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严管理+好方法,我们取得较好成绩
严管理+好方法,我们取得较好成绩
众所周知,考上理想大学是培训中心全体学生最直接的学习目的,因此,怎样让学生的成绩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提高是我们的工作重心,为此,我们主要做以下几点工作:
一、学习氛围的形成
无论是一个班级,还是一个年级,都有一种火炉效应,若炉火熊熊燃烧,所有煤球都会发热变红,即使再投入一两个生煤球,也会慢慢冷却。因此,在整个年级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培训中心有效利用学生高考失败所产生的挫折经历,自卑心理,积极引导并转化为学习动力,尤其是新学期开始的两三个月,年级提出明确要求、措施,班主任强化引导,鞭策,课任教师日常配合、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态度端正,很快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就形成了,入班即静,坐下就学,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浓厚的学习氛围无形中影响着后进生,再加上严肃的校纪作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普遍提高便成为必然。
二、正确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X校长的正确指导给我们指明了教学的方向,再加上培训中心秉承“从高、从难、从严”的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进行周考、月考,逢考必评,逢评必总结,必反思,必积累。这种以考代讲,以考代练的教、学方法既及时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快速有效指导学生适时调整学习方向,适当改变学习计划,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每次月考之后,由班主任牵头,召开教学协作组会议,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学情、考情展开分析和讨论,确定帮扶对象,为其量身定制最佳的复习计划,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三、培优工作
培训中心不仅担负着我校整体一本上线数的任务,同时还承担着突破名牌院校的光荣使命。因此,培训中心自开学就把培优工作当成重中之重。去年情况特殊,高分复读学生少(一本以上只有3个人),即使如此,我们依然“良”中选“优”,一旦培养目标选定,就严格要求班主任负责解决其心理负担、身体健康、学习态度、考后总结等问题;课任教师针对某一学科进行具体指导,试卷作业,面批面改,见差既补,优而更优。年级几乎每周都要召开优秀学生座谈会,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问题,同时多渠道,广范地搜寻好题,让他们学练有目标,做后出成绩。实践证明,此举效果显著。陈创录同学在高考前可谓埋进年级为其设置的书山题海,尽享学习和快乐。2012年高考数学考试结束,他反馈说很多题目他见过或为相似的题目,甚至原题,这不但有效地提高了他的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让他走进考场有了信心和底气,为高考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纪律、卫生好是学习的保证
没有铁的纪律作保证,很难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很难展开有效地教育教学工作。有人说培训中心是“特区”,可以不受制于学校纪律,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培训中心一直严格要求学生,多次进行纪律教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培训中心一直严格要求学生,多次进行纪律教育,和其他年级保持一致,决不姑息迁就每一个学生。培训中心2012年高考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管理严格功不可没。
细节决定成败,卫生见人素养。培训中心抓学习、抓成绩的同时,并没有对卫生视而不见,而是积极引导,明确分工,细化管理,责任到人,让全体师生能够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学习。
第二篇:提高英语成绩的好方法汇总
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方法
儿子理科特好,英语特差,所以从网上整理了这些东西,希望对你有用。
【英语成绩优异者的经验】必须把老师每天布置的题目认真做完,因为老师的题目都是有选择性的,是一个单元的重点。
【英语成绩优异者的经验】多阅读<疯狂英语>挺好的,不过我更喜欢<星火英语>
在阅读的过程中重要的单词这些书里都有注解,记住它们,并且把自己认为好的句子什么都抄下来,这样英语肯定能提高的。
我一直这样,现在每次英语考试基本是全班第一
【英语成绩优异者的经验】各个击破,解决难题有方案
单词:首先要攻克的难关,包括音标、解释、拼写等。
解决方案:1.早期靠大声朗读拼写,通过昕觉来记忆,记忆没有诀窍,只有重复重复再重复,不管用什么方法,记住就行;2等词汇量有一定积累时,靠海量阅读(记住是海量),什么都读。听:听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意识,是建立在词汇量基础上的能力。
解决方案:重复听,什么都听,建议从听英语歌曲开始。
关于“说”的解决方案:最难掌握的技巧,没有捷径,只能靠反复说。
关于“读”的解决方案:早起跟着磁带大声朗读就行了,尽量去模仿语音、语调,口语也可以得到加强。朗读,模仿是关键,一定要大声,这个很重要,对于口语和听力都靠这个提高。注意音标,找出规律,可以帮助记忆单词。
关于“写”的解决方案:还是靠阅读,读得多了,自然有感觉。
总之,听说读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只要一个方面提高,其他也会相应加强。建议从简单的阅读入手,循序渐进。
至于提高听力阅读,还有怎样记忆单词的,你可以直接百度:海鲜英语_新浪博客。那个还有个学习软件的网址,觉得也不错,你可以试试,或许对你很有帮助。你直接百度:Hxlisten°-海鲜英语-满足一切学习所需
【英语成绩优异者的经验】
其实学英语并不难,当然前提是要肯下苦功.
方法就是坚持天天狂读,读时一定要大声!!!!
这是很有效的,我当初就是靠这个秘诀度过英语难关的【英语成绩优异者的经验】
单词,我没有我们班同学那些一大串一大串的语法
但我有他们望尘莫及的单词储备
所以我也有了他们望尘莫及的分数
【英语成绩优异者的经验】
试想一个学生背会了几百遍甚至上前篇文章,他就可以出口成章了,俗言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诵“,他说英语时脑中已经形成了英语思维,也就是他的语感已经形成了。那么他做题来也就会得心应手,遇到问题时,他平常所积累的语感马上就可以给出答案来,写文章时也会文思泉诵,不必担心无话可说。
【英语成绩优异者的经验】鼓励大家用零碎的时间去记单词,就向李阳教给的方法一样,大家可以买一个小本子,记上单词和语法,在等饭时,睡觉前都可以拿出来背背,只有一点一滴的积累,知识才会积少成多。
【英语成绩优异者的经验】每天做一篇完形填空或阅读理解专项习题,注意方法做时不要查工具书,也不要看答案,自己去做,等做完之后,再去对答案,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去查工具 1
书,真得不理解的话再去问老师,切记对于自己做完的题目,一定要把自己遇到的新的知识记录在笔记本上,定时复习,反复复习,这样知识就会不断积累,一定要让学生在做题的同时养成自主积累的好习惯。不会的题目和典型的习题一定要记在笔记本上,反复复习,反复理解,这样做题才有意义。凡是自己做过的题目,以后一定不能出错,这样成绩自然就会提高,要在做题中寻找考题的规律和解题方法,掌握了规律和方法,取得高分是轻而易举的。
【英语成绩优异者的经验】
因为高考英语绝对不能放松学习的,在这里,我只能先跟大家说最直接最快速的——怎么样快速把英语成绩赶上来。实际上,这个方法在其他科目上也是一样可以用的。
首先,太难的题目不要做——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原则。如果一段听力材料你几乎一个单词都听不懂,一段阅读材料里面全是不认识的单词,那么,翻来覆去地听和读既耗费时间,也收效甚微。做简单一点的——但也不是太简单——应该是稍微有点挑战性,需要动脑筋去思考的。这个程度需要自己去感觉,别人是不知道的。我们也不要怕感觉不准——这个难易程度的弹性很大,有时候稍微难一点的或者稍微简单一点的也一样做,都会有好处。偶尔做一篇特难的或特简单的,也不会有坏处。只要自己心里知道太难的可以不做,就可以了,不要像在超市购物一样挑三拣四的。还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到解题而不是‘选题’上。
这个道理明白了以后,我们面对真正的问题是:当我们面临着这样一道不是太难同时又有一定挑战性的题目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答案很简单:做,做透!
很多人会做题,但是不会‘做透’题。这便是他们做了很多题却始终成绩难以提高的原因。因为对一道题目没有‘做透’,所以体会不深,收获有限。走马观花一样地做十道题,不如认真地吃透一道题。
那么,怎么样才算把一道题‘做透’呢?我举我学习英语的时候做阅读理解的例子。我做英语的阅读理解,绝不是看完文章选完ABCD 就完了,而是要分为四个步骤来慢慢地把它吃透: 第一步,是先看问题。问题下面的选项可以稍微扫一下,不用认真看。这样做的目的是快速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和考点。也就是说,你把阅读理解后面的问题看完了之后,基本就知道这篇阅读理解在讲什么了。因为有的阅读文章它的写作方式不是“开门见山”式的,往往会先闲扯两句,然后慢慢地导入主题。很多人上来先看文章,一看开头,看不懂,不知道作者想要说什么,然后就晕了头,后面的内容也就跟着糊里糊涂起来。所以我们先看题目,知道全文大意和考点,即使看文章的时候有些地方看不懂,也影响不大了。
这个第一步,也符合我们前面讲过的‘系统学习’的思想——先整体后局部,从大到小进行理解。这样有助于我们在阅读中保持清晰的思路。
第二步,就是认真地把全文阅读一遍,然后做题。
这前面两步,是我们做阅读理解的常规步骤,在考场上,按照这两个步骤来就不错了。完成这前面两个步骤,每篇文章需要用的时间大概是12 分钟。
但是,在平时练习中,这样做就收效不大了。因为只阅读一遍,看个半懂不懂,糊里糊涂地选择几个选项,然后对一下答案。这样我们花了时间,实际上没有什么收获。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英语题目,却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这个时间花得‘不值’,没有效率。
所以,我在平时练习中,就要求自己:既然做了一篇,就要吃透一篇,理解一篇,收获一篇。这样即使在某一篇文章上花的时间多一些,效率却比流水一样做很多篇阅读理解要高得多。这正是我的英语成绩能快速进步的秘诀。
第三步,要对照参考答案。但是不能简单地知道正确答案就完了。对于自己做错的题目,包括那种没有把握但是‘蒙’对了的题目,我会认真地去对照原文,理解清楚为什么这个选项才是正确的。这个过程,就是再重新阅读文章和理解题目的过程。
第四步,在把问题都梳理清楚以后,我们要再回过头来认真地读一遍文章。这个时候可以查
英汉词典,理解一些生词的意思。不过,不要把这些生词记下来(一般来说中高考的英语阅读都要求生词量控制在3% 以内,而一般一篇文章——除了人名和地名——生词量不超过5%,都是可以基本读懂的。所以我们通过做阅读理解,要把课本上学过的单词反复的巩固熟练,做到理解起来完全没有障碍,这样就行了。不应该去背诵那些偶尔看到的没有学过的单词)。在此基础上,保证自己把这篇文章的每一句话都彻底理解了,把每一句话的意思和语法结构都弄清楚了。当然,也要把全文的写作思路理清楚。如果能在脑海里把全文的梗概梳理一遍,就闭上眼睛回忆;如果不行,就应该用我们的体系图,帮助自己把全文脉络梳理出来。
这样四个步骤下来,我们对于这一篇阅读理解才算彻底吃透吃通了。这样,本来12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一篇阅读理解,可能要花差不多半个小时。但是,这比我们花半个小时做三篇阅读理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你真正收获了、进步了。按照这个方法,每天哪怕只做一篇阅读理解的题目,一两个月坚持下来,我们的阅读能力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由于阅读是英语学习的核心,通过阅读可以加强对单词和语法的理解记忆,对改错、选词填空、写作也大有裨益。而且,阅读理解也一直都是各种英语考试中所占分数最多的题目。
所以,这个方法也是我快速提高英语成绩的核心方法。我曾经把这四个步骤教给很多同学,只要能按照这四个步骤做下来的,一两月之内,英语成绩基本都有很大的起色。
【英语成绩优异者的经验】
1、随身携带生词本,立刻制作单词表!所有生词一个都不能放过
2、增加阅读量,每天要读2~3篇。
3、每天定时大声朗读背记一些不太难的语篇,培养语感直至高考。
4、坚持每天至少半小时大声朗读所学过的课文(高中一至六册)。因为这样可以提高语感。
【英语成绩优异者的经验】记单词的方法:
1由音及形法。即弄清这个单词中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根据读音写出相应的字母及字母组合.这样既可以使我们准确发音,又能较容易地记住单词拼写.2.分类法。把学过的单词按其属性分门别类串在一起记。例如季节: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学科:English、maths、physics history、Chinese„„颜色:red、yellow、white、black、green„„3.联想法。利用词与词之间类似之处进行对比,利用词与词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辨认。这不仅能加深我们对新词的印象,还同时巩固了旧词。例如:近形近音plane-plant-plan-planet同义词big--large、tall--hight、perhaps--maybe反义词heavy--light、left--right、return--borrow词的搭配look at--look for--look up--look after单词,犹如万仗大厦的基石,学好单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又迈出了一大步。
【英语成绩优异者的经验】单词记忆方法:
1.在英语单词学习中,利用语音及构词法记忆单词是最常用及有效的方法。英语中一
定的字母组合形成一定的发音,利用字母组合后的读音规则可掌握词的拼写形式.因此利用词的正确读音来记忆单词是最基本和最好的方法。
2.记忆单词时,一定要眼睛、耳朵、嘴巴、手和大脑总动员!或者是要做“五到”:
“眼到”,看准结构;“手到”,动手书写;“口到”,开口朗读;“耳到”,耳听读音,“心到”用心思考。实践证明:眼、手、口、耳、心五种器官同时参与看、写、说、听、想的记忆活动,记忆效果要比使用单一器官记忆深刻得多。
3.分类记忆法:分类英语单词的拼写、构成都有一定的规律,在读音、领域、字形、意义以及用法等都有其共同的特征,通过词性分类和用法的对比,便于记忆和掌握其用法。英语中有很多单词属于同一类别,可以把同一类别的单词集中起来一起操练,从而大大提高单词记忆的效率。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对本书的单词进行分门
别类,抄在小纸条上或制成单词卡,然后集中轰炸、专门突破、分类记忆!
4.联想记忆扩展词汇,英语词汇记忆要降低学习的枯燥感,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和
发挥想象,把词汇放到一定的语言组合中去记忆。联想同样可以围绕着一个中心词展开延伸,尤其在词语的使用中,每个词都被相关词群所包围,学习者要创造联想进行记忆,活泼的联想可以增加学习趣味。用已经掌握的单词自编、自导、自己说故事、自己写文章,这样单词会记得特别牢。
5.背单词不需要大段大段的整块时间。每天起床后、睡觉前、课前等零碎时间都可以
用来狂读狂背单词。一有时间就朗读单词,随时随地操练,脱口而出!
6.同声传译背单词-看着单词脱口而出它的中文意思,看着中文意思脱口而出这个单
词。或者请你的同学说出单词,你立刻脱口而出中文意思;说单词的中文意思,你立刻脱口而出这个单词。通过中英文快速互译的方法背单词,效果特别好!同时还可以锻炼你的口译能力。
7通过短文背单词,一篇短文里面包含了大量有用的单词和短语,通过背诵短文可以大面积地消灭单词!而且,在短文中你可以牢牢记住单词的意思和用法。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短文你能够大段大段地讲英语了,这才是我们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
【英语成绩优异者的经验】背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理解了才能形成有效记忆。
2.背诵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
3.优化背诵手段。如关键词提示,与同桌合作、背诵与默写相结合等。
4.循环记忆原则。背诵会了,还要勤于复习,才不至于生疏遗忘。
5.一次背诵的时间不要超20分钟。
6.少食多餐,一次少背点,多背几次。对长文章要化繁为简,分而背之,以免被其篇幅长所吓倒,丧失信心。
7.尽量地选择有听力磁带或mp3的材料,听力与背诵相结合。
最后请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这句话:勤于背诵,背以致用。背诵只是机械地模仿,而应用则是创造。在冬天仅仅把煤球运到家还不行,要想取暖必须把它点燃。同理,要“点燃”你所背的英语材料,树起应用意识,常想着如何把所背的东西恰如其分地用到你的英语写作、会话当中去。要在“背诵”和“应用”之间打通一条绿色通道。
【英语成绩优异者的经验】
高中生背诵英语课文的几种方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仅仅对我们的语文学习来讲是金科玉律,对英语学习也是一样的!只要彻底的背会了,便没有学不好的道理!背会了自然能读,能看,能写,那听力也就不成问题了。
课文背诵十六法
一、抄诵法(转)
俗话说:“抄一遍胜过读十遍。”读诗词或短文时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几句抄几句;最后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读再抄,抄完再读。
二、时空法。记住要背内容中表示时间方位顺序的词语。
三、人物法。记住文章中依次(或分类)出现的几个人物,这样忆人思情,忆人思言,就有助于理解与背诵。
四、情境法。创设具体情境,根据情境熟读容易理解和记忆。尤其是优美的诗歌与散文,运用此法效果更佳。
五、情节法。掌握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等具体情节,据情而背就容易的多了。
六、延伸法。
背短文或诗歌,可从开头逐句延伸背诵,即背会第一句,背第二句时把的一句带上,背会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时再把第一二句带上,如此延伸,直到全篇。
七、对比法。把课文中具有对比的部分找出来,记住这个对比的性质、特点、作用,就容易背诵了。
八、问题法。提出几个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的问题,根据问题答案的顺序,记取背诵内容。
九、提纲法。列出一个简单的提纲,然后根据提纲练习背诵。
十、列表法记忆时先将需要背诵的内容进行列表归纳,使繁杂的内容简单化、特征化、条理化,一目了然,便于举一反三,加深印象。
十一、间隔法记忆课文的词语不能怕重复,第二、三天还要再读第一天读的词,温故知新,常读常新。
十二、歌诀法。将要背诵的内容,编为歌诀,读来顺口,记忆深刻。
十三、点线法抓住文章的脉络,提炼出各层次的关键词语、句子作为记忆的点,如表现人物形象的动词等,根据先后次序排列起来,再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展开快速记忆,背诵课文,也就是按照文章写作的线索顺序,把全文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记忆。
十四、分合法
先分句背,在句中背关键词,这样逐句背,而后合背,由词连句,由句连段,再由段连篇。或先抓要背内容的主要部分,再带动次要部分,再合背。
十五、关系法。背诵之前,先弄清文章的结构关系,例如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有如动静关系,远近关系,等等。
十六、耳听法
这种方法是由一个人或一部分人朗读,大家洗耳恭听。或自己先把要背的东西录音,然后放音,仔细听记,用这种方法训练背诵,比单纯反复朗读效果会更好些。
第三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伴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开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举国上下重新瞩目入世的影响与对策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对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的发展作出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拟就此谈几点想法。
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发展研究的基本任务与意义
如果对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的发展作出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其基本任务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考察这一理论的发展历史,即其产生、推进和形成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该理论是在我国哪些不同历史时期受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条件和经济开放实践的影响而产生与发展的;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占主流地位的理论观点是怎样发展演变的;对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发生重要影响的代表性人物提出了哪些重要的见解和观点,如何评价其历史地位;在同一历史时期就一些重要理论问题有哪些重要的不同认识;这一理论的演进过程经历了哪些大的阶段,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性,等等。
另一个方面是考察这一理论的发展现状,即在概括介绍现阶段占主流地位的观点和理论界对各个重要问题的探讨的基础上,分析所取得的理论成就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同时,针对学术界就一些主要理论问题产生的不同认识作进一步的分析,结合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作前瞻性研究。
之所以承担两个方面的任务,是由中国经济开放理论发展研究的内在需要所决定的。首先,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思想源远流长,并对现代经济理论有重要影响。即使自近20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对外开放理论也伴随实践的发展而经历了不断演进的过程。对这一理论的历史是经济对外开放理论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理论发展研究不能停留在史的考察上,只有深刻把握经济对外开放理论研究的现状并开展深入和具有前瞻性的探讨,才能使“经济理论发展研究”臻于全面。而后一种角度恰恰是现今中国经济思想研究领域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一些论著只停留在思想史的考察之上,过于侧重学术性,影响了经济思想研究服务于指导实践的功能的发挥。经济对外开放理论研究应避免只承担思想史研究任务的作法,注意就理论现状部分做出自己的研讨,也就是说要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的研究特点、重点问题、历史任务及发展趋向等作出分析和概括。
从上述两个方面研究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的发展,任务量很大,但在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条件下很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1.有益于促进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的深入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学界结合对外开放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特别是围绕对外开放战略、引进外国资金与先进技术、国际贸易与金融、经济特区与区域开放、“三资”企业及其管理、加入国际贸易组织等方面出版了不少著作,发表了大量论文。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政府决策部门在总结实践经验、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许多指导我国正确实行经济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其中同样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有关理论和思想。但是目前还缺少较为全面总结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发展过程的著作,并且在经济学界近些年全面总结理论发展经验时又存在对此方面注重不够的情况,这显然不适应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条件下总结理论发展经验,推进理论建设与时俱进的需要。(注:笔者近几年就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年之际出版的总结经济理论发展方面的若干著作和一些研究跨入新世纪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著作进行了初步考察,感到一些论著在作出很多学术贡献的同时却对总结经济对外开放理论的发展与经验方面注意不够。例如在《经济理论20年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中选择了15个重要理论专题,却没有对外开放方面的题目。在《中国经济学家代表作精选(1978-1998)》(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中选了14位著名经济学家的代表作,也没有一篇论文是研究对外开放的。在《影响中国20年经济体制改革论文精选》(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中,共选录160多篇论文,只有一篇关于经济特区方面的文章。在《跨世纪的预言》(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中,有65位经济学学者透析中国经济走势,只有5 篇文章从局部的角度思考了经济开放涉及的问题。这种情况固然与我国国内经济改革与发展存在许多重要问题需要着力探讨有直接关系,但却与对外开放在实践中支撑我国近20年来经济发展的地位不很相称。此种情况在近几年出版的研究新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著作中也有所反映,如《新中国经济理论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等。)因此,对经济对外开放理论作出较为系统的考察与分析,从发展历史的角度总结其间的规律性认识,从发展现状的角度概括其特点并找出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无疑会促进此理论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更好地发展,使这一关系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事业全局的理论更加丰富和深入。
2.有益于加强理论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一是可以帮助深入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研究经济对外开放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但很长时期,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没有这一块内容。在建国后对我国政治经济学影响颇大的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虽论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但只讲前苏联阵营内部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排斥这些国家向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由没有对外经济关系的分析发展到在社会主义部分的某一章中加进了少量有关介绍,再发展到单独设臵了“对外经济关系”一章,直到我国将对外开放确定为重要国策,才开始从真正意义上阐述了经济对外开放的理论。但是,受教科书的性质、篇幅等限制和影响,书中展开的是一般原理,往往概括介绍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原则、形式等。因此,对我国经济开放理论从发展历史到现状进行系统考察与分析,将有利于展开和深入研究对外开放的基本理论,使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这一越来越显示出重要地位的部分得到充实。
二是可以提高中国经济思想史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等学科研究的水平。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在我国学术界是个较老的学科,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始就已经先后涌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建国后,一大批学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了全新的探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从通史的角度出版了不同特色的专著,但研究的领域主要是古代和近代的思想部分。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以来,学科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研究程度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出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研究„1‟和加强了新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2‟但是研究专题主要集中在经济学基本理论,国内经济改革、发展理论乃至应用经济理论方面。一些有关对外开放思想研究方面的专著也属于较早时期的断代史,如《走向世界的历史足迹——中国近代对外开放思想研究》(1992)、《中国近代利用外资思想研究》(1994)等。„3‟可见,系统研究我国经济开放理论的演进过程,尤其是把重点放在当代理论与近20多年理论发展的考察之上,可以对中国经济思想史及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促使这一学科朝着更全面完善的方向发展。
此外,由于经济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由于对外开放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加强经济开放理论的系统研究还会对中国发展经济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理论等学科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3.有益于推动我国对外开放实践的顺利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基于跨世纪条件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特点和我国特殊国情,我们肯定不能照搬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也不能简单依据我国原有的理论认识来办事,而应当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理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现实,探索有效指导实践的新理论。中国经济开放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正在于此。通过对这一理论进行系统的历史考察,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对外开放实践的历史经验,努力揭示这一理论的发展规律;通过剖析这一理论的现状,找出其需要继续深化和发展之处,正可以推动这一理论朝着分析新情况、新问题的方向前进,这将为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实践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工具和有利条件。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臵!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后,奥运大幕将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将成为奥运的主人!
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有哪些?
如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最好每项两个成就)
谢谢!
最佳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探析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人真正自觉地开始认识现代化,一系 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重新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机制,明确了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全面开创了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新局面。
一、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
为了全面纠正十年“文革”的错误路线,实行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完成后,如何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地摆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1979年 3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 化道路。”[1](P163)他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及 人口多、耕地少进行了分析。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和现代化的基本方向。1984年10月,邓小平强调“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 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 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2](P94~95)1987年8月,邓小平特别强调指出 :“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 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 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P225)至此,“走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 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的核心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与此前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思想相比,它既强调工业化的重要,也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统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导致现代化 过程中的种种失衡现象出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在党的十三大报 告中被规范地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 表述被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并被固定下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二、“两个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 现了由片面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的转变。使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重新开始起步。起步后,首先抓住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 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并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局面。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 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已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当作 社会主义两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实际进程中,一方面由于改革开 放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三大产业的 协调发展,而且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人们的思想冲破了旧观念的束缚。追求变革、勇于开拓、讲 求实效形成潮流。实践中,使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基本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 务是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 代化。确立了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这当时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尽管 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但仍实现了国内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保证了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继续进行。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在“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思想的指导下,不仅使现代化 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而且在思想上还突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提出了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从此,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得以加快推进,国内生产总值连年增长。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极大地适应了科学技术的迅 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具有重要意义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总结了近20 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克服了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抵制了 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全面规划了迈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实现工 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伟大
构想。
三、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20多年来,现代化建设的成 功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仍居于世界后列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它既承担 着完成传统工业化的任务,又承担着进行新的产业革命的任务。在国际经济和科学技术 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科学技术是尽快改变我国生产力的落后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关键因素,是当今中国发展生
产力的突破口。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并且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被应用于生 产,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实现“ 四个现代化”,必须比以往更加重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在农业方面,我 们要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计 算机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新兴农业。工业 方面,则必须应用以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用 于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走出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至于国防现代化,就更离不开科学技术。此外,决策的自主化、科学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也都离不开
科学技 术。2.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20多年前,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四个现 代化”是一场“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须要 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 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 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 利益所在,否则,我们不能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1](P135~13 6)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揭示了改革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现代化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现代化。20年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论断的认识。改革旧的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我国的现代化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 路,改革使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完成了现代化所要实现的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全面改革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 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也为实现全面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开放,不仅适应了世界经济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趋势,也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加强了同世界各国在贸易、科 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建立,提高了我国的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水平,扩大了对外贸易,弥补了国内建设资 金的不足,这一切都是推动现代化的直接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被作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持久动力而被继续坚持下去。实践也证明,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所
必需的。3.政治稳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障。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和 困难,如众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相对短缺、交通运输紧张、就业压力大、生态 环境恶化等。在这样的国情下,如果全体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就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优势。反之,如果政治不稳定,社 会**、人民内部发生分裂,那就不仅会加剧原有矛盾和困难,而且会丧失我们的有利 条件和优势,现代化的实现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政治的稳定是实现现代 化的重要保证。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P284)为此,所有 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设计都要把保持社会稳定放在首位,一切有关现代化的方针、政策、方案都要服从于稳定这一最根本的大局。4.必须把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 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现代化建设 与可持续发展内在地统一起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臵,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我们不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搞好,还要为我们 的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粮,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们不能为谋求一时的发展而以牺牲长久利益为代价。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吸纳和借鉴了 世界的和我国的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一条真正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道路,实现了经济的、政治的
第四篇:2011年资源林政管理取得的成绩
一、2011年资源林政管理取得的成绩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贵阳专员办的理解、支持下,通过全省资源林政系统同志的齐心协力,努力拚搏,圆满完成了资源林政各项工作任务,成绩突出,在全国有影响、有地位、出经验。分别在全国资源管理工作会上做典型发言,全国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工作会和全国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检查汇总会上介绍经验,列为全国林木采伐管理系统建设试点省,承办了中南八省资源监测协作会。广东、广西、浙江等多个省区来我省考察学习资源林政管理和公益林保护经验。2011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7.13%,较上增加了0.12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4.16亿立方米,较上净增1400万立方米,立竹株数达到19.5亿株,森林生态效益价值8628亿元,实现双增长目标,森林资源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一)深化林木采伐管理改革,实现森林资源稳步增长。一是坚持林木采伐限额管理,推行木材生产计划备案制。湖南省林业厅根据国务院国发„2011‟3号文件精神,组织起草并提请省人民政府下发了湘政发„2011‟7号文件,及时将“十二五”期间1809.4万立方年森林采伐限额进行分解下达,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森林保护管理的措施,极积推行木材生产计划备案制,除国有林和泰格林纸集团木材生产计划由省林业厅直接下达外,集体林(含个人、其他)全部由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在采伐限额内根据申请情况制定木材生产计划,经市州审核后,下达到乡镇,并报省厅备案。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扎实推进林木采伐指标入村到户工作。进一步规范集体商品林主伐指标入村到户和主伐指标申报程序。商品林主伐指标实行实名制申报,申请申报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指标分配坚持层级公示,严禁将木材生产计划分配给未申请、无可伐资源、林木未达到规定采伐年龄的林木经营者。加强了林木采伐指标入村到户督查。省林业厅领导和资源林政处负责人对林木采伐指标入村到户工作进行督查和明查暗访,组织市州主管资源的局长、科长进行了交叉大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收到了明显成效,据统计,2011年全省集体林(个人)608万立方米商品林主伐指标,全部落实到1.8万个村25万户农户和森林经营者手中,及时率、公示率、入户率均达到100%。
三是林木采伐管理规范有序,采伐限额执行情况良好。省厅组织修订并颁布实施了《湖南省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定》,严格实行伐区调查设计与发证审批分开制度,林木采伐证核发全部实行电子办证。全年共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11.5万份,采伐蓄积588万立方米。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局组织对我省靖州县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执行情况检查, 按照湖南模式开发了全国林木采伐管理系统软件,t,检查结果未发现超限额和超计划采伐情况。加强伐区监管,基本做到伐前设计认认真真,伐中监督兢兢业业,伐后验收扎扎实实。林木采伐证核发和管理有序,全部实行电子办证。2011年全省共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11.5万份,采伐蓄积588万立方米。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良好,2011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对我省靖州县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未发现超限额和超计划采伐情况。
创新管理手段。湖南作为国家林业局全国林木采伐管理系统建设试点省,按照湖南模式开发了全国林木采伐管理系统软件,提升了我省林木采伐管理水平,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高度评价。林木采伐证核发和管理有序,全部实行电子办证。截止到12月20日,全省共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11.5万份,采伐蓄积588万立方米。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得到国家林业局的认可。2011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对我省靖州县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未发现超限额和超计划采伐情况。我省连续10年通过国家核查,说明我省资源采伐管理是过硬的。
四是开展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我省靖州县、洪江市、华容县作为全国林木采伐改革试点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开展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靖州县在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经验。今年,国家林业局又批准靖州县、洪江市、华容县、浏阳市、绥宁县、资兴市、桑植县、双牌县八县市为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单位。
(二)强化林地保护管理,坚守林业发展阵地。严格依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审查各类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积极用好林地定额调控机制,控制全省林地利用总量,形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合理供地、节约用地、占补平衡”的林地管理机制。在林地管理方面,我们着重抓了三点。
一是依法加强林地征占用管理。规范办理审核征占用林地项目。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和网上申报按程序审核制度,严格落实征占用林地省、市、县分级现场核查责任制,严格履行向社会承诺的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审核时限,征占用林地审核管理规范有序。截止到12月20日,省厅共办理永久性征占用林地项目2310宗,占用林地面积6614公顷;审批临时占用林地项目560宗,占用林地面积672公顷。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6.1亿元。其中办理廉租房、棚户区、农村公路建设、农网建设、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和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等民生项目共计960宗。办理各类省重点建设项目260宗,报国家局行政许可4宗。依法依规强化了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工作。本着节约使用林地、确保城市森林保有量的原则,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我省从2011年1月1日起,对建设项目征占用城市及城市规划区内的林地一律按同地类林地标准的2倍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据统计,这一措施的实施,同比增收森林植被恢复费1.5亿元以上。同时,通过我们多次向省政府专项汇报和报告停止返还省重点工程征占用林地项目森林植被恢复费的问题,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从今年7月1日起,少返回森林植被恢复费3000多万元。我省征占用林地规范,得到国家林业局的肯定。国家局中南院对我省靖州、新宁、安化、永顺、道县5县2010征占用林地项目进行了核查,国家局贵阳专员办对我省2010年在国家林业局审批的9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良好。
二是组织开展了清理整顿违法占用林地行动。组织开展了对公路、铁路两侧“开天窗”等现象进行了清理整顿,查明31条国道和高速公路、11条铁路两旁裸露的林地达914处,面积1158.6公顷,对违法占用林地项目依法进行了处理。按照国家和省里的有关要求,组织开展了对高尔夫球场占用林地进行了清理,共清理了22个项目,非法占用林地面积179公顷,正按照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要求进行处理。有重点地清查了部分工业园和开发区的使用林地情况。配合森林公安依法查处了道县工业园等单位的非法使用林地项目120多个,并全部得到依法处理。
三是认真组织开展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圆满完成了湖南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向国家林业局按时上报了《湖南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大纲》和《湖南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文本,我省的“规划大纲”和“规划文本”在国家林业局审核时都是一次通过,其工作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一致好评。有序地组织开展了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和林地落界工作。由于我省的林业工作特别是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一直得到国家林业局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国家林业局又要求我省在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和林地落界工作必须在全国带头在今年内全面完成。这的确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投资多、协调难度大的工作。但是,我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特别是资源林政管理机构,不畏艰难,勇于担当,没有辜负国家林业局的信任和重托,有序地开展和推进了这项工作。我们积极争取省政府下发《关于开展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函〔2011〕77号),向各市州和县市区及时部署了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召开全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了工作动员。举办规划编制技术骨干培训班,制定了《湖南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办法》和《湖南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操作办法》。在湘潭县、汨罗市开展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全省125个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单位都按要求及时落实了规划编制单位、落实了工作经费、落实了工作措施。据统计全省林地编制工作经费8400多万元。其中省级规划编制工作经费360万元。截此到12月20日,全省做到了100%的县市区基本完成了林地落界工作,100%的县市区完成规划框架编制工作,90%的县市区完成规划文本编制工作,部分县市区完成了规划文本的专家评审,预计12月31日前能做到100%的县级规划文本通过专家评审。这项工作全面完成后,我们还将做全面的总结。
(三)加强林政管理,促进林区健康发展。开展木材检查站示范站建设,以点带面。抓警示教育,坚持持证上岗。重视基层执法能力建设,加强森林资源源头管理。在林政管理方面,我们注重抓了三点。
一是不断加强木竹经营加工管理。依法开展木竹经营加工许可证年审换证工作。经年审,全省现有木竹经营加工单位14995家(其中:经营单位7726家,加工单位7269家),比上减少了2676家。对木竹经营加工企业和木材市场进行了清理整顿,共查处违章木竹22.36万立方米,共依法处罚金额3832.19万元。强化省管木竹加工单位的监管。从2011年起,90家木竹加工企业由省厅直接监管,在管理上坚持积极引导,重点扶植,政策支持。据统计,省管木竹加工企业年产值达117.67亿元,占全省木竹经营加工单位总产值的52%。不仅扩大我省木竹经营加工的市场影响力,而且进一步促进我省林产工业的不断发展。
二是进一步规范木材流通管理。深化木材运输改革。从2011年1月1日起,全部启用全国木材运输管理系统办理木材运输证,实行木材运输证“三证合一”,出省办证权下放到县市区,极大地便利了林农办证需求,降低了办证成本。截至12月20日,全省利用新的木材运输办证系统办理木材运输证41.7万份,其中出省运输证14.9万份,省内运输证26.8万份。加强木材检查站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2011,有9个检查站纳入国家一级木材检查站建设,23个站纳入木材检查示范站建设,投入建设资金410万元。报经省政府批准对郴州市珠江桥等2个木材检查站移址重建。
三是在全国率先开展木材运输检查“执法监督年”活动。深入开展了木材检查“五统一”活动,狠抓木材检查站示范创建。全省木材检查站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新建站房面积2.8万平方米,新建值班室120个,新增执法车辆50台。通过木材检查站“五统一”活动和建设示范站的开展,我省木材检查站形象面貌一新,站容站貌更加整洁、规章制度更加健全、执法形象更加良好、办案程序更加规范,大大提升了我省木材检查工作的管理水平,取得的成绩得到国家林业局的充分肯定,特别是浏阳市、洞口县、绥宁县、资兴市、桃源县、靖州县、平江县、慈利县、江华县、炎陵县等23个示范站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开展执法检查警示教育。在全国率先举办了市州林政科长、县市区主管局长、木材检查总站站长和木材运输巡查大队长近400人参加的省级木材检查管理人员警示教育和业务培训班,国家林业局资源司领导亲临指导。各地共举办警示教育和业务培训112场次,培训木材检查和巡查人员近4000人。真正打造了一支“形象像军人、作风像铁人、执法像巨人、服务像仆人”的执法检查队伍。加强木材检查站执法监督管理。举办警示教育和业务培训,开展明察暗访,公布省、市、县的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的监督。警钟长鸣,严防公路和水上“三乱”行为。2011年,我省木材运输检查没有出现公路“三乱”行为,全年零投诉、零举报,受到省政府和省纠风办的充分肯定。在木材运输检查“执法监督年”活动中,邵阳市、益阳市、常德市、郴州市、永州市和岳阳市等组织得力、工作扎实,活动开展有声有色。由于我省“执法监督年”活动成效显著,首个通过了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验收,得到国家林业局的充分肯定。
(四)以生态公益林管理宣传年活动为抓手,提升公益林保护建设和管理水平。2011年是我省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10周年,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宣生态公益林保护宣传,强化生态公益林管理。在生态公益林管理方面,我们认真抓了三点。
一是深入开展生态公益林管理宣传年活动。成立了以邓三龙厅长为组长的“公益林管理宣传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开展了多种形式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全省编发公益林管理宣传年活动简报388期、举办宣传栏(柜窗)1655期,张贴宣传标语99185条,悬挂宣传横幅6097幅,印发宣传册76000余册,出动宣传车19200余台次;维护和修建高标准永久性公益林宣传保护牌4117座(块);在省、市宣传媒体发表宣传稿件1546篇,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举办公益林摄影比赛活动,参加活动2157人次,收到参赛作品3000多幅,评选获奖作品92幅。成功举办了央视网《湖南公益林保护建设十周年》专访节目和湘浙两省公益林管理座谈会。今年,这项工作开展得很好,很有成效。在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10年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将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给予表彰,生态公益林管理宣传年活动中成绩突出的邵阳市、怀化市、株洲市、长沙市、常德市5个市,宁乡县、攸县、湘潭县、祁东县、洞口县等15个县市区在会上已经给予了表彰。希望生态公益林保护宣传活动能长期坚持下去。
二是规范生态公益林管理。开展生态公益林核查。制定了《湖南省公益林管护和补偿基金使用管理核查办法》,组织省、市等8个林业调查院队,对湘乡、新化、桑植等40县市公益林管护和补偿基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核查,核查小班35876个、面积175万亩。通过核查和对核查中问题的整改,建立了公益林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了管理水平。加强公益林管护。继续完善分户管理与统一护林相结合的双层管护制度。全省落实管护人员1.8万人、签订公益林管护合同294.8万份。进一步加强征占用公益林林地的管理。今年征占用国家级、省级公益林面积1.95万亩,比上减少10.1%。进一步加强公益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2011年生态公益林火灾和病虫害受害面积分别比上下降52.8%和26.9%,公益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三是积极争取资金,认真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政策。全省2011年省级以上公益林补偿面积7119万亩,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公益林补偿资金67336万元,与上年相比,补偿面积增加315万亩、资金增加3014万元。建立完善公益林补助资金发放“一卡通”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保障补助资金及时准确发放到林农。全省7304万亩公益林全部纳入政策性保险,争取中央和省市县财政保险资金10518.12万元,公益林保险额达到292亿元,让广大林农吃上了公益林保护的定心丸,为公益林撑起了一把保护伞,调动广大林农保护公益林的积极性。
(五)建立和执行县级人民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我们起草并提请省政府下发《关于建立县级人民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的通知》(湘政办函〔2011〕82号),建立县级人民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省厅下发湘林资〔2011〕108号文件,召开了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文件精神,督促指导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建立和执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真抓落实。各级政府成立了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考核办法,签订责任状,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森林保有量、林地保有量等列为责任状的主要内容,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严格考核监督。今年10月下旬组织各市州分管资源的局长、科长分成14个检查组,在全省范围内交叉检查,落实这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建立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已成为社会共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纳入政府工作综合考核范畴,真正落实了政府主要负责人是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主要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放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谋划,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摒弃以牺牲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今年我省石门县、沅江市、湘潭县接受了国家林业局贵阳专员办的专项检查,均达到“优秀”等级。我省的做法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高度评价。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森林资源综合监测能力。一是加强资源监测队伍建设,开展技术培训。省厅举办了高规格的全省林调队院长培训班,全省共举办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人员业务培训班124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4055人。坚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开展林业调查人员资格年审。经业务培训、综合考核,有4030名林业调查人员通过年审,取得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格证书。
二是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林业技术服务收费文件。在2008年省物价局出台林业技术服务项目收费文件基础上,在厅党组的高度重视下,通过积极争取和协调,今年由省物价局、省财政厅联合出台湘价服〔2011〕18号文件,这是全国出台的第一个林业调查技术服务收费文件,得到国家林业局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介。规范林业技术服务收费,增加了5项服务收费项目,共达到9项,提高了收费标准,为林业技术服务收费提供了政策依据,充分调动了林业技术服务机构的积极性,促进了林业技术服务队伍健康发展。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我省林业调查机构增收近亿元。
三是有效开展了资源监测。加强林业数表等基础工作研究,开展国外松、杨树、木荷三树种全国生物量调查建模的样本采集工作。今年的森林资源统计年报,在省院的精心指导下,抓得早、抓得好,特别是长沙市、怀化市、娄底市、株洲市、湘潭市、益阳市、永州市等林调队院高度重视,认真负责,成果质量好,按时完成2011森林资源数据更新,及时准确地提交森林生态效益监测评估和森林资源统计年报,为省委省政府绩效考核和生态建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五篇:扬州积极探索外汇管理综合柜员制取得较好成效
扬州积极探索外汇管理综合柜员制取得较好成效
今年以来,外汇管理局扬州中心支局积极适应外汇管理改革和中央简政放权要求,尝试在外汇业务管理中实行前后台分工和综合柜员管理,淡化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界限,在岗位和人员设置上为强化非现场监测和主体监管工作创造条件,有效提升了外汇管理行政服务效率和非现场监管力度。
一、主要措施
(一)建立综合柜员制度,实现前后台分工。货物贸易系统上线后改变了以往进、出口分岗位监管的传统设置,即将上线的资本项目管理系统也整合了外资和外资岗位,实现一体化审核。为适应总局管理模式的转变,扬州外汇局结合自身人员涉及业务岗位多的优势,在业务前台积极开展综合柜员尝试,对临柜业务人员实行“首问负责制”,单一柜员全面受理资本项目、经常项目各项行政许可或登记审批业务,并配置业务较为全面的人员进行复核。同时,将相关流程与要求等材料张贴于大厅醒目位置,并形成电子化以供查阅。在确保各项业务按照内控制度和流程办理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窗口服务效率,并优化了人员配置,节省出人手专门从事后台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核查工作。
(二)淡化资本与经常界限,建立综合的事后监测制度。随着外汇管理方式的改革,外汇主体监管成为当前非现场监管的重要手段,而综合性主体监管往往涉及构建跨业务性质交易的监测 指标,为此,中心支局在事后监测手段和人员配置方面,打破了资本项目与经常项目的界限,非现场核查重点放在资本项目与经常项目交易结合较为紧密的指标方面,现场核查则重点关注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收支同时出现异常企业。在人员方面,要求每一个后台监测人员全面掌握异常外汇收支流动的规律和特征,全面开展综合性主体监管
(三)开展综合培训工作,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为保证综合柜员办理业务的水平,中心支局对各业务人员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倡导“专家老师在身边”,以讲坛的形式定期举行业务员之间的互相授课活动,促使各综合柜员由原来的“单个业务专家”向“全面的综合业务专家”转变。针对综合柜员岗位的风险控制与业务量管理,中心支局建立了与综合柜员岗位相配套的激励与约束办法,根据各岗位的工作量大小、工作复杂程度、业务效能、差错率等,对综合柜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区别考核,强化业务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各柜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人力资源配置得到优化,进一步强化了事后监测的力量。
前后台分工之前,扬州中心支局业务办理人员共有6人,分别负责包括直接投资、验资询证、外债、货物贸易审批等等岗位。实现综合柜员制度之后,通过对业务和人员的进行整合,现在只需要3名综合柜员即可办理所有外汇业务,所节省的人力则专门 负责事后的监测工作,进一步强化了事后监测工作的人力力量,实现了外汇总局“由事前审批向事后监测转变”的要求。
(二)提升业务办理效率,提高对外服务水平。
综合柜员制度实行后,由于业务量的趋势上的均摊,避免了以往业务办理模式中的忙闲不均的现象,对外总体服务能力增强。更重要的是,一般企业只需在营业大厅递交相关登记审核材料即可;遇有疑问,则可通过现场问讯或查看电子显示屏幕可自助解决,无需像以往多次往返“折腾”,达到了在“一个窗口”办结目标。此举得到广大企业肯定,运行一个多月以来,企业普遍反映良好,也得到政府部门的肯定。
(三)非现场监测的能力得到增强。
新制度实行以来,扬州外汇局通过非现场监测核查的异常企业共19家,初步掌握了部分企业利用经常项目渠道流出、资本项目流入等较为复杂的异常资金流动规律和线索,目前已移交相关案件5个,发现非法买卖外汇交易线索一起,有效提升了异常外汇收支非现场监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