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2014年4月,我赴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广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其间聆听了李天顺、唐淑芬、肖非、彭霞光、许家成、张志祯、邓猛等特教专家关于特殊教育专题的讲座,并到多所特校进行了参观跟岗学习,参观完北京市盲人学校和启喑实验学校后引发了我的深思。
北京市盲人学校前身是“瞽叟通文馆”,由苏格兰人穆•威廉创建于1874年,现已有百年历史。1921年学校迁至现址,更名为“启明瞽目院”。1954年更名为“北京市盲童学校”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1985年更名为“北京市盲人学校”,直属北京市教委管理。2006年7月,原北京物资储备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与北京市盲人学校合并,组建新北京市盲人学校全校占地面积2.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4万平方米。目前学校在职教职工138人,在校注册学生321人,随班就读指导学生近80人。教学学段涵盖幼儿、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同时承担市内送教上门和随班就读指导工作。学校秉持“以德立校、以爱育心、教育康复、个性发展”的办学理念,贯彻“博爱奉献、团结协作、创新有为”的精神,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形成了教育、科研、培训、服务“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是一所专门为聋生提供康复学习服务的特殊学校,前身为北京市第二聋人学校、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1919年建校,蔡元培、陶行知、郭沫若、董必武曾为学校题词,现已有90多年的历史。学校占地面积8703平方米,建筑面积23224平方米,含学前康复部、小学部、初中部、普高部、职高部。该学校办学成绩斐然,2007年以来百分之百的高考学生升入大学学习,不仅创造了聋人高中的奇迹,也展现出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应有的特教水平与成绩。
这两所特殊学校各有特色,过去都曾为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盲、哑特殊学生的义务教育发挥过较大作用,但在参观及与校领导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都面临以下问题:
1、因国家招生政策的调整面临学龄盲童、聋童数量逐年下降的局面,生源枯竭带来的是合并抑或转型的瓶颈。
2、教育对象从过去的招收轻度弱智学生转变到现在的以中、重度弱智学生为主,多重障碍生比例不断攀升,原本为纯盲生、纯聋生设计的课程随着生源的变化亟待调整。
3、学校师资短缺,难以招到特教教师。而由于生源的变化,对于教师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更难、更专业的要求,原有特教教师的回炉再培训迫在眉睫。
参观北京市盲人学校和启喑实验学校对于我这名特殊教育的新兵而言可谓收获颇丰,二者在办学中遇到的瓶颈与困惑也使我深刻认识到——课程是教育的灵魂,要切实提高我国特殊教育的水平,特教学校的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在此希望北京市盲人学校和启喑实验学校的领导拿出更多的改革勇气和大智慧,尽快深化特教课程改革,造福更多的特殊儿童。
第二篇:特殊教育课程改革
认真搞好新一轮特殊教育课程改革
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对于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课程本身的属性看,它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集中体现,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育评价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对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内在规定性,因而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或核心内容之一。二是从时代发展、从教育科学和特殊教育的发展与我国特殊教育课程现状的比较看,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建设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要求和特殊教育发展的特殊要求,不能适应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进而也还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所以,我们要从现代化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从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出发,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工作。要广开言路,广开思路,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教育专家、课程专家和一线校长、教师的作用,使新一轮特殊教育课程改革能够反映时代特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适应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并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既要坚持引进吸收、坚持应用现代化教育科学的最新成果,又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保持和发扬我国特殊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最优秀的东西。一方面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指导课程改革,敢于借鉴国内外好的东西。不这样做,就从根本上失去了这次课程改革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尊重我们自己长期实践和优秀的东西,结合我们的具体实际。不这样做,我们的课程改革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改革决不是简单地修改一下课程要求,编几套教材,也决不是简单地增补添加一点时髦的内容。要认真思考一下: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主要有哪些内容?适应特殊教育的现代教育方法主要有什么?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通过什么渠道、采用什么方法融入我们的课程,怎样才能真正应用到课堂?长期以来我国特殊教育的课程教学积累的最宝贵的东西有哪些,怎样在新的课程中突出地反映出来?
第二,既要研究和关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又要突出特殊教育的特点,适应特殊教育的需要。要对不同残疾类别的课程教材与基础教育普通课程教材之间的关系进行认真研究和准确定位,这是一个大前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集中了我国一大批不同类型的专家,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成果,如何科学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特殊教育中来,是一个很重要也很有价值的问题。我们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专家应该认真研究一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什么,主要成果是什么,发展趋势是什么,目前倡导的是什么,正在努力纠正的又是什么?要下功夫研究和借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课改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教养培训和课改的组织实施等方面的成果。如果不了解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关起门来就特教搞特教,仅仅凭经验办事是不行的。在这个基础上,去认真研究特殊教育的教材怎样与普通基础教育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如何做到既保持特殊教育的特点,又充分应用普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当然,机械地照抄也是不行的。
第三,要积极研究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手段、教育技术的发展,使新世纪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得到有力的技术支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需要认真研究一下能够应用于不同残疾类型特殊教育的现代教育有哪些,最新成果有哪些,其中能够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遍推广应用的又有哪些,效果普遍比较好的是什么?新课程内容如何适应?例如,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很快,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无论是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育教学资源的流动渠道、学生与教师教的关系,还是从教育教学组织、评价、管理等等方面,都作为一种原动力给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如何使信息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如何充分发挥其潜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谈谈农村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修订了《全日制弱智学校(班)课程计划(征求意见稿)》,并更名为《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课程设置体现了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了智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作为从事农村智障教育的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学习了解教改信息,使智障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实现农村智障教育为农村智障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
一、对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认识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体现了时代的特色和要求。作为一名从事农村特殊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培养学生懂得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社会公德和法制观念;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自我服务的技能和自食其力的能力。笔者认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培养智障学生成为自食其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
新课程改变了以往向普通教育看齐的倾向,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普通教育模式的束缚,强调智障学生的需要和学习特点,为智障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活动及教育环境,同时也注重课程与教学的实效,以发展和促进智障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为中心,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生活、实现就业、能够自食其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对新课程设置原则的认识
智障教育课程改革首先要改革课程设置。新的课程设置原则,立足于智障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以生活为核心的思路,整体设计由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两部分组成的九年
一贯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生活化、实用性的原则。一般性课程体现了对智障学生素质最基本的要求,着眼于智障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如: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劳动技能、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等课程的设置。选择性课程着眼于智障学生个别化发展需要,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缺陷补偿(身心康复),强调给智障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相关服务,体现智障学生发展差异的弹性要求,如:信息技术、康复训练、第二语言、艺术休闲、校本课程的设置。两类课程的比例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这样设置课程主要是为了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训练
旧课程与教材内容适用于轻度智障学生,过分强调智障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以认识多少汉字,会做多少数学题来评价教学工作的成效。而对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重视不够。从这几年我校招收的学生情况来看,入学新生的智力残疾情况越来越严重,加上教学内容陈旧,知识点过多,要求太高,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新的课程设置方案,从矫正智障学生的生理缺陷入手,强调知识的生活化和实用性原则,有计划地带领智障学生融入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之中,缩小特殊学校与普通社会的距离,让智障学生在系统的知识传授中,获得自信,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将语言康复训练、心理健康咨询、行为矫正等课程计划纳入大纲中,有目的地进行系统康复训练,消除他们长期依赖家人照顾的无奈状况,成为自立、自强的人。
2、重视智障学生劳动技能、职业教育、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发研究
对智残学生最终的培养目标是使其能回归主流社会,成为残而不废、残而有为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当前,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劳动技能、职业教育、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在农村培智学校课程设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智障教育的发展要着眼于农村智障学生的未来,为解决学生的生存问题、提高生活质量而服务。在新课程改革中,农村培智学校要结合当地与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好此类课程。真正做到低年级注重学生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劳动习惯的培养训练;中年级注重对学生进行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的训练;高年级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就业指导的培养训练。只有从解决残疾人就业难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地的实情,合理利用好各项资源,真正实现文化知识的学习与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的有机整合,为学生将来能够立足社会而创造条件。
3、重视学科课程间的融合
原先培智学校实行的课程结构单一,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脱离智障学生的实际经验和生存需求,对于中重度智障儿童来说,课程的设置也过于侧重文化知识、注重学科内在的知识系统性、逻辑性,忽视对智障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也忽视了
各学科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的设置,是要打破学科界限,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都提出基本要求,让课程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自身的价值观。新课程的设置注重加强科学、艺术、道德之间的联系,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将思想道德教育、科学艺术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去。同时课程内容的设置还要以智障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重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补偿性、可操作性,通过学校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挖掘智障学生的潜能,尽可能使其自食其力,立足于社会,最终也能成为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有用之人。
4、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新课程设置方案中讲到:学校可根据地域特征、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生活需要,设置和开发具有本校特点的课程。农村培智学校课程的开设更应当充分利用和挖掘学校与地方的课程资源。
笔者认为,农村培智学校在开发和编写校本教材的过程中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农村培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我校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得出的结论是:农村培智学校的教育最终要为残疾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所以校本课程的编写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个体差异,教材内容要体现多样性与差异性,要能适应智障学生的个体需求,同时还要结合当地实情,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学校办学特色。例如,我校根据学校地处丘陵地区,比较适合发展种植、养殖业的特点,同时利用学校具备800多亩实验基地的优良资源,从花卉种植、果树栽培、大棚蔬菜的栽培、水产养殖、家禽喂养等方面进行了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研究,编写了《种植》、《养殖》两套校本教材。通过实践,让我们认识到,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不仅要立足于残疾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也要促进教师在校本课程的研究中,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更要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努力向“双师型”教师发展。
三、对新课程评价机制的认识
普通教育新课程改革给普通教育提出了这样的评价理念:“建立促进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功能,促进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笔者认为,培智学校课程改革更要以“创造适合智障学生发展的教育”来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1、在指导思想上:建立多元化、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要突出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评价的内容要有助于智力残疾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应根据培养目标与智障学生的实际情况,整体设计社会性与情感、认知、语言、自理和运动等多方面的
评价内容,重视对智障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为“适合智障学生发展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全面反映智障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成长轨迹,同时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不同层面的发展。
2、在评价的主体上:应该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农村培智学校应积极收集各方面对课程实施的意见与建议,提高教师、家长参与课程实施与管理的积极性,促进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有机结合。要积极宣传培智学校课程改革,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3、在评价的方法上:对不同智障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性评价、“档案袋”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突出过程性,注重形成性评价。重视评价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促进智障学生都在“最近发展区”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4、评价的内容上:评价应促进学校高质量实施课程。学校课程计划及其可行性,课程安排的适切性,课程管理的合理性、有效性,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科学性,以及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针对性等都应成为农村培智学校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
总之,在培智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只要我们始终本着为农村智障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思想,在智障教育课程改革的道路上,努力实践、不断探索,相信一定会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残而有为、自立自强的合格劳动者。
第三篇:司法改革迫在眉睫
司法改革迫在眉睫
改革开放已经三十五年了,经济改革成就我们有目共睹,司法改革也在有序推进。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必须有相应的法治环境。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目前的法治环境并不乐观,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经济基础还有许多不太契合的地方。同时,司法与社会的互动还有完善空间。可以说,司法改革迫在眉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法治经济,良好的市场机制市场体系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来维护。没有法治背景,经济改革的红利只能图利少数人,即少数既得利益集团,而成本由全社会来承担。国企老总做得不好,反而可以将国企纳为己有;房价让老百姓买房望而却步;官员贪腐数额不断创下新高等等。我们在引进西方经济制度时应该相应引进西方配套的司法制度,如信托责任制度,如果信托人没有披露真实信息,违反信托责任,将受到法律严惩等等,不能打着市场化的招牌无恶不作。同时我们似乎忘却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公平。改革应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不能让另一部分人更加贫困。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保障,维护司法公正不只是法律人要努力,整个社会都需要努力。而当今司法公正现状令人十分担忧,社会不公问题十分突出。比如群体性事件十分严重,原因是地方政府有时为了自身利益为所欲为,比如非法拆迁征地等等。而司法并没有提供足够的途径让群众解决问题,群众也只能上街上访甚至自杀,对社会绝望。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经提到:“自由便是人人都有安全感。”试想一下,没有司法救济途径,人民能获得自由么?社会上普遍不信任的状态以及十分严重,彭宇案让扶起跌倒的老人成为成本极高的事情。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司法体制以及司法不公关系很大,需要引起重视。司法不公不仅加剧社会问题恶性发展,更损害司法威权。
现行司法体制与司法本身的运转规律也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西方法治进程用了数百年时间,而我国,准确地说司法系统真正稳定发展也只有三十余年。西方司法制度与其本土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比如宗教等社会背景,而法律对于我国来说是“舶来品”,我国发展法治、法律以及司法制度确实缺乏一定的社会土壤,是故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司法制度。而我国现状是司法体制没有按照司法本身的规律、特征——司法独立,法官中立,司法过程的消极等来运转,很大程度上和我国本土资源有关。我国古代是小农经济社会,乡土社会,倡导无讼厌颂;集权而非分权,县官既管行政又管司法,在现在的遗毒便是司法行政化;古代司法官知识背景单一,知识几乎全为儒家文化,思维方式也十分单一,司法的过程无从成为独立的专业化法律知识得以生长和壮大的温床;古代司法制度也缺少对抗制,法律专业人士无法势均力敌导致法官“超职权主义”,法官中立难以实现。以上封建主义时期遗留下来的所为司法传统在今日仍有若隐若现的影子。同时,我们还有与西方不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以必须研究出一套能与中国本土相适应的司法制度,克服或化解历史传统的遗留问题。但目前做得还非常不够,是故司法改革势在必行且必须克服以上漏洞。我将会在司法改革的出路部分加以详细探究。法院系统内部存在严重问题,司法不公等问题首先是因为法院系统内部出现问题。法院组成人员的职业化虽然在数十年来已有很大进展,素质也有很大提高,但是仍然还有很大进步空间,法院人员组成系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统一的司法考试过后,还需长时间的法律工作经验积累才能担当审判案件的重任。必须严格按照《法官法》的规定对法官的准入门槛加以限制。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许多不够《法官法》所规定资格的法官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在民间非法集资等问题上马虎对待,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在中国政法大学的江平先生看来,至少两类人员不适合进入法官、检察官队伍:一种是那些号称法官、检察官的党政工作人员,没有法学功底,因行政职务而被任命为法官、检察官,实际上并不具有审案 1
水平;另一种则是部分不具备专业法学知识的转业军人。
再者,法官的数量和法律案件数量不相适应,法官追责制度也让法官普遍不满。可以说,法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据一位深圳法官演讲,法官压力来自于两部分,一是工作量,一个深圳法官一年要处理近200宗二审案件,如果法官数量再减少,法官是会崩溃的。再说了,一些相对疑难案件如果要求法官在短时间内得出判决,岂不是很难保证公平正义?二是追责制度,哪怕是再微小的错误都要追查。如果二审翻案,一审法官会受到严格追查。这只会促使下级法院法官在审判案件时首先要征求上一级法院法官的意志。果真如此,我们的上诉制度又有何存在的意义呢?还有谁心甘情愿做初审法官呢?这也说明上下级法院关系应当厘清,法院“员额制”改革也势在必行。同时,法官的尊严还需要加强维护,法官待遇也有待提高。现在许多法官从法院系统逃出来做律师的有很多,很多都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尊严与待遇。我们不能把法官当成生产工具,也不能把法官等同于普通职工。法官执业也没有足够保障,优秀法官终身职业制度尚未建立,法官的升迁以及任免不透明,让法官在审判案件时难免会有一定忧虑,从而影响独立审判。公开报道显示,江苏省在4年内有988名法官辞职,广东省在5年内离职1600多名法官,而这些辞职的法官中很大一部分是业务骨干,这说明优秀法官流失十分严重。
审判委员会的设立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判而不审,审而不判将严重腐蚀司法土壤,必须引起我们足够重视。江平先生指出:“审委会、检委会制度在审判初期法律基础差、审判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发挥了一些积极的作用。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审委会、检委会制度已经是弊大于利,审委会、检委会是完全依照行政权力而组成的机构,组成人员有不懂法学知识的行政领导,一个案件上了审委会、检委会,裁判结果可能就被变成了行政领导的决定,容易造成冤假错案,现在是时候考虑取消审委会、检委会制度了。”
司法错案的纠正与审查机制问题很大。西谚有云:“迟到的正义非正义。”诸如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等错判案件,根本原因在于权责不明确,法院与其他机关权责推诿与错案追查机制不完善。冤假错案带来的社会成本十分高昂,不是事后国家赔偿能够支付得的。不仅人的时间成本、生命成本、精神成本不可为挽回,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司法失去信心,对法治失去信心,依法治国便会沦为空谈。司法救济渠道如若堵塞,暴力信访、上街游行便不可避免。是故应当对错案标准加以明确化,法院与其他机关以及上下级法院之间的权责明细化,并加大对错案的预防及追责。
当然法院系统内部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审执不分以及执行难等问题,在这里由于篇幅有限,待之后有机会再深入探讨。
司法行政化、地方化问题以及司法系统与党组织的关系问题,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对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也从反面说明,我们以往党政干预司法的问题是十分严重的。
我们看到,十几年来,行政干预司法问题非常严重,这让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对司法改革感到非常迷茫。尤其是一些行外高官的主张,包括重庆“唱红打黑”对司法公信力的破坏。“当发生了这些重大案件的时候,总会有各种权力介入到法律的过程之中,我们最后看到做出判决书上署名的法官并不是真正的决策者,真正的决策者是我们不知道名字的一些人,这些就使司法判决的过程就变得更加随意,没有人为这样的错误负责任。”错案责任变得弥散化,司法不公所带来的损失由社会来承担。再者,一些判决书按照行政级别层层审批,上下级法院之间案件相互请示让二审制度沦为空谈。司法地方化也十分严重,司法机关财务以及人事方面长期受地方政府控制。审判时难免会被地方控制,向地方利益倾斜。“在没有民主带来的自下而上的约束的情况下,地方党政首长权力过于集中,党委书记更是一手遮天,下面的信息无法显现,人大难以监督,司法言听计从,加上地方的各种媒体也在其掌控之下,一旦作恶,真是畅通无阻。”司法行政化也是司法腐败的重要根源之一,司法系统成为行政权力寻租对象,在社会上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
一切这些问题都可以归咎于司法不独立。这里要说明的是,司法独立和党的领导并不矛盾,司法独立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但党必须改善自己的领导。当如何领导司法,我将在下
文提出一些浅薄的建议。
律师司法地位同样也存在着问题律师在一个社会中的地位高低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高低。但是律师在我国司法中的地方并不高,在监督法官独立公正审判方面,律师的作用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效果。在纠问式的审判方式下,法庭仍以法官为主导,律师调查取证的积极性也有待提高。律师是沟通法官与当事人的桥梁。在案件事实难以完全掌握以及法官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让律师承担更多举证责任十分重要。律师还能向法院及时反映社会信息,这也有利于法官自由裁量权以及自由心证的准确行使。
律师和法官有许多职业上,经验上的相同之处,但法官与律师所达成的共识还不够,法律职业共同体还需要努力建构。律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法院如何吸纳有经验与良心律师,让律师回流成为法官,这也需要我们好好思考。如上文所述,优秀法官流失十分严重。
司法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加强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
司法公开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促使民众加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促进民众与司法机关的良性互动,而我国也逐步实现司法公开,如***案等对高官的庭审,允许旁听,也允许媒体录像。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大司法公开还是有空间的。最严重的司法不公开是监狱系统不公开。监狱里面像是另外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里面等级分明、腐败严重。据南方周末张海提前9年出狱牵出“案中案”的报道,监狱系统内部运作十分不透明,存在许多通过贿赂而减刑的情况。同时,刑讯逼供、非法取证现象仍然存在,这也需要司法进一步公开。
同时社会舆论不能影响独立审判,司法机关与社会大众需要存在一定距离,距离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我国经过数十年开启民智与法制宣传,人民的法治理念已经有大幅度提高,系统相对封闭以及司法本身的消极毕竟是存在一定矛盾的,法律审判更需要的是专业化精英化,不能用民意去妨碍司法。司法独立的重要条件便是法官审判只服从于法律。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司法机关离大众要么太远,要么太近。太远是指司法提供给公民的救济渠道还非常不足,司法资源也还不足以应对数量众多的司法问题;太近是指公众舆论影响司法,近年来道德化立法与司法十分严重,法官由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并不能按照法律来进行审判,不能保障少数人比如犯罪人的基本权利。这也需要我们好好反思。
所以当前司法改革的出路何在?第一,法院系统内部需要进行改革;第二,法院即司法系统。去行政化、地方化,正确处理司法机关与党政机关的关系。第三,重视律师作用,发挥同业监督,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第四,把握司法系统与社会大众的度,促进司法与社会良性互动。
只有大刀阔斧,方能开辟新天地,只有不断推进司法改革,才能使法律人做到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
第四篇:改革乡村管理体制迫在眉睫
改革乡村管理体制迫在眉睫
在中央“两免三补”政策实施的大背景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加快转变乡村工作职能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迫切需要回答的重要课题。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形势变化,农村乡镇党政组织职能、乡村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等方面显现出诸多的不适应。
1、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形势缺乏准备,思想观念不适应。主要体现,一是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积极性不高。二是陷于传统工作方式不能自拔,缺乏转变作风的主动意识。三是观念保守,思想不够解放。四是“等、靠、要”思想严重,感到无事可干或有事难干。
2、对集中显现的各种矛盾化解不力,应对招数不适应。在当前经济领域中,最尖锐、最突出的矛盾主要有三个:一是人地矛盾突出。大体可分为八类。(1)一轮土地承包时举家搬走,未参与二轮土地承包的农户回来要地。(2)二轮土地承包时因欠款、超生外逃,未分给承包田的农户回来要地。(3)二轮土地承包时,部分农户因欠款,所分土地被村上抽回,或当时少分了承包田。
(4)机动地超标准或长期发包引发纠纷。(5)土地补偿问题引发。(6)“两工”及欠款计息引发。(7)土地流转
.1.不规范引发。(8)其它问题引发。有些乡镇虽然对这些矛盾进行了研究和梳理,但还没有成熟的化解招数。二是乡村债务负担沉重。乡镇政府净负债1.2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797.5万元。村级债务总额4.3亿多元,平均每村负债216万元。三是大部分村级经济脆弱不堪甚至崩溃。尤其是资不抵债村村级组织运转、公益事业发展很是艰难。
3、对新时期群众工作特点把握不准,组织和发动群众的手段不适应。乡村干部普遍反映,“一事一议”办法执行起来难度特别大。尤其是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维修校舍、修路架桥等社会公益事业,常常是部分农民顶着不办而无法实施。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一些农民只强调个人权益而忽视集体权益。另一方面是村干部组织发动群众的方法僵化,特别是用过去那些罚工罚款、收回承包地等经济手段来管理约束农民实施村级事务和兴办集体公益事业不灵了,就无计可施。
4、对群众亟需优质高效全方位服务的要求难以满足,服务意识和方法不适应。工作还仅限于传达一下会议精神,宣传宣传政策,跑一跑贷款,组织发放补贴资金等浅层次水平上,服务深度、广度、力度不够。同时,由于政策调整,过去那些通过无偿使用机动地、减免税费、给补贴等服务农民的方式,不再有效或无法再用。
5、对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格局的新调整应对迟缓,用市场化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适应。“两免三补”政策的出台,经济利益分配向农民倾斜,但一些乡村集体的可用财力大大减少,国家安排的农村税改转移支付又不能充分满足基层需要。多数乡村因有限的财政收入、巨额的债务包袱,无法保证人员的正常开支。一些乡村“黑地”等问题的暴露,加上农村“两工”的取消,使乡村事务和公益事业难以运行。对此,很多乡村组织和干部感到茫然无策,对招商上项目、活化机制搞有偿服务、创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显得很为难,更不会利用市场化手段来解决公益事业难办的问题。
面对当前农村工作的新形势,如何加快转变乡村的管理职能,提出如下对策。
1、着眼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精干高效的党员干部队伍。要以项目开发和服务能力为标尺,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要以提高干部素质为目的,创新干部培训手段。要以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为目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要以解决冗员过多、人浮于事问题为重点,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同时要以提高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着力点,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多下功夫。
2、要着眼转变工作职能和作风,探索新形势下发挥乡镇党委、政府作用的新途径。一是要积极鼓励兴办各类协会和中介组织。积极创建加工型、销售型、科技型、服务型等机制灵活的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二是要大力
创建示范引带服务载体。可借鉴“实体+服务”运作模式兴办事业服务中心的做法,探索实行承包制、股份制、合同制等形式创办“园区+服务”、“基地+服务”、“典型+服务”等多种模式的示范引带服务载体,增强示范、服务和组织群众的功能。三是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致力走好依托资源建龙头、依靠龙头搞服务的路子。
3、要着眼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和引导。要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科技意识和市场观念,组织农民参加省内外的经贸活动,帮助他们树立强烈的品牌观念、自我推销意识、产品包装意识,由浅入深地掌握商业谈判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在观念和行动上真正进入市场。同时要增强农民兴办公益事业的责任感,完善村民代表议事会管理机制,提高“一事一议”成效,鼓励农民出资出劳,大力兴办公益事业。
4、着眼改善乡村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法制和村民自治作用,让农民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对事关农户之间、农户与集体之间有关权益和事关公共利益和事业的大事大项,基层党组织要注重指导村民自治组织制定和遵守村规民约,以形成新的农村管理秩序。
第五篇:-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2007-12-07 09:35:2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2)*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3)立足本校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完小
课程改革三年来,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经过三年来的课改实验,我们感到: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下面谈谈我校在课改实验中的几件做法:
一、以校为本,实施多层面、多形式的培训
1、强化通识培训,让教师感知新课程。2002年暑假以来,组织全体教师参加通识培训,使教师深入了解把握新课程。
2、分组参与式案例培训,解读《纲要》和《标准》。
2002年-2005年,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级培训,学校也安排进行了学科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主要是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基本要求,在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辅导与解读,了解新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与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内容体系与特色和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3、系统学习课改理论和实践经验。几年来,学校在购置了大量有关新课程的书籍,《走进新课程》、《课程标准》这两本书人人都有,其它有关新课程的书籍,每个教研组一套。还给全体老师印发了
大量的学习材料,如从《人民教育》、《山东教育》等期刊上选印了许多有关新课程的材料和优秀课例供老师们学习。采取集体学习、分组学习、个人自学的形式了解新课程标准的产生背景,基本理念。组织所有实验教师集中培训学习,看光盘、看录像,观摩课例。实验教师在深钻新教材的基础上,所有任教一年级学科的教师上了2至4节新教材研讨课。课后,对每一节课都进行了评课、议课、说课,对新教材进行广泛、深入地研讨。老师们在培训中学习,在培训中提高,边培训、边实践、边提高。
4、充分利用教育网络,扩大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荣成教育资源网、人教网、园丁网、中国基础教育网等扩大教育资料,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淡化对教材的依赖,激活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
5、合理调整教研机制,强化对教研教改工作的领导。为了使教研工作更好的为课程改革服务,几年来,我们根据本镇实际,强化了对教研工作的领导。
(1)学区成立了小学教研领导小组,将各校校长及教导主任纳入领导小组,并作了明确分工,与此同时,要求学校领导带头搞教研、写论文,每学期不得少于2篇。(2)在布局得不到及时调整的前提下,学区打破学校限制,成立镇级教研组,由学区统一领导教研教改工作。
(3)强化激励考评机制,将教研教改工作直接与教师年终百分考核挂钩。我们规定,教师每上交一篇论文,交到中心完小,即奖分;推荐参加联谊校评比,奖分;参加市评选,奖分;获奖,再视级别加倍奖分。参加优质课、课件评选,依此类推。镇教研组长也按学校教研组长的双倍计分。
(4)改变教研形式,今后,我们在学校教研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学区教研,这样可以使全镇的同年级同学科有时间集体教研、集体备课。镇教研组间周活动一次,为双周的周四,每次半天。
二、立足学区实际,以教研促教师业务
素质的提高。近几年来,我镇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师资力量薄弱。经过统计,小学教师60的是老教师,剩下的40的中青年教师也大都是初中教师淘汰下来的。师资力量的薄弱,严重制约着教研教改工作的开展。针对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师资力量薄弱这一现状,几年来,我们结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训、课堂达标、教师资质认定等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逐渐使他们成长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
1、扎实抓好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支持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学习培训,要求参加人员回来要上交学习笔记,在镇教研组交流学习心得,将学习资料打印,向其他教师发放。与此同时,要上一节示范课,并指导其他教师上好教改课。三年级教师全员参加市级培训,要求实验年级教师把握课标,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能体现新理念,突出新教法,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交流
研讨,优化组合,不断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积极参与联谊片的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及优秀论文、优质课的评选。
2、规范教学过程,抓好教学管理。几年来,我们规范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做到课堂教学达标。积极按教研室要求开展备课改革,使教师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处理好教学预案与课堂生成性教案的关系,变一元目标为多元目标,变整本教案为活页教案,切实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教学反思。学区将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检查性听课的力度,加大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教案与作业检查由学区统一组织人员按计划进行。
*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