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信息化推进农村教育发展

时间:2019-05-12 12:5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教育信息化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教育信息化推进农村教育发展》。

第一篇:以教育信息化推进农村教育发展

以教育信息化推进农村教育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发展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中最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漯河市教育局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突破点,完成了“百所校园网工程”,建设了漯河教育城域网,圆满完成了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中小学“校校通”,改变了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提升了农村教育质量,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规模,为农村远程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多方筹措资金,在全市农村中小学装备计算机6000多台,计算机教室200多个,多媒体教室150多个。2002年投入200多万元建成漯河市教育信息中心;建成了容量达1000多G的资源库,容纳了多家全国知名的教育资源,免费为全市师生及家长特别是农村学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建成了河南教育科研网漯河分中心,作为连接许昌、平顶山、驻马店、周口四个地市的豫南中心节点;筹资1000多万元于2003年底全面完成“百所校园网工程”,当年就有60多所农村学校通过光纤与漯河教育信息中心相连。2004年,漯河市被确定为“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市,全市乡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校全部列为项目学校,总投资1955.8万元,装备了65个计算机教室,65个多媒体教室,678套卫星接收设备,678套DVD播放机和多媒体计算机,1356台电视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使漯河市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中小学“校校通”的省辖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市所有农村中小学能够通过卫星下载、网络传输等手段及时同步地享受到国内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

二、专业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形成了一支掌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专业教师队伍

在大规模建设硬件基础设施的同时,我们全面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一是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参加多层次多批次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为更好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组织了680名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参加了省级培训,各县区也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如舞阳县根据全县远程教育应用情况,聘请了全县远程教育应用好、技术操作熟练的技术骨干当“教官”,结合他们在平时操作应用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详细地讲解和演示了远程教育设备的连接、应用及远教IP的接收和下载、刻录等技术问题,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取得了好的效果。源汇区阴阳赵乡大张庄小学实施的“自学——讲座——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的校本培训模式,进行全员培训,收到良好效果。二是成立漯河市农村远程教育工作技术服务中心,提供技术保障。技术服务中心由市、县、乡、校技术骨干组成,要求技术骨干教师年龄不超过40岁,热心教育技术工作。重点抓好了乡镇技术骨干的培训,要求每个乡镇要有过得硬的2-3名技术骨干,对他们严格要求,加强培训,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各级技术骨干分工明确,市技术骨干负责全市远程教育工作技术培训指导,解决技术疑难问题;县区技术骨干负责本县区远程教育工作技术培训指导,解决较大技术问题;乡镇技术骨干负责本乡镇远程教育工作技术培训服务;学校技术骨干负责本校远程教育工作技术培训服务。全市各级技术骨干的联系电话全部公开,便于及时联系沟通交流。我们为全市的技术骨干配系统恢复光盘,保证每个学校的设备都能及时得到维修。

近年来,通过多层次、多批次、多类别的网络管理和网络应用培训,已有20000多名教师通过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考核,其中共有信息技术骨干教师1000多人,50%的骨干教师参加过省级以上培训,80%的骨干教师参加过市县两级培训。经过培训的信息技术人员和一线教师已成为推动漯河市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积极开展应用工作,大力营造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进行教与学的浓厚氛围

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重在应用,为进一步推动应用工作,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设施的利用效率,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强化管理,提高应用水平。安排专职人员,深入农村学校进行调研,具体了解远程教育工作实际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广泛征求基层意见,结合漯河市实际,制定了《漯河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评估细则》,年终对各县区远程教育工作进行评估,以此促进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工程管理应用工作。各县区都制订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规章制度》,并印发到各个学校,促使学校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如舞阳县建立了一表四本(专用课程表,教师使用登记本,远程教育工作日志,远教设备登记本,教育资源登记本);临颍县坚持“个人包乡,检查到校”的原则,经常性的开展对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导,在督促检查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经验,为教学一线的管理应用工作直接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去年9月以来,我们组织了三次对学校的督导检查,开展了“一听、二看、三查”活动,即每到一所学校听一节远程教育课,到一个乡镇看两所学校,查看制度健全情况、校本培训情况、教学资源使用情况。

二是以活动促推广,以教研促发展。我们在全市创建漯河市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示范校,成立由市县乡校骨干教师参加的漯河市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中心教研组,分专题举行各种研讨活动,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是召开各种形式研讨会,把应用引向深入。远程教育对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来说,都是全新的领域,我们坚持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组织运用资源比较好的教师分别在各乡镇上公开课,介绍经验。许多优秀教师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应用中积极探索,大胆应用,总结出了教学光盘应用的新方法,如舞阳县九街乡王桥小学尹莉丽老师、辛安镇茨园张小学周晓燕老师、吴城镇西王小学张春燕老师、孟寨镇周柴小学张晓华老师、太尉镇齐桥小学关婕老师、章化乡韩庄小学扈喜玲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光盘开展同步教学,摸索出了教学应用的新路子。

四是开展远程教育优秀课例、课件和优秀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调动了农村学校广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进一步把远程教育工作引向了深入。(记者:克勤 范斌)

第二篇:以教育信息化推进为抓手

以教育信息化推进为抓手,有效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2007-06-30 22:03:10

摘要: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需要具备信息处理的能力,因而教师也必须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同时,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关键。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师;策略

一、提高信息素养──新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

时代的推进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为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而是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于是素质教育便成为教育界最响亮的口号之一。新世纪人才的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面对突发事件或全新领域的信息保持冷静,并及时准确判断并快速妥当处理,即对信息的归纳概括并分析判断的能力。如今的社会已经步入了数据的世界,社会发展的标志就是全世界的数据信息共享,学生必须学习掌握信息处理的技能。当今社会的各个学科领域中都要求人才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特的创造性眼光,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自己固有的仅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接受新时期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观念,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正确的答案。教师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构架适应时代潮流的教学内容,充分适应全新的信息技术要求,同时将其运用于教学过程中。这样既培养了顺应时代的全新人才,又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进一步充实了教学方法。

学生要熟练应用计算机的各项功能并对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分析处理。但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可否?教师在本身尚未掌握此项能力的时候又如何指导学生熟练运用呢?所以当今社会的教师也必须具备这个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拥有该项素质不仅可以传授给学生,同时也可以全面提升教师本身的素质。

二、新时代教师应具备哪些信息素养

在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下,教师的信息素养已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信息素养是教师个体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及其职业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应包括:

1、基本的信息素养。也就是信息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基本技能。作为教师,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如: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及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同时,还要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学生的考试成绩、编写测验试题,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只有具备了基本的信息素养,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多媒体或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素养。信息时代使教学产生了巨大变革,教学手段不断创新。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围绕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媒体。除了现代的“三机一网(电脑、投影、实物展示、因特网)”进课堂外,教师还应当掌握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学会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网页制作、几何画板等应用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再现知识内涵,提高教学效果。

3、运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的素养。教师应具有网络基本知识和素养。掌握电脑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利用网络搜索信息、传输文件和交互式教学,能利用电子邮件、BBS、聊天室等与其他教师或学生进行交流,能自己制作网站(页)发布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带进课堂。

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素养。(1)高效获取并合理鉴别吸收、归纳存储信息的能力。教师要能在短时间内根据教学目标高效地收集与之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料与信息;平时能对与学科知识关联较紧密的信息保持很强的敏感度,能对获取的信息按学科教学和课程整合的需要分门别类地加以归纳分析、去粗取精,达到为我所用。(2)创造性地生成新信息的能力。教师要能把收集到的“含金量”较高的信息进行再加工,然后巧妙整合于学科教学实践,运用多种媒体形式编制和输出新信息。(3)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加快自己的知识更新速度,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模式。

三、新时代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与策略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本人、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下面结合我校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扎实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为例,谈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与策略。

我们的思考:

学校管理者理念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学校教育信息管理层是指校长、主任等管理人员。他们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管理者而言,虽不要求他们成为技能上的行家,但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明确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要求。知道教育信息化是学校发展的方案,而不是领导的政绩策略,更不是谋求利益的手段。这样才能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制度的建设,管理的策略趋于合理,并力求逐渐走向完善。从而在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实践中,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使得教育技术的应用,学科课程的整合,网络环境的打造,适时师资的培训,适当资源库建立更加科学有效。

我们的策略:

(一)、抓领导,确立以“一把手”工程为特征的领导机制

实施信息化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通过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形成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网络。领导小组由正副校长、现代教育技术办公室主任、教务处主任、年级组长和信息技术教师组成。各部门负责人、各成员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合作,并且定期召开例会,互相交流沟通。学校主要领导总是带头参加每次信息技术的培训与学习,积极更新观念,积极掌握基本技能。学校领导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不进则退。学校信息技术领导小组将制定的《雪浪中学教育信息化五年规划》,分解成每个学期的具体目标,经常向教师宣传,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二)、抓建设,确立以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为特征的管理机制

为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应用,培养具有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和劳动者。近年来,学校加大投入,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学校的校园网络真正延伸到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全面开展网络教学打下了一定基础,现已成为我校师生学习、从网上获取资料、检索信息的主渠道,极大地弥补了以往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空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条件。目前,我校教师均拥有个人高性能笔记本电脑,构建起了移动办公的高效率平台,用于备课、制作课件、获取资源和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有力地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效益。学校为营造一个高效率、网络化、智能化的办公环境,促进了各方面工作的提升。开创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对教育教育改革、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硬件是物质基础,软件才是灵魂。学校在狠抓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投资于软件建设。目前,我校拥有各类正版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办公软件、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软件、课件资源、多媒体教学光盘等,一应俱全。除此之外,学校还引进了资源库,满足了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全校师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服务,也为学校管理者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的思考:

实践者参与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学校教育信息化实践者是指直接参与教学实践的教师、学生和相关的管理员、技术员等,他们是信息化实施过程的协作群体。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学校信息化环境,是教育资源共享,教学过程互动的平台,参与者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否真情体验到“学有所做,做有所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们不仅决定着参与现实的积极性,而且影响着参与者发展的自信心。

我们的策略:

(三)抓应用,确立以构建数字化为特征的校园氛围

学校在初步完善校园网络的硬件建设之后,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如何让它充分的发挥作用,让全体师生充分感受数字化校园的魅力。

1.建好校园网,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⑴建好学校主页,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本学期我们对学校主页进行了全面改版,主要开发了校园动态、教育现代化、名师风采、特色资源库、公文系统等特色栏目。我们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主页建设,加快了校园新闻更新的速度,加大了特色资源库的信息量,增加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内容。据统计,每周点击我校网站的次数高达2000多次。

⑵开发体现年级组整体实力的年级组主页和展示教师个人魅力的教师个人专集。鼓励各年级组和教师通过网络来展示和宣传自己,充分突显了数字校园的优越性。

⑶建立班级网页和优秀学生的个人网页,突显班级特色,增强家校联系沟通,充分体现网络的交互性、开放性。全校每班都开设班级论坛,教师布置作业、安排班级工作,学生探讨热点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家长参与学校办学、指点子女教育等都可以在论坛上进行。

⑷尝试建设具有“辅导教师”作用的网校。学校尝试建设学校的网校,尝试对学生进行远程教学的实验。网校中开设的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内容较为丰富,趣味性和实用性兼顾,正逐渐成为学校自主学习的辅导者。

2.运用校园网络,改革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

学校引用与修改了《雪浪中学网络办公系统》,组织师生边学习、边摸索、边使用,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运用网络进行教师管理、教务管理、总务管理、档案管理、资料统计、班级管理等。学校行政实施了无纸化办公,并能突破时空的界限,实行远程办公。网络管理还延伸到我们的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我开设同学健康聊天室,对学生的上网进行正确引导。学校购置了硬件防火墙,封掉了黄色的、反动的、不健康的游戏网站,使师生在比较安全的环境下健康地学习与聊天。

3.运用信息技术,支撑新的课程改革

我们把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第一层面就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生学习兴趣,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二层面从上学期开始尝试的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借助课题研究,积极提升信息技术的研究水平,主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课题组成员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学校还聘请专家对课题的实施进行定期辅导,同时,让科研骨干教师与专家学者拜师结对,使骨干教师尽快成长,并通过教研活动、学术沙龙、示范教学等手段推广,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使课题研究和教师业务素质同步成长。校园网最终作用的发挥就是应用。在组网、建库的同时,学校开始了“转变应用观念、培训学科教师、实施团体互动、形成规模应用”的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内外结合、资源互补、突出自我的路子。

我们的思考: 校本培训是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基础。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层实施者,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技术能力,是实现学习者“学有所做,做有所为”的基础环节。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正视青少年犯罪与网络相关的事实,直面学生网络痴迷不返的实情,我们认为对老师的培训的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理念,这就是所谓的“技术支撑,理念先行”的策略。只有当我们的管理者,教育者、实施者都能将自身有机地融合技术与课题整合之中,而有效实施对学生的素养教育和学科教学,而不是居高临下,袖手旁观的指挥官,教育信息化的“学有所做,做有所为”的激情感悟时代才会到来。我们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实现对学校教师的培训,这些专家和学者的理论对教师理念的转化作用是巨大的,然而毕竟这种方式机会不多,条件受限,因而,我们认为切实有效的办法是:加强校本培训,我校的校本培训早已走出了纯技术的泥潭,而是以“理念驱动技术”的校本长效培训机制,并力求制度化,规范化。将培训与目标 教育实践结合,将培训与学科课程整合沟通,作好记录、改进策略、谋求发展,是我们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方案。

我们的策略:

(四)抓培训,确立以人才和环境牵引为特征的智力培训机制

教师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主力军,因此,建立一支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学校通过抓校本培训,有计划地实施步骤,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1.保证观念先行

学校通过教师集中学习的时间宣传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和必要性、邀请专家来校讲座、骨干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等手段,让教师们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的更新。

2.分阶段、分层次的对教师进行不同目标的培训

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教师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对其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要求:骨干教师要示范,青年教师要过硬,中年教师要过关,老年教师要适应。为此,首先结合江苏省“信息技术考核”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全校100%的教师顺利通过了考核,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聘请电脑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网页制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培训对象采用自愿报名并交纳一定培训费的方法,保证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率。培训合格后,再通过奖励措施来进一步的激励。培训内容上应重点培训教师的信息素养。(1)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科的教学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平台,快速有效地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2)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再进行取舍。(3)信息综合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据此简洁明了地传递给学生。(4)信息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分析、归纳、抽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挖掘出具有相关性、规律性的信息,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5)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自身生活和学习及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一些实际问题。(6)信息交流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野,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和协作。

3.鼓励自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始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敢于创新,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探索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素养。学校积极为教师们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利用计算机来处理日常事务,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定期举办信息技术沙龙,共同探讨学习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使教师们能学以致用,因充分感受到计算机的优越性而乐此不疲。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工作;同时,教师也从中看到了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增强了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形成了良性循环。总之,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加强教育改革力度的核心,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而,政府、社会、学校及教师本人都应直面教师信息素养低下的现实,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政府加大投入,学校重视运用政策引导,充分挖掘及发挥教师的能力,教师转变观念,善学乐教,为推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而努力。

第三篇:发展农村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化进程

近年来,我县教育系统按照“高起点定位、高目标追求、高强度推进”的发展要求,坚持求真务实、推进教育创新,各方面工作提升较快,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1、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新跨越。全县学前教育一年入园率、三年入园率、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高中发展步伐加快,教育中心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级示范专业验收;

灌南中学成功收购外国语学校,实现初高中分离,四星创建如期接受省验收组现场评估;第二中学顺利进入“三星级”高中行列,并兼并第六中学兴办艺术分部,高中段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2、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新改善。加大农村学校建设和改造力度,大力实施“六有”、校校通工程和“合格学校”建设。全县投入资金3586万元,改造、新建了学生食堂、宿舍,添置了寄宿生床位等。全县乡镇中小学实施“六有”工程项目181个,100接入教育城域网,学生电脑配备生机比达20:1,各农村中学积极做好合格学校创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改建专用教室13200平方米,县政府投入60万元,集中采购了实验橱柜等配套设施。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农村小学合格学校建设也已启动,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3、教育改革激发新活力。一是推行人事制度改革。2005年在全市率先推行以“教干竞选制、教师全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职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机制,2006年,对原有改革方案进行了完善,巩固深化改革成果,教育系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二是推进评[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大=秘=书=网=站]价制度改革,建立了以“学校公信力、校长影响力、教师作用力、学生提升力”为内容的学校考核评估体系,首次将学生家长、政协委员等列为评价主体,把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列为学校考评的重要指标,通过改革,增强了动力,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全面提升。

4、教学质量得到新提升,强化目标引领,优化过程管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牧羊效应”“头羊效应”彰显成效,教学质量得到快速提升。中小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市的各业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2006年高考、中考、初考主要指标的提升幅度均居全市第一,教育局获得了全市唯一的“高中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和“高中教学质量进步奖”。

5、师资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优化培训策略,创新培训模式,多层次开展业务培训。2005年成功组织5000教师业务知识考试,达到了以考代训,以考促学的目的,在经费紧张情况下,投入资金50多万元购置图书20000余册,在全县开展5000教师“全员读书”活动,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开展“四十三百”评选活动,今年教师节期间,隆重召开了表彰大会,50万元重奖获奖教师,提高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多渠道展开招聘宣传,严把教师进口,通过严格的考试选拔,引进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到学校任教,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学科教师紧缺问题。

但是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城乡教育均衡化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农村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负债问题。近年来,通过省“普九”“危改”“六有”等重点工程建设,农村中小学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但由于县镇两级财力有限,实施上述工程除少数省、市专项经费外,基本上靠承建单位垫资,而偿还债务的主体仍是农村中小学,学校背上沉重的债务,运转困难,每年开学经常有学校因欠债问题被工程队封门,许多学校的领导被债务负担所困扰,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据统计,全县农村中小学共有债务元,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二是设施问题。在巩固提高“两基”和实施农村学校“六有”“校校通”“合格学校”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投入很大,乡镇中心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由于经济困难仍有不足。有些完全小学、村小缺少专用教室,文体设施落后,图书资料短缺,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设施短缺;部分乡镇中心园长期无政府投入,办学“惨淡经营”,条件“因陋就简”,影响了幼儿入园率和保教质量,办园水平亟待提高。

三是师资问题。农村教师与县城教师相比,福利低,教学环境差,优秀青年教师流失严重,结构性矛盾突出。同时,农村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机会少,校内又没有优秀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引领,校本培训无法进行或质量不高,教师的成长缺乏指导,整体素质与城区教师差距明显。另外还有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普遍不如县城学校,这些都制约了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不断满意群众日益增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我县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证,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识,强化政府责任

政府要充分认

第四篇:浅谈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

浅谈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摘要】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制约、教育观念落后等因素,使得农村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以全面推进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农村学校

教育信息化

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使得教育现代化,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可以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因此,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

一、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教育信息化将改变农村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信息化改变了农村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前在农村学校,教师们讲课都是黑板+粉笔的传统手段,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深入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设备进入农村学校,计算机、多媒体、电子白板、校园网等信息手段的运用改变了农村教师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改变了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

2、教育信息化将分享优秀的教育资源,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农村学校由于受经济和环境的制约,教育资源比较匮乏,接受新知识与学习空间狭窄,使得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随着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信息化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状况得到解决,让农村学校的师生与城里的师生一样能够通过网络或教学光盘、卫星接收等方式获取大量的优秀教育资源,同样能够足不出户就接受先进的教育,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3、教育信息化将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农村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信息化环境都得到了改善。这将改变农村学校教育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局面,全面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再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运用到教学管理中,使得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提高,为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二、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与教学需求差距大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农村的教育信息化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农村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在农村学校,计算机教室的生机比还是比较低的,学校在多媒体教室、校园网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建设方面还是与教学需求有很大的差距的。而且在农村学校,这些设施的利用率也比较低,更新维护与管理也跟不上。虽然现在的农村学校,教师已经开始利用信息手段进行教学,但是大部分教师上课还是传统的“黑板+粉笔”,使得设施利用率并不高。

第二、农村教师信息化教育理念落后,校园信息文化氛围不浓厚

教育信息化首当其冲的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我们进行任何创新都需要更新我们的观念,进行教育信息化应以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来作为指导思想。现在许多农村学校虽然基础设施已经建设的很不错了,但是校园的信息文化氛围并不浓厚,教师的信息化教育理念落后,还没有利用这些信息化资源的意识和观念,在教学中依然用传统教学方法,长期已经形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这样的话,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就得不到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也影响学生的信息接收、处理的能力,使得学生的信息素养不高,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能力欠缺。

第三、教育信息资源分布不均,信息更新较慢

教育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大部分农村学校在资源建设方面才刚刚起步,由于资金不够,农村学校将经费主要用于配置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等基础设施的改造上,因此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相对落后,这与农村学校对教学资源重视不够有关。农村的大部分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比较单一,只是购买了一些教学用的课件或者教师自己从网上下载了一些课堂教学用的课件,只是简单的运用,没有进行信息的整合加工,这些资源有些并不适合农村教育,而且大多都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干课程上,其它课程则利用率很低或者课堂教学内容还是局限在传统的教材上,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也使得学生的眼界比较狭窄,只学习到课本上的东西。农村的学校在教学信息资源上还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资源更新缓慢。此外,现在大部分农村学校还没有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使得学校的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存在障碍,难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第四、师资建设有待加强,教育信息化人才少

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比较少,而且这里面专业的更少,只有少部分是计算机专业的,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是自学的或是兼职的,大多数老师没有经过系统专业技能培训,教育信息化人才少、缺乏信息技术骨干人员,而且这些教师工作任务重,很难配合学校日常设施维护、管理进度。而且他们在理论水平、管理水平、教学水平与专业人员相差较大,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等方面能力不足,因此,农村教师信息素养整体偏低,严重影响了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 这与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进程不相适应,制约了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三、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的教育质量直接反映一个学校的整体实力,如今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实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很有必要,尤其是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其意义更是非同一般。一般来说,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学信息化环境建设;另一个是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因此探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1.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

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是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条件。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指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在当前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还难以满足教育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情况下,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适合追随时代潮流,不适合攀比追求品牌与配置, 而应注重选择经济实惠、适合实用的设备, 以避免因计算机等教育信息设备更新速度过快而造成的经济负担,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发展水平, 结合实际的量力而行,建设适合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

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信息化设施更新快,损耗大,因此耗材和维护的费用大。首先各级政府要保证教育的基本建设和发展所需经费,尤其要向农村地区和西部贫困地区倾斜,对能带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但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来保证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比较难的。因此,应当多方筹措资金,分批投入实施。而且还可以通过必要的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吸引一些企业单位增加对教育资源的投资和捐助,以保持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贫困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要按照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求有步骤的逐步改善一批农村学校的信息化条件。2.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

教育资源建设是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源泉,目前,农村学校的信息化资源严重匮乏,这样就让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受到限制,由于农村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有限,因此,农村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不能靠学校的教师自己制作教学软件,应该做到充分应用已有资源, 以实现资源的共享。除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来实现资源共享外, 条件稍好的学校还可以建立校园网, 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资源的利用。对于一般的农村学校来说, 可以通过区域和学区为中心, 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库, 实现资源共享,使农村学校的学生也可以享受到与经济发达地区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于非常贫困的农村学校来说,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实现资源共享也是个很好的分享优质教学资源的方法。可在学校播放一些教学光盘,这些光盘可以让贫困学校的孩子们也能聆听到名校优秀教师上的课,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也可以帮助教师准确理解新教材,还可以分享一些优秀的课件、素材等„„这些教学资源对于农村学校的教师来说,使用方便、内容充实、又易于保存, 是不可多得的优秀资源。所以,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解决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中的困难, 以缩小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数字鸿沟”, 全面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此外, 要发展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 还必须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 努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分层次逐步提高教师信息素养,还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转变传统教育思想、确立现代教育观念,形成浓厚的信息化教学氛围。

总之,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发展农村教育信息化应依据自身优势,把握时代的发展,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制定举措,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做好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各项工作,大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以多媒体、数字化、交互性为标志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丁兴富.谈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7)[2] 解月光.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有关问题与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04(8)[3] 刘力.探讨推进西部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对策[J].农业网络信息,2010(11)[4] 刘新科.西部农村教育现状问题极其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5] 金陵.解读教育信息化八大障碍[J].信息技术教育,2004(7)

第五篇:教育信息化推进实施方案专题

安定区团结初级中学 教育信息化推进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我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大应用平台和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学和管理的质量与水平,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应用为主线,以提高效益为核心,明确目标,强化推进过程,促进学校信息化应用质量的迅速提升,不断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硬件,充实软件,逐步构建能够满足我校师生教育教学需求的信息化平台。

2、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继续培训,建立具有能够高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具有研发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能够胜任网络管理的网管员队伍。

3、建立相关制度,形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收集、开发和运用机制,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

4、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课题研究,以研究促进应用。

5、重视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三、项目推进策略

1、完善、整合学校教育网的各项服务功能,构建信息化教育应用平台,在我校原有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加大信息化硬件建设的投入,建立校园网站,促进学校网站的规范、安全和有效应用。

2、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专题培训,以学促教,以应用促发展,推动学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我校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步伐,通过自建、共建、整合和引进等多种途径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专题资源库。组织教师积极参加office等软件操作培训,提高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化的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加强学校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管理和培养,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

3、切实做好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工作,探索资源平台支持下的学科教学。一方面利用好区电教馆提供的畅言教学通等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立足本校学科主题的资源建设,形成共享机制,通过制度管理、奖励机制,提高资源的应用效益,在资源的管理、使用等方面形成常规化、制度化。

4、继续做好网络研修工作,逐步探究基于网络技术在日常教学研究活动中的应用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将充分利用网络研修平台逐步推进我校信息化教育应用的步伐,使我校的教学研究真正落到实处,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激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聚焦课堂,探索各项信息化设备和应用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针对性的使用培训基础上,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整合,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和策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效益。

6、加强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通过相关学段信息学科的开设,提高学生学技术、用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基本的信息素养。教师、学生共同营造和谐发展的校园信息化环境。

7、实现校园信息化管理,以数字化的方式体现学校工作、学习、交流与管理功能,提高学校文化建设。

通过培训,提高校领导的信息意识,全面规划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基本实现电子办公、信息发布、会议通知、计划总结、师生管理、后勤财务等方面电子化操作,并做到常态化、规范化,提升学校的教育内涵,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功能。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应用实施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项目推进各项工作的安排、协调。

(二)专业保障

学科指导:信息技术教师和教研组长 培训、技术指导:信息技术教师

(三)经费保障

下载以教育信息化推进农村教育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教育信息化推进农村教育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农村教育发展[合集5篇]

    农村教育发展浅谈 在新形势下,我县教育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此,提一些个人的意见与建议,供县教育局领导参考。 一、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 据统计,我县“留守学生”占有相当比......

    农村教育发展问题

    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文献综述 摘要:“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考虑的核心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化建设中,“三农”面临着剧烈转型与阵痛。在种种矛盾冲突与调谐过程中,人......

    农村教育发展之我见

    庄浪县农村教育发展之我见 庄浪县第二小学李小涛一、对教育现实的反思 教育是最需要以人为本的行业,因为它的工作对象是万物之灵的人。然而北京零点公司曾做过一项调查,在1......

    农村教育发展之我见

    农村教育发展之我见 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谢垸小学 肖铭青 我是一位60后教师,上世纪80年代,以鲤鱼跃农门的方式跨入教师队伍。久居“樊笼”里,一去三十年了。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

    农村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现状调查报告 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说,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计算机的普及要......

    关于教育信息化推进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教育信息化推进情况的调查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我委于8月份对全县教育信息化推进情况进行了调研。召开了教育局、财政局工作......

    用“微课”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

    用“微课”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 摘 要:如今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微课”这种新的学习资源的出现,无疑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以视频为载体,以网络为介质传播的“微课......

    整合农村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定稿)

    整合农村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忠县农村教育现状与发展思考 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发展教育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形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