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分析(共五篇)

时间:2019-05-12 00:4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分析》。

第一篇: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分析

1.1 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分析

1.1.1 中投顾问对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府支持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

2015年7月,保监会正式公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制度正式出台。新规让更多的保险机构获得经营资质,互联网保险销售或迎来更大井喷。与此同时,新规也将提升对创新型业务的监管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互联网保险将满足新经济形态下的风险保障需求,真正带来蓝海市场,服务于经济发展,引领金融业变革。

(二)人工智能技术降低互联网保险运营成本

人工智能技术降低互联网保险运营成本,例如蚂蚁金服应用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技术研发的“定损宝”,解决了对不规则车辆损伤进行识别的行业难题,用人工智能充当定损员的眼睛和大脑,通过算法识别事故照片,与保险公司连接后,几秒内就能给出定损结果,包括受损部件、维修方案及维修价格。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保险公司节约案件处理成本,降低营运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同时还可以缩短了用户能够领到理赔款的时间,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三)“互联网+”模式的完善快速扩大互联网保险的市场规模

与传统型保险形式对比,依托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云计算功能,互联网保险业对于客户反馈的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回应,并且可以更加快速的办理顾客们的业务。这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互联网保险企业能大大提升消费者对于保险服务的预期,不断刷新消费者的体验,使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的渠道购买适合自己需求的保险。

二、不利因素

(一)互联网保险相关法律法规仍需完善

虽然国家出台多部与互联网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总体来说,互联网保险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完善,互联网保险在交易过程中仍存在诸多违规行为,与此同时,我国仍然缺乏与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2011年以后,我国虽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互联网保险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部门规章制度普遍缺乏权威性,且操作性较差。此外,我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过于迅猛,已远远超过了相关法律制度建设的速度,使得互联网保险交易过程容易出现漏洞。

(二)互联网保险业务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

互联网保险通过网络进行运营和销售,保险机构和客户之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从而也无法通过直接接触和观察去了解投保人的风险情况。再加上当前我国信用体系不健全,保险机构在缺少客户信用信息的情况下,无法进一步了解客户所提供信息的真伪,这使得保险机构对于客户风险水平的评估变得困难和不准确,会使保险企业面临理赔率过高的风险。

(三)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不足且同质化严重

目前,我国互联网保险的业务模式和其他电商类似,多是在传统销售渠道之外增添互联网渠道,并没有形成一种新的业态,没有改变现有的运营模式,也并没有针对性地开发设计出大批量的新的保险品种,目前互联网渠道销售的保险产品只是短期简单理财险、短期健康险、意外险、简单标准化定期寿险、车险等,创新不足和同质化会使得线上销售的保险产品缺乏竞争力。

(四)互联网信息安全仍需加强

由于互联网在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非常脆弱,互联网保险业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虽然互联网保险机构长期以来一直都很重视信息安全,但由于其拥有海量的个人和企业隐私信息,因此成为不法分子进行网络攻击的目标,消费者和保险机构的信息存在泄露和被篡改的风险。我国目前针对互联网保险的非现场监管仍处于空缺状态,对于互联网保险面临的网络风险和市场风险,缺少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措施。

1.1.2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预测

2016年,我国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为2,347亿元,同比增长5%。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将达到3,530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3.87%,2022年将达到8,310亿元。

图表213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预测

10,0008,0006,0003,5304,0002,00002018E2019E2020E2021E4,5507,0705,7608,3102022E中国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1.1.3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财产险保费规模预测

2016年,我国互联网财产险保费规模为403亿元。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互联网财产险保费规模将达到430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88%,2022年将达到650亿元。

图表214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财产险保费规模预测

***18E2019E2020E***2021E2022E中国互联网财产险保费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1.1.4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人身险保费规模预测

2016年,我国互联网人身险保费规模为1,945亿元,同比增长32.7%。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互联网人身险保费规模将达到3,100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5.38%,2022年将达到7,660亿元。图表215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人身险保费规模预测

7,6608,0006,0004,0504,0002,00002018E2019E2020E2021E2022E3,1005,2006,450中国互联网人身险保费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第二篇:2016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及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网址:www.xiexiebang.com

2016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及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互联网保险行业或全面爆发

发展历程:互联网保险已处于爆发前夜

对于中国保险行业来说,互联网保险在过去近20年里经历了兴起、发展以及不断成熟的过程。互联网保险经过近2年的快速增长,即将迎来全面爆发。

发展现状:互联网保费破2000亿

根据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保险业总资产已超过12万亿,全国保费收入达2.43万亿元,同比增长20%,行业发展速度创近7年来新高。“十二五”期间,我国保险市场规模全球排名由第六位跃居至第三位。预计,未来两年保费增速仍将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根据上表数据,2015年,互联网保险整体保费规模达到了2234亿元,同比增长160.1%,开通互联网业务的保险公司数量已超过100家。2015年全年互联网保费增长率为160.1%,渗透率也从13年的1.7%到14年的4.2%到15年的9.2%。

现阶段互联网保险高速增长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由于理财型保险产品在第三方电商平台等网络渠道上的销售热度继续,同时互联网车险保费收入增速处于一个明显的上升通道;

二、由于保险公司对于互联网渠道重视度大增,加大了拓展力度,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转战互联网,寻求新的市场空间。

关政策:促进鼓励,规范引导

针对互联网保险,相关监管政策细则逐步出台,总体来说以促进鼓励为主,向规范化方向引导。

当传统保险遇上互联网 行业篇

互联网人身险:中小公司异军突起

2013年到2015年,互联网人身险保费规模从54.46亿元增长到1465.60亿元,增长了近27倍,互联网人身险占比由0.05%提升到了9.2%,开展互联网业务的人身险保险公司也从44家增长到了61家。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人身险行业中小保险公司异军突起。但总体而言,互联网人身险仍处于初级阶段,理财型保险占绝对高比例,这脱离了保险本质。人身险保险公司对互联网的应用,也仅仅体现在把互联网当成渠道,在模式创新上仍有待加强。

互联网财产险:寡头效应明显

网址:www.xiexiebang.com

2013年到2015年,互联网财产险保费规模从236.69亿元增长到768.36亿元,增长了225%,互联网财产险占比由3.7%提升到了9.1%,开展互联网业务的财产险保险公司也从16家增长到了49家。

互联网财产险行业的三个特征:

1、业务结构单一,以互联网车险为主,并且呈现签单量大、单均保费小且险种多样化的特点;

2、从渠道结构来看,绝大部分互联网财产险是通过官网实现;

3、寡头效应明显,2015年排名前两位的人保财险和平安产险分别占据互联网财产保险近40%和30%的市场份额。

总结而言,互联网模式下,财险产品偏同质化,并且大型财险公司寡头垄断地位正在强化,与人身保险行业不同,互联网并未给中小财险提供超越机会。如果小公司的产品没有鲜明的创新特色,经营模式没有与互联网融合的独到之处,将很难经营,而大公司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

保险中介行业:积极布局互联网

保险中介公司纷纷布局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保险代理公司和经纪公司有自己的微信号,还有不少保险中介公司有自己的APP开展互联网业务。根据保监会网站显示,截止2015年底,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备案105家,在2015年,有40家中介公司更新了自己的互联网业务备案。不过在2500余家保险中介中,这部分积极布局互联网的目前还只有4.2%,大部分中介公司还是延续传统业务。

车险行业:商车费改迎转折互联网

车险保费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不管大型产险公司、互联网巨头还是创业机构,都觊觎这块未来5年可能变成万亿规模的市场。2016年4月,商车费改也将在全国全面推行,这也是车险行业的转折点,在逐渐放开费率定价权且鼓励产品创新的政策下,车险产品必然会发生差异化的转变,从而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汽车电商直销、电动车的蓬勃发展、共享经济下快车、专车、顺风车的出现,也必将对车险的产品设计、渠道改革、购买场景有着长远的影响。

创新险种:互联网保险多“奇葩” 互联网保险创企现状一览 公司篇

传统转型:110家保险公司“触网”

互联网不断发展,传统公司也与互联网结合寻找出路。据中保协的数据显示,2011年-2015年,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主体从28家上升至110家。

网址:www.xiexiebang.com

大型保险公司的互联网转型往往集中于自身的渠道建设,牌照争取,服务的线上线下结合等方面,也会和第三方渠道合作。中小保险公司则在险种创新,第三方渠道合作等方面寻找突破点,探索动作很多。在互联网人身险领域,中小险企相对更为激进。

目前传统保险公司的转型也存在着不少的挑战,如测算风险缺乏大数据;组织结构方面,传统保险公司结构复杂,决策流程长,效率低,不适应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还有部分公司原有线下渠道利益丰厚,转型动力不强等。

主流模式:互联网保险11种创新模式

一般来讲,互联网+传统行业,核心逻辑是利用互联网降低传统行业成本或者提升传统行业的效率。互联网保险创业方向也是如此,大家以提升保险产业链的信息化和效率、改善保险价值链里的某一环节为创业方向。

事实上,目前对于互联网保险主流模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分类,按照原来传统保险公司里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分析,对于互联网保险主流模式做出如下分类:

目前,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已经超过了100家。2015年,互联网保险公司出现井喷式增长,除了车险比价和代理人平台持续增长外,也出现了针对行业险、企业团险、健康险的公司,也有公司以保单管理、保单后服务、理赔赔付为方向。此外,2014年开始,互助保险平台也频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融资概况:2015年融资总额超70亿

通过对IT桔子、36kr、猎云网等媒体报道统计,2015年互联网保险公司共发生23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超过70亿人民币。其中百万级为10起、千万级为8起、亿级及以上5起,共有8家互联网保险公司获得第二轮及以上投资。获得投资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北京,具体按地区分,北京有8家,上海11家,深圳3家,其他地方3家。

巨头布局:BAT“搅局”互联网保险

目前,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已经超过了100家,国内除了众安保险、安心、易安接连拿到互联网保险牌照,百度、京东、乐视等巨头也纷纷布局互联网保险,泰康人寿、银之杰、奥马电器、银江股份等各类机构都加入了互联网保险企业的建设之中。可以预见在2016年,除了传统险企的积极触网之外,完全市场化的互联网保险企业亦会井喷。

海外保险:创新模式借鉴

美、日、英、法等国家的保险行业发展时间比中国要长,模式相较于中国更为成熟。同时,这些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也更高,也产生了很多互联网保险的新模式。选取了英国,美国,日本三个国家,对其国内保险行业、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梳理。

第三篇:中国保险行业社会形象以及信誉分析

辅修金融学(保险学课程)论文

保险业社会形象和声誉问题研究

学 生 姓 名: 杨宇豪 学 号: 32011060119 学 院(系): 文化与传播学院 专业(方向): 广告学 指 导 教 师: 徐昕老师

2013年5月

中文摘要

纵观今日,保险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并且保险也常识化的成为了人们规避风险、管控风险以及尽量在风险中挽回损失的最主要方式,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在中国国内保险行业信誉以及社会形象还存在一些缺漏,公众对于保险行业存在某些不信任以及冷淡关注等问题,本文将会在保险的社会形象问题以及声誉问题上下手,浅析在保险行业存在的一些不足。

关键词:保险业 诚信 信誉 社会形象

论文正文

保险的定义:

保险,本意是稳妥可靠;日常我们提起的保险,更多的时候是一个法律术语,也可能是一种金融产品。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的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行为。

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是一方同意补偿另一方损失的一种合同安排;从社会角度看,保险是社会经济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精巧的稳定器”;从风险管理角度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保险的种类:

保险主要包括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政策性保险一般有社会福利性质,甚至带有强制性,主要有社会保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交强险)等。商业保险顾名思义就是商业性质,不具有强制性,这个时候的保险就是一种金融产品,主要包括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保险行业形象问题现状:

在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是对保险行业的信誉以及形象有较多意见甚至诟病的,一是多年来保险消费者对理赔难、销售误导等问题反映比较强烈;二是保险行业走出抢业务和占市场份额的低水平阶段,恶性竞争、弄虚作假、违法违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保险行业的社会形象,也在不断侵蚀保险业发展的社会基础。

从保险产品的内容来看,保险产品条款众多、条文抽象,既涉及保障责任的界定、责任免除、伤残界定等问题,又涉及金融、医学、法律等学科的知识,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看保险条款就犹如看“天书”。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消费者容易对保险合同产生误解,对于某些原本就不应该赔付的保险合同,误认为是受到保险公司的欺骗。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销售保单时,需要有具备良好保险知识的营销员来详细讲解保险合同。可是,由于部分保险营销员的业务素质低,在其自身还未充分理解保险合同条款的情况下,就向消费者介绍保险产品,结果导致误会进一步加深。这使得保险行业的形象打了第一个“折扣”。由于中国国情不同于欧洲保险发达国家,目前中国的保险体系仍然是略显粗放式的,并且由于国民虽然接触保险但是受到知识水平影响,大多数用户还将保险划归为“什么都能管”以及“一险全安心”加之部分销售员的不正确带有欺骗性质的推销,使得保险的部分功能被过分夸大,进而使得保险行业的声誉受到舆论以及自身欠缺问题影响。这就使得保险行业形象以及信誉被打了第一个耳光

除此之外,部分销售人员在销售保险产品的时候可以隐瞒、欺骗消费者,或者并没有将其保险产品的免责、保险范围以及投保程度甚至是一些对于投保人不利的条款用非正确或者歪曲的概念误导消费者,哄骗或者诱使消费者在没有正确理解产品的情况下盲目购买、跟风购买。或者只谈收益不谈费用、风险,语言诱使消费者投保。再有就是在营销保险产品过程中死缠烂打,强买强卖风格的迫使消费者订立保险合同,一旦消费者交纳首期保费,马上改变态度。这些反映了部分营销人员道德素质较低并且本身便对其产品没有很好的理解以及约束自身行为。使得保险行业行业声誉被在此打上烙印。

问题不仅仅在于表面人员素质和公众态度。

有些保险机构在任务压力和利益驱使下,实行“一明一暗两本帐”,帐目数据失真,而且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向上级公司和监管机关提供假数据、假报表,采取欺上瞒下的手段,套取政绩和经济利益,严重影响了经营核算的准确性和监管的有效性;采取“卖单”、“埋单”、“鸳鸯单”等不法手段,向投保人出具假保,提供假收据,侵吞保费,损害了被保险人利益。

相互诋毁现象呈蔓延之势。表现在有的公司利用各种手段唆使个别媒体登载或转载对竞争对手不利的文章;将不利于竞争对手的材料复印后大肆散发;假借记者或他人之手发表文章攻击竞争对手;在企业内部发布贬低其他公司的宣传材料并利用网络散发等,结果往往导致两败俱伤,对保险公司的商业声誉和企业形象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一旦发生保险纠纷,与人多势众、组织严密的保险公司以及经验丰富的营销人员相比,被保险人无疑是一个弱者。在“弱者效应”的作用下,不论哪一方占理,直觉上人们都会认为是保险公司在欺负弱者。而在“弱者效应”的背后,则是公众对自己利益的考虑,因为任何一个人在特定情形中,都有可能成为弱者。作为有效管理人身风险与财产风险的工具,保险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今后每个人都有可能购买保险,成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广大潜在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必然要站在弱势群体的角度去评价指责保险公司的行为,并期望由此起到促使保险公司与营销员完善服务、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从而导致社会舆论“一边倒”的结果,这使得保险行业社会形象再打折扣。

保险行业形象问题解决:

诚然,现状保险保险业被列入十大诚信形象不佳行业这一事件,我们看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亟待解决性,在我看来,目前维护以及修补保险业行业形象缺失的最好方式就是从内部做起有内部向外部扩张,加强监管与效益并行,大致可以化为一下几点。

一:加强保险教育积极正方向宣传,促使全民看待保险常态化、正常化。1加强对居民保险知识的普及教育以及宣传,倡导居民自愿购买商业保险等险种,同时加强与媒体的互动,积极开展保险优势的宣传教育,避免保险推销的急功近利以及欺骗欺诈,促使国民了解如何正视自身情况、合理搭配、购买、安排险种并达到最优配置。提高居民的保险投放意识。

二:随着保险事业发展,对于保险从业人员的要求要逐步提高,在销售方面人才选择、培养方面行程制度化、样板话、规范化,杜绝不文明销售以及不合理营销方式,提升保险销售人员销售素养以及知识储备水平,从根本上制约不文明销售以及违规销售的知识匮乏源头。同样,在保险从业人员培养方面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全方位多角度规划以及设计营销模式,推行“和谐销售”精神,杜绝欺诈以及不透明销售。同时加强保险从业人员再教育,由于保险从业人员较多,但是通过专业培训的却不多,所以要在保险从业人员中加强技能培训以及继续深造的行动。同时要加强从业资格审查,考核,对于违规销售坚决杜绝。

三:设立明确的奖惩机制,完善业内纪律法规强化信誉缺失惩戒机制以及力度,对于企业以及相关个人通过消费者监督举报以及各项考核加大对于信誉缺失的行为成本,促使行业行为主体规范化,制度化。严格按照《保险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惩处违法责任企业以及个人。并且探索建立保险退出机制,维护保险业整体行业信用。

四:充分发挥政府行政优势,政府推动,行业自律,公民监管,媒体舆论等各

方面共同监督完善。保险监管部门在社会信用体系下加强保险业诚信建设以及相关规划实施方案,推动保险业信用以及立法建设。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内部监督控制水平。媒体及时曝光不诚信行为并且各方加以调查。

由此可见,保险行业的诚信问题以及信誉形象问题是保险行业发展的最重要一环,其实从战略来看,保险诚信是保险交易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修复方式,同时也是保险活动存在的基础性内容,失去了诚信,保险则在丧失公众信任的同时丧失存在意义。同时保险诚信是保险经营以及服务的根本要求,因为从保险的性质来看保险即为为公众提供安全感并且协助公众进行合理防范风险的必要手段,其本源是服务社会以及社会个体,只有在公众信任保险并且保险切实为公众的预防与弥补风险进行服务时,才能使得保险行业历久弥新。

结语

虽然说目前保险行业面临众多形象以及信誉问题,但是一直以来通过合理的行政手段以及法律政策调整和人员的优胜略汰,保险行业的发展稳步上升,一个行业形象的树立不仅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更是一个自身完善自身否和发展之路,在合理的政策法规、企业自律、业内人员自觉出发,保险行业的整体形象也将会随之改变,保险的意义对于经济发展以及居民风险规避意义非常,改善其整体形象将会使发展快速与否至关重要的导向性指标。对于保险行业形象以及信誉的问题,我们也将随时关注。

衷心感谢

在完成这篇论文之际,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学习金融学辅修课程的一学期里,我从对于保险学知识的浅薄了解到现在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与观点,是与您的悉心教学完全分不开的,您的悉心辅导以及无私奉献我相信必将会使我在未来对于保险学的继续学习上树立良好的标杆!在此对于您一学期以来的指导教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您在今后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部分参考资料

[1]吴定富 加强诚信建设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R].世界经济发展大会报告 [2]黄小江 保险诚信缺失问题的思考[J].中国市场

[3]郭金龙 “十二五”期间保险行业发展展望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4]保险学 词条 维基百科

第四篇: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我国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保险市场发展前景看好,保险市场业务收入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放缓,一方面是因为经营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缘于宏观调控的影响。虽然中资保险公司凭借地理优势,在国内保险市场上占有领导地位,但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外资比重将不断增加,会逐步蚕食中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就经营方面来看,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不理想,在投资渠道放宽的背景下,有较多的改善机会。目前产险处于亏损的边缘,经营费用支出需要压缩,主要寿险公司的经营状态尚可。当前我国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偏紧,但整体偿付能力尚处于正常状态。保险市场的整体格局

一、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近年来,我国保险密度(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和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4年我国保险密度为332.19元,北京、上海、天津分别以2490元、1763元和791元的保险密度位列全国前3位。当前我国保险密度总体上呈东、中、西递减之势,与当地的经济实力成正向关系。2004年我国保险深度为3.16%。全国约三分之二的省份的保险深度在2%?3%之间,超过3%的有北京、上海、山西、新疆、辽宁5个地区。就代表保险业整体水平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而言,我国与世界发达水平差距很大。2003年发达国家保险密度平均为2764美元,约为我国的68.9倍,保险深度平均水平为9.2%,大约是我国的2.7倍。正是由于差距很大,也表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令人看好。表1:近几年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 保险密度(元)保险深度 1999年 110.65 1.70% 2000年 126.21 1.78% 2001年 109.16

2.20% 2002年 237.64 2.98% 2003年 287.44 3.33% 2004年 332.19 3.16%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

二、产险和寿险的市场份额对比 2005年1至7月间,我国保费行业实现业务收入3022.03亿元,其中寿险业务收入2225.99亿元,产险业务收入796.04亿元,分别占总保费收入的73.66%和26.34%,寿险业务占有显然的主导地位,但产险业务收入的增长率高于人身险。表2:2005年7月底我国保险行业收入构成 险 种 收入(亿元)市场份额 同比增长 寿 险 2225.99 73.66% 12.93% 产 险 796.04 26.34% 14.52% 合 计 3022.03 100.00% 13.33%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

实际上,寿险在我国保险业发展历程中起步较晚,1982年才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开办,当年的保费收入159万元,不过该业务的发展速度很快,在整个保险市场份额的比例也不断增加,目前已稳定在75%左右的市场份额。同时,寿险业务的种类也不断趋于多样化,已经由80年代的几十种增加到目前的数百种。2000年以前,我国寿险市场上以传统储蓄型产品(非分红险、意外伤害险、健康险以及补充医疗险)为主。为应对降息对寿险业务的影响,2000年后,我国寿险市场中的投资连结保险、分红产品以及万能寿险等投资险种相继上市,并取得了快速增长。相对而言,我国产险险种单一,主要险种包括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和农业保险,其中财产保险约占到产险总收入的95%,财产保险中又以机动车辆保险和企业财产保险为主。2005年1至7月,我国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3.32%,但增长幅度正逐步放缓。从直观数据来看,2005年1至7月,全国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2.93%,但若扣除中意保险200亿元的大单因素后,其业务收入的实际增长是0.94%,没有改变自2004年以来寿险业务增长低迷的状态。2005年1至7月份虽然我国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并没有改变今年以来财险成为保险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的趋势。

三、内、外(合)资保险公司对业务的争夺 1992年我国在上海进行保险开放试点,1995年扩大到广州,1999年进一步扩大到深圳。根据入世承诺,中国对国内保险公司的保护已经于2004年12月彻底终止,中国将允许外资 寿险公司向中国居民提供健康保险、团

体保险和养老金年金保险服务,并不再限制其经营地域。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境内保险公司

有75家,再保险公司5家,外资、合资保险公司37家,中资保险公司33家,外资、合资

保险公司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中资。与外资、合资保险在数量上的优势相比,其在市场份额

上仍远远落后于中资保险公司,其中以财产保险表现尤为突出。不过由于中意保险一笔200

亿元的大单业务,外资在人身险这块业务收入的比例,已由2004年底的2.64%上升到2005

年7月的12%,市场份额明显增加。需要指出的是,中意人寿的200亿元大单业务为一次

性缴费,不具有持续性。表3:2005年7月底内、外(合)资保险收入对比 公司背景 收

入(亿元)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2004年底)寿险内资 1958.93 88.00% 97.36% 寿险外、合资 267.06 12.00% 2.64% 产险内资 786.37 98.79% 98.79% 产险外、合资 9.67 1.21%

1.21% 合 计 3022.03 ?? ??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

四、目前保险市场份额分布

1、寿险的市场份额 在全部寿险公司中,中国人寿股份、平安寿险、太保寿险、中意人

寿和国寿续存排名前五位,五家公司共占据市场份额的85.76%,而2004年底,前五位公

司的市场份额的合计为89.02%。在2005年1-7月间,收入排名十位当中有两家外资(含

合资)保险公司,分别为中意人寿和友邦保险。中意人寿排名的迅速上升主要归功于中石油

集团的一笔200亿元的团险保单。综合而言,目前我国寿险市场仍然为寡头垄断格局,但

垄断力度呈下降趋势,市场的竞争程度逐渐加大。表4:我国寿险市场前十名市场份额情

况 单位:万元 公司名称 保费收入 市场份额(2005年7月)市场份额(2004年12月)

市场份额变动 国寿股份 999.89 44.92% 46.87%-1.95%平安寿 342.37 15.38% 17.18%

-1.80% 太保寿 232.36 10.44% 10.80%-0.36% 中意 203.28 9.13% 0.10% 9.03% 国寿

存续 131.17 5.89% 8.29%-2.40% 新华 108.90 4.89% 5.87%-0.98% 泰康 87.46 3.93%

5.54%-1.61% 太平人寿 35.48 1.59% 2.03%-0.44% 友邦 35.12 1.58% 0.39% 1.19%

生命人寿 16.43 0.74% 1.51%-0.77% 合 计 2192.46 98.49% 98.59%-0.10% 资料来源:

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

2、财险的市场份额 在非寿险市场上,人保股份、太保财险、平安财险、中华联合仍

然是非寿险市场的前五位,五家共占据市场份额的87.72%,与2004年底的90.26%明显下

降。在市场份额下降的公司当中,以人保股份的5.08%最大,其市场垄断力度的减弱已是

不争的事实。在市场份额增加的公司中,以中华联合的表现较好,2005年1?7月间,中华

联合以58.92亿元的保费收入占据了非寿险市场的第四位,保费规模相当于第三位平安财险的78.2%,与第五位天安有18亿元的收入领先优势。同时,成立不长的大地保险取得21.2

亿元的保费规模,排名非寿险市场的第六位也值得关注。在前产险前十位公司排名当中,无

一家外资保险公司。综合来看,目前产险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弱于寿险,但正呈现加剧趋

势。表5:我国财险市场前十名市场份额情况 单位:亿元 公司名称 保费收入 市场份额

(2005年7月)市场份额(2004年12月)市场份额变动 人保股份 421.96 53.01%

58.09%-5.08% 太保财 101.67 12.77% 12.32% 0.45%平安财 75.35 9.47% 9.46%

0.01% 中华联合 58.92 7.40% 5.83% 1.57% 天安 40.37 5.07% 4.56% 0.51% 大地财产

21.2 2.66% 1.36% 1.30% 永安 20.84 2.62% 1.87% 0.75% 华安 12.39 1.56% 1.29%

0.27% 出口信用 9.37 1.18% 1.43%-0.25% 太平保险 8.02 1.01% 0.85% 0.16% 合 计

770.09 96.75% 97.06%-0.31%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

五、再保险市场概况 再保险是对保险的保险,当直接保险公司对其承保的巨大或特殊的风险承受有困难时,就有必要通过再保险进一步分散风险,从而扩大承保能力,保障巨灾

损失的有效分散。虽然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就办理再保险业务,但在1996年以前,我国境内没有一家专业再保险公司。国内各家保险公司虽然都设有再保险部门,但一般都只

有分出业务,基本上不接受国内的分入业务,很多商业分保业务不能在国内得到妥善安排,导致我国保险业务贸易体现为逆差,与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保险大国地位极不相称。整体

而言,我国的再保险市场属初级阶段。

1、再保险市场前景较好。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再保险作后盾,单个保险公司无法承受巨额的累积责任。因此,我国再

保险市场的潜在需求很大。

2、再保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再保险有效需求与自留保费比例密切相关,据不完全统

计,目前我国的自留保费在90.6%,而发达国家的平均自留保费率在80%左右,多数发展

中国际的自留保费率在50?70%间。

3、再保险业务可能面临调整。我国再保险业务也存在着很强的政策因素,保险法规定

20%的再保险比例,目前我国法定再保险收入占再保险收入的比例超过90%。根据入世协

议,我国将逐步降低法定再保险比例,直至取消法定再保险业务。由此,在法定再保险收入

下降之际,若各家保险公司的再保险意识没有明显增加,则我国的再保险业务可能面监短期

调整。

保险行业影响因素

一、经济周期的变动 经济周期的变动将使保险行业出现现金流和偿付能力变化,诸如:

经济衰退、失业率增加、通货膨胀率上升都会给保险经营带来压力。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

展的关键期,经济处于起飞阶段,保险需求日益增加,整体经济环境有利于保险业务的快速

增长。以1999年??2004年的GDP数值与保险行业收入为基础,计算得出两者之间的相关

系数达0.96,属于高度相关。显示宏观经济增长对保险行业收入的重要影响,但随着经济

总量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的质量已被有关部门所重视,宏观调控政策因此出台。我们认为,随着这一调控政策的持续实施,保险市场的增长速度将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保险公司也必须

注重自身业务增长的质量,才能具备持久的竞争力。

二、利率变动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利率,显示自1996年以来的降息

周期结束,我国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在这种情形下,如何应付利率上升对保险业务的影响

已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利率变动对保险公司经营的影响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1、对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影响 我国保险公司目前的投资资产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债

券和证券投资基金等,这几项资产受利率变动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对于短期银行存款和浮

动利率存款而言,若利率提高将增加其收益;对于存在银行的长期固定利率存款而言,升息

将导致资金的实际收益率缩水;对于以固定利率为主的债券投资而言,升息将导致债券价格

出现下跌,负面影响很大;对于基金投资而言,其收益率主要取决于证券市场的大环境和相

关基金的投资水平,升息影响较为间接。综合而言,利率变动与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呈反向

关系。

2、对保险公司经营产品的影响 对于以前签署的保单,升息将缓解以往给保险公司造

成重大亏损的利差损,这将有助于保险公司收益的提高;对于在央行降息后处于低利率时期

出售的传统寿险产品而言,由于保单预定的固定收益率较低且期限较长,升息后保户可能转

而投资其它具备更高收益率的金融产品从而造成新投保率的下降和退保率的上升;对于分红

险、万能险和投连险等投资险而言,升息不产生直接影响。

三、税收政策 目前,我国对保险行业主要征收两大税种,分别是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营业税方面,我国保险行业的营业税率为5%,与国外2%??3%的营业税税率水平相比,税

负明显较重。企业所得税方面,在我国境内的外资保险公司享受着“三减两免”(三年减税,两

年免税)的优惠条件,所得税率为15%,而中资保险公司需要缴纳33%的所得税,形成事实

上的差别税收待遇。整体而言,我国保险行业的税收政策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而世界保险

业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发展水平与税收政策密切相关。由此,我国保险行业的税收政策改进已是一个必然趋势。从税收改进方向来看,对中资保险公司带有明显的利好成份。

四、监管因素 目前我国各方面的政策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保险行业也不例外。近年来,保险监管部门已就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保险资金的规范管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保险责任准备金的规范提取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为防止保险市场出现大起大落,保证市场平稳运行,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监管的层面仍比较初级,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一些必要的制度,如保险精算规则、精算报告制度、精算师资格考试制度、预警指标分析制度、年检报告制度、保险企业自律公约等。总之,完善的法规制度是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保险资金运用

一、资金投资的收益有待提高 保险资金的运用是保险公司保证赔付和获得发展的根本。而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主要2001年、2002年和2003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综合收益率分别为4.3%、3.14%和2.68%。而监管部门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规定》中提出保险资金运用的年收益率正常值为不低于3%。表6:近三年我国保险行业的资产分布情况 单位:亿元 资产总额 银行存款 其他资产 投资 国债 证券投资基金 其他投资资产 2003年 9122.84 4549.67 744.31 3828.87 1406.90 463.28 1958.69 2004年 11853.55 4968.78 1172.82 5711.94 2651.71 673.17 2387.07 2005年7月 13868.91 4965.43 1249.56 7653.91 3295.73 1036.85 3321.34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

二、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正在得到改善 一直以来,我国保险资金只能投资国债、高级别的金融债、银行定存和证券投资基金等,投资渠道非常狭窄。在保险行业整体增长迅猛的大背景下,保险企业可运用资金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放宽已势在必行。在这种背景下,管理层就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证券市场发布了《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明确了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市涉及的资产托管、投资比例、风险监控等问题。此外2005年9月还发布了《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打通保险业境外投资的渠道。显然,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正在得到改善。

三、保险行业的资产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随着我国保险公司运营的逐步规范,保险行业的运用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6月份的70%上升到2005年7月份的90%,能够运用的资产比例越来越大。同时,随着投资渠道的改善,银行存款在总资产中的比例也逐步降低。有关运用资产、投资资产和银行存款的比例变化趋势。经营能力分析

一、产险经营能力分析 产险经营能力的两个重要考察指标就是综合赔付率和综合经营比率。近几年我国产险的综合赔付率在50%左右,最高值出现于2003年,综合赔付率为54.79%,略高于当年台湾产险的52.99%,但差异并不明显。就我国产险的综合经营比率指标分析,自1999年以来,多数年份大于1,显示产险理赔与经营费用之和超过当年的收入 表7:我国产险公司经营率情况 时间 综合赔付率 综合经营比率 1999年12月 53.78% 1.11 2000年12月 51.12% 1.02 2001年12月 48.58% 1.00 2002年12月 52.03% 1.01 2003年12月 54.79% 1.06 2004年12月 52.07% 1.02 2005年7月 44.40% 0.90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

二、寿险经营能力分析 由于相关数据限制,对于寿险行业经营能力的评价,我们主要从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集团两公司的经营绩效来考察。10%。表8:我国主要保险公司近两年经营情况 公司名称 净利润(亿元)总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 2004年 2003年 2004年 2003年 2004年 2003年 人寿 72-14 1.65%-0.43% 10.78%-2.29% 人保 2.08 15 0.24% 1.72% 1.26% 8.66%平安 31.16 23.2

1.18% 1.13% 11.03% 17.91%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

偿付能力分析

一、我国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底,我国保险行业的技术准备金与保费净收入之间的比例大约是70%,虽然较2002年底的64%有所提高,但仍低于亚太地区其他国家非寿险行业的比例。同时,就负债水平来看,虽然人寿、人保和平安集团均已上市,但这些大型中资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资本充足率有待于进一步夯实。表9:我国主要保险公司的自有资本情况 单位:亿元 公司名称 净资产(2004年)净资产(2003年)负债率(2004年)负债率(2003年)人寿 3667.69 2659.64 84.57% 80.91% 人保 697.00 658.00 79.02% 77.82%平安 2,358 1,928 89.16% 93.55%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

二、我国保险公司的整体偿付能力处于正常状态 目前保险监管部门将各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作为核心监管指标。2005年1?7月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太平洋人寿三家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达74.86%,因此这三家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基本反映我国寿险行业的偿付能力状况。综合来看,虽然太平洋人寿由于偿付能力不足,两次被保监会警告,但我国目前保险公司的整体偿付能仍处于正常状态。表10:我国主要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情况 公司名称 实际偿付能力 最低偿付能力 偿付能力充足率 中国人寿 544.56 172.64 315.43%平安人寿 113.35 92.06 123.13% 太平洋人寿-46.7 43.46-107.46% 合计 611.21 308.16 198.34%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

第五篇:2010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2010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12月15日上午召开了“2011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2011年《社会蓝皮书》正式对外发布,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撰写的《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同时面世。这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研究人员连续第四年为社会蓝皮书撰写“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引发了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

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中,中国网络舆论继续着迅猛发展的势头,截至6月30日,中国的网民数量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1.8%,往往是某个突发事件在网上刚一曝光,即可迅速引爆全国舆论,把地区性、局部性和带有某种偶然性的问题,变成全民“围观”的公共话题。

今年的报告研究周期内(2009年11月11日至2010年11月8日),尽管没有出现2009年“欺实马”事件、邓玉娇事件、“钓鱼执法”事件这样影响力巨大的事件,但根据五大网络社区和新浪微博客的统计,一年来围绕热点事件的发帖数量依然有较大增长,在全年20大热点事件中,帖子超过5万条的热点事件有13项,其中发帖超过10万条的事件有7项,超过100万条的有2项。这些热点事件主要涉及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公共秩序维护、公共道德伸张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体现了中国网民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

新疆智障“包身工”事件

·时间:2010年12月13日

·地点:新疆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佳尔思绿色建材化工厂

·事件:10多名工人(其中8人为智障者)三四年来在该工厂遭到非人待遇

工厂“黑雇工”

恶劣环境下,一年工作365天,一分工钱都领不到

12月10日,冬天的戈壁滩寒冷而荒凉,托克逊县库米什镇工业园区内大部分工厂已经歇工,只有佳尔思绿色建材化工厂机声隆隆,忙碌依旧。

走进工厂,只见地上近20厘米厚的粉尘没过脚踝,飞尘四扬。一位穿着破烂夹袄的工人把大石头一点点敲碎,另一位工人蹒跚着,推着小推车,把石碴送到粉碎机旁;机器旁一位工人铲一锨石碴,停一下,提提系着尼龙绳的裤子,再铲一锨„„简单、重复的劳动,呆滞的眼神,迟缓的动作,没有一个人说话。

工人们头上、衣服上都落满了厚厚的粉尘,除了一名工人的鼻子上“挂”了片烂布外,没有一个人戴防护口罩。

2008年年初,李兴林夫妇承包了这家工厂。谈起使用“智障工”,老板李兴林非常得意:“工人在这里可以吃上饭,从某种程度上说,我是行善。”

40岁的工人王力偷偷告诉记者,他的家在黑龙江望奎县,两年间他逃跑过两回,都被追回来,惨遭毒打。被问到是否领过工钱,已经干了4年活的刘双辉说:“还没跟老板说呢。”

附近一家石英厂的王老板说,“库米什镇工业园区的工厂一般每年10月停工,来年3月复工。因为劳动强度大,工人每天的工资最少150元。可一年365天,佳尔思厂从来没停过工,这些工人一分工钱都领不到。”

后经查实,该工厂的12名“黑雇工”都是智力障碍人员,其中,四川籍5人,安徽籍1人,黑龙江籍1人,河南籍4人,甘肃籍1人。

新疆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库米什镇佳尔思绿色建材化工厂非法使用“智障工”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12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作出批示:即使“上天入地”,也要把不法分子缉拿归案、依法严惩、公开处理,还人民群众一个公道。

黑色利益链

一人“收集”,一人使用,智障者成“挣钱机器”

面对记者调查时,老板李兴林并不承认非法用工。“我和四川省渠县乞丐收养所(也称四川省渠县残疾人自强队)签订过用工协议。”果然,李兴林拿出了一份《劳务协议》。

这份协议的签订时间是2008年9月9日,上面没有任何公证机关证明,只有两人的指印。协议书上写着:经甲(李兴林)、乙(曾令全)双方协商,甲方用乙方(渠县残疾人自强队)第二批队员5名,并一次性支付乙方9000元,甲方支付每人每月工资300元,以银行汇款方式支付给乙方。如果甲方丢失乙方队员,每丢失一名赔偿1000元。

用比市场价低得多的人工成本,获得更高利润,是李兴林的如意算盘。他的合作者——四川“渠县残疾人自强队”负责人曾令全做的却是“无本买卖”:从社会上“收集”智障流浪汉,“卖”到佳尔思建材厂当工人,工人工资全部汇到他的个人账户。两人合伙组成了一条非法倒卖、雇佣“智障工”的黑色利益链。

12月13日,记者电话询问四川省渠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渠县残疾人自强队”等单位从未在该县登记注册过。

谁的责任?

成立工作组,调查监管不力的部门和人员责任

目前,12名智力障碍的“黑雇工”已被成功解救,政府对他们进行了妥善安排。托克逊县政府将核实12人在佳尔思建材厂打工期间劳务报酬,尽快发还其本人。

这次事件,再一次挑战了人们的良知和道德的底线。惊愕、愤慨之余,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

人们不禁要问:企业非法用工多年,相关行政执法部门是如何履行职责的?四川这家派遣公司打着福利机构的幌子,多年挂牌非法贩卖劳动力,为何不予查处?

新疆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白莉认为,正是这种监督的乏力、不力、甚至不作为,才使得非法经营者能够蔑视人的健康和尊严,挑战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托克逊县常务副县长杨锦也表示,“黑雇工”事件和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有关。库米什镇佳尔思绿色建材化工厂从2006年成立至今,其“黑雇工”问题一直未被发现,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托克逊县委组织部、纪检委已经成立工作组,对相关监管不力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彻底调查,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组成数个工作组对全县劳动用工情况进行“地毯式”大排查。

白莉说,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智障人士权利的法规。然而,仔细研究条文,不难发现有些规定过于笼统,具体落实存在问题。

比如,政府建立的社会救助站,只规定救助城市无家可归的乞讨人员。在城市以外的农村,家庭无力供养和无人监护的智障人员如何获得救助?救助站仅仅解决智障人员暂时无人看管的问题。他们被遣返回去之后,如果又遭家人遗弃或无力照管,他们的权利如何得到保护和救助?

白莉认为,应当建立一种可持续的、长效的法律机制,才能使智障人员得到更加人性化的保护。

白莉告诉记者,“只有司法部门的严格执法,才是智障人员得到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惟此,悲剧才能不再发生。” 处理结果:

12月14日20时30分,新疆托克逊县人民政府通报:在四川警方帮助下,佳尔思建材厂非法用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李兴林(佳尔思建材厂法人代表)已于14日被抓获,随后李兴林之子李成龙在成都被抓获。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曾令全也被四川警方以“非法经营罪”拘押。被李氏父子带走的12名“黑雇工”全部获救。职业压力排行榜 时间:12月8日

近来,关于职业压力排行榜的走红备受争议,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榜首的公务员的职位,明星,农民工均榜上有名,而其中,旷工居于最后一位也让网友议论纷纷。一份研究称十大压力最大行业 公务员居首,矿工垫底

8日,有媒体报道,某课题组研究发现,领导层级越高,心身健康水平相对越低。

该课题组统计发现,压力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是:管理中层为80分;经理层为75分;教职员工为75分;一般管理技术人员为72分;医务工作者为68分;社区人员为68分;下岗人员为68分;矿工为60分;一般企业工人为59分。其中,综合评定认为,中国公务员压力指数为10,排名第一。公务员 职业压力指数:10 播音员 职业压力指数:9 演艺明星职业压力指数:8 作家 职业压力指数:7 运动员 职业压力指数:6 农民 职业压力指数:5 农民工 职业压力指数:4 小摊贩 职业压力指数:3 下岗工人 职业压力指数:2 矿工 职业压力指数:1

360行,公务员压力排名第一?这两天,《压力最大职业排行榜》在网络上迅速走红,3 其中将公务员排在了排行榜的第一名。虽然这则帖子的排名广受质疑,但工作、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却是大家感同身受的。

作为都市人,从踏出校园那一刻开始,工作、房子、孩子、升职„„压力层层加码,直到自己变成了“高压锅”。昨天,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大家眼中的热门行业,如今都成了高压行业—— 台州“房票门”

台州“房票门”源于今年11月初,台州一工商干部被曝出涉嫌倒卖“房票”牟利20万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1月中旬,台州市纪委出面成立联合调查小组,重点整肃“房票”等房地产业乱象。

何谓“房票”?其实就是靠关系低价购买内部房,再转手获利。

台州市民小陈上半年为了购置婚房,跑了多家房产公司,却屡屡被告知“没房了”。有中介告诉他,对热门房源,只有通过买“房票”,才能买到“直改名”的一手房。

“直改名”就是对于那些还没办理房产证的房子,卖房人把房子转手卖掉,然后通过开发商和房管部门的内部关系让买房人与开发商重签一份合同,一切仍是按照商品房买卖手续办理,而“房票”就是这种非正规交易的产物。

“房票”曾一度垄断台州热门楼市。掌握了一手房源的房东,在收取买房者房票的加价后,私下里将房源直接改名转让给买房者,但不通过二手房交易的正规程序。模拟题:

一、请问你对章子怡的诈捐门事件如何看待?

二、请问你对张家界将南天一柱改名为哈里路亚现象怎么看?

三、请问你对北大才子卖猪肉,高考状元卖糖葫芦,新闻媒体为他们宣传后都让他们找到了相应的工作怎么看?

四、如何看待方舟子被肖传国雇人行凶事件?

五、如何看待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下载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分析(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分析(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一、 行业概况1. 行业规模截止今年6月底,我国光纤接入用户达到5393万户,8M以上的用户占比超过30%。3G基站超过 117万个,用户已经达到4.7亿户。4G基站超过40万个,用户达到了1397......

    2014-2018年中国健康保险行业市场研究分析报告(专家版)

    2014-2018年中国健康保险行业市场研究分析报告(专家版)报告名称:2014-2018年中国健康保险行业市场研究分析报告(专家版)报告编号:309373 联系电话:010-62665210 62664210(传真) E......

    2018-2023年中国保险行业市场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目录)

    2018-2023年中国保险行业市场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21065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

    2014-2018年中国体育保险行业市场研究分析报告(专家版)

    - 1 - 2014-2018年中国体育保险行业市场研究分析报告(专家版)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正文目录第一章2014年中国体育保险运行现状综述1 第一节我国体育保险发展的历程1 第......

    保险行业薪酬待遇分析

    本人从事保险业已经有五年,曾经是某省级公司非车险中级核保兼再保人,现在已经毅然离开这个行业,进入一家国有银行工作。凡是从事保险业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保险的核保人属于最核心......

    保险行业薪酬待遇分析

    本人从事保险业已经有五年,曾经是某省级公司非车险中级核保兼再保人,现在已经毅然离开这个行业,进入一家国有银行工作。 凡是从事保险业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保险的核保人属于最核......

    2018-2022年中国养老保险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目录)

    2018-2022年中国养老保险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19377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

    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撰稿人: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 人民网北京12月22日电:中国社科院2010年《社会蓝皮书》正式对外发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三位舆情分析师祝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