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识产权与案例分析
高校是知识型人才集中的地方,每年有大批科研成果产生,这些成果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要求学校管理部门必须制定好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管理好知识产权这一特殊的无形财产。
现在各高校存在的现状;
(一)知识产权保护观念淡薄
他们对知识产权的深刻内涵还缺乏真正的了解,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尤其是在学校的高层管理者中存在观念和意识淡薄的现象较为严重。这种认识上的不到位直接影响了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学校在制定政策时没有把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摆到一个重要位置,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还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基础工作层面上
(二)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高校没有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没有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而是把这项工作并入科技处,这样做不利于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当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不能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争取法律援助。由于管理失控,无法处理有关知识产权纠纷、诉讼等问题,不能保护学校和教师的利益,造成学校的知识产权流失,并且无人追究,使学校遭受重大损失。
(三)缺乏知识产权管理经费
专利的申请到获权后的维持均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而且申请国外专利费用更高,所以专利获得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目前,高校中职务发明的专利费一般都由课题组从课题经费中支出,而对于一些科研经费较少甚至没有科研经费的人员来说,此项经费是很大的一笔支出,很难支付与维持。由于缺乏知识产权管理的专项基金,使得一些本该申请专利的高科技成果丧失了专利制度的保护,丧失了国际竞争性。
(四)知识产权流失现象较严重
由于人才的流动,引起的侵犯学校知识产权纠纷在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例如,学校的科研人员离开学校另起炉灶,在外从事属于学校的技术活动;有的科技人员离校时将学校的技术资料
(五)知识产权人才缺乏
面对这些不足,我们应该加强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知识产权管理队伍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产权人才的竞争。因此我国高校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首先,我们要有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专门机构。,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要开办知识产权学院或知识产权系,有计划地、系统地、正规地培养知识产权方面的专门人才。在其他一些高等院校本科教育中,应开设知识产权课程,使我们高校学生普遍具备知识产权方面的基础知识。其次,我国高校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我们既可以从国内的一些法律机构、管理机构中引进知识产权人才,还可以从国外引进这方面的人才。再次,加大对现有知识产权人才的培训力度。我们可以通过开办讲座、集中学习、到专门知识产权院(系)进修等方式对现有高校的知识产权人才进行教育、培训。最后,大力开展国际间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合作与交流。使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与国际潮流相融合,以此共同推进人类知识产权事业的创新与进步。
招收高质量的知识产权管理者。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范围很广,涉及面宽,情况复杂,且专业性、法律性非常强。这就要求我们的高等院校要有一批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者,但我国高校却普遍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我国多数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是由学校的科技处代为管理,一般没有配备接受过正规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的专业管理人员。这样,兼职管理人员运用知识产权知识的能力和水平较差,也就必然造成了知识产权各环节管理的失衡。所以高质量的知识产权管理者的吸纳是必要的。
还有就是大力强化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意识 观念意识问题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鼓励高校科教学人员申请专利获取自主知识产权
更重要的就是建立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战略。作为高等院校的知识产权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专利权的管理。二是著作权的管理。三是校名、校号、校训使用权的管理。四是非专利科技成果权的管理。(高校的科技成果中不申请专利或无法申请专利权保护的那一部分,也是学校的无形财产,就像企业中的商业秘密,尽管不能得到专利法有效的保护,但作为成果所有权拥有者的高校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五是其他形式的知识产权管理。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的实施重点
1.管理战略目标的制定。首先要根据高校的实际,结合国内外典型实例,制定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的宏观目标。宏观目标的制定应和国家整体的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相对应.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应视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实施的宏观目标。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微观目标应本着“依法调动和鼓励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在地区经济中的作用,扩大知识产权无形资源的社会效益,保证科研人员的合法收入”的方针制定。
其次,应该建立合理、有效地使用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机制、措施,特别是对于微观目标的实现,应该作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第一要求。
2.管理机构的设立。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的实施必须有相应的机构去按照预定目标抓落实,所以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好管理专业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是组织保证。高校的领导要重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建设和队伍建设,把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作为学校科研管理战略的重要工作环节。切实落实管理机构的职责,充分调动和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
3.设立知识产权专项基金。高校有自主产权的创新成果比企业少,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专利申请和维持费用。高校设立一定数量的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科研价值较大、可望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申报专利,并在取得专利实施后偿还。将极大调动科研人员申报专利的积极性。
4.规章制度建设。这是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的“软件”保证。规章制度建设应该有步骤、有计划、科学合理地制定,应在充分遵守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对本校有实际意义和效力。应建立规范性、科学性、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体系,例如宏观制度可导用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法规中的条文,而微观制度则可分类别制定专利管理办法、著作权管理办法、校名、校训使用管理办法、知识产权奖励规定等。
5.教育与培训。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战略要求定期分批对科研人员、高年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进行知识产权的教育和培训。要发挥管理部门的组织发动作用、协调引导作用、监督检查作用和总结提高作用,把教育培训知识产权知识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既要培养一部分知识产权管理的专门人才,又要普及教育,使广大科技人员和师生懂得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使他们学会运用知识产权信息库,学会利用知识产权文献和信息节省自己的科研经费和时间,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
第二篇:知识产权案例分析
案情简介:
刘某在美国学习期间完成了一项产品发明,于2006年12月2日在美国提出了专利申请,并于2007年5月7日就相同产品在我国提出专利申请,同时提交了要求优先权的书面声明及相关文件。甲企业2006年10月开始在北京制造相同产品,刘某获得专利权后,甲企业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2010年2月刘某许可乙企业在北京独家生产该产品,同年刘实自己也在北京建厂生产该产品。2010年5月,丙企业未经刘某的同意,从美国购买、进口了合法生产的该专利产品在中国销售。
案例分析:
从案情可知,刘某在美国发明了一项产品,于2006年12月2日在美国提出了专利申请,并于2007年5月7日就相同产品在我国提出专利申请,根据我国专利法第29条优先权的规定,刘某在中国的申请享有外国优先权,可以以在美国的申请日视为在中国提出申请,也就是说,刘某在中国提出申请专利日是在2006年12月2日。
案中,中国甲企业于2006年10月开始在北京制造相同产品,是早于刘某提出专利申请的,根据我国专利法的先用权的规定,甲企业可以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而并没有侵犯刘某的专利权,也没有侵犯到乙企业的独家实施权。刘某独家许可乙企业实施专利权后,又自己在北京建厂生产该产品,根据我国专利法关于独家许可的规定,进行独家许可后,专利权人也不得在行使该专利权,所以刘某在北京建厂生产该产品是侵犯了乙企业的独家实施权,乙企业可以请求刘某停止侵权。
丙企业在未经刘某允许,从美国购买、进口了合法生产的该专利产品在中国销售,这一行为根据我国专利法关于平行进口权的规定,任何人未经专利权人的同意,不得进口其专利产品。丙企业的行为侵犯了刘某的专利权,刘某可以请求丙企业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此案例涉及了专利法中关于外国优先权日的规定,决定了刘某在中国提出专利申请的日期,从而决定了甲企业的先用权,可见专利权案例中,提出专利申请的日期很关键。另外本案涉及了专利许可的相关知识,考察独家许可的专利权主体范围,决定了其他人的侵权事由。最后就是关于专利权的内容的知识,本案例要求很好的掌握平行进口权的内涵。
第三篇:知识产权案例分析与个人感想
第九章 不正当竞争 自己防范
我们要学会正当防范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在当前不正当竞争中,最常见的是“傍名牌”、“搭便车”行为。企业在广告宣传中,如果忽略品牌而突出了品名,也非常容易被仿冒者利用。对产品的包装或装横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是企业有效防止“傍名牌”、“搭便车”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得措施和途径。另外,在先使用可以遏制“抢注”,但因为对在先使用并产生一定影响的商标的保护非常有限,所以企业还是要以先注册后使用为原则。案例:
天津全兴体育用品厂成立于1996年7月,经营范围为球类制造。1998年11月28日,天津全兴厂受让取得了第1172438号“全兴”商标和1204441号“全兴及图”商标。该两商标原系天津市河东区津海体育用品批发部申请注册,有效期限分别是自1998年5月7日至2008年5月6日和自1998年9月7日至2008年9月6日,核定使用商品均为第28类运动球类。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95年8月28日,为社会团体法人,其业务范围为“组织比赛、专业培训、技术交流”,活动地域为四川省。全兴俱乐部在球队队服、宣传册、信封信笺等物品上广泛使用“全兴”、“四川全兴”和“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等字样及队徽等图案。1996年11月21日,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与南京运动器具厂签订一份协议,约定双方合作制作九七年纪念足球,南京运动器具厂有权使用1997年全兴俱乐部队徽、吉祥物、球队队员、教练员肖像、签名及生产销售权。南京运动器具厂于1997年5月开始在四川成立了成都销售中心,销售全兴肖像球、签字球,并在成都电视台进行宣传。1999年10月,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参加了“99全国体育博览会”,在会上展出了由南京运动器具厂生产的带有“全兴”字样的足球和篮球。1999年天津市全兴体育用品厂以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南京运动器具厂侵犯其注册的“全兴”文字、图形商标专用权为由将两者诉讼至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南京运动器具厂在肖像球、签字球等纪念球、礼品球上使用“全兴”、“四川全兴”等字样不构成对天津全兴体育用品厂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害。理由是:
1、全兴俱乐部的“全兴”字号属于全国知名字号,理应享有知名字号权益。
2、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在肖像球、签字球等礼品球上使用“全兴”字号并非不适当地扩大其字号的使用范围。
3、字号权、商标权作为民事权利是相互平等、独立的,无强弱大小之分。字号的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发生冲突时,法院应当平衡各方利益,基于诚实信用、尊重和保护在先权利。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对其“全兴”字号连续、善意地在先使用,形成其在先权利,当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对其“全兴”字号的在先使用与在后天津全兴体育用品厂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发生冲突时,应对这种知名字号的在先权利予以保护。分析:
一、未注册商标的在先使用
1、我国《商标法》第六条规定,“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必须申请商标注册,未经核准注册的,不得在市场销售”,由此可以看出,除了国家规定的部分商品必须申请商标注册外,对于其他商品是否申请商标注册,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自愿。但是,《商标法》第三条又规定,“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可见,商标专用权是必须通过注册才能产生的,而不是通过使用就当然的产生商标专用权。
虽然未注册商标在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情况下是可以使用的,但一旦他人已将与其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申请了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所有人如继续使用该未注册商标就会构成商标侵权。也就是说,未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这种继续使用已失去了合法的依据。《商标法》第五十二条明确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该条款并没有明确他人已将该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使用在先的可以除外。
因此,在我国目前的法律环境下,未注册商标的在先使用一般还不能形成在先权利,直接对抗他人已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申请注册的与未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2、当然,《商标法》的宗旨并不仅仅保护注册商标,对于未注册商标,《商标法》也给予了一定的保护。如:《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该商标的在先使用必须是具有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在他人已经抢先注册“他人在先使用的,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时,待按照《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三十一条规定的,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商标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对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时间限制”的规定,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恶意注册的商标。但是这毕竟只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措施,并不是对未注册但有一定影响商标在先使用的一种主动确权。在本案中,即使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的“全兴”作为未注册商标使用在先并已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它还是待先通过《商标法》规定的请求撤销程序,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撤销天津体育用品厂已注册的“全兴”商标,从而才能避免自己使用“全兴”未注册商标的行为不构成对天津体育用品厂“全兴”商标专用权的侵犯。
二、知名字号的在先使用
1、我国现行的法律对“字号权”虽然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但并非对字号权不给予保护。从我国一些法律法规中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对字号权的保护是通过对名称权的保护来实现的。《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二项规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享有名称权、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有权使用、依法转让自己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企业法人只准使用一个名称,企业法人申请登记注册的名称登记主管机关核定,经核准登记注册后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专用权”,另外,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
(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也都有对字号权给予保护的相应规定。
2、当一个商事主体的字号,经过其自身的努力和大量的广告宣传投入,已成为全国知名字号的时候,就应当享有知名字号所能产生的一切相关权益。包括有权在其商品、服务、广告宣传等一切商事活动中使用其字号,有权禁止他人特别是相关领域的其他商事主体利用其已造成的公众吸引力、知名度,使用与其相同或相近似的商业标记,造成消费者的误认,从而与其进行不正当的竞争。
本案中,当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的“全兴”知名字号与天津体育用品厂拥有的“全兴”注册商标专用权产生冲突的时候,就应该按照公平、诚实信用、尊重和保护在先权利的原则,对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拥有的“全兴”知名字号给予保护。
第四篇:知识产权案例分析与个人感想
案例:
第三章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市场销售好得产品一旦在市场上露面,就容易被他人仿造。企业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所创造的市场价值,可通过申请专利,但一定要确保产品的“新颖性“,即未被公开。注册商标,再使用商标,特别是在进入一个国家之前,要先在该国注册产品使用的商标。登记版权,在遇到版权纠纷后,拥有版权局出示的版权登记证能够起到重要的证据作用。案例:
2003年、2004年,张勇精选千余张自己拍摄楼盘图片,编辑成系列摄影集,名为《深圳名盘》、《深圳名宅》,分别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销。2006年,张勇发现,在南山书城销售的《景观设计绿皮书》(全套三册)中,收录了《深圳名盘》、《深圳名宅》中的数百幅图片。经咨询律师,张勇将出版、销售图书的中国林业出版社、深圳书城南山城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山书城)、香港日瀚国际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瀚公司)告到深圳市南山法院。
被告一中国林业出版社辩称,张勇应当首先告日瀚公司,因为他们是从日瀚公司引进《景观黑皮书》版权,然后才有了出版《绿皮书》的事实。中国林业出版社称,他们看好《景观黑皮书》这本摄影集的市场价值,自己也想要出版,于是联系上了《景观黑皮书》的出版社日瀚公司,而日瀚公司的委托代理人上海日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称上海日瀚公司)明确告知,就《景观黑皮书》中使用原告作品的费用问题,日瀚公司已经和原作者达成调解协议,并在协议中约定:“双方再无其他任何使用及出版等方面的争议。”就此,上海日瀚公司还向中国林业出版社提供了相关证据证明,中国林业出版社认为,他们没有侵犯著作权。
南山书城作为被告二辩称,书城是一家具有正规书籍销售资质的书店,在销售涉讼图书时并无侵权的主观过错,而且书籍具有合法来源,书城不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张勇告的是对方未经授权使用《深圳名盘》、《深圳名宅》中的摄影图片,中国林业出版社辩称图片来源为《景观黑皮书》,法庭调查后认为,应当追加出版《景观黑皮书》的日瀚公司为第三被告。
再次开庭时,日瀚公司辩称,他们是一家香港出版公司,因看中《深圳名宅》中的摄影图片,经过与张勇协商,从《深圳名宅》中精选图片,2006年1月在香港出版了《景观黑皮书》。2006年4月25日,双方就图片使用费用问题已达成调解协议,主要内容是,关于《景观黑皮书》中所使用原告的图片,已经不存在其他使用及出版等方面的争议。日瀚公司称,其实在他们与张勇达成费用协议之前的三个月,公司就决定将《景观黑皮书》在中国内地出版发行,并授权上海日瀚公司代理该书在内地的一切出版及版权出让事务。2006年3月1日,日瀚公司与中国林业出版社签订了“关于《景观黑皮书》在中国内地出版发行的协议”,双方约定,将《景观黑皮书》更名为《景观设计绿皮书》在内地出版,除名称变更及将两册分成三册之外,其他内容不变,两本书的内容完全一致,系同一本书。因此,不存在中国林业出版社非法使用图片的事实。据此,日瀚公司认为,因与张勇解决了图片的使用费用问题,所以他们有权决定该书的相关出版及版权转让事宜。
法院一审判决:中国林业出版社、日瀚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张勇摄影作品著作权的行为,并销毁库存的《景观设计绿皮书》一书;对520张侵权图片,中国林业出版社向张勇赔偿31.2万元;日瀚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分析:
从整体上看,该《协议书》是针对已出版的《景观黑皮书》的照片使用费事宜进行的约定,其中没有张勇对相关照片的著作权有关权利进行转让,或授权他人使用的内容,不应理解为日瀚公司已经取得了对张勇相关作品在签订《协议书》之后的使用授权。即张勇与日瀚公司所签订的《协议书》并不涉及《景观设计绿皮书》,日瀚公司以著作权人或著作权人授权人的身份,联系出版该书没有法律及合同依据,侵犯了原告署名权、复制权、发行权,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九章 不正当竞争 自己防范
我们要学会正当防范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在当前不正当竞争中,最常见的是“傍名牌”、“搭便车”行为。企业在广告宣传中,如果忽略品牌而突出了品名,也非常容易被仿冒者利用。对产品的包装或装横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是企业有效防止“傍名牌”、“搭便车”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得措施和途径。另外,在先使用可以遏制“抢注”,但因为对在先使用并产生一定影响的商标的保护非常有限,所以企业还是要以先注册后使用为原则。
第五篇: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及分析
案例:1997年1月27日,名称为“一种无纺布成型机”的97207060.5号实用新型专利。
该授权公告时的权利要求书是:
“一种无纺布成型机具有箱体(1)、输网帘(10)和导布辊(5),其特征是:箱体内设有圆网鼓(3),其内层为栅格状不锈钢筒体(12),外层为不锈钢丝网(13),圆网鼓一端设有离心风叶(7)与箱体外壳固定的风机座(8)相连,箱体上、下方均设有气流分配板与加热器,在箱体一侧通风口处输网帘的上方固定有冷却辊(9)。”
针对上述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人于2001年2月22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宣告该专利权无效的请求,认为该实用新型不具有专利法第22条所规定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析:知识产权是指人类智力劳动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一般认为它包括版权和工业产权。版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文学作品享有的署名、发表、使用以及许可他人使用和获得报酬等的权利;工业产权则是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名称或原产地名称等的独占权利。
经审查合议组就该专利的创造性认为,证据12是一份美国专利,其公开日为1991年10月1日,可以用作评价本专利创造性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与本专利相关的纺织材料处理设备,从其附图及说明书文字部分可以得知,该设备的功能与本专利相同,其结构与本专利相似。具体说,该设备也包括箱体、圆网鼓、不锈钢筒体、不锈钢丝网、离心风叶、气流分配板和加热器。与本专利的权利要求1相比,只是输网帘、导布辊和冷却辊在证据12中未予以公开。在一台无纺布成型设备中,输网帘和导布辊是必不可少的,否则纤维网和成型后的网布将无法传送,这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属于公知的技术常识,也是无纺布成型设备中必设的部件,因此可以认为输网帘和导布辊已经隐含在证据12中。从本专利的说明书中看不出该冷却辊所带来的任何特殊效果。故合议组只能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观点来看待该冷却辊,即冷却辊的存在不能给无纺织物成型机带来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因此,与证据12相比,本专利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方案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对于被请求人关于创造性的争辩,合议组认为,被请求人在意见陈述书中陈述了本专利与证据12之间的下述区别:(1)本专利中的不锈钢筒体是栅格状的,而证据12中的筒体是穿孔的;(2)证据12中的分配板是靠近风机6的端板,而本专利则处于圆网鼓侧面的上下两侧;(3)证据12中的无纺织物成型设备还附加一内部保护罩,这是本专利所没有的。
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技术方案与一份对比文件相比,在结构方面存在若干区别,此时应当如何判断该技术方案是否具有创造性?
第一,对于一台机械设备而言,如果对比文件中未公开的部件属于该设备必不可少的,则应当认为该部件已经被隐含在其中。
第二,如果某一部件的存在对该设备的性能并未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即未产生明显的技术效果,则该部件的设置对其创造性无影响。
第三,如果从某一设备中将某一部件去除,从而导致其相应性能的丧失,则这种简化也不具备创造性。
第四,具有相同功能的已知手段的等效替换不具有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