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就业经纪人实现优质就业(4998字)

时间:2019-05-12 11:4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就业经纪人实现优质就业(4998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就业经纪人实现优质就业(4998字)》。

第一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就业经纪人实现优质就业(4998字)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就业经纪人” 实现优质就业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就业工作总结

【特色摘要】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作为江西省唯一一所以林业为基础、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是江西唯一一所入选“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高校,是江西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连续多年获得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就业率一直处于全省高职院校前列,毕业生因其自身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技能,踏实的工作态度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近六十年的薪火相传,学院砥砺出“立足林业、服务基层、致力环保”的办学定位,学院在全国率先推出“就业经纪人”制度,校长当起学生的就业“保姆”,全程化指导学生就业,个性化服务学生就业;围绕着“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核心;以发展生涯教育和核心就业市场为重点;同时还强理论、练师资、搭平台、弄实战,开展创新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了以人才培养质量指导,以就业指导和服务为抓手,全员共同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

一、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为中心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

根据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行业经济发展,创新“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林业专业是该院50年的基础,学院与各县市林业局、环保部门以及林场、企业等单位,建立了广泛的校行合作、校企合作。

学院立足办学及装也特色制定专业,针对不同专业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园林专业的“3321”模式获得省级创新实验区称号,林业专业的“一干五支五段”模式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校企合作

深化产学合作,实施“百县千企”工程。根据职业技能的内在要求,形成实验以操作性为主体、实训以技能训练为目标、实习以熟悉岗位环境为重点三个递进的层次,建成一批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职业与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

实施“百县千企”工程,学院通过与省内100个县市的林业基层单位及省内外1000家企业联姻,预计建设紧密合作型校外实训基地250个,以顶岗实习为主的校外实训基地750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院还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共建铁汉生态学院,通过“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资源共享,共同破解我国生态园林产业高端人才缺乏等难题,还建有中兴3G学院,中锐汽车学院……此外,学校还与地方共建基地,与江西省林业厅共建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江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研究中心、江西省林业干部培训中心、江西省林农技术培训中心,签订《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基地》协议,构建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就业服务的政校企合作大平台。

3、生态教育

依托行业优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学院以“花园学府、绿色摇篮”享誉四方,非常注重师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为涉林专业学生

提供了大量的实践基地。建有我省高职院校中最大的生态科教馆,以及生态文化展馆、生态文化长廊、生态苑等设施,服务地方。多年来一直被列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11年获得“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

4、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项目教学,齐心协力打造全面育人新局面。学院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先”育人宗旨,出台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细则。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全省、赣州市的各类专业教学竞赛所获奖项达100多项,其中一等奖达20余项。

推行项目教学。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江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学生参与完成6个县市资源二类调查面积7000多万亩、赣州33个乡镇240多万平米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5、专业设臵

实施招生就业联动模式,建立市场反馈机制。学院制定了与就业情况挂钩的专业调整和招生计划调整办法,对新增招生专业实行论证制度招生,对老专业实行与上一年度就业率挂钩调整,根据调研或增加或减少,甚至停招。此外,学院积极推进“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主持制订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国家教学标准,多部教材获评省高校优秀教材。

二、以创业带动就业 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

1、组织保障

完善各级管理机构,确保两级管理顺利实行。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业管理办公室等机构,在各个二级学院设臵了分管创新创业的书记。完善了《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工作服务办法》和《创业工作细则》。每年拨付专项资金,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2、创新创业教育

着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培养创新创业精神。(1)联合赣州市劳动就业局培养专业创业师资,目前该院是省内拥有创业讲师最多的高校。(2)自2009年开展SYB大学生创业培训活动,已经有500多人参加,其中有126名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3)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列为必修课。(4)每周三下午在学院创业园举办创业沙龙。(5)每学期定期聘请知名创业理论家和实践家参加学校创业论坛。(6)大学生创业实践一对一跟踪服务。

3、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打造“实战型”创业人才。学院主动与赣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作,投资100万元建立创业园,占地面积1000多平米,进入园区的公司必须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创业园对于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三家公司创业作品获得国家、省市专业奖,更有四家公司已经走出校园成功创业。

4、创新创业师资

建设“创业导师联盟团”,夯实学生创新创业理论基础。学院与地方政府实现联盟师资共享。团队现有全球职业规划师1人,SYB创业培训讲师30人,48名教师参加北森测评公司举办的“TTT”培训,34名教师取得国家就业指导师资格。

5、创新创业班级

巧妙结合创业园,班级实行公司化改造。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该班级在创业园按公司模式运作,学生在担任“公司员工”的过程中,服务意识、创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还源源不断的接到多家企业发来的厂房布臵、产品画册设计等订单。

6、创新创业成效

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院获得2011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江西省赛区专科组特等奖,“赢在江西”2011全省青年创业大赛赣南赛区一等奖和总决赛第六名。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毕业生中,该院有300多名毕业生自主创业,其中创办各类经济实体60余个。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史文清等领导就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给予了充分肯定,《人民日报》还对该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三、以不间断服务为抓手 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

1、课程建设

2009年,学院对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进行了教学改革,将就业课程细分三个阶段并且纳入必修课,每个学年1个阶段,自编教材结合学院特色,实用性强。

2、咨询辅导和就业沙龙等活动

学院设有就业指导咨询室。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室达到200人次/月。职业拓展协会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协助教师做好咨询工作。其次,每周举行一次的就业沙龙。

3、分阶段指导

学院分别开展了针对大

一、大

二、大三的就业指导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倡导到相关的社团锻炼,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达到分层就业的效果。

4、全程化全员化指导

学院要求管理人员,专职教师,辅导员也必须接受就业指导培训,并纳入年终考核。学院实施三年不间断就业指导,对于大三毕业生,学校还会为每位同学配备“就业经纪人”,为学生寻找合适的单位并指导就业。

5、就业帮扶

学院非常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由学院就业办直接联系就业单位,重点推荐、落实到岗。

四、以发展核心就业市场为重点 推行就业经纪人实现优质就业

1、市场建设

学院已经建有100多个就业基地,建立了4000千多家企业信息库。每年的专场招聘会都在200-300场之间,每年推荐给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都有5000个左右。

2、就业经纪人

全国率先推出 “就业经纪人”,为学生提供“保姆式”服务。“就业经纪人”主要由学校领导、各二级学院负责人以及部分优秀教师担任,首批共聘请了80人。根据毕业生的特点,助其筛选合适的目标企业;选择好企业后,为其进行适度的“包装”,从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给予指导;利用自身的社会关系,推荐学生就业;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创业指导等。在毕业生就业后,“就业经纪人”还要跟踪辅导半年以上,以更好地帮助初涉职场的大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学校还出台“就业经纪人”的激励和约束措施,拨出专款,用作就业指导工作的经费和激励,是“GPS”就业导航工作体系的核心。

3、信息服务

学院校园就业网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青睐,日平均发布信息30余条,其中的招聘信息与毕业生人数之比达3:1,注册的用人单位1000余家。

4、实习实训

学院建有校内实训基地67个、校外就业实习实训基地165家,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以及林业系统的相应企业。

5、市场开拓

每年学院都要组织专门人员到不同地区和行业进行就业市场调研,宣传学院、推荐毕业生,重视调动校友等资源,建立校友联络站。

五、就业管理

1、思想教育

学院大力弘扬就业工作主旋律,积极倡导“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理念,不断开展各类教育引导活动和宣传动员工作。

2、项目管理

学院大力宣传落实国家就业政策,制定了促进毕业生合理流向、面向基层就业的具体办法,每年举办就业指导专题讲座30场以上,2009年,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35%。

每年学院制定有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项目计划,对做好国家和地方毕业生就业项目提出明确要求,对新项目、新政策都能够及时、积极响应。

3、信息管理

学院建立有毕业生信息统计管理制度,各二级学院和毕业生能够及时查询、核对、统计信息,以此开展就业服务。

按照省毕分办的要求,对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每周报告就业进展相关数据;能够按时准确地向省毕分办报送进展情况。

六、以完善工作条件为保障 建立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1、领导重视

学院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包括院长在内,各二级学院总支书记参与的的“就业经纪人”,每年校领导参加毕业生就业大型活动不少于3次,各二级学院设有主要领导参加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小组。

2、队伍建设

学院将就业指导人员全部纳入教师岗位管理,制订了具体的选拔、培养、使用制度,专职就业指导人员与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例为1:80。

3、经费投入

学院2010年投入58万元全部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占毕业生在校期间学费的百分比≥1%。

4、硬件设施

学院的招生就业处作为专门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办公条件、设施齐全;学院就业工作专用场地面积达980㎡。

5、规章制度

学院在就业管理、就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建立规章制度,如《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工作服务办法》、《就业工作激励办法》等,各二级学院也相应制定了《就业工作实施细则》。

七、工作实绩

1、人才培养

三年来,学生职业资格取证率均达90%,培养出的毕业生质量和规格符合社会需求、适应企业需要,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社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高度认同。学校森林资源管理专业98届毕业生何涛,现任江西省绿宏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01届毕业生夏道宁现任亿方集团董事长夏道宁,年营业额超过1亿。

2、毕业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2009年91.56%、2010年90.31%、2011年90.25%,超过省高职院校院平均线,就业对口率达85%。

毕业生就业去向在地域、行业及层次上的分布为省内、长三角、珠三角、林业、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基层岗位。

3、调查研究

学院始终在不间断地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对在校生、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调查、调研,发表相关成果论文达10余项。

4、社会影响

学院近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深度关注和一致认可。多次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

仅2010年,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各类报刊、广播电台播发该院的正面新闻达300多篇次,被关注的频率在江西高校中名列前茅。2010年,时任江

西省委常委、副省长陈达恒胡振鹏,江西省副省长孙刚,江西省副省长、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江西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江西省林业厅厅长刘礼祖等领导莅校视察时,均对学院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届江西省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研讨会在该院召开时,省教育厅副厅长郭奕珊和与会的100多位代表对该院创业教育工作表达了高度认可。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都对创业特色做法做了正面报道。

5、总结宣传

学院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就业工作创新经验特色每年都要进行认真总结,特别是在近几年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在各大媒体和招生工作中作广泛宣传,学院的社会声誉得到了不断提升。

第二篇:创新就业模式拓展创业路径

创新就业模式 拓展创业路径

为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提供重要引擎

大连市人民政府

大连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双重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始终坚持把创业型城市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制订创业规划,积极搭建创业平台,不断完善创业政策,全面优化创业服务,努力营造创业氛围。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搭建创业平台,积极为创业者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推动创业型城市建设,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组织专家,从大连的实际出发,编制创业型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全民创业行动方案,为创业型城市建设提供蓝图和行动纲领。政府在推动创业过程中,搭建全方位的创业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业舞台,既是创业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一是创新发展载体,打造海外学子创业“天堂”。近年来,海外学子回国创业已成为时代潮流。我们充分发挥大连的环境、产业、开放、人才等优势和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大力打造海外学子回国创业的“天堂”。市政府每年设立6亿元自主创新专项资

金,建立和完善了光电子、软件开发、生物制药、数控技术、海洋高技术等新兴产业项目支撑平台,支持专利项目市场化运作,培育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创业企业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50%。为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来我市创业,我们建立了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大连海外学子创业园,每年举办海外学子创业周活动,大力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到大连创新创业。到2010年底,海外学子创业园累积孵化留学人员企业410家,成功创业的留学人员690人。中国海外学子辽宁(大连)创业周,累计吸引70多个国家和地区9400多人次海外学子回国考察,有3000多人携带技术或资金归国创业或开展合作,创办的1100余家企业已累计实现收入188亿元,成为拉动我市区域经济腾飞的重要力量。

二是实施全域城市化战略,拓宽市民创业“舞台”。按照全域谋划的思路,我市实施了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确立了城市组团化发展的新格局,在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全面升级,壮大现代服务业规模,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优化、重组区域各种资源要素,全市形成了功能独特的产业园区83个,其中国家级产业园区5个,省级产业园区19个。通过实行取消引进人才落户限制、扩大公共租赁住房普惠范围、提高安家补贴标准等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以及建设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22个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为产业聚集区入驻企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各产业聚集区在场地使用、资

金补助、服务配套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一大批初创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增强产业聚集效能的同时,强化了就业岗位的吸纳能力,形成了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

三是加强孵化基地建设,扩展劳动者创业“温床”。我市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部门和社团组织的职能和优势,广泛利用闲置的厂房、楼宇、仓库等场所,采取租赁、置换、购置、合作等方式,广泛建立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青年群体和中小企业等各类创业孵化基地。2009年以来,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近3000余万元支持50户市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2010年,市政府投资1800万元建设1.4万平方米的中国(大连)创业者公共实训(孵化)基地,设立创业素质评测、项目入驻孵化等六大功能区,为创业者和初创企业孵化开辟了多层次创业渠道。目前,我市采取政府引导和民办公助、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各类创业孵化基地76个,入驻企业2691户,带动就业7.8万人。

二、完善创业政策,努力激发劳动者创业的内在活力 完善的政策体系,优厚的资金支持,是激发劳动者创业活力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多管齐下,着力打造创业就业的政策高地。

一是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降低创业门槛。近年来,大连市相继实施了鼓励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扶助民营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起全民创业 的政策体系。在市场准入方面,我们制订了降低注册资本金额、放宽经营场所和经营范围等10个方面39条政策措施,为各类人员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我们把促进创业就业列为每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把扶持创业带头人、发放小额货款等主要指标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督促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创业就业工作。

二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破解创业企业融资瓶颈。为破解创业企业融资难,我市不断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扶持力度,将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军队退役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全部纳入小额担保贷款范围,着力在信用社区建立、贷款额度提高、贴息范围扩大等方面进行突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创业促进就业的小额担保贷款11.4亿元。近年来,市政府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全市121家担保机构提供担保贷款累计达到450多亿元;2010年市政府又出资3亿元与大连银行合作放大10倍,形成30亿元的风险贷款补偿专项资金。今年9月,人民银行大连中心支行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实施中小企业融资促进行动,24家银行与180多家小微企业达成协议,签订协议7亿元,有力支持了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扶持创业企业发展。市政府设立3000万元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对优秀自主创业毕业生实行奖励性补贴;区县建立无须偿还的创业扶持资金,对吸纳就业显

著、经营前景良好的创业企业提供5—20万元的资金扶持。加强对初创企业扶持,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首次自主创业的,给予4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加大创业者经营场所扶持,对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给予不超过3000元的房租补贴。各项创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有力推动了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优化创业服务,大力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是创业者成功的沃土。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努力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环境。

一是简化服务流程,畅通创业渠道。在行政服务上,充分发挥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作用,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减少审批事项,为创业就业者提供“一站式”、“保姆式”的服务;在税费减免上,将减免税的审批权全部下放到基层,在减免税申请的报批和备案审核工作中,简化程序和有关审批文书,开辟创业服务绿色通道。2009年以来,全市2.3万名再就业人员享受减免税2564万元,近70万人享受各种减免税1.3亿元;在信息管理上,依托全市四级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和金保工程系统,建立了创业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创业者的实名制管理,对创业项目实施跟踪服务。完善市创业项目信息系统,按照政府支持监管、企业与个人开发、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了社区街道收集、区市县审核、市认定发布的项目征集体系,通过建立创业项目信息库,连接项目与创业者的对接平台。

二是加强能力培训,提升创业者素质。我们采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形式,组织政府有关部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高等院校、具备资格的社会培训机构以及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社团组织,广泛开展了面向劳动者的创业培训。我市将创业培训领域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培训对象由城镇失业人员向城乡所有劳动者扩展,培训内容由知识培养型向能力塑造型转变。在连各高校利用场地、师资、设备等优势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和培训。为提升劳动者创业实践能力,我市引进了创业模拟公司实训项目,工商联等社会团体依托企业分别建立百家创业实训基地。2009年以来,全市累计组织创业培训1.2万人,创业成功率达到87%,初步形成了政府部门、社会机构、高等院校共同参与,理论培训和实务操作相结合的创业培训体系。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创业氛围。为激发创业潜力,增强创业效应,我市从2003年起,连续举办9届以创业促进就业为主题的公益性展会,9届创业项目洽谈会共推介创业项目2624个,累计38万人次参与各项活动。各级政府每年定期开展创业先进人物、创业明星评选活动,并作为政府就业工作表彰和奖励的重要项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建自主创业典型巡讲团,深入街道社区开展巡讲活动;市总工会设立创业讲坛,采取定期讲座形式为创业者提供智力支持;团市委建立青年创业导师巡讲团,大力激发青年群体的创业意识;市妇

联评选表彰“十大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标兵”,积极发挥创业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市通过政府网站、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以及举办创业计划冲浪大赛、创业成果展示等活动,大力宣传创业先进典型和成功事迹,努力营造政府支持创业、社会关心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面对“十二五”时期创业就业的压力,大连市委、市政府将深入贯彻本次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设工作新局面,为把大连建设成为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关于农业高职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陈会丽

摘 要:通过对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以及其他农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深化就业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就业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关键词:农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陈会丽(1971-),女,河南西平人,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

基金课题:本文系2012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课题“农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YB2012359;主持人:陈会丽)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8-0062-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提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农业高职院校必须创新农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就业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改革就业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就业创业人才教育。为了提高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专门成立了专题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学院在校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状况、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对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与改革实践,提出了农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对策与措施。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以专业建设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根据就业需要和相关专业的农业技能标准要求,深化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行与就业创业紧密联系的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增强培养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文化建设等措施,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通过全面实行工学结合,深入实施校企合作,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方法。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企业岗位实际要求,开展订单式培训、顶岗实习培训。通过具体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农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涉农专业高职生大多不愿从事农业。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大量扩招,高职院校,尤其是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普遍下降,具体表现为文化基础薄弱,专业思想不巩固。加之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很少离开过父母,心理不成熟。自控能力差,集体观念不强。目前,农业高职院校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来自农村,但这些学生上学的目的只是:拿到毕业证,找份工作,跳出农门。来自城市的学生更不想学农,选择涉农专业,也只是将其当作一块获取文凭的“踏板”,自己并没想过要回到农村服务“三农”。再加上社会各阶层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中对从事农业工作人员有着一定程度的歧视与偏见,不少家长和学生受此影响,认为“即使读了涉农专业,也是考不上大学的无奈之举”。另外,涉农行业多是艰苦岗位,回报周期长,经济效益在初期不明显,且现在的高职生大多缺乏吃苦精神,缺乏创业意识。有的虽有创业激情,但却不敢创业,害怕失败,有的是不知如何创业,有的是缺乏创业资金、技术和能力。这也最终导致涉农专业高职毕业生不愿涉农。

(二)对就业创业教育认识不够,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为了进一步了解农业院校高职生对就业创业教育的认识,我们设计了就业创业情况调查表,对课题组所在学校9个专业,10个班348名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在348名学生中毕业后有就业创业思想准备的28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3%,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愿从事涉农行业的工作。还有17%的高职生根本不想创业,就业也只是听从家人安排。在“就业创业需要的知识”一栏中,设计了专业、社会、法律、外语、写作、计算机、管理七个方面的知识,除外语和写作两项分别占调查人数的79%和65%之外,需要其他五个方面知识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90%-93%。在我们设计的操作动手、表达、社交、创新、适应、组织协调六种能力中,有90%的学生认为这些能力毕业后就业创业都必须具备。尤其是社会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97%和96%。但是,本课题组的调查分析表明,部分农业高职院校对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却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只要上好课,教好专业知识就可以了,不用灌输什么就业创业理念,那些都是虚的;缺乏体系完整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缺乏系统、完整的就业创业教育实施方案,缺乏完善的就业创业实践保障体系等等:不重视就业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本身的就业创业思想意识不强,即便有就业创业教育课,也因主讲教师缺乏就业创业经历而成为“纸上谈兵”。

(三)缺乏实践实训基地,就业创业实践实训环节薄弱。调查结果表明,有一部分有涉农专业高职院校,缺少或基本上没有专业的实习实训设备和实习基地,相当一部分教学、实习实训任务都是在课堂上靠教师讲述加板书完成,“书本种田,黑板上养殖”的教学方式使涉农专业高职生技能差、动手能力弱。学生毕业后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难以独挡一面,只能以打工的形式实现简单就业,而且所从事的工作大多与所学的涉农专业知识无关。有些农业高职院校虽然建设有实践实训基地,却因为不注重就业创业吃苦精神教育,这些从未吃过苦的“90后”高职生却不愿踏踏实实地投入到专业实践、实训中去,直接导致其动手能力差,毕业以后,更是不愿从事他们心目中的这些“苦差事”。

二、农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具体实施

(一)以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并完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基础,根据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来确定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选取,同时要注意就业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根据涉农专业特点,构建较为完善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种、养、加等涉农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课程,相关专业的相关技术和基本技能课程。教学形式主要有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生产实习等。教学目标主要是掌握所需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必要技能: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课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其专业理想、吃苦精神。充分发挥涉农专业课程的教育主渠道作用,构建具有就业创业特色的涉农专业课程结构体系。2.就业创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素质课程、专业素质课程、就业创业基础素质课程。人文素质课程是形成学生就业创业素质能力的重要基础素质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宗教、科技、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讲授、讨论、阅读、训练、活动和潜移默化等方法来塑造高职生的人格。

专业素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地方经济建设、涉农企业需求紧密配合,如农学、园艺、畜牧兽医等涉农专业的素质课程主要有:生态农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网络应用技术、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农业法律、法规、信息技术、计算机操作与维修等,学生在拓宽学习内容的同时,加强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和交融,从而形成综合性知识系统并成为提高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就业创业基础素质课程主要包括《职业和生涯设计》、《就业创业》等,以新的就业创业型人才质量标准和培养目标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能力和胆识,引导学生树立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自我形象,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自我就业意识和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在课程形式上,做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还可以通过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就业创业竞赛、职业生涯设计竞赛等形式,指导学生规划、设计就业创业计划,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

教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专题讲座、考察参观等形式。教学目标主要是了解心理学、社会学和人际交往等基本常识:了解有关的农业政策法规、税务、保险、金融、交通运输、网络技术等社会常识,熟悉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方面的一般知识:了解就业创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3,综合就业创业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实践课、就业创业能力实践课、就业创业等创新思维的原理方法、就业创业设计课程等。教学形式上主要有就业创业定期指导、就业创业跟踪服务、集中答疑、专家指导等。教学目标主要是具备就业创业必备的专业技能、了解企业运作过程、能够构思就业创业规划、能够独立完成就业创业规划书。

结合涉农专业教育资源,积极开发成本少、易操作,能够立足实际生活的就业创业课题,每个课题应提供就业创业策划方案,包括市场状况、前景分析、运作方式、经营管理、规划设计、销售渠道等,指导学生开展就业创业实践。结合实际建立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和就业创业成果孵化基地,设立就业创业课题,充分利用职业教育的行业、职业背景和实习实训基地,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因此,学校要组织学生深入实地调查一些小型种植场、养殖场、园艺场,让学生身临其境得到真正的体验,获得就业创业的感性认识。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校跟踪服务,参与管理,将课堂教学、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延伸到工作场地。并注意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制订科学教学计划,探索灵活教学方法。

1.制订周密的切实可行的就业创业教育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编排课程与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依据。制订周密的切实可行的就业创业教育教学计划是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教学计划的制订要科学合理。首先,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目标,合理安排课程。其次,要根据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时数。第三,要根据就业创业教育教学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2.探索灵活多样的就业创业教育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涉农企业非常渴求既懂专业技能又懂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求员工具有很好的适应社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这就要求农业高职院校要在加强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剖析案例、举办讲座、企业家现身说法、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组织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课题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就业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激发就业创业的欲望与热情,坚定农业院校高职生就业创业的意志与信心。

(三)以就业、创业为指向,建立多元化考核办法,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与当地的农业企业发展和农业经济特点相结合,在课程安排上增加就业创业与职业规划、营销、财务相关的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必须走学科融合、专业交叉的教学模式;在考核方式上,建立多元化的考核办法,要注意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以培养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

三、农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效果分析

(一)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创新了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院依托河南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在专业优化与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与开发、双师型素质教师培养、双主体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始终贯穿校企合作这一主线,开发了基于生产过程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推行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实行了“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128个“厂中校”和“校中厂”实习实训基地,健全了行业、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二)强化实践教学,显著提升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近年来,学院建成了中国科学院农业高新技术河南示范基地、国家“948”项目转化基地、河南省生物技术中心、河南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蔬菜实验站、大蒜工程中心、辣椒、小麦等育种基地等。河南省农业高新科技园、郑州生源生物食品厂、马楼农场、康贝尔鸭繁育中心等实训基地,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实习实训平台。

学院重视学生实践教学,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显著提升。实践教学环节占学时总数50%以上:毕业生双证率达95%以上,“种植、养殖、加工”等重点涉农专业毕业生双证率达到100%。学生实践能力强,2007年以来,学生荣获全国技能大赛特等奖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11个。

(三)强化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学院坚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构建了立体化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毕业生成功就业创业比例高。自2007年以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居河南省前列,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毕业生有良好的社会声誉,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和毕业生对学校满意率均达90%以上。涉农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学院2007年以来连续被评为“河南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第四篇:基于就业导向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J胜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

论文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的现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应用本科教育的内涵、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及培养策略。

一、本科应用型人才概述

高校人才从宏观上可戈J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术称为学术型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社会效益)的人术称为应用型人术对于应用型人才有不少分类标准和分类层次。有的分为创造应用型人术知识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也有的分为工程开发型、技术运用型、技能操作型。应用型是相对的概念,其相对性可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应用型是相对于理论型而言的;其次,应用型的相对性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层次教育有不同的内涵。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都可以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术所以,应用型人才的概念应当放在确定的培养层次与科类来理解。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基础性人才而言的。基础性人才是指以探索未知、认识自然、发展科学为己任的基础研究专门人才,即能够研究和发现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则是能够把已经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的人术

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征:(1)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更突出“应用”;(2)本科应用型人才是中高级层次的人才;(3)本科应用型人才是知识、能力及素质相互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知识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在能力结构方面包括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应以成熟的技术和规范为基础,在具有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的同时,具有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在素质方面,应具有很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非专业素养,诸如责任心、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身体条件等。

二、人才培养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

1.入才培养规格的认识误区

(1)对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认识不清。高校在大众化教育到来之后,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虽然都作了重新定位以迎合市场需求,但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在此需要强调,并不是大众化教育到来之后所有问题才会出现,只不过在之前的大环境下问题没有暴露出来而已。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已经实行了很多年了,但是有一点一直没有得到改变,那就是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中学生的目标是考上一所心中理想的大学,而一旦经过高考的独木桥走进大学殿堂之后,很多学生再也看不到未来和方向。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一次考试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终生,而平时的学习情况,以及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却是一片空白。进人大学之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人生的最大目标已完成,学与不学完全是一回事,只要考试都能通过拿到学历就可。因此,有人把大学比作文凭的加工厂并不为过。

(2)高校对教育市场运行的规律没有合理把握。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一开始并不是按照市场规律驱动的,而是政府自上而下推进的。因此,各高校从开始的被动接受到目前的主动去适应的过程中,在把握教育市场的契机上,力不从心显露无遗。分析原因不难发现,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造成:第一,政府的保障性体制让高校失去竞争的动力。按正常的市场运行的规律,对参与主体实行优胜劣态原则,适者生存。高校在政府的保障体制下,虽然已经参与市场化运作,但基本不存在优胜劣态,更谈不上实质上的竞争。第二,高校本身没有去积极把握市场,偶尔做的只是满足市场的短暂需要。如在专业的设置上,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一旦看到某个专业成为热门时,不论自身条件如何都会去开办,在一定程度上既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又造成人才培养的浪费。从就业这个层面来说,高校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就业,而结果往往加大了就业的难度。在培养规格的认识误区上,另外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观念的变化跟不上现实变化的节奏。人生活其中的环境往往能决定一个人阶段性的价值观。高校目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侧重于实用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观念的转变。其实人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人对事的态度以及付之行动的成效,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仅仅从技能等层面来应对显示的变化还是远远不够的。高等学校在针对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定位时,不能只把他们当作“精英”来看待,要让学生明白他们其实就是具有一定知识的普通劳动者而已。在目前经济形势衰退的大环境下,高校在给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时,应当及时调整学生的择业等观念,并将其纳人应用型人才的体系之中。

2.操作上的误区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认识误区,必然会影响到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具体操作。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高校与市场之间关系的不协调。相对来说市场需要的是财富直接创造者,而目前的现状就是市场需求的,高校培养不出来;高校培养出来的,市场又不需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形成资源和人才的浪费,诸多业内人士高呼人才危机也不足为怪孔

(1)高校针对在校大学生如何分阶段进行培养和教育引导等方面投人力度不够。在前面谈认识误区时,说到高校对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认识不清,虽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高校,但是最起码高校针对学生在进人大学之前的培养方式是无动于衷的。既然应试教育已经给高校带来人才培养的一系列难题,那么高校在针对如何对应试教育的产品再进行加工方面该投入更大的力度,不同的阶段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引导并提供给学生锻炼的平台是不可或缺的。如在大学的不同阶段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有所区别等。可结果并不乐观,往往我们的大学生等到临毕业了才能真正体验到在大学应当做些什么。

(2)不顾规律,盲目攀比和扩张。由于政府的保障性体制,虽说高等教育已市场化,但是并没有参与真正的竞争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让高校对规律的把握存在严重缺陷。诚然,大众化教育的到来,高校的扩招在所难免。但是扩招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一些高校鱼目混珠,表现最突出的是攀比而忽视特色,专业上盲目求全、规模上盲目求大。尽管各高校有自己所标注的特色性的校训等,可很多时候只不过是给人看的一个空壳而已。另外,目前高校发展的一个怪现象就是盲目地投人硬件设施,过分地专注于自己的外表,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内涵建设。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国家预想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想改变之前精英阶段长期存在的大一统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以先进的互有区别的人才培养模式去培养教育不同类型的人术可盲目攀比的结果,不仅让一些高校债台高筑,同时也让国家的初步预想变成梦幻。(3)高校在执行各自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形式化过于严重。在现实生活中,当一切都流于形式的时候,曾经所有的努力将会付诸东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谈到人才培养模式时,有一位学者说过:“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定教育机构或教育工作者群体普遍认同和遵从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样式,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全要素的总和和全过程的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样如此,当得到普遍的认同并真正对学生的身心发挥作用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才是实至名归。事与愿违,很多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只停留于制度这一层面,在执行时总是会拖泥带水。不论举行何种活动参加的总是那么几个人或极少数一部分同学能够参加,活动是举行工甚至报告也出来不但是从实际效果来讲,很不尽如人意,并没有达到举办活动的初衷。难怪不论是知名学校的在校学生也好还是普通类学校的在校学生也好,只要提到自己的学校总会有诸多抱怨,但是很少有学校能将这一部分学生的心声进行整理和搜集以采取弥补措施。

三、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1.更新人才观念,转变教育思想

本科应用型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人术必须转变本科教育就是培养精英人才的观念,改变培养应用型人才就是降低本科教育质量的错误认识。从宏规上看,本科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出现,是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结果,是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微观上看,本科应用型人才不仅是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是满足广大家庭和学生对高等教育和就业的需求。因此,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贯彻以下教育指导思想:第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第二,转变“精英”教育质量观,强化应用能力的发展;第三,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特色;第四,统合基础理论于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

2.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由于过多地注重理论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存在较大程度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脱节的现象,这样既导致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同时也导致实践不能验证和反馈理论的情况。这样,教学体系严重地阻碍着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破除传统“专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基础性与应用性的统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包括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内的教学模式改革,形成切实有效的培养模式。知识与运用知识的智能是密切相关而又不同的两个层面,运用知识的智能必须经过实践的应用与训练。而受到现实国情和我国教育发展实际的限制,相对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践教学,我国高校现有的实习普遍带有强化认识的特征。因此,切实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综合的实验操作到课外开放的自助式实践训练以及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训练和校外实习实践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3变革课程体系,更街教学内容

人才培养日标的落实关键在课程。以英、德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职业证书教育纳人本科教育实现了人才的应用型与大众化的同步适应。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都在不同程度上突破学科本位课程体系,根据社会实践需求,倾向对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特征。具体体现在,基础理论教学中突出大学科平台的特点,构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专业理论教学中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倾向,凸显应用型的现实需要。实践教学中强调摹本技能和专业技术的i}l}练,保证训练的基本规格,同时进行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简言之,教学内容在强调本科基础性之上,突出“应用”目标的灵活性、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的统一。同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就业市场的现实要求、用人单位的岗位配置,以及个人的个性特征、生涯规划等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和自主选择。

4.调整师资结构,强化师资队伍建没是提高教学质蚤的根本保证,是实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健落脚点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调整师资结构,使得整体师资结构具有拓展性、基础性与合理性的特征。具体措施包括整合学校教师资源,鼓励在职进修等。第二、硬化教学队伍,一方面要求优化每个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应追求每个教师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应用进行结合,尤其要硬化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具体措施有: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实行“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请进来”方针,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工作人员来校授课;鼓励并有计划地安排现有教师到实践单位的相关部门进行社会兼职,锻炼其实践能力。

第五篇:财经院校就业导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论文(定稿)

摘要: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就业问题需要足够重视,财经类高校遇到很大压力。本文从就业导向的指导思想出发,指出财经类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如紧抓第一课堂,挖掘教学资源;丰富第二课堂,拓展多项素质;加强社会联系,发展就业渠道等。

关键词:就业导向;财经院校;复合型人才

一、引言

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步人了大众化教育时代。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一方面使得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给社会、学校和大学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经济也是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事业发展输送人才的财经院校学生的需求非常旺盛,但另一方面,职位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人才争夺战不断上演,因此对财经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很大的考验。

二、财经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一)以社会发展为总领,转变教育理念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未来就业者的知识结构、胜任多种职业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许多社会、经济、科技问题都需要从多学科的角度,运用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解决,传统的专业化人才单一型的知识结构已经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解决需要人们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除了精通本学科的专业以外,还要对其他的某一门或几门学科比较通晓,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由于复合型人才在知识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具备较强的综合及创新能力,是市场上最缺乏,而企业又求之若渴的人才类型之一。第40届国际教育大会《最终报告》(1986)早已指出:为应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复杂化和综合化趋势,各国要大力改革本国教育和人才培养,使科学教育少一些以这一门或那一门学科为中心的教学着力加强综合化和跨学科性教育。响应这一号召,西方各国纷纷通过制订法律法规,改革教育,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顺应时代发展,加强核心竞争能力,保持国家领先地位。当今社会各岗位界限的日益模糊,新的就业岗位的不断涌现,使得单一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障碍重重,已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是我国高等学校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积极回应。

(二)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创新培养模式

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而建立的,这种模式以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以生产对象或生产过程划分专业,强化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教育,其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不足是专业面过窄,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不可否认,这种办学模式曾为我们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现代社会日趋复杂化和综合化的趋势,使得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复合型培养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

以金融专业为例,金融以其对国民经济的巨大影响力被认为是21世纪极具发展前景的行业,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完全融人到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中,大大提升了金融行业的服务效率和层次,而在金融业的人才需求中,信息技术和金融业务紧密结合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

(三)以“以人为本”为指引,深化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满足社会对各类高级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与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增加相伴随的,是高等教育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日益加大。高等财经学校要在人才培养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深化教学改革。

许多用人单位都认为高校的授课内容与社会相脱节,而大多数学生也感觉学校的开课内容枯燥晦涩,总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在教学,没有顾及学生的需求,也没有顾及社会需求。学校因此必须要深化教学改革,必须从夯实基础理论、激励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向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提高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三、财经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一)紧抓第一课堂,挖掘教学资源

首先,实行主辅修制。主辅修制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以一个学科专业为主修学科专业,同时将另一个学科专业作为辅修学科专业。主辅修制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且所需时间较短,推行方便,能与学分制管理相配套,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多样化的需求。南京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类、管理类专业为主,法学、工学、理学、文学多学科配套支撑,相互依托的财经类高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和特长选择一个专业,比如说学习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辅修会计专业,修满规定学分,可以取得该专业的辅修结业证书,这样就可以避免在专修制下知识面限制得太窄的缺陷,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职能潜力和主观能动作用,扩展专业范围和知识结构,为将来就业创造优势。

其次,推行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第二学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两个学科专业的科学基础,又有兼容不同学科的综合、交叉渗透能力。例如南京财经大学有法学专业、财经专业和新闻专业。政法领域和经济领域都需要一批既懂法学又懂经济的人才,新闻领域需要一批既懂新闻又兼通另一专业的新闻人才,等纯。双学位学生具有复合型知识能力机构,在就业时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大为抢手,使得更多的学生和用人单位受益。

第三,尝试采用联合学位制方式。南京财经大学位于南京仙林大学城内,周边有很多高校,教育资源丰富。各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优势,利用他校优势,采取联合学位的方式,资源共享。另外,南京财经大学也可以利用自己国外高校的资源,和国外高校合作,进行联合培养。

(二)丰富第二课堂,拓展多项素质

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的育人作用是巨大的。校园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方向正确的、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积累后形成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文化素质、科学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及身心素质有着深刻的影响和教育。

首先,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应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目标、抗拒压力耐受挫折、高度的社会适应性、一定地自我表现能力、高度创造力与持续发展倾向以及人际关系调解能力等全方位发展的新一代大学生。此外,大力发展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党团建设,为学生今后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障。

其次,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要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科学技术类、文化类、体育类等各种各样的社团。学生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充分锻炼独立意识,磨练意志,增强团结协作精神,鼓励个性发展,养成复合型人才必备的人格素质,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提高文化素养,完善知识结构。如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比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艺术节等。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中提高文化素质,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格。

再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科学精神的普及,使学生尽早使用先进学习方法,尽早接触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学校各院系应当定期举办主题鲜明的科技节、文化节等,举办多种学术科研方面的报告会、座谈会、演示会,这将使学生自觉地树立正确的科学观。通过学校内外的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大赛等活动,使学生自主进行学术研究,激发能动性、创造性,提高综合素质。对于有学术科研潜力的学生,应采取特殊优惠措施,有意识地配备指导教师,制定完备的跟踪培养计划,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科研。

(三)加强社会联系,发展就业渠道

首先,请进来。一方面请相关企亚老总、人力资源部相关从业人员到高校进行宣讲和交流,通过就业单位和学校的沟通,了解就业单位需求,对学校的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进行补充设定和修改;通过就业单位和学生的沟通,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充实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可以邀请南京财经大学毕业的校友,通过校友到学校传授当时的学习经历及以后的工作经历,让在校学生更好地做好自己的人生和职业规划。此外,通过联系社会上的素质拓展机构,拓展学生就业素质,比如英语、简历制作、面试准备等。

其次,走出去。一方面,老师需要走出去。现在部分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枯燥,老师讲课缺乏生动性,有部分原因是因为老师本身没有实践经验,对授课内容只有理论上的理解。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学校和学院就需要和社会上的企业主动联系,比如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通过每学期选派教学人员到相关金融机构实习,以获得实践经验,然后在授课过程中将实践经验融入到课程讲授中。另一方面,学生需要走出去。学校可以通过和企业沟通,建立实习基地等形式,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践,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下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就业经纪人实现优质就业(4998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就业经纪人实现优质就业(4998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