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澧县教育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精选]

时间:2019-05-12 12:2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澧县教育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澧县教育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精选]》。

第一篇:关于澧县教育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精选]

关于澧县教育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五年五月二十七日

一、基本情况

澧县总面积2107.3平方公里,总人口88万,辖32个乡镇。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44所,其中普通完中6所、初级中学36所(含国有民办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192所(含中心完小32所,一般完小81所,村小79所),民办学校6所,职业中专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244所学校中,有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1所、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1所,市级名优学校13所,特色学校37所,示范性学校66所。全县有中小学教师9074人,其中在职教师7160人、离退休教师1914人,在职教师中高中阶段教师1481人、初中教师2452人、小学教师3227人;有在校学生111614人,其中小学生51162人,初中生36450人,普高生14704人,职高生9298人。

澧县文化底蕴丰厚,教育基础较好。1991年,被评为全省“基础教育先进县”。1992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实验教学普及合格县”。1994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电教综合实验县”之一。1997年,我县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两基”验收,获得较高评价。1998年被评为湖南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被确定为全省素质教育实验县、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合格县。2001年,被评为湖南省“普九”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县。2002年,被确定为省级课改实验县。2004年,在全市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近10年来,先后有6次省级教育工作会议、5次市级教育工作会议以我县为现场召开。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县委、县政府抓教育工作的劲头没有放松,不断加大《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贯彻力度,坚持教育优先并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思想不动摇,不仅有力加快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同时也大大推动了全县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二、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办学责任的落实与财政困难的矛盾

《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 实

施教育优先发展,必须保证经费投入。2003年,全县落实教育经费9943.3万元,比上年增长0.07%;2004年,落实教育经费10965万元,比上年增长10.2%;2005年,计划落实教育经费1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4.8%。但是由于目前县财政吃紧,乡村债务包袱沉重,在保障教育发展资金上,感到力不从心。

2、“普九”的要求与特困生入学的矛盾

目前,我县111614名中小学生中,有特困学生5160人,其中单亲家庭子女1996人、孤儿368人、父母伤残984人、因病因灾无法就读1770人、伤残军人子女42人,年需救助资金150多万元。我县教育捐赠中心虽已于2002年建立,但筹措资金相当困难。2002年至2004年,三年只募集资金291.04万元。有些得到救助的学生仍朝不保夕,即使进了学校也很难得到巩固。

3、教师队伍出现新的结构性矛盾

由于小学生人数逐年减少,目前,从层次结构看,全县小学教师超520人,初中教师超250人,高中教师缺160人;从年龄结构看,全县小学教师平均年龄为44岁,初中教师平均年龄为41岁,高中教师平均年龄为36岁,小学、初中教师出现年龄老化问题;从学科结构看,音、体、美、英语、计算机教师普遍缺乏,农村学校尤为严重;从区域结构上看,城区教师超编,平湖区教师基本饱和,山区教师不足,骨干教师流失比较严重。

4、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与发展环境不优的矛盾

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真正达到义务教育工作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两基”验收完成后,少数乡镇政府对义务教育的重视程度出现回落。由于国家农村政策的调整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确立,极少数乡镇把教育看成了“包袱”,有的职能部门甚至乱收费、乱罚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发展。

5、学校负债运行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矛盾

由于完成“两基”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当时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一年建设,三年还帐”的思路。到目前为止,我县义务教育阶段“两基”欠款达3600万元。一方面,学校自身债台高筑,正常运转难以维持;另一方面,国家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小学开设英语都需要注入大量的资金。

6、城区教育发展比较滞后。我县县城区现有人口近15万人,城区

现有学生约2.6万人,随着城市人口的递增,现有办学规模已越来越不适应城镇化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择校矛盾突出,名校招生压力大,高中挤县一中、初中挤九澧实验中学、小学挤一完小的现象比较严重;班级膨胀,平均班额70多人,有的班级多达80人,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

7、民办教育亟待加快发展。为加快民办教育发展,2003年我们出台了《澧县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实施办法》。目前,全县共有民办职高6所,在校生3250人;民办高考补习学校1所,在校生430人;民办幼儿园186所,在校幼儿5055人;国有民办学校(九澧实验中学)1所,在校生1500人。虽然我县民办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办学指导思想有偏差,主要把办学当作一种营利手段;办学条件差,场地窄小,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内部管理松懈,办学行为不够规范。

三、主要对策措施

1、进一步加大教育发展投入

一是要保障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政策性“口子”经费。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文件精神,生均公用经费应按小学生每年人平10元,中学生每年人平15元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中小学收费实行“一费制”后,各级各类学校维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已相当困难,无力兑现教师政策性“口子”经费。今年,我县离退休教师适当生活补贴财政解决了一半,在职教师解决了每人每月60元。县财政应随着财政形势的好转,尽快解决到位。

二是要设立扶贫助学专项基金。捐资助学是一项长期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要设立扶贫助学专项资金,明确募资渠道。一是财政扶持(每万人口5000元),全县全年44万元;二是从县解困资金、残疾人福利基金、慈善基金中安排一部分资金;三是全县干部职工献爱心捐资(建议每年人平50元);四是向企业募集;五是县直单位、乡镇政府继续组织结对助学。

三是要保证危改经费投入。2002年至2004年,我县中小学共改造危房项目106个,改造危房59527平方米,新建维修校舍85124平方米,总投资2774万元,已落实资金2149.5万元,其中国债资金320万元;省市专项144万元;县级专项690万元;乡镇财政75万元,组织资金345.8万元;乡镇中学举债574.7万元。但到目前为止,缺口达624.5万元。

今年危改任务十分艰巨,通过普查,我县现有危房改造项目22个,“D”级危房面积9529平方米,需改造资金401万元(“C”级危房未测算在内)。今年,市政府下达给我县的危改任务是13389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改造面积10327平方米,但县级危改可用资金仅为171万元(今年计划安排250万元,要还去年超计划安排的79万元),新增资金缺口230万元。危房是动态的,我县现有校舍100多万平方米,按2%的危房自然产生率计算,我县每年有近2万平方米的新危房产生,按每平方米平均350元标准计算,全县每年需危改经费近700万元。为确保危改工程顺利进行,由于县级财力有限,建议上级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城区学校建设步伐。

2、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紧紧围绕“正行风、树形象、创满意”,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点解决从教不廉、狠刹有偿补课、家教家养、买卖生源、办重点班和实验班、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及干部教师打牌赌博等问题,树立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要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合理补充教师。自2001年起,我县没有新增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短缺。根据常教发[2004]51号文件精神,从今年起到2007年8月,我县小学英语和计算机教师按每个乡镇2—3名的标准配备,三年内,全县要补充小学英语、计算机教师各90名。根据师资结构状况,今后三年,要重点补充高中和小学教师,按照需求每年应补充新教师80—100名。

3、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依法落实和完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地教师工作的体制。省委、省政府2004年2月25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在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额内,依法负责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档案管理和考核奖惩等管理职能。要进一步理顺关系,落实教师管理体制。二是乡镇政府要担负起抓教育的责任。定期开展议教活动,提高“普九”质量,抓好学校安全卫生,协助县政府改造危房,治理好学校周边环境。三是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特别是对网吧的治理应建立长效机制,要经常性地进行检查,该整顿的整顿,该取缔的取缔,决不姑息迁就。四是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项制度”和“教育20条”,认真落实我县“教育22条”,进一步

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4、进一步扶持民办教育发展

为加快我县民办教育发展步伐,我们的初步想法:一是在2006年以前,将全县乡镇骨干幼儿园办成国有民办幼儿园;二是澧阳镇城区幼儿园以民办为主,澧州幼儿园、实验小学幼儿园实行“国有民办”;三是“十一五”期间,力争在澧阳镇办1所3000人左右规模的民办高中和1所1000人左右规模的民办初中;四是积极尝试通过引资、教职工合股办学、个人领办和资产转让等方式变革产权,盘活县三中、四中、五中、六中教育资源,形成多元办学的新格局。

四、几点建议

1、实施“以县为主”,在教育投入上要分类指导。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县为主”应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中央财政应成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第一主体,省级为第二主体,市、县级为第三主体。要重点加强中央、省级政府及地市政府对农村教育的责任。

2、彻底解决“两基”欠债问题。由于乡镇财政负债多,自身运转困难,因此,根本无力解决“两基”欠债,“两基”债务剥离给乡镇政府已无法实施。鉴于此情况,建议各级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彻底解决“两基”欠债问题,尽快化解农村教育债务包袱,以利轻装上阵,加快发展。

3、细化教育法律法规,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应及时出台与“教育体制”、“教育投入”、“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民办教育”等相关的教育法规及实施细则,完善立法体系,进一步规范教育行为。

4、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建议上级应视各地的实际财力状况,科学确定财政转移支付额度,避免因人为因素确定转移支付额度。同时,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情况要进行全程监督,避免挪用和挤占现象。

第二篇:发展农村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我作为第三批省科技特派员入驻**。驻乡后,通过走村入户,和乡村干部、村民座谈交流,大体了解了当地“三农”现状;在调查了解乡村基本情况的同时,试着寻找发展上郑乡农村经济的亮点、思考如何改变山区贫困面貌、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

*山多地少,人均水田面积只有0.17亩,旱地0.23亩;全乡近一半人口离乡外出务工,村里留住的多是老弱妇幼。全乡无工业和商业企业,无文化娱乐场所,全乡只有一所医院和一所中小学校。村民以种植业为主,耕地主要种植水稻和番薯,山地零星种植柑桔、枇杷、杨梅等水果。粮食和经济作物多数是自种自给,农民的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出售水果、毛竹和木材。05年全乡人均全年收入1560元,属于欠发达地区。全乡有59个自然村,其中有10余个自然村计百分之五左右的人口至今居住在尚未通道路的高山、深山或峻岭之中,居住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上郑乡的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强烈。

造成*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依然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较为恶劣、耕地面积小耕作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库区水资源保护限制较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投入严重滞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以及综合素质不高等。

为了改变落后面貌,振兴农村经济,*党委和政府多年来也一直在摸索走一条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子。目前主要在实施三个建设项目,一是修通圣堂村至富山乡公路,使部分高山上的村落和农民群众受益于公路交通带来的便捷,改善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二是利用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开发****等旅游景点;三是对横贯全乡30多公里长的****实施五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10500多千瓦的水电开发资源。以上项目一旦完成,将极大地改变***面貌,为振兴和壮大农村和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起到积极的作用。

经过前一阶段的调研,根据***的资源、条件和实际情况,本人认为发展***农村和农业经济除了乡党委政府已经作出的部署以外,还应从一下几方面作重点考虑:

第一,改变种植业结构,走一条效益型农业的路子

利用有限的耕地种植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效益比较好的经济作物,并使之产业化,让农民从只种植水稻和番薯等粮食作物的圈子中跳出来,改变传统的种植业结构和跳出自种自给小农经济思想束搏,走一条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的路子,使农民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一、种植蔬菜

***地处山区、远离城市,辖区内无排污企业,空气、土壤、水质无任何污染,因此,在上郑乡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是非常适合的。由于耕地较少,在有限的耕地上种植一些投资少、周期短、效益高的品种,如茄子、蒲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将会比单纯种植水稻、番薯、小麦等粮食作物带来更高的收益。

如果一些农户不愿意放弃种水稻,也可以在每年十月份水稻收割后的大片抛荒的地里种植秋冬季蔬菜,如茄子、黄瓜、西红柿、太空土豆、蒲瓜等。这些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蔬菜均可在次年的六月底前收获,不影响水稻种植。种植茄子,亩产可达300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2元批发出售,即可获得每亩6000元的收入;种植太空土豆,亩产2500公斤左右,批发出售价每公斤1元,每亩可获得收入2500元,种植土豆成本较低。上郑乡共有水田2327亩,如果在每年的秋冬季节,用三分之一的耕地种植蔬菜,全乡就有几百万元的新增收入。

二、种植竹笋

在山坡和旱地上种植竹笋,在临安等地的山区已有成功经验,那

里的农户家家种植竹笋,收益很好。竹笋生长在无污染的山地,是公认的绿色食品。竹笋味道清淡鲜嫩,营养丰富,是城乡居民喜好的蔬菜食品。种植竹笋投资少,技术难度不大,一年中冬、春、夏季都可出笋,亩产每年可达3000公斤左右,按市场批发出售价每公斤3元计算,每亩笋地可带来9000元左右收入。上郑乡共有旱地2669亩,如果用三分之一的旱地种植竹笋,全年可为全乡农户增加700多万元收入。

第二,科学种植,管理好现有果树

***各村基本上每户都零散种植枇杷、柑桔、杨梅等水果,据

统计全乡共有果树地3500亩以上,但都处于粗放型种植,平时很少管理。因此,水果产量不高、品质不佳。遇大年,水果价格低,许多都烂在树上;遇小年,基本上没有产量。农户在水果上收益甚少,许多农户种植的水果处于自产自给状况。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农户尚未掌握果树的科学种植和管理技术,以及对农户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和营销渠道不畅。因此,应建立**果蔬合作社,把家家户户组织起来,在水果的种植品种、果树管理、病虫害防治、水果销售上予以指导和帮助,把零散的种植形式形成集约化的规模型生产经营和管理,逐步做到水果种植产业化。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以销促产、以品牌抓质量、以品质赢得市场,从而递增收益的良性循环。

第三,开发禽畜养殖业,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食物上对禽畜

肉类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据有关资料统计,我省每年鸡鸭等禽类消费量在2亿只以上,每年从外省调入的禽类约8000万只;每年从外省调入的猪牛羊等畜类数量也相当可观。可见,在欠发达地区的山区实施禽畜养殖有着广阔的市场支撑。养殖禽畜也将有效地利用山坡杂草地、毛竹林地和空地,并且禽畜粪便用于肥田,减少化肥用量,保护土质和环境;种植的蔬菜残叶、瓜藤枝叶又可作为禽畜的食料,形成生态循环。因此,利用好山区资源、发展禽畜养殖业,这对于农民群众增收无疑是一条路子。

经了解,**各村村民对养殖禽畜积极性都很高,但实际情况是每户都只养了一两头猪、几只鸡而已,自养自食,远没有形成商品规模实施产业化经营。养殖业长年形不成规模,过不了产业化这个坎的主要原因是启动资金缺乏和担心销路。

解决启动资金缺乏,归根结底是政府部门、金融部门、科技和农业等部门对欠发达农村脱贫致富要有紧迫感、使命感,并且在政策上、制度上实施优惠贷款措施,凡是有意从事禽畜养殖、启动资金缺乏的农户各级各部门都应网开一面予以支持和扶持。同时,出台政策,采取鼓励乡镇事业单位人员投资与农户合作兴办禽畜养殖业、积极招商引资等措施。

养殖专业户担心的销路问题,可以采取成立专业合作社或公司进行统一销售、和当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公司、企业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以及利用网上销售等办法解决,以减少养殖户销售信息不灵、担心销不出去的后顾之忧。

建议乡政府相关部门对全乡各村重点养殖禽畜的种类、品种、规模、目标、资金筹措等方面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针对各村优势、养殖条件和地理环境确定合适的养殖种类,选取优良品种,发展鸡鸭鹅猪羊牛等禽畜养殖业。

第四,开办无污染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在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同时,应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如经济学家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所说的:“一个国家如果以传统农业为指导,那么这个国家是个贫穷的国家;一个家庭经济收入依靠传统农业,那么这个家庭充其量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在考虑如何将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的同时,也应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到***远离县城,工业原材料、辅件、标准件采购供应不便和库区污染限制等因素不便于兴建工业企业,但是考虑到本地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和种植、养殖业的逐步兴起,可以兴办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譬如,竹制品加工企业和蔬菜、禽畜肉品类深加工企业。

就目前的情况和条件,***可以先从丰富的毛竹资源上做文章。上郑乡现有山林地十万余亩,其中毛竹林地1.1万亩,有着丰富的毛竹资源,今后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毛竹林的种植。现有毛竹只是以毛竹原材料的形式出售,附加值不高。为了提高毛竹资源的附加值,必须对其进行深加工。毛竹是制作家具、茶具、工艺品、文化用品、生活用品等常用的原材料。因此,兴建竹制品加工企业,把毛竹原材料加工成有市场需求的竹制品,既有效地利用毛竹资源、不污染环境,又能解决剩余劳力,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以上思考只是本人进驻上郑乡后在不长的时间里经过调研的一些粗浅的想法,要振兴上郑乡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以上观点和举措可以说是挂一漏万,也可能是以偏概全,最主要还是要依靠当地乡村组织和领导与广大农民群众一起同心协力、统筹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各项工作,努力把上郑乡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小康、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第三篇:农业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xx地处湘鄂边陲,xx脉东北端,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也是xx片区特困县。振兴乡村就必须探索依靠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农民稳定增收。近期,县委政研室围绕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课题,先后到部分乡镇、县直单位开展实地调研和座谈,对xx县农业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xx应该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努力培植壮大农业产业体系,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以做大做强做优农业产业,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xx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着力强基础、调结构、转方式、上标准,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形成柑橘、茶叶、高山蔬菜、烤烟、生猪、家禽六大支柱产业,农林牧渔总产值从2013年的53.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68.3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7259元增加到2017年的10561元,呈现出“传统产业稳增长、特色产业促增收”的良好势头,为顺利摘掉贫困“帽子”、加快建设xx片区经济强县作出了突出贡献。

1.标准化生产日益规范。按照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深层次推进柑橘、茶叶、烤烟、高山蔬菜等支柱产业提质升级,采取专题讲座、现场培训、实地指导、印发资料等形式,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并按照办点示范、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了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立起绿色农产品和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县创建柑橘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3万亩,年改造低产园1.5万亩以上,改良优质品种约0.6万亩。全县有机茶认证面积9000多亩,有机茶转换或正在转换认证面积3.4万亩,新确立20个标准化茶园建设,先后获得

“全国柑橘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柑橘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湖南省放心菜基地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渐成规模。全县拥有湘佳牧业1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壶瓶山茶叶、德尔耀、金湘源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到56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1家。登记注册及认定的家庭农场达到208家,覆盖到全县27个乡镇区、街道和农林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农业生产骨干力量。

3.农产品加工业更加火红。引进了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金湘源、德尔耀、杨氏鲜果、福慧达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主要农产品加工率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2017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944家,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总产值152.9亿元,出口创汇达6000万美元。注册出口柑橘加工厂29家,其中湖南德尔耀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湖南省最大的柑橘深加工出口基地。茶企、茶叶合作社206家,年加工“红、绿、白、黑”四大茶类2.1万吨,出口5000多吨,综合产值12亿元。

4.品牌营销日臻完善。组织参加农博会、展销会,凸显展会经济,与“阿里巴巴”成功合作,构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拓展外部市场。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每年成功举办柑橘节和茶文化活动,在央视、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播放宣传片,提升xx柑橘、茶叶品牌影响力。“xx柑橘”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

”,并荣获中国地理证明商标、湖南省著名商标和“湖南省2017十大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品牌评估价值达18.04亿元;“xx银峰”“白云银毫”“东山秀峰”等茶叶品牌多次获得国家质量金奖、国际文化名茶金奖,xx被评为全国茶业品牌百强县。同时,全县还培育了“湘佳”中国驰名商标,“xx马头山羊”“xx土鸡”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xx土鸡”品牌价值达45.94亿元。

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xx农业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总体规模较小、成本较高、效益较低的传统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与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1.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少数镇办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对“三农”工作重视不够,总是把农业农村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喊在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上,认为抓“三农”工作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远不如上几个工业大项目立竿见影,抓“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劲头不足;认为现在的农业农村工作难搞,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特别是镇办干部队伍严重不足、青黄不接现象较为严重,甚至还有很多镇办干部兼职太多,既要抓农业工作,也还要分心抓民政、安全生产等其他工作,主责主业不够突出、不够专业。

2.上级政策不接地气,本级政策实际操作难。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存在少数不够合理、不接地气,得不到很好落实或落实力度不大。①关于特色养殖准入门槛。生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面积占全县面积的32.73%,国家、省级生态公益林260万亩,饮用水水源保护区47个,限制开发地区达到250平方公里,多集中在适合特色养殖的西北乡镇,土地供给问题突出。

②关于小额金融贷款。如,从新铺镇岳家棚村情况看,该村小额信贷贫困户28户、贷款140万元,少数贫困户在三年期满后还不上本息,贷款由谁来还,基层干部很担忧。又如,壶瓶山镇桐木山村贫困户申请的小额金融贷款(3年期、5万元),实际都集中参股在三圣乡山水湾专业合作社,每年享受分红,三年到期后能否继续享受,心中没有底。③关于产业扶持奖励基金。个别后盾单位由于资金有限,所承担的5万元补助资金迟迟无法到位;基金分配有待合理,村大村小都是20万元,“等米下锅”和“富余闲置”并存;奖励基金补助差异较大,向贫困户倾斜较多,非贫困户产业受益没有贫困户明显;大多数乡镇政府出于短期见效增收的考虑,基金基本用于养殖奖励,没有集中投入到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中,产业不能得到根本发展。

3.农村土地流转缓慢,组织化程度不高。流转机制还不健全,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小规模状态,没有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全县土地流转面积仅30.51万亩,耕地流转率45.8%,低于全市49.4%的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难以接轨,如,全县44万亩柑橘,由9.83万农户分散种植,每户平均4.47亩,规模相对较小,亩产不足1000公斤低产橘园在40%以上,果实品质较差,比较效益不高。一家一户的高山蔬菜生产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上连市场下连生产基地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对接市场能力较弱,造成产销脱节。

4.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就xx而言,南北投入差异较大。为了通过上级验收,大多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选择在南部地区,反而需要急切的西北山区项目不够,配套设施未跟上,从而导致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不足,损失较大。如,橘园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立发展而来,标准低,灌溉、排水、机耕道等设施装备基本未配套建设,现代果园所需的水肥一体化设施、轨道型采运系统应用率较低,施肥、施药、采摘等工序完全依靠人工完成。同时,传统农业产业大多以原始人畜生产为主,不少地区

“重建轻管”现象较为突出,加上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不能胜任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管护责任。

5.农产品深加工不够,品牌效应不明显。多以提供原材料初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以中小民营企业居多,规模偏小、实力较弱。如,xx柑橘与县域果品企业、合作社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产品以鲜果销售为主。垚泰峰、金湘源、壶瓶山等茶企还处于起步阶段,实力不强。xx茶叶品种较多,但少有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龙头企业,企业自有品牌不够响亮,且各自为政,产品名称杂乱,附加值低,没有形成统一、有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如东山峰、南北镇、壶瓶山等传统产区的夏秋茶,由于缺乏精深加工和产品营销渠道,成为安化黑茶的原料产地。xx银峰与西湖龙井、云南普洱、安化黑茶等认知度大的品牌相比,竞争力明显处于弱势。

6.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农业科技人员总量不足,且55岁以上技术人员占比较大,专业知识老化,“三多三少”(初级人才多、中高级人才少,传统技能型人才多、特色农业型人才少,指导型人才多、操作型人才少)现象普遍,科技支撑不适应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如柑橘、茶叶是xx县重要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是山区群众重要的增收来源,而全县柑橘、茶叶专业技术人才不到260名,平均每村不到1名。而且,农业专业相关的毕业生很少愿意扎根基层。缺乏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在完善农村市场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发挥作用不明显,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难以实现对代养户的技术服务全程跟踪指导,产品合格率难以有效保持。加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很少愿意回到农村,完全务农者越来越少,“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农业生产缺人力”的问题已经显现。

三、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几点对策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强则基础牢。xx县农业产业发展有基础、有条件、有机遇,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其兴可待,应该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着力构建“七大体系”,促进农业产业更好更快更优发展。

1.着力构建政府支持引导体系。政府职能部门要成为现代农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要下大力建强农业工作部门,增加预算经费和人员力量,特别是基层站办所要明确专人专职,充分发挥好综合服务和调研指导作用。要强化资金扶持,抢抓xx片区县等政策机遇,积极争资争项,力争每年争取上级农业项目资金6亿元以上,设立现代农业引导扶持基金,鼓励引导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更多地进入现代农业领域,放大财政资金效能。要进一步加强农业项目整合利用,提高项目综合收益,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2.着力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要重点从提质增效上做文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夯实农业支柱产业基础。补齐产业短板。解决好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的短板问题,大力发展脐橙、冰糖橙、茶叶等种植业,有序扩大香猪、岩蛙等特色养殖业,培育市场前景好、效益稳定的产业。推进品质提升。全面落实柑橘标准化生产技术,改树形、密改稀、改土壤、改面积,每年改造低产园3万亩;推行茶叶全域绿色有机化生产,推广新工艺、新设备,加快有机认证转换,每年改造老园5000亩;提高烟叶等级纯度和等级结构,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切实提高品质。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朝设施农业、订单农业迈进,重点支持柑橘基地建设果园生产道、水利灌溉设施,支持企业和合作社新建水肥药一体智能化管理、轨道化采收,建设果品收藏与加工设施;稳步提高茶叶机械化水平,每年推广先进茶机50台、茶园机械100台、频振灯200台以上,加快建设白云山、太青山茶叶产业园,规划创建红茶产业园;打造壶瓶山镇高山蔬菜生产基地,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着力构建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不断健全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力争每个产业都建立起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加大技改升级力度。制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杨氏鲜果、德尔耀、福慧达等深加工企业,加快开发橘瓣罐头和橙汁饮料等新产品。重点抓好100家标准初加工厂、50家精品加工企业、10家深加工企业建设,推动壶瓶山、东山峰、安溪、楚韵等老茶业公司技改升级,实现产销一体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特色产业,对接农业龙头企业,实行精准招商,加大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的引进力度,千方百计引资入股,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和招商引资互促双赢。引进一批对柑橘、茶叶、养殖等乡村主导产业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人员愿意投资兴业的,帮助协调贷款支持,提供优质服务。

4.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组织化体系。坚持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道路,防范和抵御市场风险。适度扩大土地流转。建立健全激励政策,鼓励支持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进行土地流转,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重点支持龙头企业新建集中连片万亩、千亩基地,建设现代化农场。加快培强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加工、运销、代销等服务。落实企业上市(挂牌)扶持奖励力度,支持指导湘佳牧业尽快在新三板上市。推动德尔耀、天画罗坪茶业公司争创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白云山、大同山、禅茶公司等现有茶企与民营联合或混改,早日组建xx茶业集团。

5.着力构建现代市场营销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机遇和信息化条件,在国际国内市场扩大农产品销售份额。抓品牌经营。重点推动企业作为品牌主体的建设,对企业开展品牌宣传及产品认证给予扶持,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的再给予额外奖励。并加强与农超市场的对接,继续在周边大中城市市场设立窗口,挂牌销售,让xx农产品走进大中城市超市,进一步扩大xx农业品牌影响力。抓出口带动。巩固发展传统出口基地,积极拓展新的市场,逐步扩大xx柑橘在中亚五国、俄罗斯市场的出口份额,鼓励茶叶出口外销,开通xx茶叶“中欧班列”,打进国际市场。抓电商平台。发挥好智慧党建电子商务功能,对特色农产品种类进行全面摸底,建设精品型站点,让农产品在网上销售“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6.着力构建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立一支稳定而有战斗力的农业技术服务人员队伍,解决好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建强本土技术人才。探索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把各乡镇有种养技术、懂产业经营的村民纳入进来。加大现有农技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探索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承担培训任务,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招引外地技术人才。制定出台激励政策,吸引外出创业或务工能人回乡兴乡,引进一批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专家型人才,可以把专家团队请进来,设立科研工作站,为产业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培育后备技术人才。参照免费师范生和医学生的办法,在农业院校、农科类专业,特别是依托湘北职专探索开展公费农科生招生试点,培养农业人才。

7.着力构建农业延伸产业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xx丰富的农业资源、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搞好顶层设计,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星级农庄、星级农场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突出打造xx农业休闲旅游

“六朵金花”,即秀坪橘海、夹山禅茶、璞谷奇石、白云山有机茶园、仙阳湖垂钓、罗坪长梯隘茶园,形成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线路和精品观光景点,做活做好农旅融合的大文章。如,依靠大茶园、大产业的优势,加快推进禅茶文旅特色小镇、茶叶田园综合体建设,以万里茶道文化遗产申报为契机,以禅茶夹山寺为龙头,优先促进白云山、东山峰、罗坪等主产区茶旅融合,配套茶园步道、观景平台、茶农民宿,完善吃住购游等要素,逐步建成“xx茶叶公园”。

第四篇:湘潭县高中教育资源现状与发展调查思考(定稿)

湘潭县高中教育资源现状与发展调查思考

一、全县高中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高中学校14所,其中普高12所,职高2所,普高中民办高中2所,共有在校生33397人,519个教学班,教师1737人。在这些学校中,县二职是全国示范性职业学校,县一中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有四、五、九中和凤凰中学是市重点中学,县二中今年下半年即将迎接市重点验收。各所高中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质量是第一生命线,认真抓好硬件建设,提升教学品味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了全县高中教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格局。

二、近几年来我县高中教育取得的成绩

(一)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大幅提升

一是办学规模实现了翻番目标。目前,全县高中学校共有校园面积92.87万平方米,比1999年扩大了56.07万平方米,增长152.3%;校舍面积33.04万平方米,基本能满足三年后普及高中的要求;教学班额和学生人数大幅增长,2004年下期较1999年同期净增296个班,近1.8万人。二是教育教学设施大幅改善。各校都新建和改建了标准较高的教学楼、学生公寓、教师宿舍、食堂、运动场地等。全部配备齐全了电脑室、实验室、仪器室;有8所高中配备了语音室,5所学校建成了电子监控网,4所高中建设了校园电视台。县一中装备了45间多媒体教室,安装了天文台,建成了校园局域网、广播网、电话网和电子监控网,为专任教师配备了手提电脑。三是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县高中教师合格学历达73.5%,有中学高级教师213名,国家级骨干教师3名,省级骨干教师87名,市级骨干教师166名。

(二)教育质量稳步攀升,教育品牌已经形成自99年起,全县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综合评价持续六年稳居全市第一。1999年至2004年中,有8400名学生被高校录取,年均达到1680人。特别是近两年高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03年全县本科一、二批上线1317人,上线率达到29.26%,分别超出省、市平均上线率7%和5%,有11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其中黄芳同学夺得全省文科状元桂冠。2004年全县又有12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较高的录取率和优秀率使全县高中教育特别是城区高中教育形成品牌,洼地效应日趋显著。县一中、凤凰、云龙等高中学校吸纳县外学生在3000人以上,这几所学校已成为全市学生就学的首选。另外县二中、县五中利用地区优势及教学质量优势吸引周边县市的学生。

(三)高中教育规模及模式呈现多元发展格局

在公办教育和基础教育稳步发展的同时,民办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也迅猛发展。一是职业高中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县一职由创建初的6名教职工、1个班、44名学生,发展壮大到现在的拥有固定资产1580余万元、127名教职工、38个班、2270名学生的省级示范性职业中专学校。县二职目前校园面积达到203亩,校舍面积3.3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开设了14个专业、61个教学班,有在籍学生3824人,去年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验收,成为我县第一所国家级示范学校。二是民办高中在规范中不断发展壮大。凤凰、云龙中学的迅速崛起,为我县高中教育引入了新的竞争机制,推动了高中教育的发展。其中凤凰中学创建于2000年9月,目前已完成投资近9000万元,校园面积达到131亩,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有34个高中班,学生2158人,是湘潭市首批重点中学和规模最大的完全民办中学。普通中学中的二、四、五中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攀升。县五中利用南大门的优势正在创造条件创办省属示范性高中,县二中依靠教学质量和良好的教师资源的优势,也在紧锣密鼓地加紧硬

件建设,为迎接十月份市属重点中学的验收作最全面的准备。

(四)高中教育发展大大缓解了县财政的投入压力

从1999年以来,我县高中学校实行“河水煮河鱼”的政策,各学校都自主办学,教师工资福利、办学经费及基建经费由学校在收取的各项费用中自行解决。这样,极大地缓解了县级财政对高中教育的投入压力。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中学校负债严重。自1999年,县财政对高中教育全面“断奶”,各高中学校为了发展都是举债建设,都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据调查,截止2005年5月上旬,全县普(职)高中学校负债总计14997.3万元(不含在建未结算工程和凤凰中学债务)。这些沉重的债务,已成为制约我县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消赤减债成为一个不得不令人关注的问题。以县三中为例,2004年该校包括学费总计可支配收入385.53万元,需支出人员经费188.5万元,公用经费160.03万元,收支相抵节约36.5万元(未剔除学校欠款的利息支出)。此外,据县教育局对全县12所公办高中(职高)经费结算统计显示,总学费收入2553万元,减专项经费304万元、人员经费2055万元,收支相抵仅结余194万元。由此可见,全县每所县属中学的盈余充其量也就能还清银行贷款利息,本金根本无法偿还。这些债务如何化解?最终会不会要财政“兜底”?此外,今后高中教育还会不会有新增债务,这些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招生秩序令人担忧。全县各高中、职高在招生手段上严重违背上级政策,采取所谓“优惠”、“奖励”、“酬金”、“预录”、“挖墙脚”等不正当竞争方法,争抢生源,使得招生秩序混乱,招生难度加大,招生成本提高。通过调查了解,在初中毕业生填报志愿及中考分数揭晓时,各学校每天均要派出8个至10个班子到各初中学校或学生家中去招生。在中考分数没有出来之前一些学校采取预录及招生一系列优惠政策招揽学生。而且一些学校还想尽一切办法通过一些不正当途径尽早得到学生中考成绩,并利用利益驱动使一些初三班主任强迫学生只填报某些学校不能填报某些学校,只允许读某些学校不允许读某些学校。这样造成了秩序上的各自为阵、无序竞争,一是造成高中学校办学成本增加。据调查反映,某学校2004年招收新生近1700人,招生成本约为600元/人,共计支付招生费用近100万元。二是造成腐败现象。据反映,有的初三班主任仅推荐学生的中介费一项收入就有近万元。三是严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每到招生时期,高中学校教师忙于招生,没有时间上课,初中毕业班教师忙于接待招生人员无法上课,学生也因被“预录”无心学习,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县职高为了与市级职业高中抢生源也不得不采用高额招生成本获得足额生源。

(三)教育管理体制不畅,教师队伍不稳。一方面是教师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师无序流动。目前,公办学校流向民办学校的教师存在着不管又未完全脱钩,管又管不到位的状况。如全县从1999年起,共有282名公办教师流向县内纯民办学校,都没有办任何调动手续,有的连招呼也没有打,县教育局不知道,有的甚至连学校也不知道,但这些教师人事档案都一直由县教育局管理。另一方面是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由于不同性质学校间利益分配不均衡,导致县内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外流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我县高中教育质量的稳固和提高。据调查反映,县六中在近14年中共调出教师248人,目前该校教师教龄在3年以上的仅有8人。与此同时,由于没有出台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高中学校高学历的人才难以引进,去年新进的20多名本科生至今没有解决编制问题,仍是“代课教师”身份。

四、对现有办学规模的思考

高中教育必须发展到现在的办学水平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全县高中教育经过六年的自主办学,目前已形成容纳3.3万个学位的办学规模,这个数字正好与我县2007年实现普高后的规模相吻合。根据统计,2005年、2006年是全县初中毕业生的最高峰,其中2005年达

2.6万人,2006年有2.3万人,这个数目还远远大于现有的高中招生规模。因此,近两年高

中招生压力很大,我县高中教育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才能满足全县初中毕业生的求学需求。此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势必对办学水平有更高的要求。高中教育必须上规模、上档次,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虽然到2007年入学高峰期过后(该年初中毕业生有1.7万人),学生人数锐减,2008年的毕业生人数也有1.19万,2009年以后一直稳定在1.1万人左右。这个规模也正好是目前我们高中阶段入学人数的理想规模。因此,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出现有些人所担心的“人少楼空”的局面。

五、进一步促进我县高中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促进全县高中教育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县级党委政府要把高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统筹管理教育发展规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优化办学环境。

(二)科学制定全县高中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对高中教育的发展群众有要求,政府出台了“河水煮河鱼”的政策,这给高中学校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于是各学校都相继扩大学校规模,提前实现了翻番的目标。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形成容纳3.3万个学位的办学规模。根据今后几年招生人数的发展趋势,各高中学校不能再盲目扩张,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县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高中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制定出高中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划,并认真按照规划实施。

(三)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要全面推行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实行教师聘任制,严格规范管理。二是要逐步推行高中学校校长聘任制,取消校长行政级别,推广校长职级制。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明确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机制,实行校长任期制,确定任职目标,实行定期考核,可以连聘连任,解决管理体制不畅的问题。三是要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中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大投入,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确保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四是要出台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引进各高中学校急需人才。当前要重点解决好去年新进的20多名本科生的编制问题,使他们能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工作。教育部门要加强与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的协调,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科结构,促进教育系统内部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适应高中快速、优质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四)要加大整顿招生秩序的力度,规范学校的招生行为。

要严格执行省、市、县教育部门招生政策的有关规定,公办不择校,择校选民校,严格执行“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的三限政策,要采取有效措施,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一方面管住收受中介费、信息费而倒卖生源的学校和教师;另一方面要制止各招生学校采取搞预录承诺减免学杂费、给予奖励等手段争抢优质生源的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对在招生中有违规违纪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县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按有关法规和政策进行查处,以维护稳定有序的招生秩序和法律、政策的尊严。

(五)要高度重视高中学校的债务偿还问题。

一是要迅速制定高中教育债务偿还计划。各县属学校要在保证学校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债务偿还计划,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并将偿债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校长任用、选拔、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对县属中学要加强财务管理,试行部门预算,严格收支基数,不得随意变动,以健全和完善高中教育债务偿还的长效机制。二是县财政要加大对边远地区高中学校和职高的投入,目前“河水煮河鱼”政策确实对我县高中教育带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政策的变化和教育部门收费行为的规范,目前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当多的高中学校收入维护正常运转都很困难,更无力去偿还基建负债,高中教育的发展需“放

水养鱼”。要优先解决县六中、县七中、县一职教职工的四项基本工资,力争在五年时间内,逐步解决全额拨付高中学校教职工的四项工资,帮助各学校及时有效地消化债务,确保全县高中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三是积极争取上级投入,要把握国家财政政策,教育行政部门、各高中学校和发展改革部门多做项目向上申报,争取使我县高中教育发展能挤进国债项目的“笼子”,以减轻偿债压力,促进高中学校建设资金上的良性循环。

第五篇:民办艺术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思考

民办艺术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思考

在古汉语中,“艺”的原始意义是种植,“术”的本义是技能,活动。因此,“艺术”原初是一种种植活动。从这点看出艺术和人存在着密切关系。在现代汉语中,它的含义更加丰富与感性,所谓“艺术”,就是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于表现手段的不同,艺术可以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等。由此可见,艺术的含义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丰富着的,是动态的,多样的。

有史以来,艺术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是一种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内容。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数不胜数的艺术瑰宝,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它是也是艺术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人们不仅创造了艺术,还渴求能够欣赏和洞悉艺术的全部奥秘。尤其在今天,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新的样式层出不穷,具有无限的发展趋势,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启发人们创造艺术,理解艺术的真谛,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针对艺术进行良好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加大艺术教育的比重。所谓艺术教育,就是要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人们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使人们掌握一定的技能去鉴赏和创造美。中国古代的艺术教育源远流长,许多教育先哲的言行和著作中都渗透着艺术教育的思想,它有明显的系统化的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六艺,所谓的礼、乐、射、御,书、数无一不注重实用中的审美,它认为具有审美情趣的各种生产生活劳动中都存在着艺术的影子,它以德为基,以技为始,进技而至于自然之道,从而达至善、通真美,形成天人合一的自由境界。

正是基于最基本的劳动而产生的审美趣味,才使得中国古代的技、艺具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意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丰富的教育经验,使中国古代的艺术教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与风格。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既将中国人的艺术及其生活予以全盘的观察,吾人才将信服中国人确为过去生活艺术的大家。”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中的许多东西在我们当今的生活中仍然存在甚至至关重要,是我们今天进行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艺术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核心的,是一项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开创性的事业,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它在培养完善人格方面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目前的艺术教育也正处在空前发展的大好时机。与此同时,社会已经明确了对“艺术教育”的理解,而且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目前,政府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加大了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比重,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开课率要达到80%以上,高中艺术课要开满开足,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要深化艺术课教学改革,大力提高艺术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建设一支能满足艺术教育需要,有具有实际艺术教育能力和水平的师资队伍,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艺术活动,并逐渐使其规模化、制度化、常态化。

但是,进一步的走访和调查发现,受现有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在“高考”和“升学率”的无形压力下,一些学校对艺术教育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藐视。一些学校的公开课程表上虽然都标有足量的艺术教育课程,但是,具体到每位老师手上,又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在这些衍生的“二次课程表”上,大部分的艺术教育课程被语数课程所替代。同时,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校艺术教育方面师资力量不足,教育器材和设备严重缺乏,而且由于艺术教育课程考核力度不够,也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所以,就是剩下的偶尔几节课,学校和老师也是走过场,应付了事。这种现象在当前的学校艺术教育中相当普遍,其后果着实令人堪忧。

在当前形势下,艺术教育必须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从教育的实际出发,对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基本任务以及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进行全方位探讨。明确各类艺术教育办学的基础与办学条件之间的差异,由此决定各自不同的培养任务,确定办学层次和类型,大胆进行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于是,民办艺术教育应运而生了。

民办艺术教育作为社会主义艺术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如今已成为我国艺术教育事业一支不可缺少的新兴力量,它是当前我国进一步增加艺术教育投入,扩大艺术教育规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类别艺术教育需求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对于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上各级各类艺术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成长了起来,在全社会掀起了全民办艺术教育的热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和促进了艺术教育的暂时性发展和进步。

1.、民办教育在办学要素上具有综合基础优势。办学必须具备人、财、物、时、空、信息诸要素,这是办学的综合基础。民办学校由于其人力、物力、财力,都不再依附政府,绝大部分办学者已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因此,学校法人代表在政策法规规范下享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教育资源配置权。校长在学校的基础建设上,完全可以构筑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时代气息的蓝图,可以采用合理手段配置各种硬件和软件,其中包括教师、校舍和一切办学设施,甚至包括校园文化环境的设计,这就为办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民办学校的办学综合基础优势集中体现在人、财、物等要素上。人,民办学校实行的是聘任制。它可以面向全国甚至境外,按其需要选聘人才,并通过合理流动,协调组合,进行优化,形成一支既有长于管理的,又有长于教学的,既有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又有在科学研究上比较有成果的,形成一支年龄、性别、学识水平、经验和学科构成等方面结构合理的高素质、高水平、多方位的学校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形成人才结构复合优势,发挥互补效应和整体效应。财,民办学校具有融资自由、用资自主特点。物,按需设计、配置,便捷高效,能反映时代要求。办学条件的综合基础优势充分显示着民办学校强烈的时代意识、竞争意识和成就意识。

2.、民办教育具备多维条件下的自身发展优势。民办学校较之政府办的学校具有强得多的自身发展条件和特点。这是因为它不仅要面对具有压倒多数的公立学校的压力,不仅要接受政府政策法规的规范,接受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检查,更重要的是,它的教育资源是直接取之于社会,它必须接受社会的认定和来自学生家长的评估监督。也就是说,它处于优胜劣汰的社会大环境之中,它必须适应社会需要和直接服务于市场。可以说,一所民办学校,它的办学者,从他构筑办学蓝图那天起,谁不千思万虑这些问题?!民办学校办学者的胆略和魄力建立在强烈的办学质量意识上,而这种办学质量意识从一开始就是多维条件下的理性思索。因此,民办体制促使办学人员具有强烈的进取心态,非常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他们认真汲取先进的教育观念和办学思想,虚心听取和采纳专家建议,拓展信息渠道,注意收集方方面面来自社会的对学校办学的反馈信息,逐步形成、丰富并不断完善着自身发展机制,并通过自身发展机制升华办学信念和理想。民办学校在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办学机制方面,有很强的变压力为动力的内化功能;而在这“内化”过程中,又拓展了办学的综合基础优势,增强了活力。

三、民办学校在办学思路上有特色发展优势。民办学校的办学者们,不仅极端重视在办学中抓管理、上档次,抓教学、上质量,抓科研、促发展,为高效产出殚精竭虑,他们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共识,这就是办特色学校。他们充分认识到办学特色是学校的形象,是学校发展的活力所在。理念指导着民办学校创特色、显风格、示个性、增活力的办学实践。民办教育的特色发展优势,不仅来自办学思路上的理性认识,而且还源于自身条件优势。民办学校不仅具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和自由度,在办学思想和办学风格上有广阔的思维空间,而且其财力上也极有条件装备先进的设施,提供优越的实践活动场所,更重要的是民办学校雄厚的人力资源,能满足学校创建特色的需要。特色发展优势改变着千校一面的平庸状况,向社会展示着教育战线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办学有特点的生动局面。但是,随着近几年民办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凸现,这些矛盾和问题若不引起高度的重视,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将会严重制约

民办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许多人参与艺术教育不过是在通过文化高考进入高等学府受阻的情况下而采取的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办法,这些人的艺术根基和艺术品味参差不齐,根本不利于艺术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民办艺术教育的公益性和效益的关系。选择投资办教育,就意味着选择了社会公益,选择了对社会的贡献,而不能指望从中获取超额利润。同时,民办学校投资者办教育,一定要讲办学效益、办学成本,但讲办学效益一定要适度,如果不讲办学效益,那民办学校最终将缺乏有力的后续投入和财力支持。所以在发展民办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和效益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否则,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由此而带来的艺术教育的盲目膨胀反而会造成艺术教育力量的分散。再次,由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人们很难对其教育成效加以测定,很难制定出有效的艺术教育标准和目标对民办艺术教育的成果加以监管和督促。目前,我们急切需要做的是思考如何从全民办艺术教育的急剧升温中逐渐冷静下来,加强对全民办艺术教育的监管和指导,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民办艺术教育发展的新路子,打造好民办艺术教育的金牌。民办艺术教育要获得健康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第、要正确处理好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关系。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一样都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都是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去办学。

2.第、要正确处理好扩大办学规模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各民办艺术教育学校要在合理扩大办学规模的基础上,重点提高办学质量。要进一步加大后续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办学设施,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要加强完善。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3.第、要正确处理好民办教育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关系。民办教育投资者一旦选择了投资办教育,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就一定要舍得投入,肯花本钱,逐步加大学校的校园校舍建设和教育教学设施的投入,花大力气吸引一批好的教师。一定要选好一个懂教学、善管理、肯管理的优秀的专业管理者,赋予管理者相应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权限,敢于放手让专业管理管理学校,实行专家治校。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民办艺术教育一定会逐步走上正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艺术教育事业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下载关于澧县教育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澧县教育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安发展绿色食品的调查与思考

    西安发展绿色食品的调查与思考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结合西安市绿色食品发展的现状,探讨发展绿色食品对西安“建经济强市、创西部最......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与思考(范文模版)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与思考作者:雷小平加入时间:2010-4-19省委农村工作部、省政府农办课题组编者按:连续几年,党中央、国务院的1号文件,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2月3日,在省......

    关于东丰县农民画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东丰县农民画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近日,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东丰·中国农民画馆在吉林省东丰县开馆,馆内集中展示了1500余幅当地农民的画作。这里的农民农忙时扛锄种地,农闲时拿......

    **县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范文

     我国加入wto,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提高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在畜产品生产制度和质量管理体制上与国际接轨,实现......

    白河文化事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白河文化事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蒲大林 白河地处秦头楚尾,秦楚文化交汇,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元素,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独特的韵味,笔者对如何发展白河县文化事业进行了调查,形成粗......

    发展竹子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竹子属禾本科植物,一年种植多年收益,其品种较多,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是世界上竹子资源分布最丰富的国家,全国竹林面积达***万公顷,年产毛竹*亿根,其它竹......

    **县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县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是一篇关于会议讲话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 我国加入WTO,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抓住这一发展机......

    **县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县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我国加入WTO,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提高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在畜产品生产制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