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职“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范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职“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摘要】在学习借鉴目前胜任力理论研究实践经验和高职“双师型”内涵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提炼出高职“双师型”教师的22项胜任特征要素,然后编制问卷,针对重庆市五所高职院校的200名专任教师实施问卷调查,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中的因子分析对问卷中的胜任特征要素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共包括4个方面22个维度,具体包括:专业探索能力、职业情感与素养、教育理念与方法、社会实践能力。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双师型”教师 教师胜任力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智慧课堂视角下高职会计实务课程学生理解力培育的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73273);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院级科研课题“基于教师行为角度的高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17KYY002)。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41-02
引言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和素质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渝委发〔2012〕11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渝委发〔2015〕)都强调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然而,目前学者专家对“双师型”教师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另一方面,仅从具有“双师”素质这一个条件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也有失偏颇,因为教师的“成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因此,有必要对“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因素进行深挖,整合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的关键因素,不仅是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遴选教师、评价绩效和师资培训的标准和重要依据。
一、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胜任力模型
研究中高职“双师型”教师通用胜任力模型是通过SPSS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来实现的。我们以问卷调查的22项胜任特征要素作为22个因子(胜任特征要素的序号1、2……27分别对应于因子X1、X2……X22),依据因子的重要性程度(因子在问卷调查中的得分)作为数据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共因子并命名和计算公共因子权重,从而得到高职“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特征并建立模型。
(一)因子提取过程及结论分析
对这22个胜任特征要素进行因子分析,所采用的因子提取方法是主成份分析法,按照特征值为1提取出4个公共因子,然后采用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接着对公共因子进行调整、合并后得到4个公共因子,最后对4个公共因子进行命名。
公共因子1方差贡献率为47.065%,公共因子2的方差贡献率为8.791%,公共因子3的方差贡献率为5.751%,公共因子4的方差贡献率为4.69%,4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高达66.297%,可见提取4个公共因子后,它们反映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二)因子载荷矩阵
表9是因子载荷矩阵,它反映了因子变量在原始变量上的载荷(表3)。由表因子载荷矩阵我们发现:由于因子载荷矩阵没有经过方差极大法的旋转,所以,公共因子变量在许多原始变量上都有较高的载荷。例如公共因子1,除了“X1”和“X27”外,几乎在其他所有变量上都具有较高的载荷。那么它的含义就比较模糊。这样就不利于我们对因子的归类和命名,因此必须利用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
(三)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经过旋转后,公共因子的含义就变得非常明确了。我们依据因子分析中设定的以因子变量在原始变量上的载荷高于0.5进行聚类。这样,4个公共因子所包含的原始变量就非常清楚的呈现出来了。
(四)因子归类及命名
在对公共因子进行解释和命名之前,我们必须对原始变量的归类作一个明确的划分。由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我们得到的是理论上的因子归类,结合实际情况,我们作了适当的局部变量归属调整,调整后的因子、变量如表2:
公共因子1代表了学习能力、反思能力、创新能力、进取意识、风险精神、专业知识;这些变量主要反映了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双师型”教师基本的专业技能与探索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命名为“专业探索能力”。
公共因子2代表了职业道德与素养、公平公正、尊重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社会实践经验、沟通协调能力;这些变量主要反映了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素养,因此我们命名为“职业情感与素养”。
公共因子3代表了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实践教学能力、课程建设与开发能力、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恰当的教学策略;这些变量主要反映了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双师型”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因此我们命名为“教育理念与方法”。
公共因子4代表了实践与操作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科研及其成果的转化、校企合作、职业资格证书;这些变量主要反映了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双师型”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命名为“社会实践能力”。
由上述因子分析所得到的公共因子即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双师型”教师的4项胜任特征。由于每个公共因子都包含了相应的原始变量,我们以这些原始变量(胜任特征要素)均值的平均数作为该公共因子的得分,依据所有公共因子的得分作为总分,可以计算出每个公共因子(胜任特征)的权重(如表6),从而为后续的胜任特征建模提供权重依据。
二、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对高职院校在岗“双师型”教师胜任特征要素的分析,编制《高职“双师型”教师胜任力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形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结论表明:(1)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由4项胜任特征构成,它们分别是:专业探索能力、职业情感与素养、教育理念与方法、社会实践能力。(2)以往只注重“双师型”教师学历和职称已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该在注重教师学历和职称等“硬件”指标的同时也注重职业情感与素养、教育理念与方法、创新能力等“软件”指标的培养与提升。
(二)本研究的不足
1.本研究是抽样实证研究,由于受条件所限,所抽取的样本只局限于重庆市的五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抽样样本相对较少,只有192份有效问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研究的信度。
2.由于是第一次使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所以缺乏相应的访谈技巧,导致一些问题没有真正深入访谈下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某些胜任特征要素的获取还不够客观和真实。
3.因子分析提取公共因子后,在对这些公共因子进行命名时,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参照标准,故命名的主观性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的结论。
(三)后?m研究建议
1.在研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扩大问卷调查的范围,增强研究的信度和研究结论的普遍性。
2.在今后的胜任特征研究中,要注重对不同类别、层次的高职“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水平标准做出规定,分层分类的设置胜任模型。
作者简介:
邱金平,1986.10,硕士研究生,重庆财经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内部控制与审计。
第二篇:教师教学管理胜任力模型分析论文
[摘要]将胜任力模型引入到教学管理中,建立教师CDIO胜任力模型,包含学习能力、教育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含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亲和力、工作热情度、沟通技能10个方面。构建由自学习与激励循环的胜任力提升机制、CMM评价方法及柔性管理策略的胜任力教师教学管理模型。根据胜任力模型进行教学管理,依教师能力进行管理,减少管理矛盾,进而不断提升教师胜任力、提高管理效率。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CDIO教学;胜任力提升与评价;教学管理
胜任力是1973年DavidMcClelland提出的概念,主要指直接影响工作绩效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1]。之后,胜任力概念进一步具体化,Fleish-man等将胜任力归纳为知识、技能、能力、激励、理念、价值观和兴趣的综合。并且提出胜任力的有效发挥,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及岗位特征的影响[2]。国内胜任力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逐渐成为管理领域关注的焦点[3],也有学者将胜任力模型引入到高校教师管理方面,如徐锋研究了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教师信息化管理[4];王健等对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进行研究及应用[5];熊科就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工作进行研讨并实践[6]。本文结合广州大学机电工程系CDIO工程教育改革实际情况,借鉴胜任力概念,构建教师CDIO胜任力模型,并应用到日常教学管理中,为工科院系的教学管理提供参考思路。
1机电系教师CDIO胜任力模型
广州大学机电工程系自2008年开始实施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先后制定了2008~2009级改进性人才培养方案、2010级CDIO机电工程人才培养方案、2012级CDIO改善型机电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演变过程看到,教师教学胜任力较其他普通机电院系有一定的特殊性:知识深度与广度、实践技能的全面性、学生评价的全面性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根据这种情况,构建的教师CDIO胜任力模型包括教师CDIO胜任力内容、教师CDIO胜任力提升机制、教师CDIO胜任力评价三个方面。
1.1教师CDIO胜任力内容
教师CDIO胜任力内容包括10个方面:教师的学习能力、教育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包括教师工程背景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亲和力、工作热情度、沟通技能。学习能力是指教师获取信息、掌握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的能力。学习能力使教师具备自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科研能力,并使教师不断获取本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及时进行技术与知识更新。例如机械原理教学,教师要能及时获取机械原理研究的进展状况,将新技术(如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变胞机构等)融入到教学中;教育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技能综合,并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机械课程教学中,要能根据课程的不同,调整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更多更深的专业知识。专业综合能力是教师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教师应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除了对传授的课程知识非常熟悉外,还需熟悉邻近领域的知识,如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也需要提到一些力学、机构、机械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在CDIO工程教育中,教师的专业综合能力还包括其工程背景和实践能力,能够给学生介绍知识的工程背景,并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创新能力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和现状并取得新成绩的能力,包括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集成等方面。由于学生群体生活环境不断变化,教育理念也应与时俱进,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新的教学方法、驱动项目,敢于不断突破、不断创新。例如,随着机械设计技术的发展,机械CAD/CAE/CAM一体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相当实用,在相关课程教学中,可以将这些平台融入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管理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调控能力及教学团队的管理能力,包括领导能力、培养骨干能力、整合资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使学生处于高效学习状态。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进度与课堂秩序的掌控能力,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教师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并具备乐于奉献的精神,易于服从教学管理;身心健康素质要求教师有充沛的精力、健壮的体质、敏捷的反应及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状态。身心健康的教师能够心平气和地对待教学工作,也利于客观地评价学生;亲和力是指教师能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形成一种无声的感召力,能够融入学生群体。亲和力高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交流,真正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不断完善教学奠定基础;工作热情度要求教师甘于奉献、能为教育事业全身心的投入;沟通技巧是教师与学生或教师间信息传输及时与准确的技能,包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与倾听技巧,能够在沟通中捕捉信息、发现问题、沟通思想、适时指导。从上面的分析看到,教师的CDIO胜任力涵盖的方面比较广,很难要求教师一开始就具备如此的胜任力,因此需要有提升机制和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胜任力提升。
1.2教师CDIO胜任力提升机制
教师CDIO胜任力提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里应注意到教师胜任力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如自身素质、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如图2所示。其中自身素质包括知识与技能(教师对专业领域知识与技术的掌握情况)、个性行为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及其典型行为方式)、智商与情商、动机与需要(教师为达到一定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内驱力);学校环境包括岗位特征(岗位应与个人能力匹配)、激励因素(要有教师价值认可、工作成就感、良好的福利待遇及个人发展空间)、校园文化(有利于教师CDIO胜任力发展的校园文化)、进阶计划(学校的远景规划、满足教师不断进阶的发展空间);社会环境包括政策、社会习惯、文化传统、道德风气、价值观、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方法推广等。教师的CDIO胜任力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学校和社会环境下不断学习与积累的结果,这种学习与积累直接影响胜任力的发展和形成,故从这些影响因素中寻求胜任力提升机制,根据胜任力内容及各影响因素。教师胜任力提升主要靠教师的自学习与内外部的激励。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探索反思),使专业技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再学习能力、抗压能力等得到加强与拓展,是对原有胜任力的一个扩展与重构的过程。教学这种自学习需要一种动力支撑,这个动力需要内外部的激励来维持,内部激励来自教师自身的进步要求、自我目标实现的需要;而外部激励需要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给予激励,如选派进修、鼓励、奖励、认可等。同时也应看到,教师胜任力的提升是无止境的,并随着时代的进步需要不断完善与更新,表现为一个螺旋上升的通道。对于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针对理论与实践采用对应的方案:(1)定期选派教师去国内外知名高校做访问学者,参与机械专业领域比较知名的课题组的科研工作,了解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丰富教师的专业新知识、新技术;(2)定期选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脱产去知名企业从事技术工作,使教师在工程实践中了解制造工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升其实践能力。
1.3教师CDIO胜任力评价
根据教师CDIO胜任力提升的机制,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价方案。根据先前的工作经验,引入CMM评价方法。CMM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推出的评估软件能力与成熟度的一套方法,提供了一个过程能力阶梯式进化的框架,阶梯分为5个不断进化的级别。中南大学的胡志刚、陈启元等人将CMM模型引入到CDIO教学中的学生与教师的能力评估与提升中。参考他们的成果,结合广州大学机电工程系实际情况,建立了适合本系师生CDIO能力评估与提升的方法[7,8]。引入一些柔性元素,如对教师CDIO能力评价,评估指标包含基本素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技巧、知识更新、实践设计、实践实施、培养效果等8项一级指标,并细化设计了30项二级指标,评价结果分为5个等级(优、良、中、合格、不合格)。这个评价结果通常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因这些指标很难用一个确切的值来衡量。也考虑到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且教学活动本身难以直接计量,所以创造性工作也难以量化。对于这些无法直接定量出来的问题进行模糊化处理,给定一个模糊的区间值,再经过统计回归,这样的评价结果能够让教师接受,有利于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9]。在教师CDIO胜任力评价中主要基于过程、综合评价的原则,使教师胜任力得到充分认可、给出改进方向、提供改善与提升动力。CDIO胜任力提升与评价是相互促进的,通过评价找到胜任力不足的方面,进而改善提升,再评价再提升。最终目的是使教师的CDIO能力呈螺旋阶梯不断上升。根据对教师胜任力模型各个部分的分析,教师CDIO胜任力模型如图4所示。胜任力内容和影响因素是基础,是胜任力评价和提升的对象。胜任力评价与胜任力提升模块相互作用,并对胜任力内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肯定或者否定,给出改善点和改善方案。影响因素是胜任力内容的延伸和控制因素,为胜任力内容、胜任力提升提供关键控制点。
2基于CDIO胜任力的教学管理
基于CDIO胜任力的教学管理要对教师CDIO胜任力内容、胜任力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而后通过胜任力评价和胜任力提升机制促进教师不断完善、提升胜任力,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管理,减少教学管理压力。将教师CDIO胜任力引入到教学管理中可以协助解决教学管理的难题,如排课困难、教师责任心不够等。广州大学机电工程系的主要做法如下。1)根据教师胜任力安排课程。在CDIO改革初期,根据CDIO标准和项目驱动原则,设计了一套综合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的课程往往涉及不同领域的知识内容,一位教师有时无法胜任,需要多位教师共同承担,这样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知识点的衔接、排课困难等。引入胜任力模型后,根据教师的专业技能将课程细分,使课程符合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求教师主动适应课程知识的更新),这样教学过程由一位教师掌控,使得教学连续性、教师成就感增强,教学效果得到改善。这个方案在2012年和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进一步完善。2)通过胜任力模型提升教师责任感。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教师提交各种教学文件,如教学进度表、实习计划、及时批改作业等。教师CDIO胜任力内容中就有工作热情度、思想道德素质、管理能力的要求,通过教师对自身胜任力的提升,有序地完成各项教学文件的主动提交,这样可以进一步减缓管理人员的压力。此方案在实施时需要学校政策(规章制度)与激励的支持。3)通过教师胜任力的提升完成课程知识更新。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专业知识的传授需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而实际中会出现课程适应教师的现象,即教师会什么,课程的大纲就怎么编,这个现象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也不利于科技进步。教师胜任力提升机制中要求教师不断自学习,及时完成知识更新,有利于培养适应专业科技发展需要的学生。这个机制同样激励教师提升其实践能力,通过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与去企业进行实践能力培养,改善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了解专业知识的工程背景,并提升教师胜任项目驱动教学的能力,改善实践教学效果。4)利用教师胜任力模型改善管理方法。在教学管理中,充分考虑教师胜任力,不断创新管理方法,逐步实施柔性化管理。建立柔性化激励机制、柔性化决策机制、柔性化评价机制、柔性化沟通机制的具体实施方案,并采用TRIZ理论理想化水平评估柔性化教学管理的理想化水平。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提升管理效率,实现管理目标,在管理实践中能够有效减少矛盾,实现和谐管理。
3结束语
为了有效地进行CDIO教学管理,本文将胜任力模型引入教学管理中,建立教师CDIO胜任力模型,包含10个方面的内容。并分析了教师胜任力影响因素,建立由自学习与激励循环的胜任力提升机制与评价方案,结合CMM模型、柔性管理、TRIZ理想化水平评估,改善工程教学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减少矛盾。本方法需要进一步实践检验,并将后续再完善与优化。
参考文献
[1]McclellandDC.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J].AmericanPsychologist,1973,(28):1-14.
[2]Flesihma.Patternsofleadershipbehaviorrelatedtoemployeegriev-ancesandturnover[J].PersonnelPsychology,1990,(5):43-45.
[3]卿慧丰.创新型企业R&D人员胜任力评价体系与提升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
[4]徐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教师信息化管理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5]王健,井西学,彭云龙.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及其应用[J].管理观察,2008,(24):114-115.
[6]熊科.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业月刊,2013,(2):89-91.
[7]江帆,张春良,王一军,等.CDIO开放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研究,2012,35(2):27-32.
[8]江帆,张春良,王一军,等.基于知识点优化的CDIO教学改革实践[J].教学研究,2013,36(1):81-84.
[9]江帆,张春良,王一军,等.CDIO教学柔性化管理策略及其评价[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4):142-144.
第三篇: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推荐)
内容摘要: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于双师型教师。文章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了如何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是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制度保障,文章对当前的双师型教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于双师型教师。文章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了如何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是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制度保障,文章对当前的双师型教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早在1998年,国家教委就在《面向2l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双师就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既要具备作为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工程师所具备的一定的实践能力。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但是,师资数量不足、水平偏低,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缺乏,是贯彻落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突出瓶颈。突破这一瓶颈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当前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一、建立专兼结合的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使命,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本文认为可以采用“送”、“培”、“下”、“带”、“引”、“聘”六字方针来培养高职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送”是派送教师到重点院校对口专业进行深造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以前中专学校改制而成。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武汉无线电工业学校、湖北省电子工业学校和湖北纺织工业学校等中专学校合并而成,是贯彻“三改一补”方针转型而来的高职院校。这类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学历层次比较低,理论功底不扎实,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学院制定了“硕士化工程”。学校鼓励学历水平较低的教师进入重点院校对口专业进行理论深造,规定教师在评定中级职称时必须具备硕士学位或者硕士在读,并对进修研究生的学费进行一定比例的报销。
此外,学校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选派青年教师到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芬兰等国进行培训,学习这些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然后再通过作报告、搞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与推广。
派送教师到重点高校和国外学习,主要是针对实践能力稍强,理论水平有所欠缺的教师,这种“送”出去的方式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培”是学校对教师进行多渠道培训
1.通过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说专业、说课程、授课比赛等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为了使得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学比武。教师通过参赛,通过优秀选手的示范,迅速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骨干教师,专业负责人。为了巩固国家级示范职业技术学院的示范性建设成果,为了培养“双师”和“名师”,我校在全校开展了“说专业、说课程”大赛,并以此选拔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学校每年对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些多样化、全方位的教学比武,教师们对专业、对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专业水平、教学理论都得到了提升,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骨干教师、课程负责人、专业带头人,成为能够肩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双师型教师。
2.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培养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课程改革、专业改革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了教师的理论知识。职业院校有别于本科院校,通过课程改革、专业改革,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正在形成,并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能培养出“高技能人才”。以我校为例,学校每年组织教师进行课程改革课题申报,为了提升教师在课程改革、专业改革方面的水平和能力,2010年以来校长马必学、科研所所长刘晓欢等专家、教授亲自上课,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科研建设方面的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3.产学研结合培养双师型教师。产学研结合包括:企业参与建设的校企合作课程、校企合作项目、科研与开发技术等。学校应重视科研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中的突出作用。要鼓励教师结合专业教学改革承担科研项目、教改项目,承担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特别是开发与企业结合的横向技术应用课题。这样,教师在参与校企课程、校企项目、技术开发的过程中,在促进教师学术水平提高的同时,了解和掌握了行业、企业的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接触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管理实际,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促进“双师教师”的全面提高。
多渠道培养是建设专兼结合的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主要方式,这种培养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专职教师,他们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三)“下”是让部分教师下基层学习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必须安排专业课教师到企事业生产第一线进行专业实践训练,特别是缺乏专业实践经验的新教师。或利用暑假送教师下企业,参与企业第一线生产和管理。在“下”的过程中,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我校每年利用暑假派送大量教师“下”到富士康、泰和、支点、微软等企业,参与企业生产和管理。我校计算机学院每年要组织青年教师参与计算机机房实验管理建设。计算机学院规定,新引进的教师第一年不安排教学任务,跟随机房管理人员一起参与机房建设。此外,一定数量的教师还要担任专业辅导员。这些“下”基层的举措大大地培养了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管理水平。
让部分教师“下”到基层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实践能力较差的教师,这种“下”到基层的方式能够快速地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建立专兼结合的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方式之一。
(四)“带”是老带新,强带弱
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帮助青年教师。为保证青年教师能够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我校对2006年之后的新进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师徒结对、互帮互助;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演练,组织新进的教师进行听课,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担当示范课的讲授任务;鼓励新进教师担任辅导员,专业班主任;等等。这种培养方式主要针对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他们往往学历比较高,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缺乏必要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经验。通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帮带作用,这些新引进的教师很快成长为既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又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肩负者。
(五)“引”是引进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
从企业生产第一线调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学任务。高薪、高待遇引进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近些年学校分别引进了一批博士、教授。他们分别担任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专业带头人。这种引进既包括引进技术骨干,也包括引进学术带头人,为我校的双师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引进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既包括引进理论水平很高、学术能力很强的专家、教授,也包括引进企业、事业单位的技术能手。这种引进方式主要是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中的高端人才。
(六)“聘”是聘请高校、企业专家、教授担任兼职教师
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鄂教高[2007]3号)等文件要求,加强高职院校“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省教育厅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设立“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从2008年开始引进楚天技能名师,目前每个二级学院都聘请了一到两个楚天技能名师。楚天技能名师的主要职责有:完整、系统地讲授一门专业实践技能课程,指导本专业学生的实训,向学生传授本专业生产实践所需的专业技能;参加本专业“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参与专业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楚天技能名师的引进不仅符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而且有利于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
“聘”请高校、企业专家主要是针对兼职教师。这种聘请的名师、专家不仅直接参与课程的讲授、指导学生实习,而且还直接参与提高教师动手能力的专业知识讲座,起到一专多能的作用。
“双师型”教师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施者,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因此,建立专兼结合的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以培养和帮带为主、聘请和引进为辅。
第四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张
露
摘 要:近年来,将“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建设纳入到高职院校核心能力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教育界与学术界的共识,但在具体培养上,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和体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呈现出各地、各高职院校为政,如同散兵游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底下,培养成本高企,影响和制约了高职院校整体发展水平。完善立法,推动资源整合,建立以双师型导师为中坚力量的培养制度,是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双师型
资源整合一、双师型师资内涵简述
目前,“双师型”师资在全国范围内尚未有统一明确的定义。1995年国家教委在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开展全国示范性职业大学建设工作中,首次提到“双师型”教师,指出申请试点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的基本条件之一为: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其中有1/3以上的“双师型”教师。可见,双师型教师由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中产生,是专业技能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了三条标准:一是具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中级(或以上)教师职称,即岗位工作经验+教师职称;二是既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专业职称,即双职称;三是主持(或主要参加)两项(及以上)应用性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备以上三条之一即可认定为双师教师。学术界从教师的全面职业素质,科学研究与课程开发建设能力,引导学生成长成才,证书资格等方面提出了“一全”、“二师”、“三能”、“四证”标准⑤。部分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了高教司岗位工作经验+教师职称,双职称标准,提出了自身“双师型”和“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标准。
通过以上追溯,可以看出“双师型”教师群体应是集教学、科研、实践经验、技术应用于一体,且其掌握或提供的知识、技能满足时代要求或能为社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所需,并由此产生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当然,这一特性也是由高职院校办学宗旨所决定的。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双师型”教师是一种稀缺资源,是推动教育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具有独特的价值性。同时,它还具有经济学意义上准公共物品的属性,这是由现行国有主导办学模式和教育正的外部性所共同决定的。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建设忽视了对“双师型”师资独特的资源性和价值性,及其准公共物品属性的认识,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尚未形成全国统一标准和体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在原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意见》,高教厅在《关于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等一系列法规意见地指导下展开的,但“双师型”师资的认定,各院校都拟定了一套参照高教厅标准的认定办法,不仅在具体入选条件、程序,而且资格划分上互不统一。与我国“双师型”师资建设相通国家,如德国,政府颁布了《职业训练法》、《联邦职业教育保障法》等影响力较大的法案,对职业学校教师的任职资格,实训教师和实践课教师的培养等制定了具体的规定,奠定了其作为世界职业教育楷模的“双元制”体系。在日本,政府制定了《雇佣—能力开发机构法》,成立雇佣—能力开发机构,下设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课程围绕以提升学员实践能力为中心,分学科、学制等,负责对“职业训练指导员”的培训和职业技能训练。
(二)教育资源分散制约了师资队伍建设
在科技成果转换链条上,高等学府及科研机构处于链条的顶端,底端是负责生产、物流、销售及市场信息收集反馈的企业组织,而高职院校则处于链条的中端,担当培养科技成果应用与推广和服务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人才的重任。因此,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这种承接作用,则需加快教育资源的整合,开展师资队伍渠道多元化建设,而且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整合的趋势和必要性将日益明显。一方面自党中央、国务院确立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以来,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围绕教学骨干、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师资建设,开展了一系列选拔培训工程,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苏省先后实施了“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资助计划,“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等选拔培养活动,我市也启动实施了“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储备和培养了一大批在学术界与企业界声誉卓著的专家队伍和高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据我国职教师资状况调查资料表明,高职院校66.6%的教师是所谓的“三门”教师,即从家门-大学门-高职院校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4月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种资源分散,不仅导致了单个院校在“双师型”师资的培养上耗资巨大,制约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而且还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经济发展一线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和科技创新。
(三)其他制约因素。
1.办学经费投入不足。一份来自对“102位高职院校工作者问卷”②(以下简称“问卷”)调查显示:高达85.2%的学校主要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分别为:34.7%的学校主要依赖于学生学费,30.7%的学校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拨款,16.8%的学校主要依靠学校自筹,2%的学校主要经费来源于中央政府,1%的学校主要依靠企业拨款。同时,33%的学校认为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经费投入难以保证或不能到位。另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自2005年以来,按预算内教育经费包含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口径计算,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中心中(剔除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预算内教育经费/财政支出”较上年下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占比三年平均数为50%,最高达到74%。从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监测结果来看,每年均有部分地区未达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投入增长要求。
2.人事配套制度改革滞后。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上,大多数院校都采取了内培外引相结合的模式,内培是基于已有师资的整合,相关的经费支出等,往往可以得到上级指标补贴,不受人事政策的限制。外引主要是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工作经验,又有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这类人员的福利待遇,通常受到院校人事编制、地方人才引进工作制度、财政补贴等有关政策文件的限制,引进工作难度较大。据“问卷”调查统计,来自实践第一线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仅为17.2%。
3.继续教育保障制度不健全。除了资金投入不足外,部分地区尚未真正确立国家、省、市、院校四级继续教育制度,没有形成师资队伍培训与建设的长效机制,校企培训基地、科研中心等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育场所建设不足,专职教师实践培训和锻炼的机会不多。此外,师生配比过高(1:20),教师授课任务重,有的院校周课时达到了20节,压缩了教师继续学习的时间。
三、加快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1.确立全国统一认定资格。推行 “双师型”师资全国统一资格认定,不仅有利于教育部门开展高职院校建设水平评估,使教师队伍建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加速教师职业化发展趋势,而且还利于各级政府和部门细化相关人事、财政等配套扶持政策。在具体实施上,可借鉴国外模式,如美国、德国等,设定资格报名的一般要求,组织全国统一考试,规定报考人员须有相应的学位并有从事所教授专业1年的工作经历,没有获得学位的,5年以上专业领域工作经验视同对应的学位,特定行业可加设特别条件;考试内容按照专业划分,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考试成绩合格人员进入全国高职院校师资管理数据库,经选聘即可走上教学岗位,符合一定的任教年限和挂职培训时间,可申请并报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建立全国统一的评定办法,对企业事业单位、高等高职院校、科研中心等机构已获得副高或对等职称的人员,经省级教育部门认定即可颁发“双师型”师资证书,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对已获得院校确认的“双师型”师资,可制定过渡期办法予以确认。
2.跟进相关配套制度。构筑与产学研教协同发展的 “双师型”师资培养政策法规体系。国家教育部可联合财政、国税等部委,颁发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高等学府、科研中心、学术团体等机构,鼓励产业基金、民营资本等社会资金直接参与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地方经济、教育、科技发展水平编制师资培训、引进和开发规划,跟进相关的人事、财税等扶持政策。学术界、高职院校应从理论和一线实践工作,深入调研,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制定依据。
3.建立“双师型”导师制度。制定一套双师型导师选聘与培养办法,确定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双师型导师的遴选条件、晋升资格、选拔程序、培养周期、资助额度;制定双师型导师考核办法,明确考核组织实施部门、考核时间、考核程序和考核结果,对考核结果为不合格者,终止导师资格,进入新一轮遴选。发展兼职导师队伍,具体办法参照前述标准。双师型导师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中坚力量。
(二)加快教育资源整合
1.大力发展“三级”培训基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主体多元化”的思路,设立国家培训中心,可按行政区划,下设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华中、华南等区域培训基地,各地应进一步整合地方资源,建成省、市本级培训基地。国家培训中心应实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计划,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划分,成立专家工作组负责理论教育和实践课程体系开发与编排;定期组织国家级“双师型”导师轮训;建立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及其导师数据库。设立区域培训基地是基于我国地广,人数众多,各类教育机构庞杂等因素考虑,目的是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集聚相关产业和领域的领军人才,建成独具特色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加强对区域内各省、市本级培训基地的辐射;接受国家培训中心的指导和监督;发展国家级“双师型”导师,培养省级“双师型”导师。省、市培训基地应整合本地高校教授或企业事业单位、学术团体正高技术职称资源,建立导师队伍,加强对“双师型”教师和新教师的“帮、传、带”。各级培训中心经费来源应坚持主体多元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2.优化内培外引发展模式。高职院校在内培上,要制定“双师型”师资培养计划,建立梯队,利用导师资源,加快双师持证人员和新进教师培养;完善考核、奖惩等制度,联系各级培训基地、校企实训中心,引导“双师型”教师自觉参与滚动培养,选拔与晋升活动,逐步建立自己的双师型导师队伍。在外引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探索新模式,如与本级培训机构和企业签订三方合作培养协议,加强对生产、建设、流通、管理等领域一线高素质人才的挖掘,从中挑选一批,作为跟踪和扶植对象,拓展来源渠道,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3.加强与高等院校、研发中心等机构的交流。设立高等高职学院、研发中心“双师型”教师流动工作站,创建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示范中心。院校间可互派人员,让更多的新进教师,双师持证人员,“双师型”教师有机会接触学术界前沿理论,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开阔视野,提高教师的教授能力;选派人员参与和承接研发中心工作流动站课题与项目研究,提高教师的实务操作能力,增强创新创造能力,培养集产学研教素质为一体的综合型双师队伍。
(三)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1.加强领导,营造“双师型”师资培养的良好氛围。成立全国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部,内设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培育处,负责师资体系的认证与推广、选拔与培养等具体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参照设立类似机构,确保工作的上下衔接和统一。
2.统筹发展,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步伐。打破地域界限,强化政府统筹职能,大力推进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实施“3+X”工程(即集中力量建设1所跨省域、功能全、起示范辐射作用的区域培训中心,骨干培训基地省、市级各1所;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培训机构。),探索双师型导师“帮、传、带”新模式,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在具体培养上,要突出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围绕服务新型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地方支柱产业,加强产教研教结合,使双师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3.科学引导,推动“双师型”师资职业化发展。“双师型”师资职业化发展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对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视和学科的发展,以合理流动的形式提高教师的整体质量,也利于形成和发展教师的职业亚文化。推动“双师型”师资职业化发展要围绕双师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三方面内容展开,重视科学研究方法、专业前沿知识建设、教师专业意识培养,适时成立专业协会等环节梯次推进。此外,还要研究制定相关的人事薪酬待遇政策,建立继续教育保障制度,提高从业者的社会地位。
第五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这说明,在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很有必要,这也是培养新型教师队伍的一种创新,旨在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提供师资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行动学习理论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的质量,培养“双师型”教师不仅是大势所趋,也符合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相关政策的需要。目前,“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受到了我国教育部门的广泛重视,在高职院校开始实施这一政策也是我国教育战略的选择。但是,从发展的情况来看,其培养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导致其效果也差强人意,这就给建设“双师型”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理念与实践脱节
根据我国高职院校在培养“双师型”的实践来看,我们发现,这中间存在两个问题,第一,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时,只关注其学历,并没有考察应聘者的实际工作能力;第二,有的高职院校只关注教师专业的实用性,而忽视对其理论知识体系的培养。以上两个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培养的“双师型”教师在理论上与实践脱节,尤其是学校与企业进行协作培养时,他们的目的和各自的利益不同,导致其培养过程都只考虑自身的利益,从而影响协同培养的效果。对高中院校来说,他们过多地关注培养“双师型”教师带来的社会化效益,然而对企业而言,他们的目的就是追求技术的创新,从而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由于这些分歧很那调和,进而就阻碍了学校和企业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效果。根据实践研究表明,学校和企业的协同培养大多数只是流于形式,而真正由学校和企业协同培养的活动还处于展望阶段。
2、“双师型”教师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就是提高教师的水平,从高职院校入手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尝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过程是动态化的,这就给学校对其考核和激励提出了挑战,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其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完善。如此一来,学校与企业都没有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大多数情况下,高职院校都认为其考核与激励应该由企业来完成,导致学校放松了对“双师型”教师的考核工作。这种现状的存在,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教师责任心不强,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其自身的水平。根据以外的情况来看,有的学校也确实对“双师型”教师实行了必要的考核,但是其考核过程严重缺乏客观性和有效性,对其工作的考核也比较盲目,从而影响到了他教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措施
1、“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人才协同
为了改善我国的高职教育,学校与企业应该做好协同培养工作,一方面,企业应该认识到这是培养其工作人员能力的一个重要契机,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其人才到高职院校任教,也是培养其工作能力的一种方法。另一方面,学校不能将对“双师型”教师的管理任务完全交给企业来完成,学校应该协调企业做好人才培养。当然,协同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其基本建设过程主要包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建设“双师型”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第二,双方都应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尤其应该间接科学技术手段,拓宽培养“双师型”教师人才的空间;第三,企业应该重视并支持其人才从事“双师型”教师行业,学校应该采取开放式的态度来接受“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带来,旨在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
2、“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项目协同
以学校和企业合作为主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是现阶段我国人才培养转型的标志,这就要求学校与企业进行项目协同培养的模式。当然,学校与企业协调培养“双师型”教师应该基于行动学习理论为视觉的。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第一,在学校和企业的联合项目中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培养。这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完成某一项目,比如研发项目等,给双方带来的好处不仅是培养了人才,还能使双方能够不断追求前言科学技术。分开来说,对学校来说,他们可以利用这种合作,及时将学校的教学信息反馈到企业,有助于学校开展教学工作;对企业来说,他们能够及时得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指导其进一步的人才引进工作;第二,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相关培训课程的开发。“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关系到学校与企业双方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其培养方式和课程等都需要双方的参与;第三,学校与企业共同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基础条件。
3、“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体制协同
根据我们已经了解到的实践研究表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一个艰巨的工作,它需要社会上多方力量的支持和参与,学校和企业只是作为明确的双方,还应该包括政府、教育部门和学生等的协调参与。针对我国培养“双师型”教师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必要为其营造一个良性发展的机制,首先,政府部门不断完善鼓励其发展的相关政策;其次,学校和企业联合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考核;最后,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改善“双师型”教师的工作环境。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是我国教育战略发展的核心,也是我国高等院校和企业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然而,对学校和企业双方来说,他们应该以人才为核心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我们也必须明确地知道,只有学校和企业双方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才能真正提高其人才培养的效率。同时,也能够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得培养出来的高校人才能够符合企业人才的需要。
作者:郭学霖 单位: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凌总成,朱友强,沈宏毅.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企业员工素质培养对接——以煤炭专业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
[2]许红春,张京生,邓志峰,迟全勃.职业院校教师社会服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2(03)
[3]程宜康,傅小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效行动学习[J].职业技术教育.2009(31)
[4]刘庆红.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特征与认定标准[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