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昌英作《关于〈莎乐美〉》

时间:2019-05-15 09:3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袁昌英作《关于〈莎乐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袁昌英作《关于〈莎乐美〉》》。

第一篇:袁昌英作《关于〈莎乐美〉》

袁昌英作《关于〈莎乐美〉》

○陈建军

袁昌英,字兰子、兰紫,笔名杨袁昌英、昌英、袁美等,湖南醴陵人。据武汉大学档案馆所藏“袁昌英档案”,其生平事迹大致如下:

1894年10月11日(农历甲午年九月十三日)出生。1902-1905年,在醴陵乡下私塾读书

。1905-1909年,在江西萍乡正本女校读书。1911-1912年,在长沙遵道女校读书,兼任培德小学教员。1912-1914年,随父亲袁家普到北京、云南,居家延师学英文。1914-1916年,就读于上海教会学校中西女塾。1916年留学英国,初进伦敦Black Heath High School,次年升入苏格兰爱丁堡大学,192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返回中国,与长其十岁的杨端六结婚。1922年,由王世杰、周鲠生介绍,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英国小说及散文。1924年,转至上海澄衷中学教英文。1926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深造。两年后,经刘秉麟介绍,在胡适主校的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任教,讲授莎士比亚及散文。1929年,开始执教于武汉大学,主讲希腊悲剧、希腊及罗马神话、戏剧入门、法文、现代欧美戏剧、法国戏剧、中英翻译等课程。1945年,在顾如的引荐下,被聘为三青团一届中央评议员。1948年,被武汉大学推选为“国大”代表。1949年后,曾三次参加武汉市文代会。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6年,当选为湖北省政协委员,并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8年,被划为右派分子。1962年,右派帽子被摘除。1970年,被当作“五类分子”遣送原籍。1973年4月28日,离开人世。1979年,被平反昭雪。1984年,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对其右派问题重新复查后,去掉原改正结论中所留的“尾巴”。

袁昌英集学者、作家和翻译家于一身,有《法国文学》(专著)、《山居散墨》(散文集)、《行年四十》(散文集)、《孔雀东南飞及其他》(剧作集)、《饮马长城窟》(五幕剧)、《玛婷:痛苦的灵魂》(译剧)等行世。尽管其著译量不大,但她在法国文学研究、戏剧理论、散文创作、戏剧创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却是令人瞩目的。王哲甫说:“她的戏剧虽然就只有这一集(按:指《孔雀东南飞及其他》),已使她在文坛上占了一个相当的地位。”(《中国新文学运动史》,北平杰成书局1933年9月版)沈从文称袁昌英是“湖南留法女作家最露面的一位”,也是“目前治西洋文学女教授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湘人对于新文学运动的贡献》,上海《大公报·文艺》1946年7月30日第43期)无论是文学史还是学术史,都不应该忽视袁昌英的文学地位和学术成就。

《峨眉丛刊》系武汉大学峨眉剧社主编,1943年元旦创刊。编纂委员会由丁景云、宋培荣、李守极、李靖亚、殷国俊、熊汇萱和郑德信等7人组成,其中熊汇萱为编辑负责人。发行负责人是范国瑛,发行者为峨眉剧社、乐山武汉大学,中国文化服务社(嘉定分社)总经售。创刊号目次如下:

关于莎乐美 袁昌英

阿尔刻提斯引言 泽拉谟著,罗念生译

谈演戏 朱光潜

华克坦戈夫与邓琴科 路星译

白色的旅程(一幕三场剧)田年

编后记

《编后记》正文题名《编后三记》。其“一”云:“本期虽说是创刊号,但我们并没有写下什么献言,与其说是我们的疏忽,不如让我们坦白的释明:这乃是我们过于谨慎而已。在戏剧理论的探讨上,我们正以热烈而处□(按:原刊此字不清)的心追求着她的真理,我们所以出版丛刊,亦无非藉以得先进者的指导并获学习上的激励罢了。在我们尚很幼稚的今天,我们不应也不敢说些辉煌的话。因此,本刊没有创刊词,虽然我们也有自己的梦。”这一段说明何以没有创刊词的文字,或许可以视作《峨眉丛刊》的“发刊词”。《峨眉丛刊》有出版第二期的计划,据创刊号内页“下期预告”,第二期除拟刊载罗念生的《希腊悲剧》、袁昌英的《〈群鬼〉及易卜生的哲学与思想》和田年的《跳跃的海》(三幕悲剧)外,另有凌叔华、冼德岫等文稿数篇。定于1943年2月底出版的《峨眉丛刊》第二期,我一直无缘得见。查《1833—1949年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增订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8月版),在“峨眉丛刊”条目下,也只著录创刊号信息。因此,我怀疑《峨眉丛刊》的创刊号就是它的“终刊号”。值得一提的是,创刊号中的《谈演戏》未见收入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朱光潜全集》,当属朱光潜的一篇佚文。

峨眉剧社是武汉大学的学生于1940年左右组建的一个业余剧团,曾上演过《塞上风云》、《雷雨》、《原野》、《日出》、《北京人》等不少中外名剧,在校内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1948年,峨眉剧社演完夏衍根据托尔斯泰小说改编的《复活》之后,与另一学生团体——丛丛剧社合并为峨丛剧联。

1942年12月1日,峨眉剧社开始排练《莎乐美》,聘请袁昌英、苏雪林、朱君允三位老师当顾问。关于峨眉剧社排演《莎乐美》以及袁昌英等人指导的情况,从时为武汉大学外文系学生、袁昌英的女儿杨静远的《让庐日记》(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中可以得知一二:

1942年12月14日

峨眉剧社要演《莎乐美》和《群鬼》(王尔德和易卜生的剧),出了很引人注目的预告。(P101)

1942年12月17日

今晚女生宿舍开座谈会,讨论《莎乐美》和王尔德。请了苏先生、妈妈、朱君允先生讲。开始由陈玉美讲《圣经》里莎乐美的故事,然后丁景云(女主角)讲剧情。然后妈妈讲王尔德研究,像活图书馆一样,她把每个剧本请同学介绍内容,如《少奶奶的扇子》、《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est》(名叫《欧内斯特的重要性》)、《不相干的女人》等,她才开始讲王尔德的生平、教育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唯美派的主张。讲完以后,朱先生也讲了她的意见。相形之下,她讲得显得拉杂、不充实、没有系统。回来后,心里很满意。(P101)

1943年1月1日至4日,《莎乐美》在乐山浸礼会连续公演了几场,效果非常好。杨静远是1月2日观看的,她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晚上看话剧《莎乐美》。到浸礼会,我们的座位在第四排中央,最好的位置。看后觉得不错。我喜欢莎乐美(丁景云饰),跳舞好看极了。灯光、服装、音乐合成很美的情调。在战时看到这种软性的舞蹈当然很不容易,也就不再苛求了。”(P106)

《关于〈莎乐美〉》作于1942年11月27日,是袁昌英应峨眉剧社的请求而写的。“峨眉剧社诸同学欲出一种刊物,请我写文章。我听得他们不久将公演《莎乐美》,故写此数语以供参考。”《峨眉丛刊》在编发这篇文章时,特加了一段按语:

用不着编者介绍,读者诸君一定非常熟悉袁昌英先生的大名和作品的。先生的《孔雀东南飞》一剧不是曾风动全国而且感动过诸君纯良的性灵么?

但最近几年,先生除偶或写点杂文外,很少有剧作问世。此次能以本文赐登于本刊,至少在我们是认为非常珍贵的。

先生是中国有名的法文专家,这篇评述用法文所写之世界名剧的文字,不仅有卓越而独到的见解,实在也含有不少的启示。我们除以刊登本文为荣外,并向热诚和蔼的作者致无限敬意。

比对《关于〈莎乐美〉》和杨静远的日记,不难看出,袁昌英在12月17日座谈会上所讲的“王尔德的生平、教育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唯美派的主张”等,正是其文章中所谈的主要内容。《莎乐美》(Salomé)是英国戏剧家王尔德(Oscar Wilde 1854-1900)1893年根据《圣经》中的故事用法文改编的独幕剧,是一部充分体现了唯美主义思想的经典之作。据统计,民国时期共出版有7种《莎乐美》中文译本,其中田汉的译本最为著名,峨眉剧社即是以他的译本为底本来排演的。这部剧作的大意是:希罗底的女儿莎乐美痴情于先知约翰,要和他接吻,却遭到拒绝。其继父希律王爱上了她,请她跳舞,并发誓可以满足她的任何要求。跳完“七袭面纱之舞”后,莎乐美要求用大银盘端来约翰的头。莎乐美如愿亲吻约翰的头颅,最终也在希律王的命令下被处死。《莎乐美》是一部颇有争议的作品,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样一部美丽的悲剧呢?袁昌英认为,从艺术方面来看,《莎乐美》音乐凄婉、结构整洁、意象奇幻、词句凄丽,是“一节完整美妙的音乐”、“一块美玉无瑕的玛瑙”,是唯美主义的杰作。但是,从内容方面来看,《莎乐美》则是颓废主义的结晶,“如果不是形式之美将内容伪装起来,掩饰起来,使这污秽不堪入目的内容,放在远远的梦幻的虚浮的意境内,则《莎乐美》只是无数废纸堆里的几页废文而已”。因此,她提醒年轻人应当特别注意:“别为美的艺术所诱而误认为其内容为健全”,“这种病态的颓废的作品披上优美动人的形式最是易引人入歧途”。

《关于〈莎乐美〉》后收入散文集《行年四十》(商务印书馆1945年4月重庆初版),文末仅署写作时间“十一月二十七夜”,未注明原载何处。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第二篇:莎乐美读后感

奥斯卡·王尔德是著名文豪,在十九世纪是最富盛名的剧作家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童话作家等,是当时能过与萧伯纳齐名的英国才子。

也许后人熟知他的经典童话诸如《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石榴屋》等等,当时最能表现王尔德的才华的却并不是那些童话,而是他的长篇小说与戏剧作品。在我眼里,尤其是他的戏剧作品,和莎翁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假期里我阅读了唯美主义英国才子王尔德一生中唯一一部悲剧也是最后一部的戏剧作品《莎乐美》感受颇深,特此分享。

《莎乐美》的剧情取自于圣经当中莎乐美,这位年轻的以色列公主向叔父兼继父希律王献舞,讨得父王欢心,便要求砍下她所爱的施洗者圣约翰的头作为奖赏,如愿以偿的情节。莎乐美是以色列希律王的女儿,希律王是她的的继父,美丽绝伦的莎乐美公主对先知约翰一见钟情,向他表达了爱慕,想得到他的一个吻,但是先知却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她。在希律王宴会上,希律王答应只要莎乐美公主跳一支七面纱舞就满足她的所有愿望。莎乐美献罢舞,开口要的是约翰的头。希律王虽万般不愿,奈何金口玉言难以收回,只得命人奉上了约翰的头。莎乐美捧起先知的头,终于如愿以偿,将自己的红唇印在了先知冰冷的唇上。在最后,莎乐美捧着先知的头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爱的神秘比死亡的神秘更伟大。”

《莎乐美》只是一出两三万字的独幕剧,也是英国第一个象征主义悲剧,剧中的莎乐美是一个象征形象:她为了能够吻到施洗者约翰的唇不顾一切,舍弃一切。这个人物对王尔德尤其有象征意义,他对唯美主义的执着追求有如莎乐美对约翰的追求,而莎乐美作为犹太的公主却惨遭盾击而死的结局似乎也预兆着王尔德大悲大喜的悲剧命运。《莎乐美》虽然短小,但可算得上是王尔德戏剧中最具张力且最完美的作品。

第三篇:天上的菊美 观后感 乐英

《天上的菊美》观看感

《天上的菊美》,以真人事迹改编,讲述了一位藏区基层工作人员,大学毕业后扎根高原,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最后奉献出自己生命的故事。

影片中,藏区的风景非常美,原始的高原山峰和流淌的河流,处处洋溢着淳朴的风情。但藏区的人更美。世世代代的藏族家庭,都有一人自愿自觉的出家为世人祈福,为家人祈福,菊美的姐姐就是因此而出家的。而菊美选择了做村干部这个职业,为人民,为老百姓祈福。他带领着他的老乡们,为了改善藏区落后的生活条件,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记得古语中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我看电影中的菊美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啊。村干部的工作,事情细而杂,而菊美又总是亲力亲为,事无巨细。一心扑在修路、修桥这样子的民生工程上,对于老百姓的家庭事也是事必躬亲。格朗大叔的牦牛丢了,村民的女儿生病了,沙石厂老板拖欠村民工资了等等事情,菊美都放在心上,一一解决,真正践行了女书记给刚工作不久的菊美的教诲:“在工作上,要学会尊重,打成一片,不厌其烦。”而菊美总是把自己以及家人排在后位。在所有的牧民都注上了新房子后,自家的房子却一直未得到修缮,对于父母的承诺也一直没履行。娶妻多年,儿子出生都没来的及及时的看望,即使是自己有病在身,都完全不在乎,永远把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

就是这样一个爱百姓胜过爱自己的菊美,最终因过度劳累病死车中,年仅33岁。在车后座躺着的菊美,透过车窗,正好可以看到圆柱体形的路灯罩,让他想起了自己最喜欢吃的母亲做的锅盔,可惜却再也吃不到了。

看完整部影片,很感动,也很令人深省,对党和人民怀着赤忱之心的人永远会得到所有人的爱戴和拥护,人民会永远记住他。

第四篇:浅析王尔德《莎乐美》的唯美主义和成因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French Higher EducationVague Language and Its Pragmatic Functions in Diplomatic Language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An Analysis of Beauty and Uglines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of Oscar Wilde浅析《红楼梦》英译本中文化负载成语的翻译Development,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Chinglish从迈克尔杰克逊看美国梦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差异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尼斯湖和西湖—中西方旅游性格差异研究埃德加•爱伦•坡恐怖小说的哥特式特征分析论《红字》中珠儿的象征意蕴中国旅游指南的中译英研究(开题报告+论)相同之爱,不同诠释——从美剧《吉尔莫女孩》看东西方母女关系之异同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between Wang Anyi’s Everlasting Regret and Virgina Woolf’s Mrs.Dalloway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英语广告中修辞手法的翻译论《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海明威《雨中猫》的文体分析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英语中的女性歧视从Salsa舞解析墨西哥人的性格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论中美商务谈判中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冲突及对策浅析中文商标词英译的原则和方法欧•亨利作品中的人生的价值探索爵士时代下的狂欢化精神——解析豪华宴会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写作手法以及作用归化与异化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从文化角度简要分析词语的意义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象征主义

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浅析造成盖茨比悲剧的因素

爱恨共辉煌——浅析《呼啸山庄》中的男主人公

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的叙事技巧

浅析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占有》中维多利亚时代女权主义者的爱情观分析

解析《简爱》的帝国主义意识

马丁伊登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及其悲剧

论《格列佛游记》的社会意义

探析英语新闻报道中的委婉语

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策略 An Analysis of Gothic Features in Poe’s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英汉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及其文化内涵分析 On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 On John Galsworthy’s Realism in The Apple Tree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英语谚语重复修辞格的翻译 《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从电影《功夫熊猫》看中国英语的发展 歧义视角下的英语言语幽默研究 从合作原则违反角度分析《破产姐妹》中的幽默话语 论《弗兰肯斯坦》的叙事技巧 母语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 《哈姆雷特》与《夜宴》中人物塑造的比较研究 法律术语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英汉饮食习语对比研究 “白+动词”的语义及其英译 从《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的对比看中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 浅析虚词在英语写作中的重要性 法国大革命对《西风颂》创作的影响 Vocabulary Teaching Based on Pragmatic Approach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论“and”的用法和翻译 从“老人与海”译本比较研究看理解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的人格探析 高级英语课堂中教师角色研究 《闻香识女人》角色分析 A Comparison of Valu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中人生哲学的主题分析 以仪式理论阐释《宠儿》中的“宠儿”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东西方爱情比较 从清教理想主义角度解读《红字》中的和谐思想 论疯女人形象对小说简爱所作贡献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的性格分析 试论英语学习中的动机 《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版本的比较研究 Improvi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ral English by Applying English Songs 控制学对英语家教影响的实证分析 论增加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从《永别了,武器》看海明威的战争观 次贷危机对广东珠三角出口贸易的影响 透过好莱坞校园电影解析美国青少年的特点

论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主义

《飘》两个中译本人名地名翻译对比研究

《白雪公主》的后现代主义创作技巧

《青春》中的孤独主题分析

文化语境维度下中餐菜名的英译研究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An analysis of the “never lost” qualities on Hemingway and his Sun Also Rises

浅析《弗兰肯斯坦》中怪物“善”与“恶”的转变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Jude’s Tragedy in Jude the Obscure

委婉语的适用性原则和策略

Situational Approach to Grammar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English Classes

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论电影《芝加哥》中的格雷马斯叙事模式

外来词的翻译方法初探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中西社交礼仪的比较与融合102 On“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in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Contract

网络英语中的新词探究

天鹅的涅槃——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喜福会》中母女关系

英汉被动意义表达比较研究

The Interpretation of A Rose for Emi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Analyzing Brand Names

麦当劳的制胜之道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电影片名英译中的运用分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

浅析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会议交替传译中习语的翻译

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

从文化角度看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

从苔丝的悲剧到托马斯•哈代的宿命论

论黑暗中的光明在《八月之光》中的体现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The Archetype of the Ugly Duckling in The Secret Garden

论希斯克利夫出走的必然性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看中西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的商务谈判风格及其对策

An Analysis of Emily’s Tragedy in A Rose for Emily

英语广告语篇中名物化的研究

中美人际关系分析

《洛丽塔》悲剧结局因素探析

星巴克的成功之道

从《金色笔记》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

对《嘉莉妹妹》中摇椅意象的解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文体特色分析

The Process of Anna’s Spiritual Integration in Doris Lessing’s The Golden Notebook 131 《威尼斯商人》中的种族及宗教冲突

《名利场》利蓓加•夏泼和《简•爱》简•爱的对比研究

成功智力理论对英语素质教育的启示

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

浅析合作原则在汉英广告语翻译中的运用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妇女地位问题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比较

商标翻译的本土化研究

论《达芬奇密码》中的基督教元素

中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比较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143浅论《黑天鹅》电影的象征手法运用

浅析澳洲英语词汇文化的特色

美国电影与文化霸权—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为例

詹姆斯乔伊斯的《阿拉比》与腐朽的宗教

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述艺术--以《一个明亮干净的地方》为例

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新词英译研究

On the Disillusion of Gatsby's American Dream

英语委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51 The Struggle of Women—On the Image of Mary in The Grass Is Singing

152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角色扮演

153 文化语境下归化和异化在翻译中的运用

154 论《最危险的游戏》中的生态伦理混乱

155违反合作原则所表达的会话含义—以《越狱》中Theodore Bagwell话语为例 156 浅析英语无灵句中的汉英认知思维方式差异

157 商务信函中的语气结构分析

158 论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中的互动

159 从关联理论看电影字幕的翻译

160 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161 从文化角度分析英汉数字习语的不同

162 An Analysis of Hemingway' Religious Complex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63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earning Skills Through Nursery Rhymes

164 《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

165 从功能理论看汉英广告翻译

166 西方吸血鬼与中国鬼的文学形象比较(开题报告+论)

167 从《生活的艺术》看林语堂的人生艺术

168 英文商标的汉译

169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

170 On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A Comparative Study on Fitzgerald and Dick Diver

171 从任务型教学模式谈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预防策略

172 The Tragedy of American Dream---On Tragic Image of Willy Loman in Death of a Salesman

173 《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

174 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

175 论象征主义在《喜福会》中的体现

176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形象——以好莱坞电影为例

177 合作原则与关联理论比较

178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英汉动物词语研究

179 浅析托尔金在《魔戒》中的创作特色

180 “麦田里的守望者” 中纯真的失去

181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in English Reading Class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182 分析《简爱》和《名利场》中的女性主义

183 试析英语委婉语中的隐喻

184 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

185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声声慢》英译研究

186 文化差异视域下英语报刊硬新闻的翻译

187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188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社会语言学视角

189 《通天铁路》中超验主义与清教思想救赎观冲突之探析

190 汉语外来词翻译的文化解析

191

192 语用预设在广告语言中的应用

193 如何降低初中生英语课堂焦虑

194 从奈达翻译理论初探英汉新闻导语翻译策略

195 浅析王尔德《莎乐美》的唯美主义和成因

196 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差异

197 企业资料的翻译原则

198 Analysis on Paul Morel’s Life Pass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rence’s Unconscious 199 论《喧哗与骚动》中凯蒂康普生的悲剧

200 《三国演义》中带数字的词语翻译研究

第五篇:人教版英乐下

第二单元 绿水江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

2、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教学目标

1、能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2、能积极地参与小组的活动,以合作的方式创编几个舞蹈动作。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1、注意第一小节五度音程的音准。要具有弹跳感。

2、注意第二小节圆滑线的唱法。要唱得连贯、柔和,和跳跃的形成对比。

3、注意第三小节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可按顿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最后一个乐句第三小节的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轻。并要做到声断气连,使歌声既分开又被连贯,寄托着少先队员热爱茶山的情感。

6、演唱时要注意乐句的分句,可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做到正确地换气。

(二)欣赏有关采茶的音乐作品

1、器乐合奏《采茶扑蝶》

2、广西民歌《采茶歌》

(二)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见相关参考资料)。

1、学生分组合作创编

2、指名表演

3、集体评价

4、随音乐一起表演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西湖春晓》的合唱声音效果与歌曲所营造的意境。2.“走进”西湖,了解西湖。(1)诗人笔下的西湖。《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2)画家与摄影家眼中的西湖(有关西湖的绘画及摄影作品)。(3)我们眼中看到的西湖(西湖美景欣赏)。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生长在北方的人们都非常熟悉北方的风景,经常用“大漠黄沙”来形容戈壁,用“银装素裹”来形容北国的千里冰封。其实江南的美景也是数不胜数,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说什么呢?(秀美 俏丽 灵气)

二、欣赏《西湖春晓》

师:今天,我们就共同欣赏一首赞美西湖的歌曲《西湖春晓》,听一听歌中都唱到了什么?(出示课题并初听歌曲)

师:请大家随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播放背景音乐《西湖春晓》)。师:请同学们边听歌曲边轻声哼唱,并用身体来感受歌曲的韵律。学生用身体感受歌曲的韵律,并轻声哼唱。

三、拓展──走进西湖

1、师:我们从歌曲中感受到西湖的美,可这远远不够,让我们“走进西湖”,更深层地去了解西湖。请大家交流你所查找的有关西湖的资料。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所查找的关于西湖的资料。(向同学们介绍《明珠西湖》 《许仙和白娘子》)

2、师:文人墨客赞美它,画家描绘它,西湖到底有多美,我想现在就去看西湖,做西湖的画中人,邀请全班的同学和我一起去欣赏西湖的美景。师:西湖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其实,在祖国各地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美丽的景色,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观赏。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知识拓展,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生:北京、沈阳、成都„„)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去看一看。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一问大家,你们对江南有什么了解?(生:在我国的南方、有水乡之称)

2.师:首先我们来看地图,谁能介绍一下江南的地理位置?(生:江南的地理位置:人们习惯上把长江以南称为南方,一说到“江南水乡”,又以江、浙一带最为典型,这里江河纵横、水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

3.师:你知道江南的历史么?(生:江南的历史:在七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创造了良渚和河母渡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物、遗址。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逐渐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就是“一郡丰收,可供数郡使用”,宋代时更有“苏湖熟,天下足”之彦。宋王朝的南迁,使这里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二、欣赏:

1.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悠扬的笛声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感受一下音乐中描绘了江南怎样的景色?

a)初听《江南好》

b)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生:小桥流水人家、烟雨蒙蒙、小舟摇曳、渔歌飘响、山清水秀„„)

c)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是《江南好》。这首乐曲,是根据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欢乐歌》改编而成。旋律明快流畅,不仅描写了江南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民的纯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感受。我们再次来欣赏乐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请同学们思考乐曲分为几部分?

2.分段复听

a)师:同学们认真的感受第一部分音乐,说一说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民族乐器把我们带到了江南?

3.完整欣赏乐曲《江南好》

师:听完了乐曲我们已经知道这首乐曲是由民乐合奏的。领奏乐器是竹笛,属于民族吹管乐器(出示竹笛,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竹制、上端有吹孔有六个音孔、以及清脆明亮的音色。并由同学进行吹奏展示)

三、知识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同学们能够说一说么?

1.咏江南 课件展示诗词两首。读一读:组织学生一起朗读。

《忆江南》 《送人游吴》

分析诗词内容:写出了对江南的美好回忆,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2.看江南

(1)小桥 流水人家

[课件展示江南的风光,民居] 谈一谈:对江南建筑的感受。(2)苏州园林

[课件中穿插VCD,播放苏州园林景色] 欣赏: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是首屈一指的。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寻求反璞归真,悠闲养性的氛围,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构成了苏州园林的基调。

说一说:身边的园林景色。3.唱江南

[课件穿插VCD,播放《太湖美》] 听一听:江南的曲调,江南风格的音乐。4.舞江南

演一演:模仿舞蹈动作 5.画江南

[课件展示描绘江南的绘画作品]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感受了江南的美景,其实还有许多我们没有了解到的知识内容,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江南的资料,使我们能够更多的感受江南。(放乐曲《江南好》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

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

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教具准备:光盘、歌片、录音机、卡片(节奏火车、歌圩)、视唱卡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放《小螺号》音乐,师生律动表演进教室,相互问好。

二、创设情境,了解故事,激发情趣:

1、师: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广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

师:广西人杰地灵,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许多人才,在广西壮族有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刘三姐)

2、师:很好,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美丽、聪明、活泼、可爱,她用歌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那么她到底有多聪明,老师给你们放一段《刘三姐》的电影片断你们就知道了。

3、(大屏幕)放刘三姐带领姐妹与男青年对歌的场面。师:请同学们注意片中主要采用的演唱形式?

师: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三姐„„(聪明,有智慧)

4、师:广西壮族被称为歌海,他们不分男女老幼,随口就唱,唱的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情,他们用山歌作为感情交流的工具,爱歌就象爱自己的生命一样。但是,当时有个恶霸地主不让老百姓唱歌,刘三姐就提出了对歌比赛,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了斗争。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个片断,大家一起观赏。

5、(大屏幕)放刘三姐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斗争的片断。

6、师:这段对歌的情绪怎样?(风趣、幽默的,机智地骂了财主)师:很好,这是财主花了重金请来三位秀才与三姐对歌的场面,他们是秀才吗?

师:是的,是蠢才。知识来源于生活,他们死读书本,没有生活知识,结果丑态百出,刘三姐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众乡亲战胜了老财主。

三、学唱歌曲:

1、导入:

师: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

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片,放录音范唱)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速度和情绪?(中速、优美地、婉转地 委婉动听地 甜美柔和地)

3、再听,轻声随唱: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注意观察: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

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这也是难点之处。

4、难点解决:(1、2、3、4、依次出示)

师:下面老师带领同学们乘上节奏火车进入“节奏城”,把这些难点一一解决了。

师:这首歌中只有一小节3/4拍,按2/4的划拍方法,注意突出强拍。师:唱时注意附点的韵味。

2)师:(出示卡片)歌中还有一处

“哎”,老师也把它提出来,大家对照一下,有何不同? 划拍唱一唱。

师:这一旋律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这首歌曲算是一首主题歌。

3)师:歌中还有一处易混淆,(出示卡片)老师也把它提炼出来了。(划拍视唱)。

师:结束处的“弯又多” 前面加上“罗” 在歌曲中是弱起,我们来视唱一下。

5、随录音完整演唱歌曲:(放录音)

师:现在我们随录音来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

6、视唱曲谱:(详细过程略)

1)划拍视唱。注意变换拍子略突出强拍。2)随教师的伴奏视唱。(一人指谱)

7、唱词,歌曲处理: 1)教师弹琴,学生演唱。2)歌词分析: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现在你们把自己当成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再来演唱一遍歌曲。(随老师优美的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9、设计演唱形式:

1)男女生接力唱,最后一个“罗湾又多”齐唱。2)领唱与齐唱。

3)创设情境,领唱在江面,齐唱在岸边。

四、知识拓展

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

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许多民族音乐活动,(出示卡片)最著名的是传统的风俗歌会“歌圩”。“圩”是“集会”的意思;“歌圩”就是赛歌、唱歌的集会。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学唱了优美的歌曲《唱山歌》。

师: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民歌很多。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壮族民歌海洋中的几滴水,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它代代相传下去!最后,我们以优美的歌声演唱《唱山歌》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天山之春》 教学目标

1、熟悉作品的旋律,感受其风格,并能随音乐哼唱。

2、知道中华民族乐器琵琶,并能听辨其音色。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凭你自己对新疆音乐的了解,你平时听到的歌曲,有哪些音乐是属于新疆的?

师:这节课我们要来听听平时同学们不太听的到的新疆的歌曲〈咯什的春天〉 2.欣赏新疆音乐〈咯什的春天〉

师:聆听的过程中,你要考虑以下问题: a.这首歌曲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b.同桌互相讨论它使用了那种乐器?(拉弦、弹拨)

c.它的伴奏乐器又是什么?

3.图片展示。热瓦甫并再播放热瓦甫的音乐。师: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4.在热瓦甫的音乐中带有手鼓,介绍手鼓。幻灯图片展示。

三、感知新疆维吾尔族的典型节奏。1.手鼓(铃鼓)节奏 X.X X X XX X X X 2.引出新疆的典型节奏。X.X X X XX X X X 3.师:接下来老师给你们配上点音乐,你们来打打看。播放〈青春舞曲〉的伴奏音乐。同时导入歌曲的学习〈青春舞曲〉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对所学唱的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完全掌握,并且可以自己创编歌词与演唱。

2.复习掌握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少数民族,了解地理位置、风俗特点、生活喜好、劳动内容等各方面。

3.拓展教材,充分了解教材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的知识内容,并以不同形式表现。

教学重难点

1.对歌曲的节奏要充分掌握,并且能够吐字清楚的快速演唱。2.注意歌曲中的衬词,并可以自己创编歌词与演唱。

教学用具:竹竿舞蹈的竹竿、少数民族资料课件、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

播放《我的家在日喀则》,并带领同学们共同跳起藏族的舞蹈,特点是甩长袖。〈设计意图:营造一种音乐气氛,让学生听着藏族的音乐走入课堂,贴近少数民族与本单元内容相互照应。〉

二、复习本单元前几课内容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幅员辽阔的土地上生长着56朵各具特色的鲜花。在本单元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三个少数民族,来,共同回忆一下:

《刘三姐》——壮族 《小山羊》——侗族 《天上之春》——维吾尔族还有我们刚才进教室的律动舞蹈是藏族的。以前都是老师给你们介绍,今天要改变一下方式,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

三.认识新的少数民族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少数民族——布依族

1.讨论自己查找有关布依族的资料,一会进行交流。

2.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来展示课件内容,课件中没有的可以用资料和语言来补充。

四.新授歌曲

1.先来共同聆听一遍歌曲,师:听到歌词中说什么了吗?生:听不清,太快了,并且好象不是汉语。

2.教师出示歌词,并且歌词是由不同的颜色写的,一白色,一黄色。3.学生们分清了白色的是衬词,而黄色的是汉语。现在就可以一目了然了,也能听懂了。

4.共同读节奏

5.共同按节奏读歌词,讲解歌词含义。6.唱曲谱

7.加上歌词唱歌曲

8.速度一遍比一遍快,而且吐字要清楚节奏要准确。

9.我们看到了布依族的酒令舞,我们也来跳一跳啊,一定要边唱边跳,其他的同学要帮着打节奏的。

10.进行创编歌词,我们要注意有衬词的地方,加上自己的创编歌词要流畅有意义还要押韵。试一试自己来唱一唱。

学生创编:久不回家忘记路呀,久不看书忘记字呀。五.扩展思路,充实教材

我们还知道很多少数民族,比如傣族、彝族、苗族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少数民族的好伙伴,现在让我们来共同欣赏各个民族的特色,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

1.班级的一个女孩是鲜族的,她穿来了她的鲜族衣服,并且给我们带来了一段朝鲜舞蹈《道拉吉》。

2.全班同学在《久不唱个忘记歌》伴奏下,边唱边跳竹干舞。3.展示傣族的舞蹈 4.展示我们汉族的舞蹈

六.总结:

56个民族是56朵美丽的鲜花,少数民族更加具有特色,而且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我们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兄弟姐妹,真的想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的特色风情,让我们共同的进入56朵花的海洋。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环球风采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歌曲《木瓜恰恰恰》。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好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情感。

教学难点:歌曲第9、10两个乐句中连续切分音的演唱。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多种体裁的歌曲,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种新体裁的歌曲——叫卖歌。

二、新授:

1、叫卖歌: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有的只有一句或半句旋律,有的甚至没有旋律,只是吆喝以招徕顾客。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卖汤圆》、《冰糖葫芦》等。

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是课本第24页的《木瓜恰恰恰》。(板书课题)

2、学习歌谱:

①学生听老师范唱歌谱,要求学生注意老师将歌曲划分成了几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有什么特点?

②学生自己弹琴试唱乐谱,找出乐谱中的难点(第9、10乐句),并加以分析。

分析:这两个乐句之所以难唱,是因为它是由几个切分音组合而成的。大家还记得象(×××)一样的切分音的唱法吗?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节奏吧!

③读节奏(一个切分音)④教唱第9乐句。⑤学生唱。⑥类推第10乐句

7老师弹琴,学生跟唱一遍 ⑧学生自己弹琴试唱全曲乐谱。⑨跟老师唱,找错误。及时纠正

3、学习歌词

①读歌词(恰恰恰是衬词,不读)②用第一乐句带歌词教方法。

③学生自己学唱,在自己不会唱的地方做上记号。④重点教唱。

⑤学生跟随老师唱,及时纠正演唱中的错误。⑥让学生自己演唱一遍。⑦教衬词“恰恰恰”怎样读。⑧合唱。⑨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的优点,予以表扬,指出不足,供学生改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

2、与埃及、尼罗河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电子合成器,熟悉它的音色

2、听音乐填写部分旋律

3、了解一些与埃及、尼罗河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

1、听用常规乐器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两段音乐,分辨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简介电子合成器。

3、第一遍欣赏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有什么感受?

4、哼唱主题A.5、第二遍欣赏全曲,进一步记忆主题A的旋律。

6、再次聆听主题A的旋律,试着填写第二乐句的旋律。

二、了解有关埃及和尼罗河的音乐文化知识。

1、由教师或学生介绍有关埃及或尼罗河的知识。

2、欣赏埃及的民间音乐。

三、第三遍欣赏全曲,启发学生谈谈欣赏了乐曲以后的体会。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红蜻蜓》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

2、初步学唱两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一段歌词。教学重点:歌曲《红蜻蜓》第二声部的学唱 教学难点:歌曲两声部的合唱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电子琴、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唱歌曲(第二声部)

1、教师深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并揭示课题。

2、听赏录音版本的歌曲《红蜻蜓》 聆听要求: A.歌曲的情绪?

B.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为什么?

3、出示歌谱

提问:歌曲有几个声部? 什么叫合唱?

解释: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声部同时演唱的形式,叫合唱。

4、复听(录音)歌曲《红蜻蜓》

提问:二声部的歌曲与单声部的歌曲相比,听赏效果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深情回忆童年趣事的的意境,以及了解相关的知识。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乐段歌词

6、学唱低声部第一乐段歌词

要点:音准、一字多音、气息、速度、力度等 设计意图:初步学会歌曲低声部的演唱

7、复习歌曲第一声部的第一段

8、合唱歌曲的第一段

A.请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交换演唱)B 学生分声部练习: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两声部歌曲的合唱学习,体验二声部合唱歌曲所表现的音响与和声效果,学习合唱知识,练习二声部合唱技能。

五、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

2、创编节奏为《火车咔咔咔》伴奏

教学目的:

1、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的表现作用。

教学过程:

一、发声训练:综合训练

注意:发声要均衡、声部要和谐。注意力度的变化。集体演唱《红蜻蜓》

二、欣赏

1、导入:请学生回忆新年时的快乐情景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介绍:一种是作为歌剧或者舞剧的开场音乐,有暗示剧情的作用;另一种是带有标题的独立器乐曲。

3、初听全曲,请学生说出总的气氛情绪。教师弹奏主题旋律,请学生跟着哼一哼。

4、复听乐曲,请学生注意那几段是重复的?

为乐曲分段。

5、分段细听乐曲,请学生说出乐曲各部分的不同之处。

6、完整复听。

7、表现音乐,分小组设计表演。

(1)用“啦”演唱、乐器演奏或用节奏也起伴奏。(2)乐器演奏、用节奏乐器伴奏、创编舞蹈或律动动作。(3)为旋律填歌词演唱。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中国功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申奥短片的播放,使学生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及在全世界的影响,它代表华夏子孙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

2.通过歌曲的学唱,懂得中华武术魂,懂得做人也是“外练:强身健体,内练:一身正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了解旋律的压缩在音乐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的纪录片,定格在成龙表演功夫一幕。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运动项目吗?这是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的宣传片。为什么短短的几分钟内要用这么大的篇幅来表现武术呢?谁知道中国的武术都分什么门派,有什么招式,有什么武器啊?

师:其实武术不但有同学们说的那些,它还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一种中华武术魂。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中华武术的歌曲好吗?

二、歌曲新授

1、教师播放录音,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歌词。

师:刚才在播放录音的时候,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会唱这首歌曲。那么老师提问一个问题:这首歌曲分几段呢?有哪一段与众不同呢?

师:哦,第3段不是“唱”歌而是“说”歌,这就是一种新的演唱形式──说唱,我们一起来把第3段读一遍好吗?

2、教师与学生一起按节奏朗读第三段歌词,中间不停顿。

3、教师带领学生再次朗读歌词。

师:老师看到在歌曲中有两处歌词是一样的,同学们发现了吗?有什么不同呢?

(速度不同,节奏也不一样。)

师:对,第1段速度较慢,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呢?应该怎么演唱呢? 生:表现了英雄吸纳天地之气的气势。应该唱得有气势,要深吸气,气沉丹田。

师:第2段速度较快,应该怎么演唱呢?

(表现英雄舞刀弄枪的飒爽英姿。应该唱得有力量,有活力。)

4、教师介绍歌曲节奏的变化与旋律的压缩使音乐的情绪发生变化。学生视唱两段不同的曲谱,打节奏。唱曲谱后再唱歌词。

师:最后一段中,“东方一条龙”指的是我们的伟大祖国;“儿女似英雄”说的是我们炎黄子孙都是英雄;“天高地远八面风”,说的是我们祖国幅员辽阔;“中华有神功”,说的便是我们祖国的武术了。大家再来完整地把歌曲演唱一次好吗?

5、学生演唱全曲。

三、感受与表现

1、师:老师听到大家唱得热血沸腾了,我想大家也想来表演一下吧?老师这有一部《中国功夫》的音乐电视,同学们可以自己选择几个喜欢的动作模仿。

师:哪个小组设计好了动作到前面来给大家表演一下?

2、学生表演,找出好的一组全班模仿,并完整表演。

师:老师看到大家表演得都很好。但是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同学的动作和大家不一样,不知道你们从哪里学来的啊?

师:谁知道有关黄飞鸿的事呢?

3、学生简单向大家简单介绍黄飞鸿的故事。老师补充,并播放有关黄飞鸿的影音资料。

师:正值外寇侵华,国难深重之时,黄飞鸿奋起抵抗,号召中华儿女当自强!

4、教师播放《男儿当自强》音乐。

师:听过音乐以后,有哪一句是你最不能忘的呢?为什么呢?

5、学生回答,师生交流。

四、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中国功夫》,欣赏乐曲《武术》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中国功夫》

2、在欣赏乐曲《武术》时能分辨出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的不同情绪以及乐曲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中国功夫》,下面我们来复习演唱歌词,要求唱得更加整齐,更加生气勃勃、英姿飒爽。

学生随琴齐唱。

二、表演歌曲《中国功夫》

1、分组合作创作动作。

2、请几位表演比较好的学生随歌曲即兴表演。

3、推选代表共同表演。

三、欣赏民乐合奏《武术》

1、教师简介乐曲。

2、知道学生进行学唱。

3、初听乐曲。

课本中的A、B主题在乐曲中各出现了几次,顺序是怎样的?

4、复听乐曲

这首乐曲充满着动感,如重拳出击,柔中带刚,因此也很适合随音乐表演动作,我们再来请几位同学作表演。

5、指名随音乐进行表演。

四、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要求学生课后学习一两个武术动作。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男儿当自强》 教学目标:

1、歌曲表演《中国功夫》

2、能随录音学会歌曲《男儿当自强》,并对歌曲中的对称现象有所注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部电影《黄飞鸿》的主题曲《男儿当自强》。教师简介歌曲。

二、欣赏歌曲《男儿当自强》

1、教师朗诵歌词

2、出示歌词

引导学生观察歌词,找出“两两相对”,即对称。

3、初听歌曲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复听歌曲

学生随歌曲轻声哼唱,反复两遍。

5、再次复听

学生跟唱,并在“X X”处自由表现。

三、歌曲《中国功夫》表演与演奏。

1、随伴奏齐唱歌曲

2、分组进行创作,教师指导。

3、分组进行汇报表演。

4、教师讲评。

5、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四、小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歌曲《中国功夫》,欣赏了《武术》和《男儿当自强》,希望大家关心武术、热爱武术,健身强体,为国争光!

下载袁昌英作《关于〈莎乐美〉》word格式文档
下载袁昌英作《关于〈莎乐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英政治制度比较

    美英政治制度比较 李晓东 摘要:英美两国同属西方文明体系,两国政治制度是也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各国政治制度建设颇具影响。比较两国政治制度的异同,有助于进一步认识......

    优乐美调查报告

    优乐美调查报告 目 录 一.内容摘要··········································(1) 二.关键词·················......

    实训心得(袁丽莎)(五篇范例)

    实训心得 翻开人生的扉页,在宁波职业体验与就业中心为期两周的体验实习生活短暂而又精彩。在这里又认识了新的朋友以及新的老师,在不同的环境下体验了不同的学习生活,感受了不......

    古筝教学视频大全袁莎入门版

    古筝教学视频大全袁莎入门版 古筝简介古筝演奏姿势古筝如何装戴假指甲古筝琴码的摆放及定弦古筝基本指法勾抹拖古筝勾抹拖《送别》古筝勾抹拖《孟姜女》古筝勾抹拖《草原上......

    乐英教育辅导学校

    乐英教育辅导学校“学习之星”郭纪梁、李慧君、毛明洁、刘元元、张嘉琪、苗梦醒、苗倩雯、吕鑫、周莉、付万娜、郑富康、张献月、胡尔康、高奥宇、李文静、袁一博、张尹旭、......

    袁纯清作重要讲话

    山西省委召开全省领导干部大会袁纯清作重要讲话 7月29日,山西省委在太原召开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会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十二五”时期又好又快发展,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大......

    美伊莎公司2013年年终工作总结

    秘鲁矿业2013年年终工作总结报告根据新华联矿业关于二〇一三年全年绩效考核的精神,结合美伊莎矿业有限公司《2013年平衡计分卡》,公司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 全年工作任务完成......

    袁莎入门古筝教材(与袁莎教学视频对应)

    古筝教材 古筝教材 古筝教材 古筝教材 古筝教材 古筝教材 古筝教材 古筝教材 古筝教材 古筝教材 古筝教材 古筝教材 古筝教材 古筝教材 古筝教材 古筝教材 古筝教材 古筝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