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节日课程的研究小结

时间:2019-05-12 12:2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园本节日课程的研究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园本节日课程的研究小结》。

第一篇:园本节日课程的研究小结

园本节日课程的研究小结

节日本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与文化密不可分,具有文化传承功能。节日不仅具有具体的表象活动,而且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我国的传统节日因其浓烈的地方特色与生活气息,更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承载了丰厚的传统优秀文化。很多现代节日(包括纪念日)也与人类的文化与文明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节日对儿童的成长特别是其社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在教育越来越重视多元文化的今天,对节日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此外,节日活动的开展可以方便家长的参与,使家长有机会深入了解和参与课程。幼儿园进行了以节日文化为基点的园本课程开发,以快乐体验和自主发展为核心理念,以爱的情感教育为落脚点,以家园互动和社区参与为主要特色,追求幼儿、家长、教师与幼儿园在节日的欢快气氛中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本着尊重幼儿、贴近幼儿生活、促进幼儿发展的原则,我们主要通过主题教学活动、日常生活活动与区域活动、亲子活动及幼儿园大型节日活动等途径构建整个节日课程的框架。具体来说,在主题教学活动中实施的节日课程主要有: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三八妇女节(3月8日)、世界图书日(4月23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教师节(9月10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旅游节(幼儿园自创节日)、国庆节(10月1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科技节(幼儿园自创节日);在亲子活动中体现的节日课程主要有:元旦节(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清明节(4月5日)、母亲节等。

在设计主题网络时,我们会要求教师全面考虑生活经验(生活常识、生活能力、生活中的数学)、社会认知(社会经验、社会体验活动)、语言表达(语言表达、语言文学欣赏)、艺术表现(音乐、美术、立体建构)、科学探索(科学常识、现代科技应用)、健康运动(体育活动、健康常识)及游戏(角色游戏、建筑游戏、表演游戏、益智游戏)等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在这些核心课程实施过程中,让幼儿在学习的同时获得快乐的体验,为幼儿创造一个快乐而幸福的童年,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认识、理解儿童,以人性的方式呵护和关爱儿童,从而体现幼儿园“快乐体验、自主发展”的核心理念。

第二篇:园本课程

何为园本?何为课程?园本即本园,立足于本园实际,体现本园特色,符合本园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应该是由本园教师进行的,以促进本园孩子的发展为目标的,解决的是本园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课程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在这里我们所指的课程是狭义的课程,是专指学校教育中的课程。课程是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等在内的非常复杂和系统化的概念,而非只是有几个教学活动内容就行了。

(1)园本教材(2)园本课程下的幼儿园活动

(3)教师园本化教研(4)园本课程下的环境布置与区域活动

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报告

以往的幼儿教育过于注重统一和评价的知识学习层面,忽视了幼儿、教师、环境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深刻领会教育改革的方向,改变旧模式、旧课程的束缚,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化幼儿教育的课程模式,为我园的幼儿教育注入活力。

一、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本研究涉及全体教师和全院幼儿,着眼于教师的成长和幼儿课程的多元化,研究的内荣和意义:

(一)研究的内容

1、积极利用地方及园所资源,开发园本课程

幼儿教育应是回归生活化的教育,在幼儿所处的鲜活环境中自然的开展和实施。西安是个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大都市,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生长在这里的孩子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本土化的教育,由生活经验出发,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作为目标,必将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因此挖掘本地教育资源为我园所用,将我园一贯的“养成教育”与西安独特人文历史相接合,开展园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是保证我园紧跟教育现代化脉搏的有益尝试。

2、在课程多元化中寻找适合我园的模式 《新纲要》颁布以来,很多地方及幼儿园都作了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出版了不少指导手册和活动方案,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参考和学习了这些资料之后,更加深了我们对适合我园实际的园本课程开发的迫切期望。课程的多元化,给了我们很多选择,但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尝试寻找一种最适合我们的。

3、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

新教育改革给了教师更多的权力,教师要脱离教书匠的被动境遇,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将教育变成创造性的艺术。新的课程改革更多的依靠普通教师,走出了专家本位。我园的园本课程研究以教师队伍为主力,充分的信任和支持教师,激发教师在课程研究与创设中的积极性,在课题研究中促成教师专业化成长,锻炼一支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教师队伍。

(二)研究的意义:

园本课程依据本地实际、幼儿需要设计,是不断变化中和丰富中的课程,介于预设与生成两种课程之间的,是具有较大灵活性的课程体系。在实施中对幼儿、教师、社会三方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园本课程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展

园本课程由教师制定,课程来源于幼儿熟悉的周边生活。幼儿的学习建立在原有生活经验基础上,开放式的活动目标给幼儿极大的活动空间,可以说幼儿在这些活动中是主动的建构者,建构的过程通过课程主题间的联系而系统化。关注与尊重幼儿是园本课程的根本价值取向,以幼儿为主体创设的活动激发幼儿积极主动的情绪,强调幼儿情感的体验,注重学与做的结合,在幼儿乐学、乐于参与的情况下实现生活化的教育,不仅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更教会了他们快乐、自信、分享的心理品质。

2、园本课程更符合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教育是培养社会人的活动。园本课程通俗的讲就是生活化的课程,来源于幼儿生活的活动集合体,在生活中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为目标,培养健康、快乐的小公民。

3、园本课程研究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是园本课程开发与设计的主力军,单单一个“教书匠”的角色将无法应对。园本课程研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教师的教与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信任、包容与尊重的氛围中,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是园本课程研究中教师的迫切愿望。

4、园本课程研究是教师学习、支持和交流的平台

园本课程研究对于一个幼儿园来说,是有难度的研究。但是通过实践证明,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弥补先天的不足。这种学习既有园所之间的,又有教师之间的;既有借鉴应用的,又有改良实施的,总之这种学习是带有创造性的。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还发现,课题的开展提供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在这里自然频繁的学习和交流,支持和鼓励同伴,整个教师团队研讨意识浓厚,和谐团结氛围明显。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全面发展理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核心思想,也是教育最美好的愿望。园本课程以幼儿生活为蓝本,以情感和情绪为突破口,以幼儿身心建康发展为目标,以幼儿主动参与为前提,溶全面发展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二)陈鹤琴教学法:陈鹤琴先生20世纪二十年代创立的陈鹤琴教学法,对于我们当前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很多科学的教学方法,如“五指教学法”及培养“勇敢、进取、合作、有思想、肯服务于社会的儿童”,“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鼓励儿童去发现它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积极的暗示胜于强制的命令”。借鉴和应用陈老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莫大的启迪和帮助。

(三)新纲要与现代教育理论:《新纲要》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点,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新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为园本课程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深入思考和挖掘纲要精神,是保证园本课程研究顺利有效开展的前提。现代教育理论中的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多元智能等理论,其理论核心与纲要精神是统一的,对于园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研究的过程

本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4年的时光,与其说是一个研究过程,倒不如说是一个团队的历练和成熟。

(一)实验阶段(2004年9月至2005年6月)

园本课程研究对于习惯了教书的我们,刚一接触之下,是个庞大而茫然的工程。但是,困难是暂时的,我们以我们的执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可喜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我们成熟了!

1、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园本课程?

在做课题伊始这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在翻阅了大量手头资料之后,全院教师达成了一致看法,我们将其设定为“环境教育综合课程”。所谓的环境,指的是西安独特的历史与人文环境以及我园长期以来开展的“养成教育”下创设的园所环境与文化。这种环境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在它上面做足文章,利用好它。综合课程是在说课程的丰富性和生活化,有别于整合课程,我们不强调整合,因为活动之间的整合是必然的,自然的,不需要刻意操作和设计的。

2、园本课程研究都包括哪些内容?

我们清醒地知道园本课程的研究绝对不仅仅是一套丛书的形成,它有着丰富的内容。经过多次全园性的大讨论,我们将园本课程的研究分出了四个重点:

(1)园本教材(2)园本课程下的幼儿园活动

(3)教师园本化教研(4)园本课程下的环境布置与区域活动

四者之间是个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整体,统一于“环境教育综合课程”课题之下,构成课题的全部内容。

3、怎样做好园本课程的研究?

理解了园本课程的内涵之后,怎样操作课题便成为我们遇到的最棘手的议题,在争执与讨论之下,我们确立了一个过程三个环节。

环节一:理念建设

园本课程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理论作为精神内核,围绕理论展开所有相关活动。这是我们对园本课程与理论关系的认识,并且将“全面发展理论”、“陈鹤琴教学法”、“纲要精神与现代教育理论”确立为我园园本课程研究的指导思想,贯彻在课题的每个细节上,保证课程的方向性。

环节二:构建课程

课程构建是整个研究的重中之重,是最庞大的一部分内容。我们采取了“啃树叶”的方法,逐渐的,一点一点的理清课程的脉络,填补内容,几乎动员了所有能动员的力量加入到其中。在那段日子里,在幼儿园人人讨论的都是课程和活动,集众人的力量创造性的开展课程的构架和活动的编制。

园本课程的构架是课程的脊柱,统领全局。我园形成的园本课程是以主题活动为单元的综合课程,在上百个可供选择的主题方案中,我们作了精心筛选。将深受幼儿喜欢的,与时间、地域相适合的主题单元保留下来,按照主题单元各自的特点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排列顺序,构建起主题框架。

有了主题框架,更加繁琐的活动是在主题单元中填补活动,可以说这其中的每一个活动都必须由我们自己设计,自己斟酌。既要开发蕴含本土文化的课程,又要紧跟时代的气息;既要有创新有突破,又要适合幼儿,符合他们的接受水平。记得在大班《我的祖国》主题活动的编写过程中,一个早晨,有一名教师,走进办公室连包都来不及放,就急匆匆兴奋得告诉我们,她昨天梦到了一个活动“中国红”。当时,我们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就当即几个人坐下来讨论这个活动„„正是靠着这种执着和精神,一个个活动被创造出来,一起构建起我园特色化的园本课程。

环节三:不断修订

到2005年6月我园的“环境教育综合课程”已经初步定稿,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个课程是不是能经得起实际的考验,能受到幼儿的欢迎?为此我们坚持了一种观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订和补充,将课程的编写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进行,使得园本课程真正成为一种发展中的课程,适合幼儿、适合我园实际。

修订是要对课程作再思考,将不合适、不确切、不适合幼儿的活动剔除和做相应修改。补充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生成活动的添加,是园本课程的活力所在。

(二)研究的全面试点阶段(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

全面试点阶段开始了,这是我们最忙的阶段,不敢说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其实也差不多。

1、编订教参及幼儿操作手册的日子里

(1)教师活动案例集的编订

教师活动案例集的编订是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了的。主题框架、活动方案早都准备就绪,就是未编成册。在编书的体例上我们作了大胆的尝试将书分为了以下几个板块:

Ⅰ、主题网络图与主题框架表Ⅱ、区域活动建议

Ⅲ、家园互动Ⅳ、活动案例Ⅴ、小资料库

(2)幼儿操作手册的编订

幼儿操作手册是根据教师活动案例集编排的,凭借多年来的幼儿教育经验,我们大胆的尝试着编写幼儿操作用书。从设计、排版、美术编辑、到绘制几乎我们每个人都干过来了。不会电脑排版的从此学起,画得不好的一遍又一遍返工,就这样3个年龄段30册主题活动的操作用书,硬是我们靠我们自己的手、靠团结协作一页页创编出来。

(3)自己的书自己印

我园的园本课程研究课题是自筹经费开展的,为了节省经费开支,我们决定自己印刷。很多老师打趣地说这里是“校办工厂”,老师们一有时间就会来这里帮忙,上万本用书,全靠我们一张张的印、一页页的分,制作出来后免费的提供给全园的幼儿使用。

2、全面实施园本教材试验的日子里

暑假过得真快,忙完了编订的工作,又开始了实验和试用的阶段。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完成了以下几个任务:

(1)对活动方案进行实施,评价和修订(2)在实施中关注活动的生成,补充和丰富课程

(3)完善幼儿操作手册

(4)创设园本课程框架下的区域活动、环境布置与装饰

(5)构建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所活动及亲子活动

每学期一次对园本课程的修订,是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的一次大的调整,至今我们已经修订了四次。可以说这种试验和修订将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开展而变成一种长期的习惯性的活动,这也正是园本课程的生命力所在。

(三)研究形成成果阶段(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

经过了1年多的试点与修订,我园的园本课程已相对成熟,在第二年的试验中我们更注重在实施过程中的成果形成和整理。

四、研究的结果

从2004年起,环境教育综合课程的研究就成为我园的全部工作的重心。到今天结题之前,成果累累,这里只是将主要的呈现出来作一汇报,余下的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的整理和界定。

(一)环境教育综合课程幼儿操作手册及教师活动案例集

环境教育综合课程的主要成果是幼儿操作手册(分大、中、小各年龄段共计30分册,自试点以来共印发给幼儿免费使用近4万余册)与教师案例集(分大、中、小年龄段共计6册)的成形。按照我们对课程的认识与思考,我园的园本课程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特色,我们不盲目跟风,而是尽量以事实考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幼儿制宜的编写和设计。

1、教师活动案例集形成自身特色

(1)是整合还是综合?

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尝试中,出现了课程的整合与综合两种倾向。整合活动是将原来六科教学中,各领域割裂的情况加以修订,包括了方法及内容的整合,是建立在课程自身层面上的课程体系。综合活动则是基于课程间自然整合下的,注重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不强调刻意的整合资源,但是在丰富的内容中,培养教师和幼儿自然的教与学的统合,它是建立在教育者与学习者层面上的人本位的课程体系。所以两者对比之下,我们选择了综合活动课程,适合孩子、适合老师也就成了该课程最大的特点。

(2)教师活动案例集是个丰富的课程载体

教师活动案例集其内容包括了:Ⅰ、主题网络图与主题框架表

Ⅱ、区域活动建议 Ⅲ、家园互动

Ⅳ、活动案例 Ⅴ、小资料库

这样的编写模式涵盖了我园几乎全部的活动内容。三个年龄段,30个主题,近千个活动案例统领起我园一年365天的教育教学生活。

我们以月为单位,每月开展一个主题,其下每周设立一个分主题,分主题有8个预设活动每日开展两个,留有两个生成活动供教师自行安排。这种形式将预设与生成紧密地结合起来,关注孩子的兴趣,也给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

就主题下的每一个活动案例,我们不刻意寻找和编排各个活动间的关系,而是以一种宽泛的综合观将精品活动案例纳入其中,以丰富的活动给幼儿整体的体验。留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供幼儿做进一步有兴趣的追问与尝试。

2、幼儿操作材料是可操作的幼儿活动用书 注重操作性地想法一直贯穿在幼儿操作手册的编制中,通过幼儿自己、同伴协作、家园互动完成,形式上包括了信息统计表、手工、绘画、资料搜集、小实验、益智游戏等。总之我们想尽了办法保证这套操作手册受到幼儿的欢迎,事实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幼儿操作手册按照教师活动案例集编写,服从了课程的主体精神。但是又不完全束缚于活动案例集,对活动案例集是一个延伸和补充,是引发幼儿有兴趣的继续探索发现的有效材料。

(二)园本课程下的环境布置与区域活动

幼儿园是幼儿的乐园,是个五彩缤纷、充满想象的世界。我们在课程研究下将环境布置与区域设置全部作为整体作了思考和探索。

1、环境布置

环境布置是园本课程一个外显的元素,所以我们充分的利用好它,以其实施良好的隐性教育。

一道绘画墙构筑幼儿园亮丽的风景线。我园因基建有一道近50米长2米高的围墙。两年来我们在它之上做足了文章,这个时期又正是西安申报国家卫生城市的攻坚阶段,为了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并呼吁幼儿为西安创卫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对这面墙作了简单装饰,公布了倡议书“我文明•西安文明”,邀请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将自己每天做过的文明行为记录在墙上。每每离园时还有很多幼儿缠着家长要听墙上的内容,我想我们的目的真实的达到了。到现在为止我们以绘画墙为主题已开展了两次文明行为的评比活动,在家长和幼儿中形成了广泛的影响。

班级装饰要显示本土与园本特色,这是我们在班级环境布置中提出的总体思路。主题墙是与园本课程中的主题同步展开和更换的装饰墙,它突出的展示主题的网络结构与丰富内容,给幼儿及家长以最直观的认识。科学操作墙,虽是本土化的课程研究但绝对不落后于时代,2006年在中班我们尝试着作了科学操作系列墙饰,既是装饰,又是科学实验的场景,在电的、磁性、水的、滑轮等等的科学实验中幼儿获益匪浅。木隆骨框架装饰墙,2007年全园试探性的尝试木框架小格展示墙的装饰,一样的框架17个班创造出了不同的风格,用红线、带叶的玉米棒子、幼儿的蛋糕盘装饰画三样简单的东西布置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陕北农家乐场景;奇怪的符号,悠久的甲骨文,黑白双色,加上幼儿制作的豆贴画,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墙饰别出心裁的闪亮登场。

2、区域活动

我园的区域活动是综合化整合了的,我们要求园本区域活动的展开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传统的美工、图书、益智、建构、表演等区域角之外,在主题课程进行过程中我们还为这些区角加入了园本内核,如在美工区我们有脸谱绘画、仿画户县农民画等,表演区里有秧歌舞、皮影戏、手影等。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主题活动特设区,每个主题都有一个独特的区域角,如春天主题下就生成了养殖、种植,观察区,小兵主题中有兵器库,模拟打仗区,我爱家乡美主题中创生了农家乐美食屋和我是西安小导游区域角„„

与园本课程研究课题同时,我们还申报了幼儿园民间游戏的研究课题,并将这个课题渗透在区域活动中,创设了民间游戏区域角。归类如下: 美工系列——剪纸、版画印刷、折纸、捏泥人„„

益智系列——翻绳、挑棍、拾子儿、猜拳、七巧板、棋类、陀螺„„

体育系列——跳皮筋、斗鸡、玻璃弹球、沙包游戏、舞狮子、踢毽子、跳房子、滚铁环„„

三种区域角设置,内容互相渗透共同构建起我园具有园本特色的区域活动。

(三)园本课程下的园所活动

我们把幼儿园园本课程看作是一种“生活”,那么它就不能简单地只是一个大纲、一本指导书。它应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建立和研究园所活动是对园本课程的发展和生成,是课程中重要的和有益的部分。我园的园所活动在三个层面上开展:集体活动、亲子活动、社会活动。

1、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由全体幼儿和教师参予的园所活动,现已形成了5个固定的集体活动。

2、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是幼儿开心和喜欢的形式,我们将家长请进幼儿园,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娱乐,增进亲子感情,培养幼儿社会能力。

3、社会活动:由园本课程的生活化思想出发,我们在集体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固定社会活动和临时社会活动。固定社会活动包括了3个活动:

除了上述固定的活动外,我们还有很多临时的园所活动,与固定活动交叉进行,共同构筑我园丰富的园本活动。

(四)园本课程下的教师教研 在园本课程研究启动的同时,我们还将建立本园特色的教师教研制度,作为园本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与课程研究同步开展。形成了以“小组教研”为中心的园所教研风格。

1、什么是“小组教研”?

在教师的成长中我们以尊重教师为前提,给足教师“发言”和“学习发言”的舞台。我们把它称之为“小组教研”。“小组教研”就是将全园庞大的教师队伍化整为零,以小组协作研讨的形式进行有意义的教研活动。

教师教研成果展示制。为了将教师个人教研成果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我们每学年举行一次教师个人教研成果展示活动,给每个人发言和讨论的机会,并学习他人教研好的方法,在研讨中发现和学习如何更加有效的开展教学研究。

四、研究结论与体会

(一)结论

1、在课题实施中,很好的将地区资源与园所特点整合

幼儿园的教育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教育幼儿。在园本课程中突现地域特色是幼儿园课程本土化研究的方向。每个幼儿园又有自己的发展规划,怎样将两者结合起来,通过整合创造课程体系,是在园本课程研究实施之前和实践中关键性的问题。我园经过整合以西安区域的大文化与我园的小环境为背景,提出了“环境”课程的实施,与“养成教育”融合为一体,实施自然的综合课程。所以要谈经验的话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找对了切入点和方向。

2、幼儿园有能力开展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在流行本土化研究的当代,课程园本化是个必然潮流。在走出课程专家本位的模式后,幼儿园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位置,积极主动地迎接时代教育的挑战,不要因为没有做过而心有余悸。其实幼儿园有力量做好园本课程的研究,相信我们的老师在努力之下,能够慢慢成长为专家型的教师,为园所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园的实践正好证明了这一点。希望能有更多的兄弟园所能够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在园本课程的挖掘中,积极分享,更好的发现西安地区的幼教资源,做出我们的特色!

3、园本课程带来的变化 与原来的课程相比较,新的园本课程有了很多变化:

(1)幼儿学习生活化。贴近自己的生活,认识身边的事,了解身边的新闻,关注周边生活的变化,在活动中锻炼幼儿、启迪幼儿学会初步的融入社会,学习做人的道理。

(2)教师工作创造化。从简单的教书转化为“教—研”两条腿走路,教师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尊重和信任,调动起无限的积极性,投入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教师教研的起步推动了教师对教学的思考与反思,教与研相互促进,呈现良性、和谐发展态势。为幼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3)园本活动目标化、丰富化。园本课程下,所有的园所活动都围绕园本主题开展,更具目标性,中心突出,联系紧密。在园本课程中开发的活动是个持续不断丰富的过程,所以较之以前的课程更加丰富了。

为了更明显的对比园本课程改革的实施前后变化,我们以表格的形式列举了这些变化。

4、建议和后续工作

短短3到4年的时间,对于一个课程的研究来说是不成熟的。而且园本课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发掘、不断革新的进程,没有终极、只有无穷的创造。这个过程可能是辛苦的,但对于一个幼儿园来说在这样的研究中我们永远是有创造力和活力的。

结题只是将本阶段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和评价,并梳理出头绪,为下一步的工作创造条件,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还要将这个课题不断继续地推向深入,并不断丰富它的内涵和理论,将园本课程做强、做大、做出活力!

(二)体会

1、教师的力量

作为教师,很多年以来我们都是跟着大纲跟着专家走,突然有一天,我们变成了课程的主人,自己也曾怀疑过,可是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个集体,幼儿园集体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园本课程研究的日子里我感触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集体是力量,手拉手向前走,记得2006年十一前夕,做完了幼儿主题《祖国妈妈的生日》全部活动,忙碌了近一个月,原本觉得可以放松一下了。可是此时,单位领导下达了一个精神,十一要有个集体活动,以科室为单位自编节目第二天晚上演出,时间紧迫的让我们根本没有抱怨的机会,积极准备的气氛感染了所有的人。时间过得真快,那天晚上活动的名称叫“献礼祖国”,没有想到的是,每一个活动都惊人的好,《我爱你中国》歌伴舞中4个绣国旗的老师庄严的表情给我的是心灵的震撼。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音乐故事中,看见白发苍苍的老教师坐在椅子上与年轻教师共读一本书,凝重的眉宇间寄托的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期盼时,我只能用心中的敬佩来表达我的感情„„

2、工作中的感动

庞大的工作每天都有新的进展,这是所有人的努力工作换来的。辛苦的快乐着,这是很多老师给这3年工作的总结。真是这样一群教师在工作中感动别人,同时也被感动着!为了尽快完成课题任务,从院长到老师,我们3年的周末与寒暑假几乎都给了这个课题,许多老师经常是带着孩子来加班,夜深了,孩子在班上睡着了,妈妈看着孩子流泪了„„。

第三篇:幼儿园亲子教育园本课程研究

幼儿园亲子教育园本课程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现今,全国各地都在倡导创建“和谐” 社会,社会和谐意味着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家庭和睦,其乐融融,政府部门能够“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和谐是整个社会趋于完美的表现。教育理念与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紧紧相扣,那么在幼儿园里,我们怎样为社会和谐做自己的贡献呢?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使妇女儿童的身心和谐,只有使下一代的身心和谐,才能使未来的社会和谐;只有使妇女的身心和谐,才能使每一个家庭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的基础啊。因此我们打算通过亲子园的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

(一)对0--3岁儿童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是当今人类共同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它对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它是社会需要、家长需要、儿童发展需要的结合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并确立了 “儿童优先”的原则。我国也明确提出:“发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建立并完善0--3岁儿童教育管理体制”、“十五期间,全国幼教事业阶段发展目标是:到2005年,全国学前三年幼儿受教育率达到55%,学前一年受教育率达到80%,大面积提高3岁以下和5—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这说明:开展0—3岁婴幼儿的科学研究,是我国早期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必然趋势。这既是中国政府对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对家长的应尽之责任,更是对中国0--3岁儿童的尊重与许诺。

家长们则在对“社会发展对未来人的要求”的体验与思考中、在自己成长与发展的亲身经历中,感到孩子的发展“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

0—3岁婴幼儿各方面的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成人切切实实的关心,并使发展得到落实。人类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而潜能能否转化为现实,则依赖于社会对婴幼儿施加的早期关心的情况。

其次,它是对当前广泛存在的问题的应有回应

成人(主要指家庭中的)对0—3岁婴幼儿关心方面存在关心不够和关心不当的问题。教养机构内也存在许多问题。儿童在发展方面存在各种新老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迫切需要关注。

再次,相关研究已为0—3 岁儿童早期教育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最近20年来,儿童发展心理学揭示出婴幼儿在语言、物理、心理、生物等方面所具有的丰富的知识和巨大的潜能。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人出生头四年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四年内获得智力成熟的一半,其后的13年或14年,完成智力成熟的另一半。现代教育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也表明:一般正常人都潜藏着令人吃惊的智慧才能,对普通人来说,一生仅仅运用了其智慧的10%,甚至更少。要想开发人的潜在智能,必须尽早进行,如果错过了最佳机会窗口或者说关键期,将会造成终身不可逆转的、难以弥补的消极影响。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关注婴幼儿的心理世界、促进他们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我们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最后,幼儿园作为早期教育的正规机构,使社区每个儿童都能享受平等的早期教育的权利,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和教育组织形式,在我国 1 于七十年代末萌芽,社区教育曾被简单的理解为校外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社区教育偏重于理论的研究,实践刚刚起步,而幼儿园又普遍存在着注重本园幼儿的教育,极少关注社区儿童的家庭教育。社区机构普遍不重视早期教育,社区中的0-6岁儿童的家庭极少得到专门机构的教育指导,如何突破原有的办园理念和模式,探索适应新时期符合中国特色的幼儿园教育目标、课程模式是幼儿园面临的新挑战!

幼儿园作为早期教育的正规机构,有着其师资、场地等诸多的教育资源优势,支持和关注社区早期教育,使社区每个儿童都能享受平等的早期教育的权利,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可见,充分利用幼儿园在社区早期教育服务中的作用,开展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早期教育,优化教育影响、减少教育浪费、提高社区儿童家长科学教育幼儿的素质与水平,加强家庭对儿童潜能开发及教育过程中的正面效益,面向社区,充分发挥幼儿园在社区早教服务中的作用,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让每一个儿童都拥有最佳的人生开端。”这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讲过的一句话。儿童从一出生就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发展的权利。孩子从0岁开始,各方面发展为迅速的时期,良好的早期教育能够充分挖掘儿童发展的潜能,为他们健康快乐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这段话集中体现了开展早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性。我园为更好开展早期教育的研究工作,特成立了“幼儿园亲子教育课程及家长指导策略的研究”课题组。在研究中我们将注重提高服务品质,扩展服务范围,向家长提供教育策略、提供最新教育信息,主动了解社区儿童及家长对早教的需求,针对我园所处社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早期教育工作,从而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幼儿园亲子教育之路。

我们的工作在实践中还是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缺乏积累从而失去可行性,为此,我们决定确立该课题作为我们的新课题,期待以科学、规范、系统的科学实践研究,来实践我们对我园早期教育的新思路,实现我们对早教工作重新定位:那就是学前教育是0-6岁的教育,立足于社区,服务于社会,是我们的己任;满足社区对学前教育的不同需求,关爱每一个孩子是我们办园的根本方向。为此,我园将早教工作目标确定为“探索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新模式,搭建社区早教资源共享平台,成为社区早教基地”。

我们希望借助该课题组的专家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等,深化我园的婴幼儿教育研究。以各种方式实施早期教育并向社会全面开放。宣传早期教育的理念,普及科学育儿的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为创建学习型城区、构建和谐的社会提供实践经验,打下基础。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科学性、实用性、互动性、可操作性的活动,发展婴幼儿的运动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使儿童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并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亲子课程。

2、立足本园,总结一套适合本地区、本园的亲子园课程体系,及对家长系统的进行保教指导的策略,帮助家长获得科学育儿经验,使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发展观,使亲子园家长由自然型家长,转化为教育型家长,优化亲子关系。

3、培养一支具有亲子教育理论和经验的教师队伍,创建一个高质量的早教基地。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4、了解我们新区0——3岁幼儿早期教育现状及需求,为亲子园顺利开设提供可行性报告。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园的亲子教育模式。

探索铜山县机关二幼所在新区的亲子园建设模式,摸索亲子园各种设施的添置、玩教具的投放,为亲子园建设提供指导, 设计、实施、总结亲子课活动方案,为当前亲子园开展和以后亲子园运作提供资料。

5、探索如何开展多元化、多渠道的社区0---3岁早期教育服务形式,通过定期不定期的保教知识宣传,使部分散居儿童及家长得到保教知识指导,提高教养水平、总结出0----3岁亲子教育的活动设计。

三、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以幼儿园所处社区为中心点,辐射到周边社区调查家庭实施0—3岁婴幼儿教育的现状。(1)调查本社区0---3岁幼儿人数。

(2)调查婴幼儿家长对亲子园的认识育儿的观念和方法。(3)

调查新区及周边地区亲子园数量,及教育模式、特点。

2、行动研究法

根据0—3岁婴幼儿发展和生理及心理特点,设计早期教育的活动方案,用以指导0—3岁婴幼儿教育,同时又依据活动方案实施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充实和修改完善方案。

3、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我园亲子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亲子活动方案系统化、理论化,并上升为经验,为我园以后的亲子教育提供参考。

4、观察研究法

主要是通过拍照、摄像和文字记录等形式,在亲子活动中及时观察记录婴幼儿的行为表现,了解0—3岁婴幼儿发展现状及有关指标的变化,分析现阶段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及规律,进行0—3岁婴幼儿亲子活动方案的设计。

6、案例分析法。

针对每次亲子活动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摸索出更完善的幼儿园亲子活动方案。

四、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课题的实践意义:直接指导我园亲子教育的开展,对本地区幼儿园亲子园、班建设有指导、辐射、带动作用。

a、通过了解我们新区0——3岁幼儿早期教育现状及需求,为亲子园顺利开设提供可行性报告。

b、探索铜山县机关二幼所在新区的亲子园建设模式,摸索亲子园各种设施的添置、玩教具的投放,为亲子园建设提供指导

c、设计、实施、总结亲子课活动方案,为当前亲子园开展和以后亲子园运作提供资料。d、立足本园,总结一套适合本地区、本园的亲子园课程体系,及对家长系统的进行保教指导的策略,使亲子园家长由自然型家长,转化为教育型家长

e.、探索如何开展多元化、多渠道的社区0---3岁早期教育服务形式,通过定期不定期的保教知识宣传,使部分散居儿童及家长得到保教知识指导,提高教养水平.f、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理论价值:丰富亲子教育理论体系,为专家、学者进行亲子园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及实践基地。

五、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现状与趋势的分析

[一]、国外社区早期教育研究综述:政府重视;相对成熟;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学前教育社区化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一般说来,社区 教育须以发达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美国、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社区学前教育都较为发达。社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是非正规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地域性等。

(一)各国政府重视学前教育融入社区。

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的沟通和结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重视。日本、巴西、德国、泰国政府等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法规。

(二)为实现学前教育的目标,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以社区为依托的学前教育方案。

德国已形成两种典型的教育方案,以色列社区极为重视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家长进行分层指导,以提高指导的效率,印度以社区为中介,教育学前儿童的方案主要有两种。(1)母亲教育孩子的方案(2)大孩子帮助小孩子的方案。

(三)已经有了一定的社区学前教育课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有的国家设计了专门的社区课程,或在课程中加入有关社区生活和社区问题的内容,使儿童有更多的机会认识社区,培养社区意识,增强本土情感。

[二]、我国一些大城市也开始了该项研究。

世界各国皆对亲子教育非常重视,并进行了许多研究,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已开展了专项研究,并取得一些经验,为我们进行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北京市政府2002提出成立20个社区早教基地,一些优秀的幼儿园率先成立亲子教育基地,目前已取得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上海、杭州等地在亲子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上海的竖状模式、杭州的集团化横向模式都为我们进行亲子园园本课程研究提供了许多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和资料

六、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和谐社会:简单地从字面上说,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因此,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第一,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第二,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来维护社会公平;第三,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来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第四,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第五,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婴幼儿与家长的互动为核心内容,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和爱护婴幼儿身心健康,开发潜能,培养个性,使新生人口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

园本课程:是完全自发、自主的课程开发,是完全出于幼儿园内部需要(主要是教师和幼儿及家长的需求),主要依靠自身的条件和资源的全员参与、自我评价的课程开发活动。它是“实践——开发——反思——改进”的“草根”开发模式。适合本地区、本幼儿园的亲子教育课程体系及操作方法。

支撑性理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和谐社会和学习化社区,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早期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普及早教工作,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 4 受教育率与家庭科学教养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

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将它置身与终身教育体系中,从过去主要发展3-6岁幼儿的教育向下延伸至0-3岁婴幼儿的教育,在经济发达地区探索社区学前教育的模式,积极推进0-6岁教育社区化,以改变我国0-3岁婴幼儿教育与3-6岁教育脱节、0-3岁早期教育比较薄弱的状况。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可见,充分利用幼儿园在社区早期教育服务中的作用,开展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早期教育,优化教育影响、减少教育浪费、提高社区儿童家长科学教育幼儿的素质与水平,加强家庭对儿童潜能开发及教育过程中的正面效益,面向社区,充分发挥幼儿园在社区早教服务中的作用,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为0-6岁儿童和家长提高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幼儿园应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资源为社区服务”(《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相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003年3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时明确指出,今后5年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目标是: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争取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3岁至5岁幼儿受教育率达90%,5岁儿童早期受教育率达100%。全面提高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的能力。皮亚杰的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

他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成4个基本阶段。对我们亲子园教育教学,及活动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的是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是语言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婴儿最初以原始反射反应,1个月后,扩展了原先的反射(如从本能的吸吮扩展到吸吮拇指、玩具)。4-5个月婴儿形成了些新的习惯(如寻找声源),为习惯动作时期。

4-9个月的婴儿渐渐使动作(手段)与动作结果(目的)产生了分化,智慧动作开始萌芽,为有目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9-

11、12个月,婴儿目的与手段己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儿童用抓、推、敲、打等多种动作来认识事物,为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11、12个月-1.5岁的儿童通过尝试错误,第一次有目的地通过调节来解决新问题。如将娃娃放在毯子上,婴儿拿不到玩具,用手东抓西抓,偶然间拉动了毯子一角,儿童看到了毯子运动与玩具间的关系,于是拉过毯子,取得了玩具。1.5-2岁的儿童运用表象模仿别人做过的行为来解决眼前的问题,这标志着前运算思维阶段的开始。

此阶段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主体和客体的分化和因果关系联系形成。皮亚杰称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t),即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

近年来,新皮亚杰学派不仅在理论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而且在实践领域,特别是在教育实践领域也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在婴儿教育方面,心理学工作者根据皮亚杰的感知运动阶段理论,指导婴儿摆弄物体,操作智力玩具等,帮助孩子形成对物体的特性(如色、形状、体积、质地等)的认识;在幼儿教育方面,设计了各种智力玩具和教具(如图片、积木等),为儿童能提早形成数概念、空间概念及时间概念打下基础。

因此,他们为我们幼儿园亲子园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发展、预防与矫正心理发育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七、研究内容

(一)以幼儿园所处社区为中心点,辐射到周边社区,调查家庭实施0—3岁婴幼儿教育的现状。(1)调查本社区0---3岁幼儿人数。(2)调查婴幼儿家长对亲子园的认识育儿的观念和方法。(3)

调查新区及周边地区亲子园数量,及教育模式、特点。

(二)、了解我们新区0——3岁幼儿早期教育现状及需求,为亲子园顺利开设提供可行性报告。

(三)、探索铜山县机关二幼所在新区的亲子园建设模式,摸索亲子园各种教育教学设施的添置、玩教具的投放,为亲子园建设提供指导。

(四)、立足本园,总结一套适合本地区、本园的亲子园课程体系,及对家长系统的进行保教指导的策略,使亲子园家长由自然型家长,转化为教育型家长

(五)、探索如何开展多元化、多渠道的社区0---3岁早期教育服务形式,通过定期不定期的保教知识宣传,使部分散居儿童及家长得到保教知识指导,提高教养水平。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探讨社区0-----3岁早期教育的策略和途径,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1)托班。探索如何利用现有的托班设施设备,发挥其作用,为亲子园建设做实验班。2)双休日0----3岁亲子班。形成0-----3岁亲子班完善的课程体系;亲子班操作流程;亲子园相关活动方式。

3)0-3岁讲座咨询会。丰富讲座咨询的内容和形式;收集整理出社区家庭早教关注趋势的资料。

4)提高居民教养水平的方法的研究:研究开发、利用幼儿园与社区的早教资源,为0-6岁的社区儿童家长提供优教优养指导。

八、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6年8月至2007年2月)

1.成立课题组,收集有关亲子教育和0—3岁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相关资料,组织相关理论学习,撰写《幼儿园亲子教育园本课程研究》课题方案。

2.制订《幼儿园亲子教育园本课程研究》研究计划,确定该课题的工作策略。

3.成立《幼儿园亲子教育园本课程研究》课题领导小组,进行社会调查,与社区建立沟通渠道。(通过妇联、儿保所等部门)

4.开辟活动场地,做好人力、物力准备。(以幼儿园的托班,多功能活动室为基础,周末充分利用各教室,安排好亲子班教师)

5.教师研究方法培训及工作任务落实。组织骨干教师到外地参加亲子园建设培训,组织其他教师观摩骨干教师的示范课。组织相关理论学习。6.做好实施前其他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1.设计制订《0—3岁幼儿家庭教养方式》《0—3岁幼儿亲子关系》调查表,进行发放、回收、统计分析。

2.确定研究对象,策划、组织、实施亲子实验班的各项活动。

3.根据幼儿园亲子实验班教育活动情况及时反馈、调整实施方案,总结改进亲子活动方案。4.组织亲子班教师共同研讨,亲子活动实施的得失。5.收集各种调查表,实施方案等研究资料。

6.做好该课题后期调查工作。比较参加亲子班前后家长教养方式、观念及亲子关系的变化。

(三)总结阶段(2009年3---6月)1.做好各种资料分析、整理工作。2.撰写工作报告、研究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本课题已收集到中外关于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的一些理论、信息和相关资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

2.本课题主持张晶老师,有近20年的幼儿教育教学经验,在“九五”“十五”分别参与主持过市级课题两项,省级课题一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课题组成员包括幼儿园的领导、科研骨干认真、负责、努力,并聘请有关专家做顾问,研究力量强。

3、幼儿园大力支持开办亲子园,具备实施这项研究工作必要的设备、科研手段和行政支持,资金方面有保障。

3.我园近几年已经有些开展亲子活动经验,在0-6岁亲子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已在全新区率先启动了早教进社区工作,积累了社区早教服务方面的一些方法和经验。这些,均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十、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1.张莉(园长):协调社区与幼教机构的关系,负责课题在社区实施的有关配合工作,确定参与社区,明确社区专门人员,落实社区早教的活动场所及经费。负责课题的全面统筹协调工作,为课题研究提供保障,设备、资金的落实等。

2.焦杰(业务园长)负责课题的具体统筹协调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工作,如课题人员的安排。及负责课题中有关家庭教育研究内容的指导工作,并结合妇女儿童工作做好社会更多层面参与配合课题研究的宣传发动工作。并负责课题结题后在其他社区的推广工作。

3.张晶(课题组长)负责课题研究的全程指导工作,对课题方案进行可行性把关,对实践调查进行过程指导,对结题报告进行审核,并负责提供教科研最新动态。负责课题方案的设计、具体实施提供课题研究区域教育整体环境的有关素材,并负责课题研究内容与周边其他教育活动的衔接、配合。负责课题方案的制定、实践材料的收集、调查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课题的开展实施指导等。

十一、预期研究成果

a、课题的工作报告和课题实验报告

b、相关论文经验总结

c、一套切实可行的幼儿园亲子教育的实施方案。d、相关调查表如《0—3岁幼儿家庭教养方式》《0—3岁幼儿亲子关系》等。

附: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学》(新版)

陈幸军 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儿童教育新论》

刘晓东 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年7月第一版 3.《比较学前教育》

李生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版 4.《皮亚杰认知发展论》

5.《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及其行动计划》

6、《学前教育学》

梁志新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第一版

7、《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李生兰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

赵中建选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9、《婴儿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华师大出版社

10、《学前教育心理学》

邵瑞珍主编

华师大出版社

11.《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四篇:园本培训小结

从实践处着手 更为有效的园本培训

转眼,这一学期的园本培训活动又将进入尾声了。园本培训活动中不仅让我学会了自我反思,让我体验了什么是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研修要素,而且形成了能有效运作的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使我获得了不断的自我发展和行为改善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我懂得了要以研究立身,走研究型教师之路,这样有助于自己更快的成长。

本学期的培训形式比较多样化,有以各年龄段进行活动的,也有以全园性进行活动的。特别当以教研组形式进行培训活动时,我们都能按照中班段教学材料进行研讨,或者提出质疑。将问题再拿出来讨论的时候,大家就更有针对性,也能联系自身班级的情况展开讨论,在活动中获得成果。

在这次“提高教师课堂提问和回应的有效性”的项目培训中,我对教师的提问和回应有了新的认识。教师的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手段。有效的提问,让孩子在学习中主动的思考、探索,充分的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而无效的提问将使孩子的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极大的阻碍孩子思维的发展。在活动中,有时幼儿的回答会让人意料不到,而有时又常常会表述不清甚至偏离话题,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思维特点所决定的。此时教师需要及时分析这些特点对幼儿思维带来的影响,通过追问的方法帮助幼儿梳理思路、归纳想法、大胆想象。追问是提问的一种形式,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好的追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启发幼儿的思维,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一个学期的培训,我觉得我园培训的内容能贴切我们教师本身的问题,我们在研究中得到自身困惑的解决,在解决困惑的过程中又研究、讨论。如在问题研究中,每个问题源于每个教师自身实践中的困惑,如:课堂提问和回应现状分析和交流、早期阅读提问和回应有效性等,围绕这些问题,通过园本教研,依靠群体的智慧解决这些问题。让每一个人获益匪浅。

在每次开展园本培训中,我们都有明确的目标。能在明确的目标驱使下,立足实践、关注现场、充分反思、积极调整,让我们获得一些新的认识,积累和建构一些新经验;有重点的内容。能从园内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围绕问题步步展开,重点突出、主线清晰,有利于参与者围绕重点展开反思与讨论,以增强活动的有效性;有互动的氛围。显现出平等基础上的畅所欲言,促使大家在认知的冲突、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分析、比较、判断,进而带着价值澄清后的选择,对教材、对活动进行新的思考和实践;有梳理和提升。

在这样的园本培训过程中让我们解决自身的困惑,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不管在教育还是教学方面都有了飞跃的进步。

第五篇:园本培训小结

园本培训小结

为了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园内自己制定培训内容及目标要求,对本园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师自身修养、教学水平、业务研究、教科研水平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等各方面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发现自己在自身修养,教育教学水平,教研水平都有所提高:

一、端正思想明确认识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主线,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突出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形成实、活、新为特征的教学氛围,通过教学实践,加强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认识理解。

从理论上对幼儿教育教学的有了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

二、全面培养注重实效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骨干力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生力军。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我园对教师的培训所采取的培训策略是: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迅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全面培养,以达到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根据园本培训活动,开展自我规划与自我学习。

1.园本培训很注重教师的自我学习,我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和自身能力提高,对自己进行的自我学习的规划。

自我阅读的书籍有:特级教师朱静怡老师的《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一书,徐卓娅老师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0—2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手册》。

自我的学习计划有:

参加幼儿园内外的评课议课活动,积极参加幼儿的教学活动展示课,做好年级组长教学示范岗,参加园内的各项培训活动,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参加学历进修学习。

2.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认真组织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幼儿兴趣的培养、能力的提高、环境的创设、材料的准备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努力提高保教质量。

四、积累经验,反思不足,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开展主题式教育科研活动,以实现优化课堂教学为主题,开展一课三研的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教师培训是我园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每个教师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生命不息教研不止的思想。

下载园本节日课程的研究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园本节日课程的研究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园本培训小结

    园本培训小结 我们的园本培训重点基于幼儿集体活动提升情感教育的有效性。培训之后小结如下: 情感不仅仅是成人的专利,幼儿也不例外,我们应该让幼儿懂得人与人、与环境、与动植......

    园本研究三部曲 共建幸福人课程

    园本研究三部曲 共建幸福人课程 摘 要:多年以来,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都是以《指南》和《纲要》精神为指导,结合《青岛市幼儿园课程实施评估标准(试行)》,不断强化园本研究,学习教......

    陶艺园本课程实践研究调查问卷

    《大班陶艺主题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家长调查问卷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我园将在下学期开展《大班陶艺主题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活动,中国的陶艺有着悠久的历史......

    幼儿园园本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大滩乡中心幼儿园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结合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充分发挥幼儿园对课程管理的自主性,结合本园特色,自主开发符合本园的园......

    幼儿园园本课程邀请函

    北京启明之星《幼儿园园本课程》项目XXX地区园长交流会 邀 请 函 园长们都明白,幼教行业越来越不好做了,幼儿园的竞争压力是一天比一天激烈。因此我们的园长每天都要拿着放大......

    关于园本课程建设之我见

    关于园本课程建设之我见 虞永平教授 一、 园本课程与园本课程建设 园本课程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理解直接影响到园本课程的建设及其成效。对这个问题的误解也......

    小班本课程小结

    小班本课程小结 小三班班本课程小结 小班的孩子非常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喜欢用绘画、粘贴等形式表达内心的感受,于是将我们小三班的班本课程设置为《巧巧手》,主要是和孩子们一......

    园本培训个人小结

    园本培训个人小结 一学期的园本培训在匆忙的工作中结束了,本学期我们主要围绕“师德、青年教师专题、社会领域幼儿礼仪文明”的园本内容进行开展,每一次的培训活动,都在实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