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关心学生,是后进生转变的源动力

时间:2019-05-12 11:5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热爱关心学生,是后进生转变的源动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热爱关心学生,是后进生转变的源动力》。

第一篇:热爱关心学生,是后进生转变的源动力

热爱关心学生,是后进生转变的源动力

惠安第四中学 张惠阳

摘要:本人一直长期在农村中学任教,始终服务于教学的第一线,时刻关注着学生学习生活的动态发展,在教育教学上与学生一起成长,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倾听学生的心语,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农村中学,后进生的面比较大,学校在管理的难度上也较大,老师在教育教学的时候更是要讲究方法,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要有耐心、恒心、信心,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方法不能简单粗暴,也不能放任自由,要像父母、兄长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兄弟姐妹,关心爱护他们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的分析(1)后进生成因的分析(2)学习陶行知无私的奉献精神的分析(3)教育教学实践的分析(4)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分析和一个结论谈谈后进生是如何转变的,源动力在哪里?

关键词:后进生,热爱,转变源动力

自任教以来,本人一直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并兼任多年的班主任,一直本着爱岗敬业、奉献精神、为人师表等师德风范严格要求自己,并时刻告诫自己:教书育人,是自己最起码应尽的职责,不但不能误人子弟,而且还要教好书育好人。下面本人就教育教学和这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并结合陶行知思想谈谈后进生转变的源动力。

一、后进生成因的分析

后进生通常是那些品行或学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是和优秀生相比较而言的,他们一般有较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如人,老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农村中学,后进生的面比较大,学校在管理的难度上也较大,老师在教育教学的时候更是要讲究方法,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引领学生走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老师要有“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

二、学习陶行知无私的奉献精神的分析

(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自己一生为人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更是他投向腐朽人生观,损人利己和营私舞弊者的精神原子弹。陶先生为穷人办学,为劳苦大众办事。为人民奉献一生,真可谓“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与陶行知先生对比,我们难道还有什么可以计较的呢?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中国现代教育思想有着许多结合点,特别是陶行知先生关于教育目标方面的思想、理论、实践都有十分重要的现代价值,陶行知“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于教万教教人求真,干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为学校文化赋予了更深的内涵。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福建省行知实验中学的惠安四中,如何创设一个适应课程改革的文化氛围,学校在校本课程上作了尝试,结合学陶师陶的特色以及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开发了有关陶行知生平、实践和教育思想的校本教材。并精选陶行知教育理论的一些名言警句,在教室、在办公室、在墙板,在校园内,为全体师生营造良好的学陶氛围。陶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博大胸怀和高尚道德,激励着广大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上,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实践陶先生的奉献精神。近几年来我校中考、高考成绩每年上一个台阶,结出了累累硕果。

(二)作为人民教师,爱心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本质的要求。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他要求教师不仅要爱亲人,爱学生,爱同志;也不只是爱乡里,爱民族,爱国家,爱世界;还要爱人类以外的生灵与万物。他教育我们要“与万物为友”,“拜万物为师”,与自然和谐相处。他的博爱精神,更集中体现在师爱上。他对学生一视同仁,从不偏爱,更不以家庭门第,穿戴面貌取人,而且还能虚心地向学生学习。他说:“教育者,乃为教养学生而设,全以学生为中心,故开办学校,聘请教师,无一非为学生也。„„以学生之乐为乐,以学生之忧为忧;学生之休戚即我之休戚,学生之苦恼即我之苦恼是也。”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热爱学生,他在《我之学校观》中说:“我要有一句话奉劝办学同志,这句话就是:待学生如亲兄弟。”他是尊重学生和信任学生的表率。他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要以宽阔的胸怀爱所有的学生,既爱表现好的学生,也爱后进的学生。只有这样教育目标才能达到。

三、教育教学实践的分析

1995年9月,完全从经验等于零的起点,开始了我的从教生涯,一切从零开始,由于教材不熟,可想而知,备课、听课、改作业、与学生交流谈心,多学习,多交流,一天下来时间都是满满的。我不敢说有多累,但至少不再轻松,但收获良多,每天都是新鲜的,每天都有启发。我们又是一所农村三级达标校,生源是比较薄弱的,任务确实艰巨。但不管怎样,意味着我已经踏上教学一个新的旅程,一切从头开始,再经过几年的辛勤耕耘,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一定会在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一定会是一个崭新的自我,我深信自己,充满了激情。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把后进生的成绩提上去,让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学好数学是他们转变的关键,也是我的一个尝试。

“亲其师,信其道”,我首先做到的是要热爱关心他们,与他们谈心、交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思想,时刻关注着学生学习生活的动态发展,后进生主要表现为缺乏上进心,自制能力差,品德不良等几方面。缺乏上进心的学生主要表现为源动力不够,对事物的认识不积极主动,经受挫折和失败的体验较多,很多事经过多次努力无法摆脱困境,对自己的表现失去信心,不愿再做出努力,不能找到自己正确的归因,面对这些情况,我降低难度,增加学生的成就体验,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亮点,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其次是在课堂上,尽量把书本的很多题目的已知、结论分解下来,分成若干个条件,若干个结论,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注意因材施教,大胆变动教材的处理,把难点分散,尝试集思想方法于一体的数学方法,让他们在新知识时,感到有台阶可上,尽量不会让他们感到好像一下子老师就把他们悬在半空中,否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学生会因此害怕,会因不会学,失去了信心,当我看到了同学们聚精会神听着我有意分解题目下来帮助他们上去的时候,他们是那样的专注,我开始舒心地与同学们大笑起来,这分明让我看到他们也有一股很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这时候很需要老师帮他们一把,扶他们一把,很需要老师给他们信心,很需要老师热爱关心他们,他们经不住老师的冷眼,尤其是老师的眼光里流露出来的一点点神态,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在乎,都会触及到他们那稚嫩的心灵,他们也需要在一个有爱的学习氛围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事实也证明,本人在多年任教的毕业班中,中考的及格率一直走在年段的前列,很多后进生的成绩先是不及格,再提到及格,最后竟然冲到优秀,转化后进生的成绩显著,很让我倍感欣慰。

再次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个别辅导,面批面改,效果显著。

最后每次考试后,都要他们进行总结,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下一个的奋斗目标。我也每次给他们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总结,这总结更多的是鼓励,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体现,是学生树立信心的动力。

四、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分析

(一)在做“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坦诚相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要注意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未来发展,对他们的优、缺点进行具体地分析展望,绝对不能讽刺和挖苦。只有这样,才能将外在的认识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动力,让学生自己选择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向。我时刻关注着学生学习生活的动态发展,在教育教学上与学生一起成长,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倾听学生的心语,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二)让学生树立一种自信的心理。自信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一个人意志顽强的反映,是美好心情的表现。自信心不仅是学生学好功课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学生成就事业的巨大精神支柱,而自信的反面是自卑,学生的学习成绩越落后,自卑感就越强。也就丧失了信心,自暴自弃。特别是在后进生违纪时,教师不是细心地去教导,是简单粗暴地惩罚:“又犯错误了,罚做一周卫生”。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如果维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那么他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教师要帮助后进生砍断自卑的“枷锁”,在他们心中播下“自信”的种子。以平等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给他们以关心、理解、信任与尊重。发动同学接近他们,团结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营造良好的氛围,恢复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心,这样才能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条件。

(三)教师一定要有耐心、恒心、信心,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方法不能简单粗暴,也不能放任自由,要像父母、兄长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兄弟姐妹,关心爱护他们的健康成长,要多关心深入他们的生活,需要生活上的一些帮助,我都很乐意地帮助他们,尽量排除生活上的困难并保证他们有一个安心舒适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四)要建立后进生学习成长的档案,记录他们的转变过程中的每一份成功与收获。

(五)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或集体活动,让他们多接触自然、社会,学会做人,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五、一个结论:热爱关心学生,是后进生转变的源动力

对于后进生的转变,我们不必太悲观失望,不必大讲特讲后进生是如何地不好,我们还是应给他们多一点时间和空间,多一片关心,多一片爱护,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耐心,使他们找到自信,克服自卑,那么任何再困难的事,都可以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慢慢地克服下来,并且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得到全面发展,为他们今后走出社会成为有用的人才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我们一味地责怪后进生是如何如何地笨,那只能适得起反。热爱关心学生,是后进生转变的源动力,只要我们用真诚的爱心和耐心,学陶师陶,构建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努力教育教学,充分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后进生的转变一定会硕果累累,他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对此我们满怀信心。

第二篇: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2015年12月16日,当第一列地铁从青岛北站发出,青岛市民的“地铁梦”终于实现。地铁的开通,不仅是一种新型交通方式的出现,不仅是躲避堵车的“捷径”,更是拉近人与人、区域与区域的“时空车”,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动力车”。

从当年的青岛地铁筹划,到2010年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全面开工建设,再到2015年青岛地铁3号线北段开通试运营,青岛市民坐上了“开往幸福的地铁”。硬件跟上了,那么软件呢?事实上,青岛地铁在建设初期就将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推进器和源动力,通过凝聚、激励、约束、导向、辐射等功能,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让企业文化真正变身为促进企业发展、实现社会价值的精神财富。

理念的缔造是自我剖析的历程

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文化来支撑,为更好地支撑集团战略发展,塑造符合青岛地铁特色的文化灵魂,增强集团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一支文化统一度高、执行力强的地铁队伍,青岛地铁集团于2014年启动了企业文化建设项目。

企业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和实践。对于当时的青岛地铁来说,提出一个真正体现企业价值的核心理念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青岛地铁作为民生工程,确实是很难用几个字来总结和概括的,到底如何取舍,成为讨论的焦点。经过反复研讨以及与集团高层的多次会谈,最终对青岛地铁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构成和提炼方向实现了高度统一,于2015年7月初步建立了以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确定了以“打造幸福地铁,做引领新生活的城市运营商”为愿景,以“城市动力,畅行青岛,精彩生活”为使命,以“METRO+,即包容,高效,卓越,责任,精进,+”为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对于核心理念中“+”的出现,很多人表示不理解。青岛地铁集团副总经理张君曾在讨论中表示,在地铁建设这种超级工程里,“安全”的分量不必多说,是不是应该在理念体系中有所体现?有专家表示“包容”所涵盖的内容更多,更全,更能体现一个企业的底蕴,那么其他内容如何体现?经过反复的讨论,最终决定用一个无限想象的“+”来表现和概括。

“青岛地铁企业文化的理念体系的提炼中,既保留了青岛地铁在近20年来不断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精神,也体现了青岛地铁在未来要实现达到的宏伟蓝图,同时也彰显出一个青岛地铁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去做事、干事,它是集团全体员工高度达成的文化共识,是每一位青岛地铁人时刻融会在脑海里,贯彻在工作中的价值准则。通过公司上下持之以恒地努力,将青岛地铁集团的企业文化培育、壮大、成熟起来,形成我们自己的独有的文化内涵,并使之逐渐成为集团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青岛地铁集团总经理王永亮如是说。

文化为骨,实践为肉

船靠舵,帆靠风。核心理念的确定,相当于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有了树干,剩下的就是浇灌它,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这个过程便是核心理念的宣贯。青岛地铁以“理性规定”和“感性号召”为原则,从理念、行为和制度等方面开展了行为对标、礼仪培训、管理考核以及创立文化内刊、举办文化沙龙等一系列文化宣贯工作,将看不见的企业文化建设,科学系统地分解为一个一个具体而又喜闻乐见的活动,让“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文化建设,转变为员工喜欢而且积极参与的事情,以达到文化人人参与的要求。

为积极发挥2015年“十佳职工”的树榜带头作用,青岛地铁举行了“树榜样、讲故事”活动,从集团、部门和个人3个层面学习榜样事迹。通过与“十佳职工”面对面访谈进行事迹挖掘,提取事迹细节、个人努力等富有感染力的元素,为后期榜样宣传做好基础工作,同时撰写先进事迹报道发至各单位学习。座无虚席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集团上下形成学习榜样的氛围;“十佳职工到部门”座谈会,近距离与榜样沟通,分享工作经验和感悟,用真实案例打动员工,助力各部门文化建设;全员参与的微故事征集活动,将活动目标由学习个人榜样向学习组织榜样升华,创建积极的组织氛围,带动组织文化发展。

为了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增强员工的身体、心理素质,青岛地铁企业管理部于今年启动了文化沙龙活动,分别针对员工心理、生理和子女,策划组织了“性格与沟通”“科学健康运动”“地铁儿童绘本”等主题沙龙活动,受到员工的欢迎。张鲁鹏是一名90后,对于传统的文化活动来说,新颖有趣的形式更能吸引他的眼球。在聊起最近的几次活动时,他显得格外兴奋:“以前搞团队建设一般就是聚聚会。现在的形式有趣多了,最近几次沙龙都特别有针对性。有一次是邀请了青岛市‘健身先生’作为老师,教我们做‘办公室毛巾操’,动作看着很简单,做下来一整套累的我够呛,坚持做能缓解肌肉劳损,减轻职业病症状。我们年轻人都比较喜欢这种非工作场合的交流平台,感觉在很放松的状态下能真正了解一个人,让团队之间更有默契和凝聚力。”张鲁鹏表示。

青岛地铁企业文化建设的初心,就是希望把企业所提倡、推行的核心理念和工作规范变成大家工作中的自觉行为,让它体现在每名员工的行为举止和精神面貌上,让员工在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亲身体会到文化的作用,感受到文化就在自己身边。

小小“幸福号”,大大正能量

企业刊物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企业风貌的真实展现。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后,将体现集团正能量的“小微”故事集结成册的想法逐渐成形。一本展现企业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文化时时刻刻发生在身边,让员工用自己的故事和事迹去感染周围的人的企业内刊正式上线,取名为《青岛地铁幸福号》。《幸福号》把员工身边真真切切发生过的大事、小事,贴地气儿的事编辑成故事,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让文化渗透进每个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中,让员工意识到文化时时刻刻发生在身边,让员工自己的故事和事迹去感染周围的人向文化靠拢。《幸福号》的采访、编辑到排版、印刷等一系列过程中,也与员工充分互动。被采访人员均为集团内部员工,各素材来源均为员工真人真事,在封面设计和内页插画上,也都是邀请员工设计手绘,大大增加了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青岛地铁建设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推动地铁建设更快、更好发展的助推器和动力机,文化建设只有深深根植于企业内部这一土壤中真正落地,才能茁壮成长并结出丰硕成果,才能发挥出企业文化应有的巨大力量。把核心理念的落地和深植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用核心理念指导和引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凝心聚力将企业文化工作不断往前推进,不断助力和推动青岛地铁建设,不断展现和呈现青岛地铁风貌,不断继承和发扬青岛地铁精神,让青岛地铁文化列车在全中国、全世界畅行精彩。

第三篇:热爱学生是师德核心

《师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铜川市耀州区寺沟镇张郝小学

陈国庆

师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神圣的爱。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应是爱的使者。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要牢固树立“热爱学生、服务学生”的思想,只有增强这种意识,才能爱教育,才能挡得住市场经济的“诱惑”,才能耐得住寂寞,从而面对三尺讲台,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终生从事教育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那么,到底什么是师德?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等等,这都是师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爱岗敬业,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勿将此言理解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想学生所想,从心里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平时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思想,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征求老师意见。老师遇事要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

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现今的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好了,父母的期望高,社会竞争激烈,使他们容易形成孤僻、霸道的个性。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给予爱。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要给予很多的爱。比如说,上完体育课,有些学生把衣服脱了,但是他们年纪小,不会主动地穿衣服,因此,教师就需要督促他们穿好衣服。如果老师能再细心一些,能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对他们多一些爱心,那么,我们的学生将会学得更快乐,能在我们的学校更加健康地成长。虽然我们无法像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像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每一次教学设计,认真对待每一次讲课,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要求:传道、授业、解惑。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这么努力、这么认真,付出这么多来教他们,我想他们肯定会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肯定以老师为榜样努力、认真学习,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显然是很有利的。

“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则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学生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

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和朋友,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

教育部部长周济说过,当代教师有三项责任:一是岗位责任,就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二是社会责任,教师有责任把学生教好、保护好、培养好,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三是国家责任,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将中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的工作。无数的优秀教师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及其负责。

因为爱,所以我们要有责任,因为责任,所以我们去爱学生。

第四篇:目标管理和激励机制是激活企业的源动力

目标管理和激励机制是激活企业的源动力

——东宏集团 总经理 何伏

企业管理中,如何提升员工积极性,成为目标管理和激励机制的难题。企业的目标管理和激励机制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核心管理部分,更是从上至下各层管理人员日常必需掌握的管理技巧。没有明确管理目标以及缺乏激励机制的管理体系,公司不可能正常运作,更不能提升员工的士气。许多公司在经济发展转型,员工能力要求变化的情况下,更容易把目标管理和激励机制简单化。常见的误区是目标设定不科学,薪酬福利已罚扣为主,或以级职升迁作为主线,这种负面或片面的目标管理和激励行为,短期和长期都会影响到员工的积极性。如何在企业进行科学的目标管理和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在企业转型的情况下稳定人心,在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又可以再接再励,是十分重要的管理课题。这是公司永续经营的文化和制度建设的核心部份,也是员工发奋向上的重要管理方法。

激励是现代管理中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职能,这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激励中牵涉到的信息问题所决定的。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因此,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目的是正确地引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率,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可以说,激励机制运用得好坏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

绩效的产生一定是先有目标,后有执行,而目标就是那些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绩效产生的过程。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是人。因此绩效管理

人才和留人的办法多种多样,不可一概而论,每个公司应该广泛吸取各种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制定出适合本公司具体情况的制度和措施来。这些制度归纳起来就是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发挥激励作用,达到激励目的的具体途径。激励方式多种多样,能否正确运用和不断开拓新的激励方式,是企业人才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企业管理者才干的重要标志。对企业人才的激励方式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归纳为如下几种形式。

一、目标激励

目标管理是企业管理者最主要的工作内容,目标激励则是实施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设置适当的目标,能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目标既可以是外在的实体对象(如工作量),也可以是内在的精神对象(如学术水平)。目标的效益(达到目标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越大,社会意义越大,目标越能激励人心,激励作用就越强。另一方面,经过努力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人们就越感到有奔头,目标的激励作用就越强。

在管理考核中,往往重终端结果,轻过程指标考核现象;注重量化指标考核,而忽略质化指标的考核,按照卓越绩效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目标绩效保障体系。

1.明确的目标导向性。运用目标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全面剖析指标和管理的基础上,对照行业标杆水平,瞄准历史先进水平,以实施“目标-认同-评价-考核-强化”五段式管理为主线,制定了《三年绩效目标规划》。

2.超前的工作计划性。按照“两个基于做三定”管理要求:即单位和职工“基于对上级工作目标的理解和基于自身对企业发展目标的理解,自己定目标,自己定任务,自己定计划”。

3.严密的过程管理性。在目标绩效推进实施过程中,公司按月组织目标绩效管理督查,检测目标进度完成情况,利用中层干部会平台进行总结讲评,对未达目标项组织攻关,对履职不力者实行管理问责。各专业依据自身绩效目标,健全完善“日检查、周总结、月分析、季评审”管理机制;各部门、班组以班前会、日晨会、周例会为载体,布置、落实、检查、讲评环环相扣,各项工作“日事日结”,目标管理“月清月高”。

4.显著的激励约束性。围绕绩效目标,公司、部门、班组规范建立起科学、先进的责任考核体系,采用“四维”立体考核,全面追求“企业价值、社会贡献、指标创优、管理进步”的效益最大化。激励约束的力度让受奖者心动,使受罚者心痛。

企业管理者对自己掌管的企业,应该有长期发展的远景设计,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及达成目的的实施计划,并进行必要的宣传交底,这样才能激发下属为完成这个远景目标而积极努力,增强其职业责任感和事业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宣传方面,往往讲企业的问题多,讲企业的困难多,讲市场危机,讲下岗、讲裁员多,使企业员工处于深重的危机感中,前途感淡漠,当然其目的也是为了从另外角度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奉献精神,消除惰性,但过分地强调和宣传危机,会带来负面效应,处理不好会使激励变成“激化”。因此留住人才最重要的是企业发展,任何人选择就业单位,都不会选择一个没有发展前景的单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单位是这个领域的排头兵。因此企业应向自己的员工详细地阐述企业发展前景及用怎样的步骤去实现它。

二.奖惩激励

奖励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表彰,使其保持和发扬这种行为,惩罚则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否定和批评,使其消除这种行为。在这里惩罚得当与否是非常重要的,奖励应该处理好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的关系,奖励的典型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惩罚要合理,要作到惩罚与帮助相结合,在实施处罚过程中要一看性质,二看损失,三看影响,四看态度,以教育本人和他人为出发点,坚持教育从严处罚从宽的原则,真正使受惩罚者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实践证明,惩罚得当同样能起到激励作用,会有很大的感召力。

三.竞争激励

竞争在任何一个组织内部或组织之间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竞争对

调动人的积极性有重大作用。目前,国企正在加紧改制,企业制度的改革是运行一切竞争机制的基础。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人才管理和劳动管理中,变相马为赛马,为员工创造平等条件下竞争的机会,在定编、定岗、定员的基础上,本着公开、平等、择优、自愿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优化企业人员结构,使员工各有所得,从而达到调动积极性,激发员工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动态目标管理不但促成竞争,而且是促成“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式的竞争。在这种竞争的环境和压力下,绝对目标实际上已经潜移默化的转变为没有极限的相对目标,即动态目标。

四.关怀激励

关注人才的期望,了解人才的需求,然后尽可能去满足,如今已成为企业行之有效的留人方法。企业领导者对下属无微不至的关怀,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就能激发他们爱国家、爱企业、爱岗位的满腔热情,增强他们的职业责任感,把个人利益融合到企业命运之中,从而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去。关怀激励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从关怀员工的政治进步,支持和保护员工的首创精神,到帮助其解决工作上与生活上的困难,都能起到激励的作用。例如,在我们工程施工企业,员工出差在外搞施工,工会把温暖送到员工家里,帮助其解决生活问题、孩子入学问题、子女就业问题、住房问题,都能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留人要留心,只要让员工意识到,在你的企业里能够受到尊重,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你就是轰他也不会走。要让员工心里有企业,企业就必须时时惦记着员工;要让员工爱企业,企业首先要爱员工。企业好比一条大河,每位员工都是这条大河的源头,只有激发源头的活力,企业的竞争机制才能有效运转,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五、薪酬激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薪酬是劳动价值的直接体现。人才,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价值,这种价值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薪酬来实现。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应该制定多种类型适应各种人才需要的工资制度,充分发挥薪酬的物质激励作用。例如,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以鼓励他们具有长期战略眼光;一般管理人员实行晋级制,通过对能力、知识、经验、绩效的评估,分别确定不同的职能等级,在考核的基础上按级取酬;销售人员实行佣金制,即佣金等于销售量与佣金率的乘积;生产人员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根据劳动过程中的苦、脏、累、险等要素确定工资标准,一岗一薪,易岗易薪;临时工实行计时记件工资制;企业骨干和科技人员实行特区工资制,即在企业设置一个工资特区,让优秀人才、高科技人才即企业稀缺人才进入特区,享受高于一般员工工资水平的薪酬待遇。这样,能够使各种层次的人员都能得到与自己付出相适应的劳动报酬,使他们的劳动价值得到实现,从而达到心理的满足。

1.基于岗位的技能工资制。基于岗位的技能工资制是将岗位承担者所担任的工作内容和完成工作时能力发挥的程度,作为工资多少的关键因素。在这种工资体系下,公司对知识水平高、能力强的员工的吸引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减少了这类员工从公司流失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励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最终能为企业做出更大贡献。

2.薪酬分配依据考核结果,严格兑现。薪酬分配严格依据考核结果,将员工业绩考评结果与薪酬紧密挂钩、严格兑现,确保激励机制的良性循环。公司实施有效的薪酬激励主要方法是:

⑴中层以上干部实行年薪制。年初制定目标,并与公司签订目标责任状。平时只发年薪的60%-80%(随级别不同而定)。年末考核后兑现年薪。

年终先由目标责任人写出述职报告(半进行一次述职,以纠正偏差),对目标完成情况做出自我评价,然后由上级主管/总经理进行绩效综合评估。

 评价分数=Σ各项目标得分×权重  薪资=得分×绩效工资。

各部门绩效考核分数计算方式为:各部门人员各考核分数之和÷应参加绩效考核人数=

部门绩效考核分数。如果部门负责人在某项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有创新时,还可以向公司申请给予单项奖励。

⑵中层以下人员实行月薪制。实行月薪制的管理、技术人员采取月考核方式兑现工资和奖金。除签订目标责任状之外,还实施月度目标考核。其工资的40%上下浮动,与绩效考核挂钩。

⑶一线员工采取日考核。一线员工的绩效工资根据每日工作完成情况,考核打分,然后汇总成当月绩效工资。某些岗位采取计件工资制。

六、考核激励

彻底改变现在“岗位职责”大话、套话虚而不实的状况,象拟定设备说明书一样,全面、详细、具体地说明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能、权限、职责标准及规范,以及担任这一岗位的资格标准并坚持因事设人的原则,制定《岗位工作说明书》。

《岗位工作说明书》制定后,建立绩效评价标准、办法及组织体系、活动方法。评估标准要量化,要与薪酬挂钩。绩效评估采取关键绩效指标(KPI)的方法,更全面、更客观地反映每一岗位,每一员工的工作状况,使他们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为实现这种价值去努力进取,在自己所在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提高、完善自我,使员工在心理上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的趋势,使各类人才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从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使企业的凝聚力得到加强。

七、提供个人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 优秀人才非常看重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大多数公司都把职业发展前景和专业培训机会作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公司舍得在员工身上投资,为其提供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本身就很说明管理层对人才的重视,认为他们的潜力值得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希望他们不断成长,并打算将来从公司内部,也就是他们中间选择比较优秀的人才,提拔到公司关键的领导岗位上。培训机制建设,主要是围绕企业目标进行。根据平衡计分卡的原理,企业目标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即财务目标、顾客满意目标、内部运作目标和学习与成长目标。相互之间也是环环相扣的关系。即财务目标是企业的主要目标,顾客满意目标则是实现财务目标的前提。内部运作目标则是实现顾客满意目标的前提。员工的学习与成长则是内部运作不断提升的前提和条件。员工的学习与成长主要依靠培训来完成。企业的培训是构建达成企业总目标的基石。因此我们的培训体系与企业目标管理紧密结合,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每一个上级都负有对下属进行能力培训的职责。在下属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上级都有责任进行指导。员工与上级也同时有责任在工作中发现自身不足,从而向公司提出培训需求。内部运作在这种学习中不断得到提升。

八、实施岗位轮换制

在一定程度上说, 人象动物一样具有喜新厌旧的本能,任何工作,干的时间一长,就可能感到厌倦无聊。一些具有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企业,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引入了工作再设计的理念,在企业中实行岗位轮换、弹性工作制等管理变革。企业有意识地安排职工轮换做不同的工作,可以给员工带来工作的新鲜感,新奇感,可以让员工取得多种技能,同时也挖掘了各职位最合适的人才。员工掌握了多种技能,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避免员工因在同一岗位所处时间太长,产生厌倦感。同时也避免了员工长期从事同一岗位,存在的独占性,使该员工一旦调离不至于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九、建立现代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竞争力的精髓。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做到不照搬,必须把别人的文化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不强迫,必须设法转化成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必须有自身特点,行业的特点和本企业的特点;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避免以往只注意外包装而忽视其本质的倾向,使企业文化具有丰富

的内容。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的凝聚力的根本所在。在激烈竞争的现代企业中,企业如果没有创新,就很难发展,即使生存也会面临危机。在管理上也是如此,企业通过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不断地扬弃来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了这些才能使企业文化具有生命力,企业员工有向心力。

不断对企业文化进行改进和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个文化层面:以优质产品、文明环境、品牌信誉集中体现的物质文化;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相结合,注入现代管理理念,构建特色制度文化;倡树社会公德、规范层次行为,恪守职业守则、建设文明行为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企业愿景与个人价值实现紧密联系,催生团队合力,培育特色精神文化,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实现持续提升。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方面,结合实际建立了员工资格标准、岗位职务说明书、绩效考评标准等,相继出台了优秀科技工作者及岗位能手选拔、考评等举措,百名员工被评定为“优秀科技工作者、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并享受特殊荣誉津贴。在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方面,积极探索竞争上岗、人才选聘的新思路。先进的人才观造就了一支昂扬向上、目标同化、人企合一的职工队伍,创树了质量、技术、效益型的企业文化特色。

建立先进的用人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我国企业迎接挑战的必然要求。有企业家感叹,我们现在最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机制。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改革,但人事制度的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切入点。要树立大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企业要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的模式,从传统的以工作为主的管理方式向“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从而最大限度地地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只有这样,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彻底摆脱事务性的工作,向更高的管理层次迈进。我们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

第五篇:浅谈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源动力

浅谈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源动力

[摘要]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创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文献收藏功能、信息传递功能以及建筑物的文化符号功能等,构成了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文化要素,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源动力。

[关键词]文化 公共图书馆 城市文化建设

[正文]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中国的成功召开,世界各国展示了别样的风采,充分体现了各个国家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化和民风民俗,城市文化是时间和心灵酿造出来的;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文化创造的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的。人们的意识文化的积累是城市文化的源动力。人类的任何创造都离不开知识和认知,公共图书馆各种服务和创新为人类带来丰富的知识,同时拥有丰富知识的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源动力。

一、城市文化的解读

1、城市文化基本内涵

城市文化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以人为价值核心的文明结晶与追求目标,是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群体习俗与器物和制度等方面的体现,还包括知识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媒介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的文化含量、文化承载、文化传载与文化容量。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而特色的基础又在于文化。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内涵的重要集中表现。它可以表现独特的城市民俗风情,传统的文化痕迹,富有创造性的个性特征。它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城市文化特色就是城市的个性,是城市的文化品格,是城市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形象的客观展示与城市的魅力所在。

2、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让人遐想,什么样的城市是理想之城,什么样的城市能成为幸福家园?显然,一个失去记忆、失去历史、没有灵魂的城

市,当然不是。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赖以成长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引擎、心脏。只有文化内涵丰富、发展潜力强大的城市才是魅力无穷、活力无限的城市才是幸福指数高的城市。

3、城市文化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差异性与共同性。城市不仅仅有地域上的不同,还有其他隐性因素穿插其中,这些就导致了城市文化的差异性或特色性。

其次是多元性与包容性。城市文化不是只表现出单一的文化,通常具有多元性,这种多元性源于它的包容性,兼容并蓄的特点文化成就文化的五彩缤纷。正因为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发展更要突出城市个性特色,就必须要求还原城市文化应有的文化特性,不走千篇一律的路子,博采众长,汲取精华,成就多元化的城市文化。

再其次是传统性与创新性。一个城市的文化彰显自己的特色的就是保持自己的传统的,虽然不是旧的就是好的,但是,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保持传统文化就是自己的制胜点。从另一个方面说,传统性不意味着固步自封,在努力创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独具风采和魅力的城市的基础上,如果城市文化能够进行自我创新,那么对于城市的发展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源动力

公共图书馆对城市文化的的促进和提高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图书馆建筑是城市文化在物质文化的象征

公共图书馆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是城市文化在物质文化上的体现。当今世界各国的城市都十分重视图书馆建设。在建筑风格上充分展示出所在城市的文化氛围,民风、民俗,都体现出各自城市的文化底韵和人类对知识高峰的攀登。如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俄罗斯莫斯科的国家图书馆、日本东京国会图书馆等等,都展示出各自城市的文化底韵。法国为建设世界第一图书馆,不惜投资80亿法郎,在巴黎城的中心塞纳河畔,建立了30万平方米,非常有文化品味的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图书馆的整体构思非常独特,造型就像四本打开的大书。英国政府在伦敦新建了国家图书馆,不惜投入4.5亿英磅巨资,不列颠图书馆工程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成,庄严、古朴、气势恢弘的北京图书馆是北京第二大建筑,是华夏古老文化卓越的代表。我国1996年12月20日新落成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上海图书馆,是上海市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占地3.1公顷,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坐落在市中心淮海中路。这座由市政府投资6亿多元建成的新馆,主楼是由58.8米和106.9米两座塔型高层建筑和5层裙房组成,整个建筑呈多维台阶式块体结构,富有直观的视觉形象和深邃的象征意蕴。室内装修是一流的配套设施,还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真正体现了世界大都市的文化品位,是上海城市的一大标志。可见,新建的城市图书馆,大都作为城市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反映了物质文化在图书馆建筑上的章显,另一方面,图书馆也成为市民心中象往的地方,成为文明的标志。

2、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方式的不断更新,无形中也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与提高

2.1公共图书馆是市民终生教育的平台

从人类历史看,知识的积累是精神文化提升的前提。居民素质是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不仅需要积淀,还需要振兴,需要创新。城市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而图书馆在提高人们道德素质、文化水平和培养人才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刘国均先生在《美国高校图书馆之精神》一文中指出:“……图书馆教育,苟善用之,其影响于社会于人生者,且甚于学校。而学校所培养训练之成绩转将依赖图书馆之维持而不坠。则图书馆在教育上之价值竟过于学校也。”这段话揭示了图书馆资源在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图书馆是城市居民终身读书和继续教育的学校,在保证城市成员自由、平等的获取各种文化信息,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面向大众的文化关怀、文化享有、文化提高、文化创新的重要方式。与学校教育相比,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智力资源服务体系,其教育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等特征,使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体现出与学校和其他教育场所不同的特征。可以说,在跨越学校、社会教育两者之间的鸿沟,在促进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图书馆不仅是学校教育之外最为主要的后继教育补充的平台,也是个人终身学习的主要服务体系,满足了城市中每一个成员成长过程中不断学习的需要,保障他们的文化和生存权利,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从面弥合城市不同群体之间的鸿沟,使城市各类群体在更高的文化层次上达到文化融合的目的,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凝聚力、竟争力和城市文化的创新力。2.2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在不断更新

进入21世纪,以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广大图书馆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顺应社会变革,呼应群众期待,积极探索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加大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不断拓宽图书馆服务范围,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使图书馆公共服务工作在搞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中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图书馆以其公益性和丰富的馆藏成为人们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重要场所。读者可以自由借阅所需文献,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可以查询大量基础资料,为尖端科研奠定基础。尤其是数字图书馆的蓬勃兴起,将图书馆的服务触角伸展到前所未有的广度,为市民精神文化素质的提高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条件。

2.3 图书馆承担文化交流和传承的责任

要创造新的、具有生命力的城市文化,必须注重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市民是城市的真正主人,应通过保护和发掘城市文化遗产中蕴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市民的总体文化素质,形成和谐积极的城市文化氛围。

首先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投资的公溢性文化服务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为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而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它不仅是文献财富、进行文献信息交流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且成为人和人之间发生联系的公众空间。其次因为图书馆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核心建筑,本身公众空间是聚合人群的地方。所以,公共图书馆除了让市民随时能够进来读书、用书、借书以外,还应把举办各种文化讲座、文化聚会、社区的公共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等等放在很突出的位置上,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市民提供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服务场所,以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文化交流需求。

图书馆不仅以大量的信息资源成为知识的宝库,而且是社会活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并以此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吉林省图书馆的读者论坛,连续多年在双休日邀请各方面专家学者来馆做免费讲座,对读者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很受欢迎。图书馆还可以经常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例如举办主题座谈会、各类培训班、书展、书评征文、新书推介及猜谜等灵活多样的各种活动,将读者吸引到有意义的活动中来,宣传先进文

化,塑造公众形象,营造出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正因为图书馆对人们知识储备和认识的提高,相应的具备丰富知识的人们创造了城市文化,丰富了城市文化,因此图书馆对城市文化的促进和提高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2].[3]刘忠平.论公共图书馆与文明城市创建[J].图书馆,2009,(4).[4] 李国新.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时代任务.图书馆,2010(2):1-2,9.[5] 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新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73,183.

下载热爱关心学生,是后进生转变的源动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热爱关心学生,是后进生转变的源动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读书是每个适龄儿童都要面对的事情,这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必经途径。在小学教育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贪玩等因素,对书本几乎没有什......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不经意间我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已有好几年了,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经验以及与一些优秀的前辈老师的交流,以下是我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

    创新是消防部队发展的源动力(合集5篇)

    创新是消防部队发展的源动力——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维护社会稳定,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特别是涉及人民......

    服务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标志保证和源动力

    服务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标志保证和源动力 基业常青的源动力 和谐社会的助推器我们已经走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都是服务员、行行都是服务业、环环都是服务链、个个都是文......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要求

    热爱学生对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下堡坪初级中学陈玉奎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得好:“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 “童心母爱”,是著名特级教师斯霞......

    留学申请故事分享坚持是成功申请斯坦福的源动力

    留学申请故事分享 坚持是成功申请斯坦福的源动力 2015年12月12日,藤门留学Richard同学在美方招生官Theresa(简介:前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办公室主任、波士顿大学国际招生官员,史密......

    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学习了周教授的视频,我对区域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关注区域不仅关注区域本身,更要关注区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关注区域内部的差异。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交给学生比较的方法,运用......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鸡足山镇九义学校教师:杨仙新课程中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这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一来他们还没有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