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研究终结报告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研究终结报告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胡家学校小学部 李晓忠
一、学校简介
胡家学校小学部现有3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08人,在岗教师98人。学校紧紧围绕“敬业乐群,敦品励志,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校训,树立了“厚德、爱生、博学、高效”的教风和“勤奋、善思、求真、创新”的学风。通过“人本教育”、“个性发展”、“艺术校园”、“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打造了“个性鲜活、全面发展”的特色学校。同时,学校坚持学习、研究、探索、实践魏书生教育思想,从教育、教学、管理入手,创建了“自主教育”与“自主学习”的“双自”教育特色。这一特色,把校园人从“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用“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思维方式,师生在本岗位上愉快的感受到“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的真谛。从而,达到了“素能”与“素养”的结合,生成了新的素质,“智商”与“情商”的结合,产生了新的效能。为“减负增效”与“均衡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区域艺术文化发展上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二、课题选择的背景与依据
农村学校因专任教师短缺,教学设备不足,教学方法贫乏,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的前提下,为把学校艺术教育落到实处,从根本上解决艺术教育的现实问题,根据(教育部13号《学校艺术工作规程》)的要求,我校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各学科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实践研究》的基础,同时,我校是市传统艺术教育校及美育教育示范基地,又有丰富的教学及活动经验,加之,艺术教育是学校的生命,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动力源,所以,我校立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研究”课题,对校本发展及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及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做法与策略
在研究之前,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与课外对接、与各科教学对接、特
色活动、校园艺术化建设五大模块,具体做法与策略是:
(一)策略。课题研究立足:
第一,抓全面,抓普及,扎实艺术教育基础。让艺术教育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普及。进而入校、入班、入心;第二,抓个性,抓内涵,让教师“一师一能”,学生“一生一技”,从本源上让个性得到发展;第三,抓拓展,抓应用,让学校艺术拓展到社会与家庭,突出才艺彰显;第四,抓品牌,抓特色,让队组活动形成规模,成为特色品牌;第五,抓教学,抓对接,让艺术教育不但有主课堂,更要在各科教学中应用。
(二)做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五大模块及课题研究的五大策略,采取的做法是:第一,课堂特色是基础。如何开展音美课堂教学,是学校研究的重点之一,学校每双周开展一次音美课堂导学研究课,三年来音美实验教师累计上研究课50余节,打造出音乐低年级“快乐教学法”,高年级“才艺展示法”;美术低年级“游戏活动法”,高年级“实践感受法”的特色课堂,构成了校本导学模式,创建了高效课堂;第二,特色活动是重点。三年来学校先后成立了百人民乐队,百人合唱队,百人舞蹈队,后来又增加了戏曲班、书法班、剪纸班、粘贴班、十字绣班、手工工艺班、小乐器班等十个班,现在已发展到32个班级32个项目,每周集中开设2节队组活动课,人人参加,人人发展个性,坚持经常,常抓不懈;第三,课外对接是关键。我们把艺术教育拓展到校外,涉及家庭与社会,在校外通过少年宫、兴趣小组开展活动,通过书法、绘画、手工、科技、课本剧、戏曲、歌舞、曲艺、声乐、小乐器等学校特色项目与校外对接,把学校活动内涵传递给校外辅导员,开展校内外同步教育活动,校外每周用双休日活动一次,每次两个小时,极大的丰富了学生校外生活;第四,学科渗透是手段。创建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必须重视学科渗透,把音乐、美术的基本技能与才艺展示拓展到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品德、科学等所有学科,在各学科做表演、绘图、演唱等,让艺术教育充实教学,从而创建活力课堂;第五,实践应用是目的。为检验教育结果,为学生搭建艺术教育平台,学校把每年5月定为艺术教育月,5月最后一周为才艺展示周,5月最后一周周五为总结表彰日。5月既是训练月又是应用日,师生在同一平台演绎,各种才艺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把艺术教育推向了高潮。
四、收获与结论
历经三年的研究与实践,通过特色课程、特色活动、个性发展、校外对接等措施,对课题研究获得了丰厚的成果:
(一)收获。
第一,农村学校艺术特色的途径与方法。大量实践证明,学校艺术教育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必须拓展到学生整个活动区,让家庭与社会参与,要采取校内与校外对接、教师与少年宫、基地对接,学生与家长及校外辅导员对接等方法,能够让学校艺术教育扎根于校园人及周边人的心中,从而引起高度重视。
第二,挖掘学生潜能,人人有特长。实践证明,每个学生都有艺术潜能,如果学校、家庭、社会都用心去对待,那么每个学生就都有发展的空间,这取决于人们对学校艺术教育的态度。几年来,我们高度重视了,既给学生减负又给学生轻松与快乐,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第三,艺术教育与各科教学嫁接,产生了正效能。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各类课堂表现的十分活跃,由于不是死记硬背文本,不是教师满堂灌,不是教师发指令,学生愿学了,乐学了,彻底转变了教风与学风,艺术教育给各科教学增加了活力,非常适用。
第四,艺术教育是学生的需要教育。学生到底缺什么?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深知,学生缺少的是“活力”与“兴趣”,小学生的快乐学习,离不开表演与欣赏,艺术教育是“灵丹妙药”,正适合学生的需要,这是不可论争的事实。
第五,开展个性教育,让学生掌握一种终身受益的技能。三年来,全校学生都主动发展特长,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学校民乐队、合唱队、舞蹈队连续几年在省市县获奖,书法作品、乐器、声乐等,喜报频传,这些不但没有影响学习成绩,反而都有程度不同的提高,这说明,学生有了兴趣,用兴趣拉动个体的全面发展,这是成功的教育。
(二)结论。
实践证明:研究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特色是“素质教育”、“减负增效”、“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从理论上,小学生都有爱说、爱唱、爱跳、爱画、爱写的习惯,其心理活动主要是“美”,他们会自觉的“寻找美、发现美、表现美、展示美、体验美、感悟美、应用美、创造美”,用美丰富生活。所以,研究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特色,正适应小学生心理,更适应现代教育,这是需要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大支柱;从实践上,透过研究过程,我们看懂了由艺术教育引发的学校新氛围,校园文化沸腾了,班级氛围浓厚了,家庭文明和谐了,学生个体活泼了„„一切都是在艺术的熏陶下,尊重了人格,尊重了最原发、最本意的“人”的教育,这就是我们在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是被大量实践证明的公理。
五、探究与思考
根据“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研究”的实践过程,对于“特色”探究与问题,给我们更深刻的启示:
(一)探究。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一直是我校的办学目标,尽管我们有一定的基础,曾多次获得各级艺术教育先进学校称号,但按照《艺术教育规程》的要求尚有距离。所以,在此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有意识的构建了《胡家学校小学部艺术教育规程》,由“一个总目标、三个实体、四环模式、七种方法、十项活动”组成,采取“一主两翼、多点支撑、三位一体”的方法,让艺术教育充满学生整个活动区。此项实验正在探究中,目标是创建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发展的艺术教育链接平台,使其服务于本课题的延续与深化。
(二)思考。实验后,我们进行了整体思考,所暴露的问题是:第一,专业师资缺。农村学校仍然存在专业教师短缺问题,专业教师不足,我们只能按教师兴趣安排,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确是阻滞艺术教育发展的“瓶颈”;第二,在校获得时间少。按省颁教学计划,课时有限,在校时间有限,师生普遍反映“不给力”,有时学生都对活动“恋恋不舍”;第三,经费不足。我们建立了各种乐器班,学校没有这项大额资金投入,农村学生家长又负担不起,只好搞点小乐器,严重影响学生个性发展。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是当前农村学校发展艺术教育的难题,需要引起学校、家庭及教育部门的重视。
第二篇: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研究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研究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艺术教育的任务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修养;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善的人格。纵观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与艺术教育的目标要求相差甚远,现就结合我十年来的教学经历,浅谈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存的突出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一、农村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教育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形同虚设。
虽然我国很早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但考试这种评价手段将素质教育引进了死胡同,大家嘴上讲的是素质教育,事实上大部分农村学校实施的依然是应试教育,重视语数英,轻视体音美,重视成绩提高,轻视素质培养,始终以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的好差,评价教师的工作实绩和学校管理者的治学水平。这就促使管理者和教师在工作中带有急功近利的心理,为了提高成绩,教师不惜违背教育规律,教育法则。在大多数学校,课表上的体、音、美课虽然也按要求排足了,但事实上很多老师将其上成语数英或者自习课,学生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一节艺术课,结果老师不上,学生失望、沮丧,甚至因此产生厌学情绪,如此情况,如何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二)艺术教育师资匮乏。
大多数农村学校中的专业艺术教师屈指可数,而这些艺术
类教师有的被安排任教语数英等会考科目,只有幸运一点的会兼一两节艺术课,学校大部分的艺术课是由非专业老师兼职任教的,体音美课成了教师工作量中的边角料,一些教师自己都不会画不会唱,更不用谈兴趣培养、启迪心灵和艺术熏陶。在美术课上,时常发现老师说:把书翻第几页,画XX幅画,或者出示一张图片,学生照着画,没有专业的指导和评价,作业只是草草一改。音乐课,教师用音箱或电视放首歌,让孩子们跟着学,这样的教学,使孩子们原本对艺术课的热情和兴趣日渐消退,何谈提高孩子的修养,培养完美人格?
(三)学校艺术设施配置不到位。
大多数农村学校,体音美教学器材极其匮乏,只有一两架破旧的脚踏风琴,体育器材只有少数几个篮球、足球和几根跳绳,这数量根本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孩子们从来没见过钢琴、二胡、长笛等,也不知道什么是画板,更别提画室、琴房了。这样的条件,怎能不使农村艺术教育浮于表面?
(四)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
长期以来,语数英在大部分师生心目中是“主科”,而体音美等则是“副科”,体音美教案简单写,作业大概批,课程随意上。而学校管理者只重视学校的成绩排名和升学率,对艺术教师怎样开展好艺术课并没有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和评估办法,体音美课自然会被忽视。
(五)没有有效的评价手段:
体音美课的教学效果怎样评价,学校并没有合理的方法,每学期快结束时,由任课教师自由组织测试,有的音乐老师安排每人唱一首歌,美术老师让每人画一幅画,体音老师组织个100米赛跑,以此给学生定个等级。评价方式单
一、片面。
二、针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采用的改进措施:
(一)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尤其是艺术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转变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培养社会的有用人,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与质量的高低,不能只看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多少,或学校出了几个“尖子”,而应看学校培养的全体学生是否是高素质的,是否每一位学生经学校的培养都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获得了生动活泼的发展。
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不仅是校长和教师的思想观念要转变,学校管理者和员工的思想也要转变,而且教育行政部门的思想和观念更要首先转变,同时还要在家长和社会群体中形成强有力的共识。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教育管理者应从思想上重视艺术教育,在行动上更应有强有力的措施,制定严格的艺术教育课程要求和科学合理的评估办法,有了制度的制约和评估机制的促进,相信广大体音美教师自然会履行好职责,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会迈进一大步。
(三)改变评价方式:
不以一张成绩单评价孩子们的艺术水平,也不以纸质的材料评判一个学校的艺术教育成果,应制定过程性的、多元化的评价办法。评价方式是教育的指挥棒,只要给教师以明确的方向,艺术教育一定会稳步向前。
(四)建立高素质的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创设必要的办公条件。建立高素质的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的中心问题是要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实施艺术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必要的教育场地与设施,只有具备较好的条件才可能拓宽教育的时空,才会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五)充实师资力量:
给农村中小学配备充足的体音美专业老师,让这些专业老师专门任教艺术科目,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制。如果实在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学校可以组织有某一方面特长的非专业老师参加集中培训,使他们在短期内学到比较系统,较实用的专业知识,只有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才能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六)加强硬件建设:
体音美器材的配置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我们应抓住“双高双普”的契机,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硬件建设,利用有限的资金,购置各类体音美教学器材,使学校的体音美器材配备上规模上档次,在教育资金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要努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因地制宜,积
极采用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学校购置艺术教育设备,另一方面,尽量依靠自力更生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自制部分教学用具或器材,使现有器材发挥最大效能。
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将近十年,但是应试教育的模式仍在农村中小学根深蒂固,可以说如今的农村中小学生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去接受艺术教育,全被语数英课程所挤占。农村孩子的艺术天分被扼杀,艺术才能被埋没,艺术修养得不到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得不到开发,孩子的全面发展严重受约。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项任务很艰巨,需要广大教育者克难攻坚,乘课程改革之东风,戮力同心,为农村艺术教育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第三篇: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
撑起一片艺术美的天空
——当今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做法
我校是一处农村定点学校,多年来,为实施并实践素质教育,我们依靠自身优势,充分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把艺术教育工作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在学校艺术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做了大胆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对学校德育、智育以及审美教育的顺利实施,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加强艺术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转变观念,内强素质:
素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而艺术教育作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进行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理应在审美教育中担负起主渠道的作用,因为它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前几年,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农村小学的艺术教育,并没有给广大学生能力的发展以积极的帮助:学校课程设置不健全,课程表上的艺术课形同虚设、名存实亡;艺术课也只是“放羊式”的“写写画画”、“唱唱跳跳”活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教师没有分析、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德育以及智力和技能因素,使艺术课堂过于僵化、教师备课也处于纸上谈兵、闭门造车……
随着观念的更新,我校及时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加强从事艺术教育的基本功,提高自身艺术素质,每个班级都配有专职或兼职艺术课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开好艺术课。除此以外,我们还组织成立各种艺术活动队。
七、八岁的孩子,他们天真活泼,善于表现,喜欢表演,带着“人之初”的艺术追求一路走来,学校必须给他们搭建一座展示才艺的舞台。短短三年来,学生正逐步走进艺术的殿堂,接受艺术的熏陶,这不但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性情,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欲望。
在此基础上,为了处理好“素质教育”同“艺术教育”的关系,我们出台以下工作思路:
1、广泛开展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开拓学生的思路,开阔视野,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学校艺术教育必须为学生的身心素质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不是培养职业艺术家的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特别是在小学,教师不得有“反正出不了几个艺术家”的想法而放弃对学生的培养,否则,学生就会有“我反正成不了艺术家”而放弃对艺术美的追求;
2、开展艺术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人人都有机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参与并欣赏到各种
艺术活动项目,做到“抓普及,促特长”(这也是我校的办学目标之一);
3、艺术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内容丰富,涉及到音乐、舞蹈、书画、戏剧小品等多个领域,更多的是自编自演,从选材创作、编导排练,到上台演出、成绩评定都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
4、改变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除色彩、版面、服装、道具、造型等因素外,更注重设立创新奖、编排组织奖、优秀编导、优秀主持人等奖项,并对艺术教师的工作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
二、把艺术教育渗透到其它各科教育领域和学生生活之中:
艺术教育不是独立、单纯的学科或者活动。我校特别注重将艺术教育活动同其它教育活动相互融合渗透。
例如:将艺术教育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之中,结合重大节日或纪念日,让学生自己设计黑板报、手抄报、纪念卡等;还可将艺术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养成教育中,可通过编织图案、花边、拼图及各种美工制作,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训练学生的劳动技能;结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校园内出现了以此为主题的配乐朗诵、校园短剧等宣传形式。
“学习融入生活内,素质成于习惯中”,为了更好地使艺术教育被学生乐于接受,我校致力于变“知识”课堂为“生活”课堂,使艺术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邵南小学坐落在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邵集村,校园内留有三棵二三百年的古树,仍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并且有许多民间传说,实为学校一大景观。学生敬重它虽历经百年沧桑,却依然生机盎然,成了学生写作课、自然课、社会课、品德课、美术课等共同关注的焦点。学校根据学生的想法,把这一创意列入了艺术课程资源,加以开发,成了艺术教育的有效题材。
在各科课堂教学中,也交融着艺术教育的场景。品德课上有了小品、短剧,一改往日学文明理,枯燥的说教;外语绕口令、英语童话故事、情境模拟等也搬进了英语课堂,一改原来单调的记单词、背句型;语文实践活动课上有了课本剧、韵律诵读,做到了语感与乐感的完美统一。
这样做使学生从艺术的境界中受到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体现出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跨学科之间融合”的大课程观,从而使学生树立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学习观,成了一个会实践的人。
三、多方整合,相辅相成,形成我校的艺术教育特色:
从艺术的审美观点出发,学校在整体美化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遵循园林科学艺术规律,结合学校布局特点,在现有校舍和附属建筑设施的框架下,合理配置和调整绿色植物园林绿地,使校园整体取景适应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疏密相间、红绿相衬,并照顾不同季节。使其与建筑物结构框架相协调,并富有良好生态,以达到校园整体的和谐统一。营造一个优美、典雅的艺术教育环境,真正使环境服务于艺术教育工作。
从创造艺术美的要求出发,学校在升旗仪式队形队列的布局上,在《邵南校报》报头、版面的设计上,都是在充分征求学生意见的前提下,不断改进、多次创造、修改而定。
校园内不能没有歌声,歌唱是音乐的表现形式之一,歌曲又是文学、音乐的组合,具有语言、文学、声韵等艺术之美,而且还具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品格的培养具有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从这方面出发,创作出我们的邵南小学校歌《明天的太阳》,把严谨、优良的邵南校风,把一代新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把新时期新理念下的办学目标写进歌词,配以明快的节奏、高亢的旋律,唱出了邵南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豪情!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正确的艺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少年儿童的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从小就会认识美、追求美、发现美、创造美,带给人类一片美的天空。当然,我们的做法很不完善,只是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如果用“见缝插针”做比喻的话,我校的艺术教育可以说是:在学校教育中,见“缝”就插进“艺术教育”。
第四篇: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研究1
浅谈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不良现状及其对策
摘要:
美术教育在学校教学中占居着重要地位。它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实施手段,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而且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但农村小学在实施艺术教育方面却存在着诸多弊端,严重地阻碍了艺术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艺术教育的教学设备、师资配备、教学观念等方面介绍了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不良现状,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关键词:
艺术教育 师资 教学设备 对策 正文:
艺术教育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而且具有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感性思维以及促使学生人格完善的作用。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学校教学中,艺术课与其它学科应相提并论,互相渗透,共同发展。近年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我们也无法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在农村,艺术教育仍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盲区”,艺术教育的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
1、艺术教育被忽视。
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仍然把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为主的艺术课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副课”。即使在课程表上体现了规定的课时量,但在执行中,有的被敷衍了事,成了唱歌课、图画课、学生自由活动课,有的被语、数、英等主课占用,更有的干脆让学生自习。安排在课表中的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形同虚设。个别学校甚至取消了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使学生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
2、专业师资严重匮乏。
目前,在农村小学教师中,艺术课教师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大部分对音乐、美术、体育等艺术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农村小学,艺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完全由语、数等“主课”教师兼教,而且现有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艺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小学艺术教育不受重视,即使有艺术专业毕业的教师,也因农村教师的缺乏都安排带了语数英学科或被调入城镇任教。把艺术课看作“副课”,没有建立艺术教育的评价、测试体系,以致于教师的教学无压力,无动力,应付了事,也不重视此方面的学习和提高,久而久之,已有的专业知识也荒芜殆尽。导致艺术教育处于瘫痪状态。
3、艺术教学设备严重短缺。
目前,农村小学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在“普九”、“普实”的工作中得到了改善,但有的学校管理不善,使用不当,长期闲置,导致艺术教学设备损毁、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有些学校的艺术课因为没有设备,无从开展。拿我们学校来说,音乐器材只有一台破旧的风琴、一台电子琴。而美术器材只有闲置很长时间的画夹和石灰像,画架、颜料、纸笔等必要美术用品都十分短缺。
4、学生家长认识不够。
在农村,学生家长的思想封闭,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低,知识面窄。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关心孩子语数英等“主课”的学业,认为自己的孩子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画家的“料”。音乐和美术,孩子学与不学,教师教与不教,没有多大关系,以至轻视甚至阻碍孩子学习音乐和美术。对于学校的一些相关的艺术活动,家长也不支持,有的甚至阻碍。
二、关于加强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1、改革完善文化课的考试评价体系,建立艺术教育的测试考核评价体系 只有改革完善以往的文化课考试制度评价体系,不再给教师排名,不再以抽考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不再让社会其它综合性事务干扰教师的教学,真正减轻教师课业负担,建立合理的艺术教育测试评价体系,是艺术教育得以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
2、增强艺术教育师资是首要任务。
学校要重视音、美教师和特长教师的选用和培训,采用脱产专职培训和自学成才、业余进修、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一方面,从学校中选拔一些思想政治素质好,并具备一定音美知识的年轻教师到城区学校或专业院校进行专业学习培训,充实音、美教学力量;另一方面,对边远地区、人员较紧张的学校采用假期集中培训,聘请一些有水平的音、美教育专家授课,使教师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系统、较实用的专业知识。“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只有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3、加强硬件建设。
音乐、美术器材的配置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我们应抓住巩固“普九”成果的契机,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硬件建设,利用有限的教育资金,购置各类音、美教学器材,使学校的音、美器材配备上规模、上档次。在教育资金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要努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因地制宜,尽量依靠自力更生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自制部分教学用具和器材。如简易的画夹、画架、画板等,鼓励学生自带或自购一些民间乐器,如二胡、笛子等。另外,应妥善保管各种教学用具和器材,避免损毁和流失。
4、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
各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不能像以前那样把艺术类课程当成是可有可无的“杂课”,也不能走走形式每周上一节不专业的“游戏课”,不能只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而应重视学习过程的获得,强调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更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因为这些因素都是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诚然,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为了更好的适应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仍需教育各部门负责人员共同努力,乘课程改革之东风,为农村艺术教育开创一个更好的局面。
第五篇: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研究(共)
关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
内容摘要:美术教育在学校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农村小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弊端,严重地阻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作者分析目前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和提出应关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并从教学模式上进行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美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在学校教育中,美术课与其它学科互相渗透,尤其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应试教育”框架下,从属艺术教育几乎被贬到可有可无的地位。甚至于连“画画”也被挤缩掉。这些现象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大相径庭,我们也无法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在农村,美术教育仍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盲区”,美术教育的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分析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1、认识不够。
1)在农村,学生家长的思想封闭,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低,知识面窄。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关心孩子语数等“主课”的学业。美术科,孩子学与不学,教师教与不教,没有多大关系,以至轻视甚至阻碍孩子学习美术。对于学校的一些相关的艺术活动,家长也不支持,有的甚至阻碍。
2)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仍然把美术课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杂课”。即使在课程表上体现了规定的美术课时量,但在执行中,有的被敷衍了事,成了图画课,有的被语、数等主课占用,或走走形式每周上一节不专业的“游戏课”。安排在课表中的美术课形同虚设,个别学校甚至取消了美术课,使学生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
2、师资匮乏。
目前,在农村小学教师中,各科教师多从师范毕业,受过美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对美术等艺术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农村中小学,专业的美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美术课完全由语、数等“主课”教师兼教,而且现有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美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中小学艺术教育不受重视,把艺术课看作“杂课”,没有建立艺术教育的评价、测试体系,以致于教师的教学无压力,无动力,应付了事。
3、教学设备短缺。
目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学设备的配臵,虽然在“普九”、“普实”的工作中得到了改善,但有的学校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导致艺术教学设备损毁、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有些学校的艺术课因为没有设备,无从开展。
二、关于如何加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1、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教”和学生“学”应该互动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优化教学环境。要大力加强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在美术课中的运用,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直观,如精心绘制板报,设计图案、书签,精心制作投影胶片等。学校经常举办作品展优、组织参加各级绘画比赛、促进学生的学习劲头。
2、培训师资。
学校要重视美术教师和特长教师的选用和培训,对专职美术教师,学校定期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开阔眼界、提高业务水平。例如:采用假期集中培训,聘请一些有水平的美术教育专家授课,使教师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系统、较实用的专业知识;再者要积极开展艺术课教研活动,创设机会,让音、美教师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只有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水平。
3、硬件建设。
器材的配臵是开展美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美术教育的物质基础。我们应抓住巩固“普九”成果的契机,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硬件建设,利用有限的教育资金,购臵各类美术教学器材,使学校的美术器材配备上规模、上档次。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可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学校购臵美术教育设备;另一方面,尽量依靠自力更生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鼓励学生自带、自购、自制部分教学用具和器材。如简易的画夹、画架、画板等。另外,应妥善保管各种教学用具和器材,避免损毁和流失。
4、与其他非艺术教育学科教学相联结。
努力挖掘学科教学中的美术教育的因素。同时,将美术教育的一些教学手段运用于学科教学,充分展现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等等方面的美的规律。同时重视隐型教育对学生美育的影响,队报班刊、宣传橱窗的内容定期更换;教室内和走廊上张贴着伟人画像、格言;会议室、活动室及大厅里悬挂着精美的壁画或名画;校训、誓词及巨幅 标语镶嵌在洁白的墙壁上……这一切的一切无不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爱的启迪。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以大大地提高。
诚然,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为了更好的适应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仍需教育各部门负责人员共同努力,乘课程改革之东风,为农村美术教育开创一个更好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