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

时间:2019-05-15 09:2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

第一篇: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

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克服传统教育理念桎梏的同时,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发展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使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不断升级。教育技术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单纯的以“学”为中心或以“教”为中心的片面的教学设计观念,“教学一体”即双主模式已经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这一重大变革正是现代教育技术这个教育改革制高点引领的结果。

教育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致力于 ‘ 导 '。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叶老的谆谆善言告诫我们要摆正教与学的位置,要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的学习模式,创造新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探讨新的教与学的方式。这种学习模式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探究式、问题解决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突出多样化个性化的个体学习行为。由于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一个人获取必要知识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教师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个性的培养。“ 没有人的情感,则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民主、平等、融洽、合谐的师生关系的就更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通过运用素质教育最先进的思想,使教育教学活动形象、生动、灵活、多样、高效。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可提供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并且富有挑战性的信息,即学生学习材料,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参与意识由此也得到增强,这样变 “ 苦学 ” 为 “ 乐学 ”,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和代替的。因此,一方面,教育技术应随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符合社会演进模式;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教育本身发展规律,能够充分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人.“现代之教育技术”是立足于“学”的基础上,倡导以教师的“教”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既重视“教”,更重视了“学”的过程;而教育技术更多强调的是一切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它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因而较教育技术而言,“现代之教育技术”应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在处理和转换。教学应该由向学生传递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主体性、个性和创造实践能力。在教育目标上,既要满足社会要求,也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需要,鼓励学生向多样化发展;在教育内容选择上,应从学生和社会的共同需要出发,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安排;在教育方法的运用上应更多地提倡合作化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动作技能和态度情感技能等;在教育形式上,可以结合多种教学理论,并采取非常灵活的方法,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很好地协调。

不同于教育技术,“现代之教育技术”综合了多种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客观主义等等),强调了学习的意义建构过程,强调了学习的意义活动过程,强调了学习必须处于真实的情境中,加上传播学理论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论基础,为了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现代之教育技术”紧密与教育传播学结合,发展多媒体交互式视听传播技术,运用系统方法为指导全面分析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及其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建立相关的策略方案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试行解决的方案并对试行结果进行修改,从而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在此基础上,“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之教育技术”,即要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树立系统的教育技术设计思想,运用系统的方法考虑目标、内容、师生、媒体、策略、资源和环境等各个教学要素之间关系,重视经验技术,使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之现代技术”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产生、选择、存储、传输、转换、分配的过程,而信息技术正是指用上述一系列过程的各种先进技术,包括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等,现代教育媒体被引入教育领域,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即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媒体要由仅仅作为教师演示和讲解用的辅助工具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习和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媒体不应是传递教学刺激的载体,更重要的是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的工具,即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四类用途:指导、探索、应用和交流。

除了现代信息技术外,将传统教育媒体有效地整合利用,并配合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地展现现代教育媒体改善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丰富教育教学内容等特点。“教育之现代技术”更多的是从技术的智能层面,描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的基础之一“现代信息技术”,它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的要求。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进入了信息化发展阶段,因而“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之现代术”,即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对一切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为核心,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的体系。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未来的主导技术是信息技术。显然,未来的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考察20世纪末直到现在的新技术革命形势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可以发现目前信息技术上的每一点进步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直接、越来越深刻。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人工世界虚拟现实技术等一批高科技含量的现代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代表了信息技术正是形成“教育之现代技术”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信息时代的一些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法手段、新的教育模式等在配合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包括了:关于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以及由“学”为中心而发生变化的整个教学师生关系等等,都无不形成了新的教育理论的代表。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从教育模式上,而且从教育的各个方面要素(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内容等)上改善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改善了传统观念对教育技术的曲解。它为教育变革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并已成为教育变革的制高点。

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提高教育科技含量的技术手段,而且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科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的融合,它即是一种应用技术,也是教育的内容,更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

深刻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明确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抢占这一制高点,可以带动教育领域各方面的新发展,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育制度、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以及教育模式、教育理论都将产生深刻变化。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信息化发展阶段以后“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育的信息化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概念,并赋予现代教育技术新的内涵

第二篇: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主题是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质量。

就总体而言,新课程实施十年来,课堂教学改革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和实质性的进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方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和所受到的最强烈的批评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程改革成果、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颁布,提高质量和减轻负担被列入国家的战略教育主题。提高课堂有效性是解决这一战略主题的不二选择。各地教育教学改革都因此把重心聚焦于课堂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核心问题。

近十年来,我国中小学以有效教学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改革,这些改革的实施模式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却有个共同的特点:“先学后教”。其中,在初中阶段,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的改革影响最大,这些学校改革起步早,力度大,原有基础薄弱但成效显著,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在小学阶段,福建省的“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参与面广,持续时间久,影响较大。本课程将对这四个典型个案进行述评。从实践、操作维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和解答,为一线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专业引领。课程意义: 1.永恒性

① “吾生而有涯而知而无涯”,学校教育的基本矛盾; ② 有效性是学校教育的本源问题,基本特征、隐性标识; ③ 所有的教育改革的目的都是追求有效、更加有效。2.时代性

① 课程改革:“课改”→“改课”;

②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质量和减轻负担; ③ 有效教学: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核心问题。

第三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大学教学改革的核心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大学教学改革的核心

汕头大学 王伟廉 马凤岐

内容提要: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教学领域(包括教学管理)中所有改革都必然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随教育理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理念的多样导致了培养模式的多样,价值选择的不同也导致不同的培养模式。大学的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不好的和不适应的模式,而代之以好的或适应的模式。鉴于培养模式的改变会带来教学领域以至大学其他很多领域的改革,所以它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

关 键 词: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大学 课程

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这一点,不管在实践上究竟如何,在认识上可以说已基本达到共识。但什么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这个问题到今天为止,也还见仁见智。从实践层面看,大学的课程常常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笔者也在多种场合提出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或心脏。但这里的“课程”实际上包括了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也可以认为是教学的同义词。因此,把课程再作为教学(而不是教育)的核心,从逻辑上看就不通了。在课程与教学领域进行改革,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可以包括课程体系改革、单门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教学手段改革、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等。那么这些改革之所以会发生,总要围绕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来进行。笔者认为,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较少有人准确下定义的概念。笔者曾在一些文章中对这个概念做过界定,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过程和培养方法的一个集合体。人才培养模式既然是培养人才的模式,那么人才的各种特性就一定会反映到模式中来。比如人才是多样的,那么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是多样的;人才是有层次的,那么相应的培养模式也就有层次的区别;人才是要符合社会需要的,那么培养模式就要针对社会需要来设计;人才是要有创新精神的,那么培养模式就要符合这种要求;人才要有道德,就要把道德养成纳入培养的范畴;人才要有动手能力,培养模式 1 就应该侧重动手能力培养,等等。可以认为,培养者对人才的要求是采用什么样的培养模式的主导因素。

但培养者对人才的要求即使是一样的,培养模式也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都是培养动手能力,可能会有很多种模式:有的通过直接的实践,有的通过实习;有的以一次实践来实现,有的则以“三明治”方式多次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交叉。在这个层面,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涉及的是微观的技术和方法问题。

所以,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层次(如通识教育模式和专门教育模式)、中观层次(如各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微观层次(如对某一具体知识能力的传授方法)。以下主要就宏观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来做一阐释,以说明它在教学改革中的核心地位。

一、两种极端的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连续统一体

从世界高等教育现状看,宏观层次的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因教育思想的不同、社会背景的不同以及目的的不同呈现多样的局面。若从专业和课程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各国高等学校专门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从宏观上看可以表现为一个连续统一体:即由两个极端以及散布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各个点组成的连续统一体。其中一个极端是“专业模式”,典型的例子是前苏联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先确定专业(或专门化)口径,再考虑课程的设置。另一个极端可相应地叫做“课程模式”,典型的例子是将某大类或学科(如物理学)中可以开出的课程加上其他学科或大类的一些经过挑选的课程全部列出,标明学分,让学生在众多课程中自由选择,只要修够了学分就可以毕业。若从学生的选择性程度上看,这种模式不是先确定专门化口径,而是通过学生的选择,形成不同学生各自的专门化知识能力结构。其中有些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是围绕某个领域进行的,这些“领域”,在西方国家叫“主修”,在前苏联和我国叫“专业”。这两种极端的模式,一个是规定性的,没有选择余地,一个则是“形成性”的,是在选择中形成某种知识能力结构。但在当今世界上,从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看,各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全属于这两个极端的情况几乎不存在。这是因为,规定性的模式往往比较难于适应市场千变万化的需要,而形成性的模式的极端则又过于松散,削弱了社会对统一性的要求。所以,除了极个别的高校外,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作为一个体系来说,除了前苏联和我国解放后17年是落在 规定性模式的这个极端上以外,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说都散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各个点上,而不是一个点上。但不同的是,每个国家所落的各点在这个统一体上的位置却是不同的。例如,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最多样化的,有的美国学者甚至认为,在美国,高校之间的差异比这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异还要大。因此,如果用这个连续统一体来表示,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上几乎含盖了两个极端之间的所有各点。欧洲的高等教育,则比较偏向于集中在某个点的周围,有的是在形成性培养模式的这一端周围(如英国和德国的大学),有的则在中间某个点的周围(如法国的大学)。俄罗斯和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过改革,从原来的规定性的培养模式这个极端的点,逐渐缓慢地向另一极端的方向扩散,但还是基本集中在规定性模式这个极端的周围。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西方国家有从形成性的模式这个方向逐渐向规定性的这个方向扩散的动向,而我国和俄罗斯则正好相反。其共同的趋势是寻求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而不是固守一隅。也可以认为,在这个问题上的发展趋势是在自由选择和规定之间寻找某个“平衡点”。

二、两种宏观培养模式中的学生选择性问题

上述“平衡点”的选择,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学校的类型和层次、学校所信奉的社会哲学和教育思想、学校的传统、学科特点及社会需求方面的特点等。笔本文作者之一曾提出,在考虑学生对课程和专业或主修进行选择的自由度时,就社会需求这个方面来看,学生选择性的大小要考虑或参照五个因素,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稳定性、当前社会需求的紧迫性、人才预测所能达到的精确程度和可靠性、人才合理流动中专业转移的实际跨度、以及特殊专业的需要。这些都是我们的培养模式在向形成性模式这个方向扩散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通常来讲,学校的层次越高,学生的选择性应该越大。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学术精英,对创造性的要求也更高,所以让学校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学生有更大的选择自由,是顺理成章的。单科的学院,特别是一些职业型的学院,通常学生的选择性比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小。市场需求的紧迫性和稳定性对学生的选择自由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般上,长线学科和专业比起短线学科和专业来, 参见王伟廉等著:《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71~172页。学生应有更多的选择性。人才预测能够比较精确的学科专业,其学生的选择性应比那些无法作到精确预测的学科专业要小。专业转移跨度大的学科专业(即在学校里所修习的学科专业,能在就业时横跨较多的工作部门),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应比跨度小的专业要大。此外,教育思想和社会哲学是一个学校办学思想的基础,在多样化的教育体制下,不同的教育思想和社会哲学在学生选择自由度大小的问题上会导致不同的认识。例如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传统上受保守势力和宗教的影响,至今还实行学年制,不允许学生有什么选择。

校内不同的学科和专业,由于性质不同,在学生选择性方面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医学院学生比其他学院学生通常较少选择性;职业指向清楚的专业比那些职业指向不十分清楚的专业学生较少选择性。

我们再把上述所谈的问题作一个简单的归纳。高等学校之间以及高等学校内部的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在学生选择性的大小问题上,呈现出极为多样的情况,这使得人才培养在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弹性方面呈现多样的模式。这些模式大多处在上述所说的两个极端之间。有些偏于规定性的专业模式,有些偏于形成性的模式,另一些则处在中间地带。由于这些因素的不同,很难说哪一种模式最佳。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揭示了两条重要的思想:一个是,无论对于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还是对于一所学校的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两个极端的模式都是不可取的。要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个体发展的各种需要,就必须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求平衡。而所谓平衡,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实现培养模式上的多样化;另一个思想是,由于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应允许根据这些因素使学生在选择上也能多样化,而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面临同样的选择自由。

中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建国初期基本上属于上述第一个极端。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向另一个极端的方向扩散。西方国家不象中国和前苏联那样落在极端上,而是在两个极端之间且比较靠近另一个极端。但美国的情况有点特殊。这个多样化的国家的高等学校的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本身就可以组成一个横跨两个极端的连续统一体。美国高等学校的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尽管主要属于“课程模式”,但各个高校不同程度地对课程的选择有着明确的规定性。

中国的高等学校尽管在向西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靠拢,但还远没有达到美国高等学校典型的课程模式所具有的弹性和对市场需求进行及时反应的灵敏性。“靠拢”的一个主要特征是采用了美国高等学校的一个典型做法,即一二年级开 设普通课程或通识教育课程,三年级左右开始设置专业方向(美国叫主修)。但即使如此,中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美国多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相比,目前仍然存在一个主要区别:中国高校三年级以后所能提供给学生选修的专业方向,通常是从以前的专业演化而来,其中的课程基本还是原来专业中那些课程。课程数量至少在10门以上,而且平均每门课程的课堂授课时间超过50学时。而新增加的专业方向并不多。在美国,学生三年级开始选择的主修领域,在数量上和内容的广泛性上要比中国的“专业方向”丰富得多,而平均每个主修领域一般只有5——7门课程。而且,每门主修课程的授课时间平均不到30学时。主修领域中课程最多的学校,一般在一年内也基本可以完成课程修习任务。因此,学生学完主修领域,还有充分的时间来选修那些自由选修课程或者辅修另一领域。而中国的学生在选择了专业方向的课程以后,几乎没有时间和余力再修习别的主修领域的课程了。美国的主修和选修内容极为丰富,这种模式的前提就是要有充分的课程广泛性。在美国,多数高等学校都几乎达到人均一门(次)课程。即5000人规模的本科院校要开设5000门(次)左右的课程。除了美国,其他国家高等学校课程也具有较大的广泛性。日本大学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虽然不如美国那么多,但也很可观。如日本广岛大学约有10000名左右本科生规模,而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有6000门之多。中国大学在课程广泛性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北大和清华,但也不过3000门左右。上海高等学校中为本科生开课数量最多的是复旦大学,到2001年是2000门。 所以,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满足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多样性要求,课程的一定程度的广泛性就成为一个基本的条件。同时,减少我们现有课程的授课时数,留下空间开设新的课程,使课程的“可组合性”或“可拼装性”达到一定的水准,才有可能使我们的整个课程体系变得富有弹性,从而使人才培养模式变得多样化。而这一任务也就是大学专业设置改革和课程改革以及教学运行机制改革②所要完成的任务,也可以说是当前高等学校改革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理念选择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关系整个教学领域改革的核心问题,但并不是说  以上数字见谢仁业,《上海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报告》;载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② 参见王伟廉著:《中国大学教学运行机制研究》,[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只要改变了人才培养模式就万事大吉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或者准确地说,当一所大学在一定的层次上(学校、学院、学科、专业)实施了某种或某几种人才培养模式,只是表明这所大学是在众多的各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作出了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本身具有性质上的差异。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某种人才培养模式在任何情况下都一定优于另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启发式的模式一定会优于只有注入式的培养模式。第二个方面,不一定某种模式一定就优于其他模式,而是与学校定位、学校任务、培养目标以及教育思想的选择有关。比如,在工程教育中,通常有三种培养目标:工程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科学人才。三种培养目标必然配合三种培养模式,这时就不能说某种模式一定优于另一种模式。还有一种情况,在同一个培养目标下,培养模式也可能不同,这就与价值观念或与教育思想和选择有关。例如,都是培养工程管理人才,一种模式更侧重以行为科学为基础,而另一种模式则更偏向以文化学为基础。这属于价值观选择方面的差异。还有一种情况,如进行语言教学,采用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的不同模式,或采用不同的语言学家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培养模式,就与教育思想观念的选择有关。

那么,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必须抛弃旧的模式而代之以新的模式;另一种则是根据自己学校(学院、系、学科专业)的情况,在多种模式中进行选择。前者可以认为是“寻找最好的”改革,后者则属于“寻找最适合的”改革。两种改革都是必要的,而且有时两种改革是交织在一起的。

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带来大学教育的革命性变革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大学的首要问题。而怎样培养则是教育内容和方法问题。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既是首要问题的要求,也是内容和方法问题的要求。它是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方向性问题和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的技术性问题结合起来的纽带,从而是大学其他方面改革必须围绕的核心。

从涉及范围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要涉及的领域几乎包括了大学教学的所有领域:

人才培养的政治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政治和道德要求 教育教学思想观念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所遵循的思想观念和哲学 课程领域: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目标和内容 教学领域: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方法 教学技术领域: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技术

教学管理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现的政策和舞台 教学条件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除了以上教学领域外,在改革过程中,在政策上还会涉及其他一些相关领域,如科学研究领域、研究生教育领域、财务预算领域等,这些则属于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施的相关配套部分。

可见,如果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学领域的核心,不仅会影响到教学领域内各个部分的改革,也会引起相关很多领域的改革。以人事改革为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对人事改革将提出要求,在人才素质、工作量、岗位职责、团队配备、队伍结构等很多方面都将进行必要的调整。所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说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主要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王伟廉(1988).课程研究领域的探索.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王伟廉、邬大光等(1993).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陈学飞主编(1999).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王伟廉主编(2001).高等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王伟廉(2005).中国大学教学运行机制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王伟廉(1990).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几个战略问题.江苏高教,5.王伟廉(1990).当代各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和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研究, 2.王伟廉(1991).建立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理想模式的探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4.王伟廉(1993).走向多样性: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江苏高教,4.王伟廉(1995).对“高校实行彻底学分制”提法的辨析.教育研究,1.王伟廉(1997).高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上海高教研究,3.王伟廉(1997).中国高校课程体系改造的历史、现状及展望.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4.王伟廉(2001).试论宏观高等教育思想对高校课程的影响.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哲社版)3.王伟廉(2001).关于中国大学教学运行机制的构建问题.煤炭高等教育,4.王伟廉(2001).试论微观高等教育思想对高校课程的影响.教学研究(燕山大学)4.王伟廉(2002).学术领域的特点对大学本科课程编制的影响.江苏高教,4.王伟廉(2002).高等学校本科课程编制的层次问题.高等教育研究,5.王伟廉(2002).中国高校学科专业调整的策略探讨.载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27——141.王伟廉(2003).高等学校本科课程编制模式探讨.高等教育研究,2.外文部分:

1、Jerry G.Gaff, et al., Handbook of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Purposes, Structure, Practices and Change, 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7.2、Joan S.Stark and Lisa R.Lattuca, Shaping the College Curriculum: Academic Plans in Action, Allyn & Bacon, 1997.3、P.L.Dresse, Improving Degree Programs: A guide to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and Review.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80

4、Posner, G.J.& Rudnisky, Alan N., Course Design: A Guide to Curriculum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 4th ed., White Plains, NY: Longman Press, 1994.5、R.M.Diamond, Designing and Improving Courses and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89.6、Edgar H.Sche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2.7、Albert I.Oliver, Curriculum Improvement: A Guide to Problems, Principles, and Process, Second ed.,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1977.8、Donald E.Orlosky and B.Othanal Amith,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ssues and Insights, Chicago, Rand McNally College Publishing Co., 1978.Reformation in Model of Cultivation

Abstract: The paper firstly conducts a macro-summarize of the models of cultivation in different countries.Then, analyze the selection of model against different types of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different disciplines.It also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ajor setting, curriculum reform & model of cultivation, and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form in model of cultivation.Keywords: Model of Cultivation, Major Setting, Curriculum Reform 8

作者简介:

王伟廉,男,1952年生于湖南长沙市,教育学博士,汕头大学副校长,教授 马凤岐,男,1969年生于河南开封市,教育学博士,汕头大学教务处长、教授

第四篇:创新教育:教育改革的核心

做创新的教师

江泽民同志曾说 “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已成为世界性教育现代化潮流,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创新教育也必将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我们只有牢牢抓住创新教育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才能造就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要求的开拓型人才。

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招待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回标的教育模式,是指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形象地说,创新教育不仅要向学生提供“黄金”,更要授予学生“点金术”。

1.首先,我们要有新的教育观

在基础教育中,之所以会出现升学者考试科目一手硬,非考试科目一手软;之所以会出现一些学校的音、体、美、劳技课不按部颁课程计划开课的现象,除了“应试压力”外,更深层次是一个教育观的问题。即没有把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上升到适应21世纪社会需求的高度去实施素质教育,没有把德、智、体、美、劳作为具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综合一体化的教育而作用于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而是把它们分别割裂开来。人的全面发展,首先体现在人的素质表现,这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这些素质分别表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比如我们说知识的吸收、能力的培养、性情的陶冶,体格的强健是不可以废的。因此,从重视德、智、体分别发展,转变到必须注重三者之间联系的发展,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是教育观应有的重要转变之一。

在人的诸多素质中,创新素质是最可贵、最重要的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须成为我们教育指导思想中最基本的观点。那么,怎样才能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首先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呢?这就要从教“死知识”、“读死书”转变到人的创新素质培养上来。诸如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鼓励学生的质疑和批评、鼓励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等。比如想象力,它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没有丰富的想象就不会有飞机、轮船、卫星,不会有牛顿定律、相对论。正因为如此,注重想象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目前先进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国标。不仅强调全面发展,而且特别注重个性发展,是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教育观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作为社会的人,社会对其成员有一般的要求,这些都是全面发展的共性。但是作为具体的人,由于其先天秉赋,后天的成长经历和接受的影响不同,每人都有其自身的特征井逐步形成相互区别的发展倾向和特长。学生的个性是普遍的绝对的,尤其是学生个性中的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和竞争性应当受到特别的关照和培养。鼓励学生发表质疑观点或批评意见,鼓励学生公开地讨论和争辩,都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再也不能用是否听话或成绩高低来划分学生的优劣了。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是学校师生关系将发生巨大变化,现代教育的发展将依赖于师生关系的重建,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行为是转变教育观的又一重要内容。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及与此相适应的角色行为是伴随着传统的教育教学制度的产物。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以传递知识为核心的外显的或内隐的观念体系和行为模式。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要自觉地主动地去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肯定地说,学校民主化进程,关系到社会民主化进步及民族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勇敢和创新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正在经历社会转型的国家十分重要。2.对于知识观和学习观的思考

人类知识的发展和积累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把人们头脑中的难以文字化的知识,转变为可编纂的知识。随着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有可能把绝大部分的可编纂的知识由计算机来完成,人类自身将主要生产难以文字化的知识,以及实现后者向前者的转换,也就是说生产观念、创意和心智。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真正的知识拥有者不再是背诵知识和掌握符号,而是能够不断地阐明未被前人所识别的问题的人,是能够不断地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办法的人。传授知识不只是讲清事实(是什么)釉原理(为什么),而要着重教给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怎样做)。抓住了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的教育,就真正抓住了“少而精”的要领。

从知识观的角度看,技能知识也是重要的。技能教育过去只局限于职业训练方面的考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过去的专门技能已经普及到各种工作和生活领域,成为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技能,如计算机的运用、现代通讯工具及各种电器的使用等。还有语言、文字的表述,札仪常识等属于人际交往的技能,也都是人的全面素质发展的要求。

如何学习,如何有效地掌握知识与技能,进而,如何独立地开拓与加深对知识的获取与理解,并形成独立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是学习观的问题。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倡导学生独立学习、学会学习。当今时代被称之为“知识爆炸时代”,知识增长和变化的加速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科学系统是知识系统,更是不断更新的过程;是认识的结果,更是探究的精神。科学在本质上并不是证实真理,而是不断更新真理。法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理论是如何获得的,应该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论,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就曾敦促我们教师“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指一个人多种智力因素的结合和多种心理机制参与的一种综合能力。自学能力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的必然要求。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必由之路。

“学为主体”,是从另一侧面强调学生独立学习、学会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建立自己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自主性”,同时,还要强调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责任性”。所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所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教师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加强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不仅强调课内学习,也强调课外多渠道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交流。当我们的学生都努力使自己学会独立生活、独立学习,并追求独立研究能力的增长时,他们就必将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陈招娣

2003.2

第五篇:人本教育是学校德育改革的核心

人本教育是学校德育改革的核心

夏港中学

朱怀勇

随着社会进步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学生接受教育的空间在扩展,人们都在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追求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这些活生生的生活现实都映入了学生的活动和生活视野,从现代学生每天面对和关注的问题的类型看,政治性问题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而生活问题所占比例则明显升高,无论就德育的价值特性或存在特性而言,把德育政治化的做法已丧失了其存在的土壤和发展的动力。

学生生活领域的拓宽,要求和期盼着德育教育要一反常态,以新的姿态和面目,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德育教育活动的另一个舞台。

一、德育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生存忧患意识

随着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增大,“小皇帝”、“小公主”在我国社会步入老年化的今天,溺爱已成为德育教育低效的极大障碍,在脆弱疲软的教育环境之中,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导致了青少年的盲目自尊、自私、抗挫折能力、心理和生活自调能力太弱。从近几年全国出现的青少年犯罪日益小龄化的问题表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引导青少年充分认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把今天的苦学与明天的乐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拼搏努力才有可能得到幸福和发展作为引导和激发他们向上的动力。

人才是多层次的,成才的目标不是千人一格,充分尊重学生各自的差异,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鲜活的个性得到培养和张扬,在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前,对所有的学生只有一个目标:尽心尽力,不断有新的收获,不断争取新的进步。

二、德育教育应重视指导学生的生活交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楼大厦、手机、电脑把人们之间直接交往的频率降低,“楼上不知何方人,楼下碰面陌路客”的情况比比皆有。计算机网络知识传递快速度的加快,学生的个体独立活动时间和机会增多,人际直接接触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问题越来越突出,出现了不敢交往、不善交往和畸形交往的问题,表现出人际关系紧张和沟通困难的新情况,严重影响着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因此,学校德育教育应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指导和训练学生交往的任务。教给学生人际之间交往的有关知识,指导和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建立一种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为自身的健康发展和伙伴们之间的合作做好能力储备。

三、德育教育应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指导

作为社会人的当代青少年,在生活水平大幅度改善以后,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生活消费,养成怎样的生活习惯,这不仅仅是多花或少用几个钱的问题,学生生活消费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风、校风、班风建设的水平。有的学生乱花零钱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到小店赊账,出现了偷窃、勒索同学的行为,习性慢慢扩散,性情变得粗野,给自己的学业和发展留下了裂痕,甚至遗憾终身。德育教育内容的取材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理应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服务,向学生传授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有关知识,指导他们勤俭节约、自尊自爱,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他们主动体现现实生活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规范。同时,要组织他们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补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典型,在生活实践中增强社会和家庭责任感。

四、德育教育应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十六大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我国的传统教育重视知识传授,忽略对人的能力的培养,千人一面,亿人一书,抹杀人的个性发展。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曾留下无数的文化瑰宝,可诺贝尔奖却一直远离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一道深深的裂痕,那就是教育缺少个性,缺少教育主体鲜活的个性。

从宏观看,21世纪的世界、社会需要日益多样化,国际社会在趋向多极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要体现多样化和多层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个性化。

从教育自身发展看,教育对象要求我们的教育要适应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强个性的特点,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每个受教育者不同能力、兴趣、特长的发展奠定了科学技术基础,这就是说,21世纪教育发展要求对人才的个性给予充分重视。学校德育教育能否适应这一时代的新要求,将决定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

五、德育教育应强化爱的意识

教育就是爱,德育教育更应该高度体现这种原汁原味。当代的青少年独生子女构成了这个群体的主流,就其这个群体的现状看,客观上创造的环境,对于爱的意识的培养,仍有许多不利因素,尤其是爱他人,与现实中的盲目自尊、自私心理形成的反差较大。从主观条件上分析,他们生活的环境与自制力的培养形成了尖锐的矛盾。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求他们要增强自制力,做好服务社会、奉献爱的准备。一位中国驻新西兰使馆的高级官员,在公共场所的男卫生间听到旁边厕所里传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顿时觉得奇怪,刚出厕所门,一位外国女性用十分恳切的态度求他帮个忙,她六岁的男孩进厕所好长时间未出来,不知何故,请中国同志帮忙协助,让孩子快点出来。令中国同志吃惊的是当他走进传出声音来的那间厕所时,看到一个矮小的男孩正在维修马桶,这孩子在使用厕所时看到马桶坏了,一股强烈的公德意识把他留下了。

一本《美国中学生的报告》是一位中国留学生的社会调查,书中渗透的内容之一是美国人的馈赠意识。从三岁孩子开始,手里的零花钱要主动拿出一半赠予敬老院,社会馈赠意识充分反映出了某个方面的文明程度。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处处闪烁着文明之光,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我们没有理由隔断割断历史,抛弃传统。作为教育工作者,传播文明,培养爱的意识,我们义不容辞。

让爱充满课堂,充满生活,爱自己,爱他人,爱师长,爱社会,让爱渗透于学校活动的方方面面,让德育教育以独特的风韵感应人情、感化社会。

六、德育教育应关注学生的成功体验,重视生命成长

21世纪是世界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作为快速传递的媒体和载体,加速了各式各样的全球化竞争的进程。从一场竞争的表层看是经济实力的互相碰击抗衡,而实质上反映的则是一个国家民族政治观念、意识形态、国民整体的综合素质。在这样的竞争大循环的时代,应从国家强盛的高度及时地作出战略决策的宏观调整,强调素质教育,推行“科教兴国”,加快教育创新的时代步伐。严酷的社会现实要求我们的德育教育应从适应发展需要出发,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为入口。面对我国基础教育显露出的种种弊端,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不拘一格降人才,多把尺子衡量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建立自强,不断地品尝人生的成功体验,让张扬的个性能迅速地成长为敢于不断碰撞成功的触点。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因为一次考试,一对争执,一次不通畅的交谈,甚至一回批评而轻生,在中国教育史上闪现的这一幕幕残酷凄凉的现实,迫使我们的教育要作深刻冷静的思考。时代变了,社会形式变了,东西文化交流的加剧,人的生活、成长活动变得更加透明,互相借鉴的过程更加直接,地球变小了,循环加快了。教育必须随之而更加灵活,要凸显人的社会价值观,尤其要进行热爱生命、重视学生生命成长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强化生活实践活动,细细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能苦中寻乐,做生活的强者,做生命成长的乐观派,始终把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生观和拼搏进取乐于奉献的社会价值观。让每个学生都有健康的人生意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成为对社会、对他人、对家庭有所作为的新人。

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把握道德生成的活动机制,遵循品德形成的客观规律和时代特征,依此而进行德育内容的科学设计与安排,这样新时期的德育教育才能持久、扎实、高效。

下载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中国教育报2012石中英 ■现在和将来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走出以各级各类教育规模扩张和机会增长为核心的历史时期,进入了一个以质量保障和提升为核心的新阶段。 ■教育发展是追求......

    我国法官选拔模式的改革

    我国法官选拔模式的改革浅谈我国法官选拔模式的改革滦县人民法院刘占林岂延江韩宁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是写入宪法和党的文件的一个基本的司法原则。这也就是人们常说......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作者:张杰 发布时间:2011-01-04 按照学院的安排,我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面向全国基层教育系统开展的“学习贯......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袁贵仁 《学习时报》2010.05.31 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挑战、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界经历过近乎狂热的欢欣鼓舞,也经历过改革带来的困惑、矛盾和不安,为了总结课改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

    创造力是教育的核心

    创造力是教育的核心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再次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提到了高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要求我们的教......

    第1讲:我国教育改革与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一章 我国教育改革与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 2.了解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3.理解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特点。......

    三中全会核心 改革是不变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每隔五年召开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每届全国代表大会的第一次会议叫一中全会,第二次会议叫二中全会……以此类推,三中即共产党召开本届全国代表大会的第三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