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资源整合运行情况的汇报材料专题
教育资源整合运行情况汇报材料
(二○一二年四月十三日)
根据山丹县县委、县政府关于教育资源整合要求,在县教体 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陈户乡党委和政府周密组织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并方案,从2011年8月始,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陈户乡顺利地完成了教育资源整合、改革任务,探索了一条新形势下教育资源优化组合的发展之路。为全面提高办学效益,改善办学条件,扎实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就陈户乡教育资源整合运行情况做详细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陈户乡辖15个行政村和一个移民小区,118个生产合作社,5468户,总人口23901人,全乡总面积3582公顷。
教育资源整合前,全乡共有六年制小学9所、教学点5所,共有教学班65个,小学在校学生1184人,其中女生527人;各小学附设幼儿园,内设幼儿大班、幼儿中班,5-6周岁儿童全部入园接受学前教育,在园幼儿共376人;初中1所,教学班12个。
2011年9月原陈户中学学生并入山丹县育才中学后,陈户乡整体合并山湾、孙营、岸头、张庄、王城五个薄弱学校以及陈户、寺沟五、六年级到原陈户中学,更名为“陈户中心小学”。辖区内现有中心小学1所、完全小学3所、教学点7个。2012年春在校小学生1006人,其中女生453人;在园幼儿共348人。
二、教师队伍建设
陈户乡现有专任教师115人,学历合格率为100%;经过整 合后学校师资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中心校教师学科配备齐全,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敬业意识,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普遍提高,教师岗位设臵更加合理,课程分配更加科学。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新河小学教师部分学科短缺,各教学点普遍存在老龄教师偏多和学科搭配不齐全问题。
学校把教师培训经常化,实现教师专业素养、职业规范提升。开展读书活动、基本功训练活动、现代教育技术达标活动、教研活动、骨干教师评选活动。提倡教师奉献精神,努力完善培训机制,鼓励教师全员提高;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全力营造和谐环境。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为了切实提高校本培训效率、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转变教师业务学习方式。引领教师群体做最受学校信赖的教师、做最受家长满意的教师、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三、教学设置改善
资源整合后,中心小学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学生宿舍供暖设备已经改换,有高标准的餐厅,食宿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校内装备了电视监控系统;多媒体教室、科学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留守儿童之家以及音乐、体育、美术等专用活动室配备齐全,基本实现了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图书室现拥有各类图书七千多册,生均图书15册。有多媒体设备及常用的电教设备。微机室建筑面积54平方米,计算机31台,配臵较好。音乐活动室现有器材88键卡西欧电子钢琴一架,卡西欧76键电子琴一架,20架卡西欧学生电子琴,民族打击器乐一套,大小军鼓若干,大锣一个.小钹五个,音响一套,手风琴四架等。2011年12月中华慈善总会朱树豪慈爱孤儿基金会为我校捐赠“观澜湖爱乐室”音乐器材,及时地解决我校音乐教学的困难。美术活动室有写生灯、白板、写生画板、写生凳、写生教具、教学挂图、教师用花架等用具;体育设施完备,有田径场、足球场、排球场、硬化篮球场、乒乓球案;科学实验室仪器设施齐全。
学校的办学条件基本满足教学要求,但规模较小的村办小学的资源仍然十分有限。新河、陈户、范营三所小学的教学设施、设备经过教体局的统一配备有了很大改善,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其他教学点设施陈旧、设备不全。
四、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师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为教师终身发展铺路。”的工作思路。树立全体教职工皆为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管理思想,共同教育培养学生,以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规范行为。通过制度教育、主题班会、讲座、评比等多种途径的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学校注重学
生特长发展,弘扬办学特色,办好兴趣小组和艺术创新活动。为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有体育、绘画、舞蹈、电子琴四个兴趣小组分组活动,有专门老师辅导,活动丰富多彩。
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继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以聚焦课堂实践,打造有效课堂为突破口,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目中有人、有学生的课堂、让学生学习最大增值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重点完成已经立项的课题,中心小学及各小学以课题为重点,加强领导,落实方案,开展研究。中心小学辐射引领各小学教育科研工作。
五、学生食宿安全
陈户中心小学是一所半寄宿、半接送制学校。学校现有学生466人,住宿学生320人。学生宿舍供暖设备已经全部改换,有高标准的餐厅,食宿完全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每排宿舍有两位生活老师专门负责学生的食宿。制订了详实的校车运行制度,确保每一个孩子安全回家。
新河小学有部分学生住宿,需要在学校就餐。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食宿制度,有生活老师负责。
六、取得的成效
2011年9月,学校酝酿并启动整合计划。在先期工作到位的基础上,整合工作圆满结束。各种软硬件资源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迅速整合在一起。陈户乡教育各项工作有序运行。十月,在全校掀起了浓郁的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师生用勤劳和智慧将校园装扮的分外美丽。十一月,旨在加强学生的纪律性,集体观念的队形队列广播操比赛圆满举行,收到了超乎预期的良好效果,严谨、有序、团结的精神蔚然成风。并相继举行了“我心飞翔”绘画比赛、第一届书画大赛。在中高年级举行了的作文竞赛、数学竞赛。2012年1月,期末考试如期举行。考试成绩是资源整合后各种优势集结的真实写照,使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家长的满意度更高,教师的成就感更强。在中心小学的辐射作用下,各小学工作有序开展,书写了陈户乡教育教学事业新篇章。
七、存在的问题
随着陈户乡教育资源整合的有序运行,也带来了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有:
1、各幼儿园教师年龄偏大,不能有效保证幼儿的正常招生。幼儿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升。
2、中心小学基本设施很不完善,学生教室还采取煤炉取暖,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各功能室供暖设施奇缺,以致冬季不能正常使用。锅炉、茶炉已经破损漏水不能继续使用,需要重新购臵。
3、各小学教师结构老龄化比较严重,音体美专业教师不足,使一些专业教学设备不能充分利用,浪费教育资源。
4、中心小学还面临安排年龄较小学生食宿以及校车接送等突出问题。
八、建议和措施
陈户乡教育从举步维艰到初具规模走过了一段艰辛的路程。停滞不前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只有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造出别样的天地。我们学校近几年的设想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修建中心小学学生宿舍楼和教学楼,并计划建立四个中心幼儿园,今年实现“陈户乡岸头中心幼儿园”的建成。努力做好各校和教学点的管理和考核工作,继续做好各村幼儿园的招生并实现规范管理。通过开展外出学习,相互研讨等途径,在多元合作和适度竞争中整体提升学前教育水平。
1、中心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整合后,中心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建设任务繁重,我们将以中心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抓手,继续全乡教育资源整合。在办好中心小学,新河小学两所完全小学的同时,整合上片陈户、范营两校一至六年级,寺沟小学一至四年级学生。确保通过改扩建、撤并、强弱校联合等多种形式,全面完成全乡“一乡两校”布局调整。使全乡小学布局科学、规模适度、特色明显。
2、全乡中心幼儿园建设。农村中小学资源整合后,加强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和保教常规建设,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解决“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是热点之一。我们决定利用整合后的富裕校舍,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完成全乡4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努力使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达到全乡在园幼儿总数的90%以上。从小学教师中分流部分教师,充实幼儿教师、保育员和管理人员队伍。
3、已有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序运作,正常运转。整合后,已有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序运作,正常运转是当务之急。中心小学面临安排年龄较小学生食宿以及校车接送等新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慎重解决,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推进教育资源的合理整合,服务一方群众,势在必行。我们将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积极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陈户教育的新发展作出贡献。
第二篇:小学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汇报
扬起教育均衡风帆,驶向理想教育彼岸
——泗阳县新袁镇小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近年来,新袁小学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府和县教育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紧跟潮流,优化育人新环境;注重实效,强化德育新举措;更新观念,探索管理新格局;以人为本,形成群体新风采;瞄准未来,构建课改新机制;资源整合,办好寄宿制学校等等,教育质量和学校声誉不断提高,现对我校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作简单汇报:
一、规范设施建设,优化办学条件。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学条件是基础,是前提。近年来,新袁小学大力优化办学条件,于2010年9月新建了“小书虫”乐园,编印校本教材《新袁战歌选》,营造校园书香氛围,被确立为县级书香校园特色学校;2010年5月,为教师购买笔记本电脑50台,提高了办公效率;增设了名贵花草名片,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购进体育器材、实验器材、多媒体投影设备、图书等总价值190万元(目前已基本达到省Ⅱ类指标);学校现有2个音乐室、1个舞蹈室、1个仪器室、2个实验室、1个体育室、5个网络教室、2个美术室、2个专用多媒体教室,以及3个图书阅览室,总计19个功能室。教学楼、宿舍楼、食堂、餐厅已竣工,学校的办学条件已基本达到省标准化建设要求。此外,由于学校东大门紧邻众裴路,师生的安全出行存在着极大隐患,经校长会研究后,我校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支持,于2011年7月
新建了南大门,校门外铺设了12米宽的水泥路道,较好地缓解了上放学时的交通压力。
如今,步入新小校园,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荫、楼群排列有序、绿地花丛相间、人文景点错落有致„„一个“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的公园化校园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融为一体,让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是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二、加强培训,促进师资队伍优质均衡。
1.抓学习,转观念,立师德。师德建设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是社会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内容。平时,我校能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提高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学期,我校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扎实开展了“十万人评师德”活动和禁止有偿家教承诺书签订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以及师德建设有关法规等,通过自评、互评、学生评、家长评和领导点评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服务育人意识,增强教师的集体观念、团结意识。
2.抓教研,提素质,强师能。首先是立足于校本培训,分年龄层次、分能力水平状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培训,如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课件制作、教学理念、普通话等;其次是定期派出有潜力的教师外出取经,汲取他人之长,分学科、按专业引导老师参加学习,学校提供学习经费保障。本学期,我校积极创造机会安排中青年教师到南京市、淮安市和本市各县区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三是扎实开展教学大练兵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实况观摩、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
展示课、新教师汇报课等形式,锤炼课堂教学,提高教书育人本领。
三、狠抓特色创建,健全各项制度,保障教育质量优质均衡,推动管理水平优质均衡。
1.学校以“书香校园”特色创建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充分利用地方人文历史资源,将德育活动与读写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道德文化素养在阅读中提高,在活动中升华,在习作中体现。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挖掘地方英雄人物,成功编撰校本教材《新袁战歌选》,今年11月份,我校再次组织师生走进乡村、融入社区,调查了解村名、景点由来,以便于编撰校本教材第二辑。我校的书香校园特色创建,将学生的读思与行动相结合,达到了“读书立德”的效果。一些班级还创造性地开展走近名家活动,如打造“李白班”“鲁迅班”等,此举既提高了教育质量,又促进了学校管理。
2.强力推进教育集团的良性运作。作为泗阳实小教育集团的成员学校,我们在集团内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使用相同的备课方式,9月至11月,从实小交流到我校的张莹、谭娟、吴一坤等教师分别开设了展示课和讲座。
3.编练快乐成长球操,扎实开展体艺“2+1”活动,保障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4.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教育教学评价。
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如部分班级因教师队伍年龄老化而未能实现40人以内的小班化教学,少数教师普通话水平还有待提高等,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推进泗阳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教育资源
近年来,人们对教育的不断重视,使入学人数不断增加。但贫困地区学校受经济情况,环境条件的限制,许多学校也越来越不适应教学的要求,以今年彭水县城中的三所中学为例:在学校校园面积不足100亩的校园中,在校生人数已远远超过4000人大关。如此庞大的学生人数体现了贫困地区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但在学校规模扩大的同时,学校的教学秩序受到影响,各种困难逐步出现。从整体上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和学校硬件设施存在的问题
目前,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按学校学生人数的多少拨给,所拨经费仅能维持学校的基本开支,对于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学校场地和器材条件的改善,则远不能满足学校教育条件的要求。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农村家庭希望自己的子女得到更为良好的教育,纷纷涌进县城学校,造成了学校在环境设施条件不足的条件下,学生多,班额大(一个班人数字多达80人左右),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费力,管理难度大,教学效果不佳。尤其是体育课,在场地器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无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彭水中学是彭水县唯一的一所市级重点中学,按理说他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但从实际上看.一所4000多人的学校,教学班70多个,可面积不足100亩,教室环境差,相互干扰大,影响了教学秩序,学校的运动场不足500平方米.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锻炼的场地。
二、教师和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也应适应发展的要求,由于客观原因,许多的教师对教学的兴趣不浓。其原因在于:由于教师待遇不高,当地教育机关管理不完善造成学校之间不正当竞争。以彭水县城的三所中学为例,大多数的教师千方百计地向彭水中学靠,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有政府的大力帮助,这所学校各方面条件都好于其它中学,教师的待遇也要好一些,无法去的教师心灰意泠,无心认真教学,许多教师不能进彭水中学便远走他乡,去寻找一个相对较好的环境。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转学的念头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由于彭水中学是市属重点中学,生源、师资及教学质量相对较好,其它中学的学生总是千方百计地转到这所学校,所以每年的学期开始,总有一大部分学生流失,这些不稳定的因素势必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把学校拖入困境。
三、教学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专设了教研室,学校也设了年级组长,学科代头人,学校举行公开课,教研活动等,但这些活动都流于形式。虽然教学改革是一浪接一浪,而在贫穷落后地区的大多数教师却充耳不闻,安于现状,思想僵化,不求上进。许多教师也想搞科研,却找不到出路。许多教师仍然是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题海战术,以求得期末或者是升学考个好成绩,以利于自已的职称晋升,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领导忙于处理自己的工作,教师忙于自己的考核而上课,谁都不愿意潜心去搞科研,没有明确教研是教学的需要。为此教学工作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多是做急功近利的事情。另外,教育部门对教学科研也没有严格的要求,只看教学成绩。
四、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校风学风存在的问题
教师素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由于教育行政机关对教师的不合理抽调和学生生源的流失,一些学校的一些科目的教师奇缺,加之教师待遇低,导致心理的失衡,教师难以集中精力在教学上。由于学校经费严重不足,教师没有得到应有的职业培训和学历的提高。教师的不安定影响了学生的不安定。由于好的学生流失,留下的绝大多数是多少有些问题的学生,没有一部分好的学生来带动这些问题学生,全靠教师来教育,真的太难了。厌学的学生不断增加,这势必影响了学校的校风,不少学生根本不在乎成绩的好坏,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根本没有把心思用在学习上面,经常打架,出风头,打烂门窗,甚至殴打教师等现象时时发生.这种现象严重地败坏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
五、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由于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学设施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尽管教师也经过各种新课程培训,但面对新教材,如何实施新课程新课标,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办?其改革效果微乎其微,其主要原因:一是教师积极性不高。推行研究性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必须有相应的教学器材。教师仅凭一双手和一张嘴而没有相关的教学仪器作为辅助,仍然保持教师讲,学生听的的教学模式;二是学生思维根深蒂固,家长观念陈旧。学生是课改的主要对象,是最关健的因素,许多学生在小学就已经形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对所学的知识不求甚解,一离开书本便一片茫然,无所适从。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观念差,不善于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由于现在绝大多数是独身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绝大多数的家长要求教师严格管理学生,只关注孩子的考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家长的种种压力,导致了许多学生种种不正常的现象。如厌学、逃学,甚至产生自杀念头和考试作弊等等.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由于要得到高分,学生总是忽略了身体的锻炼,身体素质下降;三是学校评价制度的陈旧老化,学校和上一级主管部门总是以考分的多少,升学的人数来评价一个学校的教学和学校管理的业绩。并未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评价学生和肯定学生。
对策建议:教育关系着国家强盛兴旺,关系着民族的未来。教育行政机关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制定出合理的的办学评价方式,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当地行政机关对教师的调节应该有一个宏观调控,应以有利于学校发展为前提。学生的流失应该得到有效的控制,避免学校之间的不平等竞争;提高继续教育在教研工作中的作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只有上下同心,才能解决贫困地区面临的困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当代教育科研与实践》2007上,中国言实出版社(1)马毕勤 孙则亮【新课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黄仕俊【农村小学教研工作存在问题的思考】(3)熊武术【农村中学存在目前存在的困境】
摘 要:我国在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之后,义务教育开始进入全面提高普及的新阶段。因此,西部贫困地区的普九成为当前义务教育“攻坚”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西部贫困地区不能普及义务教育的原因,提出了重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代课教师的待遇,合理布局贫困山区教学点等一系列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西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问题;对策
我国农村教育在2000年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后,将逐步进入全面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两全”新阶段。从“两基”到“两拿”,一字之差,却折射出我国农村教育整体思路、发展方向的历史性变化。但在“普九”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全国还有431个县尚未“普九”,其中372个县集中在西部地区。2003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到2007年底在西部地区实现‘两基’,西部地区‘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到2010年,西部地区所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实现‘普九’目标,全国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因此,本文通过对西部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期望进一步坚定我们对这些地区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信心,并认清这些地区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笔者通过参与世界银行的“中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评价”课题,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都安瑶族自治县和隆安县的义务教育状况进行过实地调查。本文是在调查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
一、研究的背景
都安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总面积4095平方公里,其中大石山面积占 89%,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都安县是集老、少、山、穷为一体的国家重点扶持的特困县。全县由大大小小的15340个弄场构成,其中有人居住的7959个,素有“千山万弄”之称。全县辖20个乡2个镇,247个行政村,7202个村民小组。聚居壮族、瑶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全县总人口为626018人(2000年农业人口58837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3,9%)。壮族人口 463701人,占总人口的74%;瑶族人口135278人,占总人口的21.6%;其他少数民族人口都在4万人以下。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制约,都安县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困难,教育文化落后,目前全县尚有12.5万人未解决温饱,有28.7万低收人人口,是全区2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目前,该县有高中3所,在校学生5032人;初中22所,加上联中(小学初中连在一起)一共41所,初中在校生26645人;完小252所,民办小学4所,教学点867个,在校学生64075人。都安县教育发展缓慢,据该县教育局提供的数字,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92%,还有8%的适龄儿童不能上学,小学辍学率达22%,初中辍学率达40%。该县计划于2006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隆安县位于南宁市西南,总面积2264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其中6个镇,7个乡),129个行政村,1358个自然屯,居住着壮族、瑶族、苗族等士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2/3的人居住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大石山区。全县人口为375561人(据2000年普查),少数民族人口占97%。该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以种植甘蔗为支柱经济。全县有5个乡镇分布在大石山区,耕地面积少且极其贫瘠,素有“一分土地九分石”之说。该县也是全区2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由于自然环境差,资源贫乏,经济结构单一,该县经济发展缓慢。2001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99908万元,人均2703元;县财政收入11188万元,人均财政收入303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76元。
隆安县全县有3所普通高中,2所私立学校,有420个教学点。初中10%的学生辍学,小学辍学率也偏高。该县计划于2008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从上面的介绍中不难发现这两个县的一些基本特征:经济发展缓慢,地理环境恶劣,少数民族聚居,群众生活条件差等。这些年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如“九五”期间和“十五”期间的两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来帮助解决义务教育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普及义务教育的难度仍然很大,仍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和处境不利的学童在接受义务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多困难,突出表现为农村贫困地区辍学率偏高、小学毕业生入初中的比例偏低、部分学生难以取得满意的学习成绩等。下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描述与分析。
二、普及义务教育的障碍分析
1.家庭经济困难是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在对都安、隆安两县的调查中发现,学生退学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在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89。4%的被访教师认为经济上难以负担是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家庭经济困难对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阻碍主要体
现为两点:
一是部分家庭难以负担基本的教育杂费,因此不得不让子女退学。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广西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往往十分恶劣,农业收成很低,很多瑶族地区家庭的全部家当只值一两百元钱。很多家庭维持基本生活尚且困难,要供子女读书就更不容易了。瑶族地区辍学情况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经济条件差。国家教育部对义务教育实行一费制后,学生辍学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有许多学生交不起费用。二是许多贫困学生因为要帮助家里干活或出外打工,不得不在小学或初中阶段中途退学,相当一部分学生读完小学就不再继续念初中。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困难,很多14、15岁左右的初中生出外打工,这也是初中生辍学率高于小学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阻碍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落后思想观念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家长不重视孩子上学,甚至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二是家长有重男轻女的观念。通过问卷调查显示,两县94.5%的被访老师认为“有些家庭或村庄不重视孩子上学”是不利于农村孩子上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地访谈调查中也了解到,贫困地区尤其是特困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们往往没有充分意识到让子女接受基础教育的重要性。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广西的部分贫困地区尤其是在瑶族地区影响着女童接受义务教育,如都安县隆福乡几个瑶家村寨的女童入学率远远低于村里儿童的平均入学率,瑶族女生上中学的也比较少。在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中,有24.4%的教师认为重男轻女的思想是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3.办学条件差,校点分散。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广西山区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0.8%,因此教学点特别分散。目前全区有教学点21260个,其中1个教师的教学点11826个;2个教师的教学点4325个;3个教师的教学点2341个;5个学生及以下的教学点1241个;6—10个学生的教学点649个;11—15个学生的教学点4092个。由于教学点分散,山路崎岖,因此学生上学行路难,还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在同时受到家庭经济条件、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下,这种办学条件的客观限制就会阻碍贫困与处境不利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在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中,有62.5%的教师认为办学条件差是不利于学生上学的主要因素,有49.8%的教师认为学校布局不合理,学生上学困难是不利于学生上学的主要因素。
4.部分学生对学习缺少兴趣甚至厌学。据隆安县教育局介绍,该县厌学的学生比例约,15%,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差,缺少基本的体育设施、图书、实验仪器,教:质量差,学生觉得读大学无望等。
5.部分教师知识能力和教学能力差,教师队伍不稳定。我们调查中发现,农村贫困地区部分教师的学历层次偏低,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培训,教学能力较差,这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差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产生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学,在辍学学生中占有很大比例。同时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承担重要职责的代课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问题的对策
根据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在这些地区实现全面地普及义务教育可以采取以下的对策:
1.重视包括教室在内的学校基础设施的新建、改善与维修。鉴于这些贫困山区的小学和初中危房较多的实际情况,尽管自治区正在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但该工程的经费远远不足以全部解决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危房问题。自治区教育厅所规划改造的中小学危房,主要是 D级教室危房,而实际上影响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上学和学业成绩的物质基础不仅是破烂不堪的教室,还有影响师生健康的破旧的宿舍、食堂和厕所。经过实地研究发现,许多学校的师生宿舍、食堂和厕所也是危房。因此,提供资金对此类基础设施进行新建、改善或维修,减少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困难,有助于降低贫困地区学校的辍学率。
2.改善代课教师的待遇,提高他们实施义务教育的积极性。代课教师多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这些地区的代课教师往往占到该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约三分之一。尽管这些代课教师中许多人认真教书育人,甚至成为有些学校的骨干力量,但他(她)们与学历和职称相似的公办教师在报酬上的巨大差距(相差大约4—5倍)不能说不是影响学生上学和学业成绩的—个不利因素。笔者认为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可以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人事制度改革,结合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淡化公办或代课这种身份上的区分,主要从岗位管理和合同管理人手做工作。这样既可以将不合格的人员清理出教师队伍,又可以将优秀的临时聘任人员稳定在贫困地区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从而改善代课教师的待遇,提高他们实施义务教育的积极性。
3.发展远程教育,重视卫星电视、影视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从我们实地观察和访谈的情况来看,尽管“九五”以来都安和隆安两县都重视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但由于贫困山区教师到县城参加继续学习难以解决路费和其他费用,从成本一效益的观点来看,以地区为单位发展卫星电视在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中的作用是经济有效的。地区高师院校有条件成为卫星电视的中心,依托地区高师院校远程教育的优势,把高师远程教育与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投入经费加强现有高师远程教育设施建设,同时将一定的经费用于乡中心校的接收设备,依靠高师院校的硬件和知识信息资源优势,搞好贫困山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4.重视扶贫与“普九”的结合,把“普九”工作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实地调查来看,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基本是脱节的。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应当把发展基础教育作为其应有的内容之一。在扶贫资金中,应该划拨一部分用于贫困家庭儿童的教育上。例如,为特困家庭学生设立助学金,帮助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又如,在初中教学内容改革中加强职业准备教育,这可以与扶贫工作的某些经济开发项目结合起来。这样,通过加强扶贫机构与学校的联系与协调,既能促进贫困地区的早日脱贫,又能加快普及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
5.合理布局贫困山区教学点、完小和中心校,建立网状基础教育系统。贫困山区的教学点远远多于完小和中心校。撤并一些教学点,完善村完小是必要的,但撤并教学点要实地考察,充分考虑年幼儿童走读的实际困难,不随意撤掉一个教学点。根据调研县有些教育行政领导的意见,贫困山区山高路险,山村距离村完小较远,家长不放心儿童上学,因此,保留教学点是上策。关键是要加强村完小、尤其是中心校与教学点的联系和管理,建立中心校一村完小一中心校的网络,提高普及小学教育的质量。
6.发挥贫困县教师进修学校(或中师)在山区小学教师培训中的作用。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隆安县教师进修学校近4年来利用假期和周末送教下乡的经验值得推广。贫困县
小学教师的非学历培训可以充分利用县教师进修学校(或中师)的资源,使贫困山区小学教师有机会学到教育教学经验和知识。在国家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与教材改革中,小学教师非学历培训的重点将转移到对新课程思想理念和教材内容与结构的理解上,使他们树立新的课程与教学观。这项工作让各县教师进修学校来承担将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7.加强学校“软件”和校园环境建设,让学校成为吸引儿童的地方。学校既是读书的地方,也要成为儿童生活和成长的地方。调研发现,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极度缺乏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缺少音乐、体育、艺术器材和设施。从实地考察的两个县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学校的经验来看,加强学校“软件”(系指书籍、音、体、美教育仪器和设施等)建设和校园绿化规划,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和兴趣,使学校成为吸引儿童的地方,是制止辍学、厌学和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有力举措。
第四篇:配网运行汇报材料
2007年配网运行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配网运行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南宁供电局(2007年10月5日)
近年来,配网建设及管理得到了公司及我局的高度重视。在2007年年初,广西电网公司组织开展了“配网管理年”活动,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配网规划建设、安全生产、基础管理、人员素质、节能降耗和优质服务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活动开展以来,南宁供电局积极响应,编制了活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配网管理水平、装备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配网概况
(一)运行管理概况:
目前,我局中低压配电线路及设备由配电管理所、郊区管理所负责运行维护,配网统一由调度管理所配调班调度。其中配电所担负着市区及近郊线路、市区公变的运行维护工作,城郊所担负远郊线路、部分近郊及城中村公变的运行维护工作。配电管理所下设线路运行班、线路检修班、变压器班(运检合一)、电缆班(运检合一)、带电班、抢修中心。城郊所线路下设供电所,线路由供电所负责运行维护。2007年配网运行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二)我局配网线路及设备概况:
截至2007年10月底,10kV线路共计283条;10kV架空线1931km;10kV电缆:676km;10kV配电变压器总计8262台,(专变6163台,公变1296台,一户一表变803台)。10kV开闭所:335座(其中户内式10座,户外式325座);10kV电缆分接箱:1361座;10kV柱上开关:1274台。
二、安全生产方面
1、严格执行广西电网公司配电两票规定
2005年12月31日,广西电网公司颁布执行了《广西电网公司配电电气工作票规定(试行)》和《广西电网公司配电电气操作票规定(试行)》两个文件。这两个规定适用于6~10kV配电网电气设备的施工、运行维护、检修、试验、倒闸操作等工作,是广西电网公司专门针对配电网线路设备特点编制的,解决了长期以来没有配电网专用两票规定,造成操作、线路工作中存在一些安全模糊地带的问题。规定颁布以来,我局组织了多次宣贯学习,并加强现场两票执行的监督工作,效果良好。
2、积极推进配网运行安全防护成果
在2006年以前,在配电网运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大量的电缆分接箱在停电检修时无法验电挂接地线,开闭所进线及联络线间隔接地刀闸容易在进线侧电缆带电时造成带电合接地刀闸的恶性误操作事故等,这些问题原来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针对这些情况,我局组织技术人员参加了广西电网公司开展的配电运行安全防护课2007年配网运行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题研究,研制了电缆分接箱专用接地工具、开闭所地刀强制闭锁装臵(GSN2),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检修操作人员的全封闭设备无法验电接地和开闭所操作地刀无闭锁问题。现在已经在包括南宁供电局在内的全区各供电局推广使用。
3、加快配网安健环建设
原来广西配网设备命名原则缺乏统一规范,图纸和现场标示维护部及时,给两票的执行带来了困难,同时也留下了误操作和误登杆塔的安全隐患。公司制定了《广西电网公司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设备命名原则》和《广西电网公司中压配电线路及设备标志牌管理规定》,对配电设备的命名和悬挂方法都做了统一的要求和规范,做到图实相符,减少误操作、误登杆塔和误入带电间隔的风险。南宁供电局作为主创单位之一,积极组织实施,计划在两年内统一、规范配电标志管理,目前完成7000块杆号牌的悬挂,完成150台开闭所的新标识的粘贴。
三、配网管理年活动
(一)配网运行管理
1、加强运行管理
今年组织人员对主要工作作业指导书进行了完善,推行配网作业标准化,提高生产一线员工遵守现场作业规程的刚性约束。按照广西电网公司《配电运行管理标准》和《配电设备状态评价标准》,将设备台帐、巡视、维护、检修、故障、状态评价及配电运行分析纳入规范化管理。建立了局、管理所、运行班组三级配网运行分析制度,加2007年配网运行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强运行分析,对月度、季度、配网设备缺陷、故障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编写配电运行月度、分析报告,提出有针对性地改进措施和建议,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将分析结果用于指导运行维护工作及线路改造及优化。
2、积极推进“四分”管理
结合我局线损“四分”管理的现状,制定了南宁供电局线损“四分”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工作计划基本完成了对配电设备的进行普查工作。
(1)、健全线损管理体制
一是制定了设备异动的管理流程,实现资料的动态管理,保证配网资料准确性。二是各部门根据线损工作分工要求配备相应线损专责,使各个管理环节密切配合,实现整个管理体系良性运转。
(2)、分压、分区情况
我局已实现对线损实行“分压”统计分析,即将全网线损按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及以下四个电压等级进行统计分析。
目前完善了凤岭、朝阳变电站电能量自动采集工作。尚有49个变电站需完善。
分区情况:目前我局已按供电区域进行线损“分区”管理,共分为市区、南网趸售、南网直供、百网趸售、百网直供进行分析。
3、分线、分台区情况
为了做好“分线、分台区”工作,8月中旬开始开展了线-变、2007年配网运行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变-户资料对应普查工作,分别进行远郊线路、城区变压器和公变表计对应普查及资料录入工作,到目前已基本完成普查及资料录入工作。城区公变负荷监控终端设备招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计划11月底完成,为线损“四分”管理工作的实施打下基础。
为了防止在完成“分线、分台区”后由于业扩报装或配网建设出现资料的错误,我局按照闭环管理的原则,完善基础资料动态管理,在源头上严格把关,制定了配电设备异动的管理流程,规定设备正式运行后客户中心、配电每周互通一次信息,分别更新GIS系统和MIS系统资料,保持资料记录与电网建设、设备变更等工作的一致性。
(二)供电优质服务管理
从生产运行这个方面来看,南宁供电局开展了《缩短停电时间,提高供电质量》的专题研究,主要是通过减少用户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来提高供电优质服务水平。
1、加强停电工作管理,减少重复停电。
根据《南宁供电局停电计划管理规定》安排配网停电工作。配网建设项目、技改大修项目、线路改造项目等由归口管理部门提出、施工单位上报计划在月停电平衡会上进行讨论并确定,月计划的工作在周计划里落实。同时一些客户接电工程与月电计划配合,插入月度停电计划形成配网设备周停电计划,避免重复停电。如无法配合,可插入补充在周计划里。原则上两个月内同一段线路不能重复停电,由生技部每月组织对工作超时情况进行监督及考核。
2、提高城市客户供电可靠性 2007年配网运行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1)可靠性数据统计工作
南宁供电局目前的可靠性数据统计工作是采用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颁发的《用户供电可靠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版)。根据南宁供电局实际,供电可靠性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由配网线路数据、停电事件运行数据两部分组成。从2007年1月份起,配网线路基础数据的采集方式实现了自动化,将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配网线路基础数据导入到《供电可靠性系统》中,每季度修正一次数据。停电运行数据采集方式为:限电记录从调度MIS读取限电记录并自动在可靠性系统上生成相应的限电数据;计划停电和故障停电的数据严格按调度运行记录,以及根据南宁供电局《配电系统停电事件统计表填写技术要求和规定》,由调度所、配电所、城郊所、生技部可靠性专责共同完成数据的填报、审核和录入工作。
(2)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工作
今年1-10月,南宁市城市用户供电可靠率为99.900%,同比提高了0.041个百分点。我局今年将配网管理的重点放在提高供电可靠性,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加强停电管理,优化停送电操作,严格考核。
制定并发布《南宁电网停电计划管理规定》、《南宁供电局停电作业管理规定(暂行)》、《2007年南宁供电局供电可靠性管理的若干规定(暂行)》、《优化停送电操作若干规定》等规定,对停送电的每一个环节加强管理、制定典型工作标准停电时间,重点加强停送电现场管理,对变电站大型停送电过程优化方案、配网分组操作方案、2007年配网运行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运行人员交接班时间等给予明确,优化停送电操作流程,减少停送电时间,严格考核。通过试行优化方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110kV变电站全停的典型操作时间由2006年的4小时缩短为目前约2小时左右。
加强对停电作业过程的监督,以周报、月报的形式对周、月停电作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检查、监督停电作业部门及停送电操作单位是否按批准时间进行作业及操作,对延时较长的停电作业进行公告及考核。
②、加强运行维护,降低线路故障率,减少线路故障处理时间。管理措施:
完善配网运行维护制度,加强考核,落实责任,提高巡视维护质量。
过针对配网设备缺陷、故障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技术措施:
针对故障率较高的线路,配电管理所制定线路弧垂的调整计划,组织人员对郊区线路弧垂进行测量,对其中档距过大、弧垂超标的,结合停电机会,采取加立电杆、收紧导线等手段给予调整。
制定《配电线路故障处理原则》,降低线路故障跳闸率,尽快查找故障点,尽量缩小停电范围,尽快恢复送电,减少停电时间。
通过加强配网运行管理和维护,今年1~10月份造成用户停电的线路故障率同比去年下降了31.4%。2007年配网运行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③、优化配网结构,加大配网建设与改造力度
加大配网建设与改造力度,结合主电网建设,解决供电“卡脖子”问题。加快变电站技改配套送出工程和配网新线路的建设,改善配网结构。
④、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供电可靠性
正在研究在变电站进行“批量操作”的可行性,安排在新建的110kV杨丁变进行试点。在客户产权分界点推广智能分界负荷开关、智能分段开关等,以有效隔离客户设备导致的故障,减少对配网安全、可靠供电的影响。事故抢修时利用配网GIS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安装有全球GPS定位仪的抢修车,优化抢修车辆安排,缩短恢复用户供电时间。
⑤、加强客户设备和接电管理,增加带电作业次数,减少停电时间。
3、抓好居民端电压合格率工作(1)、电压合格率数据:
a、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电压合格率99.50%。b、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电压合格率99.33%。c、380/220伏单相供电电压电压合格率98.88%。均达到“ 电监供电[2007]8号文”的要求。(2)、电压质量监测点设臵情况:
目前安装的DT4型新型电压监测仪,具有GPRS通讯功能,具备分时段统计功能,可以通过自动传输、时时监控,为电压监测点电压分析提供依据。我局已按照“电监供电[2007]8号文”要求对电压质2007年配网运行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量监测点进行设臵,具体情况如下:
A类:我局带地区供电负荷的变电站的10KV母线共有48条,到目前为止共设臵有电压监测点的共41个。其余的变电站正在完善,计划11月完成。
B类:已在市区35KV专线供电和110KV及以上供电的8个用户设臵了电压质量监测点。
C类:我局配网10KV负荷为798MW,目前已按规定设臵了77个点。
D类:我局低压(380/220伏)按设臵原则需设臵13个电压质量监测点,并设在有代表性的低压配电网的首末两端和部分重要用户处,共计26块电压质量监测仪。
(三)配网建设管理
1、推行配网建设标准化、规范化
为使配网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我局根据公司要求,开展10千伏配网工程典型设计项目,目前已完成初稿。
2、加大配网建设和设备整治力度
(1)研究配网优化方案,依托电网电源点建设,计划增加配电线路,缩短供电半径,对配网接线方式进行简化,将原来配网部分线路中过于复杂的环网接线方式逐步简化为简洁可靠的“手拉手”单环网接线,提高运行可操作性。同时制定了配网线路的合理分段原则,用以指导配网项目建设,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原有线路的开关加装工作,提高配网安全运行水平。
(2)结合配电设备故障和缺陷统计分析,查找影响配网安全运2007年配网运行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行的设备问题,制定提高配网装备水平、提高配电线路防雷水平、保障配网检修施工人员安全的设备整治方案,逐年实施整治,逐步更换影响配网安全的设备,提高配网安全运行水平。
(3)今年进一步加强残旧线路改造力度,对城市、郊区事故频发、树线矛盾突出的架空线路推行绝缘化改造,降低故障发生机率。
(4)2007年通过新增公变,对重载运行公变进行增容改造及实施低压台区改造,更换残旧导线等手段,有效的减轻了重载变压器的负荷,减少了低压台区供电半径。
(四)职工培训管理
(1)建设石埠输配电培训基地,模拟现有线路架设模式,满足线路工作人员实际工作的培训需求。
(2)组织10kV-110kV电缆运行检修专项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运行及检修能力,提高员工岗位业务素质。
四、配网信息化管理
(一)GIS应用情况
2005年12月南宁供电局完成配网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建成了南宁城区面向10kV配网的AM/FM/GIS系统。经过2年的建设,南宁供电局配网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初具规模。通过该系统管理了城区所有10kV线路及设备。并根据相关部门的需求、通过一个GIS平台自动生成配电接线图、调度运行方式图。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相关的应用功能,如查询、电源点追踪、图形输出、一次图系统图自动生成等。2007年配网运行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为了进一步发挥配网GIS系统的优势及特点,正在进行二期建设,开发更多的高级应用。新增加功能主要有:
(1)五象新区、南宁周边区域配电GIS建设(2)配电地理信息系统的图纸、资料审核流程管理(3)扩充与营销系统接口的性能(4)图的分块编辑功能(5)使用设备规格维护数据(6)负荷密度图(7)停电现状管理
(二)配电生产管理系统(MIS)
按照公司《配电评价标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开发了配电生产管理系统(MIS),实现对设备运行中的台帐管理、缺陷管理、设备故障管理、两票管理、设备自动状态评价等内容的全过程管理。评定出来的状态结果,将可以为我供电局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巡检方式,或者制定技改、大修等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
系统投运后,提高了设备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网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和健康水平,为配电网设计、规划、建设的分析和决策提供服务。
五、带电作业情况
南宁供电局10kV配电带电作业始于2001年3月,一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带电作业的安全,要求带电作业新项目必须通过线路模拟2007年配网运行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作业,编制作业指导书并经总工审核通过后,方可实行。同时,高度重视带电作业工器具的安全,所有带电工器具均严格按照试验规程定期检验。
目前我局开展的带电作业项目有九项:10KV带电断引流线、带电接引流线、带电更换避雷器、带电更换刀闸、带电修补(补强)导线、带电更换针式绝缘子、带电检修柱上油开关、带电更换跌落式熔断器、处理导线悬挂物。在适用10kV配电带电作业的工作里,这些项目能满足大部分的需要。经过多年应用证明,实施上述带电作业项目时,安全是有保障的。
我局对带电作业采取了“巩固提高”的思路,不急于发展新的项目,而是在目前所开展项目基础上,提高人员技能水平,扩大带电作业应用范围。今年我局规定,凡能实现带电作业的工作,一律不允许停电作业。截止2007年10月30日,相比去年同期的325次作业,我局共开展603次带电作业,减少停电共13830户时,有效的提高了供电的可靠率。
第五篇: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培训汇报
合山市上塘小学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
培训汇报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强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之一。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帮助各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为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偏远地区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行动。
我校就“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于2014年2月24日对教师进行了使用培训。主讲老师陆桂梅,一、向让全体教师了解“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的政策背景和积极意义,感受到国家对农村教学点的政策关怀和良苦用心,初步掌握了教学点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对设备的组成、结构也有了大致了解。
二、给老师提供网址,培训老师如何下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中的资源。
三、保证每周二、周四坚持打开接收器,接收资源,让老师们使用方便。
四、培训老师在操作使用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如何处理。我们学校基本懂得了如何在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中应用教学点数字资源。很多老师坚持都能每天利用数字资源进行教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效果良好,达到了培训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