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一)
北京大学 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1-5)
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一)“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于我国的水问题。有别于传统的工程依赖性治水思路和“灰色”基础设施,它作为一种生态途径,旨在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中国城乡突出的水问题……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水问题: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涝灾害,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这些水问题综合症并不是单纯依靠水利部门或者某一部门可以解决的,而是一系列系统性、综合性的问题,我们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于我国的水问题。有别于传统的工程依赖性治水思路和“灰色”基础设施,它作为一种生态途径,旨在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中国城乡突出的水问题及相关生态和环境问题;它是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文章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景观安全格局等理论,结合北京市、六盘水市以及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等多个案例,详细阐述了“海绵城市”概念的源起、发展、内涵和构建方法体系,并对未来“海绵城市”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并于2014年11月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时间,“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很多学者将海绵用以比喻城市或土地的雨涝调蓄能力。“海绵城市”、“城市海绵”、“绿色海绵”、“海绵体”等这些非学术性概念之所以得到学界的广泛应用,恰恰在于其代表的生态雨洪管理思想,尽管表述有所不同,核心思想是一致的,“海绵城市”直观地表述了具有“海绵特征”的城市,而其它概念的“海绵”重在指具有海绵城市功能的载体。早在2003年,我曾用“海绵”概念来比喻自然系统的洪涝调节能力,指出“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灾害”。针对中国城市突出的水问题,提出了综合解决城乡水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长期以来持续应用于包括台州、威海、菏泽、东营、北京等全国多个城市的生态规划中;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海绵体或“海绵城市”示范工程在国际上陆续发表并获奖。较早的实践案例包括2000年的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其设计采用了人工湿地收集雨水和净化中水的绿地系统,被称为大地生命的细胞;2007年的天津桥园湿地系统,通过简单的填挖方,形成泡状生态海绵体,收集雨水,在解决城市内涝的同时,进行城市棕地的生态修复,发挥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类似的绿色海绵工程也在秦皇岛滨海生态修复、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等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随着近年来城市洪涝灾害的频发,“海绵城市”及其相应的规划理念和方法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认同,在很多重要会议和媒体采访中,我均在呼吁“使整个国土成为一个’绿色海绵系统’,使雨水就地蓄留、就地资源化。使它与城市中的公园系统、湿地系统,形成统一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自然保护系统”,并为厦门、重庆等多个城市的规划建设建言献策,并给包括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及北京市最高决策者建言。与此同时,业界也更多地将“海绵城市”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多项规划设计实践中,例如董淑秋在《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中提出“生态排水+管网排水”的“生态海绵城市”规划概念,主要针对规划区的雨水利用问题;台湾水利署也基于LID技术在新近的《流域综合治理计划》中提出构建“海绵城市”。
图1a,b 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绿色海绵系统:生命细胞概念,绿地吸收和净化雨水和中水(2000)
图2a,b 天津桥园:城市海绵系统,收集雨水并用于棕地的生态修复(2008)
图3a,b 生态海绵系统:秦皇岛滨海生态修复(2010)
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二)“海绵城市”的概念被官方文件明确提出,代表着生态雨洪管理思想和技术将从学界走向管理层面,并在实践中得到更有力的推广。但是,不难发现相关研究多围绕以LID技术、水敏感性城市规划与设计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先进的生态雨洪管理技术而展开,也越来越聚焦于城市内部排水系统和雨水利用、管理体系,并且在具体技术层面依旧未能摆脱对现有治水“工程性措施”的依赖。在我看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远不止如此,它为在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中国城市突出的水问题及相关生态和环境问题开启了希望旅程,包括雨洪管理,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充、棕地修复、生物栖息地的营造、公园绿地营造,以及城市微气候调节等。因此,在“海绵城市”概念和理论尚在发展阶段之时,我将结合我国水情和生态问题并辅以具体案例,详细阐述“海绵城市”的理论内涵以及构建方法体系。
一、“海绵城市”理论提出的背景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水危机: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水、城市内涝,地下水位下降,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问题非常严重。这些水问题的综合症带来的水危机并不是水利部门或者某一部门管理下发生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问题,我们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于我国的水情特征和水问题基础上。
1、我国地理位置与季风气候决定了我国多水患,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同时并存
我国降水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年际变化大,年内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北方甚至占到90%以上,同时,我国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带来了暴雨洪水频发、洪峰洪量加大等风险,导致每年夏季成为内涝多发时期。同时,由于汛期洪水峰高量大,绝大部分未得到利用和下渗,导致河流断流与洪水泛滥交替出现,且风险愈来愈极端。资料表明,最大洪峰流量与年最大洪峰流量平均值之比,在北方达到5~10倍,南方达到2~5倍,年内和年际以及地区间的高度不均衡,导致出现洪涝灾害风险过大。除了区域性的洪涝灾害以外,城市内涝问题也日趋严重,2010年,在对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51个城市(多为大中型城市)的调研发现,我国城市内涝呈加剧趋势。2008~2010年期间,被调研城市中有213个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积水内涝,其中137个城市发生了超过3次以上的内涝。积水深度超过50cm的城市占到了74.6%、积水深度超过15cm的占90%以上,积水时间超过30min的占79%。2012年北京市7.21特大暴雨,79人遇难,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是我国城市内涝问题的典型表现。
2、快速城镇化过程伴随着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水质严重污染 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空前过度,特别是北方地区,黄河、塔里木河、黑河等河流下游出现断流局面,湿地和湖泊大面积消失。地下水严重超采的问题也日益加剧,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已达到19万km2,北方许多地区已面临地下水资源枯竭的严重危机。同时,我国的地表水水质污染状况不容乐观。2012年,根据水利系统全国水资源质量监测站网的监测资料,采用《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全国20.1万km的河流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全年Ⅰ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的5.5%,Ⅱ类水河长占39.7%,Ⅲ类水河长占21.8%,Ⅳ类水河长占11.8%,Ⅴ类水河长占5.5%,劣Ⅴ类水河长占15.7%。全国103个主要湖泊的2.7万km²水面中,全年总体水质为Ⅰ~Ⅲ类的湖泊有32个,占评价湖泊总数的28.6%、评价水面面积的44.2%;Ⅳ~Ⅴ类湖泊55个,占评价湖泊总数的49.1%、评价水面面积的31.5%;劣Ⅴ类水质的湖泊25个,占评价湖泊总数的22.3%、评价水面面积的24.3%。沿海海域也呈现出严重的富养化现象,如2003年全海域共发现赤潮119次,累计面积约14550平方公里。此外,全国约有50%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2011年,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海南、宁夏、广东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抽样分析,结果显示:水质适用于各种用途的Ⅰ~Ⅱ类监测井占评价监测井总数的2.0%;适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Ⅲ类监测井占21.2%;适合除饮用外其它用途的Ⅳ~Ⅴ类监测井占76.8%。
3、不科学的工程性措施导致整个水系统功能退化
城市化和各项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不透水面增加,河湖水体破碎化,地表水与地下水连通中断,极大改变了径流汇流等水文条件,总体呈汇流加速、洪峰值增高的趋势。近50年许多河流的径流量变化剧烈,而堤坝建设则导致大部分河径流量大幅下降,我国河流下降比率超过了30%。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松花江、辽河、珠江、淮河、太湖流域等多地出现特大洪水和不利洪水组合,设计洪水量被迫大幅增加;缩河造地,盲目围垦湖泊、湿地和河漫滩等行为,导致全国湖泊面积减少了15%,陆域湿地面积减少了28%,其中围垦面积占据80%以上,使河道行洪、蓄洪能力下降。长江的下荆江河段裁弯取直案例表明:裁弯后原河道长度缩短了1/3,比降加大,导致河道冲刷加大等不良影响。提高局部地区堤防标准却加大了相邻地区的洪水风险,水库会带来下游地区的垮坝风险,这些工程几乎彻底改变了河流的生态环境。截至2011年,全国已建堤防29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7倍;水库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200多座增加到8.72万座,总库容从约200亿立方米增加到7064亿立方米。三峡水库竣工运行后,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污染加剧,水库回水区水体富营养化、鱼类减少,鱼类生存环境下降。
直至今日,对待这些综合性问题,我们依然热衷于通过单一目标的工程措施,构建“灰色”的基础设施来解决这些复杂、系统的问题,结果却使问题日益严重,进入恶性循环。狭隘的、简单的工程思维,也体现在(或起源于)政府的小范围决策和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功能分割的水资源管理方式。水本是地球上最不应该被分割的系统,可是我们目前的工程与管理体制中,却把水系统分解得支离破碎:水和土分离;水和生物分离;水和城市分离;排水和给水分离;防洪和抗旱分离。这些都是简单的工程思维和管理上的“小决策”带来的弊端。诚如Odum所说:“小决策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以,解决诸多水问题的出路在于回归水生态系统。
二、海绵城市理论内涵
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是跨尺度、跨地域的系统性问题,也是互为关联的综合性问题。诸多水问题产生的本质是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失调,因此解决水问题的出路不在于河道与水体本身,而在于水体之外的环境。如:大量的雨并不是落在河道里,所以防洪没有必要仅仅死守河道;主要污染源非水体本身,所以,水净化的解决之道也不在于水体本身。解决城乡水问题,必须把研究对象从水体本身扩展到水生态系统,通过生态途径,对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调理,增强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供给服务、调节服务、生命承载服务和文化精神服务,这四类生态系统服务构成水系统的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系。因此,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
1、价值观:“水适应人”转向“人适应水”
“海绵城市”是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字里行间反应出与传统的工程思维下的“水适应人”的治水思路截然不同。城市应该是一种“人适应水”的景观,即“水适应性景观”。“适应性”借用了生物学的术语,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生物的结构都适合于一定的功能,二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延续。因此,所谓“适应性景观”强调了其是在外界的环境及其影响以及人类自身的改变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的产物。许多传统城市在长期的缓慢发展演变中,形成综合的发达的水适应性景观系统。Tobin & Montz总结出一种洪泛平原地区居民的生活模型,他们认为洪水灾害是一种长久以来的自然现象,因而他们的生活处于一种“灾害-破坏-修复-灾害的循环(disaster-damage-repair-disaster cycle)”中,并逐渐形成适应洪水的生活方式。我在对明清时期黄泛区城市防洪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洪涝适应性景观的概念(flood adaptive landscape),并进行扩展和深化。在“第一届城市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水适应性景观(Water Adaptive Landscape)的概念,随后在2007年澳大利亚景观设计年会上进一步阐述水适应景观作为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我认为,在长期的水资源管理及与水旱灾害斗争的过程中,许多古代文明不断适应和改造城市与区域的水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水灾害的影响,积累了大量具体经验和智慧,增强了人类适应水环境的能力,形成城乡的水适应性景观49。在“人定胜天”的年代,传统而有效的人水关系被逐步忽略,各项水利工程措施企图迫使水系统适应人类的活动,结果,事与愿违。更加严重的水危机使得人们重新审视人与水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下,应该重新树立人类活动,城市建设适应水系统的新的价值观。
2、“海绵”即是以景观为载体的水生态基础设施
完整的土地生命系统自身具备复杂而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这是“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核心思想,聚焦到“水问题”上,这一理论表明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具备一定的雨洪调蓄、水源涵养、雨污净化等功能,这也是“海绵城市”构建的基础。但是,各种关键性生态过程中土地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景观安全格局”理论认为景观中存在某些潜在的空间格局,它们由某些关键性的局部、位置和空间所构成,它们对物种保持和扩散的保护过程有异常重要的意义,以求解如何在有限的国土面积上,以尽可能少的用地、最佳的格局、最有效地维护景观中各种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对于关键性水过程而言,也存在着相应的景观安全格局,这一安全格局通过土地和城市规划和设计,最终落实成为水生态基础设施。有别于传统的工程性的、缺乏弹性的灰色基础设施,它是一个生命的系统,它不是因为单一功能目标而设计,而是用综合的、系统地、可持续地解决水问题。它提供给人类最基本的生态系统服务,是城市发展的刚性骨架。从水安全格局到水生态基础设施,它不仅仅维护了城市雨涝调蓄、水源保护和涵养、地下水回补、雨污净化、栖息地修复、土壤净化等重要的水生态过程,而且它是可以在空间上被科学辨识并落地操作的。所以,“海绵”不是一个虚的概念,它对应着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观格局;构建“海绵城市”即是建立相应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这也是最为高效和集约的途径。
3、“海绵城市”建设是以跨尺度的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为基础 很多学者对“海绵城市”的理解倾向于聚焦在雨水利用和管理问题上,同时提倡LID技术的应用,关注末端处理和场地措施。诚然,上述确实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但并不全面。城市水问题的解决前提是保护区域水循环过程,这就注定了真正的解决方案必定是跨尺度的,即“海绵城市”的构建需要不同尺度的承接、配合。
宏观:“海绵城市”的构建在这一尺度上重点是研究水系统在区域或流域中的空间格局,即进行水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并将水生态安全格局落实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成为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在方法上,可借助景观安全格局方法,判别对于水源保护、洪涝调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质管理等功能至关重要的景观要素及其空间位置,围绕生态系统服务构建综合水安全格局。其意义在于:1)明确现有的水系统中的重要元素、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通过保护水系统的关键空间格局来维护水过程的完整性;2)将水生态安全格局作为区域的生态用地和城市建设中的限建区,限制建设开发并逐步进行生态恢复,可避免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进一步破坏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水系统可以发挥提供雨洪管理、水质净化、水生态和文化休憩功能,即作为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为下一步实体“海绵系统”的建设奠定空间基础。
中观:主要指区县、乡镇尺度,或者城市新区。重点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规划区域内的河道、坑塘,并结合集水区、汇水节点分布,合理规划并形成实体的“城镇海绵系统”,并最终落实到土地利用控制性规划甚至是城市设计,综合性解决规划区域内滨水栖息地恢复、水量平衡、雨污净化、文化游憩空间打造等方面的问题。
微观:“海绵城市”最后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海绵体”,包括公园、小区等区域集水单元的建设,在这一尺度对应的则是一系列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的集成,包括:保护自然的最小干预技术、与洪水为友的生态防洪技术、加强型人工湿地净化技术、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生态系统服务仿生修复技术等,这些技术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具体的景观设计方法让水系统的生态功能发挥出来。
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三)二、海绵城市理论内涵
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是跨尺度、跨地域的系统性问题,也是互为关联的综合性问题。诸多水问题产生的本质是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失调,因此解决水问题的出路不在于河道与水体本身,而在于水体之外的环境。如:大量的雨并不是落在河道里,所以防洪没有必要仅仅死守河道;主要污染源非水体本身,所以,水净化的解决之道也不在于水体本身。解决城乡水问题,必须把研究对象从水体本身扩展到水生态系统,通过生态途径,对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调理,增强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供给服务、调节服务、生命承载服务和文化精神服务,这四类生态系统服务构成水系统的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系。因此,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
1、价值观:“水适应人”转向“人适应水”
“海绵城市”是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字里行间反应出与传统的工程思维下的“水适应人”的治水思路截然不同。城市应该是一种“人适应水”的景观,即“水适应性景观”。“适应性”借用了生物学的术语,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生物的结构都适合于一定的功能,二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延续。因此,所谓“适应性景观”强调了其是在外界的环境及其影响以及人类自身的改变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的产物。许多传统城市在长期的缓慢发展演变中,形成综合的发达的水适应性景观系统。Tobin & Montz总结出一种洪泛平原地区居民的生活模型,他们认为洪水灾害是一种长久以来的自然现象,因而他们的生活处于一种“灾害-破坏-修复-灾害的循环(disaster-damage-repair-disaster cycle)”中,并逐渐形成适应洪水的生活方式。我在对明清时期黄泛区城市防洪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洪涝适应性景观的概念(flood adaptive landscape),并进行扩展和深化。在“第一届城市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水适应性景观(Water Adaptive Landscape)的概念,随后在2007年澳大利亚景观设计年会上进一步阐述水适应景观作为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我认为,在长期的水资源管理及与水旱灾害斗争的过程中,许多古代文明不断适应和改造城市与区域的水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水灾害的影响,积累了大量具体经验和智慧,增强了人类适应水环境的能力,形成城乡的水适应性景观49。在“人定胜天”的年代,传统而有效的人水关系被逐步忽略,各项水利工程措施企图迫使水系统适应人类的活动,结果,事与愿违。更加严重的水危机使得人们重新审视人与水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下,应该重新树立人类活动,城市建设适应水系统的新的价值观。
2、“海绵”即是以景观为载体的水生态基础设施
完整的土地生命系统自身具备复杂而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这是“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核心思想,聚焦到“水问题”上,这一理论表明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具备一定的雨洪调蓄、水源涵养、雨污净化等功能,这也是“海绵城市”构建的基础。但是,各种关键性生态过程中土地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景观安全格局”理论认为景观中存在某些潜在的空间格局,它们由某些关键性的局部、位置和空间所构成,它们对物种保持和扩散的保护过程有异常重要的意义,以求解如何在有限的国土面积上,以尽可能少的用地、最佳的格局、最有效地维护景观中各种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对于关键性水过程而言,也存在着相应的景观安全格局,这一安全格局通过土地和城市规划和设计,最终落实成为水生态基础设施。有别于传统的工程性的、缺乏弹性的灰色基础设施,它是一个生命的系统,它不是因为单一功能目标而设计,而是用综合的、系统地、可持续地解决水问题。它提供给人类最基本的生态系统服务,是城市发展的刚性骨架。从水安全格局到水生态基础设施,它不仅仅维护了城市雨涝调蓄、水源保护和涵养、地下水回补、雨污净化、栖息地修复、土壤净化等重要的水生态过程,而且它是可以在空间上被科学辨识并落地操作的。所以,“海绵”不是一个虚的概念,它对应着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观格局;构建“海绵城市”即是建立相应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这也是最为高效和集约的途径。
3、“海绵城市”建设是以跨尺度的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为基础 很多学者对“海绵城市”的理解倾向于聚焦在雨水利用和管理问题上,同时提倡LID技术的应用,关注末端处理和场地措施。诚然,上述确实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但并不全面。城市水问题的解决前提是保护区域水循环过程,这就注定了真正的解决方案必定是跨尺度的,即“海绵城市”的构建需要不同尺度的承接、配合。
宏观:“海绵城市”的构建在这一尺度上重点是研究水系统在区域或流域中的空间格局,即进行水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并将水生态安全格局落实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成为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在方法上,可借助景观安全格局方法,判别对于水源保护、洪涝调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质管理等功能至关重要的景观要素及其空间位置,围绕生态系统服务构建综合水安全格局。其意义在于:1)明确现有的水系统中的重要元素、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通过保护水系统的关键空间格局来维护水过程的完整性;2)将水生态安全格局作为区域的生态用地和城市建设中的限建区,限制建设开发并逐步进行生态恢复,可避免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进一步破坏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水系统可以发挥提供雨洪管理、水质净化、水生态和文化休憩功能,即作为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为下一步实体“海绵系统”的建设奠定空间基础。
中观:主要指区县、乡镇尺度,或者城市新区。重点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规划区域内的河道、坑塘,并结合集水区、汇水节点分布,合理规划并形成实体的“城镇海绵系统”,并最终落实到土地利用控制性规划甚至是城市设计,综合性解决规划区域内滨水栖息地恢复、水量平衡、雨污净化、文化游憩空间打造等方面的问题。
微观:“海绵城市”最后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海绵体”,包括公园、小区等区域集水单元的建设,在这一尺度对应的则是一系列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的集成,包括:保护自然的最小干预技术、与洪水为友的生态防洪技术、加强型人工湿地净化技术、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生态系统服务仿生修复技术等,这些技术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具体的景观设计方法让水系统的生态功能发挥出来。
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四)4、“海绵城市”旨在综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
水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之一在于水这一特殊的环境因子。由于水是流动和循环的特点,因此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并不在于水体本身,它与流域内其他土地利用等景观要素相联系,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广泛的,它可以通过其他土地利用方式间接影响。由于系统不能认识系统本身以及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就水而论水容易形成认知障碍,应从更高一个层次研究水体,将视野从水体扩大到汇水区域(对静水水体而言)或流域(对流水水体而言)以及景观尺度。即充分认识到水域、水体本身不仅仅是为水生态系统服务,而是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了多种重要且无可替代的服务。例如,水域本身不仅为水生生物提供了生境系统,也为其他需水生物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栖息环境,佛蒙特州的森林资源调查表明,90%的鸟类的栖息地在距河岸150~170m的范围内;人类也喜好栖水而居,因此而形成了庞大的以水为核心的文化遗产。所以,从水问题出发,以构建跨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海绵城市”,最终能综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包括区域性的城市防洪体系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栖息地恢复、文化遗产网络和游憩网络构建等,也包括局域性的雨洪管理、水质净化、地下水补充、棕地修复、生物栖息地的营造、公园绿地营造,以及城市微气候调节等等。
5、“海绵城市”是古今中外多种技术的集成
“海绵城市”的提出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是一系列具体雨洪管理技术的集成和提炼,是大量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我认为,可以纳入到“海绵城市”体系下的技术应该包括以下三类:第一,让自然做工的生态设计技术。自然生态系统生生不息,不知疲倦,为维持人类生存和满足其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过程,生态设计就是要让自然做工,强调人与自然过程的共生和合作关系,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生态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55。任何技术的使用要尊重自然,而不是依赖工程措施不惜代价的以“改变场地原本稳定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施“生态建设”。第二,中国古代水适应技遗产。先民在长期的水资源管理及与旱涝灾害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具有朴素生态价值的经验和智慧,增强了人类适应水环境的能力。在城市和区域尺度,古代城乡聚落适应水环境方面的已有研究散见于聚落地理方面的研究。在城市规划界,吴庆洲等人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水利方面的相关遗产也非常丰富。俞孔坚等研究了黄泛平原古代城市的主要防洪治涝的适应性景观遗产,并总结出了“城包水”“水包城”和“阴阳城”等水适应性城市形态,饱含着古人应对洪涝灾害的生存经验,对今天的城市水系治理、防洪治涝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仍大有裨益。同时,古代人民还创造了丰富的水利技术,例如我国有着2500年的陂塘系统,它同时提供水文调节、生态净化、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生产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目前学术界对这些传统技术的整理归纳和应用还非常不够。第三,当代西方雨洪管理的先进技术,包括LID技术、水敏感城市设计等,相关研究成为近年来城市水问题研究的热点,在此不再赘述。
三、海绵城市多尺度构建方法及实践
1、宏观——综合水安全格局,案例:北京
在过去30年中,伴随人口的增长北京城区面积已经拓展了700%。蔓延式、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展使得城市没有为生物和水预留科学合理的空间,弹性的生态网络缺失。也因此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雨涝频繁与河流湖泊干涸并存;公园绿地与区域水系统割裂,导致雨涝时,公园的雨水排往城市雨水管道,浪费了雨水资源,也增加了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而干旱时,绿地又需要浇灌,与城市用水竞争;非生态化的河道建设方式不但没有使其成为日常通勤和游憩通道,反而成为市民活动的障碍。因此,如何留住雨水并回补地下水,如何将这些留在地表的水与生物保护相结合,如何与文化遗产相结合,如何与游憩系统、慢行系统相结合,均是急需通过水生态基础设施的构建系统地解决的城市生态问题。
本案例从北京市水系的空间格局与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入手,通过水文过程分析和模拟,判别和保护具有较高生态系统服务的用地,提出水源保护区、地下水补给区等地区的生态管控导则,并恢复城市水系自然形态、建立河流生物廊道系统,从而构建起北京市综合水安全格局,包括:1)雨洪安全格局,通过径流过程模拟、雨洪淹没分析(20年、50年、200年一遇下的雨洪可能淹没范围)和历史洪涝情况分析,确定区域的雨洪安全格局。这个安全格局可以有效维护降雨径流的自然过程,通过恢复水系的调洪蓄涝能力,使城市免受雨洪灾害的威胁。2)水源保护安全格局,对于北京市这样一个缺水城市而言,地表及地下水源保护是区域水安全格局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根据相关地表水源保护规划以及地下水资源补给能力分析,确定水源保护安全格局。最终两者叠加形成综合水安全格局,它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服务功能,包括旱涝调节、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休憩与审美启智,以及遗产保护等整合在一个完整的景观格局中,并最终通过与相应尺度的城市总体规划(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落实在土地上,构成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的核心网络,成为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扩展的刚性骨架。
图4 北京市综合水生态安全格局 北京市水生态安全格局分为三个安全水平:底线安全格局、满意安全格局和理想安全格局。如果按照最理想化的安全格局来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那么北京市洪涝灾害频率将大大降低,同时城市人口容量也将大大提高,人与水的用地之争可以轻松化解,因为水生态基础设施能完全消纳区域雨洪水,并有效回补地下水资源。2007年完成的北京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研究,不幸在2012年得到了验证。北京721特大暴雨造成了79人死亡,而死亡事故的发生地点,正好与七年前做的雨洪安全格局吻合(图3.2-3)。摘要:图5 北京市7.21暴雨人员遇难地点与北京水生态基础设施关系 3.2中观城镇海绵系统,案例:六盘水
图5 北京市7.21暴雨人员遇难地点与北京水生态基础设施关系
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五)2、中观——城镇海绵系统,案例:六盘水
六盘水是一个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城市被石灰岩的山丘环抱,水城河穿城而过。城市人口密集,在60km2的土地上,居住了约60万的人口。六盘水市的水生态综合治理旨在减缓来自山坡的水流,建造一个以水过程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来存蓄和净化雨水,使水成为重建健康生态系统的活化剂,提供自然和文化服务使这个工业城市变为宜居城市。
为了构建完整的城镇海绵系统,工程关注水城河流域和城市两个层面。首先,河流串联起现存的溪流、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具有不同净化能力的湿地,构建了雨洪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这一方法不仅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城市雨涝灾害,而且在旱季也能有持续不断的水源。第二,拆除渠化河流的混凝土河堤,重建自然河岸的湿地系统,发挥河流的自净能力。第三,建立连续开放空间,建立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系统,增加通往滨水的通道。最后,项目将滨水区开发和河道整治结合在一起。以水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促进了六盘水的城市改造,提高了城市土地的价值,增进了城市活力。
图6 六盘水城市海绵系统
图7 六盘水城市海绵:明湖湿地建成实景
3、微观: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案例: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如上所述,“海绵城市”真正在微观尺度的建设依靠的是一系列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限于篇幅在此选择较为有代表的“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来进行说明。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群力国家湿地公园,34公顷)是我国首个以解决城市内涝为目标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该公园通过整体景观设计途径进行生态化的雨洪管理,解决常规市政工程所没能解决的问题,使我们的城市成为与水问题相适应的城市。从2011年建成以来,有效发挥了其解决城市雨涝的功能。设计中关键性技术要点包括:1)以雨洪安全格局为基础,划定由“集水城区-汇水湿地”组成的、具有镶套式结构的“绿色海绵综合体”;2)填-挖技术形成“海绵地形”。一方面是创造多级湿地系统的地形基础,同时为下一步营造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与游憩空间提供环境基础;而且,造价低廉;3)构建“水质净化-蓄滞水-地下水回补”多级多功能湿地系统。该多级湿地系统主要是整合潜流和表流湿地技术,进行土壤和生物净化,将净化后的雨水汇入中央低洼湿地,补充地下水。按照“水质净化人工湿地-蓄滞人工湿地-地下水回补与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这一顺序,依次构造三类湿地系统,产生多种生态系统服务。4)充分利用地形及水量分布特征实施特色生境修复,并与乡土生物保护、游憩与科普教育功能相融合。
图8 城市海绵体: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总平面图
图9 城市海绵体: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建成实景
四、结语
本文要探讨了关于如何科学、系统地对待水的问题,提出建立水生态基础设施是生态治水的核心,也是实现“海绵城市”的关键。国家高层对“海绵城市”的重视是改变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重大契机。围绕这一概念,社会各界通过广泛的讨论来关注城市洪涝问题和一系列相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重新审视工业时代治水思路的利弊,深刻认识生态雨洪管理和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及方法和技术,对实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应该给与充分的重视。
我结合多年来经验,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浪潮应该推动以下几方面学术研究:1)中国古代水适应性城乡发展的思想、工程与技术遗产的整理和研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不论从城市规划、水利建设角度还是从遗产保护角度出发,都应该加快对该类水适应性景观和技术遗产的整理和研究;2)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相衔接的研究,中国城市建设已经形成了对灰色基础设施的依赖,如何逐步摆脱这种依赖,有效的促进绿色基础设施优先的城市雨洪调蓄系统、如何在实际管理和操作层面实现这种衔接依旧是难题。3)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落实的法治化途径,推进各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的实施纳入法定规划体系,将规划成果广泛征求各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通过多方博弈最终确定其空间边界,比如“水生态红线”; 4)一系列相关技术指南的制定,不同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构建指南,以及各类技术集成的使用指南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还远远不够。
第二篇:海绵城市理论(DOC)
一、海绵城市理论
海绵城市”概念的产生源自于行业内和学术界习惯用“海绵”来比喻城市的某种吸附功能,最早澳大利亚人口研究学者Budge(2006)应用海绵来比喻城市对人口的吸附现象。近年来,更多的是将海绵用以比喻城市或土地的雨涝调蓄能力.——俞孔坚与北大的“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在《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一书中,俞孔坚和李迪华提出把维护和恢复河道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作为建立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十大关键战略,指出“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灾害。”(俞孔坚,李迪华,2003)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中国规划网、作者刘红
植物方面:①建造街道生态调节池(沟)如下:②适当堆造地形、构建植被集雨盆地,注意排水坡度:
材料方面:
①硅砂滤水砖/硅砂透水井 ②透气保水树坑盖板 ③
技术方面:
①、较早的实践案例包括天津桥园湿地系统,通过简单的填挖方,形成海绵体,收集雨水,在解决城市内涝的同时,利用雨水进行城市棕地的生态修复和公园营造,发挥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类似的绿色海绵工程也在秦皇岛滨海生态修复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②、董淑秋、韩志刚,其在《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中提出“生态排水+管网排水”的“生态海绵城市”规划概念,主要针对规划区的雨水利用问题。
③、LID 低影响开发技术是一种可轻松实现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生态技术体系,其关键在于原位收集、自然净化、就近利用或回补地下水。主要包含:生态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地下蓄渗、透水路面。
④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要比路面低10厘米左右,绿化带每隔20米设置一组植生滞留槽,并自上而下分为蓄水层、种植土层、粗砂填料层、砾石层
二、绿道设计的相关规范
1、①主游路主要起景点联系、功能分区界限的功能,一般宽3-4米; 次游路主要起到分散人流的作用,通常宽2-3米;
游步道是完全融入大自然景观的道路,采用的宽度为1-2.5米,也有小于1米的。②自行车道
自行车道每条车道宽度宜为1米,靠路边和靠分隔的一条车道侧向净空宽度应加0.25米。自行车道路双向行驶的最小宽度宜为3.5米;混有其他非机动车的,单向行驶的最小宽度应为4.5m。
2、驿站的服务半径
3、活动广场
4、道路两侧及广场的果皮箱设置间隔应符合规定,商业、金融业街道间隔为50至100米;主干路、次干路、有辅道的快速路间隔为100米至200米;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间隔为200米至400米,广场按每300米至100平方米设置一处。
果皮箱的单侧设置间隔宜符合下列规定,并可根据人流量的大小和废弃物产生量适当增 减间距:食堂等人员短时间相对集中区域,其主要通道布置2个,次要通道布置1个。主要参观通道宜为150m左右,物流通道无需布置。
5、路宽等于灯高;间距为3倍 路 宽。250W的高压纳灯的杆高一般是8米或者9米,间距有30/35/40都可以,如果遇到有弯的地方,间距*0.55或者0.7的系数,一般路宽和灯杆高是1:1左右的话,单侧布灯就可以了,路宽:灯杆在1.5:1左右就可以采用双侧布灯,中央双挑嘛,只有在有绿化分割带的情况下才采用.6、报警求助系统的分布间隔距离:
三、驿站相关服务半径
1、卫生间的服务半径:园厕服务半径不超过250米。
2、电瓶车停靠休憩、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北京市六环内公用充电设施平均服务半径5公里的水平
3自行车停靠休憩、维修、租赁点服务半径:杭州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服务半径为300-500米;巴黎的租赁点布局则达到11个/平方公里,租赁点间距约300米。
4、卫生医疗服务设施
5、便利店
6、综合管理方
7、WiFi信号站、手机充电站
四、绿道标识系统
1、绿道标识系统主要有:①区域指示系统
②导向性标识
③景点标识
④解说性标识
⑤管理性标识
公园标识导向系统主要由信息标识、指示导向标识、形象识别和管理标识构成。
2、标识系统材料选择:①金属材料
②木结构材料:木结构的色彩、肌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但是结实程度、使用寿命都不十分理想,为延长材料使用寿命,需对材料进行特殊处理,如,防蛀、防潮、防锈处理
③石材:考虑石材的重量和内部结构的承重能力以及湿挂和干挂等具体的结构问题,以保证标识的全性 ④仿石材
⑤环保材料:是现代城市街道标识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材料要求对人体无害、无毒、无辐射、可回收利用,还要防尘、防菌、耐热、易燃等。
3、标识系统材料选择原则:
①视觉表现原则:例如要表现传统文化和自然淳朴的风格,就要考虑用木料、石材等一些容易表现风格的材料;要有时代气息,个性新颖、符合单位特色,独特,可以考虑用亚克力板、玻璃钢、铝塑板、PVC板、阳光板、弗龙板板等。②施工结构的合理性原则 ③使用期限的考虑
④使用场地的选择(室内和户外)⑤使用和服务维修的成本
4、标识系统相关设计规范
①形体尺寸,要视景区环境实际需要以及游客浏览距离和建筑构造特征而制定比例,并视其功能性而制定大小
②文字尺寸,要根据标识设置现场规格因素来确定视觉认知距离,进而确定其实际大小。景区综合介绍牌[可参考公式Hmm(文字高度="Lm(距离)/20套用] ③用色设计,根据景区经营理念、环境背景色的需要,并根据认知程度来选取较高反差的颜色搭配
5、文字及图形符号的使用
①中文、英文是景区导览标识使用的基本文种,必须同时使用,所表达的信息要与指向实物相吻合,文字含义准确无误。②中文使用
必须采用简写字体,不得使用繁体或其他不易辨别的字体(见《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历史古迹、名人书法、特殊标志等除外。
5、标识系统的布点原则:
①导向标识应设在便于人们选择目标方向的地点,并按通向目标的最佳路线布置,如目标较远,可以适当间隔重复设置,在分叉处都应重复设置标志。②提示标志应在所说明的上方或侧面,或足以引起注意的与该设施、单位向邻近的部位。③环境信息标识应设在入口处或某场所中最醒目处.④局部信息标识应设在所要说明的设备处或场所附近醒目位置
⑤标识的正面或其临近不得有妨碍人们视度的固体障碍物,并尽量避免经常被其他临时性物体所遮蔽。
⑥标识通常不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以免物体移动后人们看不到标识。⑦附着式设置的标识,其设置高度应设置为:a:与人眼水平视线高度大体一致 B:略高于人体身高
C:局部信息标识的设置高度可根据具体场所的客观情况来定。
⑧悬挂式设置的标识的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2m ⑨柱式设置的标识的下边缘距地面高度宜在2m左右。
五、绿道及河流环境保护
六、河流类型分析
1、①季节性河流:一般分布在较干旱的地区,气候条件对它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有时候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而言,干旱区的河流均为时令河(季节性河流);半干旱区的较大河流可以为常流河,较小河流则为季节河;季节性河流一般以雨水补给为主,季节性融雪为辅。流域内雨量集中,枯水期流量小,洪水期流量大,水位变幅比较大。对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河流 自然形成的季节性河流是内陆湿地的一种,具有湿地的生态特性,人为季节性河流的演变也使其逐渐向湿地类型过渡
季节性河流中,由于来水量减少,河道的纵横断面会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横断面上表现为河宽减小、平滩流量下的断面面积降低;纵断面上,由于流量的减少,河流所需的水面坡度变缓,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汛期时,会对下游河段的防洪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采取合理的断面形式是治理季节性河流的键。②城市排涝河流 ③城市景观河道
2、水源:雨水补给,只在降雨期间及降雨停止后一段时间内存在,所以补给速度很快,季节性明显
地下水补给,地区分布不明显,补给缓慢而稳定,随季节性变化不大
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补给过程连续,但仅能持续一段时间,其发生时间随纬度和海拔高度增加而推迟
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综合性补给类型
第三篇:海绵城市理论与关键技术及案例
【教学目的】
帮助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了解海绵城市兴起的原因、当今中国面临的生态问题以及海绵城市的关键技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教学重点】
水问题的综合征有哪些? 什么是“小脚治水”? 什么是空间划界确权? 【教学难点】
建设海绵城市的工程设计技术有哪些? 【教学大纲】
一、缘起
二、出路
三、核心理念与关键技术
(一)规划技术
(二)工程设计技术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大脚革命” C02:“小脚治水” C03:海绵城市 原理和观点:
K01:通过对洪水过程的分析,可以确定不同重现期洪水的淹没范围。
K02:海绵城市的理论和关键技术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K03:“小决策”是一切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K04:中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海绵城市理论与关键技术及案例——美丽中国的水生态基
础设施
一、缘起
海绵城市缘起于中国的水问题,总体而言,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中国有许多水问题综合征的表现,如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水、城市内涝、地下水位下降、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这些问题是综合的、系统的在发生,但是我们解决的途径却是单一的。所以一个复杂的问题被当做简单的工程问题来处理,这是导致我们现在的环境问题,甚至是城市灾害的根本原因,这种处理方式被称为“小决策”。这就是“小脚治水”,即土和水、水和生物、城市和水、排水和供水等的分离(抗旱与防洪的分离)。
二、出路
以上问题的出路在哪?就是需要一场思想的革命,又叫“大脚革命”,这样才能综合地解决问题。“大脚革命”的解决途径就是要建立一个国土的、区域的和城市的海绵系统,这个海绵就是水生态基础设施。这个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有生命的,起着供给、调节、生命承载、文化与精神传承的作用。
三、核心理念与关键技术
(一)规划技术
规划的核心问题就是空间划界确权,划定海绵系统的红线,这个红线划定是跨尺度的,有国土尺度、区域尺度、地方尺度,而且这个划定是有科学依据的,有个普适模型,叫作“阻力面”。在国土尺度洪水调蓄安全格局中,低安全水平洪水调蓄安全格局占国土总面积的0.8%;中安全水平洪水调蓄安全格局占国土总面积的2.2%;高安全水平洪水调蓄安全格局占国土总面积的6.2%。这意味着假设我们拆掉所有的防洪设施,若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淹掉的国土面积也只有6.2%。
随着北京市城市的绵延,“摊大饼”式的扩张将自然生态基础设施破坏了,“反规划”的方式是建立在绿色基础设施上的城市格局,不是“摊大饼”式的建设。
在城市的建设中,标准化的“三通一平”方式将原来土地上的生态基础设施破坏了,以武汉五里界生态城为例,农民在土地上留下了很多的陂塘,这是自然的海绵系统。陂塘会实现一种水分的平衡,下完雨,雨水就在陂塘里蓄积起来,不会形成内涝。但是现在简单的套用了工业化的城市建设的“三通一平”模式,造成了中国城市普遍性的涝灾。
(二)工程设计技术 1.源头消纳滞蓄
以哈尔滨群力新区建设为例,通过对群力新区33平方公里的改造,经过两年时间,从之前的荒地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地,解决了周边的雨涝问题,同时使当时的湿地变成了国家级的湿地公园。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得出10%的土地就能解决城市内涝灾害的结论。
2.过程减速消能
与常规市政的“雨洪快排”方式不同,“减速”技术强调恢 复河流自然形态,通过串联湿地、溪流、陂塘,形成水生态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水问题。
以贵州六盘水旧城改造为例,建立水生态基础设施,减速水流。以水城河为骨杆,以分支会流为侧枝,以汇流湿地为节点,以场地陂塘为繁叶。经过两年时间的改造,河道慢下来,变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湿地。
3.末端弹性适应
以浙江台州永宁江、金华燕尾洲为例,通过对洪水过程的分析和模拟,确定不同重现期洪水的淹没范围,砸掉没有必要的水泥防洪堤,改用乡土植被与地形结合的生态防洪,形成弹性的城市。
4.水质生态净化
以上海后滩为例,中国75%的地表水被污染,黄浦江属于劣五类水质,如果修建污水处理厂去处理这些污水,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的煤炭又会引起空气污染,所以这是一个系统问题。我们在后滩建立梯田湿地系统,梯田让水渗下去,让营养的水从植物的根部流过去,植物可以长得很茂盛,同时净化了水质。但是这个技术不适用于重金属工业污染的水质。
5.土地仿生修复
以天津桥园为例,原本这块土地存在脏乱差、污染严重、盐碱化严重等问题。在这个案例中,利用雨水的酸性、土壤的碱性、生物的净化功能来改造这块土地。土壤通过酸碱中和,形成了自我繁衍的过程,通过生物分泌出的各种分泌物,改良土壤。6.回归丰产与美丽
以沈阳建筑大学校园为例,在校园里面种植稻子,在稻田中间摆放读书的台子,形成稻田校园。稻田本身就是海绵体,这也是一种乡土和农业景观,是一种新的城市美学。
7.最小干预
以秦皇岛汤河为例,原来的汤河存在脏乱差等问题,通过改造,留下了河漫滩,在河边做了一条飘带,可以同时容纳5000人,而且造价很低。通过最小的干预,可以创造出很美的景观,综合解决内涝、生物多样性保护、公园的使用等问题。
8.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和开发
以中山岐江公园、河北迁安三里河为例,说明海绵的概念不是简单地理解为解决水的问题,海绵城市理论是自然净化、自然蓄存、自然净化、自然下渗的理论。海绵的哲学是:完全价值观而非单一价值观,将大化为小,将排他化为包容,将集中化为分散,将快变为慢,将刚硬化为柔,将灰色变为绿色。
结语
面对水系统的综合征,我们必须有综合的、系统的解决途径——水生态基础设施。这就要求我们思想上需要革命,方法上需要创新,体制上需要打破边界,专业上需要整合。这种思想的改变,实际上是一个新的文化、新的城市,会引导一种新的生活。
第四篇:海绵城市的想法与实践
海绵城市的想法与实践
城市建设涉及老城区和新城区,如何在不同的城区建设海绵城市?新城区是技术导向型,老城区是问题导向型。新城区采用的是全新的理念、新的设计思路、新的材料和工艺,是“白富美、高大上”;老城区则是改造为主,提升为主,对于老城区叫“小雨无积水,大雨无内涝,水体无黑臭,热岛有缓解”。我们在老的城区里面,可以把硬化的路面、硬化的停车场、硬化的屋顶绿化了,改成透水铺装,改成可以和大地联通的方式连接起来,让雨水能够更多的蓄存到我们脚底下,更多的被长出的植物利用,更多的通过净化系统排到我们河流水系里去,还可以因地制宜的做很多事情。
如何因地制宜,如何实事求是?为什么我们的城市缺水?原因主要就是现在的水泥地太多了,把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湖泊湿地沼泽给填了,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雨水来了只能当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因此我们在新建道路的时候,优先利用自然力量排水,优先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做海绵城市法无定法,一定要因地制宜,一定要达到群众满意,根本问题是把不透水铺装变成透水铺装,把上凸式的绿地变成下洼式绿地,做点简单的草沟、湿地。通过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调控,统筹绿色与灰色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手段,恢复雨水自然循环,达到慢排缓释,削减径流,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等多重功效。
“海绵城市”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我们年轻的创业者应该勇敢的进入这个领域。
祖先从五千年到现在围绕顺应的问题做了很多探索,比如征服自然,精卫填海、其实就是造地。还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传统的涝室、水窖都是劳动人民的发明,核心是观念问题。过去我们城市叫开排法,现在叫快用法、开收法。海绵城市的具体实施中,最大的阻力是我们传统的规范,我们跟设计单位在2012年沟通的时候,有很多争论。设计单位说你们为什么要做海绵城市,为什么把雨水留下来,留下来以后路基塌了怎么办,房倒了怎么办,道路验收不过去怎么办?我们用了一个非常暴力的办法,不换“脑袋”就换设计单位,技术问题不是问题。新加坡做了很多明渠的方法排水,并没有埋大管子深管子解决。技术门槛不是门槛,只要我们尊重、敬畏、顺应自然,都能解决海绵城市的问题。
海绵城市的理念中,还有金木水火土的生态产业体系。木,聚木成林的生态体系;水,青山绿水良好的环境;火,如火如荼的创业风味;土,积土成山的产业聚集。海绵城市的工业设计理念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围绕海绵城市概念、设计、图集、导则、工法、材料、施工单位。海绵城市也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内容,海绵城市的创新创业和海绵城市设计一样门槛不高,任何一个年轻人如果找不到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或者对这种先进理念感兴趣的话,在海绵城市建设浪潮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有创意、有基金、有风头、有市场、有施工单位。
海绵城市的提法是一个很可爱的提法,很形象的把城市比喻成了可以吸收、蓄、用的过程,如果能够让海绵城市这四个字形成一个可视化的,甚至大家可以参与过程的文化产品,这个推广过程要以海绵为概念,让大家理解快收快用怎么第一时间体现出来,要在海绵这两个字做文章。
海绵城市是基于水资源的利用。要解决城市病,城市需要各种各样的改善,包括我们的居住环境。要在更多的媒体和公众平台上,让更多的人通过公益活动的形式进行组织,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现身体验到水是从这个地方排到另一个地方,甚至让小朋友可以手捧海绵城市来感受这个过程。通过实实在在的体验感能让大家觉得我是城市的主人,我可以感觉到自己建设海绵城市的作用。我们可以做一个模拟的收集雨水的过程,让孩子们发现原来这些水收集以后还可以有其他的用途,因为建设城市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职责,很可能是很多小朋友、学生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的事情。
政府的每一次规划,每一次举动,每一个新的概念的提出,要和老百姓做很好的沟通和交流,拉近大家的距离,让人民群众更能理解政府用心用力让生活更美好的举动,会有更多亲民化直接对话的交流,这样的事情我们做的越多,了解的更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海绵城市的市民。这样的话,无论是从我们自己的脚下出发,还是从全国出发,让我们这样的一个行为,可以让全中国全世界为我们的智慧感到骄傲。
要把海绵城市做好,材料肯定是作为主力军的角色。我们做过的耐热材料、不透水的有各种各样的材料等,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气侯下,我们都要脑洞大开,想想我们自己的专业,在我们自己的专业方向上可能还有很多的创新,我们意想不到的创新,能够为我们的海绵城市进一步创新进一步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海绵城市虽然说是一个新兴的事物,但是我们城市化的过程是不可阻挡的,我们城市化需要做海绵的也是不可阻挡的,不管是北方城市还是南方城市都不可阻挡。这是大产业很多创新和工程要做,目前海绵城市不管是收水,还是屋顶,还是管材,还是透水铺装造价都偏高。材料很简单,知识产权很贵。从玻璃青石材料,蓄水材料,管建材料,包括透水材料,包括生态土壤,都可以用来参与海绵城市的建设。
第五篇: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三元素 俞孔坚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三元素: 视觉景观形象,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 环境生态绿化;从人类生理感受要求出发; 大众行为心理,从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
视觉:鲜明的形象 环境:足够的绿地和绿化 大众:z足够的场地和空间设施 以上 与传统风景园林的差异所在 现代景观的构成是:多层次 多方位 多媒体
立体化 :1在有限的基地上,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场地,多层 造房,变平地为起伏地,设置多层活动平台,2用地被植物,提高绿地使用率: 灌木 乔木在同一地块地上 采3绿化与人活动空间立体交叉布局。,解决绿化和人活动争地的矛盾,采用 4增加可视率。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立体化观看,现代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是一种以空间规划设计为核心的工程技术,面临着公共性的,众多使用者的需求,景观环境与建筑,城市共同组成人居环境。作为一名景观规划设计师,必须同时具备艺术与技术这两方面知识技巧。三大理论:景观美学,生态理论,社会行为学理论,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初级阶段的需求,鲜明的个性形象
良好的绿化环境
足够的活动场地 景观学学科的核心内容:1 景观环境空间形态---形态
2,景观环境生态资源---背景游憩和环境行为心理感受—活动 景观设计的一个基本原理:意象在先,布局平面在后,特点:一定要有精神文化的东西在里面。现代景观的特点,面向群体。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需要考虑的最基本的三个问题,1 意义问题 文化 精神问题 2 使用问题 3 绿化问题创造环境 人在景观中的三种基本活动,必要性活动 选择性活动
社交性活动
城市中公共空间设计也有三个层次问题 景观形象
生态绿化
群众使用
广场设计三要素:形象 功能 环境(基本内容)设计师的出发点 基本尊则:大众群体休闲活动的需求,和现实可行的条件 带状空间: 街道—步行街 人车混行街 滨水带---江岸
河岸 性道路机动车交通道路:高速公路
国道 一般
视觉走廊生态走廊
步行街的功能活动主要是商业
文化 娱乐及节假日休闲
尺寸往往不大,小巧玲玲,文化特征通过一些骑楼 门楼 幌子 匾牌 电话亭 广告 书亭等景观形态反映出来。带状设计方法:现状分析 目标确定 原则 构思 空间形态布局 空间结构分析 道路交通分析 绿化景观分析
现状资料收集 1 景观文化:传统历史 文化 现状景观图片 录像
遥感图等。
建筑 空间活动等2 功能类: 土地利用现状 交通
大气等环境生态 :绿化 气候 水质
定位定性 :包括 发达程度,现代化程度,发展潜力在城市中的地位。构思:包括景观 功能 生态环境 空间布局 等构思用草图表现
交通道路景观通常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
功能:交通功能 环境生态功能 景观形象功能
滨水带的规划设计包含了:场地规划 景观生态
类型:自然生态型 防洪技术型
城市空间型 旅游公园型
全面的 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至少需
要考虑:三项基本工作:景观形象 日常户外使用,环境绿化
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四大基本问题:一,目标问题 解决的关键是 一切以住户的景观需求为目标 二,确定评价标准以及指标 判断什么事好的住区景观,,1安全 2使用3好看 15%---30%硬地率为好。三,如何在方案阶段把握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建筑师 规划师 景观师 在初始同时介入。四,如何提高住区景观艺术性,借以提升住区景观环境的品味和档次。旅游规划具有相对性,动态性 弹性
旅游规划: AVC: A:吸引力 V:生命力C:承载力 十大战略:1三位一体战略 2 天罗地网 3硬质软化战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6 空中花园战略 4 补肾强身战略 7 素食 5 为主战略 8 以人为本战略 9 精彩人生战略 10 放长线战略。实现环境生态绿化天罗地网战略的必由之路是:城乡森林化和城市森林化建设。绿道具有多种综合功能:栖息所功能,主要对动物植物和生物;有通道功能,动植物要迁移;还有阻隔功能,动植物有的需要保护;有过滤功能;有资源的功能。对人来讲,绿道有很重要的游憩和旅游功能,还有,绿道具备把城市的点串联起来,最后形成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功能。补肾强身 林木是城市的肺,湿地就是城市的肾,补肾即湿地建设,还包括水网的保护和水网、林网一体化的建设。以素食为主:(素就是比较接近自然)强调的是,一是在城市绿地建设的导向上,强调从园林化走向公园化(需要三个转变:规模、密度、生态含量。),二是在建设中突出植物林木、自然水体、土壤等自然景观材料的运用。精彩人生:就是把绿化,旅游和游憩结合起来。
生态园林城市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层面:要对生态化的城市有个正确的理解,第二层,要研究人居环境理论。第三层,将理想中的正生态城市与目前现实中的负生态城市做一比较。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基本目标可分为三个层面:1 完善绿地系统,防治和降低城市大气、噪声和各种废弃物的污染,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2 提高城市三大效益。3 迈向文明城市,智慧城市。
奥姆斯特德德创作过程可以分五个阶段:纽约的中央公园1857年;布鲁克林的希望公园1866年;芝加哥的滨河绿地1869加哥的世界博览会年;波斯顿的公园道路1893年;1880 年;芝中央公园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都市景观空间应该是内向观看的,应该是尺度巨大的,而在许多形式多样而丰富的单体中尺度又要尽量缩小。设计学研究的范围:设计史 设计理论 设计批评
设计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善人的环境,工具以及人自身
设计的特征:设计的艺术特征 设计的科技的特征 设计的经济性质
设计的艺术手法:借用 解构 装饰 参照和创造
设计与生产的关系:生产是经济领域中最基本的活动,设计是生产的组成部分,设计为生产服务,设计师要向生产人员学习,生产部门必须认识设计,生产只有正确认识设计才会充分支持设计。设计与消费的关系:消费时设计的消费,设计为消费服务,设计创造消费,设计可以扩大人类的欲望,从而创造出远远超过实际物质需要的消费欲。设计的分类平面设计 立体设计 空间设计 或:二次元,三次元,四次元。或 建筑设计 工业设计 商业设计 将设计分为五个领域:视觉,产品,空间,时间,时装设计,把建筑 城市规划 室内装饰 工业设计 工艺美术 服装;电影电视 包装 陈列展示 室外装潢等许多设计领域系统的分在上面五个领域中。
把设计按目的分:视觉传达设计
产品设计、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 第一次革命
古代中国 埃及和西亚的文字发明
第二次革命
中国造纸术的发明 第三次革命 印刷 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文字 标志 插图
环境设计的类型:1城市规划设计 2 建筑设计 3 室内设计 4室外设计 5公共艺术设计
环境有自然 人工环境之分 人工环境按空间形式可分为 建筑内环境与外环境 按功能分为:居住环境,学习环境,医疗环境 工作环境 休闲娱乐环境 商业环境等 室外设计 对建筑外部空间的环境设计 又称为风景或景观设计 包括:园林设计 庭院 街道 公园 广场 道路 桥梁 河边 绿地 等所有生活区
工商业区 娱乐区等室外空间和一些独立性室外空间设计。室外环境具有复杂 多元性 综合性 和多变性
公共艺术设计
:指在开放的公共空间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设计师:从事设计工作的人 通过教育与经验,拥有设计知识和理解能力,以及设计的技能与技巧,而成功地完成设计任务,并获得相应报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