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担保行业运营情况报告
二0一一年富阳市担保行业运营情况报告 二0一一年,富阳市担保行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省、杭州市担保协会的具体指导下,富阳市担保行业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试行办法》和《浙江省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方案》的同时,积极开拓业务,努力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融资性担保服务,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的矛盾,为发展富阳的经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担保行业协会被评为浙江省中小企业优秀服务机构,鑫立担保公司被杭州市评为二等奖,诚信担保公司和民信担保公司被评为三等奖。二0一一年工作回顾
一、担保行业基本情况
1、担保行业基本运营情况 二0一一年,全市14家正常运营的担保机构(其中金贸担保公司于9月暂停营业,平平担保公司时停时动,已于2011年8月转让给新的股东)全年共办理融资性担保业务4653笔,累计担保金额达356232万元,与去年增加47931万元,增幅15.55%。年末在保余额为265258万元,比年初增加30059万元,增幅12.78%。融资性担保业务年末在保余额的放大倍率,按注册资金计算为4.05倍,按实际缴存金融机构保证金计算为5.29倍,最高的放大7倍,最低的放大 1.1倍。按年末在保余额的规模分,3亿元以上的2家,2-3亿元的4家,1-2亿元的5家,1亿元以下的3家。
2、财务状况 今年累计担保业务费收入7498万元,比上年度增加823万元,增幅为12.33%;上缴营业税、所得税883.7万元,比上年度增加140.7万元,增幅为18.9%;计提担保赔偿准备金2827万元,未到期责任准备金3417万元,合计计提“两金”6244万元,比上年增加1063万元,增幅20.5%;14家正常经营的担保公司年末有经营利润的10家,出现亏损的2家,盈亏轧平后实现利润728万元。
3、代偿情况 全年有10家担保公司发生代偿36笔,代偿本息2444万元,当年收回代偿款411万元,到年末,待追偿当年代偿款2033万元,占年末在保余额的7.66‰,是2010年的1.6倍。
4、各级政府财政风险补偿情况 全年有15家担保公司获得2010年度各级政府财政对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和开办费补助共2839.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风险补偿267万元,省级财政风险补偿480万元,杭州市级财政风险补偿557.8万元,富阳市财政风险补偿和开办费补助1534.9万元(开办费补助140万元)。
二、担保机构的运营特点
1、规范整顿,贯彻落实《试行办法》和《整顿方案》。今年,是担保机构的规范整顿年。年初,根据《浙江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试行办法》和《浙江省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方案》的要求,在规范整顿方面,着重做了三项工作:一是组织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积极准备申领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许可证的相关材料,我市有16家担保公司申报经营许可证,经省中小企业局审核批准,16家担保公司全部领到了省中小企业局颁发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许可证。到年末,富阳市金马担保公司已上缴经营许可证,退出担保行业,浙江平平担保公司已完成股权转让。二是严格按照《暂行办法》和《试行办法》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各担保公司的经营行为,市经贸局、财政局、担保行业协会根据国家七部委《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的有关规定,在全市范围内对担保公司违规经营行为和股东高管从事非法民间放贷行为实行举报制度。三是认真做好规范整顿“回头看”自查
和互查工作。九月初,根据省中小企业局和杭州市经信委关于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回头看”的工作部署,结合富阳的实际,统一部署规范整顿“回头看”的自查工作。九月下旬,杭州市经信委和杭州市担保协会对我市3家担保公司规范整顿“回头看”自查情况进行抽查。由于各担保公司的认真准备,检查组对三家担保公司规范整顿自查情况比较满意。十月中旬,市经贸局和担保协会赴建德进行互查,十一月初,建德市经发局领导对我市12家担保公司进行对口检查,受到建德市经发局领导的好评。通过一年的规范整顿,目前,我市担保行业都能按照七部委的《暂行办法》和《试行办法》的要求,规范经营融资担保服务。
2、积极开拓,努力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融资担保服务。今年,在规范经营的前提下,各担保公司积极开拓业务,努力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融资担保服务。今年,在正常经营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逐步减少的情况下,但累计担保金额和年末在保责任余额比全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当年累计担保金额超过3亿元的有诚信、鑫立、民信、众信、协诚等担保公司,累计担保余额超2.5亿元的有阳光担保公司,超2亿元的有农信、红世、恒隆等担保公司。年末在保责任余额超3亿元的有鑫立、诚信等担保公司,超2.5亿元的有民信、众信等担保公司,超2亿元的有阳光、协诚等担保公司,超1.5亿元的有农信、支点、红世等担保公司,超1亿元的有恒隆、和众等担保公司,低于1亿元的有玖胜、平平、金贸等担保公司。当年新增在保余额超亿元的有众信、阳光、协诚等担保公司,超8000万元的有诚信、民信、和众等担保公司,新增超5000万元的有红世、恒隆等担保公司。
3、承担社会责任,为“三农”下岗再就业和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的融资担保服务。今年以来,各担保公司在积极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融资担保服务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为“三农”、下岗再就业和大学生创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特别是农信担保公司全年为“三农”提供融资担保金额8500万元,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实行优惠费率,降低“三农”的融资成本,全年达98万元。鑫立担保公司去年与共青团市委、富阳农业银行联合推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免费融资担保服务,今年,又与富阳市农办、民泰银行富阳支行联合为种粮大户提供1000万元的免费融资担保服务,到年末,鑫立担保共为大学生创业和种粮大户共提供免费融资担保300万元。阳光担保公司多年来,一直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免费融资担保服务,累计为236名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免费融资担保1106万元,为下岗职工再就业解决了融资担保难题。
4、争取政策,获得政府更大的支持。担保行业是一个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业,各担保公司除自己积极开拓业务,努力降低风险,提高自身效益外,还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是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今年,我市担保机构从国家工信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各级政府得到的风险补助款达2839.7万元,创历史新高,相当于保费收入的37.88%。其中从国家工信部得到的风险补偿267万元,有10家担保公司从浙江省财政得到风险补助款480万元,占全省补助额的9.23%,有9家担保公司从杭州市财政得到风险补助款494.8万元,占杭州市补助额的33.9%,有15家担保公司从富阳市财政得到风险补助和开办费补助1534.9万元。二是积极申报减免营业税。目前正在享受减免营业税的有诚信、鑫立、民信、金贸等4家担保公司,今年,又有4家担保公司申报减免营业税,分别是阳光、农信、支点、众信担保公司。享受减免营业税政策,一旦批准,可连续减免三年,三年满后如仍符合条件,还可继续申报。今年,诚信等4家担保公司共减免营业税117.2万元。
5、积极参与,努力提高担保机构的信用等级。担保机构的信用等级高低将直接影响各担保公司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因此,凡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均要积极参与信用评级工作。今年,分别于3月、5月、8月三次对符合条件的13家担保机构申报信用评级。由于各担保公司的认真准备,经浙江众诚资信评估有限 公司评定,我市13家担保公司中被评为A级的3家,分别是诚信、鑫立、民信担保公司,被评为A-级的2家,分别是阳光、农信担保公司,被评为BBB+的1家,为支点担保公司,被评为BBB级的6家,分别是平平、众信、金贸、玖胜、红世、协诚担保公司,被评为BBB-级的1家,即恒隆担保公司。今年的信用等级比去年有所提高。
三、担保行业协会的主要工作。
1、积极协助市经贸局认真贯彻《浙江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试行办法》和《浙江省融资性担保公司规范整顿方案》。今年是规范整顿年,作为行业协会,实际上履行两种职能,一是协助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各担保机构按照上级的要求,规范经营担保业务,二是在协助监管中要为各担保公司提供优质的服务。根据这一原则,行业协会在年初的规范整顿请领经营许可证阶段,一方面指导各担保公司按照规范整顿方案和《暂行办法》《试行办法》的要求,认真准备有关资料,同时,根据规范整顿的要求,以诚信担保公司为例,草拟了申领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许可证的有关资料的模拟版本,先报省中小企业局审查,待审查通过后,将模拟版本印发至各担保公司,使各担保公司根据模拟版本填报申报资料,使各担保公司少走弯路,全市有16家担保公司申报经营许可证,经省中小企业局审核,均一次通过并及时领到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经营许可证。在规范整顿阶段,行业协会协助市经贸局、财政局出台了富阳担保公司违规经营实行举报制度,要求各担保公司严格按照《暂行办法》和《试行办法》的要求,规范经营,在行业内开展合法、公平、有序的竞争,进一步提高担保行业的服务质量和风险控制水平,坚决反对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和杜绝民间非法投融资业务。在规范整顿“回头看”阶段,指导杭州市经信委抽查的3家担保公司,认真准备好“回头看”自查报告的有关材料,在抽查前,又协助市经贸局对3家抽查单位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统一有关材料的格式。由于各担保公司的认真准备,在杭州市经信委的抽查中受到好评。根据杭州市经信委的安排,我市将与建德市进行规范整顿“回头看”互查,行业协会又进一步统一了其余12家担保公司的自查汇报材料,在建德市经发局组织的互查中,受到了建德市经发局领导的好评。
2、履行服务职能,指导担保公司申报各级政府风险补助、信用评级和营业税减免。一是组织担保公司申报富阳市政府财政风险补助。年初,根据市政府(2009)49号文件精神和经贸局财政局的要求,组织15家担保公司申报富阳市政府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助,特别是对玖胜等9家第一次申报补助的担保公司实行面对面的辅导,使申报材料能一次通过。同时,根据财政局的要求,邀请富春、富春江、东吴、鑫汇等4家会计师事务所对各担保公司的申报材料进行专项审计。二是根据杭政办函(2008)410号文件精神,8月份协会组织符合条件的9家担保公司申报杭州市政府财政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助,我市申报补助的担保公司数量是整个杭州地区的27.3%(杭州地区为33家)。共获得风险补助款494.8万元,占杭州地区的33.95%。三是根据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中小企业局浙财外金字(2009)31号文件精神,9月份,协会又组织10家符合条件的担保公司向省级财政申报风险补助,经省财政厅,省中小企业局审核,共获得风险补助款480万元,创历史新高,占全省补偿总额的9.23%。四是分别于3月、5月、8月组织符合信用评级条件的13家担保公司参加信用评级。评级前,组织指导有关担保公司认真准备信用评级材料,评级时,邀请浙江众诚资信评估公司有关人员到富阳辅导各担保公司,同时,评估公司有关领导实地考察担保公司经营业绩,由于各担保公司的稳妥经营,今年评出的信用等级比去年有较大提高。五是根据工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09)114号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协会于5月份组织5家担保公司申报免征营业税。并经省中小企业局指定的浙江华夏会计师事务所的专项审计,有众信、支点、阳光、农信等4家担保公司通
过审计,并报国家工信部、国家税务总局审批,一旦批准,4家担保公司可免征三年营业税。
3、协助担保公司,拓展合作银行。到年末,与担保公司签约合作的金融机构已达16家(含4家小额贷款公司)。凡是新组建的商业银行进驻富阳,协会均要上门拜访联系,介绍担保行业的运营情况,并推荐合作的担保公司。目前,与金融机构签约较多的担保公司是诚信、鑫立、平平、阳光、农信等达到8—9家金融机构,一般的为3—5家,最少的也有2—3家。与担保机构签约较多的金融机构是富阳农村合作银行、浙丰、永通、富通小额贷款公司,均达到10家担保公司,且担保金额和在保余额占担保总数的80%左右。
4、办好《富阳担保》刊物,宣传富阳担保行业业绩。自协会成立以来,《富阳担保》刊物已出刊8期,基本上每个季度出刊一期,刊物的主要内容是领导讲话、政策法规解读、担保运行情况、担保经验交流等。今年,是担保行业规范整顿年,我们在《富阳担保》刊物政策法规栏目先后刊登了《浙江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试行办法》、《浙江省融资性担保公司规范整顿方案》、国家银监会关于《融资性担保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暂行办法》、《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制度》、融资性担保业务部际联席会议关于《警惕担保机构违规经营风险的通知》。对规范整顿担保公司的经营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配合市政府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工作。协会先后通报富阳市第五轮限期淘汰关停落后产能造纸生产线和常安锌化工整顿合并企业情况,既使担保公司了解关停企业概况,又能根据各担保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响应市政府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的号召,及时为转型升级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四、担保行业运营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业务发展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一是担保公司之间发展不均衡。全年14家担保公司累计担保金额35.6亿元,平均每家担保公司应为2.54亿元,而累计担保金额最多的超过4亿元,而最少的只有7000余万元。年末在保余额26.5亿元,最高的3.5亿元,最少的只有5500万元,当年新增最多的超亿元,而有的是负增长,保费收入最多的1016万元,而最少的只有170余万元。二是金融机构之间担保业务发展不均衡。目前,与担保机构合作的金融机构(含小额贷款公司)达16家,16家金融机构中富阳农村合作银行的在保余额13亿元,占在保总余额的49%,杭州银行在保余额1.5亿元,占在保总余额的5.67%,4家小额贷款公司合计在保余额8.1亿元,占在保总余额的30.6%,其余金融机构的在保余额多的不足亿元,少的只有数百万元。
2、代偿增加,风险加剧。今年有10家担保公司发生代偿39笔,代偿本息2444万元,除已追偿411万元外,待追偿本息2033万元,占年末在保责任余额的7.66‰,是去年全年的1.6倍。待追偿金额是全年担保业务费收入的27%。今年,发生代偿较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担保公司的角度讲,存在着保前调查不深不细,反担保措施不够扎实。但从客观上讲,后危机时代对中小企业经营的影响和金融机构收紧银根,信贷规模和信贷资金的减少,使部分中小企业难以得到贷款,造成资金链断裂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3、投资回报率低下。担保行业是一个公认的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业,由于今年代偿款的增加,担保机构的经营效益低下。今年,14家担保公司的担保费收入7498万元,提取“两金”6244万元,有2家担保公司出现利润亏损,亏损面达14.3%,有10家担保公司盈利,盈亏轧差后反映账面利润728万元,如将担保公司提取的“两金”计作利润,剔除当年待追偿款2037万元外,14家担保公司的“利润”为4935万元,按照实际缴存金融机构保证金计算,投资回报率为 9.84%,如按注册资金计算,投资回报率为7.5%,低于银行贷款利率。
4、银保合作欠协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对担保公司缴存保证金要求过高。杭州市区及其他县(市),金融机构对担保公司缴存保证金的要求较低,一般为200
—300万元,有的是担保一笔缴一笔,而富阳金融机构要求较高,一般为300—500万元,高的要求2000万元起步,无形之中加重了担保公司的压力和负担。二是放大倍率偏低。目前,除小额贷款公司除外,一般按缴存保证金的5倍,农村合作银行虽然放大8倍,但实际按保证金比例计算,放大倍率不到5倍,如按放大5倍计算,担保公司经营最多只是保本。三是对单户企业的担保额度控制过严。按国家七部委的《暂行办法》规定,对单户企业的担保额度控制在担保公司净资产的10%,但有的金融机构按担保公司缴存在该行保证金的10%控制,显然与《暂行办法》不符,要求有关金融机构予以调整。二0一二年工作意见 二0一二,是“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进一步巩固担保行业规范整顿的成果,更好地为富阳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的融资担保服务。
一、巩固“规范整顿”成果。一是进一步学习贯彻国家银监会等七部委颁发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和《浙江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试行办法》,按照《浙江省融资性担保公司规范整顿方案》的要求认真对照检查,并根据规范整顿“回头看”抽查、互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进一步规范各担保公司的经营行为。二是认真做好经营许可证年检的准备工作。根据省中小企业局的安排,今年3月将对去年颁发的经营许可证进行年检。各公司要按照省中小企业局有关经营许可证年检的要求,认真准备好年度工作报告书,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信用评级证书、合作银行提供的年末在保责任余额证明等有关资料,做好经营许可证年检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便顺利通过年检。三是严格按照市经贸局、财政局、担保行业协会联合下发“关于对担保公司违规经营行为进行举报”的要求,各担保公司要坚决杜绝以融资咨询的名义,开展吸收民间资金和发放贷款,甚至开展高利贷业务,真正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融资担保服务。
二、严防担保风险。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根据《暂行办法》和《试行办法》的要求,结合各公司的实际,认真修改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尤其是保前、保时、保后的三查制度,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内审制度,反担保制度,事后追偿和处置制度,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等制度。二是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有了好的制度,关键是落实。首先是人员岗位的落实,如风险岗位,一定要有专人负责,业务量大的公司要设风控部,风控人员一定要认真负责,不能流于形式。其次是制度落实。从担保客户的申请、受保企业反担保企业的调查、风控岗位的审查、分级审批和保后的检查,代偿、追偿等程序均要按照业务操作办法规定的流程,一步一步地落到实处。
三、创新担保品种和盈利模式。当前,富阳担保机构存在两个“单一”。一是担保品种单一。2011年,融资性担保业务占担保总额的95%左右。作为融资性担保机构,担保业务以融资性担保为主,但不能过于集中。在新的一年里,创新担保品种也应成为各担保公司开拓业务的重点,如开展诉讼保全担保,工程履约担保、招投标担保、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业务。二是盈利模式单一。担保公司的主要收益来源于担保业务收入。2012年,除抓好担保业务收入外,各担保公司要积极创新盈利模式,如开展自由资金投资、咨询、中介服务等业务,以增加担保公司的业务收入,创新担保公司的盈利模式,提高担保机构的经营效益。
四、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行业协会要认真履行好两种职能。首先是协助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担保行业的监管,促进担保行业规范经营,指导担保行业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融资担保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其次是要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和服务职能,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一是要积极向政府和有关部门不断反映担保机构的呼声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二是组织指导各有关担保公司申报2011年度各级政府的财政风险补助资金。三是组织指导有关担保公司向省、杭州市有关部门申请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的年检年审工作,力争正常经营的担保公司顺利通过年检和年审。四是组织指导符合评级条件的担保机构积极参加信用评级,争取信用等级比上年度有所提高。五是组织好各担保公司季度工作例会,总结交流担保公司的工作经验与教训,促进各担保公司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担保行业的业务水平和担保资产质量。六是继续办好《富阳担保》刊物,更好地传递上级有关担保行业的政策法规,交流担保行业的工作经验,促进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七是协会工作人员要加快知识更新,更好地提高为会员单位服务水平和能力。
第二篇:担保公司运营状况报告
担保公司运营状况报告
本报告在研究世界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担保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该行业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行业的特点,主要就该行业的业务特点、组织体系的设置、运作模式的选择以及风险控制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我公司的发展战略,就我公司介入该行业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前言
第一部分
概述
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使中小企业有蓬勃发展的机遇和空间。经过近20年的洗礼,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0%,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1997年,在全国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有近50万家,占全国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总数的98.5%,企业资产总计5020亿元,占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资产的50%,实现工业产值413.1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0%,产品销售收入36200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5.7%,利润509亿元,占利润总额的30%。
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支柱;在促进科技进步、增加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而且也为人们发挥创业精神、实现创业梦想提供了具有无限想象力的舞台。
二、融资难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又是社会各种经济组织中的弱者,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根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归纳,中小企业一般存在着五大难题:市场准入,资金融通,人才引进,信息共享以及科技应用。就中国的情况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其突出。
同样是融资难,但中国的情况又与世界发达国家不同,有其特殊性,比如: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市场信用缺乏,法律制度不健全,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不发达等等。因而,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显得尤为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近几年,理论界和企业界都在积极探索各种良策,也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比如:风险投资、二板市场、建立信用担保机构、甚至贷款保险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信用制度的缺乏,而要建立全社会的信用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因此,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还是从商业银行的贷款,这就必然涉及到贷款的信用担保。
1997年上海银行对部分中小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发面都有困难。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单一,融资成本高,资金短缺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乃至停产的主要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查结果
(1):企业融资困难程度
没有困难 比较困难 很困难 17.64%
68.75%
13.61%(2):停产的主要原因
资金短缺 政策限制 产品销售 管理不善 主管部门干预
其他 46.44%
5.44%
11.51%
2.72%
2.30%
31.59%(3):融资渠道
银行机构 商业票据 公司债券 内部渠道 外单位借入 其他 71.86%
1.89%
0.38%
9.35%
1.98%
14.54%(4):最希望解决的问题
融资渠道 税收优惠 市场信息 高级人才 减轻社会负担
其他 44.02%
17.57%
17.86%
4.98%
6.69%
8.88% 中小企业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们获得的银行贷款又有多少呢?据1998年的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仅占其贷款余额的38%,即使加上其他银行的信用社的贷款,也仅占全部贷款的44%。
大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较大,管理成本高。据调查,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平均为大中型企业的5倍左右。只有中小型金融机构才能为他们筹资。我国的情况也确实是如此的。以下是1998年一些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占其贷款余额的比重: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农业银行 民生银行 城市信用社 农村信用社 城市商业银行 19.85%
20.1%
39.1%
61.5%
93%
80.9%
80.9%
70%-80%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相对于资金市场发育很不完全,缺少一个多层次的、能够为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上的直接融资主要是为国有大中企业服务的)。中小企业还只能向国有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寻求帮助,而目前的状况是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非国有经济使用的比率不到30%,70%以上的银行信贷仍然由国有部门使用。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条原因:
1、由于传统政策、观念的障碍,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
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现有银行体系,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中小企业的认识多数停留在个体户、作坊的层面上, 评价多为负面、悲观, 即使看到某家企业经营得很好,也自然而然地感觉这家企业不牢靠,贷款给他们不稳妥。加之许多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多流于口号、形式,对原有政策缺乏清理,并未真正发挥作用,所以在观念、认识这个层面上,中小企业就站在不利的位置上,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
2、中小企业资产存量规模小,无法向银行提供足够适当的资产担保。刚才我们提到了国有大中企业资产存量大,他们有能力向银行提供足够适当的资产担保,而大部分中小企业资产存量小,拿不出有效资产担保。银行限于自身规避风险的要求, 即使看到某家中小企业资质好,还贷有保证,因为没有足够的担保, 也无法提供信贷支持。在代表我国经济的流量成分的金融机构与代表增量成分的中小企业之间缺少桥梁。
3、对银行来说, 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单笔放贷成本过高。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单笔数目一股不大,而国有大中企业由于资本集中,企业规模大,单笔信贷数额较大。但在业务审批时,每笔业务的流程是完全相同的,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手续与向国有大中企业的手续是一样烦琐的,就单笔业务来说,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相对业务成本较高。
4、国内利率非自由化,风险回报不成正比。
限于人民银行的规定,国内银行实行划一的贷款利率,不管是贷给什么样的企业,利率都只能是一样的。但由于上面讲到的,单笔放贷成本高,中小企业公信力不足,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确实存在一定风险等原因,造成了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回报不成正比,最终造成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5、中小企业公信力不足
由于新旧体制转型,社会整体信用程度不高,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也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企业逃废债的例子。一粒老鼠屎坏一锅汤,这些现象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形象,造成了中小企业公信力不足,许多银行业者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与或者少与中小企业打交道。
6、中小企业间互保风险大,许多中小企业不敢使用互保这种手段。
在现实条件下,许多中小企业采用了相互担保的方式寻求架设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用桥梁。但由于我们上面提到了,我国经济体制正处在转轨时期,整个社会还没有建立适应新体制的信用大环境。许多中小企业在使用互保时被资质不良的互保对象企业所骗,栽了跟头,有的甚至被拖跨,而中小企业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审查清楚互保对象企业的真实状况。对中小企业来说使用互保手段风险很大,许多中小企业不敢参加互保。
7、银行审贷手续烦琐,周期长,不适应民营企业的要求。由于现行银行体制的限制,银行信贷业务手续烦琐,周期长,而中小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就在于船小好掉头,反应灵敏。银行的资金支持不能在最需要的时候到位, 适应不了中小企业的要求。
(二)内部原因
第一,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水平低。反映为财务报表真实性低,随意性大,资产难以全面核实清楚。
第二,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国有中小企业,在项目投资上缺乏可行性研究,项目的后续资金无着落,项目投资估算脱离实际。
第三,中小企业产品质量较差,产品老化和档次较低等问题十分严重。据中小企业发达的浙江省有关调查显示,76%的企业主要产品为技术含量较低的中低档产品。
第四,资产负债率高,企业抵抗风险能力低,脆弱性加大。
第五,信用等级低。据中小企业集中的浙江、江苏两省的有关调查,中小企业信用等级60%以上都是3B或3B以下。
第六,部分中小企业运作不规范。如借改组转制之机逃债、废债现象严重;部分企业多头开户,多头贷款,以套取银行信贷资金,逃避银行的监督检查;相当一部分企业间的交易经常采用现金形式,多数没有交易合同,造成银行审查资金用途和回笼资金困难。
第七,粗放式经营是资金紧张的重要原因。企业重投入、轻产出,重发展、轻管理,重速度、轻效益。固定资产投资过大,缺乏相应的流动资金与之配套,许多项目在缺乏充分可行性研究的情况下仓促上马,但由于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以及没有配套流动资金,使这部分投入无效益,造成大量资金沉淀,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第八,产权模糊。这里主要指的是部分国有中小企业、乡镇集体企业产权模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因而在生产经营、投融资决策上显现出“非理性”。
第九,缺乏抵押品和担保。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大量采取挂靠集体、合资合作经营等方式,在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所有权、房屋等不动产权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合法取得上仍然存在一些法律障碍,使得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实行抵押难以进行。企业商业信用关系的破裂也使应收账款和存货根本起不到抵押作用。
第十,中小企业贷款案件难以判定和执行。产权关系的不确定使中小企业贷款案件难以判定,再加上对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缺乏必要的监督,一旦贷款纠纷诉诸法庭,企业便通过各种手段“散尽千金”,使案件即使判决了也难以执行,银行缺乏处置不良贷款的手段。
四、银行是目前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渠道
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可以分为两类: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前者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后者主要指股票融资。
由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加之上市的成本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太高,创业板又无限期推迟,风险投资更是千里挑一,因此,权益性融资注定不能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债务性融资目前主要指银行贷款,企业要按期偿还约定的本息;债权人一般不参与中小企业的经营决策,对资金的运用也没有决策权,不能分享企业的红利与股息。债权人与中小企业之间是一种借贷关系,中小企业经营者拥有完全的自主经营权。债务性融资方式虽然有固定的成本,但企业拥有独立完整的经营决策权,企业所有者可以独占经营利润或经营剩余。这对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来说,是最适合的融资方式,不过,这种融资方式要求企业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和经营业绩,有一套严格的报批审核程序,最关键的是要有严格的担保手续。但中小企业恰恰又有担保资源缺乏、信用不足的特点,需要第三方的信用来弥补这种不足,于是,担保公司的出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商业担保是指具有雄厚资本金、专业化管理队伍和水平的商业担保公司,为申请贷款的企业向银行提供还款保证,使没有保证能力或保证不足的中小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获得信贷支持。商业担保公司向被担保企业收取一定的担保费,以大规模的资本为保证的后盾,通过科学严谨的精算、专业化的管理来降低担保的风险。商业担保存在的理论依据在于打破了01模型,采用了大数定理,即通过大面积的适当比率的担保费收入来弥补小概率的代偿付出。
商业担保的特征是操作较复杂,对担保公司业务与管理水平的要求较高;如果建立一套有效的控制体系,可以将风险控制到较低水平;公信力较强,银行比较信任;有自负盈亏和自身积累发展壮大的要求,操作的担保公司必须要有盈利,这样才有可持续发展, 才能不断提供担保服务。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商业担保可以满足不同层面不同需求企业的要求, 具有极大的生命力。商业担保以盈利生存为首要目标,对中小企业没有思想观念上的障碍, 而且相对于资产规模,担保公司更看重的是申请担保企业的盈利能力、创造力、活力。毫无疑问,商业担保今后将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二部分
担保公司的发展过程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作法,截止目前,全世界已有48%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世界第一个国际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区域性组织是1994年成立的欧洲投资基金。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始于1992年。1999年6月14日,国家经贸委发布《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以贯彻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意图为宗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正式启动。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开始进入制度建设、组建国家信用再担保机构和完善形成社会化信用体系建设阶段。截止2000年底,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了200多个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了省级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募集各类担保资金已达80亿元,预计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300至500亿元担保支持。另外,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商业担保公司和互助担保机构也已有100多个。
一、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通行作法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作法,是各国政府综合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和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成功典范,是变行政干预为政策引导的有效方式,是重塑银企关系、强化信用观念、化解金融风险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等的重要手段。
1、世界各国和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总体情况
在世界各国中,最早开始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国家是日本,1937年就成立了地方性的东京都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1958年成立全国性的日本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和全国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联合会,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共担风险、担保与再担保(保险)相结合的全国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其次是美国、德国和加拿大,分别于1953年、1954年和1961年开始实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我国的台湾和香港也分别于1974年和1998年开始实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据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的学者统计,截止1999年8月底,全世界已有48%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从已收集到的30个国家和地区有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资料看,按其成立时间的排序是:日本、美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地区、韩国、西班牙、英国、法国、芬兰、荷兰、奥地利、瑞士、葡萄牙、卢森堡、比利时、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尼泊尔、新加坡、泰国、印度、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埃及、中国香港特区、中国。由此可见,世界五大洲均都开展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
随着各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迅速发展,旨在促进各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之间相互交流的国际性组织也开始出现。在亚洲,成立于1988年10月的亚洲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也称:亚洲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制度实施机构联盟)是世界第一个有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方面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在欧洲,欧盟为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融合、创造就业机会和刺激民间投资,于1994年成立了欧洲投资基金(EIT),并在15个成员国选择25个商业银行作为协作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在美洲,已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国家也于1996年开始交流各国实践经验并研究区域性合作问题。
2、各个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类型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因国情不同,其运作方式多种多样,运作主体既有政府部门、也有协会、公司和专门银行等。但是,他们的共同特征有三个:一是政府出资、资助和承担一定的补偿责任。二是担保体系和机构绝大部分由政府负责中小企业的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三是都没有专门从事中小企业担保的商业性担保公司。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由于资金运作方式、操作主体和目的的不同,其模式和类型也有所不同。
⑴各国和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按资金运作方式分为两类:
一是实收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其特征是:以实有资金作为保证的事前保证;将担保资金存入协作银行;发生损失后由专门帐户直接拨给银行作为补偿。采取此类体系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包括台湾、香港)等。加拿大联邦区域性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也属于此类。其好处是:政府仅以出资额对担保机构承担有限责任;担保机构以担保资本金为限承担担保风险;以担保机构为主决定是否担保;政府、担保机构、银行、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有利于担保机构独立进行市场化运作和担保风险的事前控制。其不足是:中小企业申请取得担保和贷款的手续复杂一些;如责任不明确,则协作银行有可能会出现转嫁贷款风险的行为。
二是权责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其特征是:以事前承诺作为保证的事后补偿;一般对协作银行采取授信管理;发生损失后由银行向担保机构申请补偿。采取此类体系的国家和地区有:加拿大(区域担保除外)、美国、英国等。其好处是:中小企业申请取得担保和贷款的手续简单;协作银行的责任心相对较强;以协作银行为主决定是否担保;政府不必事先出资,减轻当期财政资金支出的压力。其不足是:政府以承诺方式对担保机构(间接地对被担保企业)承担连带责任(无限责任);担保机构以保证方式承担担保风险;政府与担保机构之间的关系不明确;担保机构以政府身份进行运作;不利于担保风险的事前控制。
⑵各国和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按实施主体分为两类:
一是政府直接操作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其特征是:由政府专门的行政机构负责操作,大部分直接由负责中小企业的政府部门操作,也有的在主管中小企业的部门中专设一个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部门。采取此类体系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联邦中小企业管理局)、加拿大(联邦工业部中小企业贷款管理局)、英国(贸工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办公室)、香港(特区政府工业署与出口信用管理局)等。
二是市场公开操作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其特征是:设立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法人实体进行操作,政府部门不能直接从事和干涉具体担保业务。采取此类体系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日本中小企业信用保险中央公库和52个区域性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台湾地区(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德国(区域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公司)、法国(国家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意大利(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奥地利(国家担保银行)、中国(省级再担保机构与城市担保机构)等。
⑶各国和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按担保目的分为两类:
一是政策扶持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均属于此类。世界各国一般都把建立和实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作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是政府出资或资助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二是社会互助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世界各国中不组建政策扶持性担保机构,只推行社会互助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国家较少,仅有埃及(由银行与保险公司及中小企业共同组织的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公司)和葡萄牙(中小企业协会)等少数国家。但是,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政策扶持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之外,同时开展社会互助型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如中国的重庆、云南、贵州等省和台湾地区(如: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和互助担保公司)。
除上述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外,欧洲投资基金(EIT)是世界第一个国际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欧洲投资基金总部设在卢森堡,其资金由欧洲投资银行、欧盟和15个成员国的银行以股权提供,选择15个成员国的25个商业银行作为协作银行(如果发生风险,协作银行与欧洲投资基金各承担50%的责任),为雇员在100人以下的欧盟境内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
3、各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程序和通行作法
⑴各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操作程序:一是政府直接操作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操作程序:银行向政府机构申请作为协作银行;政府机构批准申请并给予授信额度;在额度内由银行自主决定担保贷款;银行发放担保贷款后将收取的担保费上缴政府机构;发生不能清偿时,协作银行向政府机构申请补偿;政府部门经审查后按规定比例补偿。二是市场公开操作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操作程序:银行向政府机构申请作为协作银行;担保机构将担保资金存入协作银行或央行指定的银行;银行收到企业贷款申请认为需要担保时,由企业向担保机构申请担保;担保机构同意出具保函并收取担保费;发生不能清偿时,担保机构经审查后按规定比例直接补偿银行。如有再担保机构(信用保险机构)则由担保机构申请再担保(保险)
⑵各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通行作法:
一是担保资金预算:一般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编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预算。担保资金纳入政府预算额度最多国家是:美国(每年2亿美元)、日本。
二是担保放大倍数:担保资金(或承诺保证)的放大倍数一般在10倍左右。担保放大倍数最高的是日本(60倍)、美国(50倍)。
三是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承担责任比例:担保机构一般承担70%,其余部分由协作银行承担。担保机构承担责任比例,如法国是50%、日本是50~80%、德国是50~80%、美国是80%、加拿大是85%。
四是担保贷款期限:多数国家都是以对中小企业的长期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所以担保期限较长,一般都在2年以上,最长的是美国(17年),最短的是中国(3个月至半年)。
五是担保收费:多数国家一般为1%左右,最高的是美国(4%左右)、加拿大(3%),最低的是法国(0.6%)、中国及台湾地区、香港特区(0.5%左右)。
六是担保贷款限额:一般都有最高限额,如美国为75~100万美元、加拿大为25万加元。七是协作银行:大多数国家都规定了协作银行从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的条件和要求。协作银行最多的是美国(8000家)、加拿大(1500家)。八是担保风险控制:政府直接操作型一般采取事后管理,通过对协作银行实施授信管理来控制风险,但是,操作难度较大。市场公开操作型一般采取事前管理,以担保资金的放大倍数来控制风险。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情况
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起步于1992年,代表者是重庆的私营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会以及上海的工商联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会和广东的地方性商业担保公司。1999年6月14日,国家经贸委发布《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国经贸中小企[1999]54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贯彻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意图为宗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正式启动。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国办发[2000]59号),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开始进入制度建设、组建国家信用再担保机构和完善形成社会化信用体系建设阶段。
从1992年开始探索,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探索起步阶段(1992年起):
1992年,重庆、上海等地的私营中小企业为解决贷款难问题,并防止相互之间担保造成承担连带债务问题,自发地探索建立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会,中国的中小企业担保实践开始起步。
1994年,广东、四川等地开始出现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地方性商业担保公司,交通银行上海杨浦支行与区政府和街区企业合作成立了担保基金。这个阶段中小企业担保实践的特点主要是企业互助,地方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资金帮助。但是,由于国有专业银行处于“卖方市场”,特别是缺乏地方性银行和非国有银行,银行业尚未形成竞争机制,造成担保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2、积极推动阶段(1998年起):
1998年,江苏镇江、山东济南、安徽铜陵等城市探索采取设立担保资金和组建独立担保机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特别是贷款难问题并开始进行试点。浙江、福建、云南、贵州等省的一些市县开始探索组建以私营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或中心。陕西、广东、湖北、北京等地开始出现科技、建筑等专业性担保机构。上海、北京等地开始以政府财政部门与商业担保公司合作方式,由财政部门对银行作出承诺并推荐中小企业,由商业担保公司办理具体担保手续,对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担保的试点。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等部门也开始研究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意见。这个阶段中小企业担保实践的特点是地方自我试点与资金扶持,试点模式呈现多样化。
3、规范试点阶段(1999年起):
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国家经贸委在广泛征求财政、银行、保险、工商界和省市经贸委、中小企业以及专家学者等方面意见,总结各地试点并吸收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1999年6月14日发布《指导意见》。
1999年7月12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1999年7月22日,国家经贸委召开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并作出具体部署。
1999年11月1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1999年12月2日,国家经贸委召开全国中小企业融资工作座谈会,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经贸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就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直接和间接融资等作出工作部署。中国人民银行也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对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对商业银行配合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出要求。河南、山东、宁夏、吉林、天津等地政府陆续下发地方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指导意见并组建相应机构,北京、上海还在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了科技担保公司和工业经济担保公司。深圳等地开始出现信用担保、商业担保、互助担保等担保机构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的好局面,深圳市经济发展局、深圳市小企业服务中心、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和中科智担保服务公司还于2000年1月8日联合举办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商业化运作研讨会并面向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提供现场咨询服务。珠海成立了国有与私营合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河南省正在形成省与十城市两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铜陵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已进入风险管理网络与计算机应用阶段。
2000年2月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省市还与日本同行进行了业务交流。这个阶段中小企业担保实践的特点是在多种形式试点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各级财政、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科技、农业、计划、工商等部门和工商联也积极参与和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
4、体系完善阶段(2000年起):
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国办发[2000]59号),决定加快建立信用担保体系,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快建立以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央、省、地(市)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准入制度、资金资助制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行业协调制度与自律制度。开始进入制度建设、组建国家信用再担保机构和完善体系建设阶段。提出:要选择若干具备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担保与再担保试点,探索组建国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在加快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同时,推动企业互助担保和商业性担保业务的发展。规定:对于政府出资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必须实行政企分开和市场化公开运作,并一律纳入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各级政府部门一律不得操作具体担保业务。
2000年9月28日,国家经贸委召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各商业银行、研究机构以及中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中投保公司、中科智担保公司、长春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镇江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包头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等参加的“信用担保体系与国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方案起*工作座谈会”,会议通报了全国试点情况,讨论了方案框架和起*工作思路。
2000年11月1日召开的“中小企业融资与社区发展国际研讨会”上,重庆南岸区、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甘肃天水市、陕西宝鸡市、内蒙古包头市和吉林长春市等全国中小企业融资与社区发展示范城市,提出了建立社区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公务员担保小额贷款体系、城市中小企业再担保体系等试点方案,与会的各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还研究讨论了关于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同业公会的设想,并提出了加快组建国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的要求。
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实践模式
1、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体系的基本框架
按照国务院“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决定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意见》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体系的基本框架是:
⑴性质:各类担保机构的性质定位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政府间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扶持机构,属非金融机构,不得从事金融业务和财政信用,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自愿组成的、由会员企业出资为主、以会员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担保机构,属非金融机构,不得从事金融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中小企业商业性担保机构为民间投资的、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担保机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以设立为国有控股也可以组建为国有参股的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互助担保机构可以设立为社团法人或企业法人,商业担保机构可以设立为企业法人或个人独资、合伙企业。
⑵原则与目标:原则:支持发展与防范风险、政府扶持与市场操作、开展担保与提高信用相结合。目标:逐步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成为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化的信用体系,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逐步发展成为信用记录、信用评价、信用担保相结合的社会化的信用中心。
⑶体系构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由一体两翼组成。“一体”指城市、省、国家三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国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以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再担保服务对象;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再担保服务对象;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社区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为再担保服务对象并从事授信担保业务。“两翼”指在城乡社区中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互助担保机构与商业担保机构,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础,从事中小企业直接担保业务。商业担保机构和互助担保机构依据国家规定和协议约定享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的再担保服务和风险分担。
⑷资金来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资金来源包括:政府预算拨付、国有土地及资产划拨、民间投资和社会募集、会员入股或风险保证金、国内外捐赠等。其中: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有政府预算拨付、国有土地及资产划拨、民间投资和社会募集等资本金以及政府信用担保基金、再担保准备金、会员风险保证金、国内外捐赠等;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有会员入股、其它民间投资等资本金以及会员风险保证金、国内外捐赠等;中小企业商业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有民间投资等资本金以及被担保企业交纳的风险保证金、国内外捐赠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由政府预算拨款设立,仅限用于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和授信担保业务,按基金预算来源不同分别委托国家、省级、市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分别由国家、省级、市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督管理委员会(各级经贸委、人民银行、财政部门)进行监管。
⑸机构职能与业务对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职能主要是运作自有资本和政府信用担保基金,开展再担保和授信担保业务,统一负责纳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服务范围内中小企业的信用记录征集、信用评价、信用信息等信用管理工作;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的职能主要是运作由会员企业出资和其他民间投资形成的资本金,以会员企业为服务对象开展直接担保业务,可以从事会员企业的信用记录征集、信用评价、信用调查等信用服务;中小企业商业性担保机构的职能主要是运作由股东投资形成的资本金,开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直接担保业务,可以从事法律允许的对被担保企业的信用评价、信用调查等信用服务。中小企业授信担保业务对象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各类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创业投资担保、风险投资回购融资担保等;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业务对象是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为他们提供以分担直接担保风险为主要内容的再担保服务;中小企业直接担保业务对象是法律允许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担保服务。
(6)协作银行与担保资金:协作银行有两类:一是从事直接担保贷款业务的协作银行,一般由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选择资信度高、有积极性的银行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作为协作银行,由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以合同方式确定保证责任、责任比例、放大倍数、资信评估等协作事项。担保资金一般专户存入协作银行或购买国库券等。二是从事授信担保业务的协作银行,一般是先由银行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出申请,由信用担保机构报请同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由信用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签定合同确定授权额度、贷款损失率、代偿补偿率、责任比例等协作事项。担保资金也按照直接担保业务与授信担保业务分别进行管理: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按照与协作银行确定的担保放大倍数和代偿率的乘积的一定比例(如50%),将担保资金存入协作银行或同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人民银行指定的银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自有担保资金(货币资金)和托管的政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按照确定的担保放大倍数和代偿率的乘积的一定比例(如80%),存入承办授信担保业务的协作银行或同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人民银行指定的银行。
⑺风险控制与责任分担:采取协定放大倍数、资信评估、会员资格、企业和经营者反担保、设定代偿率、实施强制再担保、依法追偿等方式进行风险控制。采取担保人与债权人、担保人与再担保人、担保人与被担保人协定责任比例等方式共担风险。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按照担保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如20%)建立担保风险准备金。
⑻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督:成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同业公会,从事中小企业担保业务的各类担保机构必须加入一个本地区的同业公会。由经贸委、财政、银行、工商等政府部门组成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督管理委员会(一般由省市政府中小企业职能部门负责人兼任委员会主任),由财政、审计和其他出资者组成担保机构的监事会(一般由最大股东或财政部门人选担任监事会主席)。所有从事中小企业直接担保业务的各类担保机构必须参加所在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强制再担保,并可以在协商的基础上参加自愿再担保。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必须参加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强制再担保,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必须参加国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的强制再担保。
⑼行业准入和扶持政策:为控制担保风险要严格行业准入制度:设立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应由地级城市人民政府进行审批并由同级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工商登记注册;设立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由省级人民政府进行审批并由同级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工商登记注册。享受国务院办公厅“对纳入全国试点范围的非盈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可由地方政府确定,对其从事担保业务收入,3年内免征营业税”政策,其中全国试点范围应是:国家、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及参加强制再担保的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免税担保收入是指:国家、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业务收入;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从事直接担保业务收入中转缴再担保部分;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按照担保业务收入中按照规定比例建立担保风险准备金的部分。
2、中小企业担保试点的实践模式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0]59号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意见》的基本框架,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实践模式,归纳起来包括信用担保、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等三种具体模式。
⑴信用担保: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社会化的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的重要基础,探索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作法。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核心,为政府间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扶持机构,属非金融机构,不得从事金融业务和财政信用,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设立具有法人实体资格的独立担保机构(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接受政府机构的监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有政府预算拨付、国有土地及资产划拨、民间投资和社会募集等资本金以及政府信用担保基金、再担保准备金、会员风险保证金、国内外捐赠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包括城市、省、国家三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国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以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再担保服务对象,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再担保服务对象,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社区商业担保机构和互助担保机构为再担保服务对象并从事授信担保业务。从试点初期情况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占全部担保机构的90%,主要是以地方经贸委会同财政、银行等部门共同组建,担保资金主要是地方政府预算拨款,除个别地区按照部门隶属关系分别设立几个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外,各地区都是只设立一个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面向所有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
⑵互助担保: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分布在我国城乡社区,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从事中小企业直接担保业务,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础。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是中小企业为缓解自身贷款难而自发组建的担保机构,它以自我出资、自我服务、独立法人、自担风险、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和主要特征。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有会员入股、其它民间投资等资本金以及会员风险保证金、国内外捐赠等,一般设立为社团法人或企业法人。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依据国家规定和协议约定可以享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的再担保服务和风险分担。从试点初期情况看,此类占全部担保机构的5%左右,主要是以地方工商联、私营协会及私营企业等自发组建,担保资金主要是会员企业出资为主要来源,地方政府也给予一定资助,一般在区县和社区设立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从未来发展情况看,互助担保机构将有三个特点,一是每个担保机构的规模相对较小;二是与区县级同业公会密切结合;三是通过向信用担保机构申请再担保来分散风险。
⑶商业担保:中小企业商业担保机构起步较早,但是由于担保风险与担保收益不成比例,所以,除个别几个具有政府背景的国有商业担保公司之外,其他商业担保公司发展比较缓慢。中小企业商业担保机构是一般以企业、社会个人为主出资组建,也有国有独资的商业担保公司,多设立为企业法人,法律也允许设立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形式的商业担保公司。
商业担保公司以独立法人、商业化运作、以盈利为目的和同时兼营投资等其他商业业务为特征,从事的中小企业直接担保业务只是其业务之一。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依据国家规定和协议约定可以享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的再担保服务和风险分担。从试点初期情况看,此类占全部担保机构的5%左右,主要是以工商联、私营协会、科技部门、开发区及公司企业等组建,个别地方政府(财政、科技、计划、主管部门)也有出资。从未来发展情况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商业担保机构将有三个特点,一是担保业务操作的商业和市场化程度最高;
二是一般会选择所熟悉的产业和领域开展担保业务;
三是通过向信用担保机构申请再担保来分散风险;四是需要通过相关投资和服务业务所得来建立担保业务的补偿机制。
四、我国各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截止2000年12月底,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省级或市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济南、铜陵、镇江、长春、重庆、遵义、楚雄、伊犁、咸阳、鸡西、鞍山、太原、福州、嘉兴、柳州、绵阳、马鞍山、包头、抚顺、深圳、珠海、武汉、宁波、巴音郭楞等200多个城市已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并开展试点工作;广东、浙江、云南、安徽、四川、上海、北京等地的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机构的发展速度也大大加快,有关统计表明:全国现有担保机构203家,其中企业法人占52%、事业法人占32%,其余为社团法人。担保资金共60多亿,从业人员900余人。河南、吉林、宁夏、天津、山东、贵州、四川、内蒙古、青海、山西、黑龙江、江西、河北等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开始组建省级担保机构并开展再担保试点。
在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研究或成立省级再担保机构最早的省是河南、内蒙古、吉林、宁夏;
全国第一家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担保业务的民营担保股份公司是深圳市中科智担保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第一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是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 全国最早探索中小企业担保的直辖市是重庆、上海; 全国第一家成立直辖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是天津;
全国最早兼营中小企业担保业务的公司是深圳科技投资公司、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四川省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
全国第一家政府与民营企业合作设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是珠海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
全国第一个建立起省级再担保与市级信用担保体系的是河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全国第一家由国际组织参与出资和组建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是江苏镇江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
据初步统计,上述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中,按实到担保资金排序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互助担保机构、商业担保机构。据初步统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到位担保资金约6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预算拨款占45%,经贸、科技、计划及主管部门等出资占30%、会员企业和个人出资等占15%、资产划拨等占10%。从各地试点情况看,已成立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法律形式主要有三类: 一是事业法人(占35%),一般称为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由地方政府出资,但均采取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并采取会员制方式。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省市有天津、重庆、河南、宁夏、青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济南、铜陵、镇江、深圳、伊犁、青岛、鸡西、咸阳、遵义、巴音郭楞等城市以及部分开发区。二是企业法人(占50%),一般称为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在地方政府出资的同时还吸收其他资金,按照《公司法》运作。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省市有吉林、山东、贵州、上海、江西、山西等省(直辖市)和长春、包头、吉林、珠海等城市。
三是社团法人,一般称为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如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等。除上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之外,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机构一般都是注册登记为公司,但不标注“信用”两字。
担保机构不同运作模式出现。
上海模式——各级财政建立共同基金,集中使用; 深圳模式——互助基金委托专业机构管理; 安徽模式——再担保模式;
黑龙江模式——省公司通过资本纽带将省市县各机构连为一体; 集投资和担保于一体的经营模式——混业经营、以资本运营养担保;
联合支持模式——山东日照等沿海三市共同出资组建了“东西结合担保公司”,以解决本省欠发达的荷泽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担保问题。
第三部分
担保公司的经营现状
在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下,商业性的担保公司应运而生。但是,债权人对担保人的资格、实力显然是很挑剔的,究竟他们接受什么样的担保,商业性担保机构又怎样开展业务呢?
一、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信用担保
在所有常见的担保,商业银行出具的信用担保较为债权人乐意接受,究其原因,银行的担保具有三个特点:
1、担保人实力较强。各国法律对银行都有最低资本要求,使作为担保人的银行具有很强的履约能力。
2、担保人信誉卓著,出具担保时非常谨慎。能获得银行的担保就是被担保人实力的证明。
3、资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由于这一特点,债权人在需要时可以很容易地获得代偿。
专业担保公司的主要服务就是为客户提供担保,只有其担保为市场所广泛接受,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银行担保的特点也就是市场对担保的要求,为担保公司的商业化运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二、担保公司的潜在客户分析———什么样的人需要担保
担保公司的潜在客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传统经济体制下无法获得担保的企业或个人,这类客户经济实力不强,为这些客户提供担保的风险较大,但这类客户对担保的需求最强烈,担保收费可以相对较高。它们还可以为担保公司带来大量派生业务。
另一类是凭其实力可以找到担保企业,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有可能成为担保公司的客户的企业,这类客户实力较强,业务风险较小,是担保公司主动争取的客户。
三、专业担保机构的担保业务
1、业务种类:担保公司的担保业务范围很广泛,可以说,凡是需要担保的业务都可以介入,如融资、商品交易、工程项目、个人消费贷款等。
2、开展担保业务的原则:
商业性担保机构成立的目的是通过为客户提供信用担保,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获取最大的利润。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严格控制业务风险,尽量降低业务违约率和代偿率,具体地讲,在开展业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坚持信用第一专业担保机构是凭其信用为客户提供担保,进而获取收益的,因此其一切业务都要坚持信用第一的原则。
B、谨慎开展业务,保持专业形象作为专业担保公司,理应比一般担保人更具有专业水准,如果其担保的业务出现太多违约,即使最终不需要代偿,也有损公司形象,影响公司业务的进一步拓展。要树立这样的观点:被担保人的违约,就是担保业务的失败。
C、在评价被担保人时,一定要以担保的经济业务分析为评价重点,而不能以被担保人的实力或反担保作为依据。反担保是担保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D、尽量多作短期业务如承兑汇票担保,进出口贸易融资担保,短期贷款担保,商品交易过程中的担保等。担保期限越短,风险也越小,如果管理有方,并不一定会减少总收益。
E、坚持长期合作的观点在评价客户时,应把能否与客户长期合作作为一个标准,杜绝一锤子买卖。
3、担保余额的最高额
商业担保机构担保余额的最高限度,各国都没有现成的标准。笔者认为,专业担保人的担保余额既不能以其净资产为限,毕竟其担保只是或有负债,也不能超过净资产的倍数太多。笔者认为,担保余额目前以不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为宜。
4、担保过程中的监控
按照现行的《担保法》,担保人一旦出具担保后就不可中途撤销(《担保法》偏向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对被担保人的监控可以起到预警作用。被担保人应定期通报其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与担保人建立定期约见制度,担保人还应该不定期地走访被担保人,从不同渠道了解被担保人的经营状况,督促被担保人做好履约准备。
由于缺乏法律许可的、必要的强制措施,担保人的监控总是显得苍白无力,但这绝不意味着担保过程的监控可有可无。
四、担保机构的资产业务
担保机构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本实力,其担保才能为债权人所接受。担保机构的最低资本额目前还无据可循,但是如果资本过少,既难以取信于债权人,又会因为门槛太低而使大量竞争者涌入,导致专业担保市场混乱。笔者认为,担保公司的最低资本额应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
担保公司以担保为主业,其资本并不需要全部以现金的方式持有,可以进行一系列投资,这就是担保公司的资产业务。
担保公司的资产业务,不能等同于普通投资公司的投资业务。担保公司投资所形成的资产是其担保业务的后盾,投资是为担保业务服务的,必须遵从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的原则。因此,担保公司的投资,应以流动性好、风险较低的证券投资为主;可以进行权益性投资,但比例不能太高,不应超过25%。
五、担保公司的其他业务
担保公司在其业务开展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大量中小客户,担保公司可以利用其管理、财务、评估等方面的人才和与资本市场的密切联系,为有需要的客户提供管理咨询、财务顾问、资产评估、投资中介等服务,这样既满足了客户的需要,又开辟了新的业务范围,增加公司收入。
六、担保公司的考核、评价体系
担保公司的主业是担保。所以对担保业务的考核是公司考核体系的重点。笔者设计了四个主要指标:
1、担保业务违约率违约业务占总担保业务的比率。这一比率反映公司业务管理、风险控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家专业担保公司资信的主要指标。违约率应控制在2%左右。
2、担保业务代偿率代偿发生后,原有的或有负债变成应收账款,必须提取坏帐准备,影响公司的资产质量和利润,甚至危及公司生存。代偿率应控制在1%-1.5%。
3、担保业务收益率这是担保服务的“价格”。收费太高不利于业务的开展,过低则难以维持公司正常运转和发展。如能维持在2.5%的水平则比较理想。
4、担保业务净利润率这一指标不能为负数,呈现负数说明担保公司主业亏损,即使其他业务盈利再高,也难以维护其专业形象。
担保公司的资产业务与其他业务的考核,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参照该业务的行业标准进行,在此不多论及。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担保公司不但可以从事相当于自身资本额数倍的担保业务,还可以从投资、中介服务中获取收益,从理论上说其盈利前景相当可观,相信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注意。
第四部分
进入担保行业的模式选择
由于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存在制度上的缺陷,导致经营过程中问题较多,民营担保公司将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而且目前是进入该领域的理想时机;至于经营的好坏,取决于担保公司自身管理的完善、业务的创新和对风险的控制。鉴于普兰公司定位于中小企业融投资,进入担保领域是必然的选择。在运作方面,除去自身要有足够的抗风险实力和经营人才外,将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业务品种和运作模式的设计,二是对风险的控制,而且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业务品种和运作模式的设计
担保品种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保证担保和忠诚担保。保证担保包括合同担保及商业担保,基于相应的法律而存在。合同担保专指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投标担保,履约担保,付款担保,维修担保,供货担保,配套设施担保和分包商担保等。商业担保指非合同担保的保证担保,分四大类:受托人担保、诉讼担保、营业执照和许可证担保、公务员担保和其他杂项担保等。
(一)、合同担保种类
合同担保有七种:投标担保、履约担保、付款担保、维修担保,供货担保、配套设施担保、分包商担保。
1、投标担保
向业主保证投标人诚意投标,中标后按标价签约,并提交履约和付款保证合同。担保额一般在合同价格的2%-5%左右。
2、履约担保
保证承包商将履行合同条款,按施工计划完成工程,承担业主因承包商违约招致的损失。担保额为100%合同价格。一般履约担保含一年期的维修担保。
3、付款担保
保证承包商向分包商和材料供应商支付应付账款,避免分包商或材料供应商因未得到付款而对在建工程或工程材料行使留置权,保证业主对完工工程的合法权益。担保额最高达100%合同价格。
4、维修担保
保证完工后一定时间内修复因施工不当或材料缺陷引起的问题。一般一年期维修担保常是履约担保的一部分,不必单独出具;一年以上或无履约担保时,单独要求维修担保时,才另行出具维修保证合同。担保额在合同价格的5%-10%之间。
5、配套设施担保
被担保人常是土地开发商,政府要求开发商预售或出售土地或商品房之前建好配套设施,如人行道、小区供暖、树木等,否则提交配套设施担保,保证在指定时间内建成。
6、分包商担保
分包商担保即总承包商要求分包商提供的履约和付款担保,一如业主对总承包商的担保要求。
(二)、商业担保种类
商业担保是非合同担保的统称,分四大类:诉讼担保、营业执照和许可证担保、公务员担保、其他杂项担保。
1、诉讼担保
诉讼担保又分成两大类:受托人担保和法庭担保。(1)、受托人担保。
受托人是接受委托、代替无能力或丧失能力的人处理其事务、在法律和法庭的监督下受托保管他人财产的人或委员会,受托人一般都是律师或注册会计师。受托人担保保证受托人忠实履行与其职责相关的所有义务,对受托处理的财产有令人满意的交代。受托人是被担保人,法庭是受益人。
受托人保证合同的条款和条件由法庭订定。担保人将赔付因受托人盗用、偷窃或未及时接收、清理和保护遗产,不遵守法律规定、不依从法庭判决而造成的任何损失,直至担保限额。
(2)、法庭担保。
法庭担保是在诉讼过程中,当一方在判决前寻求特别的权力时,法庭要求提供的担保。保证最终判决不利于被担保人时,诉讼另一方免遭经济损失。有两种形式:
(a)原告担保:原告申请审判前冻结属于被告或在被告掌握中的财产时,法庭要求的诉讼担保。
(b)被告担保:原告担保的对应担保,当被告申请释放或解除因原告申请而冻结的财产时,或被告申请延期执行法庭判决、等待进一步的司法程序如上诉时,法庭要求被告提供担保。被告担保保证审判结果或上诉法庭最终宣判原告胜诉,被告将服从判决,返还财产并支付判决赔款。
2、营业执照和许可证担保
被担保人是营业执照或许可证持有人,政府管理机构或公共部门为受益人,保证赔偿因被担保人不遵纪守法导致的损失或损害。若被担保人违犯法律规定损害了第三方利益,有些保证合同将允许第三方索赔。基本类型有四种:(1)、守法经营担保。(2)、特定活动赔偿担保。(3)、诚信担保。(4)、资金担保。
3、其他杂项担保
为法律或地方法规、地方机构需要的担保,或纯属自愿满足受益人的要求而提供的担保。如租赁担保、工人赔偿保险担保、保险费用追溯费率计划担保等。
二、风险控制
(一)、担保公司经营中的风险分析
1、担保公司的风险、担保机构存在的基础是对信用风险的经营和管理
担保机构必须通过自己审慎的风险评判而认识风险,并以其专长来经营、控制风险,这是担保机构立身于市场的基础。担保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希望与商业银行实行比例担保,以共担风险;同样,一般而言,担保机构在要求被担保企业提供有效的反担保措施,以保障自身利益时也不应该要求企业出具严格的100%的反担保,否则。担保机构的存在就失去了合理性,因为如果没有担保机构,被担保方可直接向债权方提交作为反担保标的物的保证金或抵(质)押物,还可节约一笔担保费用。上述现象被称为“反担保措施悖理”。因此,担保机构应充分认识到发生担保风险的可能性。
2、担保业务具有很大的风险和较高的不确定性
由于信用担保业务的特殊性,其面临风险的作用机制及表现形式相当复杂。
一是信用风险,或称代偿风险,这是信用担保机构所面临的最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风险; 二是抵押物和质押物风险以及第三方信用风险,即由于企业反担保抵押物、质押物设置不合理,或者第三方反担保人选择不当,在债务方不能履行债务,担保方发生代偿后,通过法律程序执行抵押物、质押物或要求反担保人履行反担保义务时,不能足额补偿代偿额造成损失的风险;
三是流动性风险,是指信用担保机构发生代偿时,因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满足代偿造成的信用支付风险。担保业务的风险发生机制与一般保险业所经营的客观的、可预期的风险又有很大区别,其发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保险业务可以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比较 精确地计算出风险损失的概率,从而确定保费率以弥补风险损失及经营成本,并进而获得利润。信用担保业务则不同,由于担保项目的金额、期限各异,反担保措施的落实程度千差万别,担保项目的离散性很大,无法精确计算担保费率,大数原则无法或短期内难以适用。正因为如此,对担保项目应更多地运用个案分析方法,结合担保项目和企业的实际设计担保方案,将每笔担保业务的风险控制在担保机构可接受的范围内。3、担保机构面临着较大的可持续发展风险
在我国,信用担保业才刚刚起步,大多数担保机构还处于早期的展业阶段,许多风险暂时还未显现。目前信用担保的主要业务品种还是贷款担保,这是一种风险程度最大的信用担保形式,担保机构只靠微薄的保费收入很难弥补可能发生的代偿或赔付,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担保机构的生存。
(二)、担保机构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 1、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业队伍
风险的高发性、离散性与不确定性,势必要求担保机构管理层和员工应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管理层人员应具有一定的风险管理经验,对担保风险和经营环境应有充分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同时,要建立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并具备财务、管理、法律、投资等专业知识与从业经验的员工队伍。
2、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与决策程序
担保机构应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规范的领导体制与决策程序,注意控制担保决策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要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建立一套科学的规章和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操作程序。内部组织机构之间要建立相互制衡机制,同时具有良好的外部约束和相互牵制机制。目前应强调按经济规律自主决策,项目选择上应杜绝行政命令担保和人情担保,担保对象要体现扶优扶强,不搞扶贫济困。要重点防范道德风险,要建立监事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并保持其权限的独立性。要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加强信息反馈系统的建设。3、每笔担保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
担保前期可行性论证应当严密,担保风险调查、分析、评估、风险规避、转移与承担措施等要到位。目前,担保机构可借助有关专业机构的人才、技术与经验,提高自身的信用调查与分析能力和对担保风险的有效识别与控制能力。如探索与专业信用服务机构共同组建具有高级专业水平的企业信用评级机构,通过信用评级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使项目审批公正、透明,努力把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减至最低程度。由于申请担保的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其财务管理规范性较低,因此应重点关注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存在的法律风险并对其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科学的预测。担保过程控制应注重担保事后的及时性和连续性监督,对已经出现的担保事故要尽早处理。对高风险担保项目要重点关注,专人监控,提前制订追索方案,尽力降低代偿率和损失率。4、合理设计担保组合
在严格控制每笔担保风险的基础上,通过风险管理技术进一步分散风险。对担保资产组合的信用质量、流动性、多样化、单一风险、地理分布、期限管理应当有明确的要求。根据每笔担保情况,计算担保的平均持续期限,保持担保资金投资组合的平均持续期限与担保的平均期限相匹配;根据每笔净担保业务量对应的信用风险转换系数计算加权净担保风险;根据加权净担保风险增加净资本的数量,使担保风险与净资本保持在合适的水平。合理的担保组合方案为: ①单一行业担保余额≤资本净额的25%; ②单一客户担保余额≤资本净额的5%-10%; ③最大十家客户担保余额≤资本净额的50%; ④最大担保余额≤资本净额的10倍;
⑤担保客户信用等级分布A级以上≥65%,BBB级≤35%; ⑥存续期在1年以上的担保余额≤全部担保余额的40%。
(三)、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1、自有资金是担保机构信用的基础和抵御风险的主要支柱
担保机构应严格按照财政部下发的有关自有资金运作的管理规定,对自有资金投资组合的投资策略、投资政策、信用质量、流动性、多样化、单一风险等应当有明确和严谨的规定。合理的投资组合为:
①至少20%的自有资本作为银行存款,不少于40%的自有资本作为国债投资; ②固定资本(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资本额的20%; ③现金类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50%; ④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65%; ⑤流动比率≥100%。
⑥长期股本投资(非上市)≤资本额的30%。2、建立资本补充和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自身积累机制。
二是完善增资扩股的机制。三是争取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备用信贷协议等。四是责任准备金、风险准备金的提取要采取审慎态度,尽可能反映担保机构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和未覆盖风险的大小。
五是尽可能争取政府的支持,对发生的代偿损失给予适当的补偿。3、担保责任分担
对银行贷款提供部分担保时,要防止银行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约定银行通过银行帐户扣划的款项要按担保责任分享。要求被担保人只能在担保人的协作银行开户,担保机构要及时了解被担保人的资金信息。
附件:
有关信用担保发展的重要法律政策 1、1993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禁止行政机关为经济活动提供担保的通知》
2、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3、1999年 国家经贸委《关于建立中小企业
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
4、2000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
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5、2001年 国家经贸委《关于建立全国中小
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有关问题的通知》 6、2001年 财政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管理,防范和控制担保风险,促进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工作积极稳妥地开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以下简称担保机构)是指政府出资(含政府与其他出资人共同出资)设立的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融资担保机构。
第三条设立担保机构需依照法律及有关规定办理注册。担保机构经注册后方可开展业务。第四条担保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组织结构。鼓励担保机构采取公司形式。目前难以采用公司形式的担保机构,应按照上述要求逐步规范,在条件成熟时改组为公司。第五条担保机构应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照规定程序对担保项目自主进行评估和做出决策。担保机构有权不接受各级行政管理机关为具体项目提供担保的指令。第六条担保机构应为受托运作的担保基金设立专门帐户,并将担保基金业务与担保机构自身业务分开管理、核算。
第七条担保机构收取担保费可根据担保项目的风险程度实行浮动费率,为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一般控制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50%以内。
第八条担保机构对单个企业提供的担保责任金额最高不得超过担保机构自身实收资本的10%;担保机构担保责任余额一般不超过担保机构自身实收资本的5倍,最高不得超过10倍。
第九条担保机构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对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票据贴现、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提供担保和再担保,以及经主管财政部门批准的其他担保和资金运用业务。担保机构不得从事存、贷款金融业务及财政信用业务。
第十条担保机构要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与贷款金融机构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对贷款实行比例担保。担保机构应与贷款金融机构密切协作,及时交换和通报投保企业的有关信息,加强对投保企业的监督,共同维护双方的权益。
第十一条担保机构应建立严格的担保评估制度,配备或聘请经济、法律、技术等方面的相关专业人才,采用先进的项目评价系统,提高评估能力,加强对担保项目的风险评估审查;注重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群,积累完整、详实的客户资料,为项目评估建立可靠的信息基础;严格执行科学的决策程序,切实防止盲目决策;加强对担保项目的跟踪,完善对投保企业的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追偿与处置机制;强化内部监控,防范道德风险,保证合规经营。第十二条担保机构应积极采取反担保措施,可要求投保企业以其合法的财产(包括股权)抵押或质押,提供反担保。
第十三条担保机构应按当年担保费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以及所得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担保赔付。风险准备金累计达到担保责任余额的10%后,实行差额提取。
第十四条担保机构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运用资金。担保机构设立后应当按照其注册资本的10%提取保证金,存入主管财政部门指定的银行,除担保机构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外,任何机构一律不得动用。担保机构提取的风险准备金必须存人银行专户。
其他货币资金,不低于80%的部分可用于银行存款,以及买卖国债、金融债券及国家重点企业债券;不高于20%的部分,经主管财政部门批准,可用于买卖证券投资基金等其他形式。
第十五条各级财政部门对按照本办法规范运作的担保机构,可给予适当的支持。第十六条各级财政部门应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为担保机构落实反担保提供支持。第十七条各级财政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对担保机构的业务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重大问题应报告当地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第十八条建立对担保机构资信的定期评级制度。担保机构定期聘请经财政部门认可的资信评级机构进行资信评级,并向社会公布评级结果。第十九条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健全对以财政性资金出资设立的担保机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综合考虑担保机构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代偿损失、资产结构及其社会和经济效益而确定。第二十条担保机构定期向主管财政部门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其他报表和资料,于每月底前将上月的营业统计报表报送主管财政部门;于每一会计终了后3个月内,将上一的营业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有关报表报送主管财政部门。各级财政部门应认真做好对担保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工作,并定期向有关金融机构,必要时可向担保机构的注册机关通报情况。第二十一条对已经设立的担保机构,由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本办法的要求进行规范。
第二十二条各省级财政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报财政部备案。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2001年3月26日起施行。
第三篇:担保行业2017年中述职报告
*********担保服务中心 2017年年中个人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本人自***年**月到咱们****公司工作至今已有***年多了,在这些年里,在各位领导的关心和同事们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履行工作职责,较好的完成了本上半年的工作任务,在思想觉悟、工作素质、操作技能和优质服务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现将本人今年以来的得与失和酸甜苦辣,以及下半年该如何去做的更好做一个总结。总体来说,我的2017年,工作十分顺利,成长较为迅速!
一、干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本人目前主要工作职责是进行担保业务的前期调查工作,努力了解企业的真实运营情况、主营业务、产品市场、未来市场可拓展空间以及产品的优劣性等等,由于我们担保中心的性质和主要经营邢台本地市场,地域性优势较强,我们进行初步的把关和筛查,淘汰掉一批不符合担保规定的企业,上报的大部分客户都可以串联起来,企业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印证,以确定企业的真实实力。
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我还积极配合领导需要,及时快速的完成分配给我的各项事宜。
二、强化工作态度,克服负面情绪
“学精于勤而荒于嬉”,实践是不断取得进步的基础,我要通过实践不断的锻炼自己的胆识和魄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克服急躁、粗心、懒惰等负面情绪,积极、热情的对待每一件工作。
三、工作体会及经验
担保工作主要就是防范风险,防范风险,重在求“实”。防控风险是担保行业的安身立命之本, 是担保业务的根本,也是自身发展和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前提。担保业务是高风险业务,只有扎实做好保前调查、核实;受保时落实审查、反担保措施;保后落实跟踪管理等,切实防范和控制风险,才能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服务。而要有效的防范风险,必须求实,只有把工作做实做细,才能有效防范风险。
四、下半工作思路
在未来半年工作时间里,必须坚持“稳健”。不能急于求成,必须讲求一个“稳”字,只有稳健,才能可持续发展。以后我将加强与辖内原有的各企业间的业务沟通,认真分析客户情况,根据重点客户的不同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的担保方案和工作目标,同时,多渠道、多方式开展业务跟踪管理工作,确保我们担保中心的资金安全。
以上是我的2017年上半年工作计划与发展方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及他人的协助能够成功的达成计划并突破,争取在下半年取得更好的成绩,全面提高自己。
第四篇:2011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发展报告
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发布:
2011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报告
2012年12月11日—12日,第十三届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在江苏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财政部企业司司长刘玉廷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380多家担保再担保机构派人参加会议。
朱宏任总工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一系列财税扶持政策、各类投资者的共同支持下逐步完善,现已成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担保行业服务小微企业的特点更加突出,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一大批担保再担保企业也取得了快速成长,各地涌现出一批严格规范、热情服务、创新模式、效果显著的担保企业。
对于2013年的工作,朱宏任总工希望全国担保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在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统一思想、形成发展合力,争取担保工作再上 新合阶。
刘玉廷司长在发言中指出,自金融危机之后又面临欧债危机,在这一过程当中,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迫切需要得到外部环境的支持。担保行业通过撬动银行资本,对小微企业支持,取得的成就功不可没。当前更需政府及有关部门雪中送炭,未来的发展需要继续跟进。财政对担保行业一直都比较支持,希望担保行业能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联席会议发布了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南京宣言》;来自全国各地的13家担保再担保机构负责人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行业交流,介绍了各自服务中小微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做法。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发布了《2011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发展报告》。报告介绍了2011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运行情况,公布了行业最新数据,通过近两年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出当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报告还指出了在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及展望。
1.2011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总体情况 截止2011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数量4439家,比上年减少378家。全年服务新增受保企业38万户,年末在保企业42万户;新增担保总额1.56万亿元,同比增长59.28%;担保余额2.6万亿元,平均单笔担保额385万元。2011年全年担保总笔数66.9万笔,其中单笔100万元以下的占57.9%;单笔800万元以下的占61.5%;单笔1500万以下的占81.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缓解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是实力增强,梯队形成,结构进一步优化。近两年来,各地严格执行《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实现整合、整体优化:2009年底为5547家,2010年底为4817家,2011年底为4439家。在机构减少的同时,担保机构的资本金总额、户均资本额及担保贷款业务量均明显增大:2011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实收资本已达4591亿元,同比增长17.2%;担保机构户均注册资本额2009年为6109万元,2010年为8129万元,2011年达1.04亿元,同比增长29%,第一次实现户均资本金超亿元。
在全国4439家机构中,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担保再担保机构已达35家;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担保再担保机构共计2196家,占比已近半壁江山。目前行业梯队格局已基本形成,资本金过亿元担保机构引领作用凸显,其户数占比49.47%;资本占比79.01%;业务占比84.38%。一批资本规模大、服务水平高、抗风险能力强、信用记录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正在形成,在公司治理、功能创新、风险管控、银担合作、团队建设等方面正在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担保行业整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是体系形成,风险可控,企业和社会效益显著。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扶持政策,在有效激励地方各级政府建立省、市、县三级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民间资本投资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初步形成了政策性担保与民营担保互补、直接担保与再担保联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2011年底全国4439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共计1072家,占比24.15%,实收资本1380亿元,占比30%;民营担保机构3367家,占比75.85%,实收资本额占比70%。我国担保行业正由试点初期的以财政出资为主,向以政策性担保为主导、民营担保为主体的格局转变。与此同时,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区、直辖市)建立了省级再担保机构,实际覆盖了18个省市,再担保在信用增进、风险分散、产业导向和行业整合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担保能力普遍较弱,盈利模式亟待调整。中小企业盈利能力较弱,信用能力和意识均较低,因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面临高风险、低收益困境。目前,我国担保行业资本来源多元化,包括各级财政、国有企业、民间资本、外资等,资本诉求不一。但不论是民营担保机构还是国有担保机构均面临盈利模式问题,各类担保机构不得不在实现政策目标、资产保值增值和风险管理中艰难寻求平衡。担保机构法定盈利渠道只有两个:一是保费收入不得高于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0%;二是投资收益,投资额需在净资产20%以内,且投资方向严格受限。与此相应,作为高风险行业,担保机构要按年末责任余额1%计提赔偿准备;按当年保费收入50%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由此可见,收益与风险失衡甚至形成制度性亏损,是担保机构面临的最大的制度性障碍,为此,担保机构的商业及盈利模式亟待调整。
二是部分地区担保业务增速放缓与代偿骤增同步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部分地方反映,受银行提高合作门槛、缩减授信额度、降低放大倍率,以及宏观经济下行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担保业务增速放缓。有些省市多年来首次出现解保大于新增现象;个别省市今年新增担保业务量骤减;一些省市代偿额与代偿率明显上升。2011年全国担保机构代偿率平均为0.42%,而2010年为0.16%。从2012年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专项资金结构上分析,补助担保机构的代偿额同比已增长51.2%。随着经济下行,中小企业风险加大,第一还款来源不佳,加之银保风险分担机制长期缺失,担保业风险总体将呈上升趋势,一些机构已进入代偿高峰期,应引起高度关注。
三是个别机构存在业务不规范甚至违法违规行为。一是直接或变相抽逃资本金并违规运用;二是超收、挪用、占用客户保证金甚至贷款牟利;三是实际控制人与关联交易等问题频发;四是以委贷方式掩盖代偿风险。个别担保机构的风险事件给行业带来极坏影响,损坏了担保业整体的公信力。为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下发了《关于规范融资性担保机构客户担保保证金管理的通知》(融资担保发[2012]1号)和《关于部分融资性担保机构违法违规经营的提示和开展风险排查的函》(融资担保函[2012]3号),要求各地加强机构监管,切实防范行业风险。
四是担保机构在银担合作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平等开展业务。一是银行提高担保机构准入门槛。特别是2011年下半年以来,部分银行大幅提高准入门槛,降低授信倍率,提高保证金比率,甚至暂停新增业务。个别银行甚至提出所有制歧视政策,这对目前以民营担保机构为主体、融资性担保业务为主业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造成极大影响,直接波及在保中小企业。二是银行收取担保机构保证金,从源头上增加了担保机构的经营成本,影响其即时清偿能力。现行政策仅强调担保机构少收或不收企业保证金,但对银行收取担保机构保证金却未予制止或有所约束。地方反映,多数银行向担保机构收取10%-20%的保证金,有的甚至将收取担保机构的资本保证金、基础业务保证金作为银担合作签约的先决条件。由于担保机构特别是民营担保机构自身资本金原本就不足,银行收取保证金比例过高,致使担保机构自身的杠杆功能严重受限,也降低其承保与代偿能力。与此同时,多数担保机构又必然将保证金负担转嫁受保企业,从而变相加大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也给个别担保机构挪用客户保证金、高负债经营,甚至以保证金名义从事非法集资、高利揽存借贷等违法行为提供可乘之机。三是担保代偿风险几乎全部由担保机构独自承担。除极少数政策性担保机构外,几乎所有担保代偿损失均由担保机构独自全部承担。与此相应,银行的利率却并未因担保机构提供担保转移部分风险而降低利率幅度,这种制度安排既有失权责对等原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平添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此外,作为从事信用增进的担保机构,长期以来难以进入银行的征信系统以分享企业的信用信息资源,从而增加了担保机构的信用风险,银担合作中的信用信息共享也迫在眉睫。
五是部门协调与政策保障不到位。一是抵质押登记不到位。部分担保机构反映,办理反担保物抵质押的登记机关,如国土、房产、工商、公证等部门,对担保机构不认可,对担保业务认知度不高,影响担保机构的反担保措施到位。二是队伍建设需加强。担保机构经营的是信用,管理的是风险,创造的是价值,承担的是责任。担保业主要资产是“人脑”、“电脑”,对人力资源的德才素质要求很高。但目前,多数担保机构成立时间不长,中高层管理人才奇缺,相关部门应加快培训及资质认证,以从速提高担保人才的能力建设。三是财税政策应保持。有些政策如最近下发的有关担保机构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地方和机构反映十分强烈,政策出台的时机与初衷很好,但理解与执行存在歧义,需尽快深入沟通才有利于文件执行、实体受惠。四是法律地位应明确。在法律诉讼中,担保机构从事的是金融业务,但不能享受金融机构的诉讼地位和权益。司法实践中,担保机构的逾期利息、违约金等得不到保障,担保债权劣于金融债权。此外,政策性担保涉及诉讼往往按刑法,而民营担保则按民法调整,法律地位不平等。在会议开幕式和闭幕式上,联席会议召集人张利胜作了报告。他指出,我国信用担保业的发展,任重道远,联席会议的下一步工作,一方面要积极反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的诉求,包括现今在政策、制度上存在的障碍,以及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哪些支持;还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行业发展规划。目前行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求业内要清醒地认识自我,要在积极规范治理的基础上,站在战略高度规划定位发展目标。他还向大会报告了联席会工作情况,号召全体担保人继续努力,承担起中国第一代担保人肩负的历史责任,为中国担保业的崛起而努力奋斗。
本届联席会议紧紧围绕“凝聚体系力量、情系中小企业、推动行业发展”这一主题,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承办单位的精心筹办下,在与会代表的共同配合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期待下获得了成功。
2011年中国融资性担保机构增长近四
成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2年06月28日 09:48 中国经济时报微博
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中国银监会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全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共有法人机构8402家,较上年末增加2372家,增长39.3%;在保余额总计19120亿元,较年初增加5374亿元,增长39.1%。
据银监会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8402家融资性担保机构中,国有控股占18.7%,民营及外资控股占81.3%,民营及外资控股机构占比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
该负责人说,2011年,中国融资性担保机构资本和拨备增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进一步增强。截至2011年末,融资性担保机构资产总额9311亿元,同比增长57.2%,其中净资产总额7858亿元,同比增长63.8%。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184亿元,占担保业务收入的51%。担保准备金合计5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1%;担保责任拨备覆盖率为607.5%,较上年末增加100个百分点。
该负责人还说,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截至2011年末,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9857亿元,同比增长40.5%,占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的77.3%。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国融资性担保行业总体运行较平稳,但担保行业多年缺乏有效监管聚集的风险和问题还比较突出,对此将启动《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工作。
该负责人说,近期出现的中担、华鼎、创富等个别融资性担保机构因违规经营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事件,暴露出部分融资性担保机构自身经营管理不规范、偏离主业、内控机制欠缺、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管等问题。目前,联席会议正协调处置化解风险,相关省、市人民政府正在积极开展风险处置化解工作。
该负责人说,下一步将启动《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工作,并进一步研究分支机构管理、再担保机构发展、资本金运用等问题,完善有关制度措施。
目前,中国担保机构按业务性质分为融资性担保机构和非融资性担保机构,融资性担保机构已经纳入监管体系,但非融资性担保机构没有纳入监管体系。据统计,截至2011年末,全国共登记非融资性担保机构约1.38万户。
第五篇:大连市信用担保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模版]
大连市信用担保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近年来,大连市信用担保行业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和大力推动下,在制度建设、业务创新、银保合作、信用提升、行业自律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助推我市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新兴行业。
一、大连市担保机构基本情况
大连市担保机构的构成,从初期的主要由政府出资为主,发展到以企业、民间组织和自然人等非政府出资为主,逐步形成了市、区、县、园区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框架。截止到2009年6月底,大连市共有担保机构107家,机构总数同比增长21%。全市注册资本金规模已达到81.36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资本金过亿的担保机构已达到31家(含一家分支机构),占机构总数的32%。
受政策推动与市场拉动双重影响,大连市担保行业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以融资担保为主业、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定位更加明确,并积极创新业务品种,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些有着鲜明特点的优势担保品种,不仅成为支撑和活跃大连市担保市场的要素,同时也表明大连市担保市场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细分越来越明确。
二、大连市担保业务产品情况
随着大连市担保机构的发展,产品种类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大连市担保市场传统产品包括二手房担保贷款、个人消费贷款担保、车贷担保、房贷担保等,新兴的产品有工程履约担保、银行票据担保、出口信用证担保、工程招投标担保、融资租赁担保、军产房担保和店铺置业担保等。同时,在担保协会的组织倡导下,担保机构之间的联保、分保、第三方保证等形式的同业合作也积极开展起来,使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加顺畅,经济效益不断增加。
三、大连市担保业务开展情况
2008年,大连市担保机构累计为7675家企业提供贷款8399笔,实现年担保金额102.1亿元,首次过百亿,同比增长10%,担保责任余额85.373亿元,同比增长12%,累计保费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47%。截至2008年底,大连市担保机构已经累计为55381户中小企业进行担保60954笔,累计担保金额381.09亿元,在保余额160.43亿元。
2009年上半年,国家的金融形势仍然不够乐观,担保行业在这期间遭遇了严峻考验,大部分担保机构能够主动适应这场危机带来的挑战,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今年1—6月,我市担保机构累计为5712户企业担保6328笔,户数、笔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大体持平,累计担保发生额59.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8%,担保责任余额85.5亿元,累计代偿52笔,累计代偿金额1754.8万元,四、大连市担保机构机遇与挑战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今年的影响还会扩大。从 国内看,经济运行情况还存在很多不利因素。经济增长放缓和效益下滑的状况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蔓延。目前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危机到目前为止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没有最后见底。
但国际上的不利因素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2008年,中央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拿出四万多亿拉动经济,促进经济增长。从大连市自身来说,也有保持经济今后平稳较快发展的很多有利条件,首先,大连市通过多年经济结构调整,在抗风险能力方面能力大大增强;其次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将会列入国家战略之中,再加上东北振兴战略继续实施,所以大连的经济发展形势和环境要比其他地区会更有利一些。
另外,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对担保行业发展的政策扶持。
2006年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90号)作为专门文件,从财政扶持、税收减免、银保合作、抵质押登记、信息共享及组织领导等方面作了进一步明确。大连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也会同财政局、人民银行、银监局、税务局、工商局等部门加强了对担保机构运营状况的统计监测和监督管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断完善,取得明显进展。
总之,大连市担保行业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相信在大 连市政府及担保协会的指导与支持下,随着担保实力的增强、产品种类的多元化、银保合作的加深,大连市担保机构将取得突破性发展,为大连市中小企业及市民提供更全面的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