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江农民工工作
镇 江 市 农 民 工 工 作
第3期
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
市人社局农民工工作处
2016年9月8日
●关于对丹徒区农民工工作督察情况的通报 ●本年度工作任务之——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同在蓝天下,相伴共成长
——镇江实验学校魅力之城分校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工作汇报
关于对丹徒区农民工工作督察情况的通报
根据《关于开展农民工工作督察的通知》(镇农工办〔2016〕8号)的要求,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部分成员单位联络员成立督察组于8月12日通过听取汇报、走访民工、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丹徒区农民工工作情况进行了督察,现就督察情况通报如下。
一、丹徒区农民工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丹徒区积极做好各项农民工工作。一是重点抓好机制体制建设。今年6月,区政府办牵头重新成立了“区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农民工工作考核评估机制,将农民工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基层乡镇单位全年绩效考核与评估内容。二是扎实做好各类基础服务。通过健全的乡镇和街道等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就业和农民工自主创业,共提供就业岗位10116个,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293人;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劳动保障权益,先后为456名农民工追讨工资518万余元;三是积极促进各方社会融合。目前全区共安排接收4210名农民工子女在我区公办学校就学,其中小学3114人,中学1096人;通过放宽购房落户政策和放宽租房落户政策,鼓励进城农民工落户;把全区农民工数据全部录入农民工数据库,集中组织开展“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
二、对丹徒区农民工工作的建议
督察组认为丹徒区建立了全面开展农民工工作的总体思路,具有做好农民工工作的良好基础和工作平台,在局部工作中有突破。
结合农民工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实际,督察组给出三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工作全面开展。树立为农民工服务的宗旨,采取各种方式,协调、引领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社会融合、子女教育等各方面工作,全面提升丹徒区农民工工作水平。
二是进一步加大农民工工作的宣传力度和广度。弘扬踏实为农民工服务的良好风气,促进成熟的农民工工作经验交流推广,挖掘、树立和宣传本地农民工工作典型。
三是进一步深入农民工工作的调研。结合本地突出问题,从化解难点,有益于农民工工作长远发展的角度开展调研,提高工作精准度。
(农民工工作处)本年度工作任务之
——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督促各地依据常住人口规模变化编制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布局规划,确保城镇学校建设用地和学位供给,保障随迁子女入学需求。(市教育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局参与)
(摘自《年度工作要点》)
同在蓝天下,相伴共成长
——镇江实验学校魅力之城分校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工作汇报
镇江实验学校魅力之城分校地处城郊结合地带,是外来人口集中地区。目前,在校学生1069人,其中外来务工子女580人,占比54%。为更好地保障外来务工子女享受平等优质教育机会,改善他们的生存发展状况,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全面成长,我校从实际出发,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现总结如下:
一、政策保障,织就保护网
1.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出台《市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印发接纳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实施办法的通知》等文件,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纳入财政保障体系,保证外来务工子女零门槛、零拒绝就近入学。润州区坚持实行“每招收一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局奖励学校1000元”的政策,确保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的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入学,学校根据《润州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额控制和均衡编分班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区中小学新生均衡分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通知精神,确保所有外来务工子女都能享受同城待遇。
2.镇江市率先在全省出台《镇江市中小学学生食堂伙食费管理暂行办法》,润州专门出台了《润州区教育局等十三部门关于成立全区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营养计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通知》,对低保家庭、特困家庭(含外来务工家庭)的学生,实行伙食费减免或补助制度。同时通过镇江市“社会妈妈”活动,“爱心一元捐”活动等,对中小学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补助,学生受益面达90%以上,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因贫失学。
二、落实举措,织就成功网
围绕“绿色教育,成就绿色人生”的办学理念,我校积极开展活动,为外来务工子女营造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生活帮助,助其成人成才。
1.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学校成立了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工作小组,校长任组长, 德育处、团委、大队部负责具体工作。每学期通过班教小组对外来务工子女的生活、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形成工作方案,对他们从心理、身体、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干预、帮助和指导,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校、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尽快融入集体中去。
2.指导学法,强化辅导
外来务工子女英语基础薄弱的现状尤为突出。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子女的英语学业成绩,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我校成功申报并获批成为镇江市首批“外来务工子女初中英语教学研究共同体”成员,从学生的学情分析、学法指导、作业辅导上开展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湖北籍学生小王,九年级转入我校时,英语成绩不足40分,究其原因:英语学习兴趣不浓,不愿意背单词,词汇积累太少,且比较情绪化,影响上课心态。石颖老师了解情况后,根据他的特点,重新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调节心态,从单词记忆背诵开始,结合往年的真题,抓考点、热点对其辅导,帮助该生掌握考试答题技巧,并对其预习复习进行及时跟踪。初三中考时,该同学英语考了93分,实属不易。
3.特色活动,常态开展
我校开展了“微心愿”活动,共享一片蓝天,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全方位地关爱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关爱行动寻求了多方帮助,注重活动的延续性、广泛性和实效性。
开展“圆梦微心愿”送温暖活动,根据政府部门的补助政策,为外来务工困难家庭争取生活补助,帮助他们减轻经济负担。如每学期开学初,学校联系市税务局组织部分外来务工子女到新华书店挑选新学期需要的辅导用书和学习用品。
开展“关爱流动花朵”主题活动。在元宵节、端午节等重大节日学校专门为这些孩子开设“节日party”,组织他们观看文娱表演,给他们准备美味的餐点、水果和学习用品,让这些孩子结识更多好朋友,感受到魅力大家庭对他们的关爱。开展“包含祝福 书蕴希望”活动,学校给外来务工子女赠送精美的书包、经典的名著。
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组织这些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城市的主人;组织“跳蚤市场义卖”等活动,让他们现场把义卖所得钱款赠给了“爱心基金”,再通过“爱心基金”捐助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从中奉献了爱心,收货了归属感。
开展丰富社团活动,关注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开展校园艺术节等活动,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互相了解,互相认同,关注个性成长。
三、共享蓝天,织就圆梦网
外来务工子女在政府、学校、老师及社会的帮助下,在我校得到了全面、生动、个性化的发展。本学期,97%(563人)的外来务工子女受到过各级各类表彰。其中,梁朝伟同学被评为润州区“十佳孝行少年”,陈莎莎同学获润州区少儿才艺大赛一等奖,胡奇杰同学荣获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特等奖。本届241名九年级毕业生中,外来务工子女119人,在考入市热点高中的67人中,外来务工子女有33人,达到了本地孩子的平均水平,中考平均分、一次性合格率均达到或接近本地孩子的水平。
外来务工子女是“同一片蓝天下流动的花朵”,他们的成长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心。我校将继续把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让学生共享一片蓝天,在魅力学校这片热土上,构建“多一点关心,多一点感情”的和谐氛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帮助他们幸福成长。全体师生用行动践行“爱的诺言”,让他们感受阳光普照的温情。
报:江苏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各辖市、区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镇江新区组织人事部,各有关单位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本期共印100份
第二篇:农民工工作自查报告
农民工工作自查报告
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今年,我区农民工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十八大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xx年年工作要点》,紧紧抓住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就业创业、执法维权、权益保障为重点,积极稳妥地采取有力措施,较好地完成了任务目标,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今年,我们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工作的各项制度,按照区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各职能部门全力配合,有重点、有计划、有措施、有目标地开展工作。
自8月上旬起,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开展了对全区5个涉农街道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的调查(我区劳动年龄段内的**户籍农村劳动力共有43910人,占全区乡村户籍人口7.3万人的60.2%。其中,本市务工30931人、外出务工429人、自主创业260人),进一步理清了开展工作的基础数据。为扎扎实实给农民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我们重点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统筹抓好就业创业,探索农民工招用工新机制。
一是结合“春风行动“,做好招聘用工工作。今年,结合年初开展的“春风行动“,我们积极抓好农民工就业,先后在区人力资源市场和八卦洲、尧化、迈皋桥等街道举办规格不同的招聘会18场,为农民工发放岗位信息宣传单、各类政策法规宣传资料xx年多份、“春风卡“1000余张,进场招聘企业921家次,提供就业岗位18854个次。二是完善创业政策,做好服务。我们加大对八卦洲农民创业园、**创业一条街、栏江桥创业园、石埠桥新型工业创业园等农民创业基地的建设,对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进行资金和项目扶持,符合条件的,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审核表》,经复核和调查后签署意见。今年,共发放小额创业贷款62笔,总计2395万。三是设立服务窗口,开展援助。我们设立了农民工就业服务窗口,做好求职登记,提供的职业介绍。据统计,今年农民工求职登记3185人,达成就业意向的1584人。同时,以困难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开展多样化援助服务。在金港科创中心开展“服务保障进园区“宣讲活动;以“关爱女农民工健康“为主题,开展送温暖活动,为全区已成立工会组织的物业公司的203名女会员和497名环卫工人赠送女职工**互助保险。(二)强化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农民工就业水平。
一是科学统筹,整合资源。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我们把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纳入到全区劳动力培训之中,科学整合培训资源,形成以区培训中心为龙头、各街道培训机构为主体的培训网络。先后在**、**、**、八卦洲等街道开展育婴师、电焊工、厂内机动车驾驶、花卉园艺师等10余个培训项目,参训人数达2753人。据初步统计,参训的80%以上农民工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稳定就业率达95%以上,人均月薪提高近1000元。二是突出重点,提升层次。着重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短期的基础知识和简单技能培训,重点培训回乡创业带头人的创业培训,真正地为用人单位培养实用人才,努力提高就业率。另外,针对新建的丁家庄、花岗两大保障房片区,我们及时开设保洁、绿化、保安等技能培训,提高了就业率。三是精心组织,注重实效。除了根据季节定期组织集中培训,我们还充分利用集市宣传、广播宣传、电视宣传、印发资料、发放书籍、现场指导等形式,全方位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同时,注重发挥区职工培训中心平台作用,鼓励农民工积极参加职工周末学校的学习,参与各类技能比武活动。(三)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我们主动与驻区企业联系和沟通,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企业座谈,让参保单位、职工了解养老保险的参保政策,主动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化解矛盾隐患,每年都将组织力量,深入重点街道和建筑工地开展农民工工资发放专项检查;对全区企业,尤其对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采取定期上门登记或电话联系等方式,全面排查,确保按时为农民工缴纳社保。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我区接到农民工欠薪投诉多达407起,为有效解决矛盾,我们要求公安、人社与住建部门联合办公,积极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截至11月底,已为3000多位农民工追讨工资3835万元。另外,还主动做好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及时受理**恒基混凝土有限公司、**精研磁性技术(科技)有限公司拖欠职工工资及社保案,确保涉案农民工利益得到维护。为加强职业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招工行为的监督,为农民工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我们组织人社、公安、工商等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共检查各类招工单位50余户,纠正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48起,责令退赔劳动者中介服务费、押金或其他费用20余件,共计费用0.56万元。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区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团、妇联维权服务中心等维权机制的作用,主动为农村留守妇女和儿童提供法律援助,开展维权培训、讲座、广场宣传活动10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四)加强公共服务,确保农民工平等享受各类资源。
一是做好上门服务,接纳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我们对全区人口状况、学校招生规模等进行专项调研,合理划分施教区,为农民工子女就学提供帮助;开设“绿色通道“,对农民工子女就学及时登记,最大限度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据统计,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纳农民工随迁子女6189人,其中小学接纳5114人,初中接纳1075人,符合入学条件的农民工随迁子女100%在公办学校就读。同时,为维护广大考生合法升学权益,根据省市招生文件,认真做好农民工子女报名参加市中考、全国高考等工作,全区没有发生一例中考、高考报名受到干涉和阻止的情况。二是拓展服务内涵,确保农民工享受基本医疗和计划生育服务。我们将计生工作融入到“新**人服务中心“。10月25日,联合市计生委、市住建委计生协会在燕子矶新城保障房建设工地开展计生药具发放、健康检查、安全防范等综合服务,深受农民工欢迎。同时,完成马群等六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字化计免门诊和“健康小屋“建设,方便农民工看病就医。今年,开展一类疫苗接种11.7万人次,其中农民工的儿童接种9万人次,接种率均达98%以上。三是落实服务政策,解决农民工城镇落户、住房等问题。我们深入工地,社区,积极宣传相关政策,开设农民工落户绿色窗口,并按照规定,对在本市获得市级以上“劳动模范“、“见义勇为先进“等荣誉称号以及获得其他全国性荣誉称号的外来人员,在宁有合法固定住所,允许其本人、配偶、未成年或未婚子女户口来宁落户,并优先办理。同时,对本区住房困难的农民工留守困难家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解决他们的实际住房困难。第三篇: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
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
就业乃民生之本。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出现企业用工短缺现象。企业招工难与农民工就业难“一体两面”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问题的解决始于对问题的关注,这是好现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农民工工作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明确农民工各方面合法权益的法律细则。二是政策体制有待完善,农民工工作缺乏保障。三是对企业缺乏相关的监管机制,工资拖欠问题严重。四是国家财政投入力度不够,学校技能教育偏少,农民工知识水平偏低。
综合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第一,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完善法律法规是根本。明确农民工的平等就业、劳动保护、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子女接受教育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清理和取消限制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政策。
第二,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健全法制机制是保障。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使农民工住有所居。健全劳动力输出输入地区协调协作机制,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
第三,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加强监督管理是关键。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依法严格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侵犯农民工权益现象的发生,推进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
第四,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增加财政投入是抓手。各级政府要积极开展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加大技能学校开办规模,多渠道促进农民工就业。企业应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并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学校应多增设技能教育课程,逐步提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达到鼓励技能人才投资的目的。“人心齐,泰山移。”面对农民工工作问题,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在法律法规上“花心思”,法制机制上“动脑筋”,监督管理上“出重拳”,财政投入上“下功夫”,夯实基础,狠抓落实,突出重点,就定能有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进而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
第四篇:农民工工作情况汇报
扶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农民工工作”的汇报
2011年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坚持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出发点,采取积极措施,全力以赴,扎实做好农民工方面的工作。现将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就
(一)采取积极措施,全力抓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
1、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及时查处劳动投诉举报案件。深入各建设企业做好用工备案、落实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检查”等专项行动2次,共检查用人单位286家,涉及劳动者8300多人,受理并立案查处劳动举报投诉案件23件,为劳动者追回被克扣、拖欠的工资和押金共计120万元,涉及劳动者280人,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
2、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公正审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成立了扶绥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在规模企业工会和乡镇司法所建立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
绳”,按照公开、公正、及时、合法原则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今年以来共接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12件,其中立案受理12件,立案受理的12件案件中,已下达裁决书3件,成功调解并下达调解书4件,正在审理5件。办案的质量和效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切实维护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劳动合同签证和签订工作,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做好劳动合同签订和鉴证工作,对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我局共完成劳动合同签订和鉴证505人。
3、着力抓好农村养老保险业务整体移交及试点申报工作。根据自治区和崇左市的部署,于5月31日前完成我县农村养老保险整体业务从民政局移交到我局的工作,并做好2011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申报工作。
(二)拓宽就业再就业渠道,积极开展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今年以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以落实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为主线,始终把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工作的着力点。相继通过开展“春风行动”、“招商引资”、“返乡创业”等一系列就业服务活动,认真落实就业政策,不断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全县城乡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1、借助主题专项行动。2011年“春风行动”活动期间,我们共组织专场招聘会1次,发放春风卡等宣传资料18550份,其中有组织劳务输出269人,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者就业356人,提供劳动维权服务和法律援助2315人次。还积极实施就业援助工程,统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不断加强职业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开展。截止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66428人,完成全年任务数69000人的96.27%;全年新增外出务工12495人,完成全年任务数8600人的145.29%;劳务经济总收入47987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62307万元的77%。
2、依托招商引资项目。为了深入实施“城际型经济强县”和“首府后花园”发展战略,我县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2005年以来共引进自治区级和市级重大项目265个,项目投资累计完成161.95 亿元。随着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农民和城镇失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如扶绥海螺水泥公司投产后,我县农民和城镇失业人员在政府的引导下,组建了一支支工程承包队,承包水泥装卸和运输业务,人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并与公司签订了长期的劳动合同。目前,我县通过招商引资项目为4850多名农民和城镇失业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
3、大力发展微型企业。我县牢固树立“你发财我发展”和“你投资我服务”的观念,通过财政资金补助、税收扶持、融资担保扶持、行政规费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促进微型企业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如县政府帮助本县老板黄善斌理顺关系,租用扶绥麻纺厂闲臵车间搞编织袋生产,并帮助招聘工人,组建了扶绥县祥发实业有限公司,使企业越办越壮大,不仅自己富了,还安排115名农民工和城镇失业人员到该厂就业。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全县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6880人就业。
4、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鼓励和支持有经济能力、有经验、有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企业,是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投资来源,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外出务工人员带着多年积累的资金、技术、经验和信息回到了家乡,创办企业,实现了由打工仔、打工妹到创业者、企业家的跳跃,也带动了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我们制定出台了鼓励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在税收、资金信贷、场地安排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建立引导农民工外出与回乡创业的机制,创造比较适合农民回乡创业的投资环境。例如,我县山圩镇青年陆华强,在深圳等地打工期间,勤学技术、积累资金,回到家乡后投资650万元创办了山圩松凯电子工业园,实现总产值500万元以上,年创利税150万元,不仅实现了从打工仔到老板的质的飞跃,还安排了600多人就
业,带动了更多农村青年脱贫致富。
(三)加强资金监管,确保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安全有效
我县切实加强就业补助资金管理,保障就业补助资金的安全,防范资金运行风险,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各项就业补贴政策落到实处。截止目前,我县就业专项资金滚存结余共1046.42万元,其中,县财政专户结余880万元,县人社局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专户结余166.42万元。2011年以来,我县就业补助资金共支出68.18万元,其中,用于扶持公共就业服务支出即县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支出16.01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支出5.5万元(此项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的培训时间为2009年和2010年,由于当时市局无职业资格证书,经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无法办理职业资格证书,故培训补贴无法申报。至今年2月,该培训补贴方划拨到县就业服务中心)。
二、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人数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重,就业压力大。创业就业基金尚没有落实到位。
(二)社会保险扩面和征缴难度大。欠缴的社会保险费难以在近期内得到根本解决,私营企业参保意识差,特别是失业保险的参保率较低,由于缴费基数逐年提高,灵活就业
人员和失业人员参保、续保难度大。
(三)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工作量大,由于缺乏办案经费,案件调查取证工作难以开展。
2011年10月27日
第五篇:镇江简介
镇江简介
镇江地处苏南,江苏省省辖市,面积3847平方公里,总人口302万,辖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和镇江新区。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空气质量指数、生活质量指数均位于江苏省前列。2008年,镇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1亿元,人均GDP6700美元,财政总收入233.2亿元。
镇江是一座底蕴丰厚、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是“甘露寺刘备招亲”,“白娘子水漫金山”等传说的发源地,也是《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巨著的诞生地。“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历代文人墨客在镇江留下的名篇佳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
镇 江 金
山
镇江是一座清新秀丽、个性鲜明的山水园林城。枕山襟水,以“真山真水、山水形胜”闻名海内外,素有“天下第一江山”和“城市山林”的美称。市区的北面,长江与金山、焦山、北固山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城市的南郊,山岗连绵,特别是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古人隐居读书的神往之地;西津渡古街、梦溪园旧址、天下第一泉、芙蓉楼等古迹久负盛名;还有道家“第一福地”茅山,“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等等,都是观光旅游的胜地。
镇江是一座区位独特、条件优越的交通枢纽城。镇江处于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交汇点、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相约处,区位优势突出,水陆交通发达。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104国道穿城而过,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润扬长江大桥贯通南北。随着京沪高速铁路、镇(江)泰(州)过江通道的开工建设,镇江的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镇江拥有长江岸线259公里,其中稳定的深水岸线80余公里。镇江港是长江第三大港口。
镇江是一座产业特色明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兴工业城。镇江正逐步成为以机械、化工、造纸三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交通设备、食品、电力五大优势产业,船舶及船用设备、工程电器、五金工具、眼镜、香醋等十大产业集群为主体的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家外资企业在镇江投资,包括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镇江是一座人才资源丰富,创业载体完善的创新型城市。镇江人才优势明显,拥有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7万多人。2007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28万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才6.23万人。全市人才总量占人口比例、本科以上人才比例、高级人才比例均居全省第5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现有镇江籍院士20名。近年来,我市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上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制度,实施了《镇江市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三年(2008-2010)行动计划》(简称“331”计划),实行了引进高层次人才资助政策,推行了“优秀人才一卡通”工程。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国家人事部与地方政府共建的中国镇江留学人员创业园,建成面积3万余平方米,2006年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迈入国家级创业园行列。建立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5个,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66家,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大力发展现代人才服务业,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得到加强,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格局已经形成。
镇江名字的演变过程
镇江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据史书记载,镇江在历史上曾多次易名,先后用过宜、朱方、谷阳、丹徒、武进、京口、南徐州、延陵、润州等名称。
宜 这是镇江最早的名字。据1954年在丹徒县大港烟墩山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宜侯夨簋”上的铭文来看,镇江在西周康王时就为宜侯的封地,故名宜。由此可以推断镇江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朱方 镇江古为春秋吴国之地,在《春秋》一书上就有“朱方”的记载,属吴国。相传是有虞氏国封尧的儿子丹朱于此而得名。其实是因为古代的镇江处在临江望海的祖国东方,故名朱方。
谷阳 吴国被越国消灭后,楚国又灭掉越国,楚即将朱方之名改称谷阳。这是因为古代有不少地名是以地理位置而得名的,有些依山临河的地方,往往以“水北为阳,山南为阳”为命名原则。而镇江恰位于北固山之南,故名谷阳。
秦始皇灭六国后,巡游天下,到了谷阳,听信方士之言此地有“王者之气”,就近调来“劳改营”的三千红衣囚徒,凿通京砚山,改谷阳为“丹徒”以污之,看你还出皇帝不!
丹徒 秦始皇37年(公元前2lO年)南巡镇江,见镇江“因山为垒,临江望海”的雄险形势,故命3000赭衣囚徒凿断京岘山以破王者之气,而改谷阳为丹徒。
武进 三国时孙权即帝位后的嘉禾3年(公元234年)改丹徒为武进县,含义是要北拒曹操,必须以武力进取。
京口 孙权于公元209年在今鼓楼岗上(北固山前峰山麓)建筑了一度城廓,名铁瓮城。古义“绝高为京”,故名京城。此地原名京口里,又叫徐陵。因其居高临江,故又称京口。后人又把京口一带的长江河段叫京江,并把京江作为镇江的别称。
南徐州 东晋初,因北方战乱,许多北方贵族和人民渡江南迁,当局在江南侨置“南徐州和东南海郡”。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取代了原有的州郡,于京口设置了南徐州,从此,镇江又叫南徐。
延陵 公元581年一618年,隋改丹徒县为延陵县,是以当时的延陵镇而命名。
润州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于延陵县境内设置润州,是以城东润浦(河名,巳淹没)而命名的。
镇江 这个名字,有两种说法,一是因镇江北部沿江岸—带地势比较低洼,在古代常受水害,所以在水名之前加一吉祥词,以示祈望而得名。二是在公元1113年宋代(宋徽宗改和三年)改润州为镇江府时才有的。据说,当时统治者认为镇江的地理位置优越,背山面江,形势雄险,为镇守江防之地,故取名镇江。镇江之名至今巳沿用了800多年。镇江名称的演变反映了镇江一直是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镇江现为江苏省辖市,下辖丹阳市和丹徒、扬中、句容县以及京口、润州两区。总面积384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2l5平方公里。自l985年以来,镇江已被列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镇江港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具有比较完整的海关、商检等口岸管理服务机构设施。从此,“镇江”之名更加声誉大振,蜚声四海、五洲。
镇海军节度使
镇江三怪
镇江香醋素以“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而味鲜”而驰名中外,并在国内外多次获奖。
提到酿醋,在镇江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醋是杜康的儿子黑塔创造出来的。那一年,杜康发明了酿酒后,发现镇江趱长江中下游,其水质好,利于酿酒,就举家来到镇江小鱼巷,开了个前店后作的小糟坊,酿酒卖酒。黑塔力大无穷,憨厚勤劳,家里重活粗活全包了。当初,还不知道酒糟的用处,黑塔把酒糟放进大缸里,倒进两担长江里的龙窝水。累了,就捧起坛子喝上家酿米酒八、九斤,便呼呼大睡了。梦中似有一位老翁说:黑塔,到二十一天,日落酉时你将造出调味浆。醒后,原来是一场梦,也没有在意。20多天后,满屋飘香,杜康父子很纳闷,找来找去,原来是酒糟变成了香喷喷、酸溜溜、甜滋滋的调味浆。杜康说叫什么名字呢?黑塔说:“酒糟泡了二十一日,到酉时浆水才这么好吃,这二十一日加酉时不是“醋”字吗,就叫醋吧!”杜康造酒儿造醋的说法就传了下来。直到今天,制醋还是二十一天。
镇江香醋经过科学测定含有17种氨基酸。主要有机酸成分是醋酸、乳酸、丙酮酸、甲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一氧代二戊酸等,它们是由植物性原料经发酵生成的,是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而且有机酸在消化道内能起到促进新陈代谢、利尿及细胞内氧化还原的良好作用。镇江香醋中还含有多量碳水化合物和少量酒精。碳水化合物作为能源和携带者,作为代谢中间体的要素之一以及作为蛋白质水解的调节剂,在人们的生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说罢香醋,我们再谈谈第二怪肴肉不当菜。
提起熟食猪蹄,各地都有,红烧猪蹄、五香猪蹄、酱猪蹄、清汤猪蹄等各具特色。然而,以选料之严格,加工之精细,口味之鲜美要首推镇江的水晶肴蹄。水晶肴蹄肉色鲜美,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肉质清香而醇酥,肥而不腻,瘦不嵌齿。故而近人有诗赞道“风光无限数金焦,更爱京口肉食饶,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水晶肴蹄是在古菜“烹猪”和水晶冷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风味菜。“烹猪”和水晶肴蹄是一脉相承的,用料基本相同,都用蹄子和花椒盐,制法也基本相同,都用老卤,用明矾澄清原汤汁,压冻而成。不同的是“烹猪”不用硝水,而水晶肴蹄用硝水。故有人称“肴蹄”、“肴肉”,又有人称“硝肉”、“冻蹄”。民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到瑶池去赴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路经镇江,闻到肴蹄香味,连忙下了神驴,下凡来吃肴蹄,连蟠桃大会都给忘记了,可见其味之特美。食肴蹄,佐以姜丝、香醋味道更好。
据丹徒县志记载,镇江水晶肴蹄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镇江民间文艺家王骧写过一篇关于镇江肴肉最早的记载文章,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明末清初文人丁耀 亢著写的六十回章小说中的文字亦可佐证,其《金屋梦》(续《金瓶梅》)一名《隔帘花影》、《三世报》的第二十七回,“董玉姣明月一帆风,郑玉卿吹箫千里梦”中,写到轻薄青年郑玉卿在金山寺遭遇骗局,被邀酒宴的一场,摆出了镇江的食品;不一时酒保添换新席,八大碗菜;是一盘新出水的白鱼、一盘烧的肥鹅,一盘嫩的香蒸和水晶煮蹄,一盘金华火腿熏的腊肉,红白透亮;一盘豆豉炒面筋,拼着银丝饼鲜;又是一盘红糟蒸的带鳞鲥鱼,又是一盘镇江烧鳖,剥得琥珀似围裙,软美如脂入口而化;又是一盘苏州油酥泡螺,两大盘糖酥水晶角儿,每人面前放一碗。这一盘和着香薷的水晶煮蹄,就是现今名闻遐迩的水晶肴蹄。若再追考,其历史会更早,八十年代初,镇江博物馆陆九莽馆长曾对笔者说,中国有了硝,就有了腌肉,只不过其制法是逐步演变成为现今的制法。
制作水晶肴蹄,其加工工序有十四道之多:主要有选蹄(以猪前蹄为好),去毛剔骨,以铁钎在瘦肉上不规则地戳上几下(以不戳破皮为度),然后均匀地洒上硝水(浓度不高),用粗盐揉匀,层层叠于腌制缸中,腌7天(随着气候的变化,用盐量和腌制天数也略有不同),然后将腌制过的生蹄取出,放水内浸泡,换水三次,将血卤洗净,去掉涩味。开始加水和香料、葱姜、料酒、少许盐,大火煮后保持在95℃左右持续4小时,出锅放入盆内叠好压平,用原汁把油卤冲净,经清汤的卤汁倒入蹄盆,冷却后凝冻即成。
吃肴蹄还有许多讲究。为了适应不同口味顾客的需要,充分体现肴蹄色、香、味、形的特点和风味。肴蹄不同部位,可切成各种肴蹄块:前蹄爪部分上边的两块肉切成片状,形如眼睛,食之筋纤柔软,味美鲜香,叫眼睛肴;前蹄爪旁边的肉,切下来弯曲如玉带,其肉极嫩,叫玉带沟肴;前蹄爪上,肥瘦兼有部分,真味清香,叫三角棱肴;后蹄上部一块连同一根细骨的净瘦肉,叫添灯棒肴,香酥软嫩,为最爱吃瘦肉的人所欢迎。肴蹄既可作为筵席上的主碟;又可在吃早茶时,作肴蹄面;还可切成块,装盘当早点吃,故有“肴蹄不当菜”之说。水晶肴蹄不仅为餐桌上的佳肴,而且是馈赠亲友的佳品。用的水晶肴蹄礼盒里放上一支宴会醋(镇江恒顺香醋),既携带方便,又可延长储存期和便利品尝。
说罢肴肉,再说说第三怪:面锅里面煮锅盖。
“面锅里面煮锅盖”,是镇江饮食技艺中的一项创造。锅盖面,用的面条是“跳面”。所谓“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员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颠跳,又似舞蹈,似杂技,反复挤压成薄薄的面皮,用刀切成面条,这种面条有毛孔,卤汁易入味,吃在嘴里耐嚼有劲,味道独具。
至于汤面名称,品种繁多,且如春初刀鱼上市,时新的汤面要数“刀鱼面”;夏时,有“长鱼面”;秋、冬有各式“盖浇面”。平时,常吃的汤面为红汤面。面锅里面煮锅盖(面锅大、锅盖小),据说,过去镇江人下面不用锅盖,一次一家小面店的张嫂为了让面熟的快,无意中盖了锅盖,误把汤罐盖放入面锅中,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后来,这种方法就沿用下来。当面条下入沸水锅后,再用一只小锅盖盖在面汤上,可达到以下好处:一是生面条逐份投入,熟后不粘结,不散乱,规格准确;二是面汤滚沸时,易于清除浮沫,保持汤面不浑浊;三是面条易熟透,不生不烂。当地传统习惯,顾客来店吃面条时,多自带各种荤素菜品,如:猪里脊肉、猪肝、牛肉、鸡蛋、鲜笋、青椒、川芎、小青菜等,入面锅烫熟后,拌面而食。有的店家为方便顾客,准备了“青头”供客选用。所谓青头是用各种蔬菜制成的面卤,它分为生、熟两种。生的有蒜花、蒜泥、漂儿菜(春季腌制的青菜);熟的有小青菜、川芎、青椒(将它们择洗后,用沸水焯熟,切成丝或段)。总之,随着季节变化选用不同蔬菜,制成青头。由于多种荤素鲜味溶于面汤中,使面的口味更为鲜美,深受食客欢迎。难怪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镇江品尝此面,为其美味而赞不绝口。
清末,镇江文人周伯义在他撰写的《扬州梦》一书中说:“吾人惜费,早坐教场茶馆,数十饯使堂倌买上好酱醋麻油至面下„干拌‟,称言爱洁。”所谓“干拌”,就是下法特殊:先把面条在面锅里煮熟,再用面竹杓将面条挑到清水里过汤,用竹杓使劲甩干,倒入碗中拌以麻油、酱油、虾米、蒜头等佐料,吃在嘴里是性韧、爽口、味鲜。这种面,夏日颇为流行,既可单食,也可吃粥时搭食,兼作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