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弋阳县司法局积极探索实施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工作
司 法 信 息
(第 期)
弋阳县司法局社区矫正股 2012年2月17日弋阳县司法局积极探索实施社区矫正对象审前社会调查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实现社区矫正工作与审判工作的有效衔接,弋阳县司法局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实施审前社会调查工作。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准确量刑提供参考,提升基层司法行政的影响力,同时也为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弋阳县司法局领导对社区矫正审前调查工作高度重视,为了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多次召开会议、专门部署研究,明确由司法局分管领导牵头把关,社区矫正股工作人员协同基层司法所具体实施审前社会调查。首先,分管领导和股室工作人员到县法院与院领导、刑庭领导就审前调查的内容、格式、委托方式、期限及调查结果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多次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其次,我们在收到法院委托函后,先由司法所协同村(居)委会对被调查人的社会、经济、家庭等方面情况进行综合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通知其家属与司法所工作人员一道到社区矫正股告知相关情况,领取相关材料,再由有关单位汇总形成文字材料,报局形成评估意见。最后,在审前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客观公正,不带任何偏见。完成了所有委托的审前调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11年12月我局收到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来函,委托对被告人高某(弋阳县三县岭人,涉嫌聚众斗殴罪)进行审前社会调查。由于被告人高某及家人对这项工作不了解、不重视,导致高某及家人一开始并不配合调查工作,了解到这一情况,矫正工作人员立即与萧山区人民法院取得联系,同时前往高某家中进行说服教育及政策宣传工作。使高某及家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积极配合调查工作的开展,在3个工作日内就形成了适用缓刑的调查评估意见,提交至萧山区人民法院,作为高某能否适用缓刑提供了有力的参考。现高某已被萧山区人民法院判处缓刑,接受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对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社区矫正工作与审判工作的有效衔接,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起了重要作用。
(弋阳县司法局 姚志军 蔡锐供稿)
第二篇:浙江省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实施办法
浙江省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提高我省社区矫正工作水平,根据《刑法》、《刑诉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司发通〔2009〕169号)以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浙委办〔2008〕100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是指审判机关、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拟对刑事被告人、罪犯实行社区矫正前,委托司法行政机关对被告人、罪犯的个人情况、一贯表现和社会背景等情况进行调查,由司法行政机关调查后向委托机关提交书面调查报告并提出是否实行社区矫正的建议的活动。
第三条 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对象(下称“调查对象”)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拟判处管制、宣告缓刑或拟裁定假释的被告人或罪犯;
(二)具有本省户籍;
(三)将在本省执行社区矫正。
第四条司法行政机关开展审前社会调查工作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审前社会调查报告应当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地反映调查情况。
第五条 公安机关及相关单位、部门和人员应当协助司法行政机关开展审前社会调查工作。
第二章 调查程序
第六条委托机关经审理或审查,拟对被告人或罪犯实行社区矫正并决定开展审前社会调查的,应当及时向被告人或罪犯户籍所在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发出《委托调查函》(详见附件2)。其中,人民法院应附起诉书副本或一审判决书等相关材料;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应附罪犯基本情况、狱(所)内改造表现、考核奖惩等相关材料。
委托机关发函调查前,应当事先核查核实调查对象的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
第七条 委托机关应指定专人负责办理委托调查手续,由工作人员直接送达或邮寄(挂号或快递)等方式传递相关材料,不得将材料交由案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转递。司法行政机关不得接收委托机关以外的其他单位或个人转递的委托调查材料。
第八条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委托调查材料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将调查任务指派给调查对象户籍所在地的司法所。调查对象有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且将在居住地执行社区矫
正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可将调查任务指派给经常居住地司法所。
第九条司法所接受指派任务后,应当及时指派调查人员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特殊情况需要延长调查时间的,司法所应及时书面报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同意,但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第十条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发现调查对象的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均不在本辖区的,应及时与委托机关联系,并将相关材料退回。
第十一条 审前社会调查时,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调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结果的。
调查人员应以适当方式予以公示,并书面通报委托机关。司法所调查人员不足两人时,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派员或指派其他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参与调查。
第十二条 调查人员应走访调查对象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村(居、社区)及其家庭、工作单位或就读的学校等,调查取证采取个别约谈、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
第十三条调查材料应有被调查人签名、盖章或捺手印,作为《浙江省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表》(详见附件3)。
第十四条审前社会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家庭背景、个性特点、犯罪前表现、悔罪表现、社会反响、监管条件等情况以及辖区公安派出所意见。
(一)家庭背景,包括家庭成员及与调查对象相处的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情况。
(二)个性特点,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特征、性格类型、爱好特长等情况。
(三)犯罪前表现,包括工作或学习表现、业余生活、邻里关系、社会交往、违纪违法等情况。
(四)悔罪表现,包括对犯罪行为的认识、悔罪态度;附加刑及附带民事赔偿履行情况和履行能力等。
(五)社会反响,包括被害人或其亲属态度、社会公众态度;调查对象适用社区矫正后可能对所居住村(居、社区)的影响等情况。
(六)监管条件,包括家庭成员态度、经济生活状况和环境、村(居、社区)基层组织意见等情况。
(七)辖区公安派出所意见,包括是否具备监管条件等。
第十五条 调查过程中,如遇事项需跨市、县(市、区)区域调查的,可采取实地调查或委托调查方式进行。
实地调查时,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沟通协调实地调查所涉及的相关事宜。
委托调查时,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出具《委托调查函》并附调查清单委托调查事项所在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受委托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委托调查函》后的5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并书面反馈情况。
第十六条 司法所完成调查后,应当就调查对象是否可以适用社区矫正形成调查报告并提出初步建议,经司法所负责人签字(盖章)后,连同《浙江省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表》等相关调查材料一并报送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十七条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认真审查司法所提交的调查报告及相关材料,如有疑义应责令其进一步调查核实。
无异议的,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在司法所提交的调查报告和《浙江省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表》上签署意见(盖章),送达委托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留存相关调查材料复印件,以备案核查。
第三章 调查采信
第十八条 委托机关对司法行政机关提交的审前社会调查报告,应依法审查,并作为对被告人、罪犯是否实行社区矫正的重要参考。
第十九条委托机关对调查报告有疑义的,可与负责审前社会调查工作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协商,由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复核;必要时,也可由委托机关直接派员进行核查。
第四章法律监督
第二十条 审前社会调查工作应当接受检察机关监督,确保审前社会调查工作依法、规范、有序进行。
第二十一条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委托机关送达审前社会调查报告时,应当同时抄送本地同级检察机关。
第二十二条检察机关对审前社会调查报告有异议的,应当及时向委托机关和负责审前社会调查工作的司法行政机关提出书面意见。委托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给予答复。
第二十三条 检察机关发现审前社会调查过程中存在违纪违法行为或者审前社会调查报告严重失实的,应及时提出书面纠正意见,有关部门应当予以纠正。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调查工作应当遵守相关保密法规,相关人员涉及违规违纪的,应给予处分;涉及违法的,应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十五条相关人员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出具虚假调查报告的,应依法予以查处,并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办理暂予监外执行案件(病情危急等情况除外)所涉及的审前社会调查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七条可能在我省接受社区矫正且符合本省相关规定的外省籍被告人或罪犯的审前社会调查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所称的“经常居住地”是指连续居住或工作时间在半年以上且有固定住所(自购房)或固定工作的地点。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司法厅
二○一一年八月九日
第三篇:蓬安县司法局四个深入推动社区矫正审前调查工作
蓬安县司法局“四个深入” 推动社区矫正审前调查工作
近日来,蓬安县司法局本着对犯罪行为人认真、负责和务实的态度,采取全面、直接、科学的方法,用“四个深入”积极推动社区矫正审前调查工作,将社区矫正审前调查制度落到实处。
一是深入宣传,营造审前调查与评估氛围。县司法局及八个中心司法所深入宣传社区矫正审前评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和支持社区矫正和社区矫正审前调查工作,为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服刑对象进行科学矫正提供依据。
二是深入理论学习,进一步提升审前调查与评估质量。审前调查制度有利于促进刑罚效益的最优实现,是量刑科学化、合理化的体现,特别是在未成年刑事案件的处理中,这一制度更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刑法修正案
(八)及禁止令有关规定的学习,强化了审前调查工作对社区矫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力求使调查报告既符合实际又符合法律规定,实事求是地反映评估对象的情况,确保“审”、“矫”工作无缝对接。
三是深入沟通、协调,进一步拓展审前调查与评估范围。县司法局积极主动与县公安局(派出所)、检察院、法院、乡镇党委政府联系,加强协调,取得支持,力求尽可能地将审前调查与评估工作做深做实。
四是深入社会调查,不走过场,不应付了事。司法局在收到 相关法院寄来的社区矫正审前调查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前调查函)后,及时进行登记造册,并立即安排人员到犯罪行为人户籍所在地(居住地)进行社会背景等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绝不走过场,敷衍塞责,社会背景调查内容涵盖个人基本情况、犯罪事实方面、犯罪前后的表现、家庭背景、未成年人学业情况及学校环境、行为人居住环境及近邻环境、行为人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智力能力,交友情况等等,力求全面、完善。
第四篇:社区矫正审前调查填表说明)
填
表
说
明
一、家庭背景栏填写:调查对象家庭成员及与调查对象相处情况、家庭经济状况(住房条件、经济债务、家庭负担等)、未成年对象情况(对家人的态度、父母是否离异、父母监护情况)。
二、个性特点栏填写:调查对象的生理情况(健康状况、影响健康的突出问题)、性格类型(内向型、外向型、独立型、顺从型)、心理特征、爱好特长等。
三、犯罪前表现栏填写:调查对象工作或学习表现(单位、学校里的一贯表现)、业余生活情况、邻里关系(与邻里是否和睦)、社会交往(交友范围、经常出入的活动场所)、违纪违法情况(是否受到治安处罚、学校记过处分或党纪处分等)等。
四、悔罪表现栏填写:调查对象对犯罪行为的认识、悔过态度;附加刑及附带民事赔偿履行情况和履行能力等。
五、社会反响栏填写:被害人或其亲属的态度、社会公众的态度,调查对象所在村(居、社区)群众或单位职工对调查对象的评价,对调查对象实行社区矫正的意见。
六、监管条件栏填写:调查对象家庭成员的态度(对调查对象犯罪危害性的认识、配合政法部门工作的态度、是否有 具体的帮教措施、调查对象能否服从家庭管教等)、经济生活状况及环境是否有利于实施社区矫正、村(居、社区)或学校(单位)等组织对调查对象实行社区矫正的意见及帮教能力等。
七、辖区公安派出所意见栏填写:调查对象实行社区矫正是否具备监管条件等。
八、司法所意见栏填写:对调查情况签署意见。
九、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意见栏填写:对司法所调查情况签署意见。
第五篇:蓬安县司法局“三举措”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工作
蓬安县司法局“三举措”
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工作
近日,蓬安县司法局收到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吕某进行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的委托函,指派锦屏司法所深入蓬安县两路乡吕某家中及当地村委会、学校对吕某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调查评估,并将调查评估函寄回了滨湖区人民法院。
今年以来,蓬安县司法局认真执行罪犯提请假释征求意见及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制度,共完成假释调查评估1件,审前调查评估2件。在服刑人员提请假释前及未成年人犯罪庭审前调查评估工作中“三举措”扎实做好调查评估工作。
一是严格程序。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工作中,按照回避及双人办案原则,组成由社区矫正办公室及司法所等相关人员参加的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组,全面了解监狱提请假释对象或法院确定拟矫正对象的情况,对其假释或矫正风险与环境进行有效评估,在假释征求意见或社区矫正审前调查中做到客观、公平、公正。
二是细化过程。调查人员既要走访提请假释对象或拟矫正对象的家庭,调查其家庭情况、成长经历及性格特点,又要走访所在单位或就读学校,了解其平时表现和社会交往情况,还要走访所在村(居)委会,调查其邻里关系及帮教条 件。通过全面调查和实地考察,保证调查评估结论的准确性。
三是结论真实。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充分的论证,形成评估意见,综合评估提请假释或拟矫正对象的社会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就提请假释或拟矫正对象是否适用假释或社区矫正提出建议,形成书面材料,及时向监狱或法院提交相关的谈话笔录及调查评估意见,有效实现了假释及审、矫工作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