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 ——2011年度培训处工作总结
一年来,培训处在校长室的重视和关心下,在各处室及全体教工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确立以抢抓机遇求发展,拓展思路寻项目,务实高效塑形象为工作目标,负责履行湖南电大临湘分校、临湘市教师进修学校和临湘市职教中心培训部等职能,全面开展成人业余高等学历教育、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农民工劳动技能及适用技术培训等项目,处室全体教工自觉加强学习,扎实勤奋工作、相互密切配合,全年较好地完成了期初制订的各项工作计划,整体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培训处的工作有三大块功能,线多面广,任务繁杂,与外界联系紧密,稍有疏忽,就可能对学校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各个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来说,他们是专职,我们是兼职,工作杂,任务重,像电大系统,他们有专人负责招生管理,教务管理、学籍管理,技术管理,科研管理等等,我们每人身兼数职,且各类形式办学专业接近40个,由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类别,不同年级,每期课程有300多门,特别是开放教育各专业,现在学习环节复杂,过程管理难度大,有很多课程需要在网上完成作业及考试、考核,在工作环节上稍有失误,就会影响学员正常毕业,影响学校声誉。对于学校来说,我们是社会窗口,要求老师认真仔细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在不失原则的前提 1
下诚心地帮助每一位学员,搞好各项服务工作。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学员们的认可,也得到了学校领导、业务往来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
一、加大宣传力度,扎实抓好成人业余高等学历教育招生工作 成人业余高等学历教育,是我们培训处的工作主体,经过调研,为整合资源,节约办学成本,对原有的联合办学途径进行调整,拓展了新的办学途径,其工作思路为四条主线:一是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大学成招专科和开放教育专、本科的招生力度;二是逐步减少与中南成教中心的合作办学,加强与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理工方儒函授站的合作办学;三是进一步加强“一村一大”培训项目的招生宣传力度;四是继续加强与岳阳职院医学类专科和南华大学医学类本科的联合办学。
2011年,我们牢牢抓住招生工作这条生存线。为了使电大招生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招生工作中,我们通过邮政局发放招生简章,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派人下乡悬挂横幅标语,进村入组发放宣传资料,共印发宣传资料和招生简章8000份,在全市产生了较好的反响。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电大招生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1年招生总数达400余人,其中电大春季开放教育招生52人,“一村一大”招生210人,联合办学高升专、专升本招生151人,已正式录取85人,圆满完成了期初制定的招生计划,毛先波主任被岳阳电大评为招生先进工作者。
在当前成人教育招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的确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校教职员工不懈努力的结果。
二、规范教学管理,努力提高开放教育和“一村一大”教育质量 2011年度在籍成人业余高等学历教育学员926名,其中专科生866人(包括“一村一大”学员553人),本科生60人,开放教育类别学员693人。为了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我们进一步规范了开放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强化了教学环节。
一是加强了教务管理的力量。配备了从事电大教学教务管理的兼职人员3人(李燕、王拥华、贺浩港),并由毛新宇主任主管开放教育教务教学工作。
二是重视开学典礼。春秋两季我们都举行了开学典礼,对上期学习表现好的学员进行表彰,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新学期的学习任务进行布置和部署。特别是在新学员的开学典礼上,市教育局及学校主要领导作了重要讲话,我们对学员的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印发《入学须知》,《学员管理条例》、《网上学习指南》、《面授学习安排表》等资料发放到每一名学员手中。同时对新学员进行学习技能培训,介绍电大系统三级平台教学资源、各种媒体的特点和作用;学员在中央电大、省电大实名注册的方法;收发E—Mail、进行BBS讨论和网上选课、答疑的基本技能等。通过培训,让学员基本掌握了开放教育自主学习的手段、方法,使学员熟练掌握获取网上资源的方法和技能,学员非常满意,学习认真,效果明显。
三是加强教学考核,认真组织面授课程辅导。我们严格按照开放教育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每学期都安排了新的总课表,利用双休日实施面授教学,并通过主管领导抽查、学员签到等方式,提高学员到课率。为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配备了足够数量和较高水平的面授辅导教师,要求面授辅导教师按学科知识体系的勾勒,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课程重难点的分析,作业讲评与答疑的思路,制定面授导学方案,做好面授辅导安排;要求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展案例式、研讨式、讲练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的面授辅导,帮助学员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切实提高面授教学质量。
四是利用网络平台,切实加强网上教学。我们根据课程特点,结合师资配置和市校网上辅导安排,积极组织辅导教师以电大远程教学平台为中心,利用教学答疑室、BBS课程论坛、QQ交互等手段积极开展网上教学交互活动;每半个月定期对学员网上教学开展情况(学员上网学习的人数、次数、学习时间和发帖量等)进行检查,对于网上学习不达标者,要求管理教师电话联系,负责督促本班学员加强网上学习,并严格按照上级电大的要求做好网上形考工作,以提高期末考试成绩的及格率,减少流失率,提高按时毕业率。
五是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创建了四个“一村一大”社会实践实习教学基地。为了有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先进村级组织及其管理者的示范作用,在我市“村大”项目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我们先后在本市詹桥镇水泉村、江南镇长江村、源潭镇长源村和羊楼司镇梅池村建立了四个“村大”项目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基地为我们“一村一
大”学员和劳动技能培训,提供了很好的社会实践学习现场,2011年11月2日,我们在羊楼司镇梅池村举办了10级村大学员社会实践实习活动,本次实践实习活动在现场观摩考察的基础上,举行了一个形式上很务实、内容上很丰富的报告会,这些活动开展及学习形式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肯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为学校扩规提质,开发新的培训项目,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积极参与竞赛,不断提升学员综合素质,扩大电大影响 一是我们积极参与中央电大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为了鼓励电大系统学员刻苦学习、完成学业,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校风、学风建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全国电大系统开展了 “希望的田野奖学金”评定工作,我校的李学义和卢敏二人获奖。
二是我们积极参与省校组织的教学竞赛活动。为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升电大学员专业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同时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2011年9月,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在全省开展电大“十万学子三湘行”社会调查竞赛活动,我们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及时有效的组织和指导,共有16篇作品入选,参加省级终审。
三是我们积极参与市校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为进一步促进“一村一大”项目健康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广大学员的知识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1年12月3日岳阳市委组织部与岳阳广播电视大学联合举办了岳阳市首届“希望的田野”新农村建设杯知识竞赛,我校10级“一村一大”学员组队参加竞赛,张先娥、张虹、黄正财三人组成的小分队荣获三等奖,晏
彩霞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另外,在全市电大系统开展的“优秀导学教师评选”活动中,贺浩港同志被评为优秀导学教师。
四、优化培训内容,大力推进我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教师继续教育是整体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一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圆满地完成教育局下达的各项培训计划,完成了658人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 主办了2期86人次的高级信息技术水平培训及考证; ⑵ 组织了176名中职学生及教师普通话培训与测试; ⑶ 组织了78名中小学心理健康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⑷ 组织了74人心理健康骨干教师短期教育培训; ⑸ 组织了2期有192人幼儿教师上岗培训。⑹ 组织 52位高中学生积极分子入党对象培训。
五、关注民生工程,切实做好农民工劳动技能及实用技术培训 农民工劳动技能及实用技术培训是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主要是靠政策,另一方面靠我们去争取,一年来在校长室支持下,我们争取到了劳动、农业等部门的一些培训项目,累计培训农民工400人,其中劳动部门200人共开办两期四个班,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语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农村政策法规等课程共720课时培训;农业局“阳光工程”项目培训200人,共开了二期班,每期7天42课时,第一期在聂市镇主办家畜繁殖员培训,开设农村政策法规
及畜禽繁殖实用技术等课程,第二期将我市路北片养鱼专业户集中到校进行培训,开办渔业船员培训班,开设农村政策法规及内陆渔业实用技术等课程;以上培训我们从招生、培训组织、结业考核,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实施,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让学校得到宣传,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六、2012年工作思路
1、继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力争完成市校下达的招生任务;
2、不断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升电大形象;
3、全面启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
4、进一步搞好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管理工作;
5、继续做好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
2011年12月
第二篇:重质量 强内涵 提升办学吸引力
重质量 强内涵 提升办学吸引力
——容城职教中心近期工作回顾
近三年来,我校在县委、县政府和文教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德育建设、规范内部管理,促进了办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狠抓对接京津工作,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职教内涵稳步提升;以‚双带工程‛为契机,‚服务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强县富民‛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学校简介
我校创建于1985年,前身是容城县第二中学,1992年改为容城县职教中心。学校实行‚政府统筹,文教局主管,校长负责,灵活办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是一所集长班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是河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服装专业特色学校、保定市名校。
学校占地94.5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学生公寓、实验楼、办公楼、多功能厅等。学校设施齐全,设有服装工艺室、服装剪裁室、服装展室、服装CAD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平面设计室等现代化功能室。学校计算机通过光缆宽带与互联网联接,办公效率和信息沟通方便快捷。
学校开设有服装设计与工艺、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公路与桥梁、酒店服务与管理、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种植、养殖等专业,在校生总数1974人(含‚农村双带‛900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43人,教师124人,其中本科学历96人,占教师总数的77.4%;中学高级教师10人,占教师总数的8.1%;中学一级教师85人,占教师总数的68.5%;专任教师95人,专业课教师49人,其中‚双师型‛教师3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8人,省级骨干教师23人。
二、学校建设
近年来,我校注重加强学校发展环境建设:
(一)校园环境建设 通过改建大门、硬化路面、建树专业长廊、修整校园花坛、修建升旗台等措施美化校园环境,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
(二)内部发展环境 通过进行内部管理机制的重大改革,建立了以专业部负责制为核心的‚三处四室五部两中心‛的内部管理体系,力促学校办学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合理配臵, 进一步优化了内部发展环境,实现了学校各专业教育教学、师生管理、技能培训、生产实习、招生就业等任务目标的规范管理,取得了教学效率提高在一线、管理措施落实在一线、办学问题处理在一线的优秀管理成果。
(三)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积极努力,2008年末争取市专业建设资金100万元,在校内建成了两个高标准平面设计室、一个数控仿真实训室、一个汽车维修实训室、一个酒店
服务专业实训室、扩建了一个现代化服装CAD设计室,完成了服装实训车间的搬迁和68万元服装实习实训设备的更新工作; 2008年在津海集团、板正服饰有限公司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2009年12月,在公安部边防局边防之家、北宫山庄、航天三院翠云山庄等单位建立了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体验基地;2010年4月,与奥威大酒店成功互建‚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和‚奥威大酒店员工培训基地‛,为服装、酒店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及动手能力的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招生就业环境 通过制作专题片、车载广告、举办对接京津宣传周、走村入户下乡宣讲、设立村镇招生工作站、提前录取、优惠学费、参观学校、招生调度等有效措施落实招生指标、强化招生行为,经过我校全体教职工及各乡镇初级中学领导、教师的共同努力,实现了招生规模的重大突破;我校主动加强与京津学校的对接和合作,积极调研京津就业市场,掌握岗位需求信息,全力拓宽就业途径:我校毕业生在国家图书馆、公安部第一研究所、首都机场、中交一航局、景天鸿地产、福田康明斯、北京网智科技、中交天津港湾研究院等用人单位成功就业或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四)联合办学 经过科学考察分析论证,我校先后与北京昌平职业学校、北京金隅科技学校、北京经贸高级技术学校、北京商贸科技学校、天津市政工程学校协商确定开展联合办学,互派专业教师进行业务学习,为我校的发展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
三、学校发展
近三年来,我校在创新办学理念、优化办学环境、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校内涵建设以及‚对接京津‛、‚农村双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进行了‚工学交替‛模式的有益探索,服装专业申办市级骨干专业获得巨大成功,测量及汽修、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市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农村双带受到省市领导和广大农户的好评,招生就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创新办学理念,‚工学结合‛初见成效 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我校领导班子成员科学创新办学理念,以‚提高师生专业技能‛为核心先后与北京经贸高级技术学校、北京商贸科技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互派专业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在公安部边防局边防之家、北宫山庄、航天三院翠云山庄等单位建立了职业体验基地;2010年2月至5月组织酒店服务与管理学生到北京北宫山庄进行的‚百日职业体验‛活动,对‚工学结合‛办学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促进了我校的可持续发展。
2010年4月,与奥威大酒店成功互建‚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和‚奥威大酒店员工培训基地‛,为我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实习实训空间。
(二)、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改善就餐环境
2010年暑假期间,我校党支部、校委会研究确定并实施了学生食堂管理改革,将学校食堂承包给新的负责人,围绕‚做最好的饭,挣最少的钱‛做文章,投资20000余元,在多能厅安装电视机2台,购臵了可供至少400人同时就餐的4人座餐桌100张,全面改善了学生的就餐环境。2010年11月3日至5日,我校作为‚容城县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承办了中共容城县委组织部举办的‚农村干部集中培训班‛培训活动,我校的就餐环境和服务工作受到了组织部领导、工作人员及接受培训的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村长的一致好评。
(三)、强化专业建设,申办市级骨干专业
2010年5月,我校聘请邢台高职常务副院长王佩国、服装系书记冯旭敏、服装系主任范树林、服装系办公室主任温平则等服装专家针对我校服装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依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校服装专业建设实际,我校围绕服装专业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包括培养目标定位和办学水平定位)、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培养方案、如何通过改革推进服装专业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改革与探索,2010年7月向市教育局申办市级骨干专业,10月通过市级骨干专业评估,获得了巨大成功。
(四)、突出技能大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2010年5月,我校首次组织学生参加省级技能大赛即获得了1项团体二等奖、4名同学获个人二等奖、7名同学获个人三等奖、1名同学获个人优秀奖的优异成绩,改写了我校在技能大赛上无参赛纪录、无获奖记录的历史,为促进我校的建设与发展树立了又一重要里程碑;
2010年6月,我校成功举办了以‚强化技能 提升素养 展示自我 促进发展‛为主题、1620余人次参与、11个比赛项目组成的学校首届技能节,全面促进了师生综合技能的锻炼与提高;
2010年6月,我校2008级测量专业学生杨超参加职业教育最高规格的比赛‚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了银奖,这是我校自建校以来参加实习实训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获得的最高奖项,为我校推动对接京津、专业部建设与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0年12月14日—19日,在保定市教育局、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保定市工业与信息化局联合举办的2010年保定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我校财会专业、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共计27名学生组成9支代表队参加了会计电算化、酒店服务与管理两个项目的比赛,获得了2个个人一等奖、4个个人二等奖、12个个人三等奖以及2个团体二等奖、4个团体三等奖的优异成绩,获得了学校内涵建设和学生技能发展的双丰收!
(五)、狠抓教学教研,师资建设再谱华章
为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近年来,我校通过制定鼓励教师参加自学、进修、培训等措施在提高师资水平、促进‚双师型‛教师发展等方面获得了不断的进步:近三年来,我校有17名教师通过自学、进修获得了本科学历;1名教师通过国家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5名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并获得技师资格证书;11名专业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并获得了相应技术等级资格证书。
同时,我校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教研新路,主动转变教研作风,努力打造务实求真、优质高效的教研品牌,通过开展教师听评课、校本教材开发、优质课大赛等活动,推动专业技能上水平、教学质量上台阶:
2010年我校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张宇等3名同学顺利通过河北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考试被提前录取;21名学生参加高考20名学生上线,上线率达到了95.2%;
在2010年9月9日召开的容城县教育工作暨庆祝教师节大会上,我校校长被评定为‚教育教学成绩优秀校长‛;我校教师牛建新、陈星、阴雨、郝冬菊、张桂芝、陈德良、韩华、侯占雪、姚灵芝获得‚教育教学成绩先进教师‛奖励;阴雨被授予‚容城县名师‛荣誉称号;王景池、冯爱然、包红秀、李艳楼、刘亚非被授予‚容城县优秀教师‛称号;刘亚非、王景池、刘秋莲、杨金祥获得‚师德先进个人‛表彰;
2010年11月19日,由容城县文体教育局举办的第五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素质比赛落下帷幕,经过教育故事演讲、案例答辩、才艺展示三个环节的紧张比赛,我校胡雪丽老师获得高中组一等奖,并获得申报参加保定市优秀班主任基本素质比赛资格;
2010年12月,我校‚双带工程‛专业教师王建辉、张二荣参加由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联合组织的‚2010年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带工程’专业教师说课比赛‛荣获种植组一等奖、养殖组二等奖;
12月2日,我校阴雨教师因参加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教学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创新杯’教师说课比赛‛成绩突出,获得了说课比赛三等奖。
2010年底,河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公布了‚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优秀校本教材评选结果‛,我校农经部6名‚双带‛教师编送的6册校本教材全部获奖,其中贾洪振副校长主编的《农业植保知识》、张建刚主任主编的《设施蔬菜栽培技术》、王建辉老师主编的《我要种果树》获得一等奖;赵文颖老师主编的《小麦生产技术图解与口诀》获得二等奖;张爱民副主任主编的《禽畜疾病防控基础》、张二荣老师主编的《养猪
技术》获得三等奖。
2011年元月,由我校农经部张爱民老师申报、张建刚、赵文颖、王建辉、张二荣参与的教学改革改革研究课题《提高‚双带‛工程专业课教学质量的研究》被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批准立项。
2011年,我校计算机技术部专业教师冯爱然因刻苦钻研、业务突出,先后被保定市教育局、河北省教育厅授予‚保定市骨干教师‛、‚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六)、大力对接京津,就业工作再上台阶
三年来,我校主动加强与京津学校的对接和合作,积极调研京津就业市场,掌握岗位需求信息,全力拓宽就业途径: 05、06、07级汽修、多媒体、路桥专业毕业生已在国家图书馆、福田康明斯、北京网智科技、中交天津港湾研究院等用人单位成功就业,学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达到或超过98%;
2008级学生2010年5月起陆续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首都机场、中交一航局、景天鸿地产等用人单位开始顶岗实习,学生满意度全面提升,学校就业工作获得了学生家长、各级领导和社会的空前好评。
(七)、注重服务‚三农‛,‚双带‛工作扎实推进 我校农经部在主动做好‚农村双带‛教学工作、发行《新农村》小报、推广实用科技的基础上,注重提高服务‚三农‛质量:
2010年4月6日,我校特邀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学教授李青云为容城县广大农户举行了专场‚温室蔬菜栽培技术讲座‛,并到城子村南张文革的西红柿温室、容贾路边刘海涛的西瓜温室针对灰霉病防治、温室管理进行了技术指导,为促进农户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7月,省教育厅‚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督导检查组对我校‚农村双带‛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认为我校的此项工作开展的科学有序、进行的细致规范,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最高的评价。
为进一步做好第二届‚农村双带‛招生、培养工作,我校于2010年10月组织了农村‚双带‛学员入学资格考试,从400多名报名者中甄选200名文化素质高、专业素养强的学员进行‚双带‛培养,11月录取工作结束、12月举行了开学典礼并正式展开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八)、创设文化氛围,其它工作成绩显著
三年来,我校先后开展了学校技能节、军训、趣味运动会、紧急疏散演练、为灾区捐款、‚祖国颂‛配乐诗朗诵比赛、教职工排球赛等活动,为师生弘扬职教文化、展示个人特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通过创设浓郁的职教氛围,我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010年7月《保定晚报》报道了我校的办学成绩;《保
定教育信息》、省级媒体《长城网》报道了我校学生杨超获奖和我校举办首届学校技能节的情况;
2010年9月7日中共容城县委书记张浩同志在主管我县教育工作的政府副县长牛国增及容城县文教局领导的陪同下到我校慰问一线教师并调研指导工作,对我校服装专业正在举办的短期培训班、服装展室中展示的我校师生设计制作的系列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0年9月,我校被保定市教育局评定为‚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教育教学成绩先进单位‛、‚师德工作先进单位‛。
四、学校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校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扩大学校的知名度,继续争取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极力争取职教项目资金,落实学校实训楼建设工作;继续强化常规管理、以技能节为载体举办各项专业技能比赛和活动,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深化专业课程改革,强化教研和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各专业部制定、实施相配套的制度与措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服装专业特色,扩大对接京津深度和广度,积极拓宽就业市场,努力做好招生工作,以农村‚双带‛培养工程为基点积极扩大我
校服务‚三农‛的工作领域,继续为我市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在2018年春季开学干部会上的讲话提纲
校长 陈刚(2018年3月3日)
同志们:
今天是新学期第一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校干部大会,安排部署新学期工作和2018工作。刚才占军同志宣读了学校2018年工作要点,这些工作是经校党委认真研究确定的。谋划做好这些重点工作和项目,事关学校内涵建设和办学质量,事关学校发展全局。
一、2017年工作回顾
回顾2017年,我们工作生活的城市开启了大西安建设,明确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目标,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环境治理、人才引进等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在春节期间,‚西安年,最中国‛系列迎新春活动,给我们上演了震撼的视听盛宴,赢得了国内外广泛赞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个参与者的辛勤付出。作为与这个城市同频共振的大学,我校也在奋力追赶超越。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了成绩:
(一)深化体制改革取得了新进展
以‚放管服‛为改革总思路,开启了以二级学院院长公开竞聘、23项管理权限下放、教学科研特聘岗为主要内容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二级学院办学活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突破
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全年共引进高层次人才47人(‚西安市5211计划‛2人,‚陕西省百人计划‛ 1人);实行教学科研特聘岗,特聘282名教师、认定‚双师双能型教师‛108名,进一步调动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
(三)教学科研取得了新成绩
确立了101项教学科研提升工作任务,完成率100%;全年共获各级各类课题27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78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4项、社科基金1项),全年科研经费达到3546万元。学前教育等七个专业(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应用化学、软件工程、旅游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获批省级一流专业;今年2月,我校入围陕西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公示名单;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会计实验与创新实践教学中心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年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73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立项22项、省级55项。
(四)干部管理机制改革取得了新成效
用好用活‚三项机制‛,从57名干部教师中公开选聘了10名二级学院院长;全年鼓励激励15人,容错纠错4人,能上能下14人,全校形成了忠诚、干净、担当、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五)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明确目标任务,细化了35项党委班子集体责任、18项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18项党委班子成员共性责任及17项校领导分管责任,做到了责任到人,分工明晰,全面落实‚一岗双责‛。
(六)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一是成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组织各层面宣讲41场次,受众9000余人;二是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打造思想政治理论研究高地;三是狠抓意识形态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四是做实‚两学一做‛,落实‚三会一课‛,以‚三全五查‛为抓手,运用新媒体持续开展学习活动,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五是凝练关学精神内涵,以‚严肃干部作风、严谨教师教风、严格学生学风‛为文理独有文化特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七)工作作风、校风和校园环境持续改进改善 深入推动‚三大革命‛。学校各部门以‚行政效能革命‛为抓手,转变工作作风,深入教学一线,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服务质量、服务意识、服务效果显著增强;组织开展了‚烟头革命‛‚厕所革命‛,全面实施室内禁烟行动,通过精细化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地,厕所干净卫生,设施设备完好齐全,校园环境焕然一新。
2017年是国家和学校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西安建设启动,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已经确立,学校经历了省委专项巡视、教育部审核评估、硕士点申报、一流学院申报、一流专业申报等重大工作考验,取得了显著成绩,经历了思想认识的洗礼和提高,更深刻地体验了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和市场决定资源配臵的严峻现实,更理性地认清了我校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学校的发展路径更清晰,我们的发展决心也更坚定了。
展望2018年,我们任务十分艰巨,去年申硕工作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发展的竞争始终存在、始终严峻、始终残酷,没有什么是必然的,我们只有对照申硕、升大指标要求,尽早提出落实举措,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增强硬实力,不断自我超越,切实达到各项指标要求,才能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实现申硕、升大目标。因此,今年我们将继续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继续落实学院办大学的理念,在人事、分配等方面继续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不断激发办学活力,深入推进学科专业内涵及特色建设,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西安的能力。关于加强党的建设、作风建设以及继续坚持深化改革等方面,雷书记一会儿还要作重点强调和要求,请大家务必认真落实。下面,我就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等工作谈点意见。
二、2018年主要工作任务
根据2018年教育部、省市委、省教育厅的要求,我们要继续深入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施‚奋进之笔‛为总抓手,追赶超越‚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申硕要求,狠抓人才培养质量及优势特色专业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抓好贯彻落实。
(一)牢牢把握学生应用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提升的目标任务及路径方法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学校明确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对二级学院来说,各个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必须服从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学校办学定位的具体落实或者说支撑,首先要体现所确定的、适宜的就业岗位群的能力素质对接要求,其次兼顾教育部发布的专业标准(1月30日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全国92个本科专业类(涵盖587个本科专业),对其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作了明确要求)。我校大多数专业特别是师范类专业就业岗位群明确并且合适,培养目标定位总体上是清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目标要更加细化,落实要更加到位,但确实也有不少专业,尤其是工科类专业,需要进一步调研论证和明确。
今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修订培养方案,这是一项基本型、根本性工作。各学院要按照做优师范、做强文史、做特工管等思路,把聚焦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明晰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作为头等大事,学院领导和专业负责人要亲自抓,密切与企业行业用人单位的联系,真正把调研做实、把论证做实,把就业岗位对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具体要求弄清楚、搞明白,并分清主次地、清晰地表达出来,要建立能力矩阵图,每个专业都应当有一定数量的用人单位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可测试的专业能力标准,要吸收行业标准内容。应当把每年一次的对用人单位的调研走访,作为各专业的基本动作、规定动作,坚持几年,不断细化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专业能力和发展潜力所在,并与时俱进地加以完善。不能由教研室主任或其他某个人单打独干,闭门造车。培养方案一般都是完成4年一轮以上修订一次,但实际操作中按照严格的论证审批权限和程序可以微调。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课程设臵。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在课程设臵上敢亮剑、敢作为、有定力。要切实以学生利益为重,对因人设课问题敢于亮剑。敢作为,不是乱作为,要积极探索用人单位专家参加的各专业教学委员会(或专业教学指导小组)的作用,逐步建立课程调整需要用人单位论证审核等制度,落实好制度管人管事;有定力是要在正确的改革方向上保持定力,不怕非议。课程体系改革总的思路是改学科导向为专业导向,把原来基于每门课程的学科系统性、完整性、逻辑性改成课程对专业的服务性,凸显课程对专业的支撑功能。重点是强化专业能力训练,适当压缩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学时。
按照这个思路,首先要关注课程设臵的模块化问题。我们依据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提炼专业核心能力,将核心能力分解成子能力,找到子能力对应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的应用,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打造成知识模块。一个模块就是围绕某个子能力或者说某个应用方向的一个教学单元,可以是一门课,也可以是几门课构成的课程群。这是一种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对我们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实用的。我们要用这种模块化(课程群)的能力导向的方法来研讨各个专业的课程设臵,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组建教学团队。
另外一个就是公共基础课服务于专业的问题。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要改变传统观念,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大类基础课应当按照服务于专业能力培养的总要求,由教务处和专业所在院系牵头,组织开课院系及用人单位专家论证,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删减不必要的内容,合理安排学时数。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需要的大学英语肯定是侧重点不同的;同样,园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需要的大学物理课程基础知识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专业的能力培养要求,优化调整教学内容,有所侧重,有所淡化,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要为专业院系安排相对固定的老师,并要求和鼓励教学改革。可以从专业大类需求的角度思考如何使公共课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在按照专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压缩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时以后,为了满足部分学生考研、考级对公共基础课教学的个性化需求,我们可以开设对应的公共选修课,按照专业大类或考研类别,开设考研英语、考研思政课、考研高数等供这些学生选修,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成长路径,切实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我们鼓励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课外开展创新创业也是这个道理。学校就是要搭建各种平台,打通各类成长通道,着力实现人人成才。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继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总结改革经验,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和区分类别上下工夫,持续提高针对性。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尽管近几年改革力度很大,有明显进步,但在如何提高教的有效性和学的积极性方面,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处于攻坚克难的对峙期,可以在结合专业教育开展改革上下工夫,在开课学期、教学内容、授课方式上,可以与专业或专业大类教育更加合理地统筹安排;落实总课时要算理论与实践、课内和课外的总帐;要多安排可监控考核的课外自学,列课外书目,查读书报告;要突出精讲,结合古今中外的案例开展教学,通过案例消化理论,加深理解,使学生真心接受,不能只把学生圈在教室,你讲你的,我学我的,一看就懂,一听就厌,一过就忘,一用又不会。要花大力气,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地起到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的作用。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课内外一体化学习。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应当配套有指导、引导或要求的课外自主学习方案。课外学习活动是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途径和载体,在巩固课内学习、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培育团队精神、发展特长、增强人际沟通交流意识、提高表达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有的课内教学目标可以通过第二课堂安排解决,但是做得不够,有的第二课堂活动在专业培养目标上的针对性不够,导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不衔接,效率不高,课外学习的制度设计和条件保障没有跟上。需要通过聚焦专业培养目标统筹课内和课外学习,精炼课内教学,充实完善课外安排,这就是课内外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学生处、团委要协同教务处做好课堂内外培养体系的整合,将第二课堂的各项活动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综合素质训练要求,既要有大学4年的整体计划,又要明确每个学期的课外学习训练任务与活动安排,要引导和扶持围绕专业技能或主干课学习拓展而设立的专业型、课程型或项目型社团,提升第二课堂的‚含金量‛。使课外与课内相互衔接,课外‚隐性课程‛真正成为课内‚显性课程‛的有效延伸和补充,予以考核,彰显学生个性成长,共同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牢牢执紧学科专业的龙头地位、教学科研的核心地位,扎实推进相关改革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设臵及结构调整优化。教育部高教司原司长张大良在早前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地方高校要认识并坚持好两个原则:一是对现有的学科专业格局,坚持存量调整。设臵学科专业不在多、不在全,而在于优、在于特、在于强。如果盲目追求所谓‘综合性’‘全科式’发展模式,必将导致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被进一步稀释、分散。二是在新设臵学科专业时坚持增量优化。地方高校要紧密结合地方需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人才需求,主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打造一批地方和行业急需、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并形成若干个学科专业群。‛
从我校专业看,多数专业主要是行业性专业,少数专业是以兼顾地方性为主要理由举办。从学校总体上看,专业数和学生规模基本匹配。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全国招生规模很难显著增长,这将成为常态,教育部计划的小幅增量将主要投向近几年的新设本科院校。同时,全省从2015年就开始取消或减少陕西省的机动上浮计划,维持现有学生规模已属不易。因此,从长远看,我校学生规模将基本稳定,这意味着未来几年,专业数量将从严控制,才能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平衡。二级学院的重点应当放在专业内涵和专业特色的建设上,放在战略性专业方向的设臵及调整上,并为此配套推进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转型,打造专业特色、学科特色。
从学科看,我校有影响力的重点学科少,行业内或区域内影响力低,贡献度小,团队能力弱,这是学校目前的最大弱项,是制约学校能力和水平的最大瓶颈,是学校上层次的最大障碍,去年硕士点学科申报中一些栏目没有足够成果填报而空着,这是对我们的一个警醒。学科的基础是科研,科研工作上不去,学科就成空谈,科研的主要着力点是青年教师、高学历教师、高水平教师的能力提升、政策扶持,主要突破点是结合地方问题或生产实践问题的应用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学校和学院的领导多为教师牵线搭桥,学校和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工作既要重视目标要求,也要重视过程监控,要特别注意帮扶,在申报选题和培训指导上下工夫,写申报书的过程就是提炼科研方向的重大决策过程,是对外联络和认识专家的过程。因此应特别重视选题和申报书的编写讨论修改过程。我们这类学校,资源基本围绕专业配臵,学科的持续发展只有依托一个或几个专业或专业方向,才有生命力,只有依托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才能汇聚学科发展资源,才有发展空间,这是学校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布局一定数量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原因,但西安高校多,各类各层次高校都有,学科专业较全,我校要赢得更多机会加快发展,既要巩固传统优势,也要结合自身特点打造新的优势及特色,早日占领一些细分领域的战略制高点。我们初步提出做优师范、做强文史、做特工管,就是这个考虑,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导向。今年开始,学科建设将主要以硕士点申报需要为重点,以申报书的填报要求为建设任务,学校将给予人财物和政策上的扶持。二是进一步推动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教学改革的难点在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上。省教育厅在关于《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试点院校‚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达到100%,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的参与率达到100%‛,这两个全覆盖的要求,目的就是推进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有效结合。
对于理论课教学,要注重介绍实践应用背景和知识发现背景,注重安排反映实际应用的例题和作业;应当有一定比例的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积极鼓励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对于部分课程,特别是文科类的部分课程,应当鼓励合理压缩讲授学时,教师精讲,学生在课外多读多写多练,结合社会现实问题多调研思考、多写报告,使学生通过实践训练理解并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理论课中实践性强的部分,按实践训练效果更好的教学内容就不要占理论课时,应设为实践教学,集中或分散实施。实践课一般也有少量讲授,只是它以实践训练为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不同。
要大力推行‚产教融合,真题实做‛,课程综合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一定要结合社会生产实际问题来选题,工学、经管类等专业要支持学生到企业用真实问题进行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文科类专业可以做社会调查、文学作品创作等,艺术类专业可以做作品创作、作品展映或舞台表演等,体育类学生可做专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重大竞赛活动设计等。总之,要精心设计、有效运用实践教学安排,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注重开设结合区域或行业的科技或人文研究成果介绍、学科前沿进展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增强学生对现实先进科技和各类文化的了解,并将其系列化、规范化和集成化,纳入培养方案。可以在一个学期内实施完成,也可以分散在多学期完成。这个专题讲座也可以和专业导论课程结合成一门课。
三是进一步改革学业评价方式。考试改革的目标,是要引导教与学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建立一套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各专业特点的学业评价体系。要围绕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要特别注重过程性评价,减少死记硬背的闭卷考试,增加综合分析问题、撰写报告、编制解决方案或设计方案之类的开卷考试。合肥学院从06年就开始推进考试改革,期末考试只占40分,更多的是能力训练的过程考核和读书笔记,纪律考核只能占平时成绩的少部分,虽然探索过程中也出现很多问题,但在不断校正后效果还是可以的;清华大学从2015级学生开始不再使用百分制,而改用12级的等级制,这样的改革更适合能力考核评价。不同层次的学校都在力推考试改革,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今后教务处将重在引导和效果评估,将成绩的评定权留给院系和教师,以便体现课程类别差异,改变大多数课程以闭卷考核为主、考试内容中死记硬背内容过多的状况,切实突出应用能力考核评价。
四是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的申报实施和科研成果评价工作。要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各类项目和省部级重大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力争项目稳步增长。要完善好学校科研业绩考核评价办法,使评选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广泛认同。同时要以项目为载体,抓好科研基地的建设工作,孕育一批标志性成果,争取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标志性科研成果,在国家专利、专著、成果转化、有国际影响的SCI收录论文等方面取得更好成绩。要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成果转化。加强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省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科研平台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体现办学特色、突出建设重点,通过科研项目和服务地方来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充实科研团队的后备力量。要在‚师范做优,文史做强,工管做特‛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区域优势,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地方。要抓好国家、省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申报工作,通过项目凝聚人才、建设学科、产出标志性成果。加强学术交流,抓好文理大讲堂、学术讲座和青年学术沙龙活动,积极探索教改沙龙活动。
(三)牢牢把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 办学以教师为本。我校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40岁以下占比41.6%,45岁以下58.7%)和151名博士(2人在读)如何加快成长、能力如何持续提升是关乎学校转型和未来发展的头等大事,能否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高水平专家学者,将关乎学校的兴旺,关乎学科专业的质量,甚至关乎学科专业的存亡。有些专业的转型,又严重依赖于中年骨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转型,这是当前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同时,学生规模也将制约教师数量的增长,学校相关部门和院系都必须统筹考虑,统一计划,教师的引进应当与现有教师队伍的学历提升及转型培训相结合,围绕专业内涵和学科方向建设的需要,将为数不多的师资增量重点用于博士的引进,用于补短板、强优势。为此,我们提出重点建设硕士点培育学科,使学科方向、建设任务、团队配备更明确更清晰,与专业、课程群和课程对接更紧密。要解决这一问题,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一是以硕士点培育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科研平台、优势特色专业集群等为重点,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引进高水平教授(含办学顾问)、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博士。做好在企业或行业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优秀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的引进工作,特殊人才引进采用‚一人一策‛。积极探索建立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双平台、双通道、双聘任‛人才引进、共享机制。
二是围绕专业与课程转型、科研能力提升的需要,区分不同的培养培训类别,系统性提出不同的激励政策,切实鼓励和要求教师提升学历、短期培训、出国交流、走进企业。根据专业教学需要,切实推进青年教师到对口行业企业或行政管理部门挂职锻炼。所有新进青年教师应当兼任2年以上时间的教学秘书或辅导员工作,理工管等专业类的新进青年教师还应当兼任1年以上的实验室管理和协助指导学生实验教学任务的工作,兼职时间长短由院系定,这项安排对青年教师成长十分重要。推进青年教师入职培训和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支持教师考取行业资格证,引导教师强化应用实践、更新知识结构。
三是建立外聘兼职教师分层级、分类别聘任管理办法。下放聘任权限,重点外聘具有行业企业实践经验的优秀管理人员、优秀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应用型、实践型兼职教师,独立承担或与专职教师共同承担讲座类、案例类、项目类、实践指导类课程的教学任务,或理论类课程中部分实践应用内容的教学任务,共同承担可能对青年教师成长更有利。完善劳动报酬支付办法,继续实施以学校补贴为主的激励机制,提高院系聘任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建立比较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需要强调的是,引进人才需要胆识、留住人才需要胸怀、服务人才需要爱心,要善谋政策、宽容批评、定制服务,努力营造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生态环境。
(四)牢牢牵住申硕这个牛鼻子 一是扎实推进申硕中长期规范建设工作。硕士点是一个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的体现,反映了教师水平和科研能力,显著影响招生和就业,是每个新建本科院校努力追求的目标。2017年申硕工作的失利,使我们对当前办学实际,与国家申硕基本条件的差距有了更清醒深刻的认识。我们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建设,主要的问题集中在师资和科研两个方面。师资方面:一是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低于25%(学校目前实际为17.9%),二是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低于80%(学校目前为69.1%),三是生师比高于17:1(学校目前实际为18.2:1)。科研方面:近5年师均年科研到账经费低于4万元(学校目前实际为1.4万元)。破解这些问题的思路是: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大申硕建设学科师资的外引内培,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不断提升博硕士学位教师人数,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拓展联合培养积累教师研究生教育经验。二要推进科研项目争取及教学科研成果培育。对标短板,夯实任务,孵化培育,通过加大奖励力度和与职称晋升挂钩等综合措施,激励教师承担科研项目,特别是横向项目,争取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和成果。三要提高生均经费投入,以3万元为依据,给予经费支持和保障。
二是培育申硕学科方向。硕士点培育学科在未来几年将是涉及部分院系的攻坚战,未来第一批硕士点申报的突破,将显著推动全校整体发展,深刻影响学校发展进程,是学校上层次的标志。首批启动的应当是特色鲜明、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硕士点学科,或者是基础较好,经过统筹组合(甚至是跨学院组合)形成优势特色的硕士点学科,要明确硕士点申报学科的带头人、学科方向负责人、学术骨干及相关任务。要深入挖掘我校相关学科专业的办学历史和优势,遴选和扶植市场需求大、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大的学科方向为申硕建设学科。在该学科本科段教育教学中积累渗透相关学科方向的内容,形成我校的优势和特色,及时总结宣传,增强显示度和美誉度。
三是明确申硕顾问团队组建。硕士点培育学科的目标任务是要放在全省、甚至全国的视角来设定标准,包括学科方向确定、团队、项目、论文和成果转化,都应该是高标准。因此,应邀请或聘请硕士点评审的国家级专家和相关主管领导来帮助指导,或由学科负责人上门研讨请教,站在政府和专家角度,从形成竞争优势的角度,审查修改建设目标和方案,依据申报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安排工作进展,及时把脉校正学科发展方向和申报建设过程。
(五)牢牢夯实服务保障基础
一是要加强教学条件保障。按照教育部《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设臵暂行规定》中‚升大‛27项指标(生均面积、办学规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水平、基础设施、办学经费七个方面),我校在生均面积这个硬性指标上存在差距,这需要我们在今后一段时间,想方设法地争取教育部、陕西省和西安市对学校建设的支持,同时统筹完善好现有校园建设的中长期规划。这里要强调的是,实训大楼建设后高新校区本部的发展规划,要着眼于学校近期和中期发展的需求,高新校区、太白校区和书院校区整体的发展规划要着眼于学校中期和远期发展的需求,这两方面不但不冲突、而且要相得益彰、相互补充,各自有各自的发展建设规划,都是致力于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为师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我们要立足‚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组织校内外专家认真论证,借鉴其他高校多校区运行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各校区功能定位。
二是完善管理机制保障。完善管理机制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行政管理机制的建立重点在于职能设臵、运行机制、政策制度的完善,防止随意、拖沓、不认真履职、不主动履职、不提高履职能力,防止对问题视而不见、消极应付,防止不担当、不负责任、不协调配合,防止选择性执法、不完善制度流程、不讲程序,防止方向偏、缺思路、没想法、无举措。这些防止是针对所有管理服务岗位提出的要求,这是完善管理机制的主要努力方向。
年前我们按照学校现有专业发展优势、依据产业的支撑能力、资源的共享程度、产业链对应的专业群中的专业增设潜力等因素,通过深入调研、论证,全校统筹考虑,对部分专业和学院进行了调整。并对管理机构根据职能进行合并,减少机构设臵。降低横向协调成本和人员经费成本。今年我们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分项目、分类别、分层次大力探索管办评分离,学校向学院放权,学院向教研室放权。部门内部要逐步细化岗位职责考核办法,积极探索内部管理岗位失职的多级警示、戒免和处理机制。积极探索非领导职务管理岗位职级制改革的可行性。积极落实干部流动机制,特别是要积极推进非专业性的敏感岗位任职交流,继续坚持将因工作需要的组织决定和竞争性上岗相结合。
积极探索院系办学绩效的评价机制、院系内部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院系和教师的积极性。积极探索招生计划的分类管理,服从学校发展大局,在招生计划的分配上,形成特色专业以及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的重点支持专业的保底机制、一般专业与就业情况和生源情况的挂钩机制。积极探索对院系经费、设备和场地使用效益的综合评估,在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的分配上,将基本需要和效益调节相结合,逐步探索部分经费与资金使用效益挂钩。
三是增强造血输血功能,激活办学活力。由于办学体制、机制的原因,学校很难得到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支持,而市级财政划拨的单一经费来源不能有效的满足学校转型发展目标实现的需求。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立方式单一,符合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的实践场地数量偏少,面积不足。针对这些情况,一是要完善内部激励机制,提高人力、设备、场地和资金等资源的利用率,鼓励合作使用资源、合作研发、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培训,实现学校、学院、个人和校外合作方的放心合作、长期合作、互利共赢。二是要积极争取西安市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增加投入的同时要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校友力量参与办学,弥补办学经费不足;加强与省厅沟通协调,落实各类专项、项目经费,支撑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
老师们,同志们,2018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的开局之年,是西安市 ‚追赶超越‛奋进之年,是我们学校‚人才工作创新年‛,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我们面对的困难异常严峻,我们的学科布局还较为‚传统‛,教学科研管理方式还比较‚陈旧‛,与经济社会需求对接不够紧密,转型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对照省内外标杆学校的改革创新和迅猛发展,我们的视野还不够宽广,改革力度还不够大,发展速度还不够快。特别是在学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双一流‛建设和申硕、升大目标,困难重重。但是我们面对困难不能知难而退,要敢于啃硬骨头,要发扬文理人的担当和使命。因此,我们各部门各学院一是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将精力聚焦到学校的发展主题和主要目标任务上来,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注重指导监督,务必取得成效。二是要明确职责,抓好落实。各部门各学院要对今年的市级目标任务、工作要点和人才创新项目要进行细化分解,制定任务清单。要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三是要提高效能,优化服务。职能处室要有明确的服务意识,要淡化管理者身份,争做五星级‚店小二‛。在政策制定、工作处理上要换位思考,多深入一线了解情况,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针对性,确保工作的延续性和长效性。
老师们,同志们,文理又逢新岁月,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以及追赶超越大形势下,我校正昂首阔步、奋力前行。让我们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善谋实干,为实现学校跨越发展,全力推动学校事业再上新台阶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第四篇:规范办学提升质量发展内涵凸现特色
高县落润乡中学校 2015年秋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学的办学理念为先导,以精细化的学校管理为抓手,强化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特色办学,统筹推进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办学效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学校走上“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特色亮校”的内涵发展之路,彰显落润中学的示范品质。
二、工作目标
1.以德立校,让德育进一步改变我们校园。优化全员育人格局,建好每一个班级,教好每一名学生;加强德育创新研究,深化体验式德育,打造德育精品;校风、班风进一步优化,学生道德素养、良好习惯养成取得明显成效;强化安全管理和综合治理,校园安全零事故,学生违法犯罪零发生,争创安全文明校园。
2.狠抓教风、学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坚持用科学高效的办法抓质量、扎实过硬的作风抓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是强化低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的培养。制定具体的学习习惯要求,健全表扬激励制度。二是继续抓好各班教学管理和监察,安排好每次月考和期中期末的复习指导工作,注意做到科学有效,促进各班的教学质量逐步提升。三是每月组织语文、数学、英语等各学科教学质量调研,及时分析,及时通报,督促教师及时调整改进。四是规范教师同家长的信息的管理和使用,强化家校合作,共同做好学困生和习困生的帮扶、教育工作;五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有效提升学校在市内的知名度。九年级:A段优生30人,B段优生64人,全县排名第9; 八年级:A段优生35人,B段优生73人,全县排名6; 七年级:A段优生30人,B段优生60人,全县排名6名。
3.聚焦课改和课堂,务实有效抓教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三疑三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落实集体备课规范,强化常规教研、高考备考研究、小课题及立项科研课题研究等。
4.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优秀团队。师德就是教育力,教师水平就是学校第一竞争力。以培养高尚、快乐、智慧、成功的教师为目标。强化引领,服务,沟通,激励,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和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建树干部教师新形象。以优良师德加快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优秀小团队评选,增强协作精神,促进学校大团队的优秀。
5.精细温馨,办师生满意的后勤。加强校务公开,让教师共同参与,增强主人翁意识。严格办事程序,严格财务财产管理,保持艰苦奋斗本色,建设节约型校园;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内加强创收,对外加强项目经费争取力度,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控制债务的增长,提高后勤保障力和服务水平。
6.实施开放战略,拓宽学校发展的平台。开门办学,获取智力支持;寻求与知名中学学习交流的机会,丰富实践经验;寻求走出去,建立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
三、工作措施
(一)打造德育的第一影响力
1.把握德育本质,转变德育观念,给学生终身难忘的教育。抓好德育工作的学习研究,解决好身边的问题。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和首要任务,牢固树立“成才先成人”的观念,胸怀教好每一名学生的理想,着眼于学生终身受益的习惯与责任感的培养,狠抓学生高尚、文明行为的强制与教化,让学生在提升个人修养中获取成长成熟的快乐。在培养目标上追求学生“三高一特”:即高境界做人——志存高远,品德高尚,情趣高雅;高水平学习——基础扎实,自主创新,勤奋求真;高品质生活——习惯优良,心态健康,身体健壮;一特——会一门体育运动技能,有一门艺术、科技创新特长,并形成习惯。2.完善德育管理网络,形成有效德育体系。
(1)建构落实“安全、放心、有序”的领导、教师、学生三级值日体系,加强日常巡查与监管纠偏,实现全时段,全区域管理。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建好学委会、班干部、团支部三支队伍,让学生成为日常管理的主力军。
(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科学指导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缩小家教的差距,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学校与周边派出所、网吧加强联系,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耽误学习。
(3)认真抓好学生成长纪录和综合素质评价,约束学生行为,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把评价作为重要管理手段。认真组织好学生假期综合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美好情感,形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风尚。
3.抓实常规德育,提高德育实效。坚持正面引导和严明纪律约束相结合,严治学生在校园持有手机、吸烟、不正常交往等违纪行为,培养学生守规矩习惯。持之以恒开展“常规管理优胜班级、优秀班主任评选”;建立多元学生评价激励体系,通过升旗、广播、橱窗、板报、校刊专栏广泛宣传表彰学生楷模;进一步强化寝室管理,细化学生管理自治,强化管理员、班主任责任,定期检查评比,提高内务整理和纪律标准,让寝室成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训练场。
4.形成活动系列,打造德育精品。精心规划设计组织校园学生活动,如中秋赏月活动、庆国庆趣味运动会等,要把活动办成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校园学习生活,受学生喜爱的精品。结合上级安排和节庆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征文、演讲、辩论活动,培养学生演讲表达能力。每日跑操喊出精气神,读书提升精气神,唱歌唱出精气神,自习入定、入静、入神,集中精气神,让日常生活充满激情。积极支持学生,加强指导与管理,使学校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载体。
5.强化班级负责制,建设好每个班级。落实“班班都重要,班班都要建好”的观念。班级建设要注重长远规划,以目标吸引凝聚人心。要注重管理创新,推行科学民主方式;要以“规范+灵动”为导向,把班级建成“哇哇叫”的团队。加强班主任培训,着力提高班主任的思考力、表达力、执行力。落实“人人都重要,人人都要教好”的观念,关注学生个体,加强对特殊学生的教育与研究,班主任要学习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靠的肩膀。
实施管理微模式,关注微进步,微互助,微约束,打动学生心灵。推行学生导师制,教师要用心去改变自己的学生,努力成为学生感念的对象,提高自身的育人水平。6.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平安。安全管理要做到“五勤”,勤想安全措施,勤举安全案例,勤讲安全工作,勤查安全部位,勤除安全隐患。全校要做到“五保”:
(1)警钟长鸣保安全。全校教职工要牢固树立“安全大如天,学生再小的事也是大事”的观念,宁可当恶人,也不当罪人;宁可听骂声,也不听哭声,积极及时抓好学生的心理干预、行为疏导和有效预防。
(2)强化教育保安全。抓好学生交通、饮食、交往、行为及心理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3)强化责任保安全。实行谁的课谁负责,谁的人谁负责,谁值日谁负责,谁的岗谁负责制度,加大安全奖惩力度,严肃安全责任追究。
(4)突出重点保安全。围绕季节安全规律和学生特点,把交通事故、溺水、触电、公共卫生安全,校园内外伤害作为工作重点。
(5)畅通渠道保安全。建立校、级、班三级安全信息快速反馈处理机制,做到主动出击与师生反应相结合,事事有报告,隐患查处及时。
(二)科学扎实建设学校品牌效应。突出“质量强校”理念,追求有效教研,推进“三疑三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做到高效教学,优质发展。
1.严抓常规,让认真内化为一种品质。万事怕认真,教师要做到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认真辅导、认真检测。年级管理中心加强课堂巡查、日常监管;科学规范地组织月考,充分发挥考试的诊断、调控、激励作用。
2.务求实效,稳妥推进课程改革。按照课改要求,切实提高课改实施水平。开齐开足课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继续推进“三疑三探”高效课堂模式教学,严格按照“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备课、讲课、评课,进而评出一批优质课、优秀教案。其次,是充分利用电子白板教学的优势发动各教研组、各学科集体备课,人人制课件,课课有课件,教育教学管理中心统筹协调,尽快建成学校统一的课件库,实现资源共享之目的,使广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3.抓特色发展,引领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多样化是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校本课程选择。我校音、体、美教学的开展特色化,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音、体、美特色发展,继续做大做强。提升学生的素质,本学期做好校本课程多样化建设,重点开设三到五个供学生选修的课程,学校层面要建设一个艺术和体育特色项目,每位学生分别培养一个艺术和体育特长。
4.教师围绕怎样教才能促进有效高效地学开展研修,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每位教师要做到“三更新”:(1)更新教学观念
中外教育反复验证,在学生学习的问题上教师应树立三个观点: 预习远比灌输重要。课前预习是件事半功倍的事情。带着问题学习会让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美国菲利普斯埃克塞德学校的一位老师说:“上课的内容取决于学生们在上课开展前都做了什么”。这所学校的学生每节课都是有备而来。
问题远比答案重要。课堂的宗旨就是激发学生充分的思考,教师应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充满问题的课堂才是最有活力的课堂。要杜绝学生简单照抄教师给的答案。质量远比数量重要。课后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应做到精选精练,分层布置,适度适量。力求做到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既要防止练不到位,也不能一味地追求数量,而不关注质量,不能搞题海战术;其次,教师要科学取舍教材,有效整合教材。(2)更新教学方式
优秀的教师在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进一步优化教学行为,开展“三个一”工程:读一本教育专著;上一节教学展示课;做一个专题研究。应研究如何在四大“领域”对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的引导:学科课堂内的学习如何引导学生进入“问题状态”?学生的自习活动如何进行有效地复习和预习?校本选修课的学习如何充分培养和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在面向全体课堂教学背景下,怎样唤醒、激发、调整学生的旺盛学习激情,挖掘人的心理潜能?(3)更新专业知识
教师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研究,才能更好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现在的任务就是要进入教学研究状态,学习,学习再学习;研究,研究,再研究!要克服职业倦怠,克服“中年后”现象,主动学习,要加强课题研究,做到“三小”,探讨小问题,研究小专题,教研小主题。5.优化措施,全面提升质量。
(1)着力培植团队和个人的工作激情,形成永不满足,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营造静心、用心、专心、倾心的工作氛围,开展精彩每一天活动,持续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学习传承校内外好的备考经验,加强对高考试题、高考动态、考试说明、复习备考、应试策略研究,提升高分段,狠抓临界段,关注低分段,形成成熟有效的备考模式。强化学法指导,会学的孩子既会做加法,又会做减法。
(2)落实教研组长、评课组长学科负责制。
(3)落实班主任包班质量负责制。明确各类班级质量发展的指标、强化学科沟通协调,打整体仗,浓厚学风,形成抱团学习的格局,形成各类班级三年抓成熟模式。
(三)以人为本,建设德艺双馨的队伍
1.加强师德建设。校风建设的根本在于师风建设,要坚持用高尚的教师培养高尚的学生,用智慧的教师培养聪慧的学生,用快乐的教师培养快乐的学生。持续强化教师纪律观念,既要办好事,也要管坏事。加大对德艺双馨教师的宣传表彰力度,从严查处师德失范个别典型,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建树“坚守责任,崇尚荣誉,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在规范中建立学校灵动、有序、高效的工作局面。教师管理要把刚性管理和柔性人文关怀有机结合,既要强化制度执行,又要增强人文关怀因素,以文化积累,心灵舒展,精神充盈,生活如意为目标,关注教师健康,关注教师的生活,提升教师的福利待遇。营造有品位的工作环境,有品质的教师生活,有品格的职业尊严,激发教职工的成就感。
2.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真正的教育智慧来源于教师坚实的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得益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建设学习型校园,行政干部带头学,学校推荐送书学,集中开会定向学,硬性指标逼着学,评选标兵奖励学。把培训当作最大的福利,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精神与气质追求。名校之名关键在名师,建好名师梯队。建立特殊通道,鼓励支持教师当骨干、当名师,落实各级骨干、明星教师责权利,充分发挥名师作用。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强化培养,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强化师徒结对考核。创新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机制,采取提要求,压担子,委重任,评新秀等办法,激励青年教师主动学习,扎实工作,不断进步早打通关,早出成果。
四、追求卓越,建立与示范性中学相适应的管理
(一)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优化“校为核心,室为主导,级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强化工作月设计,周安排,周小结,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各线工作设计,指导,督办,评价,奖惩作用,强化年级规定动作落实和自选动作的创新作用。探索实施目标责任制,抓好目标完成情况考核,增强改革实验功能,为进一步改革奠基。
(二)形成管理文化。管理就是服务,建立领导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后勤为前勤服务三个服务体系,把尽心尽力,倾情倾智,尽善尽美作为服务标准。管理就是沟通,强化事的沟通,人的沟通。管理就是引领,提高校长、干部对教师的引领力,增强管理的现代化;提高班主任对学生的引领力,使班主任成为学生人生导师和奋斗力量源泉。
(三)管理中我们还要坚持两个创新观,把小事做到极致就是创新,解决好身边的问题就是创新。
其核心是干好本职工作,对待工作要有最高追求。干部要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失位;不信谣,不传谣,要辟谣;不拆台,要补台,多搭台。教师要坚持正见,正语,正思维,正精进,正强化,正能量。
重点是:流程管理和结果管理。规范化的科学流程才能持续提高组织能效,每项工作都要按照细化方案,强化执行,深化盘点的程序,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把结果变成借鉴。坚持结果的三要素:按时(不拖拉,不延误),保量(不偏项,不打折),保质(不敷衍,不勉强)。主动、及时、高效才能提供优质服务,专心、专注、专业才能成为专家,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落而不实等于落空。
(四)落实优质节俭规范,全面提升后勤的保障力
1.强化人员管理,建好后勤团队。以服务热情,保障有力,管理精细,廉洁奉公为目标,强化后勤员工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节俭意识,奉献意识。坚持每月一次职工例会,强化培训与教育,健全后勤人员的岗位责任考核。2.落实精细管理,提升服务效益。办好师生食堂,确保食品安全。规范操作程序,精耕细作,提高饭菜质量;细化单元,分解目标,抓好核算评价,同时抓好学生进餐管理。持续推行后勤服务公示限时办结制,及时解决师生工作、学习及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认真做好伙食月查,财务期查及公示,调动教职工共建、共享学校发展成果的积极性。
第五篇:促进内涵建设 提高办学质量
促进内涵建设 提高办学质量
凝心聚力 务实创新 为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第三届党代会上的报告
尤太生
(2012年9月2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动物科学学院第二届党委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总结成绩和经验,分析机遇和挑战,明确目标和任务,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全面促进内涵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为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四年来,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我院党委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培育英才”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监督保证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狠抓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院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精神动力。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围绕建设“团结和谐、实干创新、廉洁高效、群众满意”领导班子目标,取得了如下成效:
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强化。党委中心组成员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学习内容与提高自身素质相结合;学习形式与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相结合;学习效果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相结合。
科学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是进一步提升了统揽学院全面发展的能力。党委在坚持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从学院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科学的发展目标、战略和思路;统筹兼顾,着力解决影响学院发展的主要问题,促进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进一步提升了科学决策的能力。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学院发展的重大事项都能在党政联席会上进行专题研究,并及时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进一步提升了科学管理水平。注重制度建设,结合基层党建工作评估,先后两次较大规模修订了各项规章制度。
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增强。四年来,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团结协作,实干创新,拼搏进取,相互补台,以身作则,共同维护班子的良好形象,凝聚力明显增强。
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党委非常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每年都将党风廉政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并作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学习上坚持做到时间、内容、效果三保证。党政主要领导带头遵守廉洁自律规定,规范从政行为,自觉做到行动上先于一般党员干部、标准上高于一般党员干部、要求上严于一般党员干部。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学院党政主要领导每年都与校党委书记、校长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我院也对科处级干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体现了层层有目标,级级有责任。
2、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我院现设有7个教工党支部、2个研究生党支部和19个本科生党支部,共有党员352名(其中教工党员44名、学生党员308名),每学年对学生党支部都要及时调整,分党校组织对新任支部委员进行理论培训。加强支部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学习制度、组织生活制度、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制度。
发展党员工作有计划、有措施、重落实;学生班级中做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支部;发展党员程序规范,手续完备,坚持政审制度、公示制度、票决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团组织“推优”制度,发展新党员质量较高;申请入党学生比例为96%,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比例为88%,四年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677人,发展党员522人,预备党员转正383人;全体党员都能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没有违法违纪行为。
2012年对科级干部进行了换届调整;2012年民主推荐任命了3名正科级辅导员。2012年上半年向学校推荐了2名副处级干部,任命了3名正科级干部。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了党政工团学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注重政治理论学习,采取宣讲、领学、观看录像、分党校培训、参观考察等方式,认真组织教职工、党员和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了师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水平。重视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认真执行德育考评办法,按期对学生进行考评;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计划和方案,坚持开展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师生员工思想道德整体素质高,精神风貌好。
4、认真做好统战和群团工作
重视统战工作,学院重大问题决策注重征求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他们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重视工会工作,指导分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分会在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开展“三育人”以及分会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重视团学工作,指导团委、学生会的换届选举,组织机构健全,人员到位,能够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在引导青年学生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5、抓党建促发展,取得优异成绩
(1)、全面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申报增设了动植物检验检疫和动物药学新专业;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四平台一环节”新型课程体系。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由1个增至5个,研究生招生类型由1个增至3个,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成功申报了省高校动物医学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了动物疫病防控省高校教学团队和基础兽医学校级教学团队;申报了动物医学省级本科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成功申报了3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了5门校级双语课程。
实施了百家企业计划,每个暑假都安排2012年不断线”专业实践模式;成立了企业冠名班,先后有10余家企业在我院设立教师、学生助学金。
成功举办了5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98%以上,考研录取率逐年提高。2012年我院被评为校“教学先进单位”,2012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加强学科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成立了学院学术委员会;分层次加强学科建设,调整结构,组建梯队,明确研究方向,完善学科平台;兽医学一级学科授权点申报成功;2012年成功申报了动物病毒病防控与药残分析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012年成功申报了动物疫病与残留物防控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成功申报了动物病毒病防控省创新型科技团队;2012年成功申报了畜禽智能化清洁生产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3)、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提高
学院实施名师引进聘用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教师学历提高计划、教师专业实践计划。完成了名师引进计划,引进双聘院士2人,校级特聘教授1人;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成效显著,完成了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的换届和调整工作;青年教师学历提高计划实施良好,先后有近2012年教师全部达到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计划已取得初步成效,先后21名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
(4)、深化科研改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科研成果突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建成省厅级教科研平台6个;学术气氛浓厚,邀请陈焕春院士等22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外出参加学术会议60余次;2012年被评为校“优秀科技团队”。
(5)、党建、分会、团学工作成绩优异
2012年先后获得新乡市“„五四‟红旗团委”、校“工会工作先进集体”、“新闻宣传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新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获得春季田径运动会入场式第一名、教工团体总分第三名、学生团体总分第四名,大学生排球联赛女排冠军,男排亚军,大学生冬季越野赛获团体总分第三名。
2012年先后获得校“先进党委”、“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获得男教工排球冠军,男教工篮球第六名,春季田径运动会学生团体总分第四名、教工团体总分第五名,大学生排球联赛女排冠军。
2012年先后获得校“精神文明创建先进集体”、“工会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获得男女教工混合排球赛亚军,大学生排球联赛女排冠军,2012年先后获得河南省“模范教工小家”、校“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女工工作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春季田径运动会学生团体总分第三名,“喜迎十八大,颂歌献给党”第三届红歌合唱节比赛三等奖。
同志们,四年来,我院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历届领导带领全院师生共同努力打下的扎实基础,离不开学院全体党员和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在这里,我代表学院党委,向关心、支持我院改革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广大校友和离退休老同志、老领导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全院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四年来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要建设和发展好动科学院,必须坚持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立足实际,突出优势特色,提高学院综合实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师生的工作、学习热情,积极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环境和氛围,紧紧依靠师生员工推动学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立足地方,主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积极作为,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求发展;必须坚持艰苦创业、负重拼搏的优良传统,抢抓机遇,知难而进,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着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学院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今后的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创新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内容和重点任务。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需要推动学院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支持协同创新,这为办好动科学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形势,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多矛盾和困难。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矛盾依然存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学科群还没建立起来;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的政策措施还不健全;学科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特色教研团队还很缺乏;学院争取各类办学资金的能力还不强。
未来四年,大力实施我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主线,也是我们的总体目标。
新一届党委要努力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实现一个目标:初步实现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目标,以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支撑较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两个重点突破: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与高水平特色创新团队建设实现重点突破;国家级科研项目和成果实现重点突破。
三个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四个明显改善:学生规模结构明显改善;学院文化环境明显改善;教风学风明显改善;教职工工作条件明显改善。
实现以上目标,我们的主要任务是: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巩固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完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体系。抓住中央支持地方高校能力建设的新机遇,全面改善本科生实习实训基地条件,健全本科生实习实训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尽早接触实践教育。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全面提高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善硕士生培养体系,完善导师遴选制度。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索在行业企业建立研究生工作站,促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培养协调发展。完善课程教学、中期考核、开题报告、预答辩、学位评定等制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完善本科生培养方案,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做好学生课外社团工作,组织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队,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努力夯实高质量办学的基础
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特色,构建与学科建设目标和任务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力争使兽医学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畜牧学成为省级重点学科,积极建设校级二级重点学科。做好动检专业验收和动物药学新专业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学位点管理制度,提高学位点建设水平与质量。积极做好畜牧学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工作。
3、切实加强人才工作,努力提高师资水平
认真落实学校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积极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建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有序增加教师数量,明显改善教师学历学缘结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加大人才交流与学术互访,扩大国内、国际交流的渠道。制定有利于教研人员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或开展社会服务的激励政策,进一步调动广大教研人员的积极性。
4、实施协同创新,转变科研方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增强科研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科研水平,力争每年都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力争获得国家重大专项支持突破,全面提升学术水平。力争新增1-2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主动与地方企业、院所合作,大力开展横向联合研究,力争科研经费逐年提高。搭建平台,创新政策,扩大社会服务领域,深化合作内容,鼓励教研人员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组织教研人员申报和承接重大科技项目,鼓励与企业开展多形式合作,共建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支持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切实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省有关厅局、各类科研机构、大中型企业和各地校友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在政策、资金和信息等方面获得更大的支持。
5、增强服务意识,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和谐动科建设
增强服务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树立良好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师生满意率。建好学院网站,提高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调整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功能布局和教学资源分配,努力改善教职工工作条件和环境。完善教职工进修学习制度。提高服务学生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才。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增强师生的安全感,促进和谐动科建设。
三、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和干部的理论素养
坚持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武装全体党员和干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全院科级以上干部中实施理论提高计划。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政治上正面引导,学术上严格要求,生活上热情关心,真正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好、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学院科学发展的能力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教学研究型学院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认真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科学谋划学院发展,团结带领师生员工努力实现发展目标。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执行力
建立以岗位职责、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师生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人员日常考核指标体系和监督反馈制度。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办法,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4、创新党建品牌,培育合格人才
整合党建资源,总结党建工作经验、特色亮点,培育出富有我院特色、适合师生特点的党建工作品牌,提高党建工作的影响力、感召力。要通过“精选种”,将优秀青年大学生吸引到党组织周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勤育种”,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教育,培养合格的预备党员;通过“实炼种”,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的“金种子”发芽、开花;通过“广播种”,使每一位党员都在“金种子工程”的培育下,成为学院发展的精英,将来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思想骨干和业务骨干,成为推进事业发展进步的“金种子”,成为党和国家和谐进步的可靠政治力量。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育人环境
加强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严惩学术不端行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把学院网站建成师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活跃学术氛围的重要阵地。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正面宣传工作方针,集中力量宣传好学院的各项工作和先进典型。加强学院文化活动建设,培育更多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文化品牌。完善学院文体活动场所建设。开展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6、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反腐倡廉工作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狠抓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优良的党风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源头治理,规范程序规则,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继续抓好对重大事项、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监督,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7、加强统战和群团工作,建设和谐的发展环境
做好统战工作,关心民主党派、无党派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活,充分发挥他们在学院建设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知识分子工作和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高度重视和加强稳定和安全工作,确保学院平安。
各位代表、同志们,促进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是一项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事业,前景光明,任重道远,我们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围绕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争取早日实现教学研究型学院目标!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