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庄小学教育联盟城乡一体化实践报告

时间:2019-05-12 11:1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白家庄小学教育联盟城乡一体化实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白家庄小学教育联盟城乡一体化实践报告》。

第一篇:白家庄小学教育联盟城乡一体化实践报告

规范管理

共赢共享

——白家庄小学教育联盟城乡一体化实践工作报告

根据阳郊教字〔2016〕3号《关于构建以学区为中心推进联盟化办学模式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大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开发、利用、共享教育资源,提高联盟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本着“共建 共享 共赢”的原则,本学年实验小学与我乡的小西庄小学、白家庄小学、高垴庄小学3所学校建立了教育发展联盟。

【工作与成效】

一、健全各项制度

稳步推进工作

根据区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学年初联盟校召开了“发挥联盟优势,共谋教育发展”的座谈会,四校校长分析校情,共商章程,精心谋划,全方位铺开,高标准定位。通过调研、座谈制订了《杨家庄学区教育发展联盟实施方案》以及工作计划等。

为了确保各种活动顺利开展,促进教育联盟的健康发展,我校及时成立了教育发展联盟领导组织机构,并指定一名教师为联盟工作联系人。

二、传输管理经验

规范学校管理

1.本学年举办了校级层面的学校管理交流会,对学校发展规划进行研讨交流。大家共同听取学习联盟学校管理经验介绍,参观了实验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我校修订和完善了白家庄小学的各类管理制度,为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借鉴。

2.新学年里,有许多新教师(见习教师、新招聘教师、实习教师),他们走上了讲台,完成了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变,有些新教师还被委于重任,担任了班主任,成为一位班级管理者。她们初生牛犊不畏虎,勇气可嘉,但由于管理经验不足,常常让他们感到困惑,感到迷茫,以致对班主任工作产生畏惧。学校的两门负责人李航程老师积极向实验小学的班主任请教,利用听课研讨的机会,让我校的教师与实验小学的教师沟通交流,探讨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注意事项。通过活动进一步加强了联盟学校的班主任队伍建设,及时总结和推广了班级管理经验,切实提升了新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

三、搭建互动平台

保障交流畅通

建立了教育发展联盟微信群,制定联盟微信群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微信群的功效,开展群上互动交流。加入微信群的有联盟各校的负责人、班主任、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目前此群正在运行,并不断完善。

每校确定一个教师为联盟微信群的关注人,及时了解微信群动向。微信群的功效由最初的分享教育教学文章,畅谈教师个人看法,上升到围绕教育主题展开互动交流,如班主任围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网上互动,青年教师围绕“如何处理当下的师生关系”进行研讨。

四、开展教研互动

提高专业水平

1.交流教师平日工作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以外,还主动帮助教导处做好学校的学生学情检测、教师备课作业检查、教师学习笔记、反思检查、为上公开课的老师们制作课件等工作,和其他教师一起探讨写字、口算、古诗文诵读、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等工作的开展情况,每周利用课间操时间进行检查、指导,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反馈检查情况,并介绍杨家庄学校在此方面的经验、做法。

2.2017年5月,针对综合学科教学薄弱的特点,张丽丽老师将自己外出讲示范课的经验做法以及活动现场的研讨结果在全体教师间进行了共勉,并开展了“加强综合学科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讲座。

3.2017年3月,在实验小学举行的同课异构活动,我校语文教师积极参与活动,同为《冬阳童年骆驼队》讲出了不一样的精彩。实验小学校长赵秀枝做出了精彩的总结发言,并劝勉语文教师要走出文本,深入思考,树立大语文观念。

五、统筹安排任务

实现资源共享

1.师资交流助提升。本学年杨家庄学校继续选派张丽丽、翟文华两位教师到我校交流任教。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2.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健康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两位交流教师在白家庄小学主动承担教学任务,张丽丽来时担任教导主任,翟文华老师担任语文教研组组长。她们平时积极参与到老师们的集体备课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习他人的经验。立足学校实际,探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互助合作意识、总结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等,为推动学校一步一个台阶地向更高水平发展而努力。

六、推动均衡发展

赢得社会好评

学校在联盟活动的带动下,全校教师齐心协力,共同提升教育质量。比如:毕业班由教法灵活的张丽丽老师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并兼任班主任工作,经验丰富的杨伟老师任教科学,专业能力强的李航程老师担任英语教学,耐心负责的张梅梅老师担任数学教学。四位老师日常教学中精诚合作,教学相长。遇到不懂得问题总要进行讨论,不分学科,不分彼此,时刻把集体荣辱感放在第一位。六年级张竟予同学数学成绩一直不好,又是刚转进来的学生,与其他人显得生疏。四位老师额外关注她,轮流辅导数学作业。有一次,因为张梅梅老师没有给张竟予讲明白,师生着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此时,另外三名教师发挥自己的专长轮流用不同的方法讲解,直至讲透了,讲懂了才肯罢休,老师们和张竟予不约而同地笑了。

在本学期的期末测试中,六年级老师同心协力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及团队精神,9名学生在他们的引领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合格率达到了100%,优秀率达到了88.9%,均分84.1,总成绩93.01。张竟予同学的总成绩也越过了及格线,数学成绩虽然不及格,但也比平时多考了20分。

与此同时,我们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各年级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问题与困惑】

1.学校的各类活动的开展受到教师少、场地不够的限制。

2.网上互动交流形式比较单一,目前联盟各校教师参与讨论的覆盖面不广,讨论话题也比较肤浅。

3.在联盟活动后,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实践性不强,还是走老路子,无论班级管理还是课堂教学,前进的步子不大。

【整改与建议】

1.找准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办学模式的区别,创出符合校情的办学模式。2.加大教师专业化培训成长力度,不要只局限于听课研讨一种形式上,应扩大学习内容,增长教师见识,加强教师的理论应用能力。

3.完善各类设施设备,加强各科室的管理,让专用教室真正用到实处。联盟活动的开展虽然对促进联盟各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实现联盟各校共同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出现不足与问题在所难免,“一所学校可以走得更快,多所学校一起将会走得更远”,今后,我们将乘“联盟”东风,扬“教研”之帆,不断深入研究与探索,努力实现各校共赢。

第二篇:城乡教育一体化经验交流材料

城乡教育一体化经验交流材料

市为实现全市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发展均衡化,师资队伍专业化,办学特色多样化,教育质量优良化,使全市成为全省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先行之地。全面加强以农村为重点的基础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着力实现教育公平。完善教育投入机制,优化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建立和完善均衡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打造城乡教育“六个一体化”。

1、强化政府职责,实现城乡教育责任考核一体化。

一是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科学制定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先后制定下发了《市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市教育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等文件,在加强义务教育领导、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等方面对县级人民政府作出了具体明确规定,促使县、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统筹、教师队伍统管、教师工资统发在20xx年就全部落实到位。二是明确各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责任。按照《义

务教育法》的要求,市政府下发了《市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实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责任。20xx年全市教育总经费亿元,预算内教育经费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共安排资金万元,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免学费和贫困生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全市补助公用经费资金万元,市直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由省规定的小学154元/生、初中178元/生,提高到300元、500元。三是完善党政领导教育考评制度。按照《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xx〕8号)的要求,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各级党政领导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的意见》,把当地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纳入县级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政绩考核内容。将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确保教师工资、中小学公用经费、校舍建设维修改造经费等教育投入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四是积极化解农村“普九”债务。按照“制止新债,摸清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总体要求,积极化解了“普九”亿多元的债务工作,同时建立起制止发生新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稳定机制。

2、科学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学校规划建设一体化

一是推进学校布局合理化。按照“高中阶段学校向县城

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中心小学、幼儿园向乡镇所在地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的原则,制订并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为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市委汪德和书记、市政府副市长亲临一、二、三小现场办公,当即决定投资1200万元扩建三所小学,共新建校舍面积8475平方米,增加教室、多媒体室60间。市委汪书记召开市委常务会,决定在市区新建扩建了暨阳学校、明志小学、弘德小学、四小4所,下拨300万元用于市三中搬迁到市一中老校区,市三中原校址由区政府建设四小,市西湖小学新征地10亩扩建校园。乡镇所在地逐步将规模小的中心小学合并到乡镇中学举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罗坊镇投资650多万元将危房严重的草池中学、下山桥中学合并,在集镇兴建了罗坊二中。高新开发区在市十六中的原址上规划了一所能容纳四千学生的新学校。九龙山乡将危房较多的中学与乡政府所在地进行互换,增加校园面积15亩,规划一所全新的高标准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总投资600万元。二是实施学校建设标准化。几年来,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全市共投入近亿元对农村中小学危房进行改造,新建、扩建农村中小学80所,校舍面积30多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d类危房。从20xx年开始,区共投入近5000万元对农村各中小学重新进行校园规划,进行改造扩建,使全区农村学校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

建筑面积平方米,生均图书小学册,初中册。XX县中小学实验教学开设率达100%,分组实验开设率达95%以上,其它教育技术装备利用率达98%以上。

3、激励约束并重,实现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

一是改革学校人事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农村学校人事管理权限,实行管事管人相统一。县(区)农村中小学取消级别,人事任免权归口教育部门,组织、宣传部门实行监管;校长实行聘任制,教师实行合同制,工资实行动态制,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建立一种全新的用人和分配机制,把教育成果与收入挂钩,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区从20xx年9月开始,全区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称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考核、副科级以下干部任命就已全部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二是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为促进教师向农村流动,实现教师队伍的均衡,我市城区学校将增加5%的机动编制,用于安排新进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今后城区(含县城)学校招考教师,除特殊专业和紧缺专业外,报考教师均需具有5年以上农村教龄;城区学校新进大学毕业生均需先行安排到农村学校支教两年。三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水平。一方面,加大农村教师住房问题解决力度,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公积金财政补助的缴交部分

适当高于城区教师,在农村任教达15年以上的教师可享受城市经济适用房政策。另一方面,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差距,在确保农村教师各种政策性补贴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的基础上,从20xx年9月1日起,对全市农村教师按人均月增248元的标准增加岗位津贴。四是利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加强教师继续教育。进一步理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培训职责,推进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改革,利用投资近1200万元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工程,让每位农村教师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中央电教馆的优质教学服务,节约教师外出成本进一步更新了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农村教师业务素质和学历、学位层次。

4、加大扶持力度,实现城乡学校教学质量一体化

一是开展了结对帮扶和支教活动。从20xx年起全市组织开展了“三个一”帮扶活动,即一个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帮扶一所农村学校,一位行政事业单位县级以上干部资助一位贫困学生,一所城区学校帮扶一所农村学校。20xx年起全市94个市直单位帮扶了94所农村学校,498位县处级领导干部资助了509名贫困学生,城区学校结对帮扶50所农村学校,帮扶资金、达数百万元。建立了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服务制度。20xx年秋季开始,城区学校已选派了61名教师赴农村中小学支教。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既优化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又稳定了农村教师安心在

农村执教。二是完善扶贫助学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家庭困难学生助学教育制度,广泛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捐资助学,落实对捐资助学单位和个人的税收优惠政策,设立专项资金。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6311名贫困生发放了资助金万元,完成率为%;为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数1961人,发放资助金额万元,完成率为%;为高中生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478位学生,发放资助金额达239万元。三是强化了农村教师师资培训。从20xx年起,市里每年都会举办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会,聘请北京等地专家学者为农村教师授课;举办农村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城区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开放月活动,每年3月,市教育局组织城区中小学骨干教师面向全市农村教师上示范教学课,每年都有近万人次参与听课。组织开展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每年一万节以上;提高了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四是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均衡招生名额。出台了系列中招改革措施,扩大优质高中均衡招生名额。从去年秋季起中招扩大优质高中招生名额1000名,扩大比例约30%。实施30%的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各初中学校招生的制度,减少择校生招生名额,做到优质教育普及化、平民化。

5、完善管理机制,实现城乡学校办学行为一体化

一是妥善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上学问题。成立了

领导小组,建立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联席会议制度,下发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范围,凡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依据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学校就读,其义务教育阶段收费与城区学生一视同仁,保障了流动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维护了教育公平。二是积极推进学制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从20xx年起,小学全部由五年制向六年制过渡。严格执行中小学课程计划,既按国家规定开足、开全课程,又坚决制止乱补课现象的发生。对全市中小学教材、教辅用书进行全面审定,坚决制止学校私自乱订教辅用书。三是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收费政策,由校长负总责,全面实行“一证(收费许可证)、一卡(明白卡)、两公开(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收费使用情况)、四统一(统一制作公示牌,统一时间、统一收费、统一收据)”制度,认真落实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对违反规定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给予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或者党内处分,行政撤职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四是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抓好了教育科研基地建设和管理,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多渠道

推广应用教育科研成果;加强了新课程教学的监测和评估工作,改革考试评价

和招生选拔制度,建立健全了素质教育督导体系。20xx年全市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信息学(计算机)奥赛(赛区)决赛,获提高组一等奖4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获普及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获初级组二等奖5名。数理化生等学科全国奥赛获国家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获省级赛区一等奖15人次,二等奖34人次。全市已立项的国家级、省级课题达100多个,有50多个省级课题结题,并有近20个课题获奖。

6、加大教育投入,实现城乡学校教学条件一体化

一是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20xx年以来,共投入万多元,购置万多套课桌椅投放到农村中小学,率先在全省消除了农村小学教学点学生自带课桌椅现象。实施了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和农村学校改水改厕建设工程,全面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建设,新建、改建厕所2431平方米,饮水设施57个。二是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从20xx年起投入1200多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全面启动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工程,基本实现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普遍”工程,全市农村乡镇完小以上学校都安装了远程教育地面卫星接收站,100%

的初中和中心完小装备了计算机教室,部分村完小装备了计算机教室,基本覆盖了全市农村中小学校(教学点)。中小学计算机总量达5316台,全市中小学平均20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390所农村中小学(含教学点)添置了计算机教室、计算机设备或光盘播放设备,成为全省第一个远程教育工程100%覆盖的设区市

第三篇: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促进县域教育更高水平均衡发展

近年来,胶南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建设“蓝色之城、绿色之城、幸福之城、未来之城”的重要内容,加大投入力度,推进资源整合,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9年11月我市被表彰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

一、坚持政府行为主导,不断完善“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多年来,胶南市委市政府把教育作为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程,本着“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的原则,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执政为民的切入点强力推进。经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我市先后出台了《胶南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十一五规划》,《胶南市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胶南市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区市直义务学校均衡发展的意见》、《胶南市关于建立健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意见》等相关规划和文件规定,进一步明确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措施。率先建立了“以县为主”的教育投入和管理体制,实现城乡教师工资全市统发,农村教师人均工资由2002年的1131元增长到现在的3328元;2005年起将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2006年春季,在青岛五市率先实施全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校方责任险;不断完善以政府统筹为主导的帮困助学长效机制,依法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对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与普通市民同等待遇,近5年以政府助学券等形式资助经济困难学生

近1000万元;投资686万元统一为农村学生配设了班车;投资368万元实施了“农村小学喝热水吃热饭工程”;投资314万元实施了中小学生饮水工程。

二、强化资源统筹布局,大力推进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 胶南市确定了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学校布局调整等建设项目“统筹规划、一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近年来,每年安排专项资金6000万元用于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教学设施建设和校舍维修改造,结合新农村建设,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抓手,科学进行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全市小学由2000年的275所调整到现在的85所,初中由35所调整为26所。从2008年起,投入8700万元按标准化学校要求改扩建、装备义务教育段学校,创建标准化学校数量比例居青岛各区市首位。积极实施农村学校教学仪器增配工程,从2008年起每年投入400万元为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教学仪器更新、配备,在青岛五市率先完成光纤入校“校校通”工程,全市中小学计算机装备累计1.8万台,所有学校均按标准装备各类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农村学校实验教学及信息化装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稳步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争取青岛市资金937万元、镇(处)财政1155万元,完成3.12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改造,彻底消除了薄弱学校。

三、不断完善教师交流培训机制,努力实现城乡优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胶南市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与内容。以实现城乡、镇域内优质师资配备相对均衡为目标,创新实施城区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城乡教师挂职支教与学习制度、优秀教师巡回教学制度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制度,自2004年以来,全市共有649名教师分别由城区学校到农村学校挂职支教和由农村学校到城区学校交流学习。2009年又实施了“新教师顶岗实习制度”,将考录到农村学校的55名新教师安排到城区学校顶岗培训一年后再回原农村学校工作,促进新教师思想与业务的双提升。以建立研训合一的城乡教师培养培训机制为目标,大力实施干部教师读书工程、新教师三年培训计划、班主任培训工程、小学音体美信息技术教师培训、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举办“教育干部全面提升素质培训班”,教育干部的课程领导能力、课堂教学的指导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四、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全力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

胶南市在狠抓办学条件改善的同时,注重探索教育教学管理、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努力实现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建立完善镇中心小学与村小一体化管理新机制,实现“一个统筹,三个共享,三个统一:统筹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办学理念、教学资源、教科研成果共享机制,坚持教学进度、管理制度、教科研要求统一。建立完善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大力推广“城乡互动、区片联动、校际合作”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教研模式。建立完善城区学校干部教师交流机制,从城区学校选拔部分优秀干部教师到其他学校任教,成立“校际教学研训联合体”,加大城区学校在办学条件、教师资源、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筹提高力度;坚持“依法办学、科学办学、开放办学、特色办学”,完善“决策民主化,执行规范化,评价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发挥优质名校孵化器的作用。

第四篇:暑期实践——城乡一体化报告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筑造富民强村之路

——记创新发展的唯亭镇浦田社区居委会

“发挥支部作用,加快富民强村步伐”,“加快村级经济发展步伐,增强村级经济综合实力”,“推进富民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走上浦田居委会的办公楼,一路可以见到很多这样鼓舞士气的标语。浦田正是在近几年的发展规划中遵循着这些座右铭,切切实实为村民的富裕着想,创办了很多富民载体及经济实体,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也促进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浦田社区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最东边,东临昆山市正仪镇,北傍阳澄湖,是唯亭镇所辖的一个行政村,2010年初正式撤村建居。2003年,朱家、渔业、浦田三个行政村合并成立浦田村,合并后总户数1070户,人口3200多人,集体资产总额4303万元。近年来,浦田社区在唯亭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大力支持下,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大胆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镇政府的支持及我社区的不断努力,现有集体资产总额1.2亿元,2009年村级财政收入达3200万元左右,到帐收入约1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100元左右,2010年人均纯收入有望达到20000元。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尤其是在富民工作方面,浦田村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康庄大道。

建设城乡一体化

唯亭镇浦田村在2006年已全面征地结束,走上了从传统农业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型之路,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该村按照“走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创富裕、增收、生态、服务型新浦田人文环境”的口号,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政策调整和体制改革,促进浦田村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上的社区化、城市化,逐步改变长期形成的与城市不同的乡村农业型经济结构,实现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上的互补、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待遇,甚至更实惠,使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靠近城市。已基本实现了苏州市积极推进的“三个集中”,即引导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现在正在朝着完善管理的方向改进。

创新思路促发展

自2002年以来,村支部集思广益,把握机遇,通过一系列的考察和实践,在一步步的探索中实现了浦田村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的完美转型。

浦田村原本是传统农村,村民以种植水稻、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为生。2002年,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不断深化,浦田村开始征地动迁。根据园区规划,征地后的农业土地基本规划为工业用地,唯亭镇政府在浦田村辖区内建立了浦田工业园、朱家工业园,引进工业企业。村支部根据征地后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农业产业结构面临调整的趋势,抓住工业化发展的有

利时机,鼓励农民到工厂企业里做“上班族”,促进农民向居民的转化。

2004年5月,浦田在唯亭全镇率先进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立了浦田村股份合作社,选择优质资产实行村集体入大股,村居民入小股的股份模式进行探索。成立以来,每年每股按250元发放股红,2009股红增加到300元一股。2007年,浦田富民载体的项目——园区首家村级富民合作社---唯东打工楼富民专业合作社成立,通过投资建设打工楼,租赁给企业和打工者盈利,现其年营业额已可达1000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随着浦田村征地动迁的不断深入,虽然农民正逐渐向居民的角色转变中,但是作为传统的农村,大部分中年以上的农民依然在从事与农业有关的活动。浦田村根据自身实际,鼓励这部分农民外出进行种、养,即到园区以外租赁土地资源、水面资源进行种植、养殖等农业活动。2008年12月以后,为规避外出种养户的经营风险,在村集体的带动下,相继成立了浦田蔬菜瓜果产销专业合作社、浦田蓄禽产销专业合作社、浦田水产产销专业合作社、浦田生态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利用国家鼓励合作社政策的优势和集体招商引资的便利,使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合作社将浦田村乃至全镇的外出种养户聚集了起来,这也标志着浦田村农户集团化外出种养的开始。

现在浦田已基本实现了已基本实现了“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年年有分红”,为村民向居民的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做大了富民成果,而且也为浦田村今后村级经济发展打好了基础

富民强村创品牌

为了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使得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浦田村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抢抓机遇、把握机遇,凝聚全体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动力来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帮助农民致富。

自2006年开始鼓励村民“外出种养”后,已有一批村民成功进行了包地的经营。随着“外出种养”的村民越来越多,在成立了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浦田村委还特地成立了“种养服务办公室”,为“外出种养”的村民寻找土地资源和与当地政府进行协调等等,服务非常周到。

在此基础上,浦田村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建立了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个村级餐饮公司,包括小吃园、饭店、快餐等等,形成了自己的小吃特色,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在解决村民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发展了村级经济,受到了群众及政府领导的好评。

由于浦田村正在积极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使得农村向社区转变,并且还有富民载体计划的打工楼需要管理,浦田村委拓展思路,勇于创新和尝试,建立了唯亭镇首个获得物业管理资质的村级物业公司。由物业公司直接管理村里的物业,服务更加全面和周到,做到了破除城乡壁垒,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2007年底,唯亭镇政府将园区唯一的630亩基本农田交由浦田村经营管理。为充分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最大限度的让土地产出,浦田村对630亩基本农田进行了合理规划,建设浦田现代农业生态园项目。2009年10月,浦田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项目开始土地整理,目前土地整理已基本结束。通过整理,将原先630亩基本农田规划区扩大为现在的1118亩。

农业园内拟建设玻璃大棚8000平方米、联体大棚40000平方米、单体大棚41000平方米。种植250亩果树;种植100亩蔬菜瓜果;种植188亩作物为米谷的艺术田园;建设20亩基础设施停车场及房屋等。项目在保护现有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引进日本优质良种稻米、台湾优质品种琵琶、桃、香梨等,引进优质品种的观赏性园艺花卉、树木等按照高效农业技术栽培方式,打造一个崭新的集现代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园。下一步工作准备在园区及苏州市设立城市超市,将生态农产品包装后进行柜台零售及批发,切实打造出一个唯亭镇唯一的生态农产品品牌。积极发展高水平的规模农业、高产出的设施农业、高效益的生态农业,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合作社和种养大户集中有限的耕地,发展高效规模农业。

这些创新的发展道路使全村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经济社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也体现了浦田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做的努力。

与时俱进创辉煌

艰苦创业需要一种锐气,改革创新需要一种勇气、富民强村需要一种志气。伴随着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逐步深入,浦田村出现了经济发展、亮点增多、事业进步、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村委会的干部们深入群众,结合实践,用理论联系实际,以身作则,坚持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相结合,提升了全村的发展境界、拓宽了发展思路、强化了发展措施,奋力开创二次创业新局面,在下一步工作中,浦田村将依然坚持民生为本,建设便利中心富民载体,让更多居民入股,享受社区发展的成果,进一步增加居民收入,为富民强村夯实了基础。“国逢安定百事好,时际芳春万象新”,我们有理由坚信,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口号统领下,浦田社区将会实现进一步的跨越……

王莉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五篇:关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报告(推荐)

关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下面就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出一下我的看法以及对于如何更好地实现城乡一体化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我国资源环境局限性大,不可能走只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路子。小城镇地处农村,一部分农民进入小城镇,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降低了城镇化的社会成本。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不仅有利于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还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

其次有利于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拓宽空间和创造投资环境。城乡建设可拉动建材、建筑、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通讯、环保以及餐饮服修等行业发展,刺激民营经济的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乡镇企业产品乃至大中城市工业产品会有更多的销路,同时也将成为农副产品销售的集散地,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拓宽经济空间。

还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退出,向小城镇转移和集中,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促进农业转向集约化经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同时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素质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发展城乡一体化,使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居住,有利于传播城镇文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二、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从总体上来说发展水平还很低,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存在偏差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自中央到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共同的目标和重任,不是哪级政府的要求,或哪个部门的事。现阶段社会认识上存在很大偏差,一种倾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农口部门的事,甚至简单化于宅基地置换和农村居民集中居住。

(二)农村产权有序流转的机制尚需完善

只有建立和完善农村产权有序流转的机制,才能避免村集体的非农建设留用地指标

遭县市、乡镇的平调和占用,才能化解留用地指标不能落实地块而无法使用的矛盾。

(三)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建设用地尚需明确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始终是现实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过去的农村道路多半是机耕路,不需占用土地指标,现在变成了水泥路、柏油路,就需要占用土地指标,还有村村通工程、村民健身广场等,都需占用土地指标,而国土部门每年分给乡镇的用地指标很少。

(四)城乡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

受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区域功能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展滞后,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对基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宏观指导

针对社会上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认识的偏差,建议尽快研制出台政策文件,全方位加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宏观指导。不同类型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可以有不同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和模式,从而形成有梯次的多元化格局。

(二)加快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和担保体系

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和农村产权交易担保体系,是实现农村产权有序流转的载体,为农村产权流转和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融资提供专业化服务。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股权应逐步放开流转,以适应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潮流,满足农村居民跨区域迁移的需求。

(三)专项研究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用地指标

建议对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用地问题进行专项研究,作出专门规定。此外,各地在万顷良田建设实施过程中,由于村镇集中居住难以一步到位,根据有关规定,没有全部到位就不能进行土地指标转换。

(四)着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

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规定和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改善进城农民的就业环境,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各项权益,切实解决好当前比较突出的拖欠工资、劳动条件恶劣等问题,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

(五)建立健全农村新型治理结构和机制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主要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力,将是事倍功半。建立健全农

村新型治理机制则是最好的着力点。

我们对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清醒的认识。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不断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三农”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下载白家庄小学教育联盟城乡一体化实践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白家庄小学教育联盟城乡一体化实践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2010-06-29 18:56:51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实践科学发展......

    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摘要:xxxx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促进......

    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义协(2011)03号关于我市涉农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情况的调研报告最近,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涉农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实地察看了集中居住区建设进展......

    城乡一体化可行性报告

    东至县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可行性报告 ——东至县公路运输管理所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城乡交通运输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满足群众安全、便捷、经......

    城乡一体化的社区教育探讨

    探讨城乡一体化下的社区教育作者姓名:李文龙作者单位:鹤壁市淇滨区明达小学完成日期:2014年6月探讨城乡一体化下的社区教育 内容提要:城乡一体化是实现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经济社......

    关于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机制建设的实践报告(模版)

    关于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机制建设的实践报告一、 实践活动基本情况活动主题: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体制机制建设 参与人员: 时间:2012年7月中旬 地点:工厂、商店、火车站等 实践方式......

    白家庄小学社区教育活动总结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农村脱贫致富 ——白家庄社区教育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农村教育为......

    探索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

    探索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不久前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对加快推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研究部署,通过了《中共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