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级分层教育

时间:2019-05-12 12:3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班级分层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班级分层教育》。

第一篇:谈班级分层教育

谈班级分层教育

班级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中较为复杂的一项“工程”。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教育规律岀发,运用一定的教育技巧,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个别差异做好工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从而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本人担任初中班主任工作六年,每个学期所管理的班级都被评为校级或县区级先进班集体,本人也因此连续六年被评为“先进班主任”。在此,就本人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体会来谈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管理教育方法――分层教育法。这里对学生管理的分层,主要是把学生分为新生,优秀生,中间生,后进生和毕业生五个层次,然后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管理。

第一、新生的教育

班主任在承担由新生组成的班级管理工作时,应注意针对新生的特点做好教育工作。一般而言,新生刚入学,面对新的同学,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师生关系,新的学习内容,心理上会产生许多不适应,这时,班主任细致的教育工作尤为重要。首先,班主任应尽快帮助新生实现角色的转化,使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要求。其次,班主任要做好常规教育,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新生自觉遵守课堂教学常规,遵守“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再次,班主任要组织和建设好班级集体,使新生从班集体中获得温暖,学会关心、友爱、合作和交往,以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如果不使新生尽快转变角色,对于展开工作会有一定的难度。本学期,我校七年级有个班就出现了个别尖子生(女)带头向校方申请换班主任,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感到惊讶,因为在我们同行眼中,这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责任心强,他所管理的班级的学习、纪律在全年级中居第一位,为什么还会出现学生要求换班主任的现象呢?究其原因,是学生还没有适应新的角色,怀念小学的班主任和她们一起唱歌、做游戏的时光,说现在的班主任对她们不够关心,不接近她们,使她们没感到集体的温暖。所以,这个“角色转变”致关重要。

第二、优秀生的教育

优秀生是指班级内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比较先进的学生。这类学生是班级集体的核心和骨干,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和班级活动的积极分子。但是,这类学生的成长由于比较顺利,得到表扬和肯定的机会比较多,所以他们往往骄傲自满、虚荣心强、抭挫能力差,而且班主任在教育态度和方法上易偏爱和迁就他们,往往只看到他们的优点而忽视缺点。因此班主任对他们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成绩,学会树立更高的奋斗目标,以防止骄傲自满情绪的产生。同时,班主任要克服对优秀生的偏爱和迁就心理,对他们的缺点也绝不能袒护和遮掩,并充分发挥优秀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全班进步。2002年我担任初三班主任时,有两个邻班的学生要求转入我班,问其原因,他们都说那边的班主任太“偏心”,对待他们后进生,凡是出现什么错误,班主任会在班里面“大批特批”,像那天早上他们首次不出操,班主任马上要他们带家长来校协助教育,而对其他几个同样不出操的尖子生,只让他们简单写检讨了事,这两位学生感到无法在这个班呆 下去了。由此可见,班主任绝不能袒护和遮掩优秀生的缺点及错误,不能把优秀生视作“宠儿”,对他们所犯的错误不能只是轻描淡写地批评一下了事,不以成绩好坏论“英雄”,校纪校规面前人人平等。否则,就会引起内部管理的混乱和后进学生的反感。

第三、中间生的教育

中间生是指班级中各方面表现都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这类学生在班级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但由于他们性格平稳、表现一般,在各方面都没有突出的地方,所以经常处于不被别人特别关注的境地,班主任也容易忽视对他们的教育,认为他们既不会为集体增加荣誉,又不给班级带来大的问题,所以往往任其自然发展,而把重心放在教育优秀生和后进生上,希望以两头促中间。我认为这种教育策略是不恰当的,因为中间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总是处于矛盾的状态,班主任一定要对他们做细致的工作。要主动亲近他们,关心他们,安排适当的活动和角色,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施展才能,树立自信,产生强烈的表现欲。使他们在优秀生的带动下,在与后进生比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尽快向优秀生转化。2003届我带的初三毕业班有个叫潘树的男生,智力不错,但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中等,对待事情的态度一般,不爱与人交往,见到老师只是很小声勉强地问候。针对这种特点,我主动接近他,还让他当了个劳动委员,并指导他如何带领同学们工作。半个学期之后,他各方面都表现得很好,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乐于助人,学习刻苦,在2003年中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很多老师对他的进步都感到惊讶。

第四、后进生的教育 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或成绩相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后进生在班集体学生中的比例一般不大,但他们破坏性很强,自制力差,知识贫乏,生活无目标,无组织,无纪律,往往成为班级的消极因素。因此班主任要花大力气做好生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首先,班主任要转变教育观念,要克服对后进生的偏见,要坚信后进生也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可以通过教育作用和个人的主观努力变为好学生。同时,班主任还要辩证地看待他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来克服消极因素,关心、热爱他们,公平地对待他们。如果把他们丢在一边,不关心,不过问,甚至嘲讽、挖苦,听任其“破罐子破摔”势必造成“差生”更差,同时也造成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及与班主任的对抗情绪,班级工作自然是难上加难。其次,班主任要讲究教育方法,从情入手,对后进生倾注全部的爱,消除师生的心理隔阂和对立情绪,心灵上更加接近。同时,班主任严格要求后进生,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使后进生在严爱相融中不断进步。2005年我担任初三班主任时,班里有个男生叫陈朱兴,该生由于初

一、初二时不爱学习,所以到了初三,除了对体育课感兴趣之外,上其它的科目都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上课不是睡觉就是逗其它同学讲话。针对其特点,我让他当体育委员,指导他如何组织同学们开展体育活动,就他参与体育的精神来引导教育他对其它科目的学习兴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慢慢地,他也强迫自己学习,逐渐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最后,尽管他没有考取理想的学校,但也考上了一间中等专业学校继续就读。

第五、毕业生的教育

即将毕业的学生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学生。一方面,对即将离开的 校园,他们会有依依不舍之情;另一方面,即将离校,他们中的部分人会纪律涣散,学习放松,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甚至出现违法犯纪、破坏公物等现象。为此班主任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不能放松他们的道德教育、纪律教育,要教育他们自始至终完成学习任务,自觉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开展诸如“难忘的集体生活”、“站好最后一班岗”等活动,使学生们在积极向上和自豪的情绪中离校。班主任也可以向学生介绍高一级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使学生们向往和憧憬新的生活。对即将踏上社会的毕业生,班主任还要特别注意进行就业指导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正视现实,调整自己,完善自己,以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第二篇:也谈分层作业

也谈分层作业

宁强高寨子中学张文兆

关于分层作业,每个搞教学或教学管理的人恐怕都可举出一大堆好处和必要性,但具体实施起来,问题却不少,例如:这个“层”如何分法?以什么为标准?分层作业如何布置?分层作业的量和难度如何控制?分层作业如何下评语?等等。

一、学生分层和分层作业的布置应以“无痕”为好。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无痕”,上课看似“随便”,但学生学的轻松,在随和讨论、竞赛甚至游戏中就掌握了知识,增长了能力,这才是好课。作业的分层也是一样,要以“无痕”为好,怎样做呢?比如教师在课堂练习时,抽较差的学生做相对简单的题,抽思维敏捷的学生做较复杂的题,这其实就是分层的表现,在布置作业时,没必要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再将作业分层三六九种,然后对应布置、批阅,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请教、研究完成所有作业。当然,学生爱好不同,天生素质不同,有的爱好语文,有的爱好数学,有的喜欢推理,有的动手能力强,使得他们最终的完成情况肯定是不同的,教师没必要强求所有学生完成所有的习题,允许学生少做,挑着做,这自然就做到了分层作业的要求。我们表扬哪些做得又多又好的学生,但不必去批评哪些做得不太好,不太多的学生,使学生学有榜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

二、分层作业很难进行检查。教导处如果要对分层作业进行痕迹性检查,实际上是很难的,除非这些老师是专门做给检查的人看的,那就得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布置三六九种作业。不同层度的学生自然地分层完成了作业,教师进行讲评后,较差的学生应补做了上次没 1

做出的题,教师可能再次进行了批改,你哪能看得出来上次的“分层”?要说可以检查,我觉得倒是可以调查学生:是否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量和类(当然应控制最少量),作业是否多样灵活。

三、分层作业应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个性、发展性。要放心的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在某一阶段选择合适的作业。只有他们自己选择的,他们才有动力和信心去完成好。学生每一阶段的层次可能是不同的,甚至每天的学习状况肯定都是不同的,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层次,也可体现学生的个体继续发展,体现分层作业的动态性。

四、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分层作业不必每天都由教师去设计,事实上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如课本、《练习册》等,尤其没必要在黑板上抄写分层作业,这样会占用太多的课余时间,使学科之间相互影响。事实上语文、物理等科目要去抄写作业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这些科目的题目中材料、条件等文字量往往很大。

五、分层作业的实施,重在教师的理念转变。教师有了民主的、开放的、发展的学生观,自然就尊重学生个性,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灵活的生动的设计作业。当然,我们的评价标准更要改变,比如是不是在检查作业及作业批改时允许部分学生有部分题不做完?是不是允许部分学生的作业量不够(检查者的标准)?

第三篇:教学反思-谈分层教学

教学反思-谈分层教学

本学期在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分层教学”的尝试,通过近一个学期的教学体验,慢慢感受到了分层教学的优势之处。

前期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大量的有关分层教学的文字资料,从他人的教学经验中摸索出了一定的分层教学做法,并逐步进行了尝试。

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我有下面几点感受。

1、利用分层教学,促进教师研读教材,钻研教法。

在分层教学中,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差异性,不管是教学目标设置还是教学流程安排,甚至是细致到课堂提问和作业的设置上。这种种的细节处无不考验着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促使着教师更用心的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也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

2、利用分层教学,抓中优生提高、学困生突破。

六(下)的数学,有一个多月的总复习内容,以往在这个查漏补缺的环节中教师为了照顾学困生往往复习节奏放慢,因此中优生总是兴趣不足,积极性也不高。那么这次总复习,结合“分层教学”思路,首先我要求每名学生在每节课前进行书面的复习整理(可以在书本上进行勾画,也可以将重点内容摘抄下来进行整理),通过这样的设计,中优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出现了很多很好的整理形式。然后在进行复习时,我放手让学生们先在小组内,由B类学生指导A类学生进行基础的知识点复习,因为讲解人由老师变为了同学,学困生的谨小慎微没有了,还敢于提出自己的困惑,同时对于B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巩固也是大有提高,还促使中优生在整理复习时更加仔细认真。

3、利用分层教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提高。

进行分层教学以来,更加关注每名学生的发展,因而对于一些自我上有积极上进要求的学生而言,他们更愿意在课前花时间去自学新内容,更愿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对于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好处的。

第四篇:谈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谈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几点感受。

一、以人为本,合理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个性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方式区分开来,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这里必须着重说明的一点,就是在分层教学中,为了课堂教学的方便,简单地把学生分成一、二、三层,而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差异,忽视了每个层次中又有多种层面的存在,这种分层教学势必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是“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把它作为一种理念,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因材施教,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那么,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划圈子”,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的“填鸭式”的备课方式。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师的教案,他可谓颇费一番苦心,教案写得“十分详细”,尤其是教学过程写得更入微――“一行师问,一行生答”老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都一字不漏地写在教案里。看完这位老师的教案,我不禁为这位老师的“苦心”深感叹息!心想这样满堂问,到底能把学生问出什么来呢?再想,这位老师面对着那么多的学生,他又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出的问题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这个班级的学生会有一个按照他的答案回答吗?我想这样的教案再也不能再存在下去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他们自己的看法,不管他们如何想象,我们都要认真的去面对,让他们充分地表现,即使他们说错了,也要耐心地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来。因此,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了解每一位学生,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

三、分层教学,多层互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面对着的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这是绝大多数老师所认可的,对他们实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可是课堂分层教学的模式是什么呢?这是每位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我想分层教学不可能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理念。如果教学有什么模式,那么教育教学又有什么可研究的呢?所谓“教学模式”其实是某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而教育、教学方法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把某种教育、教学方法当作一种模式硬套在一堂课上,我想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能的。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是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完成的。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不分层次、不分层面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读方面,先请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朗读,让同学们进行评议,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多层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目标都能逐一得到落实。

四、因人而异,分层评价

每个学生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还是文化知识方面各自都有不同之处。因此,我们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也应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形式和标准,在应试教育中,人们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即文化知识考试成绩好,一切都好;文化成绩差,那就一文不值。结果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大量的学生被迫厌学、弃学,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给社会带来了极为消极的负面影响。它的最大弊病就是忽视了学生客观存在着的差异,直接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而酿成恶果。课程的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与当今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局面。可见,评价学生的改革,是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五篇:谈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的艺术

在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处处充满学问与挑战。班主任应不断加强自己的教育理论学习和探索,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习了“无为”教育理论,结合工作中的感悟,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一、“有为”是“无为”的前提。要想做到管理工作的“无为”,班主任必须先脚踏实地地对待工作,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具体的事务做起,扎扎实实搞好班级管理。深入到学生中,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导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与助手。学生情绪波动,班主任要找他谈心;学生生病,班主任要照前料后„„。只有具有务实精神,班主任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在务实工作的同时,班级工作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的更高要求在于班主任要有开阔的眼界,长远的眼光,广泛关注教育发展动态,大胆创新,用自身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无为”教育艺术对班主任理论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提出的课题意义在于倡导学习教育哲学,提高教师理论修养,促进素质教育。“无为”教育时常表现为无言与无形,甚至达到出神人化的境界,有人称其为教育的极致,实属教育艺术的高层次表现。教育者要呕心沥血,从创设情境到引导经历,从教化进入悟化,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的感觉、新的体验,获得精神的升华,灵魂的净化。这一过程呼唤着教师积极的进取,也指示着教师提高修养的方向。

二、顺势而为。“无为”教育的真谛应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引导其开悟。“无为”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这一过程是因势利导,是教育者的“无为”,促使受教育者的有为。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并运用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知识转化规律等教育规律,充分考虑到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在发展与调整的关系上把握好教育规律与学生自我发展的特点,服务学生发展的需要。所以,用在班级管理上,就是“顺”: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知识转化规律。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只要你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久而久之,掌握规律,顺势而为,熟能生巧,事情就会做得十分漂亮。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班主任采取“堵”的方式较多,如实行“全封闭管理”以避免学生受校外不良影响,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以控制学生越轨行为等等。采取“堵”的方式,减小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小气侯”,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但仅仅靠“堵”是不行的。过多地应用“堵”的方式,有两点不利:一是容易使学生成为工作的“对立面”,增加教育阻力;二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抵抗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少数的班主任以“不出乱子”、“不出事”为

目标,采用“盯、吓、压、罚”等方式管理班级,表面上班级“平安无事”,实际上引发的问题却不少。

三、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管理理论指出,管理者在“小事”上有所不为,在“大事”上有所为,只有在“小事”上有所不为,然后才能在“大事”上有所作为。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对待管理内容,如果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甚至充当着“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这样的管理方式固然有其利,但弊大于利。管得过多过死,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惫不堪,不利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具体而言,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在具体事务上,学生能做的,班主任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把一些具体事务分派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分工授权,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如公物维修、书刊保管、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班规制定等等。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能力的提高。

四、为于前,无为于后。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对待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或者班级管理中的疏漏,应该以预防为主。等到错误发生,造成了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该细心留意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动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把问题控制于萌芽状态,并加以可行的措施解决问题,消除隐患。

五、“管”之有为与“放”之无为结合。道家的管理哲学是“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就是老子说的,治理大国好比煎小鱼一样,不能常常去搅动它,而是依据客观规律,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顺其规律促使其变化而已。治大国若烹小鲜,班级管理亦然。在管理中如何做到“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样的境界呢? 其

一、管得少才是管得好。管理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管控活动。控制的最高境界是少控制、不控制。如果管理部下时“天天搅动小鱼”,就不是一种好的管理方法。其

二、管得少不是不管。管理者要抓住管理的关键,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洞察问题的本质,化繁为简,管理简单化。其三:管得少又管得好。关键在于建章立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简单问题标准化、程序化。其

四、把握好管得严与放得宽的分寸。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但“严”不是严厉、严酷。管理过严,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胆小怕事,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严中有宽。严格管理班级,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要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纪律严明,“以法治班”。二是要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对违纪违规者,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要一视同仁。三是要持之以恒,避免犯“冷热病”,时紧时松。四是要狠抓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还必须与宽有效结合起来,灵活处理。班主任要私下做好被处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正确认识错误,并努力改正。同时,对学生违纪处罚的方式要多样化,要寓教育于处罚之中。魏书生同志对学生犯错误的处罚是: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写一份关于错误的说明。他把处罚变为生动的自我教育的做法,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工作实践中,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在现代生活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艺术,要培养自己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必须回到它原来的文化土壤中。道家无为管理的根本在于抓住人心。无为,不是没有作为,而是大有作为。无为,是“无背道之行,顺自然而为”,即不作违背教育目的、教育规律的事,实施因势利导,功无不成。设想,在一种充满智慧的文化土壤中,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自己工作的实践,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将萌发一片欣欣向荣的春色。

下载谈班级分层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班级分层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班级特色教育——茶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谈班级特色教育——茶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摘要: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茶与文化关系至深,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当下的中学生喜欢喝五花八门的饮料,对传统文化的了......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例谈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例谈 严格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课应称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是指辅导教师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出发,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通过专门设计......

    谈班级偶发事件的教育策略心得体会

    谈班级偶发事件的教育策略心得体会 我们在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又一轮的新教师培训,由信达学校的李老师给我讲课,李老师很好的为我们这些新教师上来一堂有意义的课。 李老师以在......

    谈教育

    谈教育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近日结题,这一研究的课题组在两年多中将研究方向集中在缩小教育差距上,形成的66万字的研究成......

    班级管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点滴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点滴谈徐州九里区庞庄小学殷杰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许多中小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

    谈中学班级管理艺术-教育学理论论文

    学习&工作&生活的加油站&减压舱摘要:班级的学生成长的园地,是学生发展的沃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乐园,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班级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与参与度,影响学......

    谈班级学风建设

    谈班级学风建设 [论文摘要]学风建设一直是班级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一个班级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该班班风的形成。从学生入学初始,班主任便开始了班级学风的养成。然......

    谈班级管理的

    谈班级管理的“四从四到” 魏书生创造过班级管理的神话,北京有一个班主任孙维刚能带出二十多名学生考上北大清华的班级 ,如此等等。这些听起来似乎不可能的,但我认为只要管理有......