根本的意义,是预示着我们现代教育的一种失败,现代某种文化的一种失败。他在看似神秘艰深的外表背后,他隐含着一种空虚,无力,灰色,荒诞这样的一种深切的隐含意义[3]。中国所谓的文化人,很多的文化人他们现在被名利所驱使,他们远离了学问,他们也是在做一些和学术没有关的东西。所以我想,我们今天看《围城》,我想它一方面使我们可以还原到历重新回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知道那一段人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可以重新来反省我们当下的知识界和读书界的情况。我们就会感觉到,中国文人的劣根性,它的存在,它是有它的一段历史,它是有自己的源头的,它有流脉的。所以它具有了很深刻的文化标本的意义。所以我想我们通过方鸿渐,通过《围城》,通过钱钟书,我们可以深深地来反省我们人类自己,反省我们今天人的生活。我们是不是,也在以虚幻的以一种欺骗人的,或者被别人骗的方式,存在一种尴尬的文化境界里边。我们是不是成为了社会上一个多余的、无力的、无援的、无助的一个孤苦的存在,我们是不是一个充满了幻想而又实际上永远是在痛苦和绝望中挣扎的一个可怜的人物,它给我们带来的联想,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都是非常非常之深远的。
注释:
[1]、周锦著《〈围城〉面面观》
[2]、章明著《钱钟书研究采辑》
[3]、彭斐著《钱钟书研究》第一辑
参考文献:
1、王振彦著《漫议〈围城〉及方鸿渐形象的个体意义》《南都学刊》1995年,第5期
2、杨至今《怎样评价〈围城〉》《新文学论丛》1984年第3期
3、李健吾《咀华新篇重读〈围城〉》《文艺报》198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