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写好律诗对仗
如何写好律诗对仗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263 更新时间:2005-10-04 20:12:43
如何写好律诗对仗
一、什么叫对仗?
对仗亦名对偶,即出句和对句形成对偶、联语,如古之仪仗队,故名对仗。它是古代诗歌语言中很重要的一种修辞格式。原则上说,对仗就是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并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格式。为什么说“原则上”?因为从发展角度来看,早期的对偶形式和晚期的对偶形式是很不相同的,这里的定义,主要是从晚期的对偶形式来考虑的。
二、对仗的来源
对仗,作为一种形式美,自然是来源于生活。刘勰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在我国古代社会里,人们早就发现了在自然界存在着种种对称现象,如据科学家说,中国早在汉代,人们就已经知道雪晶体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了。当然,对称不等于对仗,但是对仗是对称的一种形式,对称性,起初只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觉而产生的一种概念,后来才逐浙把这种认识应用到美术、音乐、建筑和文学等许多领域中去。在诗歌语言中,除对仗外,其他如回文等等也都是对称美的表现形式。
三、为什么要用对仗?
对仗是格律诗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我国诗歌独有的最有魅力的格律元素。它会聚了结构形式美和声韵音乐美,使表现的内容鲜明精美,富有张力。对仗,通常是律诗的闪光部分。诗人的艺术功底,文学才气,在对仗中能充分地显示出来。一首律诗的优劣成败,主要看对仗。
在古代诗歌语言里,对仗具有很高的修辞效果。产生对仗辞格的心理基础是联想。对仗通过匀齐的形式,表达了凝练的内容,使读者读后易于感知、联想、记诵,和谐的节奏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山”、“云”相对,“从”、“傍”相对,“人面”、“马头”相对,“起”、“生”相对,整个句式是主状谓对主状谓。
又如: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浮云”、“落日”相对,“游子意”、“故人情”相对,整个句式也是主(谓)宾对主(谓)宾。“浮云”、“落日”之后,等于各省去一个。“如”字,所以每句实际是主谓宾结构。
再如: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
“江间”对“塞上”,其中“间”、“上”都是方位词相对:“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又含数词相对,而且这些相对的词和词组,在声律上都是平仄相对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古代诗歌语言的对仗句,首先必须以结构上的对偶为基本前提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结构上的平衡,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对仗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格式,它通过词语两两相对的结构形式把内容不同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增大了诗歌语言所反映的时间或空间的跨度,从不同角度向读者提供了多种镜头,使读者在丰富的联想中进入一个更加美好的意境。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这是王维 “诗中有画”的代表作。该诗选择了“明月”、“青松”、“清泉”、“山石”、“翠竹”、“浣女”、“荷莲”、“渔舟”等八种典型事物,借助严整的对仗形式,组成了优美的画图。四个诗句,两两对仗,组成四幅画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造就了一个极美的艺术境界。这种场景的变换,读者读来并不觉得突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对仗这种格式。
严整的对仗形式便于人们感情的过渡和联想,关于这一点,袁行霈先生有过很好的论述。他说:“对偶是连接意象的一座很好桥梁,有了它,意象之间虽有跳跃,而读者心理上并不感到跳跃,只觉得是自然顺畅的过渡。中国古代的诗人常常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在广阔的背景上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对偶便是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意象连接起来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73面,198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仗还能产生十分鲜明的对比效果。如: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
“红颜”与“白首”相对,“弃轩冕”与“卧松云”相对,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而这种效果的取得,不能不说是对仗辞格起了很大的作用。
由此种种,写诗者要学好对仗。
四、对仗的基本要求
律诗对仗有五项基本要求:
1.平仄声相对。即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
2.词性对应相同。上下句对应的词一般是同类词相对,即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但仅了解这一点还不够,有的词类,主要是名词还分若干小类,往往需要按照这些小类对仗。其小类有:
(1)天文(日月风雨等)(2)时令(年节朝夕等)(3)地理(山水江河等)(4)宫室(楼台门户等)(5)器物(刀剑杯盘等)(6)衣饰(衣冠巾带等)(7)饮食(茶酒餐饭等)(8)文具(笔墨纸砚等)(9)文学(诗赋书画等)(10)草木(草木桃李等)(11)鸟兽(麟凤鱼虫等)(12)形体(身心手足等)(13)人事(道德才情等)(14)人伦(父子兄弟等)
3.语法句式相对。即上下句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等,句子结构和节奏形式两句相同。如“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上下句均为“主——谓——宾——补”,主语“树色”、“河声”又都是偏正结构,前一名词修饰后一名词,上下句节奏形式均为“二二一”式。4.词义相关或相反(忌相同)。如:
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杜甫《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之二
落者自落,废者自废;而春来水发,卧柳生枝,总见生生不息。此相关也,又如: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折”“肥”相反也。
5.字数相等。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七字对七字。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五字对五字。
五、什么地方用对仗?
(一)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必须由对仗句组成,这是律诗格律的一个 基本规定。凡是颔联,颈联运用对仗的属于正格,不符合这个规定的都叫变格。正格如: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赵嘏《长安秋望》
此诗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词性及词组结构两两相对。颈联写俯察之景,“紫艳半开”对“红衣落尽”,“篱菊”对“渚莲”,“静”对“愁”,对仗亦相当工整。
(二)首联运用对仗 按照格律,首联用不用对仗没有硬性的规定,如果用对仗,也并不因此减少中间两联的对仗,故凡是首联对仗的律诗,往往一首诗用了三联对仗。从历代律诗创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五律首联运用对仗的比较多,七律较少。个中原因主要是五律首句多不入韵,容易构成对仗。七律首句多入韵,故用对仗的较少。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首联也存在着运用对仗的情况。
首句不入韵而首联对仗的五律如许诨的《送韩校书》:
恨与前欢隔,愁因此会同。
迹高芸阁吏,名散雪楼翁。
城闭三秋雨,帆飞一夜风。
酒醒鲈脍美,应在竟陵东。
七律如杜甫《咏怀古迹》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首句入韵而首联对仗的五律如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七律师如白居易《杭州春望》;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犁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首联对仗的律诗还有所谓“偷春体”,即首联对仗,颔联不对,颈联又相对,一首诗中仍保持两句对仗,只不过改变了其中一联的对仗位置。例如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又杜甫《月三首》之二:
并点巫山出,新窥楚水清。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不逢银汉落,亦伴玉绳横。
宋沈括《梦溪笔谈》论此诗:“次联不拘对偶,疑非律诗,然起二句明系对举,谓之偷春格,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偷春体》也说:“其法颔联虽不拘对偶,疑非声律,然破题已的对矣!谓之“偷春格”,言如梅花偷春而先开也。”其实初唐时期已有此体。
(三)尾联运用对仗
尾联运用对仗在律诗中非常少见,这里仅举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结尾两句采用流水对的形式,一气呵成。“即从”对“便下”是偏下词组相对,“巴峡”对“襄阳”、“巫峡”对“洛阳”是地理名词组相对,“穿”对“向”是动词相对,如此工整的对仗在律诗的尾联非常难得。
这种一、二联不对仗,三、四联才对仗的人称藏春格。又如杜甫《早花》: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直苦风尘暗,谁忧客鬓催。
仇兆鰲说:“此诗上四散行,下四整对,亦“藏春格”也”(《详注》)
(四)颈联单独运用对仗
这是律诗对仗的一种特殊变格,前人称为蜂腰体,通常见于五言律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云:“(其格)颔联亦无对偶,然是十字叙一事,而意贯二句,及颈联方对偶分明,谓之蜂腰格,言若已断而复续也。”如:
闻道花门破,和亲事即非。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秋思抛云鬓,腰支剩宝衣。群凶犹索战,回首意多违。——杜甫《即事》
蜂腰格,全诗只有一联对仗,所以又叫贫对仗。象这样的蜂腰格的贫对仗,前人做过很多。王维、李白、梁鍠、高适、储光羲、王昌龄等都做过。王力在《近体诗格律学》中说:“律诗的对仗可以少到只用于一联,多到四联都用,如果只用于一联,就是用于颈联,这时颔联不用对仗。”现今,我们提倡改革创新,王力的话和杜甫等人的对仗实例,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五)全首皆用对仗
全首四联都用对仗,这种情况在古代律诗中极为少见。如杜甫《禹庙》: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律诗四联有三联以上对仗的,叫做“富对仗”。这些富对仗,由于对法多变,故不觉板滞,不过初学者宜慎之。
(六)排律的对仗
排律的对仗与律诗相同,首联和尾联可以不用对仗,中间诸联不论篇幅多长,一律须用对仗,而且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例如杜甫《释闷》:
四海十年不解兵,太戎也复临咸京。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湖城。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天子亦应厌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但恐诛求不改辙,闻道嬖孽能全生。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
这是一首七言排律,首联与尾联都不用对仗。其他如高适的《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首联对仗,尾联不对,而王维的《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则首尾两联皆用对仗。兹不一一列举。
第二篇:律诗的对仗
律诗的对仗
诗词讲座 第四讲
对
仗
凡两个字数相等、词类相同、意义相关、平仄相反的句子联系起来,即为对偶句。一双对偶句独立,称为对联。两双以上的对偶句连用,称为“对仗”。古代的仪仗是两两相对的,这就是对仗这一名称的由来。
一、律诗对仗的规定
对仗是一种修辞方式,是诗词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段,有构成形式整齐美的作用,也是格律的一个重要因素。
唐以后近体诗的对仗,显然是受了骈体文的影响。如果用散文的术语,律诗可以说是“骈散兼行”。律诗的一般情况是半骈半散:首尾两联是散行的,中间两联则规定要用对仗。例如
杜甫《别房太尉墓》:
首联(散行):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颔联(对仗):近泪无乾土,低空有断云。颈联(对仗):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尾联(散行):惟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初唐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时,颔联的对仗还是很自由的。直到王维、李白和杜甫,颔联还有不用对仗的。例如杜甫《天末怀李白》:
首联(散行):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颔联(散行):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又如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首联(对仗):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
。颔联(散行):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此诗颔联未对仗,首联却对仗。前人说,这是“偷春格”,意思是像梅花偷春色而先开。盛唐以后,虽然还有人颔联不对仗,但是非常罕见。与此相反,不但中间两联对仗,连首联也有用对仗,这倒相当常见。比较起来,五律首联用对仗的情况多一些,原因是五律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比较适宜于对仗。如李白《送友人》,杜甫《春望》都是如此。
尾联一般不用对仗,但也有用对仗的。例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总的说来,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规律。首联是否用对仗,往往决定于诗的内容和诗人的艺术技巧。律诗极少完全不用对仗的,也极少全首都用对仗。李白有一首诗叫《夜泊牛渚怀古》是少见的完全不用对仗的例子。长律的对仗和律诗一样:首联可以用对仗,也可以不用;中间各联一律要用对仗;尾联不用对仗,以便结束。律绝一般是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也就是完全不用对仗。但也有截取中间两联(两两对仗)、截取前半(后二句对仗)和截取后半(前二句对仗)的。不再赘例。
二、律诗对仗的原则
1、对仗的基本原则:
同类词相对是对仗的基本原则。粗略地说来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代词对代词,副词对副词,其他虚词对其他虚词。因此,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
古代诗人运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在古代诗句里,名词和动词才是对仗的主要成分,名词必须和名词相对,形容词则往往和自动词互为对仗。古人对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等都没有详细分类,惟独对名词却分得颇为详细。这种分类对于学习和运用对仗是有帮助的。现在依照传统的说法,略加分并,举例字如下:
(1)天文(日风星雨等);(2)时令(春秋晓夜等);(3)地理(山村湖海等);(4)宫室(楼堂府库等);(5)器物(刀剑杯盘等);(6)服饰(衣巾布帛等);(7)饮食(茶饭粮油等);(8)文具(纸笔琴棋等);(9)文学(诗书文字等);(10)植物(草木花絮等);
(11)动物(鸟兽虫鱼等);(12)形体(身心魂魄等);(13)人事(道德才情等);(14)人伦(父子姑舅等);名词相对,值得注意的是:
(1)方位名词自成一类,如东西上下等。(2)干支词自成一类,如甲乙子丑等。(3)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如人名对人名,国名对国名,朝代名对朝代名等。
其他词相对,值得注意的是:(1)自动词常跟形容词相对。(2)颜色词要跟颜色词相对。(3)联绵词要跟联绵词相对。(4)叠音词要跟叠音词相对。(5)数目词要跟数目词相对。(6)代词要跟代词相对。
2、对仗的其他原则:
(1)平仄相反。对仗要求平声字对仄声字,或仄声字对平声字,如“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句)即为“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平平平仄仄平平”,二、四、六字平仄都是相反的。其实,就是b型句对A型句;a型句对B型句。
(2)同字禁对。这仍是平仄问题。因为平仄既然要求相反(平对仄,仄对平),如果上下两句用了同字,就会出现平对平,仄对仄,当然是不允许的。具体说:“出句中出现过的字,对句中不能用同字相对。例如李白五律《广陵赠》的第三联(颈联)“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其中“看”与“见”和“绿”与“青”意思分别相近,虽不是佳对,却也算对仗。如果换成“天边看绿水,海上看绿山”,不但平仄不调,而且用了同字,便不合对仗的原则了。
唐以后的古体诗对仗不求工整,有意求拙以显高古,是不避同字的,例如李白的古风《蜀道难》中“朝避猛虎,夕避长蛇”、“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合掌为劣。以同义词或近义词相对叫“合掌”,又叫“合盘”。出现合掌者应为劣对。
例如:冒寒人语少,乘月烛来稀。(耿洪源句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崔颢句)洛客尽回临水寺,楚人皆逐下江船。(许浑句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李白句
上例中的“少与稀”、“川与河”、“水与江”、“看与见”和“绿与青”都是近义词,应视为“合掌”。“合掌”之病,即使名家,有时也在所难免。《文心雕龙·丽辞》中说:“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其立意就是要求出句和对句力避同义、近义。互为对偶的字愈异愈工,可以使诗句包孕的意思更加丰富。意义愈近愈劣,是因为短小的近体诗中出现重复内容,哪怕是一点,也会使诗作显得臃肿、苍白,而失去艺术感染力。
(4)句式相同。句式,即句法结构。近体诗的对仗,不但要求词性相对,还要求上下句由词组成的句子结构相一致,即主谓词组对主谓词组,联合词组对联合词组,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动(介)宾词组对动(介)宾词组,动(形)补词组对动(形)补词组。请看下面两例:杜甫《登高》诗首联: 宋·陈亮《梅花》诗颈联:
请对照看看,上述两例的出句和对句的语言结构形式不是完全相同吗?可以说,假若语言结构形式不相同,就不可能造成对偶句。这里,我们还必须注意的是:一个对偶句的上下句,要求结构形式相同;但是,两联对偶句连用时,双双的语言结构形式又不能雷同,而要有所变化,体现参差美。这一点,有许多大家都常常忽略。如柳宗元《登柳州城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七律的中间两联:
这两联全是主谓宾句式,都用二、二、三的词组排列。分开来看,对仗很工;但将两联合起来,则显得呆板,缺乏参差美。而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中间两联结构就不雷同。颔联:颈联:
这首诗两联之间的结构形式完全不同。前联是两个动宾结构,而后联是两个主谓
结构,并且分别将两个处所状语“沉舟侧畔”、“病树前头”前置更显得变化多异,参差有致,其正叙结构是“千帆(在)沉舟侧畔过,万木(在)病树前头春”。再如杜甫的《绝句》:
这首诗两联的内部,上下句得结构全同。但前联和后联之间的结构形式又不全同,显出整齐美的律诗更具参差之美。
三、律诗对仗的种类
对仗可分为三类,即工对、邻对和宽对。
1、工对,即工整的对仗。简单地说,凡同类的词(指天文类、时令类的类)相对,即为工对。说细点,凡词类(所指同上)相同,平仄相反,同字又不重复,无论在词汇意义或语法结构上都对得非常工整的,就叫工对。这是律诗对仗的标准类型。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自然是工对。此外,以下几种情况也可算工对:
(1)有些词虽不同类,但这两种事物经常并提,如“天地”、“诗酒”、“花鸟”、“人物”、“兵马”、“金玉”、“金石”等经常在上下句中相对,也算工对。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
(2)句中同类自对而又与下句异类相对的,也可算工对。如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类,“草”与“木”是植物类,二者句中自对是工整的,与下句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整的对仗。
(3)反义词相为对仗的,应算工对。如李白《塞下曲》的颈联:“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其中“晓”、“宵”就是反义相对。
但是,同义词相对却似工而实拙。前边已经讲过,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相对,叫“合掌”或“合盘”,是诗家大忌。
2、邻对,即邻近事类相对的对仗。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宫室对器物,器物对服饰,器物对文具,服饰对饮食,文具对文学,植物对动物,形体对人事,等等。例如:
①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以“雁”对“蓬”,是动物对植物;以“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
②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以“路”对“堂”,是地理对宫室。这种情况是很多的。邻对是介于工对和宽对之间的一种对仗,虽然比起工对来稍逊一筹,但还算是近于工整的对仗。
3、宽对,即对得不十分工整的对仗。宽对只要词性相同,就可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是对仗的普通情况。对仗主要是要出于自然,如果有天然佳句,即使字面对仗不工,也无损于毫末。例如刘长卿《别严士元》一诗的颈联: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句中“日斜”与“草绿”既非同类,亦非邻类,只是词性相同。就是“孤帆”与“万里”,对得亦不工,然而并无害其为佳句。
对仗更宽一点的,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律诗首联的对仗本来可用可不用,所以首联半对半不对是可以的。例如李白《渡荆门送别》的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句中“从、游”和“远、外”词性不同,自然不能相对,可是“来、楚国”和“远、荆门”词性相同,属于对仗。
如果首句入韵,半对半不对的情况就更多一些。例如杜甫《诸将》的首联:“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颔联的对仗本来就不像颈联那么严格,所以半对半不对也是比较常见的。例如杜甫《月夜》的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对仗是格律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所谓工对、宽对,都要根据思想内容表达的需要来决定。元代范德机说:“律诗固以对偶为工,然得意处则意对而语不对亦可。”因此,只要句法和词性相近,便可成对。古今有不少名篇,就是如此。
四、律诗对仗的方法
对仗的方法,是依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来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按作者命意的正反,分为正对和反对。
1、正对。出句和对句所表达的,是相同或相近的两项内容。例如:
①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杜甫《咏怀古迹》其五)—以“萧(何)曹(参)”对“伊(尹)吕(尚)”,赞扬了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是正对。
②楼船夜泊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前句写虞允文等在瓜洲、采石一带抗击金兵的事,后句写吴在宝鸡一带抗金,收复大散关的胜利,表现了诗人对抗敌力量的自信,和对战斗生活的向往。也是正对。
2、反对。出句和对句所表达的,是相反的两项内容。例如: ①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刘禹锡《蜀先主庙》)—一说“能”如何,一说“不”如何,是反对。“象贤”是说后嗣子孙能如先贤,也指美好事业相继承。
②妙质不为平世传,微言唯有故人知。(王安石《思王逢原》其一)—“妙质”,指有才华与优秀品质的人才。“平世”,安宁太平的盛世。“微言”,精美的言论。此联出句说“品学兼优不为盛世所任用”,对句说“精微妙论只有老友才相知”。一反一正,是反对。
(二)按语句组合的状况,分为双句对、隔句对、当句对和流水对
1、双句对。就是通常上下句相对的对仗。
2、隔句对。即上联的出句和下联的出句相对,上联的对句也与下联的对句相对。从整体说是两句对两句,从句子成分看是隔句遥相对仗,故称“隔句对”,《中原音韵》称为“扇面对”,也有简称为“扇对”的。例如: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流在十三弦。
(白居易《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喜近皇天寺,先披古画图。应经帝子庙,同泣舜苍梧。(杜甫《大历三年放舟三峡》
3、当句对。又称“就句对”。即句内有自对且与另一句双双成对。例如:
①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杜甫《涪陵县香积寺官阁》)—此联中上句“回廊”对“小院”,下句“飞鹭”对“浴凫”。同时“浴凫飞鹭”又与“小院回廊”相对。
②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杖拥千官。(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此联中,上句“晓钟”对“金阙”,下句“仙仗”对“玉阶”;同时上、下句又成对仗。、流水对。即两句意思上下流贯的对仗,也叫“串对”。这种对仗,相对的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也就是说,出句和对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
一般对仗是由意思上完整、结构上独立的两个并列句子构成的,从理论上来说,其地位是可以互换的,互换之句意思不会产生根本的变化。流水对则不然,上下句在意义上是互相依存的一个整体,若只取一句,或者两句意思都不完整,或者有的结构不能独立。例如:“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李白《听蜀僧弹琴》)。
这种流水对最适宜于尾联。尾联用对仗,只有这种对仗最能收得住全诗。例如:
①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尾联
②宜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其三尾联
(三)从用词的角度看,又有“借对”和“连珠对”的方法。
1、借对。即字面上本不相对,但是,或者由于谐声,借字音相对;或者由于是多义词,借其某一意义相对,统称为“借对”。凡非借对则可称为“常对”。借对可分为借音对和借义对两种。
(1)借音对。一个字有两个以上的读音,诗中用的是甲音,但同时借它的乙音或丙音来与另一字相对。例如:
①马骄珠汗落,胡舞白题斜。(杜甫《秦州杂诗》其三)—借“珠”音为“朱”,与“白”相对。
②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孟浩然《裴司埙司户见寻》)—借“杨”音为“羊”,与“鸡”相对。
(2)借义对。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中用的是甲义,但同时借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个词相对。例如:
①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寻常”是平常的意思,这是诗中意义;但在古代“寻常”还表示数目,八尺为寻,二寻为常,所以借此与“几度”相对。
②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由来贱奇璞。(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巴人”和“阳春”都是古代晋国的乐曲名,此借“巴人”的“巴国”义与“楚地”相对。
2、连珠对,又称叠字对。即用叠音词对仗。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吃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上作》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上例中“历历与萋萋”、“漠漠与阴阴”、“萧萧与滚滚”都是连珠对。诗中叠字用得精妙,可以增加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但运用得恰到好处却不太容易。顾炎武《日知录》说:“诗用叠字最难。……可谓复而不厌,躇责而不乱矣。”对仗中用叠字,读起来琅琅上口,也可谓“复而不厌。
最后,我们还必须明白,任何一双对偶,其类属、方法都不是单一的,而是交叉进行的。例如上面说到的“宜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是流水对,也属反对(一是“长开眼”,一是“未展眉”),而又是工对。又如苏轼《赠刘景文》一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两句,是双句对,也是工对,也是反对,因为一说“已无”,一说“犹有”。(选自段书远著《诗词写作教程》)河洛诗词2012第一期 诗词讲座
第三篇:6.律诗的对仗
六、格律诗的对仗
律诗的“颔联”和“颈联”是要对仗的。“对仗”就是两句中词组结构和词性要相同,互相成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等。这就像古代仪仗队一样,两两相对,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我们平时所说的“对子”、“对联”、“对偶”、“楹联”都是对仗。对仗是律诗必须遵守的格律之一。一般,律诗的颔联和颈联要对仗。在首句不入韵的情况下也有首联对仗的;也有尾联对仗的。(中间两联全不对的、颔联不对的、颈联不对的,或者八句全不对的、或者首尾两联对仗,而中间两联不对的等等情况,只要不失粘,都可以称作律诗。失粘的就不是律诗了。)排律除了首联和尾联不对仗外,中间部分都要对仗。对于绝句来说,用不用对仗是自由的,可以不用,可以用在首联,可以用在尾联,也可以两联都用。这在唐诗中都是可以找到例证的。
对仗要求句型一致,词性相对,平仄对立。在词性相对中,还有数目对;颜色对;方位对等等。在名词对名词中,我们又可以分为许多小类,比如天文、地理、时令、动物、植物、宫室、服饰、人事等等。
比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数目对)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颜色对)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方位对)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既有天文又有地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有天文地理又有时令)
一、对仗有许多形式,一般地分为以下几类:
1、工对:出句和对句的句型一致,词性也一致,对得工整就叫工对。凡是工对,词性不但一致,而且在同一类词中又按细分的小类相对,比如颜色对、天文对、地理对等等。例如:“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在平常的语言环境中经常平列使用的词,如天地、诗酒、花鸟等等也算工对,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义词也算工对(《文心雕龙》中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同义词相对比正对更差一筹);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作桥”;句中自对又两句相对的也算工对,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2、宽对:过分地追求对仗的工整就会束缚思想,不利于抒情达意,所以在一联中或是词性相对不是十分工整,或是词组对得不是十分严格,都是可以的。这种对联就称为宽对,如“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中“青天外”和“白鹭洲”就不是十分工整,方位词“外”不能与名词“洲”字相对,“青天外”与地名“白鹭洲”不能相对,但是“青天”对“白鹭”还是工整的。类似这种情况的就是宽对。
宽对要求宽一点,只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就行;邻近的事物相对也可以,比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同义词对连绵词等等。例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3、流水对:凡是出句和对句的内容说的是一个意思、一件事连贯下来,这种对仗形式就称为“流水对”。流水对既有对得比较工整的工对,也有对得不工整的宽对,而且宽对比较常见。例如李商隐的七律《马嵬》中的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例如李白的五律《送友人》中的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又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等等。
4、借对:凡是用于对仗的词语,字面能对而词义不能对,或者字的谐音能对而词义和字面不能对的对仗都称为“借对”,又叫“假对”。比如“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李字借用桃李的意义与“茅”字相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以“清”与青同音对“白”字)。
5、交错对:凡是出句的词语与对句的词语本可以相对,但是不在同一个位置而是错开的,就称为“交错对”或者叫“错落对”。比如“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倚杖”对“临风”是比较工稳的。“柴门”和“暮蝉”的词性基本相对,都是前一个字修饰后一个字,但是位置不对;如果把方位词“外”放在“柴门”的前面,或者把动词“听”放在“暮蝉”的后面,不但都不合平仄和韵脚在格律上的要求,而且也不合语法的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交错对的形式来补救,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读起来也很自然。所以,“柴门外”与“听暮蝉”的词语位置是交错的);又如“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众 水”与“一门”,“涪万”与“瞿塘”相对,词语位置交错了。这里“涪”是涪(fu)州、“万”是万州,都是四川地名;“瞿塘”就是瞿塘峡,也是地名)。
6、扇对:凡是在律诗中的对仗句子,上一联与下一联相对,也就是两联四句相对的就叫“扇对”,又叫“隔句对”。例如:
莫悲建业荆榛满,昔日繁华是帝京;
莫爱广陵台榭好,也曾芜没作荒城。(韦庄《杂感》的前两联)上一联与下一联相互成对:
一、三句成对,二、四句成对。这就是扇对。又如:
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 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又如:
相思复相忆,夜夜泪沾衣; 空悲亦空叹,朝朝君未归。
《文镜秘府论》中列出二十九种对,把对仗分为二十九种对仗状态。这是唐时日本僧人遍照金刚(即弘法大师空海)来华留学回国后,为向日本人介绍汉语而编写的。
《联律通则》是中国楹联学会2008年10月1日制定实行的一部楹联创作的规则。我们可以学习规则,练习写作。书后有附录《联律通则》可以参考。
二、不同性质的字词也可以对仗。例如: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形容词对动词)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副词对动词)
遍请玉容歌白雪,高烧红蜡照朱衣。(副词对形容词)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动词对连词)往还时屡改,川水日悠哉。(动词对语气词)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名词对代词)吹嘘人所羡,腾跃事仍睽。(代词对副词)洑流何处入,乱石闭门高。(代词对动词)巫峡中心郡,巴城四面春。(方位名词对数词)来往皆茅屋,淹留为稻畦。(副词对介词)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加名词对“不”加动词或形容词)
三、对仗的禁忌
1、同字相对,在格律诗中两句之间一般不能同字相对,只有五言诗首字的要求宽松一点。如“城头落暮辉,城外捣秋衣”。(储光羲的《临江亭五咏·三》)
2、不规则重字,格律诗的对仗允许重字,但是重字必须规则。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与“岁岁”相互交错,是允许的。如果重字不规则,就是犯了禁忌。例如:“风吹水面层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层层”与“万点”不能对仗。
3、合掌,对仗的两个句子的意义完全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称为“合掌”。这是诗家的大忌。判断合掌的关键是判断是否有重复絮烦的意思。例如:“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朝”、“昼”都有白天的意 义,所以这两个字可以视为“合掌”。但是,从这一联整体来看,两句的意义又不是完全相同,所以又不像是合掌。又如:“汉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想”与“思”两个字“合掌”。
4、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这一点还要在后面讨论。
我们应该注意的还有六点:(1)数目自成一类,(2)颜色自成一类,(3)方位自成一类。(4)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5)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连绵字当中又分为名词连绵字(鸳鸯、鹦鹉等);形容词连绵字(逶迤、磅礴等);动词连绵字(踌躇、踊跃等)。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还是不能相对。(6)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后附王力先生整理的小类《字词表》。
我们在平时应该经常练习写作楹联(对联、春联、对子)。这是训练和提高诗词写作水平的一个十分简便的方法。
古时候的私塾里,老先生考试孩子的文字水平、考察孩子的才思,就是以对对子来体现的。鲁迅小时候,先生出了一个“独角兽”的上联,鲁迅马上就对上了下联“比目鱼”,令先生拍案叫绝。
郭沫若上小学的时候,与同学一起钻洞偷人家的桃子,被先生发现。先生为了惩戒孩子,在黑板上写了一句“今日偷桃钻洞不知是谁?”孩子们都不敢吱声。先生十分生气地走了。郭沫若趁先生不在,在黑板上与先生的出句并列写出:“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看到后大为赞赏,早把恼怒忘到了九霄云外。
梁启超十岁时,一天随父亲去朋友家赴宴,在人家院中偷偷折了 一支杏花,藏在自己宽大的袖笼里。不料被父亲和友人看到了。父亲为了教育孩子,想在席间不露声色地暗示儿子,就对梁启超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句,你如果能够对出下句,才可以入席,否则,你就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梁启超不知父亲的用意,但自信不会出丑,于是满口答应了。父亲随口说出上句:“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梁启超听后一惊,恍然大悟:原来是父亲教育他不该偷折人家的杏花。但是他也不慌不忙,抬头看了一下,随口对来:“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居然对得十分工稳。对句一出,大家喝彩不已,梁父也把孩子偷折杏花的事忘掉了。
古时候,文人在一起也经常对对子取乐,甚至通过联句而形成长篇的排律。后来,文人联句的游戏是:第一个人先说第一句,以后每人说两句(比如第二第三两句),一句与前一个人的形成对仗,另一句成为下一个人的出句;最后一个人说一句作收句,完成全诗。这样,每一个人都要完成前人出句,说出对句,又为下一个人出一个出句。游戏显得十分精巧而有趣。
相传联句始于“柏梁台联句”(句句用韵、一韵到底的七言平韵诗,后来形成了柏梁体古风。)。
例如:唐朝景龙三年的《帝诞辰内殿宴联句》
润色鸿业寄贤才,(中宗)
叨居右弻愧盐梅。(李峤)运筹帷幄荷时来,(宗楚客)职掌图籍滥蓬莱。(刘宪)两司谬忝谢钟裴,(崔湜shi)
礼乐铨管效涓埃。(郑愔yin)陈师振旅清九埃,(赵彦昭)忻承顾问侍天杯。(李适)衔恩献寿柏梁台,(苏颋ting)黄缣青简奉康哉。(卢藏用)鲰生侍从忝王枚,(李乂ai)
右掖司言实不才。(马怀素)宗伯秩礼天地开,(薛稷)
帝歌难续仰昭回。(宋之问)微臣捧日变寒灰。远渐班左愧游陪。(上官婕妤)
这种形式是一种游戏,对于表达思想感情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我们知道这一点就可以了。
为了提高诗词写作的水平,平时可以多练习写作楹联,楹联写作的多了,诗词格律的要求就会熟练起来,写作诗词就会熟练了。下面是我写作的部分楹联。
为山西省古县牡丹节撰联:
1、客进丛山迷去路;蝶出花苑忘来源。
2、绿水映虹桥,虹映水绿;红花衬篁竹,篁衬花红。(回文联)
为湖北省秭归县新屈原祠落成撰联: 离骚赋千秋绝唱;屈原祠万代流芳。
廉政建设撰联:
1、道德为根,老子天下独立;修养乃本,少奇世上无双。
2、惩罚腐败,须制度还须全民参与; 倡导廉洁,靠宣传更靠自我革新。
3、应征上联:勤廉三毋欺,能令捕头擒鬼魅;
原存清朝范云梯在三亚的下联:酷贪两不敢,可将心事质神明。(注:天不可欺,地不可欺,人不可欺谓“三毋欺”。)贺太原市楹联家协会成立5周年 《双塔》堪精,精选会友诗词画;
协会蛮旺,旺揽联家翰墨文。(《双塔》是协会办的杂志)
应山西和顺佛光寺征联:
1、进山门,无不是拜佛、参禅、问道,盼得三业净;(山门)出圣地,自然能身正、语顺、心平,争来四大安。
(注:三业:身业、口业、意业;四大:地、水、火、风。)
2、大宇藏天地,宝贵六合宗戒律;(大雄宝殿)
雄心念众生,殿扬三教法纯真。
3、惩恶煞,戒贪心,清清楚楚规除后果;(天王殿)
奖良民,扬善举,傻傻乎乎不问前因。
4、慈悲为本,本旨神明医大众;(方丈室)
善举当头,头顶戒律为民生.5、世事如烟万样苦;禅房似镜两经明。(禅堂)
6、逝者难追,宽宏大量释恩怨;(往生殿)
将来可贵,谨慎细心晓阴阳。
7、小恩有限,诵经抵御千般诱惑;(延圣殿)
大爱无疆,行善超然万种祈祥。
8、衣楚楚,叩首焚香拜佛祖;(僧舍院)
赤条条,澄心洁体见神灵。为上海世博会而作
1、百年圆美梦;万载有余香。
2、斗冠光上海;宝殿震寰球。连天红公司征下联:
上联是“仙游仙游骑石马看家具”我应对:
1、民权民权登柏坡唱国歌。
2、凤翔凤翔携宝鸡护国旗。
3、潼关潼关铸铁门保国安。
“国际旅游岛杯”海南景观楹联海内外征联:
1、三江交汇,历尽沧桑留玉带;(博鳌玉带滩)四海通衢,参明胜败登论坛。
2、鹿城观海,见龙摆尾,苍茫浩气凌云汉;(三亚鹿回头)雕像听涛,临岸回头,澎湃激昂恋爱情。
3、忆昔日,烈焰腾空,浓烟布野,大力创出新世界;(火山地质公园)看今朝,尘埃落地,古树参天,精心觅到旧乾坤。太原市汾河景区征联:
1、两岸亭园生古韵;一河塔榭映奇辉。(景观桥)
2、湿地还原,莺鸽鹤鹳齐朝贺;(汾水阁)
长廊人造,柳楝松椿共向荣。
3、女娲炼就,七彩奇石妆两岸;(汇石园)
智叟搬来,八方沃土润三星。
4、横空出世,汾河清澈人文满志;(野趣园)
湿地落成,草木繁荣野趣盈城。
5、学海无涯,挥毫恣意香书苑;(联廊)
楹廊有限,泼墨纵情醉东风。为第四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撰联 仙山焕彩;林海飘香。
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征联应对:
1、欢庆新春,百花齐放; 对:摒除旧弊,万象更新。
2、对:一二三声呐喊,一清二楚三阳泰;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
3、春晚迎春春不晚;
对:兔乖抱兔兔真乖。又对:政廉辅政政须廉。
4、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对:一生德相伴,也上网聊聊。
5、《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 对:《洛神赋》《秋兴》,《西厢记》《海上日出》。
6、虎步腾空去,悄然兔耳听春步; 对:兔飞环月来,威武虎睛看燕飞。
中华十二生肖大征联 子鼠
嘴尖特喜粮仓满; 目短尤须心地明。
丑牛 股市容它驻; 农田赖子耕。寅虎 将勇三军旺; “符”合四海平。
卯兔
笑失平野守株处; 喜待蟾宫折桂时。
辰龙 兴风拂绿野; 化雨润神州。
巳蛇 无足行万里; 有信立千秋。
午马
老骥常怀千里志; 良驹固有万年筹。
未羊
犄角双峰当髻髻; 胡须一把叫妈妈。
申猴 金睛惊日月; 红腚定乾坤。
酉鸡 生蛋,半天一个真非懒; 打鸣,每日三通可为勤。
(注:两个老太太夸自家鸡嬎蛋勤,一个说,俺家母鸡一天嬎一个;一个说俺家母鸡懒,半天才下一个。你算一算哪家的鸡懒。)
戌狗
破案捉贼,能干; 看家护院,忠诚。
亥猪
耳大头肥真富贵; 心宽体胖实幸福。
依稀梦里寻佳句;假借醉中挥草章。收观今古画; 藏览圣贤书。奇石共赏; 宝玉独藏。
齐心实现中国梦;双手浇开幸福花。
第四篇:第二章第四节律诗的对仗(下)
第二章:律诗的格律
第四节 律诗的对仗(下)
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我们继续讲对仗。上节课我们讲了律诗对仗的几种形式和修辞方法上的对仗,今天我们接着讲对仗。从我们上节课讲的内容可以看出,对仗理论讲究: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但实际上有大量的特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诗词中有词性、结构不对应的句子。这就是所谓的半对仗、半不对仗的现象。一般也称之为义对。下面我就来讲讲义对。
四、义对
那么到底什么是义对呢?所谓的义对指的是只重其义而不拘其词性。词性是现代汉语的概念,古人是不可能这样学习汉语的。大体上说,古人只论实词、虚词。名词为实词,其它都是虚词。义对的“义”为字义、词义。可延伸到字意,词意,句意。义对之“对”有两层意思。主要是成双结对的“对”,但亦包含“不同、相对”之意。
义对是用“义”构成匹配。这里说的匹配,就是义对上下内容不同,却有着共同的目的。
比如: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一别后==十年间”写的是别离。
比如:唐杜甫《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几时到==秋水多”写的是怀念。
此外,强调“不同”是避免合掌,比如“神州振奋/华夏腾飞”其意十分近似,就浪费诗句了。
故“义对”是以“意义”构成“对儿”,有着共同的目的,但上下意思不能合掌。
我们不妨这样归纳:格律诗中的义对是对偶方法的总称,所有的对偶都可以归根于义对。只是诗人们在义对的前提下更追求字面上的匀称和对应,讲究词类,甚至讲究结构。于是就有了所谓工对和宽对。
再举一个例子: 唐李白《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一挥手==万壑松„„。它们构成一对儿,共同描述弹琴的状态和效果。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一为别==万里征„„。它们构成一对儿,共同构成将隔万里的壮别。
义对在意思上构成匹配,而没有拘泥词性,当然绝不是任意而对,虽不拘词性,却是有章法而依。具体有这样几种表现:
1.义对中必有工对的部分。比如“一挥手==万壑松”之中的“
一、万”。如果是“常挥手==万壑松”就不行了。
2.句子的一部分采用了义对,另一部分最好就要讲究词类,尽量追求工整。
3.义对多应用在偶句的最后三个字。
4.对于近体律诗,两个对偶句,其中一个有义对(多出现在颌联),另一个最好就要工对(多出现在颈联)。
这个大家有时间自己可以去试着找找例子,看看是不是这样。
五、律诗对仗的变化技巧
王力先生说过:“关于对偶,我们不要光看见古人求同的方面,还要看见古人求异的方面,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那么,在律诗的创作中如何运用好对偶句呢?在这里我们就列举几种律诗对仗的变化技巧,希望对以后同学们的律诗写作中有所启发和帮助。
1.时空交替:即一句或一联从时间入手描写,另一句或一联则从空间入手描写,以增强表达内容的变化。如:
①浮云一别后(空间),流水十年间。(时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②十年尘土青衫色,(时间)万里江山画角声。(空间)(陆游《晚晴闻角有感》)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空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时间)(王维《山居秋暝》)
④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空间)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时间)(李商隐《隋宫》)
以上的“浮云一别后”、“万里江山画角声”句从空间角度写,而“流水十年间”、“十年尘土青衫色”句从时间角度写。“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联从时间角度写,而“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联从空间角度写。时空两个角度相互映衬,从而拓展了诗句的表达内容。
2.动静有序:即一句或一联写动态,另一句或一联则写静态。如:
①祖帐连河阙(静态),军麾动洛城。动态(杜审言《送崔融》)
②孤城背岭寒吹角(动态),独树临江夜泊船。(静态)(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阮中丞》)
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静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动态)。(王维《山居秋暝》)
④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静态)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动态)(柳宗元《岭南江行》)
以上各例中都是一句描写动态,如“军麾动洛城”、“孤城背岭寒吹角”,而另一句则着力渲染出静的境界,如“祖帐连河阙”、“独树临江夜泊船”。或一联描写动态,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而另一联则描写静态,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两句或两联一动一静,自可相映成趣。
3.视听转换:在律诗中,视觉与听觉是构成对偶句最常见的感觉形式,当然也可以用味觉、嗅觉与触觉等。如:
①闭门向山路(视觉),深柳读书堂。(听觉)(刘昚虚《阙题》)
②长乐钟声花外尽(听觉),龙池柳色雨中深(视觉)。(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③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视觉)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听觉)(杜甫《春宿左省》)
④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籁发清机。(听觉)
萧条已入寒空静,飒沓仍随秋雨飞。(视觉)(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
以上一句写听觉形象,如“深柳读书堂”、“长乐钟声花外尽”,另一句则写视觉形象,如“闭门向山路”、“ 龙池柳色雨中深”。或一联写听觉形象,另一联则写视觉形象,如“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籁发清机”为听觉形象,而“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萧条已入寒空静,飒沓仍随秋雨飞”为视觉形象。视听结合,声色相映。
4.宏微对比:对偶句中,一句着眼于宏观或多数,从大场面描写;另一句则着眼于微观或少数,从小场面描写。如:
①山川乱云日(宏),楼榭入烟宵(微)。(陈子昂《春日登九华观》)
②海内存知己(微),天涯若比邻(宏)。(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越国旧无唐印绶(宏),蛮乡今有汉衣冠(微)。(许浑《朝台送客》)
④星河似向檐前落(宏),鼓角惊从地底回(微)。(元稹《以州宅夸乐天》)
以上为宏观与微观之变化,有镜头远推近拉变化之妙,增强诗的灵动性,调动读者思维。
5、数字巧对:在同一联的的对偶句中,虽然只有寥寥的几个数字,却能变化无穷,使人得到极大的趣意。通过数字的对比,使语句开合有度,以增强语言张力。如:
①一旦雄图尽,千秋遗令开。(沈佺期《铜雀台》)
②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崔曙《奉试明堂火珠》)
③六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题灵祐和尚故居》)
④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⑤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以上句中“一旦”与“千秋”、“ 双月满”与“一星孤”,“ 六时”与“几日”、“ 一身”与“万死”、“ 六千里”与“十二年”、“ 万里”与“千家”都是以意象数目形成强烈的反差效应,以抒发诗人某种特殊环境下的情感。既可使句式显得格外工整,又令人爽心悦目。此外,诸、众、独等字均可作为数字用。
6.情景分述:即一联侧重描写景物,另一联则侧重于抒发情感。但上下联应尽可能有所变化,要力免“合掌”之嫌。如:
①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岑参《寄托左省杜拾遗》)
颔联写在朝为官的平时之景象,颈联写向老友倾吐内心之悲情,节奏也所有改变。
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颔联写岸上与江面之景,颈联则是失意、潦倒的之恨。
③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色,御苑砧声向晚多。(李颀《送魏万之京》)
颔联写别时及别后的孤独、冷清之情,颈联写友人路上、赴京之景。
④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颔联写舟中生活之情,颈联写异地逢秋之景。
7.虚实相生:即一句或一联写虚,另一句或一联写实。如:
①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实)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虚)(上官婉儿《彩书怨》)
②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虚)
大漠兵无阻,穷边有客游。(实)(张乔《书边事》)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虚)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实)(崔颢《黄鹤楼》)
④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实)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虚)(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此四联中①④颔联写实,颈联写虚;②③颔联写虚,颈联写实。虚实结合,相映生辉。
8.行云流水:即流水对。同一联中的两句话,从形式看是两句话,实际上是一整句话分开成两句来说,如同流水般一气呵成。前后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条件、转折关系,但位置不能互换。如:
①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③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④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秋兴八首》之二)
流水对使句子转换自然流畅,形式活泼多样,又能提高遣词炼句的能力。
9.虚字奇趣:在古今律诗中,将文言虚字“之乎者也矣哉”嵌入联,若运用的恰到好处可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孙德谦在《六朝丽指》中指出:“对句之中,亦当少加虚字,使之动宕。”我们借以说成虚字对。因为虚字没有实义,所以一幅联中不可能全是虚字。主要是说虚字在律诗中,上下对偶,妙趣横生,又无形中增加了对偶句的古典韵味,亦不失化平淡为奇趣之一法也。如:
①去矣英雄事,荒哉割据心。(杜甫《峡口》)
②古人称逝矣,吾道卜终焉。(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③倦客再游行老矣,高僧一关故依然。(苏东坡《书普慈长老壁》)
④日之夕矣归何处,天有头乎想什么。(聂绀弩《代答周婆》)
⑤老夫耄矣人谁信,微子去之迹悲哀。(聂绀弩《寄高旅》)
10.色彩鲜艳:即以颜色词入对,能使诗句优美,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
①绿奔穿内水,红落过墙花。(韦庄《延兴门前作》)
②愁窥白发羞微禄,悔别青山忆旧溪。(岑参《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
③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韩愈《送桂州严大夫》)
④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白居易《西湖留别》)
11.叠字连用: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叠字在对偶句中的地位不可忽视,而且应该是联中的精华所在。运用的好,能大大增加诗的品味。如:
①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王绩《野望》)
②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萤。(李商隐《细雨》)
③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杜牧《早雁》)
④远树依依如送客,平田漠漠独伤春。(李嘉祐《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有作因寄从弟纾》)
以上给大家介绍了关于律诗对仗的基本知识,讲了对仗的含义、功能、种类和技巧。但文无定法,我们要灵活掌握,力求“中律而不为律所缚”,写诗是一种文学积累的结果,没有捷径,只有多学多读多看古人的优秀作品,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只有我们的内涵丰富,肚里有了墨水,才有东西可写,才不会一写诗词就碰壁撞墙。
作业:
1、是将我们学过的工对、临对、反对、半对、借对、自对、流水对各举一例。(不允许举讲义中的例句)
2、说出下列诗中那句对仗?采用了那种变化技巧?
一川撩梦雨,六载动情人。命荡风云里,心平日月间。石溪水溅千声脆,云岭松遮一色鲜。露水有缘成苦酒,霓虹无故化长绳。桌上酸甜堪品味,人生红绿费猜疑。悒悒黑煤洞,森森白骨堆。却叹凡间子,难持自在身。
几许文章一场梦,三千学子半生缘。醉矣湖中景,悠哉画里人。
叶翠翻波出韵语,花红留梦入娇颜。
第五篇:律诗基本知识
律詩基本知 一、五言古诗
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句式——每句五言却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
唐代的五言古诗虽源于汉、魏,但决不因袭模拟,呈现出自己的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唐初陈子昂、张九龄等力追建安风骨,通过自己的感遇,表现出自己的性格,开启了一代有思想、有个性、有艺术特色的诗风。继后李白、杜甫勃兴,或抒发性灵,寄托规讽;或缘事而发,忧国伤时;而王维、孟浩然等又以其清谵婉约的作风参与其间,是繁星丽天的盛唐诗歌,闪烁着耀眼的光彩。中唐时期,又出现了韦应物、柳宗元等名家,也都能各以自己的品格启迪后人。
例如:
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王维的《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韦应物的《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今朝此为别,何处不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二、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在古代诗歌中,是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最自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诗歌形式,诗体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简单地说就是篇幅较长,容量较大,用韵灵活。如杜甫的七言古诗代表作《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丹青引赠曹霸将军》等。
目录 [隐藏] 1 溯源划分 3 作法演进相关词条参考资料
七言古诗-溯源
七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诗体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它起源于民谣。先秦时期除《诗经》、《楚辞》已有七言句式外,荀子的《成相篇》就是摹仿民间歌谣写成的以七言为主的杂言体韵文。西汉时期除《汉书》所载的《楼护歌》、《上郡歌》外,还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史游的《急就篇》等七言通俗韵文。《燕歌行》
东汉七言、杂言民谣为数更多,如东汉末年的《小麦谣》、《城上乌》(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桓灵时童谣》“举秀才”(葛洪《抱朴子·审举》)都是很生动、通俗流畅的七言和杂言民间作品。相传汉武帝曾会聚群臣作柏梁台七言联句,但据后人考证,实系伪托,并不可靠。
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的第一首文人创作的完整七言诗。以后汤惠林、鲍照都有七言作品。鲍照的《拟行路难》18首,不仅在诗歌内容上有很大的扩展,同时还把原来七言诗的句句用韵变为隔句用韵和可以换韵,为七言体的发展开出了新路。从梁至隋代七言体诗歌逐渐增多,至唐代七言诗才真正发达起来。七言诗的出现,为诗歌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更大容量的形式,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七言古诗-划分
七言古诗,是对七古和歌行的统称。古人所谓七言,并不是说全诗每一句都是七个字,而是只要诗中多数的句子是七言就可以了。如李白《蜀道难》既有“噫吁嚱”三言,复有“危乎高哉”四言,“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五言,“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九言,但仍认为是七言歌行,而不认为是杂言诗。
明清以来的诗论家,对于七言古诗的划分有两种意见,一种是认为七古、七言歌行二者同体,可以互相替代,如胡应麟《诗薮》云:“七言古诗,概曰歌行。”王士禛《古诗选》就径直分五言诗与七言诗歌行钞两部分。明清诗话评论中,将七古与七言歌行相互代称,其例更是不胜枚举。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七古与歌行在体性上存在分别,这种分别而且甚大。李中华、李会二位先生曾著文论述过这个问题,略曰:从形式上看,七古与七言歌行都是七言诗,又都不能算是七言律诗,故归为一体,目为七古,似亦理所当然。然而就各自诗体的源流、体式与风格而论,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陆游的七言古诗
首先,七言歌行出自古乐府,而七古则是七律产生之后别立的诗体,二者渊源不同。汉魏乐府有《长歌行》、《短歌行》、《燕歌行》、《齐歌行》、《艳歌行》、《怨歌行》、《伤歌行》、《悲歌行》、《鞠歌行》、《棹歌行》等,可以视为唐代歌行之祖。其中七言歌行,则是汉魏以来七言乐府歌诗自然的发展。清代吴乔《围炉诗话》尝云:“七言创于汉代,魏文帝有《燕歌行》,古诗有《东飞伯劳》,至梁末而大盛,亦有五七言杂用者,唐人歌行之祖也。”所谓古诗《东飞伯劳》,即《乐府诗集•杂曲歌辞》载录的《东飞伯劳歌》。故七言歌行出于汉魏、南朝乐府应无疑义。至于七言古诗,旧说它起于汉武帝时的《柏梁台诗》。然而《柏梁台诗》的作者有二十四人之多,每人一句,只能算是联句,算不得完整的七古。所以从诗体发生的角度说,二者不同源。
其次,就体式的主要特征而言,七古要求与七言律诗(包括七律、七排)划清界限。清王士禛《古诗平仄论》有云:“七言古自有平仄。若平韵到底者,断不可杂以律句。”七言古诗则有句脚多用三平调、句中不避孤平之类的讲究,这些都是对格律诗的反动。至于七言歌行,虽然初期部分作品在体式格调上颇与七古相似,然而在其演化过程中律化的现象却愈来愈严重。据王力《汉语诗律学》的统计,白居易《琵琶行》88句中律句与似律句共计53句,而《长恨歌》120句中律句与似律句占到百句之多。这种律化趋势的形成并非偶然,它是歌行体诗要求适宜歌唱而着意追求声韵和谐的结果。
其三,从文学风貌论,七古的典型风格是端正浑厚、庄重典雅,歌行的典型风格则是宛转流动、纵横多姿。《文章辨体序说》认为“七言古诗贵乎句语浑雄,格调苍古”,又说“放情长言曰歌”、“体如行书曰行”,二者风调互异。《诗薮》论七古亦云:“古诗窘于格调,近体束于声律,惟歌行大小短长,错综阖辟,素无定体,故极能发人才思。李、杜之才,不尽于古诗而尽于歌行。”则在七古、七律之外,因其风格的差异视七言歌行别为一体。《昭昧詹言》说“七言古之妙,朴、拙、琐、曲、硬、淡,缺一不可。总归于一字曰老”,又说“凡歌行,要曼不要警”。“曼”即情辞摇曳、流动不居;“警”即义理端庄、文辞老练。这些评论,都揭示了七言古诗与歌行在美感风格方面的不同。尽管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以七古的笔法写歌行、以歌行的笔法写七古,一度成为时尚,然而在总体上仍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异。举例来说,杜甫《寄韩谏议注》、卢仝《月蚀诗》、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李商隐《韩碑》等,只能是七言古诗;而王维《桃源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长恨歌》、韦庄《秦妇吟》只能是七言歌行。
七言古诗-作法
姜夔说:“放情曰歌,体如行书曰行,兼之曰歌行。”据此,七言歌行的体性应当是一气盘旋直下,流转奔逸。歌行短制,往往与近体诗在体性上相近。如王勃《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如果不考虑平仄,简直就是两首近体绝句连在一起。又如杜甫《夜闻觱篥》: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歘悲壮。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同样,高适的《燕歌行》: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白居易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一结)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二结)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三结)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四结)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五结)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六结)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七结)就像是七首绝句串在了一起。
事实上,七言歌行体的基本章法,就是仄韵和平韵交替,四句一换韵。(当然也有两句、六句等偶数句一换韵的。)换韵主要是依照意思的转折,如上举《燕歌行》,一结写主将奉命出生,是诗的起,用职韵。二结四句,写出征途中的声势和敌方进犯的态势,是诗的承,换删韵。第三结开始着笔勾勒,极尽描摹刻画之能事,所以又换麌韵了。描摹刻画,又可分四个小的层次:三结四句,写战斗惨烈而主将荒淫,用婺韵;四结四句,写战争失利,未能解围,用微韵;五结,写征夫思妇久别远离之苦,用有韵;六结,写边地征戍的艰苦,仍用有韵。至第七结前两句,是诗的转,后两句,则是诗的合。四句换用文韵作结。在转韵时,一般一二句都要用韵,即首句要入韵。《滕王阁诗》和《燕歌行》,每四句换韵时,首句总是入韵的。而一首诗多次转韵,常是平仄韵交替使用。这和律句平仄字相间的意义相同,为的是使声调富于变化而又齐整和谐。
如果把一个个的四句比作一粒粒的珍珠,那么长篇七言歌行就是用一根丝线——诗的主题思想,把这一粒粒的珍珠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这种章法,被白居易、元稹等人发扬光大,称为长庆体,并到了清代吴伟业那儿总其大成,是名梅村体。如白的《长恨歌》、《琵琶体》,元的《连昌宫词》,吴的《圆圆曲》等。这类诗,最可注意者为韦庄的《秦妇吟》。此诗“为长庆体,叙述黄巢焚掠,借陷贼妇人口中述之。语极沉痛详尽,其词复明浅易解。”写出黄巢造反给人民带来的不幸,堪称有唐一代史诗冠冕。
七言古诗-演进
唐代是中国诗歌大放异彩的时代。在唐代众多的优秀文学作品中,七言古诗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唐诗之所以成其为唐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七古在唐代的兴盛。七古作为一种古老的诗体,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终于在唐代走向成熟。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关注的是盛唐及其以后的七古作品。但对文学史稍加关注就不难发现,任何文学体裁的发展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李白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必定是社会,作家的心理以及整个社会心理发展的共同结果。七古的发展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盛唐诗人是在综合了前代七古创作实践的基础上,转益多师,才最终创造了七古的辉煌。盛唐七古的最后准备期——初唐,前承汉魏六朝,后启盛唐,虽然在这一时期七古的面貌没有发生彻底的改变,但正是在“四杰”等初唐七古诗人的努力下,七古获得了走向高潮的必要准备。初唐时期,七言古诗的体制得以正式确立,从四杰到张、李、沈、宋诸人,七言古诗经历了一个从形式到风格方面的缓慢演变的过程。初唐诸诗人都为七言古诗的成熟与完善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并开启了盛唐七古的先声。
李白在七言古诗发展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李白的七古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巨大的思想容量,在反映生活的深度与广度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艺术上,具有句式多变和韵律结构多变两个突出特点,从而把七古的艺术表现力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李白的七古中,浪漫主义精神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浪漫主义艺术特征得到了最主充分的发挥。
三、[诗.歌] 唐五律平仄基本格式
一、仄起句式
A: 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
B: 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
二、平起句式
A: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B: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
一、仄起句式
A:首句不入韵的(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B:首句入韵的(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骏马似锋飙 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 插羽破天骄
《塞下曲其三》
仄仄平平仄
阵解星芒尽
平平仄仄平
营空海雾消
平平平仄仄
功成画麟阁
仄仄仄平平
独有霍嫖姚
二、平起句式
A:首句不入韵的(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B:首句入韵的(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方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北青萝》
残阳西入崦
茅屋 孤僧
落叶人何在 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野磬
《赋得古原草送别》
仄仄仄平平
闲依一枝藤
仄仄平平仄
世界微尘里
平平仄仄平
吾宁爱与憎
注: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四、七律的基本格式
本来我不想说什么的,最近有很多网友、博友写律诗,但每每细看后都有很多不妥之处,主要还是大家对律诗的相关知识还是不太了解。七律在古诗词写作中难度是最大的,七律对格式要求较为苛刻,但说来也就几点。
一)、七律的平仄格式。格式只有两种及在此基础上放宽条件而衍生的两种。
1、平起首句起韵,格式如下: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不押韵就产生另一种衍生格式,即平起首句不起韵:
首句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后面七句格式不变。
2、仄起首句起韵,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在此基础上衍生仄起首句不起韵的格式,首句格式变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后面七句格式不变。
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还有千万记住无论是律诗还是绝句,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格式是不可以改变的)即第一、三五个字的平仄可以改变,而第二、四、六个字的格式是原则上不可以变更的,在实际写作中第六个字还是可以变更的,但在仄平脚收尾的句子第一、三个字的平声是不能改为仄声的,否则就犯了孤平。三)、拗救
在实际写作中,不可能所有的字句格式完全格守平仄的,这就要采取补救的措施。在广义上说,凡是不符合平仄规律的字都为拗。
1、本句自救,第五个字拗,第六字救;第三字拗,第五字救。在此就可以看出第五个字是最自由的。但五六拗救通常用在律诗的第七句上。
2、对句相救
本句第三字拗,对句第三字救
3、本句自救同时又能对句相救
五言律诗的相关问题同七律,就是去掉七律的前两个字就ok了,无论是格式还是拗救都是这样的。(拗救也不可以造成孤平的,即在仄平脚句中除了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
四)、对仗
原则上要求第三第四句对仗。
五、五绝
最佳答案四个句型组合起来就是五绝,它可以有四种不同的组合,这样就构成了五绝的四种平仄格式。但是不论哪一种格式,第一联末句第二个字的平仄,一定要和第二联第二字的平仄相同否则就叫做失黏,是做律诗的大忌。
五绝类型一: 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秋晚,山中黄叶飞。
五绝类型二: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五绝类型三: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南行别第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五绝类型四: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六、七绝的平仄问题
第一种:逢一、二、四句押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种:逢二、四句押平韵,句首不用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三种:逢一、二、四句押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四种:逢二、四句押平韵,句首不用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五绝和七绝的平仄概说
绝句也有单称“ 绝 ”的, 律绝相合,就叫“近体诗 ”或称“ 今体诗 ”。
绝句只有四句, 普通大多是散体, 但也有用对句的, 或一二句相对或三四句相对;唐人乃有“ 律绝 ” 古绝 “ 拗绝 ”之判, 律绝者即世所传平起仄
起四句是也, 单用则为绝句, 双用则为律诗, 其用韵则平多仄小, 与律诗大致相同。
1.仄起平韵正格(仄起或平起, 看首句第二字)仄仄平平仄---如用韵则为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2.平起平韵偏格
平平平仄仄---如用韵则为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仄起仄韵正格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4.平起仄韵偏格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上列四式都是五绝平韵仄韵正常的格式, 倘若其中各句平仄声不尽照上式, 则非古绝即是拗绝。
据董文焕 声调图谱说:七言绝句之法与五绝同, 亦分三格, 曰律, 曰古, 曰
拗。律绝与五律同黏对法, 增以二联即为七律。古绝与七古平仄同,平仄韵皆如之, 此二体亦有拗法, 独拗绝一种与七律拗体同为老杜特创。
古绝请看 杜秋娘的金缕词, 拗绝请看 杜甫的春水生。
1.仄起平韵正格(以首句判别平仄起)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平韵偏格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仄韵正格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起仄韵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七绝中第一字原可不论, 至於第三第五字的平仄互换, 有时却不能随便,可参 清 王渔洋 律诗定体说: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 第一字必用平, 断不
可□以仄声, 以平平止(只)有二字相连, 不可令其单也, 其二四应仄平者, 第
一字平仄皆可用, 以仄仄仄三字相连换以平字无妨也, 大约仄可换平,平断不
可换仄, 第三字同此, 若单句第一字可勿论。
其实要说的还很多, 不过就五七绝而, 上述斟酌著看, 倒也足够, 然就我个人的看法认为, 现代人作所谓的古体诗或近代体诗, 其实并不需死抱著这些规则不放, 古今音韵本有差别, 所以只要念起来通顺, 不过於拗口即可, 那些平仄格式最好在一边, 不需过於在意, 因为即五七绝, 律也是从更古早的诗歌中演绎而来, 故若过於执拗, 即谓之抱残守缺了, 况且又不是在研究古文学,只是起之於兴趣, 所以何不让我们轻轻松松的写诗, 快快乐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