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扶贫帮困与助学案例分析
扶贫帮困与助学案例分析
(一)、基本资料
农村特困家庭,父,母,子。
(二)、背景资料
父,1948年生,体弱多病,劳动能力极弱,文化程度不详。母,1965年生,智障,无劳动能力,未接受过教育。子,1998年生,初中二年级学生。
家住蚌埠农村,破屋三间以避风雨。田地早年被人霸占,无生产资料。夫妻二人无正规职业,无稳定收入。只得以乞讨供子读书与一家人的生计。
(三)、主要问题
夫妻俩本身穷苦,体弱多病,又无一技之长。田地被人霸占后更是失去了唯一的生存资本,勉强能以乞讨为生。
而孩子的出生使得该家庭的负担更添新霜,夫妻俩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而孩子的成长与接受教育需要大量经费。
(四)、问题分析
夫妻俩年岁越来越大,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本身没有劳动能力与经济来源。孩子的出身与成长使得家庭拮据越来越严重。
作为农民,没有田地,甚至没有合格的家庭户口。无法享受国家的各项补贴,享受不了政府的众多惠民政策。没有一技之长,身体又差便无法找到工作。除了政府每月百十块钱的低保再无其他稳定收入。
虽然也有社会力量的帮助,但是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五)、服务模式: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治标治本
基本步骤:
1、了解该家庭更详细、更具体的资料。总结,整理作为日后可能需要的证明材料。
2、详细分析解决该家庭困难的主要环节:治病,扶贫,助学。
3、为其寻求援助力量,政府与社会的慈善人士。
4、按部就班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达到目的。
行为评估:帮助案主意识到问题的关键,让他意识到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解决问题是付诸实践的过程,有许多难以意料的困难。与当地村政府的接触便是一个挑战。
制定计划,执行计划。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计划中的环节未必全是预想的结果,有所偏差,计划便难以继续进行。对随机应变性的要求很高。
(六)、服务计划
总体目标:帮助案主能自食其力养家糊口,幼有所依,老有所靠。工作计划:
1、找到案主,表明来意。与案主详细交谈,了解情况并做记录。拍照片作证明。
2、找到当地村政府,反映该情况。明确具体的村负责人,与之详细探讨存在的困难与解决的方案。
3、找到孩子所在的学校,了解学校本身或社会力量通过学校渠道给予的有关帮助。
4、可以适当借助有关媒体,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帮助他们。
5、具体帮助:帮助治病,恢复劳动能力;购置田产,自食其力;助学。
(七)、介入过程
1、到该村民家去实际取证,通过聊天交谈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访问周边邻居、村民证实所有资料是否真实。
2、拜访当地威望较高的老者或文化人,表明来意。尽量能与他们一起到村委,这样与村委干部的沟通才会有效果。与村委的沟通交流是个很重要的过程。可循序渐进,依次加强主题。
3、走访学校,向有关老师校领导了解该生的学习及家庭情况。向学校方面表明来意,希望校领导给予配合,提供资料。主要是学校本身和社会力量通过学校渠道给予的帮助。
4、借助媒体,向社会呼吁帮助。
5、汇总结果。利用社会、政府的援助力量,帮助该家庭解决实际问题。
6、解决问题:首先由村委或乡政府出面安排给其家人治病,恢复其一定的劳动能力。然后由村委出面调解为其安排田地供其自行劳动生产,或者为其安排一份工作让其自食其力,是为扶贫,亦是关键。助学,较为简单,免学费学杂费,提供营养补助,发助学金等等。
(八)个案评估 此案例真实存在,本人亲身经历。但后来的解决问题方案也就是服务模式与服务计划是理论成果,并未付诸实践。
从本人的视野角度分析,此案例的解决方案有其可行性,在目前来看也只有那么做,值得一试。但之前本人强调过,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此案例的解决方案存在许多不可估测的困难。但本人认为解决问题总是存在阻力的,我们应该迎难而上。
(九)、个案反思
此案例涉及的是个社会大问题,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而是在当今社会还普遍存在的,积贫积弱是任何文明社会进步时无法扫除的死角。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首先需要我们走出这样一个固定的思想牢笼,既要敢于创新更要敢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作为学生与社会人士的接触尤其是门学问,解决该案例的关键也就是与村委甚至乡政府的交流,所以讲这一环节的技术要求很高,也是决定胜败的关键。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带着爱心去服务,去实践,我想一定能感动他人,一定能帮得到他人。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11级2班
拿云
登登
第二篇:扶贫帮困助学倡议书
扶贫帮困助学倡议书
社会各界的朋友们(各位教职员工、同学们):
乐善好施,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助人为乐,患难扶持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当我们满怀激情,细细品味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时,我们又可曾想起:在这方校园里还有一批贫困学生,他们也许和我们一样,有着干一番事业、回报社会的火热激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然而家庭的贫寒、现实的残酷却使他们稚嫩的肩膀过早地面对进退两难的抉择,承担着难以想象的辛酸,有的孩子甚至不得不含着泪离开校园。
困难每个人都会遇到,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最渴望的就是能够得到别人真心的帮助。一滴甘露,虽然微不足道,但它能使花朵有颜色,汇聚成河足以让荒漠变成绿洲;一个善举,也许无心之为,但它能改变命运的航向;一次付出,哪怕是星星点点,却能让暗淡的生活重新迸发出灿烂的光辉;一份爱心,也许力量有限,但它能让脚步有方向。无数颗爱心汇成爱的海洋,放飞的将是贫困学子飞翔的梦想!
同在蓝天下,同饮故乡水。为了给我们身边的贫困学生送去一缕光明和希望,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不致因经济原因而辍学,我校特成立“扶贫帮困”助学基金会。爱心无止境,助学见真情。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捐资助学是善举,兴学育人是美德,救助一位同学,您就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给社会增加了一分和谐。社会在真情呼唤,贫困学生在热切期盼,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莘莘学子们提供一个成才的机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在此,我们向全社会(全体师生)倡议:
伸出您的援助之手,为贫困学子搭建实现梦想的平台!
奉献您的一片爱心,让所有孩子拥有共同的蓝天!
让我们行动起来,关注教育、关注孩子,关注未来!
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爱心点燃希望,用行动播洒阳光!
贫困学生需要您的爱心,和谐社会需要您的支持,“扶贫帮困”助学活动期待着您的热心参与!
四十铺中学校委会
2011-3-25
第三篇:扶贫帮困助学倡议书
各位网友:
当我们悠闲的在肯德基坐着啃鸡腿时,当我们在大手大脚花钱时,当我们的衣服鞋子都还好的就在急着换高档服装时,你们是否知道,在边远的山区里还有很多因家庭贫困上不了学的孩子,还有很多因交不上学费辍学在家的孩子,还有很多每天都是洋芋加酸菜汤充饥的孩子们,还有很多由于没有凳子每天都站着听课的学生们!
有的家人患病,有的父母双亡,有的家庭收入微薄无力支付他们的学费。尽管他们各有各的不幸,但是他们坚强而自立,刻苦而乐观,就是为了能进入学堂,能到更好的学校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他们的眼里充满着希冀的光芒,他们的心理,装满着瑰丽的梦想。然而家庭的困难阻断了他们前进的步伐,经济的困扰使他们的梦想濒于破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互帮互助,扶贫帮困”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它体现了人类最高尚的品质,最美的道德情操。为响应国家提出的“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辍学”的号召。
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共同帮助民族地区的贫困学生。只有让孩子们上学,才能改变山区贫穷落后的现状。也许您的家庭并不富裕,但聚沙成塔,聚腋成裘,您的善举,您的点滴的付出却能改变一个学生一生的命运,让暗淡的年华重新迸发出灿烂的光辉,让希望的光芒照亮他们的前程。
第四篇:扶贫帮困助学倡议书
扶贫帮困助学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同事们:
乐善好施,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助人为乐,患难扶持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当我们满怀激情,细细品味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时,我们又可曾想起:在广西的大山里还有着一批贫困的学生,他们也许和我们一样,有着干一番事业、回报社会的火热激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然而家庭的贫寒、现实的残酷却使他们稚嫩的肩膀过早地面对进退两难的抉择,承担着难以想象的辛酸,有的孩子甚至不得不含着泪离开校园。
困难每个人都会遇到,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最渴望的就是能够得到别人真心的帮助。一滴甘露,虽然微不足道,但它能使花朵有颜色,汇聚成河足以让荒漠变成绿洲;一个善举,也许无心之为,但它能改变命运的航向;一次付出,哪怕是星星点点,却能让暗淡的生活重新迸发出灿烂的光辉;一份爱心,也许力量有限,但它能让脚步有方向。无数颗爱心汇成爱的海洋,放飞的将是贫困山区学子们飞翔的梦想!
爱心无止境,助学见真情。为了给贫困山区的学生们送去一缕光明和希望,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不致因经济原因而辍学,XXXX集团特成立“扶贫帮困”助学基金会,呼吁广大的员工们能献出一份爱心、给予一份援助。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捐资助学是善举,兴学育人是美德,救助一位同学,您就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给社会增加了一分和谐。社会在真情呼唤,贫困学生在热切期盼,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莘莘学子们提供一个成才的机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在此,我们向全公司同事提出倡议:
伸出您的援助之手,为贫困学子搭建实现梦想的平台!
奉献您的一片爱心,让所有孩子拥有共同的蓝天!
让我们行动起来,关注教育、关注孩子,关注未来!
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爱心点燃希望,用行动播洒阳光!
贫困学生需要您的爱心,和谐社会需要您的支持,“扶贫帮困”助学活动期待着您的热心参与!
第五篇:扶贫帮困助学倡议书
各位网友:
当我们悠闲的在肯德基坐着啃鸡腿时,当我们在大手大脚花钱时,当我们的衣服鞋子都还好的就在急着换高档服装时,你们是否知道,在边远的山区里还有很多因家庭贫困上不了学的孩子,还有很多因交不上学费辍学在家的孩子,还有很多每天都是洋芋加酸菜汤充饥的孩子们,还有很多由于没有凳子每天都站着听课的学生们!
有的家人患病,有的父母双亡,有的家庭收入微薄无力支付他们的学费,扶贫帮困助学倡议书。尽管他们各有各的不幸,但是他们坚强而自立,刻苦而乐观,就是为了能进入学堂,能到更好的学校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他们的眼里充满着希冀的光芒,他们的心理,装满着瑰丽的梦想,倡议书《扶贫帮困助学倡议书》。然而家庭的困难阻断了他们前进的步伐,经济的困扰使他们的梦想濒于破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互帮互助,扶贫帮困”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它体现了人类最高尚的品质,最美的道德情操。为响应国家提出的“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辍学”的号召。
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共同帮助民族地区的贫困学生。只有让孩子们上学,才能改变山区贫穷落后的现状。也许您的家庭并不富裕,但聚沙成塔,聚腋成裘,您的善举,您的点滴的付出却能改变一个学生一生的命运,让暗淡的年华重新迸发出灿烂的光辉,让希望的光芒照亮他们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