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例文 《大连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问题与对策》3.12
东北财经大学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大连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作
者
宋丽华
专
业
公司管理
总 考 号
020312301425
指导教师
李贺
答辩日期
成绩
内容提要
信用卡作为一种先进的金融支付工具,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的特点。信用卡集存取现金、消费结算、透支功能于一身,与传统的银行支付工具相比, 跨越了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三大银行支柱业务,是给银行带来收入的一个主要卡种。信用卡的产生与发展顺应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金融业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然。
本篇论文以大连银行信用卡业务为例,总结归纳了大连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推动大连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几点策略,以期对信用卡业务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大连银行 信用卡 产品 市场
Abstract
Credit card as a kind of advanced financial payment too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venient, quick and safe.Credit card set access cash, in a clearing, advance function, an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bank payment tool, crossed the assets business and liabilities business, intermediate business three big pillar business bank, is a main bring income to the bank card.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redit conform to the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s life style and consumption level,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is a moder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financial sectors.This paper to dalian bank credit card business, for example, summarizing the dalian bank credit card busines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finally on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alian bank credit card business, puts forward several strategies in order to benefit to the credit card business development.Key words: Bank of dalian Credit card Product market
目
录
一、大连银行概况................................................................1
二、大连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一)大连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1
(二)大连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
三、推动大连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策略............................................3
(一)推进信用卡品牌建设........................................................3
(二)加强信用卡产品创新........................................................3
(三)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4
(四)完善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4
(五)科学地细分市场............................................................4
(六)积极拓展信用卡营销渠道....................................................4
(七)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5
四、结束语......................................................................5 参考文献........................................................................5
大连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一、大连银行概况
大连银行前身大连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8年3月28日,是一家由大连市国有股份、中资法人股份及个人股份共同组成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大连市商业银行于2007年2月17日更名为大连银行。2007年7月19日,大连银行在天津设立了第一家异地分行,迈出了从地方银行向全国性银行转型的第一步。2008年7月18日,大连银行第二家异地分行―北京分行正式开门纳客,标志着大连银行实现了自身发展的又一次重大跨越。2009年1月18日沈阳分行开门纳客,为大连银行东北地区战略布局落下了一颗重要的棋子。2009年9月成都分行、10月营口分行相继开业,大连银行全国性战略布局提速。2010年,成功设立了上海分行、丹东分行和重庆分行,异地分行已达8家,成为唯一在全部四个直辖市均设有分行的城商行,大连银行作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架构初具雏形。
大连银行秉承“稳健经营、科学发展”的经营理念,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风险控制能力和建立资本约束机制为手段,以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进一步明确了“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市民”的市场定位,先后为大连市基础设施改造、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揽子金融支持,实现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站式服务。
2011年年度报告1,本公司在岗员工总计3,251人。其中,管理人员116人,占3.57%;银行业务人员3,135人,占96.43%。员工中,博士研究生学历19人,硕士研究生学历369人,大学本科学历2,092人,大学专科及以下学历771人。总行下设27个管理部门,4家中心支行,8家分行,共126个营业网点。
近年来,大连银行资产质量不断提高,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各项经营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截至2012年4月末,大连银行资产规模达到2091亿元,一般性存款余额1433亿元,贷款余额932亿元,实现净利润11.34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为8.47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为0.91%,资本充足率为11.59%,拨备覆盖率达到294.51%。在2011年7月出版的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前一千家大银行排名中,大连银行位列第506位,在中国内地的银行中排名第46位。在中国《银行家》杂志银行竞争力排名中,大连银行名列全国大型城市商业银行第8位。
为实现“打造百年老店,建设精品银行”的终极目标,大连银行制定了十年发展战略:自2009年至2011年,要用3年时间在经营管理水平上进入全国城商行第一集团的行列;到2013年,达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一流水平;到2018年,在内在品质上接近或达到国际上好银行的标准。
二、大连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连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
大连银行银行卡种类主要包括借记卡和贷记卡,借记卡是说持卡人不能够透支,必须先存款后消费。贷记卡是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每个信用卡都有一定的信额度,持卡人可以在在额度范围内透支、消费,并在约定期限内免息还款,可循环使用信用额度。
2006年大连银行成立了专门的贷记卡项目组,引进国外银行成熟的信用卡发卡系统,利用该系统进行客户化开发。2006年12月,大连银行成立信用卡中心,并先行在大连、北京、天津、沈阳等四个城市发行了信用卡,信用卡中心专门负责建立相关规章制度、研究开发大连银行信用卡系统、对信用风险管理进行控制等。终于在2007年6月29日大连银行发行了首张信用卡 1 http:// —UU信用卡。经过半年多运行和开发,大连银行信用卡进入市场导入阶段,从内部营销开始逐步向市场推广大连银行信用卡产品,经过多方努力和尝试,终于成功进入信用卡市场,大连银行信用卡发卡范围扩大到4个支行。2007年11月大连银行信用卡中心通过市场调研和决策,发行并推广新的卡片品种—大连银行精英白金信用卡,该卡是大连银行首张面向精英白领阶层开发的具有较高透支额度的标准人民币信用卡产品。随后,2008年3月大连银行向社会公众发行了标准的(双币种)信用卡,该卡成功地实现了本外币一卡、境内外通用的目标。双币种信用卡的推出,为大连银行信用卡市场的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标志着大连银行信用卡业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后几年大连银行开始谋求与多家特约商户和龙头企业合作,并迅速在北京、天津、沈阳等分行推广这种发展策略。2009年2月大连银行与友谊商城合作推出的全新产品—友谊商城联名信用卡,在此之后,大连银行抓住市场行情,又相继推出了各种功能齐全、款式新颖的信用卡,主要包括:大连银行与中旅联合推出的联名信用卡一商旅秘书卡以及大连银行—锦辉购物广场联名信用卡。
(二)大连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信用卡产品的同质化比较高
当前银行信用卡业务国内发展速度很快,竞争非常激烈,从本质上而言,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同质化竞争,这种同质化竞争主要体现在:卡种同质化、经营模式同质化、销渠道同质化、价格策略同质化、服务水平同质化等等。信用卡产品品种不断丰富,各种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卡片开始推向市场,经过市场的筛选和淘汰,卡种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这种同质产品的竞争是低水平的竞争,无力打破目前的市场格局,并难以突破各种局限形成自身比较优势。发行同质化的产品的目的仅在于抢占市场份额,但是最终能够带给发卡银行的实际效益并不高,甚至很多发卡行还为此而亏损。从长期的角度而言,大连银行应将促进产品差异性的提升作为日后努力的方向,避免资源重复使用造成的整个产业内的浪费。
2、知名度不高
目前,信用卡业务发展较领先的银行主要有: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等,与这些优秀银行相比,大连银行信用卡品牌知名度并不突出。大连银行信用卡起步较晚,尚未形成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声誉,与市场同类产品高度同质化,主要卡种尚未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从而导致产品价值无法充分释放。主要原因是:受制于市场地位,品牌认知度不足;产品文化底蕴不足,品牌主张不丰富;营销渠道单一,缺乏产品声誉维护。虽然大连银行是大连市较为知名的城市性商业银行,但应该引起管理者注意的是,信用卡的营销不应当等同于银行整体的营销,因为信用卡的营销与发卡行自身的客户资源紧密相联。相对于在大连的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大连分行,大连银行的客户数量本就显得不足,产品文化主张又不鲜明,在营销策略上又不够积极主动,所以导致大连信用卡缺乏品牌效应。
3、大量存在睡眠卡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以我国信用卡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每个月被使用次数不足一次的卡片认定为“睡眠卡”。大连银行一方面逐年不断加大信用卡发卡力度,另一方面,发卡量大量增加的同时也面临一个十分尴尬的问题,即死卡、睡眠卡的数量不断增加,很多信用卡虽然己经推向市场,也被某些消费者接受,但是现实情况是某些消费者使用信用卡的次数相当少,甚至出现很多客户开卡以后,一次都没消费的情况,卡片使用率较低。主要原因是顾客开卡后,与其他银行的信用卡相比,信用额度较低,没有太高的使用价值。
4、市场定位的滞后性
大连银行没有进行准确的市场细分,仍处在以产品为中心的阶段,还没有对广大的客户群体进行有效细分,进而难以开发出满足拥有个性化需求的群体的产品。没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客户的消费行为进行准确研究。只有对消费行为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使得产品、渠道、促销以及定价策略充分实现客户价值,使顾客满意度达到最优。大连银行的市场定位很模糊,信用卡设计上缺乏特色和有效的概念传播,导致不同市场上推广的信用卡产品,没有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专业而明确的定位。目前大连银行的市场细分只是单独研究一个具有共同特征的消费群体,为他们量身打造一种用卡,而非把所有的消费者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细分,所以大连银行在市场定位时是希望吸纳所有地区的消费群体,把高、中、低端客户全部揽入,没有单独考虑经济发达城市、欠发达地区的不同,也没有将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区别对待。
4、市场份额较低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连银行目前信用卡系列中还只有六个产品。2009年底,大连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9.3万张,虽然大连银行信用卡业务己经有了较好的发展,但与同业相比,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和招行相差悬殊。大连银行信用卡只占市场份额的0.43%,排名第一的招商银行大连分行占比达到29.55%,其次是工商银行大连分行、建设银行大连分行、中国银行大连分行、交通银行大连分行、广发银行大连分行、中信银行大连分行分别占市场份额的比率为27.69%10.62%、7.23%、4.71%、4.58%、4.87%,除此以外,其他银行合计数占市场份额的10.3%。因此,可以清晰地看到大连信用卡市场的领军人物就是招行和工行,其次是建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等,大连银行作为优秀城市商业银行,想要保持信用卡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任务艰巨而沉重,不仅需要科学的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还应该不断学习优秀银行经营理念,以创造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
5、营销渠道单一
目前,大连银行信用卡营销渠道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即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营销手段也大同小异。在发卡方面,大连银行主要采取员工、直销团队营销的方式。在促销方面,若某家银行的促销举措吸纳了广泛的客户,其他银行就会争相效仿,最常见的就是刷卡免年费、优惠折扣、赠送礼品等促销方式。更为甚者,不惜降低客户进入要求、只注重卡片的推广而忽略持卡人是否用卡。面对信用卡同质化的竞争态势和各发卡银行的强势进攻,大连银行显示出自身的不足:应对办法较少,吸纳客户能力较弱,产品缺少创新、个性化特征不明显、创新模式未得到相应的保护措施等问题。大连银行信用卡营销方式较以往有所转变,但是用卡消费交易的效率有待提高。在大连银行,大部分的营业网点照样以核算功能为主,传统营销能力比较薄弱,高素质营销人才缺乏,这些不利因素导致网点转型的任务非常艰巨。在现有的营销方式上,将网点人员营销和直销团队、联合发卡以及发卡外包等多种渠道相结合,营销重点是将信用
6、风险管理机制还不完善
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优秀发卡行经营运作的强有力保障,也是银行安全性原则的重要体现,而目前,大连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仍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在产品设计、客户选取、金融创新、账户管理、催收和核销等环节中还没有一整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作保障。营销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催收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地互动。风险管理上主要依赖认为主观判断,缺少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且管理制止未真正落到实处,相比而言,优秀发卡银行在风险管理机制方面基本构建了一整套完善的系统。目前大连银行缺乏一批复合型、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一队伍,这就要求从事风险管理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还应该经受风险管理方面严格的专业训练,否则很难从本质上理解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性质。
三、推动大连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策略
(一)推进信用卡品牌建设
大连银行在推出新产品时,要突出产品的差异性,实施信用卡品牌的战略。除了重视大连银行整体形象的品牌营销以外,还要把信用卡产品的品牌营销提上日程。通过努力,逐步建立和培育“信用卡形象识别系统”,树立产品形象,形成文化底蕴。首先,为客户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优质、全方位、更富特色的服务,以拉开和竞争对手的差距:其次,通过“口碑”营销树立信用卡产品的形象。最后,还要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延伸和拓展信用卡的服务内涵,实现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的目标,通过增加客户的总价值,使其在消费中逐步形成对大连银行信用卡品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加强信用卡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的前提是要有效识别和细分市场独特的需求。只有真正了解该市场客户群的个性化需求,设计出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信用卡产品才可能得到目标客户群的接受。为了达到前面所述的要求,大连银行可以依托信用卡中心的专业化管理,设立市场调研部门和产品研发部门。市场调研部主要是负责信用卡营销的终端人员的管理,利用这些人员对客户的直接了解做好市场研究工作,为细分市场做好铺垫;产品研发部门可以借助市场调研结果设计出切实满足细分市场需求的信用卡产品,并不断地推敲、试验和论证、修正直至完善。
大连银行要注重信用卡功能的创新,不断开发和延伸信用卡的其他功能,使其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还要向投资、股票、基金、债券、保险、高端商务、时尚消费、联名合作等各领域扩展,真正使信用卡成为消费者喜爱和信赖的金融产品。然后,做好产品创新还要注重赋予产品特色鲜明的标识,不仅体现在别具一格的卡片外观设计、意义非凡的含义和功能、优质化的贴心服务等,这样既可迎合相应的客户群体的心理需求,彰显消费者的独特主张,又可以使大连银行的卡片与其它产品区别开来,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
(三)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与客户的联系和沟通,赋予出对客户的关心和理解,具体措施可以是用优惠折扣、积分奖励、礼品赠送等方式,鼓励客户参与到大连银行的客户需求调查中来,以获得更加真实有效的需求和评价资料,只有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后才能设计出真正贴近客户的产品来。近年来,大连银行在信用卡卡种创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UU卡、商旅卡、商场联名等纷纷推向市场,大大增加了客户选择余地。但信用卡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由大连、沈阳、天津、北京、成都等的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消费习俗差异都很大,仅靠几个卡不仅难以满足客户需求,也无法为市场细分提供强大的产品支持,因此,大连银行需要努力创新卡种、优化结构、丰富品种。
(四)完善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
大连银行应尽快转变风险管理模式,实行由“总行一分支机构”两层统一核算和管理的模式。首先由总行和分行根据实际情况各自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和合理的分工岗位,然后针对每一个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除了总分行的风险管理部要履行本级全面风险管理的职能以外,同级其他部门也应该建立科学、合理、高效运转的风险报告制度,间隔性地进行汇报。大连银行为加强信用卡操作风险,应建立和完善信用卡业务流程风险管理体系。该体系主要是为加强信用卡产业整个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风险,他的设计必须以大连银行的内控管理组织结构所设定的岗位责任体系为先导,以整个信用卡产业链的业务流程为对象,以各个环节的接口为传递。与此同时,大连银行还应该加强贯穿整个信用卡业务始终的各项管理活动,包括核算管理、制卡管理、授信额度管理、收单管理、档案管理、透支管理和信用评级管理等。
(五)科学地细分市场
大连银行传统的营销策略是建立在信用卡市场结构初步明朗的背景下,旨在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在多寡头垄断的信用卡市场结构中,大连银行不可能成为市场领先者,同时也不适合将自己定位于市场挑战者和追随者的角色,走特色化、专门化营销路线的市场补缺者才是大连银行最适合的角色。这就需要大连银行将努力的重点放在科学细分市场和促进产品创新两个方面,而成功扮演好补缺者角色的前提就是科学而准确地细分信用卡市场。做好市场细分工作是大连银行成为优秀的市场补缺者的重要前提。不同的细分市场代表了不同的客户群,因而市场细分关键是掌握并区分不同市场中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对于大连银行而言,由于起步不久,机智灵活是其优势,适合做市场的细分,在日后的发展中应专注于某部分目标人群,重点关注单位卡片的盈利而非发卡的盲目增加。大连银行发卡量难以和大型银行比拟,不如索性抬高发卡门槛,将目标客户定位于中高收入人群,专注为这一类人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服务,尽力成为中高收入者中信用卡的“五星级”。只针对这类人群提供专业化服务,虽然发卡总量是不会很多,但在盈利却未必会少。鲜明的目标人群和市场定位也更容易带来品牌效应,与其他信用卡产品拉开档次。
(六)积极拓展信用卡营销渠道 大连银行信用卡传统的营销途径主要是电视、广播、广告等。这三种营销方式中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力度。各行信用卡发行基本都实行免年费、开卡赠礼等优惠,对于大连银行而言,其营销资金是一定的,而由于信用卡业务可以归纳于银行的零售业务,它所服务的客户群体比较分散,需要大势宣传和营销才能被客户接受和认可,所以大连银行迫切需要开创新途径,展营销渠道。大连银行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注重先稳定并保持原有的老客户,通过与老客户的交流与调查,解决已发现的问题,提高服务质量,才能减少客户流失。然后在此基础上,吸纳并发展新的客户资源。为了做好不同层次的关系营销,大连银行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加强与银联、政府部门的通力合作,积极落实各项金融政策,为持卡人创造一个和谐的用卡环境。其次,积极扩大特约商户种类和范围,加强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开拓医院、教育、高级酒店、俱乐部等领域。再次,积极研究并开发信用卡增值服务,形成品牌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无微不至的关心与服务与信用卡的市场拓展完美结合。最后,增加网点的建设,强化网点主动营销意识,大力宣传并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客户经理等销售人员要重点加强对中高端客户的宣传和推荐工作,为其提供标准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
(七)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中高收入人群不断增多,很多客户的产品需求也愈来愈呈现多样化特征。因而,大连银行可以实施满足中高端客户需求的信用卡产品与差异化营销策略。基于这部分人群即期收入高、预期收入有保障、超前消费意识强烈、信用记录良好等现状。大连银行应重点提高对这部分中高端收入人群的服务质量。申请人的身份、地位、经济状况等是信用卡准入的标准,设定较高的进入门槛,契合了中高端客户的心理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其尊贵地位,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大连银行未来的目标客户可以调整为中高级管理人员、教育界教师金英、私营企业主、党政机关的高级公务人员以及其他中高收入群体。在营销过程中宜采用不同于一般营销方式的差异化营销策略,使这种营销方案尽可能地细致具体、全面。为积极开发者部分潜在客户,大连银行销售人员可以主动上门进行一对一贴身服务,融入这些人的生活,熟悉其生活规律。也可以在各银行营业网点内为这部分潜在消费者设立专门的服务专柜,利用细分市场的强大渗透力,充分挖掘潜在优质客户。
四、结束语
信用卡作为一种复杂的金融产品,其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面对越来越激烈的信用卡竞争市场,大连银行要想在信用卡市场上保持甚至扩大其市场份额,就必须要对本行的信用卡业务进行发展战略性的研究和思考,保持和扩大信用卡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已成为大连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进而实现大连银行信用卡业务达到一定的领先水平,这将成为目前大连银行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大连分行正以较快的发展势头占领着大连信用卡市场份额,这虽然给大连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发展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压力,但是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模式和营销渠道无不给大连银行提供了借鉴和基础。这些宝贵的财富将更好地推动大连银行信用卡业务持续、快速、稳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颖,于海龙.中国信用卡业务现状和前景的综合分析〔J〕,经济师,2007年5月
2、田卓雅,2008年中国信用卡市场展望〔J〕,中国银行卡,2008年2月
3、刘晓红,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特点及措施建议〔J〕,上海金融,2006年10月
4、翟所锉,张海峰.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经营战略研究〔J〕,金融研究,2007年5月
5、张继年,信用卡规模经济发展探究〔J〕,中国信用卡,2008年1月
6、徐志宏,发展信用卡业务商业银行实现转型的战略选择〔J〕,中国信用卡,2006年11月
7、彭小军,转型时期中国信用卡发展路径探索,中国信用卡,2010年1月
8、杨桂苓,商业银行信用卡规模经济分析,财会通讯,2011年6月
9、窦彬彬,我国信用卡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5月
10、安超,如何进行信用卡客户细分,中国信用卡,2009年10月
11、林逢秋,创建信用卡品牌资产,中国信用卡,2009年8月
第二篇:信用卡业务创新发展的对策
商银行海南省分行急需研究和解决在具有一定客户规模的基础上应对市场变化,加速推进信用卡业务创新发展,优化客户结构,提高信用卡经营效益,提升信用卡服务品质,以实现信用卡业务经营转型。
一、国内信用卡市场发展趋势
当前,国内信用卡产业步入“后规模时代”,从粗放式开拓市场转向精细化竞争,信用卡产业正逐渐走向成熟。
二、海南工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
2007年以来,海南工行信用卡业务保持发展强势,不断取得新突破,主要核心业务指标领跑同业。
1.经营规模快速扩大
截至2011年12月末,发卡量达41.58万张、客户数36.42万户、消费额达52.53亿元、收单交易额达183.99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4.12倍、4.34倍、17.56倍和6.32倍。
2.效益质量持续提升
截至2011年12月末,海南工行总收入达10688万元,其中中间业务收入为8075万元,分别是2007年的3.73倍和4.46倍。在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结构持续优化,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63%、70%、74.59%、74.91%和75.55%,信用卡业务对全行经营贡献度逐年扩大。
3.市场地位保持领先
从2011年12月数据来看,在海南省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家主要发卡银行中,海南工行信用卡发卡量、消费额、透支额和中间业务收入同业占比分别达到43.57%、47.53%、28.9%和44.50%,各指标均列同业首位。
三、海南工行信用卡业务面临的新形势及新挑战
1.信用卡业务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与有利条件
(1)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信用卡业务带来良好的增长空间。
(2)客户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发展空间巨大。海南工行现有法人有贷户241户,涉及员工总数约7.4万人,在海南工行开户的个人客户有192.52万,持有灵通卡的客户有168.31
万,而持有信用卡的客户仅24.21万,占全部个人客户的12.57%。海南工行现有个人中高端客户16.19万户,其中持有牡丹信用卡的客户为2.83万户,渗透率为17.5%,很多个人贷款客户、投资理财客户及优质公司、机构客户的中高级管理人员还没有成为海南工行的信用卡客户,这一巨大的目标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
2.信用卡业务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
(1)同业激烈竞争。海南工行的发卡量虽领先同业,但透支额、消费额和收单交易额等优势不断受到其他商业银行的冲击。
(2)发卡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截至2011年12月末,海南工行中高端客户渗透率为21.9%,距总行提出的25%还有一定距离。
(3)风险管理能力还不完全适应复杂经营环境和创新发展的要求。随着业务创新的深入,海南工行风险管理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更为复杂的情况和更加严峻的挑战,控制不良绝对额和不良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四、新形势下信用卡业务创新发展策略
机遇赐予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有利条件,竞争形势也使得改进服务、加快创新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
1.产品创新策略
创新的核心是拓展芯片卡应用,以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为抓手,通过与主流行业合作,使海南工行成为主流客户群的首选品牌,从而提升其产品价值。
拓展全省各餐饮、宾馆、酒店、商场、购物中心和省旅游协会认证的景点、高尔夫球场、娱乐中心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商圈,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卡”的特约商户和特惠商户。该产品创新策略成功实施的关键是通过政府、旅发委及合作商家的支持,以高密集的媒体宣传投入和有效的分销渠道快速形成品牌和客户规模,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卡”打造成海南旅游的活名片。
2.收单创新策略
收单创新应对策略是将传统收单方式与新兴收单模式相结合,提升收益能力。
持续开展积分兑换、消费随机中奖、专项促销等促销活动,提高客户忠诚度和贡献度。实施策略是不断扩大积分使用商户数量和范围,在本行POS和网上实现积分兑换礼品,丰富积分兑换产品;在节假日及时提高积分比例,抢占消费市场;持续开展消费随机中奖、节假日消费抽奖、高端客户回馈等专项促销活动,解决信用卡启用率、动卡率较低的问题。
3.风险管控策略
海南工行以“审信用”和“客户与风险的全过程”为中心,建立动态的发卡、调额、监控和催收管理机制,提升风险管控水平。
加强发卡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一是严格执行岗位分离机制,做到首张信用卡“亲访亲签”;二是充分应用内部评级法,应用于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全过程;三是对持卡人实现动态管理,通过对客户等级的了解及时有效预防风险;四是完善催收制度,依据逾期未还款客户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催收策略。
4.服务策略
提升客户满意度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依照市场承诺,按时按质提供各项服务,实施标准化作业流程,减少各类差错和操作风险。
建立服务承诺制,持续改进服务管理。一是实施“限时办卡”承诺制,实现15天限时办卡承诺;二是实施“主动服务”承诺制,开展主动发卡和调额服务工作;三是实施“高端专属”承诺制,彰显“高端专属”的服务品质;四是实施“投诉处理”承诺制,完善投诉处理流程,实现高端客户“零投诉”的目标。
本文转自:
第三篇:信用卡业务问题
二、信用卡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信用卡产业政策和法规体 系存在缺陷 , 市 场竞争无序使风险加大
目前 , 我国银行卡产业相关政策和法规体系明显 滞后于市场和业务的发展。当前 , 我国信用卡业务适 用法规是中国人民银行 年 月颁布实施的 假
行卡业务管理办嘟 , 这部政策法规对目前银行卡产 业出现的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缺乏明确的政策 导向。对于不同的监管主体在银行卡业务监管方面的 职能划分、业务准入条件和日常监管内容 , 发卡机 构、收单机构、专业化服务机构、商户及持卡人等银 行卡业务各方当事人的权利、责任、业务的界定 , 消 费者权益的保护等方面 , 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随着 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 , 政策法规缺失所造成的 影响日益凸现。表现在市场上就是无序竞争 , 它必然 使风险加大。
二 发卡行重发卡数童 , 轻发卡质童 , 存在较 大的金融风险
前一段时间, 各大财经媒体纷纷报道国内信用卡
产业 “ 跑马圈地 ” 式的扩张方式就是很好的证明。目 前在我国信用卡市场上 , 各发卡行为争夺市场 , 扩大 市场占有率 , 片面追求发卡量 , 忽视发卡质量。在发 卡量指标的刺激下 , 各发卡行的信用卡办理程序愈益 简化。申请门槛的降低 ,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 , 意味着 产生更多不良贷款的风险。国内的信用卡行业刚刚起 步 , 市场各方业务运作经验尚显不足 , 需要给予足够 的重视。
三 发卡行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严
目前 , 各家发卡行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内部控 制制度 , 这些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很科学。以中国 工商银行为例 ,《 中国工商银行内部控制暂行规卿 中, 第三十二条对银行卡的规定如下
操作程序。按照银行卡业务管理规定和操作规
程要求 , 建立具体明确的业务操作程序控制制度 , 准 确及时地办理资信调查、支付授权及其他业务操作。资信调查及审查要通过多种渠道核实申请人身份 , 严 禁为无稳定职业、无稳定收入、无固定住所、无合法 担保的申请人发放信用卡 , 严防用假身份证骗领信用 卡。
安全责任。建立健全银行卡的调拨、领取、存
放、打卡、发放、回收、账实核对、销毁以及机密机 具、密钥、密码、及对商户的管理和对伪冒卡的 识别等各个控制环节的责任管理制度。
信用控制。建立授权责任制度 , 严格控制授权
业务各环节。制定并完善信用卡业务透支风险控制办 法及控制指标。透支风险控制指标应包括正常透支、恶意透支、呆账的占比情况 , 客观反映信用卡业务的 风险程度 , 并以此作为对分支机构信用卡业务考核的 依据 , 建立银行卡透支追索责任制度 , 建立挂失止付 制度 , 并及时编发止付名单。
事后监督。建立银行卡事后监督制度 , 及时对
银行卡业务实行内部监督。
从上面的规定看 , 制度是不存在问题的。但为什
么还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 , 笔者认为 , 是银行卡工作 人员没有按照相应程序办理业务 , 不严格执行内控制 度规定。
四 发卡行对持卡人的监管不到位
不少发卡行防范意识不强 , 认为信用卡发出了 ,银行就多了一份信用卡使用手续费的收入 , 但却很少 主动对持卡人进行随后的资金流动情况的监管和跟踪 服务 , 这样就会导致信用卡欺诈风险的增加。各银行 增加信用卡发卡量时 , 往往忽视了及时催债 , 以致于 形成坏账、呆账 , 而且银行对催收的重视程度远低于 对发卡量的重视程度 , 银行信用卡在加速发行进程中 存在着信用监管的制度性缺失问题。例如在收单环节 上 , 一些行对特约商户管理不严 , 资格审查管理松 弛 , 相对弱化了风险控制 , 在日常工作中, 也未能有 效监测商户的突然交易、频繁交易、连续消费、大额 消费等异常交易 , 导致特约商户套现、消费套现 等风险的频繁发生。
六 套现金领不断增加 , 坏账率持续上升
据中国银联不完全统计 , 年信用卡套现金
额超过 亿元 , 同比上升 已确认套现商户数量
达 多家 , 同比上升。最近央行公布的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再度显示 , 截
至第三季度末 , 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
亿元 , 与第二季度相比增加 亿元 , 增长 ,同比增长 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
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 , 比第二季度增加 个百
分点 , 比同比增加 个百分点。
二、解决措施与建议
一 加快构建我国信用卡产业完善的法律法规
体 系 , 规范市场行为
当前 , 我国信用卡产业相关法律体系立法经验缺
乏 , 可借鉴西方先进的做法。确立我国信用卡产业发 展与监管的基本立法框架 , 构建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 体系。立法出发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严格信用卡发
卡市场的行业准入规则、监管主体职能划分。目前 ,由于信用卡业务高收益的特点 , 参与发卡的金融机构 越来越多, 考虑到市场上恶性竞争以及因消费者信用 缺失而存在的金融风险 , 我国必须进一步完善信用卡 行业准入及监管机制。明确政府对信用卡产业发展 的扶持与保障政策。规范征信制度 , 完善信用评估 及失信惩治制度。明确界定发卡机构、收单机构、专业化服务机构、商户及持卡人的权利与责任划分。
二 细分市场 , 注重发卡质贵
在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初期 , 发卡银行的经营
目标主要以占领市场、抢夺份额为主 , 力求取得规模 的最大化 , 也即以数量取胜 , 粗放式经营特征明显。随着信用卡卡市场规模的扩大 , 经营理念、经营方式 也必将随之发生改变。片面追求发卡数量 , 不但不能 取得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 , 如果不注重产品和服务质 量 , 反而会失去已有的市场。因此 ,近期 , 注重效 益、注重质量已成为发卡银行的共识 , 信用卡卡业由 单纯的发卡数量竟争上升到服务质量的竞争 , 实现分 层服务、分层收费己是大势所趋。再者发卡行要进行 认真的市场细分 , 确立自己的目标市场 , 提高信用卡 的成活率及服务质量。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招商银行 和中信银行很值得借鉴。
三 加大宣传 , 教育持卡人养成安全用卡的良
好习惯
各发卡组织要联合各商业银行开展 “ 放心用卡、安全支付 ” 等主题宣传活动 , 帮助广大的持卡人、特 约商户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 掌握基本防范技巧。比如 教育信用卡持有人应避免信用卡密码设置过于简单 化 以生日、电话号码等易被人掌握或猜测的数字作 为密码 在 提款时要注意周围有无异常人或物 ,输入密码时用手在键盘上方进行必要的遮挡 , 防止密 码被偷窥 在刷卡消费时 , 信用卡不要离开自己的视 线等。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持卡人的安全用卡意识。
四 完善内控监替 , 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是要完善信用卡管理制度 , 对卡的授权、止
付、销毁等重要岗位实行权限批准制度。
是银行应建立多级控制体系、建立和落实岗位
责任制、实行恰当的责任分离制。根据信用卡卡种的 属性、业务种类及其风险特点制定完善相应的业务规 章制度和操作程序。加强银行业务员的技能培训 , 提 高一线员工的素质 , 大力加强信用卡业务的电子化建 设, 加快持卡人反常消费信息的反馈速度。
把信用卡业务的审计工作纳入到银行内部审计
工作的整体计划中, 结合案件专项治理 , 建立合规风 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五 依法加大恶意套现行为的惩罚力度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 关
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解释》 , 于 的年 月 日起施行。懈 释》 对信用
卡“ 恶意透支 ” 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 ,以及 “ 恶意透支 ” 认定处罚的相关问题 ,对‘ 以非法占有为目 的,’了界定 ,以区别于善意透支的行为。这份解释使 追究恶意套现行为有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 也会对恶意 套现者以很大的威慑。
第四篇:信用卡业务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1.信用卡市场存在的问题
1.1 首先,信用卡的发展受到制约
作为一种基本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信用卡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发展信用卡产业,有利于方便人民群众生活,扩大社会消费,增加社会就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社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发展。因此,信用卡产业受到了全球银行业的普遍重视,各国政府也给予了有力扶持和积极推动。近20年来,全球信用卡产业一直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
银行卡业务发展具有独立性,要求经营上独立运行,财务上独立核算,组织上自成系统,各行成立独立运作的公司性机构的趋势已经形成。银行卡业务经营上具有高收益但伴随着高风险,经营对象涉及个人和机构,经营币种包括本币和外币,使用地域包括国内和国外,经营者既有中资机构也会有外资加入。这种情况要求在行业监管上与银行卡业务性质和发展规律相适应,对监管理念提出了新的课题,对监管形式是一个挑战。截至2008年初,含贷记卡和准贷记卡在内,全国累计发卡量已超过8750万张,发卡机构翻了两番;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达750亿元,总授信额度超过6300亿元。招商银行自2002年底在国内首家推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双币信用卡以来,至2008年近6年的时间累计发卡突破2000万张,占全国23%以上的市场份额;累计消费金额超过1000亿元;信用卡贷款规模以每年100%以上的速度增长,余额超过210亿元,市场占比超过25%。信用卡在我国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当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人均持卡量、普及率,还是信用卡消费额在社会消费支出中的占比、信用卡贷款余额在个人贷款余额中的占比,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要使我国信用卡产业更好更快发展,首先需要银行不断创新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继续增加发卡量,进一步达成规模效益;深化业务和客户经营,多渠道创收增收,提高盈利水平与贡献度;借鉴国际经验,针对国内风险特点与隐患,切实加强不良、伪冒等各类风险管控,防止出现大面积风险损失;强化IT、客服等中后台建设,确保安全、高效、稳健运营。除银行自身的努力,还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2 其次,信用卡存在较大的风险
信用卡恶意透支、欠账、伪造,其中问题最为严重的是信用卡恶意透支。这里除了持卡人本身道德、信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银行自身管理疏漏原因极为主要,盲目的追求信用卡的数量,而对相关的程序却不注意,从而导致信用卡的数量极具上升而质量却迅速下降,造成信用卡的恶意透支及诈骗风险的提高。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信用卡业务得以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应进一步完善个人信用基础信息数据库等,—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促进银行之间,银行与工商、公安、税务、海关、交通、房地产等部门共同建立信息管理与互动机制,共享信用信息资源,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一些信用卡非法代办公司,在报纸上公开刊登广告,用伪冒资料进件的现象,抓紧开展联合治理,防止扰乱市场秩序。况且我国个人社会信用体系尚未成熟,信用资料的采集、资信评估、共享机制不够健全以及社会对失信行为的惩戒不够严厉,都是造成信用卡恶意透支的原因。
1.3 最后,信用卡业务难以适应当前发展的要求
发行银行卡业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办卡手续复杂,银行网点少,不方便,目前还有部分行业未涉及信用卡,仍需要现金消费,还有一些企业和商家由于规模和资金的限制仍然没有信用卡设施,如果客户持卡消费,得到的服务质量低劣,持卡消费的耗费时间大大多于现金消费所须时间,那么大大降低持卡消费人的积极性。有关部门2008年末统计资料表明,我国1500万个商业网点中,特约商户(装有POS机具的商户)普及率不足2%,而美国这一指标为80%;国内持卡消费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例大约在5%左右,而美国是30%;每张银行卡的受理网点,美国为0.02,我国则为0.0007。发卡市场和受理市场的发展极不平衡,受理市场建设严重滞后已经构成我国银行卡特别是信用卡产业发展日益突出的瓶颈制约。政府应主导推动改善刷卡环境,如以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措施鼓励商户安装刷卡机具、受理银行卡;把联网通用纳入监管内容,督促发卡行、收单行和各地银联尽旱实现交易网络结构和技术模式的统一;规范银行卡受理市场管理,明确监管主体,完善市场定价机制,厘清支付清算责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信用卡市场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信用卡产业政策法规不健全,严重制约信用卡的发展
目前,我国银行卡产业相关政策和法规体系明显滞后于市场和业务的发展。当前,我国信用卡业务适用法规是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3月颁布实施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这部政策法规对目前银行卡产业出现的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缺乏明确的政策导向;但是情况确日渐好转,各部门相关机构都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信用卡市场,例如:《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银行卡发卡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60号),《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已于2008年2月19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九十二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7日起施行。但是和信用卡市场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信用卡市场还不够建全。对于不同的监管主体在银行卡业务监管方面的职能划分、业务准入条件和日常监管内容,发卡机构、收单机构、专业化服务
—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机构、商户及持卡人等银行卡业务各方当事人的权利、责任、业务的界定,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以及银行卡犯罪的认定和惩处等方面,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随着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政策法规缺失所造成的影响日益凸现。此外,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征信制度的建立对于发卡行降低资金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银行借以评估消费者特征与支付能力的重要评估工具,也是整个社会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推出了一些成熟的法律,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目前,国内政府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诚信意识虽然有所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淡薄。征信行业在我国虽然已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征信机构可获得的信息资源有限,其自身的公信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相对较弱。同时,信用卡产业的规范发展与政策支持也需要以相应的制度来保证。
2.2 盲目追求发卡量,忽略质的保证,存在较大金融风险
目前在我国信用卡市场上,各发卡行为争夺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片面追求发卡量,忽视发卡质量。在发卡量指标的刺激下,各发卡行的信用卡办理程序愈益简化。正常情况下,申请人申请办卡时,需要提交身份证明文件副本、居住证明文件与收入证明文件,而目前不少发卡行只需要申请人填写表格并附加一张身份证复印件即可,甚至有些银行省去了电话核实的环节。有些申请人申请的是普通卡,而发卡行却对其核发了金卡。申请门槛的降低,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意味着产生更多不良贷款的风险。国内的信用卡行业刚刚起步,市场各方业务运作经验尚显不足,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韩国与我国香港地区信用卡市场的经验教训可资借鉴。当时,香港地区发卡机构为了鼓励消费者办卡,放宽申请资格,造成信用卡持有人数量大增,尤其是即将或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所占比例较高。最终由于大量持卡人无法偿还债务,导致银行的信用卡呆账坏账急增。韩国政府为了拉动内需,通过税收优惠等各种政策,鼓励消费者使用信用卡,由此引发了一场信用卡热销运动,但是随之而来的债务拖欠率急剧攀升,使韩国的信用卡公司无一例外地发生了流动性危机和严重亏损。
招商银行称,截止到2008年1月,招商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已超过2100万,国际标准信用卡市场占有率居第一。2007年年内累计消费金额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这也是招行再度实现发卡量的年内翻番,2006年该行信用卡发行量超1000万,较2005年翻倍。工商银行也称,截至2008年初,该行牡丹信用卡发卡量在国内已经突破2222万张,目前已经超过2300万张,年消费额近1600亿元,继续领跑国内银行卡市场。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总裁李卫平说,牡丹信用卡的发卡量和消费额在国内市场的占比都已超过30%。而紧随其后的 建设银行,截至去年12月31日,其龙卡信用卡累计净发卡量也已超1260万张。事实上,发卡量的竞争是目前我国信用卡市场的最大特色。从2003年国内信用卡起步至今,每年的发卡量均增长80%以上。央行的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初,含贷记卡和准贷记卡在内,全国累计发卡量已超过8750万张,发卡机构翻了两番;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达750亿元,总授信额度超过6300亿元。
—3—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咨询公司麦肯锡在日前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中称,目前,中国的个人信用卡持卡人数量已接近3000万,超过40%的信用卡持卡人持有一张以上的信用卡。然而,信用卡在中国渗透率依然较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信用卡的竞争将继续侧重于卡量的增长。发卡量的快速增长,必然不能保证持卡人的信用和支付能力,因此,存在较大的潜在金融风险。
然而发卡量爆炸性增长的背后,银行此项业务的盈利状况却并不乐观。建设银行去年底发布的《中国信用卡业务发展分析》指出,我国目前信用卡市场普遍亏损,国内商业银行要在当前阶段扩大发卡规模和提高服务质量之间找到完美结合点并不容易。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价格战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我国信用卡业务当中。就目前而言,信用卡业务的回报无论从哪个指标来衡量似乎都很可怜。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分析师说,中国信用卡特约商户向发卡银行支付的手续费费率在交易额的0.7%-1.0%之间,而其他亚洲国家在1.5%-2%之间。信用卡持卡人一般不需要交使用费,透支部分的利率最高为18%,这个数字在整个亚洲来讲也处于偏低水平。而且,几乎所有信用卡用户每个月都能及时还清欠款,这样一来他们从不用支付利息,这跟欧美等国持卡人的情形非常不同。建行的报告说,国内信用卡日益恶劣的竞争态势,为本来就存在盈利问题的国内信用卡业务蒙上阴影。报告称,国内信用卡业务利息收入绝对额和占比都不高,平均比例仅为30%左右,大大低于美国银行业70%的比例。至于商家的手续费,由于银行业同业竞争激烈,使特约商户的议价能力明显高于银行,回佣率面临不断下降的压力。
2.3 受理市场发展滞后,难以适应信用卡产业发展的要求
2.3.1受理网点问题
首先,当一个城市的信用卡受理网点低于某一数量时,普遍会使持卡人感觉到诸多不变。其次,如果受理网点分布不均匀,也会使持卡人感到不便。最后,受理网点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如果客户持卡消费得到的服务质量低,持卡消费所耗费的时间多于现金消费的时间,持卡人会更倾向于现金结算。
2.3.2技术发展滞后
在我国,由于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水平较低,消费者刷卡交易往往因通信线路故障等原因而不能进行正常交易。例如,受理机构培训工作不到位,操作人员操作不熟练;由于授权电话打不通,致使持卡人交易等待时间过长。这样,信用卡快捷、方便、灵活的交易特征得不到体现,将在很大程度上挫伤持卡人持卡消费的积极性。目前,不少地方都安装了ATM,但由于公众的保护意识较差,使用者的素质较低,加上维护保养工作跟
—4—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不上,很多ATM经常出现故障,给持卡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3.3受理范围狭窄
目前,我国各种银行卡的发卡量与美国相当,美国受理商户的普及率接近100%,而我国能够受理银行卡交易的商户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某些商户出于费率的考虑,不设POS终端或以网络故障等原因拒绝持卡人刷卡消费。目前,国内宾馆、餐饮、娱乐、旅游等行业的费率为交易额的2%左右,其他行业为交易金额的1%左右。虽然我国银行卡交易费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但却是商户消极受理银行卡的直接原因。
2.3.4发卡市场恶性价格竞争
信用卡利润来源于年费、利息收入与商户手续费。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实施免年费政策;真正使用循环信用的客户少之又少,85%以上的客户均选择全额还款的方式,只有2%的客户经常使用循环信用,导致利息收入比重仅占33%左右;而占最大收入比重的手续费收入也面临费率走低的趋势。同时,国内所有的发卡行均投入了大量的促销成本,发卡送礼及大量的广告费用使得每张信用卡的发卡成本在100元左右,维持成本也在100元以上。即使不考虑发卡成本,只计维持成本,单张信用卡年刷卡额须超过1万元才能实现盈利,而客户销卡又将进一步拉高发卡行的发卡成本。各行在初期就展开了信用卡价格战,没有经历一个由“暴利”到“微利”的原始积累时期。
3.信用卡市场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立法先行,构建我国信用卡产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市场主体的行为无法获得明确的行为导向,容易带来产业竞争的无序化。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信用卡业务原有规章制度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当前迫切需要出台立法等级更高、法律效力更强、内容更加全面的法律,以明确发卡行、商户、持卡人等市场参与方的权益和义务。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相继制定并完善了《信用卡发行法》、《贷款真实性法》等,形成了完善的银行卡法律框架体系,从而保证了银行卡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英国则援引《消费信贷法》来解决信用卡业务中的问题。
当前,我国信用卡产业相关法律体系不完整,也无消费信贷方面的法律可资借鉴。可见,确立我国信用卡产业发展与监管的基本立法框架,构建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的任务迫在眉睫。立法出发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严格信用卡发卡市场的行业准入规则、监管主体职能划分。目前,由于信用卡业务高收益的特点,参与发卡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考虑到市场上恶性竞争以及因消费者信用缺失而存在的金融风险,我国必须进一步
—5—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完善信用卡行业准入及监管机制。②明确政府对信用卡产业发展的扶持与保障政策。③规范征信制度,完善信用评估及失信惩治制度。④明确界定发卡机构、收单机构、专业化服务机构、商户及持卡人的权利与责任划分。
3.2 加强客户管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征信制度
从全球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信用卡产业因有关犯罪行为而造成的资金损失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虚假交易、欺诈犯罪、消费信贷膨胀导致银行形成呆坏账乃至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在于客户的资信管理。我国应加快征信立法,规范信用征信、信用评级工作及信用信息的使用与管理。
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征信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市场化模式。这种模式以美国、英国为代表。征信企业或公司可依法自由经营信用调查和信用管理业务,政府促进信用管理相关立法的出台,强制有关部门及社会有关方面将征信数据以商业化或义务的形式贡献出来,向社会开放。
②中央信贷登记模式。这种模式以欧洲大陆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国)为代表。这种体系是以中央银行建立的银行信贷登记为主体的征信管理体系。信贷登记系统的内容包括企业信贷信息和个人消费信贷信息。其特点是信用信息服务机构是中央银行的一个部门,银行依法向信用信息局提供相关信用信息。
③政府经营模式。指由中央政府直接出资组建征信公司,并对其进行直接控制管理。中央政府利用行政权力,强制性地让局部主体将数据贡献出来,迅速组建覆盖全国的信用信息数据库。
目前,我国是一个法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协调对于各方面信息汇总的作用不可忽视。个人认为,上述的政府经营模式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在我国的征信制度建设中,中央政府应担当主导角色,由政府协同人民银行牵头,组成社会信用建设领导小组,通过财政投资组建社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构建我国个人信用信息的联合征集体系。构筑持卡人征信平台,建立发卡行、持卡人、特约商户三者联系沟通机制一是严格审核申领者的资信资料,对于同意受理申请的应建立个人征信资料档案,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要有专人负责对持卡人的资信进行实地调查取证,并对持卡人变化了的情况如收入水平变化、工作调动、经营场所变更等要及时掌握。二是对连续购买高价物品或在限额之下多次取款的持卡人,应建立登记簿,并尽快调查清楚该持卡人的行为是否为正常消费,否则应及时注销该卡。三是加强对持卡人和特约商户的检查监督。对存款不足或低于规定数额的持卡人,及时发出补款通知,请其尽快补足存款,以避免大额透支风险的发生。通过复核签购单,检查商户的交单质量,有问题及时通知纠正。四是建立信用卡遗失和挂失登记簿,对遗失和挂失的信用卡,应及时通知商户止付,并严格保密。
—6—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客户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积累,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信用风险防范水平,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商业银行各业务资源优势,促进金融创新
3.3 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支持信用卡受理市场健康发展
我国自实施联网通用工程以来,银行卡受理市场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我国受理市场发展滞后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善,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3.3.1 对受理网点的管理
充分发挥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协调作用,进一步扩大受理机具的铺设范围,提高特约商户的普及率。
3.3.2 提供优质的技术保证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技术保证,做到随时随地能使用,方便到位。当前的重点是解决好银行卡业务处理系统和ATM、POS等机具的标准化改造问题,实现银行卡受理终端、业务处理流程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标准化;尽快建立和实施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尽快实现各发卡行信息中心和管理软件的标准化,加快银行卡联网联合发展步伐。
3.3.3 扩大受理范围
扩大信用卡受理市场范围,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家电、大型超市、大卖场等商户的交易费率为交易金额的1%左右,而这些商户属于薄利多销的行业,对其制定的费率可适当降低。
信用卡是一种人格化的产品,它最能体现人的身份特质。在一个庞大的持卡群体中,虽然客户持有同一品牌的信用卡,但是他们不同的交易活动,却使一张相同的产品,产生了不同的质量,也向发卡银行提出了不同的服务需求。为持卡人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这既是每一个持卡人的要求,也是一个持卡群体的要求。就某一持卡人讲,他可能既要求存取现金方便、付款方便,还希望到商场购物方便;而对一个持卡人群体讲,有的可能要求到一般性商场购物,有的可能要求在星级酒店享受优质服务,有的可能要求外出旅游的安全保障,有的可能要求餐饮娱乐时的豪情洒脱。总之,不管是对持卡人个性化的特殊要求,或是对一个持卡群体的需要,发卡银行在向他们提供多功能产品服务的同
—7—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时,还应该满足他们对用卡环境多样化的需求。持卡人作为一个消费者群体,大部份人的消费活动是在大众化的商户中进行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份人具有很强的消费能力,他们希望能到高档次的商户中去消费,虽然这部份的数量只在20%,其消费能力却占整个群体消费量的80%。所以,信用卡业务范围要扩大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每一个人消费更方便。
3.3.4 提供良好的信用卡使用环境
制定更加具体的受理市场发展要求,如对于销售额达到一定水平的商户,强制要求其设立信用卡受理终端。降低信用卡透支利率。目前,我国的信用卡透支按月计收复利,远高于消费信贷利率。持卡人透支消费后,往往会尽可能地在免息期内还清债务。麦肯锡数据显示,只有4%~5%的消费者经常支付利息,高达85%的消费者每个月都保持账户平衡,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只有40%~50%。如果发卡行将透支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基于信用卡免担保手续且循环信贷的特点,将会有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这种信贷消费方式。由于不同国家信用卡市场具有相对独立性,目前美国信用卡危机的压力对亚洲信用卡业务的直接影响有限。截至2008 年第三季度末,中国大陆地区、香港地区、新加坡和韩国的信用卡呆账率分别为1.01%、2.78%、3.50% 和1.80%,仅比第二季度上升0.1% ~ 0.2%;在中国境内以五级分类标准衡量的信用卡不良贷款比例为2.6%,比第二季度略有下降。
我国信用卡呆账率和不良贷款比例保持较低水平的原因在于,国内信用卡市场和美国信用卡市场有诸多差异:一是从发卡量来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发行的银行卡仍以借记卡为主体,信用卡市场份额不足7%,且有1/3 的信用卡并未使用。二是从卡均交易金额来看,我国信用卡卡均交易金额8059 元,明显低于借记卡卡均交易金额18 345 元,信用卡交易规模较小,而美国信用卡业务发展时间长,透支交易十分活跃。三是从用卡方式来看,我国绝大多数持卡人仍保持“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选择借记卡和信用卡配套自动还款业务的持卡人相当多,这与美国曾经宣扬的“寅吃卯粮”的做法完全不同。四是从授信额度来看,我国信用卡透支利率长期稳定(年息18%),卡均授信额度自2006 年以来持续下降,额度利用系数从9.54% 逐季上升至14.95%,而在美国,各发卡机构除采取调低授信、抓紧催收等措施以外,纷纷上调信用卡透支利率,使美国持卡人整体还款能力迅速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信用卡危机的到来。五是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仍保护债权人对相关债务的追索权利,并未出台类似美国的个人破产相关规定,使持卡人用卡行为能够受到强有力的法律约束。为此,我国要持续创造良好的信用卡使用环境,保证信用卡市场良好的发展。
4、我国信用卡产业的发展前景及新动向
我国金融领域仍处于WTO过渡期,尚未完全对外开放。但是,来自国外信用卡机构的竞争压力已先期显现,一些信用卡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向中国市场渗透,国际主要信
—8—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用卡支付品牌在我国的受理业务迅速发展,已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国外大型发卡机构通过参股国内机构,或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纷纷提前介入人民币发卡业务,甚至国外占主导地位的专业化服务机构也已涉足国内发卡机构的数据处理服务。可以预见,一旦我国金融市场完全对外开放,信用卡市场的发卡、收单、转接和专业化服务都将直接面对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在发卡市场和专业化服务市场上,外资机构将利用其在产品和系统开发、市场营销、风险控制、业务流程管理、品牌资源管理和专业化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与国内机构展开全面竞争。
我国信用卡产业在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收入的迅速增加,全球最大的潜在持卡人群体,这些都将为我国信用卡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总体来说,信用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发卡机构能够准确定位目标市场,切实满足客户需求;各方共同努力,创建民族品牌信用卡,提高我国信用卡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改变政策环境,推动信用卡产业进一步发展;积极探索和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平衡信用卡产业参与各方利益关系。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防范水平与风险管理能力。
—9—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宁桥
中国信用卡还没有经历一个完整周期考验 [J] 和讯网 2008(8)
[2] 徐磊 费鹏
加入WTO后我国银行卡业务的SWOT分析 [J]
商业研究 2006(5)[3] 张玉纯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业发展问题探讨 [J] 当代经济研究 2007(1)[4] 左晓慧
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完善研究 [J]
经济问题 2006(8)
[5] 马蔚华 为我国信用卡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J] 和讯网 2008(7)[6] 农行抚州市分行课题组
对发展银行卡产业的思考 [J]
企业经济 2007(3)
[7] 雷纯雄
中国银行卡业回顾与展望 [J]
商业银行
2008(9)[8] 万建华
中国银行卡业现状与未来 [J] 金卡工程
(1)《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研究》,中国银联,远东出版社2007版。(2)《中国信用卡市场发展思考》,刘力耕,《投资研究》2007年第六期。(3)IMF,“Issues in Electronic Banking:An Overview ”,IMF policy discussion paper,2006.3.[9] 中国证券业协会 资产管理业务 [J] 证券交易 2008(6)[10] 中国证券业协会 证券市场法律制度与监督管理 [J] 证券市场基础知识 2008(6)[11] 叶高峰 信用卡业务要把制度和法律法规放在第一位于 [J] 理财网 2009(3)
—10—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致谢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就像眨眼之间,心里真的有些不舍。我完整的度过了大学生活,大学是这样的丰富多彩,充满了酸甜苦辣。在这四年里不仅系统学习了金融学的理论,也学习了其他丰富的经济理论,更重要的我懂得了怎么样去思考问题,怎么样去处理问题,怎么样去解决问题,在深的层次上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大学生活为我未来的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并建立了兄弟般的情谊,成为我生命中的宝贵财富。
感谢我的导师曹艺老师,曹艺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风格、鲜明的论点,敏捷的思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感染。本文无论从文章的构思到提纲制作,及到论文的写作、修改及完稿审定过程,曹老师都倾注大量的心血。也感谢各位金融界的前辈,他们的文章和研究成果是我的论文不可分割的部分,使本文从质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我要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父母,他们为我的成长和生活付出很大艰辛。最后,我还要感谢在这四年中给我无私关心和支持的人,祝他们平安幸福!经过数月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完成,这同时也标志着我大学生涯的即将结束,带着不舍去迎接新的挑战。
在此,我要对诸多帮助和支持过我的人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万事顺意!心想事成!
—11—
第五篇: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信用卡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使国内各大金融机构争相开展信用卡业务,这使得信用卡市场在加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方面的问题。在对我国信用卡业务及其现状做了简单的了解和分析后,我们将进一步从两个大的方面来探讨我国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卡活卡率低,存在大量的睡眠卡
在业内,一般三个月刷卡一次算活卡,国际上一般将未开通或开通后平均每月使用频次少于4次的卡定为睡眠卡。我国很多商业银行通过给申办信用卡的客户赠送小礼品来吸引消费者,但很多申办信用卡的客户只是为帮助亲戚朋友提升业绩办卡的,并不使用信用卡。因此,虽然我国信用卡发卡量逐年大增,但许多信用卡都属于睡眠卡。我国信用卡活跃卡约占总发卡量的30%,参照国际信用卡活卡率,此激活比例属于较低水平。
二、信用卡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遵循的是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该办法是目前信用卡管理的主要参考依据。随着经济的发展,外资银行的进入,银行卡业务自身的发展变化使现行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暴露了许多的弊端,该办法已明显滞后。银监会成立以来,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提出了发卡时,对客户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监督客户信用额度的确立并提出对透支行为实施监督等内容,除此之外,并没为信用卡的管理出台新的办法和规章制度。《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均属部门规章,法律效力低。另外,市场参与者的准入条件和权利义务责任等都未做明确的规定,这给监管带来不便,也在市场上存在不稳定的隐患。
三、信用卡业务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
我国商业银行的银行卡部在市场营销方面,仍然使用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缺乏对目标客户深入、细致的分析。这使其不能充分把握客户需求的发展趋势,导致一些细分产品的吸引力无法长期保持。据调查,九成以上的信用卡客户认为信用卡品牌就是银行品牌。由此可见,我国的信用卡品牌没有形成独立于银行品牌的特色。我国仅有五分之一的用户忠诚于信用卡品牌,这个忠诚度处于全球最低水平。国有商业银行虽然有比较完善的银行卡系列产品,但产品同质化、技术创新不足、IT建设仍然滞后,导致我国大多数信用卡用户以冷漠的态度对待信用卡品牌。在我国信用卡的现有用户中,对信用卡品牌持不关注态度的用户占38.7%,出于习惯或其他原因被动选择信用卡品牌的用户占31.5%,这两类用户合计所占的比例达70.2%,也就是说国内七成用户在信用卡市场上属品牌冷漠者。
四、信用卡业务风险日益加剧
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一方面是指客户在使用信用卡过程中存在的操作风险,另一方面是指由于客户本身的问题而使信用卡存在的信用风险。对于前者来说,主要是指随着各家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开通,由于网上存在大量病毒,致使网上银行操作存在很大风险,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这种漏洞,对银行网站进行攻击,窃取他人信息,并以此转移客户账户资金,给客户造成很大损失。此外,不法分子还能利用假银行网站,诱使客户办理相关业务或预留个人资料,从而达到犯罪的目的,使客户蒙受损失。后者主要是指银行发给客户信用卡的主要依据是客户当前的经济状况和信用程度,但当客户的职业、收入发生较大变化,或者发生疾病、事故等不可抗拒意外时,经济状况恶化,无力还款,便可引发信用风险。其原因在于信用卡透支是一种无抵押、无担保贷款,持卡人在申请信用卡时,不需要向发卡银行提供任何资产抵押。因此,当持卡人财务出现问题,其无力偿还所透支的本金和透支利息时,发卡银行不能通过变卖抵押品偿债,这将给银行造成大量资金损失。
五、信用卡业务盈利能力较差
按照国际惯例,信用卡业务发卡100万张就能获得利润。但在我国,一家银行如果没有300万张的活卡则很难盈利。一般来说,信用卡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年费、透支利息、手续费及商户回佣等,这些收入来源与巨大的设备及维护投入相比,盈利能力不容乐观。信用卡的运营成本很高,它与其它一般消费贷款有显著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发卡行必须建立独立的资信审核、风险监控、透支催收等一整套严密的业务处理流程和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风险防控。建立和维持一个信用卡独立处理系统要上亿甚至几亿元的成本,况且我国信用卡技术不成熟,POS设备投资的成本很高,导致我国的信用卡特约商户不能迅速发展。由此导致我国信用卡盈利能力受到严重削弱。
(二)解决信用卡业务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信用卡营销力度,转变消费观念,提升活卡率
我国信用卡活卡率低的一个原因就是消费者认为透支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不应该寅吃卯粮。因此,要改变我国消费者的这种观念,相应的营销必不可少,通过营销宣传让消费者明白现金已不再是唯一的货币形式,包括信用卡在内的银行卡取代现金消费已成为时代潮流。同时,为了有效提高信用卡的活卡率,发卡银行必须对我国消费者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消费者设计和推出符合其偏好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客户持卡消费。
二、尽快完善信用卡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有关信用卡方面的立法,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是相当落后的。我国信用卡业务自开办以来,一直处于无序状态,恶性竞争充斥市场,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这直接减弱了信用卡的使用量。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根据我国银行卡的发展现状,及时建立、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使我国银行卡市场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三、加强信用卡品牌建设,降低信用卡的同质化
各商业银行必须树立品牌建设和推广的意识,给每个品牌赋予不同的特色和内涵,针对各地区不同的用卡环境与需求制订不同的推广与宣传方案。各商业银行必须明确各个信用卡的市场定位,各品牌应根据自身的品牌定位发行不同的信用卡,提供个性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信用卡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加强信用卡的风险管理
信用卡的风险管理,一方面是指降低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另一方面是指通过各种举措减少消费者的信用风险。对于前者,主要在于加强网上监管,这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设计良好的网上交易系统,加大对网上犯罪的处罚力度,同时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使其按照规定步骤进行网上交易。对于消费者信用风险的防范,主要在于要加大审查力度,在发卡时,要对信用卡申请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做好资格审查工作。对一些收入不很稳定行业的客户更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对还款能力不符合条件及无法确定偿还能力的坚决不予发卡,对于那些需要高额度的客户,应该令其采取担保措施,使其在发生透支风险或者人力不可抗拒的意外时.银行能够收回资金.降低风险。同时建立各银行间信息交流平台,特别关注同时拥有多个银行信用卡的客户,从而防止恶意透支事件的发生。发卡银行应该定期与持卡人进行联系,随时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财务状况、联系方式等资料,保证资料有效。
(三)总结
我们应在加强先进经验的学习的同时,同时还应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的建立。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银行卡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营利业务,其风险相对较大,甚至可以认为高风险也是银行卡业务的特点之一。因此,控制银行卡业务风险的工作应贯穿于整个银行卡业务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首先,银行卡部门自身要依法规范经营,避免或减少内在风险。其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银行卡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预警,强化银行卡信贷资产质量,通过采取有效的催收手段,最大限度地收回逾期欠款和减少损失。最后,与执法机构联手,采取有力措施,共同防范和打击银行卡犯罪,以尽量降低银行卡的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