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学科衔接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时间:2019-05-12 12:58: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英语学科衔接教学研究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英语学科衔接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第一篇:中小学英语学科衔接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中小学英语学科衔接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靖江市孤山中心小学 江婷

一、课题的提出与界定

(一)课题的提出

21世纪初教育部提出了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外语教育教学管理的思想,这种思中。小学与初中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两个阶段,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连接。改革开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及成果颇多,但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却不多,已语教学衔接的研究在我市还缺乏成功的经验。我市自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后,面存在两大难题:

一是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均值得关注。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仍中又从简单的问候语等基本问候重复学习的现象,特别是对在小学打下了良好的英言,进入初中后,重复学习,势必浪费时间,机械重复,影响学习的,泯灭拔尖语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导致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下降及教师工作的重复、低效此,开展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是我们老师迫在眉睫,义不容辞的科研工作 二是中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教法和评价方式不一致,导致小学生进入初重不适应的情况。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习英英语的自信心;小学英语教学主要通过视、听、说、读、写、玩、演等教学手段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而初中阶段英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主,渗透语法知识的讲解学目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段和形式。中小学教师之间由于时间、空间、场所的限制,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方面相互脱节,极大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中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衔接,如何促进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所界定的“中小学”是指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从英语教学目观念,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能力培养等方面如何铺垫、衔接学效率及学生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一)研究内容

1、研究我市现行初一和小学英语教材体系中的衔接问题,切实有效地提高

2、研究现行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教育评价标准、方式对衔接的影学法和教育实践的连续性。

3、研究现行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学习动机等智力因素和非接工作。

(二)研究目标

1、探索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衔接

2、探索学生知识与能力衔接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3、探索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方法与措施

(一)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对中小学的英语课程与实施(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调型调查等),分析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展开研究。

2.文献法。查阅国家有关中小学英语课程与实施(教学)的相关信息,确定果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3.总结法。探索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总结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最华,形成文字。

4.行动研究法。鼓励教师将教学行动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发现、筛选和研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不仅提高教育科研的即时应用价值,而且以此帮

(二)研究措施

1、组成课题研究的队伍

由学校英语组所有成员共同研究。课题负责人:刘玲 江婷

课题成员:范小建 翁丽 季桂萍 徐佳

2、提高参与课题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1)课题研究的先导是理论学习,研究者只有掌握了现代教育理论,转变陈旧领域。据此,我们积极组织了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国内外现代教育经典理论、新法等。

(2)组织钻研中小学两方面的教材以及衔接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明确研力和科研能力。

3、开展形式研究的活动

(1)组织六、七年级的教师相互听课,了解中小学现状。

组织中小学教师相互听课。听完后再评析。通过听课评析交流,小学教师方法、教师的评介方法以后,就能使自己的研究变得有的放矢;而中学教师了解挥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优势,充分挖掘的潜力,更好地进行中学阶段的学习,(2)开展衔接教学观摩课、教学经验介绍与论文交流等教研活动。我们定期开展了研究成果的汇报会,如阶段性的研讨课、经验介绍会,并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学术价值

(一)主要成果

1、发现了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材内容与认知结构的脱节

相对而言,学生在小学阶段听、说、读的训练较多,写的训练较少。不少学糊不清,词汇的遗忘率较高,对单词、句子会读但不会写,甚至对学过的单词即不有些学生缺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科学学习方法。

(2)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脱节

小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是说、唱、看图、做游戏等;中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是任略的指导。中学老师不太注意中小学教法、学法的衔接,学生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强。

(3)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的脱节

小学生步人中学之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学的面孔变生疏了,英语教语教材的内容也变了而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对教材的灵活处理,也忽视了师生习惯行为的衔接。

2、找出了衔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使学生无法在知识上衔接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从2001年起一般从三年级开始。但至今还有少数小学由于条件所限,无法从三年级开设英语是偏远的农村地区小学,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英语水平往往没有真正达到《课标学学生一起升入初中后,其整体水平显得参差不齐。初一英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成部分学生学习困难,部分学生因机械重复而失去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的差异使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适应不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 在小学,英语教师基本上是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中之后,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除了感知材料外,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一旦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吻合,学生就适应不了理性就会相脱离。

(3)环境变化的差异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产生障碍

小学生进人中学后,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对校园环境、师生环境初一学生对新教师的教学不适应,包括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板书、讲课时的声音图文并茂,讲究趣味性、直观性;而中学英语课文比较复杂,学生对此感到既好奇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4)英语教学方式的差异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重要原因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模仿等形式,这些教学形式适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当他们步入中学后,教师从培养小学生的“好奇步学习英语的信心”转化。学生再也不会认为英语学习是“好玩”的了,而是作这种情绪变化,学生就容易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3、总结了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1)注意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的衔接

中学英语教师要通读小学英语教材,可经常去听小学英语课,掌握小学英语语的相同相异处,找准衔接点,包括词汇、语法项目和语言功能等。教师可将初一分进行整理编排,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加强或跳跃教学。在教学过弱,突出新授”。

(2)注意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兴趣的衔接。

初一教师应注意给学生设置过渡地带。在初一教学的起始阶段,更宜采用续把唱歌、游戏、竞赛等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缓冲时期,以适应初一的教学。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语言要生动,注重教学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培养学生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能力。这样,既可以维持和质量地实施了目标教学。

(3)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衔接

中学英语教师应维护好学生在小学阶段原有部分好的学习的习惯,如,积音、跟读及朗读等。教师还应同时让学生明白进入中学阶段有哪些习惯和方法应阶段,教师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要在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和好预习及复习、作业、考试等习惯和方法方面进行有意识的提醒、训练和培养。到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师生情感的衔接

教师要认真上好一堂导言课。在导言课中,教师要作自我介绍,包括教师的等。其目的是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老师,排除师生情感沟通道路上的障碍;教师出具体的学习要求、方法、建议等。教师还要创造宽松友好的课堂英语教学环境好学、严谨治学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心理学生表扬,少给学生指责和批评,及时鼓励学生的成功,耐心诱导、启发学生学情,获得他们的敬佩和信赖。(5)注重教学评价内容和形式的衔接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一第一学期的考试要求不宜太高,既要学学过的内容,避免过难、过偏的内容。考试形式既要考虑笔试,又要考虑听力测又要考虑能力培养的训练;分值尽量合理,考分不宜偏低,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

4、增强和提高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通过四年的教学研究,教师们意识到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认识获得全面、和谐、主动、积极、富有个性发展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法,研究学生学法、策略,研究影响学生教育的因素等,使教与学有机融合,同致性和发展性。

通过课题研究,所有教师加强了理论学习,增强了衔接教学的观念,积极探在思考中不断升华自己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课题组教师已写出了数篇有关于衔接或省级获奖。

(二)课题的价值

本课题从我市英语学科教学实际情况出发,解决了中小学英语在教学内容惯、学习方法等的衔接,使教师与学生能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有助于小到师与生,教与学的双向适应,从而使英语教学少走弯路,减缓坡度,避免分化语教学质量的目的。课题研究成果对于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质量,具有语学科优秀教师的培养提供一个理想的平台,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对教育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思考

虽然本课题已结题,但我们对中小学衔接教育的研究还在继续探索和深入。

1、我们的已有研究成果应该及时更大范围地向学校推广,使成果服务于小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2、从中小学衔接教育的研究中发现,我们的研究不单停留在初一和六年级段,这样的研究才是完整的。

3、学生良好学习方法、习惯的培养是学校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而且每一届法也要不断适应这种新变化。

第二篇:中小学英语学科衔接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中小学英语学科衔接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靖江市孤山中心小学江婷

一、课题的提出与界定

(一)课题的提出

21世纪初教育部提出了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外语教育教学管理的思想,这种思想已具体地反映在新英语课程标准之中。小学与初中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两个阶段,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连接。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及成果颇多,但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却不多,已有的研究及成果也有局限性,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在我市还缺乏成功的经验。我市自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后,在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在衔接方面存在两大难题:

一是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均值得关注。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仍存在着小学生学了几年英语后,进入初中又从简单的问候语等基本问候重复学习的现象,特别是对在小学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基础且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学生而言,进入初中后,重复学习,势必浪费时间,机械重复,影响学习的,泯灭拔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波及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导致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下降及教师工作的重复、低效,就会造成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因此,开展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是我们老师迫在眉睫,义不容辞的科研工作。

二是中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教法和评价方式不一致,导致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英语时,出现了学生英语学习严重不适应的情况。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小学英语教学主要通过视、听、说、读、写、玩、演等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而初中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主,渗透语法知识的讲解,通过听、说、读、写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考试是评价的重要手段和形式。中小学教师之间由于时间、空间、场所的限制,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阵的现象,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相互脱节,极大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中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衔接,如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性难题。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所界定的“中小学”是指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从英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能力培养等方面如何铺垫、衔接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效率及学生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一)研究内容

1、研究我市现行初一和小学英语教材体系中的衔接问题,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研究现行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教育评价标准、方式对衔接的影响问题,探索中小学衔接阶段的英语教学法和教育实践的连续性。

3、研究现行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学习动机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切实有效地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

(二)研究目标

1、探索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探索学生知识与能力衔接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3、探索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方法与措施

(一)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对中小学的英语课程与实施(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调查方式(综合性调查,专题调查,典型调查等),分析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展开研究。2.文献法。查阅国家有关中小学英语课程与实施(教学)的相关信息,确定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策略,保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3.总结法。探索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总结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最有实际效果的经验,并进行概括和升华,形成文字。

4.行动研究法。鼓励教师将教学行动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发现、筛选和研究来自实际的关于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不仅提高教育科研的即时应用价值,而且以此帮助教师提高教育科研的技能。

(二)研究措施

1、组成课题研究的队伍

由学校英语组所有成员共同研究。课题负责人:刘玲江婷 课题成员:范小建翁丽季桂萍徐佳

2、提高参与课题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1)课题研究的先导是理论学习,研究者只有掌握了现代教育理论,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才能开拓出全新的研究领域。据此,我们积极组织了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国内外现代教育经典理论、新课程改革理论、教育科研方法和教学方法等。(2)组织钻研中小学两方面的教材以及衔接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明确研究目标及内容,提高所有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3、开展形式研究的活动

(1)组织六、七年级的教师相互听课,了解中小学现状。

组织中小学教师相互听课。听完后再评析。通过听课评析交流,小学教师了解了中学各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师的评介方法以后,就能使自己的研究变得有的放矢;而中学教师了解了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就能在教学中发挥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优势,充分挖掘的潜力,更好地进行中学阶段的学习,有的放矢地进行课题研究

(2)开展衔接教学观摩课、教学经验介绍与论文交流等教研活动。

我们定期开展了研究成果的汇报会,如阶段性的研讨课、经验介绍会,并定期形成我们的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学术价值

(一)主要成果

1、发现了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材内容与认知结构的脱节

相对而言,学生在小学阶段听、说、读的训练较多,写的训练较少。不少学生到了初一后对字母、单词拼读还是模糊不清,词汇的遗忘率较高,对单词、句子会读但不会写,甚至对学过的单词即不会读,也不会写;不能正确理解语法;有些学生缺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科学学习方法。

(2)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脱节

小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是说、唱、看图、做游戏等;中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是任务型教学,倡导教师对学生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中学老师不太注意中小学教法、学法的衔接,学生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学生运用英语交际活动的能力不强。(3)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的脱节

小学生步人中学之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学的面孔变生疏了,英语教师的面孔也变了,校园环境变了,英语教材的内容也变了而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对教材的灵活处理,也忽视了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衔接,更忽视了小学生习惯行为的衔接。

2、找出了衔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使学生无法在知识上衔接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从2001年起,城市、乡村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一般从三年级开始。但至今还有少数小学由于条件所限,无法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即使开设了英语课程的小学,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地区小学,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英语水平往往没有真正达到《课标》要求的二级水平。来自不同地区的小学学生一起升入初中后,其整体水平显得参差不齐。初一英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存在的这种水平差异,按部就班,造成部分学生学习困难,部分学生因机械重复而失去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的差异使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适应不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 在小学,英语教师基本上是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而到了初中之后,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除了感知材料外,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一旦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吻合,学生就适应不了理性思维的学习方法。英语的教与英语的学就会相脱离。(3)环境变化的差异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产生障碍

小学生进人中学后,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对校园环境、师生环境和生生环境都感到陌生。例如,大部分初一学生对新教师的教学不适应,包括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板书、讲课时的声音、言谈举止等。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是图文并茂,讲究趣味性、直观性;而中学英语课文比较复杂,学生对此感到既好奇,又陌生,又不理解,以至于影响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4)英语教学方式的差异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重要原因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模仿等形式,这些教学形式适应了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好玩等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当他们步入中学后,教师从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朝着培养中学生“初步学习英语的信心”转化。学生再也不会认为英语学习是“好玩”的了,而是作为一种“学习负担”。一旦教师不注意这种情绪变化,学生就容易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3、总结了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1)注意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的衔接

中学英语教师要通读小学英语教材,可经常去听小学英语课,掌握小学英语教学规律,明确小学英语与七年级英语的相同相异处,找准衔接点,包括词汇、语法项目和语言功能等。教师可将初一教材和小学阶段教材中机械重复的部分进行整理编排,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加强或跳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巩固基础,加强薄弱,突出新授”。(2)注意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兴趣的衔接。

初一教师应注意给学生设置过渡地带。在初一教学的起始阶段,更宜采用丰富多样的教法,寓教于乐。教师可继续把唱歌、游戏、竞赛等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使他们逐渐度过一个爬坡式的缓冲时期,以适应初一的教学。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语言要生动,注重教学的重难点,要善于将机械得语言项目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培养学生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能力。这样,既可以维持和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可以高质量地实施了目标教学。

(3)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衔接 中学英语教师应维护好学生在小学阶段原有部分好的学习的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喜欢做游戏;听录音、跟读及朗读等。教师还应同时让学生明白进入中学阶段有哪些习惯和方法应随学习的深入进一步发展。在初一起始阶段,教师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要在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主要环节——如何听课、如何做好预习及复习、作业、考试等习惯和方法方面进行有意识的提醒、训练和培养。让学生知道如何学、学什么,并逐步做到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注重师生情感的衔接

教师要认真上好一堂导言课。在导言课中,教师要作自我介绍,包括教师的兴趣、爱好、特长、教学策略与方法等。其目的是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老师,排除师生情感沟通道路上的障碍;教师更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方法、建议等。教师还要创造宽松友好的课堂英语教学环境,讲究教学艺术,用真诚的态度和虚心好学、严谨治学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课堂上一视同仁对待学生,多给学生表扬,少给学生指责和批评,及时鼓励学生的成功,耐心诱导、启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获得他们的敬佩和信赖。(5)注重教学评价内容和形式的衔接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一第一学期的考试要求不宜太高,既要考虑中学刚刚学过的内容,又要考虑小学学过的内容,避免过难、过偏的内容。考试形式既要考虑笔试,又要考虑听力测试与口试;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训练,又要考虑能力培养的训练;分值尽量合理,考分不宜偏低,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

4、增强和提高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通过四年的教学研究,教师们意识到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认识活动,同时又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全面、和谐、主动、积极、富有个性发展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潜心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学法、策略,研究影响学生教育的因素等,使教与学有机融合,同步促进,使中小学教学具有连贯性、一致性和发展性。通过课题研究,所有教师加强了理论学习,增强了衔接教学的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研究中不断思考,在思考中不断升华自己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课题组教师已写出了数篇有关于衔接教学研究的文章,并有多篇论文在市级或省级获奖。

(二)课题的价值

本课题从我市英语学科教学实际情况出发,解决了中小学英语在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的衔接,使教师与学生能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有助于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后能和初中教师达到师与生,教与学的双向适应,从而使英语教学少走弯路,减缓坡度,避免分化,节约时间,达到大面积提高我市的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课题研究成果对于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质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与英语学科优秀教师的培养提供一个理想的平台,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对教育教学理论具有发展和完善之价值。

五、课题研究的思考

虽然本课题已结题,但我们对中小学衔接教育的研究还在继续探索和深入。

1、我们的已有研究成果应该及时更大范围地向学校推广,使成果服务于小学和初中一线教学,得益于广大学校,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2、从中小学衔接教育的研究中发现,我们的研究不单停留在初一和六年级这两个层面,必须扩展到整个中小学阶段,这样的研究才是完整的。

3、学生良好学习方法、习惯的培养是学校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而且每一届的学生的特点又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不断适应这种新变化。

第三篇:《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最终版)

《新课改下初高中学科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四川省罗江中学校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分析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包括优生在内的大面积学生出现学习成绩急剧滑坡、学生心理落差大的现象,产生“衔接错位”的问题,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对此非常焦虑和不安,希望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给他们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以期实现顺利过渡,更好地完成高中学业,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几乎人人都知道,高一是基础,高二是关键,高三是飞跃。如果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后,学生能较快适应高中生活,就能顺利完成学业,也更容易在高考中化茧成蝶,圆升学再造之梦,实现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难以适应,学生在焦躁不安中,那么高一的基础没打好、高二的关键没把握住,高三就很难实现飞跃,有些本来就比较优秀的学子可能就蛹死茧中,给学生、家长和教师留下诸多遗憾。

初高中衔接的问题,是一个全国的普遍性问题。罗江中学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学,初高中一体化学校。虽然学校在初高中衔接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仍出现了初高中衔接的问题,而各乡镇来的学生表现更为突出。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初中生升入高高后,除了在学习内容、学习节奏、学习方法等方面不适应外,还有在心理、对教师、对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由此引发了初高中教学上的一个“断层”。因此研究初高中各学科教学的衔接,寻找一条跨越教学断层的途径,实现无缝衔接,使初中学生能尽快地适应高中学习,让更多学生顺利“过桥“对于我们这个生源锐减、教学要求高,教学压力大的中学非常重要;同时这也是其他城市中学、农村中学普遍存在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这个课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对我校和其他学校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模式。

通过查阅图书馆相关著作、资料及搜索互联网发现,同类课题在国内个别地方已有所涉及,但数量有限,更多涉及是小学和初中的衔接,如广东等省区、北京市教科院的梁威研究员进行的小中数学衔接研究。通过这些研究,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阶段教育衔接中的一些问题。由此可见,只要能运用一些新的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缓解新教育阶段给学生带来的各种不适应状况。但国内的研究更多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学科,这就针对不同学科难以形成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衔接策略和体系。

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尽管各国的国情及教育制度不尽相同,但大家都在谋求一个重要的目标,实现不同阶段教育的良性循环,杜绝“断层”现象的出现,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意大利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深刻的教育改革,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内容也涉猎到不同阶段的要求和衔接问题。

二、选题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的不断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结合我校实践情况,我们开展了此课题的研究工作。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主要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衔接, 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衔接,学习兴趣及情感衔接等方面研究。本课题的研究符合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也符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与我校目前的教改措施相一致,因此,此课题得到各方面领导和广大教师的支持。我们的设想是:从研究初

三、高一学生的教学现状和心理特点入手,强化初中毕业年级和高中起始年级的教学,针对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探索、优化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探讨落差出现的根源,加强心理疏导。

关于不同教学阶段衔接的论文并不少见,但从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情况来看,大部分采用的是思辨性或描述性的方法,也就是说教研重点是对教学工作发表议论和看法,或就单一学科进行阐述,并在论述过程中举一些例证。这类文章往往缺乏系统的理论性指导,实际操作性也不强,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也缺乏实践证明的有效性。而且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学生成绩下降的成因缺乏实验数据支撑和相应解决对策。因此,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促进教学领域中有关衔接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和补充,形成较为系统的初高中衔接理论和行之有效的衔接策略,供各类普通中学的师生学习、参考、借鉴。

本课题的研究,将促进教材的更新和完善;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更新和选择;促进初高中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合格的初高中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打造;促进教师对过渡阶段学生心态的把握。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养成。以期帮助初升高衔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促进教育的顺利过渡,让学生在初高中过渡中顺利跨越“断层”,保证高中教育及时有效的发挥,更好地为各类高等学校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

(一)研究教育教学中的衔接

衔接之一——教师熟悉教材,衔接教学内容。教师熟悉初高中教材内容,把握教材体系的内在联系并在自己的教学中注意比较性联系和有机渗透,为学生的学习作好铺垫。加强初高中教师业务交流,开展教研活动,增强对衔接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感性认识。

衔接之二——用新课程理念,衔接教学方法。高一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出现把以往旧的教学经验用在新的同学身上,结果是学生学得很苦,教师教得很累,教、学严重分离。基于此,在初三的教学活动中,让高一教师多听初三教师的课,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初三教师多听高中教师特别是高一教师的授课,两者的结合,可以产生结合点,给自己的教学把把脉。比如初三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适当拓展,让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相对顺利,也能较快的适应。通过相互听课及教学研讨,把握初高中教学方法的特点,并适当渗透运用到各自的教学中去。初高中教学共同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和多方面的能力。

衔接之三——了解学生心理,衔接师生交往。初高中教师在师生交流问题上存在方式的不同,造成学生心理变化的差异,让衔接老师提前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思想状况。通过集体教育与个别谈心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保证学生身心发展的平稳过

渡,尽快适应高中生活。

(二)研究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学习方法上的顺利衔接。衔接之一——加强动机教育,衔接学习心理。开展初升高时期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远大的理想。

衔接之二——培养自觉行为,衔接学习能力。优秀是一种习惯,完成由初中良好习惯的初步养成变成高中一种自觉的行为目标的训练。同时围绕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善于吸取他人的学习方法,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

衔接之三——培养各种能力,衔接学习方法。初中阶段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感知能力、识记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等诸方面的能力,为高中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三)本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1、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高一新生在很多方面都感到不适应,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节奏、学习方法、对教师的适应等各个方面。由于高中对每个学生的要求达到成人标准,比如在推理、想象、运算、创新、研究的能力要求大幅度提高,而且试题难度增大,知识容量加大,学习节奏加快,理解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增强,自主学习要求进一步提高,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一度时期很难适应。

①初高中学科教学衔接策略研究,打好扎实的学科基础。

②初高中学生学习指导衔接策略研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本课题研究的难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面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入,看问题从接受到更多的独立思考,因此初高中德育的衔接策略研究——如何更好更进一步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课题的一个难点。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目标

1、调查研究法:设计各类问卷,如高一教学现状、学生学习心理调查;初三和高一学生学习方法对比;初高中学科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座谈。

2、文献研究法:查阅文献,通过Internet查阅资料,借鉴和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3、个案研究法:建立部分初

三、高一学生的成长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过程。

4、比较研究法:比较各类型学生与各种教学手段的情况,寻找其中的规律,探求合适的教学方法。

5、经验总结法:及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五、课题的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

(一)主要阶段性研究成果

(二)最终研究成果

六、研究步骤及阶段性目标

本课题计划利用2013年10月——2015年12月循序渐进、科学严谨地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时间:2013年10月——2013年12月

负 责 人:冷文毅 李明

研究内容:

1、申报立项:制定研究计划,申报立项(已获得立项)。

2、分析现状:组建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科研现状。

3、确定对象:确定获得研究数据的学校、年级、班级,就初、高中学生管理、初高中师生情感、初高中教材、初高中教法学法、初高中德育工作、初高中家长工作、初高中学生心理等衔接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为课题的实施制定出具体而行之有效的方案。

4、设计问卷:①高一教学现状、学生学习心理调查;②初三和高一学生学习方法对比。

5、个别交流:找初

三、高一部分学生就学习心理、学习方法进行交流座谈,做好记录。

6、建立档案:对部分初

三、高一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建立调查跟踪档案。

7、撰写报告:分析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得出相关结论,结合座谈记录,撰写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时间:2014年1月——2015年7月

负 责 人:石浩 陈自元 冷文毅 李明

研究内容:

1、深入调研:本课题进入实质性的探索与实践研究阶段,课题组将通过更加有效的科研、管理和培训方式,以学校初

三、高一学生为重点研究对象,着重做好深入调研,了解情况,撰写论文。

2、定期讨论: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挖掘和探索,定期集中讨论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共同研究出解决的方案,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3、学习能力下降研究:利用相关研究资料,结合准备阶段所研究得出的调查报告相关内容,深入实际进行研究,科学撰写科研论文《高一学生学习能力下降成因分析》。

4、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以学科为单位的研究小组,即子课题研究小组。

主要研究任务是根据学科特点,理清衔接的知识要点,知识关联性研究,通过各科研小组(中高考科目为主)研究的衔接成果,科学撰写科研论文《高初中学科知识关联性研究》,对各科知识的衔接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做到初

三、高一学科知识系统衔接,编写适合我校实际的衔接教材。

5、提出教育教学策略。高初中教育教学策略研究:通过高初中各科研小组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及初步研究成果,科学撰写科研论文《高初中教育教学策略初探》,对各科在初

三、高一的教育教学策略加以研究,最终形成系统性的教育教学方法。

6、衔接教育教学策略研究:通过分别研究的高初中教育教学策略,总结归纳初

三、高一教育教学策略的异同点,科学撰写科研论文《初高中学科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去粗取精,寻找到更为高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快实现初高中学习过渡。

7、调整深入:发现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研究方向,深入实践研究,得出具有较强指导性的课题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时间:2015年8月——2015年12月

负 责 人:陈自元 石浩 冷文毅 李明

研究内容:

1、汇编文集:收集整理阶段性研究成果,汇编成文集。

2、实践检验:将研究成果进行教学的实践检验,不断改进、完善,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能指导实践、形成具有操作性强的评价模式和方法,完成课题的研究。

3、申报结题: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初高中学科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申请结题,申报成果。

七、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组织保证:学校高度重视课题研究,研究风气浓厚,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有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很高的责任研究成员,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保证;有一支年富力强且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保证。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均为专职教师,有55个教学班,同时各乡镇学校为课题提供研究平台,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时间、人力和研究对象。

本课题组采用既分工又合作的方式,既发挥个人优势又注重精诚团结。

(1)石浩负责课题的分项研究和全面研究,并确保研究经费等物质保证的落实、报告和阶段性成果的审核修改等工作;

(2)陈自元主要负责课题的具体管理,进行分项研究,联系总课题组和省市县

教科所或教研室,召集各研究小组进行富有成效的研究并对报告和成果进行审核和修改;

(3)冷文毅进行分项研究,联系课题具体研究对象,对研究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4)李明进行分项研究,着重对初

三、高一的教师、学生的调查进行具体实施,包括问卷发放、访谈记录,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建立相关档案,形成初步成果,为课题组提供准确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课题组四位主研人员的研究要贯穿课题的始终,对问卷、访谈记录进行分类整理,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主研人员必须选择学生或班级进行个案研究,积极撰写各阶段的论文,形成个人研究成果,最后集思广益,撰写成阶段性报告,形成集体阶段性研究成果,最后集结成总的研究成果。

(5)各子课题主要由学科教研组长担任负责人,开展适合本学科特点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3、物质保证:

(1)学校具有进行科研的物质基础,有专项教育科研资金。

(2)学校电视台、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网、校园网等多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为本课题的资料的查询和相关研究动态的了解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有德阳市教科所、罗江县教研室和部分学校的大力支持,保证了科研工作稳步推进和顺利开展。

八、主要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版

2、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初中新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中考科目为主)

4、高中新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高考科目为主)

第四篇: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本课题的选题来自于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内容,旨在解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试图构建分层差异化的学习课堂。本人认为,这个问题值得重视与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一年来,本人根据研究计划,认真扎实地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积极参与相关的研讨与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并与多位一线教师进行研讨,我们集思广益,理论结合实践,验证反思,修正总结,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使更多的教师关注和重视数字化教学,并利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来解决如何关注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现把本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做如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

成果形式:研究方案(一篇)、读书心得(一篇)、研究论文(一篇)

调查报告(一篇)、教学案例(一篇)、教育故事(一篇)姓名:李丽娜

单位:崔木镇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二、课题的提出 《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总是出现‚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让我们教师十分地苦恼,但目前的传统教学形式很难改变或是解决这个难题。但在《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建议中指出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重要保证。其中英语课程资源就包括了音像资料、多媒体软件、网络资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之间更有效地互相帮助,分享学习资源。所谓的个性化差异性学习是指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本身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一位学生都有其自己的特性,教育应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特性,为每位学生提供其适应的学习环境及学习资源,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本课题旨在研究学生能否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可以根据各自的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来自由调节学习的坡度、宽度和深度,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具有效性。这就是本课题提出的原因。

三、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试图通过教师的观察研究和计算机测试、选择与开发个性化学习软件、设计适合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学习课堂、制作资源或选择互联网资源。

1、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学习的需要

2、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以不同孩子的认知能力的差异出发,选择或自主开发适合的课程资源。

2.随机选择实验班,与课标相结合,研究如何通过分层学习、分层练习,分层辅导的方式,来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3.分阶段进行实验,关注语音教学,关注句型、单词操练,关注语法,关注阅读量的提高,切实利用好资源,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多方面综合发展的平台。

4.能够让不同学情的孩子都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技巧,并通过该种技能达到不同的认知水平,收获相应的学科知识。5.研究如何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将教学资源与课堂评价相结合,使得数字化教学成为更高效的‚有效课堂‛。

四、研究的方法(1)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座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能力倾向进行调查研究,为把握小学生个性化差异性英语学习的基本特征寻找支撑和依据。(2)行动研究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合作研究活动,与其他课题教师共同探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探讨差异性教学模式,促进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性学习。(3)教育观察法

采用所有学生终端全程录制的方法,加上学生学习过程的答案情况采集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在教学研究中要遵照‚计划——>行动——>反馈——>调整——>再行动‛的研究要求,提高研究的实效。(4)个案研究

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别确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类的具有代表性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①个人调查,即对教育过程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②团体调查,即对某个小组或班级进行调查研究;③问题调查。(5)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国内外积累与运用的研究现状的文献研究,吸收值得借鉴的成分,使本课题的研究少走弯路。(6)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并进行理论分析。

五、课题实施步骤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5年9月)

制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与内容等,做好研究的准备工作

(二)课题展开阶段(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1.收集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形成理念支撑。2.开展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研讨、反思并总结可行性教学模式。

3.针对本课题所设定的研究目标与内容通过调查与实践展开探究。

(三)课题结题阶段(2016年1月至2月)1.整理研究的相关资料,完成结题报告; 2.修改研究报告的相关材料,做好结题准备。

六、课题研究成果

(一)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关注

1.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活动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由于教学内容繁重,教师的面授只能跟随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只是一句口号,很难得以很好的体现。而‚一对一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教师量‚生‛制做教学课件,利用网络的延伸性与互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获取尽可能多的学习与进步的机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发现优点、培养特长。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增加,学习兴趣更浓,整体精神状态比过去好很多;在课下,数字化平台提供的有效练习的学件,通过小测验等寓教于乐的项目,为学生创设师生互动、生生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他们的个性差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尊重。

2、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活动得到最大限度的关注,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的优势,我们为每一位学生制订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其中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口语表达能力、自主探究、课外拓展、书写习惯、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创新、利用、交流等能力)、友情提醒等评价内容,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教师、小组、个人共同参与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挖掘、发扬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个性差异在这里得到极大的关注。

3、初步做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面对个性不同、层次不同、理解能力各异的学生,教学目标难以统一,教学效果不容乐观。然而在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中,这种教育理想却可以如愿以偿。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利用课堂上人手一机的优势,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完全个性化的教学互动,使每个学生能够得到更多被关注的机会,从而使我们教学过程变得细致和丰富起来。

(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以凸显

1、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都有不同于他人的思考方式与学习方式,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情感体验,都有与众不同的感悟和独出心裁的想象,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化发展的平台。

2、一年的研究实践,孩子们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数字化英语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无穷无尽的潜能,都充满勇于探究的热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每个孩子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得以释放与发展。

(三)教师的分层教学得以实现

在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总是出现‚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让我们教师十分地苦恼,但目前的传统教学形式很难改变或是解决这个难题。通过一年的研究,发现‚一对一数字化‛的教学环境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实现‚分层教学‛这一理想。

1、教师分层教学的艺术得以提高

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他们都是敏感的。老师的教学方法,老师对他们的态度,他们都可以感觉得到。传统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既繁琐又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帮助我们提高了‚分层教学‛的艺术,在学生的终端机上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发送不同层次的带有一定选择范围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让他们在自己的可达到的范围内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这样教师在数字化的环境下,用一种让学生几乎察觉不到的分层教学的艺术既做到了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同时也悄悄地点燃学生心中那个热爱学习和喜欢挑战的火种。

2、学生分层更具真实与可变性

在研究‚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我们认为学生的分层,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优点特长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将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对英语有极大兴趣的学生划分为A层;将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中等水平,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的划为B层;将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欠佳,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的学生划为C层。但学生层次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下的不同发展,经常重新划分层次。

3、教学目标分层更具合理性

学生的认知存在不同的维度,由记忆到理解、运用、最终的创造,都是有梯度的。在研究中我也实行了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有着不同维度的目标要求。因此目标的层次设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A组和B组学生来说目标定得太低,学生会觉得毫无挑战性,学得索然无味;对于C组学生来说,目标定得太高太远,学生会觉得遥不可及,干脆放弃。所以在我的研究实践的每个教学环节我都力求把目标定得适合三个小组的学生,使他们各得其所,各有进步。

4、教学内容分层更具可选择性

在反复的实践和研究中我们得出: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教学内容的分层,更加便于学生去选择。教师只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分化内容的难度和梯度。制作三种不同层次范围的教学内容,直接发送到学生的终端机上。对于A层学生要设计一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对B层学生,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意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于C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关键在于培养学习的兴趣,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因此设计的问题要简单,梯度要小,让他们尝到成功感。从畏惧、厌烦学习转到愿意学习上来,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要有可选择性。一般设置2-3个学件供学生自由选择,这样让学生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目前在数字化的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分层复习、分层自学、分层拓展、分层运用四个方面。在分层自学方面与目前的‚学讲方式‛相结合,学生利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终端机进行自主先学,在课堂上利用互动学件来各自展现自学的成果,相互讨论,相互质疑,小组交流,小组展示,这样数字化和学讲的有机结合,使得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作业分层更具多样性

作业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另外也是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作检查和评价的方式。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作业的布置也更具层次性和多样性,在研究中我以新课标和教材要求为先导,根据学生的自身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差异对学生的作业分层。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深度加以分层和调控。利用数字化的可调控性,把分层作业直接发送到学生的终端机上,学生就可以收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作业,也可以在自己层次作业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形式。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突破自我的潜能。

6、评价分层更具人文性

由于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是分层呈现给学生的,因此在评估学生学习时也应采用分层评价。学生若能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学习上有所进步,教师就应该及时给予肯定、给予表扬,并且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使学生学习成绩能逐层提高,健康向上。通过这种激励机制,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增强学习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品质。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教师在制作分层学件的同时设置好完成各层次的学习任务后的评价方式。比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各自层次的学件1后,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一个笑脸,完成学件2可以得到两个笑脸,哪怕是平时班里最不好的孩子他只要完成了自己层次的学习内容,他就可以得到对高评价---五颗星,并成为‚星级人物‛。这样的评价更具人文性,充满了教师对各层次学生的关爱,并可以激发他们不断突破自我!

(四)自主搭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系统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为了解决‚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难题,团队研究决定用课余时间,我们结合教材的配套光盘材料,自主搭建内网在线学习系统,并制作了‚自主学习,我能行;自主检测,我最棒‛教学模式的课件。这些平台与软件初步实现了数字化环境下,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实现了分层学习、分层检测的教学目标。

七、课题研究的不足及以后设想

本课题经过一年的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同时又与‚学讲计划‛相关教育理念和精神不谋而合,结合‚学讲计划‛开展后期研究,在个性差异的关注和分层教学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在研究实践中也发现我们的教学学件的制作还停留在表面阶段,导致教学环节繁琐,不易操作。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还有待于继续充实和完善。在此我大胆的设想: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方式不久会变成教师想用、易用、爱用的教学方式,学生个性发展的有利平台。

第五篇: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结题报告(本站推荐)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意义

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小学英语应以活动课为主,从语言运用实践看,在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语言在交际中的运用价值高于追求正确语法的价值.教师在课堂中所用的语言难度稍高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稍低于他们的语言接受能力.从儿童心理学来看,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要远远高于被动听讲的积极性.本课题立足于此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1.通过研究,探索一套以“游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丰富,使课堂变得有趣,活泼,使学生不仅善学,乐学,而且学有成效,学以致用,培养一大批乐学,会学的小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英语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知识和情感基础.2.重点研究:(1)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原则(2)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效能(3)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组织与设计(4)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游戏的实践与运用.3、通过研究,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走进新课程,适应素质教育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如何把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寓于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主动学习,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加以内化,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开创英语课堂活动的新模式.三、主要研究方法和对象

1、主要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专题论文和相关课题研究的成果的不断学习,借鉴其中有价值的成果,使本课题的研究获得丰富的理论支撑.行动研究法——按照课题提出的研究目标,根据各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游戏教学的具体做法.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过程性研究资料,并及时组织交流和分析,总结经验,推广做法,对发现的问题,能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并列出下一步改进的具体做法.2、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研究者所在学校低段年级的学生.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游戏的开展应有一定的目的性.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它教学要求.同时,优美的音乐愉悦了身心, 大脑皮层的兴奋点得以激发,这比那种单纯拼读的效果好得多.又如,在学习表示颜色的英语单词时,我们设计了“幸运转盘”的游戏:做一个活动的转盘,上面有七种颜色,教师问:What color is it Can you guess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猜红色,有的猜绿色,有的猜黑色,有的猜蓝色等;最后教师转动转盘,猜对的学生可以加分或者得小红旗.这种游戏目的性很强,学生的参与面也很广.2.游戏应有一定的启发性.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应在游戏中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如在幻灯机上显示几个抽象的图形让学生猜,T:What's this in English 学生有的把圆形猜成一个球,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座钟等;有的把方形猜成一本书,一张照片,一幅地图,一扇窗子等.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所学的词语来表达.这样的游戏学生最喜欢玩,而且可以常玩常新.3.游戏的形式多样化.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后就没有新鲜感了.这就要求教师能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的做法.我们把游戏的设计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设计了许多种课堂教学游戏,许多游戏构思新颖.4.游戏的开展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灵活性就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度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之间的关系,要灵活处理和适当调整教学模式中的几个环节.(二)小学英语游戏教学设计体现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

1、面向全体,分层教学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如何对待优中差生.我设计游戏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难度适中,让大家都参与.我根据个人素质,性格特点,记忆力,反应速度等,在心中把全班分三组,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励机制促学生不断上进.在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无形中调动学生的言语资料库.2、组织得法,严谨有序

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做到有条不紊,活而不乱.小学生天生喜欢游戏,争强好胜,有些学生做起来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课堂上会情不自禁地高声喊,因此,首先,开始游戏之前讲清规则,纪律要求,评分标准.在游戏过程中即使还出现一些混乱,我要能理解学生的心理,不一味批评,而是积极讲清楚.(三)小学英语游戏教学中要注意把握的要点

安排游戏要有目的性,认清教学与游戏的关系,课堂教学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组织,课堂游戏也不例外,不能片面追求形式,纯粹为玩而玩.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他教学要求.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02修订版。

2.吴道存主编《怎样教好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唐光铜著《外语教学心理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4.章兼中主编《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下载中小学英语学科衔接教学研究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英语学科衔接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结题报告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结题报告 青冈五中数学课题研究小组 小学六年级学生升入初一后,数学学习的严重分化问题是长期困扰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一个问题,消除这一分化的......

    “阅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阅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阳城工业区第二小学语文课题组 2014年5月 一、 研究的背景及内容 进入21世纪,有关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的广泛关注,并......

    历年高考美术学科美术学科综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 . . 。。. . 《小学美术学科综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应德梦 赵凯 许小军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分工正从愈来愈细逐步趋向综合,人才的需求正向综合......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实施方案 张敏卿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 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精华,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正如江泽民同志曾说的:“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

    低年级写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小学低年级写字指导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写字指导研究结题报告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指导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一) 篇二:《加强低年级写字指导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教学趣味阅读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瓦房店三十四中英语组 该课题实施一学期以来,得到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教研室的指导,全体课题组成员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方面......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初二英语教学趣味阅读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光泽一中初中英语组 该课题实施一年以来,得到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教研室的指导,全体课题组成员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方面......

    “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体验式习作教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洛龙区第七实验学校《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课题组 内容提要“体验式习作教学”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