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创新基层反邪教协会组织建设
改革创新基层反邪教协会组织建设
摘 要:“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组织在农业不发达地区的滋生和蔓延,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公平的一种畸形反映。邪教组织的本质特征表明,它绝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公民文化素质逐渐提升的新形势下,邪教也会“与时俱进”,时常以伪科学的面目示人,通过不断调整策略、频繁制造事端、对抗宪法法律等形为来彰显自身的影响力,从而达到蛊惑人心、控制人的正常心智为己所用的险恶目的。
基于以上认识,当下在基层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锐气,切实加强反邪教协会的组织建设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一方面基层反邪教协会是与群众接触最广泛的组织,在整个揭批邪教的斗争中,它是邪教防范转化攻坚战的中坚力量,是目前遏制邪教蔓延的最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基层反邪教协会也是邪教防范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这场争取人心向背的激烈斗争中,协会组织建设基础扎实,有使命感,有担当意识,敢抓敢管,善抓善管,就能够在具体工作中少出问题,甚至是不出问题,进而铲除滋生邪教的土壤,使我们的广大农村地区不仅山青水绿,土地肥沃,而且风清气正,邪气不侵。
关键词:反邪教;协会;组织建设
内蒙古阿荣旗地处呼伦贝尔市东南部,背倚大兴安岭,面眺松嫩平原,是呼伦贝尔连接东北三省的南大门。全旗辖7个建制镇、4个少数民族乡,共有148个行政村,汉、满、蒙古、朝鲜、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20个民族杂居相处。全旗总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近500万亩,总人口32万,其中农业人口23万,是典型意义上的农业大旗。
近年来,阿荣旗认真贯彻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经济总量和精神面貌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但由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上的相对滞后,相关配套措施跟进不及时,致使“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组织仍时有冒头,这些邪教披着宗教的外衣,或冒用气功的名义,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来蛊惑、蒙骗他人,通过发展、控制信众,毒化空气,贻害社会,它的存在不仅给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地负面影响,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客观研判形势,冷静剖析,深刻查找邪教出现的原因 结合阿荣旗的实际,我们认为,邪教组织之所以死而不僵,禁而不绝,不外乎以下四方面原因:
(一)农村地区相对薄弱的生产力水平为邪教组织的孕育提供了温床
当前,在国家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下,农村经营体制逐步完善,绝大部分农村居民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开始踏上小康征程。但客观地讲,相比于城关镇,农村整体上仍然存在着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增长乏力,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农民增收相对较慢等情况,这也是不争之事实。一旦出现较大的自然灾害和人类目前还无法控制和认知的自然现象,“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组织就会加以利用,趁机迷惑农村居民。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弱化为邪教组织的死灰复燃添柴加薪
长久以来,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的精力主要放在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村经济实力上,而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够。这种做法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由于“一手软、一手硬”,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对村中出现的赌博、非法传教、看相算命、黄色文化等不良现象不管不问,导致部分农民群众精神上迷茫空虚,价值取向混乱无序,这就为邪教的出现和再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几千年封建思想余毒不息与邪教的核心理念暗相契合遥相呼应
在农村,一些封建迷信思想经常沉渣泛起,加上个别农村居民文化素质较低、道德意识较差、法律意识较弱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上就为邪教组织传播不良信息提供了条件。特别是由于变动的社会生活使农村居民面临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不少人对未来的生活缺乏稳定的预期,一旦他们不能够正确分析、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时,就会觉得有神秘的力量在左右自己,这时候,邪教便会乘虚而入。
(四)农村匮乏的业余文化生活为邪教的入侵预留了活动空间
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较,农村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还是比较沉闷和落后的,农村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不仅缺少应有的组织,而且还缺乏必要的活动设施,能够同时满足农村居民强身健体、科学生活、心理调节、人际交往等综合需求的活动更是少之又少。较为常见的情形,农村居民在农闲的时候,大多数的业余活动也只能是打打牌、聊聊天、睡睡觉。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营养不足,为邪教组织的侵入提供了充足的施展空间,如“法轮功”就是利用科学和健身的旗号来蒙骗农民群众的。
二、创新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反邪教协会职能作用,为彻底消灭邪教组织提供基础性力量
目前,阿荣旗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工作网格,在11个建制乡镇均成立了反邪教协会,并发展会员1200余人,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遍及全旗的反邪教基层组织,比较成功地发挥了协会的民间性、群众性、灵活性的优势,为阿荣旗经济社会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不断夯实反邪教协会的基础作用,工作摆布上始终与农村群众面对面
在反邪教斗争过程中,阿荣旗各级反邪教协会各项工作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同时开辟了“两条”战线:一条是以“反邪教进农村”活动为抓手,积极发展协会成员,团结一切有志于反邪教的社会成员进入协会,并用先进的理论武装每一名协会成员,使他们牢牢树立科学和理性的观念,从思想深处构筑反邪教的心里关卡,再通过他们广泛发动农村群众,强化反邪教措施,量化任务指标,进一步筑牢了反邪教阵地;另一条是在农村发展了一大批反邪教志愿者队伍,他们针对广大农民对强身健体、医疗卫生、心理健康、科学知识等方面的需求,着力加强、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普及,通过开展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搭建群众舞台,组织形式多样的专题演出,带动群众积极加入进来,以文化传播的方式来揭露邪教理论的欺骗性和迷惑性,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文化,让农村群众自觉站到反邪教的前沿,主动打击和抵制邪教,不给邪教以任何可乘之机。
与时同时,协会还整合社会资源,认真开展了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利用村级二委村务公开栏,推进“一墙一窗”建设,在广大村民中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最大限度地压缩邪教组织的活动空间,铲除邪教赖以生存和蔓延的土壤。
(二)通过反邪教协会,夯筑“三个平台”,促进反邪教工作基础牢靠,作用明显
一是夯筑农村党员骨干引领平台。通过多种形式,让农村党员骨干能够及时了解到当前严峻的反邪教斗争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全局观念,在农村营建出一个高效运转的反邪教防控网络。日常工作中,各级协会的“反邪教工作”紧密围绕所在乡镇党委的“无邪教活动”创建工作,以维护群众利益,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领党员骨干做出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协会这个管道举办各类学习班揭批“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组织的反科学、反政府、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让农村群众能够充分认清其丑恶嘴脸。
二是夯筑村民自治组织平台。阿荣旗农村各级反邪教协会把防邪反邪工作要求体现到村规民约中,统一宣传教育口径,找准宣传窗口的切入点,加大宣讲力度,让邪教危害家喻户晓,唤起群众对反邪教工作的理解、参与和支持,使抵制邪教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
三是夯筑农村和谐家庭平台。在农村,家庭是反邪教的第一道防线,协会在工作实践中,尽可能使工作量化、细化,认真开展了一系列“家庭拒绝邪教”实践活动,如开展的 “建设文明家园,清除邪教毒瘤”主题活动、“崇尚科学带家风”活动、“崇尚科学文明户”活动等,由于针对性强,贴近农村生活,因此,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效果很好。同时,协会各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牢牢把握村民“家庭生活保障到位”、“新迁家庭问访到位”和“家庭纠纷调解到位”三原则,主动为农村居民家庭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切实提高了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把反邪教工作和攻坚扶贫工作有机结合,想方设法解决了一些“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曾经练习者的家庭困难,通过办理低保、争取小额贷款等途径为那些回归人员解决生活生产方面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彻底脱离邪教,回归正常的生活。
(三)立足农村现实,协会工作在“三个结合”上做文章,使反邪教工作有支点有支撑
一是阿荣旗各级反邪教协会的工作能够和所在乡镇党委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反邪教协会作为民间社团组织,能够找准位置,选好角度,当好配角,通过不断调整工作的着力点,使自身的工作无缝作融入到平安村、平安家庭、文明家庭评选,以及草原书屋等活动的创建上来,很好地避免了协会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虚无缥缈的流弊,使协会工作不再像空中楼阁,而是扎根农村现实,言之凿凿,言之有物。
二是协会的各项工作能够与社会关爱相结合。日常工作中针对特殊人群和邪教易感群体的精神、生活需要,认真探索专业化服务模式,为他们提供精神、心理疏导,并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帮扶,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社会,融入到家庭,引导“涉邪”人员及早走出误区,协会通过参加各种关爱活动,在全旗建起了一张反邪教网络,有利于及时掌握信息,使反邪教工作“耳聪目明”。
三是协会工作能够与群众实践活动相结合。反邪教协会产生于群众,力量来源于群众,阿荣旗各级反邪教协会能够充分发挥协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反邪教斗争的“关口”、“阵地”前移,动员组织群众积极投入到反邪教斗争中来,以反邪教的实际成果取信于群众,厚积反邪教土壤,夯实反邪教基础工作,提高了协会在社会上的认同度,为创新基层反邪教实践提供了有益的资鉴。
第二篇:XX县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改革创新
XX县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改革创新
中共XX县委组织部XXX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今年,XX县注重在四个方面着力创新:
一是促发展,在工作思路上出新。县委把20XX年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创优年”,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结合各基层党委的实际,年内,每个党委都至少承担一项创新性工作,县委把创新性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每个镇场和部门实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指导,探索经验,总结成功做法在全县进行推广。
二是抓重点,在方式方法上出新。突出基层班子建设这一重点,抓住嘎查村“两委”班子换届的有利时机,注重在选人、育人、管人三个环节上想新招。在选人上,突破常规,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成员“两推一选”,选择部分试点,实行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党委票决”的选任方式。在育人上,在抓好集中培训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嘎查村干部及后备干部,采取上挂、下派、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锻炼。在管人上,全面推行党支部书记任职试用期制度和任期承诺
制。突出党员队伍建这一重点,在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的同时,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救助专项资金和党员创业扶助资金,加大党内关爱帮扶力度。改进组织设置,按照“横向联合,纵向整合,动静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村村联建、村居联建、村企联建、村所联建、村协联建和在党员外出务工地建立党组织的有效形式,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努力构建以城带乡、城乡统筹、互帮互助的城乡一体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三是明责任,在保障机制上出新。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县直部门抓党建包联责任制度和基层党建“季度片会、半年检查、年终总评”的考核评比办法。强化责任落实,推行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双向述职评议、党建工作问询问责和组织部长提醒谈话“三项制度”,保证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思想上重视党建、工作中支持党建。
四是树样板,在典型效果上出新。采取政策集中倾斜、资金捆绑投入、部门联带帮扶等措施,集中培育一批新典型。推行基层党建工作现场会制度,每年选择1—2个镇,加大包联和投入力度,加强工作指导,在适当时机,组织召开集观摩、交流、表彰为一体的全县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以典型带动,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整体上水平。
第三篇:08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定)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应在五个方面狠下功夫
山东省邹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朱运华
党的十七大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基层组织作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基层活力,是加快党的建设创新的源头活水。如何把改革创新的精神落实到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之中,是各级组织部门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当在以下五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当在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切实解决农村干部的政治出路和经济待遇,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上下功夫。农村工作比较复杂,面广量大,发展稳定的任务比较重。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关键靠农村基层干部,对他们必须有出路、有保障,必须关心、爱护他们,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近年来,我们在稳定农村干部队伍,完善帮扶机制,激发干事热情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一是建立健全了村干部工资补贴保障机制。市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每年用于村级转移支付资金2300多万元,市里规定转移支付的55%用于村干部的工资补贴和正常的办公费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报账员实行固定补贴、绩效补贴机制,其他村干部实行误工补贴。今年我们又建立了村主职干部岗位补贴逐年增长机制,每年增长幅度不少于30%,市财政每年增加150万元,确保了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目前,我市农村党支部书记固定补贴每月260元,加上绩效补贴一般在500元左右,3年内固定补贴达到不低于600元。二是建立了农村党支部书记规范化管理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纳入市级规范化管理,并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市财政每人每月增发200元岗位津贴,目前纳入市级规范化管理的农村党支部书记达到448名,占50.1%。三是聘任了一批镇长(主任)助理。先后分两次从特别优秀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中选聘镇长(主任)助理,第一批18名,第二批17名。聘期3年,聘期期满,进行严格考察,符合条件的继续续聘,享受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连续聘任3次的,享受退休待遇。去年我们对第一批任期届满的18名同志进行了考察,有15名同志得以继续续聘。四是开展了“三帮一联”活动。我市东西部发展很不平衡,9个山区镇与8个城矿区镇街差距较大,个别山区镇年地方财政收入还不到100万元,而最高的去年达到8000多万元。针对这一实际,我们大力实施开展了“三帮一联”活动,即城矿区镇街与山区镇结对帮扶、市直部门与山区镇结对帮扶、规模工业企业与山区镇结对帮扶,市级领导成员联系山区镇,为促进全市协调发展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去年,我市财政还配套资金350万元,为65个无活动场所的村建起了高标准的活动场所。今后,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解决好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基层干部补贴报酬的要求,进一步研究解决村干部的政治出路和经济待遇问题,打通村干部晋升出口,打破“农民”身份限制,有计划地从村干部中考录部分公务员,选聘特别优秀的村干部进入镇街领导班子;进一步
加大各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出台有关政策,逐步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当在大力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上下功夫。农村党员队伍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年龄老化、观念滞后等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给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注重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实施了“一村发展一名新党员”工程,明确要求每村每年至少发展一名新党员,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生机和活力。在提高农村党员素质方面,我们深入开展了党员承诺、设岗定责、一名党员学一技等活动,尤其是在落实党员承诺制方面,全市统一标准格式,每一名党员内都要对群众做出办实事承诺,并实行兑现奖惩制。在发挥农村党员作用方面,去年我们全面启动并大力实施了“党员创业工程”,以党员创业促进全民创业,深入开展了“十百千”创建活动,培养和树立了一批“十佳党员创业基地”、“百强党员创业标兵”和“千名党员创业中心户”等先进典型,并将结合“七一”表彰活动进行命名表彰。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章》,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把握条件,坚持德才标准,既注重“德”,更注重“才”,切实把各个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特别要注重把政治素质高、文化程度高、有致富本领和特长的农村人才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同时,注重吸纳知识界、经济界和各类社会组织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提升党员队伍文化层次和能力水平。进一步完善流入地、流出地党组织双向配合共同
管理机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和管理,形成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以良好的服务吸引流动党员自觉亮明身份,发挥作用。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当在加强农村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规范农村干部的从政行为,增强农村干部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和本领上下功夫。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监督和管理。首先,选好配强农村干部队伍,加强教育培训。在去年年底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我们严格程序,精心组织,积极稳妥地进行了换届选举,全市村“两委”成员中,45岁以下的占69.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5.3%;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92.8%,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85.2%。一大批“双高双强”型优秀人才进入村干部队伍,农村干部整体结构得到改善。换届之后,我们及时进行了培训,在市委党校举办了6期培训班。其次,狠抓规章制度建设,规范村干部行为。一方面,狠抓工作规范,让村干部知道应该怎么办。先后制定出台了《邹城市镇级工作规范》和《邹城市村级规范化管理细则》,对镇、村工作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村级事务,作出了具体详细的规定,制订了操作性强的工作制度,有效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从根本上减少了各类矛盾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制定处罚规定,让村干部知道不能怎么办。最近,结合对村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我们开展了村“两委”成员综合素质评估活动,从村“两委”成员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群众威信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尤其是了解和掌握是否有劣迹人员,制定针对性措施,加强教育管理,凡是不具备村干部任职条件的,按照有关法律程序,坚决进行撤换。
研究制定了《关于对不作为、不尽职、失职渎职和参与集体上访、信仰宗教村党员干部处理的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村干部的从政行为。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当在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设置,健全服务群众工作体制,打造引领农村工作的坚强堡垒上下功夫。近几年,我们在农村基层组织设臵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学习推广了“支部+协会”等做法,鼓励和支持强村、强企业依法兼并弱村小村,建立联合党支部,都取得一定成效。与此同时,针对农村基层组织做群众工作机制不健全、方法不够灵活等问题,我们着眼于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及时把握群众脉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民情恳谈活动的意见》,定期组织群众召开民情恳谈会。市、镇、村都设立了群众工作专门机构,整合相关资源,搭建群众工作服务平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我市以民情恳谈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形势政策教育“四个一”模式,即“一会”,民情恳谈会;“一街”,村村建起形势政策宣传一条街;“一网”,市财政就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讲座”,定期组织讲师团到农村开展教育讲座,这一做法被中央几家主要新闻媒体先后作了报道。今后,我们将根据农村社会结构形态、经济组织形式的发展变化,本着有利于发挥农村党组织应有作用,合理设臵农村基层党组织,稳步推行村企联建、产业组建等新型基层党组织设臵和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增强农村党组织发展经济的能力和服务群众的功能。目前,我们正探索建立镇园合一管理体制,整合优化组织设臵,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当在切实解决农村人才匮乏问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上下功夫。农村基层组织强不强,关键还要靠发展来衡量。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发展主要靠人才来支撑,必须在农村人才方面做好文章。由于各方面原因,农村人才匮乏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近年来,多数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远走他乡,使人才本来就不多的农村,更加缺乏人才,这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瓶颈制约因素。据统计,我市现有各类农业实用人才2774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4.2%,占农业人口的0.3%。近年来,我市相继采取一些措施,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整合教育资源成立了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加大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了“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带动”工程,评选了首批100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公开考选了100名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工资由市里统一发放,并为其办理养老、医疗等五项保险。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工程”,从市里选派了300名科技人员到农村一线,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指导和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利用多种形式,大规模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择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强政策扶持,制订激励政策,鼓励管理人才、经济人才、科技人才积极投身“三农”工作,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持。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委组织部
联系电话:0537-5213461
邮政编码:273500
第四篇: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中共南江县委书记张长云
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无疑是我们地方各级党组织必须认真加以思考和积极探索创新的现实课题。就南江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现状和发展形势来看,还需要在以下方面积极探索创新。
第一,坚持正确用人标准和用人导向,进一步完善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选任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建立健全“老实人不吃亏、投机者不得利、太平官不太平”的选用机制。新提拔领导干部,注重基层锻炼、注重年龄与文化结构、注重群众认可。在农村,大力实施“强基工程”,造就大批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带头致富能力强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农村党员干部群体。既要积极从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人员和复转军人中,把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作风踏实、公道正派、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基层党组织中来,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基础;又要切实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每年从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强、吃苦耐劳的优秀年轻机关干部到乡村工作,充实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力量。通过各级党校分类别、分层次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农业产业化、致富技术、经营管理、应急管理等处理复杂问题的教育培训,建立完善任期目标、定期述职、考核、实绩考评、群众评议、激励约束等制度。
第二,坚持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完善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
机制。巩固深化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创”活动和推动发展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凝聚人心能力强、促进和谐能力强的“四强”党组织创建活动,结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当前重点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七次全委会精神为重点,学出深度、学出广度、学出实效。根据农村党员特点,大力弘扬“红军精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王瑛精神”,争做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与人民群众同甘苦、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相结合,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活动,促进党员职责岗位化、党员活动定期化、党员管理经常化、党员考核制度化。强化监督制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质询、罢免或撤换等制度,推行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对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第三,坚持以激发普通党员活力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农村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切实提高村(居)两委干部政治、经济待遇,积极探索建立激励保障、人文关怀、党内帮扶工作机制。在政治关怀方面,进一步完善从农村党员、干部中考录公务员机制,对优秀村党支部书记采取提拔重用;在人大代表、党代表选举中,适当增加基层党员、农村干部的比例。在精神激励方面,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党员、干部给予一定的荣誉;大力宣传王瑛同志先进事迹,让广大基层党员赶有目标、学有榜样。在生活保障方面,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引导和推动农村党员干部报酬合理增长,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员干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离职补偿等办法,切实解决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后顾之忧。开展多种形式的先帮后、富带穷活动,进一步规范“困难党员帮扶超市”,管好用好“困难党员帮扶基金”,给予病、残和年老体弱的困难党员更多帮助,充分调动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坚持以创新服务方式为载体,进一步建立完善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机制。按照四川省委“四个特别”和巴中市委“八个更加注重”、“一把手”要努力实现“六个转变”的要求,坚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坚定不移地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积极开展部门帮村、党员帮户、村(社区)企共驻共建、教育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实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村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机制。一方面,坚持定期走访群众制度,努力把群众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解决在群众上访之前;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党员干部沉下去,积极帮助群众理清致富思路,选准富民项目,真心帮助群众谋划和办成一批利民惠民的实事,尽快形成先富带后富、党员带群众、群众户帮户的致富网络;引导建立各种合作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要创新便民服务形式,进一步完善“六个一”便民服务制度,加强乡镇服务中心和村(居)委代理点建设,努力把服务群众的“角逐”向边缘村组延伸,真心关爱群众,真情帮助群众,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
第五,坚持以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坚持有利于促进改革发展、有利于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原则,积极适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形势,创新城乡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模式,探索完善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设置形式,要因地制宜地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介机构、协会、学会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采取“城乡联建”、“村居联建”、“村企联建”、“区域联建”、“产业联建”、“支部+院落”和“支部+市场”等多种有效的联建形式,促进城乡党建工作一体化。
第六,坚持以扩大基层民主为重点,建立完善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民自治
机制。积极完善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公推直选”制度,积极扩大党内民主,完善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内部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进一步推行党员旁听党委会、党员议事会等党内民主制度,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大力推进村民民主管理,落实和完善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督查等有效形式,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与规则,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和决策制度,坚决制止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确保党员干部讲真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建立完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第五篇: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要“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而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更是基层组织建设的生命线,因此,必须以改革创新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原动力,紧紧抓住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方法和载体,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水平。
当前,随着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落实,我国农村基层组织面临着新情况和新挑战。
一、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制约基层组织职能发挥。
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由于一些配套改革措施没有到位,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主要是乡镇债务负担普遍较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运转资金缺口较大,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缺乏经费来源,进而影响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农村基层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不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用“服务发展”的首要任务统领农村党建工作;
2、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贯穿农村党建工作;
3、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改进农村党建工作;
4、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推进农村党建工作。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新机遇。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努力成为生产发展的组织者、生活富裕的推动者、乡风文明的倡导者、村容整洁的规划者和管理民主的示范者。
四、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人们对富裕农村、幸福农村、和谐农村建设的共同愿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赋予了新使命。
1、围绕富裕农村目标,在推动科学发展上要有新思路;
2、围绕幸福农村目标,在构建考评体系上要有新探索;
3、围绕和谐农村目标,在化解社会矛盾上要有新作为。
五、农村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出新挑战。
1、领导能力不够,缺乏模范作用;
2、服务意识淡薄,脱离人民群众;
3、村支两委不顺,影响工作效能;
4、党员结构失衡,导致后继乏人。
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认真研究新
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才能不断增强生机和活力,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
一、发展集体经济,制定产业规划。村级集体经济既是村级财力的主要来源,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物质基础。要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拓宽工作思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用好用足当前农业产业政策,寻找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坚持以机制创新做大集体经济,通过多种形式盘活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逐步化解村级债务。在产业规划上,坚持依靠生产发展和自身积累壮大的原则,选拔和培养发展经济的优秀人才。在加强对农村干部进行市场经济和科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采取“派下去、请回来”等方式,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有一技之长的干部到农村任职,并建立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教育引导他们充分发挥优势,在农村引领发展产业经济和集体经济。
二、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推动基层组织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1、要围绕服务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局来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组织工作最核心的目标就是为经济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必须跳出组织工作看组织工作,树立组织工作同样出生产力的观念,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
个中心,把组织工作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去审视、去谋划,最大限度地服务发展、推进发展。
2、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组织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农村党员、干部为主体,以尊重和关心农村党员、干部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和造就一支过硬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为根本使命。
3、要按照“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来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掌握并运用统筹的方法,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综合平衡。
4、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来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组织工作的应有之义。要着眼当前,立足长远,努力把握组织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组织工作连贯性、继承性强,也要求我们务必保持工作的连续性、递进性,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既要运用好已有的成功经验,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好的做法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三、切实加强村级党委班子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组织保障。
1、抓好基层组织制度建设,解决“有章法办事”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从制度上来保证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
2、抓好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解决“有能人办事”的问题。只有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才能够带领群众建设好社会足以新农村,才能够使农村获得发展。大量时间证明,选配好一个带头人,就能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安。同时,必须改进选人办法,更新用人观念,既要注意发展和培养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更要注意培养选拨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
3、加强和创新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树立旗帜。要充分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重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意对基层党员增强党性意识和党员意识的教育,通过开展各种有效的活动方式,使党员亮明身份、发挥作用,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执行政策的拥护人,社会稳定的维护人。
四、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1、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要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
2、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和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
力。
3、加强推行村务公开,促进农村和谐发展。①上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将村务公开落到实处,避免走过场和形式主义;②加强宣传力度,让村民知晓村务公开的意义,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参与促进村里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③村务公开内容要详实。对集体经济的收益、债务、投资以及干部酬劳等百姓关注的敏感性问题做到如实公正公开;④加强监督管理。上级党委政府及村民理财小组要加强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作出公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