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安全岛第二课时教案

时间:2019-05-12 12:1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冀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安全岛第二课时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冀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安全岛第二课时教案》。

第一篇:冀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安全岛第二课时教案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你唱歌》。

2、活动《上学去》。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明快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你唱歌》。

2、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说出从起床到上学过程中都听到过哪些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这些音响,能够配合这些印象做简单的动作来表演。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教师击拍读教科书第七页歌谣,创设愉快的学习气氛。

2、学生学习歌谣。教师知道拍手、拍腿的击拍方式。

3、复习旧歌。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要做好学生》。

4、学习新歌《你唱歌》。

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歌,歌名叫《你唱歌》。请大家先来听一遍。

播放《你唱歌》的录音,学生初听歌曲。

教师:这首歌表现了同学们在音乐课上拍手、唱歌的快乐情景。大家注意到了吗?歌中唱到了“多多来来米发索”“索索发发米来多”,这是什么呀? 学生回答。教师:大家说的很不错,它们是小音符的名字——唱名,唱音符的时候就用到了。现在大家跟我一起唱一唱这两句。

5、分句教唱,解决歌中小二度音准不易把握的难点。

6、复听歌曲。教师辅导吐字、发音、表情等问题。

7、参照课本图片的唱歌姿势,请同学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再次演唱歌曲。

8、开展活动《上学去》。播放闹钟铃声、洗漱声(水声、刷牙声)、烹调声、鸟鸣声、汽车喇叭声等音效。教师:大家都听到了什么声音?你联想到了什么事情? 学生回答。

教师:对了,这是一位同学早起上学的时候听到的声音。谁能模仿出这些声音?谁能跟着音响表演一下? 学生表演。

9、活动内容的进一步拓展。

教师:在你的学习生活中,还经常听到什么声音,你能模仿出这些声音吗? 学生探究模仿。

教师:大家都是细心的同学,都有一对聪慧灵敏的耳朵。希望大家多多注意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声音,那就是人类和大自然一同为我们演奏的美妙的音乐。

10、小结。

第二篇:冀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

教学内容

1、听赏《我是一年级小学生》

2、唱歌《要做好学生》

教学目标

1、感受两首儿童歌曲所表达的成为一年级小学生的愉快心情,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能够用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自然流畅地演唱歌曲《要做好学生》。教学过程

1、导入。师生问好,介绍自己和音乐课,语言要生动亲切。教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成为一名一年级小学生了,现在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简短回答。

教师:我们现在来听一首歌,听一听歌中一年级小学生是怎样表达他们愉快心情的。

2、播放歌曲《我是一年级小学生》,学生初听歌曲。

3、让学生说一说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由歌词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情绪,让学生回答这首歌曲是“愉快活泼的”还是“悲伤的”。可出示代表音乐情绪的“笑脸”和“哭脸”图案,让学生选择。

4、复听歌曲,和着歌曲击掌打节拍,感受歌曲四二拍子欢快活泼的特点。

5、再听歌曲,带领学生模仿几个简单的律动动作,引导学生和着音乐用肢体语言表达对歌曲情绪的感受。学生动起来即可。

6、入唱歌教学环节。

教师:同学们刚才听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是一年级小学生》,下面老师也给大家唱一首歌,歌的名字叫《要做好学生》。教师弹唱歌曲《要做好学生》,学生初听歌曲。

7、教师:大家喜欢这首歌吗?让我们一起来学唱吧。

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并用第一拍击掌,第二拍拍膝的方法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

8、放录音,边听歌曲边按上述方式打节拍。

9、教师弹奏旋律,师生用“啦”模唱旋律。

10、再放录音,师生一起加词跟唱。

11、教师伴奏,学生演唱。

12、歌曲最后四个小节句幅较长,可作为难点反复唱。从歌词内容出发,引导学生用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并进行音乐表现方面的处理。

13、结合歌词进行品德教育并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我们来上音乐课》

2、活动《快乐的音乐课堂》 教学目标

1、能够以明快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来上音乐课》

2、了解常见的音乐课堂实践活动,并通过抢答、唱、跳、奏、模仿动作等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教学过程

1、导入,参照教科书7页的节奏图谱念歌谣,创设愉悦的情境。

2、复习歌曲《要做好学生》。

3、学唱新歌《我们来上音乐课》

教师:同学们唱的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歌,歌名叫做《我们来上音乐课》。请大家先来听一遍。

播放《我们来上音乐课》的录音,学生初听歌曲。

4、教师弹唱歌曲,学生复听歌曲,并用击掌的方式打节拍为教师“伴奏”。

5、教师分句弹唱,学生分句跟唱,解决歌曲中不易唱准的难点。如:3 5 6 — 5 6 1—

6、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7、教师:在《我们来上音乐课》这首歌曲中,唱到了同学们可以一起唱歌、跳舞,那么,在“快乐的音乐课堂”上,同学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教科书8页和9页上的图片或录象片段等,让学生说出其他音乐活动。

8、鼓励有歌唱、舞蹈和器乐演奏特长的学生给全班同学表演,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表演或与学生一起合作表演。

9、进行“学一学,猜一猜”的模仿游戏。先请一些同学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或模仿其他音乐活动动作,然后请另外的同学说出这些动作的名称。

10、教师:今天的音乐课大家玩得非常开心,希望同学们都能喜欢我们的音乐课,热爱音乐活动。最后,让我们再来唱一遍《我们来上音乐课》。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注重提示学生用正确的歌唱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和自然的声音来歌唱,鼓励学生大胆地自信地歌唱,学生都能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完整的演唱歌曲。欣赏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欢快活泼的基本情绪,并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创编简单的律动动作进行表演,课堂气氛活跃,达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唱歌《同学的名字》。

2、活动《新朋友见面会》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同学的名字》。

2、体验四四拍子的节拍特点。

3、学生以音乐的方式与老师和同学交往,能与他人合作边唱边介绍自己。

4、初步认知木鱼、三角铁、双响筒、碰钟、铃鼓、响板、手铃和沙锤等课堂打击乐器,感受和听辩它们的音色。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引领学生口数1、2、3、4,同时做拍手拍肩律动,为学习4/4拍子的歌曲做准备。

2、做上述律动,并按歌曲旋律节奏朗读歌词,询问学生的名字。

3、播放歌曲《同学的名字》,学生初听,感受歌曲音乐情绪。

4、复听,轻声跟唱。

5、教师伴奏,学生随琴齐唱,边唱边拍手拍肩,并在教师示意下随时回答自己的名字。

6、师生对唱,也可同桌或分组对唱。

7、过渡环节。以拟人化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几个“乐器朋友”。

8、教师逐个出示相关课堂打击乐器,说出它的名称和音色特点。语言要生动形象。

9、把乐器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敲敲打打,充分探究和体验乐器特点。

10、以“爱护乐器,珍惜友谊”为主题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听赏管弦乐曲《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口哨与小狗》,让学生懂得人与动物是好朋友,要保护动物,热爱生活。

2、能够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

3、能够通过扮演小主人公和小狗,用体态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同学的名字》。

2、播放录有口哨和小狗叫声的录音,并让学生模仿一下。

3、出示乐曲名称《口哨与小狗》,播放乐曲,学生初听,感受乐曲情绪。

4、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听音乐时,联想到了什么画面。如果学生提到了吹口哨的少年,可以让学生说说这个小主人公的心情怎样的,是高兴的还是忧伤的?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5、复听。可出示与乐曲内容相关的幻灯片或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6、再听乐曲,要求学生在有口哨吹奏的地方随节拍摆动左手食指,没有口哨吹奏的地方随节拍摆动右手食指,听辩口哨音色,并初步感受音乐结构。

7、分小组讨论小主人公在路上是怎样行走的?小狗又是怎样蹦跳奔跑的?创编小狗奔跑、小主人公行走的各种动作。

8、听音乐,各小组派代表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9、以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等内容为题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好朋友》。

2、为歌曲即兴创编歌词并表演。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好朋友》的学习,体验和培养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的情感。

2、能够背唱歌曲《好朋友》,并能为歌曲创编歌词。

3、能够随歌曲做简单的表演动作。教学过程

1、以课本插图导入,设问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创设同学互相帮助的友爱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听歌曲,要求学生回答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歌曲旋律是否好听,初步感受歌曲情趣。

3、复听歌曲,师生边听边在小过门和衬词处拍手,节奏可以设计为“ X X”或“XX X”。

4、教师分句教唱,并指导难点。学生仍在小过门和衬词处做拍手动作。

5、完整唱,同时随歌曲两人一组进行表演:在两个小过门处做梳头和扣纽扣的动作;在“团结友爱手拉手”一句,两人拉手举过头顶随节拍摆动;在衬词“嘿”初,第一拍自己拍手,第二拍两人相互击掌。

6、设问:同学之间有没有互相帮助的事情?有没有为大家做好事的同学?试着把它编进歌里去好吗?

7、学生分组讨论,并创编歌词。

8、各组演唱并表演动作,师生共同评议。

9、教师伴奏,各组依次把自编的歌词连起来以接龙的形式唱,教师在曲末

10、小结。

第三单元 爱祖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唱歌《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

1、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乐情绪,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2、能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产生对国旗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3、掌握碰铃的演奏方法,能够用碰铃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教学过程

1、初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设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教师简要介绍关于国歌的知识,如:国歌的原名称、词曲作者、何时定为国歌等。

3、复听。让学生听后说说这首歌曲在音乐情绪上的特点。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由学生选择教师给出的选项,如:

1、欢快活泼

2、优美抒情

3、雄壮有力。

4、设问:同学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听到过国歌?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联系实际发言。如:在电视上看到天安门升旗仪式时,在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在中国体育健儿获得世界冠军颁奖时??当时的心情是庄严、自豪、激动的??

5、设问:升国旗奏国歌时,同学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6、教师:让我们全体起立,以崇敬的心情再一次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再听录音,可同时播放相关的VCD画面或电脑多媒体课件,也可展示升国旗的图片、幻灯片。

7、教师:升国旗奏国歌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因为国旗和国歌都是祖国的象征。下面,我们将学唱一首赞美国旗的歌:《国旗国旗真美丽》。

8、初听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9、设问:歌词中都唱到了什么?教师可通过对“金星”、“小红云”等词语的解释,向学生介绍国旗图案和相关知识,也可演示关于国旗的图片、幻灯和课件等。

10、师生共同按节奏朗读歌词。

11、复听。师生随音乐即兴做律动。

12、教师弹琴范唱,学生随琴跟教师默唱。

13、教师弹琴带领学生模唱唱名二至三遍。

14、完整演唱歌曲。

15、教师介绍碰铃演奏方法。

16、教师弹琴、学生演奏碰铃或做肢体律动,师生共同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17、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亲亲太阳》 2、活动《娃哈哈》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歌曲《亲亲太阳》对国旗的赞美之情,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音乐特点。

2、能够边唱边表演《娃哈哈》,通过歌声和舞蹈动作表达生活在祖国怀抱里幸福愉快的心情。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2、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听赏一首赞美五星红旗的歌曲,名字就叫《亲亲太阳》 3、初听。

设问:歌曲中的太阳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4、复听。播放与音乐形象、节奏相吻合的舞蹈画面,通过听觉、视觉相结合的手段,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情绪。在这一环节中,如果由教师自编舞蹈并现场表演,效果会更好。

5、师生共同讨论歌曲的音乐情绪。

6、教师:《亲亲太阳》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今天我们还要听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名字叫《娃哈哈》。

7、播放音乐,也同时播放舞蹈画面。师生、边听音乐边击掌拍膝,感受歌曲节拍的特点和欢快的音乐情绪。

8、师生边击掌边按歌曲节奏以轻巧的声音念歌词。

9、教师范唱,学生小声跟唱,并击掌为教师伴奏。

10、分句处理难点。

11、学生演唱《娃哈哈》,教师伴奏。

12、教师:老师跳的好不好?请给我一点鼓励的掌声吧!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跳好吗?

13、教师进行舞蹈动作的分步教学。

14、师生一起随音乐完整表演。

15、学生自由结组进行歌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16、小结。

教学反思:在听赏《国歌》时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生活实际,能够谈出聆听时的心情和感受,并能够认识到国歌同国旗一样都是祖国的象征。也知道在升国旗奏国歌时自己应该怎样做。接着听到《亲亲太阳》时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亲切、深情的音乐风格,并能引起共鸣。在为《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时,由于学生已经在上一节课中认识了打击乐器以及演奏方法,学生能够自己完成歌曲的伴奏,不足的是有些同学在伴奏中的动作有些过大和复杂,影响到歌唱的效果。

第四单元 蹦蹦跳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跳跳跳》。

2、听唱《大家一起跳起来》 教学目标 7

1、能够用欢快活泼的 情绪和轻巧的 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跳跳跳》。

2、能够用自然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跟唱歌曲《大家一起跳起来》。

3、体验24拍34拍的 节拍特点、强弱规律。

4、认识双响筒、三角铁两种常见打击乐器,能用它们为歌曲《跳跳跳》、《大家一起跳起来》伴奏。教学过程

1、初听歌曲《跳跳跳》。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拍手、拍肩的律动。

2、复听。感受歌曲欢快的 情绪。听完后可设问:歌中唱的 是什么游戏?你跳过橡皮筋吗?歌曲是欢快的 还是沉重的?

3、教师引领学生随歌曲节奏朗读歌词,同时可继续做拍手、拍肩的律动。

4、跟录音轻声哼唱。

5、教师伴奏,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歌曲。

6、让学生说说橡皮筋的 动作,以游戏经验启发学生用轻巧、活泼的声音唱好歌曲。

7、把乐器双响筒发给学生,看谁能说出名字。

8、自然随意地跟着《跳跳跳》的录音敲打。

9、教师示范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学生在教师的 带领下边唱边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

10、播放《大家一起跳起来》音响,教师随音乐做拍手、拍肩的律动,学生跟做。第一拍拍手,第二拍和第三拍拍肩。

11、再放录音,让学生说说这首歌曲和《跳跳跳》有什么不同。教师不必急于指出学生的正误,可对比做两种不同的打节拍方式,对学生加以指导。

12、跟录音轻声哼唱。

13、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14、每人发一个三角铁,让学生回忆乐器的 名称,并探究乐器音色及演奏方法。教师讲解正确的 使用方法。

15、放《大家一起跳起来》录音,学生跟随教师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管弦乐曲《玩具兵进行曲》。

2、学习集体舞《大家一起跳起来》的步伐动作。教学目标

1、认真听赏《玩具兵进行曲》,能够配合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玩具兵。

2、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能够发挥想象力,编出符合音乐情绪的小故事。

3、学会《大家一起跳起来》的步伐动作。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跳跳跳》,学生听音乐,并自如地跟唱。

2、复习歌曲《跳跳跳》和《大家一起跳起来》,并边唱边拍手、拍肩。

3、初听管弦乐曲《玩具兵进行曲》,感受乐曲情绪。

4、听后,让学生展开联想,描述一下自己听音乐时想到了什么画面,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5、复听。听完后要求每人根据音乐自编一个小故事。教师挑选几名表现踊跃的同学,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6、在学生讲完之后,教师讲述《玩具兵进行曲》所描绘的音乐故事。

7、再完整听一遍,学生分小组模仿玩具兵表演。

8、教授三拍子舞蹈《大家一起跳起来》的基本动作。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仍有一定难度,须反复练习。教师要耐心示范。

9、放《大家一起跳起来》的音乐录音,学生做动作。

10、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快乐阳光》。

2、学习集体舞《大家一起跳起来》。教学目标

1、听赏《快乐阳光》,感受歌曲欢快活泼、充满活力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生活和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

2、学习集体舞《大家一起跳起来》,感受三拍子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

1、初听歌曲《快乐阳光》,感受歌曲的 基本情绪。

2、在音乐伴奏下,教师有表情地朗读歌词。

3、请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有表情地朗读歌词。

4、复听歌曲,听完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联想,或把想像的 内容画在纸上。

5、再听歌曲。教师提出:同学们要像歌中唱的那样,争做快乐天使、爱心天使、美丽天使,让爱河快乐永在我们身边。

6、复习《大家一起跳起来》的基本舞步。

7、学习队形。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多少以及音乐教室场地大小,决定一起练习还是分小组练习。如果有条件,可到体操房或大操场练习。在学习过程中,请学生注意同学间的配合。

8、教师和学生一起喊节拍做动作。

9、随音乐表演。

10、小结。教学反思:在教学《玩具兵进行曲》时,我先让学生完整聆听乐曲,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使学生对乐曲有良好的感受。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己是玩具兵,并随着音乐进行表演,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效果很好。在学习歌曲《跳跳跳》时通过多次的聆听分句教唱歌词,并结合着学生的生活实际,启发学生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但能够演唱歌曲,还能背唱歌曲。在活动中学生认识了三角铁和双响筒并用他们为歌曲进行伴奏,最后一部分同学伴奏一部分同学跳集体舞,课堂气氛活跃,达到教育目的。

第五单元 安全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红绿灯》,念小歌谣。

2、活动《颜色汽车》。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轻松自然、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红绿灯》,感知四分休止符的作用。

2、认识并掌握打击乐器木鱼的演奏方法,在教师指导下用双响筒、木鱼、碰铃等打击乐器为歌曲《红绿灯》伴奏。

3、能够积极参与活动《颜色汽车》,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综合性艺术表现能力。教学过程

1、讲几个关于红绿灯的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听歌曲《红绿灯》。

2、揭示谜底。设问:歌中唱到了红绿灯是怎样指挥交通的?复听歌曲。

3、教师按歌曲节奏念歌词,并在四分休止符处撞击碰铃。学生随教师做一遍。

4、教师向学生介绍木鱼,并示范演奏方法。然后,要求学生边念歌词边用木鱼在四分休止符处敲击。

5、再听歌曲,学生小声跟唱。

6、教师范唱,学生分别用双响筒、木鱼、碰铃自由为教师伴奏。

7、学生演唱,教师伴奏。教师要及时辅导学生用正确的声音、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8、边做律动边念唱教科书25页上的小歌谣,巩固对四分休止符的认识,同时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9、教师:路上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汽车更要遵守交通规则。下面我们就要玩一个叫做《颜色汽车》的游戏,看看哪位同学是遵守交通规则的模范司机。

10、随音乐有秩序地进行游戏。

11、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交通警察》

2、听赏《马路上的车》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平稳的行进速度和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交通警察》,能够边唱边做律动。

2、听赏《马路上的车》,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初步认识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能够边听赏边跟唱齐唱部分。教学过程

1、教师可用设问形式直切教学主题。如:同学们谁知道交通警察叔叔是怎样指挥交通的?谁能模仿指挥交通的动作?学生简单回答并模仿指挥交通的动作。

2、初听歌曲《交通警察》,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和节拍特点。

3、复听歌曲。让学生伴随音乐踏步、行进或指挥交通手势,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

4、教师范唱,学生可自选打击乐器或击掌为教师伴奏。

5、学生跟琴或伴奏带演唱,教师要从歌曲的节奏、音符的时值和演唱的声音等方面进行辅导。

6、导入第二部分听赏歌曲《马路上的车》

初听前,教师可提问学生都见过哪些类型的汽车。学生简单回答。教师让学生带着“歌中都唱到了哪些汽车?”的设问进行听赏。

7、教师可以让学生边听赏边跟唱歌曲齐唱部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反应能力。

8、为巩固教学,可让学生分小组边听赏,边跟唱,边表演。

9、小结。教学反思:在歌曲《红绿灯》的教学中我根据歌词特点创编谜语,用以引导学生,让学生从歌曲中寻找答案,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听的也很认真。在教休止符的时候我带领着孩子通过拍手、拍肩的小游戏进行教学,受到好的效果,避免了直接理论上的说教。听赏乐曲时我先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和认识的汽车,增强趣味性,感受歌曲鲜活生动的音乐形象。从而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歌曲的演唱形式,感受领唱、齐唱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第六单元 动物音乐会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管弦乐曲《狮王》和《小象》。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并能够感受音乐所刻画的动物形象。

2、聆听音乐时,能够随音乐做出相应的情态或体态反应,能够用动作模仿动物,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

1、初听乐曲《狮王》。听赏前告诉学生音乐描写的是一种动物,要求学生听完后说一说音乐描写的是哪种动物。

2、讨论乐曲刻画的是什么动物形象,可出示动物图片供学生选择,用以提示。

3、复听乐曲。听后,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一头怎样的狮子,进一步感受音乐形象和气氛。

4、学生讨论狮子形象(威严,脚步沉重、坚定,小动物都很害怕它??)

5、再听乐曲。可设问:你听到狮子在干什么?是否听到狮子的吼叫声?如果需要,可提示学生音乐用什么方式、在何处表示狮子在吼叫。

6、随音乐表演狮王。

7、初听《小象》。设问:这也是一首描述动物的乐曲,听一听乐曲表现了什么动物?

8、复听乐曲。设问:你感受到的乐曲是欢快活泼的还是舒缓抒情的?是否听到小象的叫声?

9、师生讨论有关象的常识。如:象长得什么样子?吃什么?它的鼻子可以干什么?等等。

10、再听乐曲。学生随音乐表演。

11、比较《狮王》与《小象》在音乐表现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12、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大白象》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大白象》。

2、能用碰铃、双响筒为歌曲《大白象》伴奏,体验3/4拍子的强弱规律。

3、通过歌曲《大白象》的图形谱,培养学生音的高低概念。教学过程

1、以讲歌词中故事的形式导入,或回顾上节课听赏的乐曲《小象》导入。

2、初听歌曲《大白象》,感受歌曲基本音乐情绪,并讨论歌曲的情绪。

3、复听歌曲,边听边体验歌曲节拍。教师可引领学生在第一拍击掌,第二和第三拍用右手食指点左手掌心,或在第一拍用手掌拍课桌,第二和第三拍用指尖 轻扣桌面。

4、教师弹琴范唱,学生用碰钟在每小节第一拍为教师伴奏,并可以小声跟唱。

5、要求学生用手指点着教科书上的图形谱和教师一起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跟伴奏演唱歌曲。

7、解决演唱音准、节奏、音色、表情等方面的难点。可结合图形谱提示学生音准。

8、完整演唱歌曲。

9、跟教师模唱乐谱。

10、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使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除了使用双响筒之外,还可以用什么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1、各小组分别展示表演,用碰铃、双响筒等打击乐器边奏边唱。师生共同评议。

12、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两只老虎》

教学目标 能够用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两只老虎》,并以音乐游戏的方式创编歌词和短小的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教学过程

1、初听歌曲《两只老虎》,师生共同探讨歌曲的趣味性。

2、复听歌曲,学生即兴随音乐做律动。如:在第一和第二小节,伸出两根手指随节拍左、右摇动;在第三和第四小节,模仿跑的动作;在第五和第六小节,用手指指头部和身后等等。

3、再听歌曲,边做律动,边跟唱。

4、教师伴奏,师生完整演唱歌曲。

5、教师带领学生模唱乐谱。

6、为歌曲填上新的歌词。先请学生听老师为歌曲填的新词。

7、请学生自己为歌曲填词,并自信地唱给大家听。

8、以问答的方式演唱歌曲。

9、师生围坐一圈,以问答接龙的游戏方式演唱和创编歌曲。

10、唱答部分既可以是动物的叫声,也可以是对动物的动态描述。在演唱和创编过程中,如果有的学生唱答不出来,就要到圆圈中央为大家表演这种动物的神态和动作。

11、小结。

教学反思:本单元都是围绕着动物展开的,孩子们都很喜欢动物。在听赏乐曲时我先出示了几种动物,让学生听音乐后进行选择,学生能够根据音乐所表现的形象正确的选择出来。在表演动物是我先让学生说说狮子和象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等,并模仿它们的叫声,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在歌曲《大白象》 教唱时我通过拍手游戏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并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第七单元 睡吧,小宝宝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摇篮曲》

2、唱歌《小宝宝,睡着了》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摇篮曲》,使学生感受歌曲甜美的意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2、用轻松、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3、进一步体验3/4拍的节拍特点。教学过程

1、初听《摇篮曲》,回答歌曲中描写了哪些小动物,教师把学生说出的小动物贴在黑板上或用电脑课件放出来。学生可以模仿小动物睡觉的样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复听。教师启发学生跟着歌曲的节拍用手轻轻拍节奏,体会三拍子的韵律感,感受歌曲的 意境。

3、再听。让学生说说歌曲速度和力度上的特点,并设问:这首歌曲为什么不可太快、太强呀?

4、再听时,请学生用心听辨一下,这句歌词的演唱和别的 地方有什么不一样。

5、最后,全体同学听着音乐,自由选择歌曲中的小动物头饰和教师一起进行表演。

6、学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教师让学生听一遍歌曲录音,体会一下这首歌曲和刚才的《摇篮曲》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7、教师进行范唱,学生安静地听,进一步体会歌曲安静、甜美的意境。

8、朗读歌词。方式一:参照教科书38页节奏图示有节奏地朗读,边朗读边按节奏拍手、拍肩或拍腿。方式二: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采用上句接下句的方式朗读。

9、再听歌曲,随录音小声跟唱。熟悉之后,要求学生带着感情连贯、轻柔地歌唱。

10、模唱乐谱。

11、提供碰铃、三角铁等课堂打击乐器,让学生分组尝试为歌曲伴奏。

12、分组展示,边唱边奏。

13、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歌曲《美梦歌》。

2、活动《宝宝要睡觉了》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美梦歌》,感受歌曲优美、抒情、安宁的意境。

2、能够自信地表演《宝宝要睡觉了》,培养学生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教学过程

1、导入。引导学生说说做梦时的感受,做过哪些梦,有哪些感想。

2、初听歌曲《美梦歌》。初听之后,请学生将自己的感想用彩笔在纸上画出来,展示给大家看。

3、复听。设问:歌曲是快还是慢?声音是大还是轻?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歌曲很优美,给人以安静的印象。

4、再听。引导学生边听边自由地做轻柔的律动。用碰铃为歌曲伴奏,体会歌曲舒适、安宁的情绪以及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5、开展活动《宝宝要睡觉了》。设问:在现实生活中,如有小宝宝要睡觉,你该怎样做?

6、请学生观察教科书39页上的两幅图,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7、听教科书配套音响《宝宝要睡觉了》,让学生说说联想到了什么情景。

8、分组讨论用什么形式表演《宝宝要睡觉了》,然后随音乐分组表演,看哪一组表演最好。

9、小结。

第三篇:冀教版三年级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亲亲祖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家乡》,能够有感而发,歌唱自己的家乡。重点:指导学生合作创编多种游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4

难点:

1、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体验音乐特点和情绪。

达标过程:利用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图作为背景,教师在彩色的中国的伴奏下声情并茂的朗诵即兴创编的小诗,然后教师用诗的语句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想象并说出他们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并请学生按照教师创编的试的韵律继续创编,引出歌曲彩色的中国.、初听歌曲

3、复听歌曲指导学生结合书上的谱例仔细听,分辨歌曲中与色块中的旋律相似的几句旋律,鼓励学生听到后举手示意,用彩笔在书上画出来。、听后请同学谈感受,谈收获。进行思想教育。、聆听歌曲我爱我的家乡、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再听,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歌曲的意境、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指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歌曲乐句较长,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注意换气 10、歌曲处理:结合中国地图请学生说说祖国之最,并换词演唱、创编歌词、作者把家乡描绘的这么美,请你说说家乡的美丽,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并分组展示。教师;生活中你们都是有心人。请把你家乡的景色,特产编成歌词,在自己的小组里唱唱吧 13、师生评价、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歌曲.《彩色的中国》,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激发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统一的期盼之情。

2、通过对音乐的简述,使学生了解旋律,节奏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学习音乐的意义,建立正确的音乐观念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

三、达标过程总结归纳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讲解。全班站立起来,练声。导入新课

(1)教师弹奏歌曲,全班同学静听。

(2)全班同学跟老师学唱歌曲。

(3)学会歌曲后,分组比赛,看那组唱得最好。

(4)全班同学跟老师学唱歌词。

(5)学会歌词后,分组比赛,看那组唱得最好,对唱得好的那组进行表扬,对唱得差的那组进行教导。总结:教师进行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布置下节课要学的内容,同学们回去做好复习。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歌曲《在祖国的怀抱》激发对幸福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富有情感的声音准确的节奏演唱歌曲。

难点:歌曲乐句较长,指导学生掌握换气的歌唱技巧,使学生能准确的演唱歌曲。达标过程:播放歌曲《在祖国的怀抱里》,组织学生拍手进教室。

初听。使学生感受歌曲愉快的情绪。引导学生认识反复记号

教师:请你听听歌中哪些乐句唱了两遍,你发现了什么记号?再听,指导学生在每乐句的末尾处做捻指动作以便唱准节奏教师范唱,因带学生随音乐用脚轻轻点地指导学生随伴奏轻声哼唱旋律。

6教师伴奏,请学生演唱歌曲通过学唱歌曲,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其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共五十六个民族,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幸福生活。在歌曲处理方面提醒学生注意强弱,旋律组织学生条集体舞小结,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边唱边跳走出教室。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颂祖国》伴奏,在歌舞等多种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合作能力和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

重点:进行有趣的音乐活动

难点:培养合作能力

达标过程:

1、播放音乐《颂祖国》的伴奏,教师身着维吾尔族服饰,随音乐跳舞

2、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谈谈教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引出课题维吾尔族民歌《颂祖国》

3、初听歌曲

4、复听歌曲

5、看书听音乐,教师要提示学生用拍手来模仿书中小朋友的动作,并注意反复记号

6、教师有感情的范唱

7、教师伴奏,指导学生分别用噜啦轻声模唱歌曲旋律

8、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9、大家乐器伴奏组织学生练习。

10、在唱,跳 打击乐器伴奏等活动中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不同的歌曲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要有所不同,例如:一首曲调节奏非常简单的歌曲就适合进行视谱教学,而一首曲调优美节奏复杂的歌曲就不适合,而一首民歌小调要更多地发挥教师范唱作用。重点在于用歌声去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

本课教学中的巩固教学(即创编动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歌词内容很易理解,音乐形象鲜明,所以是个极佳的歌表演曲目。值得思考的是:教师的演示往往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楷模,如果学生就按照老师的示范去表演,是否就是学生被动接受呢?而这个被动接受的过程是个快乐兴奋的话,是否还能说它是违背了新课标的过程?愉悦身心不正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吗?所以说:这样的被动接受能力认为还是有必要的

第四篇: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套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

课程说明:本单元安排了歌曲《我是一年级小学生》是一首具有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五声羽调式。具有动力感的节奏型使歌曲显得轻快、活泼,符合儿童性格特点。歌曲《要做好学生》是一首2/4拍、五声宫调式的歌曲。歌曲由两个乐句构成,上举四小节,下句是上句的变化重复,在节奏和时值上的扩展。由于歌曲采用五声宫调式,结构短小,旋律采用重复发展手法,歌词简洁明快,一字一音,所以简单易唱,适合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演唱。歌曲《我们来上音乐课》各乐句均为变化重复关系。教学内容

1、听赏《我是一年级小学生》

2、唱歌《要做好学生》 教学目标

1、感受两首儿童歌曲所表达的成为一年级小学生的愉快心情,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能够用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自然流畅地演唱歌曲《要做好学生》。教学过程

1、导入。师生问好,介绍自己和音乐课,语言要生动亲切。教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成为一名一年级小学生了,现在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简短回答。

教师:我们现在来听一首歌,听一听歌中一年级小学生是怎样表达他们愉快心情的。

2、播放歌曲《我是一年级小学生》,学生初听歌曲。

3、让学生说一说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由歌词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情绪,让学生回答这首歌曲是“愉快活泼的”还是“悲伤的”。可出示代表音乐情绪的“笑脸”和“哭脸”图案,让学生选择。

4、复听歌曲,和着歌曲击掌打节拍,感受歌曲四二拍子欢快活泼的特点。

5、再听歌曲,带领学生模仿几个简单的律动动作,引导学生和着音乐用肢体语言表达对歌曲情绪的感受。学生动起来即可。

6、入唱歌教学环节。

教师:同学们刚才听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是一年级小学生》,下面老师也给大家唱一首歌,歌的名字叫《要做好学生》。教师弹唱歌曲《要做好学生》,学生初听歌曲。

7、教师:大家喜欢这首歌吗?让我们一起来学唱吧。

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并用第一拍击掌,第二拍拍膝的方法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

8、放录音,边听歌曲边按上述方式打节拍。

9、教师弹奏旋律,师生用“啦”模唱旋律。

10、再放录音,师生一起加词跟唱。

11、教师伴奏,学生演唱。

12、歌曲最后四个小节句幅较长,可作为难点反复唱。从歌词内容出发,引导学生用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并进行音乐表现方面的处理。

13、结合歌词进行品德教育并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我们来上音乐课》

2、活动《快乐的音乐课堂》 教学目标

1、能够以明快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来上音乐课》

2、了解常见的音乐课堂实践活动,并通过抢答、唱、跳、奏、模仿动作等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教学过程

1、导入,参照教科书7页的节奏图谱念歌谣,创设愉悦的情境。

2、复习歌曲《要做好学生》。

3、学唱新歌《我们来上音乐课》

教师:同学们唱的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歌,歌名叫做《我们来上音乐课》。请大家先来听一遍。

播放《我们来上音乐课》的录音,学生初听歌曲。

4、教师弹唱歌曲,学生复听歌曲,并用击掌的方式打节拍为教师“伴奏”。

5、教师分句弹唱,学生分句跟唱,解决歌曲中不易唱准的难点。如:3 5 6 — 5 6 1—

6、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7、教师:在《我们来上音乐课》这首歌曲中,唱到了同学们可以一起唱歌、跳舞,那么,在“快乐的音乐课堂”上,同学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教科书8页和9页上的图片或录象片段等,让学生说出其他音乐活动。

8、鼓励有歌唱、舞蹈和器乐演奏特长的学生给全班同学表演,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表演或与学生一起合作表演。

9、进行“学一学,猜一猜”的模仿游戏。先请一些同学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或模仿其他音乐活动动作,然后请另外的同学说出这些动作的名称。

10、教师:今天的音乐课大家玩得非常开心,希望同学们都能喜欢我们的音乐课,热爱音乐活动。最后,让我们再来唱一遍《我们来上音乐课》。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注重提示学生用正确的歌唱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和自然的声音来歌唱,鼓励学生大胆地自信地歌唱,学生都能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完整的演唱歌曲。欣赏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欢快活泼的基本情绪,并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创编简单的律动动作进行表演,课堂气氛活跃,达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课程说明:本单元管弦乐欣赏《口哨与小狗》是美国作曲家普来亚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又名《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乐曲风格轻松、诙谐,生动刻画了少年和他心爱的小狗在街上散步、嬉戏的形象。歌曲《好朋友》是一首热情欢快、富有童趣的创作歌曲,体现了小朋友之间团结友爱的情趣。乐曲为2/4拍,五声徵调式,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乐段结构。歌曲《同学的名字》是一首4/4拍、单乐段、自然大调式的儿童歌曲,歌曲音域只有七度,前三个乐句由模进的手法发展而成,末乐句旋律是一个下行的音阶式乐句。教学内容

1、唱歌《同学的名字》。

2、活动《新朋友见面会》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同学的名字》。

2、体验四四拍子的节拍特点。

3、学生以音乐的方式与老师和同学交往,能与他人合作边唱边介绍自己。

4、初步认知木鱼、三角铁、双响筒、碰钟、铃鼓、响板、手铃和沙锤等课堂打击乐器,感受和听辩它们的音色。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引领学生口数1、2、3、4,同时做拍手拍肩律动,为学习4/4拍子的歌曲做准备。

2、做上述律动,并按歌曲旋律节奏朗读歌词,询问学生的名字。

3、播放歌曲《同学的名字》,学生初听,感受歌曲音乐情绪。

4、复听,轻声跟唱。

5、教师伴奏,学生随琴齐唱,边唱边拍手拍肩,并在教师示意下随时回答自己的名字。

6、师生对唱,也可同桌或分组对唱。

7、过渡环节。以拟人化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几个“乐器朋友”。

8、教师逐个出示相关课堂打击乐器,说出它的名称和音色特点。语言要生动形象。

9、把乐器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敲敲打打,充分探究和体验乐器特点。

10、以“爱护乐器,珍惜友谊”为主题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管弦乐曲《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口哨与小狗》,让学生懂得人与动物是好朋友,要保护动物,热爱生活。

2、能够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

3、能够通过扮演小主人公和小狗,用体态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同学的名字》。

2、播放录有口哨和小狗叫声的录音,并让学生模仿一下。

3、出示乐曲名称《口哨与小狗》,播放乐曲,学生初听,感受乐曲情绪。

4、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听音乐时,联想到了什么画面。如果学生提到了吹口哨的少年,可以让学生说说这个小主人公的心情怎样的,是高兴的还是忧伤的?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5、复听。可出示与乐曲内容相关的幻灯片或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6、再听乐曲,要求学生在有口哨吹奏的地方随节拍摆动左手食指,没有口哨吹奏的地方随节拍摆动右手食指,听辩口哨音色,并初步感受音乐结构。

7、分小组讨论小主人公在路上是怎样行走的?小狗又是怎样蹦跳奔跑的?创编小狗奔跑、小主人公行走的各种动作。

8、听音乐,各小组派代表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9、以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等内容为题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好朋友》。

2、为歌曲即兴创编歌词并表演。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好朋友》的学习,体验和培养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的情感。

2、能够背唱歌曲《好朋友》,并能为歌曲创编歌词。

3、能够随歌曲做简单的表演动作。教学过程

1、以课本插图导入,设问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创设同学互相帮助的友爱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听歌曲,要求学生回答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歌曲旋律是否好听,初步感受歌曲情趣。

3、复听歌曲,师生边听边在小过门和衬词处拍手,节奏可以设计为“ X X”或“XX X”。

4、教师分句教唱,并指导难点。学生仍在小过门和衬词处做拍手动作。

5、完整唱,同时随歌曲两人一组进行表演:在两个小过门处做梳头和扣纽扣的动作;在“团结友爱手拉手”一句,两人拉手举过头顶随节拍摆动;在衬词“嘿”初,第一拍自己拍手,第二拍两人相互击掌。

6、设问:同学之间有没有互相帮助的事情?有没有为大家做好事的同学?试着把它编进歌里去好吗?

7、学生分组讨论,并创编歌词。

8、各组演唱并表演动作,师生共同评议。

9、教师伴奏,各组依次把自编的歌词连起来以接龙的形式唱,教师在曲末“56

5”处提示下一组唱。

10、小结。

教学反思:听赏管弦乐《口哨与小狗》初听时,我让学生完整的聆听全曲,让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并且鼓励学生分别扮演小主人和小狗,随音乐自创情景表演,用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学生兴趣很高乐于表现自己。歌曲学唱时采用听唱发进行教学,为了避免单纯听唱的枯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最后让学生即兴创作自己喜欢的歌词进行演唱,还设计了律动进行表演。在活动课中给学生介绍打击乐器时,学生的兴趣很高,都有跃跃欲试的架势。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了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和声音特点,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第三单元 爱祖国

第一课时

课程说明: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歌曲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心声,而且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不断激励着全国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奋斗不息。歌曲《亲亲太阳》旋律优美深情,歌词创意独辟蹊径,把五星红旗比作心中的太阳,表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在五星红旗下的幸福生活,由衷地抒发了少年儿童对五星红旗和祖国的崇敬之情。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是一首2/4拍子五声宫调式的儿童歌曲。全曲由四个乐句构成,单乐段,音域在一个八度之内。旋律天真质朴、流畅自然,歌词充满童心和幻想,表达了儿童对国旗的热爱之情。歌曲《娃哈哈》是一首羽调式单乐段的儿童歌曲,曲调由每句四个小节的三个乐句构成,第三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原样重复。

教学内容

1、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唱歌《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

1、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乐情绪,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2、能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产生对国旗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3、掌握碰铃的演奏方法,能够用碰铃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教学过程

1、初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设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教师简要介绍关于国歌的知识,如:国歌的原名称、词曲作者、何时定为国歌等。

3、复听。让学生听后说说这首歌曲在音乐情绪上的特点。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由学生选择教师给出的选项,如:

1、欢快活泼

2、优美抒情

3、雄壮有力。

4、设问:同学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听到过国歌?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联系实际发言。如:在电视上看到天安门升旗仪式时,在学校举行升旗仪

式时,在中国体育健儿获得世界冠军颁奖时„„当时的心情是庄严、自豪、激动的„„

5、设问:升国旗奏国歌时,同学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6、教师:让我们全体起立,以崇敬的心情再一次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再听录音,可同时播放相关的VCD画面或电脑多媒体课件,也可展示升国旗的图片、幻灯片。

7、教师:升国旗奏国歌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因为国旗和国歌都是祖国的象征。下面,我们将学唱一首赞美国旗的歌:《国旗国旗真美丽》。

8、初听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9、设问:歌词中都唱到了什么?教师可通过对“金星”、“小红云”等词语的解释,向学生介绍国旗图案和相关知识,也可演示关于国旗的图片、幻灯和课件等。

10、师生共同按节奏朗读歌词。

11、复听。师生随音乐即兴做律动。

12、教师弹琴范唱,学生随琴跟教师默唱。

13、教师弹琴带领学生模唱唱名二至三遍。

14、完整演唱歌曲。

15、教师介绍碰铃演奏方法。

16、教师弹琴、学生演奏碰铃或做肢体律动,师生共同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17、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亲亲太阳》 2、活动《娃哈哈》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歌曲《亲亲太阳》对国旗的赞美之情,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音乐特点。

2、能够边唱边表演《娃哈哈》,通过歌声和舞蹈动作表达生活在祖国怀抱里幸福愉快的心情。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2、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听赏一首赞美五星红旗的歌曲,名字就叫《亲亲太阳》 3、初听。

设问:歌曲中的太阳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4、复听。播放与音乐形象、节奏相吻合的舞蹈画面,通过听觉、视觉相结合的手段,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情绪。在这一环节中,如果由教师自编舞蹈并现场表演,效果会更好。

5、师生共同讨论歌曲的音乐情绪。

6、教师:《亲亲太阳》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今天我们还要听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名字叫《娃哈哈》。

7、播放音乐,也同时播放舞蹈画面。师生、边听音乐边击掌拍膝,感受歌曲节拍的特点和欢快的音乐情绪。

8、师生边击掌边按歌曲节奏以轻巧的声音念歌词。

9、教师范唱,学生小声跟唱,并击掌为教师伴奏。

10、分句处理难点。

11、学生演唱《娃哈哈》,教师伴奏。

12、教师:老师跳的好不好?请给我一点鼓励的掌声吧!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跳好吗?

13、教师进行舞蹈动作的分步教学。

14、师生一起随音乐完整表演。

15、学生自由结组进行歌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16、小结。

教学反思:在听赏《国歌》时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生活实际,能够谈出聆听时的心情和感受,并能够认识到国歌同国旗一样都是祖国的象征。也知道在升国旗奏国歌时自己应该怎样做。接着听到《亲亲太阳》时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亲切、深情的音乐风格,并能引起共鸣。在为《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时,由于学生已经在上一节课中认识了打击乐器以及演奏方法,学生能够自己完成歌曲的伴奏,不足的是有些同学在伴奏中的动作有些过大和复杂,影响到歌唱的效果。

第四单元 蹦蹦跳跳

第一课时

课程说明:管弦乐曲《玩具兵进行曲》是德国作曲家莱昂.耶塞尔创作的一首短小的管弦乐曲。这首乐曲是作曲家根据梦境里的故事写成的。乐曲分为三个部分。歌曲《快乐阳光》是中国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电视大赛主题歌,是一首写给参赛小歌手的歌,也是献给广大少年儿童的歌。歌曲为自然大调式两段体。歌曲中休止符的使用很有特色,符合儿童演唱的语气和特点,也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跳跳跳》是一首2/4拍子、五声宫调式的儿童歌曲,歌曲共由三个乐句构成,每句四小节,第三乐句是对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和补充。歌曲写的是儿童游戏,充满生活情趣,使学生倍感亲切。旋律轻巧活泼,适合儿童演唱。《大家一起跳起来》是一首旋律极为简洁的歌曲,共由四个乐句构成,后三个乐句都是由第一乐句的旋律元素重复形成的。学生可以边唱边跳,开展音乐活动。

教学内容

1、唱歌《跳跳跳》。

2、听唱《大家一起跳起来》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欢快活泼的 情绪和轻巧的 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跳跳跳》。

2、能够用自然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跟唱歌曲《大家一起跳起来》。

3、体验24拍34拍的 节拍特点、强弱规律。

4、认识双响筒、三角铁两种常见打击乐器,能用它们为歌曲《跳跳跳》、《大家一起跳起来》伴奏。教学过程

1、初听歌曲《跳跳跳》。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拍手、拍肩的律动。

2、复听。感受歌曲欢快的 情绪。听完后可设问:歌中唱的 是什么游戏?你跳过橡皮筋吗?歌曲是欢快的 还是沉重的?

3、教师引领学生随歌曲节奏朗读歌词,同时可继续做拍手、拍肩的律动。

4、跟录音轻声哼唱。

5、教师伴奏,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歌曲。

6、让学生说说橡皮筋的 动作,以游戏经验启发学生用轻巧、活泼的声音唱好歌曲。

7、把乐器双响筒发给学生,看谁能说出名字。

8、自然随意地跟着《跳跳跳》的录音敲打。

9、教师示范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学生在教师的 带领下边唱边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

10、播放《大家一起跳起来》音响,教师随音乐做拍手、拍肩的律动,学生跟做。第一拍拍手,第二拍和第三拍拍肩。

11、再放录音,让学生说说这首歌曲和《跳跳跳》有什么不同。教师不必急于指出学生的正误,可对比做两种不同的打节拍方式,对学生加以指导。

12、跟录音轻声哼唱。

13、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14、每人发一个三角铁,让学生回忆乐器的 名称,并探究乐器音色及演奏方法。教师讲解正确的 使用方法。

15、放《大家一起跳起来》录音,学生跟随教师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管弦乐曲《玩具兵进行曲》。

2、学习集体舞《大家一起跳起来》的步伐动作。教学目标

1、认真听赏《玩具兵进行曲》,能够配合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玩具兵。

2、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能够发挥想象力,编出符合音乐情绪的小故事。

3、学会《大家一起跳起来》的步伐动作。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跳跳跳》,学生听音乐,并自如地跟唱。

2、复习歌曲《跳跳跳》和《大家一起跳起来》,并边唱边拍手、拍肩。

3、初听管弦乐曲《玩具兵进行曲》,感受乐曲情绪。

4、听后,让学生展开联想,描述一下自己听音乐时想到了什么画面,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5、复听。听完后要求每人根据音乐自编一个小故事。教师挑选几名表现踊跃的同学,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6、在学生讲完之后,教师讲述《玩具兵进行曲》所描绘的音乐故事。

7、再完整听一遍,学生分小组模仿玩具兵表演。

8、教授三拍子舞蹈《大家一起跳起来》的基本动作。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仍有一定难度,须反复练习。教师要耐心示范。

9、放《大家一起跳起来》的音乐录音,学生做动作。

10、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快乐阳光》。

2、学习集体舞《大家一起跳起来》。教学目标

1、听赏《快乐阳光》,感受歌曲欢快活泼、充满活力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生活和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

2、学习集体舞《大家一起跳起来》,感受三拍子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

1、初听歌曲《快乐阳光》,感受歌曲的 基本情绪。

2、在音乐伴奏下,教师有表情地朗读歌词。

3、请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有表情地朗读歌词。

4、复听歌曲,听完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联想,或把想像的 内容画在纸上。

5、再听歌曲。教师提出:同学们要像歌中唱的那样,争做快乐天使、爱心天使、美丽天使,让爱河快乐永在我们身边。

6、复习《大家一起跳起来》的基本舞步。

7、学习队形。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多少以及音乐教室场地大小,决定一起练习还是分小组练习。如果有条件,可到体操房或大操场练习。在学习过程中,请学生注意同学间的配合。

8、教师和学生一起喊节拍做动作。

9、随音乐表演。

10、小结。

教学反思:在教学《玩具兵进行曲》时,我先让学生完整聆听乐曲,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使学生对乐曲有良好的感受。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己是玩具兵,并随着音乐进行表演,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效果很好。在学习歌曲《跳跳跳》时通过多次的聆听分句教唱歌词,并结合着学生的生活实际,启发学生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但能够演唱歌曲,还能背唱歌曲。在活动中学生认识了三角铁和双响筒并用他们为歌曲进行伴奏,最后一部分同学伴奏一部分同学跳集体舞,课堂气氛活跃,达到教育目的。

第五单元 安全岛

第一课时

课程说明:歌曲《红绿灯》是一首天真活泼的儿童歌曲,采用2/4拍,五声徵调式,为四乐句单乐段曲式结构,歌词用拟人化的手法描述了红绿灯在道路交通中的重要作用,易唱易记,形象生动。《交通警察》是一首进行曲速度的儿童歌曲,2/4拍,自然大调式。曲式结构为方整性一段体。全曲共有四个乐句,第三、第四乐句是对第一、第二乐句的重复。《马路上的车》是一首选自第五届中国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电视大赛的新作。歌曲演唱形式为领唱、齐唱。采用2/4拍,五声宫调式,单乐段曲式结构。教学内容

1、唱歌《红绿灯》,念小歌谣。

2、活动《颜色汽车》。教学目标

1、能够用轻松自然、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红绿灯》,感知四分休止符的作用。

2、认识并掌握打击乐器木鱼的演奏方法,在教师指导下用双响筒、木鱼、碰铃等打击乐器为歌曲《红绿灯》伴奏。

3、能够积极参与活动《颜色汽车》,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综合性艺术表现能力。教学过程

1、讲几个关于红绿灯的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听歌曲《红绿灯》。

2、揭示谜底。设问:歌中唱到了红绿灯是怎样指挥交通的?复听歌曲。

3、教师按歌曲节奏念歌词,并在四分休止符处撞击碰铃。学生随教师做一遍。

4、教师向学生介绍木鱼,并示范演奏方法。然后,要求学生边念歌词边用木鱼在四分休止符处敲击。

5、再听歌曲,学生小声跟唱。

6、教师范唱,学生分别用双响筒、木鱼、碰铃自由为教师伴奏。

7、学生演唱,教师伴奏。教师要及时辅导学生用正确的声音、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8、边做律动边念唱教科书25页上的小歌谣,巩固对四分休止符的认识,同时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9、教师:路上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汽车更要遵守交通规则。下面我们就要玩一个叫做《颜色汽车》的游戏,看看哪位同学是遵守交通规则的模范司机。

10、随音乐有秩序地进行游戏。

11、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交通警察》

2、听赏《马路上的车》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平稳的行进速度和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交通警察》,能够边唱边做律动。

2、听赏《马路上的车》,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初步认识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能够边听赏边跟唱齐唱部分。教学过程

1、教师可用设问形式直切教学主题。如:同学们谁知道交通警察叔叔是怎样指挥交通的?谁能模仿指挥交通的动作?学生简单回答并模仿指挥交通的动作。

2、初听歌曲《交通警察》,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和节拍特点。

3、复听歌曲。让学生伴随音乐踏步、行进或指挥交通手势,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

4、教师范唱,学生可自选打击乐器或击掌为教师伴奏。

5、学生跟琴或伴奏带演唱,教师要从歌曲的节奏、音符的时值和演唱的声音等方面进行辅导。

6、导入第二部分听赏歌曲《马路上的车》

初听前,教师可提问学生都见过哪些类型的汽车。学生简单回答。

教师让学生带着“歌中都唱到了哪些汽车?”的设问进行听赏。

7、教师可以让学生边听赏边跟唱歌曲齐唱部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反应能力。

8、为巩固教学,可让学生分小组边听赏,边跟唱,边表演。

9、小结。

教学反思:在歌曲《红绿灯》的教学中我根据歌词特点创编谜语,用以引导学生,让学生从歌曲中寻找答案,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听的也很认真。在教休止符的时候我带领着孩子通过拍手、拍肩的小游戏进行教学,受到好的效果,避免了直接理论上的说教。听赏乐曲时我先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和认识的汽车,增强趣味性,感受歌曲鲜活生动的音乐形象。从而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歌曲的演唱形式,感受领唱、齐唱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第六单元 动物音乐会

第一课时

课程说明:管弦乐曲《狮王》即《引子与狮王进行曲》,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这部作品完成于1886年,用两架钢琴和管弦乐队演奏,乐曲的副标题叫做《大动物园幻想曲》。管弦乐曲《小象》是一首具有爵士风格的乐曲,由美国的亨利.曼仙尼乐队创作并演奏。乐曲的结构是一个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大白象》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方整性单乐段儿童歌曲,自然大调式,3/4拍子。歌曲音域不宽,旋律线呈波浪式起伏,具有较强的律动感和抒情性。《两只老虎》是一首流传广泛、老少皆知的儿童歌谣,自然大调,4/4拍子。全曲只有八个小节,第二、第四、第六、第八小节分别与

第一、第三、第五、第七小节原样重复,十分巧妙有趣。歌曲旋律流畅明快,朗朗上口,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教学内容

听赏管弦乐曲《狮王》和《小象》。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并能够感受音乐所刻画的动物形象。

2、聆听音乐时,能够随音乐做出相应的情态或体态反应,能够用动作模仿动物,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

1、初听乐曲《狮王》。听赏前告诉学生音乐描写的是一种动物,要求学生听完后说一说音乐描写的是哪种动物。

2、讨论乐曲刻画的是什么动物形象,可出示动物图片供学生选择,用以提示。

3、复听乐曲。听后,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一头怎样的狮子,进一步感受音乐形象和气氛。

4、学生讨论狮子形象(威严,脚步沉重、坚定,小动物都很害怕它„„)

5、再听乐曲。可设问:你听到狮子在干什么?是否听到狮子的吼叫声?如果需要,可提示学生音乐用什么方式、在何处表示狮子在吼叫。

6、随音乐表演狮王。

7、初听《小象》。设问:这也是一首描述动物的乐曲,听一听乐曲表现了什么动物?

8、复听乐曲。设问:你感受到的乐曲是欢快活泼的还是舒缓抒情的?是否听到小象的叫声?

9、师生讨论有关象的常识。如:象长得什么样子?吃什么?它的鼻子可以干什么?等等。

10、再听乐曲。学生随音乐表演。

11、比较《狮王》与《小象》在音乐表现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12、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大白象》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大白象》。

2、能用碰铃、双响筒为歌曲《大白象》伴奏,体验3/4拍子的强弱规律。

3、通过歌曲《大白象》的图形谱,培养学生音的高低概念。教学过程

1、以讲歌词中故事的形式导入,或回顾上节课听赏的乐曲《小象》导入。

2、初听歌曲《大白象》,感受歌曲基本音乐情绪,并讨论歌曲的情绪。

3、复听歌曲,边听边体验歌曲节拍。教师可引领学生在第一拍击掌,第二和第三拍用右手食指点左手掌心,或在第一拍用手掌拍课桌,第二和第三拍用指尖

轻扣桌面。

4、教师弹琴范唱,学生用碰钟在每小节第一拍为教师伴奏,并可以小声跟唱。

5、要求学生用手指点着教科书上的图形谱和教师一起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跟伴奏演唱歌曲。

7、解决演唱音准、节奏、音色、表情等方面的难点。可结合图形谱提示学生音准。

8、完整演唱歌曲。

9、跟教师模唱乐谱。

10、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使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除了使用双响筒之外,还可以用什么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1、各小组分别展示表演,用碰铃、双响筒等打击乐器边奏边唱。师生共同评议。

12、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两只老虎》 教学目标

能够用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两只老虎》,并以音乐游戏的方式创编歌词和短小的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教学过程

1、初听歌曲《两只老虎》,师生共同探讨歌曲的趣味性。

2、复听歌曲,学生即兴随音乐做律动。如:在第一和第二小节,伸出两根手指随节拍左、右摇动;在第三和第四小节,模仿跑的动作;在第五和第六小节,用手指指头部和身后等等。

3、再听歌曲,边做律动,边跟唱。

4、教师伴奏,师生完整演唱歌曲。

5、教师带领学生模唱乐谱。

6、为歌曲填上新的歌词。先请学生听老师为歌曲填的新词。

7、请学生自己为歌曲填词,并自信地唱给大家听。

8、以问答的方式演唱歌曲。

9、师生围坐一圈,以问答接龙的游戏方式演唱和创编歌曲。

10、唱答部分既可以是动物的叫声,也可以是对动物的动态描述。在演唱和创编过程中,如果有的学生唱答不出来,就要到圆圈中央为大家表演这种动物的神态和动作。

11、小结。

教学反思:本单元都是围绕着动物展开的,孩子们都很喜欢动物。在听赏乐曲时我先出示了几种动物,让学生听音乐后进行选择,学生能够根据音乐所表现的形象正确的选择出来。在表演动物是我先让学生说说狮子和象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等,并模仿它们的叫声,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在歌曲《大白象》

教唱时我通过拍手游戏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并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第七单元 睡吧,小宝宝

课程说明:歌曲《美梦歌》是一首单乐段、速度稍慢、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3/4拍子,自然大调式。全曲由六个乐句组成,每句四个小节。词曲紧密结合,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甜蜜梦境,抒发了孩子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之情。《摇篮曲》是一首根据童谣谱写的儿童歌曲,3/4拍子,自然大调式。歌曲为单乐段结构,由五个乐句组成,每四个小节为一乐句。歌曲形象地描绘了乌鸦、喜鹊、小猫、小狗、月亮、星星已经睡了,小宝宝也要睡觉了那种安静、恬美的意境。《小宝宝,睡着了》是一首3/4拍子,五声宫调式的摇篮曲。全曲只有三个乐句。音乐简洁明快,曲调优美抒情,描绘了静静的夜晚,天上的星星、月亮,地上的鸟儿、虫儿都进入了梦乡,小宝宝也在温暖的摇篮里,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进入梦乡的情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摇篮曲》

2、唱歌《小宝宝,睡着了》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摇篮曲》,使学生感受歌曲甜美的意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2、用轻松、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3、进一步体验3/4拍的节拍特点。教学过程

1、初听《摇篮曲》,回答歌曲中描写了哪些小动物,教师把学生说出的小动物贴在黑板上或用电脑课件放出来。学生可以模仿小动物睡觉的样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复听。教师启发学生跟着歌曲的节拍用手轻轻拍节奏,体会三拍子的韵律感,感受歌曲的 意境。

3、再听。让学生说说歌曲速度和力度上的特点,并设问:这首歌曲为什么不可太快、太强呀?

4、再听时,请学生用心听辨一下,这句歌词的演唱和别的 地方有什么不一样。

5、最后,全体同学听着音乐,自由选择歌曲中的小动物头饰和教师一起进行表演。

6、学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教师让学生听一遍歌曲录音,体会一下这首歌曲和刚才的《摇篮曲》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7、教师进行范唱,学生安静地听,进一步体会歌曲安静、甜美的意境。

8、朗读歌词。方式一:参照教科书38页节奏图示有节奏地朗读,边朗读边按节奏拍手、拍肩或拍腿。方式二: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采用上句接下句的方式朗读。

9、再听歌曲,随录音小声跟唱。熟悉之后,要求学生带着感情连贯、轻柔地歌唱。

10、模唱乐谱。

11、提供碰铃、三角铁等课堂打击乐器,让学生分组尝试为歌曲伴奏。

12、分组展示,边唱边奏。

13、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歌曲《美梦歌》。

2、活动《宝宝要睡觉了》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美梦歌》,感受歌曲优美、抒情、安宁的意境。

2、能够自信地表演《宝宝要睡觉了》,培养学生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教学过程

1、导入。引导学生说说做梦时的感受,做过哪些梦,有哪些感想。

2、初听歌曲《美梦歌》。初听之后,请学生将自己的感想用彩笔在纸上画出来,展示给大家看。

3、复听。设问:歌曲是快还是慢?声音是大还是轻?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歌曲很优美,给人以安静的印象。

4、再听。引导学生边听边自由地做轻柔的律动。用碰铃为歌曲伴奏,体会歌曲舒适、安宁的情绪以及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5、开展活动《宝宝要睡觉了》。设问:在现实生活中,如有小宝宝要睡觉,你该怎样做?

6、请学生观察教科书39页上的两幅图,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7、听教科书配套音响《宝宝要睡觉了》,让学生说说联想到了什么情景。

8、分组讨论用什么形式表演《宝宝要睡觉了》,然后随音乐分组表演,看哪一组表演最好。

9、小结。

教学反思:听赏歌曲《美梦歌》、《摇篮曲》时,我重点让学生感受歌曲优美抒情、摇曳舒缓、轻柔安宁的音乐意境,初步认识速度、力度、节拍等音乐表现要素与摇篮曲风格的歌曲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及表现作用。在学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时,由于歌曲是三拍子的音乐,学生初次接受,所以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拍、节奏特点,也可结合碰铃、三角铁等器乐教学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本单元的歌曲大都具有如诗如画的音乐意境和童话色彩。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拓展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结合,我让学生在听完乐曲以后用线条画出线条画,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八单元 童话小屋

课程说明:歌曲《小青蛙呱呱》是一首音乐形象生动鲜明、具有民族调式风格的儿童歌曲。这首歌曲以拟人化的方法刻画了小青蛙的可爱形象,以激发学生

对小青蛙的喜爱之情,唤起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歌曲为2/4拍、商调式。管弦乐曲《啤酒桶与小老鼠》是由五首简短的音乐构成的一个小组曲,乐曲描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波兰儿童歌曲,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歌曲为自然大调式,2/4拍,四个乐句单乐段结构。旋律以级进为主,全曲音域只有六度,歌曲活泼、诙谐、明快,音乐形象惟妙惟肖。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小青蛙呱呱》。教学目标

1、能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双响筒、三角铁、响板、碰铃为歌曲伴奏。

2、懂得爱护小青蛙,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过程

1、用有关青蛙的谜语或青蛙的图片、录像资料等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2、说一说小青蛙有什么本领,自然地引入歌词内容。

3、按照歌曲旋律节奏朗读歌词。为了增强趣味性,可以变换采用一领众和、男女分组等方式朗读。

4、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教师引导学生随音乐打节拍。

5、复听歌曲,跟唱每小节第三、第四拍。

6、再听歌曲,边跟唱歌曲,边根据歌词模仿青蛙的各种动作。

7、继续听歌曲,并请那些模仿动作有特色的同学随音乐为大家表演。

8、教师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9、引导学生用适中的力度演唱歌曲,避免喊唱。注意歌唱时的表情,从情感入手引导学生用轻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10、介绍响板,示范演奏方法。

11、敲一敲,打一打,为《小青蛙呱呱》伴奏。根据学生对歌曲节奏的把握能力和打击乐器不同的音色特点,引导学生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提倡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适时加以辅导。

12、以分组表演的形式,边唱歌边演奏,并模仿小青蛙做律动。

13、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啤酒桶与小老鼠》。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和可爱的童话音乐形象,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每段音乐快慢、强弱的变化。

2、能够与同学合作,配合乐曲用简单的动作表演啤酒桶、小老鼠、仙女等童话形象。

教学过程

1、导入。设问:今天我们要听一首乐曲,描写的是啤酒桶和小老鼠的故事。听完后讲一讲啤酒桶和小老鼠在做什么?

2、完整听赏音乐。听完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联想。师生交流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尊重学生的合理想象,注意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分段听赏音乐。听每段乐曲前,教师用相关的故事情节加以引导,讲述时要绘声绘色。

4、结合教科书42页上的连环画或教师制作的课件,第二次完整听赏乐曲。

5、再分段听赏乐曲,并要求学生为每段乐曲取一个名字,这是建立再学生对每段音乐形象联想和想象基础上的活动。

6、随音乐表演童话形象。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分头设计表演动作,然后按顺序分别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7、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随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进行表演,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2、学生自主创编动作和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教学过程

1、学生随《啤酒桶与小老鼠》中“曲三”音乐尽情跳舞,体会欢快活泼的情绪,激发学习热情。

2、听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让学生说说它与《啤酒桶与小老鼠》有什么异同。

3、复听《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师引领学生做拍手、跺脚等形式的律动。

4、从洋娃娃、小熊的神态描述入手,启发学生模仿洋娃娃和小熊动作,创编律动。在这一环节,特别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

5、推选学生代表随音乐表演。

6、把啤酒桶和小老鼠编进歌曲演唱。

7、出示动物玩具或玩具图片,启发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编进歌曲中演唱。

8、模仿动物形象,边唱自己创编的歌词边表演。

9、小结。

教学反思:在听赏《啤酒桶与小老鼠》时我先让学生完整的聆听全曲,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和表现的心理,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深入的感受音乐形象。并让学生随着音乐用肢体动作表演自己的感受童话形象。在听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让学生反复听赏和跟唱歌曲的基础上按节奏随着歌曲边唱边做体态律动。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九单元 娃娃乐

课程说明:歌曲《我是中国娃娃》是一首明快、热情、昂扬,充满自豪感的儿童歌曲。自然大调式,2/4拍,二段体。歌曲通过对中国娃娃体貌特征的描述和生活环境的概括,表现了中国娃娃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头娃娃》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歌曲,自然大调,2/4拍子,为启、承、转、合的四乐句方整性单乐段结构。全曲音域在六度音程以内,第一、第三、和第四乐句旋律基本相同,简单易学。《我们是祖国的好娃娃》是一首2/4拍、自然大调式、速度适中的一段体歌曲。此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前两个乐句是重复关系的平行乐句,第三个乐句节奏和音域均发生变化,把歌曲推向高潮。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我是中国娃娃》

2、唱歌《大头娃娃》。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我是中国娃娃》自豪、明快、热情的音乐情绪,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能够用自然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大头娃娃》。

3、学习手铃的演奏方法,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与同学合作,为歌曲伴奏。教学过程

1、初听歌曲,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师生讨论歌曲音乐情绪的特点。

2、设问。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那么,这首歌曲为什么是自豪的、热情的、有力量的呀?我们还是听听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吧!”复听歌曲。

3、学生回答。教师出示不同肤色的小朋友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说出中国娃娃的体貌特征和作为一名中国娃娃的自豪感。

4、再听歌曲一至二遍,进一步加深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可组织学生分小组列队随音乐做律动,感受歌曲的速度和力度。

5、出示大头娃娃道具或播放人们戴大头娃娃道具进行表演的录像。

6、学生在描述大都娃娃形象特点的基础上初听歌曲,感受大头娃娃憨态可掬的形象,理解歌词内容。

7、复听。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形象,随音乐轻轻做律动,模仿大头娃娃的动作,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理解音乐形象。

8、教师弹唱,学生跟唱。

9、通过对音乐形象的描述,引导学生唱好特色乐句。

10、完整演唱歌曲。

11、认识打击乐器——手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引导,掌握手铃的演奏方法。

12、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伴奏方案,教师巡回指导。

13、分组进行表演。可头戴大头娃娃道具,边演、边唱、边奏。

14、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我们是祖国的好娃娃》 教学目标

1、通过歌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综合表演能力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够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是祖国的好娃娃》。教学过程

1、初听歌曲,体会音乐情绪,理解歌曲内容。设问:歌里都唱到什么?

2、复听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教师可将星星、鲜花、鱼儿、娃娃的即时贴图片分乐句随音乐粘贴到黑板上。此活动也可以让学生去做。

3、再听音乐,做拍手、拍肩体验节拍的律动。

4、学唱歌曲,教师辅导学生解决音准、节奏和表情方面的难点。

5、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并分解动作教授。

6、随音乐分组表演或集体表演。

7、小结。

教学反思:在听赏《我是中国娃娃》时通过让学生完整的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热情明快的情绪。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听赏,每次听赏设置不同的问题,安排了画画、舞蹈等不同的活动形式,使学生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曲内容,体会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力。在学唱《大头娃娃》时采用了听唱法,学会以后我通过安排活动让学生用表情和体态语言表现歌曲。

第十单元 过大年

课程说明:歌曲《过新年》是一首具有东北秧歌曲调的儿童歌曲,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情景。歌曲为2/4拍,五声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新年好》是一首世界各地广为传唱的英国儿童歌曲。表现了人们在新年到来之际欢欣鼓舞、互相祝贺的愉快心情。《平安夜》是一首著名的圣诞歌曲,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歌曲为自然大调式、6/8拍子。《小拜年》是根据湖南花鼓调改编的少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表现了人们舞狮子、耍龙灯、敲锣打鼓过春节的热闹场面。歌词质朴自然,朗朗上口,特别是模拟锣鼓声的“咚咚呛”,更加增加了红红火火过春节的热烈气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过新年》。教学目标

1、能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过新年》,感受过新年时喜庆热烈的情景。

2、探索锣、鼓、镲的音响特色,根据歌曲情绪用锣、鼓、镲为歌曲伴奏,并进行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造意识。教学过程

1、初听、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气氛,理解歌曲的内容。

2、结合听赏,引导学生回忆过年时的喜庆热闹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过新年的气氛。

3、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表现歌曲中锣、鼓、镲的节奏和声音,拍击时要注意强弱规律。

4、教师伴奏并范唱,学生跟唱。

5、根据歌曲情绪处理第九至第十六小节,从力度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和表现歌曲。

6、引导学生模拟锣、鼓、镲音响为歌曲伴奏。设问:这首歌曲唱的是过年的情境,在过年的时候我们如何欢庆新年?哪些打击乐器最能表现热烈喜庆的气氛?

7、引导学生用人声模拟锣、鼓、镲音响,或拍手、拍腿、跺脚、敲桌子等方法模拟。

8、用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模仿锣鼓点为歌曲伴奏。

9、尝试边扭秧歌边表演。

10、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新年好》。

2、听赏《平安夜》。教学目标

1、能够以欢快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新年好》,感受并对比歌曲《新年好》和《平安夜》的情绪,了解外国小朋友过年时的情景。

2、感受三拍子的韵律感。为《新年好》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师生互动,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各国小朋友过新年时的情景。可展示图片,讲述文字资料或播放相关录像。

2、引入并学习歌曲《新年好》,强调听觉体验,以听唱为主学习歌曲。反复听赏,感受歌曲旋律,了解歌词内容,随歌曲默唱、哼唱,并学会歌曲。

3、在学生能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歌词创编。

4、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自编动作表演歌曲,用碰铃、三角铁等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创设音乐文化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对比听赏《新年好》和《平安夜》,感受不同的情绪。

(1)播放二至三遍歌曲《平安夜》的录音。初听:学生谈心中的初步感受。

复听: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歌曲安静祥和的情绪,可随歌声轻轻做动作。再听时,教师可随歌曲《平安夜》的理解。(2)试着用碰铃或三角铁为《平安夜》伴奏。

(3)对比《新年好》与《平安夜》所表现的不同情绪。

6、在学唱歌曲《新年好》、听赏《平安夜》的基础上,师生交流:新年是个快

乐的节日。想想看,新年应该怎么过?并对比中外小朋友不同的过年方式。

7、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小拜年》。教学目标

1、对比听赏《过新年》和《小拜年》,感受中国人过年时欢快热闹的场景。

2、探究锣、鼓、镲的音响特点和演奏方法,用锣、鼓、镲为歌曲《小拜年》伴奏。

3、自主创编表演动作,表演《小拜年》。教学过程

1、听赏歌曲《小拜年》,并出示过春节时人们包饺子、扭秧歌、踩高跷、放鞭炮、舞狮子和耍龙灯等活动的图片,进一步感受过年是喜庆热闹的气氛。

2、演唱歌曲《过新年》,引导学生对比两首歌在内容、旋律或风格上的异同。《过新年》和《小拜年》分别具有浓郁的南北方地区特色,但表现的都是中国人过年是喜庆热闹的情景。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充分感受两首的情绪。

3、在对比中学生会发现《小拜年》同样也加入了模拟锣鼓声的“咚呛”教师应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锣、鼓、镲的音响特点和演奏方法。

4、根据教材中的图形伴奏谱为歌曲《小拜年》伴奏。

5、师生合作边唱边演奏时,锣、鼓、镲等打击乐器的位置可安排在前奏和歌曲的第九至十二小节。学生可自主创编表演动作进行歌表演。

6、综合表现。随歌曲《小拜年》录音,分组表演、演奏。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过年啦》。教学目标

1、体验、模仿、创编过年时的各种声音,感受音的长短、强弱。

2、根据生活常识,运用表演、合奏等形式随音乐创造性地表现过年时热闹欢快的活动场景。教学过程

1、播放一段音响,设问: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联想到了什么情景?

2、用人声和各种材料制造声响,表现放鞭炮、敲钟、敲锣和打鼓等各项活动。

3、设问:过年时都看到过哪些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表演。

4、由学生模仿表演包饺子、扭秧歌、踩高跷、放鞭炮、舞狮子和耍龙灯、贴春联和唱大戏等各种有关过年的活动。

5、综合性表现。在《过新年》、《小拜年》、《春节序曲》等歌曲、乐曲声中,分小组进行综合性艺术表演,看哪个小组表演的形式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6、小结。教学反思:在这个单元教学时正好赶上新年,学生都在准备新年的节目和活动,教室里布置的很漂亮,学生在听赏时能够感受歌曲的安静祥和的情绪,并能够随歌曲节拍做手臂和上身的律动。在听赏时我还安排了学生用三角铁、碰铃、双响筒、手铃等为乐曲伴奏,学生兴致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在歌曲学唱时两首作品分别具有浓郁的南北方地域特点,但表现的都是中国人过年时喜庆热闹的情景。学生在学唱的时候为了激发兴趣,我让学生用锣鼓为歌曲进行伴奏,学生能够感受到新年带给大家的喜庆和欢快情绪。

第五篇: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有趣的声音世界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为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受力和创造力而编写的。小学生入学后第一节音乐课就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有趣的声音世界,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和创造声音的空间。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学生养成倾听各种声音的习惯,培养对各种声音的感受能力,模仿各种声音,进而能创造各种声音。本单元的三首歌都与声音有关。通过歌曲唱出不同的声音,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兴趣,用听唱法学唱歌,通过优美的旋律感受音乐的美。从“寻找声音-模仿声音-创造声音-利用声音表现情景。”由潜入深,由简到复,循序渐进的完成对声音的初步探索。

《大雨和小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歌曲旋律流畅、节奏简单,音乐形象鲜明,富有儿童特点。

《布谷》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3/4拍,大调式。歌曲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音调开始。歌词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

《大鼓和小鼓》这是一首二拍子的日本儿歌,旋律共有两句,歌词内容为大鼓和小鼓一强一弱的敲击,体现音乐中力度的对比,歌曲简单易学。从第一册开始,器乐学习的内容已经从打击乐器的个人敲击到相互配合,经过了循序渐进的过程。到第三册第七课,器乐学习初步进入培养学生参与小乐队配器和多层次演奏的阶段,《大鼓和小鼓》一课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学生参与多层次演奏活动的起承转合的切入点。

管弦乐《青蛙音乐会》是一首趣味性的通俗音乐作品。乐曲为 3/3 拍。蛙 鸣声伴随着乐声响起,好像夏季池塘边的青蛙在暮色中的合唱开始了。前面一 段是抒情的慢板,好像蛙的优美舞蹈伴着起伏的旋律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倾听各种声音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引导学生感受和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能够对各种声音产生联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

3、在声音创编的活动中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和意识,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通过创编音乐的实践活动,引起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难点: 对声音的联想。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声音有一定的感受,但没有从声音引起联想的经验。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逐渐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索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第二课时:唱歌《布谷》 第三课时:知识《声音的强弱》 第四课时:歌曲《大鼓和小鼓》 第五课时:欣赏《青蛙音乐会》

第一周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活动课 《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听听我创造的声音。教学目标:

1.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能够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声音(非常规音源)。3.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声音的联想。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声音有一定的感受,但没有从声音引起联想的经验。教师应通过本科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索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用具: 1.多媒体光盘;

2.自生活中采集的各种声音的录音带或CD; 3.自大自然中的事物。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有关大自然中声音的多媒体课件,对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新课标要求体现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

二、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声音。(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的见,相互难见面。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走进教室时,听到了什麽声音。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想不想去呢?

生:想„„

师:有一个“快乐”团要带着小朋友旅行,看!火车来了,小朋友们上车吧。(多媒体课件:火车开了。)

师:大森林到了。(多媒体课件:教材中大森林的声音,这几组声音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很容易分辨、也易于模仿。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声音,特别是农村中的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声音会不会深切的感受。)

三、歌曲〈〈大雨和小雨〉〉

1、师:雷公公发怒了,要下雨了,快到小木屋里躲躲吧。(多媒体课件:有关整个下雨过程。)

师: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发现有什麽不同吗?

生:声音不一样。

师:下面我们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3、跟着教师学唱。通过表演动作引导学生记住歌词。

4、歌曲处理:启发学生根据大雨和小雨的特点,如何演唱歌曲。

5、师: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花草痛痛快快洗了个澡,你看,冲着你笑呢!师生同唱,感受歌曲整体效果。

6、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自信心,让学生踊跃表现自我,上台表演唱。

四、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师:雨后的空气真清新,我们到外面做游戏吧。(围圈对坐)师:大自然给予我们很多声音,怎麽来回报呢?看,我们的身边有树叶、树枝等。能不能用身边的事物创造声音呢?(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我创造的声音和别人的不一样。)

生:老师你听。(学生从身边寻找声音并进行创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师:同学们发现了没有,用两三种声音连在一起能表现一个简单的内容。比如:脚步声、开门声、喝水声,好象是一个小朋友放学回家,打开门、口渴了咕噜咕噜喝水的情景。你能不能从身边找出几种声音,再把里面的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故事表演

故事是学生通过音乐创造而出来的声音,在教学中,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不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培养和鼓励创造精神,是新课标体现。

五、课堂小结

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声音。

第一周 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布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不同内容与音乐形式的歌乐曲,体会音乐是怎样表现描绘春天的。

2.通过聆听演唱、表演,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对音乐进行再创造的习惯,提高其音乐想象力、观察力。3.通过本课学习,激发深化学生爱春天、爱自然地情感,从而树立对美的追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体会3/4拍歌、乐曲的节拍特点,感受表现春天的音乐旋律。2.演唱3/4歌曲,强拍及一字多音的唱法。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及磁带、歌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

看看它是谁,谁来学学它的叫声,它为什么会又唱歌又舞蹈?播放歌曲《小燕子》,学生说:“飞呀飞”,和着音乐自编动作表演。

二、聆听《春之声圆舞曲》片段

1、师:你们听,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庆祝春天了

2、播放音乐,老师带领学生做3拍一动的上身摇摆动作。

3、从音乐中,你感受到小动物迎来春天是什么心情?

4、同学们,想不想看春天的样子呀?播放春天景象的录像片。

三、读、听、唱歌曲《布谷》

师:如果你是一只小鸟,是不是也会在春天里放声歌唱?森林里有一种小鸟被称为可爱的英雄,它总是“布谷、布谷”地叫个不停,它是谁?我们来听听,歌唱布谷的歌。

1、师逐句读歌词,生跟读。

2、生自由练习读

3、找个别生读

4、生齐读

5、师范唱歌曲,生聆听感受歌曲并打拍,强拍拍手、若拍拍腿。

6、师弹琴,生逐句填词

7、学唱歌曲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在c调或f调上练唱。

8、师弹琴,生连贯唱。

9、学生学唱第二句,练习一字多音的唱法。

四、歌表演:

集体围成两圈,手拉手,随节拍左右晃动演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

孩子们,让我们共同拥抱春天,感受春天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吧;让我们共同爱护小动物吧,感受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吧!

第二周 第一课时(总第3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知识——音的强弱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指导学生初步感受与分辨音的强弱。

2、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能力。

3、通过音乐游戏训练学生对强、弱音的分辨能力和反应能力。教学重难点:

1、感受音的强弱并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音的强弱知识处理歌曲。

2、鼓励学生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造音乐。教具准备:

鼓、碗、碟、筷子、饮料瓶、大米、黄豆、塑料袋、纸、强弱卡片、音乐课件等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中间都有碗,碟,筷子,饮料瓶两个,黄豆,大米。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神秘好玩的氛围,让学生萌发出学习音乐与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学生一走进课堂,改变传统的秧田式的坐法,以小组就坐,更便于合作与互动。)

一、组织教学

师:今天大家见面都很高兴,让我们相互问候一下,老师敲鼓,学生随鼓声节奏拍手,鼓声一停便和邻近问好,要求要不断换伙伴。

二、活动实践

找一找:

师:你身边还有那些物体可以发出声音? 生:寻找,按教师的节奏去发出声音。师:请你找到与别人不同的声音。

生:变换不同物体敲击,体会音色的变化。想一想:

师:生活中都有那些声音?

生:窗外的风声、下雨时的雷声雨声、鸟叫声、狗叫声、跺脚、走步声、手拍掌,捻指、翻书、扇风、拍腿、闹铃响声、嘴里发出的声音等等。

导入强弱的辨识与体验:

师:小朋友,现在你们面前放着很多东西,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 生:能。

师:那就让我们来比一比,看那个小朋友的办法多? 生:<积极发言>。

师:我们的本领真大,创造了那么多的声音,在老师这儿有一只大鼓,谁愿意上来让它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生:让鼓发出强和弱的声音。

师:这些小朋友真会动脑筋,让一只鼓发出了那么多不同的声音,但老师对其中两种声音最感兴趣。(示范强弱两种不同声音>谁听出来了,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声音大,一个声音小。

三、直观形象

感受音的强弱

师:小朋友的耳朵真灵敏,但是在音乐王国里,我们把它取名为强音和弱音,他们还有两个小符号呢!<取出f符号用强音读f,f,p符号用弱音读p,p,〉你猜猜,哪个记号是强音记号,哪个是弱音记号?

生:f是强音记号,p是弱音记号。

师:被你猜中了,你真聪明,我们把“f”叫做强音记号,“p”叫做弱音记号。<出示卡片> 师:我们能不能在这些东西中选一样自己最喜欢的,让它发出强音和弱音?<请两个小朋友示范> 师: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故事,题目是《大雨和小雨》,可就是少了大雨和小雨的声音,你能想办法自己动手做两件能发出大于小雨声音的乐器来吗?

生:能。

师:那我们就动手做吧,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生:<把黄豆和大米分别灌入两个不同的饮料瓶中> 师:大家都做得非常快,做好的小朋友可以动手摇摇,听听你的乐器能发出多棒的声音?

生:<让自制的乐器发出声音> 师:瞧,很多小朋友都做好了,让我们来介绍一下自己手中的乐器,你来试试,你的乐器能发出什么声音?

生:<摇装了黄豆的瓶子> 师:哪些小朋友制作的乐器和她一样的,就把你的乐器举起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生:<齐摇黄豆瓶> 师:那另外一个乐器能发出什么声音呢? 生:<摇装了大米的瓶子> 师:有没有和这两个不同的乐器呢? 生:<各自展示> 师:张开你灵敏的大眼睛。看见了吗,在每个小朋友的凳子上都有一个f强音记号和p弱音记号,现在把它们分别贴在你自制的乐器上?看谁贴得又快又准,让我们一起试试。

四、创编小故事

体验音的强弱

师:其实强弱之间是有很多变化的,只有细心灵敏的小朋友才会体会到声音变化带给你的快乐。让我们用自制的乐器来讲个《大雨和小雨》的故事吧,可你们得想一想,大米瓶和黄豆瓶,哪个适合给大雨伴奏,哪个适合给小雨伴奏?

师:天阴阴地,下起了蒙蒙的细雨<生轻摇沙球>慢慢得雨越下越大,<重摇黄豆球>小树苗张着嘴巴尽情地喝着雨水,饱了饱了,雨公公,请您慢慢停下来吧,雨小下来了,慢慢停了,<轻摇沙球,越摇越轻>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播放“大雨和小雨”的歌曲音乐)

师:我们不仅能做乐器,还能用它来讲故事,真了不起。

五、运用音的强弱演唱歌曲

(师)小朋友,我们学习音的强弱,每首歌都要按照强弱规律去演唱,如:2/4拍应该是强弱,3/4拍歌曲应该是强弱弱,才能使歌曲动听。下面就来为歌曲按强弱规律去伴奏。

生:齐唱《小鼓响咚咚》

师:这是一首3/4拍歌曲,3/4拍的强弱的规律为[强

弱]所以在演唱歌曲时也应遵循这一规律,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范一起边唱,边用强、弱、弱为歌曲伴奏。

师:带来《小雨沙沙沙》和《小白船》音乐课件,请同学们创编节奏伴奏。生:表演。

六、课堂小结

在本课,我们不仅知道了音有强弱之分,而且还能模仿、表现音的强弱,同学们的表现让老师很高兴,今天这节课到这就结束了,让我们踏着音乐快乐的走出教室。

第二周 第二课时(总第4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大鼓和小鼓》 2.复习音的强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2.能力目标: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动作等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3.情感目标:体验快乐的音乐学习,通过进行各种音乐游戏和活动,发展大脑与身体运动的协调性。教学重难点: 1.学习歌曲《大鼓和小鼓》,能用强弱对比的手法来边唱边演奏歌曲。2.分辨音的强弱,并用唱、拍、舞、奏等不同形式来表现音的强弱。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鼓、小军鼓、动物头套、贴图、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1.猜谜语

圆圆一只大木桶 上下肚皮都是空 娃娃见了爱打它 一打就说咚咚咚

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抓住儿童好奇的心理,在有效引发其对课程的兴趣的同时,清晰、直观的让学生初步认识乐器—鼓。

2.玩乐器

(1)认识乐器:大鼓和小鼓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鼓朋友,他们来和大家一块玩呢 一个叫大鼓。× × × 嗨 你 好!

一个叫小鼓,也叫小军鼓。× × × × × 你 好 小朋 友

(2)通过敲击、观察正确分辨大小鼓在声响、形状、敲击方式上的区别。师:大鼓小鼓真有礼貌,小朋友要不要也和他们问好呢?运用生动的语言邀请学生进行乐器的敲击。

(3)找出合适衬词,为歌曲学唱做好准备

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为大小鼓在声响和击奏方式上分别找出合适的衬词。鼓励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语,运用于歌曲的学唱而并非完全一致的按照书本上的来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尊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有效的提升了他们对于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积极性。

二、新课教学

(一)学唱歌曲

1.运用课件进行歌曲旋律的学唱 2.学歌曲,听音乐 3.“大家一起唱”活动 4.为学生创设情境 5.歌曲的教唱 6.参与学生的演唱

(二)音的强弱

1.音乐游戏“我的大鼓和小鼓” 2.通过律动发现音乐中的强弱规律

3.通过边演奏、边演唱歌曲来体现音的强弱。并进行互相的评价。4.带领学生音乐游戏

5.引导学生找到音乐中的强弱规律

6.观看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奏和演唱,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三)律动、创编

1.根据乐谱创编歌词并进行试唱 2.根据创编的歌词进行音乐律动 3.启发学生对歌曲进行各种创编 4.参与学生的律动 5.歌曲的学唱

(1)通过使用教师设计的课件,让学生用互相合作的方式,运用听唱法、模唱法进行歌曲旋律的学习。

(2)教师进行歌曲的范唱。

(3)学生将自己在前一环节选择好的衬词便成歌曲的歌词,并进行演唱,教师协助学生完成学唱的过程,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的给予其个人发挥的空间,并适时帮助学生解决在练唱时的困难。

(4)完整的演唱所学习的歌曲,分组合作来进行演唱。可由一个组演唱歌词,一个组演唱衬词。轮流来。

(5)教师对所有同学的表现进行肯定。6.音的强弱—游戏、演唱、演奏环节(1)节奏律动游戏——“我的大鼓和小鼓” × × × ×│×× × │↘ ↗ ↘ ↗ ﹨↗ 我 的 小 鼓 咚咚咚,× × × ×│×× ×│ 我 的 大 鼓 咚咚咚,× × × ×│×× ×│ 大 鼓 响 来 我跺脚 × × × ×│×× ×‖ 小 鼓 响 来 我拍 肩

让学生通过节奏律动游戏在加深对大小鼓音响、强弱对比的概念,并且能正确地区分和表现强和弱这两种不同的音乐力度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的节奏表现能力。

(2)音乐律动游戏“大鼓、小鼓唱”

在学生对强弱对比有一个初步认识的时候,引入音乐的律动。请学生围成圆圈,听音乐律动。当听到大鼓和你问好的时候,用脚有节奏的敲击“1.2.3”;当听到小鼓和你们说话的时候,用你的双手拍肩。让学生体会强弱规律在音乐中的体现。

(3)请学生对所学歌曲进行边演唱边演奏的活动。用生动的语言暗示学生表现出强弱规律。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想要表达的音乐和为音乐进行动作伴奏。让他们的音乐同时具备演唱、演奏和舞蹈的性质。教师组织大家一起来进行“我们是快乐的小乐手”歌曲表演环节,并请大家相互评价,表扬所有同学。

7.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歌词的创编。如发现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有困难,可启发他们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模仿动物的叫声来改编歌词。(例:公鸡在唱歌喔喔,小鸡在唱歌叽叽叽„„)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歌词后,教师拿出动物的头套,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律动,边唱,边表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用乐器为他们伴奏。在唱唱、奏奏、跳跳中完成本课。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和大鼓小鼓一起学唱歌曲,使同学们认识了大鼓、小鼓,并能边演唱,边运用大鼓和小鼓来进行伴奏。同学们的表演能力、音高节奏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音乐中力度变化的处理也做得十分恰当。请大家不要忘记了大鼓和小鼓,还有他们和我们一起表演的歌曲,下节课我们再见!

第三周 第一课时(总第5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青蛙音乐会》

2、音乐的二次创作 教学目标:

1、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鲜明的青蛙形象。

2、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大自然的美。

3、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来进行音乐创作。教学重难点:

1.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鲜明的青蛙形象。2.养成安静听音乐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

[师在教室里布置好充满夏天气息的场景,播放背景音乐:合唱曲《夏天的阳光》,并展示一幅青蛙图画] 师:小朋友们,你现在感受到什么了?

生:夏天来到我们身边,荷花开了,青蛙呱呱叫,天气变热了,知了叫,„„ 师:对啊,“映日荷花别样红”“听取蛙声一片”,只要你细细观察,到处都能感受夏天的气息。小溪的泉声,蝴蝶翩翩起舞,荷花微微散发出香气,暖暖的阳光撒在我们身上,啊,夏天多美好啊!

师:那你们喜欢夏天的什么? [学生描述夏天的种种趣事] 师:夏天的诗和画虽然很美,但我们只能欣赏到静止的画面却听不到夏天的声音,现在老师请大家唱唱学过的有关夏天的歌曲。

[学生齐唱歌曲《小青蛙要回家》] 师:这首歌把夏天的热闹和小青蛙活泼可爱的表情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了,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下面这首音乐。

初听《青蛙音乐会》的录音]

二、表现美

师:啊!池塘里真热闹啊!原来小青蛙们在举办音乐会,我们也来凑热闹吧!师带青蛙头饰扮演青蛙主人:“我的同胞们,欢迎你们来参加今晚的音乐会,为了表示欢迎,我先为大家献上一首歌!”(播放《青蛙音乐会》片段)

[学生跟据音乐节奏、情绪用嘴型有表情地表演青蛙演唱] 师:我们的青蛙小公主也来为我们献上一段优美的舞姿!

[师播放《青蛙音乐会》片段,请班里的舞蹈队员跟着音乐旋律即兴表演,请其他同学表演其它爱跳舞的小蝴蝶、小蜻蜓] 师:音乐会开始有活泼的气氛了,但是我觉得这还不表达青蛙们的欢乐心情,让我们一起来载歌载舞吧,把欢乐释放出来!

[播放《青蛙音乐会》,师生即兴表演,教师对大胆表演、动作设计有创意的同学给予鼓励。]

三、感悟美

师:小朋友你们表演得真好,那我们也加入它们的音乐会,先献上一首歌好吗?

[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老师准备了几样打击乐器,几只哨子。我想用这些小东西来模仿夏天的小动物的叫声一定很有趣。大家听一听,它们分别像谁的叫声?

学生讨论回答:哨子——蟋蟀;圆舞板——青蛙;碰铃——金玲子;沙球——纺织娘。] 师:现在我们来有节奏地演奏这些打击乐器(哨子)。[教师指导打击乐练习。(简易节奏型)] 师:如果我们一边演唱,一边用打击乐器伴奏,效果会怎样?让我们来试一试。

[师生边唱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师:现在,在青蛙的音乐会上不仅有了我们愉快的歌声,各种小动物也来加盟这个音乐会了,真是越来越热闹了!

[播放《青蛙音乐会》,按造“动动——敲敲——唱唱”让学生多种方式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快乐的情绪。]

四、创造美

师:小动物都能举办这么成功的音乐会,那我们能干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来策划一场班级音乐会,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成功!

师生商量确定班级音乐会的主题为“幽默”,学生小组合作自行创意设计“幽默”情节,由学生自主选择演绎动物或者人物的趣事,音乐会以“接龙”形式开展。在歌声、表演、笑声中结束本课。

下载冀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安全岛第二课时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冀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安全岛第二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冀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1-4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春来了》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聆听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浓浓的春意,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美丽的大自然,从而抒发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

    一年级音乐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春天来了》 第一课时 欣赏《春之歌》 总第 课时 教材分析: 春天象征着生命,春天象征着希望和力量,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名家艺人无不为春的色彩而陶醉,被春的生机所......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课时 分一分冀教版

    第一课时 分一分 教学内容 教材24~25页 把实际物品抽象出立体图形 教学提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立体图形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

    冀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3单元)

    第一单元 美丽的早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早晨的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歌曲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珍惜时间的感......

    冀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青春舞曲》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冀教版音乐课本中九年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青春舞曲》 执教者贾海峰课时1所属教材目录第一单元 青春放歌 教材分析《青春舞曲》是冀教版音乐课本中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课时《大雨和小雨》教案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时《大雨和小雨》教案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 、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2、能模仿几......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冀教版) 第二单元:珍贵的亲情和友情 单元主题分析: 人间处处都有真情在,“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类千古咏唱的主题。无论是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的......

    冀教版英语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冀教版英语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Unit1教案(英文版) Unit 1 The Olympics Lesson 1:Higher, Faster, Stronger Teaching Content: Mastery words and ex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