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殊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5:5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特殊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特殊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关于特殊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特殊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权的重要保障体系,发展特殊教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997年转发了省教委等部门关于《湖北省特殊教育“九五”改革和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92号《关于“十五”期间特殊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意见》,对“十五”期间我国特殊教育的目标任务、主要措施作了说明与指导。然而,目前各地特校仍普遍存在着办学活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综合效应不好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发展。笔者就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现状的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基本对策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当前特殊教育学校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经费严重不足

特殊教育学校普遍存在着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无论校舍还是校园环境,无论学校设备还是办公条件,无论校园文化建设还是教师待遇与普校相比都有极大差距,许多特殊教育学校没有公用经费,举步艰难,不能维持正常运转,教师自筹工资不能到位,更不用说福利。学校校长四处乞讨,近乎乞丐。这些严重制约着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二)办学设备严重缺乏

特殊教育就是要为特殊儿童少年的学习、行为矫正和训练创设特殊条件和特殊设备,利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达到掌握知识、补偿缺陷、培养能力、康复身心、适应社会、自食其力等目标的教育。《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规定:“学校应具备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仪器设备、专用检测设备、康复设备、文体器材、图书资料等;要创造条件配置现代化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目前,有许多学校的应有设备还相当缺乏甚至处于空白。许多地方为“普九”验收过关而开办,几年后,特殊教育学校的达标工作却没有进行,甚至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普通学校的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正日益普及,特校的教学方式还停留在“黑板加粉笔”的模式,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手段得不到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无法根本提高,最需要现代教学设备的特殊群体得不到及时满足,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三)生源不足

特殊教育学校的合理分布是其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建立是在充分考虑人口密度及其残疾儿童发生率的基础上。目前我省部分特校的招生规模均在几十人上下并且日益萎缩,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不足40%,有的学校不能开足年级和班额,浪费教师资源和国家财力。

(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在知识不断更新,人们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今天,普校教师学历都提升了一个档次,然而在特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相对偏低。一是专业素质不高。我省特校大都招收三类残疾学生。然而特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是聋专业毕业的,弱智专业和盲专业教师是微乎其微,在特校工作的教师中专业毕业的老师所占比例也很低,有的老师经过二至三个月的专业培训,有的则是未经过任何专业培训就上了岗,虽然学历高,但教学中与学生无法沟通和交流;二是文化水平不高,特校教师有相当部分是招工顶职人员,有的则是集体工,未经过专门学校的培养,这类人员水平偏低,教学无方法,教学效率低,教学成绩差。

(五)原因分析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一是省政府、省教育厅等部门对下面地市特校的检查评估力度不够,特校建设与当地政府部门的政绩没有挂钩,没有外部因素的促成;二是当地政府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对特殊教育表现出敷衍态度,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认为其无足轻重,不关大局;三是学校经费不足,政府投入不够,不能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义务阶段教育;四是学校的社会功能得不到体现。由于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力度不够,学生在完成义务阶段教育后,不具备谋生能力,从而滋生出严重的社会聋哑人犯罪这一现象,在各地蔓延,成为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同时也影响了残疾孩子家长对上学的信心,尤其是经济较贫困的地区,从而增加了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

务教育的难度。

二、特殊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对策

(一)积极筹措办学经费,奠定物资基础。

发展特殊教育事业需要有稳定的财源和一定的条件作为物资基础。特殊教育投资的多少,直接影响特殊教育的质量和学校的发展。目前,关于特殊教育的许多经费政策得不到落实。特殊教育经费来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握政策,积极争取。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者必须了解国家、省、市的有关特教经费政策,通过反复的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教委等八部门在《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中,除主要渠道以外,还规定了筹集特教经费的三个辅助渠道:①各地应从征收的教育费附加中,拨出一定比例用于特殊教育;②各地社会有奖募捐委员会和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要从募捐资金中拨出一部分用于发展特殊教育。国办发[2001]92号《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动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规定,坚持特殊教育经费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努力增加特殊教育经费。“十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增加特殊教育补助费,各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也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增加特殊教育经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应有一部分用于支持当地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社会福利彩票所募集的福利金也要支持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③各地政府要积极扶持特校开展勤工俭学,以弥补办学经费之不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十二条指出:各级政府“要对残疾人学校及其校办产业给予扶持和优惠。”校办产业为残疾学生提供了职业技术培训的条件和机会,也为他们的就业提供了可能。二是扩大宣传力度,创造条件争取社会捐助。学校要不断通过电台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扩大对特殊教育的宣传,增进全社会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每年可以通过助残日期间的宣传活动,积极争取当地企事业单位的赞助。许多地方的做法值得称道,由当地教育局组织成立特殊教育助学基金会,其经费全部用于当地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三是因地制宜,克难奋进。《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必须认识到,国家对教育的投资毕竟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当前办学经费困难和教师工资偏低的状况正逐步改善。因此,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有限的财力、物力条件下,把教育搞上去。”这就要求我们科学管理,艰苦创业,勤俭治校,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充分发挥有限的特教投资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十五”期间,我省特殊教育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原则,着重抓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适度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中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可以理解为三个重点:一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掌握基础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是掌握一定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落脚点是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应该把残疾儿童少年培养成具有一技之长,为将来参与社会、适应社会、自食其力创造条件,这是特殊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其一,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初中以上科学文化知识的难度较大(弱智儿童的可能性更小),因而从总体上看,九年义务教育是他们学校教育的终结;其二,目前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年限的平均值大大低于正常儿童。因而,即使有能力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内,残疾人高级中等教育的普及也很困难;其三,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有一技之长,能成为自食其力、残而不废的劳动者,而不是适应现代经济建设的科技人才,应着重培养生存本领。因此,残疾儿童少年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在九年义务阶段完成,学校的教育必须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提供条件和保证。

特教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应从培养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基本劳动常识入手,通过多品种、多形式的劳动教育,使学生在总体素质上得到提高,然后结合其自身的特点,选择一两门专业对其进行强化训练,使其具备“一技之长”。当然“一技之长”不仅仅只具备一种职业劳动能力,应该是在具有相应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上,掌握或基本掌握日常劳动和几种职业劳动能力的技术,且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因此,并不是聋校开设木工课、缝纫课,盲校开设按摩课就是真正的职业教育了,也不是学生学习过这种课程便有一技之长了,职业技术教育在学校的教育工

作中,不应该只是一门学科,而应是相对独立的教育系统,做到内容落实、师资落实、厂地落实,充分体现出服务于终极目的教育手段的实效。当然,要从实际行动上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力度,仅仅通过教育部门或特教学校是很难完成的,必须在政府、民政、残联、教育、劳动、卫生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充分重视,认真落实,特殊教育的社会功能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三)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特殊儿童少年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各地必须把特殊教育纳入普及义务教育的轨道,同当地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检查。

特殊教育历年来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但是实施其全方位改革,政府宏观行为不能到位,以致各个学校无法产生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特殊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需要一套从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及残疾人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每一个环节的疏忽和懈怠都是特殊教育事业的失败。单凭学校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笔者以为,要提高学校办学效益,获得可持续发展,一是要政府协调,政策倾斜,在当地定点一至两个企业吸纳毕业残疾学生就业,以带动残疾学生入学及教育;二是学校与工厂建立广泛的联系制度,有针对性的开设职教课程,促进学生学习与就业的接轨;三是由省教育厅等部门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定期检查,落实措施,促进学校发展;四是在有些学校生源不足的情况下,优化资源配置,学校就近合并,集中财力办好一定区域内的几所特校,发挥以点带面的典型示范作用。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特殊教育学校办得如何,除了其它因素外,教师的水平与职业道德是重要因素之一。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奉献意识,爱心、耐心、善心是特校教师的基本要求。其二,严把入口和出口关。到特校工作的教师必须是特殊教育师范专业的,不仅要有毕业证,还要有基本功合格证,还要严格控制专业毕业的教师调出。其三是提高教师待遇,让专业毕业的教师进得来、留得住,让在特校工作的教师安心工作、甘于奉献。其四,省人民政府和教育厅举办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另外,开办各种专业培训班,时间灵活,类型多样,可分三个月、半年、一年或两年,可分为短训班、学历提高班。使特校教师达到职业道德好、文化水平高、专业素质精的要求,为特校发展奠定雄厚师资基础。

(五)加强督导评估工作,推动特殊教育发展。首先要制定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评估细则,推动特殊教育发展,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发展情况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复查的重要内容,着重对已经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的县(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有关教育条款的情况,各县(市)教育主管部门贯彻落实《特殊教育工作规程》情况,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等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第二,省人民政府、教育厅、省残联结合督导检查发布专题督导公报,报道各地特殊教育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督促做好整改工作;第三,根据评估细则,对全省所有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评估定级,分为示范、重点、合格和不合格等级,调动和激励各级各校的积极性,同时促使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持和重视,从而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

第二篇: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2014年4月,我赴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广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其间聆听了李天顺、唐淑芬、肖非、彭霞光、许家成、张志祯、邓猛等特教专家关于特殊教育专题的讲座,并到多所特校进行了参观跟岗学习,参观完北京市盲人学校和启喑实验学校后引发了我的深思。

北京市盲人学校前身是“瞽叟通文馆”,由苏格兰人穆•威廉创建于1874年,现已有百年历史。1921年学校迁至现址,更名为“启明瞽目院”。1954年更名为“北京市盲童学校”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1985年更名为“北京市盲人学校”,直属北京市教委管理。2006年7月,原北京物资储备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与北京市盲人学校合并,组建新北京市盲人学校全校占地面积2.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4万平方米。目前学校在职教职工138人,在校注册学生321人,随班就读指导学生近80人。教学学段涵盖幼儿、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同时承担市内送教上门和随班就读指导工作。学校秉持“以德立校、以爱育心、教育康复、个性发展”的办学理念,贯彻“博爱奉献、团结协作、创新有为”的精神,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形成了教育、科研、培训、服务“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是一所专门为聋生提供康复学习服务的特殊学校,前身为北京市第二聋人学校、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1919年建校,蔡元培、陶行知、郭沫若、董必武曾为学校题词,现已有90多年的历史。学校占地面积8703平方米,建筑面积23224平方米,含学前康复部、小学部、初中部、普高部、职高部。该学校办学成绩斐然,2007年以来百分之百的高考学生升入大学学习,不仅创造了聋人高中的奇迹,也展现出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应有的特教水平与成绩。

这两所特殊学校各有特色,过去都曾为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盲、哑特殊学生的义务教育发挥过较大作用,但在参观及与校领导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都面临以下问题:

1、因国家招生政策的调整面临学龄盲童、聋童数量逐年下降的局面,生源枯竭带来的是合并抑或转型的瓶颈。

2、教育对象从过去的招收轻度弱智学生转变到现在的以中、重度弱智学生为主,多重障碍生比例不断攀升,原本为纯盲生、纯聋生设计的课程随着生源的变化亟待调整。

3、学校师资短缺,难以招到特教教师。而由于生源的变化,对于教师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更难、更专业的要求,原有特教教师的回炉再培训迫在眉睫。

参观北京市盲人学校和启喑实验学校对于我这名特殊教育的新兵而言可谓收获颇丰,二者在办学中遇到的瓶颈与困惑也使我深刻认识到——课程是教育的灵魂,要切实提高我国特殊教育的水平,特教学校的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在此希望北京市盲人学校和启喑实验学校的领导拿出更多的改革勇气和大智慧,尽快深化特教课程改革,造福更多的特殊儿童。

第三篇: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思考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思考

作者:谭中和

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社会保障制度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社会保障制度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和制度创新完善的新阶段。因此,我们要在不断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兼顾,大胆创新,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开始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和制度创新完善的新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社会保障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正规就业人群到城乡全体居民,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上升为法律保障。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保障项目比较齐全,保障范围覆盖城乡全体居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架构。

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社会保障制度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社会保障制度开始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和制度创新完善的新阶段。按照到2012年前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2020年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并覆盖全体居民的要求,我国社会保障进入城乡统筹发展阶段:一是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险范围;二是开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三是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四是许多地方开始探索和实践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成效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制度和政策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机制逐步健全,成效显著。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经过几十年探索,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慈善事业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制度运行总体平稳。

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自2009年试点以来,截至2010年12月,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部分区县开展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截止2010年底,全国有2678个县(区、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数达8.36亿人,参合率为96%。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于2007年建立以来,其覆盖人口迅速扩大。

待遇水平逐步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地方财政对个人缴费提供不低于每年30元的缴费补贴,基础养老金由政府全额提供,其标准不低于55元/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政府财政不断增加补助力度。医疗救助方面,2009年,全国累计救助贫困农民4789.1万人次,其中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059.1万人次,人均资助25.9元。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由2008年的每人每月82.3元,提高到2010年的117元。2010年全国五保集中供养175.9万人,平均供养标准2951元/年,供养水平逐年提高。

在农村建立了一支社会保障管理服务队伍,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适应新农保试点工作,各地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健全机构,充实队伍。2010年,新增农保经办机构188个,新增农保工作人员3048人。试点县所属15209个乡镇均配有工作人员,试点县各行政村均配有协管员。以“金保工程”为骨干的社会

保险计算机网络,正在向农村延伸,开始发行社会保障卡。农民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网络等获得社会保障信息、领取社保待遇等。

建立和完善了政府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机制。2003年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重点在城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财政投入农村社会保障力度小。随着新农保和新农合覆盖面扩大,财政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

我国农村社保体系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总体来说,农村社会保障不论从体系建设、覆盖面还是待遇水平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面临诸多新要求和新挑战。主要表现在:

工业化加速,城乡结构急剧变化,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更加突出。经过30多年来改革开放,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加速、城乡结构巨变。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末,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49.68%。到2020年城镇化率有可能到达60%。这种快速变化的格局,凸显了现行社会保障的制度缺失:一方面,大量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农民工,许多人还没参保,有的参保的也存在春节回乡时“退保”。另一方面,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到城镇就业,留在农村的多是老弱妇孺,“空巢化”状况严重,传统的土地保障和家庭养老难以为继。如何既体现公平普惠,又适应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财政支撑能力各不相同、个人缴费能力差异大等现实状况,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需要一个长期艰苦探索的过程。

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经过近20年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形成了现行城镇职工和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总体上,这

一制度框架的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一方面,是适应了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辅相成,在推动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正是出于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出台了相应的保障制度,因而也带有各个不同时代和发展阶段的明显特征,还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痕迹。特别是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老龄化都在加速发展,而社会经济发展无时无刻不需要社会保障的今天,对社会保障进行系统的框架设计和长远的考虑安排,势在必行。城乡社会保险关系不衔接,跨城乡转移接续难。不论是基本养老保险还是医疗保险,城乡制度之间缺乏衔接通道。以养老保险为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不同的制度设计,缴费和待遇水平相差悬殊,养老保险关系在两个制度之间的转移接续问题还没有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方面,也缺乏转移衔接的通道。

农村社会保险实际覆盖面不高,城乡覆盖面存在差距。随着新农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目前我国针对各个群体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已基本建立,可以说,全民医保和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的制度目标已基本实现。但与此同时,还有大量未保人群,他们没有任何老年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处于试点阶段,多数农民还没有加入进来。

统筹层次低,基金不能保值增值。一方面,新农保和新农合大多以县级统筹为主,统筹层次较低,影响了在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共济和风险共担,也不利于制度统一和降低经办成本,提高经办效率。而另一方面,基金保值增值问题更为突出。由于新农保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结合的模式,未来参保者的待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积累额和保值增值的情况。但目前,全国养老保险基金平均收益率不高,农保基金只能存银行、买国债,运营效率低,随着通货膨胀压力增长,面临更大的贬值风险。随着新农保制度的扩大试点和推广普及,基金规模越来越大,如何管理和运营所筹集的新农保资金,实现保值增值,是十分迫切的要求。

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制度、机制和体制,实现保障对象全民化、保障方式多样化、筹资渠道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和谐、稳定的保障网。重点是五个方面:一是保障项目比较齐全,人人享有基本保障;二是待遇水平适度,能够有效保障基本生活;三是管理服务健全,能够保证为公民提供方便、快捷、周全的服务;四是制度能够定型,资金长期平衡,实现可持续。五是保障方式多层次,以满足农村群众更高需求。

在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进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水平相适应。我国人口众多,人均GDP尚处于中下等国家水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根本改变。立足这个基本国情,农村的社会保障应定位于基本保障。同时,根据城乡、区域不平衡的特点,制度设计不搞“一刀切”,有针对性地确定适当的制度模式和待遇标准。二是坚持社会保障为主,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在保障模式上,坚持以缴费型社会保险制度为主体,以非缴费型福利项目为补充。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待遇水平,适当缩小与城镇的待遇差距,让城乡全体人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三是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改革和制度创新都要注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坚持试点先行,及时总结经验,由点及面,渐次推进改革。

从现在起到2020年,在超过13.4亿人口,其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东方发展中大国,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将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意义

重大,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应坚持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着力解决农村社会保障中的现实突出问题,在不断改革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兼顾,不断探索,大胆创新,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作者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研究员

第四篇:特殊教育课程改革

认真搞好新一轮特殊教育课程改革

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对于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课程本身的属性看,它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集中体现,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育评价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对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内在规定性,因而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或核心内容之一。二是从时代发展、从教育科学和特殊教育的发展与我国特殊教育课程现状的比较看,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建设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要求和特殊教育发展的特殊要求,不能适应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进而也还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所以,我们要从现代化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从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出发,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工作。要广开言路,广开思路,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教育专家、课程专家和一线校长、教师的作用,使新一轮特殊教育课程改革能够反映时代特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适应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并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既要坚持引进吸收、坚持应用现代化教育科学的最新成果,又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保持和发扬我国特殊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最优秀的东西。一方面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指导课程改革,敢于借鉴国内外好的东西。不这样做,就从根本上失去了这次课程改革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尊重我们自己长期实践和优秀的东西,结合我们的具体实际。不这样做,我们的课程改革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改革决不是简单地修改一下课程要求,编几套教材,也决不是简单地增补添加一点时髦的内容。要认真思考一下: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主要有哪些内容?适应特殊教育的现代教育方法主要有什么?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通过什么渠道、采用什么方法融入我们的课程,怎样才能真正应用到课堂?长期以来我国特殊教育的课程教学积累的最宝贵的东西有哪些,怎样在新的课程中突出地反映出来?

第二,既要研究和关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又要突出特殊教育的特点,适应特殊教育的需要。要对不同残疾类别的课程教材与基础教育普通课程教材之间的关系进行认真研究和准确定位,这是一个大前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集中了我国一大批不同类型的专家,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成果,如何科学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特殊教育中来,是一个很重要也很有价值的问题。我们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专家应该认真研究一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什么,主要成果是什么,发展趋势是什么,目前倡导的是什么,正在努力纠正的又是什么?要下功夫研究和借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课改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教养培训和课改的组织实施等方面的成果。如果不了解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关起门来就特教搞特教,仅仅凭经验办事是不行的。在这个基础上,去认真研究特殊教育的教材怎样与普通基础教育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如何做到既保持特殊教育的特点,又充分应用普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当然,机械地照抄也是不行的。

第三,要积极研究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手段、教育技术的发展,使新世纪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得到有力的技术支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需要认真研究一下能够应用于不同残疾类型特殊教育的现代教育有哪些,最新成果有哪些,其中能够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遍推广应用的又有哪些,效果普遍比较好的是什么?新课程内容如何适应?例如,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很快,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无论是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育教学资源的流动渠道、学生与教师教的关系,还是从教育教学组织、评价、管理等等方面,都作为一种原动力给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如何使信息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如何充分发挥其潜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谈谈农村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修订了《全日制弱智学校(班)课程计划(征求意见稿)》,并更名为《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课程设置体现了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了智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作为从事农村智障教育的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学习了解教改信息,使智障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实现农村智障教育为农村智障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

一、对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认识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体现了时代的特色和要求。作为一名从事农村特殊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培养学生懂得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社会公德和法制观念;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自我服务的技能和自食其力的能力。笔者认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培养智障学生成为自食其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

新课程改变了以往向普通教育看齐的倾向,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普通教育模式的束缚,强调智障学生的需要和学习特点,为智障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活动及教育环境,同时也注重课程与教学的实效,以发展和促进智障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为中心,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生活、实现就业、能够自食其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对新课程设置原则的认识

智障教育课程改革首先要改革课程设置。新的课程设置原则,立足于智障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以生活为核心的思路,整体设计由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两部分组成的九年

一贯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生活化、实用性的原则。一般性课程体现了对智障学生素质最基本的要求,着眼于智障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如: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劳动技能、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等课程的设置。选择性课程着眼于智障学生个别化发展需要,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缺陷补偿(身心康复),强调给智障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相关服务,体现智障学生发展差异的弹性要求,如:信息技术、康复训练、第二语言、艺术休闲、校本课程的设置。两类课程的比例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这样设置课程主要是为了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训练

旧课程与教材内容适用于轻度智障学生,过分强调智障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以认识多少汉字,会做多少数学题来评价教学工作的成效。而对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重视不够。从这几年我校招收的学生情况来看,入学新生的智力残疾情况越来越严重,加上教学内容陈旧,知识点过多,要求太高,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新的课程设置方案,从矫正智障学生的生理缺陷入手,强调知识的生活化和实用性原则,有计划地带领智障学生融入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之中,缩小特殊学校与普通社会的距离,让智障学生在系统的知识传授中,获得自信,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将语言康复训练、心理健康咨询、行为矫正等课程计划纳入大纲中,有目的地进行系统康复训练,消除他们长期依赖家人照顾的无奈状况,成为自立、自强的人。

2、重视智障学生劳动技能、职业教育、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发研究

对智残学生最终的培养目标是使其能回归主流社会,成为残而不废、残而有为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当前,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劳动技能、职业教育、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在农村培智学校课程设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智障教育的发展要着眼于农村智障学生的未来,为解决学生的生存问题、提高生活质量而服务。在新课程改革中,农村培智学校要结合当地与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好此类课程。真正做到低年级注重学生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劳动习惯的培养训练;中年级注重对学生进行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的训练;高年级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就业指导的培养训练。只有从解决残疾人就业难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地的实情,合理利用好各项资源,真正实现文化知识的学习与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的有机整合,为学生将来能够立足社会而创造条件。

3、重视学科课程间的融合

原先培智学校实行的课程结构单一,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脱离智障学生的实际经验和生存需求,对于中重度智障儿童来说,课程的设置也过于侧重文化知识、注重学科内在的知识系统性、逻辑性,忽视对智障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也忽视了

各学科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的设置,是要打破学科界限,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都提出基本要求,让课程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自身的价值观。新课程的设置注重加强科学、艺术、道德之间的联系,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将思想道德教育、科学艺术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去。同时课程内容的设置还要以智障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重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补偿性、可操作性,通过学校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挖掘智障学生的潜能,尽可能使其自食其力,立足于社会,最终也能成为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有用之人。

4、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新课程设置方案中讲到:学校可根据地域特征、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生活需要,设置和开发具有本校特点的课程。农村培智学校课程的开设更应当充分利用和挖掘学校与地方的课程资源。

笔者认为,农村培智学校在开发和编写校本教材的过程中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农村培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我校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得出的结论是:农村培智学校的教育最终要为残疾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所以校本课程的编写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个体差异,教材内容要体现多样性与差异性,要能适应智障学生的个体需求,同时还要结合当地实情,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学校办学特色。例如,我校根据学校地处丘陵地区,比较适合发展种植、养殖业的特点,同时利用学校具备800多亩实验基地的优良资源,从花卉种植、果树栽培、大棚蔬菜的栽培、水产养殖、家禽喂养等方面进行了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研究,编写了《种植》、《养殖》两套校本教材。通过实践,让我们认识到,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不仅要立足于残疾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也要促进教师在校本课程的研究中,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更要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努力向“双师型”教师发展。

三、对新课程评价机制的认识

普通教育新课程改革给普通教育提出了这样的评价理念:“建立促进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功能,促进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笔者认为,培智学校课程改革更要以“创造适合智障学生发展的教育”来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1、在指导思想上:建立多元化、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要突出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评价的内容要有助于智力残疾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应根据培养目标与智障学生的实际情况,整体设计社会性与情感、认知、语言、自理和运动等多方面的

评价内容,重视对智障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为“适合智障学生发展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全面反映智障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成长轨迹,同时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不同层面的发展。

2、在评价的主体上:应该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农村培智学校应积极收集各方面对课程实施的意见与建议,提高教师、家长参与课程实施与管理的积极性,促进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有机结合。要积极宣传培智学校课程改革,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3、在评价的方法上:对不同智障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性评价、“档案袋”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突出过程性,注重形成性评价。重视评价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促进智障学生都在“最近发展区”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4、评价的内容上:评价应促进学校高质量实施课程。学校课程计划及其可行性,课程安排的适切性,课程管理的合理性、有效性,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科学性,以及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针对性等都应成为农村培智学校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

总之,在培智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只要我们始终本着为农村智障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思想,在智障教育课程改革的道路上,努力实践、不断探索,相信一定会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残而有为、自立自强的合格劳动者。

第五篇: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与发展

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与发展

富县实验中学——王艳玲

1.研究目的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形式发生了巨大地变化。当前作为中学体育课程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对学校体育的要求,取而代之的《课程标准》应用而生,体育教学走进了一个新的理念,“健康第一”这是一个实质的飞跃,也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在当今社会不完全适应。《课程标准》它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并将改变了教师的课堂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对“课改”进行相关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性。2.研究方法 2.1课堂实验法:

根据课堂研究的目的,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按照一定的课堂设计来实施计划。并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性格张扬的程度以及运动后的享受程度来获取研究对象的第一手材料,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2.2调查法:

通过问卷、座谈、课内外师生交流以及建立学生“快乐体育”的发展的档案等方式来获取课堂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课堂设计,积累课堂经验,真正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享受体育的快乐。3.结果与分析

3.1课程改革后教师课堂行为的分析 3.2教师在教室中课堂组织形式的转变

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学,如可教会学生摆在教室面前的主要问题。体育课传统组织教学普遍存在教法枯燥呆板缺乏新意,一教师为中心的局面没有完全被打破,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课堂组织最求整齐划一,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而新的课程改革力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师生平等,更加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给学生留有思考问题和进行独立创造的余地,使学生在欢快和谐的氛围中,互帮互助、边想边练,这种主题学习方式已逐渐成为主流。课改前后,在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中,教师组织课堂仍占选项中最高的,但与课改前相比,却降低15%除学生协助教师组织课堂“没有变化外”“教师指导学生组织课堂和学生自主组织课堂”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为2.5%和12.5%。在体育课堂组织形式上,虽然以“教师组织课堂”的形势仍被多数教师所采用,但已有明显好转,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与积极学习的发展学生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正被更多的教师采用,这种主体学生精神一旦被发掘出来,将是我们的教学具有无限生机。

3.3教师教学形势与手段的转变

新一轮的课堂改革促使教师形式与手段发生根本的转变。教师要有学生意识,课堂上教师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学习。3.4教师安排教学活动内容要灵活

多年来,我们一直习惯教学大纲对我们的约束,教师年复一年地教授同样的内容,一块秒表,一个篮球陪伴着我们走过了整个人生。《课堂改革》为我们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教师可以依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和发展的水平,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学生喜闻乐见,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逐渐扭转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3.5教师课堂多形势,多手段引导学生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的天性是好奇、好动,但当今不少学生对学校的体育课并不太感兴趣,这是由于我们的体育教学无论是组织安排,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太或与成人化,太注意传授运动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造成学生喜欢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我们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较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寓教材内容于各种有益的活动情境之中,创设具体而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实物演习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方法,把学生引入到一定情境当中,使他们产生愉快的心理和情绪体验,提高他们产生愉快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建力的目的。3.6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观念

学生是主体,是教学的对象。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主要是学生学的情况如何?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而不是教师讲解的情况和示范动作做的如何?当然,正确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生动形象的讲解也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最基本、最首要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特点和差异,根据他们的特点去组织教学。俗话说:“口动百遍,不如手动一遍”。体育课的学习更是如此,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认真的练习,才能最终达到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的目的。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在体育课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如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必须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成为学习的主人翁。教师在教法上,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学生也体会到自己对教学的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动作掌握好的同学为大家做示范,同时给大家讲讲自己在掌握动作的心得体会。这样一来,既给了一些同学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对其他同学起到了激励的作用,也让他们有了竞争感,只要有了竞争感,学生们才能做的更好。

3.7教法要灵活多样,学生的情绪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

在练习时,有的学生部太认真,就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对症下药。变换练习的方式和方法。讲解动作技术要领,要形象生动简洁明了;做示范动作时要正确、优美;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善于发现学生做的好的一面,给予表扬鼓励,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此外,要多用美的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最终达到师生默契配合,共同进去的目的。

4.结论与建议

课堂教学时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新课程强调目标统领教材,根据课程特点构建了七个领域,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确定了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因此,课堂教学的开展应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进行。由此可见,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七个领域三个层次的目标制定学年教学目标,再按学年教学目标来制定目标,依次类推,最后到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的制定。教学目标应主要设计的具体性,科学性和可测性,课堂教学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4.1课前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目标、激励学生达标

教师应在每堂课的开始,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本课的目标,然后 围绕目标展开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

4.2精心设问,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主动、探究、合作、最新的学习方式的三大特征,也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体现,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探究、尝试。问题的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注意好难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大胆探究尝试,在探究尝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4.3采用游戏、比赛、情境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兴奋占优势,兴奋抑制转换快,好奇心重,上进 心强,故适度变换教学手段会取得表较好的课堂效果。4.4加强理论指导

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必要的理论、体育 常识的知道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实践和锻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在学生探究尝试后,教师应及时指导鼓励,对错误的结果加强分析指导,并尽可能地和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然后再去实践提高。4.5逐步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蕴含着一定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有稳定而 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和具体的教学活动程序和方式。现阶段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我们应大胆借鉴、创新和发展。教师应在认真学习把握新课程标准、性质、理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杨洪辉.影响体育校本课本开发的教学因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项建初.中学体育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3] 尹

贞.中国学校体育;1983年06期

下载关于特殊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特殊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几点建议

    对我校改革与发展的几点建议 学校成功更名为大学,标志着我校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是值得庆贺的大事。学校党委要求全校教职工开展“新起点,新机遇,新跨越”的大讨论,我已退休多......

    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建议与思考2013年07月05日08:54杜晓山来源:金融时报【字号:】农信社的改革发展经过最近10年的努力,取得了十分显著的重大成就。目前,改革发展在继续深化,而发展“......

    如何促进林场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如何促进林场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近年来,国有林场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森林资源枯竭与林场生存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劳动优化组合、资源优化的配置还未到位;思想僵化、经营......

    关于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关于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的思考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卫生工作中枢,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村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

    学校改革发展纪实(大全)

    **镇**学校改革发展纪实 “每到村边赶集或去村里走访,总会碰上好多家长,他们都高兴地朝我打招呼,‘学校变化可真大啊!孩子愿意去上学了,一大早就催着做饭呢’。”现在,乡亲们的“口碑......

    2012年学校事业改革与发展回顾

    2012年学校事业改革与发展回顾十二五”规划扎实推进 内涵建设实现跨越提升2012年是我校全面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攻坚之年。一......

    加快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加快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我省全面推进新一轮改革的关键之年。今天,省局召开全省机......

    面向21世纪医院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面向21世纪医院改革与发展的思考21世纪将是我国整个社会从小康走向富裕,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的世纪。在这世纪之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