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化学专业卓师班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11:2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方高校化学专业卓师班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方高校化学专业卓师班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第一篇:地方高校化学专业卓师班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地方高校化学专业卓师班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全面回顾了韩山师范学院化学卓师班培养卓越化学教师的实践历程,总结了卓师班职前协同培养机制、人才选拔和管理、基于“三位一体”育人平台实行“5+2+1全程实践”的教学模式以及科学的课程体系,总结了卓师班创办以来学生所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卓越教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0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也是亿万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也相继出台了各项关于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其中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要培养造就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

《意见》提出要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强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早在2014年,我校(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专业就在广东省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下,建立了“高校―地方政府―中学”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平台,启动了化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班(简称卓师班),迄今,已走过4年风雨历程。在国家着力培养人才和建设“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战略工程大背景下,回顾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专业卓师班创办4年历程,系统梳理和总结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制度等方面的探索,不仅有利于本校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还能促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为其他地方高校提供教育教学经验,以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背景下,有深远的意义。

一、创办化学卓越教师班的初衷

我校化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其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理论从事化学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化学教师。近年来,我校依靠地处粤东的地理优势,为粤东及其它地区的学校提供源源不断的师资力量,深受各中小学好评。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新时代的发展,我校师范教育出现了许多急需解决的师范院校教育共性问题,如专业方向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实践环节薄弱、培养人才目标模糊等[1]。为解决以上问题,我校秉承“勤教力学,为人师表”的校训,为追求卓越,培养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决定创办化学卓师班。

二、化学卓师班职前协同培养机制

化学卓师班旨在为基层中学尤其为乡镇中学培养师德高尚、知识丰富、能力出众并能引领乡镇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化学教师。这就要求化学师范生在职前:懂化学科学,具备与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相适应的科学素养;懂化学教育,具备实施化学新课程所需的化学教育教学能力;懂化学教育研究,具备明确的教学反思意识和较强的化学教育研究能力[2]。

培养卓越的化学教师,要打破传统教育教学的方法。我校建立“三位一体”育人平台培养卓越化学教师的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也能为中学提供大批卓越实用性人才。其中一体指以学生为主体,三位分别指学校、地方政府、中学三者。三位一体的机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系统,需要学生、学校、地方政府、中学四者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从而实现双赢。

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从学校的角度,育人为本,大学在做好本身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能为中学提供各种他们未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如教师培训、教研合作等。从中学的角度,中学为大学提供真实的教学实践环境,还能通过对师范生授课进行听评课活动,展开教学交流,积累经验,提高本校师资力量。而地方政府需发挥自身行政职能,调动大学、中学间相互交流合作的积极性,提供符合本地方教师发展的政策和一定资金。

三、化学卓师班人才选拔和管理

(一)卓师班人才选拔

根据我校化学卓师班的培养目标,在人才选拔标准上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志从事教师工作,热爱教育事业,在此基础上选拔出心理健康,体质达标,有一定的兴趣和特长的学生。选拔的时间为大一新生入学时,选拔的形式采取个人申请、PsyKey心理测试、专业面试。其中面试内容分为自我介绍、粉笔字抽查、现场提问及特长展示四个环节。

(二)卓师班人才管理

经过公平、公正、科学的选拔,最后选拔出20名符合标准的学生,进行小班制管理学习,同时采取“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学业成绩,淘汰不宜继续在卓师班学习的学生并从同一级的化学专业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转入卓师班学习。

四、化学卓师班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

(一)卓师班培养模式

卓师班基于“三位一体”育人平台实行“5+2+1全程实践”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一体化。前面的“5”是指用累?5学期的时间,学习通识课、化学专业课以及教师教育课并进行化学教师教学技能的强化训练;中间的“2”是指用累计2学期的时间,进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及实习基地开展通识课的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以及微课题研究;后面的“1”是用累计1学期的时间总结微课题研究成果,撰写化学教育教学方面的本科学位论文并参加考研及找工作就业。共计8学期,4学年时间,引导学生成人成才。

在4学年学制下的化学卓师班,还采取了双导师联合培养机制。一是让学生进行“住校教师”的锻炼,配备校内、校外(实践导师)两个导师;二是毕业论文采取“2+1”连做模式。利用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及实习基地做微课题的机会,边学边教、边熟悉中学教学实际边研究化学教学存在问题,从而最终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彰显教师教育特色。

(二)卓师班课程设置

在课程体系建构上,根据职前培养卓越化学教师要求,化学卓师班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开设课程。为夯实“卓越教师”基础知识教育、强化“卓越教师”实验技能培训、提高“卓越教师”文化道德修养和提升“卓越教师”基本素养(三笔一话、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开设以下课程。(见图1)

化学卓师班总课时数为2589学时,所开设课程合理、科学,符合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课程实施过程中,在学校、政府经费的支持下,各种教学设备完善,学生成才得到保障。

五、化学卓师班取得的主要成果

韩山师范学院基于“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创办化学卓师班至今,时间虽短,但在“卓越教师”队伍的建设道路上取得了成绩,学生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提升。笔者统计了卓师班学生4年以来所获成果,全国微课程大赛,一等奖13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36项;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5项;国家励志奖学金9人次;“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公益创业赛,银奖1项,铜奖1项;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学术交流2篇论文;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各类教研、学术论文43篇,其中1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六、结束语

韩山师范学院化学卓师班学生取得的成绩表明基于“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的教育探索是成功的。面对新时代,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和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地方院校应结合自身校情,积极探索卓越教师培养之路,为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严赞开,衷明华,周群.谈化学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韩山师范学院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1,(10):94-96.[2]杨承应,高双君.以培养卓越化学教师为目标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化学教育,2016,37(10):44-48.

第二篇: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基金项目】江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502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40-02

作为全球性的新兴战略产业,生物产业以期高增长,高收益的产业特性,引领着世界经济的增长,2015年全球经济的增长率位3.3%,而生物产业的增长率却达30%[1]。当前该专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够成熟,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欠缺十分显著;部分学校甚至不具备相应的教学条件,这些都为生物产业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极大困难。

江南大学自生物工程专业开设伊始就有针对性地对本专业的高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了生物工程综合实验课程。概况课程的内容要求表明,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室一门深层次的,多学科性的和综合性实验技能培养的实践性课程[2]。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开设生物工程综合实验的目的在于缩短学生在所学的专业基础与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随着2011年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成,其作为生物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探索及模式。

1.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生物工程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生物工程是工程型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它不仅要培养学生实验室的基本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操作工程设备,检测过程参数以及分析这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由于受到传统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方法的影响,其教学模式仍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模式;在各单元实验中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即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教材中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不需要进行太多的思考就可以完成实验,无法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化学分析技术的进展,生物工程的研究也有传统的细胞外环境发展到细胞水平乃至基因水平的多参数多尺度研究。随着人们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和生物能源的开发,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我们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在加强实践教学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学会创新。

对于生物工程专业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张梁等在国内教育类杂志上指出:需要将课程教学,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工程设计联系起来,形成理论(课程教学)-实践(专业生产实习)-理论(专业课程)-实践(发酵工艺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多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2.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模式实践

我们多年来不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模式进行完善,具体操作如下:

(1)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探索与实践

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于2011年5月获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建有粮食精深加工、通风发酵、厌氧发酵、分离提取与包装等四个中试平台。四个中试平台可以实现单体设备独立操作,形成从原料处理到产品包装(GMP水平)整各个生产过程的中试能力。自其建设完成,我校本科生的生物工程综合实验课程即安排在本实验室中进行。我们充分利用中试实验室现有的空间,划分成3米和6米两种层高,3米作为学生实验台实验的场所,6米层高的空间作为工艺设备的空间,分别有机整合成工艺实验室和分析实验室两部分。工艺实验室中配备了实验所需的中,大型设备和常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室配备了代表了当代分析测试仪器国际先进水平的各种精密仪器与设备,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液相色谱串联四级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全数字化核磁共振波谱仪、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离子色谱仪、微射流均质机、流式细胞仪等。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基于预约制度面向本科生全天候开放。实验室中的所有仪器都附有仪器原理,使用说明和操作步骤,大型仪器还录制简明的样品处理及仪器操作视频。在教师指导后,由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操作这些仪器,学生可对实验中各种感兴趣的参数随时进行分析表征。实验室的开放制度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仪器与试剂的损耗,给实验室的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但多年的实践表明,开放式的综合实验课程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2)改进和优化实验内容,学生可分层次自由选择实验

我们重点从以下几点改进和优化了已沿用多年的综合性实验内容。首先,精选实验内容。减少固定实验步骤的简单重复性实验内容,只保留极少部分应熟练掌握基础操作的经典实验。同时跟踪学科发展,把具有学科前沿性和交叉性的成熟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内容。其次,保持实验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生物工程研究范围近几年来拓展很快,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现代技术使越来越多的产品可通过生物法生产,而工艺与设备的操作往往贯穿在这些产品生产的中下游阶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视野,使其今后有更大更广阔的发展,有必要对一些非常规生物过程的认识,如增加固态发酵、基因工程菌发酵和动植物细胞培养的实验。同时结合工程实验室中试平台实地介绍包括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车间布置及工程核算等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再次,学生自由选择实验内容。在总计16个实验中,基础性综合实验开设4个,每位学生可选做2个以上;文献型、研究型的设计性综合实验开设6个,每位学生选做3个以上;探索性综合实验(由我院教师比较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开设6个,每位学生选1个以上。具体选择所做实验的个数,由学生根据教学时数自行确定。

(3)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开展Seminar交流活动

构建以学生认识专业、实习综合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技术实习、专业技能认证、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专项设计和毕业顶岗实习等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实验,要求其从选题依据、实验设计、实验实施、数据分析到最终结论,完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小组合作是让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形式。学生完成实验选题和实验设计后,让每个研究小组派出代表以幻灯片的形式宣讲自己的实验设计,让其他同学提建议,一方面锻炼学生的科学表述能力,另一方面可根据大家的建议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环境研究法课堂授课结束后,就进入实践环节,实践就是让学生将确定好的研究方案付诸实施,让学生亲身感受实验完整过程,同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最后形成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教师可对报告进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通过这些环节,全方位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科研能力、设计能力,实现教程、工艺合一,产品合一,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通过多层次实践教学,打破了传统实验课教学条块分割的局面,将生物工程的上、中、下游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减少实验重复内容,给予学生全局的观念,又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生物工程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形式上,除了教师讲解及演示以外。还应该增强学生创新性的自主学习,根据教学进度定期安排学生进行seminar。例如将班级成员分成多个小组,每组设置组长一名。每个小组根据指导教师讲解的知识点自由准备材料,在组长的组织下提出针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并上台讲解展示,在此过程中其他组别对其进行提问打分。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能够增强学生创新性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为了准备材料会查阅很多资料,也是对知识点的再次复习过程,同时也是理论结合实际,增强了学习效果。在Seminar活动讨论交流后,对学生自己设计的或自带课题的实验,只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实验条件许可,即允许进入开放实验室开展实验。

(4)建立实践性课程考核新体系

要全面真实地检查学生的创新水平和实践能力,就必须建立和实施以基本操作技能与创新能力并重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重视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评价。以实验理论、实验操作考核、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果评价等多样化考核方法,从设计思路、实验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及实验报告(或论文)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价。考核学生在全面掌握和融合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基本技能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考评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综合创新能力成绩3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实验成绩的30%,包括实验预习、学习态度、科学作风、平时操作熟练程度、结果、实验报告等几个方面。期末成绩占实验成绩的40%,包括抽签实际操作和抽签回答实验理论性问题两部分。综合创新能力成绩占实验成绩的30%,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综合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考核的依据是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和综合性的实验论文。经过这样的改革,突出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综合能力的考核,以培养学生求实意识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大大激发了学生技能训练的热情,调动了学生重视实验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朱林江,郑飞云,李永仙,等.创新设计型生物工程工艺大实验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5):194-196.[2]黄敏,邱建平,张影陆,等.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11.[3]江珩,陈守文,喻子牛.以微生物学为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06,33(2):172-175.作者简介:

李由然(1985-),男,河南郑州人,讲师,工学博士,主要从事发酵工程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石贵阳(1963-),男,浙江绍兴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酵工程方面的研究。

第三篇: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探索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探索

摘 要 信阳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自获批河南省级特色专业以来,在专业方向定位、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教学强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在实践中,依托行业办学,科学定位专业方向,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构建“项目引导,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建设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发挥岗位育人功能,加快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育人水平等,效果显著,特色鲜明。

关键词 旅游管理 专业建设 教学模式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4.018

信阳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7年获批校级特色专业,2009年获批河南省级特色专业。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我院始终围绕“创特色、树品牌”的要求,持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

做法1:依托行业办学,科学定位专业方向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高级性、职业性与技能性等特点。从职业岗位群来看,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主要有5个。在此基础上,并结合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我们将旅游管理专业定位于两个方向,即“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

做法2: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们把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为四个模块。同时,专业基础课的设计还遵循两个思路:一是整合课程内容,增加实践操作和技能应用;二是强化职业资格任证知识的学习。在四个模块中纳入了职业资格考试课程,并与考证时间相衔接,充分体现课程的指向性。

做法3:构建“项目引导,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按照典型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内容,按照旅游企业的工作流程来组织教学过程,努力实施“项目引导、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一是实施“学中做,做中学”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二是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职业技能课程教学;三是积极尝试培训式教学。选派专业教师进旅游企业参与管理,同时聘请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来校授课,实现企业与高校的直接对接。

做法4:强化实践教学,提升职业适应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四度递进”的实践环节,实践成为主要学习形式。课程实践―专业见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构成了本专业实践教学的主线。(1)课程实践是以课程实训、角色模拟、技能训练为主的实践教学,主要在校内实训室内完成;(2)专业见习实行学院统一组织与学生自主参与相结合,采用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短期顶岗等多种形式,深入旅游企获取对专业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3)综合实训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节假日到我院“校企合作”单位进行短期实训。(4)顶岗实习是组织学生利用超过半年的时间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综合性的实践学习。

做法5: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发挥岗位育人功能

我院一向重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与10余家四星级以上酒店形成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酒店主要分布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以此为基础,2013年,我院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了保障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第一,周到细致的实习前准备工作。一是开展广泛、深入地动员工作,切实提高学生们对专业实习必要性的认识;二是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身体条件与家庭状况等,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明确重点关注对象;三是为化解风险,为每位实习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第二,全过程的跟踪指导与管理。一是强化指导教师责任;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每个实习点成立党小组,保障党员生活的正常开展,并发挥党员在实习过程中的正向引导作用。三是要求实习生以周记的形式记录实习过程。

第三,及时、全面的实习后总结。实习生本人、指导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要对本组或本班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查找问题与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并且及时召开经验交流会,对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同学予以表彰。

做法6: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育人水平

一是在教师培养中,坚持实行以老代新的“导师制”。

二是加快打造“双师型”队伍。每年选派1~2名年轻教师在寒暑假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从2013年起,所有新进专业教师都将被安排到五星级酒店、涉外旅行社或者4A级以上景区实践一个月,与本科实习生同岗、同吃、同住。此外,每年选派2名专业教师参加全国酒店岗位技能大赛。

三是发挥优势,打造品牌。鼓励教师把专业建设目标与个人爱好结合起来,打造“专长”,形成特色,广泛开展社会服务,逐步扩大个人知名度,进而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与我校在旅游管理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中的影响力。

四是开展针对性研究。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围绕教学改革、专业见习、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年在讨论的基础上确立一个主题开展研究。同时,加大投入,提高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对符合专业建设要求的科研成果,在学校奖励的基础上,学院再给予1:1的配套资助;从2013年起,对出版的专著予以全额资助。专业建设的几点体会

体会1:重视市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功能

一是在专业建设上,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与科学预测,并结合专业的生源特点与毕业生就业定位,确立专业发展方向。二是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变动性、调整性和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对稳定性,克服人才培养滞后性的矛盾,及时对专业培养内容进行调整与修正。

体会2: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及办学优势

第四篇:《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专业三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专业三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教学成果之分报告四

模拟审判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王琦

“模拟审判教学法”是一种在特别设置的审判环境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模拟扮演法庭上的不同角色,进行审判演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过程,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关课程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模拟审判的案例脚本,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查找出合适的案件材料,学生根据案情材料,扮演法庭审判中的不同角色,为此进行准备,然后按照法庭审判的程序规定,进行模拟的审判演练。

一、模拟审判的教学目的国家教育部在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法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在法学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模拟审判是法学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正确实施模拟审判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模拟审判的教学总目标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具体包括:

1、了解诉讼的整个过程,熟悉审判规程,把握程序基本规范,掌握程序法的基本内容并学会实际运用;

2、巩固所学的实体法律规范,领会实体法的原则和精神,并尝试运用相关理论对实际案件进行分析,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3、通过模拟审判,让学生感受司法权威,体会司法文化,培育司法公正等司法理念,树立崇尚法律的思想,促进优良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形成;

4、通过角色演练,增强法律职业认同感;

5、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模拟审判教学的条件保障和组织实施

(一)模拟审判教学的条件保障

1、将模拟审判的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学校和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将模拟审判活动纳入本科教学计划中,确保了模拟审判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了模拟审判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也为有利于对模拟审判教学的监督、检查,保证其教学效果和质量。我院本科教学计划中模拟审判占8学时(含作为模拟审判环节之一的观摩审判),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12、学院对模拟审判教学活动高度重视,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大力支持

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模拟审判教学活动得到历届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首先,学院在各种会议反复强调模拟审判的重要性,把教师对模拟审判的指导情况作为教师教学评估的指标之一,明确了教师责任和义务。

其次,在学院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了教师参与模拟审判活动的教学工作量,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保护了教师的教学权益,保障了模拟审判的正常进行。

再次,学院承担了模拟审判活动的产生的费用。学生到法院观摩审判的交通费、模拟审判准备过程中案件材料复印,其他材料的打印费等,学院都给予全部解决。

3、学院设有案例库,为模拟审判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加强实践教学,学院专门开设了案例库,库藏有从司法实践部门、主要是从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复印来的完整的实际案件材料,内容涉及民商经济、刑事等方面,既有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也有适用简易程序和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为模拟审判活动提供了全面、丰富的案例脚本资源。

4、建有模拟法庭,购置了服装、国徽等用品

为了提高模拟审判活动的教学效果,培育学生的司法理念和法律信仰,学院建有条件较好、拥有260个观众座位的模拟审判庭;购置了国徽、法槌、法官袍、检察官服和法警服等,制作了参诉人员标牌,使模拟审判活动在相对逼真的环境下进行,强化了审判气氛和效果。

(二)模拟审判的组织实施

模拟审判的组织实施可分为模拟审判的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

1、模拟审判的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为模拟审判活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确定模拟审判的时机

模拟审判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才达到最好的效果。

首先,从本科四年全程学习时间看,应当选在修完刑事和民事实体法后,诉讼法课程教学的学期。因为,只有修过了实体法,学生才能根据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对案件进行分析,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实体法内容的巩固和运用。考虑到民事实体法的范围较广,内容较多,民事模拟审判可以在学生修完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权法和合同法以后就可以实施模拟审判。

其次,从程序法讲授的时间进程看,模拟审判的时机选在讲完了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以后比较合适,学生只有了解和把握了一审的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的内容和特点以后,才能进行模拟演练。

(2)查找案源,确定案例脚本

案例脚本对模拟审判活动非常重要,案例脚本合适与否对模拟审判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我们在确定案件脚本时,通常考虑一下因素:第一,程序因素。一般情况下,首选普通程序,因为普通程序的规定最完整、最详细,是其他程序的基础,有利于模拟审判活动的实

施。简易程序和二审程序未能充分展示法庭审判活动的全貌。第二,诉讼参与人的因素。考虑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可以采用诉讼参与人适当多数的案件,如民事案件是多数当事人,刑事案件是多名被告人。当然,当事人也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审判效果。

(3)分派角色,分组讨论

根据审判中角色的类别,把全班划分为若干小组。例如,在模拟民事审判,根据法官、原告、被告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三种类别划分为三个小组,每个角色都从所在的小组选出,每个角色对案情的分析、判断以及表达,都是小组全部同学一起共同研究、讨论的结果,凝聚了集体智慧,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全体同学的参与积极性,使模拟审判成为一种惠及全体同学,而不仅限于到台上扮演角色的少数几个学生的教学手段。

(4)观摩审判

为了让学生对法庭审判的专业性、程序性和技术性有直观的感受,我们通常在模拟审判前,都组织学生观摩法院的真实判。通过观摩,学生对审判活动的特点和程序流程有了感性的认识,对所扮演的角色在法庭上的表现给予了关注,为下一步的模拟审判打下基础。我们采取组织学生到法院观摩和邀请法院审判庭到学院开庭让学生观摩两种方式相结合。原海口市中级法院院长、现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许前飞同志就曾应我院邀请,到我院主审一起民事案件,让学生观摩和评说。

(5)老师对学生撰写的诉讼文书进行修改、指正

在模拟审判前,任课教师要对学生撰写的起诉状、公诉书、代理词、辩护词、答辩状、判决书等诉讼文书及其他材料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学生正确把握各类诉讼文书的特点和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6)模拟审判彩排

为了确保模拟审判的成功,通常在模拟审判前进行一次彩排。老师到彩排现场观看并做指导,为模拟审判的真正实施做最后的准备。

2、模拟审判的实施阶段

一切准备就绪后,模拟审判按计划付诸实施。全部同学到庭观看,任课教师到场指挥和指导。为了强化审判效果,考虑到模拟审判不便于定期宣判的特点,一般采取当庭宣判的方式。

配合模拟审判的进行,为了增强同学们参与模拟审判的积极性和给更多同学提供锻炼机会,同时还举办记录比赛。学生自愿参与记录比赛。

3、模拟审判的总结阶段

审判结束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对模拟审判活动进行总结,目的是肯定成绩、查找缺陷,提出必须注意的问题。总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自我总结,由参与审判的学生汇报各自参加模拟审判的体会和心得,包括收获和不足;第二阶段由任课老师做总体评价。有少数几次还请了一些实务界人士进行现场点评。这些都有利于强化模拟审判的效果。

三、模拟审判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与课堂教学不同,模拟审判教学中,学生独立扮演某一个角色,亲历整个案件的审判过程,在审判的不同环节和阶段,会有相应的体会和感受,这不仅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学会根据临时情况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模拟审判过程中,学生一改传统课堂教学的被动地位,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角色,而教师在其中只起着指导和评价的作用。为了完成“审判”任务,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准备,包括对已修课程理论知识的温习,也包括对审判程序的具体运作和参与的新知识的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通常是单向的,即从书本和老师那里获取知识,而在模拟审判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和多维,不仅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还要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不仅要推行计划中的行动,还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不仅考虑完成自己行为的独立性,还要顾及审判中利益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的行为的协作性。因此,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四)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模拟审判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在模拟审判过程中,根据所担任的角色,必须撰写相关的书面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审判提纲、判决书、写代理词、辩护词、起诉状、公诉书等,有效地促进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在模拟法庭审理活动中,参与法庭调查、进行法庭辩论,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巩固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理论知识

通过模拟审判,学生不仅在程序上反复演练,充分地了解和掌握程序法律规范,而且通过对案件的实体法律关系分析,并根据实体法律规范对案件作出判断,既巩固了所学的实体法内容,又学会运用法学理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有助于对实体法学理论的把握和灵活运用。

(六)培育了司法理念,促进了学生优良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形成尽管审判是模拟的,但是,学生经历了一次法庭审理活动,特别是在逼真的法庭气氛中,在鲜艳的国徽下,学生身着真正的法袍、检察官服、警服,配以真正的法槌,第一次感受到司法权威与尊严,体会司法文化,有利于崇尚法律精神的树立,促进了学生优良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形成。

四、模拟审判存在的问题

虽然模拟审判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是:

(一)担任角色的学生人数有限,教学效果的均衡性和普及性受到制约

由于能在法庭上扮演的角色有限,能直接参与到法庭审判的学生人数不多,调动全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困难。同时,模拟审判对直接参与审判的同学和没有直接参与审判的同学的教学效果明显不同,直接参与审判的同学收获大,教学效果明显,而没有直接参与审判的同学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而要是全部同学都能安排直接参与模拟审判,客观上无法实现。而且,如果处理不好,学生会在分派角色时产生误解,甚至有可能导致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学生对老师滋生不满心理,不利于教书育人目标的实现。

(二)角色选任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从我们实施模拟审判活动的实践看,审判角色的选任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为避免学生的各种误解和猜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般情况下老师只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而具体的角色由各个小组的同学自行选出。但从实际情况看,选出的角色基本上是学生干部或者是相貌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反映了一种重表演,轻专业和技术的思想倾向。而许多学习成绩优秀但上述条件不足的同学未能入选,而恰是这些同学更需要得到相应的锻炼。

(三)审判过程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许多学生把模拟审判当作走过场,认为只要形式上过一下就行,不认真从中学习和锻炼,甚至有些学生参与模拟审判需要的诉讼文书都是照搬照抄实际案件中的实例,没有经过思考和分析,更谈不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使模拟审判的教学效果大大缩水。

(四)与实体法老师和实务界人士互动还有待加强

模拟审判不仅涉及程序法知识,而且涉及实体法知识。但目前模拟审判主要都是程序法老师在指导,很少有实体法老师参与。虽然程序法老师也应当懂一些实体法知识,但通常来说不如专门的实体法老师,因此如果模拟审判也有实体法老师参与,这对于强化学生的实体法知识及增强学生应用实体法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应当有相当大的帮助。另外,实务界人士如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实践经验丰富,指导和点评模拟审判时能驾轻就熟。在以往举办模拟审判时,虽然也有少数几次邀请了一些实务界人士来协助指导和点评,但总体来说还是过少,这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模拟审判的质量。

(五)学生人数过多,观摩审判难度大

目前学生人数过多,每个年级都超过200人,而在海口市所有的基层法院,没有一间能容纳这么多人的审判庭,要是分成若干小班,则加大老师的工作量,如果一个学期中安排4至5次观摩审判,每次老师都要联系合适的案件,还要反复多次沟通协调,直至落实,最后还要带学生去观摩,老师将不堪重负。

2008年10月

第五篇:订单式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订单式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张瑜、杨竞

“订单式”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采用订单教育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也是增强学校市场意识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效率,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企业所需人才能在订单培养集中批次得到解决,缩短企业培训时间,减轻企业“二次培训”的费用;帮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强化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增强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订单式培养不仅仅要重视数量,更注重质量,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较好地实现学校与订单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并促进了学生和用人单位间的“无缝对接”。“大唐委培班”是大唐国际公司与我校合作实行订单教育的企业冠名班,已经进行了两期实践,现将探索与实践中的感受与大家分享。高等职业院校采用“订单式”培养的目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专业技能为培养核心。订单教育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订单式培养”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深化教学改革为中心;以服务企业为宗旨,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为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急需人才;该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有效载体,为学校走产学研相结合发展之路提供了有利的平台。“订单式”培养是由学生、学校、就业单位共同合作,根据企业的需要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企业参与制定人才规格、课程计划、评估考核标准,毕业后去企业工作的一种培养方式。“订单式培养”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大唐国际煤化工项目部参与制定签约学生的培训课程,将化工系的部分课程与煤化工专业课程进行了置换,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学校教师参与煤化工学科教学,为化工系开设煤化工方向的课程奠定了基础,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便利,更有

利于我校拓宽就业渠道,大唐委培班的订单式培养教育工作,是我校订单式教育探索的实例。

“订单培养”是校企共赢,相互选择的结晶

“订单式培养”是在坚持满足企业需要、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原则的基础上,选择有实力并与校方有共识的“订单式培养”企业。应瞄准行业或领域寻找“订单式培养”企业,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增强学校抗御风险和长期发展的能力。企业也比较看中学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教学与管理水平。学校、企业、学生签订三方培养协议,以系为主体,选择有较大规模的企业按照企业要求,实施大规模的“订单式培养”,一般采取多专业组合或单专业岗位群式培养,企业在不同专业中挑选学生组班,开设企业需要的通识课程,学生的专业学习依然在原班级中完成;也可在与企业生产性质相关专业学生中组班,在已学的专业基础上改变专业方向,学成后为企业生产和经营服务。

“订单培养”学员的选拔与管理

根据企业用工专业需要在各方自愿的基础上择优录用“订单式培养”的学员,学校及各系在选拔订单培养学员时不得为了扩大规模强行组织学生参加;企业所选择的学员,应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并经学校担保,学习期满正常毕业并经企业指定的医院检查身体,合格后由企业接收。

定向培养学员在校期间的日常管理由学校和企业双重管理,定向培养学员单独设班的学校应指派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参与学员教学工作,选择管理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班级辅导员和班主任;进入企业或实习单位顶岗实习的学员,由企业委托的工程师和学校指派的教师共同担任指导教师,学校委派或认可的教职人员应就学员在实习期间的学习、生活、表现等情况做出鉴定,并及时与企业沟通。

“大唐委培班”定期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员课余生活,提高学员品位和素质,经过近几个月的不断探索实践的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如下的几个特色:

1、班级凝聚力增强;2,学员的整体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对企业认同感增强;

3、通过组织爱国主义活动、公益活动、请老师作针对性报告,学员思想觉悟、政治觉悟有所提高。大唐委培班逐渐成为我校订单式培养的一个亮点,得到了很多领导、老师和同学的关注。我校大三的准员工还在学校接受培训,许多大二同学就已将自己的就业目标锁定在了大唐国际煤化工项目。

教学组织和专任教师的选派

订单式教学打破了以课堂和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方式,需要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同时任课教师也要有一个较大的转变。学校应本着“宽基础,活模块”的思路设置基础理论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留出一定的空间,以填充与职业岗位相关度高的项目化课程。由于“订单班”培养方式有别于普通班,因此应单列教学计划,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组织教学,使学生从毫无职业基础向胜任职业岗位转变。在教学形式上充分考虑现场应用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在教学内容方面,重视对与职业岗位相关联的课程进行选择,不仅要增加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还应融入企业的理念、文化;在教学方法上,应着眼现代社会职业岗位宽边缘、多接口的动态特征,考虑学生今后能够“适岗”、“应变”、“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实践教学赋予新内涵、新要求和新方式。充分利用企业设施和实际岗位,采取实习、实训、顶岗、现场教学、结合实际进行毕业设计和考核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大唐国际煤化工项目部选拔我校05级计算机控制和热工过程自动化10名学生做为大唐订单培养的仪表学员接受实训。其中7名正在天津接受工厂实践培训,提高实践能力。

订单式教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提高订单式培养的质量,关键也在教师。应采取一定措施激励教师参加生产实践,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以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要采取措施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途径有三种:

(1)利用企业的优势直接从企业请工程师充实到教学一线(2)订单培养企业安排校内教师到企业下场实习(3)聘任企业中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人员来校兼课。学员质量考核与评价工作

“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质量评价也是一个新问题。校企联合办班的学生管理与考核由学校与企业共同负责,学校负责考核理论教学部分,企业负责考核实践教学部分。学生操行管理,学校侧重于学生在校期间的考核,包括:成才教育、纪律教育和专业教育。企业侧重学生在实习期的间接管理,包括:岗位规程、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企业规章制度的教育等。“订单培养”的学生并非高枕无忧,校企双方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考核,实行“滚动淘汰”。以每学期学生校内课程和企业所设课程的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结合在校期间的表现和在企业实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达不到校企双方所规定标准的学生予以淘汰。大唐委培班,采取了多种形式约束和激励学员,辅导员与大唐国际煤化工项目部领导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大唐国际煤化工项目筹备处2008届委培学员培养规划》对培养对象实行淘汰机制,实现动态管理,约束学员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企业设立《大唐委培班学习成绩奖学金》、《大唐委培班CET4、CET6奖学金》等政策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追求卓越,进而激励学员。“订单式培养”因企业、专业等的要求不同在组班和管理等方面也会有所差异,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积极探索和完善,充分展示和打造我校的“订单式培养”的特色,营造良好的培养氛围,最终实现学生、企业、学校多赢的效果。

下载地方高校化学专业卓师班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方高校化学专业卓师班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议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试议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分析了目前国防生培养中的突出问题,阐述了在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中的改革措施。通过成立国防教育学院、设立通信工程国防生......

    地方高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高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我校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契机,构建专业服务产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机制,实现校企、校地合作共......

    地方高校工科毕业设计的指导模式研究与探索

    地方高校工科毕业设计的指导模式研究与探索工科毕业设计的大项目小课题指导模式研究与探索 理工科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现状与思考 工科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实施模式......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安徽理工学校(原安徽省安庆商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尤其是近几年,学校坚持教学改......

    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浅谈

    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浅谈 摘要:针对高校应用型软件培养动手能力弱和职业素养差的问题,重庆文理学院大胆改革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作者:叶志斌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2期 [摘要]文章总结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走班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范文

    走班制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当人类昂首步入21世纪的时候,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出现,已悄然改变了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这对未来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化社会使终身学习成......

    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方法探索与实践

    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方法探索与实践 王 喆 罗进文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摘 要】以重点学科为依托,吸取国内外大学研究生培养经验,对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方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