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导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关于进一步 加强导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为了充分发挥导学工作在整个开放教育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将新形式下的导学工作切实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按照我省电大“一网双学”的教学模式和全省开放教育的工作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专业中心教研室,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一)完善专业中心教研室
省校要进一步完善开放教育各专业中心教研室的建设,各市州电大系统教师都应积极参加。要求各市州电大必须在各专业中心教研室中配备至少一名专业教师作为成员。
(二)成立市州电大中心教研组
各市州电大要根据本地实际,成立包含县级电大教师在内的专业中心教研组,以便开展相关教研活动。教研组负责人原则上应为市州电大专职专业教师,成员为县级电大或教学点专业教师。中心教研室组的主要任务是以市州电大为龙头,指导和承担本地区的各级电大或教学点的导学工作。
(三)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以市州电大为龙头,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组建覆盖各地系统的教师导学网络,将导学工作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1.配备专业联系人
各市州电大必须按“一专业一名联系人”配备已开专业的联系人。原则上,专业联系人应是省电大中心教研室的成员和市州电大中心教研组负责人或成员。专业联系人负责与省电大导学中心各教研室专业负责人联系专业教学上的有关事宜,并负责协调、管理本市州电大所辖县级电大或教学点的该专业的所有课程的导学工作。2.配备相对稳定的课程导学教师
各市州电大应配备足够且相对稳定的课程导学教师。若校内教师不能满足需求,可由市州电大指定所属县级电大或教学点专业对口的专职教师兼任。也可从高校或社会聘用符合要求的专业人员作为课程导学兼职教师。
县级电大或教学点也应尽量配备足够且相对稳定的专职或兼职课程辅导教师。各教学点从2008年春季开始,每学期开学之初应将已开专业所有开出课程的课程导学教师名单与基本情况一览表报市州电大批准备案。若教师配备不足,则应依托市州电大教师来开展导学工作。
二、积极探索导学内容形式,狠抓导学环节落实
(一)采用丰富多样的辅导形式进行课程导学 1.依托市州 “电大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网上导学
各市州电大应依托 “电大在线”教学平台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上导学。各市州电大专业中心教研组要在专业联系人的主持下,定期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2次。各课程辅导教师每学期应在“电大在线课程论坛”中进行3次以上的网上导学。网上导学的内容包括专题讨论、集中答疑、习题解答、读书指导、学期初学习指导、学期末复习备考等多种内容。各教学点应组织学生统一或自行上网学习。
2.结合教学点实际和课程特点开展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是导学的重要形式。面授辅导的次数可根据该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学员的总体水平进行调整。难度较大的课程面授课时可增加至该课程学时数的1/2或以上,相对容易的课程面授课时可减少至该课程学时数的1/4。对于教学点无法配备导学教师的课程,教学点应与市州电大联系协商,请市州电大帮助解决落实课程的面授辅导教学
3.合理利用网络、光盘等媒体进行导学
各市州电大应根据本地实际,合理利用网络、光盘等媒体开展导学,对于少数因条件限制而难以上网学习的学生,应由市州电大及时下发资源整合光盘或纸质辅导资料对学员进行辅导,也可派课程辅导教师送教上门进行巡回面授辅导。
4.结合小专业、小课程的实际,开展“一对一”的课程导学 小专业、小课程系指当地招生人数较少且分散的专业与课程,这对将学生集中起来面授较为困难。为此,各地应积极推行“一对一”的导学形式,切实把导学服务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5.通过严格执行形成性考核制度辅导学生的平时作业 对于中央电大和省电大下发形成性考核练习册的课程,由课程导学教师分批布置平时作业,没有形成性考核练习册的课程则由导学教师自己设计平时作业并分批布置。平时作业的次数不能少于4次,对于每次作业辅导教师都应全批全改、记录成绩,并通过面授辅导或网上辅导的形式集中讲解。每学期的网上作业讲评不少于2次。
除以上几种导学方式及内容外,各市州电大专业联系人和课程辅导教师还应积极开拓创新导学形式和内容,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二)通过多种措施落实导学环节 1.制订导学计划
每学期初由课程导学教师制订出该课程本学期导学计划(包括形式内容等)。
2.记录导学过程
课程导学教师在辅导员的协助下将每学期的导学活动进行记录,包括每次导学活动的时间、形式、内容、学生参与情况和效果。学生的每次作业都应留存以备检查。市州电大技术部门应通 “电大在线”的后台,认真统计网上和导学有关的数据,并作好记录。
3.总结导学落实情况
各市州电大按照课程设立“教师导学记录档案”,将每学期的导学计划、导学记录、网上导学相关数据统计等与导学工作有关的材料进行归档,以备教学评估和检查,并在每学期末形成学期导学工作汇报交省电大。
三、加强导学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确保导学工作实效
(一)制订导学规范
各市州电大应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导学规范”,明确导学工作的要求、具体内容和评价考核办法。每学期依据“导学规范”对本地区各教学点的导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并将检查结果列入学期末的导学工作汇报交省电大。
(二)加强检查与监督
省电大在每学期的教学检查中,通过市州电大“教师导学档案”对导学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全省公布。
第二篇: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要求
(2007年4月修订)
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意义、教学目标与要求 1.意义
毕业论文(设计)是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对学生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综合运用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研究意识与素养,提高专业应用能力,重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学生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工作作风及实际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
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应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1)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3)进行学术研究的初步能力;(4)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5)协作配合工作的能力。3.原则要求
文经学科类各专业的毕业论文环节一般包括毕业作业、毕业论文等,理工科类各专业的毕业设计环节一般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凡修完本专业全部必修课程,已修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总学分80%以上的学生,经申请可参加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为各专业学生必修环节,不得免修。
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均应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因特殊原因不能组织全部本科毕业生答辩的,须由市州电大向省电大提出申请,经省电大报中央电大教务处批准后,可采取随机抽取部分论文进行答辩的形式,抽取比例不得低于30%。申请学士学位的毕业生、毕业论 文(设计)初评成绩良好(或初评百分制成绩在本专业良好档范围)的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学生自愿要求参加答辩的,所在学校应予许可。
专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组织工作由各市州电大结合教学实际自行安排,有关安排计划或实施方案应事先向省电大申报,经批准后方能组织实施。
二、选题原则
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由教学班专业教师负责把关,市州电大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审定,指导小组组长签字。
选题的原则是:
1.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题目大小适中,对实际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应结合当前科技和经济发展,尽可能选择与社会发展及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题目。
3.选题应鼓励学术创新,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鼓励选择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鼓励解决实际问题。
4.本、专科的选题在深度和广度上要有所区别,选题难度适中,以在规定时间内,经努力可完成为宜。
5.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结合较大型任务的课题,每个学生必须有独立的子课题,保证各自独立完成所分担的部分,杜绝挂名、代笔等弄虚作假行为。
三、教学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要求体现于整个工作的各个阶段中,可根据课题的特点而有所侧重,但应达到如下的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的任务量要适中,中等水平的学生完成的时间一般每学分不少于1周。
2.毕业论文(设计)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
3.本科学生在专科学习阶段所作毕业论文(设计)不得直接或变相用作本科学习阶段的毕业论文(设计)。
4.毕业论文(设计)应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谨严,语言通顺。
5.毕业论文(设计)应当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文学作品等各类非学术文体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论文提出。
6.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目录、摘要、正文、参考文献,专业所需的图纸、测试数据等相关材料。所引用的中外文参考文献资料,必须注明作者名、引用文章名(或教材、著作等的书名)、引用期刊名、出版单位、时间(引用期刊的还必须注明刊号)。引用其他参考材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7.毕业论文(设计)字数本科一般不少于5000字,不超过10000字;专科一般不少于3000字,不超过8000字。
8.毕业设计(论文)要统一格式,统一封面,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及装订。
四、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既是毕业论文(设计)的业务指导者,又是工作的组织者。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全过程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1.指导教师资格
(1)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熟悉电大教学情况。
(2)具有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3年以上相应专业教学经历。
各教学点应将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名单报市州电大初审,经省级电大复审后认定。
2.指导教师职责
(1)按照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安排,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明确分阶段的教学要求和日程。
(2)指导学生正确选题,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进行指导,解决写作中的有关问题。
(3)指导学生制订写作计划,审核写作提纲,审阅学生写作初稿,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
(4)对每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分阶段指导,指导过程不少于3次,并检查工作进度和质量。每次指导需进行较详细记录。在业务指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独立创新的精神。
(5)检查学生独立完成写作情况,鉴别并制止抄袭、剽窃等造假行为。
(6)针对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中的表现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并给出初评成绩。
3.教师指导人数
每名教师指导的同一届各类各层次学生总数,文经类专职教师不多于15人,兼职教师不多于10人;理工类专职教师一般不超过8人。指导教师出差或病事假2周以上者,教学点应负责委派其他教师代管。
五、答辩组织工作 1.组织工作
由各市州电大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组织工作。答辩时,应聘请3名以上单数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答辩小组,从中推选一名成员作为小组长,负责主持答辩。答辩主持人应具有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持有中央电大或省电大颁发的答辩主持人资格证书。答辩小组成员包括:答辩主持人1名,答辩教师若干名(与答辩主持教师一起形成单数),秘书1名(具有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负责汇总答辩题目及答辩评语、成绩);答辩小组成员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不少于两人。论文指导教师可以作为答辩小组成员参加答辩。
2.组织答辩时间
各市州电大组织答辩工作的时间一般每年进行两次,春季在4月中下旬,秋季在10月中下旬,具体时间由各市州电大确定。
3.论文答辩要求
凡需要答辩的学生,应提前一个月向市州电大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参加答辩。参加答辩的学生,应在答辩前一周将毕业论文(设 计)提交给学科答辩工作小组进行审阅。学生还应提前准备好答辩呈词或答辩提纲,以便准确陈述自己的论文要点并正确回答教师提问。
4.论文评分
⑴每位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答辩前由指导教师给出评语及初评成绩。答辩完毕由答辩小组根据指导教师评阅意见以及答辩情况,评出论文最后成绩。
⑵毕业论文(设计)成绩采用百分制,其对应的等级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优秀(85~100分)、良好(75~84分)、及格(60~74分)、不及格(60分以下)。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优秀的人数应控制在20%以内,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不能毕业,必须重做。
第三篇: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说明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系统训练和考察过程。毕业设计(论文)(下称“论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从事工作和取得成果的完整表述。论文的撰写是学生基本能力训练的过程,应当符合中央电大及省电大指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言规范。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严格把关,制定本规范。
一、论文的结构与要求
论文包括目录、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后记、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论文一律打印,不得手写。
1.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和主要级次(文经类)的标题和所在页码。
2.论文标题
论文标题应当简短、明确,有概括性,符合论文任务的要求。论文标题应能体现论文的核心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论文标题不得超过25个汉字,不得设置副标题,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分二行书写。论文标题用词必须规范,不得使用缩略语或外文缩写词。
3.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应扼要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精练,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包括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摘要中不应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并应避免将摘要撰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内容摘要一般不少于300个汉字。理工类毕业设计论文还要求有相应英文摘要。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参照相应的专业术语标准),一般列举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并应出现在内容摘要中。
5.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绪论、本论和结论等部分。正文必须从页首开始。
绪论一般做为专业技术类论文的第一章,应综述前人在本领域的工作成果,说明毕业设计选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资料情况以及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经类论文的绪论即全文的开始部分,不编写章节号。一般包括对写作目的、意义的说明,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问题。
本论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文字通顺简练。结论是对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评
价。结论一般不超过500个汉字。
正文一级及以下子标题格式如下:
理工类各专业:第一章;1.1;
一、;1.;(1);①;
文经类:
一、;
(一);1.;(1);①。
6.注释
注释安排在当页页脚,用带圈数字表示序号,如注①、注②等。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论文工作中取材的广博程度。参考文献应以近期发表或出版的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文献为主。参考文献数量理工类不少于8篇,文经类至少10篇。
产品说明、技术标准、未公开出版或发表的研究论文等不列为参考文献,有确需说明的可以在后记中予以说明。
网上参考文献应注明准确的网页地址。
8.后记
对整个毕业设计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总结,对导师和对为毕业设计工作、论文撰写等提供帮助的组织或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尽量简洁明了。
9.附录
对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对论文确有作用的材料(如外文文献的复印件和中文译文、公式的推导过程、较大型的程序流程图、较长的程序代码段、图纸、数据表格等),可以编制成论文的附录。附录字数不计入论文应达到的文字数量。
二、打印要求
论文必须使用标准A4打印纸进行打印,页面上、下边距各2.5厘米,左右边距各
2.2厘(论文所附的较大的图纸、数据表格及计算机程序段清单等除外),并按论文装订顺序要求如下:
1.封面
见附件《湖北电大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目录
目录列至论文正文的二级及以上标题所在页码,内容打印要求与正文相同。目录页不设页码。
3.内容摘要
摘要标题按照正文一级子标题要求处理,摘要内容按照正文要求处理。内容摘要不设页码。
4.关键词
索引关键词与内容摘要同处一页,位于内容摘要之后,另起一行并以“索引关键词:”开头(字体加粗),后跟3~5个关键词(字体不加粗),词间空1字,其他要求同正文。
5.正文
正文必须从正面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页码在页末居中打印,其他要求同正文(如正文第5页格式为“―5―”)。
论文标题为标准三号黑体字,居中,单倍行间距;
论文一级子标题为标准四号黑体字,左起空两个字打印,单倍行间距;
正文一律使用标准小四号宋体字,段落开头空两个字,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正文中的公式原则上居中。如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应与正文左侧对齐,公式仍居中,公式末尾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二章的第三个公式序号为“(2—3)”,附录2中的第三个公式序号为“(②—3)”等;
正文中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绘制规范。插图按章编号并置于插图的正下方,插图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个插图序号为“图2—3”,插图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
正文中的插表不加左右边线。插表按章编号并置于插表的左上方,插表不命名,如
第二章的第三个插表序号为“表2—3”,插表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
6.后记
后记独占一页,标题按照正文一级子标题要求处理,内容按照正文要求处理。
7.参考文献
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的格式打印,内容打印要求与论文正文相同。参考文献从页首开始,格式如下:
(1)著作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书名.出版者.出版年份及版次(第一版省略)
(2)译著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书名.出版者.出版年份及版次(第一版省略)
(3)学术刊物文献
序号 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4)学术会议文献
序号 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5)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
序号 作者.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和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6)西文文献
著录格式同中文,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参考文献作者人数较多者只列前三名,中间用逗号分隔,多于三人的后面加“等”字(西文加“etc.”)。
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在会议名称后加“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项;会议地址与出版地相同的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的省略“出版年”。
8.附录
按照正文一级子标题以下格式打印,每个附录均从页首开始,并在附录起始页的左上角用标准小四号黑体字注明附录序号。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推广实施“一网双学”教学模式的通知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鄂电大字〔2006〕6号
关于进一步推广实施开放教育 “一网双学”教学模式的通知
各市、州、省直管(市)广播电视大学、省电大直管教学点及各试点单位:
我省自1999年参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以来,全省电大系统教师对开放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年”的统领下,2004年,全省电大系统教师积极参加省电大发起的“开放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征文”活动;2005年,以征文为基础,一批获奖成果以《湖北电大学报》专刊形式进行了展示。省电大在认真总结全省电大系统开放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网络导航+自主学习+辅导教学”表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并形成了 “一网双学”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推进“一网双学”教学模式改革向纵深发展,切实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质量,请你们组织本校、本部门教师认真学习《湖北电大“一网双学”教学模式纲要》(见附件),在教学工作中进一步贯彻实施“一网双学”教学模式,并在推广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努力创新,形成适合本地实际的教学模式。
附件:《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一网双学”教学模式纲要》
二OO六年二月十五日
主题词:开放教育
教学模式
推广
通知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办公室
2006年2月15日印发
附件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一网双学”教学模式纲要
经过全省电大系统教师的共同努力,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我省电大初步构建起了“一网双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
一、“一网双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涵蕴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根据教学模式的基本特质和构建理论,湖北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简称“一网双学”教学模式,它的涵义可以表述为:“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目标,以网络教学系统为支撑(一网),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指导教学相结合(双学),形成一种基于网络为基础的远程开放教学模式”。“一网双学”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三制”:“一网”即一个网络教学系统,包括网上资源系统、网上答疑系统、网上测试系统。“双学”即教师的指导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其中,“自主学习”包括网上自主学习、网下自主学习、小组自主学习;“指导教学”包括网上导学、面授导学、光盘导学。
这一教学模式强调网络教学系统在教、学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三者合而为一,使“教”和“学”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有机统一整体,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双赢局面。
二、“一网双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架构
(一)“一网”
“一网”就是构建功能强大的网络教学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
1、网上资源系统
(1)简易课件(由原来的教学网页转换而成)(2)IP课件(3)CAI课件(4)PPT课件(5)直播课堂
2、网上答疑系统(6)电子邮件(7)课程答疑室(8)公开讨论区
3、网上测试系统
(9)在线测试(包括中央、省、市或州三级网上测试系统)
(二)“双学”
“双学”是一种教与学双方交互式合作学习形式:一是自主学习、二是指导教学。
1、自主学习(1)网上自主学习(2)网下自主学习(3)小组自主学习
2、指导教学(1)网上导学 ① 实时辅导 ②非实时辅导(2)面授导学 ①集中辅导 ②个别辅导(3)光盘导学
将整合后的网络教学资源刻录成光盘,发送给学员。
三、“一网双学”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一)对网络教学系统建设的要求
我省已经创建了简易课件、IP课件、CAI课件、PPT课件、直播课堂“五位一体”的网上教学资源系统,电子邮件、课程答疑室、公共讨论区“三位一体”的网上答疑系统和中央、省、市或州“三位一体”的网上测试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按职责和要求,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专业理论的嬗变,不断开展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更新和整合工作,并在教学中加以充分应用;同时,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系统的教学互动作用。具体来讲:
1、网上资源系统
(1)完成每一门课程(含必修课和选修课)网上教学资源的更新工作。更新的内容包括教师介绍(包括中央、省、市州电大责任教师的有关情况,如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教学文件(包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考核说明等)、作业练习(包括作业练习、作业提示、期末练兵、徃届试卷及答案等)、重难点辅导(包括各章节重难点辅导)。
(2)必须按照中央电大要求完善网上教学资源。为此,省电大拟建10—20门IP课件、20—40门PPT课件、30—40门简易课件、5门左右的CAI课件,各市州电大要根据情况进行资源补充。
(3)安排30门课程的直播课堂。
2、网上答疑系统
对已经建立起的电子邮件、课程答疑室、网上讨论区三大网上答疑系统,省电大和各市州电大教师必须充分运用,对学员所提的问题,必须及时、完全地进行解答。
3、网上测试系统
对已经建立起的中央、省、市州三级在线测试系统,各市州电大必须要求学员通过利用“电大在线”和其他学习网站提供的自测题、练习题、模拟试题等进行自我学习评价。一方面,促进学员完成形成性考核作业;另一方面,帮助学员巩固学习知识和查找学习中的不足。
(二)对学员自主学习的要求
学员是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开展自主学习的形式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学员既要开展网上自主学习,也要开展网下自主学习,还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为了达到“三自主”,具体要求我们的学员:
1、树立自主学习观念,端正自主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2、自觉、主动开展网上自主学习,包括查阅网上教学资源、下载网上教学资源、收发电子邮件、进行网上自检自测、登陆电大在线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提问与讨论。
3、自觉、主动开展网下自主学习,包括阅读文字材料和所下载材料、撰写学习和读书笔记、听课、完成平时作业。
4、自觉、主动开展小组自主学习,着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织和小组学习的活动两方面的工作。既可以采取面对面讨论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网上交流的形式。
5、做好自主学习活动材料的记载工作。
(三)对教师指导教学的要求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开放教育教学中的充分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师教学指导的方式。既可以通过网上直播课堂、网上讨论、网上答疑(异地同步、异地异步)、E-mail信箱等方式进行网上指导,也可以运用集中和个别两种途径进行面授指导,还可以通过发送光盘方式进行光盘指导。在实施“三导”导学方式时,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网上导学
(1)省校将成立系统内的中心教研室,并以中心教研室为单位开展2次实时的网上教研活动;各市州电大也要加强网上教研活动。(2)省校将采取每个专业选择一到两个市州电大进行蹲点的方式,开展“双题讨论式”(专题讨论和问题讨论)的网上导学;各市州电大也要加强典型的培养、总结与推广。
(3)省校和各市州电大应以课程为单位,每学期每门课程集中安排2次网上实时答疑活动;同时,责任教师每天应上网半小时开展非实时答疑活动,对学员提出的问题,教师3天内必须回帖。
(4)为了搞好网上导学,省校和各市州电大教师必须指导学员掌握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技能和方法(包括上网浏览、下载教学资源、收发电子邮件、参与BBS讨论、登录各级电大“电大在线”平台、开展网上自检自测、收看视频点播等)、指导学员自主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学员开展学习小组活动、指导学员充分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指导学员的课程实践和集中实践活动。
(5)省校和各市州电大应鼓励教师根据不同课程和学员的特点,灵活运用兴趣激发、分类教学、情景创设、个别指导、研究性导学等多种教学手法,达成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2、加强面授导学
(1)集中面授:原则上按照总学时数的1/3安排,难度较大的课程可适当增加集中面授;可以采取讨论式、答疑式、讲评式等形式;(2)个别指导:要加强个别指导;可因人因地开展,既可以当面,也可以电话或信函的方式进行。
3、加强光盘导学
省电大每学期进行资源整合并及时下发;各市州电大应继续将资源刻录成光盘,发送至学员手中。
4、做好指导教学活动材料的记载工作。
第五篇:厦门广播电视大学
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
关于进一步加强开放教育网上教学工作的意见
各学习点:
为进一步加大网上教学工作力度,提高网上教学水平,加强网上教学的管理,完善教学支持服务,保证网上教学质量,深化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模式改革,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网上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开放教育网上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网络教学环境
根据中央电大印发的《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按照我校构建“省校-学习点”二级管理运行机制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学习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使学校及学习点成为有机统一协调的整体,为开展网上教学创造良好的技术条件。
学校要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网络、双向视频会议教学系统、直播课堂、网络教室、卫星接收等设施建设,配置和完善网上教学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要充分发挥我校较为先进通畅的网络环境优势,加快远程教学平台系统、直播课堂、双向视频会议教学系统、多媒体课程点播系统、数字图书系统和网络考试系统等的建设和使用,构建立体的远程学习网。
学校要在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上及时、完整地提供中央电大网上教学信息和资源,根据本地学生需要及时提供中央电大统设课程的配套教学资源及省开课程的教学信息和资源;积极组织网上实时与非实时教学活动,跟踪记录学生网上学习过程,将网上学习过程情况纳入形成性考核范围;开展各种类型的网上教学研讨和培训活动。同时要定期统计分析教学平台的应用数据,为开展网上教学研究和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依据。要加强网络运行管理,保证各种设施稳定、高效、安全运行。
学习点要根据中央电大和我校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网络教室、双向视频会议系统等建设。提供学生上网学习的条件,重点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我校的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等各种远程教学系统自主学习,组织学生参与网上辅导、答疑、BBS讨论、小组学习等多种形式网上教学活动,逐步实现利用教学平台发布及提交作业。要加强对学生上网学习的监控,跟踪记录每个学生的网上学习过程。
二、加强网上教学资源建设,提高资源质量和应用水平
根据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多形式、多渠道的资源建设原则,学校要重点加快省开课程网上教学资源建设进程,及时提供、更新教学信息和资源,建设实用型小课件及网络课程;逐步建立网上视频资源库、案例库等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中央电大网上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根据学生学习实际需要,建设学习辅导、难点重点解析、作业讲评等配套教学资源;网上教学资源建设要主要放在网上IP课件、课程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辅导文本的建设;加强网上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重视网上教学资源的使用评估。
学习点要制定网上教学资源使用办法及相应的落实措施,重点是引导、指导、组织充分利用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网上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及时收集学生对网上教学资源的反馈信息,有效监控学生使用网上教学资源的过程。
三、加强网上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教学模式
学校一方面要根据中央电大的教学安排和要求,组织引导学生参加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活动,组织师参加网上教研活动。一方面要做好每学期组织开展网上教学活动的安排,要充分利用直播课堂和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开展面向全市的远程播课,统设课程每门课程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网上实时教学活动,省开课程每门课程每学期至少组织三次实时教学活动。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要开展答疑讨论、学习辅导、作业讲解等网上实时教学活动。要规范并加强课程论坛的管理,及时回答学生问题,原则上应在三个工作日内回复学生问题,并将共性问题及时反馈中央电大,逐步建立课程学习问题库。
学习点要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中央电大和省电大组织开展的网上教学活动,学生每门课程每学期至少参加四次网上交互教学活动。要从入学指南着手,加强对学生计算机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网上学习的能力。
学校要在不断探索、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制定网上教学活动的规范与流程,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网上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提升网上教学活动的效 2 果与质量,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教学模式。
学校及学习点要把网上教学作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我校的网络优势,创设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学习环境,探索有导学、有控制的自主学习的网上教与学模式。通过入学教育和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及网上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化学习。
学校制定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要体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网上教学整体设计方案和教学资源要适应构建网络环境下新型教与学模式的需要;制定教学过程规范,把网上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落实到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手段和策略选择等具体环节,组织多种形式的网上教与学模式的探讨,有效评价课程教与学的效果,及时总结和推广教师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教学模式的成果。同时注意网上教学与面授等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使教学模式改革真正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开展教育技术培训,改进网上学习支持服务
学校及学习点要注意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需求,通过系统运作为学生提供全过程、多形式的学习支持服务,利用网络及远程教学平台为学生、教师提供交流空间。
学校要充分利用远程教学平台发布教学信息,保证教学信息快速无障碍传输,及时为学生提供所开课程的教学、管理信息及学习指导;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利用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网上学习的方法和技能;逐步为学生提供学籍、个人学习记录、学习成绩等相关信息的在线查询,有步骤地建立远程接待中心,并与中央电大远程接待中心实现信息互通。同时,为教师开展网上教学提供充分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加快和完善数字图书馆建设,为师生提供远程图书资料服务。
学习点必须为学生提供网络教室、多媒体阅览室等学习场所和相应设施服务,其配置要与办学规模及学生学习实际需要相适应;利用学习点管理网页提供教学、教学管理及考试安排等信息和导学服务;安排网上学习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解决网上学习中遇到的技术、学习方法以及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学校要根据教学、教学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及方案,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培训、网上教学课题研究以及多种形式的交流、观 3 摩与研讨活动,进行全员培训(包括兼职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教学管理与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及利用网络和远程教学平台开展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水平。同时,要组织开展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评比等各种形式的网上教学评比,积极参加中央电大组织的各种网上教学评比活动。通过网上教学实践和相关培训、研究,提高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建设一支网上教学专家队伍。此外,还要注意对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和网络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网上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五、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推进网上学习测评及考试改革
学校要积极建设网上考试系统标准化的硬件环境,加强对教师及技术人员进行形成性测评系统和网上考试系统使用的技术培训,提升网上学习测评及考试的技术支持能力,配合中央电大做好形成性测评系统的使用和网上考试的组织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省开课程的网上学习测评和网上考试。
学习点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网上学习测评和网上考试的硬件条件,并为学生使用形成性测评系统和网上考试系统提供相应服务。
六、完善网上教学检查制度,加强网上教学检查与评价
学校要高度重视网上教学检查与评价工作,指定专人配合配合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检查,完善网上教学检查评价制度,把网上教学检查与评价作为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监控的经常性工作来抓,定期开展全校网上教学工作的专项检查,及时推广经验,落实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