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征信管理条例第二次修改说明及修改稿
法制办就征信管理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关于就《征信管理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2009年10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就中国人民银行报送国务院审查的《征信管理条例(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为进一步了解社会各方面对制定征信管理条例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立法质量,现将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修改形成的《征信管理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修改稿)及其说明全文公布,再次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如对修改稿有修改意见,可在2011年8月22日前,通过以下方式提出:
一、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二○一一年 七月二十一日
关于《征信管理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2009年10月,国务院法制办将中国人民银行报送国务院审查的《征信管理条例(送审稿)》上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印送地方、有关部门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等单位征求意见,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专家和征信机构的意见。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认真研究了各方面的意见,对送审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形成了《征信管理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修改稿),再次征求意见。现就修改稿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本条例的适用范围
本条例并非适用于所有收集、加工整理和对外提供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的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和多方面的意见,修改稿将本条例规范、监管的对象,确定为信息服务行业中征信业的活动,即征信机构(征信企业)对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加工整理,形成信用报告等征信产品向用户提供的活动,以规范和促进我国征信业健康发展,适应信用经济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需要。国家机关以及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为履行职责所进行的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和公布等活动,适用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适用本条例。根据多方面的意见,考虑到信用评级业务与一般征信活动有较大区别,需另作专门规定,修改稿删去了本条例适用于信用评级活动的规定。
二、以严格规范个人征信业务为重点,对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业务作出有较大区别的不同规定
各方面意见认为,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业务涉及的信息主体不同,需要立法解决的主要问题也不同,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研究借鉴国外征信立法的经验,在本条例中对个人征信业务和企业征信业务作出有较大区别的不同规定。
对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提供和使用,普遍认为,既要合理允许,以适应在信用经济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了解个人信用信息的合理需求,构建起“诚信者受益,失信者惩戒”的社会诚信体系;同时又要充分考虑个人在社会上的相对弱势地位,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防止侵犯个人隐私。在我国尚无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情况下,征信管理立法对个人信息应当重在保护,严格规范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提供和使用。为此,修改稿以对个人征信业务的规制和监管为主要内容,对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的设立条件和前置审批,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保存、对外提供和使用的规则,以及对个人信息主体的知情同意权,异议权,侵害信息主体权利的法律责任等,都作出了比较严格的规定,以保护个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回应社会对此问题的高度关切。
对于企业征信业务,普遍认为,立法可不作过多限制性规定,应重在促进企业信用信息的开放透明。一是因为企业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经营活动,其信用状况关系其交易对方的利益,关系到购买其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的利益,关系到维护社会的交易安全和正常的市场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信用信息应作为社会公共信息;允许对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提供和为正当目的而使用,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二是在当前我国企业信用信息相对封闭,企业征信业务发展缓慢,与信用经济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很不适应的现实情况下,为企业征信业务的发展提供较为宽松的制度环境,更显必要。同时,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征信立法主要规范个人征信业务,对企业征信基本不作专门规定的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借鉴。为此,修改稿调整和简化了对企业征信业务的规定。如,考虑到从事企业征信业务的企业与其他一般信息服务类企业相比,并无须特别严加规范和监管的理由,修改稿规定,设立从事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可适用一般企业设立的规定,不须另行前置审批;明确企业征信机构可以通过信息主体提供,企业交易对方提供,政府信息公开,人民法院公布判决、裁定等渠道采集企业信用信息等。同时规定,征信机构不得采集法律、行政法规禁止采集的企业信息,以防止危害国家安全、产业安全和侵犯企业商业秘密。企业商业秘密不属于企业信用信息,应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护,本条例中可不另作规定。此外,根据各方面意见,经反复研究,修改稿还对由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作为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性质、功能作用、业务范围、适用规则等作了专章规定,既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又合理界定其业务范围,防止抑制征信市场竞争,影响征信行业的整体发展。
征信管理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征信活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引导、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征信业务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征信业务,是指对与个人信用状况和企业信用状况相关的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对外提供的活动。
国家设立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进行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和对外提供,适用本条例第五章规定。
国家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为履行职责进行的个人和企业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和公布,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称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征信业进行监督管理。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派出机构在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授权范围内,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第四条 从事征信业务及相关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不得侵犯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第二章 征信机构
第五条 设立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设立条件和下列条件,并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一)主要股东信誉良好,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二)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并应当一次缴清;
(三)有符合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保障信息安全的设施、设备和制度、措施;
(四)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具备任职资格;
(五)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 申请设立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应当向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提交申请书、证明符合本条例第五条规定条件的文件、资料和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进行审查,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决定批准的,颁发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经批准设立的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凭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第七条 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品行良好,熟悉与征信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的管理能力,并在任职前取得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任职资格。
第八条 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一)变更名称;
(二)设立分支机构;
(三)合并、分立;
(四)变更注册资本;
(五)变更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
(六)变更出资额占公司资本总额5%以上或者持股占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
第九条 未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个人征信业务。
第十条 设立从事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设立条件,自公司登记机关准予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备案。备案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公司登记机构准予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备案部门办理变更备案。
从事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办理备案,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营业执照;
(二)股权结构、组织结构说明;
(三)业务范围、业务规则、业务系统的基本情况;
(四)信息安全和风险防范措施。
负责备案的部门应当定期向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备案情况。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告从事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名单。
第十一条 征信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向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上一年度开展征信业务的情况。
第十二条 征信机构解散、依法申请破产的,应当向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按下列方式处理信息数据库:
(一)与其他征信机构约定并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同意,转让给其他征信机构;
(二)不能按前项规定转让的,移交给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征信机构;
(三)不能按前两项规定转让、移交的,在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销毁。
第十三条 本条例所称征信机构,是指按照本条例规定设立,专门从事征信业务的机构。
第三章 征信业务规则
第十四条 征信机构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采集的个人信息,征信机构不得采集,他人也不得向征信机构提供;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公开的信息除外。
第十五条 禁止征信机构采集个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
征信机构不得采集个人的收入、存款和纳税数额的信息以及个人所有的有价证券、不动产的信息;但是,征信机构明确告知信息主体提供该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其书面同意采集的除外。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信息。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采集的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5年,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计算;超过5年的,征信机构应予删除。
前款所称不良信息,是指对信息主体信用状况构成负面影响的下列信息:
(一)信息主体在贷款、使用信用卡、赊销、担保等活动中未按合同约定履行债务的信息;
(二)针对信息主体的行政处罚,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裁定信息主体履行义务及执行的信息;
(三)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不良信息。
不良信息删除前,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第十七条 信息主体可以向征信机构查询自身信息。个人有权每年免费获取一次本人的信用报告。
第十八条 信息主体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称信息使用者)向征信机构查询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授权并约定用途,但法律规定可以不经授权查询的除外。
征信机构不得违反前款规定向他人提供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
第十九条 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采用格式合同条款取得个人信息的信息主体的授权或者同意的,应当在合同中作出足以引起信息主体注意的提示,并按照信息主体的要求作出明确说明。
第二十条 信息使用者应当按照与信息主体约定的用途使用个人信息,不得用作约定以外的用途,不得未经信息主体同意向第三方提供。
第二十一条 征信机构可以通过政府信息公开,人民法院依法公布判决、裁定,信息主体提供,企业交易对方提供等渠道,采集企业信息。
征信机构不得采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擅自采集的企业信息。
第二十二条 征信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保障信息安全的规章制度,并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保障信息安全。
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应当对其工作人员查询个人信息的权限和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对工作人员查询个人信息的情况进行登记,如实记载查询工作人员的姓名,查询的时间、内容及用途。工作人员不得违反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查询信息,不得泄露工作中获取的信息。
第二十三条 征信机构应当采取合理措施,保障其对外提供的信息准确。
第二十四条 征信机构整理、保存、加工个人或者企业的信息,应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向境外组织或者个人提供信息,应当遵守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四章 异议和投诉
第二十五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对外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征信机构收到异议后,应当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对相关信息作出存在异议的标注,在收到异议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和处理,并将结果答复异议人。
经核查,确认相关信息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提供者、征信机构应当予以更正;确认不存在错误、遗漏的,应当取消异议标注。
第二十六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投诉后及时予以答复。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章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第二十七条 国家设立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服务发展提供相关信息服务。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由专业机构建设、运行和维护。该专业机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不以营利为目的。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收从事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按规定报送的信贷信息。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依照本条例为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信息主体和取得信息主体本人书面授权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查询服务。国家机关可以依法查询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
第二十九条 从事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信贷信息。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信贷信息,应当事先取得信息主体的书面同意。
第三十条 从事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为下列目的,并事先取得信息主体的书面授权,可以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相关信息:
(一)审核信息主体的贷款申请、担保人资格及相关风险管理;
(二)处理信息主体的异议;
(三)应信息主体的要求,代理其查询自身信息。
第三十一条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可以按照成本价格收取查询服务费用,收费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规定。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第十五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适用于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息提供者。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适用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第二十条适用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息使用者。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履行对征信业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可以采取下列监督检查措施:
(一)进入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和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或者查询信息的机构,进行现场检查;
(二)询问相关工作人员,要求其说明被检查事项的有关情况;
(三)查阅、复制与被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销毁、隐匿或者篡改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四)检查相关信息系统。
进行现场检查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通知书。
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资料,不得隐瞒、拒绝、阻碍。
第三十四条 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或者查询信息的机构发生重大信息泄露等事件,需要立即采取相关措施的,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临时接管相关信息系统等必要措施,避免损害扩大。
第三十五条 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在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信息主体的信息,应当依法保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未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擅自设立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或者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动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违反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从事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三十八条 征信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窃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信息;
(二)采集本条例禁止采集的个人信息;
(三)非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
(四)因严重过失泄露信息;
(五)未按规定对异议信息进行核查和处理;
(六)拒绝、阻碍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检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资料;
(七)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征信业务规则,侵害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九条 征信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规定报告其上一年度开展征信业务情况的,由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或者查询信息的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
(二)因严重过失泄露信息;
(三)未经授权查询个人或者企业的信息;
(四)未按照规定处理异议或者对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不予更正;
(五)拒绝、阻碍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检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资料。
第四十一条 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或者泄露信息主体信息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应当在本条例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从事企业征信业务的机构,应当在本条例施行之日起3个月内,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备案。
前两款规定的征信机构从事相关业务活动,应当自取得许可证或者备案之日起3个月内,达到本条例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的要求。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第二篇:征信情况说明
征信情况说明
XXX银行:
我本人叫XXX,于
年 月在X行办理了XX(贷款性质)贷款金额为XXXX万元整,因为当时结算利息时由于本人疏忽误认为卡上有余额而未及时到银行存款导致未在规定时间结清利息,由此产生一次不良记录。
鉴于我前期的不良记录都是疏忽大意造成,并非是恶意拖欠,特肯请贵行能根据我的实际情况给予XXX贷款,我也将严格按照银行相关规定及时偿还贷款和结算利息,保证自己长久良好的信用度。
情况说明人:XXX
****年**月**日
第三篇:征信管理
单
位______________ 姓名(签名)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
《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及关键岗位任职人员考试》试卷
(征信管理
白雪)
一、单项选择题(20道题,共20分)
1.对于无法及时更正的错误数据,征信中心会在申请人的信用报告中添加()。A.异议标注,说明错误数据的真实情况 B.金融机构应视同错误数据已得到更正 C.删除该笔错误数据 D.暂时不做任何处理
2.()身份证录入规则是只需录入证件中的编码部分(括弧不需要录入),证件中含有英文字母的应填写为大写英文字母。
A.少数民族
B.港澳台
C.军官证、士兵证
D.外籍客户
3.商业银行未按照规定建立相应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A.5000-10000元
B.10000-20000元
C.30000元
D.50000元
4.商业银行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个人信用数据库标准及其有关要求,准确、完整、及时地向()报送个人信用信息。
A.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B.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C.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D.人民币帐户管理系统
5.金融机构对新发生信贷业务的借款人的资信查询,必须由借款人提供()。A.贷款卡号
B.组织机构代码证
C.贷款卡和密码
D.贷款卡号和企业名称
6.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从()起开始采集信贷信息。
A.1999年1月1日之后新发生的信贷交易信息 B.2003年1月1日之后新发生的信贷交易信息
C.2004年1月1日尚未还清或之后新发生的信贷交易信息 D.2006年1月1日尚未还清或之后新发生的信贷交易信息
7.个人信用信息是由()。只要在商业银行开立过结算账户或者是与银行发生过信贷交易的个人,都加入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A.商业银行申请的 B.个人主动申请的 C.征信机构主动采集的,不需要个人申请
D.以上均不正确
8.《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金融机构用户管理办法(暂行)》规定,金融机构的总部级用户管理员由()负责创建。
A.征信中心
B.金融机构总部
C.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人民银行
D.征信分中心
9.《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如果违反规定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或将查询结果用于规定范围之外的其他目的,将被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A.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B.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 C.三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
D.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10.金融机构查验借款人贷款卡时间超过五个工作日的,中国人民银行可处以()的罚款。
A.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
B.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 C.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
D.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11.金融机构遗失借款人贷款卡,应处以()处罚。A.5000-10000元罚款
B.10000-20000元罚款
C.10000-30000元罚款
D.对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纪律处分
12.金融机构登记、上报虚假信息,应处以()处罚。A.警告并责令改正,5000-10000元罚款 B.警告并责令改正,10000-20000元罚款 C.警告并责令改正,处10000-30000元罚款 D.警告并责令改正,处10000-50000元罚款
13.对已发放的个人信贷进行贷后风险管理,需查询客户个人信用报告的,需要取得()授权。
A.借款人书面授权
B.担保人书面授权 C.借款人配偶书面授权
D.贷后管理内部授权
14.()建立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办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并为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服务。
A.征信管理局
B.反洗钱中心
C.征信中心
D.清算中心
15.借款人营业执照期满,或批准设立期满,中国人民银行应将其所持贷款卡()。A.暂停使用
B.不做处理
C.注销
D.收回
16.对暂停和注销贷款卡的借款人,金融机构可以进行以下哪项信贷业务操作()。A.贷款展期
B.信用证开立
C.提供担保
D.贷款归还
17.除()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暂停或注销借款人的贷款卡。A.人民法院
B.财政部门
C.人民银行
D.商业银行
18.各商业银行具有()权限的分支机构都要指定个人信用信息异议处理部门,安排专人作为异议处理人员,负责异议处理工作。
A.储蓄存款
B.个人贷款和信用卡审批
C.企业贷款审批
D.开立个人结算账户
19.个人基本信息是指()。
A.自然人身份识别信息.职业和居住地址等信息
B.商业银行提供的自然人在个人贷款.贷记卡.准贷记卡.担保等信用活动中形成的交易记录
C.除信贷交易信息之外的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相关信息 D.商业银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形成的查询记录
20.当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信贷关系解除后,金融机构()对该借款人资信情况的查询权。
A.不再具有
B.仍然具有
C.部分具有
D.未做规定
二、多项选择题(10道题,共20分)
21.个人征信系统用户管理员口令控制制度应包括()。
A.用户管理员的密码必须封存,并加盖骑缝章,交由部门负责人保存 B.部门负责人接到新密码后必须同时将原密码销毁
C.用户管理员的密码必须封存,并加盖骑缝章,由用户管理员本人保存 D.除特殊情况外,用户管理员不得随意重置其管辖用户的密码
22.个人征信系统普通用户包括()。
A.用户管理员
B.数据上报员
C.信息查询员
D.异议处理人员
23.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中国人民银行应将其所持贷款卡注销()。A.借款人有法律纠纷
B.借款人被宣告破产
C.借款人解散
D.借款人有重大拖欠工资行为
E.借款人依法被撤销
24.金融机构对已发生信贷业务的借款人的资信查询,可通过借款人的()进行。A.借款人的贷款卡编码
B.组织机构代码
C.名称
D.借款人的营业执照登记号码
25.商业银行不得向()提供个人信用信息信息。A.国外征信机构
B.未经人民银行批准建立或变相建立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C.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D.小额贷款公司
26.异议信息确实有误的,商业银行应当采取以下措施()。A.应当向征信服务中心报送更正信息
B.检查个人信用信息报送的程序
C.由当地人民银行进行处理
D.对后续报送的其他个人信用信息进行检查,发现错误的,应当重新报送
27.个人信贷交易信息是指商业银行提供的自然人在()等信用活动中形成的交易记录。
A.个人贷款
B.贷记卡
C.准贷记卡
D.担保
28.商业银行在办理()业务,可以向个人信用数据库查询个人信用报告。A.审核个人贷款申请的
B.审核个人贷记卡.准贷记卡申请的 C.审核个人作为担保人的
D.对已发放的个人信贷进行贷后风险管理的
E.受理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贷款申请或其作为担保人,需要查询其法定代表人及出资人信用状况的
29.()的个人有信用报告?
A.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
B.开立了个人结算帐户 C.有出国留学经历
D.开立了炒股帐户
30.办理个人信贷业务借款人为少数民族姓名和外籍客户姓名时的录入规则是()。
A.少数民族客户无论身份证上姓名中有无分隔符,要求一律不填写分隔符 B.只填写姓名的前30个字节
C.外籍客户按护照上的登记姓名依次录入其英文拼写或发音,分隔符前后单词的首字母用大写,其余小写,同时将分隔符省略不填
D.少数民族客户身份证上姓名中有分隔符,要求一律不写分隔符
三、判断题(20道题,共20分)
31.商业银行在报送未激活的信用卡账户数据时,应报送因年费产生的逾期信息。()32.《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金融机构用户管理办法(暂行)》规定,各级用户管理员可以对下级普通用户进行停/启用操作。()
33.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所有用户均不能删除,只能对用户进行停用或启用的操作。()
34.贷款卡换发后卡号随之改变。()
35.《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所称的应收账款包括因票据或其他有价证券而产生的付款请求权。()
36.根据《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操作规则》,质权人委托他人代为进行登记的,受托人在完成初始登记后,应当将登记证明编号和修改码告知质权人。()
37.办理异议登记的出质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不可以自行注销异议登记。()38.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由质权人或出质人办理。()
39.未按时还款的信息,即逾期记录,只要后来还清了借款,就不会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记录。()
40.征信服务中心对处于异议处理期的信息,予以删除。()
41.商业银行审查个人贷款申请时,查询借款人及其配偶的个人信用报告,只需借款人的书面授权即可。()
42.对已发放的个人信贷进行贷后风险管理需查询客户个人信用报告的,需要取得被查询人的书面授权。()43.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保证个人信用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确保只有得到内部授权的人员才能接触个人信用报告。()
44.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在工作中知悉的个人信用信息保密。()
45.根据《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操作规则》,普通用户可以进行查询操作,常用户可以进行登记和查询操作。()
46.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的书面授权可以通过在贷款、贷记卡、准贷记卡以及担保申请书中增加相应条款取得。()
47.《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商业银行管理员用户、数据上报用户和查询用户可以互相兼职。()
48.《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管理员用户不得查询个人信用信息。()
49.根据《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在登记期限届满前90日内,质权人可以申请展期。()50.根据《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在注册为登记公示系统的用户后,查询应收账款质押登记信息。()
四、填空题(10道题,共20分)51.根据《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质权人凭()办理展期、变更登记、注销登记。52.根据《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操作规则》,常用户应当在登记公示系统设置(管理员用户),以管理本机构的操作员。
53.根据《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操作规则》,常用户的法定注册名称发生变更时,应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名称变更申请。
54.商业银行应当建立用户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员用户、数据上报用户和()的职责及操作规程。
55.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关信用信息报送、查询、使用、()、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56.对因第3方原因造成的异议信息,异议申请人对有关异议信息可以附注101字以内的个人声明,()应当对个人声明的真实性负责。
57.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用多级用户体系,用户分为各级()和()两种。
58.《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金融机构用户管理办法(暂行)》规定,各用户至少()更改一次自己的密码。59.被查询人的书面授权可以通过在()申请书中增加相应条款取得。
60.个人信用数据库为()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
五、简答题(2道题,共20分)
61.持有贷款卡的借款人有哪些情形,须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62.为什么不能说负面信息就是“不良记录”?
第四篇:征信报告说明
报告说明
1.本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依据截至报告时间个人征信系统记录的信息生成。除查询记录外,其他信息均由相关机构提供,征信中心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但承诺在信息汇总、加工、整合的全过程中保持客观、中立的地位。
2.本报告中的评分处于试用验证阶段,仅供使用本信用报告的银行等授信机构参考,授信机构因使用评分引起的消费者的异议、纠纷应自行解决,并自行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3.本报告中如果没有“逾期及违约信息概要”信息,说明消费者最近5年内没有连续逾期。4.本报告中的金额类数据均以人民币计算,精确到元。
5.本报告不展示5年前已经结束的逾期及违约行为,以及5年前的欠税记录、强制执行记录、民事判决记录、行政处罚记录、电信欠费记录。
6.贷款(发卡)机构说明是数据报送机构对具体业务添加的特别说明信息。
7.本人声明是消费者对信用报告中的信息所附注的简要说明,消费者对本人声明的真实性负责。
8.异议标注是征信中心添加的,用于说明消费者对信用报告中的哪些信息有异议,以及商业银行对异议信息的核实情况。
9.本报告内容涉及个人隐私,查询者应依法使用、妥善保管。因使用不当造成个人隐私泄露的,征信中心将不承担相关责任。
第五篇:征信管理题目
征信管理部分:
一、判断题:
1.用户名和密码仅限本人使用,不得多人共用同一用户名。(√)2.个人征信系统采用多级用户体系,用户分为各级管理员用户、查询用户,管理员用户和查询用户不得互相兼任。(√)3.征信管理员用户原则上只设到支行一级。(√)
4.征信管理员用户不得为外部监管机构、临时检查组等部门或组织设置临时查询用户。(√)
5.个人征信系统提供的客户个人信用报告涉及客户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个人征信系统查询结果和个人信用报告用于征信办法规定以外的其他目的。(√)
6.征信查询用户新建、变更资料和权限停用或启用;必须及时向当地人民银行报备。(√)
二、选择题:
1.经办机构应取得(),方可对客户征信状况进行查询。(B)
A.客户口头授权 B.客户书面授权 C.有权人同意 D.部门负责人同意
2.()指对贷记卡申请人的信用行为和征信情况进行客观调查,并且,调查人员需在取得书面授权的前提下开展。(B)A.行为调查 B.征信调查 C.用卡调查 D.安全调查
3.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由____征信中心承担。(A)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银联 C.中国银监会 D.中国农业银行4.2012年8月开始,个人信用报告版本的____报告将关闭,各商业银行统一使用____报告。(C)
A.专业版 升级版 B.专业版 标准版 C.标准版 专业版 D.标准版 升级版
三、多选题:
1.关于客户信用记录调查,以下表述正确的包括(ABD)。
A.调查人员应查询我行信贷管理系统,调查客户在我行的信用状况
B.贷款申请阶段,经办机构应取得客户书面授权,对其征信状况进行查询
C.客户申请贷款时信用卡最近24个月存在连续2次未还最低还款额,不符合准入条件
D.对申请贷款超过一定额度但不存在信用记录的客户,调查人员应通过居访、走访客户所在单位、居委会或合作伙伴等方式,对客户信用状况开展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