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大措施助力解决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六大措施助力解决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大力发展小微企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应力争在“十二五”规划乃至“十三五”规划期间,使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大、中、小、微各类企业比例基本协调、分布较为合理、发展态势趋于健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一、科学认定划型标准
逐步完善认定内涵。2011年6月,国家工信部联合其他四部委发布的中小微企业划型标准,主要涉及企业营业收入、用工人数和资产规模等指标。鉴于实践经验相关部门对小微企业认定内涵表述不尽一致,税务部门称“小型微利企业”,统计部门称“规模以下企业”等。而且,上述指标内容通常是在企业完成设立登记并开展经营活动后才能较完整产生,企业在设立登记时一般不能准确提供上述指标数据,工商机关因而不能准确判断服务对象是否属于小微企业,使“免除注册登记费”之类的优惠政策不能顺利得到执行。因此,建议以注册资本为“补充标准”划定小微企业;同时,建议取消“个体私营工商户”称谓,其登记时统一划归“小微企业”统计范畴。
提高接受国家政策扶持的实际程度。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9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和4条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下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调研表明,鉴于对小微企业划型标准内涵认知程度不一,目前实际接受国家相关政策扶持的小微企业不到20%。尤其是对缴纳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按权限报批后予以减免;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给予200-1200元培训补贴;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到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严格控制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对企业贷款不得与其存款挂钩;允许困难企业缓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缓缴期限暂定6个月等措施,实际知晓的小微企业仅为50%左右。因此,要充分发挥相关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继续采取务实措施加大对国家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主动执行政策,简化办理手续,切实把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建立小微企业专门统计制度。应在科学认定小微企业划型标准的前提下,明确小微企业统计职能部门。
二、将减税降负落到实处
继续加大减税力度。继续全面落实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对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延长到2015年年底并且扩大范围。落实国家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免征小型微型企业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文件精神,暂免征收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2011年起有关部门进一步降低了微型企业税负,但这些政策仍只覆盖部分微型企业,如新的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上限为年收入24万元,远低于微型企业划分上限标准。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同时扩大所得税的优惠面,争取将所有微型企业和部分小型企业纳入结构性减税的覆盖范围。
继续提高税收优惠幅度。要进一步提高企业所得税优惠门槛。新的所得税优惠门槛从年所得额3万元提高到6万元,标准仍然偏低,建议提高到10万-15万元。对达不到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的小微企业,建议通过立法免征其个人所得税。目前税法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的按3%征税,50万元以上的按一般纳税人17%或13%征税。由于两者之间悬殊过大,很多小微企业转为一般纳税人后又无可抵扣项,只好反复注销企业重新登记以“合理避税”。建议在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之间制定一个过渡性税率,扶持小微企业逐步成长壮大。对初创阶段的小微企业要有长期稳定的政策,小微企业创办前三年可给予有条件的免税优惠,对已经发展起来的小微企业,可给予有时限的阶段性优惠政策。
继续推出实质性降费措施。建议免除小微企业的残疾人保障金、城市建设、教育等附加费,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应允许小微企业在特定时期,下浮企业负担“五险一金”的支付比例。一定意义上讲,减免涉企收费项目要比落实税费减免政策更快更见效,要把全面减免涉企收费项目作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涉企收费项目名目较多,一些不合时宜的项目仍在收取且征收比例不低,建议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及时审慎出台全面减免小微企业类似劳动用工调配费、堤围费等相关降费措施。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因此减收的费用,可考虑由国家财政适当予以补贴。同时,允许相关省市通过特定法案实行临时性免税政策;允许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区域试行“以税定贷”、“付息续贷”等措施,进一步拓宽小微型企业融资渠道。
三、解决融资难问题
务实加大金融创新力度。要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和融资产品,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要在加快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同时,出台发展县域、乡镇中小金融机构,以及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的担保公司、商会投资风险贷款补偿管理办法,完善民间投资风险贷款补偿机制。向小微企业倾斜,健全投融资担保体系,支持商会、行业协会等成立担保公司,开展互保联保。拓宽银企商沟通渠道,引导小微企业较多的行业商会、异地商会向银行“抱团”贷款。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鼓励小微企业利用债券市场,发行“小微企业集合债券”。加快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扶持小微企业创业投资。
探索成立专营小微金融的政策银行。建议在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开展金融创新先行先试,探索在当地乃至广东省成立小微企业政策银行;小微企业政策银行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或政府相关决策对小微企业开展政策性投融资活动。同时,建议银监部门敦促商业银行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不轻易改变借贷周期和信贷额度,确保贷款企业的资金链安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尽快出台相关具体措施,允许民营企业家投资创办或控股社区银行、科技银行等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
鼓励出台符合地方金融实际的相关措施。例如,可根据年度税收增长幅度逐年扩大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规模,年增幅度不少于5000万元;尽快对省(市、自治区)各级政府设立该项基金做出刚性要求,并明确其中用于小微企业的具体比例。又如,小微企业可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一方面,使小微企业获得快捷、高效、低成本融资;另一方面,使小微企业获得规范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的有益经验。再如,可吸引外国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本土公司,正确引导民间资本介入风险投资业,政府主要提供必要的扶持和保障措施。风险投资将增加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带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四、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
坚持“非禁即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创业者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降低创业成本。全面加强创业辅导孵化基地建设,促进创业基地辅导、孵化功能发育,增强创业服务能力。发挥各级工商联组织在扶持创业中的作用,由各级工商联增建创业辅导孵化基地,基本形成省、市、县三级创业辅导孵化服务体系。以政府购买服务为基本方式,支持创业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市场调查、商业策划、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管理咨询、融资担保等服务,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成本。继续实施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工程,简化工商登记手续、实行零注册资金、免收手续费用,允许多种形式创办企业包括住宅内设立公司并免征房产税。
提高小微企业成活率。中央财政安排的5年150亿元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应尽快明确运作细则,及时惠及企业。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公开透明能够反映小微企业经营、财务、信用、交易等信息的综合信息平台,进一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将积极就业政策中的培训补贴更好地用于小微企业,由政府组织对小微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免费培训。要为创业者提供学习、见习、试岗的条件,提高创业成功率。要继续鼓励和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到小微企业就业,解决其到小微企业就业的后顾之忧,完善档案接转、户籍申报、子女入学、职称评聘、劳动权益保护等一系列服务。允许在小微企业就业达到一定年限的大中专毕业生申请经济适用房;对吸纳一定数额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小微企业,政府应给予包括一定额度的补贴或贴息贷款、保障房指标。
建立健全小微企业用地保障制度。地方政府在每年新增土地指标中安排一部分用于成长性好的小企业,加大相关产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对于新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开发区,要明确划出一定比例的土地用于建设小微企业园区,或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标准厂房,解决小微企业发展空间问题。
五、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完善小微企业产业发展规划。地方政府应主动进行小微企业发展规划与当地工业园区规划编制的指导,编制完成好工业园区的产业功能区划和专项规划,实现工业园区规划与小微企业发展规划协调一致。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把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小微企业调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要紧跟产业发展新趋势,围绕市场需求发展特色项目、兴办小微企业,实行低成本扩张。要提升产业规模和层次,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小微企业生产由高消耗向高效率、产品由粗加工向深加工、产业由低端向高端转变,改变小微企业重复建设、盲目投资、低水平竞争的被动局面。
引导小微企业有序参与资源开发。解决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生存难题。小微商贸流通企业在繁荣市场、安排就业方面作用突出,但当前面临着工商用电不同价、银行刷卡费率高、政策支持弱等问题。建议抓紧流通业相关立法,尽快出台农产品市场、电子商务、会展秩序等管理条例,修订完善融资租赁、再生资源、旧货流通等行政法规,编制餐饮配送中心、家政服务、美容美发、洗浴洗染等行业标准。
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努力完善法律法规。应适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该法于2002年6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2003年1月1日起开始生效,迄今已逾10年。目前我国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已经出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新划型标准的重要政策内涵。适时修订该法有利于各级政府针对小微企业实施定向政策,清理和修订现有法规中不适应小微企业发展的内容,加强对小微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应适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间借贷法》。
积极探索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应积极探索选择民营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小微企业聚集的地区,开展民营经济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沿边境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薄弱环节之一,小微企业是沿边境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推动沿边开放开发的重要力量;给予免税扶持可以缓解小微企业生存发展压力,为沿边境地区开放开发创造必要条件。与此相关,应考虑对高寒地区小微企业给予特殊财政补贴。
第二篇: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中实现中小银行战略转型
当前,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服务小企业,成就大事业”也成为金融业界尤其是诸多中小银行的共识。“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接受《理论周刊》专访,就中小银行如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以及实现自身战略转型提出思考与建议。
从战略高度认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记者:北京银行近年来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实践过程中,您对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何体会?
闫冰竹:当前,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务院会议最近给出了小微企业的三个明确定位:一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二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三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温家宝总理更是进一步指出:当前有两个途径非常重要,第一个就是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全国共计有6000多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对中国GDP的贡献率超过60%,并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机会,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对于稳定就业、扩大内需、改善分配关系、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可以说,服务小微企业,就是服务实体经济,就是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全国工商联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80%的小微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贷款需求的小、急、频特点及其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特征与银行商业特性的不对称。但是,中国的银行不仅是商业的银行,更是社会的银行,它兼有经济宏观调控职能,贷款具有导向性作用。经营中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要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为一场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和变革,完善和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强小微金融生态建设,发挥信贷对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提升小微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层次和地位,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根本破除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对于北京银行,将始终坚持“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持续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入,这是实现自身永续发展的战略需要,更是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和谐社会的重要使命。当然,小微企业也要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步解决创新不足、管理粗放、缺乏诚信等深层次问题,突出经营主业,完善企业制度,主动转型升级,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和强化自身实力。
服务创新与管理优化应成为工作的着力点
记者:小微企业涉及各行各业,需要提供更加多样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北京银行在这一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
闫冰竹:我们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创新产品体系,满足小微企业多元融资需求。在持续打造“文化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三大特色金融产品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各个领域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引导和扶持小微企业优化结构和转型升级,创新推出“节能贷”、“软件贷”、“订单贷”、“组合贷”、“商户贷”等特色产品,全面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二是创新担保方式,化解小微企业担保困境。积极创新小微企业抵质押担保方式,推出版权质押、专利权质押、商标权质押、未来收益权质押等担保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法人无限连带责任、商铺经营权质押、企业联保等创新担保方式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既成功破解了小微企业担保缺乏、信息不对称、融资不经济等难题,又扶持了小微企业发展,做大做优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等新兴业务市场。
三是创新服务方案,拓展小微集群客户服务。以客户或行业为纬度,建立包括公司银行、零售银行和金融市场服务在内的产品网络,设计行业组合服务方案模板,不断丰富和完善“小巨人”中小企业成长融资方案内涵,提升小微企业集群客户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加大供应链融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集合信托等业务的推广,推进“票据池”、出口退税池质押、融资租赁等新业务研发,为基于供应链、产业链及科技园区的小微企业提供批量融资服务。
记者:效率低下、业务成本高企是众多银行无意涉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主要原因。请问北京银行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
闫冰竹:专项投入、专营机构和专业的管理模式是做好小微金融服务的关键。具体而言:
一是加大信贷投入,满足小微融资需求。积极响应国家产业和信贷政策号召,对小微企业单列计划、单独管理和单项考评,优先投放小微信贷,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同时,积极制定并推出针对500万元(含)以下小微企业贷款的专项金融债发行方案,发行不超过300亿元的金融债券,进一步拓宽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来源。
二是建设专营机构,搭建专业服务平台。创新成立中小企业事业部,完善中小企业垂直管理体系。2010年10月,借鉴工厂流水线模式进行小微企业“信贷工厂”试点,2011年11月全面启动第二批“信贷工厂”和专营支行建设,实现“批量化营销、标准化审贷、差异化贷后、特色化激励”,全面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水平。同时,组建小微企业专职营销团队,提供更加专业、周到的小微金融服务。
三是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小微服务效率。不断优化小微企业,尤其是500万元(含)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流程,并参照零售银行业务模式,在简化贷款审批环节、实行批量化贷后管理、集中抵押登记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同时,全面梳理小微企业“全流程”业务操作模式,建立小微企业贷款五人审批模式,构建真正服务于小微企业的绿色审批通道,大幅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效率。
四是风险合理定价,助推小微企业稳健发展。严格落实“六项机制”,科学量化小微企业贷款业务风险,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在保持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处于市场较低水平的同时,不断规范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定价器》的使用,针对小微企业在全行范围内建立统一、合理的定价机制,并适当提高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容忍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尽职免责制度。
通过服务小微企业加快中小银行战略转型
记者: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同时,中小银行业如何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
闫冰竹:中小银行是服务小微企业的主力军,实现中小银行与小微企业的和谐发展与良性循环意义重大、至关重要。探索中小银行与小微企业的和谐发展之路,需要中小银行、小微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中小银行自身的战略转型应重点把握如下方向:
第一,在经营理念上,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型。要摒弃高消耗、低效率、单纯追求规模与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方式,向多元化价值增值型的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当前,在业务重点上,要面向小微企业,降低资本消耗,提高风险溢价;大力拓展零售业务,积极开展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中间业务占比。通过顺应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奠定持续发展基础。以北京银行为例,明确提出打造三大品牌,即中小企业品牌、零售银行品牌、中间业务品牌。
第二,在管理模式上,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管理的精细化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是企业管理的一次飞跃和变革,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和目标。在银行业战略转型中,要始终坚持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综合竞争力,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和更强竞争力。以北京银行为例,提出提升三大能力,即资本管理能力、风险管控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三大支撑,即科技支撑、人才保障、服务管理;深化三项改革,即事业部制试点、流程银行再造、组织架构改革。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管理模式向精细化转型。
第三,在竞争格局上,从同质化向差异化转型。战略转型的关键,在于率先打破同质化的市场竞争,塑造形成特色化产品服务,抢占发展先机,塑造差异竞争优势,在产品创新、服务特色方面不断迈出新步伐,以创新引领业务发展,以创新赢得市场竞争。以北京银行为例,坚持用差异化的定位打破同质化的竞争,在发展中塑造了“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民生金融”等特色品牌,这是战略转型走向成功的重要目标。
银行业的战略转型,不仅仅赢在起跑线上,同时也赢在转折点上,未来3~5年将是银行业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市场竞争战略能否及时调整、跟进,以应对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风险,将成为战略转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鼓励发展信用保证保险有助于小微企业融资
记者:小微企业的风险边界不清,潜在风险较大,导致银行望而却步,您对此有何相关建议?
闫冰竹: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保险来解决。保险公司是专门经营风险的行业,引入信用保证保险,增大小微企业的信用,进而为企业获得贷款增加砝码。在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都是通过政府支持下的金融机构间接融资,以及信用担保、信用保险系统的共同参与,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具体到中国,建议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大力发展信用保证保险:
第一,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基础的法律机制还没有形成,如果机制理顺,平台整合才会加速。建议尽快形成相关的法律文件,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提供法律支撑。另外,建议人民银行为开办小微企业贷款信用保证保险的保险公司开放相关的征信系统查询权限,资源共享,为信用保证保险的健康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第二,监管机构加大规范引导力度。建议保监会出台关于促进小微企业贷款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稳步发展的文件,以此鼓励、引导保险企业积极行动,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信用保证保险,为信用保证保险的稳健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和制度环境。
第三,建立小微企业信用保险基金。由于小微企业的高风险性,单纯地依靠市场机制,很难促使贷款信用保险的快速发展。为鼓励支持保险公司为小微企业提供信用保险服务,建议尽快建立由政府投入的小微企业信用保险基金,专门用来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信用保证保险保费补贴和分担贷款损失偿还费用。当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时,由小微企业信用保险基金补贴给企业一定比例的保费,从而降低企业的投保成本。如果该笔贷款出现偿付风险时,由企业、保险公司和政府共同按比例分担损失,以此来降低保险公司的损失。
第四,将小微企业信用保证保险作为准政策性保险。由于大客户现金流充裕,对信用保证保险的需求度并不高。相反,中小企业对信用保证保险的需求较大。很多小微企业都是轻资产公司,如果没有贷款信用保证保险,本身财务状况可能并不符合银行授信条件。建议将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信用保证保险发展为准政策性保险,像出口信用保险一样有国家政策支持,那么无疑可以增加信用保证保险的业务量,其客户将更能够反映国家的政策导向,如政策支持的小微企业、文化企业、科技企业等。
第三篇:多方助力小微企业信贷
多方助力小微企业信贷
由于缺少房、车等‚硬资产‛抵押物,小微企业进入信贷市场通常都必须经过第三方信用评级、无形资产评估或者第三方担保等信用担保环节,而这些环节产生的费用对于本来就‚差钱‛的小微企业而言,无疑又是一种额外的负担。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已有多个地方的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组织以及银行、担保公司等,正在从降低小微企业进入信贷市场的担保成本这个关键点入手,来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减轻他们的融资成本。
政府牵头,合力为小微企业融资“省钱”
‚2010年10月,我们开始与华夏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合作,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日前,云南省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闫晓陵告诉记者,‚截至目前,通过这种‘政银合作’的模式,共有180多家小企业获得了3.2亿元贷款。‛
这种地方政府主导推动的‚政银合作‛模式比较有效地分担了小企业的贷款成本。闫晓陵给记者算了笔账,昆明市人保局通过‚政银合作‛给单户小企业提供担保和全额贴息的贷款金额不超过200万元,期限为两年。‚以当前基准利率6.56%计算,两年下来就能帮企业节省26万元。‛闫晓陵说。两年以后,对于那些招工情况和经营情况良好的企业,可以再延长两年贷款期限。
此外,昆明市与商业银行合作支持的还有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减负‛收效也很明显。以他们与华夏银行的合作为例,每名创业者申贷额度为5万元到8万元,由一名公务员为其担保,贷款期限也是两年,‚如果每年贷款8万元的话,两年可以为个人创业者节约10496元的利息成本,而且也没有担保成本。‛华夏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昆明分部总经理丁力告诉记者。
除了像昆明这样以‚政银合作‛方式为小微企业争取银行贷款的支持措施以外,另一种更为普遍的做法则是由政府牵头、携手信用中介机构和银行,共同设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用于对银行为小微企业贷款所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
记者日前在江苏省无锡市了解到,为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
发展,由无锡市政府、无锡新区管委会和农业银行三方共同出资设立的首期风险补偿资金3000万元目前已经全部到位。‚该资金专门用于由市政府指定的科技银行对政府科技主管部门推荐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所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有限代偿责任的。‛农行无锡科技支行副行长张颢介绍,风险补偿资金作为一种信用保障,在激发商业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支持力度上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银行创新,契合小微企业“扎堆”特点
小微企业担保难、担保成本高,除了因为其风险高,银行对其贷款业务的抵押和担保环节的风控措施会更为严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信贷担保市场上的传统产品和模式还是服务于大中型企业的,往往不适用于小微企业。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许多商业银行与信用中介、担保机构合力针对小微企业的特点,通过创新担保方式、方法,也做出了一些破解担保难的有益尝试。
‚小微企业以前与担保机构合作多,现在少了。主要原因是担保公司担保费比较高,大概在融资金额的3%左右,而不少制造类企业的利润有时只有2%至3%,再加上还要给银行付息,这个融资成本小微企业往往难以承受。‛工商银行东莞分行小企业金融业务中心主任陈亦武告诉记者,为了尽量帮助小微企业节约融资成本,也是为了开拓自身的业务,银行进行了诸多产品与模式的创新,例如联保方式就是其一。
‚联保就是不能提供抵质押且实力相当、融资需求差不多的几家小微企业自愿组合到一起,与银行共同签订一个保证合同的担保方式。‛工行东莞分行公司业务部高级客户经理朱屹告诉记者,‚一般是由在同一专业市场、产业集群、协会或商会里的,没有关联关系且具有较长行业经营经验的3至10户企业来组成联保小组。‛
如果联保是主担保方式,联保小组的成员将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共同形成一个专门的保证金账户,小组成员间相互承担连带责任。比如,一个5户联保小组,每个企业出20万元的保证金,得到的就是100万元的担保,‚这种方式基本上不增加借款成本,而且是以商誉为保证,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违约成本,也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朱屹说。
应当说‚联保‛这种担保方式的创新,极好地契合了小微企业往往‚扎堆‛生长的特点。因此这一做法如今已在广东东莞吉龙木材集散市场、湛江对虾交易市场等专门市场广泛开展,大受商户们欢迎。
‚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积累创新的案例,与企业共同探索多种可能的担保模式组合,使小微贷成为可能,也使小微贷成本更低。‛北京三正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磊说,希望银行能更为深入地了解小微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了解他们的经营流程,才能真正地想小微企业之所想,扎扎实实地为小微企业做好服务。
第四篇:县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县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
对措施
县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以湖兴县、融入都市”发展总战略,以“工业强县”为主抓手,走生态特色工业发展之路,促进了我县小微企业的迅猛发展。据统计,末,小微企业对全县gdp的贡献率达到%,并呈上升态势。今年县党代会又提出了“奋战五年,喋变淳安”的总体目标,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平台。但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及“融资难、难融资”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和银行,成为政府、企业和银行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为进一步加大对辖内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
总理在浙考察期间的讲话精神,以“进村入企”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小微企业的走访调查,探索一条银企双赢之路,为全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截止末,全县在册企业达余家,其中小微企业1800家左右,占90%;全县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其中小微企业工业总产值亿元,占工业总值的%;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实现销售产值亿元,增长%,其小微企业实现销售产值亿元,占比%。据调查,全县小微企业为社会提供各类就业岗位达万多人,由此可见,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的重要力量,对于支持国家经济增长、解决劳动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制约因素
从小微企业自身层面分析
1、经营规模小,市场反应快,抗风险能力弱。小微企业资产规模小,销售收
入少,资金实力弱。据调查,在我县一些小微企业少的一年也只有百来万,因此具有船小掉头快,市场反应能力快的特点。一方面能使企业迅速抓住市场机会调整经营策略;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也容易受到宏观调控形势、行业周期,单一客户订单影响。小微企业存在财务弹性小,在经济下行、市场衰退期很容易陷入危机。
2、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受企业主个人影响大。小微企业大部分由个人或家族创建,其经营风格受企业主的影响明显,多数企业未建立现代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或有名无实,大量经营决策根据企业主的主观判断作出,缺乏足够的客观性。另外小微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多数企业存在业务收支都是实收实付,缺乏必要的第三方监督,报表数据反映信息不准确,而银行方面由于小微企业征信平台构建不完善,难以得到全面完整的信用信息,对小微企业信贷资金使用监督困难,影响了银行业对小微企业 的资金投入。
3、小微企业数量多,资金需求呈现量少、紧急、频繁的特点。我县小微企业数量不少,根据工商部门注册记情况了解,末有小微企业1800家左右,占全县企业总数的90%以上。这么众多的小微企业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客户基础,但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的经营管理、风险防控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小微企业贷款往往金额较小,但时间要求非常紧迫,且在日后的业务中又经常频繁地发生,而我们现在的信贷业务流程、管理体系、及授权环节相对复杂,信贷业务的成本时间相对较大,难以满足小微企业客户的需求。
从银行机构层面分析
1、小微企业贷款担保资源缺乏影响了企业的融资。少数企业所在的乡镇经济欠发达,企业总量小,其资产主要是厂房和机器设备,这类企业发展生产,就面临着担保难的问题。一方面这类企业如果需要到信用社贷款融资的话,一般只
能用企业的房产和机器设备作抵押,可是这些机器设备抵押根据我县农村信用社抵押担保相关的管理办法,抵押率只有10%,达不到预想中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如果通过担保公司担保融资,担保公司必需提供反担保,无疑是提高了企业融资担保的门槛,有些时候企业为了得到贷款就要找10多个自然人给予保证,因此,就很大成度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制约银行业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
2、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大小不一,需求差异化成度高,缺少适应小微企业客户的信贷产品。小微企业经营比较活跃,但经营规范大小不一,融资需求也呈多样化。而我们目前的主流信贷产品多源于中型企业金融服务模式,虽然前我们前几年对企业信贷流程和产品进行了改造,但离小微企业客户的需求仍有距离,如前段时间我们在对小微企业进行问卷调中进行了统计,其中有1/4的客户就反映了缺乏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的意见。
3、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队伍建设需加强。一是小微企业客户经理队伍人员不足,目前只有千岛湖、营业部配备了专职企业客户经理,其它信用社还是由农业信贷员兼管企业贷款,企业客户经理只有3人,而2月末我县的小微企业贷款90541万元,占全部贷款的%,很显然小微企业客户经理配备明显不足;二是企业客户经理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新项目不断产生,新企业不断上马,这给信贷人员的贷前调查、分析提出了新的理论及要求,要求信贷人员既要懂市场分析、又要会财务分析;既要掌握企业的经营概况,又要预测企业的市场行情。而农村信用社一部分信贷人员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综合素质离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从政府服务层面分析
1、信用担保体制作用有限。小微企业贷款难,首先难在担保上。无数小微企业寄予了厚望的担保体系自身被诸多难
点所困扰,信用担保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担保机构规模小、缺乏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担保机构内部业务操作程序不完善,风险管控制度不健全,再加上与之相对应的小微企业信用制度没有建立起来。虽然在我县已经建立了几家融资性担保机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但担保资金规模与小微企业实际贷款担保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政府对其发展扶持力度偏弱,缺乏法规制度的保障和约束。同时,担保公司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注册资本到位率低,使得担保公司难以正常运作,未能达到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的目的。
2、小微企业风险补偿机制有待加强,政策执行落实到位。根据《财政部关于小微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呆账核销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的有关规定:“放宽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呆账认定条件,金融机构对单笔贷款额在500万以下的,经追索1年以上,确实无法收回的小微
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可按照账销案存的原则自主核销”同时还规定“金融机构自1月1日至12月31日发放并认定为不良的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按本通知规定核销”。可是在具体的呆账审核操作中,掌握政策的相关部门为考虑方方面面的原因,却把我们认定的小微企业及涉农呆账贷款,在批准核销后又作为利润征收所得税,这样就挫伤了对小微企业及涉农贷款投入的积极性。
三、对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建议与思考
根据我县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我们要把当前宏观调控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机遇,练好内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为了更好地支持我县小微企业的发展提升小微企业报务出以下的意见和建议。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认识。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
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湖兴县、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农村信用社作地方金融机构应正确的理解县委县政府所提出的内涵与实质,把支持我县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与服务“三农”紧密地联系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意见》之精神,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提高支持力度,促进我县小微企业稳步发展。改进服务方式,提升小微企业服务。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意见》之精神,根据我县小微企业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以确保完成两个高于的目标。二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小微企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加强银企沟通,推动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建立互利合作、风险分担机制。三是完善小微企业信息资料库。以“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为契机,在对小微企业进行全面走访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信息资料库,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提供方便;四是主动探索小微企业贷
款的品种创新,根据小微企业规模小总量小的特点,在现有贷款品种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适合小微企业需求的金融服务产品。为满足不同层次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产品以及小微企业仓单质押贷款产品推进力度。逐步建立起我县小微企业融资的多品种、多方式、多结构的立体化融资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加强小微企业客户经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小微企业信贷人员。根据我县实际,联社本级由信贷管理部负责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管理、业务发展部负责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营销策划与服务,合规风险管理部负责小微企业授信管理。在营业部、千岛湖、文昌信用社已配备专职小微企业信贷员的基础上再对汾口、威坪、临岐信用社配备专职企业信贷员,在营业部和千岛湖信用社增加配备小微企业信贷人员,其他信用社由农贷信贷员兼管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以适应小微企业业务发展。同时认真做好小
微企业客户经理的业务培养训,提高小微企业信贷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为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完善小微企业贷款六项机制建设。根据银监会“三法一指引”的实施,联社将结合实际,修订小微企业贷款管理实施细则,完善六项机制建设。
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一是依法运用财政扶持手段,确保财政对小微企业投入逐年增加,对小微企业专项资金做出明确规定。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变分散使用为集中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应。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充分运用税收优惠、缓征或先征后返等方式对小微企业进行间接扶持。二是加大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规模,鼓励各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资金投入。三是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政策,组建再担保机构,提高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资金规模,重点服务小
微企业贷款担保业绩突出的规范型担保机构进行风险补偿。
第五篇:县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县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以湖兴县、融入都市”发展总战略,以“工业强县”为主抓手,走生态特色工业发展之路,促进了我县小微企业的迅猛发展。据统计,末,小微企业对全县gdp的贡献率达到43.01%,并呈上升态势。今年县党代会又提出了“奋战五年,喋变淳安”的总体目标,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平台。但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及“融资难、难融资”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和银行,成为政府、企业和银行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为进一步加大对辖内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浙考察期间的讲话精神,以“进村入企”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小微企业的走访调查,探索一条银企双赢之路,为全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截止末,全县在册企业达余家,其中小微企业1800家左右,占90%;全县工业总产值231.65亿元,增长13.70%,其中小微企业工业总产值91.67亿元,占工业总值的44.99%;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4.2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49%。实现销售产值227.69亿元,增长15.6%,其小微企业实现销售产值87.09亿元,占比44.23%。据调查,全县小微企业为社会提供各类就业岗位达2.6万多人,由此可见,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的重要力量,对于支持国家经济增长、解决劳动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制约因素
(一)从小微企业自身层面分析
1、经营规模小,市场反应快,抗风险能力弱。小微企业资产规模小,销售收入少,资金实力弱。据调查,在我县一些小微企业少的一年也只有百来万,因此具有船小掉头快,市场反应能力快的特点。一方面能使企业迅速抓住市场机会调整经营策略;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也容易受到宏观调控形势、行业周期,单一客户订单影响。小微企业存在财务弹性小,在经济下行、市场衰退期很容易陷入危机。
2、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受企业主个人影响大。小微企业大部分由个人或家族创建,其经营风格受企业主的影响明显,多数企业未建立现代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或有名无实,大量经营决策根据企业主的主观判断作出,缺乏足够的客观性。另外小微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多数企业存在业务收支都是实收实付,缺乏必要的第三方监督,报表数据反映信息不准确,而银行方面由于小微企业征信平台构建不完善,难以得到全面完整的信用信息,对小微企业信贷资金使用监督困难,影响了银行业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投入。
3、小微企业数量多,资金需求呈现量少、紧急、频繁的特点。我县小微企业数量不少,根据工商部门注册记情况了解,末有小微企业1800家左右,占全县企业总数的90%以上。这么众多的小微企业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客户基础,但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的经营管理、风险防控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小微企业贷款往往金额较小,但时间要求非常紧迫,且在日后的业务中又经常频繁地发生,而我们现在的信贷业务流程、管理体系、及授权环节相对复杂,信贷业务的成本时间相对较大,难以满足小微企业客户的需求。
(二)从银行机构层面分析
1、小微企业贷款担保资源缺乏影响了企业的融资。少数企业所在的乡镇经济欠发达,企业总量小,其资产主要是厂房和机器设备,这类企业发展生产,就面临着担保难的问题。一方面这类企业如果需要到信用社贷款融资的话,一般只能用企业的房产和机器设备作抵押,可是这些机器设备抵押根据我县农村信用社抵押担保相关的管理办法,抵押率只有10%,达不到预想中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如果通过担保公司担保融资,担保公司必需提供反担保,无疑是提高了企业融资担保的门槛,有些时候企业为了得到贷款就要找10多个自然人给予保证,因此,就很大成度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制约银行业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
2、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大小不一,需求差异化成度高,缺少适应小微企业客户的信贷产品。小微企业经营比较活跃,但经营规范大小不一,融资需求也呈多样化。而我们目前的主流信贷产品多源于中型企业金融服务模式,虽然前我们前几年对企业信贷流程和产品进行了改造,但离小微企业客户的需求仍有距离,如前段时间我们在对小微企业进行问卷调中进行了统计,其中有1/4的客户就反映了缺乏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的意见。
3、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队伍建设需加强。一是小微企业客户经理队伍人员不足,目前只有千岛湖、营业部配备了专职企业客户经理,其它信用社还是由农业信贷员兼管企业贷款,企业客户经理只有3人,而2月末我县的小微企业贷款90541万元,占全部贷款的26.3%,很显然小微企业客户经理配备明显不足;二是企业客户经理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新项目不断产生,新企业不断上马,这给信贷人员的贷前调查、分析提出了新的理论及要求,要求信贷人员既要懂市场分析、又要会财务分析;既要掌握企业的经营概况,又要预测企业的市场行情。而农村信用社一部分信贷人员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综合素质离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从政府服务层面分析
1、信用担保体制作用有限。小微企业贷款难,首先难在担保上。无数小微企业寄予了厚望的担保体系自身被诸多难点所困扰,信用担保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担保机构规模小、缺乏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担保机构内部业务操作程序不完善,风险管控制度不健全,再加上与之相对应的小微企业信用制度没有建立起来。虽然在我县已经建立了几家融资性担保机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但担保资金规模与小微企业实际贷款担保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政府对其发展扶持力度偏弱,缺乏法规制度的保障和约束。同时,担保公司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注册资本到位率低,使得担保公司难以正常运作,未能达到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的目的。
2、小微企业风险补偿机制有待加强,政策执行落实到位。根据《财政部关于小微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呆账核销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12)文件精神的有关规定:“放宽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呆账认定条件,金融机构对单笔贷款额在500万以下(含500万元)的,经追索1年以上,确实无法收回的小微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可按照账销案存的原则自主核销”同时还规定“金融机构自1月1日至12月31日发放并认定为不良的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按本通知规定核销”。可是在具体的呆账审核操作中,掌握政策的相关部门为考虑方方面面的原因,却把我们认定的小微企业及涉农呆账贷款,在批准核销后又作为利润征收所得税,这样就挫伤了对小微企业及涉农贷款投入的积极性。
三、对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建议与思考
根据我县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我们要把当前宏观调控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机遇,练好内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为了更好地支持我县小微企业的发展提升小微企业报务出以下的意见和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认识。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湖兴县、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农村信用社作地方金融机构应正确的理解县委县政府所提出的内涵与实质,把支持我县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与服务“三农”紧密地联系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意见》之精神,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提高支持力度,促进我县小微企业稳步发展。
(二)改进服务方式,提升小微企业服务。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意见》之精神,根据我县小微企业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以确保完成两个高于的目标。二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小微企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加强银企沟通,推动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建立互利合作、风险分担机制。三是完善小微企业信息资料库。以“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为契机,在对小微企业进行全面走访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信息资料库,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提供方便;四是主动探索小微企业贷款的品种创新,根据小微企业规模小总量小的特点,在现有贷款品种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适合小微企业需求的金融服务产品。为满足不同层次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产品以及小微企业仓单质押贷款产品推进力度。逐步建立起我县小微企业融资的多品种、多方式、多结构的立体化融资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三)加强小微企业客户经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小微企业信贷人员。根据我县实际,联社本级由信贷管理部负责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管理、业务发展部负责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营销策划与服务,合规风险管理部负责小微企业授信管理。在营业部、千岛湖、文昌信用社已配备专职小微企业信贷员的基础上再对汾口、威坪、临岐信用社配备专职企业信贷员,在营业部和千岛湖信用社增加配备小微企业信贷人员,其他信用社由农贷信贷员兼管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以适应小微企业业务发展。同时认真做好小微企业客户经理的业务培养训,提高小微企业信贷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为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四)完善小微企业贷款六项机制建设。根据银监会“三法一指引”的实施,联社将结合实际,修订小微企业贷款管理实施细则,完善六项机制建设。
(五)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一是依法运用财政扶持手段,确保财政对小微企业投入逐年增加,对小微企业专项资金做出明确规定。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变分散使用为集中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应。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充分运用税收优惠、缓征或先征后返等方式对小微企业进行间接扶持。二是加大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规模,鼓励各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资金投入。三是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政策,组建再担保机构,提高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资金规模,重点服务小微企业贷款担保业绩突出的规范型担保机构进行风险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