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时间:2019-05-12 01:1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实施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规范我区普通高中办学行为,提高普通高中科学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区由各级政府、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普通高中和在此类学校就读的高中学生。

第三条 学生学籍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学校实施”的管理体制。

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全区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制订学籍管理实施办法;指导、监督、检查各地和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按照国家要求,建设全国联网的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电子学籍系统)的运行环境和学生数据库,确保正常运行和数据交换。制定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和结业证书式样。

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市普通高中学籍,指导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应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相应管理。审验普通高中毕业证书。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负责督促学校做好学生学籍的日常管理工作。

学校负责学籍信息收集、汇总、校验、上报,应用电子学籍系统开展日常学籍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章 入学、注册

第四条 初中毕业生(除按规定保送者外)参加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升学考试,符合录取条件的,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由录取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发放入学录取通知书。新生须按规定到录取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取得学籍。未经录取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擅自录取的,不予办理学籍。

第五条 新生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按规定时间到录取学校办理入学手续的,学生及其监护人可向录取学校申请延期注册,录取学校应保留其入学资格。对开学后两周不到校注册,且不办理延期手续的,录取学校应主动联系学生及其监护人,查明原因,做出保留或取消入学资格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保留入学资格最长时限为一年。

第六条 新生入学后经查证核实有如下情况之一,取消其入学资格,注销其学籍。

1.采取非法手段(如考试作弊、阅卷作弊及伪造证件、冒名顶替等)骗取入学资格;

2.违反招生规定,擅自招收入学。

第七条 新生入学之日起1个月内, 学校按照规定在电子学籍系统内建立新生学籍档案,并补充和完善相关的信息和材料。

第八条 如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修改学生基础信息的,凭《居民户口簿》或其他证明文件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附《居民户口簿》复印件或其他证明复印件,由学校核准变更学籍信息,并报学籍主管部门核准。

第九条 学籍档案分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纳入电子学籍系统管理。在逐步推进学籍档案电子化的同时,保留必要的纸质档案,并由学校学籍管理员负责管理。

第三章 考勤、评价

第十条 学校实行考勤制度。学生应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故不能参加的,必须请假;不请假或超过请假期限的,均按旷课处理;对旷课和经常迟到、早退的,学校应及时与学生监护人联系,共同加强教育。

第十一条 评价要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成长经历,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必须按照教育部和自治区的要求,定期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含学业考试信息、体育运动技能与艺术特长、综合实践活动等)。

第十二条 学生在校期间应按有关规定参加考试、考核(考查)。对学生的学分认定、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等,要按照自治区相关规定执行。学校应及时将评价信息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四章 升级、留级

第十三条 学生按课程方案规定学完本学年的课程,经考试(含补考)和考核(考查)合格,且学年综合素质评价合格,获得相应学分,正常升级。

第十四条

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学习成绩特别优异,能提前达到更高年级的学力程度,由学生及其监护人提出跳级申请,经学校同意和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予以跳级,并相应调整该生学籍。

第十五条 学生确因学习困难无法正常升级的,由学生及其监护人提出留级书面申请,经学校同意和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予以留级,并相应调整该生学籍。学校要严格控制留级学生数量,高中三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准留级。

第五章 休学、复学

第十六条 学生因伤病和本人不可抗拒的原因,一学期内缺课累计超过总课时数的三分之一仍不能上学的,由其监护人提出书面休学申请并提交有关证明材料,经学校同意和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准予休学。由学校发给休学证明,保留学籍。

第十七条 学生因伤病提出休学的,须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医学诊断证明。学生因患严重传染性疾病,经医学鉴定须长期隔离者,学校可要求其休学。

学生因到国(境)外就读须办理休学手续的,应提供出国护照、港澳台通行证、签证等有关证明。

第十八条 学生休学期限原则上为一年。休学期满,仍不能坚持正常学习的,由学生及其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同意和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方可继续休学。学生在校期间休学不超过两年。

第十九条 学生休学期满,符合复学条件的,应及时凭休学证明和有关证明申请复学。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报请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安排学生在原年级或下一年级就读。

第六章 转学

第二十条 普通高中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准予转学:

1.家庭户籍跨当年招生区域、且实际居住迁移,确需转学的(凭户籍转移证明、身份证明、房产证或暂住证等居住证明);

2.父母因工作和居住地跨当年招生区域迁移,确需转学的(凭家庭户口簿、父母工作证明、房产证或暂住证等居住证明);

3.父母双方或者其他监护人长期出国(境)工作、支援边疆建设、从事野外工作、为外省市现役军人(含武警),其子女投靠亲属到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凭家庭户口簿、父母出国证明、工作证明、军人证、部队证明等);

4.海外侨胞、港澳台胞、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教师)的子女,可准予随监护人转学至常住地学校;

5.其他确需转学的情况。

第二十一条 普通高中学生不得随意转学。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转学:

1.属同一招生区域学校之间的转学行为;

2.一般普通高中向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转学(转入地无对应学校的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

3.未达到转入校当年录取最低成绩的本招生区域初中毕业生。

第二十二条 允许学生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之间双向转学。普通高中学校学生可转入全区任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限转入中考所在设区市的普通高中学校。转学需经双方学校及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确认,涉及自治区直属中等职业学校的需经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确认。

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可转入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一年级就读,二、三年级学生只能在第一个学期转入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二年级就读,转学学生所学普通高中课程可适当转换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学分,所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应全部予以补修。

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一年级学生可转入普通高中学校一年级就读,二、三年级学生只能在第一个学期转入普通高中学校一年级就读,其中考成绩须达到转入学校当年录取最低成绩,并应补学相应的缺修课程。

第二十三条 转学手续原则上在每学期第1个月内办理。学生办理转学手续后,转出学校应保留其电子档案备份,以及必要的纸质档案;转入学校以收到的学籍档案为基础,为学生接续档案;最后终止学业的学校要永久保存学生的学籍档案。学校对转入、转出学生的转学证明存根,应每学期整理、存档。

第二十四条 学生在广西区内转学办理的流程依次为:学生填写转学申请表,转入学校同意、盖章,转入学校的主管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转出学校审核同意、盖章,转出学校的主管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外省(市、区)学生转入我区的办理流程为:持转出学校市级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转学证明、修习情况等相关材料,到转入学校及其学籍管理部门办理转学手续。在外省取得的统一考试成绩、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等学籍档案一并转入。

我区学生转往外省(市、区)的办理流程为:持学籍注册学校开具的转学证明、转学申请表,转入学校同意、盖章,向转入学校的主管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申报审批;转出学校的主管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二十五条 高中三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原则上不得转学。学生休学期间不得转学。任何学校不得接收未办理转学手续的学生。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转学学生就读。

第七章 退学、借读

第二十六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应予以退学:

1.无特殊原因,休学期满,一个月内不办理复学或延长休学手续。

2.连续休学两年,期满而不能复学。

3.在一学期内,无故旷课累计达到40学时。

4.因其他原因不能正常学习者。

学生退学由学校校务会议研究决定,报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书面告知学生及其监护人。

第二十七条 学生要求退学的,必须有正当理由,且由其本人及其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劝导仍坚持退学的,准予退学。学生退学应按规定办理退学手续;擅自退学的,学校应及时书面通知其监护人,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注销其学籍。

第二十八条 学校原则上不得接收借读学生。学生(含外省、市、自治区的学生)因父母从事野外或流动性工作、支援边疆、服现役等特殊情况,须到学籍注册学校所在地以外的其他地区学校临时学习的,由学生及其监护人向学校提出借读申请,经学籍注册学校和借读学校同意,并报主管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准予借读。

第二十九条 学籍注册学校保留借读学生的学籍。借读学校建立借读学生临时档案,借读期满,将借读学生临时档案移交给该生的学籍注册学校。借读学生须在学籍注册学校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其修业证明等事宜由学生学籍注册学校负责办理。

第八章 奖励、处分

第三十条 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对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表现优秀或在某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予表扬、表彰和奖励,并记入学生档案。

第三十一条 学校对犯错误的学生,要以教育为主,处分为辅,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对极少数犯有严重错误而又屡教不改的学生,学校可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的处分。

经学校校务会议决定,对学生给予留校察看及以下处分的,由学校告知被处分学生及其监护人,并在校内公布。

第三十二条 学生受记大过及以下处分的,在一学期内,由本人申请,经师生评议,确已改正错误的,由学校撤销处分并在校内公布。

第三十三条 违纪学生留校察看处分的期限,视违纪情节轻重,定为半年或一年。处分期满,由本人申请,经师生评议,确已改正错误的,由学校撤销处分并在校内公布;留校察看期间,仍无悔改表现,由学校报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予以开除学籍。

第三十四条 对违纪学生给予开除学籍处分的要经学校校务会议研究,学校报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并告知学生及其监护人后执行。

第三十五条 学生触犯刑律、被依法判刑的,学校应开除其学籍,并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 凡受记大过及以上处分的学生,其处分决定和有关材料应载入学生学籍档案。处分撤销后,学校应及时将其处分决定和有关材料从学籍档案中撤出。处分决定、撤销处分决定和有关材料由学校存档。

第九章 毕业、结业、肄业

第三十七条 学生在修业年限内学完国家和自治区课程设置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至少获得144学分,学业水平考试各科成绩合格以上,综合素质评价合格以上,准予毕业。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审验后,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修业期满,不符合毕业条件的,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学生因病或其他原因中途退学,修业期未满,由学校注明实际修业时间,发给肄业证明。

第三十八条 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补考仍不合格的,学校可先发给高中结业证书。待其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补考合格后,学校按规定为其换发高中毕业证书。毕业时间以换发高中毕业证书时间为准。

第三十九条 学生受到留校察看处分尚未撤销,不予毕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

第四十条 学生毕业证书损坏不予换发,遗失不予补发。确需学历证明的,由学校及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发给学历证明书。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非经学籍主管部门书面批准,学籍信息一律不得向外提供,严防学籍信息外泄和滥用。

第四十二条 学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校长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1.不为已接收学生建立学籍档案的;

2.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籍或学籍档案的;

3.不及时把学籍变动信息纳入学籍档案的;

4.接收学生不为其办理转学手续的;

5.不按规定为学生转接学籍档案的;

6.泄露或非法使用学生学籍信息的;

7.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三条 在我区普通高中学校就读的外籍学生以及华侨、港澳台学生的学籍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属自治区教育厅。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辖区内适用的实施细则。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下达之日起施行。此前关于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的各种规定,若与本办法不符的,均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篇: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

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革学校管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制定《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籍管理规定》。

二、新生入学

第二条 初中毕业生经升学考试合格,并到录取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后,即取得学籍。

第三条 新生应按时到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开学后两周内不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其入学资格,并且下一年不得报名参加升学考试;如因病或因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办理入学手续者,必须在开学后两周内持有关证明向学校申请延期办理入学手续。

第四条 学校不准擅自接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新生。新生入学后,如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取消其学籍:伪造有关证件冒名顶替者;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其他学校在籍学生;同级学校已经毕业的学生。

第五条 新生入学后,按市建立统一学号,直到毕业。学生在休学、复学后以及在本市范围转者,学号保持不变。学号共九位数,一、二位为入学,三、四位为县、市、区代号,五、六位为学校代号,七、八、九位为学生代号。

学生跨省、市转学的,转出学校即注销其学号。在省内跨市转学的,由转入学校为其建立新学号,并注明该生为转学学生。注销和新建学号,都必须及时报告教育主管部门。

学生按每班四十五人编班为宜,并按规定建立学籍卡和学生档案。

新生入学后,学生花名册连同学号一式三份,一份留学校,两份报教育主管部门。

三、转学

第六条 学生不准任意转学。全家户口及家庭住址跨省、市、县迁移的学生可准予转学。

第七条 学生转学由本人或家长向转出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审查后,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开出全省统一的转学证明。由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学生持转学证明、家长调动工作证明、户籍迁移证明以及会考成绩单和平时成绩报告单,到转入学校的教育主管部门办理入学手续。入学手续一般在开学后两周内办好。会考成绩单由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加盖公章后有效。学生档案由转出学校在一月内交转入学校。

学生休学期间以及受处分期间不予转学。

第八条 重点高中一般不接收转学生,在学额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接收同级重点高中的转学生,便须经必要的摸底测验,合格者方可转入。

第九条 学校不得拒收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正常转学生,也不得接收没有正常转学手续的学生。

学生转学必须转入与原校就读时相同的年级,转入低于原校的年级者,取消其学籍。

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学生不互相转学。

四、借读

第十条 学生应在户籍所在地就读。学生父母双方因公出国一年以上者,父母双方从事野外工作或流动性工作者,父母双方支援边疆建设者,确需借读,在学校学额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到亲属所在地借读。

解放军边防指战员、烈士、华侨、归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在华工作的外籍专家的子女也准予借读。

第十一条 凡要求借读的学生,庆持父母所在单位和原校证明、借读所在地亲属户籍证明及原校学籍卡复印件,到接收学校的主管部门办理借读手续,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借读。

借读学生必须在与原校相同的年级借读。凡在低于原年级借读者,一经发现,即取消其借读资格。

借读学生的学籍保留在原学校。

第十二条 借读学生的会考、毕业、升学等事宜,按下述原则办理:借读学生在借读地参加会考,会考成绩由借读地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连同借读学校提供的学习成绩和表现,密封后在学生借读期满时由学生本人带回原校。会考成绩应及时报原校所在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储存。

借读学生的会考成绩单或会考合格证书以及毕业证书、修业证书、肄业证书均由原校发放。

五、休学和复学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准予休学:因病需要长期治疗,经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证明者:一学期内病假、事假时间累计超过上课总时数的三分之一,跟班学习有困难者;毕业学年患重病且病假时间超过上课总时数的三分之一者。

第十四条 休学期限为一年,由学校根据有关单位的证明审核后报教育主管部门,经教育主管部门复查,发给全省统一的休学证明。学生休学期满仍不能复学者,应提出申请,由学校报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可续办休学手续。连续休学最多不超过两年。

学生在休学期间,学籍予以保留。

学生因病休学的原因必须记入档案,并附上医院诊断证明。

第十五条 学生休学期满申请复学者,须经县级以上医院或有关单位证明、学校审查后,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发给复学证明,方可复学。休学期未满的学生如提前复学,即取消其学籍。

第十六条 学生路途到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就读,如需学业成绩和就学年级证明,学校应如实开出。学生在一年内回国者可到原校继续就读,超过一年不归者注销其学籍。

六、退学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退学;连续休学期满两年而不能复学者;在一学期中无故旷课时间超过上课总时数三分之一者。

第十八条 学校处理学生退学应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并及时注销退学学生的学籍。

七、成绩考核

第十九条 学校每学期进行期末考试或考查,考试和考查科目为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学科。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规定的全省会考。第二十条 学生学期成绩按平时学习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学年成绩评定以第二学期成绩为主。学科成绩均采用百分制,六十分为及格。会考考试成绩采取等级制形式,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考查成绩记合格和不合格两等。

第二十一条 学生操行按《江苏省中学生思想品德考核方案》评定,等第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操行评定主要用写评语的方法。

第二十二条 学生体育成绩按国家颁发的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评定,未达到标准的为不合格。

学校应按规定建立学生健康卡。

第二十三条 为保证会考缺席顺利实施,取消留级制度。

第二十四条 学生学习成绩优异,经考核达到高一级水平的,经学校领导批准,可以跳级。跳级一般应在学开始时办理,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八、毕业、修业、肄业

第二十五条 学生修业期满,会考成绩全部及格,考查科目全部合格,操行在及格以上,体育合格者,准予毕业,经教育主管部门验印后由学校发给全省统一的毕业文凭。

第二十六条 学生会考成绩有不及格者,准予补考。参加会考的补考或学校组织的补考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毕业,由学校发给全省统一的修业证书。

语文、数学、外语有一门不及格者;其他学科有两门不及格者;考查科目有两门不合格者;操行不及格者;体育不合格者。

第二十七条 学生在校学习一年以上的退学者,可发给全省统一的肄业证书。

九、奖励和处分

第二十八条 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或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应给予奖励。奖励等级可分班级奖、年级奖、学校奖和上级领导部门奖。凡受到校级以上的奖励,应记入学生的档案。

学校根据上级规定,定期评选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

第二十九条 学生严重违反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以及治安管理者,应给予处分。处分分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

第三十条 学生受到记过以上处分,须记入学生档案。开除学生的学籍须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一条 学生在受处分一年内,确实改正错误、进步显著者,可以撤销处分,被撤销的处分如果在记过以上,应在学生档案中注明。

第三十二条 学生留校察看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学生在留校察看一年内仍无改正表现者,应开除学籍。

第三十三条 学生受行政拘留、劳动教养处理,期满后,年龄在十六周岁以下者,经批准处理单位证明,可以申请回原校复学,原校应予接收。

十、附则

第三十四条 学生非正常死亡,所在学校必须向教育主管部门写出报告,并及时报省教委。

第三十五条 教育主管部门每学期集中进行一次学籍会审,及时纠正和处理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十六条 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设学籍管理员,专门负责学籍管理。

第三十七条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本规定的解释权属省教委。

本规定同样适用于厂矿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自下达之日起执行,原有规定即行废止。

第三篇: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我省普通高中办学行为,提高普通高中科学管理水平,切实保障适龄少年受教育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境内各级人民政府、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的高中部,以下简称学校)和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以下简称学生)。

第三条 全省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实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分级负责,学校具体实施。

全省普通高中学籍实行电子化管理,统一使用普通高中学籍管理系统。

二、入学注册

第四条 普通高中按照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高级中等学校招生政策规定,有序招收录取新生。

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每年8月31日前完成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工作,并及时向学生发放录取通知书。

第五条 新生凭录取通知书等相关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报到并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因故不能如期办理入学注册手续的,须在开学后一周内向学校申请延期办理,延期期限不超过两周。

开学后一周内不到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又不办理延期手续,或延期期限内仍不报到办理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任何学校不得接收未按规定办理手续的学生入学。第六条 新生入学后,如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取消其入学资格:伪造有关证件冒名顶替者;被其他学校重复录取者;采用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入学资格者;其他学校的在籍学生。

因病须休学治疗的新生,按休学规定办理。

第七条 学校应按照办学规模及省、市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招生计划,控制班级学生数。

三、学籍建立

第八条 学校应当从学生入学之日起1个月内为其建立学籍,并逐步完善学籍档案。学生学籍档案内容包括:

(一)学籍基础信息及信息变动情况;

(二)学籍信息证明材料(户籍证明、转学申请、休学申请等);

(三)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含学业考试信息、体育运动技能与艺术特长、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情况等);

(四)体质健康测试及健康体检信息等;

(五)在校期间的获奖信息;

(六)享受资助信息;

(七)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信息和材料。第九条 学籍档案分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纳入电子学籍系统统一管理,其余纸质档案由学校学籍管理部门负责管理。

学籍基础信息及信息变动情况实行统一的电子化管理。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职责范围内,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及时确认学生学籍。

第十条 学籍管理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终身不变”。学籍号是学籍管理的唯一识别代码,由教育部统一制定下发。

第十一条 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籍管理与义务教育相衔接,学生的学籍档案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籍档案的基础上接续进行。

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籍号沿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籍号。第十二条 学生升学后,学校应为其保留电子或纸质学籍档案备份。

学校被合并的,其学籍档案移交并入的学校管理。学校被撤销的,其学籍档案移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管理。

四、转 学

第十三条 普通高中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准予转学:

(一)家庭户籍跨当年招生区域、且实际居住迁移,确需转学的(凭户籍转移证明、身份证明、房产证或暂住证等居住证明);

(二)父母因工作和居住地跨当年招生区域迁移,确需转学的(凭家庭户口簿、父母工作证明、房产证或暂住证等居住证明);

(三)父母双方或者其他监护人长期出国(境)工作、支援边疆建设、从事野外工作、为外省市现役军人(含武警),其子女投靠亲属到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凭家庭户口簿、父母出国证明、工作证明、军人证、部队证明等);

(四)海外侨胞、港澳台胞、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教师)的子女,可准予随监护人转学至常住地学校。

第十四条 普通高中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之间学生转学,限同一个省辖市范围内,且须符合有关转学条件,并经双方学校及所属教育行政部门确认。

普通高中学校学生转入中等职业学校仅限高一年级学生,且只能转入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专业,并应补学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缺修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转入普通高中学校,其中考成绩须达到转入学校当年录取分数线,并应补学相应的缺修课程。

第十五条 普通高中学生不得随意转学。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转学:

(一)属同一招生区域学校之间的转学行为;

(二)民办学校向公办学校转学(转入地无民办学校的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

(三)本省低星级学校向本省高星级学校转学(转入地无对应学校的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

(四)未达到转入校当年录取分数线的本招生区域初中毕业生,通过其他途径转入该校;

(五)外省初中毕业、外省非重点高中录取后向本省三星级及以上普通高中转学(该招生区域无二星级及以下普通高中除外);

(六)在休学期间的。

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原则上不办理转学。

第十六条 需要办理转学手续的学生,其监护人应持有效证明材料,向转入学校和所属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转学申请,经确认同意后,再向转出学校和所属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转学申请,经确认同意后,转交学籍档案,完成转学手续。跨省或跨省辖市转学,需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同意。

按照教育部要求,跨省转学的学生除了上述相关证明材料,还须提供原学籍所在学校的学籍卡。

第十七条 学生转学应自行联系转入学校,如确有困难的,也可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上述有关规定,统筹安排转入学校。在学额许可的情况下,学校不得拒收符合正常转学条件的转学生,不得拒收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的转学生。

学生转学不得变更就读年级。

第十八条 在籍学生的转学手续应在开学后一周内开始办理,转入、转出学校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分别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生学籍转接。除父母工作变动、举家迁移等特殊原因外,学期中途一般不予转学。

五、休学复学

第十九条 学生因伤病和本人不可抗拒的原因,一学期内缺课累计超过总课时数的三分之一仍不能上学的,由其监护人提出书面休学申请并提交有关证明材料,学校审定后报所属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准予休学。

第二十条 学生因伤病提出休学的,须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医学诊断证明。学生因患严重传染性疾病,经医学鉴定须长期隔离者,学校可要求其休学。

学生因到国(境)外就读须办理休学手续的,应提供出国护照、港澳台通行证、签证等有关证明。

学生因违法犯罪经人民法院判决需服刑的,办理休学时须提供法院或其他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法院、公安、医院等有关部门提供的证明材料作为休学申请的附件,保存备查。

第二十一条 自收到休学申请之日起,学校和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分别在10个工作日内给予明确答复。如符合休学条件的,应同时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二条 休学期限原则上为一年。因伤病和本人不可抗拒的原因休学的,自缺课之日开始计算;出国(境)就读的自批准之日开始计算。

学生就读普通高中期间至多可休学三年。第二十三条 学生休学期满要求复学的,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向学校申请办理复学手续。

因伤病休学的,须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康复证明。因服刑、不可抗拒的原因休学的,需出具相关部门的证明。法院、公安、医院等有关部门出具的有关证明,作为复学申请的附件保存备查。

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报名、高考报名等特殊情况未到复学时间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提前办理复学手续。

第二十四条 复学时可根据学生本人要求回原年级就读,也可到下一年级就读。提前复学的原则上回原年级就读。

第二十五条 学生休学期满如不能及时复学,须由监护人提出继续休学的书面申请,经学校核实并报经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可续办休学手续。

六、退 学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准予退学:

(一)因患久治不愈的重症、严重传染性疾病或其他原因,已休学满三年,仍不能正常学习者;

(二)休学期满后30天,仍未办理复学或继续休学手续的;

(三)学生无故连续旷课满8周或累计旷课10周以上,经学校多次与家长联系,帮助教育无效者;

(四)因违法犯罪经人民法院判决需服刑三年以上者;

(五)出国(境)定居者;

(六)其他不能正常学习者。第二十七条 学生退学原则上应由学生本人及其家长提出书面退学申请,经学校审核同意并报经所属教育行政部门确认。上述情况准予退学,但学校多次与家长联系后,家长不能主动办理退学手续的,学校报经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可按自动退学处理。

学生退学应注销其学籍。被注销学籍的学生档案由注销学校负责保存。

第二十八条 学生退学一年之内或刑满释放后,如属未成年人,本人要求重新回校学习,报经所属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可准予回校学习,并重新恢复学籍。

第二十九条 学生死亡或经人民法院判决或裁定失踪,或因故丧失学习能力的,由学校在10个工作日内向所属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确认后注销其学籍。

七、评价奖惩

第三十条 学校教育评价应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在确保课程计划和选修制度正常执行基础上,突出评价的过程性与发展性,重点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分制管理工作,务求内容全面、客观、多元,操作流程民主、公正、规范,满足学生主动、个性发展的需要。

第三十一条 普通高中不实行留级制度。

个别学生学业水平优异,实际已经达到高一年级水平的,经学校审核、所属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可以跳级。跳级视同修满教育年限,并获得相应学分。跳级一般应在学起始阶段一个月内办理。第三十二条 学生转学,在原校获得的学分经转入学校核实后,可予以认定。

第三十三条 对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或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凡颁发荣誉证书(奖状、奖章或奖品)、授予荣誉称号、发给奖学金的,需经学生民主评议推选,并经校务会议讨论通过。

第三十四条 对犯错误的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协同家长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可视其问题性质、情节轻重及对待错误的态度,给予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直至开除学籍等处分。

给予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处分的,须报经所属教育行政部门确认。

第三十五条 对学生的处分结论应事先告知学生本人及家长。学生本人及家长对学校的处分决定不服的,可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申诉。教育行政部门按规定程序进行复查,并及时将复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学校和申诉人。

第三十六条 受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和记大过处分的学生经一学期后,如确有悔改表现并有明显进步者,可撤销其处分。受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经一年后,如确有悔改表现者,可撤销其处分;如仍无悔改表现,但尚属未成年人,学校应适当延长留校察看时间;如已属成年人,学校可开除其学籍。

八、毕业(结业、肄业)

第三十七条 在籍学生三年修业期满,并达到以下标准的准予毕业:

(一)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获得应有学分;

(二)三年内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其中包括综合实践活动23个学分);

(三)获得28个选修学分(其中选修Ⅱ至少获得6个学分);

(四)总学分不少于144个学分;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达到要求。

国家对普通高中学业认定有新要求的,从其规定。第三十八条 对照上述毕业标准,有一项不达标的,应认定为结业。学生中途退学者(不含开除学籍者),应认定为肄业。

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的发放时间为7月底之前。

第三十九条 学校编制毕业生花名册,经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填写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各类证书均须由校长签章,并加盖学校公章及教育行政部门学历证书审验章。学校同时须将学生毕业情况记入学生档案,永久保存。第四十条 各类证书遗失不予补发。往届毕业生需要学历证明时,可由毕业学校发给学历证明,经教育行政部门验印后生效。学历证明原则上只补发一次。

第四十一条 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外国籍学生如未按计划完成全部学业者,学校可发给写实性学习证明。

九、保障监督

第四十二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配备专人负责学籍管理和电子学籍系统操作,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工作机制。

各级学籍管理员当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并保持相对稳定。各级学籍管理员的基本信息须报送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

第四十三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在每学期开始后一个月内完成学生学籍复核工作,确保学籍变动手续完备、学生基本信息和学籍变动信息准确。

行政区划调整,学校撤并或新建,学生转学、休学、复学、跳级、毕业等,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均应在电子学籍系统中及时完成相应操作。

第四十四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非经教育行政部门书面同意,学籍信息不得向外提供,严防学籍信息泄露和滥用。

第四十五条 教育行政部门违反本办法的规定,由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理。第四十六条 学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校长和相关人员责任:

(一)不为已接收学生建立学籍档案的;

(二)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籍或学籍档案的;

(三)接收已有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的学生就读的;

(四)不及时把学籍变动信息纳入学籍档案的;

(五)接收学生不为其办理转学手续的;

(六)不按规定为学生转接学籍档案的;

(七)泄露或非法使用学生学籍信息的;

(八)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七条 全省学籍管理涉及到的有关表、证,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教育部相关规定,提供统一样式。

十、附 则

第四十八条 在本省普通高中学校就读的外籍学生以及华侨、港澳台学生的学籍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依法举办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学生的学籍管理不适用本规定。

第四十九条 本规定的解释权属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辖区内适用的实施细则。

第五十条 本规定自2014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1992年颁布的《江苏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籍管理规定》即行废止。

第四篇:中专学校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某某学校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我校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须持录取通知书和有关证件,按规定日期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报到者,应写信并附原单位或所在街道、乡镇证明,向学校请假。请假延期一般不得超过两周。超过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二条新生入学登记注册后,学校应在三个月内按照招生规定进行身体复查,复查合格者,即取得学籍。经复查不符合招生条件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徇私舞弊者,三个月内经查实,取消学籍,予以退学。

第三条在新生健康复查中,如发现患有疾病,不能坚持学习,经指定医疗单位诊断,在短期内可以治愈者,由学校批准,回家疗养,保留入学资格一年。疗养期间,不享受在校生待遇。下学年开学前,经县级以上医院和学校健康复查确已病愈者,应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仍不合格者和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四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必须按规定日期到学校办理注册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报到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否则以旷课论。未经请假且逾期两周不注册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第二章成绩考核

第五条成绩考核包括学业和操行两个方面。学业方面,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操行方面,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组织纪律等方面进行考察评定。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本人档案。

第六条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成绩的评定,一般采用百分制评定成绩。

第七条我校实行学分制,学生按教学计划规定完成某课程学习任务,经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的学分。

第八条每学期或每学年考试和考查的课程门数,按教学计划的规定执行。考试题目和方法,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

第九条必修课的考试、考查每学期一次,原则上每次集中考试科目不超过六科,只考本学期课程内容。

第九条期评成绩是学生是否升级的直接依据。非艺术学科,期评成绩按平时作业、测验成绩占30%,段考成绩占30%,期考成绩占40%的比例评定学生的期评成绩;艺术学科按学期综合评定办法,有期考的艺术专业的成绩按平时60%,期考40%计算,考查科目由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完成作业情况、出勤情况评定期评成绩。教育见实习的成绩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综合评定。

第十条有以下行为之一者,该科成绩以零分计,一年内不得申请参加重修考试,考试作弊的,还将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1.旷课课时累计超过本门学科开课总课时的五分之一者。

2.在该科考试中有作弊行为者。

3.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段考或期考者。

第十一条学生操行评定每学期或每学年进行一次。毕业时进行全面鉴定。

第三章休学与复学

第十二条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经学校批准,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可准予休学或令其休学,并发给休学证明:

1.因病经指定医院诊断,须停课治疗、休养占一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者;

2.根据考勤,一学期请假、缺课超过该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跟原班继续学习有困难者;

3.因某种特殊原因,本人申请或学校认为必须休学者。

第十三条学生休学,每次以一学年为期限,不得连续两年,累计不得超过两年,否则按退学处理。第十四条休学学生的有关问题,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1.因病休学的学生,应回家休养。

2.休学学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生待遇。医疗费自理。

3.学生休学回家,往返路费自理。

第十五条学生因特殊困难等原因须中途停学,但不符合休学条件,经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可保留学籍一年。保留学籍期间,学生不享受在校生待遇。

第十六条学生休学期满后,应于学年或学期前一个月向学校申请复学,经学校审查批准后,原则上随原专业的下一个年级学习。因病休学的学生,在复学时,必须持县级以上医院的健康证明,并经学校复查能坚持正常学习者,方可复学。

第十七条休学期间,如有严重违法乱纪行为者,取消复学资格。

第四章转学与转专业

第十八条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予转学或转专业:

1.经学校认可,学生在某专业领域具有一定专长,转学或转专业更有利于其能力发展和发挥者;

2.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确实不宜在原专业学习,但可在其它专业学习者;

3.经学校认可,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学或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4.复学时,原学习的专业无后继班级者。

第十九条学生转学、转专业均应由本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并按下列规定办理:

1.学生在本校范围内转专业,由学校审核同意,报自治区教育厅主管部门备案;

2.转入其它学校者,须经两校同意,还须由原学校、转入学校和双方学校主管业务部门同意,其相关材料由转入学校所属地、市教育行政部门抄送转入所在地区的相关部门。

学生转专业、转学的手续,应在每学期开学前办理。

第二十条毕业班学生,不给予转专业、转学。

第五章退学与毕业

第二十一条学校实行学年学分制后,不再实施留级制度。学生符合相关条件的就升级,不符合相关条件的就退学。如果学生在规定的学程内修满了相应的学分,并且符合毕业的其它方面条件者,发给毕业证。具体执行,大专段按《某某学校(大专段)学年学分制实施方案》规定的条件执行,中专段按《某某学校(中专段)学年学分制实施方案》规定的条件执行。

第二十二条学生除了学业成绩原因外,有以下情形之一者,经学校批准,可令其退学或准其退学,通知家长或有关单位,并报自治区教育厅主管部门备案:

1.休学次数超过规定者。

2.休学期满后不办理复学手续或虽申请复学但经复查不合格者。

3.经学校动员,因病应休学而不休学,且在一学年内缺课超过该学年总学时三分之一者。

4.经指定医院确诊,患有精神病、瘟病、癫痫、麻风等严重疾病及意外伤残不能坚持学习者。

5.未经请假又无正当理由,开学后二周不报到者。

6.本人自愿要求退学,经说服教育无效者。(按本规定所作的处理,不属于对学生的处分)。第二十三条在办理退学手续时,学校应给退学学生核发退学证明,并根据学习的年限(至少学满一学年并取得相应成绩)发给肄业证书。未经学校批准擅自离校者,不发给退学证明和肄业证书。

第二十四条取消学籍和退学的学生,不得申请复学。

第二十五条退学学生的户口退回原户口所在地或父母所在地。

第二十六条学业年限到期,未按要求修满学分者,发给结业证书。结业后,可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参加重修考试,重修考试成绩全部合格者,换发毕业证书。学程结束时,因操行评定不合格或处分未取消者,作结业处理,一年后经由用人单位或所在地区作出鉴定,达到合格者或可撤销处分者,换发毕业证书。凡学程结束时作结业处理,后又取得毕业证书者,毕业时间自换发毕业证书时算起。

第六章 奖励与处分

第二十七条对德智体全面发展或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社会工作、体育锻炼、课外活动等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可分别授予“三好学生”称号或其它单项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奖励,有关材料存入学生档案。

第二十八条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可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处分分为:(1)警告;(2)严重警告;(3)记过;(4)留校察看;(5)责令退学;(6)开除学籍。

第二十九条留校察看以一年为期限。受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一年内有显著进步表现的,可解除其留校察看处分;经教育不改者,可责令退学或开除学籍.

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可酌情给予责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

1.反对党的基本路线,组织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破坏安定团结,造成严重后果者;

2.触犯国家法律,构成犯罪者;

3.破坏公私财产,偷窃国家、集体和个人财物,造成严重损失或危害者;

4.打架斗殴、行凶、赌博、偷盗等屡教不改者,品行恶劣、道德败坏,造成较严重后果者;

5.违反校纪校规,情节极为严重者;

6.一学期旷课超过60节课;或在学校间,中专段旷课累计超过120节课(旷课一天,按8节课计);大专段,旷课累计超过80节课。

第三十一条对犯错误的学生,要加强教育,促其认错悔改;必须处理的,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慎重而适当。处理结论要同本人见面,允许本人申诉、申辩和保留意见。对本人的申诉,学校有责任进行复查。

第三十二条对受处分的学生,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的除外,有显著进步的,可以撤销其处分。对学生的处分决定应存入学生的档案,撤销处分后,原则上可将有关材料从学生的档案中取出,存入学校的文书档案。

第三十三条对学生作出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须经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并报自治区教育厅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四条勒令退学的学生,可发给学历证明;开除学籍的学生,不发给学历证明。凡被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学生,其户口均迁回入学前户口所在地或父母所在地。

第十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规定在学籍管理等方面未涉及的有关事项,仍分别按学校有关学籍管理等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本规定解释权归教学科研处。

第五篇:小学生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小学生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太和堂镇中心小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校学生学籍管理行为,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和谐、健康发展,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籍管理坚持实事求是。

第三条本办法仅适用于我校。

第二章入学与学籍

第四条义务教育阶段新生按就近入学的原则入学,入学即注册并取得学籍。

第五条学生学籍编号规定如下:

第1、2位数字为学生入学年份代码,第3—6位数字为我镇代码:2621,第7、8位数字为学校代码(11),第9—11位数字为学生在本校的学籍序号。

第六条学籍号与学生一一对应,一经注册不得变更,不得顶替。学生姓名以户口薄上姓名为准。

第七条学生学籍表按规定填好后,由教导室统一加盖公章,期初收回由教导室保管。

第三章转学

第八条学生转学需本人申请且其法定监护人同意,按规定程序办理转学手续。

第九条学校原则上不得无理拒收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生源范围内的学生转入,不得阻止有正当转学理由的学生转出。

第十条转学手续教导室办理。

第四章休学与复学

第十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病不能坚持学习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休学,由学生本人或法定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出示县级以上医院诊断书或其他有关证明材料,方可休学。

第十一条学生休学期为一年。期满能复学者(传染病患者须有县级以上医院的治愈证明或可复学证明),办理复学手续。期满不能复学者需办理延续休学手续。

学校应及时了解休学期满未复学而又未办理延续休学手续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情况,防止其辍学。

第五章跳级、退学

第十二条素质特别优良,由本人及法定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可以跳级。

第六章毕业

第十三条小学毕业证由学校发放,学校应在毕业前造好小学毕业生去向册。

第七章组织机构

组长:王祥友

副组长:曾素素(具体组织实施)

组员:王星火 李再阳 肖友元 王永生 刘永清

下载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实施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实施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级中学学籍管理规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级中学学籍管理规定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和规范普通高级中学的管理工作,依据《中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试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试行)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工作,尽快实现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制定本......

    河北省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

    河北省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暂行) (征求意见稿) 一、总 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规范我省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河北省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

    附件3河北省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 一、总 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规范我省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和......

    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实施办法(五篇)

    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根据XXXXXXXXXXX的文件精神, 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 《XXXXXXX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一、入学 1.凡年满六周岁的本学区的适龄儿童均要入学,接......

    天津市小学生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天津市小学生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小学生学籍管理,提高新形势下义务教育科学管理水平,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

    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确保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为全国学籍系统)顺利运行,根据......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林植物检疫实施办法

    【发布单位】82002 【发布文号】自治区政府第16号令 【发布日期】1997-12-22 【生效日期】1988-04-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西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