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的意见

时间:2019-05-12 11:2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的意见》。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的意见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局,各地、州、市教育局,各大中专师范院校: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推进新疆双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精神,结合双语教育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正确认识双语教育工作形势。自2004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下发以来,我区双语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双语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双语教育条件明显改善,双语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双语教育体系初步建立。截至2011年9月,学前和中小学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少数民族学生达到140.84万人,占学前和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的55%。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双语教育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双语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双语教育教学管理不够到位,双语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不够规范,双语教育质量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双语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前双语教育工作中最紧迫、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提高双语教育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民汉兼通”人才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双语教育的需求,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双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充分认识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真负责地抓好双语教育质量工作。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稳妥、有效地推进双语教育工作

2.科学制定双语教育发展规划。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双语教育发展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推进原则,科学制定本地双语教育发展规划。要科学确定双语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统筹兼顾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条件保障的能力,既要积极进取,不等不拖,又要实事求是,不急于求成,把握好节奏,安排好衔接,确保双语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要严格按照既定规划的目标和步骤,积极、稳妥、有效地推进双语教育工作。

3.合理选择双语教学模式。中小学双语教育分为两种教学模式:模式1,小学汉语、数学、科学、信息技术,初中汉语、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高中汉语、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其它课程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模式2,全部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开设民族语文课程;不具备师资条件的学校,体育、音乐、美术课程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

对接受过学前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小学起始年级,城市和县城学校一般采用模式2实施双语教育,不具备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采用模式1实施双语教育;农村学校可根据双语教师及学生的实际,采用模式1或模式2。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实施双语教育的模式,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执行。县、市、区作为双语教育的责任主体,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以及师资队伍、管理水平、办学条件、社会环境和模式衔接等多面因素与要求,做好双语教学模式的审批工作,切实做到因地制宜、有序推进,避免按行政区划“一刀切”。4.加强少数民族语文教学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文教学工作是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要坚持民汉兼通培养、民汉教学并行并重的原则,加强民族语文课程教学。制定双语班民族语文课程标准,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开齐、开足课时,配齐配足师资,确保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评价对提高民族语文教学质量的导向作用,坚持把民族语文作为少数民族双语班学生中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考的必考科目。高度重视双语教学模式中使用母语授课课程的管理和建设,努力做到母语授课与汉语授课课程“四个一”,即一个制度、一种管理、一样要求、一视同仁,切实提高母语授课课程教学质量。在少数民族学生比较多的汉语授课学校,要进行开设民族语文课程的实验,探索在汉语授课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实现民汉兼通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方,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积极推进双语教育的同时,在起始年级相应保留以本民族语言文字为主进行教学的教学班,供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

三、强化常规管理,规范办学与教学行为,提高双语教育质量

5.严格控制中小学班额。学校开设双语班须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班额执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的规定。小学每班40—45人,初中每班45—50人。[zhu1] 要科学合理设置班数,采取切实措施化解大班额问题,逐步实现按标准班额教学。

6.严格执行课程设置方案。按照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普通高中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等文件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不得自行增加或减少双语教学的课程和课时数。

7.严格实施课程标准。依据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学科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切实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保障学生的学业水平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

8.规范使用课堂教学语言与教材。严格按照双语教育两种模式对教学语言的规定,规范课堂教学语言与教材的使用。凡明确要求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授课的课程,应以国家通用语言作为主要授课语言,并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经国家或自治区审定许可使用的汉文版教材;在学生理解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辅助解释,但课堂上国家通用语言使用比例不低于85%。凡要求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课程,应以相应的少数民族语言作为主要授课语言,并选用新疆教育出版社等经自治区审定许可使用的民文版教材;课堂上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比率不得低于85%。使用模式1授课的班级,汉语课程原则上使用新疆教育出版社《汉语》(双语班使用)教材;使用模式2授课的班级,语文(汉)课程原则上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9.严格教学常规管理。要建立健全与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教案审批、听课检查等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教学各环节做出量化、规范化的要求。

教师要从规范教学行为入手,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在备课环节,教师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的基本内容。要合理运用教材,有效整合教学资源。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差异,科学设计教学方式和方法,把握好教学重点、难点和进度。

在上课环节,教师要以构建和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重点,积极探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满课堂活力的教学方式。要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增强教学内容呈现的逻辑性、教学环节过渡的衔接性、教学语言表达和媒体演示的合理性。要保证适当的课堂教学信息容量、课堂训练内容与强度,提高双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作业与辅导环节,教师要针对学生差异,精心选择和设计作业,不得盲目从教辅资料中指定作业和用简单对答案的方法批改作业。要保证适量的课外作业量,并做到及时批改和及时反馈,确保学生课外学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切实做好农村中小学学生课后辅导工作,力争将学生学习困难解决在学校内。

在检测与评价环节,要注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及时分析测评结果,从中找出教学和学习中的不足,进行讲评和辅导。

四、加强双语教育研究和指导工作,促进双语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10.加强双语教育研究工作。积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关注、研究新疆双语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开展双语教育质量提高的实验研究和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在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要突出双语教育质量相关课题的研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双语教育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治区双语教育研究会和专家委员会作用,整合全区双语教育研究资源,深入开展双语教育研究,为双语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咨询。组织开展双语教育学术研讨活动,交流经验,研究问题,提供建议。办好《双语教育研究》等期刊,完善双语教育研究成果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11.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加强双语教研队伍的建设。各级教研机构要加强现有教研队伍的培训与提高,增强教研员双语教学指导能力,打造适应自治区双语教育发展的教研队伍。要严格规范教研员的任职资格标准和选拔任用管理工作,优先录用具备双语教学指导能力的教育工作者进入教研队伍。各级教研员要树立为双语教育、为基层学校和教师服务的思想,关注双语课堂教学实践,经常深入到中小学开展听课、评课和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帮助双语教师掌握学科课程标准、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自治区、地、县教研员每学期到基层听课、评课等活动的时间分别不得低于40学时、60学时、80学时。

12.加强校本教研工作。要把教学研究和教师素质的提高作为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工作,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各项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要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加强对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课程标准、教科书、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的研究。要积极开展教法、学法的研究和实践,充分挖掘传统教学方法的积极因素,借鉴、吸纳和运用现代教学方法理论,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学校领导要深入教学一线,了解并熟悉课堂教学,努力成为研究提高双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引领者和示范者。

13.加强双语课堂教学指导。自治区继续开展中小学双语课堂教学指导活动,组织优秀教师、教研员、专家赴边远地区巡回讲课,培训基层教师。继续开展远程同步示范课活动,利用远程教育手段,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质的观摩课和示范课。县、市、区也要有计划地组织双语教学指导活动,给基层教师提供有力帮助,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五、加快双语教材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14.加强双语教材建设。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组织专家自主开发和编译符合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各类教材,特别是汉语、汉语文和少数民族语文教材的研发。要进一步修订现有双语教材,逐步完善从小学到高中的双语教材体系。加大教师学习和运用课程标准、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的培训力度,使教师尽快熟悉、理解和用好课程标准与教材。

15.大力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新疆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计划”,努力改善双语班信息技术基础条件。加强远程教育应用工作,充分发挥优质教学资源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凡因条件所限未能开齐课程的学校,要依托“班班通”项目,通过远程教育方式,开齐国家课程并达到规定课时要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远程教育教室(含光盘播放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的使用效益,保证每套设备每周使用不少于20课时。大力推进光盘教学在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普及。全面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学校管理和课程教学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服务。采用自主开发、译制、引进以及资源共享等多种途径,加快双语远程教学资源和双语教师远程培训资源的建设步伐。积极开展双语教师课件、课例、软件等大赛活动,在营造远程教育工作浓厚氛围的同时,遴选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广大教师学习和使用。

六、改进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建设适应双语教学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6.拓宽双语教师补充渠道。根据新疆双语教育推进需求,稳步实施双语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扩大区内外教师支教、大学生实习支教规模,缓解当前基层学校双语教师不足问题。

17.改革师范院校培养模式。师范院校要进一步明确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宗旨,扩大双语教师培养规模。扩大“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计划”,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方式,为边远农村牧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双语教师。要以培养双语教学能力为重点,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满足双语教育需要的教师培养模式。要进一步强化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完善大学生实习支教制度,增强师范生对双语教学工作的适应能力。积极推行师范院校民汉学生混合编班,鼓励少数民族师范生插班学习,加强母语为汉语的师范生少数民族语言课程学习。强化师范生培养过程管理,将“强化考核”与“过程淘汰”相结合,以评价为导向,促进师范生政治素质、双语水平、专业能力和教学技能全面发展。

18.切实提高双语教师培训质量。根据双语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不断加大双语教师的离职培训力度,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原则,合理规划培训任务,采取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培训,地州普及培训和对口支援省市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分层开展双语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对参训学员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培训规章制度,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和培训质量监控体系。深化培训教学改革,坚持小班教学为主,加大汉语口语训练力度,突出学科教材培训,强化教学实践实习,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完善双语教学校本培训制度,让双语教师在实践中成长。完善评估指标与督查机制,加强对双语教师培训成效的评估与监督。充分调动参训学员学习积极性,建立健全激励参训学员学习积极性的保障制度,并把参训学员的培训效果与其职务、职称晋升、绩效工资评优奖励挂钩。

19.加强双语教师队伍管理。制定和实施《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专业标准》,促进双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规范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杜绝不符合从教条件的社会人员进入教师队伍。新聘任的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应当达到自治区规定的相应标准。即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汉语课教师为四级乙等及以上、非汉语课教师为三级甲等及以上;初中和小学汉语课教师为三级甲等及以上、非汉语课教师为三级乙等及以上。同时,本民族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所授学科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授课能力也应当达到相应水平。少数民族教师要加强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能力;母语为汉语的双语教师也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动态管理,建立双语教师实名制信息库,建立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定期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绩效工资、评优奖励挂钩。加强双语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双语骨干教师培养、管理机制。定期组织优秀双语教师评比活动并给予奖励。

七、加强双语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估,促进双语教育科学发展

20.完善少数民族双语班学生考试招生制度。根据双语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修订内初班考试、内高班考试、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考试模式和招生办法,突出双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查,引导双语教育工作科学、持续、健康发展。21.加强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健全双语教育质量监测机构,建立覆盖全疆的双语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在教育部有关司局的指导下,协调疆内外有关高校、科研单位和质量监测机构,组织好双语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逐步扩大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监测的规模和课程门类。建立双语监测定期报告制度,提出双语教学工作改进意见。

22.完善双语教学评估督导机制。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双语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组织中小学双语班开展评估工作。自治区要在学校自评自查的基础上,定期对中小学、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双语教学工作评估。通过评估推动学校强化质量意识,规范教学管理行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在推进双语教育质量工作中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地县、学校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23.研制和推广语言测试工具。2012年完成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向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的过渡。适时引入普通话水平测试等其它测试手段,检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效果。研发和推广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检测工具,促进少数民族语言学习水平的提高。

八、建立健全双语教育管理机制,营造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24.加强对双语教育质量建设工作的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提高本地双语教育质量负有主要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要注重调查研究,主动听取双语教育质量工作的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管领导要肩负起质量建设工作的直接责任,全力抓好教育质量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督导等职能部门作用,健全双语教育质量监督检查机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双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校长是双语教育质量第一负责人,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切实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

25.创建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为重点,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教育,持之以恒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三个离不开”和“四个认同”教育,坚决抵御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完善德育评估,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zhu2] 充分发挥新疆地域特色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紧密结合校双语教育工作实际,扎实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树立相互欣赏、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的文化理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推进双语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意见

贵 州 省 教 育 厅 文件

黔教基发„2011‟335号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意见的通知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三日

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就进一步提高我省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以及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根本,人才培养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贵州未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基础性工作,是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迫切需要,是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载体。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省中小学教育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稳步发展,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提速追赶和内涵发展并重的关键时期,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受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和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省中小学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育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质量低。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教学质量低,阻碍了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成长。总体上看,当前我省中小学教育质量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不适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

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广大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紧紧围绕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三化合一”战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文化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培养紧密结合,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紧密结合,把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既重视学生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人格塑造、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快乐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切实把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作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我省中小学教育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二、明确工作目标,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

到2015年,全省中小学教育质量整体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行为习惯、智育水平、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明显提升,社会责任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不断提高。

(一)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改革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摒弃“假、大、空、远”,倡导“近、小、活、实、主、新”等德育教育方式,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在中小学校广泛深入开展“五好”教育,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各族人民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全面渗透法制教育,培养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从根本上扭转中小学德育教育、法制教育缺失的状况。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和德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提高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素养。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

按照《贵州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中小学校要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继承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使教育教学回归生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改变教育教学严重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现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教育科研部门和中小学校开展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的评选、交流、推广活动。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要带头示范素质教育,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等方面大胆探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坚决摒弃单一的应试教育。认真开好《贵州省初中学生实用技能》和《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综合读本》课程。加快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构建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三)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创造条件加快建设塑胶运动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厅另行制定全省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办法。各地要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中小学校体育、艺术师资和设施设备,开齐开足开好体育、音乐、美术课程,使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态,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促使学生自觉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四)学校办学行为规范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坚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严格按照校历科学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效增加课外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分重点班和未经省教育厅批准的实验班,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违教育规律的竞赛,不得利用寒暑假、周末、节假日及课余时间组织中小学生集体补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以及违规收费补课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五)考试评价和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各地要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划定入学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鼓励各地通过学区制改革等方式,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加快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公办普通高中原则上在本地范围内招生。各市(州、地)举办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2年起不再面向全省招生(民族班、宏志班以及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除外)。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面向辖区内初级中学分配招生指标比例不低于招生计划的50%,以后逐年增加,到2015年不低于60%。按照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和高考改革。坚决制止对高考成绩和中考成绩的各种炒作。

(六)学术研究氛围浓厚和教育教学科研扎实有效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并加强教育教学科研和学术研究,要优化教研机构与人员队伍,特别要加强中小学校学科教研组建设,形成有效的教研网络,鼓励和支持教研部门、中小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广泛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和学术研究,营造浓厚的“以研强教、学校重研、教师参研”的学术氛围。各级教研机构要围绕推进课程改革,完善教育教学研究制度,提高对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水平和能力;深入基层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视导,指导学校教学和教研工作,增强教育教学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定期开展优秀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案、课例、课件评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加快中小学校本研修一体化建设,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研讨教学业务,养成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培养一批专家型、研究型教师。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指导,在课题立项、科研资金资助等方面给予倾斜。实现教育科研成果丰硕、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迅速的目标。

(七)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科学合理

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对中小学教育质量和中小学生德、智、体、美等受教育状况进行监测。省教育厅另行制定全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指导意见,并对全省中小学教育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市(州、地)、县(市、区、特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原则,对辖区内中小学校教育质量进行监测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结果在省、市(州、地)主要媒体公布。

(八)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作用发挥进一步加强 各级人民政府要重视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形成政府投入、社会投资、多方捐赠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开发利用学校所在地区的工厂、农村、部队、社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场地。到2020年,力争每个县(市、区、特区)至少有一所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经济实用、功能配套的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各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综合实践基地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要面向广大未成年人,坚持公益性质,突出社会效益,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取得实效 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通力合作,营造氛围,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完善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促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切实加强领导

教育质量直接影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影响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中小学教育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把教育质量摆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政府职责,加强领导和协调。当前,要结合政府领导班子换届调整,积极争取重视和支持,建立一支专业化教育局长队伍,让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要把提高教育质量纳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组织制定符合本地本校实际的实施意见,及时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的突出问题。

(二)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并统筹管好用好教育经费,均衡配置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共资源,加大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加大体育运动场馆建设和体育艺术设施设备投入,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重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教育问题,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坚决纠正截留、挤占、挪用教育经费和学校资源等行为。

(三)理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管理体制

省教育厅另行制定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强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统筹管理职能。改革完善校长任用办法,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依法聘任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竞聘制和定期交流制(原则上六年要交流轮岗)。保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奖惩等管理职能。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委办等部门关于加强和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管理意见的通知》配备教师,注重解决学科教师结构性缺额问题。加强本区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着力加强城市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促进县域内师资均衡流动配置。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义务教育学校绩效考核工作,建立与聘用(聘任)制度相适应、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约束作用。保障校长、教师培训经费,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四)优化中小学办学环境

各级政府不得向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教育工作的唯一依据。依法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鼓励中小学校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开展符合本地本校实际的改革探索。严禁随意对学校进行可能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检查,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庆典等各类商业性活动,参加公益性活动须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学校要加强与社区、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共同营造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督导检查 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质量督导评估制度。省教育厅另行制定中小学教育质量督导评估标准,将中小学教育质量纳入“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以及“中小学督导评估”体系,作为考核县级党政负责人、县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对教育质量的检查、评估和指导。

第三篇:如何提高我县双语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

如何提高我县双语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

在新疆加强双语教学是形势的需要,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是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的需要,是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新疆南疆地区双语教学开展的有声有色,已经形成锐不可当的趋势。少数民族群众对双语教学热情高涨,关心支持双语教学,想尽办法送子女到双语学校就读。双语教学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如何做好双语教学工作,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根据本人的工作实践和对双语教学的了解,结合对上级双语教学文件的学习,本人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双语学校和教学管理。一是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二是加强双语学校书记、校长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双语学校领导班子。三是提高双语学校领导班子管理水平。四是树立质量管理示范典型,形成典型示范引领双语教育质量提升的工作机制。

2、加强双语教育管理。坚定不移的推进双语教学,把双语教学质量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严格落实起始年级教学模式选择报批制度,双语教学模式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从实际出发。抓好双语教育各学段的衔接,要科学制定双语教育衔接方案,做好幼小、小初、初高和高中到大学的有效衔接。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按照“精准辅导、着重实效、全面提高”的原则,通过师生“一对一”辅导,强化语言基础训练,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薄弱课程学习成绩,逐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成绩全部及格。

3、夯实学前双语教育基础。一要进一步加大学前双语教育投入,填平补齐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配齐配全设施设备。二要提高幼儿园保教水平,按照标准配齐教职工,科学设置幼儿园课程,提升保教人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为开展幼儿双语教育奠定基础。三要强化学前双语教育管理,双语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人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县、乡、村”三级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机制。四要重视培养幼儿双语应用能力,创设开放式语言交流环境,办好家长学校,为幼儿学习双语提供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实行家园共育。

4、抓好双语教学常规管理。一是建立双语教学管理机制,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健全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教学各环节做出量化、规范化的要求。二是落实教学常规,细化过程管理,对常规教学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过程监控,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教学反思、辅导、检测等)的常规管理,把常规抓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实现过程管理的精细化。三是加强双语教学管理评估工作,认真落实自治区双语教学评估政策和规定,教育局每年对全县双语学校全面抽检一次以上,并建立评估问题反馈落实责任制,确保评估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5、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拓宽双语教师补充渠道,争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有效补充双语教师,解决双语教师紧缺的矛盾。二是调整教师配备结构,通过调剂编制,加强人员配备等方式,进一步向双语教育岗位,农村偏远地区学校、教学点、农村寄宿制学校倾斜,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边远学校支教。四是加大培育骨干教师力度,形成每所学校都有若干名骨干教师,有学科带头人队伍,辐射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五是稳定双语教师队伍。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加大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力度,完善农村教师职称评聘制度。

6、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推进宽带进校园,加大硬件设备配备,切实发挥教学设备的作用,加强教学设备和资源的管理,提高教师运用能力,推进优质资源共享。

7、实行双语质量监测。认真组织好上级对我县双语教学质量检测,组织实施好我县双语教育教学质量检测,及时对检测情况进行分析,通报,作为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促进双语教学质量提升。

8、发挥教科研的专业引领作用。通过竞聘上岗配齐配强双语教研员,建立教研员责任区和联系学校制度,将教研工作中心下移到农村中小学和薄弱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推广教学改革成果。构建教研网络,推行片区中心教研组模式,建立“校长---学科教研组----教师个人”三级教研组织网络。

9、建立完善双语教育发展保障机制。各县市要把双语教育质量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并作为对其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目标责任制度。要切实落实教育教学质量问责制,教育局和各学校主要领导是双语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积极探索,努力构建以质量评价为主体的校长选拔、聘任和竞争机制,把教学质量与校长考核挂钩,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没有达到优秀等次的学校和校长不能评优评先;对教学质量为差等次的学校,扣除学校校长全年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教育局对其进行戒勉谈话;教学质量评价连续两年为较差等次,校长予以降职或免职。强化教师绩效考核机制,以教师绩效考核为抓手抓好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充分发挥教师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激励教师增强责任心、事业心。严格执行提升质量奖惩机制,对推进双语教育教学质量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双语教育教学质量考核不合格的校长、教师进行处罚。

双语教学是长期任务,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实效。在上级的关怀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各族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南疆地区的双语教学一定能够取得辉煌成绩。

第四篇:浅谈如何提高中小学“双语”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小学“双语”教学质量 ——以亚曼苏乡柯尔克孜学校为例

(亚曼苏乡柯尔克孜学校 刀顺荣)

摘 要: 新时期,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尤其是农村“双语”教学。下面以乌什县亚曼苏乡柯族学校为例,从“双语”教学背景、教学现状以及教学中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字:提高、农村中小学、“双语”、质量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如何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讨论和反思的问题。近年来,在乌什县县委、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亚曼苏乡柯尔克孜学校“双语”教学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该校的双语教学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困难。对于如何提高该校的“双语”教学工作成为该校教师探讨的话题。

一、“双语”教学背景

为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出《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在全区少数民族学校大力推进“双语”教学模式,不断扩大“双语”教学的范围和规模,最终实现全区所有少数民族学校全部实现“双语”教学模式的目标。

二、“双语”教学现状

乌什县亚曼苏乡柯尔克孜学校始建于1981年,是一所民族全日制学校。学校目前拥有10个教学班级,共272名学生。学校有1个学前“双语”班,共37名学生;小学班级6个,分别由2个“双语”模式一班(62名)和4个普通班(94名)构成,共156名学生;初

中班3个,共79名学生。学校拥有教职工28名,其中专任教师15名,“双语”特岗教师2名,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少数民族教师5名。

三、存在的问题

亚曼苏柯尔克孜学校“双语”教学工作起步比较晚,“双语”办学经验不足,再加上“双语”教学办学条件有限,使得该校“双语”教学工作不能很好展开。目前,该校“双语”教学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双语”师资投入不足。学前“双语”教师和小学“双语”教师严重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制约该校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步伐。

2、“双语”教学基础设施不足。由于教室不够用,学前班大班和中班混在一个教室上课,从某种程度来讲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学质量。

3、双语教学资源紧缺,不利于顺利开展“双语”教学工作。

4、没有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学校地处农牧区,远离汉族聚居的城镇,缺少与汉文化交流的机会,使得学生学习汉语效果不是很好。

5、“双语”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四、提高双语教学的策略

1、加强“双语”领导班子建设,加大“双语”教学检查和指导力度

加强学校“双语”领导班子建设,以校长为组长,组建一支优秀的“双语”教学领导小组,负责抓学校的“双语”教学工作。

学校双语负责人全面负责本校双语工作,在做好“双语”档案的

同时,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双语”教师的备课情况、批阅作业情况、教学情况等,找出“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双语”教师要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学生的作业,及时做反思和总结,从实践中不断探索“双语”教学新思路。借鉴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应用到“双语”课堂教学中来。

2、因材施教,优化整合“双语”课程资源

由于该校学生全部是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农牧高寒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文化经济方面相对比较落后,学生家长的观念也比较落后。学生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贫穷和落后的环境中成长,缺少学习汉语的环境,平时都是用本民族的母语进行交流。在“双语”教学中,可以采用图片、实物等道具教学,课堂上可以采用模仿、案例等结合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和特色教学。教学中因势利导地结合当地的生活习惯。

学校缺乏“双语”课程资源,作为双语班的一二年级的学生,没有多余的汉语课外书看,知识仅限在课本之上,缺乏开阔眼界的机会。我们可以考虑优化整合“双语”课程资源,然后再次开发与利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多和外面的世界接触,创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提高汉语水平

3、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师资投入力度,合理配备师资队伍,注重培养民汉兼通的业务能力又较强的骨干教师。积极向上级申请优秀的“双语”教师到该校任教,切实解决双语教师不足的问题

作为“双语”教师,有责任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学习。在工作期间互相学习,民族教师向汉族教师学习汉语,汉族教师向民族教师学习民族语言,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同时增进感情、促进民族团结。利用工作之余,可以借助网络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地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提高双语教学技能的同时也在提升学校“双语”教学质量。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与安排,寒暑假期间组织本校“双语”教师参加培训,在培训中不断提高“双语”授课能力。

4、采取奖励性措施,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学校可以通过讲公开课、发表论文、评优等方式多种措施鼓励教师,教师的平时表现作为年终考核标准之一,对优秀者给予奖励。

4、改善“双语”教学条件,扩大“双语”教学规模

不断改善“双语”教学条件,提高待遇“双语”教师待遇,吸引更多教师来我校工作。扩大“双语”教学规模,教学模式不断从模式一向模式二转化,教学质量也将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 周瑾.新疆蒙古基础教育中双语教育现存问题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3).[2] 梁云.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探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9(3):47-50.[3]张远,贾忠田.“模块化+交互式”双语教学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41-143.“双语”教学论文

论文题目:工作单位:作 者:完成时间:

——以亚曼苏乡柯尔克孜学校为例 亚曼苏乡柯尔克孜学校

刀顺荣

2011年12月22日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小学“双语”教学质量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中小学“双语”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工作

一、“双语”教学背景

为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出《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在全区少数民族学校大力推进“双语”教学模式,不断扩大“双语”教学的范围和规模,最终实现全区所有少数民族学校全部实现“双语”教学模式的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

我校“双语”教学工作起步比较晚,“双语”办学经验不足,再加上“双语”教学办学条件有限,使得该校“双语”教学工作不能很好展开。目前,该校“双语”教学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双语”师资投入不足。学前“双语”教师和小学“双语”教师严重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制约该校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步伐。

2、双语教学资源紧缺,不利于顺利开展“双语”教学工作。

3、没有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远离汉族聚居的城镇,缺少与汉文化交流的机会,使得学生学习汉语效果不是很好。

4、“双语”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三、提高双语教学的策略

1、加强“双语”领导班子建设,加大“双语”教学检查和指导力度

加强学校“双语”领导班子建设,以校长为组长,组建一支优秀的“双语”教学领导小组,负责抓学校的“双语”教学工作。

学校双语负责人全面负责本校双语工作,在做好“双语”档案的同时,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双语”教师的备课情况、批阅作业情况、教学情况等,找出“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

“双语”教师要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学生的作业,及时做反思和总结,从实践中不断探索“双语”教学新思路。借鉴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应用到“双语”课堂教学中来。

2、因材施教,优化整合“双语”课程资源

由于该校学生全部是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农牧高寒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文化经济方面相对比较落后,学生家长的观念也比较落后。学生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贫穷和落后的环境中成长,缺少学习汉语的环境,平时都是用本民族的母语进行交流。在“双语”教学中,可以采用图片、实物等道具教学,课堂上可以采用模仿、案例等结合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和特色教学。教学中因势利导地结合当地的生活习惯。

学校缺乏“双语”课程资源,作为双语班的一二年级的学生,没有多余的汉语课外书看,知识仅限在课本之上,缺乏开阔眼界的机会。我们可以考虑优化整合“双语”课程资源,然后再次开发与利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多和外面的世界接触,创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提高汉语水平

3、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师资投入力度,合理配备师资队伍,注重培养民汉兼通的业务能力又较强的骨干教师。积极向上级申请优秀的“双语”教师到该校任教,切实解决双语教师不足的问题

作为“双语”教师,有责任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学习。在工作期间互相学习,民族教师向汉族教师学习汉语,汉族教师向民族教师学习民族语言,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同时增进感情、促进民族团结。利用工作之余,可以借助网络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

法,不断地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提高双语教学技能的同时也在提升学校“双语”教学质量。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与安排,寒暑假期间组织本校“双语”教师参加培训,在培训中不断提高“双语”授课能力。

4、采取奖励性措施,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学校可以通过讲公开课、发表论文、评优等方式多种措施鼓励教师,教师的平时表现作为年终考核标准之一,对优秀者给予奖励。

4、改善“双语”教学条件,扩大“双语”教学规模

不断改善“双语”教学条件,提高待遇“双语”教师待遇,吸引更多教师来我校工作。扩大“双语”教学规模,教学模式不断从模式一向模式二转化,教学质量也将不断地提高。

如何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工作论文

论文题目:如何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工作论文

姓名:艾热提艾则孜时间:2013-12-23

下载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和意见

    丰乐中学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和意见 一、我校教育质量的现状: 通过对近二年初中毕业会考检测成绩的对比和分析,我校的教学成绩虽逐年上升,但是,在全区处于中下水平。如何进一步提......

    双语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xxx小学双语教育质量 年度报告 xxx小学 2016年12月 东城丝路小学双语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今年来,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校教职工不懈努力下,学校荣获了良好的成绩。“一切......

    关于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意见(模版)

    关于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意见 (讨论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袁贵仁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教育质量怎么提高

    教育质量怎么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应该说,“有学上”的问题已得到了较好解决,“上好学”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就是说,教育发展质量与人们的......

    关于进一步提高XX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意见[推荐阅读]

    关于进一步提高XX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意见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高扬提升教学质量大旗,奏响质量立校主旋律,加强课程建设,深化......

    双语教育质量报告(合集5篇)

    喀什地区喀什市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小学2016年度双语教育质量报告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南疆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会精神和《南疆双语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落实我校双语教......

    中小学教育质量考核办法

    ***自治县教育局中小学教育质量考核办法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作用,进一步促进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积极性,促进公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