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制度实施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制度实施办法
(桂办发„2017‟36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桂战略,加强我区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八桂学者是指受聘于自治区批准设置的八桂学者岗位的高层次领军人才。
第三条 在八桂学者项目中设立八桂青年学者岗位,面向海内外全职引进或立足本地培养学术上崭露头角、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拔尖创新人才。
第四条 八桂学者制度由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实施,自治区科技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分别负责自然科学与技术类、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八桂学者和八桂青年学者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五条 八桂学者和八桂青年学者岗位设置,服从和服务于
—1—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高度对接。主要遵从以下原则:
(一)坚持重点突出,向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重点工程、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着力在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经济、高性能新材料、生态环保、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特色农业、大健康产业等领域,加快集聚领军人才,领衔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发展名片。
(二)坚持强化支撑,以我区优势企事业单位为依托,与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高水平创新研发平台、高水平大学等重要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相结合。优先支持地方特色和优势突出、原创性较强、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引领带动作用明显的学科、项目和工程,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知名品牌,市场广阔、效益突出的企事业单位。
(三)坚持加强统筹,统筹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发展需要;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同等对待。
第六条 实行岗位动态管理,全区共设置150个左右八桂学者岗位,50个左右八桂青年学者岗位,形成以八桂学者为核心和以八桂青年学者为骨干的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
第七条 将设岗与选才紧密结合,可以先设岗再引才,也可—2—
以因人设岗,力求人岗相适,科学配置创新资源。
第八条 八桂学者和八桂青年学者设岗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支持设岗领域发展的科研技术优势和综合实力,能够为八桂学者、八桂青年学者及其创新团队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
(二)拥有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近5年承担过国家级科研课题或省部级重大科研、工程项目;或获得过省部级一等奖以上的科学技术或社会科学奖励;或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三)拥有良好的科研创新条件,能够保证八桂学者、八桂青年学者及其团队开展创新活动的实际需要。
(四)产学研用结合紧密,具备与国内外研究机构联合研究开发的条件,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础较好。
第九条 八桂学者和八桂青年学者岗位设置与人才选聘工作统筹实施,一般每2年组织申报一次,八桂学者岗位每轮设置期限为5年,八桂青年学者岗位每轮设置期限为3年。
第十条 八桂学者的岗位职责主要是:
(一)组织制定并主持实施本岗位创新发展规划,为全区本行业本领域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二)组织申报并主持实施国家级科研项目和自治区重点科研课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大工程技术项目,促进成果转化
—3—
和产业化;
(三)推进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带领创新团队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提升本行业本领域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
(四)负责所带创新团队建设,培养中青年科研技术骨干,带动本行业本领域人才梯队建设;
(五)完成聘任合同规定的其他工作任务。
在申报和主持课题项目的层次、数量以及带培团队、建立梯队等方面,八桂青年学者参照八桂学者的条件,同时适当降低要求。
第十一条 每个岗位可以由八桂学者或者八桂青年学者根据工作需要,自主配备或者由设岗单位支持配备一定数量的科研技术骨干,组成创新团队。科研技术骨干的岗位职责是:
(一)协助制定和实施本岗位创新发展规划;
(二)参与课题和项目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三)协助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推动本行业本领域人才培养。
第三章 选聘办法
第十二条 八桂学者分全职、非全职两类。全职八桂学者每年必须在设岗单位工作9个月以上;非全职八桂学者每年要有1个月的连续到岗工作时间,且每年累计到岗工作3个月以上。聘期结束后,根据工作需要和考核情况,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以申请续聘,但续聘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0年。
—4—
第十三条 八桂青年学者须全职在设岗单位工作,时间要求与全职八桂学者相同。聘期结束后,可以申请续聘,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年;也可以申请聘任八桂学者。
第十四条 八桂学者和八桂青年学者创新团队中的科研技术骨干,可以在设岗单位内外聘请,分全职、非全职两类,区分形式与全职、非全职八桂学者相同。
第十五条 八桂学者和八桂青年学者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八桂学者人选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道德高尚,学风严谨,品行端正;
(二)学术造诣深厚,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在本行业本领域有较大影响;
(三)具有较强的科研管理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主持过省部级以上重点科研课题、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重大工程技术项目,注重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善于培养学术技术骨干,能够带领创新团队协同攻关;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从事科研工作,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特别突出的可以适当放宽年龄条件。
八桂青年学者一般应当具有博士学位;国内应聘者一般应当担任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人选年龄不超过35周岁,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不超过40周岁。成果和实绩特别突出的,可以适当放宽学历、职称条件。
—5—
第十六条 八桂学者和八桂青年学者选聘工作坚持面向教学、科研、生产、医疗和服务一线,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得申报和参评。
第十七条 八桂学者和八桂青年学者的选聘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申请人按照公布的岗位及选聘条件向设岗单位提出申请。
(二)设岗单位对申请人进行评议、遴选,提出的推荐人选名单,须经自治区主管部门或设区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按类别分别报自治区科技或教育主管部门。
(三)在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自治区科技或教育主管部门对推荐人选组织开展集中评审,提出拟聘人选方案。评审中,要针对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实行差异化的评价标准,突出品德、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注重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先组织同行知名专家进行初评,初评确定的人选名单面向社会进行公示无异议后,再组织综合评审(评审委员会中相关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应当占60%以上),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
(四)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拟聘人选。
(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聘任人选,设岗单位与受聘对象签订聘任合同后,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聘书。如三个月内未能按申报承诺签订聘任合同的,取消设岗—6—
和聘任资格。
第十八条 全职引进的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申报八桂学者的,无需经过评审程序,直接报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
第十九条 科研技术骨干的选聘,在充分尊重八桂学者、八桂青年学者意见的基础上,由设岗单位聘任。
第四章 支持方式
第二十条
聘期内,自治区和设岗单位给予八桂学者以下支持:
(一)全职八桂学者,每年给予20万元税后岗位津贴;非全职八桂学者,按实际工作时间给予每月1.5万元税后岗位津贴。
(二)每年给予所带创新团队20万元税后岗位津贴,由八桂学者根据团队成员的实际贡献自主分配。
(三)每年给予八桂学者及其创新团队科研补助经费,自然科学与技术类60万元、人文与社会科学类20万元。
(四)从区外引进的全职八桂学者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税后安家费(住房补贴);区内受聘八桂学者,未享受房改优惠政策的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税后安家费(住房补贴),已享受房改优惠政策的不再给予安家费(住房补贴)。全职八桂学者享受一次性100万元税后安家费(住房补贴)后,不再享受房改优惠
—7—
政策。
(五)全职引进第十八条规定的五类国家重大人才项目人选,按国家资助经费标准给予1∶1的经费配套。
以上五款所需经费,由自治区财政负责。
(六)设岗单位为每位八桂学者及其创新团队提供的科研配套经费,自然科学与技术类不低于500万元,人文与社会科学类不低于100万元。其中启动经费分别不低于200万元、20万元。
第二十一条 聘期内,自治区和设岗单位给予八桂青年学者以下支持:
(一)自治区财政每年给予每位八桂青年学者10万元税后岗位津贴,给予其创新团队5万元税后岗位津贴。
(二)设岗单位每年给予八桂青年学者及其创新团队科研配套经费,自然科学与技术类不低于20万元,人文与社会科学类不低于10万元。
第二十二条 自治区财政和设岗单位提供的科研资助经费,八桂学者和八桂青年学者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自主支配使用。
第二十三条 聘期内,全职八桂学者、八桂青年学者、科研技术骨干享受设岗单位按国家规定提供的工资、福利、保险等待遇。全职八桂学者享受医疗优诊、每年一次的健康检查和聘期内一次的休假疗养待遇。非全职八桂学者、科研技术骨干的工资、福利等待遇由原所在单位负责,保险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8—
其他有关工作、生活方面的待遇,由设岗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商八桂学者、八桂青年学者确定。
第二十四条 引进的全职八桂学者、八桂青年学者,配偶和子女可以随调随迁,未成年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协调落实。
第二十五条 外聘的八桂学者、科研技术骨干,如本人愿意,经设岗单位同意可以正式调入。调入后,非全职八桂学者由设岗单位报自治区科技或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经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可以转为全职并享受相应待遇。
第五章 考核管理
第二十六条 八桂学者、八桂青年学者及其创新团队实行合同管理。由设岗单位分别与八桂学者、八桂青年学者、科研技术骨干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并分别报自治区科技或教育主管部门和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七条 八桂学者、八桂青年学者及其创新团队实行动态管理。八桂学者及其创新团队进行年度、中期和期满考核,八桂青年学者及其创新团队进行年度考核和期满考核,主要考核履行岗位职责、取得研究成果、促进成果转化、培养学术梯队等方面情况。
对八桂学者、八桂青年学者的年度考核,由设岗单位负责,考核结果分别报自治区科技或教育主管部门备案。中期考核和期
—9—
满考核,由自治区科技或教育主管部门分别组织,设岗单位的自治区主管部门或设区市人民政府共同参与,考核结果报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对科研技术骨干的考核,由设岗单位商八桂学者、八桂青年学者共同负责。
第二十八条 对八桂学者设岗单位实行中期和期满考核,对八桂青年学者设岗单位实行期满考核。对设岗单位的考核,结合对八桂学者、八桂青年学者的考核一并进行,重点考核履行设岗单位职责、提供配套资助和服务保障等方面情况。
中期和期满考核由自治区科技或教育主管部门分别组织,设岗单位的自治区主管部门或设区市人民政府共同参与,考核结果报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十九条 八桂学者、八桂青年学者聘任期满考核优秀的,鼓励设岗单位根据项目完成情况给予适当奖励,同时给予以下激励:
(一)在下一轮申报相应岗位时,同等条件优先续聘。
(二)八桂青年学者申报八桂学者岗位,同等条件优先支持。
(三)八桂学者、八桂青年学者申报其他自治区重大人才、科研项目,同等条件优先支持。
第三十条 八桂学者、八桂青年学者年度考核不称职的,由设岗单位提出整改要求;连续2年年度考核不称职或中期考核不合格的,报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后,解除聘任合—10—
同,停发岗位津贴和科研补助经费,退回相应待遇;期满考核不合格的,分别在5年内、3年内不得申报自治区重大人才项目。
设岗单位中期考核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期满考核不合格的,3年内不得再次申报岗位及人选。
第三十一条 聘期内,全职八桂学者、八桂青年学者调离设岗单位,或因调整岗位、提任党政机关领导实职,导致不能继续履行聘任合同约定职责的,设岗单位应当及时报告自治区科技或教育主管部门,报经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终止合同,不再享受相应待遇。
聘期内,八桂学者、八桂青年学者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聘的,需提前3个月向设岗单位提出申请,设岗单位同意并报自治区科技或教育主管部门审核、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辞聘,并视具体情况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第三十二条 八桂学者在聘期内不再受聘于自治区特聘专家岗位。八桂青年学者如受聘于八桂学者或特聘专家岗位,按新岗位兑现待遇,不再享受八桂青年学者待遇。
第三十三条 八桂学者、八桂青年学者在聘期内有下列情形的,经自治区科技或教育主管部门核实,报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解除聘任合同,停发岗位津贴和科研补助经费。
(一)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二)违背科学道德,有学术不端行为的;
—11—
(三)违法违纪并造成恶劣影响,或者触犯刑法受到司法机关处理的;
(四)因个人原因未能履行协议的。
因第(一)
(二)(三)种情形解除聘任合同的,收回一次性住房补贴;因第(四)种情形解除聘任合同的,视情况全部或部分收回一次性住房补贴。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具体解释工作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商有关部门承担。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010年9月16日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制度试行办法》同时废止。
—12—
第二篇:“八桂学者”到柳州市指导桑蚕工作
“八桂学者”到柳州市指导桑蚕工作
7月上旬,柳州市桑蚕产业借助“双百人才工程”活动的东风,邀请了区蚕业总站桑蚕专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八桂学者”朱方容研究员到柳州进行为期4天的现代蚕业技术指导。
朱方容研究员在柳期间,先后到我市鹿寨、柳城、融水、融安四个桑蚕生产县进行了考察指导,对当前我市桑蚕产业生产安全、小蚕共育技术推广、桑蚕项目的实施等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这次行程中朱方容研究员送先进蚕业技术到基层,在鹿寨、柳城两个重点桑蚕生产县各讲授了一期“蚕病防治与小蚕共育的质量控制”课程,到场听课的乡镇技术人员、小蚕共育户160多人,朱方容研究员的授课进一步充实两县技术人员及小蚕共育户的现代蚕业技术知识,提高了两县桑蚕科技水平。朱方容研究员对我市桑蚕产业的指导,为我市蚕病预防、小蚕共育等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提升了蚕业部门技术指导、蚕病防治等方面的能力,为我市今后鲜茧质量和产量的提高,打造优茧基地,开展“万元增收”优茧工程,实现蚕农增产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进一步推动了我市桑蚕产业的发展。
7月上旬,柳州市桑蠶產業借助“雙百人才工程”活動的東風,邀請瞭區蠶業總站桑蠶專傢、國傢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廣西創新團隊蠶桑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傢、“八桂學者”朱方容研究員到柳州進行為期4天的現代蠶業技術指導。
朱方容研究員在柳期間,先後到我市鹿寨、柳城、融水、融安四個桑蠶生產縣進行瞭考察指導,對當前我市桑蠶產業生產安全、小蠶共育技術推廣、桑蠶項目的實施等提出瞭寶貴的意見。在這次行程中朱方容研究員送先進蠶業技術到基層,在鹿寨、柳城兩個重點桑蠶生產縣各講授瞭一期“蠶病防治與小蠶共育的質量控制”課
程,到場聽課的鄉鎮技術人員、小蠶共育戶160多人,朱方容研究員的授課進一步充實兩縣技術人員及小蠶共育戶的現代蠶業技術知識,提高瞭兩縣桑蠶科技水平。朱方容研究員對我市桑蠶產業的指導,為我市蠶病預防、小蠶共育等帶來瞭先進的技術,提升瞭蠶業部門技術指導、蠶病防治等方面的能力,為我市今後鮮繭質量和產量的提高,打造優繭基地,開展“萬元增收”優繭工程,實現蠶農增產增收,提供瞭技術支撐,進一步推動瞭我市桑蠶產業的發展。
第三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林植物检疫实施办法
【发布单位】82002
【发布文号】自治区政府第16号令 【发布日期】1997-12-22 【生效日期】1988-04-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林植物检疫实施办法
(修正)
(1988年4月27日桂政发〔1988〕44号文发布根据1997年12月22日发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第16号令《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清理政府规章的决定》进行修正)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植物检疫条例》和农牧渔业部、林业部制定的《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防止为害农业、林业植物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保护农、林业生产安全,结合我区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植物检疫工作,由自治区、地(市)、县三级农业行政部门所属的植物检疫站、农林行政部门所属的森林植物检疫站,或经审定、授予森林植物检疫员证书的专职检疫员执行。
各级农业植物检疫站和森林植物检疫站是代表国家执行《植物检疫条例》的职能机构,有权派遣检疫人员进入车站、机场、港口、仓库及有关场所执行检疫任务,有关单位应提供方便和给予协助,任何人不能阻挠。
检疫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应穿着检疫制服,佩戴检疫标志,携带统一颁发的《植物检疫员证》。
第三条 第三条 植物检疫工作的重点是产地检疫。各级农业、林业部门应每隔三至五年,集中技术力量,安排一定资金,对本地区的疫情进行一次普查,并编写农业植物检疫对象及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分布资料,作为检疫的依据。其中农业部分,自治区、地区编制分布至乡的资料,县编制分布至村的资料;林业部分,自治区编制分布至县的资料,地、县编制分布至乡的资料。
植物检疫机构,要积极协助国营或集体的种苗繁育单位和专业户,选择种苗基地和制定繁育无检疫对象种苗的技术规程,并具体提供技术指导。种苗基地一定要选择在非疫区建立,并由植物检疫机构发给《种苗基地合格证》后才能繁育种苗,否则育出的种苗不得销售或由检疫机构限制销售范围。
种苗基地内的种子、苗木繁育过程,每年要由检疫人员实地调查二至四次,证明不带检疫对象和危险性病虫害,发给产地检疫合格证。调运或出售前,凭产地检疫合格证到植物检疫机关换取正式植物检疫证书,才能调运或拿到市场销售。
第四条 第四条 属下列情况之一的植物和植物产品,调运前必须经过检疫。
(一)农作物种子、苗木和繁育材料;草木花卉的种苗;
(二)列入“农业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和“国内热带作物检疫对象名单和应施检疫植物及植物产品名单”中的种苗、繁殖材料及产品;
(三)凡有可能传带检疫对象的包装材料、运输工具、铺垫物品等亦应同时检疫;
(四)乔木、灌木、竹类、野生珍贵花卉、干果的种子、苗木和繁殖材料;
(五)列入“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林产品名单”中的种子、苗木、繁殖材料、木材、竹林。可能附着检疫对象的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应同时检疫。
以上第(一)、(二)、(三)项由农业部门所属的植物检疫站负责检疫,第(四)、(五)两项,由林业部门所属的检疫机构负责检疫。
第五条 第五条 加强疫区种苗的控制和保护区的防范。
局部发生的检疫对象,应将其发生范围划作疫区,采取封锁、扑灭措施。并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把染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带出疫区。凡检疫对象发生普遍的区域内,局部地方尚未发生的,应划作保护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将染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带进保护区。
农林植物检疫对象的疫区和保护区的划定,分别由区农牧渔业厅和林业厅提出,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划定后的疫区和保护区,如疫情发生变化,需要改变或撤消的,其程序与划定时相同。
第六条 第六条 农业和林业部门所属的检疫机构认为有必要时,经县以上人民政府同意,可在交通要道设卡检查。除种苗和繁殖材料特别集中,检疫部门认为非单独设卡不可者外,检疫哨卡应尽量与区人民政府公布的公路检查站及水路、铁路货物集运点相符。铁路、公路、航运、公安、工商行政、林业部门所属的检查机构和有关单位,要密切配合。
第七条 第七条 农林植物种子、苗木、繁殖材料和应施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调运前必须按下列规定办理检疫手续。
(一)区内调运,由调出的地(市)、县按全国农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和我区农业植物检疫对象补充名单进行检疫和签证。
(二)调往区外的,按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及调入省检疫机构提出的检疫要求执行。其中,农业植物检疫由自治区农业植物检疫站及其授权地(市)、县的农业植物检疫机构检疫和签证;森林植物检疫由自治区森林植物检疫站或区林业厅授权的地(市)、县森林植物检疫站或专职检疫员检疫和签证。
(三)区外调入的,调入单位或个人,须到自治区及其授权地(市)农业植物检疫机构或森林植物检疫机构提出申请,经植物检疫机构同意并向调出单位或个人提出检疫要求,调出单位或个人必须根据所提检疫要求向本省植物检疫机构报检,取得省检疫证书,方可调入,必须时区内植物检疫机构可进行复检。
(四)邮寄二公斤以下的种子、及五公斤以下的繁殖材料,不论寄往何地,均由县以上(包括县)植物检疫机构或专职检疫员查验、签证。
第八条 第八条 从国外引进(包括赠送、交换)种子、苗木和繁殖材料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先向自治区农业植物检疫站或自治区森林植物检疫站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与国外签订合同,由对方按自治区植物检疫机构提出的检疫要求向种苗输出国的植物检疫机构报检。
种子、苗木和繁殖材料引进后,按植物检疫机构的要求进行隔离试种和系统观察,证明无危险性病、虫、杂草发生,才能繁殖推广使用。如隔离试种期间发现危险性病虫害,按检疫要求进行处理。
第九条 第九条 铁路、公路、航运、民航、邮政、乡镇运输社(队)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在承运和收寄农林植物的种子、苗木和繁殖材料时,需凭植物检疫机构签发的有效期内的植物检疫证书才给予办理承运和收寄手续。
第十条 第十条 农林植物的种子、苗木、繁殖材料以及应施检疫植物产品调运中,发现有检疫对象,应予扣留,并进行除害处理。经检验合格后,发给检验证书或除害处理合格证明。无法进行除害处理的,应就地销毁或加工、改变用途。因除害处理所需经费或销毁、改变用途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货主承担。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植物检疫证书由植物检疫机构按照全国统一格式印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影印、涂改、转让。
经检疫合格并签发证书后的种子、苗木、繁殖材料和应施检疫的植物产品,不得换货、不得掺假。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违反《植物检疫条例》和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植物检疫机构应当责令改正,可以按下列规定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责赔偿;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办理植物检疫证书或者在报检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价值5%以下的罚款,但最高罚款不得超过10000元;
(二)伪造、涂改、买卖、转让植物检疫单证、印章、标志、标识的,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未按规定调运、隔离试种或者生产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的,处以植物、植物产品价值5%以下的罚款,但最高罚款不得超过10000元;
(四)擅自开拆植物、植物产品包装,调换植物、植物产品,或者擅自改变植物、植物产品的规定用途的,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五)违反《植物检疫条例》和本办法,引起疫情扩散的,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对模范执行《植物检疫条例》、细则和本办法,在检疫技术的研究和运用上有较大突破的;在控制、消灭植物检疫对象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铁路、公路、航运、邮政、司法、公安、工商等部门和个人配合植检机构工作,成绩突出的,有关部门应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违反《植物检疫条例》、细则和本办法的一切罚款和没收由当地植物检疫站执行,罚没所得,按财政部的规定,上交当地财政。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检疫人员要秉公执法,利用职权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扑灭和调查新传入的农业和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所需经费,由各级农业、林业部门提出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定。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出口的农林植物的种子、苗木、繁殖材料及农林产品,由口岸动植物检疫所、站根据合同要求或国家间的植物检疫和植物保护协定的要求进行检验和签证。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牧渔业厅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我区过去与本办法相违背的文件和规定同时作废。
附件一: 农业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或类别)名单
(一)农业植物检疫对象
1、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Xanthomonas Oryzicola Fangetal
2、棉花黄萎病 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ct Berth
3、棉花枯萎病 Fusarium Oxysporum f.vasinfectum(Atk)Snyder and Han-sen
4、红薯瘟 Pseudomonas batatae Cheng et Al.;Xanthomonas batatae Hw-ang et Al
5、马铃薯癌肿病 Synchytrium endobioticum(Schilberszky)-Percivadl
6、柑桔黄龙病
7、小麦一号病 Tilletia Contraversa Kuhn
8、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Drury)
9、小麦黑森婴蚊 Mayetiola destructor(Say)
10、葡萄根瘤蚜 Phylloxera vitigolii Fitch
11、苹果绵蚜 Briosoma ianjgerum(Hausmann)
12、柑桔须实蝇 Tetradacus Citri Chen
13、毒麦 Lolium temulen tum Linne
14、柑桔溃疡病 Xanthomonas Citri(llasse)Dowson
15、苹果蠹蛾 Laspeyresia Pomonella(LinBne)
16、谷斑皮蠹 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
*
17、红薯黑疤病 Ceratocysitis fimbriata Ellct Halst
*
18、香蕉束顶病 Virus
*
19、香蕉花叶心腐病 Virus
*20、西贡蕉枯萎病 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Sp
21、胡椒细菌性叶斑病 Xanthomonas betlieola patelet al
22、胡椒花叶病 Cucumber mosais Virus(C、M、V)
23、剑麻斑马纹病 Phytophthora nicotianac Breda deHaan
24、芒果果肉象甲 Sternochetus frigidus F.
25、芒果果家象甲 Acryptorhynchus Oliviri Faust
*
26、柑桔裂皮病 Virus
27、咖啡旋皮天牛 Dihammus Cervinus(Hope)
(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
1、粮食、豆类、油料(除粮食部门邮寄托运者外)薯类作物的种子、苗木、繁殖材料;
2、红麻、黄麻、芋麻、烟草、糖料的种子和繁殖材料;
3、果树(干果类除外)、蔬菜作物的种子、苗木和繁殖材料;
4、药用植物的种子、种苗、繁殖材料;
5、热带、亚热带植物的种子、苗木、繁殖材料;
6、花卉植物(野生珍贵花卉除外)的种子、苗木、繁殖材料;
7、调往区外的柑桔类果实,合同规定需要检柑桔溃疡病和实蝇者,仍需检疫。
8、可能感染检疫对象的包装材料。
注:打有*的是我区补充的检疫对象。
附件二: 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林产品名单
(一)森林植物检疫对象
1、白扬透翅蛾 parauthrene tabanlJorms Rootenb erg
2、扬干象 Cryptorrhynchus lapathj Linne
3、扬园蚧 Quadraspidotus gigas Thiem et Gerneck
4、牡蛎蚧 Lepidosaphes Salicina Borch
5、日本松干蚧 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
6、松突圆蚧 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
7、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 Drury
8、柴穗槐豆象 Acanthoscolidec Plagiatus Reiche et Saulcy
9、黄连木种子小蜂 Eurytoma Plotnikovi Nikol skaya
10、泡桐丛枝病 MLO
11、板栗疫病 Endothia Parasitics(Murr)And・et And
12、枣疯病 MLO
13、毛竹枯梢病 Gcratosphaeria Phyliostachyais Zhang
14、松泡锈病 Gronartium ribicolaj.c.Fischer
15、扬树花叶病毒病 PMV Nickil
16、松枯萎病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meret et Buhrer)Nickle
17、国外松褐斑病 Lecanosticta aciccla
(二)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林产品名单
1、乔木、灌木树的种子、苗木、繁殖材料。
2、竹类的种子、竹苗木、繁殖材料。
3、干果的种子、苗木、繁殖材料。
4、野生珍贵花卉的种子、苗木、繁殖材料。
5、木材、竹材、林产品、垫仓物、交通工具及包装物。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2012“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教育部决定从2011年起,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第二条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共同构成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体系。
第三条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支持高等学校聘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第四条 长江学者实行岗位聘任制。高等学校设置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经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由高等学校聘任,实行合同管理。
第五条 高等学校设置长江学者岗位应当明确重点突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任务,与实施国家教育、科技和人才规划结合,与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结合,与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建设结合,与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结合。
第六条 每年聘任特聘教授150名,聘期为5年;讲座教授50名,聘期为3年。
第七条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由教育部授予“长江学者”称号,在聘期内享受长江学者奖金。
第八条
支持。
第二章岗位职责
第九条 特聘教授主要职责: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经费由中央财政专项
1.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
2.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发展思路,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4.领导本学科方向发展和学术梯队建设,根据学科特点和发展需要,组建并带领学术团队进行教学科研工作。
第十条 讲座教授主要职责:
1.开设本学科前沿领域的课程或讲座,指导或协助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
2.对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提供重要建议,促进本学科进入国际学术前沿。
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积极参与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团队。
4.积极推动国内高校与海外高水平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交流
与合作。
第三章基本条件
第十一条 特聘教授基本条件:
1.申报当年1月1日,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人选年龄不超过45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人选年龄不超过55周岁。
2.一般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海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应聘者应担任教授或其他相应职位。
3.胜任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创新性、战略性思维,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具有较强的领导和协调能力,能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
4.恪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拼搏奉献精神。
5.聘期内全职在受聘高校工作。应在签订聘任合同后一年内全职到岗工作。
第十二条 讲座教授基本条件:
1.在海外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教授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2.学术造诣高深,在本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成就。
3.诚实守信、学风严谨、乐于奉献、崇尚科学精神。
4.每年在国内受聘高校工作2个月以上。
第四章聘任程序
第十三条 高等学校根据设置的具体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符合条件者可通过自荐、专家推荐、驻外使领馆推荐等多种形式应聘。
第十四条 高等学校组织相关专家或由校学术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遴选,择优确定推荐人选。
第十五条 高等学校应对推荐人选申报材料、实际能力水平和学术道德情况进行严格审核,并将申报材料在校内公示一周。对于实名提出的异议,由学校组织调查,有关异议材料及调查结论随申报材料一并报送教育部有关部门。
第十六条 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推荐的候选人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候选人进行评审。评审程序为:同行专家通讯评审,同行专家会议评审,公示,评审委员会评审等。
第十七条 在公示期间有对候选人提出实名异议的,由申报学校组织调查并形成意见,教育部进行审核。
第十八条
育部备案。
第十九条 教育部根据高等学校与受聘者签订合同的情高等学校与拟聘任人选签订聘任合同,并报教况,公布聘任结果、颁发“长江学者”证书。
第五章支持方式
第二十条 特聘教授奖金为每人每年20万元人民币;讲座教授奖金为每人每月3万元人民币,按实际工作时间支付。
高等学校可对特聘教授实行年薪制。特聘教授奖金可作为年薪的一部分。
第二十一条 高等学校应为长江学者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支持他们牵头组建学术团队,推动学科发展和学术梯队建设。
第二十二条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重点支持由长江学者领衔的学术团队;对中西部高校聘任长江学者组建的团队予以优先支持。
第二十三条 鼓励东部地区优秀人才应聘中西部高校长江学者岗位;对中西部高校聘任的长江学者,实行倾斜政策。
第二十四条 设立长江学者支持项目。支持高等学校举办“长江学者论坛”,资助出版“长江学者文集”,推荐“长江学者精品课程”。
第六章考核管理
第二十五条 高等学校与长江学者签订的聘任合同应明确聘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长江学者在岗工作期间的科研成果按照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高等学校对长江学者实行聘期目标管理,聘任起始时间以实际到岗时间为准。聘期结束后,由高等学校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教育部备案。
第二十七条 高等学校每年11月底前将长江学者实际在岗工作时间和履职情况报教育部。教育部对长江学者履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按向高等学校拨付奖金;对于聘期内到岗工作时间不足、不能履行岗位职责的,停发奖金,并视情况撤销其“长江学者”称号。
第二十八条 对于违反学术道德规范或法律的,教育部将撤销其“长江学者”称号,停发并追回已发放的奖金;聘期尚未结束的,高等学校应解除与其签订的聘任合同。
第二十九条 特聘教授在聘期内不得担任高等学校领导职务或调离受聘岗位。对因特殊原因担任学校领导职务或调离受聘岗位的,停发其奖金。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长江学者聘任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规范我区普通高中办学行为,提高普通高中科学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区由各级政府、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普通高中和在此类学校就读的高中学生。
第三条 学生学籍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学校实施”的管理体制。
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全区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制订学籍管理实施办法;指导、监督、检查各地和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按照国家要求,建设全国联网的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电子学籍系统)的运行环境和学生数据库,确保正常运行和数据交换。制定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和结业证书式样。
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市普通高中学籍,指导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应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相应管理。审验普通高中毕业证书。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负责督促学校做好学生学籍的日常管理工作。
学校负责学籍信息收集、汇总、校验、上报,应用电子学籍系统开展日常学籍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章 入学、注册
第四条 初中毕业生(除按规定保送者外)参加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升学考试,符合录取条件的,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由录取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发放入学录取通知书。新生须按规定到录取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取得学籍。未经录取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擅自录取的,不予办理学籍。
第五条 新生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按规定时间到录取学校办理入学手续的,学生及其监护人可向录取学校申请延期注册,录取学校应保留其入学资格。对开学后两周不到校注册,且不办理延期手续的,录取学校应主动联系学生及其监护人,查明原因,做出保留或取消入学资格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保留入学资格最长时限为一年。
第六条 新生入学后经查证核实有如下情况之一,取消其入学资格,注销其学籍。
1.采取非法手段(如考试作弊、阅卷作弊及伪造证件、冒名顶替等)骗取入学资格;
2.违反招生规定,擅自招收入学。
第七条 新生入学之日起1个月内, 学校按照规定在电子学籍系统内建立新生学籍档案,并补充和完善相关的信息和材料。
第八条 如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修改学生基础信息的,凭《居民户口簿》或其他证明文件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附《居民户口簿》复印件或其他证明复印件,由学校核准变更学籍信息,并报学籍主管部门核准。
第九条 学籍档案分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纳入电子学籍系统管理。在逐步推进学籍档案电子化的同时,保留必要的纸质档案,并由学校学籍管理员负责管理。
第三章 考勤、评价
第十条 学校实行考勤制度。学生应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故不能参加的,必须请假;不请假或超过请假期限的,均按旷课处理;对旷课和经常迟到、早退的,学校应及时与学生监护人联系,共同加强教育。
第十一条 评价要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成长经历,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必须按照教育部和自治区的要求,定期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含学业考试信息、体育运动技能与艺术特长、综合实践活动等)。
第十二条 学生在校期间应按有关规定参加考试、考核(考查)。对学生的学分认定、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等,要按照自治区相关规定执行。学校应及时将评价信息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四章 升级、留级
第十三条 学生按课程方案规定学完本学年的课程,经考试(含补考)和考核(考查)合格,且学年综合素质评价合格,获得相应学分,正常升级。
第十四条
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学习成绩特别优异,能提前达到更高年级的学力程度,由学生及其监护人提出跳级申请,经学校同意和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予以跳级,并相应调整该生学籍。
第十五条 学生确因学习困难无法正常升级的,由学生及其监护人提出留级书面申请,经学校同意和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予以留级,并相应调整该生学籍。学校要严格控制留级学生数量,高中三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准留级。
第五章 休学、复学
第十六条 学生因伤病和本人不可抗拒的原因,一学期内缺课累计超过总课时数的三分之一仍不能上学的,由其监护人提出书面休学申请并提交有关证明材料,经学校同意和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准予休学。由学校发给休学证明,保留学籍。
第十七条 学生因伤病提出休学的,须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医学诊断证明。学生因患严重传染性疾病,经医学鉴定须长期隔离者,学校可要求其休学。
学生因到国(境)外就读须办理休学手续的,应提供出国护照、港澳台通行证、签证等有关证明。
第十八条 学生休学期限原则上为一年。休学期满,仍不能坚持正常学习的,由学生及其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同意和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方可继续休学。学生在校期间休学不超过两年。
第十九条 学生休学期满,符合复学条件的,应及时凭休学证明和有关证明申请复学。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报请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安排学生在原年级或下一年级就读。
第六章 转学
第二十条 普通高中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准予转学:
1.家庭户籍跨当年招生区域、且实际居住迁移,确需转学的(凭户籍转移证明、身份证明、房产证或暂住证等居住证明);
2.父母因工作和居住地跨当年招生区域迁移,确需转学的(凭家庭户口簿、父母工作证明、房产证或暂住证等居住证明);
3.父母双方或者其他监护人长期出国(境)工作、支援边疆建设、从事野外工作、为外省市现役军人(含武警),其子女投靠亲属到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凭家庭户口簿、父母出国证明、工作证明、军人证、部队证明等);
4.海外侨胞、港澳台胞、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教师)的子女,可准予随监护人转学至常住地学校;
5.其他确需转学的情况。
第二十一条 普通高中学生不得随意转学。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转学:
1.属同一招生区域学校之间的转学行为;
2.一般普通高中向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转学(转入地无对应学校的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
3.未达到转入校当年录取最低成绩的本招生区域初中毕业生。
第二十二条 允许学生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之间双向转学。普通高中学校学生可转入全区任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限转入中考所在设区市的普通高中学校。转学需经双方学校及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确认,涉及自治区直属中等职业学校的需经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确认。
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可转入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一年级就读,二、三年级学生只能在第一个学期转入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二年级就读,转学学生所学普通高中课程可适当转换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学分,所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应全部予以补修。
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一年级学生可转入普通高中学校一年级就读,二、三年级学生只能在第一个学期转入普通高中学校一年级就读,其中考成绩须达到转入学校当年录取最低成绩,并应补学相应的缺修课程。
第二十三条 转学手续原则上在每学期第1个月内办理。学生办理转学手续后,转出学校应保留其电子档案备份,以及必要的纸质档案;转入学校以收到的学籍档案为基础,为学生接续档案;最后终止学业的学校要永久保存学生的学籍档案。学校对转入、转出学生的转学证明存根,应每学期整理、存档。
第二十四条 学生在广西区内转学办理的流程依次为:学生填写转学申请表,转入学校同意、盖章,转入学校的主管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转出学校审核同意、盖章,转出学校的主管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外省(市、区)学生转入我区的办理流程为:持转出学校市级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转学证明、修习情况等相关材料,到转入学校及其学籍管理部门办理转学手续。在外省取得的统一考试成绩、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等学籍档案一并转入。
我区学生转往外省(市、区)的办理流程为:持学籍注册学校开具的转学证明、转学申请表,转入学校同意、盖章,向转入学校的主管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申报审批;转出学校的主管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二十五条 高中三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原则上不得转学。学生休学期间不得转学。任何学校不得接收未办理转学手续的学生。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转学学生就读。
第七章 退学、借读
第二十六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应予以退学:
1.无特殊原因,休学期满,一个月内不办理复学或延长休学手续。
2.连续休学两年,期满而不能复学。
3.在一学期内,无故旷课累计达到40学时。
4.因其他原因不能正常学习者。
学生退学由学校校务会议研究决定,报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书面告知学生及其监护人。
第二十七条 学生要求退学的,必须有正当理由,且由其本人及其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劝导仍坚持退学的,准予退学。学生退学应按规定办理退学手续;擅自退学的,学校应及时书面通知其监护人,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注销其学籍。
第二十八条 学校原则上不得接收借读学生。学生(含外省、市、自治区的学生)因父母从事野外或流动性工作、支援边疆、服现役等特殊情况,须到学籍注册学校所在地以外的其他地区学校临时学习的,由学生及其监护人向学校提出借读申请,经学籍注册学校和借读学校同意,并报主管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准予借读。
第二十九条 学籍注册学校保留借读学生的学籍。借读学校建立借读学生临时档案,借读期满,将借读学生临时档案移交给该生的学籍注册学校。借读学生须在学籍注册学校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其修业证明等事宜由学生学籍注册学校负责办理。
第八章 奖励、处分
第三十条 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对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表现优秀或在某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予表扬、表彰和奖励,并记入学生档案。
第三十一条 学校对犯错误的学生,要以教育为主,处分为辅,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对极少数犯有严重错误而又屡教不改的学生,学校可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的处分。
经学校校务会议决定,对学生给予留校察看及以下处分的,由学校告知被处分学生及其监护人,并在校内公布。
第三十二条 学生受记大过及以下处分的,在一学期内,由本人申请,经师生评议,确已改正错误的,由学校撤销处分并在校内公布。
第三十三条 违纪学生留校察看处分的期限,视违纪情节轻重,定为半年或一年。处分期满,由本人申请,经师生评议,确已改正错误的,由学校撤销处分并在校内公布;留校察看期间,仍无悔改表现,由学校报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予以开除学籍。
第三十四条 对违纪学生给予开除学籍处分的要经学校校务会议研究,学校报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并告知学生及其监护人后执行。
第三十五条 学生触犯刑律、被依法判刑的,学校应开除其学籍,并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 凡受记大过及以上处分的学生,其处分决定和有关材料应载入学生学籍档案。处分撤销后,学校应及时将其处分决定和有关材料从学籍档案中撤出。处分决定、撤销处分决定和有关材料由学校存档。
第九章 毕业、结业、肄业
第三十七条 学生在修业年限内学完国家和自治区课程设置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至少获得144学分,学业水平考试各科成绩合格以上,综合素质评价合格以上,准予毕业。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审验后,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修业期满,不符合毕业条件的,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学生因病或其他原因中途退学,修业期未满,由学校注明实际修业时间,发给肄业证明。
第三十八条 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补考仍不合格的,学校可先发给高中结业证书。待其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补考合格后,学校按规定为其换发高中毕业证书。毕业时间以换发高中毕业证书时间为准。
第三十九条 学生受到留校察看处分尚未撤销,不予毕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
第四十条 学生毕业证书损坏不予换发,遗失不予补发。确需学历证明的,由学校及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发给学历证明书。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非经学籍主管部门书面批准,学籍信息一律不得向外提供,严防学籍信息外泄和滥用。
第四十二条 学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校长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1.不为已接收学生建立学籍档案的;
2.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籍或学籍档案的;
3.不及时把学籍变动信息纳入学籍档案的;
4.接收学生不为其办理转学手续的;
5.不按规定为学生转接学籍档案的;
6.泄露或非法使用学生学籍信息的;
7.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三条 在我区普通高中学校就读的外籍学生以及华侨、港澳台学生的学籍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属自治区教育厅。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辖区内适用的实施细则。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下达之日起施行。此前关于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的各种规定,若与本办法不符的,均以本办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