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科特长生家访工作的总结与思考 施敏

时间:2019-05-12 12:4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学科特长生家访工作的总结与思考 施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学科特长生家访工作的总结与思考 施敏》。

第一篇:对学科特长生家访工作的总结与思考 施敏

对学科特长生家访工作的总结与思考

施敏

本学期,由于时间碰不到一起,无法跟同班主任去特长生家里家访,感到很是遗憾。好在组织学生参加艺术小人才比赛的时候,家长送我带队的学生到校,才有机会与家长多交流沟通,了解到了不少学生的情况,也让家长了解到了学生在校的情况,以及自己孩子的专长,学习个性特点,商讨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下面我将对这个学期组织的家访活动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前不久报纸上两次登载了关于家长对于教师家访的态度。让人意外的是,报纸上不再像过去那样是对某些领导决定的事情一味的赞扬宣传,相反是多数家长对于教师到家家访抱有不大欢迎的态度。原因有三:

1、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太差。即使教师不会跟其他人说这个学生家里的状况,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家长而言,都有很大的心里压力,甚至被认为让教师踏进他们家,是对他们自尊的一种践踏。

2、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太好,这样的家长怕露富,所以宁可将教师请在外面交流。

3、一般家访,多数家长都会在之前做好迎接的准备,教师家访当时,也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无论是体力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了家长负担。

报纸上关于这些方面的报道,我深有体会,因为过去在我身为班主任的时候,去学生家里家访就遇到过这种情况,而周围的同事也有小孩的老师去家里家访的情况,这些问题摆的实在。这次我不想就家访时跟家长交流什么,家长存在哪些问题,让学生怎么发展做过多的论述,那些无非都是些老生常谈的话,我想提提我的“家访”建议。

作为一名美术与信息技术教师,针对我学科的特长生,我想采取以下这些方法与特长生的家长开展交流,不局限于家长是否与教师有共同的时间,不局限于地域,不会让家长产生侵犯隐私的疑虑,不会给家长与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1、美术特长生,最擅长的就是绘画。可能言语无法表达的事、想法,能够用画表达出来。能够让他们真实情感的绘画作品让家长与教师共同评价,不失为一种交流的方法。准备下学期在不增加学生及家长负担的情况下,让学生及其家长自愿参加家长评美术的活动中来。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让美术本成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家长与教师的评语都能互看,从而让家校双方共同努力,让孩子进步的更快,学科特长成为其将来竞争的优势。

2、信息技术特长生,一般家里都配有电脑,或者能够手机上网。我已经加了很多学生作为QQ好友,平时学生能与我在课余时间交流,在网上我能听到一些学生的心声。他们家里怎么了,好朋友怎么了,谁的父母吵架遇到烦心的事了,比在学校里了解得更多。学校不是有校讯通吗?能够让家长与教师通过短信交流,其实网络比短信更快捷更方便。下一步,准备动员这些学生,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可以让自己的父母与我交换网上联络方式,邮箱也行,QQ也行,这样交流方便,不受地域限制。而且某些不适合当着学生面,或者面对面交流的事情,也能畅所欲言。减轻家长、学生、教师三方面压力。

3、鼓励嘉奖,让家长乐于见老师。今天报纸上一条报道吸引了我,说有个学校的教师全部用家访的形式将孩子的成绩单送到家里。很聪明的做法哦,不仅不会漏掉一个学生,而且能够让家长感受到孩子这份成绩单的重要,让平时对孩子成绩漠不关心的家长能够有所激励。借鉴这种方法,我觉得今后特长生在参加某些比赛中获奖以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一改在校直接发布奖状就完了的情况。在学校也是要表彰的,可以激励更多其它的学生踊跃参加各类比赛。不过奖状可以考虑由组织教师,陪学生一起将奖状亲手交到家长手中。相信这样做过后,以后家长见到教师会感觉到高兴,而不是压力了吧。而且正好还能对于学生比赛中的表现及时反馈。

希望将来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方式不再限于一种,希望将来家长能够乐于教师家访,希望每个特长生在将来都能将自己的特长转化为强有力的竞争力,迎接美好的未来!

第二篇:对家访的认识与感悟

对家访的认识与感悟

家访,对于从教几十年 的教师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多少个早早晚晚,走村进户,访问了数以百计的学生家庭,但自从大多数人拥有了先进的通讯工具后,我虽记不清有多少次是因为工作需要,专程走进学生家庭进行深入家访,但不用回忆也知道屈指可数。而我在工作中,自认为教育是吃良心饭的,对工作负责,重视与家长沟通,为构建家校联系这个重要平台,电话、告家长书、召见学生家长等是我常用的家校联系方式。为提升服务质量,致力于创建美好的社会、美好的教育,“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开始挨家挨户的走进了学生的家庭,也随着不断的家访过程悄然转变着自己对家访的看法和认识。以下是我这一阶段家访中的点滴体会:

一、家长的期待与热情感人至深

每每走进学生家庭,家长都激动不已,主动与老师打招呼,倒茶、让坐,教师登门家访是本分工作,但众多学生家长认为家访更是一种表现教师对学生关爱的体现,他们对教师如此重视孩子表现出最最朴实的感谢,家长热情地与我们教师攀谈,使我们为之感动,让我们教师也得到了家长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也许就是这份理解和尊重才会紧密联系着家与校,才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合力。

二、家庭让我们教师真切地了解学生和学生家庭

数次的家访,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我的学生,了解了他们鲜

为人知的闪光点,真实的家庭学习呈现在我面前,留守儿童邓丽媛完成学习任务还帮年迈的爷爷奶奶买菜、烧火、洗衣等,让我惊讶与兴奋;单亲孩子孙驰航懂得妈妈支撑起这个家庭不易,懂事好学,一有空就看课外书,写的几篇优秀习作登载于《姜堰教育网》;外来务工子女曹中锐每天徒步往返于学校与租地6公里的路,让我心酸动情……

三、家访更让我们教师感受到教育的责任重大

家访是走入学生家庭,走进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打开的是教师、学生、家长间的千千结,架起的是家校沟通的“连心桥”。如果说学校教育是核心,社会教育是补充的话,那家庭教育就是基础了。家庭教育重要,教师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更重要,因此,我们教师肩负的责任重大。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育,我们教师责无旁贷。

四、带着真诚而去,载着反思而归

每次家访,我充分准备一阵,从学生的各方面进行梳理,在家访时以一颗真诚的心带给家长实实在在的内容,让家长也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或祝贺进步,或赞扬优点,或委婉地指出问题,指导改进意见。同时也宣传教育法规与相关政策,还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外来务工子女学习衔接等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对部分村庄校车未通达,课外书的循环使用等一些家长关注热点问题,一时作答不了,我就带回来,或反思,或反馈……

总之,“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让我再次感受到了自己作

为一名教师,肩负的重任,更坚定了既教书又育人的信念。我们要善于家访,用心感悟,携手家长产生无穷的教育合力,善待孩子,育好孩子!

第三篇: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再思考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再思考

摘要:学科教学需要改革和创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是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学科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交互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等,形成了新型的师生“双主”教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纵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课的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验,成就不菲,问题犹存。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我们担负着时代使命,有责任、有义务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进行再研究和再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再思考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寻找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点来优化各学科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

一、认识再提高 更新教育观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必须提高认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做到既符合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又自觉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科学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提高学科教学效率。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部署未来十年,教学信息化将从基础建设、应用普及转向高端发展,为此,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应用驱动、统筹规划、有效融合”的方针。此外,从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势看,创新型人才、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尤显重要。因此,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全新人才培养观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切实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方面全面审视历史成果与局限,树立信息技术与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效融合的全新、科学的教育理念,解决好不少学校仅局限于把信息技术作为简单的、一般性辅助教学手段的问题;解决好不少学校教师逢课必用、无谓滥用乱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的问题;解决好不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低下、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三是树立正确的学科教学评价观。把从教学实际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科学发展,革新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追求信息化教学实效摆在重要位置认真加以落实,真正实现学习评价和人才评价观念由“高分数”向“高素质”的转变。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认识,自觉更新观念,为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措施再得力 念好管理经

教育主管部门要从行政角度强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电教机构、教研部门要协调联动,形成合力,以此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研究与实践活动,加速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学校要主动承担起加强教学管理的重任。教学管理应当履行好对各种教学资源的规范、组合与调控之责。进一步加强对包括学科教学在内的整个教学过程的管理。没有管理作保证,“理念再先进也不会落实,资源再丰富也会闲置,技术再先进也会沦为一种时髦的包装”。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的激励措施促使组织和个人不断向上流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与个人的潜能,实现有效教学。落实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必须从教育主管部门、电教机构、教研部门直到学校,建立起成龙配套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规范和引导教师进行相关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从而,有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

三、环境再优化 更新硬软件

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也不能否认,比如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硬件、软件和积件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教师专业化不均衡等问题,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极有可能拖住教育信息化的后腿。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硬件、软件建设的总目标是“三通两平台”,即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但就当前而言,硬件设施建设一是设施设备短缺;二是设施设备老化;三是设施设备配置不均衡,示范校与薄弱校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别。就软件资源来讲,真正优质高效、教师拿来就能用的教学资源少之又少,当然,不否认这有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从积件的角度上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信息化教学自始至终都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目前的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很大,未来的发展更是呼唤具有超强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以便真正解决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不恰当的问题,推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科学、有效应用。从现实情况到十年发展目标要求,存在着很多亟待破解的难题,对此必须有效加以解决。因此,要努力营造适宜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持续加大硬件、软件和积件建设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 2 与学科教学走向有效融合,才能有力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四、模式再探索 找准突破口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关键所在。任何建设包括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以及积件建设,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落实教育信息化应用。没有教育信息化应用,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学科教学应用,教育信息化建设就会偏离正确方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加快合格加特长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目的也正在于此。因此,必须抓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这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并在此基础上,找准突破口,解决实质性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突破口在于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交互方式、教学评价的有效融合,强调民主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促进整体教学与分组教学相结合、课外自主探究学习与课内合作交流学习相结合等等。搞好信息化学科教学应用,必须在教学内容上不断加以完善,以求适应经济社会以及科学文化发展的现实与长远需求。必须强调对现有教学内容的调整、补充与完善。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坚决反对为用信息技术而滥用乱用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为“应试教育”服务等不良倾向,切实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引导到培养高素质人才上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创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这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关键中的关键。

五、再立足实际 打赢攻坚战

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所面对的基础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是什么呢?一是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与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存在差异。二是现行教育体制的固化造成许多教育内在问题的显现,比如:“应试教育”现状、班级授课制。又如:不同学科特点、不同课型要求。再如:城乡之间、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存在着差异。这些都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过程中需要直面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特别是人们教育教学观念的固化、教学设计思想的倾向、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活动,都将导致育人质量的差异。

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必须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深入探索实现有效融合的路径,打赢有效融合的攻坚战。除了解决更新教学观念的“先导”问题外,要在操作层面上尊重客观实际,从客观实际出发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准确把握 3 文科、理科知识的特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按照单一课与综合课、新授课与复习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不同特点与要求,落实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根据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特点,谋划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按照不同学段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和教学实际需求,有选择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区别地设计好课件。否则,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很有可能会违背客观规律,影响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本人有幸担任2013秋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竞赛的评委之一。发现教师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程序上安排颠倒,操作上手忙脚乱,最终结果是一堂课下来表面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像这种情况。如果我们不从实际出发,不从基础抓起,不整体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那么,有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定会成为空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目的在于在“整合”课研究与实验的基础上,更上层楼,再进一步,使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真正融为一体,从而构建生命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广大教育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追踪新技术发展,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营造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从实际出发,抓住关键,找准突破口,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强化科学调度与管理,以便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大见成效。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芹.教育变革与创新: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之路[C].wenku.baidu.com/view/813a09d150e2524...2013-4-27-[2] 融合.百度百科[D/B].baike.so.com/doc/5256279.html 2013-08-09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4]于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J].中国电化教育,2012,(5), 5—14.。

第四篇: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价的思考

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价的思考

孙明2 2010-12-10 13:41:14

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价的思考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 孙明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基于自身的学科特点,其评价机制也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目前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价成了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应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评价方式,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本学科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同时,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评价方式,信息素养

一、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教学评价也是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对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而评价的方式和效果也将会影响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形成学生不同的信息素养。

在过去十多年的教学活动中,由于缺乏比较明确的要求和评价标准,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忽视了对学生评价的作用,导致教学评价出现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样,在教学中不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也有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逐渐认识到以往在教学评价方面的缺失,并积极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例如:可以建立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表,将学生每次上课的相关评价结果登载到记录表中,通过该记录表反映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成长情况。这种过程性的评价方式,对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改善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作用。建立科学的学科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学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适当、及时的教学评价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活跃,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形成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同时,有效的教学评价,也可以对课堂起到反馈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1、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价认识不够

虽然信息技术学科早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但相比其它进入中考、高考范畴的科目来说,少了考试的评价为导向,很多家长便认为这门课程并不重要,部分学校也对信息技术学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于是,课堂教学便显得有些随意,一些教师也经常忽略了教学环节中的教学评价,认为此环节可有可无,便导致学科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不高,信息素养参差不齐。与其它学科相比,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价也未作为一项教学工作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忽视了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

2、现有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

就目前一部分小学而言,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并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各校评价方式会根据任课老师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在学科教学评价方面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比如有的学校沿用了传统课程的试卷考查方式,将学期所学的知识点做成试卷,让学生用笔试的方法完成相关操作描述,教师评分后作为终结性评价成绩;有的学校没有组织考试,造成学生学习的时候对所学内容并不重视;一些学校在信息技术考核评价中增加了上机测试的方式,以学生上机测试的结果作为对学生本学科的评价结果。

以考试的方式来评价信息技术教学,过多地重视终结性的评价结果,往往忽视考查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同时也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容易以偏概全,有失评价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三、改进和完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原则是有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全面发展,改进和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评价应具有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以及评价手段、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

1、倡导多元化的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与师评有机结合。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或课堂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互评是学生之间或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的相互评价,师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评价。以学生自评为主的评价方式,可以充分体现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通过学生的自评和同学间的互评,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学生自评、互评,对学生而言压力相对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交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从而使学生有清楚的自我认识,从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师评也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肯定或纠正,让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是一种更综合的评价方式,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收获。

2、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评价。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习起点的差异、学习兴趣的差异,操作时间的差异等,都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就我所任教的班级而言,学生的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大部分学生家里都有电脑,平时在家长的带动下接触电脑的时间比较多,但也有个别学生在家里没有机会使用电脑。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学习起点的差异,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会有较大差异。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正视学生的这些个体差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采用差异化的标准来进行评价,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评价也应注意鼓励性,对不同起点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只有提高、有发展、有创新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这样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持他们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的自信心。

3、开展多样化评价的方法

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根据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口号,目前教师运用得最多的过程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作品评价法

作品评价法,简单地说就是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软件)创作一幅作品,教师再根据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信息技术学科中学生作品主要是指学生在进行任务学习或单元学习结束时完成的作品,如画图作品、电子小报、网页、演示文稿等等。作品评价法以学生为评价中心和主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和发展为目的。可适当地开展小组互评和师评等方式,给予优秀作品以肯定和展示的机会,将更好地发挥作品评价法的优势。作品评价法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信息技术课程对教学评价要求。

2、基于blog的“电子档案袋”

基于blog的“电子档案袋”类似于成长记录袋,可以体现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过程性记录,体现过程性的评价。Blog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展示作品和交流经验的平台,可以帮学生建立一个记录学习过程的“电子档案袋”,并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美国学者林(R.L.Linn)和格朗伦德(N.E.Gronlund)系统地总结了成长记录袋的优势:由于成长记录袋是由课堂教学的产品组成,所以很容易和教学结合起来;成长记录袋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成长记录袋可以鼓励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并且可以提高学生评价自己作品优点和不足的技能;成长记录袋可以帮助学生担负起确定目标和评价自身进步的责任;成长记录袋可以为教师、学生提供合作和反思学生进步的机会;成长记录袋可以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成为一种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方式;成长记录袋可以创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家长会机制;成长记录袋可以向家长展示学生一段时期以来的发展情况和当前所具备的技能。

3、过程性量表记录法

过程性量表是一种定量评价。它的基本程序是:先编排专门的评价表,确定评价指标(项目)、权重、评分标准;再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评定;最后进行数据处理,汇总所有的评价表,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每个评价对象的总得分或等级。例如: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针对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发言、倾听习惯、用机习惯、作业上交情况等维度进行相关权重的评价,最后将每次的评价结果汇总进行处理。评价量表可用于日常教学研究的形成性评价用表。除些之外,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适合自己的教学评价平台。比如,可以改进“电子档案袋”的评价方法,简化blog的操作,并可以更好地收集学生的作品。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简单地运用某一种固定的评价方式,往往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多种方法并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做努力。

结语:

信息技术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知识涉及面广,技能综合性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更没有普遍的规律可以遵循。同样,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也是多元化的,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这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努力与探索。相信随着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评价问题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同行的关注,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也将更完善。参考文献:

[1][美]R.L.Linn & N.E.Gronlund:《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204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王坤敏,刘红艳.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中的“作品评价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3,5.[3]张艳艳.Blog用于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实践[J].信息技术教育,2005,4.[4]方红《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成都教育学院

[5]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

第五篇:对西方音乐学科发展的思考

对西方音乐学科发展的思考

对于西方音乐史的教学和学科建设问题,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们进行过很多有益的、富有成效的讨论。通过讨论,使得西方音乐学科在摆脱外来因素的制约与自身思想的束缚中,有了学科的自觉意识与独立性,并且取得了可喜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又面临了新的课题和挑战,这些课题和挑战有的来自社会的大环境及其影响,也有的是我们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都是必然的,不足为奇。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有清醒的认识,并积极面对。

最近,我简单思考了一下西方音乐教学与研究的学科发展的问题①,并有一个感触:我觉得我们曾讨论过如何学习西方音乐史问题(方法论问题),也讨论过音乐学的学生(包括西方音乐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和素质的问题等等,但现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有一个更基本的问题需要明确――学习西方音乐史的目的是什么?中国人为什么学习西方音乐史?中国人现在学习西方音乐史有何现实意义?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在充分掌握西方音乐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以人文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多元的视角了解世界、认识自己,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为建立和谐的世界与和谐的社会服务。

我想就其中的几个要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在充分掌握西方音乐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指的是对西方音乐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这里引发出了另一个基本问题――西方音乐史的内容。

西方音乐史的内容是什么?我们现在的教学和研究有没有涵盖西方音乐史的全部内容?有没有空缺和盲点?我们现在的教学与研究条件比以前改善多了,是否可以设法填补这些空缺和盲点,比如:

1)档案研究、手稿研究。这方面我们是先天不足,历来只能采取回避态度。现在可以考虑要不要去碰?怎么办?

2)乐谱研究。我们从事西方音乐教学与研究的人员当中,有多少人能够读懂西方古代乐谱?有多少老师能熟读?现代乐谱又如何?有多少人能读?要不要学习?怎么办?

对于以上两个方面,我的意见是,请专家来讲学,派学生出去学习,以前做不到,现在有条件了,应该努力做。

3)文献的收集、翻译和研读。这个问题需要多讲一点:

首先,我们对西方音乐史基本文献的收集状况如何,我们心中有没有数?比如,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文献有哪些?新的研究成果有哪些?当代西方音乐学的最新成果有哪些?另外,西方音乐史权威性的期刊②,国内哪个图书馆收集得较全?各个图书馆有哪些?缺哪些?是否可以认真做一个调查、统计,搞个目录,以便心中有数。

其次,是翻译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国外人文学科相关的学科,其文献的翻译状况与本学科的发展水平一般成正比,换言之,从一个国家在这门学科翻译的数量和质量当中,即可大体上看出本学科在这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和水平。我国的西方音乐史文献的翻译尚处于起步阶段,恰好反映了我们的西方音乐学科的发展程度。

许多人可能还记得建国后的17年间,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分别设立的编译室。这两个编译室所翻译的著述和文章之多,质量之高,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之大,至今仍令人由衷地佩服!只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及其它原因,他们的翻译不可避免地有了一些诸如资料来源、语种、观念等方面的局限性。即便如此,他们的工作对处在封闭状态下的中国音乐界已经起到了与外界音乐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的作用,功不可没。今天,我们的国门打开了,青年人外语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不知什么时候这两个编译室消失了,真是非常可惜!

当然,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音乐学界逐渐出现了介绍国外音乐动态或综述性的文章,其传递的音乐信息和研究范围已经不仅局限于苏联,而是扩大到了西欧、北美,乃至亚洲各国和拉丁美洲等世界各地,对开阔我们的眼界,了解多元的世界和多元的文化,包括了解西方音乐史及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情况,也起了积极的作用。本世纪以来,随着留学人员的增多和“海归派”的壮大,更有一批新的、音乐学的学术著述陆续从各种语种得到翻译和出版,或者正在翻译和出版之中。一些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正在组织翻译并取得初步成效。这确实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看起来大家似乎都在做,但有没有在学科建设的总体框架之下形成规模?而具体到西方音乐史学,尤其是西方音乐史学的经典文献,究竟有多少已经翻译,或计划翻译,可以讨论和交流。

我想强调的是,要在学科建设的总体框架之下,有计划地将西方音乐史的权威性经典著述翻译成中文,还必须保证翻译的质量。这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翻译队伍的水平要有保证。因为只有翻译者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同时又精通音乐中的某一门学问,中文还要好,才能翻译得好。有必要特别强调翻译者的责任感。在当前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是否能够耐得住寂寞,对翻译者来说就是相当严峻的考验。我们不一定要像过去那样过分强调“集中”,非要成立“编译室”不可,但是,外文不通,中文不精,又缺乏责任感,就很难于保证翻译的质量,反而会出现误解、歪曲、漏译、编造等等问题。为此,建议组织翻译队伍时,应严格谨慎,同时还要严格注重审查和校对的工作。否则一旦出版,后果不堪设想!

总之,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也非常迫切。上个世纪90年代,杨燕迪、孙国忠就曾发表文章呼吁组织翻译,并列出了书目。时隔十几年了,有多少进展?我们心中是否有数?

从我对学习研究西方音乐史的目的认识出发,感觉对文献的收集、翻译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真正“充分掌握西方音乐文化知识”,换言之,它关系到我们西方音乐史学的教学和研究是否真正进入了学科的本体?这也是我们能否“以人文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多元的视角了解世界、认识自己,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的基本前提。

与文献有关的,还有一个研读的问题。

对文献的收集、翻译固然重要,而提高西方音乐学的未来学者的研读能力,从长远看,更加重要。杨燕迪在2005年全国音乐学研究生教学工作会议上的发言《论音乐学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中,精辟地提出音乐学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的四个方面――理论素质、音乐素质、人文底蕴和语言能力。我觉得非常好。其中语言能力(包括汉语和陌生语言,如古代汉语、外语)很重要。音乐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音乐学学科将来的发展。

对于负责音乐教育的音乐院校来说,应该帮助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我们的前辈张洪岛、廖辅叔、钱仁康先生们一代,以及于润洋先生等一代,都具有两门或两门以上高水平的外语能力,我们现在的学人、学子真是望尘莫及。英、德、法、意、西等语言问题,是学习西方音乐史的基本功或基本素养之一。这个问题谈了多少年,可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实在有必要认真考虑怎么办?问题出在哪里?要不要改进?如何改进?何时改进?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西方音乐史人才的语言能力靠谁培养?如何培养?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再拖延下去了。要从音乐院校的教育体制上根本改革。

似乎有必要作一个统计: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到底有多少人能够阅读西方音乐史的元典文献?大约能够读懂多少?他们占学生的比例如何?同时,我们似乎还应该反思一下,在这方面我们究竟做了多大的努力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如果学校和教师不设法解决基础问题,不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基本能力,应该说是学校和教师的失职!我听说,有些学校开设了经典文献的阅读课程。这当然很好,但不知道对于文科基础相对薄弱、外语程度多数比较浅的音乐院校学生,能否仅仅通过一门“阅读课程”就解决西方音乐史文献阅读能力的问题,我深感忧虑。如果我们从长远考虑,从基础做起,相信可以改变现在尴尬的局面,而音乐学系的学生阅读元典文献的水平,应该有更大的提高。

具体如何解决?音乐院校现有的本科、研究生外语教学应该做大的调整,大力提高外语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分量。对于我们音乐院校音乐学系的外语课程,我个人觉得其重要性,绝对不亚于作曲系的“四大件”。从招生,到入学后的教学,音乐学系西方音乐史专业的教学必须大力提高和重视外语。目前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外语教学的学时究竟是多少?够不够用?学生是否“吃得饱”?教学上有什么问题没有?音乐院校的外语教师的待遇如何?地位如何?水平如何?教学效果如何?这些问题有必要做调查研究并认真加以解决。

此外,建议至少在目前,招收西方音乐史专业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可以考虑打破从专业音乐院校毕业生招生的单一模式,而增加外语专业或其他人文专业又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热爱音乐并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入学。人文学科的学生,文化基础更加宽厚,可能更有利于他们思考音乐文化现象的问题。如果外语能力强,更有利于提高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的水平。

提出“在充分掌握西方音乐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其要点是对西方音乐史的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西方音乐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同时必须明确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不是目的,而是基础,是必要的基础。我们的教学当然应该传授知识,但是更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注意帮助培养学生自己不断索取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二、以人文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多元的视角了解世界、认识自己,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为建立和谐的世界与和谐的社会服务。

对于西方音乐史学科来讲,“在充分掌握西方音乐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以人文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多元的视角了解世界、认识自己”,才能做到“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为建立和谐的世界与和谐的社会服务”。这里强调“以人文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多元的视角”,是态度,也是方法。重要的是要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把我们自己摆进去,只要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利,就加以研究。既要打破西方、东方、国界、民族界线,又要发挥东方人、中国人的特长和独特的视角;要了解世界,认识自己,在了解世界的对比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且有意识地做出别人不能或不容易做的独特贡献。

我觉得承认并强调“多元的世界”和“多元的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进步。它要求人们具有多元的观念和多元的意识,即承认世界的多元文化这个现实,认识到人类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多元文化的观念和意识要求我们具有多元的态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平等的,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必须加以尊重与了解,并且提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所谓东方、西方,中国、外国,汉族、少数民族,高雅艺术、俗文化,艺术音乐、流行音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属于世界村的文化大家庭。

多元文化的观念也要求我们具有多元的思维。而多元的思维是需要培养的,是需要通过学习才能做好的。尤其在音乐学术研究中,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者和学者,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多元思维能力和习惯。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常规,突破固有的知识结构,努力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学术研究之中。如果有了上述多元的观念和意识、多元的态度和多元的思维,那么,以多元文化的视野进行音乐研究才会成为可能。

为了培养今后具有多元思维能力的未来的、新型的音乐学工作者,迫切需要在现有的音乐学教育方面做必要的调整和改进。目前,我们的学科分工很细,学科之间相互隔绝,缺乏交叉与交流,而音乐院校本科的教学中,对学生知识的基础教育又过于狭窄,学生过早开始专业学习,从体制上就没有多元化的空间。许多西方音乐史专业的学生对中国历史的一般知识了解过于肤浅,对中国的音乐史、民间音乐不熟悉,缺乏深厚的感情和兴趣;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相当贫乏,基础更加薄弱,这些都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一个学生不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怎么能用多元的思维思考问题。正是这个原因,我们现在的教学体制,恐怕难以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这个问题同样提出了很久,却没有改变的迹象,当然,这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但是,我们可以在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方面、在音乐院校当中,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适当调整,尽量做到多元化。

我们首先可以从局部做起,比如先打破音乐学内的子学科之间的界线,将西方音乐史与美学或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学、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史等学科联合举行研讨会,共同商讨一些可行的课题,有意识地组织跨学科(或跨“子”学科)的交流和合作。组织这类学科建设相关的小型专题研讨会无需过多的资金、人力和时间,只需两个学科,几个人碰头,即可探讨具体合作的可能性。不过,这种小型的专题研究不能只靠哪个学会二三年一次的年会才举行,而是一年内就可开几次,可开的先开,可行的先行。相信我们的教学与学科建设一定会有新的起色和进展。

可以研究和讨论的题目很多,我把自己初步想到的一些具体题目提出来,仅供大家参考。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题目是指大的方面,每一个都可以再细化成许多小题目。其中有些方面实际上有的同仁早已开始研究了,有的已经发表了很好的文章、论文、或学位论文,但是仍有相当的空间,可以细化,并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如:

1.基督教音乐文化的研究

2.西方艺术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契合

3.各类音乐表演艺术的史学研究或流派传承历史演变的研究

4.西方音乐中的犹太(音乐)因素

5.中、西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比较及对后世的影响

6.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研究

7.西方现代音乐创作中西方文化与古代或与东方文化的契合

8.西方标题音乐与中国器乐的标题性研究

9.西方器乐音乐中的“升华”与中国文人器乐音乐的“韵律”问题

10.西欧不同国家撰写的西方音乐史或通史(法、德、意)的研究与比较研究

11.东方国家撰写的西方音乐史或通史(日、韩、印)研究

„„

这里仅提出一些我所想到的,当然还有很多。我的初衷是通过一些跨学科(或跨“子”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努力“以人文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多元的视角了解世界、认识自己”,以便在共同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世界,认识自己。只有“以人文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多元的视角”才可能真正深入地了解世界,认识自己,才能达到“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为建立和谐的世界与和谐的社会服务”的最终目的。

①上个月我开始考虑“2007年第二届西方音乐学年会筹备会暨本学科发展研讨会”的发言时,接到福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的“多元文化视角的音乐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王耀华教授从教45周年”的通知,其议题与这次的研讨很有关系,更促成了我的这篇发言和想法。

②西方音乐史权威性的期刊,如:

JAMS Journal of American Musicological Society(1948―)

JM Journal of Musicology(1982―)

ML Music and Letters(1920―)

MQ Musical Quarterly(1915―)

MSD Musicological Studies and Documents(AIM)

RILM Répertoire International de Littérature Musicale(International Repertory of Music Literature)(1966―)

„„

??}本文根据本人在“2007年第二届西方音乐学年会筹备会暨本学科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蔡良玉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宁)

下载对学科特长生家访工作的总结与思考 施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学科特长生家访工作的总结与思考 施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例和思考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例和思考 (与数学、英语实际教学)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以计算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信息......

    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襄垣县2013年中小学成绩分析暨教学质量提升推进会议材料 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我叫王红叶,是襄矿子弟小学六年级的一名教师,所代科目是品德与社会,在本次县教研室组织的期中质......

    对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栗晓敏)

    对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 邯郸市第十六中学栗晓敏 历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能够激发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更能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为使学生更好的学好这一......

    与问题学生交朋友,对学生问题施道法

    与问题学生交朋友,对学生问题施道法 回看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的信条是视每一个学生为一生的朋友。但爱好学生易,爱问题学生难。为师者都希望桃李芬芳,精英辈出。班主任要想......

    对学科网站群政治学科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几点思考

    对学科网站群政治学科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几点思考 武穴中学 王中梅 【摘要】学科网站群的建设与应用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平台,其基础在于资源建设,目的在于应用,最终要服务于......

    对小学品德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新课程下初中思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方建敏 【摘要】:课程资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成效。传统的课程观认为......

    对我校学科交叉的思考 - 东北师范大学校友会

    0 对我校学科交叉的思考 学科建设办公室“211工程”办公室 学科交叉的态势和政府导向 "人们常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各学科内,通过各自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观念、......

    对广播电视新闻学科未来发展的思考

    对广播电视新闻学科未来发展的思考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