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日历 -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日历
教师姓名:张兆国 2011年9月25日
办公室: 管理学院大楼521室 电话: *** 电子邮箱: xuehai0225@126.com
学时与学分:34/2
先修课程:
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教材和参考书:
王化成 著,财务报表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Charies H.Gibson 著,胡玉明主译,财务报告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Leopold and Wilol著,许秉岩等译,财务报表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张先治、陈友邦编著,财务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4.张新民主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
考核方式:
课堂参与:10%;习题与案例:20%;课堂结束考试:70%。
课程教学目标:
1、认识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2、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3、运用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 财务报表分析的信息基础(4学时)
了解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及作用以及财务报表分析的其他相关资料。
10月3日星期一 5-6节 东十二楼J2104 10月6日星期四 5-6节 东九楼D217 ● 财务报表分析目的的契约分析(4学时)
了解现代企业的性质和利益相关者以及各利益相关者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
10月10日星期一 5-6节 东十二楼J2104 10月12日星期三 5-6节 东九楼D403 ● 财务报表分析的程序和方法(4学时)
10月13日星期四 5-6节 东九楼D217 10月26日星期三 5-6节 东九楼D403 ● 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4学时)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意义、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盈利能力分析的重点项目
10月27日星期四 5-6节 东九楼D217 10月31日星期一 5-6节 东十二楼J2104 ● 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4学时)
11月2日星期三 5-6节 东九楼D403 11月3日星期四 5-6节 东九楼D217 ● 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4学时)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意义、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因素
11月7日星期一 5-6节 东十二楼J2104 11月9日星期三 5-6节 东九楼D403 ● 企业的发展能力分析(4学时)
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一个相关的问题 11月10日星期四 5-6节 东九楼D217 11月14日星期一 5-6节 东十二楼J2104 ● 解读财务报表的技巧和规律性(4学时)了解如何看财务报表的各种技巧和一些规律性。11月16日星期三 5-6节 东九楼D403 11月17日星期四 5-6节 东九楼D217 ● 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2学时)
11月21日星期一 5-6节 东十二楼J2104
第二篇:《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日历-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课程教学日历
(本科)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主讲教师:罗光 电 话: 62559810 电子邮件: lg@hust.edu.cn
课时:48
一、课程概述
宏观经济学是以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即宏观经济运行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经济学。它试图通过对社会总体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本课程主要研究国民收入、储蓄、投资和就业等经济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商品、劳动和资本等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经济现象,同时还研究政府基于以上因素所采取相应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二、教学目的
1.熟悉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熟悉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3.学会应用所学宏观经济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与讨论、课堂作业等。
四、课程参考资料
[1] 教材:[美]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第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科学译丛)
[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3] R.多恩布什,S.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 斯蒂格利茨,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 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五、考核方法
课堂作业: 30% 考试: 70% 合计: 100%
六、教学日程安排(40学时)1.绪论(2学时)
要点: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为什么学习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工具:经济模型;价格的伸缩性和粘性;宏微观经济学的关系;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1章
2.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学时)
要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支出法计算 GDP;收入法计算 GDP;GNP 和其他数据(GNP、实际和名义GDP);消费物价指数(CPI);衡量失业:失业率(失业率及劳动参与率);存量与流量;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2章
3.NI来去何方(2学时)
要点:总产出的决定因素(生产要素及规模效应);国民收入分配(要素价格及决定、劳动需求曲线、资本需求曲线);产品市场均衡;可贷资金市场均衡(可贷资金的需求、供给曲线及均衡);一般均衡和S,I变动; 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3章
4.经济增长 1(4学时)
要点:资本积累(单位工人的生产函数、资本增长和稳定状态、趋近稳定状态、储蓄率的效应);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转变到黄金规则稳态);人口增长(Solow 模型、人口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下的黄金规则);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4章
5.经济增长 2(2学时)
要点:Solow 模型中的技术进步;内生增长理论(概念及简单模型);促进增长的政 策(评价储蓄率、提高储蓄率的政策、在不同资本间配置投资、鼓励技术进步);国家间经济增长的差异;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5章 6.失业(2学时)
要点:摩擦性失业及其原因;结构性失业及其原因;周期性失业及其原因;自然失业率(概念及模型);失业的经济与社会影响;公共政策的效应;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6章
7.货币供给与需求(2学时)
要点:货币及其分类;货币供给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及经济功能);货币需求函数(交易、投机、货币需求);货币市场均衡条件;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第7章1-2节;高鸿业第15章第三节 8.通货膨胀论(2学时)
要点:货币数量论的概念;费雪效应的概念;考虑费雪效应的货币市场均衡;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超速通货膨胀(原因、现象);古典二分法的概念;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7章3-8节 9.国际贸易原理(2学时)
要点:国际贸易的一般原因;国际贸易的好处;比较优势原理;国际贸易的均衡;国际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理论;本章小结。阅读:国际贸易相关教材 10.小型开放经济(2学时)
要点:贸易余额与净资本流出(相关概念);小型开放经济的可贷资金模型;政策如何影响贸易余额;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概念);实际汇率的决定因素;政策如何影响实际汇率;名义汇率的决定因素;购买力平价(定义及应用);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8章
11.AS-AD模型导论(2学时)
要点:短期与长期的区别;总需求(概念及总需求曲线);长期总供给(概念及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概念及供给曲线);两种AS-AD模型的分歧(古典和凯恩斯);两种AS-AD模型的综合;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9章
12.凯恩斯交叉模型(2学时)
要点:凯恩斯交叉图(实际总支出与计划总支出、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凯恩斯交叉图);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表达式及图示);投资函数(资本边际效率、投资曲线);净出口函数(定义及图示);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概念);计划总支出曲线的构成; 总支出曲线的变动;本章小结。
阅读:教材第10章1节;高鸿业第十四章1节、15章1节 13.财政政策理论与工具(2学时午)
要点:乘数概念(投资乘数与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与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自主支出乘数的制约因素;节约悖论(概念,公式及成立条件);财政政策及其挤出效应;政府预算(功能性预算、周期性与结构性赤字和赢余);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10章1节;高第十七章2节、14章6、7节 14.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2学时)
要点: 银行系统的货币创造;一个货币供给模型(模型定义);三种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中介目标;案例分析;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中介指标);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18章;高鸿业第十七章3节 15.总供给和Phillips曲线(2学时)要点:短期总供给模型(粘性工资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粘性价格模型); Phillips 曲线(概念);通货膨胀变动的三个原因(适应性预期和通胀惯性、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进通货膨胀);抑制通货膨胀及其代价;滞后假说;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13章
16.IS-LM模型(4学时)
要点:Keynesian 一般均衡;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与IS曲线(IS曲线定义及性质);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与LM曲线(LM曲线定义及性质);IS-LM模型与均衡点的变动;本章小结。
阅读:教材第10章
17.IS-LM模型的应用(4学时)
要点:IS-LM 模型用于政策分析(分析财政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IS-LM 模型中的冲击(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货币需求出现外生变化); IS-LM 模型和总需求(IS-LM推导需求曲线及对它的影响);短期与长期中的IS-LM 模型;大萧条(支出假说、货币假说);IS-LM模型的政策推论;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11章
18.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4学时)
要点:Mundell-Fleming 模型(模型定义及均衡);浮动汇率下的政策分析;固定汇率下的政策分析;浮动 vs.固定汇率比较);利率差别(原因及影响);Mundell-Fleming 模型和AD曲线(推导AD曲线、大型开放经济);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12章
19.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2学时)要点:进行案例讨论 20.课程总结(2学时)要点:总结并答疑
第三篇: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实习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
2011年生产实习实施计划
一、实习目的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为把学生培养成工商企业真正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学生在全面进行深层次专业课程学习之前,必须深入企业实际,了解、学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际运作情况,并尽可能参与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际工作,以增长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为后续的理论学习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这次生产实习要通过参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践活动,全面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并根据实习企业的具体情况,针对某个具体或某些管理问题进行一些典型调查。
三、实习安排
1.时间和任务进度安排
从2011年7月11日至2011年8月5日,共四周时间。分四个阶段完成实习任务: 第1周:熟悉公司基本情况、业务和有关人员。包括公司组织结构、主要经营业务、规模大小、业务流程、历史和现状等;公司对本次实习的具体要求,实习所在部门的有关人员。本周结束,每个小组要求写出关于公司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并完成《×××公司所在行业SWOT分析报告》(报告一)。每个人要写出下一步深入实习的专题内容大纲和具体的实习计划打算。
第2周:岗位实习。将学生分派到实习单位的相关部门,学习和研究公司能提供的公开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资料,分析实习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如何运作的。再结合实习单位实习导师的有关介绍和参观,完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报告》(报告二)。
第3周:专题探讨。在前两周的学习了解基础上,每位实习同学提出有一定深度的3-5个与实际相关的问题(希望对公司有用),与实习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人员进行三次左右的探讨,再通过查阅书本和其他资料,完成一份《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问题的专题探讨》(报告三)。
第4周:实习总结。用2-3天的时间妥善做好实习结尾工作,并重点转向写实习报告和实习总结的工作。要做好上一个阶段自己所承担工作的收尾或交接工作,归还自己所借用的器具,结清有关财务账目,与有关同志友好告别。这周一开始,就要逐渐完善自己的实习报告和实习总结的内容框架,发现有些素材不够,或不够完善,就要及时进行补充调查。实习结束后,完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调查研究总结报告》(报告四)。
2.指导安排
这次实习由各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指导教师和公司经理人员共同指导。由于老师少、地点多,所以具体工作由公司负责人安排,老师实行巡回指导。各实习小组长要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配合老师做好本小组的实习组织安排工作,全体同学要表现出新时期大学生的风采,不
怕艰苦、积极主动地搞好生产实习活动,不折不扣地完成生产实习任务,圆满达到生产实习目的。自行找到更合适实习单位的同学各项要求与上述要求相同。
四、实习要求
1.纪律要求
1.提高安全意识,注意自我保护,严禁户外游泳等危险性活动。
2.严守纪律,服从公司负责人的指挥。
3.严格作息制度,不准无故迟到缺席,或者擅自脱离实习小组活动。
4.注意自己的形象,穿着要文明整洁,待人要谦虚礼貌,爱护公司财物,既活跃又谨慎。
5.努力工作,积极思考,每天要勤动、勤思、勤写,高标准完成实习任务。
6.实习中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调换实习岗位。
7.实习结束后,各实习队安全要向系汇报安全工作,总结经验教训,表扬好人好事。
2.成果要求
1.实习日记(要求每天记,包括实习内容与体会。)
2.公司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公司所在行业SWOT分析报告》。以小组为单
位共同完成。第1周完成。
3.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报告——《×××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报告》。每个人写。第2周完成。
4.专题实习报告——《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问题的专题探讨》。每个
人写。第3周完成。
5.实习总结,包括收获、问题与改进建议。每个人写。《×××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调查
研究总结报告》。每个人写。第4周完成。
6.实习评语。结合实习表现,由实习单位负责人总结、撰写。
7.附:联系电话
朱颖俊老师:***
刘智强老师:***
施娟老师:***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2011年7月
第四篇: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安全责任书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安全责任书
本《安全责任书》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安全、顺利地完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强调及说明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并确保活动组织者和实践队员们能做好充分的工作,掌握各种理应付各种问题的办法。
一、本人及团队自愿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保证团队成员身体和心理状况适合参加本次社会实践,对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性质、实践地的情况以及可能的风险有清楚的了解。
二、本人及团队成员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保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等文件精神,深入了解并尊重实践地的民俗风情、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严格执行学校关于社会实践的各项规定,如有违背,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将按有关规定进行深刻反思,并接受处理。
三、本人及团队的社会实践方案已经报学院分团委审核并通过;未经审核通过的实践项目或实践方案中未计划在内的其他行为属于个人的私人行为,一切责任由个人承担。
四、本团队已经制定了安全行动的准则及预案,设置有专门的安全员负责安全工作,已为实践队员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
五、本团队确保在出发前及整个实践过程中,与指导老师、家长、院分团委社会实践部负责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团队的重要行动、重大进展、重要计划变更及意外情况等,都将及时与上述各方汇报。
六、本团队保证,在外出实践期间将会注意维护国家、学校及学院荣誉,不会有任何有损国家、学校及学院利益的举动。
七、本团队还将接受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
1、出发前,应再次与实践地联系,确保所有安排(如食宿交通)都已妥当。
2、出发前,应办理好在实践地活动所需的必要证件和证明。
3、在整个社会实践过程中,队员必须听从带队负责人的指挥安排,不准擅自离队或中途退出;若是由于队员本身不听从负责人安排的,造成的后果由本人承担。
4、本人财物的遗失、被盗、毁坏等经济损失由本人承担。
5、由于本人过错、不可抗力、意外事件导致的自身人身伤害由本人承担。
7、由于本人过错造成第三方人身伤害或经济损失由本人承担。
8、活动中应注意安全,不在危险的地区(如江边,湖边)逗留;如因实践活动需要接近危险地段,必须确保安全并有专业人士陪同;遇到突发事件,应该沉着冷静。
9、乘车时保持秩序,上下车辆时不要拥挤,不要乘坐非正式的长途机动车辆。
10、闲暇时,不要单独行动,不去危险地区(如悬崖),不要晚上单独外出,不可夜不归宿。
11、严禁学生私自下江河湖泊游泳(含外出实习、参观等),违者一切责任自负。
12、对于因为个人不注意日常安全引起的事故,一切后果由个人承担。
13、整个活动过程中,队员们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队长应及时了解每名队员的活动情况。返回时,队长应与每名队员保持联系,确保每名队员都安全返回。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学生本人及学院分团委各执一份。
本人已经详细阅读并认可本责任书,对整体内容和各项规定均无异议。
团队名称: 指导教师签字:
队长签字:
学院: 班级:
队员签字:
****年**月**日
第五篇:《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财务报表分析》是广播电视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是为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掌握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方法,基本具备通过财务报表评价过去和预测未来的能力,以及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的能力。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有:《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管理》和《管理学基础》。本课程以“已经编成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围绕“财务报表的分析利用”展开。本课程不讲报表的编制,以便和财务会计分清界限;也不讲财务报表以外的分析问题,以便和财务管理等其他课程分清界限。财务报表分析作为管理的分析工具可以广泛用于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和企业管理,但本门课程的重点是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而非各项管理本身。
由于在教学计划中未安排会计理论课程,为了使学生提高对财务报表的理解能力,本课程适当补充了有关财务报表理论的有关问题。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要注意财务报表分析和其他课程内容的联系,财务报表分析要使用会计提供的财务报表,为有关的管理和决策服务。
2、要注意财务报表分析的发展,它随着会计和管理的发展而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
3、要注意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正确运用分析的结果。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表
序号 1
章名
第一章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第二章财务报表的初步分析
第三章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第四章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第五章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第六章盈利能力分析
第七章投资报酬分析
第八章现金流动分析
第九章业绩的计量与评价
总复习
学时合计
课内学时
0.5
建议录象学时 0.5 1 1 1 1 1 1.5 10
1.5 1 10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一)教材:《财务报表分析》,基本教材。
(二)学习指南:《财务报表分析学习指南》,补充列出各章节的重点,每章附有自我测验的题目,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和答案提示。
(三)录象带:《财务报表分析》讲解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Ⅰ、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财务报表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历史
(一)为贷款银行服务的信用分析
(二)为投资人服务的收益分析
(三)为经营者服务的管理分析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定义
财务报表分析,以财务报表为对象,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过程,目的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以改善报表使用人的决策。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
财务报表分析不同于企业分析、经营分析、财务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
(一)投资人:目标、主要决策、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二)债权人:目标、主要决策、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三)经理人员:目标、主要决策、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四)政府:目标、主要决策、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五)其他人员:目标、主要决策、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四、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一)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三)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四)现金流动分析
(五)盈利能力分析
(六)投资报酬分析
第二节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
目的明确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分析的原则;动态分析的原则;系统分析的原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的原则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步骤
明确分析目的;设计分析程序;收集有关信息;将整体分为各个部分;研究各个部分的特殊本质;研究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得出分析结论
三、比较分析法
(一)比较的对象:历史标准;同业标准;预算标准
(二)比较的指标:总量指标;财务比率;结构百分比
四、因素分析法
(一)因素分解法
(二)定基替代法
(三)连环替代法
第三节财务报表分析使用的资料
一、财务报表的种类
财务报表分析所使用的资料主要是财务报表,还包括其他有关的财务报告。
(一)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
(二)损益表及其附表
(三)现金流量表
(四)财务报表附注
(五)其他财务报告
二、财务报表使用的理论和概念
为了正确运用财务报表数据,要了解财务报表编制的假设前提和使用的主要概念。
(一)会计目标
(二)会计的基本假设
(三)经济业务与会计要素
(四)会计原则
(五)会计程序和方法
三、财务报表编制的实务规范
为了准确理解财务报表,要了解与编制财务报表有关的规范。
(一)会计法
(二)会计核算制度
(三)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
(四)国际会计标准的协调
(五)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四、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与财务报表的可靠性有密切关系。
(一)财务报表审计
(二)审计报告的类型
Ⅱ、教学要求
一、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目的(为什么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客体(分析谁的财务报表)、对象(财务报表范围)、分析的步骤和方法(如何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分析的结果(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二、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具有决定意义,决定了资料的选择和方法的采纳。
三、理解财务报表分析是个分析研究过程,而不是有固定程序的计算过程。
四、了解财务报告包括的内容范围;
五、准确理解有关财务报表的理论概念和报表的各个项目。
第二章财务报表的初步分析
Ⅰ、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的初步分析
一、资产的初步分析
初步分析是指通过阅读财务报表,准确理解报表各项目数据的含义,分析项目具体构成、确认和计量是否合理、总量或结构变动的趋势以及有无调整项目等。初步分析只利用本报表数据和本单位数据,目的是理解报表的项目及其变动趋势。
(一)资产的的概念: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
(二)流动资产分析:现金和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营业周期
(三)长期资产分析: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四)递延借项分析
三、负债的初步分析
(一)负债的概念: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
(二)流动负债分析
(三)长期负债分析
(四)递延贷项分析
四、股东权益的初步分析
(一)股东权益的概念: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
(二)股本分析
(三)资本公积分析
(四)盈余公积分析
(五)未分配利润分析
第二节损益表的初步分析
一、收入的初步分析
(一)收入的概念: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
(二)销售收入分析
(三)投资收入分析
(四)其他收入分析
二、成本和费用的初步分析
(一)成本和费用的概念: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
(二)销货成本分析
(三)期间费用分析
(四)税金支出发
三、利润及其分配的分析
(一)净利润形成分析
(二)利润分配分析
Ⅱ、教学要求
一、会阅读财务报表;
二、掌握总量指标的趋势分析法。
三、熟练掌握结构百分比的趋势分析法
第三章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Ⅰ、教学内容
第一节 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
一、短期偿债能力的概念
二、营运资本
三、流动比率
四、速动比率
五、现金比率
第二节 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
一、同业比较分析
二、历史比较分析
三、预算比较分析
四、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表外项目
Ⅱ、教学要求
一、会计算短期偿债能力有关财务比率
二、掌握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第四章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Ⅰ、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利用资产负债表分析长期偿债能力
一、长期偿债能力的概念
二、资产负债率分析
(一)资产负债率的计算
(二)资产负债率的分析
三、产权比率分析
(一)产权比率的计算
(二)产权比率的分析
四、有形净值债务率分析
(一)有形净值债务率的计算
(二)有形净值债务率的分析
第二节 利用利润表分析长期偿债能力
一、利息保障倍数分析
二、固定费用偿付能力分析
第三节 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一、长期资产和长期债务
二、长期租赁
三、退休金计划
四、或有事项
五、承诺
六、金融工具
Ⅱ、教学要求
一、会计算长期偿债能力有关财务比率
二、掌握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第五章 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Ⅰ、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产运用效率的衡量
一、资产运用效率的概念
资产运用效率,是指营业净收入与营运资产的比例关系。
二、资产运用效率比率
(一)现金周转率
(二)应收账款周转率
(三)存货周转率
(四)营运资产周转率
(五)固定资产周转率
(六)其他资产周转率
(七)总资产周转率
第二节 资产运用效率的分析
一、影响总资产周转率的因素分析
二、资产周转率对投资报酬率的影响分析
Ⅱ、教学要求
一、理解资产运用效率的概念
二、掌握资产运用效率评价的方法
三、熟练掌握各项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和分析
第六章 获利能力分析
Ⅰ、教学内容
第一节 销售利润率分析
一、销售毛利分析
(一)毛利的计算
(二)影响毛利变动的因素
(三)单一产品毛利变动分析
(四)多种产品毛利变动分析
二、销售净利率分析
(一)销售净利率的计算
(二)影响销售净利率的因素
(三)经营杠杆
(四)销售净利率分析:同业分析
第二节 资产收益率分析
一、总资产收益率分析
(一)总资产收益率的计算
(二)影响总资产收益率的因素
(三)总资产收益率的分析:变动分析
二、长期资本收益率分析
(一)长期资本收益率的计算
(二)影响长期资本收益率的因素
(三)长期资本收益率分析:同业分析
三、分部报告和中期报告分析
(一)分部报告分析
(二)中期报告分析
Ⅱ、教学要求
一、理解获利能力的概念
二、会计算获利能力的有关财务比率
三、掌握获利能力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第七章 投资报酬分析
Ⅰ、教学内容
第一节 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一、财务杠杆的计算
(一)财务杠杆的定义
(二)财务杠杆程度的计算
二、财务杠杆对净收益的影响
三、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
(一)按权益乘数分解(杜邦分析法)
(二)按财务杠杆收益率分解
第二节 每股收益分析
一、每股收益的计算
(一)简单资本结构的每股收益
(二)基本每股收益
(三)充分稀释的每股收益
(四)每股收益的报告
二、每股收益分析
(一)影响每股收益的因素
(二)每股收益的变动分析
第三节 市价比率分析
一、股票获利率分析
(一)股票获利率的计算
(二)股票获利率分析
二、市盈率分析
(一)市盈率的计算
(二)市盈率分析
三、市净率分析
(一)市净率的计算
(二)市净率分析
Ⅱ、教学要求
一、理解盈利能力分析和投资报酬分析的区别
二、理解每股收益的含义
三、掌握财务杠杆对投资报酬的影响
四、掌握投资收益率、每股收益和市价比率的分析方法
第八章 现金流量分析
Ⅰ、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现金流量表的初步分析
一、现金流量的概念
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一)直接法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二)间接法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三、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四、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第二节 现金流量的财务比率
一、现金流动性分析:营业现金与债务比较
二、获取现金能力分析: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每股营业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三、财务弹性分析:现金满足投资比率;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四、收益质量分析:营运指数
第三节 现金流量分析
一、变动分析
二、同业分析
三、业绩分析
Ⅱ、教学要求
一、会计算各种现金比率
二、掌握现金流动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第九章 企业业绩的评价
Ⅰ、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企业业绩的计量
一、企业业绩的财务计量(依据NAA的《计量企业业绩》公告)
(一)业绩计量的财务指标:净收益和每股收益;现金流量;投资收益率;剩余收益;市场价值;经济收益。
(二)调整通货膨胀的业绩计量
(三)财务计量的局限性
二、企业业绩的非财务计量
(一)业绩计量的非财务指标:市场占有率;质量和服务;创新;生产能力;雇员培训。
(二)非财务指标的优点
三、企业成长阶段与业绩计量
(一)创业阶段
(二)成长阶段
(三)成熟阶段
(四)衰退阶段
第二节 企业业绩的综合评价
一、沃尔的评分法
二、综合评价原理
(一)指标的选取
(二)权重的分配
(三)标准比率的确定
(四)评价指标的综合三、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制度
(一)评价的主体和对象
(二)评价的方式
(三)评价的指标体系
(四)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五)评价结果的分级
Ⅱ、教学要求
一、理解企业业绩的概念
二、理解综合评价的原理
三、会计算衡量业绩的财务指标
四、掌握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的步骤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