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教师版)

时间:2019-05-12 12:2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海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教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海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教师版)》。

第一篇:海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教师版)

海安中学2014届高三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B A.大块朵颐

再接再厉

殒身不恤

聒不知耻(恬不知耻)B.珠联璧合剑拔弩张

有条不紊

郑重其事

C.闪烁其词

大肆渲染

出谋划策

杀一敬百(杀一儆百)D.鸩占鹊巢

曲意逢迎

无精打彩

老生常谈(无精打采)

2.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D 新年第一期

新闻联播

引发了网友热烈讨论,这档一向被誉为央视最严肃节目在结尾时玩起了“浪漫”,向全国观众“表白”

2014爱你一世。长期以来,在很多人眼中,该节目作为主旋律的新闻播报平台,给人留下的印象比较固定

两位男女播音员正襟危坐

不苟言笑,节目内容形式也如同填空题鲜有新意。

A.“ ” —— :,B.《 》 :,C.“ ” ——,、D.《 》 : ——、3.下面是关于嫦娥五号工程的报道,请概括这一工程的三个阶段,每点不超过5个字。(4分)

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张玉花透露,嫦娥五号目前正在研制,由上升器、着陆器、轨道器、返回器四个器组成,计划在2017年—2018年选择恰当时机发射。相比嫦娥三号、四号,嫦娥五号难度更大,计划于2020年前实现从月面采集两公斤样本返回。

(1)正在研制;(2)择机发射;(3)采样返回。

评分建议:前两点,各1分;第3点,得2分,其中,仅答“采样”或“采集样本”得1 分,仅答“返回”得1分。

4.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不超过20个字。(5分)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示例二:讲文明,更要落实在行动上。评分建议: 答到“讲文明”,得2分;答到“更要从身边的事做起”或“行动上”,得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①戴若思,广陵人也。祖烈,吴左将军。父昌,会稽太守。若思有风仪,性闲爽,少好游侠,不拘操行。遇陆机赴洛,船装甚盛,遂与其徒掠之。若思登岸,据胡床,指麾同 1

旅,皆得其宜。机察见之,知非常人,于舫屋遥谓之曰:“卿才器如此,乃复作劫邪?”若思感悟,因流涕,投剑就之。机与言,深加赏异,遂与定交焉。

②若思后举孝廉,入洛,机荐诸赵王司马伦。伦乃辟之,除沁水令,不就,遂省其父于武陵。时同郡人潘京素有理鉴,名知人,其父遣若思就京与语,既而称若思有公辅之才。元帝召为镇东右司马。将征杜弢,加若思前将军,未发而弢灭。帝为晋王,以为尚书。以散骑常侍王遐为军司,镇寿阳,与刘隗同出。帝亲幸其营,劳勉将士,临发祖饯,置酒赋诗。

③若思至合肥,而权臣王敦举兵作乱,诏追若思还镇京都,进骠骑将军,与右卫将军郭逸夹道筑垒于大桁之北。寻而石头城失守,王师败绩。翌日,敦叱若思曰:“前日之战有余力乎?”若思不谢而答曰:“敢有余,但力不足耳。”又曰:“吾此举动,天下以为如何?”若思曰:“见形者谓之逆,体诚者谓之忠。”敦笑曰:“卿可谓能言。”

④敦参军吕猗昔为台郎,有刀笔才,性尤奸谄,若思为尚书,恶其为人,猗亦深憾焉。至是,乃说敦曰:“戴若思有高名,足以惑众,近者之言曾无愧色。公若不除,恐有再举之患,为将来之忧耳。”敦以为然,又素忌之,俄而遣邓岳、缪坦收若思而害之。若思素望,四海之士莫不痛焉。贼平,册赠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曰简。

(节选自《晋书》,有删改)

5.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祖烈,吴左将军

祖父

⑵.指麾同旅

指挥 ⑶.帝亲幸其营

驾临

⑷.猗亦深憾焉

憎恨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卿才器如此,乃复作劫邪?(3分)

译文:您有这样的才能,(怎么)竟然又做抢劫的事呢?(3分)评分建议: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才器” “乃”翻译正确各得1分。⑵.伦乃辟之,除沁水令,不就,遂省其父于武陵。(4分)

译文:司马伦于是征召他,授予他沁水县令,(戴若思)没有去就职,于是就到武陵看望他父亲。(4分)评分建议: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辟”、“除”拥译正确各得1分,补充主语“戴若思”得1分。

⑶.若思素望,四海之士莫不痛焉。(3分)

译文:戴若思一向有声望,天下的士人没有谁不痛心的。(3.分)评分建议: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素” “莫”翻译正确各得1分。

7.阅读第①段,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戴若思的主要品质。(3分)

知错即改。(3分)评分建议:答“知错即(就)改”,得3分;答“知道错误“认识错误” “改正错误” “听取意见”等仅得1分。

8.第③段中,面对叛臣王敦的叱问,戴若思的两句答语的言下之义可分别概括为

⑴.态度坚决,反对叛乱;;⑵.暗讽王敦的阴险奸诈。评分建议:每处1分,意思对即可。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冬夜 黄 昇

万籁寂无声,衾铁棱棱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⑴.词中的“凄清”在上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作简要概括。(3分)

解析:月明霜冷,万籁俱寂,夜寒衾硬,香断灯昏。评分建议:一点1分,答到3点即可。

⑵.请简要赏析下片中的“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4分)

解析:妙用拟人,借物抒情。将梅花拟人化,借梅花因天寒“睡不成”表现词人苦吟难眠的 烦恼。构思精巧,想象丰富。评分建议:手法2分;分析、评价各1分。⑶.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作简要分析。(3分)

解析:主人公寒夜苦吟,通宵难眠,挂念梅花,借梅写己。刻画了一位勤勉孤寂、志行高洁 的词人形象。(3分)评分建议:分析1分;特点2分其中“勤勉” “孤寂” “高洁”各1分,答到两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⑵.皇览揆余初度兮。(屈原《离骚》)⑶.,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⑷.半卷红旗临易水。(李贺《雁门太守行》)⑸.锦瑟无端五十弦。(李商隐《锦瑟》)⑹.寄蜉蝣于天地。(苏轼《赤壁赋》)

⑺.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⑻.功崇惟志。(《尚书•周书》)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2)肇锡佘以嘉名(3)位卑则足羞(4)霜重鼓寒声不起

(5)—弦一柱思华年

(6)渺沧海之一粟

(7)宫阙万间都做了土(8)业广惟勤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乡 愁

罗黑芷

①这个主人想再回到十四年前去,寻一个落脚的地方,走入淡淡的哀愁。

②那时候是傍晚的光景:我不知被谁,大约是一个嬷嬷吧,抱在臂里,从后厅正屋走到前厅回廊,给放下在右手栏杆边一个茶几上站住。在那儿看见一个穿蓝色竹布衣衫的女人,是在我小小的心中觉得一见面便张手要伊拥抱的女人。伊凭倚着栏杆,微笑着,望着那被黄昏的光充塞了的庭院。空中无数点点的飞虫穿来穿去,它们的薄翅振动,仿佛习习有声。“孩子!这是萤火虫呀!这是——”我又从旁边不知又是谁的手里喝了一口苦味的浓茶,舌头上新得了一种苏生的刺激,我立刻在这小小的模糊的心中感觉了:这是我家的七月的黄昏。

③回转去罢,房屋依然是那所古旧的房屋,在那条有一个木匠人家管守入口的短巷左边;落雨的时节,那木匠饲养的三只斑鸠便在檐下笼中咕咕地叫唤。祖母在伊静悄悄的房中午睡; 3

父亲的窗子里似乎有说话的声音;我的一个伴侣——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哥哥,叔母生的——不知到哪里去了;母亲也不见;我独自在后院天井里蹲着。那从墙边和砖缝里挺生出来的野草,有圆叶的,有方叶的,密密的,疏疏的,不知叫做什么,衬着满阶遍地的青苔,似乎满院里都是绿色的光的世界。

④“哥儿!哪!这儿一点东西送给你。”挑水的老王,从他担进院来而尚未息肩的一头水桶里,取出一枝折断了的柳梢,尖尖的长叶滴下了水珠在他的手背上。呵!城外是一个什么世界呢?他又在他肚腰带里挖摸着,一个黑壳亮翅的虫儿嘶鸣着随着他的手出来了:“这叫做蝉子。”我飞跳过去了。于是那蝉和柳枝便齐装在一个小方竹笼内挂在后院的壁上。我在这东西旁边盘旋玩耍,直到“赫儿,赫儿”地呼唤着的即在今日还能引我潸然泪下的母亲的声音,可爱地送到我的小耳朵里。

⑤回转去罢,回转去罢,这回仿佛在一个暮春的夜里。母亲坐在有灯光的桌前和邻家的姆姆安闲地谈着话。一个姑娘叫梅,背靠着那窗下坐着。我叫伊为梅姐,这是母亲教我这样称呼的;当伊站立起来的时候,伊比幼小的我高半个身躯,听说是要“说人家”了!梅姐抱我坐在伊的膝上,伊偎傍我,偏起头看我,抚我的头发,喊我“赫弟!”可是此刻我所能记得的,似乎还有那一根灯草头上吐出来的静静的一朵黄色灯焰,这也即是儿时母亲房里的春天夜晚的光辉呵!虽然伊的身影很模糊,我细细吟味,如掣电般我便又站在伊的面前了。

⑥隔着彭蠡的水,隔着匡庐的云,自五岁别后,这一生认为是可爱的人所曾聚集过的故乡的家,便在梦里也在那儿唤我回转去。回转去罢,我而今真的回来了:你还被人唤作秃头么?卖水果的老蒋,我记得你的担子上的桃子是香脆的;你还是在巷中袒出赤膊滑滑地和你师父同锯木头么?可怜的癞子徒弟,那些斑鸠又在叫唤你喂食给它们呢!

⑦十四年以前的时间的海洋里,其实望见的只是茫茫的白水,须得像海鸟般在波间低徊,待到落下倦飞的双翼,如浮鸥似的贴身在一个清波上面,才知道那里仿佛正歌咏着什么。在这暂时有了着落的心中的叹息里,才知道这个小小的周围是很值得眷恋的。

【选自《民国语文》,有删改。罗黑芷(1898年-1927年)。】

11.文章开头“这个主人想再回到十四年前去,寻一个落脚的地方,走入淡淡的哀愁”在全文中有何作用?(4分)

解析:交代文章主要内容:回忆往昔;照应文题;引起下文要叙述的“回忆的生活”;奠定了全文淡淡哀愁的感情基调。(共4分,每点1分)12.文中叙写了哪些儿时生活场景?请作简要概括。(5分)

解析:由上文的第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1分)将“老蒋”和“癞子徒弟”唤作“你”,(1分)好像面对面交流,真切动人,(1分)表达了对乡亲深深的关切和思念之情(1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共5分,每点1分)

13.文中画线部分人称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有何艺术效果?(5分)

解析:由上文的第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1分)将“老蒋”和“癞子徒弟”唤作“你”,(1分)好像面对面交流,真切动人,(1分)表达了对乡亲深深的关切和思念之情(1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共5分,每点1分)

14.请联系全文,探究文章尾段“这个小小的周围是很值得眷恋的”的情感意蕴。(6分)

解析:对温暖深沉的母爱的讴歌;对纯美的乡土风物、淳朴的民风乡情的赞美;对善良的人情人性、恬淡的生存状态的怀靠,对美好过去消逝的伤感和惆怅。(每点2分,答到3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哲学与人生

胡 适

讲到“哲学与人生”,对大家也许可以贡献点参考。

关于人生,国内思想界的老将吴稚晖先生下了一个定义:“人是哺乳动物中的有二手二足用脑的动物。”那人生即是这种动物所演的戏剧,这种动物在演时,就有人生;停演时就没人生。譬如:有的喜唱花面,有的喜唱老生,有的喜唱小生,有的喜摇旗呐喊。不过单是登台演剧,红进绿出,有何意义?想到这层,就发生哲学问题。对于哲学的定义,我是这样下的:“哲学是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意义上着想,去找一个比较可普遍适用的意义。”二千五百年前在喜马拉雅山南部有一个小国迦叶里,街上倒卧着一个病势垂危的老丐,当时有一个王太子经过,在别人看到,将这老丐赶开,或是毫不经意的走过去了,但是那王太子是赋有哲学的天才的人,他就想人为什么逃不出老、病、死这三个大关头,因此他就弃了他的太子爵位、妻孥、皇宫、财货,遁迹入山,去静想人生的意义。后来忽然在树下想到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假定一切多是空的,那么,老、病、死就不成问题了。这种哲学的合理与否,姑不具论,但是那太子的确是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意义上着想去找他以为比较普遍适用的意义。要晓得哲学的起点是由于人生切要的问题,哲学的结果,是对于人生的适用。人生离开哲学,是无意义的人生;哲学离了人生,是想入非非的哲学。

我们现在再去看意义在人生占的什么地位。现在一般的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思想差不多是社会的奢侈品。他们看人生种种事实,和乡下人到城里看见五光十色的电灯一样,只看到事实的表面,而不了解事实的意义。这样说来,人生对于意义,极有需要。又如平常人看见病人种种病象,他单看见那些事实而不知道那些事实的意义,所以莫明其妙。至于这些病象一到医生眼里,就能对症下药,因为医生不单看病象,还要晓得病象的意义的原故。因此,了解人生不单靠事实,还要知道意义!

那么,意义又从何来呢?有人说:意义有两种来源,一种是从积累得来,是愚人取得意义的方法;一种是由直觉得来,是大智取得意义的方法。积累的方法,是走笨路;用直觉的方法是走捷径。据我看来,欲求意义唯一的方法,只有走笨路,就是日积月累地去做刻苦的工夫,直觉不过是熟能生巧的结果,所以直觉是积累最后的境界,而不是豁然贯通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有一次演说,他说:天才百分之九十九是汗,百分之一是神。可见得天才是下了番苦功才能得来,不出汗决不会出神的。所以有人应付环境觉得难,有人觉得易,就是日积月累的意义多寡而已。哲学家并不是什么,只是对人生所得的意义多点罢了。(选自1923年11月胡适在上海商科大学佛学研究会的演讲,有删改)15.请简要概括第二段的论述层次。(6分)

解析:首先说明什么是人生;接着阐明什么是哲学:最后阐述两者的关系。评分建议:共6分,每点2分。

16.文章第三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作简要分析。(6分)

解析:类比论证,(1分,若答“举例论证”仅得1分)用“乡下人”看“城里的电灯”来类 比,批评了只看到事实的表面,而不了解事实的意义的现象。(2分)

对比论证,(1分)用“平常人”与“医生”对待病象的差异论述了解人生的意义的重要性。(2分)

17.文中画线的句子“不出汗决不会出神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这句话有什么作用?(6分)

解析:借助爱迪生的名言来表达只有日积月累刻苦努力,才能探寻人生的意义的观点。(3分)这句话阐明了 “意义”由积累得来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增强说服力。(3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亚里士多德说:“掷石子者可掌控石子到其掷出之前,而不是之后。” 丹麦哲学家克尔恺郭尔在他的著作中讲到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两支军队对峙,一骑士赶到,双方均邀请其加入作战,骑士选择了其中一方,结果兵败被擒。骑士面对胜者,请求让他重新选择一次,胜者说:他是有一次机会,但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⑴审题参考:慎重选择;慎重出手;提前掌控,做好预判:人生难悔棋;覆水难收;不吃后悔药;不是一切可以重来;

⑵若“抓住时机”,则不切题。

⑶如遇反弹琵琶,则观点须切合题意,紧扣材料,言之成理。阅卷时须慎重把握。⑷缺题目,扣2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B(.3 分).2.D(3 分)

3.(1)正在研制;(2)择机发射;(3)采样返回。

评分建议:前两点,各1分;第3点,得2分,其中,仅答“采样”或“采集样本”得1 分,仅答“返回”得1分。

4.示例一:讲文明,更要从身边的事做起。示例二:讲文明,更要落实在行动上。评分建议: 答到“讲文明”,得2分;答到“更要从身边的事做起”或“行动上”,得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5.(4分,每处1分)(1)祖父(2)指挥(3)驾临(4)憎恨 6.(1)您有这样的才能,(怎么)竟然又做抢劫的事呢?(3分)评分建议:大意对、语 句通顺得1分;“才器” “乃”翻译正确各得1分。(2)司马伦于是征召他,授予他沁水县令,(戴若思)没有去就职,于是就到武陵看望他父亲。(4分)评分建议: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辟”、“除”拥译正确各得1分,补充主语“戴若思”得1分。

(3)戴若思一向有声望,天下的士人没有谁不痛心的。(3.分)评分建议: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素” “莫”翻译正确各得1分。7.知错即改。(3分)评分建议:答“知错即(就)改”,得3分;答“知道错误“认识错误” “改正错误” “听取意见”等仅得1分。

8.态度坚决,反对叛乱;暗讽王敦的阴险奸诈,评分建议:每处1分,意思对即可。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月明霜冷,万籁俱寂,夜寒衾硬,香断灯昏。评分建议:一点1分,答到3点即可。(2)妙用拟人,借物抒情。将梅花拟人化,借梅花因天寒“睡不成”表现词人苦吟难眠的 烦恼。构思精巧,想象丰富。评分建议:手法2分;分析、评价各1分。(3)主人公寒夜苦吟,通宵难眠,挂念梅花,借梅写己。刻画了一位勤勉孤寂、志行高洁 的词人形象。(3分)评分建议:分析1分;特点2分其中“勤勉” “孤寂” “高洁”各1分,答到两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2)肇锡佘以嘉名(3)位卑则足羞(4)霜重鼓寒声不起.(5)—弦一柱思华年(6)渺沧海之一粟(7)宫阙万间都做了土(8)业广惟勤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交代文章主要内容:回忆往昔;照应文题;引起下文要叙述的“回忆的生活”;奠定了全文淡淡哀愁的感情基调。(共4分,每点1分)

12.七月黄昏母亲叫“我”认识萤火虫;落雨时节独看院中野草;挑水老王送蝉子给“我”玩耍;暮春夜晚梅姐抱抚“我”;梦里回忆可爱的乡亲。(共5分,每点1分)

13.由上文的第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1分)将“老蒋”和“癞子徒弟”唤作“你”,(1分)好像面对面交流,真切动人,(1分)表达了对乡亲深深的关切和思念之情(1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共5分,每点1分)

14.对温暖深沉的母爱的讴歌;对纯美的乡土风物、淳朴的民风乡情的赞美;对善良的人情人性、恬淡的生存状态的怀靠,对美好过去消逝的伤感和惆怅。(每点2分,答到3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5.首先说明什么是人生;接着阐明什么是哲学:最后阐述两者的关系。评分建议:共6分,每点2分。

16.类比论证,(1分,若答“举例论证”仅得1分)用“乡下人”看“城里的电灯”来类 比,批评了只看到事实的表面,而不了解事实的意义的现象。(2分)对比论证,(1分)用“平常人”与“医生”对待病象的差异论述了解人生的意义的重要性。(2分)

17.借助爱迪生的名言来表达只有日积月累刻苦努力,才能探寻人生的意义的观点。(3分)这句话阐明了 “意义”由积累得来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增强说服力。(3分)

七、作文(70分)

18.参照《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⑴审题参考:慎重选择;慎重出手;提前掌控,做好预判:人生难悔棋;覆水难收;不吃后悔药;不是一切可以重来; ⑵若“抓住时机”,则不切题。

⑶如遇反弹琵琶,则观点须切合题意,紧扣材料,言之成理。阅卷时须慎重把握。⑷缺题目,扣2分。

语文(附加題)

一、阅读材料,完成题。(10分)

19.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自古执笔为文者丨何可胜言/然至於宏丽精华/不过数 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6分,每处1分)20.颜之推 《治家格言》(或《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2 分.每空1分)

21.①虚心向亲人朋友请教,得到他们的评价认可;②不刻意追求宏丽精华,做到体裁没有问题,辞意可观。(2分,每点1分)

译文:学作文章,先让亲友检查,得到他们的评判,知道拿得出去,然后出手,千万不能自我感觉良好,为旁人所取笑。从古以来执笔写文的,怎么可以说得完?但真能做到宏丽精华的,不过几十篇而已。只要体裁没有问题,辞意也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就可称为才士。但要当真惊世流俗压倒当世,也就要等到黄河澄清了吧。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C D(C项,此处劝说者应为湘云。D项,顺顺并未赶来商量。认为名分既不定妥,“到一个生人家去住不好”并非翠翠之“主见”,是杨马兵替她主张的)

23.(1)(6分)第一次,司马徽(水镜先生),刘备马跃檀溪后进入水镜山庄,司马徽向他推荐诸葛亮;第二次,徐庶(徐元直),徐庶赴曹营前回马荐诸葛;第三次,司马徽(水镜先生),徐庶离开刘备后,司马徽到刘备处再荐诸葛亮。(每点2分)(2)(4分)①婚姻上,妻子林佩瑶与吴荪甫感情冷淡,貌合神离;(1分)②家庭里,四小姐不听规劝,离家出走;(1分)③事业上,收买的内线韩盂翔、刘玉英背叛自己,姐夫杜竹斋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直接导致自己大失败。(2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4.(4分)完全免费;环境优美;适宜休闲;人文舞台。(每点1分)25.(6分)门票昂贵;用“票中票”牟利;垄断摄影权。(每点2分).: 26.(5分)降低门票价格;增加兔费景点;加强景区监管;取缔垄断行为;做好公共服务(每点1分)

第二篇:江苏省海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海安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高三语文试题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匆忙的世俗生活激流冲击下,能够恬然深思的心灵愈加稀少。如果说尼采式的敏感哲人曾对此发出 ▲ 的急切呼叫,那么,罗素,作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哲人,我们又从他口中听到了

▲ 的明智规劝,但愿这些声音能

▲ 今日性灵犹存的青年去寻求一种智慧的人生。

A.振聋发聩 耳提面命 开启 B.振聋发聩 语重心长 启迪 C.震耳欲聋 耳提面命 启迪 D.震耳欲聋 语重心长 开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事故调查组要坚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查清技术和管理原因,准确认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给遇难者家属和全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B.《白毛女》吸收了传统戏曲艺术的精华,采用中国民歌的曲调,民族艺术与西方艺术相结合,揭示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

C.工人题材的诗歌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了诗歌的自我教育,可发表个人作品,可相互切磋交流,表达了自己漂泊、处处碰壁而又不放弃梦想的生存状态。

D.科学家首次发现人类大脑中与智商有关联的两组特定基因簇,不但有助于未来开发更高效的神经系统疾病疗法,还加深了研究人员对智商的理解。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B.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C.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新人相濡以沫,白首偕老。B.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C.值此店庆,肖总忝列董事,因事不能躬临,本人代为致歉。D.各位同仁,以上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处,敬请斧正。5.对下面一段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作家余华与一位餐馆老板聊天,谈到读书时,餐馆老板深有同感:“我常让厨师去品尝其他餐馆美食来提高自己的厨艺,我发现总挑别人菜肴缺点的,没有进步;总夸别人菜肴优点的,倒成了好厨师。”

A.要成为优秀的厨师,更要学习别人菜肴的优点。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做出评价,应全面公正。C.世间万物缺陷难免,多吸收其优点,才有长进。D.读书做菜,都要既找别人缺点,也学别人优点。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游潭柘记 方 苞

康熙戊戌夏四月望后七日,余将赴塞上,寓安偕刘生师向过余。会公程可宽信宿,乃谋为潭柘之游,而从者难之,曰:“道局窄不利行车,穷日未可达也。”少间,云阴合,厉风起,众皆以为疑。寓安曰:“车倍僦,雨淋漓,诘旦必行。”

既就途,果回远,经砠碛,数顿撼。薄暮抵山口,而四望皆荒丘,虽余亦几悔兹行之劳而无得也。入山一二里,径陡仄,下车步至寺门,而山之面势始出,林泉清淑之气,旷然与人心相得。时日已向暝,乃宿寺西堂。质明起,二子披衣攀蹑,穷寺之幽与高;降而左,出寺循山径东上,求潭柘旧址。泉声随径转,林树密蒙,如行吴、越溪山中,遇好石,辄列坐,淹留不能进。日将中,从者曰:“更迟之,事不逮矣。”余拂衣起,二子相视怅然,计所历于山,得三之二,去潭侧二里,竟不能至也。昔庄周自述所学,谓与天地精神往来。余困于尘劳,忽睹兹山之与吾神者善也,殆恍然於周所云者。

余生山水之乡,昔之日,谁为羁绁者?乃自牵于俗,以桎梏其身心,而负此时物,悔岂可追邪?夫古之达人,岩居川观,陆沉而不悔者,彼诚有见于功在天壤,名施罔极,终不以易吾性命之情也。况敝精神於蹇浅,而蹙蹙以终世乎?余老矣,自顾数奇,岂敢复妄意于此?而刘生志方盛,出而当官。得自有其身者,惟寓安耳。然则继自今,寓安尚可不觉寐哉?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从者难之 难:责难

B.车倍僦,雨淋淳,诘旦必行 僦:租赁 C.遇好石,辄列坐,淹不能进 淹:停留 D.自顾数奇,岂敢复妄意于此 奇:命运不好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会公程可宽信宿,乃谋为潭柘游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B.虽余亦几悔兹行之劳而无得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C.谓与天地精神往来 蜩与学鸠笑之曰 ..D.况敝精神于蹇蹙以终世乎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余困于尘劳,忽睹兹山之与吾神者善也,殆恍然于周所云者。(4分)(2)乃自牵于俗,以桎梏其身心,而负此时物,悔岂可追邪?(4分)9.作者在这次游览中获得了哪些人生哲理?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南歌子·过严关

张孝祥

路尽湘江水,人行瘴雾间。昏昏西北度严关。天外一簪初见、岭南山。北雁连书断,秋霜点鬓斑。此行休问几时还。唯拟桂林佳处、过春残。

(1)“路尽湘江水,人行瘴雾间。昏昏西北度严关”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画面?(4分)(2)请简要赏析“天外一簪初见、岭南山”。(3分)(3)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尔卜尔筮,▲

。(《诗经 卫风 氓》)(2)吾尝跂而望矣,▲

。(荀子《努学》)(3)

,多于在庚之粟粒。(杜牧《阿房宫赋》)(4)锦瑟无端五十弦,▲。(李商隐《锦瑟》)(5)酿泉为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6)

,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7)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8)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论语·雍也》)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我是嫦娥 毕飞宇

①自古到今,唱青衣的人成百上千,但真正领悟了青衣意韵的极少。筱燕秋是个天生的青衣胚子。二十年前,京剧《奔月》的演出,让人们认识了一个真正的嫦娥。可造化弄人,此后她沉寂了二十年,在远离舞台的戏校里教书。学生春来的出现让筱燕秋重新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二十年后,《奔月》复排,这对师生成了嫦娥的AB角。把命都给了嫦娥的筱燕秋一口气演了四场,她不让给春来,谁劝都没用。可第五场,她来晚了。筱燕秋冲进化妆间的时候,春来已经上好了妆。

②春来十一岁走进戏校,从二年级到七年级一直跟在筱燕秋的身后,知道筱燕秋的人都知道,春来不仅仅只是筱燕秋的学生,简直成了筱燕秋的女儿,春来最初学的并不是青衣,而是花旦,是筱燕秋厚着脸皮硬把她拽到自己的身边的。青衣与花旦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当,只不过现在喜欢看戏的人少了,许多人都习惯于把戏台上的年轻女性统统称之为“花旦”,春来这孩子说话的嗓音和筱燕秋并不像,可是,一开腔,春来的唱腔简直就是另一个筱燕秋,戏校的老师们开玩笑说,春来的嗓子天生就是和筱燕秋唱对台戏的料。

③筱燕秋和春来商量,让她放弃花旦,改学青衣,春来不肯,商量来商量去,春来就是不肯。筱燕秋急了,筱燕秋的那句名言至今还是戏校里的一个笑话,一个笑柄,筱燕秋一急,拉下脸来,对春来说:“你要是不肯拜我为师,我就拜你,我拜你做我的学生,你答应不答应?”做老师的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春来还敢说什么。

④上了妆的春来真是比天仙还要美,她是嫦娥,大幕拉开,锣鼓响起来了,筱燕秋目送着春来走向了上场门。筱燕秋在戏校呆了二十年了,教了那么多学生,细细排下来,却没有一个能唱出来的,大红大紫就不说了,显一下山露一下水的都没有过,这种局面给筱燕秋带来了十分强烈的疼痛感。一个人可以有多种痛,最大的痛叫做不甘,筱燕秋不甘。筱燕秋每天都站在镜子面前,亲眼目睹着自己一天一天老下去,亲眼目睹着著名的嫦娥一天一天地死去,却无能为力。春来的出现让筱燕秋看到了希望。春来是嫦娥能够活在这个世上最充分的理由。

⑤观众承认了春来,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喝彩声就是最好的证明。⑥掌声雷动时,筱燕秋想一把抓住化妆师,她想大声告诉化妆师,告诉每一个人,“我才是嫦娥,只有我才是嫦娥”,但是她没有说,她现在只会抖动嘴唇,不会说话。筱燕秋无声地坐在化妆台前,她望着自己,目光像秋夜的月光,汪汪地散了一地。她一点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她拿起青衣给自己披上,取过肉色底彩,挤在左手的掌心,均匀地一点一点往手上抹,往脖子上抹,往脸上抹„„她请化妆师给她调眉,包头,上齐眉穗,戴头套,镇定自若地,出奇地安静。

⑦筱燕秋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拉开了门,往门外走去。筱燕秋穿着一身薄薄的戏装走进了风雪,她来到了剧场的大门口,站在了路灯下面,她看了大雪中的马路一眼,自己给自己数起了板眼。她开始了唱,她唱的依旧是二簧慢板转原板、转流水、转高腔。

⑧雪花在飞舞,戏场门口,人越来越多,车越来越挤,但没有一点声音。筱燕秋旁若无人,边舞边唱。她要给天唱,给地唱,给她心中的观众唱。筱燕秋的告别演出轰轰烈烈地结束了。

(选自毕飞宇,《青衣》,有删改,标题为选者所拟)

12.请简要说明第一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4分)

13.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筱燕秋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14.请简要概括第六段中筱燕秋在化妆室里内心活动变化过程。(4分)15.插叙是本文的写作特色,请探究作者这样的行文安排的用意。(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想象西藏

沈卫荣

西藏在地理上的偏僻和文化上的独特,让外界产生无尽的想象与向往,使得“想象西藏”这一文化现象经久不衰,愈演愈烈。

近些年来,六世**喇嘛仓央嘉措的情歌流行全中国,业已成为大量知识人和小资阶层最喜爱的心灵鸡汤和怡情补品。西藏则已成为人们殷切向往之地,成为净治众生烦恼,疗养精神创作的圣地,在这人间最后一块净土,人们可寄托日益脆弱的心灵和所有的愿望。藏传佛教之上师,不管是**,还是喇嘛,都变成了成就非凡的心灵科学家,是人们争相皈依的精神导师。可见“想象西藏”于当今的中国即是一种非常流行和非常时尚的事情,也反映了中国当今社会和文化的一些热切的诉求。

在西方世界,对西藏和西藏文化的热望和追捧之风气,远早于今日之中国内地,十八世纪中期,对西方世界而言西藏还近乎“只是一个谣言”,对其知之甚少。然而在紧接着的工业化世纪中,西藏却渐渐地演变成一个维多利亚浪漫主义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它差不多就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最后一个圣地,集中了以往所有人类曾经经历过的传统的圣地所拥有的神秘、力量和暧昧。但随着交通日益便利和数据化时代的到来,今天的西藏与外界的距离不再遥不可及,出入西藏也已不再是一种不可完成的使命,西藏发生的一切每天都可传遍全世界,西方学术界对“想象西藏”这一现象也有所警觉,他们以权威的姿态开始解构和清算由西方传教士、启蒙思想家、殖民侵略者、神智主义者、遁世主义小说家、嬉皮士和藏学家们联手创造出来的“神话西藏”,明确指出这个“神话西藏”是西方人自己的设计和幻想,与西藏的历史和实际无关,西藏并不如今天的西方人所想象的那样从来都是一个和平、慈悲、智慧的人间净土。

西方在“西藏神话”形成过程中的转化,揭示西方出现的每一个西藏形象在某个时代的各种表述都是无意识作用下的创造,这种想象行为中的创造,则被理解为真实,而真实又将被重复不断地修正,每一代作家均借助他们对西藏的设计和想象将无意识化为有意识,表露他们自己的各种最热切的关注、未遂的心愿,以及恐惧和希望等等。

西藏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无疑还将继续是人们最愿意倾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的“异域”,不管是被神话化的还是被妖魔化的“西藏形象”,它们都不过是人类于不同时期“想象西藏”的阶段性作品,它们与西藏的历史和现实常常缺乏必要的联系,反映的只是想象者自身所处的社会和文化面貌以及他们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说“旅行并不发现世界,而更是构建了世界”。16.第二段中,“想象西藏”反映了中国当今社会和文化的哪些热切的诉求?(6分)17.第三段中,西方世界对西藏认识有何变化?请简要说明。(6分)18.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画线句子的内涵。(6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选自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意为过去的种种,皆可为现今作指引。)那些记不住过去的人注定要重复过去。(选自桑塔亚那《生命的理由》)

海安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高三语文试题II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贺,唐皇诸孙,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

(节选自杜牧《〈李贺集〉序》)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21.王维被称为“诗佛”,白居易被称为“诗魔”,李贺则被称为“ ▲ ”。(1分)22.根据材料,概括李贺诗的特点。(4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曹操在征战过程中,也曾为多人之死而痛哭流涕,这些人主要有袁绍、吕布、荀彧、郭嘉、典韦、庞德、爱子曹冲。

B.《欧也妮 葛朗台》中先后写了葛朗台太太、葛朗台死去。二人之死相同之处有:二人皆有遗言,留给欧也妮的遗言也都是他们各自人生哲学的直白。

C.《呐喊》中,《白光》《孔乙已》与控诉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有关,但对醉心仕途,精神世界渺小猥琐的陈士成的批评,远远超过对孔乙已的批评。

D.《哈姆雷特》中,克劳迪斯派王后劝说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与母亲争执,误杀了波洛涅斯,克劳迪斯欲借机将哈姆雷特送往英国,企图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

E.《女神》中,《凤凰涅槃》是其代表作,诗歌写了凤凰与群鸟齐心协力,共同采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象征了旧中国的毁灭和新中国的诞生。24.简答题(10分)

(1)在《红楼梦》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中,凤姐和平儿交谈时说:“„„他两个人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们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他两个人”分别指的是谁?凤姐的话反映了后者什么样的性格特征?(5分)

(2)《子夜》中,吴荪甫与屠维岳第一次见面,几番交锋之后,吴荪甫“觉得这位年青人固然可赞,却也有几分可怕”。请问“可赞”“可怕”的原因分别是什么?(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早期的文学很多记叙奇异荒诞的故事,上古神话、《楚辞》、《山海经》、六朝志怪小说等,它们在表情达意的时候,常常流露出对上天的敬畏、对鬼神的好奇、对彼岸世界的追求、对灾异怪象的恐惧,这些都有着天人关系的深深烙印。先民在同自然界(上天)作斗争的实践中,与大自然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认为自己的一切来自上天(自然),自然中的风吹草动会引起身心的潜移默化,自己的活动又会牵动着自然(上天)的起伏变化。这便是“天人感应观念”的精髓。人类早期思维中的种种特点自然深刻影响着文学的灵魂——情感表达。如《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楚辞》:“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古人认为自己与自然有相依相惜的关系,看到山上有木,木上有枝,与妾对君的喜爱是相关的。古人又对自然充满敬畏、好奇、恐惧的情感,山有木,木有枝的事不曾被人留意,妾对君的一片痴情也不为君所知;湘君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湘夫人,于是他马上注意到自然界中悲观性的反常现象,鸟不是栖息在树上,而是羁留在萍草丛中,渔网没有撒到水中,而是被挂在树梢。古人在看事物的时候也常会以已观物,物我交融,或用起兴,或用比喻,将人类复杂抽象的感情用外在、具体、形象的事物展现出来。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那种将万物和自己相关联的思维模式,在这个关联过程中,人类的情感与万物相关联,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正如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言:“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选自周杭的《论天人感应对古代文化的影响》)

25.请简要说明“天人感应观念”的精髓。(4分)

26.人类早期有哪些思想观念深刻影响着文学的情感表达?请简要概括。(5分)27.结合材料,赏析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一句的情感表达效果。(6分)

201601海安县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逐题分析

1.【答案】B(①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②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语重心长: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形容对人真诚的劝告或忠告。③开启:用以指启开或打开、从某一点起等。启迪:开导,启发的意思。)2.【答案】A(B项成分残缺,缺介词,可关注“相结合”3字;C项中途易辙,可关注“工人题材的诗歌”“发表”“切磋交流”“表达了”;D项不合逻辑,关联词不但、还的关系。)3.【答案】D(A项“干戈”;B项“千帆”;C项“衣冠”。)4.【答案】B(A项“相濡以沫”;C项“忝列”;D项“斧正”。)5.【答案】C(注意句子中“总夸别人菜肴优点的,倒成了好厨师。”)

题目4补充,斧正这个词千万不能乱用。文人之间交流,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当数谦辞了,要不为什么要说文人“酸“呢!文人最最要紧就是那个自恃清高,那个让人尊重,当然首先的是先尊重别人。这点在旧时代的文人间交流的函件中可以领略到。诸如:台鉴、钧鉴、教正、指正、海涵等等,但是很少使用“斧正”一词的。“斧正“一词源于《庄子·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这段寓言故事说的是有一位叫做郢人的人,刷墙时不小心在鼻子上沾了一个石灰点,象苍蝇翅膀一样薄。他知道另一个叫匠石的人会耍斧子的绝活,便让他“运斤成风”,也就是把斧子舞得象刮风一样,咔嚓一下把石灰点削掉,鼻子不会受伤,郢人“立不失容”,一点也不害怕。后来一个国家的国君(宋元君)听了这事很稀罕,闲极无聊想找点刺激,便在鼻子上弄点石灰,也让匠石来“运斤成风”。匠石回答说,“我过去是会这个绝活的,但现在玩不成了,因为与我配合的那个郢人已经去世了。”成语“运斤成风”就是说的这个故事。后人就以此引申到修改文章,称之为“斧正”。从故事中我们不难理解,这个“绝活”需要双方配合,不但“斧正”者要“运斤成风”,还需要被“斧正”者的“立不失容”。但在“斧正”过程指的是双方应该是“技术水平”很高的人物中进行的,这就不难理解应该是“高手”间的切磋。如果今天我们使用在自己初学便要求较专业一点的人来“斧正”,一是根本不需要“斧正”的“斧正”,二是自己没有求教于人的虚心,人家如何指点于你?文人中讲究的就是虚心,然而自己将位置摆的很高,对方是无法合作的,只好“原物奉还”。那么这些谦辞如何运用呢?这个要看双方的地位。如果是同学、水平相当人之间交流,那就使用“雅正”、“指正”--含有共同欣赏的意思,对方会运用恰当的语句将对你作品的不同看法指出来。

晚辈呈给长辈,学生呈老师,初学呈专家,作者呈编辑,使用“教正”、“赐教”较为恰当,因为含有虚心请教的意思。这样容易使对方接纳你„„ “斧正”一词,确切地说应该是学术专家双方之间的词,但是还没有一位真正理解其含意的人使用过,一般是第三方使用。

中国的词汇很丰富,往往自己出于谦虚的本意,而因谦辞运用欠妥会适得其反,提醒你使用时应该考虑对方是否“接纳”这个词,才能达到你预期效果的。所以说谦辞的运用是应该慎重的。

二、文言文阅读(18分)6【答案】A(难:认为困难)7【答案】D(以、焉表修饰)

8【译文】我被尘世劳碌所困,忽然看到这座山与我的精神交会,对于庄子所说的话 几乎猛然领悟。(评分细则:“于”“尘劳”“善”“恍然”,各1分)【译文】竟然使自己被世俗牵累,以致束缚自己的身心,辜负这时光和风景,后悔难道可以补救吗?(评分细则:“乃”“其”“负”“追”)

9【答案】 ①观赏自然山水,体会自然与人的精神相通; ②流连山水,超然世外,是人生的大境界; ③珍惜自由,不被尘世束缚。(评分细则:每点2分,答对两点,意思对即可)文言译文:

康熙戊戌年夏天四月二十二日,余将前往塞上,寓安和刘师向一起来拜访我。恰好公务行程可以宽后两三天,于是就商量去潭柘游览,可是随从的人认为这很困难,说,:“道路狭窄不好行车,一整天也不可能到达。”一会儿,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大家都怀疑这次行程。寓安说:“多租些车辆,即使大雨淋漓,明天清晨也一定前往。

上路以后,果然路途迂回漫远,车子经过乱石沙滩,屡屡摇动颠簸。傍晚才抵达山口,可是放眼四望都是荒凉的山丘,我也几乎只剩下对这次出行劳而无功的后悔。进山一二里路,道路陡峭狭窄,下车步行到了寺门,大山的气势才出现,树林山泉清和秀美的气韵,宽宏地与游人的精神互相投合。当时已近昏暗,于是就住宿在寺庙的西堂。天刚亮起床,两个后生披着衣服攀登,浏览完了寺庙的幽静之处和最高之处;从高处下来向左行,出了寺庙沿着山路向东攀行,寻找潭柘寺的旧址。一路上,泉声伴随着山路转行,草木繁密蒙络,人好像行走在吴越的山水之间,遇到漂亮的石头,我们就依次坐下(欣赏),停留在那儿不能前行。时间已近中午,随从说“再延迟的话,事情就来不及了。”我弹弹衣服起身,两后生死亡的想看,思想所游历的山水,才三分之二,距离潭边二里地,竟然不能到达。过去庄周自述自己的学问,是与天地精神往来。我被尘世劳碌所困,忽然看到这座山与我的精神交会,对于庄子所说的话几乎猛然领悟。

我生长在山清水秀之乡,过去,是谁束缚了我的身心?其实是我被尘世劳碌所困,忽然看到这座山与我的精神交会,对于庄子所说的话几乎猛然领悟。那些古代贤达之人,居于岩穴而观赏川流的隐逸之士不后悔的原因是,他们确实可以在天地间建立功勋,扬名于天下,但他们始终不愿意用这些功名来换取自己生命中的精神情感。更何况让自己的精神疲惫于鄙陋浅薄的小事,从而窘迫地终其一生?刘师向正是志气旺盛之时,离家当官。能够自由掌控自己的人,只有寓安罢了。既然这样那么,从今天开始,寓安还可以不觉醒吗?

公程:因公外出的旅程。信宿:连宿两夜。

僦:租赁。诘旦:平明,清晨

砠:有石的土山。顿撼:摇动颠簸。虽:通“惟”只,仅有。面势:形势。相得:互相投合,比喻相处得很好。攀蹑:攀援;攀登 岩居川观居于岩穴而观赏川流。形容隐居生活悠闲自适,超然世外。(2).陆沉指隐逸之士。唐 白居易 《送张南简入蜀》诗:“昨日诏书下,求贤访陆沉。” 1罔极.无穷尽。1蹇浅.犹言鄙陋浅薄。

【答案】描写了一幅湘江尽头处登岸,瘴气弥漫中行路,日头昏沉时渡过关头的艰难困苦的行路画面。(评分细则:共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请简要赏析“天外一簪初见、岭南山”。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从远眺的角度(1分)形象地写出岭南山的陡峭,表达了作者对远行的痛苦(1分)

(3)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①对家人的思念;②年岁已大的伤悲;③返乡无期的无奈;④秀丽山水的慰藉;(评分细则:共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题解

这是作者被贬去广西桂林的路上,途经严关时写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在朝廷受到排挤,被贬广西,内心苦闷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诗词鉴赏

上片描写行程中所见的景物。“路尽湘江水,人行瘴雾间”。开头两句说,作者沿湘江水路乘船上行,走到了湘江的尽头,弃船登岸,开始在弥漫着瘴气的路上行走。湘江由广西境内发源,既然湘江水路已经走“尽”,说明作者此时已经进入广西境内。“间”字说明“瘴雾”很浓,行人只好在雾气中行走。“昏昏西北度严关”一句,写出作者度过“严关”时的感受和精神状态,大意说,他昏昏沉沉地从西北方向朝西南行进,度过了严关。“天外一簪初见”一句说,过了严关,可能是雾气淡了一些,一座高耸的山峰象一支玉簪一样在眼前出现了。“簪”字形象地写出了山峰的陡峭峻拔。“岭南山”紧承上句点明那“天外”的高峰,原来是“岭南山”。岭南山就是五岭山脉,这里作者见到的是其中一座山峰。下片写过了严关以后的心情。“北雁连书断,秋霜点鬓斑。”前句说,来到这样偏僻的地方,北方的雁也飞不到这儿来,这样,就连和家中的书信也断绝了。这是借用“鸿雁传书”之意。后句说自己两鬓象被秋霜点过,已经变成斑白,这就把面容憔悴,心情愁苦,形象狼狈的行路人的样子,生动地描绘出来。心中郁郁不乐,这次被贬到离家乡、离京城很远的偏僻地方,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这是不能不想的,可是又无法预料,只好说“休问几时还”,“休问”在这里有“不要管它了”的意思,是无可奈何的话。

结尾两句,是写作者心里的打算,“唯拟桂林佳处,过春残。”过了严关,离他这次被贬要去的地方桂林已经不远,时间正是春天,所以他打算在桂林这个山水秀丽的地方,度过春天剩下的时光。“春残”是“残春”的倒装,意思是“残留”的春天。

本词描绘路途景物,真切自然,不加雕琢,寥寥数笔,勾勒出五岭山脉以北山水的特色,这是写实,也是作者特意渲染、创造的意境,意在衬托作者抑郁的心情。但是,尽管作者路途的心情不佳,给全词蒙上了一层暗淡的色彩,本词给予读者的感受,并不是消极悲观的,结尾两句的“唯拟”二字,说明作者只是作暂时打算,以后怎么办呢?作者的爱国主张未变,纵使眼前遭受打击,无计可施,这里也并未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思想,不过面对残酷的现实,先度过残春再说,暗示读者,究竟怎么办,他还是要考虑的。这样结尾,词尽而意未尽,也给读者留下深思和嚼味的余地。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人。南宋词人,书法家。父亲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出生于明州鄞县,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廷试,高宗(赵构)亲擢为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当时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是年夏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三十八岁。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传世。《全宋词》辑录其223首词。(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经 卫风 氓》)

(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努学》)(3)钉头磷磷,多于在庚之粟粒。(杜牧《阿房宫赋》)

(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5)酿泉为酒,泉香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

(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7)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8)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雍也》)12【答案】

①写筱秋燕多年対青衣的执著和春来的意外演出; ②照应标题,③引起下文对筱燕秋逼春来学青衣的回忆,④与结尾筱燕秋的雪中独唱埋下了伏笔。

(评分细则:内容1分,结构各1分;要具体,若贴标签,不给分)13【答案】

第一处:春来不肯学青衣,筱燕秋不怕别人笑话,降下身段说要拜春来为学生,“拜”字表现了她的执着和固执,也表现了她对艺术的痴恋。

第二处:筱燕秋的“痛”而“不甘”既是对容颜易老,流年似水的不甘,也是对内心追求没有实现的不甘。

(评分细则: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4【答案】从嫉妒春来,到无声绝望,到不甘心,最后表面上镇定自若。(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答案】运用插叙的手法,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的前后变化多样;有助于展开主要情节,使叙述曲折有致,结构富于变化;有助于丰富文章内容。表现作者对人性复杂的哀叹。(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心灵有文化的渴求;精神创伤需要疗养,愿望需要寄托,精神上需要信仰。

17【答案】十八世纪中期,西方世界对其知之甚少;工业化时代,西藏被认为是浪漫神秘的世外桃源,如今,对西藏的想象有所警觉,不再神话西藏。(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人们走进陌生的世界,总是借助自己的设计和想象,表露自己的各种最热切的关注、未遂的心愿,以及恐惧和希望等;以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面貌和精神境界,来构建,来构建了自我意识中的理想世界;因而并不能发现认识事实与真相。

19过去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对未来有指引作用,过去是负面的,指教训,失败,挫折等,对未来有借鉴意义。

1.行文思路跳脱,第二段太长,第二节与下文关联不紧,50分。不具有针对性。2.不切题,过去是什么,语焉不详,43分。

3.过去的生活方式与现在的生活方式对比不强烈,没有形成对比的对应性反思,50分。4.52分,失败在享受过程,倒数第二节,第一句话有误,应该删除,立意构思徒弟的现在就是师傅的过去。

5.45分,空而堆砌。

6.56分,书写与语言基本功好!过去劳作时的快乐生活,给了我如今高三学习时要快乐生活,切第一则材料。

7.58分,文采好,第三四节青春就是一个人的过去,抒情性散文,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整句行文,用语老道。

8.48分,与第五篇结合讲。9.47分。

10.50分,有层次,层层深入,议论文。11.47分。

12.54分,素材品位决定了分数高下。附加题

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诗鬼

22①善于探寻以往的历史典故,多国家身世之叹; ②抒情摹状,能够突破旧有程式;③(部分)内容奇特难解; ④言词出色但说理上显得不足。

23【答案】AE(A项,不是吕布、荀彧,而是陈宫、荀攸;E项群鸟在诗中是与凤凰对立的反面形象。)24-1【答案】“美人灯”是林黛玉,另一个是薛宝钗。宝钗性格:富有心机(城府深工于心计),圆滑世故、小心谨慎(明哲保身)。2【答案】“可赞”:机警镇定,有胆量,对工会的心理及工人罢工情况十分了解。“可怕”:狷傲自负,预见到他的手腕恶毒。

25【答案】 ①人与自然有深厚情感;②人的一切来自上天,上天与人相互影响。

26.【答案】人与自然相依相惜;人对自然敬畏好奇恐惧的情感;以己观物,物我交融。

27.【答案】这句话表现了天人感应的观念,自然界中的草木的零落,令屈原产生忧虑楚王大业衰败之情。

第三篇:2013—2014学年下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范文模版]

2013—2014学年下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 历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13答案 D D B A C D B B C B C B D

14—25答案C A D B B C A A B D C 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5分)

(1)西藏和平解放,(2分)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2分)

(2)1997年7月1日。(2分)一国两制。(2分)

(3)解放战争国民党失败后逃到台湾。(2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4)祖国统一。(2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等合理即可。(1分)

27.(13分)

(1)土地改革,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达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分)

农业合作化,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了公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达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2分)

(2)变化:粮食产量下降。(1分)原因: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再加上自然灾害。(每个2分,写出两个即可,4分)

(3)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从国家制定政策需要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合理政策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等角度来回答。合理即可。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可以从遵守客观的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等角度回答,合理即可(事件和感悟各1分,2分)

28.(8分)

(1)公私合营或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分)赎买政策。(2分)

(2)文化大革命或以阶级斗争为纲。(2分)

(3)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大公司实行公司制,股份制,小公司实行改组联合等。(写出一条即可,2分)

29.(14分)

(1)综合国力或经济实力。(2分)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求同存异的方针。(2分)都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有利于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等。(写出一条即可2分)

(3)1972年。(2分)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等(每条2分,4分)

第四篇:2010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思想政治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1.2009年10月3日,巴西里约热内卢获得第夏季奥运会举办权。A.29届B.30届C.31届D.32届

2.2010年3月5日,届全国人大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A.十一,二B.十二,二C.十一三D.十二三

3.2010年2月9日,我省举行的“”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颁证仪式上,省委书记张宝顺向山西省首批选聘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颁发“山西特聘专家证书”,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A.百人计划B.千人计划C.万人计划D.十人计划

4.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3小时,若某鞋厂劳动生产率比同行业高出一倍,则该厂生产的一双皮鞋的价值量是

A.3小时B.1.5小时C.6小时D.9小时5.汽油价格回落,会带动汽车热销。这说明某种商品价格下降会引起A.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减少B.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C.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D.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6.李某开了“为民饭店”,需要聘请厨师,张某应聘成功。张某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到该饭店正式工作前,首先要做的是

A.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B.依法签订劳动合同C.获得安全保护的权利D.自觉履行劳动义务

7.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两人为如何公平分配争执不下。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先挑选,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可能解决了。这故事启示我们A.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B.既要保证生活需要,又要合理拉开差距

C.合理的分配机制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D.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8.“三鹿”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表明了市场调节存在的弊端。A.自发性B.盲目性C.滞后性D.基础性 9.在我国,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是

A.地方国家权力机关B.基层党的组织机构C.基层国家政权D.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必须坚持A.民主选举、民主决策与民主管理三者的有机统一B.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C.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统一

D.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统一

11.我国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及时领导全国军民抗震救灾.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帮助和支援灾区人民灾后重建家园。这充分体现了

①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③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④我国政府忠实地履行其职能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12.我国人民政协成立60年来,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的职能。

A.长期共存B.肝胆相照C.参政议政D.荣辱与共 13.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联合发布《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全国中小学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新时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A.完全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B.各民族学生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C.保持着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D.我国少数民族保留自己语言文字和一切传统民间习俗

14.面对长城、都江堰、龙门石窟等祖先创造的精美文化产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慨。导致人们对文化产品认识出现差异的因素有①文化环境②知识素养③价值观念④思维方式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5.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A.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排斥外来文化 B.否认本民族的文化,推崇外来文化

C.既要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否定外来文化 D.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

16.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B.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C.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17.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涵义。这表明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更重要B.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C.既要重视思想道德修养,又要重视科学文化修养D.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19.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D.万物在运动,但在概念中运动 20.2010年要加快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其哲学依据是A.人民群众是阶级斗争的主力军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D.个人利益的满足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1.胡锦涛同志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B.社会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社会存在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22.《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A.意识活动缺乏主动创造性B.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D.人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2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村”。这一诗句启示我们

A.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C.矛盾共性与个性的统一D.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有限的,真理是永恒的二、简答题(本部分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4表中的政策主要属于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其举措发挥了国家财政的哪些作用?(9分)

25.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与行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次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从《政治生活》角度,思考我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理由。(9分)

三、分析探究题(本部分共2小题,26题11分,27题15分)

26、四川汶川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大地震让数万生命被吞噬于瓦砾之下。当我们痛感灾难无情之时,也看到了一幅幅与死神争夺生命的充满英雄壮举的画面。在抗震救灾现场,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迎风飘扬的军旗;哪里有呼救,哪里就有奋不顾身的共产党人„„英雄们的身影。他们是一个民族的旗帜,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本色,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可贵品格,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社会风尚,抗震救灾精神为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

⑴请说明抗震救灾精神主要体现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哪些方面?(3分)

⑵在当代中国,我们青年学生责无旁贷地必须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请说明我们在今天怎样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8分)

27、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有无必要的问题,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也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高二(3)班的第二小组将“高中阶段要不要文理分科”作为小课题,开展思想政治课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上网查询信息了解到。目前有54%的人赞成文理不分科,46%的人赞成文理分科,几乎旗鼓相当„„,大家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1)你是否赞成高中文理分科?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道理,加以分析说明。(6分)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得知了教育部办公厅和中国教育报联合主办的“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我为纲要献计献策”主题征文活动的消息。大家感到高中阶段要不要文理分科,不仅仅是政府管的事,更与我们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建言献策。(2)“我为纲要献计献策”这一活动,主要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何种方式?并简述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意义。(9分)

四、生活践行题(本题10分)

作为一个资源型大省,山西如何走出“一煤独大”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备受关注。新任省委书记袁春清的到来,更让外界对山西充满期待。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思路基本明确,转型发展就是要实现煤、焦炭、电力、冶金、制造等传统产业的集约化,实现文化旅游、物流、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规模化。目前,山西经济转型综合实验区已经上报国务院等待批复。

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为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并阐述其哲学依据。

第五篇:2012—2013学五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测试

2012—2013学五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测试

县局统一组织的小学学业水平测试工作已经结束,现对五年级语文测试情况作以全面分析,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发扬成绩,汲取经验,增添措施,弥补不足,进一步搞好五年级语文教学及教研工作,全面提高我县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基本情况分析:

这次考试,我县五年级语文参考人数2413人,全县总分188681.1分,人均分78.14分;其中合格2255人,及格率93.45%;优秀1319人,优秀率54.66%;全县最高分96分,最低分0分。合格率除独店学区、蒲窝学区分别为84.81%和89.04%外,其他校(区)均在90%以上,从考试成绩来看,及格率比较高,反映出全县各校在抓质量提高方面工作严实,措施得力,富有成效;优秀人数过半,特别是东关小学、上良学区、西屯学区新开学区的优秀率在70以上,说明教师促优效果明显;综合分析相关数据,65%的校区合格率、优秀率和人均分接近或超过平均线,反映出语文科任教师基本上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分类推进,保证了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二、试题结构分析:

1.试题结构合理,信度和效度较高。本次语文试卷包括四大题型:基础知识、综合考查、阅读理解和习作展示四部分组成,分值比为30:20:20:30。试题紧扣教材,突出“双基”,注重

智能,适当拓展,权重适度,难易适中,基本摒弃了“繁、难、偏、怪”的弊端,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效地反映了本期全县五年级语文教学的真实情况。

2.重难点把握准确,知识点考查全面。本套试题紧扣教材,聚焦重点,主要考查了写词语、选择读音、句式变换、修改病句、课内外阅读和习作等。特别注重了课本上容易混淆知识的辨析、重点知识的运用和作文能力的考查。试题知识点密集,覆盖面大,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突出了小学高年级语文的训练重点,在考查下册知识点的同时对上册内容有所兼顾,侧重考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文章的理解、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能力,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这样的试题能从不同方面检查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有利于较全面地反映语文教学中的得与失。

3.题型新颖多变,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在这套试题中,不论是基础知识试题,还是能力测试题,试题命制的观点新,方法活,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既考查了对知识巩固掌握和灵活运用熟练程度,又考查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情况及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阅读试题的设计,从三个方面考查了学生潜心阅读,动脑思考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4.试题难易适中,面向全体学生。试题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运用的做法,注重了学生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注重审题,多方辨析,冷静思考,大都能做出正确的答案。如果不动脑思考,不注重平

时积累,即使死记硬背,也难以凑效。

5.试题尚存不足,还需研究改进。但老师们普遍认为本套试题有两大不足,一是部分试题设计太死板,课内考查部分分量足,课外拓展延伸不够,没有体现出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外延,例如没有将语文学习与文明礼貌教育、环保教育等结合起来。二是作文要求不够明了,有点高估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导致近30%的学生因未理解清楚作文范围而写了背题作文,影响了全县五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真实再现。

三、卷面及答题情况分析

(一)基础知识。

从试题来看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重在检测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这部分试题赋分30分,有四个小题。

1.补充四字词语。这道题的赋分为8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字词语的掌握情况,难度较低,关注全体学生,特别照顾学困生。12个词语中“杯水车薪”、“熟视无睹”、“美轮美奂”、“彬彬有礼”是二类词语,其余均为一类词语。试卷上80%的学生得了全分,6—7分占15%,5分以下占5%。有5%的学生书写不规范。卷面反映出个别学生将“杯”写成“怀”,把“直”字里面三横写成两横,把“诞”的右边写成了“廷”,该题的答题情况反映出我们教学中的缺失有二:一是学生对一类字词的读、写、记不到位,辨析认字训练还有欠缺,字词掌握得不牢固,对字的偏旁混淆,答题时出现书写错误;二是部分学生的写字习惯不好,书写不规范。

2.给带点多音字或读音易混淆字选择正确读音。这道题赋分

6分,全分率50%,有近半数的学生对上声和去声辨析不准确,“挑”失分较多,此题反映出,我们在区别汉字四声及普通话教学上还存在区分不清、读音不准的问题。

3.划出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此题赋分为6分。出示的都是常见而学生又容易写错的成语,学生作答较好,大部分学生得分在3——6分之间,一部分学生将“壮”右边写成了“土”。此题反映出我们平时教学在加强词汇积累、指导学生认知辨析等方面做得不够到位。

4.看拼音写词语。此题赋分10分,60%的学生得分在8分以上,但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尤其是“祷告”的“祷”、“盗贼”的“贼”、“驼绒”的“绒”书写出错多,说明我们在形近字、易混字教学上还存在着不细致的问题。

(二)综合考查。

这部分试题的赋分为20分,本题设计外延广泛,从多方面考查学生的积累及运用情况,内容涉及按原文填空、修辞方法、古诗理解、名言警句趣联歇后语积累、文学常识、修改病句等内容。试卷反映出学生整体作答良好,得全分者约占50%,得17—18分者约占40%,得15分以下者约占10%。其中《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作者简介错误率高,一部分学生将作家写成了英国人,有关顶针联的知识,学生积累少,掌握不熟练。

(三)阅读理解。这部分试题的赋分为20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做了比较全面的考查。考查包括两部分,阅读

(一)节选自《草船借箭》一文,重在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让

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感悟理解填空。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回顾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形象,写出人物特点。这既考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感悟提升,又考查了教师教学过程的方法策略。此题学生作答情况呈两极端,部分学生能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答题语句通顺,用词恰当,表现出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及语文素养。而将近30%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到位或张冠李戴,反映出知识积累少,语文基本功差。从学生答卷所反映的情况来看,老师的教学常规做得实,这道题就考得好;反之,学生就做得比较差。

阅读

(二)节选自《晏子使楚》一文。这道题体现了现代文与文言文的接轨,重在考查学生对课文重点句段的理解及对文言文的初步认识,也涉及了查字典,字、词义分析,句式变换等内容,题目不难。但部分学生由于对所学课文阅读不认真,审题不严密,理解不到位等原因将第1小题未做,导致失分严重。第2小题形近字辨析运用、第3小题的古今文对照阅读本是极易得分的题,但因为学生答题方法不当,所以得分不够理想。阅读题约40%的学生得分在18分以上,约40%的学生得分在10分以上,约20%的学生得分在9分以下。此题反映出课外阅读量大的学生答得好,也反映出部分学生对所学课文理解不到位,语文基本功差。

(四)习作展示。本次作文属于五年级语文上册的单元训练项目,与上册第一单元内容紧密衔接。从内容看,要求写一篇读后感,但由于题目要求措辞不严密,加之部分学生不会审题,导致40%的学生写成了写人或记事的作文。如果将习作要求中第三句话改为“回忆给自己留下最深记忆的篇目,联系自己的生活实

际,说实话,吐真情,写出你的感受”,或许背题习作会少一些。根据采样信息概算,优秀习作约占33%,良好习作约占35%,及格作文占30%,不及格作文占2%。存在问题主要是部分学生审题不严密,将读后感写成了写人或记事作文。学生的阅读面不广泛,多数选材来自于教材的篇目,内容单一。习作内容空洞简略,不够真实具体,感受不够深刻,缺乏真情实感;语言积累不多,平淡,缺乏表现力,语言表达不完整,不流畅。

四、教学中存在问题及今后的改进措施

通过对学生答卷情况和统计数据的定性定量分析,发现五年级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平时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与巩固不够,双基训练有所忽视。从数据统计和卷面分析来看,有75%左右的学生基础知识考查部分失分不少,主要是不会拼读音节,对字义词义不求甚解,甚至连简单的组词也随意杜撰,这些部分暴露了学生语文基础脆弱,基本技能不强,致使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犹如空中楼阁,学生成绩低而不稳自然在情理之中。

2.课堂教学不够扎实,学生阅读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从作答方式、思维模式来看,部分学校的课堂教学还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层面上,忽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比较低下。

3.分层教学落得不实,促优抓差效果不明显。从学生作答情况反映出我们部分教师受思维定势和习惯运作的影响,课堂教学明显存在一刀切、整体划一的弊端,学生的个性特点、智力因素、学习基础有所忽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的预想难以实现,有些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没有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而是被挤向课外,导致学困生转化工作教师拖,学生磨,效果差。

4.阅读教学效率不高,阅读训练拓展不够。从试卷中反映出:在阅读教学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讲解轻感悟的问题比较突出,使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运用之间的差距较大,少数学生对阅读题束手无策,由此暴露了平时阅读教学依然存在犹如蜻蜓点水,一掠而过的弊端,并未在学生能力形成上下足功夫。

5.作文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方法单一,训练欠实,抓的不力,从试卷中反应出部分学生不会审题,不会选材、组材,不会布局谋篇,不会表达真情实感,作为五年级学生缺乏起码的写作常识和写作技巧。一些学生的作文,内容虚假、情感肤浅,看不出对生活的独到认识和切身感悟。这表明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足,阅读积累匮乏,生活积累贫乏,不少学困生错别字连篇,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这说明我们的语文教学读写结合不紧密,学生积累生活素材、亲历习作实践的机会更少。

6.学生书写不规范。从卷面看,小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少数学生书写不够工整,字体潦草,涂改现象严重,对待考试的态度不够端正,简单题胡乱填写,难题懒得思考,偷懒应付的恶习跃然纸上,这既是习惯培养不良的表现,又是教风不严,学风不浓的反映。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采取以下措施: 1.培养良好习惯。叶圣陶说基础教育要讲可以写一本书,要

说就是一句话:培养好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体现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在学生日常学习中,尤其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细心作答的习惯,动脑思考的习惯,创新求异的习惯。特别要加强学生书写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

2.重视“双基”训练。语文教学要从学情出发,加强“双基”训练,落实拼音、字、词、句、段的教学,扫清阅读障碍,一节课,一次作业,都要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书写习惯等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基础知识要继续抓牢,对于字音、字形的识记,要强化训练,狠抓落实,严格把关,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同时,要做好各层次学生的针对性辅导,对学困生加强基础性训练,对优生突出发散性思维训练。

3.优化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主环节,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教者要积极总结新课改的成功经验,潜心解读文本,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课堂。通过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心理,使学生系统掌握和灵活运用最基本的阅读技巧,并适时适度向课外拓展。同时,要重视学生阅读习惯、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4.提高作文水平。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要把提高作文课堂教学艺术水平与指导学生亲历写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学会审题,学会选材,学会组织语言,学会表达真情实感,学会修改。要培养学生及时作文习惯和快速作文能力,消除学生参阅范文的依赖心理和拉长时间,挤作文的不良习惯。在作文教学方面,重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有机结合,课堂上多增加随文练笔的机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留心生活,多读书,勤做读书笔记,写日记,多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因为只有积累了大量的习作素材,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5.注重积累拓展。增加课外知识的拓展延伸训练,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依据课程标准,按照学段要求,确保课外阅读量,指导学生遨游书海,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积累一些优美的语段、古诗名句、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对联等。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不写错别字或少写错别字,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灵活运用所积累的语文知识。简单的积累知识是低层次的,更重要的是要架设一座通往积累与运用的桥梁,厚积薄发,学以致用,解决语文问题,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6.加强合作交流。校际之间,课任教师之间要通过片区教研、“1+2”活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和试题研究的最新成果,达到教学资源共享,人才培养共赢,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这次测试使我们明白了:一个语文教师要承担的很多,引领学生感受中华上下五前年泱泱大国的语言魅力,我们所做的只是

滴水之功,真正将学生领进文学宝殿,我们所做的还有很多,语文教学要始终围绕识字、写字,阅读和作文展开教学。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我们自己必须善用时间,为自己充电,从而为学生当好引路人、铺路石。只要我们扬长避短,注意随时改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就一定能把我们语文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下载海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教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海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教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